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长江大学董盛富-8.4 吸收过程的设计型计算 (163)

长江大学董盛富-8.4 吸收过程的设计型计算 (163)

长江大学董盛富-8.4 吸收过程的设计型计算 (163)
长江大学董盛富-8.4 吸收过程的设计型计算 (163)

第十三章 干燥习题解答

13-1.已知湿空气的温度(干球温度)为50℃,湿度H=0.02kg/kg 。试计算其相对湿度及同温度下容纳水分的最大能力(即饱和湿度):(1)总压为101.3kPa ;(2)总压为26.7kPa 。从计算结果看,你认为在减压下进行干燥是否有利?

解:(1)总压为101.3kPa 时:

在C 50?=t 时,查水的饱和蒸汽压有kPa 33.12mmHg 51.92==s p 。 与之对应的饱和湿度干空气水汽/kg kg 0862.033

.123.10133

.12622.0622

.0=-=-=s t s s p p p H

与之对应的相对湿度()()256.033

.1202.0622.03

.10102.0622.0/=?+?=+==s t s w p H Hp p p ?

(2)总压为26.7kPa 时:

在C 50?=t 时,查水的饱和蒸汽压仍为kPa 33.12mmHg 51.92==s p 。 与之对应的饱和湿度干空气水汽/kg kg 534.033.127.2633

.12622.0622

.0=-=-=s t s s p p p H

与之对应的相对湿度()()0675.033

.1202.0622.07

.2602.0622.0/=?+?=+=

=s t s w p H Hp p p φ

(3)从计算结果看,在减压下,?值小,离饱和程度明显变远,且饱和湿度显著增大,即纳水能力明显增大,故对干燥有利。

13-2.已知湿空气的干球温度为50℃,总压为101.3kPa ,湿球温度为30℃。试计算下列参数: (1)湿度;(2)相对湿度;(3)露点;(4)热焓;(5)湿比容。

解:在C 50?=t 时,水的饱和蒸汽压kg/kg 0862.0kPa 33.12mmHg 51.92===s s H p ,。

(1)对于湿空气有:kJ/kg 7.2423kPa 24.4mmHg 82.31C 30===?=≈as as w as r p t t ,,查表得:

干空气水汽/kg kg 027.024

.43.10124

.4622.0622

.0a =-=-=as t as s p p p H

()()g 0.0184kg/k 20027.088.101.17.2423==-+?-???

? ??-=H H H H H c

r t t as

H as

as 试差解得:由 (2)()()236.033

.120184.0622.03

.1010184.0622.0/=?+?=+=

=s t s w p H Hp p p ?

(3)依定义,露点是空气在湿度不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于是有:

C 5.23kPa 91.233.12236.0622.0?==?==+=

d s t

d t p H

Hp p 得:,查水的饱和蒸汽压表?。

(4)()()kJ/kg 1.980184.024********

.088.101.1249288.101.1=?+??+=++=H t H I (5)/kg m 942.027********.23.1013.101773.027*******.03

=??? ??+??? ??-=??

? ??+????

??

-=t p p p w t t H υ 13-3.试作出空气-乙醇系统在总压为101.3kPa 下的t-H 图,包括下列各项:(1)等湿度线;(2)等温度线;(3)等相对湿度线(5.01,=?);(4)C 20?=w t 的等湿球温度线;(5)C 20?=as t 的等绝热冷却线。 解:(1)等湿度线:作一系列与横坐标平行的直线即为等湿线。 (2)等温度线:作一系列与纵坐标平行的直线即为等温线。 (3)等相对湿度线:?-=?-=?-=

al

t al al t al air al al t al p p p p p p M M p p p H 586.12946

()图一定时,可绘出,当H t t f p p p H s

t s

-586

.1φ??=-=,过程略。

(4)等湿球温度线:对空气-乙醇系统有:()

567

.0/223.1/A H D k υα=,查乙醇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298K

下,/s m 10135.02

4-?=A D 。298K 下空气的运动粘度/s m 1053.152

6

-?=υ,现二者均取298K 下的数

值计算得()

323.1/223.1/567

.0==A H D k υα。

又在C 20?=w t 时,乙醇的汽化潜热kJ/kg 846=w r ,故有:

00156.0846

323

.1-=-=-=--w H w w r k t t H H α

查C 20?=w t 时乙醇的饱和蒸汽压s p ,根据s

t s

w p p p H -=586.1可求出w H ,进而可通过上式作出等湿

球温度下的t-H 图,即等湿球温度线。 (5)C 20?=as t 的等绝热冷却线。 根据()H H c r t t as H

as

as -+

=知,C 20?=as t 时的as as r H 、应与(4)中C 20?=w t 时的w w r H 、等值,又根据H c H c c c al al a H +=+=01.1,只要查出乙醇蒸汽的比热容al c ,便可由式()H H c r t t as H

as

as -+=作出t-H 线,即等绝热冷却线。

13-4.w as t t 与有哪些不同?对空气-水系统,测定w as t t 与时,若水的初温不同,对测定结果有什么影响? (1)as t 是在绝热条件下,大量的水与连续空气流接触所达到的稳态饱和湿度,而w t 是少量的水与大量的连续空气流接触所达到的稳态非饱和温度,对空气-水系统言,w as t t ≈。 (2)根据()()H t f H H c r t t as H as

as ,=--

=和()()H t f H H c r t t w H

w w ,=--=知,as t 和w t 均是湿空气参数t 和H 的函数,而与水的参数无关。故当水的初温不同时,并不改变湿空气的as t 和w t ,只是二者达到稳态时所需的时间不同而已。

13-5.将20℃、05.0=?的新鲜空气和50℃、8.0=?的废气混合,混合比为2:5(以干空气为准),废气和新鲜空气的湿比热容可视为相同,试求混合气的湿度、焓及加热至90℃时的湿度、相对湿度和焓。 解:新鲜空气的湿度和焓

kg/kg 000716.033

.205.03.10133.205.0622.0622

.00=?-??=-=s t s p p p H ??

()()kJ/kg 01.22000716.0249220000716

.088.101.1249288.101.10000=?+??+=++=H t H I 废气的湿度和焓

kg/kg 0671.033

.128.03.10133

.128.0622.0622

.02=?-??=-=s t s p p p H ??

()()kJ/kg 02.2240671.024********

.088.101.1249288.101.12222=?+??+=++=H t H I 混合气的湿度和焓 物料衡算有:kg/kg 048.05

20671

.05000716.0220=+?+?=++=

M N MH NH H m

焓衡算有:kJ/kg 3.1665

202

.224501.22220=+?+?=++=

M N MI NI I m

加热至90℃时的湿度、相对湿度和焓

kg/kg 048.01=H

()()kJ/kg 6.218048.024*******.088.101.1249288.101.11111=?+??+=++=H t H I

查90℃时水的饱和蒸汽压值:kPa 08.70mmHg 8.525==s p

()()1.008

.70048.0622.03

.101048.0622.0111=?+?=+=

s t p H p H ?

13-6.空气的C 16C,20?=?=w t t ,经一预热器预热至50℃后送入干燥器内绝热冷却,离开干燥器的温度为30℃。试求:

(1)出口空气的湿含量、焓和相对湿度;

(2)100m 3新鲜空气预热至50℃所需的热量及通过干燥器移走的水分量。 解:(1)①新鲜空气的湿度H 0

查C 16?=w t 下的水的饱和蒸汽压为kPa 817.1=ws p ,汽化潜热为kJ/kg 5.2455=w r 。则有:

kg/kg 011.0817

.13.101817

.1622.0622

.0=-?=-=ws t ws w p p p H

由()()()w w

H w w w w H t t r k H H t t A r H H A k --

=?-=-00α

α得:

()kg/kg 00922.016205

.245509

.1011.00=--

=H

②出口空气的湿含量H 2

在干燥器内绝热冷却,出干燥器时湿空气的状态点应在绝热冷却线上,且经过点(kg/kg 00922.0,C 5011=?=H t )

。故有:()11H H c r t t as H

as

as --= 设进干燥器时空气的绝热饱和温度为C 25?=as t ,查得kJ/kg 2434kPa,167.3==as s r p 。

kg/kg 020.0622

.0=-=as

t as

as p p p H ,()K kg kJ/027.188.101.10?=+=H c H ,

核算()C 45.2400922.0020.0027

.12434

50?=-?-

=as t ,重试得C 8.24?=as t ,kg/kg 01983.0=as H 。 ()()kg/kg 018.08.24302434

027.101983.022=--=--

=as as H

as t t r c H H ③出口空气的焓I 2

()kJ/kg 2.75249288.101.12222=++=H t H I

④出口空气的相对湿度

()()67.024

.4018.0622.03

.101018.0622.0222=?+?=+=

s t p H p H ?

(2)①湿空气的湿比容

()()/kg m 842.02732027300922.0244.1773.027*******.1773.030=??

? ??+?+=???

??++=t H H υ

②干空气质量

kg 8.118842.0/100/===H V L υ

③预热器加入的热量

()()()

()()kJ

3661205000922.088.101.18.11888.101.101001=-?+=-+=-=t t H L I I L Q p

④干燥器移走的水分量

()()kg 04.100922

.0018.08.11812=-=-=H H L W 13-7.求某湿物料由含水率30%干燥到20%所逐走的水分W 1与继续从20%干燥到10%所逐走的水分W 2之比W 1/W 2(湿物料的含水率为湿基准)。 解:根据w

w X -=

1得 ()()()??

?

??====%101111.0%2025

.0%304286.0321w w w X 蒸发水分量之比为

()()29.11111

.025.025.04286.0322121=--=--=X X G X X G W W c c 13-8.某干燥器每天(24小时)处理盐类结晶10t ,从初水分0.1干燥至0.01(均为湿基)。热空气的温度为107℃,相对湿度为05.00=?。假定干燥器中空气沿绝热冷却线增湿,空气离开干燥器的温度为65℃,试求每小时除去的水分量(kg );空气消耗量(kg 干空气);每天的产量(kg ) 解:干燥产品量:物料衡算得()()()kg/d 909001

.011.0110112112=--=--=

w w G G

除去水分量:()kg/h 9.3724/9090

1000021=-=-=G G W 空气消耗量:查C 1071?=t 时的饱和水蒸汽压kPa 3.125=s p ,

kg/kg 041.03

.12505.03.1013

.12505.0622

.01=?-?=H

设C 98.45?=as t ,查得kPa 07.10=s p ,算得kg/kg 069.0=as H ,()C 20.46?=--

=H H c r t t as H

as

as 。取C 46?=as t ,算得C 5.45?=as t 。故试算结果为C 46?=as t 。087.1041.088.101.11=?+=H c 当C 652?=t 时有:()()kg/kg 06.046652387

087.1069.022=--=--

=as as H

as t t r c H H 空气用量()()kg/h 1995041.0060.0/9.37/12=-=-=H H W L 。

查图得kg/kg 058.02=H ,空气用量()()kg/h 2230041.0058.0/9.37/12=-=-=H H W L 。 13-9.将干球温度为16℃,湿球温度为14℃的空气预热至80℃,然后通入干燥器,出口气体的相对湿度为0.5。干燥器每小时把2t 含水率为0.5的湿物料干燥至含水率为0.05(均为湿基)。(1)试作绝热干燥的操作线图,并求所需空气量和热量。(2)如果热损失为116kW ,忽略物料中水分带入的热量及其升温所需的热量,问空气用量及热消耗量有和变化?干燥器内无补充加热。 解:(1)空气湿度H 0

kg/kg 01.0598

.13.101598

.1622.0622

.0=-=-=ws t ws w p p p H

()()kg/kg 009.014162458

09.101.009

.10=--=--

=w w w t t r H H 干燥产品量()()()()kg/h 6.105205.01/5.012000

1/12112=--=--=w w G G 汽化水量kg/h 4.9476.1052200021=-=-=G G W 出口温度t 2和出口湿度H 2

()()kJ/kg 105009.024*******.088.101.1249288.101.11111=?+??+=++=H t H I

())

(188.101.12492105105249288.101.12

2

22222H H t H t H I +-=

?=++= )

(25.03.1015.0622

.02s

s

p p H -= 设C 412?=t ,算得kg/kg 025.02=H ,将H 2代入式(1)算得C 4.402?=t ,可用。 所需空气用量kg/h 59212009

.0025.04.94712=-=-=

H H W L

()()kJ/kg 39009.024*******.088.101.1249288.101.10000=?+??+=++=H t H I

所需热量()()kW 10903600/391055921201=-=-=I I L Q p (2)

()l l m l d q q q c q H H I I -≈+-+=--11

21

即()()122224

.9473600

116105249288.101.1H H H t H -?-

=++

(388.101.18.293204.1092

2

2H H t +-=

(45.03.1015.0622

.02s

s

p p H -= 试差求解得C 5.392?=t ,kg/kg 023.02=H ,kJ/kg 92.982=I 。

kg/h 67671009

.0023.04

.94712=-=-=

H H W L

()()kW 12363600/26.3910559212

01=-=-=I I L Q p 13-10.物料:K,1.84kJ/kg kg/h,9200C,4.3425,002.0015.01?==?→=→=m c G w θ

空气:599kJ/kg C,65C,95C,23C,

26210=?=?=?=?=L w q t t t t

解:近似选用公式()w w

w t t r H H --

=09

.1计算 0.017kg/kg

kJ/kg

2439,0.018kg/kg 622

.02.81kPa,C,230=?==-==?=H r p p p H p t w ws t ws

w ws w

(1)产品量G 2

()()()()9080kg/h 002.01/015.019200

1/12112=--=--=w w G G (2)空气用量

()1

21221H H W

H H X X G L c -=

--=

蒸发水量:0kg/h 129080920021=-=-=G G W

对干燥器作热量衡算有:()()L c Q I I G I I L +'-'=-12

21 ()()2

2221111249288.101.1kJ/kg 35.141249288.101.1H t H I H t H I ++==++=

根据()θθm w s c X c c I =+='有:

()()

()() 1.444kJ/kg 2/0.002000.015284.187

-1.482/002.01002.0015.01015

.0187.448.12

/112/2

22112121=+=??

? ??-+--=????

?

?-+--=+-==+++w w w w c c X X c c c c X c c X c c w m w m s m

w s w s ()()()()kJ/kg 96.494.340020.0187.4444.1kJ/kg 7.372501528.0187.4444.1222

111

=??+=+='=??+=+='θθX c c I X c c I w s w s

()()()()211

21

2122112//1

I I W Q W I I G H H H H W I I Q I I G L L c L c -+'-'=-?-=-+'-'=

()()()0.025kg/kg 24926588.101.135.141599120/7.3796.49015.019200

017.012

2

22=?-?+-+--=-H H H H 15000kg/h 017

.0025.0120

12=-=-=

H H W L

()()1078.5MJ/h 45.6935.14115000

01=-=-=I I L Q p 13-11.(略)

13-12.不相同,as w t t >。

对于空气-甲苯系统,因H H c k 8.1/=α

()H H c r t t as H

as

as --

= (1) ()()H H c r

t H H k r t t w H

w w H w w --=--

=8.1/α (2)

现用排除法证明如下

① 若as w t t =,则as w r r =,as w H H =。比较(1)(2)两式得as w t t >。这与假设不实。

②若as w t t <,则as w H H <,而as w r r ≈(变化不大)。比较(1)(2)两式仍可得as w t t >。这亦与假设不实。故只能是as w t t >。 13-13.计算依据是:

()H H c r t t as H

as

as --

= ()H H k r t t w H

w

w --

=/α

(1)首先求取绝热饱和温度as t

设C 5.26?=as t ,则23kPa .4=as p ,

8kg/kg 13.023

.43.10123

.4176.3=-?=-?

=

as t as as p p p M M H 空气

甲苯

427kJ/kg =as r ,K 1.073kJ/kg

05.0256.101.1256.101.1?=?+=+=H c H 于是()()C 2505.0138.0073

.142760?=--=--

=H H c r t t as H as

as (这与假设相差1.5℃) 重设C 26?=as t ,重复上面的计算步骤得C 2.26?=as t (这与假设基本相符,可以接受)。 故空气-甲苯系统的绝热饱和温度为C 26?=as t 。 (2)再求湿球温度w t

931.1073.18.18.1/=?==H H c k α,427kJ/kg ≈w r

设C 31?=w t ,则 5.23kPa =ws p ,173kg/kg .0=w H ,算得C 7.31?=w t 重设C 5.31?=w t ,则 5.38kPa =ws p ,178kg/kg .0=w H ,算得C 7.31?=w t 故C 5.31?=w t 可作为本题的解。

另外,C 60?=t ,查得空气的/s m 1097.1826-?=υ,题给/s m 1092.02

5-?=A D

()843.1/223.1/567.0==A H D k υα

()718.1073.1/843.1//==H

H c k α(这与1.8有点距离)

现用843.1/=H k α计算之。

设C 31?=w t ,则计算出的结果为C 5.31?='w

t 。重设C 5.31?=w t ,则计算出的结果为C 3.30?='w t 显然取C 31?=w t 比较合适。

13-14.1h /kg,5m 02.0/kg,160,06.0,25.02121='====θc G A G w w

333.01111=-=

w w X ,064.012

2

2=-=w w X ,29.0=c X

查图13-15得h 1.51kg/m 2

?=c U

恒速阶段()()4h 1.129.0333.051

.1025.01

11=-??=-=

c c c X X AU G θ 降速阶段不能确定。按图13-14干燥曲线知1.0=*

X

,根本到达不了0.064这一点,现假定0=*X

降速阶段(

)(

)()

11.6h ln 22=---=*

*

*X X X X AU X X G c c c c θ

干燥周期75h .1321='++=θθθθc

13-15.已知11=X ,01.02=X ,3.0=c X ,0=*

X ,干物料30kg/m 60=s ρ。空气C 77?=t ,1.0=?,

2m/s =u ,8.03.14G =α

现利用对流传热系数或对流传质系数计算

C 77?=t 下空气中的饱和水汽压力 1.87kPa 4=s p

27kg/kg 0.087

.411.03.10187

.411.0622.0622.0=?-??=-?

=s t s p p p H ??

()/kg 4m 03.1273

77

273244.1773.03=+?

+=H H υ

33kg/m 99.0034

.1027

.011=+=

+=

H

H

υρ

()()K m W/76.243.143.1428.08.0?===u G ρα

在(C 77?=t ,27kg/kg 0.0=H )下用试差法求得C 33.38?=w t ,查取在C 33.38?=w t 时的

01k J/k g 24=w r 。

故()()h 6kg/m 43.1360010

240133.387776.242

3

?=??-=-==

w w w c r t t Ar Q U α 294kg 6005002.07.022=???=G (假定干燥物料已将盘充满) ()91kg 2122=-=w G G c

225m .24507.0=?=A

衡速阶段()()h 79.50.3-1436

.15.2429111=?=-=

c c c

X X AU G θ 降速阶段(

)(

)()

()h 44.80-0.010-0.3ln 436.15.2403.0291

ln 22=?-=

---=*

**X X X X AU X X G c c c c θ 14.23h 44.879.521=+=+=θθθ

地球物理课程设计报告样本

《地球物理测井》课程设计 指导老师 专业地质学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对《地球物理测井》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对某实际测井资料进行岩性划分与评价、储层识别、物性评价及含油气性评价。获得常规测井资料分析的一般方法,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的的理论知识,加深对测井解释方法的理解,会用所学程序设计语言完成设计题目的程序编写,利用现有绘图软件完成数据成图,对所得结果做分析研究。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运用所学的测井知识识别某油田裸眼井和套管井实际测井资料。 2.使用井径、自然伽马和自然电位划分砂泥岩井段划分渗透层和非渗透层。 3.根据密度、声波和中子孔隙度测井的特点,在渗透层应用三孔隙度测井曲线求出储层的平均孔隙度。 4.根据划分出的渗透层,读出裸眼井和生产井储层电阻率值。 5.根据阿尔奇公式计算裸眼井原始含油饱和度和剩余油饱和度。 6.根据开发过程中含油饱和度的变化,确定储层含油性的变化,并判断该储层的性质。 三、基本原理: (一)岩性划分 岩性是指岩石的性质类型等,包括细砂岩、粉砂岩、粗砂岩等,同时还包括碎屑成分、填隙物、粒间孔发育、颗粒分选、颗粒磨圆度、接触关系、胶结类型等方面。通过划分岩性和分析岩心资料总结岩性规律,其研究主要依据岩心资料,地质资料和测井资料等。通过分析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和地质资料以及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来识别岩性,并建立在取心井上的泥质含量预测解释模型。一般常用岩性测井系列的自然伽马GR、自然电位SP、井径CAL 曲线来识别岩性。 1 定性划分岩性是利用测井曲线形态特征和测井曲线值相对大小,从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划分岩性的规律性认识。首先掌握岩性区域地质的特点,如井剖面岩性特征、基本岩性特征、特殊岩性特征、层系和岩性组合特征及标准层特征等。其次,要通过钻井取心和岩屑录井资料与测井资料作对比分析,总结出用测井资料划分岩性的地区规律。表1为砂泥岩剖面上主要岩石测井特征。 岩性自然电位自然伽马微电极电阻率井径声波时差 泥岩泥岩基线高值低、平值低、平值大于钻头 直径 大于300 页岩近于泥岩基线高值低、平值低、平值较泥 岩高大于钻头 直径 大于300 粉砂岩明显异常中等值中等正幅度 差异低于砂岩小于钻头 直径 260-400 砂岩明显异常(Cw≠ Cmf)低值明显正幅度 差异 中等到高,致 密砂岩高 小于钻头 直径 250-450(幅度较 为稳定)

长江大学二届五次教职工代表大会

长江大学二届五次教职工代表大会 会 议 指 南 2014年3月

大会须知 1.长江大学二届五次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召开是全校教职工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体与会代表应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主人翁责任感,履行代表职责,认真学习会议文件,听取大会报告,紧紧围绕会议中心议题参加代表团讨论,并积极发表意见。 2.与会代表须按时入场。 3.与会代表须按指定位置就座。 4.代表不得无故缺席,如有特殊情况,须事先向代表团团长请假。 5.各代表团正、副团长要认真组织好本团讨论,并安排专人做好记录。 6.会议期间请关闭一切通讯工具,以保证会场秩序。 7.会场内请勿吸烟、随地吐痰、扔弃废物,保持会场清洁卫生。

长江大学二届五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会议日程安排

长江大学二届五次教职工代表大会 代表团分组情况 (正式代表245名,列席代表43名) 第一代表团 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学院、教科系、法学系 (正式代表24名,列席代表5名) 团长:金鑫副团长:李诗珍 正式代表:周思柱刘绍平黎东升马敬桂樊帆 韦鸿朱瑞海王金洲杨涛(女) 陈礼旺 贾廷秀(女)彭泽君彭开智张志超李诗珍(女)

潘会平魏文君李成标张铀(女)张相乐 金鑫张涛(女)周守珍(女)张响珍(女) 列席代表凌克宽王红艳徐前权周中林胡绍林 联络员:程宏伟 第二代表团 体育学院、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医保中心 (正式代表23名,列席代表4名) 团长:邢利军副团长:任伯绪 正式代表:张大平刘荣华邢利军杨彬黄志安曾庆荣(女)黄赛强柯敏(女)时立新任伯绪 邓平龚权马红莺(女)许本柯张德新 袁岳沙胡承明刘丹(女) 李玉泉刘千安 吴小花(女)余三翠(女)和战 列席代表:刘治晏秦信义杨松桃李焕玉 联络员:江琼琴 第三代表团 文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 (正式代表23名,列席代表4名) 团长:邹火明副团长:周锦华

大学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 《 大学物理》(上)考试试卷( A 卷) 注意:1、本试卷共4页; 2、考试时间: 120分钟; 3、姓名、序号必须写在指定地方; 4、考试为闭卷考试; 5、可用计算器,但不准借用; 6、考试日期: 7、答题答在答题纸上有效, 答在试卷上无效; b =2.897×10?3m·K R =8.31J·mol ?1·K ?1 k=1.38×10?23J·K ?1 c=3.00×108m/s ? = 5.67×10-8 W·m ?2·K ?4 1n 2=0.693 1n 3=1.099 g=9.8m/s 2 N A =6.02×1023mol ?1 R =8.31J·mol ?1·K ?1 1atm=1.013×105Pa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如图所示的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若将单缝沿透镜光轴方向向透镜平移,则屏幕上的衍射条纹 (A) 间距变大. (B) 间距变小. (C) 不发生变化. (D) 间距不变,但明暗条纹的位置交替变化. 2. 热力学第一定律只适用于 (A) 准静态过程(或平衡过程). (B) 初、终态为平衡态的一切过程. (C) 封闭系统(或孤立系统). (D) 一切热力学系统的任意过程. 3.假设卫星环绕地球中心作圆周运动,则在运动过程中,卫星对地球中心的 (A) 角动量守恒,动能不变. (B) 角动量守恒,动能改变. (C) 角动量不守恒,动能不变. (D) 角动量不守恒,动量也不守恒. (E) 角动量守恒,动量也守恒. 4.质量为m 的物体由劲度系数为k 1和k 2的两个轻弹簧串联连接在水平光滑导轨上作微小振 动,则该系统的振动频率为 (A) m k k 212+π =ν. (B) m k k 2 121+π=ν . (C) 2 12 121k mk k k +π=ν. (D) )(212 121k k m k k +π=ν 5. 波长? = 5500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光栅常数d = 2×10-4cm 的平面衍射光栅上,可能观察到的光谱线的最大级次为 (A) 2. (B) 3. (C) 4. (D) 5.

地球物理测井课程设计

《地球物理测井》课程设计 指导老师赵军龙 专业地质学 班级地质0803 姓名娄春翔 学号200811030303 2010年12月20日

一、设计目的: 通过对《地球物理测井》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对某实际测井资料进行岩性划分与评价、储层识别、物性评价及含油气性评价。获得常规测井资料分析的一般方法,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的的理论知识,加深对测井解释方法的理解,会用所学程序设计语言完成设计题目的程序编写,利用现有绘图软件完成数据成图,对所得结果做分析研究。 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运用所学的测井知识识别某油田裸眼井和套管井实际测井资料。 2.使用井径、自然伽马和自然电位划分砂泥岩井段划分渗透层和非渗透层。 3.根据密度、声波和中子孔隙度测井的特点,在渗透层应用三孔隙度测井曲线求出储层的平均孔隙度。 4.根据划分出的渗透层,读出裸眼井和生产井储层电阻率值。 5.根据阿尔奇公式计算裸眼井原始含油饱和度和剩余油饱和度。 6.根据开发过程中含油饱和度的变化,确定储层含油性的变化,并判断该储层的性质。 二、基本原理: (一)岩性划分 岩性是指岩石的性质类型等,包括细砂岩、粉砂岩、粗砂岩等,同时还包括碎屑成分、填隙物、粒间孔发育、颗粒分选、颗粒磨圆度、接触关系、胶结类型等方面。通过划分岩性和分析岩心资料总结岩性规律,其研究主要依据岩心资料,地质资料和测井资料等。通过分析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和地质资料以及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来识别岩性,并建立在取心井上的泥质含量预测解释模型。一般常用岩性测井系列的自然伽马GR、自然电位SP、井径CAL 曲线来识别岩性。 1 定性划分岩性是利用测井曲线形态特征和测井曲线值相对大小,从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划分岩性的规律性认识。首先掌握岩性区域地质的特点,如井剖面岩性特征、基本岩性特征、特殊岩性特征、层系和岩性组合特征及标准层特征等。其次,要通过钻井取心和岩屑录井资料与测井资料作对比分析,总结出用测井资料划分岩性的地区规律。表1为砂泥岩剖面上主要岩石测井特征。 岩性自然电位自然伽马微电极电阻率井径声波时差 泥岩泥岩基线高值低、平值低、平值大于钻头 直径 大于300 页岩近于泥岩基线高值低、平值低、平值较泥 岩高大于钻头 直径 大于300 粉砂岩明显异常中等值中等正幅度 差异低于砂岩小于钻头 直径 260-400 砂岩明显异常(Cw≠ Cmf)低值明显正幅度 差异 中等到高,致 密砂岩高 小于钻头 直径 250-450(幅度较 为稳定)

(建筑工程设计)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建筑工程设计)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日期:2008年3月2日 目录 第一章油藏地质评价 (1) 第二章储量计算与评价 (8) 第三章油气藏产能评价 (10) 第四章开发方案设计 (14) 第五章油气藏开发指标计算 (17) 第六章经济评价 (22) 第七章最佳方案确定 (25) 第八章方案实施要求 (25) 第一章油(气)藏地质评价 一个构造或地区在完钻第一口探井发现工业油气流后,即开始了油气藏评价阶段。油气藏评价,主要是根据地质资料、地震资料、测井资料、测试资料、取芯资料、岩芯分析、流

体化验和试采等资料,对油气藏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认识、评价和描述油藏,搞清油气藏的地质特征,查明油气藏的储量规模;形成油气藏(井)的产能特征,初步研究油气藏开发的可行性,为科学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 一、油气藏地质特征 利用Petrel软件对cugb油藏进行地质建模,得出cugb油藏的三维地质构造图(见图1-1)。 图1-1 cugb油藏三维地质构造图 (一)构造特征 由图知:此构造模型为中央突起,西南和东北方向延伸平缓,东南和西北方向陡峭,为典型的背斜构造;在东南和西北方向分别被两条大断裂所断开,圈闭明显受断层控制,故构造命名为“断背斜构造”。 (1) 构造形态: 断背斜构造油藏,长轴长:4.5Km, 短轴长:2.0Km 比值:2.25:1,为短轴背斜。 (2) 圈闭研究: 闭合面积:4.07km,闭合幅度150m。 (3)断层研究: 两条断层,其中西北断层延伸4.89km,东南断层延伸2.836km。 (二) 油气层特征:

某学校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

第1章 绪论 供配电技术,就是研究电力的供应及分配的问题。电力,是现代工业生产、民用住宅、及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能源和动力,是现代文明的物质技术基础。没有电力,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和网络化,都是建立在电气化的基础之上的。因此,电力供应如果突然中断,则将对这些用电部门造成严重的和深远的影响。故,作好供配电工作,对于保证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供配电工作要很好的为用电部门及整个国民经济服务,必须达到以下的基本要求: (1) 安全——在电力的供应、分配及使用中,不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 可靠——应满足电力用户对供电可靠性和连续性的要求。 (3) 优质——应满足电力用户对电压质量和频率质量的要求。 (4) 经济——应使供配电系统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并尽可能的节约电能和减少有 色金属消耗量。 另外,在供配电工作中,还应合理的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即要照顾局部和当前利益,又要有全局观点,能照顾大局,适应发展。 我们这次的毕业设计的论文题目是:某高校供配电工程总体规划方案设计;作为高校,随着本科教育工作的推进和未来几年的继续扩招,对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电力设施将提出相当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做供配电设计工作,要作到未雨绸缪。为未来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这主要表现在电力变压器及一些相当重要的配电线路上,应力求在满足现有需求的基础上从大选择,以避免一台变压器或一组变压器刚服役不到几年又因为容量问题而台而光荣下岗的情况的发生。 总之一句话:定位现实,着眼未来;以发展的眼光来设计此课题。 第2章 供配电系统设计的规范要点 供配电系统设计应贯彻执行国家的经济技术指标,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在设计中,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以及地区供电特点,合理确定设计方案。还应注意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设计中尽量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 2.1 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 电力负荷应根据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所造成的损失及影响的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负荷。独立于正常电源的发电机组,供电网络中独立于正常的专用馈电线路,以及蓄电池和干电池可作为应急电源。二级负荷的供电系统,应由两线路供电。必要时采用不间断电源(UPS )。 2.1.1 一级负荷 一级负荷为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者;或将在政治上,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者;或中断将影响有重大政治经济意义的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者。 就学校供配电这一块来讲,我校现没有一级用电负荷。 2.1.2 二级负荷 二级负荷为中断供电将在政治上,经济上产生较大损失的负荷,如主要设备损坏,大量产品报废等;或中断供电将影响重要的用电单位正常的工作负荷,如交通枢纽、通信枢纽等;或中断供电将造成秩序混乱的负荷等。 在本次毕业设计中:我校现有的二级负荷有:综合楼(南)和综合教学楼(北)的消防电梯、消防水泵、应急照明,银行用电设备,专家楼用电设备,医院急诊室用电设备,

长江大学大学物理历考试试卷Word版

学试卷 学院 班级 姓名 序号 .…………………………….密………………………………………封………………..…………………..线……………………………………..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大学物理A 》(下)考试试卷( A 卷) 注意:1、本试卷共4页, 答题纸2页; 2、考试为闭卷考试; 3、姓名、序号必须写在指定地方; 4、考试日期:2008.7.2 已知常数 c=3.00×108 m/s h = 6.63×10 34 J·s e=1.60×1019 C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图1所示为一沿x 轴放置的“无限长”分段均匀带电直线,电荷线密度分别为+ ( x > 0)和- ( x < 0), 则xOy 平面上(0, a )点处的场强为: (A ) i a 02πελ (B) 0 (C) i a 02πελ- (D) j a 02πελ 2.在电场强度为E 的匀强电场中,有一如图2所示的三 棱柱,取表面的法线向外,设过面AA CO ,面B BOC ,面ABB A 的电通量为1,2,3,则 (A) 1=0, 2=Ebc , 3=Ebc . (B) 1=Eac , 2=0, 3=Eac . (C) 1 =Eac , 2 =Ec 2 2b a +, 3 =Ebc . (D) 1=Eac , 2=Ec 2 2 b a +, 3=Eb c . 3.如图3所示,两个同心的均匀带电球面,内球面半径为R 1,带电量Q 1,外球面半径为R 2,带电量为Q 2.设无穷远处为 电势零点,则内球面上的电势为: (A) r Q Q 02 14πε+ (B) 20210144R Q R Q πεπε+ (C) 2020144R Q r Q πεπε+ (D) r Q R Q 02 10144πεπε+ 4.如图4所示,三条平行的无限长直导线,垂直通过边长为 a 的正三角形顶点,每条导线中的电流都是I ,这三条导线在正三 角形中心O 点产生的磁感强度为: (A) B = 0 (B) B =3 I /(a ) -λ +λ ? (0, a ) x y O 图1 x y z a b c E O A A ' B B ' C 图2 O Q 1 Q 2 R 1 R 2 P r ? 图3 I I I ? O 图4 ? ? ?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doc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日期:2008年3月2日

目录 第一章油藏地质评价 (1) 第二章储量计算与评价 (8) 第三章油气藏产能评价 (10) 第四章开发方案设计 (14) 第五章油气藏开发指标计算 (17) 第六章经济评价 (22) 第七章最佳方案确定 (25) 第八章方案实施要求 (25)

第一章油(气)藏地质评价 一个构造或地区在完钻第一口探井发现工业油气流后,即开始了油气藏评价阶段。油气藏评价,主要是根据地质资料、地震资料、测井资料、测试资料、取芯资料、岩芯分析、流体化验和试采等资料,对油气藏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认识、评价和描述油藏,搞清油气藏的地质特征,查明油气藏的储量规模;形成油气藏(井)的产能特征,初步研究油气藏开发的可行性,为科学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 一、油气藏地质特征 利用Petrel软件对cugb油藏进行地质建模,得出cugb油藏的三维地质构造图(见图1-1)。 图1-1 cugb油藏三维地质构造图 (一)构造特征 由图知:此构造模型为中央突起,西南和东北方向延伸平缓,东南和西北方向陡峭,为典型的背斜构造;在东南和西北方向分别被两条大断裂所断开,圈闭明显受断层控制,故构造命名为“断背斜构造”。 (1) 构造形态: 断背斜构造油藏,长轴长:4.5Km, 短轴长:2.0Km 比值:2.25:1,为短轴背斜。 (2) 圈闭研究: 闭合面积:4.07km2,闭合幅度150m。

(3)断层研究: 两条断层,其中西北断层延伸4.89km ,东南断层延伸2.836km 。 (二) 油气层特征: 油水界面判定: C3 井4930-4940m 段电阻率为低值0.6,小于C1 井4835-4875m 、C2 井4810-4850m 、C 3井4900-4930m 三井段高值3.8,故为水层,以上3段为油层。 深度校正: 平台高出地面6m ,地面海拔94m ,故油水界面在构造图上实际对应的等深线为4930-(6+94)=4830.0m 由C 1、C 2、C 3井的测井解释数据可知本设计研究中只有一个油层,没有隔层(见图1-2)。 图1-2 CUGB 油藏构造图 (三) 储层岩石物性特征分析 表1-1 储层物性参数表 〈1〉岩石矿物分析:由C 1井中的50块样品,C 2中的60块样品,C 3井的70块样品的分析结果:石英76%,长石4%,岩屑20%(其中泥质5%,灰质7%)。可推断该层段岩石为:岩屑质石英砂岩。 水 水 C1 C2 C3 40m 40m 30m 油 -4810m -4900m -4835m

大酒店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题目实验楼电气设计 学院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黄骏 成绩

设计日期 2011.12.5~2011.12.16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述 2 第二章供配电系统设计 4 第一节供配电系统设计任务、内容及要求 (4) 第二节负荷计算 (6) 第三节无功功率补偿 (13) 第四节高低压配电系统设计 (16) 第五节短路电流计算 (19) 第六节设备选择 (25) 第三章照明系统设计26 第一节酒店照明设计的特点 (27) 第二节照度计算 (35) 第三节照明配电系统 (37) 第四节灯具选择 (39) 第五节房间插座布置 (40) 第六节标志照明 (40) 第四章防雷系统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消防系统设计 (44) 第一节系统设计 (45) 第二节本工程消防系统 (48) 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工程概述 本次设计的对象——“红藤大酒店”,它是集住宿、餐饮、娱乐、为一

体的大型建筑物,建筑面积约为17000平方米,地上13层、地下1层。其中一层有酒店大厅、服务台、休息厅、舞厅、美发厅、商场、KTV包房、健身房、商务中心、快餐厅、厨房、消防中心等设施;二层是各类餐厅酒吧、厨房等设施;三层有多功能厅、各种会议室、休息厅等;四到十一层为客房其中有套房、标准间;十二层是机房;地下一层有配电室、洗衣房、热交换间、水泵房、消防水池、风机房;另外还有一个游泳馆。屋顶有卫星接收室、风机房、水箱间、电梯机房等。 本次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有关酒店的供配电系统、电气照明系统、消防系统及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 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大酒店在电气部分中至少应该达到以下要求:

湖北省第三批“博士服务团”成员推荐名额分配表

附件1: 湖北省第三批“博士服务团”成员推荐名额分配表选派单位选派名额及需求方向 武汉大学5名:党史党建(红安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生物工程、水利水电、经济金融、城市规划设计、机械设计制造机自动化、建筑与土木工程、结构工程、旅游规划与管理、资源与环境工程等专业 华中科技大学5名:马克思主义理论(红安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化学化工、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经济金融、城市规划设计、电气电子工程、材料科学与技术、建筑与土木工程、结构工程等专业 华中师范大学5名:心理学(红安学院)、教育教学管理、旅游规划和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制药、物理电子、财务会计、统计、工商管理等专业 武汉理工大学5名:机械设计制造、交通路桥设计、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结构工程、城市规划与设计、电气工程、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专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5名: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机械设计与制造、工业设计、自动化等专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5名:统计学、金融融资、企业管理、财务管理、旅游规划和管理等专业 华中农业大学5名:茶学、蔬菜栽培、水产养殖、食品科学与工程、食用菌深加工技术与应用、生物工程、园艺林学、农学、植物科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农业技术推广、企业管理等专业 中南民族大学4名:材料科学、药学、化学工程、经济金融、统计学等专业各一名 湖北大学5名:党史党建或历史学(红安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旅游规划和管理、企业管理、经济金融、化学化工、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 武汉科技大学4名:城市规划设计、汽车与交通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钢结构、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安全与环境工程、电气工程机自动化等专业 湖北工业大学3-4名:食品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生物工程、发酵工程、酿造技术、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工民建、机械设计制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太阳能技术与工程)、材料热处理等相关专业 武汉工程大学3名:工业催化、药物制剂、磷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城市规划设计、智能科学与技术(机器人)等专业 武汉纺织大学3名:服装设计、纺织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

长江大学大学物理上重点习题答案选择填空

选择题 y 轴上运动,运动方程为y =4t 2 -2t 3 ,则质点返回原点时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B (B) -8m/s, -16m/s 2 . 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1=10m/s ,v 2=15m/s ,若物体作直线运动,则在整个过程中物体的平均速度为:A (A) 12 m/s . 质点沿XOY 平面作曲线运动,其运动方程为:x =2t , y =19-2t 2. 则质点位置矢量与速度矢量恰好垂直的时刻为:D (B) 0秒和3秒. B (A) 质点作圆周运动,加速度一定与速度垂直; (B) 物体作直线运动,法向加速度必为零; (C) 轨道最弯处法向加速度最大; (D) 某时刻的速率为零,切向加速度必为零. R =1m 的圆周运动,某时刻角速度ω=1rad/s,角加速度α=1rad/s 2 ,则质点 C (C) 1m/s, 2m/s 2 . v 0,抛射角为θ,抛射点的法向加速度,最高点的切向加速度以及 A (A) g cos θ , 0 , v 02 cos 2 θ /g . E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作曲线运动; (B) 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作直线运动; (C) 物体在垂直于速度方向,且大小不变的力作用下,作匀速园周运动; (D) 物体在不垂直于速度方向力的作用下,不可能作园周运动; (E) 物体在垂直于速度方向,但大小可变的力的作用下,可以作匀速曲线运动. 3.1(A)所示,m A >μm B 时,算出m B 向右的加速度为a ,今去掉m A 而代之以拉力 T = m A g , 如图3.1(B)所示,算出m B 的加速度a ', 则 C (C) a < a '. 图1.1 图3.1

地球物理测井课程设计报告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设计是地球物理测井教学环节的延续(独立设课),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对测井解释方法的理解,会用所学程序设计语言完成设计题目的程序编写,利用现有绘图软件完成数据成图,对所得结果做分析研究,最终完成报告一份。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 运用所学测井知识对某油田实际测井资料进行(手工)定性和(计算机)定量分析。 2. 使用自然伽马、自然电位、井径及微电阻率测井曲线进行岩性识别。 3. 使用自然伽马、自然电位、井径及微电阻率测井曲线进行储层划分,用声波速度、密度及中子曲线进行储层物性评价。 4. 根据划分出的渗透层,读出储层电阻率值。并根据阿尔奇公式计算裸眼井原始含油饱和度和剩余油饱和度。 5. 上述岩性识别、物性评价及含油气性评价定量分析程序要求学生用所学C语言独立编写。 三、基本原理 “四性”关系及其研究方法: 1.岩性评价 岩性是指岩石的性质类型等,包括细砂岩、粉砂岩、粗砂岩等,同时还包括碎屑成分、填隙物、粒间孔发育、颗粒分选、颗粒磨圆度、接触关系、胶结类型等方面。通过划分岩性和分析岩心资料总结岩性规律,其研究主要依据岩心资料,地质资料和测井资料等。通过分析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和地质资料以及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来识别岩性,并建立在取心井上的泥质含量预测解释模型。一般常用岩性测井系列的自然伽马GR、自然电位SP、井径CAL 曲线来识别岩性。 a.定性分析 定性划分岩性是利用测井曲线形态特征和测井曲线值相对大小,从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划分岩性的规律性认识。首先要掌握岩性区域地质的特点,如井剖面岩性特征、基本岩性特征、特殊岩性特征、层系和岩性组合特征及标准层特征等。其次,要通过钻井取心和岩屑录井资料与测井资料作对比分析,总结出用测井资料划分岩性的地区规律。表1为砂泥岩剖面上主要岩石测井特征,在应用表中总结的特征时不能等量齐观,而应针对某一具体岩性找到有别于其他岩性的一两种特征。

楼宇供配电系统设计讲解

目录 一、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概述 (1) 二、供配电设计 (2) (一)设计建筑概况 (2) (二)设计内容简介 (2) (三)负荷计算 (3) (四)高压配电系统设计 (8) 1概况 (8) 2设备选择 (9) (五)低压配电系统设计 (10) 1概况 (10) 2设备选择 (11) 三、照明设计 (13) 四、导线计算与线路敷设 (13) (一)导线计算 (13) (二)线路敷设 (16) (三)线路安装 (17) 五、设计依据 (18)

一、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概述 (一)高层建筑电气的特点 1.用电设备种类多 从前,设备占整个投资的10%,现在设备会占整个投资的40%,比如地王60%、宏昌50%;设备功能亦不断增强。 2.用电量大,即负载密度大 由于照明及空调负荷多,电梯等运输设备多,给排水设备多,所以用电量特别大 负载密度在60W/MM,高的有200/MM。此数字是按照建筑面积来计算的。 3.供电可靠性要求高 现代高层建筑均是采用两路独立的10kV电源同时供电。一般高压采用单母线分段,自动切换,互为备用。另外,还须装设应急备用柴油发电机组,要求在15秒钟内自动恢复供电,保证事故照明、电脑设备、消防设备、电梯等设备的事故用电。应急备用发电机组:过去大多是采用柴油发电机组做应急备用电源的。近年国外高层建筑已开始采用燃汽轮发电机。这种发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反应速度快,故障率低等优点。 应急备用发电机组必须是快速自起动的。按国外规定,应能在15s内恢复供电。从可靠性出发最好选用两台,自动并车。容量较小时也可选用一台。 4.电气系统复杂,电气线路多自动化程度高,电气用房多 (二)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层建筑正向着自动化、

长江大学物理练习册答案4

1 近 代 物 理 习 题 课 2003.12.1 壹.内容提要 一、狭义相对论 1. 基本原理 (1)爱因斯坦相对性原理; (2)光速不变原理. 2.洛伦兹坐标变换式 ? ?? ????='='='='2222211/c v -vx/c -t t z z y y /c v -vt -x x ??? ????'+'= ' =' ='+'=2222211/c v -/c x v t t z z y y /c v -t v x x 3. 时空观 (1).同时的相对性?t=() 222 1/c v -/c x v t '?+'? (2). 长度收缩 l=2201/c v -l (3). 时间延缓 ?t=2201Δ/c v -t 4. 相对论力学 (1).相对论质量 220 1/c v -m m = (2).相对论动量 2201/c v -m m v v p == (3).质能关系式 ①静能 E 0=m 0c 2 ②运动的能量 E=mc 2=22201/c v -c m ③动能 E k =E -E 0=222 01/c v -c m -m 0c 2 ④ E k =?mc 2 ?E =?mc 2 (4). 动量能量关系式E 2=E 02+p 2c 2 . 二.光的粒子性 1.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 (1).普朗克的量子假设(略) (2).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 M ν(T )d ν=()1 e d 223 -kT h c h νννπ M λ(T )d λ =() 1 e d 25 2 -λλ λπkT c h hc (3)斯特藩-玻耳兹曼定律 M (T )=σT 4 (4)维恩位移定律 λm T = b 2. 光子 能量ε=h ν 动量p=h/λ 3.光电效应 (1)爱因斯坦方程 h ν=mv 2/2+A (2)红限频率 ν0=A /h (3)遏止电势差 U c =( h ν-A )/e 4.康普顿效应 ?λ=()[]()2sin 220θc m h 三、量子物理 1.氢原子的玻尔理论 (1)三条假设 ①定态假设, ②量子化条件 L=n?=nh /(2π) ③频率条件 h ν=E i -E f (2)氢原子中电子轨道半径 r n =n 2r 1 (玻尔半径r 1为电子第一轨道半径n=1) (3)氢原子能级公式 E n =E 1/n 2 氢原子的基态能量( n=1) E 1=-13.6eV (3)能级跃迁时辐射光子的频率和波长公式 ν=Rc (1/n f 2-1/n i 2) 1/λ= R (1/n f 2-1/n i 2) 2.德布罗意波 能量E=h ν 动量p=h/λ 德布罗意波长 λ=h/p=h/ (mv ) 3.不确定关系 ?x ?p x ≥h ?y ?p y ≥h

2020安防工程工作简历模板

xx安防工程工作简历模板 xx安防工程工作简历模板 安防工程师指的是从事安全防范业务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下面是为大家搜集的.安防工程师,欢迎阅读与借鉴。 姓名:××× 性别:男 年龄:24岁 求职位:安防工程师 期望薪资:面议 目前职位:安防工程师 学历:高中 工作经验:3-5年

现居住地:武汉江汉区前进/江汉 08年毕业于湖北省思远双N技术学院主修网络工程,毕业后在东莞市一家安防公司任职。期间担任过线路施工员、售后工程师、工程监理、技术部主管。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安防工程(监控系统、防盗系统、门禁系统、对讲系统等)工程规划、施工及技术指导等。工作之余还不忘充实自己,自学简单CAD制图,在东莞市考取机动车驾驶证!并且还全面了解安防其他系统如:停车场系统、人流统计系统、自动关门系统、电子巡更系统等 东莞市东城区波安电子 xx-9 至现在任职安防工程师薪资保密 工作职责: 1、安防工程前期的现场勘查、线路设计、材料预算等 2、安防工程施工期间进行技术指导、现场管理等 3、协助安防工程的验收及售后维保等

4、对已有的上门售后进行合理安排、技术指导及提供上 ___。 xx-6 至 xx-9湖北思远双N技术学院网络工程专业 机动车驾驶证 xx年8月由广东省东莞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颁发 姓名: 性别:男 学历:本科 身高:178CM 籍贯:北京 出生年月:1988-08-21 目前所在地:龙岗区

毕业院校: 主修专业:机械工程与地矿类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作经验:一年以上 目前年薪:2万以下 /年 预求职位:安防技术工程师 技能专长:本人活泼开朗、乐观向上、兴趣广泛、适应力强、上手快、勤奋好学、脚踏实地、认真负责、坚毅不拔、吃苦耐劳、勇于迎接新挑战。 ___:152×××××××× 寻求职位:安防技术工程师 求职地区: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宝安区龙岗区盐田区光明新区坪山新区龙华新区工资待遇:2000-2999/月 到岗时间:一个月内

大学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 《 大学物理》(上)考试试卷( A 卷) 注意:1、本试卷共4页; 2、考试时间: 120分钟; 3、姓名、序号必须写在指定地方; 4、考试为闭卷考试; 5、可用计算器,但不准借用; 6、考试日期: 7、答题答在答题纸上有效, 答在试卷上无效; b =×10?3m·K R =·mol ?1·K ?1 k=×10?23J·K ?1 c=×108m/s ? = ×10-8 W·m ?2·K ?4 1n 2= 1n 3= g=s 2 N A =×1023mol ?1 R =·mol ?1·K ?1 1atm=×105Pa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如图所示的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若将单缝沿透镜光轴方向向透镜平移,则屏幕上的衍射条纹 (A) 间距变大. (B) 间距变小. (C) 不发生变化. (D) 间距不变,但明暗条纹的位置交替变化. 2. 热力学第一定律只适用于 (A) 准静态过程(或平衡过程). (B) 初、终态为平衡态的一切过程. (C) 封闭系统(或孤立系统). (D) 一切热力学系统的任意过程. 3.假设卫星环绕地球中心作圆周运动,则在运动过程中,卫星对地球中心的 (A) 角动量守恒,动能不变. (B) 角动量守恒,动能改变. (C) 角动量不守恒,动能不变. (D) 角动量不守恒,动量也不守恒. (E) 角动量守恒,动量也守恒. 4.质量为m 的物体由劲度系数为k 1和k 2的两个轻弹簧串联连接在水平光滑导轨上作微小振 动,则该系统的振动频率为 (A) m k k 212+π =ν. (B) m k k 2 121+π=ν . (C) 2 12 121k mk k k +π=ν. (D) )(212121k k m k k +π=ν 5. 波长? = 5500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光栅常数d = 2×10-4cm 的平面衍射光栅上,可能观 察到的光谱线的最大级次为 (A) 2. (B) 3. (C) 4. (D) 5. 6.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d v /dt =-k v 2t ,式中的k 为大于零的常量.当t =0时,初速为v 0,则

地球物理测井课程设计报告.doc

《测井方法原理》课程设计 指导老师: 专业: 班级: 姓名: 年月日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设计是地球物理测井教学环节的延续(独立设课),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对测井解释方法的理解,会用所学程序设计语言完成设计题目的程序编写,利用现有绘图软件完成数据成图,对所得结果做分析研究,最终完成报告一份。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 运用所学测井知识对某油田实际测井资料进行(手工)定性和(计算机)定量分析。 2. 使用自然伽马、自然电位、井径及微电阻率测井曲线进行岩性识别。 3. 使用自然伽马、自然电位、井径及微电阻率测井曲线进行储层划分,用声波速度、密度及中子曲线进行储层物性评价。 4. 根据划分出的渗透层,读出储层电阻率值。并根据阿尔奇公式计算裸眼井原始含油饱和度和剩余油饱和度。 5. 上述岩性识别、物性评价及含油气性评价定量分析程序要求学生用所学C语言独立编写。 三、基本原理 “四性”关系及其研究方法: 1.岩性评价 岩性是指岩石的性质类型等,包括细砂岩、粉砂岩、粗砂岩等,同时还包括碎屑成分、填隙物、粒间孔发育、颗粒分选、颗粒磨圆度、接触关系、胶结类型等方面。通过划分岩性和分析岩心资料总结岩性规律,其研究主要依据岩心资料,地质资料和测井资料等。通过分析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和地质资料以及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来识别岩性,并建立在取心井上的泥质含量预测解释模型。一般常用岩性测井系列的自然伽马GR、自然电位SP、井径CAL 曲线来识别岩性。 a.定性分析 定性划分岩性是利用测井曲线形态特征和测井曲线值相对大小,从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划分岩性的规律性认识。首先要掌握岩性区域地质的特点,如井剖面岩性特征、基本岩性特征、特殊岩性特征、层系和岩性组合特征及标准层特征等。其次,要通过钻井取心和岩屑录井资料与测井资料作对比分析,总结出用测井资料划分岩性的地区规律。表1为砂泥岩剖面上主要岩石测井特征,在应用表中总结的特征时不能等量齐观,而应针对某一具体岩性找到有别于其他岩性的一两种特征。

某大厦供配电系统设计剖析

某大厦供配电系统设计 摘要 本课题是关于大厦供配电系统包含变电所的设计。该设计是大厦二类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和根据国家规范要求,制定的设计方案及供配电措施。在该设计中,根据给定的设计范围和基础资料,建立起适合自身生产及发展需要的供电系统。为确保负荷供电的可靠性,该大厦的供电系统由两条10kV高压架空进线提供电源。为了适应大厦自然功率因数低和用电负荷变化大的特点,本设计中采取并联电容器的方式进行无功功率补偿,从而减少供电系统的电能损耗和电压损失,同时也提高了供电电压的质量。设计中充分体现了安全、可靠、灵活、经济等原则。该设计确定二次继电保护方案,选用先进的自动保护装置;确定变电所防雷过压保护与接地保护方案;根据设计要求,绘制大厦供配电系统图。 关键词:供配电系统;负荷计算;一次接线;二次接线;短路电流;防雷 分类号:TM727.5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Design of A Building Abstract This topic is about building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substation design. The design ideas are based on national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and the building load to the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of two types of requirements, develop design and supply measures. In this design, the design based on the scope and given basic information, and establish their own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needs for the power supply system. The building by two 10kV high voltage power supply systems into the line overhead to provide power supply, 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load. In order to meet building electricity load changes, the na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low power factor, the design methods used to compensate for shunt capacitor reactive power, power supply system to reduce power loss and voltage loss, while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upply voltage . Designed to reflect a safe, reliable, flexible and economic principles. Determine the location of substation, form, number and capacity of main transformer station, etc.; determine the secondary protection programs, use the advanced automatic protection devices; determine substation lightning over-voltage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 protection program; according to design requirements, draw Building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maps. Keywords: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s; load calculation; primary connection; secondary wiring; short-circuit current; lightning protection

迈克耳逊干涉仪的使用-大学物理试验-长江大学

超声声速的测量 声波是在弹性介质中传播的一种机械波。振动频率在20 ~ 20000Hz的声波为可闻声波,频率超过20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对于声波特性(如频率、波长、波速、相位等)的测量是声学技术的重要内容。声速的测量在声波定位、探伤、测距中有广泛的应有。在石油工业中,常用声波测井获取孔隙度等地层信息,在勘探中常用地震波勘测地层剖面寻找油层。测量声速最简单的方法之一是利用声速与振动频率f和波长λ之间的关系(即u fλ =)来进行的。 由于超声波具有波长短、能定向传播等特点,所以在超声波段进行声速测量是比较方便的。本实验就是测量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一般通过电磁振动与机械振动的相互转换来实现,最常见的是利用压电效应和磁致伸缩效应。在实际应用中,对于超声波测距、定位测液体流速、测材料弹性模量、测量气体温度的瞬间变化等方面,超声波传播速度都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目的 1、掌握用驻波法和相位比较法测量空气中的声速。 2、加深对驻波和振动合成理论知识的理解,了解超声压电换能器的结构和 原理。 3、进一步掌握信号源和示波器的使用,培养综合使用仪器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 1、实验三小时完成。 2、了解超声压电换能器的结构和原理; 3、进一步掌握信号源和示波器的使用; 4、用驻波法测出超声波的频率和波长,并计算出声速; 5、用相位比较法测出超声波的频率和波长,并计算出声速; 6、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写出合格的实验报告。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理解驻波法和位相法测声波波长的原理。 2、难点:掌握用驻波法和相位比较法测超声波波长的方法。 四、讲授内容(约20分钟) 1、实验原理? 让同学们理解测声速的实验公式u f λ=;产生驻波的条件(两列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反方向以相同速度传播的相干波);实验中由压电陶瓷换能器S 1(产生 超声波)、S 2(反射与输出)两端面间距离满足来实现。 位相法测声波波长的原理是移S 2可得系列12 i i L L λ+-=与声源同位相或反相位的位置;将S 2输出信号与S 1的激励信号同时输入示波器的x 、y 轴方向,进行振动合成;选择相位差分别为(21)n ?π?=+和2n ?π?=时的李萨如图形(直线)来观测超声波波长。 2、分析压电换能器的工作原理。 压电式超声波发生器实际上是利用压电晶体的谐振来工作的。超声波发生器内部主要结构由两个压电晶片和一个共振板构成。当它的两极外加脉冲信号,其频率等于压电晶片的固有振荡频率时,压电晶片将会发生共振,并带动共振板振动,便产生超声波。反之,如果两电极间未外加电压,当共振板接收到超声波时,将压迫压电晶片作振动,将机械能转换为电信号,这时它就成为超声波接收器了。 3、为什么先要调整换能器系统处于谐振状态?怎样调整谐振频率? 首先要让同学们理解产生谐振(共振)的条件(调信号源频率等于换能器固有频率),在谐振状态下换能器能发出较强的超声波便于测量。 谐振状态的调节:粗调频率使S 1指示灯亮;移动S 2同时细调频率,使示波器上出现的正弦波振幅最大。 4、利用本实验给出的仪器,能否用双显法测量超声波波长? 可利用双显法,把接线头的信号与发射头的激励信号输入Y 1、Y 2通道,同时显示图形并比较,移动接收头S 2寻找同位相点的位置(波形完全重合),测超声波的波长。 2 n L n 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