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表5 矿压观测内容

表5 矿压观测内容

表5  矿压观测内容
表5  矿压观测内容

表5 矿压观测内容、目的及手段一览表

顶板离层监测每隔50~100m设置1处,巷道表面位移监测设置3~5处,锚杆、锚索承载监设置1~2处,螺母拧紧力矩每班必须抽查,所需仪器数量见表6。

表6 观测仪器一览表

为准确掌握巷道围岩的变形规律,在掘巷开始时应及时进行巷道围岩表面位移观测。

第三节支护设计

一、巷道断面

运输巷采用锚索网支护,断面为矩形,高×宽为4.6m×3.2m。

附图3:巷道支护断面图(略)。

二、支护方式

(一)临时支护

锚索网巷道临时支护,采用带帽点柱,点柱规格为直径不小于16cm、长3m的新鲜圆木,点柱不少于2根。顶板破碎时,同时采用带木垫板的锚杆进行临时支护,每排不少于3根锚杆,锚杆规格为Φ20mm×2000mm,木垫板规格(长×宽×厚)为500mm×300mm×70mm。

附图4:临时支护平、剖面图(略)。

(二)永久支护

采用锚索网支护方式作为永久支护,支护材料为等强螺纹钢锚杆、菱形金属网、M5型钢带、钢筋梯子梁、木垫板等材料。

三、支护设计

(一)设计方法

根据目前的情况,结合已施工块段锚索网巷道的经验数据,采用工程类比法进行该面锚杆支护设计。

(二)类比工程的选择与比较

1781(3)工作面运输、回风巷均采用锚索、锚梁网支护,于2003年5月12日贯通,现正在安装,目前工作面运输、回风巷整体状况良好,能够满足安全及生产需要。1781(3)工作面与1782(3)工作面位于同一采区同一煤层,顶底板岩性比较接近,且位于1782(3)工作面以东,所以选择1781(3)工作面作为1782(3)工作面支护设计的类比对象是合适的,1781(3)工作面运输、回风巷的支护参数对1782(3)工作面工作面运输、回

风巷的锚杆支护设计有重要参考价值。

(三)1782(3)运输巷支护设计

根据1782(3)工作面工作面运输、回风巷施工的成功经验,在现有的支护强度下,应尽可能增加有效断面,以满足支架安装、通风、行人、运输及安全的需要。为此,1782(3)运输巷道断面(中宽×中高)为4.6m×3.2m,有效断面14.6㎡。

(四)支护参数的设计

1782(3)运输巷顶板支护设计为:锚索+锚杆+M5型钢带+金属网联合支护。

1、顶板中部采用6根无纵筋螺纹预拉力锚杆加4600mm长M5型铅钢带,菱形金属网联合支护,锚杆长度为250mm,直径φ20mm,间跟为750mm,排距为800mm,采用加长锚固方式,每根锚杆采用一节K2335快速树脂药卷和一节Z2355中速树脂药卷。两肩窝锚杆仰角15°,最下面俯角15°,帮部锚杆扭矩不低于100N2m。帮菱形金属网规格为900mm32000mm等强锚杆,采用12号铁丝编制。

3、顶部每两排锚杆布置2根锚索,锚索有效锚固长度6000mm,每根锚索采用3节Z2355中速树脂药卷和1节K2335快速树脂药卷,锚索为2000 mm,排距为1600 mm,初锚力6~8t。

4、超前锚杆采用20mm×200 mm等强锚杆,每排2~3根。

(五)质量标准与检验

质量标准与检验见表7。

表7 质量标准与检验

第四节支护工艺

1、施工顺序:安全检查(顶板、瓦斯、工程质量、探头位置

等)→综掘机切割→敲帮问顶→打带帽点柱→出货→施工锚杆眼安装锚杆→收尾整理工程质量。

2、掘进落煤、出煤,掘进循环进尺800mm。

3、安装顶板锚杆:

(1)进行临时支护:铺设钢筋网、上钢带。

(2)施工顶板锚杆孔:采用2台单体锚杆机按槽钢或钢带孔位于巷道两帮向中间施工锚杆眼巷道顶板锚杆孔深总长2500mm。

(3)送树脂药卷:穿过槽钢或钢带孔眼向锚杆孔装人K2335和Z2355树脂药卷,用装好的锚杆慢慢将树脂药卷推入孔底。

(4)搅拦树脂:用搅拌接头将钻机与锚杆销钉螺母连接起来,然后升起钻机推广锚杆,当钻机升到锚杆接触顶板岩面时,停止升钻机,搅拌20~30s后停机。

(5)坚固锚杆:60s后再次启动钻机边旋转边推进,锚杆螺母在钻机的带动下剪断定位销,托盘快速压紧顶板岩面,使锚杆具有较大的预拉力,钻机输出扭矩大于或等于120N2m,最后在掘进迎头采用人工加扭的方式将扭矩增加至1502m N以上。

4、安装帮锚杆:

(1)两帮连接金属网、铺设锚条或轻型钢带。

(2)按设计部位施工巷道帮锚杆孔:采用QJ45帮部钻机或煤电钻,2500mm长钻杆,Φ27 mm钻头,打2500 mm深钻孔。

(3)送树脂药卷:穿过锚条眼孔向锚杆孔装入1节K2335

和1节Z2355树脂药卷,用组装好的锚杆慢慢将树脂药卷推入孔底。

(4)搅拌树脂:用连接套将煤电钻或QJ-45帮部钻机与锚杆螺母连接起来,并将锚杆推入孔底,然后开动煤电钻边搅拌边推进,推入孔底搅拌20s后停止搅拌。

(5)安装锚杆:30s后再次开动钻机,将螺母中的定位销剪断,托盘快速压紧岩面,安装完毕,最后采用人工加扭的方式将扭矩增加至100N2m以上。

5、安装顶板锚索:

(1)两肩窝锚索必须紧跟迎头,中间锚索可滞后迎头3~5排。

(2)安装顶板锚索。

施工顶板眼:施工眼深度为600mm。

送树脂药卷:向孔内装入1节K2335和3节Z2355树脂药卷,用钢绞线慢慢将树脂药卷推入孔底。

搅拌树脂:用搅拌接头将单体锚杆钻机与钢绞线连接起来,然后升起钻机推进钢绞线,边搅拌边推进,直至推入孔底,停止升钻机,搅拌20s后停机。

张拉钢绞线线:10min后用张拉千斤顶张拉钢绞线,预紧力为60kN。

安装完毕,进入下一个循环。

6、锚索网支护技术要求:

(1)钢带规格为长 4.6m的M5型钢带,顶锚杆为Φ20mm×2500mm等强锚杆,帮部锚杆为Φ20mm×2000mm等强锚杆,锚索规格Φ18mm×6300mm的钢绞线。

(2)锚杆角度锚杆垂直于顶部及巷帮,顶板及两帮两端锚杆以75°向顶帮打人。

(3)顶部金属网规格为1000mm×5200mm,帮部金属网规格为1000mm×3000mm。金属网搭接200mm。用铁丝联网,联网扣间距200mm。

(4)顶帮锚杆托盘必须紧贴岩面,锚杆扭矩达到设计要求。

(5)顶、帮部锚杆每眼使用K2335树脂锚固齐各1卷,K2335锚固剂在眼底。锚索每眼使用K2335树脂锚固剂1卷及Z2355树脂锚固剂3卷,K2335锚固剂在眼底。

(6)锚杆、锚索搅拌时间为20~30s,搅到眼底后,必须保持推力2min后才能松下锚杆钻机,锚杆开始预紧,锚索开始张拉,张拉前必须找平眼口,锚索预紧力不小于12t。

(7)锚杆必须做拉力试验,煤巷必须做顶板离层监测。

(8)当巷道顶板比较完整时,除顶部锚杆支护紧跟迎头外,顶部锚索支护可以滞后迎头5~8排,两帮锚杆支护可以滞后迎头5~8排;两巷道顶板变差时,施工单位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顶部锚索支护应紧跟迎头或滞后迎头3~5排,两帮锚杆支护滞后迎头的距离也适当缩小。

(9)顶板破碎、压力大时,采用Φ20mm×2000mm等强锚杆

进行超前管理顶板。

(10)顶部敌部锚杆的间排距均为800mm×800mm,并采用10号的金属网腰帮背顶(当顶板变差时,顶部应采用10号的金属网)。

(11)当顶板比较完整时,顶板每两排施工2根Φ18mm×6300mm的锚索,锚索的间排距为1600mm×1600mm;当顶板变差时,施工单位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两排之间再增补1~2根锚索用以加强支护。严禁施工单位擅自扩大顶板锚杆的排距及随意降低顶板支护强度。

(12)施工单位要经常巡查巷道顶板情况,发现断锚断索时要及时补充。

第四章施工工艺

第一节施工顺序

1、综掘方式掘进。

2、首先完善通风系统和风水管路和出货进料系统。

3、然后调整好刮板输送机、带式输送机。

4、根据地测科给定的开门位置,在运输巷开始施工。

第二节掘进作业

1、掘进方式及设备设备:综掘。

2、综掘机最大最小循环进尺及综掘刨头切割方法。

综掘机刨头切割方法:顶板岩性好时,一般由巷道底部向顶

部切割,如附图5所示;顶板较破碎时,应先从巷道顶部切割,并立即架好前探梁,护好顶,再向下切割,如附图6所示。

3、设备及工具配备:

为了确保运输巷快速掘进,工作面必须装备与13槽煤巷掘进相适应的AM —50型综掘机及其相配套的出煤运输设备(SSJ-800带式输送机、SSJ —150带式输送机、SGW —40T 刮板输送机),同时要配备3台大功率MQT —85型锚杆钻机(2台使用,1台备用)和2台ZM —60型帮部锚杆钻机,另外要配备Φ18mm 的锚索涨拉仪及Φ20mm 锚杆拉力计各2台(1台使用,1台备用)。设备及工具配备情况见表8。

表8 设备及工具配备情况

附图5 顶板岩性好时综掘刨头切割方法示意图 掘刨头切割方法示意图

第五章生产系统

第一节通风

一、通风方式及供风距离

采用压入式通风,局部通风机安设在六联半进风联巷新鲜风流中,最长供风距离1120m。

二、通风系统

新风:东翼进风大巷→东四运输大巷→六联半进风联巷→局部通风机及风筒→工作面。

乏风:工作面→1782(3)开切眼→东三下部运输联巷→东三下部回风巷→608m东四回风巷→东主(副)回风石门。

附图7:通风系统图(略)。

三、风量计算

1、按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

Q=4N=4×30=120m3/min

N为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

2、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100×q×k=100×4.3×1.6=688m3/min

Q为参照1772(3)运输巷掘进期间的瓦斯涌出量,预计工作

面掘进期间的最大瓦斯涌出量q为4.3m3/min。k为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6。

3、按风速计算: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选取最大风量Q=688m3/min作为验算依据。

(1)按最小风速验算:

Q掘=15S=15×14.6=219m3/min<688 m3/min (2)按最高风速验算:

Q掘=240S=240×12.6=3504m3/min>688 m3/min 符合《煤矿安全规格》规定。

四、局部通风机选型

根据风量计算,工作面需风量688m3/min,百米漏风率按2%计算,设计通风距离1120m,则局部通风机供风量应大于886m3/min。选用2台2330kW局部通风机,双级运转掘进工作面的供风量为1100m3/min。

配2路Φ800mm胶质阻燃风筒向工作面供风,另配2台同型号的局部通风机搭不同电源并用切换三通与风筒合茬备用。

附图8:风机安装位置图(略)。

第二节压风

风源来自地面压风机房,地面风压为0.6Mpa,迎头风压不小于0.4Mpa。

压风系统:矸石井→东三运输大巷→东四运输大巷→六联半

→工作面。

第三节综合防尘

各转载点喷雾齐全,并正常使用,并及时清除浮煤。距迎头50m范围内安设3道净化水幕,割煤时正常开启,水压不小于4Mpa。在掘进巷道内安设一组隔爆水棚,第一列水棚距迎头60~200m,水量不小于200L/㎡,水袋总数不少于63个;棚间距1.2~3.0m,安设后要经常加水、维护,确保水量充足。

防尘系统:东风井→东三-420m回风巷→东三下部回风巷→东四西运煤巷→工作面。

第四节防灭火

防灭火系统:东风井→东三-420m回风巷→东三下部回风巷→东四西运煤巷→工作面。

第五节安全监控

1、掘进工作面巷道内安设2台甲烷传感器,T1距迎头小于5m,T2距汇风点10~15m。

2、断、复电瓦斯浓度及断电范围:

(1)断电值:T1≥0.8%CH4,T2≥0.8%CH4。

(2)断电范围:T1、T2——本掘进工作面巷道内及回风流中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3)复电值:T1<0.8%CH4,T2<0.8%CH4。

(4)报警值:T1≥0.8%CH4,T2≥0.8%CH4。

3、监控设施管理措施:

(1)甲烷传感器应悬挂在规定位置,距顶板不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小于200mm。

(2)甲烷传感器必须安设在坚固的支护处,防止冒顶及其他损坏。

(3)甲烷传感器只有监控人员有权示校,每7d用标准气样标校一次,日常基有故障,应及时处理。

(4)掘进工作面巷道内及回风流中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都必须同甲烷传感器实现瓦斯电闭锁,施工单位负责断电哭电源线和控制线的开关指定、接线端的日常维护,严禁将瓦斯电闭锁私甩不用。

(5)因瓦斯超限断电的电气设备,都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规定值以下时方可人工复电。

(6)掘进工作面T1传感器由施工单位负责随掘前移,严禁将传感器放在风筒处直吹。

(7)洒水灭尘时,严禁将水洒到传感器和接线盒上,以免造成传感器损坏和误超限事故的发生。

(8)每次甲烷传感器出现故障时,必须切断甲烷传感器控制区域内的电源,即监控系统具有的故障闭锁功能。

附图9:监控系统图(略)。

第六节供电

1782(3)运输巷专供电源来自三下部变电所5号高防开关,

混装电源采用630Kva干变供电。

附图10:供电系统图(略)。

第七节排水

根据地质说明书有关资料,局部砂岩裂隙发育并含一定量的砂岩裂隙水,以静储量为主,预计对生产影响较小。根据邻近1772(3)和1551(3)采掘水文地质情况,预计该面掘进时最大涌水量0.1m3/min,正常情况时仅出现板淋水现象。

排水系统:1781(3)运输巷→1781(3)开切眼→东四六联半→东翼进风大巷→井度车场水仓→地面。

第八节运输

一、运煤系统

工作面必须装备与13槽煤巷掘进相适应的AM-50型综掘机及其相配套SSJ-800输送带、SSJ-150输送带、SGW-40T刮板输送机出煤。

工作面→1782(3)运输巷→东四西运煤巷→东三下部带式输机巷→东三煤仓。

二、运料系统

运输大巷采用蓄电池机电池机车牵引1.5t矿车、平板车等运送(出)物料,运输巷采用11.4KW小绞车牵引1.5t矿车、平板车等运送(出)物料。

副井(矸出井)→东翼运输大巷→东四-650m大巷→六联半→1782(3)运输巷。

第九节抽排

采用边抽边掘方式进行掘进,每50m施工一对钻场,进行打钻抽放。巷道内布置一路8寸管,在东翼进风大巷四处设一临时瓦斯泵站,设2台2BE1253抽排泵,经抽放管路排到总回风道。

钻场→1782(3)运输巷→东三下段轨道巷→东四-650m大巷→瓦斯泵站→东三下段回风巷。

第十节照明、通讯和信号

一、照明

掘进工作面的带式输送机机头照明专用开关接127V矿用防爆矿煤;综掘机前有照明、后有尾灯,电源由综掘面电控箱供出,电压127V。

二、通讯

本工作面电话能够直接和副井(矸石井)绞车房、运输调度室、采区变电所、上下山绞车房、水泵房、井下中央变电所、地面通风机房、压风机房、队值班室、矿高度所相到联系。

三、信号

各部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设双向声光兼备信号装置。信号规定:一停、二开、三倒、乱点为事故点。岗位工不得擅自离

岗,且持证上岗。

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一节劳动组织

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采用“三八”工作制,所有职工必须持证上岗,见表9.

表9 劳动组织表

第三节作业循环

为保证正规循环作业的完成,工作面施工必须根据劳动组织的人员配备,合理安排工序,充分利用工作时间,提高工时利用率,见表10。

表10 循环作业图表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 技术经济指标表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施工准备

1、施工前,由队长负责组织技术人员传达贯彻《作业规程》及相关措施,并进行考试、签字,成绩合格后方可下井作业,不合格人员必须补考且合格后再下井作业。

2、施工前,地测科必须提前给出开门位置,标好中线,施工单位严格按线施工。

3、开门前必须对支护和环境进行检查加固和清理。

4、开门前应提前按设计要求,形成正规的通风系统和其他系统,并能正常使用,同时准备好各种支护材料和所需工具。

5、开工前必须相关职能科室检查同意后,并且持有获批准的开工报告方可施工。

第二节一能三防

一、通风管理

1、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安设位置按图所示,通风区应在现场标定,该处进风量不小于局部通风机的吸风量,并且局部通风机进风口与1782(3)底板抽排巷回风口之间的巷道风速不小于9m/min。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距回风口不小于10m,局部通风机装置设备齐全,并安设消音器;风机必须吊挂或置于专用的局部通风机架上,并且距底板的高度不小于0.3m。两台局部通风机必须错开一定距离,且严禁安设在一条直线上。局部通风机吸风口附近10m范围的进风巷严禁堆放杂物。

2、局部通风机供电必须实行“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电缆”,并必须与其供风巷道内的电气设备实行“内风闭锁”,施工单位每天对“风电闭锁”进行检查,并有记录可查,确保其灵敏、准确、断电功能可靠。

3、局部通风机必须保证正常运转,施工单位安设专职司机并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且挂牌留名,任何人不得随意停开局部通风机。

4、因检修或其他原因需要停电时,停电单位必须提前一个小班和提出书面申请,并经矿生产高度会平衡、相关单位签字同意后,方可按申请规定停其中的一路电源,当两路电源必须同时停时,施工单位必须提前通知通风区、机电工区编制排放瓦斯措施及停电措施,并经矿总工程师组织相关单位会审后,方可由施工单位提出停电申请。

5、局部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在恢复通风前,必须首先检查瓦斯,只有停风区中最高甲烷浓度不超过1%和二氧化碳不超过1.5%,而且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m范围内风流中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方可人工启动部通风机恢复正常通风。

6、停风区中甲烷浓度超过1%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最高甲烷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3%时,瓦斯检查工必须汇报矿高度所和矿总工程师,撤出停风区正常通风回风流中作业人员,切断回贶流经巷道的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请示矿总

工程师,经同意后,方可启动局部通风机按汇风点瓦斯浓度不超过1%的限量原则进行排放,排放时通风区必须安排干部现场指挥。排放期间,通风区现场负责人安排专人检查第一汇风点瓦斯。

7、停风区中瓦斯或二氧化碳浓渡超过3%时,瓦斯检查工立即汇报矿调度所和矿总工程师,通风区必须编制安全排放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后按措施规定处理。

8、临时停工地点不得停风,否则必须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入内,并调度所汇报。停风区内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3%或其他有害气体浓度超过规定不能立即处理通风区必须在24h内封闭完毕。井下停风地点栅栏外的风流中瓦斯浓度每小班至少检查一次。

9、风筒接头要严实、无破口、无反接头。接头要反压边,风筒吊挂要平直,逢环必挂,拐必须设弯头,严禁拐死弯。

10、风筒出口距工作面不大于5m,且迎头必须有两节备用风借袋。

11、通风区要加强东部采区通风系统管理,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局部通风机严禁发生循环风袋。

12、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0.8%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停止电源,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3、掘进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0.8%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切断电源,并采取措施取处当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回风瓦斯达到1%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

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报告(模板)

×××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总结报告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区队:__________________ 编写人:________________

目录 1 工作面地质及开采条件......................................... - 1 - 1.1工作面地质及开采条件...................................... - 1 - 1.1.1工作面概况及地质说明书................................ - 1 - 1.1.2顶底板岩层岩性组合结构分析............................ - 3 - 1.1.2地质.................................................. - 3 - 1.2支护...................................................... - 3 - 1.2.1正常支护.............................................. - 3 - 1.2.2特殊支护.............................................. - 4 - 1.2.3确定支护强度.......................................... - 4 - 1.2.4巷道布置.............................................. - 4 - 2 矿压观测计划................................................. - 5 - 2.1 矿压观测领导小组......................................... - 5 - 2.2×××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的目的和任务 ......................... - 5 - 2.3观测方案.................................................. - 5 - 2.3.1观测工具.............................................. - 5 - 2.3.2测线布置.............................................. - 6 - 2.3.3研究方法.............................................. - 6 - 2.4矿压观测容................................................ - 7 - 2.4.1顶板动态:............................................ - 7 - 2.4.2支护质量.............................................. - 7 - 2.4.3 ×××工作面矿压观测方法................................. - 7 - 2.4.4 ×××工作面观测效果预计................................. - 7 - 2.4.5 ×××工作面观测制度及守则............................... - 7 - 2.4.6 ×××工作面观测记录表格及资料整理表格设计............... - 7 - 3 矿压规律分析................................................. - 8 - 3.1 初采期间的矿压规律....................................... - 8 -

煤矿矿压监测管理制度

鄂托克旗新亚煤焦有限责任公司煤 矿 矿压监测系统制度、岗位责任制、 操作规程汇编 鄂托克旗新亚煤焦有限责任公司煤矿 2015年度

目录矿压监测管理制度 1 矿压监测分管领导责任制 10矿压监测人员岗位责任制 11矿压监测系统操作规程 12 矿压监测工作人员值班制度 17矿压监测系统交接班制度 18

矿压监测管理制度 为加强我矿矿压监测工作,准确掌握采场矿压显现规律,适时有效监测矿山压力,提高巷道支护质量,保证安全生产,根据集团公司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矿实际现状,特制定如下矿压监测制度。 一、矿压监测领导小组 (一)总工程师赵宝宝任领导小组组长。 (二)生产技术部设矿压监测小组,配备专业人员4人,负责日常矿压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三)采掘区队至少配备专职或兼职矿压监测专业人员1人,负责本区队矿压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二、具体要求 (一)锚杆支护巷道矿压监测 1.岩巷矿压监测规定如下 (1)施工单位及技术人员定期对锚杆及锚索进行拉拔力及锚杆扭矩力试验,并做好原始台帐的资料记录。 (2)矿领导、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应定期对锚杆(索)原始台帐记录、锚杆拉力计、锚索张拉机具、锚杆扭矩扳手等检测工具进行监督检查。 (3)定期(每100m3做两组,每组三块)做混凝土强度检验:将混凝土喷在15cm×15cm×15cm的立方体模块内,要求喷射时与实际结构部位相同,并在相同条件下养护28天后,送交相关质检部门进行强度试验,强度标号不得小于C20。 (5)矿压小组对顶板岩性进行窥视后,要及时将探查的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并存档备案,对顶板岩性探查孔资料进行分类编号管理。

矿压预测预报制度及矿压观测方案

矿压预测预报制度及矿压观测方案 一、矿压预测预报制度 1、初采工作面根据顶板控制设计,预测工作面的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步距。 2、工作面两顺槽要根据顶板结构和岩性安装顶板离层探测仪观测顶板,专人对顶板观测仪定期观测、记录分析。 3、工作面回采期间对超前支护阻力及工作面支护阻力进行观测,以及顶板破碎、煤壁冒漏片帮情况进行观测,并作好观测记录,形成报表报生产技术部。 4、在工作面上下出口预计来压位置悬挂周期来压预报牌板。 5、经过多次来压数据分析,掌握来压规律,对预计的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步距误差进行修正。 6、工作面回采结束后根据所有矿压观测资料编写矿压总结报告,并交技术科存档。 二、矿压观测方案 (一)、矿压观测内容 综采工作面的矿压观测研究的内容主要有: 支架阻力观测、支架活柱缩量观测、巷道围岩变形观测、巷道围岩表面位移观测、顺槽超前支护范围内单体液压支柱阻力观测,以及支护质量动态监测。 根据观测结果对工作面顶板及顶板活动规律、来压特征,工作面支架受力特点,支架对顶板的适应性和控制效果,超前支撑压力影响范围和分布特点,顶板、煤层稳定性,工作面支护质量等进行分析,并进一步了解煤、岩体力学参数等基础数据。

(二)、观测方法 1、支架阻力观测 利用(圆图压力自记仪)或压力表分别在工作面均匀布置10条观测线,观测支架前、后柱工作阻力的变化。测线布置在(133架)4#、18#、32#、46#、60#、74#、88#、102#、116#、130#支架上。由矿压部门、生产单位连续观测支架的初撑力、工作阻力。 2、支架活柱观测 用标记法在工作面上、中、下布置3条观测线,在移架后、下次移架前测量活柱下缩量。根据循环的次数,可算出循环下缩量和下缩速度。其测线与支架阻力测线对应布置,即分别布置在18#、60#、102#支架上。 3、统计观测 沿工作面采煤机移动方向每隔5架作为一观测剖面,矿压部门每班(天)统计一次端面顶板的破碎情况及煤壁的片帮情况(包括梁端距、片帮、冒高超过0.3m以上的区域及顶板破碎情况),同时统计支架安全阀开启量(率)、顶板冒落状况和支架因顶板压力损坏的部件等。 4、顺槽的矿压观测 (1)超前支护单体液压支柱阻力观测 在两顺槽超前支护范围内均匀各取5个点,用测压表测单体液压工作阻力。 (2)巷道围岩变形观测 利用顺槽成巷期间设置的观测基点观测。即两顺槽每隔50m安设顶板离层探测仪,监测顺槽顶板底板的相对移进量,用来推断顶板的运动过程和状态。 观测次数每10天观测一次。距离切眼较近的顶板离层仪,当临近顶板来压时加密观测,可视变化情况每天(班)观测一次。 (3)巷道围岩表面位移观测

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

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 为加强采掘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掌握采掘工作面顶底板活动和来压规律,为采掘工作面支护提供科学依据,确保采掘工作面有效支护,防止冒顶事故发生,打造本质安全型煤矿,经矿研究决定,成立矿压观测领导小组,对井下所有采掘工作面进行矿压观测。 一、矿压观测领导小组 组长:张全平 副组长:张永进、刘鹏 成员:李德海、刘会、王春雷、田帅 矿压观测小组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刘鹏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井下施工掘进工作面及已掘巷道的测点布置、矿压观测数据分析、总结,为选择合理支护方式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二、总则 1.为满足矿井生产管理需要,成立孔庄煤矿矿压观测领导小组,配备技术人员及兼职观测工,建立健全观测组织机构,配备相应仪器仪表,负责收集各区队上报的矿压观测资料并认真分析、归纳、总结(数据变化大时及时分析总结)。 2.生产技术科结合实际情况,对掘进工作面进行顶板管理,制定相应的顶板管理措施,防止冒顶(片帮)等事故的发生;对工作面工作面顶板和巷道位移加强观测,做好数据分析工作。 3.各区队成立以技术副队长为组长的基层矿压观测领导小组,并根据规定参数、采集周期及时采集矿压参数,每月月底编制矿压分析报告报生

产技术科。 4.矿压工程观测原始数据和参数必须真实可靠,不得弄虚作假。 5.生产技术科根据各区队所报数据及工作情况随时进行抽查,抽查比例不低于30%。 6.矿压观测原始数据和分析结果应妥善保管。 7.所有上报数据必须采用标准表格填写,矿压观测、顶板离层监测表格详见生产技术科下发表格。 8.巷道移交时由生产技术科监督,生产技术科与施工区队双方技术负责人负责将矿压观测资料与其它内业资料一并移交。 三、采掘现场矿压观测管理办法 1.顶板离层仪观测:煤巷一般每隔40m安装一个顶板离层仪。一般距掘进工作面50m以内和回采工作面超前范围内,每天观测一次,其它情况每星期观测一次。如果巷道局部地段有受动压影响较大,每天观测一次。顶板离层仪实行挂牌管理(包括编号、安装日期、顶板离层仪初始读数和观测读数)。 2.巷道围岩变形量采用(十字)测点法进行观测: 煤巷巷道每40m设置一个测点,测点距离迎头不超过60m,巷道过顶板破碎带、淋水区、压力集中区等特殊构造带,应增加检查点,每个检查点检查、记录2组数据(巷道净宽、净高)。巷道围岩变形量观测要求:测点选在锚杆头上,并标注清楚,宽度在两帮的中部设点,确保每次测量的数值准确。正常情况下,观测周期为一旬,变形量较大的点应当缩短观测周期,稳定不变的点可适当延长观测周期。观测后数据要及时录入围岩

顶板离层观测分析报告

顶板离层观测分析报告3月份,我队回风大巷施工,为了规范顶板离层监测的管理工作,保证顶板离层仪的正常使用,顶板离层情况主要通过观测顶板离层指示仪来分析判断,每7天观测一次并作好记录。 顶板离层指示仪观测分析 每隔50米及在回风大巷及时安设离层仪,对打设的新顶板离层指示仪进行连续观测、读数、记录。根据显示结果可以看出,安设14#顶板离层指示仪两刻度坠的的颜色发现没有明显变化,1#-13#顶板离层指示仪两刻度坠的的颜色发现没有明显变化。 从以上观测数据来看巷道顶板没有下沉迹象。 备注: 1、巷道安装顶板离层指示仪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并挂牌管理,标明编号和所处巷道的位置,观测员必须按规程规定观察离层值和刻度坠颜色,并做好记录。 2、在观测过程中,若发现离层值进入警戒区时,要停止掘进,并及时汇报主管技术员,对测点前后20米范围及时采取补打锚杆或锚索的措施进行加固,并及时对锚杆设计参数进行修改。 3、当井下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要适当缩短测点距离和观测频度。 4、在观测过程中,若发现离层值进入危险区时,应及时汇报矿、项目部调度及相关科室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3月份岩移观测分析报告 岩移观测分析 每隔50米及在回风大巷设置一个岩移观测点,对岩移观测点进行连续观测、读数、记录,每7天观测一次并作好记录。 1、根据显示结果可以看出,安设1-8#岩移观测点数据没有明显变化。 2、当井下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要适当缩短测点距离和观测频度。 3、在观测过程中,若发现岩移点进入危险区时,应及时汇报矿、项目部调度及相关科室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通过本月回风大巷进行矿压观测,现将矿压分析结果汇总如下: 1.回风大巷巷道移近量相对保持平稳;矿压现象不大。 2.回风大巷地面附近观测点查看没有发现裂隙及下沉现象。 在本月中无顶板及其它事故,安全出口畅通,保证了工作面通风、运输等系统的正常运行。 中十冶集团驻兰煜项目部 2014年3月31日

矿压在线监测系统管理制度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4126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矿压在线监测系统管理 制度正式样本

矿压在线监测系统管理制度正式样 本 使用注意:该管理制度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在线系统设备安装由生技科总体协调组织, 厂家进行技术指导,施工单位施工,相关科室配合, 共同完成。各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推逶扯皮,推迟安 装时间。 2、各工作面监测系统由各施工单位负责维护, 包括增设传感器及电缆吊挂等,要求仪器、仪表干净 整洁,吊挂标准。 3、生技科矿压组负责对顶板离层在线监测系统 安装质量的检查,施工单位安装顶板离层仪传惑器 时,必须小心细致,防止拉断离层仪钢丝绳。

4、掘进队组施工时要保证在线系统完好,巷道掘进完毕回撤工作面时,不得将在线系统电源拆除。 5、施工单位在发现系统设备运行不正常或有故障时,施工单位必须及时向生技科矿压组汇报。 6、系统井上部分由生技科矿压组负责维护,在系统发生故障时,由生技科联系厂家进行维修。 7、井下平台网由井下监控技术员负责维护,并提供充足的传输通道,确保传输线路通畅。 8、系统软件由厂家负责升级,确保软件为最新版本。 此处输入对应的公司或组织名字 Enter The Corresponding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Name Here

矿压分析结果汇报

矿压观测报告 一、概述 矿山压力的观测与分析是实现矿山生产科学管理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多年来一直为广大采矿工程技术人员重视,矿山压力显现及其控制方法研究是正确进行采矿设计、合理选择支护形式及支架类型、加强顶板管理、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一环。 二、观测目的 为研究巷道矿压显现特征,能有效地指导矿井开采,为掌握矿山压力及其显现规律,改善合理支护方式,确定合理护巷参数,改进巷道支护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巷道支护效果。同时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保证我煤矿安全而高效的生产,特此作矿压月度报告。 三、观测区域地质及围岩性质 1503工作面为一采区第二个工作面,西北走向布置,工作面北翼为F2逆断层,东北翼为1501首采工作面,西南方向为1505备采工作面,东南方向为+920集中运输巷。观测区域是1053回风道。该面煤层为煤5,含炭质泥岩夹矸1~2层,夹矸平均厚度0.2m,煤层色泽为黑色,条痕为深棕色油脂光泽,呈参差状断口,节理面充填方解石脉,含黄铁矿。直接顶:砂质泥岩3.26m深灰~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为泥质结构,波状层理发育,易垮落。老顶:细粒砂岩5.90m 灰白~灰色粉、细粒砂岩,砂质胶结,以石英为主、长石风化,斜层理发育。 四、支护技术参数 1503回风道:巷道净高3.2米,宽5米。锚杆采用Φ20mm×2600mm,

间排距800mm×800mm,每排布置13根,巷道拱部采用长7300mm锚索加强支护,间排距1600mm×1600mm,从巷道中心线向两帮依次按“333”型布置。 五、观测方法 在一般情况下巷道内每隔50m设立一个顶板离层和巷帮离层观测站,顶板离层分为四个点基点1、2、3和4分别是从深到浅排列的,新设立的观测站,连续观测,每天记录一次观测数据并加以整理,如果所观测巷道没有明显的矿压显现,就改为三天一观测,依次直到矿压完全稳定。观测的主要任务是掌握掘进后围岩中的矿山压力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并搞清顶板活动规律、掘动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五、报告内容 1503回风道截止7月11日共掘进两1100米,安设顶板离层仪19个,安装位置分别是:1503回风联络巷、1503回风道三角门、1503回风道90米处且从90米处到迎头是每50米安装一个顶板离层仪,具体内容如下: 巷道名称:1503回风联络巷序号:01 安装位置:三角门日期:2013.12.13

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

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 近年来,我矿矿压观测、防治方面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在矿压观测方面,已初步掌握采区内各工作面顶板活动特点,为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提供了时间保障;同时为配合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加强矿压观测、防治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为此特制定矿山压力预测预报制度如下: 一、观测范围 5煤、9煤掘进头、采煤面及巷道实行定点观测。 二、观测内容 1、掘进头观测内容:煤巷:巷道变形量观测、顶板离层观测岩巷:巷道变形量观测 2、采煤工作面观测内容: 回采放顶煤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两道顶板下沉量; 回采工作面:初次来压、老顶来压、周期来压,支柱初撑力、工作阻力、顶板下沉量; 回采工作面:工作面煤壁片帮、端面距、冒高、支架(柱)状况、两道超前顶板运动规律、应力分布、巷道变形量、工作面及两道超前支护质量等。

三、观测方法 1、圆图自记仪每天早班记录一次 2、工作面支架初撑力、工作阻力每班检测两次。 3、两道超前顶板运动规律、应力分布、巷道变形量每班检测一次。 4、工作面顶板及两道超前支护质量、煤壁片帮、端面距、冒高、单体状况每班进行正常的观测。 四、预报内容 1、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不符合下列要求的: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支柱初掌力不小于90KN/棵,合格率达70%以上,综采工作面支架初撑力液压不小于24MPa;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泵站的压力不小于18MPa,综采工作面泵站的压力不小于30MPa。 2、掘进工作面支护质量不符合下列要求的:锚杆支护巷道顶部锚杆锚固力不低于8吨、帮部锚杆锚固力不低于6吨,预紧力矩帮顶均不小于100N.m,巷道围岩位移控制在300mm以内,顶板离层仪安设及时,牌板内容齐全。 3、两道超前顶板运动规律、煤壁片帮、端面距、巷道变形量等其它出现异常现象时。 五、观测制度 1、严格执行班中检测、记录制度,严禁空岗、漏检。 2、原始数据记录要准确,不得随意乱改,严禁做假表。

煤矿压观测管理规章制度汇编

矿压观测治理制度 为加强我矿矿压监测工作,适时有效监测矿山压力,提高巷道支护质量,保证安全生产,结合我矿实际现状,特制定如下矿压观测制度。 一、矿压监测领导小组 (一)总工程师任领导小组组长。 (二)生产技术科设矿压监测小组,配备专业人员4人,负责日常矿压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三)采掘区队至少配备专职或兼职矿压监测专业人员1人,负责本区队矿压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二、具体要求 (一)锚杆支护巷道矿压监测 1.岩巷矿压监测规定如下 (1)施工单位及技术人员定期对锚杆及锚索进行拉拔力及锚杆扭矩力试验,并做好原始台帐的资料记录。 (2)矿领导、职能部门治理人员应定期对锚杆(索)原始台帐记录、锚杆拉力计、锚索张拉机具、锚杆扭矩扳手等检测工具进行监督检查。 (3)定期(每100m3做两组,每组三块)做混凝土强度检

验:将混凝土喷在15cm×15cm×15cm的立方体模块内,要求喷射时与实际结构部位相同,并在相同条件下养护28天后,送交相关质检部门进行强度试验,强度标号不得小于C20。 (5)矿压小组对顶板岩性进行窥视后,要及时将探查的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并存档备案,对顶板岩性探查孔资料进行分类编号治理。 (7)施工单位每次应及时将当天收集的顶板探查岩性资料上交于生产技术部矿压小组,以便于矿压小组对资料的整理,同时结合钻孔内影像资料,质量抽查情况等进行汇总,报送矿领导。 2、煤巷矿压监测规定如下 煤巷锚杆支护巷道每掘进50~100m,施工单位必须至少打1个顶板岩性探查孔,由矿压小组利用钻孔窥视仪进行顶板岩性的观测和分析,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必须在现场予以配合。探查孔的观测工作完成后,必须编制顶板岩性探查孔柱状图,建立顶板岩性探查台帐。当顶板岩性出现异常变化时,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 (1)为了加强锚杆支护的顶板治理,进一步优化锚杆支护参数,随时了解顶板的离层情况,依照《煤矿安全规程》第44条第7款的规定,在煤巷锚杆支护必须进行顶板离层监测。 (2)所有采纳锚杆支护的煤巷内必须安装顶板离层仪,对

矿压监测数据分析报告

21907工作面矿压监测数据分析报告 1、初次来压分析报告: (1)21907工作面39m初次来压 (2)初次来压表现为:上出口10m范围内巷道底鼓严重,37-40号支架处煤壁片帮,30-39号支架底板有瓦斯涌出现象,支架压力增大。(3)采取措施:加强顶板管理,及时超前移架,严格检查上下两巷超前支护,发现自缩单体和损坏的π钢梁及时更换,底鼓地段进行拉底,保证泵站出口压力不低于31.5MPa,配合通风部门进行瓦斯治理,尽量缩小工作面控顶距,做到及时回柱放顶,使直接顶充分垮落。2、周期来压分析报告 (1)第一次周期来压步距30.7m (2)周期来压表现为:上出口10m范围内巷道顶板破碎且底鼓严重,12-20号局部支架处煤壁片帮,29-39号支架底板有瓦斯涌出现象,支架压力增大。 (3)采取措施:加强顶板管理,及时超前移架,严格检查上下两巷超前支护,发现自缩单体和损坏的π钢梁及时更换,底鼓地段进行拉底,保证泵站出口压力不低于31.5MPa,配合通风部门进行瓦斯治理,尽量缩小工作面控顶距,做到及时回柱放顶,使直接顶充分垮落。3、2016年1月周期来压分析报告 (1)本月4次周期来压,来压步距分别30.7m、30.1m、32m、32.1m (2)周期来压表现为:局部支架处煤壁片帮,局部支架处底板有瓦斯涌出现象,上下出口附近有底鼓现象,

(3)周期来压采取措施:加强顶板管理,及时超前移架,严格检查上下两巷超前支护,发现自缩单体和损坏的π钢梁及时更换,底鼓地段进行拉底,保证泵站出口压力不低于31.5MPa,配合通风部门进行瓦斯治理,尽量缩小工作面控顶距,做到及时回柱放顶,使直接顶充分垮落。 (4)1、加强工作面的顶板管理,严格按《 Bm2016-05号采煤作业规程》中规定进行施工,工作面煤壁应采齐采直,及时进行超前移架,缩短架前空顶时间和空顶距离,严禁在空顶、空帮及支护质量不合格的情况下作业。 2、加强上、下两巷的顶板管理,严格对两巷超前支护进行检查,出现单体自缩及时补压,出现π梁断、裂情况及时更换,对底板鼓起地段及时进行拉底,保证巷道高度不低于1.8m。保证上、下出口高度不得低于1.8m。 3、必须保证泵站出口压力不低于31.5MPa,支架初撑力不低于25.2MPa,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不低于11.5 MPa,杜绝管路出现窜、跑、冒、滴、漏液现象。 4、本次来压期间,要认真观察工作面顶板下沉量,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 5、本次来压期间,人员进入机道内作业前必须先用长把工具(长度不小于1.5m)处理掉煤壁的伞檐,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机道作业。 6、当班回采班组要积极配合通风部门进行瓦斯治理。 7、周期来压期间机电人员要每班对机电设备进行完好检查,杜绝电器失爆。 8、周期来压期间尽量缩小工作面控顶距,做到及时回柱放顶,使直接顶充分垮落,以缓冲基本顶垮落时对工作面的冲击。 9、专职支架工负责调整支架间隙在规程允许范围内。 10、人员不可站在架间,以防活矸掉下伤人。 11、落煤后必须及时移架,并保证支架的初撑力和有效支护。 4、2016年2月周期来压分析报告 (5)本月3次周期来压,来压步距分别31.8m、31m、31m (6)周期来压表现为:局部支架处煤壁片帮,局部支架处底板有瓦斯涌出现象,上下出口附近有底鼓现象, (7)周期来压采取措施:加强顶板管理,及时超前移架,严格检查上下两巷超前支护,发现自缩单体和损坏的π钢梁及时更换,底鼓地段进行拉底,保证泵站出口压力不低于31.5MPa,配合通风部门进行瓦斯治理,尽量缩小工作面控顶距,做到及时回柱放顶,使直接顶充分

矿压观测管理制度

安宁煤矿矿压监测管理规定 各单位: 为加强我矿矿压监测工作,准确掌握采场矿压显现规律,适时有效监测矿山压力,提高巷道支护质量,保证安全生产,根据集团公司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矿实际现状,特制定如下矿压监测制度。 一、矿压监测领导小组 (一)总工程师任领导小组组长。 (二)生产技术部设矿压监测小组,配备专业人员4人,负责日常矿压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三)采掘区队至少配备专职或兼职矿压监测专业人员1人,负责本区队矿压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二、具体要求 (一)锚杆支护巷道矿压监测 1.岩巷矿压监测规定如下 (1)施工单位及技术人员定期对锚杆及锚索进行拉拔力及锚杆扭矩力试验,并做好原始台帐的资料记录。 (2)矿领导、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应定期对锚杆(索)原始台帐记录、锚杆拉力计、锚索张拉机具、锚杆扭矩扳手等检测工具进行监督检查。 (3)定期(每100m3做两组,每组三块)做混凝土强度检验:将混凝土喷在15cm×15cm×15cm的立方体模块内,要求喷射时与实际结构部位相同,并在相同条件下养护28天后,送交相关质检部门进行强度试验,强度标号不得小于C20。 (4)顶板岩性探查孔,施工单位必须按时、按指定地点(岩巷原则上每20米施工一探查孔)负责打探查孔眼,然后由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协助矿压小组用顶板窥视仪对顶板岩性进行窥视,同

时施工单位技术员在现场必须及时记录打眼过程中顶板的岩性情况并按规定及时上报顶板岩性观测孔资料,要求对顶板岩性探查孔进行编号管理。 (5)矿压小组对顶板岩性进行窥视后,要及时将探查的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并存档备案,对顶板岩性探查孔资料进行分类编号管理。 (6)按规定每次需要打顶板探查孔时,矿压小组应提前一天通知施工单位及技术人员,施工单位接到通知后应提前备齐打眼工具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扯皮。否则,矿压观察小组将对施工单位进行处罚。 (7)施工单位每次应及时将当天收集的顶板探查岩性资料上交于生产技术部矿压小组,以便于矿压小组对资料的整理,同时结合钻孔内影像资料,质量抽查情况等进行汇总,报送矿领导。 2、煤巷矿压监测规定如下 煤巷锚杆支护巷道每掘进50~100m,施工单位必须至少打1个顶板岩性探查孔,由矿压小组利用钻孔窥视仪进行顶板岩性的观测和分析,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必须在现场予以配合。探查孔的观测工作完成后,必须编制顶板岩性探查孔柱状图,建立顶板岩性探查台帐。当顶板岩性出现异常变化时,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 (1)为了加强锚杆支护的顶板管理,进一步优化锚杆支护参数,随时了解顶板的离层情况,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44条第7款的规定,在煤巷锚杆支护必须进行顶板离层监测。 (2)所有采用锚杆支护的煤巷内必须安装顶板离层仪,对顶板离层情况进行监测,并用记录牌板显示,以便及时掌握顶板离层变化,监测巷道支护质量,确保掘进及回采期间的安全。 (3)所有顶板离层仪应按安装时间的先后进行编号,并挂牌管理,牌版上应清晰表明顶板离层仪的编号、安装日期、初始读数、深、浅基点位置、观测责任人等内容。

矿压工作管理办法

编号:SM-ZD-54616 矿压工作管理办法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矿压工作管理办法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管理制度 1、矿压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岗位责任制履行其工作职责。 2、矿压人员所测数据的真实性负责。工作中不得弄虚作假,否则,将按违反矿规章,从严处理。 3、对所测数据必须每天做表报送有关领导及施工单位。 4、对每天观测的情况,应及时向部领导汇报,发现问题要立即通知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5、矿压仪器损坏或仪器读数不准(数据不清)的,必须及时修理或更换;对人为造成矿压仪器损坏或仪器读数不准(数据不清)的,对责任人按仪器原值2倍处罚。 二、监测规定 1、回采工作面原则上必须每班有人跟班监测,特殊情况时,每天至少有一个班跟班监测。 2、对锚网支护的巷道每30~50米或每300根锚杆测试一次,抗拔力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必须找出原因,督促施工

采煤工作面矿压分析报告

山西王家峪煤业有限公司150102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分析报告 调度室 2018年2月1日

150102工作面矿压分析报告 一、150102工作面基本情况 1、150102工作面位于+680水平,工作面标高为+620—+670m ,该工作面可长度为790m ,工作面长度为180m ,面积为142200㎡,平均煤厚3.61米,倾角5—10度,平均7.5°。150102工作面位于井田的中部。其周围均为未开采区域。 2、地质情况 3、采煤方法 本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一次采全高的采煤方法 工艺流程:割煤——装运煤——移架——推溜——清煤——下一循环 4、工作面设备 采煤机:MG300/700—WD 型 工作溜:SGZ-764/500型前部输送机 顶、底板 名 称 岩石 名称 厚度 m 特 征 老 顶 深灰色石灰岩 6.77 深灰色石灰岩,灰黑色,裂隙发育,含粉石,较硬。 直接顶 黑色泥岩 6.4 黑色泥岩光泽亮,较软,零星可采。 伪 顶 0.2—0.3 灰黑色,质脆,含黄铁矿结核 伪 底 直接底 粉砂岩 1.23 黑灰色,泥质胶结,含植物化石及黄铁矿结核。 老 底 砂 岩 8.21 灰黑色,以石英岩为主,坚硬,局部为砂质泥岩沉积。

转载机:SZZ-764/160(自移式转载机) 皮带机: DSJ—1000/2×75 液压支架:ZY6400/17/31的两柱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 5、液压支架及乳化液泵站性能参数 (1)、液压支架(ZZ5200/19/42支撑掩护式): 支护宽度为1.43—1.60m,支架中心距:1.5m, 放顶步距0.6m。最大控顶距离:4.8m, 最小控顶距离:4.2m。最大高度:4.2m 最小高度:1.9m 支架数量:共124架。 初撑力:4364KN 工作阻力:5200kN 系统供液压力:30Mpa 支护强度:0.95Mpa 支架重量:18.9t (2)、乳化液泵站(BRW400/31.5型) 额定供业液压力:31.5Mpa;供液流量:315L/min 液箱容积:1600L 乳化液浓度:3%—5% 乳化泵数量:2台。 二、矿压观测方案 1、观测目的 (1)、通过对150102工作面进行现场矿压观测和掌握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的支架工作状况,分析工作面围岩(煤层)超前支撑压力分布状况。 (2)、工作面液压支架支护阻力观测,支护阻力包括初撑力、最大阻力,确定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老顶的初次垮落和周期垮落步距。 (3)、统计观测,统计综采工作面支架受载损坏情况、采空区上覆岩层垮落、移动和悬顶程度,架前冒顶情况、煤壁片帮、安全阀开启率等。 (4)、为我矿开采15#煤层的事故预测和动力信息基础研究提供必要数据,

矿压监测制度-最新范文

矿压监测制度 为掌握顶板的活动规律,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必须加强围岩稳定状况监测工作,特制定如下矿压监测制度。 一、组织结构 组长:矿总工程师 副组长:生产技术部部长 成员:掘进监测组、采煤监测组、生产单位工程技术人员。 二、职责界定 矿总工程师:对全矿矿压监测负总责。 生产技术部部长:矿压监测日常管理工作。 施工单位职责:负责本区队矿压监测及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监测组职责:负责编制矿压监测设计及日常矿压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三、开掘部分 1、煤巷矿压监测应符合如下规定: ⑴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定期对锚杆及锚索进行拉拔力试验并做好原始资料记录。 ⑵顶板岩性观测孔同时作为顶板离层仪孔使用,施工单位必须按时、按指定地点施工。 ⑶施工单位必须按规定及时安装顶板离层仪,同时

建巷道位移测站并定期测读,队长负责顶板离层仪和巷道位移测站的保护管理。 ⑷顶板离层仪安装必须有本队技术员在现场监督。技术员负责顶板离层仪的数据测读。 ⑸巷道位移测站由技术员在安装顶板离层仪时同时建立并定期测读。 ⑹巷道围岩移近量采用测枪、测杆或其他测量工具量测。巷道每隔100~200m布置一个围岩移近量监测站,对顶底板和两帮移近量均应进行监测,当发现围岩移近速度急剧增加或一直保持较大值时,由掘进副矿长(副总工程师)组织相关单位分析原因,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⑺锚杆受力状况采用测力锚杆或锚杆液压枕监测。巷道每隔300~500m布置一组监测点对锚杆受力状况进行监测,特殊地段可适当加密,每组监测点至少监测4个部位(顶板2个、两帮各1个)。 2、岩巷矿压监测应符合如下规定: ⑴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定期对锚杆及锚索进行拉拔力试验并做好原始资料记录。 ⑵定期做混凝土强度检验:将混凝土喷在35cm×45cm×12cm的摸板内。喷射时与实际结构部位相同,并在相同条件下养护28天。用切割机去掉周边,加工成10cm×10cm×10cm 的立方试块,进行试验。强度标号不小于C15。

90307综采面矿压观测分析报告

90307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分析报告 山西***煤业有限公司综采队 二0一一年

90307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分析报告 通过90307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掌握了该工作面煤层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步距、工作面支架支护强度、围岩破坏活动过程煤壁中应力变化大小和应力影响范围。为工作面现场管理提供完善、准确的资料,以直接指导生产实践和解决施工生产问题。 一、观测目的 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观测就是定量研究开采工程中矿压显现规律。为现场管理提供完善准确的资料,指导工程实践,解决施工生产问题,本次观测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目的: ①掌握采煤工作面上覆岩层运动规律;回采空间围岩与支架相互作用关系;采动引起的支承压力分布;寻求搞好工作面顶板管理的有效措施。 ②对正在使用的支架适应性进行考察。即从顶板控制出发,对在既定条件下使用支架的架型、参数、特性和支护效果提出评定性意见。 ③根据围岩条件及支撑压力分布来确定工作面巷道断面形状、规格及支架参数,煤壁前方巷道超前维护距离。 二、工作面概况 ㈠、90307综采工作面位于矿井3#煤层9盘区西部,为9盘区开采的第四个工作面。该工作面沿煤层倾向布置,西北面为120305采空区,西南面为酸枣疙瘩新农村保安煤柱。工作面第一回风巷,顶板标高为+640~+645m,倾向长288m;第二回风巷顶板标高为+640~+645m,倾向长289m;工作面走向长82m。地面标高为+975~+1108m左右,工作面对应地表为黄土丘陵区域,沟壑纵横无任何建筑物。 ㈡、煤质和煤层赋存情况 该工作面所采3#煤层是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主要可采煤层,根据现有巷道揭露的煤层资料分析,该面煤层结构简单,煤层属稳定煤层,煤层厚度为1.7m。煤层倾角3°~7°平均6°。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662-26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近年来,在矿压观测方面,已初步掌握采区内各工作面顶板活动特点,为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提供了时间保障;同时为配合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矿压观测、防治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为此特制定矿山压力预测预报制度如下: 一、观测范围 采煤面及巷道定点观测。 二、观测内容 掘进头观测内容:顶板离层观测 2、采煤工作面观测内容: 回采放顶煤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两巷顶板下沉量;回采工作面:初次来压、老顶来压、周期来压,支柱初撑力、工作阻力、顶板下沉量;工作面及两道超前支护质量等。

观测方法 1、顶板离层仪10天记录一次显现数值。 2、工作面支架初撑力、工作阻力每班检测1次。 3、工作面顶板及两道超前支护质量、煤壁片帮、单体状况每班进行正常的观测。 四、预报内容 1、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不符合下列要求的: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支柱初掌力不小于90KN/棵,合格率达70%以上,综采工作面支架初撑力液压不小于24MPa;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泵站的压力不小于18MPa,综采工作面泵站的压力不小于30MPa。 2、掘进工作面支护质量不符合下列要求的:锚杆支护巷道顶部锚杆锚固力不低于7吨、帮部锚杆锚固力不低于5吨,预紧力矩帮顶均不小于100N.m,巷道围岩位移控制在300mm以内,顶板离层仪安设及时,牌板内容齐全。 3、两巷超前顶板运动规律、巷道变形量等其它出现异常现象时。

矿压监测系统KJ安全措施及管理维护

矿压监测系统K J安全措施及管理维护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矿压监测系统K J616安全措施及管理维护第一节一般措施 1、所有上岗人员必须严格执行《3110外工作面作业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2、所有上岗人员都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现场交接班制、设备维修制、质量验收制、事故分析制。各岗点要认真填写运转日志。 3、工作面回采工程质量和顶板管理,要按照国有重点煤矿《生产矿井质量标准化》的各项要求严格执行,做到动态达标、安全生产、文明生产。 4、所有上岗人员上岗前都必须学习本规程,学习后人人签字并进行考试,不合格不得上岗。 5、加强工作面综采设备的管理,要按照设备完好标准进行检修和保养,保证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6、所有综采设备的安全设施,都必须按照设备的自身安全使用要求进行安装调整,并保证完好可靠,正确使用,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撤除,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失灵立即更换,更换后再恢复生产。 7、为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工作面的各监测系统、通风系统、注浆系统、防尘系统、通讯系统,应时时保证其完好,并坚持正常使用。 8、为防止大块煤进入运输系统,溜煤眼上口必须加一个孔径不大于 400×400mm的方孔篦子,溜煤眼上口必须设置警标、警灯和牢固的栅栏,进入栅栏工作时,停机闭锁、系牢保险带,并设专人看护。保险带生根牢固可靠。 9、人员经常跨越的运输设备上方,要安装牢固的人行过桥,并悬挂醒目的标志牌。 10、工区管理人员要认真填写安全信息卡,工区值班人员必须及时组织人员落实整改。 11、严禁人员进入运转的运输机、转载机里侧和上方作业;必须进入作业时,要停机闭锁,维护好顶板与煤帮,并设专人看管闭锁和观察顶帮后方可进行。

工作面矿压观测报告

95204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报告 一、观测前的准备工作 (一)收集地质资料 (1)、介于15-1~16-1勘探线之间,16勘探线穿过本面,位于冯王庄西侧,唐沟至张集公路穿过本面。 (2)、位于-1025m西一下山采区西翼,切眼靠近K1断层,四周均为9煤未采区,上覆75204、75206采空区。 (二)95204综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95204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

(三)、顶底板岩层岩性组合结构分析 本面直接顶为砂岩,厚度10.70m,细粒,含黑色条纹,层理发育,下部致密,f=4。老顶为互层,厚度1.98m,页岩与微波状薄层互岩,以页岩为主,f=3。直接底为页岩,厚度1.98m,灰黑色,致密,富含科达木等植物化石,f=3。老底为砂岩,厚度8.27m,细粒,以长石石英为主,富含棕褐色菱质及炭纹,f=4。 4、地质 煤层总厚是上分层和下分层的煤厚统计,该面上分层厚度1.0-2.3m,局部煤厚达到2.65m,平均1.8m;工作面夹矸发育,厚度不稳定,绝大部分范围夹矸厚度0.20~0.7m,局部夹矸厚度0.8m~0.9m,夹矸平均厚0.6m;下分层煤厚相对稳定0.5~1.3m,平均煤厚0.9m。由于局部采厚过高,根据实际计算,采厚2.1m-3.4m,平均采厚3.2m [1.8(0.6)0.8]。 该面构造相对简单,对回采应较大的断层主要是:f1号断层。该面中下部存在一条向斜轴,预计小构造比较发育,顶板较为破碎,表中影响程度是指该断层在工作面内的影响程度。 5、基本支护 (1)选用WS ZY3200-17/35型掩护式液压支架。 ZY3200-17/35型掩护式液压支架主要技术特征为: 支架支撑高度 1.7~3.5m 支架宽度 1.41~1.61m 中心距 1.5m 初撑力 2600kN 支护面积 4.6~5.17㎡工作阻力 3200kN 推溜力 163kN 移架力 385kN 供液压力 31.5MPa 移架步距 0.7m 适应倾角 18°支架重量 13.9t 护帮板长度 0.48m 工作面内切眼长210m,实选141架支架支护,可支护长度211.5m。 移架的动作顺序:降架→移架→升侧护板→升柱 (2)正常情况下,一律采用立即支护的支护方式,其工艺流程为:割煤→移架→推溜工序关系:移架在采煤机后滚筒4~6架外立即移架支撑先暴露的顶板,推溜应滞后采煤机后滚筒10m~15m。 (3)支架操作方式:本架操作 (2)正常情况下,一律采用立即支护的支护方式,其工艺流程为:割煤→移架→推溜工序关系:移架在采煤机后滚筒4~6架外立即移架支撑先暴露的顶板,推溜应滞后采煤机后滚筒20~30m。 (3)支架操作方式:本架操作 b、特殊支护 (1)工作面溜头、溜尾各两架的移架千斤顶框架与挡煤板连接必须安装机械加长段,防止移架时,挤坏电缆和电机,由于溜头、溜尾移架阻力较大,可分两次移架,达到进刀量,煤壁空顶部分须用半圆木撅顶支护,压力大时,必须每架穿两块半圆木撅顶或打带帽点柱维护顶板,由于煤机在两头进刀时,装煤效果差,为了不影响推移溜头、溜尾,必须采用人工攉炭,人员进入煤壁前,必须采取上述支护措施后,敲帮问顶,闭锁运输机,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方可进入煤壁侧工作。 (2)由于工作面溜头、溜尾设备多,机体大,一般情况下溜子头和尾都要长出工作面,为了保证工作面与两道搭接处顶板的有效支护,必须使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