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3.2 力的存在 教案设计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3.2 力的存在 教案设计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第一节教案

教材分析:

《力的存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浙江版)七年级第二册。初一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差,为了降低抽象程度和难度,教材没有对力下明确的定义,也没有出现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等概念,而是从大量的生活实例中抽象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让学生能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认力的存在。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能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认力的存在。

2、能从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概括出力作用的两种效果,即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和改变运动状态的情况,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和生活中的体验概括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培养了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3、举例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力的存在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从而亲近科学、喜欢科学。

2、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实践、既动手又动脑,创设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景,激发了他们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教学用具:

磁铁、钢球、铁钉、气球、毛细管、玻璃管、橡皮筋、可乐瓶、平面镜、激光手电、喷雾器、细线、小车、铁夹2只、小镜两面、弹簧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

1、游戏:抛汽球。

比赛:哪一组同学在空中用手拍汽球从第一排传到最后一排后传回。

问:汽球为什么会在空中飞来飞去呢?

2、我们在这节课中要学习一个新的概念:力。

二、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师: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用力,但我们能看到力吗?我们应怎样来判断是否有力存在呢?(要求自己举身边的有关力的例子)

播放:大风天气中,树木在晃动和沙尘飞扬等现象。

从中归纳总结:我们无法直接看到风,但我们是怎样感受到风的存在的?(从“树动知风”这一作用所产生的效果可以判断风的存在),同样我们可以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定力的存在。(这里用到了科学方法上的“替换法”把难以认识、观察到的科学现象,用直观、明了的作用效果来说明它的存在。)

探究实验一:用桌上提供的器材对它作用一个力,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例如:⑴手指挤压汽球,汽球发生了什么变化?

⑵用手位橡皮筋,橡皮筋发生了什么变化?

⑶用手拉弹簧伸长,压弹簧缩短。

展示:物体正在发生形变的图片。

师:观察并回答物体由于什么原因,发生了什么变化。

总结: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探究实验二:将手直立在手掌上,观察手掌是否发生了形变?为什么?将书放到桌面上,书对桌面的压力为什么不会使桌面发生形变呢?

探讨:建立假说:可能是物体的形变太小,肉眼无法看到。

设计实验:采用放大措施,将看不见的形变转变为看得见的形变。固定激光手电,一平面镜在光源前轻轻晃动,在远处墙上出现光斑的较大移动,进一步改进,再放一块平面镜,将光斑的移动进一步放大。

实验操作:

1、调整两平面镜的位置和方向(两平面镜的距离尽可能远一些)。使上述

光线经过两平面镜反射后,在屏幕上得到一个明亮的光斑(可在光路中

喷雾,显示出光路路径)。

2、在两平面镜中间向桌面施加向下的压力,可以明显看到光斑向下移动

(光斑的移动是压力引起的吗?(撤去压力光斑又移到原处,说明桌面

受力发生了肉眼无法觉察的微小形变);

探究实验三:

1、让力小的女学生把可乐瓶捏瘪。

2、让力大的男学生捏玻璃瓶,是否形变。

建立假设:可能是物体的形变太小,肉眼无法观察。

设计实验:采用放大措施,将看不见的形变转化为看得见的形变。

设计思路:V=sh △V=s△h

实验操作:取一扁玻璃瓶,灌满红色水,将一细管插入橡皮塞,再将橡皮塞紧紧塞住墨水瓶口。由于毛细现象,毛细管中显示一段红色液体液面高出橡皮塞。

1、用手指扭捏瓶前后侧面,发生微小形变,使容积减小,毛细管中的红色液面明显上升。是否由热胀冷缩引起?进一步设计实验:

3、用手指捏瓶左右侧面,微小形变,使容积变大,红色液面明显下降。

三、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探究实验四:给你一颗钢珠和一块磁铁,看看你能使它的运动发生哪些变化?(应向学生指出哪些需要注意的情况。)

学生探究后交流结论:

a.钢球由静止变为运动

b.钢球运动由慢变快

c.钢球运动由快变慢

d.钢球运动变为静止

e.钢球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提示学生:在钢球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上放一块磁铁进行观察)

说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和运动的方向统称为运动状态,速度的大小和方

向任一发生改变,都称为运动状态的改变。(回想、解释课前的抛气球游戏)小结: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讨论:生活中存在哪些力的形式:

⑴拉力、压力、推力、提力等:接触力

⑵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磁铁对铁的吸引力:非接触力。

说明力的作用不一定需要相互接触而产生,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四、力的相互性

让同桌的两位同学互相击打手掌,体味各自的感受。

探究: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作用力的同时,是否也会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力?

探究实验五:

1、教材中的2只气球由于受压都发生了形变,

试猜测:下面哪些挤压方式能够产生这种效果?

A、左球不动,右球压向左球

B、右球不动,左球压向右球

C、两球同时向中间压

2、用2只气球分别按以上方式进行实验,结果发现,能产生如教材图示效果的作用方法是:

3、讨论交流:通过这个实验,你对力有什么新的认识?

4、组内讨论:怎样利用橡皮筋做一个实验,可以说明同样的道理?写出实

验步骤:

A、;

B、;

C、。

5、根据以上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6、汇报你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五、问题讨论:

1、送神舟五号升空的火箭推进力来自哪里?

模拟实验:

⑴将一只大气球吹足气,用夹子夹住球;

⑵将吸管用胶带固立在气球上;

⑶将细绳穿过吸管,两学生将细绳拉紧;(为增大观察面,细绳应水平拉。)

⑷松开气球口夹子(模拟点火)让气体冲出,可看到气球沿细绳前进。

火箭内燃料燃烧时,会向尾部喷射出燃气,火箭对燃气有一个向后的作用力,燃气对火箭有一个向前的作用力,使火箭上升。

2、磁铁能吸引铁块,反过来铁块能吸引磁铁吗?

(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因磁铁质量较大,可用线悬挂或将磁铁放在小车上。)

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那么打人和被打,是一样的吗?

答:虽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但打者和被打者的伤害是不同的,这是因为施力部位与受力部位不同,能承受力的程度也不同。比如,以卵击石,受伤的总是“卵”。

4、下列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汽车启动时,从静止变为运动

B、在竖直方向上匀速上升的气球

C、在草地上滚的足球

D、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匀速行驶

【教学后计】

设计理念:

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主要包括:科学观念、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的实践能力等方面。科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任务。按照我们以往的课程理念和习惯,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是难以完成这一任务的。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强调要以探究性方式进行我们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实践、既动手又动脑,创设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景,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在同等

的地位。按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目标,将学习的重心由知识向探究过程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2、注重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

当学生探究出结论后,能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并解决实际问题。

3、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并重,不仅培养

了学生科学探究的学习欲望,而且培养了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使学生乐于参与观察、实践与创造。

4、回想授课全过程,学生举例时提的大多是与自身有关的事例,即人和物

体之间的力,这说明学生的思维不够开阔,缺少对生活事物的观察与思考。今后我应注重在这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