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女性的网络表达模式及其社会学解读

女性的网络表达模式及其社会学解读

女性的网络表达模式及其社会学解读
女性的网络表达模式及其社会学解读

2010年1月 第28卷第1期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fei Normal University Jan.2010 Vol.28No.1

[收稿日期]2009-11-21

[基金项目]2009年安徽省妇女/性别研究基地项目:/两性平等与和谐社会建构0

[作者简介]杨雪云(1969-),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社会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性别社会学、农村社会学。

女性的网络表达模式及其社会学解读

杨雪云

(安徽大学社会学系,安徽合肥230039)

[摘 要]不少学者认为电脑网络因其匿名性与开放性成为一个超越性别、自由表达的平台。根据网络资料,通过类比的方法,可以将女性在网络的表达模式分为三种类别。剖析每种表达模式的实质以及由此折射出的女性现实处境及其存在的问题,可以说明网络中的女性表达如何受到来自性别的规制。

[关键词]女性;网络;表达模式

[中图分类号]G206.3,C913.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273(2010)0120129204

表达原意指将所思所想通过语言反映出来的一种行为。网络具有特殊性,借助网络所进行的表达并不仅仅限于文字,它也可以是包含图片、视频等在内的更为丰富的语言符号。

依据表达者主体性的呈现状态,表达既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的。在传统社会,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劳动对体力的要求,使得女性的自然属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女性发展的空间,女性发展空间的狭小又决定了女性很少有机会表达自我,从而陷于失语状态,既便是那些看似女性/主动0表达出的理念,事实上也往往是男权社会强加的结果。

今天,网络以其虚拟性和大众性为两性差异的缩小在理论上提供了极大的可能。在电脑上,所需要的只不过是电脑操作的技术而己,性别似乎已不重要,甚至似乎已毫无意义。据此,有人认为,电脑时代的到来为男女平等铺设了坦途。美国著名科技作家和分析家Esther Dyson 在5虚拟的声音6中更是认为互联网简直是为妇女量身定做的表达自己意见的场所。那么,网络真的给女性提供了一个真实表达、平等展示的舞台吗?本文以女性的网络形象及女性的网络处境为切入点,分析女性网络表达的模式、女性主体性的呈现以及由此折射出的女性现实处境与问题。

一、作为网络卖点的女性形象)))女性的被动表达

网络中的女性形象形形色色,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直观的女性图片所展现的女性形象;第二类是文字描述(如新闻报道、网络故事)中的女性形象;还有一类是各类女性网站透过各种信息为女性设定的标准形象。

(一)网络图片中的女性)))男性观看的对象

美女图片充斥网络,乍看起来千姿百态、风情各异,但事实上无一不是在强调/女人味0以迎合男性的审美趣味与审美标准。所谓女性的不同品味不过是为男性的不同口味准备的不同菜系,男人处于观看品评的主体地位,而女性却充当着被动的被观看者的角色。而这种看与被看的关系恰恰是男女社会关系的最好体现,正如约翰伯格在5看的方法6中所说的那样,/男人看女人,女人看着她们自己被看,这不仅决定了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决定了女人和她们自己的关系,,0[1]51。网络中性别关系模式不过是现实生活中性别关系的呈现与延伸,其内在的逻辑关联并没有因摄像头与屏幕的阻隔而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女性被观看的地位由来己久,但,在这样一个信息快速发展的商品经济时代,美女的群体出场却也向我们传达着新的信息,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所说:/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0[2]美女吸引了足够多的眼球,带来了高额赢利,具备了商品的本质属性。而网络的快捷与宽广的覆盖面使女性尤其是美女的商品特

129

性得到了前所未有地发挥,商品价值得以前所未有地实现。

(二)网络故事中的女性)))依旧的被观看者

女性的商品性质并不简单地反映在直观的女性图片上,在各种网络文字中它也因为独特的注意力效应成了众多网站频频使用的售卖及促销手段,女性元素成为网络新闻的重要元素,用以吸引更多的注意力,以此来提升新闻的商业价值。在流行于网络的各种情感故事中,女性的出场有着可以追寻的统一逻辑:她们是情爱故事的受害者或害人者,无论是受害还是害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情爱细节的勾画与描述能够作为最大的卖点带来丰厚收益。在这里,女性仍在被动地扮演着被观看者的角色,充当的是满足观看者窥私心理的意淫对象。

(三)女性网站中的性别建构)))如何做一个合格的被观看者

在当下名目繁多的女性网站中,鲜有真正对女性的精神世界进行深层关照的,大多是在教导女人如何成为一个有人疼有人爱的有女人味的女人。为此,抓住老公的心成为女人们的共同事业,保持漂亮体形与青春容颜成为女性的第一要务。为了女性的这一终身事业,网站为女性准备了各种美容、服装、饰品等道具,而女性往往是以花瓶似的购物狂的形象出场的。

在女性被称作/半边天0的今天,女人为美丽所做的所有功课背后仍离不开男性目光的指引,这一点并没有因时代的演进而发生质的改变。

5诗经#国风#周南6中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0,5后汉书#马廖传6中有/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0的记载,唐朝则曾有对妇女身段丰腴的要求[3]43。缠足则可以说是一场全社会的对女性身体进行人工改造的运动,它究竟始于何时,史学界说法不一,但在女人缠足的原因上,基本达成共识,即认为缠足之后的女性更符合中国男子眼中的美女标准,可使她们成为更令男性满意的理想泄欲工具。[4]21纵览整个中国时尚变迁的轨迹,我们看到的是,虽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时尚主题强调的是女性的不同部位,崇尚的是女性的不同韵味,但由男性设定女性美的标准这一点却是始终如一,成为贯穿整个时尚历程的中轴。我们今天在网络中看到的对所谓性感、女人味的强调与关注反映的不过是男性在这一时期对女性审美取向的期许。

显然,网络的便利快捷与宽广的覆盖,给女性带来的并不仅仅是知识与信息,还有偏见的蔓延与普及,以及对女性主体性的忽略与遮蔽。

二、/木子美0们的网络效应与现实命运)))女性看似主动的被动表达

上述女性形象大多是作为被动的被观看者出场的,不可否认,网络中还有这样一些女性,她们挑战社会的心理道德底线、主动在网络中以身体吸引眼球,那么,在社会学视角的观照下,她们的主动选择又显现出何种意涵?

/木子美0对于大多数网民而言不是个陌生的名字,几年前她通过公开自己的实名性爱日记使得其网络日记的访问量飙升,一度引起网络瘫痪。和她一样利用网络在身体上大做文章的还有二月丫头、竹影青瞳、流氓燕等等一系列女性,尽管这些女性所使用的具体方式各异,但她们都遵循着统一的行动路径,那就是:用自己的身体作为提高点击率的杀手锏。

对这些以身体成名的女性,人们给予的大多是观看、咒骂、嘲笑与谴责,但却往往忽略了这样的问题:她们为什么选择这样一种方式表达自己?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道德曾经如此根深蒂固的社会中,是什么给了这些女人行动的动力?她们的网络行为给她们的现实生活带来的又是什么?这种现实与虚拟世界的勾连能帮助我们更为清晰地透视个体行动背后的社会动因以及由此折射出的社会学意义。

显然,仅仅通过对个体的剖析是无法真正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的。当我们把目光投置到个人以外的社会空间时,符合逻辑的解释是:社会上存在着这种身体消费的巨大需求市场,而这些女性认识到市场的这一需求,相信自我身体的暴露能够吸引来无数的看客,从而达到一夜成名的效应。所以当她们的人生目标与有限资源之间出现巨大反差时,她们便借助身体这一最为便捷的资本为自己开拓市场。而事实的运作也正如她们所预料的那样,身体的出位果然吸引了众多眼球,网络中的女人果然如她们所预见的那样一夜成名。身体与成名之间的这种逻辑关联凸显出这个时代的症状,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特定的社会情境点燃了这些女性的欲望,是观看者的急切鼓动了她们的暴露冲动。

事实上,在对木子美们喧哗的咒骂声中也夹杂着些许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木子美们对两性关系的大胆描述和对自己身体的展现,是对传统道德的挑战。有人甚至认为她不过是站在女性的角度,消费了一把男色。按照约翰伯格在5看的方法6中的观点,把自己的照片贴上网络,其实是对身体权的下

130

放。男性话语中,女性的身体被男性控制,服务于男性设定的目的,而/木子美们0通过网络主动将观看权下放给观众,颠覆了女性被看的传统。也就是说,她们自己掌握着是否要给他人观看的权力,从而实现对自我身体权的控制,有人由此认为这是女性本身权力意识与自我意识的真正觉醒。

但我们从木子美们的身上看到的并非这种主体性的觉醒与主动权的行使,鼓动与引导她们行动的仍然是男性的目光或行为模式。借用芙蓉姐姐自己的话来说,她要展示的是她/漂亮得会让男人流鼻血的身材0(芙蓉姐姐博客语,https://www.wendangku.net/doc/0917648246.html,);情感遭受挫折的木子美以不负责任的风流男性的行为为楷模来报复男性;而竹影青瞳更是直截了当地表示她展露裸体只是为了吸引更多人来看她的文字,显然,所有这一切都明白无误地折射出这些看似主动的行为背后隐藏着的被动、貌似反抗中隐含着的顺从。

我们有必要思考的另一个问题是:这些靠身体成名的女性,她们最终的命运如何呢?网络与现实之间只不过是一转身的距离,而她们在网络中的行为投射在现实中的阴影常常使这一转身有了难以跨跃的宽度。

从短时间看,可以说木子美们的目的获得了充分的实现,但,网络的快捷宠坏了观看者的味口,他们需要不断地品尝新的视觉大餐,于是那些曾在一时间被人们争相观看的/被看者0大多不过是各领/风骚0三两天的网络过客而己,一番喧哗之后很快淡出网民的视野,被网民遗忘。而一直被人提及的芙蓉姐姐也一直不断地变换新的卖点,以保持点击率从而维持/名人0的身份。

木子美曾在不久前网上征婚,据说应者云集,木子美本人也颇为自信地说,她要让人们看看象她这样的人也是可以结婚的,也是有男人爱并愿意娶回家的。但,我们恰恰在她这看似颇为自信的言论中发现其中隐含着的极大的不自信,/男大当婚女大当嫁0,对一个如此再自然不过的人生程序加以强调、进行论证,这本身己表明她在虚拟世界中的作为己经给她的现实人生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与问题。

网络上这些女人看似各异实则雷同的命运轨迹凸显了女性命运中的一个悖论:网络中人们玩味着、娱乐着这些以身体招揽看客的女性,但是,现实中又刻意回避着她们。除了利用她们获取经济利益的商业运作者,单位不愿接纳这样的职员,家庭不能接受这样的妻子或母亲。这与人们尤其是一些男性对红灯区的态度颇为相似:玩味着并歧视着。这不由使人联想到我们这个社会很多男性对好妻子的肖像素描:客厅里像个贵妇,卧室里像个荡妇,厨房里像个主妇。这可以说是许多男人期望中的标准女人形象。正如波芙娃在5第二性6中所指出的:/女人是什么以及是好是坏都是按照男人的标准来定义的,但男人却不是由女人来定义的。女人是附属的,而男人是本质的,他是主体,是绝对,而她(女人)只是他(男人)的另一面。0[5]11波芙娃所揭示的两性关系模式有助于我们解读女性命运中的悖论。男人是定义的主体,而这一主体是依据自己的需要与具体的场景对女性进行定义的,那些在网上暴露身体的女性,逾越了定义的规则,颠倒了场景的顺序,她们在现实中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当一个女人以身体作为对话的工具时,她往往失去了而且可能永远失去了与男性进行思想与精神对话的平等地位。在网络中,这类女性还在层出不穷地涌现,但,她们的命运似乎很难脱离以上几位网络女性的模式。

如果说/木子美们0的网络行为是/主动0外衣包裹着的/被动0、/反叛0假象下的/顺从0。如果说女性的这类网络行为有时难免产生一些遮蔽真相的效果,那么下面的论述则可以帮助我们更为清晰地透视女性的性别身份给她们的网络表达所带来的困扰与阻碍。

三、网络表达与女性身份)))女性的主动表达及其困境

网络世界的匿名性有时的确可以为女性自由表达提供保护,但,女性以隐匿身份为前提方能获取与男性同等的网络表达权,这本身已表明网络平等只是一个虚假的幻象。当女性以真实身份表达观点时其不利处境便凸显出来。就此而言,李银河在网络中的遭遇是颇有代表性的个案。

近几年来,中国著名性学专家李银河就同性恋、婚外情等社会现象发表了一系列观点,由此引来评论纷纭,各种讨伐可谓声色俱厉,兼有不堪入目的谩骂与人身攻击。

大众对李银河观点的批评与责骂,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是社会学的学科视角与大众的常识视角的矛盾与抵触。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常识的世界,常识帮助我们理解生活世界、与周遭的人顺利交往,没有大众共同认可与坚守的常识,我们的生活将无法进行,社会也将无法运转。但,常识也往往会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幻觉: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社会本来就该如此,从而丧失了现实批判的能力与愿望。李的观点来自于社会学的视角,这一视角帮助人们

131

穿透常识的遮蔽洞察事件的真相,对来自这一视角的观点应当做的不是断章取义仓促反击,而是应冷静地发掘支撑这些观点的理论及现实依据,思索这些观点形成的学术语境。

人类两性关系的发展轨迹是一个不断对人的自然属性加以社会制约、同时伴随着人们不断突破制约寻求自由的过程,而社会正是在探寻两者间的平衡中不断得以进步的。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因为建构社会秩序的需要,人们不断地对两性关系的具体形态加以社会设置,比如对同性恋的/变态0话语的设置,对婚外情的规训与惩罚等等,这些社会设置对于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人类为文明与进步在自由上所付出的代价。但人类进步与文明的发展趋势应当是这种代价的尽量减少而非日益扩大,一个真正文明的社会应当是一个对个人给予更多尊重的社会。正因如此,人们对同性恋等以前被贴上不道德标签的特殊性行为的态度近年来也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宽容理解者日渐增多。

宽容并不等于怂恿,更不等于鼓励与提倡,相反,它只会使本来隐于暗处的现象清晰地显现于公众视野,从而为人们从容冷静地观察与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与便利。正因如此,我们可以不同意李银河有关两性关系的论断,但,我们应当尊重她表达自我观点的权力。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众多针对李的责难中,虽有理性地进行观点与思想碰撞者,但为数众多的网民却是突出与强调李银河的女性身份,并在此基础上对作为女性而非作为学者的李银河加以语言围攻与谩骂,其女性身份成为反对者有效围攻的要害,而围攻者使用的武器大多还是中国最为传统的对付女性的武器)))贞操、名节与国骂。

男人因为观点招致针对思想的批评,而女人却因为思想招致针对身体的辱骂。这种状况不能不令人深思。我们从这场以李银河为靶心、以维护两性关系的既有秩序为大旗的集体狂欢中看到的是,即便在网络)))这个所谓为女性量身定做的表达自己意见的场所,女性的自由表达也不得不经受着来自性别身份的规制。

[参考文献]

[1]约翰.柏格.观看的方式[M].台北:麦田出版,2005.

[2]流媒体,挑战者还是替代者?[N].中华新闻报,2005209228.

[3]洪丕谟.古代女性世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4]张妙清.性别学与妇女研究[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

社,1997.

[5]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

社,1998.

(责任编辑何旺生)

Women.s Cyber Expressional Patter n and its Soc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YANG Xue2yun

(Dep ar tment of Sociology,Anhui University,H ef ei230039,China)

Abstr act:Many scholars believe that the computer network has become an expression platform of transcen2 dental gender and freedom due to its anonymity and openness.According to the network information,by analogy,women.s expression patterns of the network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A nalysis of ex2 pression patter ns of each substance hence reflects the r eality of the situation of women and their problems. We can explain how the network affects women.s expression of gender2regulation.

Key words:Female;network;expression patter ns

132

语言学纲要 第三章练习题

第三章语音 一、单选题 1、语音的四个物理要素中,区别不同的意义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的是( ) A、音高 B、音强 C、音长 D、音色 2、元音和辅音本质区别是( ) A、元音的发音可以延长,辅音不可以 B、元音发音响亮,辅音不响亮 C、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辅音一定受阻 D、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各个部分均衡紧张;辅音则不然 3、[ε]的发音特征是( ) A、舌面前高不圆唇 B、舌面后高不圆唇 C、舌面前半高不圆唇 D、舌面前半低不圆唇 4.关于语音四要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任何语言中,音高变化都是语调的主要构成要素 B.能起区别语言意义作用的是绝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 C.音长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的 D.音强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振幅大小决定的 5.下列关于区别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音位是通过区别特征相互区别的 B.区别特征完全取决于语音的自然属性 C.音位的辨义功能由区别特征负担 D.区别特征通常都表现为二项对立 6.关于“复辅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复辅音是一个音节内两个或几个辅音的组合 B.复辅音内的几个辅音彼此之间有过渡音联结 C.复辅音内的几个辅音的音质变化是突变式的 D.复辅音并不是所有语言中都存在的语音现象 7、有甲乙两个声波图,甲声波比乙声波振动次数少,乙声波比甲声波振幅小,

因此() A、甲声音低,乙声音弱 B、甲声音高,乙声音弱 C、甲声音低,乙声音强 D、甲声音弱,乙声音低8.()组字母表示的音素,汉语拼音与国际音标是一致的。 A. b p d B.t k g C. y u m D.i u f 9、下列舌面元音中,属于圆唇音的是() A、[Y] B、[α] C、[A] D、[a] 10、[e]的发音特征是() A、舌面前半低圆唇元音 B、舌面前半高圆唇元音 C、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 D、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 11、[u]的发音特征是() A、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B、舌面后高不圆唇元音 C、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 D、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 12、辅音[x]的发音特征是() A、舌面中清擦音 B、舌面前不送气清塞音 C、舌面后不送气浊塞音 D、舌根清擦音 13、辅音[η]的发音特征是() A、舌面中不送气清音 B、舌面后浊鼻音 C、舌面中浊鼻音 D、舌前中送气浊塞音 14、辅音[kh]的发音特征是() A、舌根不送气清塞音 B、舌根送气浊塞擦音 C、舌面后送气清塞音 D、舌面后不送气浊塞音 15、辅音[θ]的发音特征是() A、舌叶清擦音 B、舌叶浊擦音 C、齿间浊擦间 D、齿间清擦音 16、下列辅音类中,属于响辅音的是() A、塞音 B、半元音 C、擦音 D、塞擦音

环境生物学课程考试说明

28530 环境生物学课程考试说明 一、本课程使用的教材、大纲 环境生物学课程指定使用的建材为《环境生物学》,李顺鹏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7月版。《大纲》由苏州大学制定。 二、本课程的试卷题型及试题难易程度 2.试卷分别针对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认知及能力层次命制试题,四个层次在试卷中所占的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3.试卷难易度大致可分为容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难、难四个等级,试卷中不同难易程度试题所占的分数比例,大致为容易占20%,中等偏易占30%,中等偏难占30%,难占20%。 三、各章内容分数的大致分布 根据自学考试大纲的要求,试卷在命题内容的分布上,兼顾考核的覆盖面和课程重点,力求点面结合。教材具体各章所占分值情况如下: 第一章绪论

(1)环境生物学的基本概念;(2)环境生物学的特点;(3)环境生物学的分支学科及其应用。 第二章自然生物环境 (1)硫素生物循环的途径和作用;(2)磷素生物循环的途径和作用;(3)碳素生物循环的途径和生物参与的多种作用;(4)氮素生物循环的途径和生物参与的多种作用。 第三章自然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概念;(2)生物圈的组成;(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员;(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5)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的组成。 第四章自然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2)微生物的多样性;(3)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4)植物的多样性;(5)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多样性。 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污染 (1)化学性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行为特点;(2)化学性污染物对环境和环境生物的影响; (3)物理性污染对环境和环境生物的影响;(4)人类对环境的影响;(5)微生物、动物、植物及其产物对环境的影响。 第六章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 (1)SO2、氟化物、O3、温室气体、酸雨等对大气污染的生物效应;(2)水域氮、磷、有机物污染的生物效应;(3)土壤农药、除草剂、重金属污染的生物效应;(4)城市化对环境和环境生物的影响。 第七章生物监测和生物学评价 (1)生物监测的概念、特点、依据;(2)大气污染生物监测中的指示植物和细菌总数测定法;(3)水污染生物监测中的虚假存单、浮游生物测定、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测定;(4)土壤污染的类型和土壤污染的生物监测;(5)生物监测基本方法中的指示生物法、现场调查法、现场盆栽定点监测法。 第八章生物与环境保护 (1)生物的生理代谢活动直接参与污染物的降解;(2)微生物降解有毒物质的机制及影响;(3)微生物对易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分解和利用;(4)植物与环境保护;(5)原生动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第九章有机污水的生物处理 (1)活性污泥法处理污、废水的原理;(2)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3)生物膜法废水处理的特点;(4)生物膜法的生物相;(5)生物膜法反应器类型。 第十章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 (1)生物修复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生物修复的技术方法;(3)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生物治理;(4)海洋赤潮的生物防治;(5)地下水污染的生物治理。 五、各题型试题范例及解题要求 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解题要求: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范例:以下污染物中属于二次污染物的是( D ) A.CO B.NO C.SO2D.光化学烟雾解答:D 2、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解题要求:直接将答案填在试题的空格上。 范例:污染物对生物机体的最早作用是从开始的,然后逐步在各个水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三章语音和音系答案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一、名词解释 语音四要素——音高、音重(强)、音长、音质。 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 音位——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 音位变体——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如果它们被归并为一个音位,则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就被看成为同一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音位变体。 非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指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等。例如汉语普通话声调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由音高的变化形成的而不是音质变化形成的,就是非音质音位。 区别特征——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做该语言的区别特征。每一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不同的区别特征。运用区别特征比较容易说清楚音位在具体语言中的特点和具体语言语音系统的组织方式。 音节——由音位组成的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也是从听觉上感受到的最自然的单位。 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我们叫做语流音变。 音步——语言的一种节奏中,语流是大致每隔两个音节就有一次小的轻重、高低、长短或松紧的交替,形成语流中大致等距离出现的两音节的节奏单元。这种节奏单元叫做音步。 二、填空或简答 1、画一张元音舌位图,用国际音标标出八个基本元音。 八个基本元音[i][e][ ][a][u][o][?][ɑ]

环境生物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环境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与人为受损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2、环境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1)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及其生物效应 (2)生态退化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3)生物在受损环境中的响应 (4)全球变化生物学 (5)生物对受损环境的监测 (6)生物修复和生态重建 (7)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3、我国的优先研究领域: (1)严重的水土流失及其生物控制 (2)干旱和半干旱的生态恢复和沙漠化防治 (3)湖泊和水库的富营养化防治 (4)食品、中药、饮品中有害物质的残留及清洁生产 (5)环境因素和我国人群健康 (6)转基因产品、生物入侵 (7)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第二章生物与受损环境 1、自然环境:指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生产的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总和。 2、受损环境:指在人为或自然干扰下形成的偏离自然状态的环境。 3、自然环境和受损环境两者之间的区别: 4、受损环境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污染环境,一类是生态破坏。 5、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概念和实质: (1)环境污染概念: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向自然环境中投入的废弃物超过自然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环境污染本质:环境污染在本质上是没有被完全利用的资源(一种工业和生活原料)进入到环境中所出现的后果。 (2)生态破坏概念:环境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作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受到过度利用或人为破坏引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和资源状况产生不良影响,把这种现象称为生态破坏。 生态破坏本质:生态破坏其本质是对人类有用部分的环境因素作为资源而过度利用所出现的后果。 第三章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 1、生物转化:是在生物体内一种化合物变成另一种化合物的现象。 2、生物放大:是指食物链中不同层次的生物可以逐级浓缩外源性物质的作用,结果使在级 别越高的生物中浓度越高。 第四章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和毒害作用 1、污染物的“三致作用”: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致癌作用。 2、环境激素的定义、作用机制、特点及危害: (1)环境激素: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而释放到周围环境中的,对人体内和动物体内原本营造的正常激素功能施加影响,从而干扰内分泌系统的物质,统称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语言学纲要思考题(第三章)

第三章语音 1.什么是语音?怎样认识语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材料,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言实际上是一种符号,而符号的构成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二者之间是互相依存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语言就是一种符号,语音就是语言符号得以存在的形式,它是通过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通过人的发音体―声带的振动,使周围空气振动,产生音波,再扩散开来,传到别人的耳朵中,再还原成语音,并与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一定的意义结合起来,就理解了对方所说的话语的意义。这就是交际表达与接受的一个完整的过程。(人类的交际过程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这样五个阶段,详见导言部分)所以,语音又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它不但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而且必须代表意义,否则,也不是语音。 2.语音可以分哪些单位? 要进一步认识人类语音的特点,我们进一步把人类语言的语音系统切分为大小不同的单位进行研究。一般把语音单位分成音节和音素来研究。 1)音节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 它是听觉上感受到的最自然的单位。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节往下切分,就是音素。一个音素只有一个发音动作,发音动作改变了,发音器官的形状改变了,就发出了不同的音素。 3.为什么说音素是语音的最小单位?

人们说话,要发出一连串的音,这些是人的发音器官连续活动产生出来的,像一股水流,我们把这一连串音称之为语流。把语流中的音按音质(音色)来切分,分到不能再分的时候,这个最小单位的音就是音素。因此,音素是人类语音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单位。 音素的划分是分辨语音和分析语音的基本步骤,也是字母拼音的基础。 4.音素和字母有什么区别? 音素不同于字是很明显的,要注意的是音素也不同于字母。两者的区别如下: 1)字母是书写的最小单位,而音素是语音的最小单位。 2)通常用一个字母表示一个音素,如汉语中:(d)-[t], (t)-[t?], (n)-[n], (l)-[l]等。但如果字母不够用的话,就以两个字母表示一个音素。 3)可以用同一个字母表示几个不同的音素。 附:普通话音素表 5.什么是音标?汉语拼音是不是音标,为什么?

语言学概论

一、填空 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中国、印度和希腊-罗马。 2、现代语言学的标志性著作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3、印度最早的经典所使用的语言是梵语。 4、文字、音韵、训诂是中国“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5、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6、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7、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阶段和双词句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 8、说出的话语句子是无限的,但无限多的句子都是由有限的词和规则组装起来的。 9、符号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离。 10、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 11、心理现实是存在于客观现实和语言符号之间的人脑中的信息存在状态。 12、语言系统二层性的一大特点是形式层的最小单位一定大大少于符号层的最小单位。 1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14、动物无法掌握人类的语言,从生理基础看是不具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 (第三章) 一、填空 1、语音的自然属性包括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心理属性。 2、国际音标遵守音素和音标一个对应一个的原则。 3、音位变体分条件变体、自由变体两种。 4、汉语的调位可分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种。 5、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圆唇与否、舌位高低、舌位的前后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6、辅音的发音特点是由发音部位、发音方法两个方面决定的。 《语言学概论》练习6参考答案(第七章语言演变与分化) 一、填空 1、社会和交际是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演变的两个最重要的特点。 2、语言系统中,词汇变化最快,因为它与社会的联系最为紧密,最直接,对社会发展变化的反应也最灵敏。 3、社会方言的差异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可能出现,但引人注目的还是一部分用词的不同。主要有行业用语、科技术语、阶层方言。 4、地域方言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划分地域方言的主要依据也是语音。 5、凡是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一个语系。同一个语系中的语言还可以根据它们的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依次分为语族、语支、语群等。 6、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是使用人数最多的两个语系。分布最广、研究得最充分、最深入的一个语系是印欧语系。 7、按谱系分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

第二章计算流体力学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计算流体力学的基本知识 流体流动现象大量存在于自然界及多种工程领域中,所有这些工程都受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基本物理定律的支配。这章将首先介绍流体动力学的发展和流体力学中几个重要守恒定律及其数学表达式,最后介绍几种常用的商业软件。 2.1计算流体力学简介 2.1.1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 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组非常复杂,在考虑粘性作用时更是如此,如果不靠计算机,就只能对比较简单的情形或简化后的欧拉方程或N-S方程进行计算。20 世纪30~40 年代,对于复杂而又特别重要的流体力学问题,曾组织过人力用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做数值计算,比如圆锥做超声速飞行时周围的无粘流场就从1943 年一直算到1947 年。 数学的发展,计算机的不断进步,以及流体力学各种计算方法的发明,使许多原来无法用理论分析求解的复杂流体力学问题有了求得数值解的可能性,这又促进了流体力学计算方法的发展,并形成了"计算流体力学" 。 从20 世纪60 年代起,在飞行器和其他涉及流体运动的课题中,经常采用电子计算机做数值模拟,这可以和物理实验相辅相成。数值模拟和实验模拟相互配合,使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工程设计的速度加快,并节省开支。数值计算方法最近发展很快,其重要性与日俱增。 自然界存在着大量复杂的流动现象,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入,人们开始利用流动规律来改造自然界。最典型的例子是人类利用空气对运动中的机翼产生升力的机理发明了飞机。航空技术的发展强烈推动了流体力学的迅速发展。 流体运动的规律由一组控制方程描述。计算机没有发明前,流体力学家们在对方程经过大量简化后能够得到一些线形问题解读解。但实际的流动问题大都是复杂的强非线形问题,无法求得精确的解读解。计算机的出现以及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直接求解控制方程组的梦想逐步得到实现,从而催生了计算流体力

环境生物学题库

绪论: 1.环境科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目的在于揭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存在的 规律。 温室效应:在大气层中,CO2对光辐射是透彻无阻的,但是能吸收红外线而阻挡红外辐射的通过,就像温室的玻璃罩一样,能量进来容易出去难,大气中CO2越多热外流越受阻,地球温度上升越快,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臭氧层的破坏:大气平流层中CO2能阻止过量的紫外线到达地面,而人类活动引起氯氟烷烃和含溴卤代烷烃排放到平流层,氯原子催化O3的分解,打破了O3的自然平衡,导致O3“空洞”。 4.酸雨:主要成分是硫酸和硝酸,SO2、NO在强光下发生光化学作用并和水汽结合形成 (pH<5.6) 5.环境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与受人类干扰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是环 境科学一个分支。 环境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及目的:研究生物与受人类干扰的环境间相互关系。⑴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污染;⑵是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破坏。 主要研究:环境污染引起的生物效应和生态效应及其机理,生物对环境污染的适应及抗性机理,利用生物对环境监测和评价的原理和方法,生物成生态系统对污染的控制与净化的原理与应用;自然保护生物学和恢复生态学及生物修复技术。 目的:在于为人类维护生态健康,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空科学基础,促进环境和生物的互相关系以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研究方法:野外调查和实验,实验室实验,模拟研究。 主要任务:①阐明环境污染的生物学或生态学效应。 ②探索生物对环境污染的净化原理,提高生物对环境污染净化的效率。 ③探讨自然保护生物学和恢复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 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加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 污染源: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称为污染源。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物质的场所。设备和装置。按来源分为天然污染源和认为污染源。 污染物:是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结构、状态和性质发生变化、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物质组成,包括自然释放、人类活动产生。 污染物进入环境主要三条途径:①人类活动过程中无意释放②废物的排放(三废) ③人类活动过程中故意的应用(杀虫剂) 11.污染物迁移方式:①机械迁移(水、气、重力)②物理—化学迁移③生物迁移(食物链 放大积累) 污染物转化形式:物理转化、化学转化、生物转化→一方面可使污染物对生物毒性降低,甚至转为无毒;另一方面使污染物生物毒性增强或形成难降解。光化学烟雾:参与光化学氧化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现象。

产业经济学第三版(苏东水)课后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 (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顾名思义就是产业,即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具体来说,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二)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产业经济学从产生到现在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学科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从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经济的研究来看,与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各个具体对象相对应,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产业组织理论(2)产业结构理论 (3)产业关联理论(4)产业布局理论 (5)产业发展理论(6)产业政策研究 (三)学习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是什么? (1)理论意义 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统一的经济学体系的建立; 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沟通; 3.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2)实践意义 1.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 2.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3.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 (3)现实意义 1.研究产业经济学,正确把握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成因及趋势,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促使我国经济建设的两个转变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2.过去产业布局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产业布局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所以要杜绝这些弊病的重演,就必须加深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和理解。由此可见,研究产业经济学也是当今中国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 (四)产业经济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4.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5.博弈论的分析方法; 6.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 7.案例研究方法; 8.系统动力学方法。 (五)产业的涵义有哪些? 1.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2.产业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3.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 4.产业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5.产业的含义具有多层次性; 6.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内涵不断充实,其外延不断扩展。 (六)管理文化对产业经济的作用有哪些? 1.管理文化在产业经济中的地位:管理文化与产业运行的同步性;管理文化对产业发展的先导性;管理文化在产业经济中的动力性;管理文化在产业发展中的创造性。 2.管理文化对产业经济作用的方式: 从广义上看,管理文化一般通过价值观念、技术形态、生活方式和精神的物化等几个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2-生物教学计划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2-生物教学计划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2-生物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入学半年,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习习惯也已初步养成.学生记忆快,但是记忆时间短暂。一部分学生课上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明确学案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根据学生这些特点,我们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醒学生注意力切入,使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生物学,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培养学生能运用生物学规范语言回答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继续加强学生的堂清工作。 三、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本期的教学任务主要在七年级《生物学》下册。下面对教材内容

作基本分析: 《生物学》下册仅一个单元——生物圈中的人。本单元的七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人的由来。教材通过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技能训练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的个体发生和发育,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和卫生习惯的养成以及认同优生和优育。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五、六章,这部分的教学通过多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以及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第三部分是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本章重点是通过实例分析、模拟探究和拟定计划等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本单元并不是单纯地讲人体生物学,而是在讲述人体的由来、人体结构和生理内容的同时,始终将有关人体的内容放在生物圈或生活环境的背景中,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人体生理或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本单元突出了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是以“生物圈中的人”为主题展开的人类生物学、人体生理学、环境生物学等科学的综合。 第一章人的由来从人类的起源讲到人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及人口的调控,全部内容一线贯穿,层次分明,逻辑性强,知识完整。通过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探究活动、STS教育及科学家的故事等活动,加上大量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学习与提高,过程和方法的获取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是人体细胞物质和能量

英语语言学概论第七章笔记.

Chapter 7 Historical Linguistics 历史语言学 1.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language 研究语言变化的目的和意义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language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human languages and human linguistic competence. Researches in historical linguistics shed light on prehistoric development in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 and the connections of earlier and later variants of the same language, and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kinship patterns of different languages.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language also enables us to determine how non-linguistic factors, such as social, 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teract over time to trigger linguistic change. 研究语言变化对于理解人类语言和人类的语言能力极其重要。 历史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揭示语言变化的史前发展和同一语言早期和后期变体自己的联系,为不同语言的亲缘关系提供线索。 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还可以使我们对非语言的因素,如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等在语言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更深的认识。 2.The nature of language change 语言变化的本质 All living languages change with time. Unless a language is no longer spoken by the general public of a society, such as Latin, its change is inevitable. As a general rule, language change is universal, continuous and, to a considerable degree, regular and systematic. Language change is extensive, taking place in virtually all aspects of the grammar. Although language change is universal, inevitable, and in some cases, vigorous, it is never an overnight occurrence. Language development may be regarded as linguistic evolution from one stage to another. 所有尚在使用的语言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语言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语言变化是普遍的、连续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规则的和系统的。语言变化涉及语法系统的各大组成部分。在语言演变过程中,词汇和语法规则有的消亡了,有的诞生了,有的是外借的,有的则转化了其意义或功能。 尽管语言变化是普遍的,必然的,有时甚至是显著的,但语言的变化是一个缓慢的渐变过程,其变化是同代人所不易察觉的。 语言的发展可以看作是语言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演化过程。 3.Major periods in the history of English 英语历史发展的主要阶段 a)Old English (450-1100) 古英语阶段 b)Middle English (1100-1500) 中古英语阶段 c)Modern English (1500-今) 现代英语阶段 Most Modern English speakers find Middle English only partially comprehensible, and Old English simply unintelligible, just like a foreign language hardly recognizable as the native language they speak. 大多数现代英语的使用者发现,对于他们来说,中古英语只能部分地被理解,古英语则如外语一般,简直不可理解。 Old English dates back to the mid-fifth century when Anglo-Saxons invaded the British Isles from northern Europe. Middle English began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Norman French invaders in England. Middle English had been deeply influenced by Norman French in vocabulary and grammar. Modern English is separated with Middle English with European renaissance movement.

产业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产业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产业 2.产业组织 3.产业结构 4.产业关联 5.产业政策 6.淘汰产业 7.新兴产业 8.生产要素分类法 9.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 1.产业: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的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或系统。 2.产业组织:生产同一类(严格地说,是生产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的企业在同一市场上集合而成的同一产业内各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构,该结构决定了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与企业竞争活力的发挥之间的平衡。 3.产业结构: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构及技术经济联系方式,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由需求结构、生产结构、就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及其关联机制的变化体现出来。4.产业关联:最终产品产业与生产这些最终产品所投入的中间产品产业之间以及这些中间产品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和数量结构联系,是产业结构最主要的表现特征之一。 5.产业政策:国家或地区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或社会目的,应用产业经济学的原理,以全产业为对象所实施的能够影响产业发展进程的一整套政策的总称。 6.淘汰产业: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技术老化、需求萎缩、成本上升、长期亏损而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而退出市场的产业。7.新兴产业: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已经度过了幼年生命危险期的新的细分产业,这些新的细分产业的产品在技术工艺、用途、生产方式、用料或其他方面与原有产业的产品有较大不同。8.生产要素分类法:按照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比重或对各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对产业进行划分的分类法。可以将全部生产部门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

语言学概论 第七章 词汇

第七章词汇 第一节词汇 1、词汇 词汇是一种语言里全部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汇. 思考:为什么词汇里包括固定短语? 固定短语有成语\谚语\惯用语等,它们是词的等价物. 原因: 1结构具有凝固性. 固定短语虽然是由几个词组成的,但不能随便拆开或改变,是造句的最小单位. 2意义具有整体性. 固定短语和词一样,它的意义不等于组成单位意义的简单相加. 3功能相当于词. 2、区分词和词汇 一定要把“词”和“词汇”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词汇是词和固定短语的“总汇”,它就不是单指个别的词语,而是指词的集合。从网上对1999年到2002年共四年的《人民日报》中的“词汇”一词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共检索出包含“词汇”的用例172例,使用规范的例句只有45个。 应当指出的是,“词汇”作为语言学专业术语,其内涵也不是单一的。它可以指一种语言中所有词和定短语的总和,如“汉语词汇”、“俄语词汇”等;它可以指词汇的下位类型,如“方言词汇”、“科技词汇”、“基本词汇”、“一般词汇”、“《儿女英雄传》的词汇”、“少儿词汇”、“鲁迅的词汇”、“莎士比亚的词汇”等。 但不论其内涵如何,词汇只能指许多词语的总和,不能单指一个词。 而《人民日报》中更常见的是把“词汇”误作个体名词使用,这样的用法竟达127例,占到了全部用例的74%。 这些误用,共包括了三种类型。 第一、“词汇”指的是词 自从1996年英国科学家克隆出绵羊“多利”以来,克隆已不再是个陌生的词汇。 (《克隆人再起波澜》2002,12,29) 在涉及国际问题的文章和谈话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专门词汇恐怕是“恐怖主义”和“反恐”。(《一年纷纭看世界》2002,12,19) 第二、“词汇”指的是短语 在广西,“西南出海大通道”这个词汇,出现在80年代后期。(《广西建成大通道》1999,9,23) 戈文在度蜜月时结识了两名南非共产党员,“人民的力量”和“革命推翻暴政和压迫”等词汇在他的脑海里打下了深刻的印记。(《乌姆·戈弗的传奇人生》2001,11,30) 第三、“词汇”指的是句子

环境生物学考试重点

绪论 1、什么是环境生物学? 环境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与受人类干扰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2.自由发挥题(理解)P9~12 环境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与受人类干扰的环境之间相互关系 环境生物学的研究目的在于为人类维护生态健康,保护和改善环境,为合理利用自然和自然资源提供科学基础,促进环境和生物的相互关系以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生物学的任务: ①阐明环境污染的生物学或生态学效应。 ②探索生物对环境污染的净化原理,提高生物对污染净化的效率。 ③探讨自然保护生物学和恢复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 环境生物学的研究内容:①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②环境污染的生物净化③保护生态学环境生物学的研究方法:①野外调查和试验②实验室试验③模拟研究 第一章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 3.环境污染: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 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对人类以及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4.环境效应——环境污染导致的环境变化 环境生物效应:指各种环境因素变化而导致生态系统变异的结果。 环境化学效应:在多种环境条件的影响下,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所引起的环境效果。如:酸雨、光化学烟雾等。 环境物理效应:物理作用引起的环境效果。如热污染、噪声污染等。 5.生物转运:环境污染物经各种途径和方式同生物机体接触而被吸收、分布和排泄等过程 的总称。 6.生物转运的方式及特点:必考。 7.污染物在体内的的生物转化:外源化合物进入生物机体后在有关酶系统的催化作用下的 代谢变化过程。 过程:(理解)一般分为I、II两个连续的作用过程 相I过程(反应) 外源性化合物在有关酶系统的催化下经由氧化、还原或水解反应改变其化学结构,形成某些活性基团(-OH、-SH、-COOH、-NH2)或进一步使这些活性基团暴露。

语言学概论[第七章文字]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七章文字 1.文字与文字学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相对于语言而言,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随着语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克服了时空对有声语言的限制,成为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语言决定文字,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在文字的起源上,一般认为文字起源于图画,但文字不等于图画。根据文字与所记录的语言单位的音义关系不同,文字可以分为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拼音文字)与意音文字。 文字学是指研究文字的起源、发展、性质、特点、形音义关系、改革、体系等内容的一门语言学分支学科。文字学的研究有利于文字改革、创造文字、规范文字书写、服务语言、计算机信息处理等。 2.文字的基本类型 表音文字是指通过使用一套完整的字母来标记音位或音节从而拼写语言中词或语素的文字体系。根据表音文字字母所表示的读音单位的不同,它可以分为音节文字与音位文字两种。表音文字使用方便,看到字就可以读出音来,好学、好认、好记、好写。它又叫拼音文字,以英语、法语、德语、俄语、阿拉伯语为代表。 表意文字是指通过图形或符号的组合来表达词或语素的意义的文字体系。它不标记声音,它的数量庞大,笔画复杂,字形里面有表示意义的结构成分。一般认为古代埃及的圣书文字、苏美尔的楔形文字与中国的指事、会意字都属于表意文字。 意音文字是指用表意和表音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所创造的文字体系。意音文字的字体结构中既有表示字义的成分,又有表示字音的成分。中国的形声字是其典型代表。 拼音文字,广义上讲就是指表音文字,狭义上讲是专指音位文字。

音节文字是指以音节为最小的书写单位,一个符号表示一个音节的文字。日本的假名、梵文是其代表。 音位文字是指以音位为书写单位,一个符号表示一个音位的文字。英、法、俄、意、德等文字是其代表。 自源文字是指从创立文字起就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它是从文字形体来源的角度划分出来的,它的形体、体系都源于自身,是独创性的。古代埃及文字、楔形文字都是自源文字。 借源文字是指借用或参照其他文字的形体或体系而建立起来的文字。它是从文字形体来源的角度划分出来的,现今大部分文字都是借源文字。 楔形文字:公元前4000多年前,苏美尔民族用芦管在泥版上“压印”出来的文字,它们的笔道像一个个楔子,所以后人就叫这种文字为楔形文字。楔形文字是一种词语文字,同时也是意音文字,也叫钉头字。 象形文字又叫表形文字,是指用经过简化的图形作为符号来记录语言的词或语素的一种初期的文字体系。它是记事图画简化的结果,是文字发展的最初阶段。它的最大特点是见形知义,但是它形体复杂,难写、难记、难认,无法表达抽象意义。 词语文字是指文字的全部或绝大多数字符只与语言的词语相联系的文字。它是根据字符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划分出来的一种文字类型。 语素文字是指文字的全部或绝大多数字符只与语言的语素相联系的文字。它是根据字符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划分出来的一种文字类型。 3.文字的性质 文字是一种符号系统,它有符号的一般特性但又有区别于一般符号的特性。 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文字包括形、音、义三个要素,音与义是文字所代表的那个语言单位的音与义,也就是说是来记录语言的。与语言这

第二章流体力学作业题答案(1)

第二章流体力学作业题 答案(1)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二章流体力学 一、填空题 1、流体做稳定流动时,流线的形状 不发生变化 ,流线与流体粒子的 运动轨迹重合。 2、理想流体稳定流动时,截面积大处流速小,截面积小处流速大。 3、理想流体在水平管中作稳定流动 时,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流 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4、当人由平卧位改为直立位时,头 部动脉压减小,足部动脉压增 大。

5、皮托管是一种测流体速度的装 置,其工作原理为将动压强转化 为可测量的静压强。 6、粘性流体的流动状态主要表现为层流和湍流两种。 7、实际流体的流动状态可用一个无量纲的数值即雷诺数Re来判断:当_R e<1000,液体作层流;R e>1500时,流体作湍流。 8、在泊肃叶定律中,流量Q与管子 半径的四次方成正比,管子长度 成反比。 9、水在粗细不同的水平管中作稳定流动,若流量为3×103cm3s-1,管的粗处截面积为30cm2,细处的截面

积为10cm2,则粗细两处的压强差为4×103Pa。 10、正常成年人血液流量为0.85×10-4m3s-1,体循环的总血压降是11.8KPa,则体循环的总流阻为1.4×108Pa﹒s﹒m-3。 11、球型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受到 的流体阻力的大小与球体的速度 成正比,与球体半径成正比。12、实际流体具有可压缩性和粘 性,粘性液体则只考虑流体的粘 性而没考虑流体的可压缩性。13、粘性流体做层流时,相邻流层 的流体作相对滑动,流层间存在 着阻碍流体相对滑动的内摩擦力

产业经济学重点知识整理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 第一节产业 1、产业得含义:(1)社会分工与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得产物; (2)具有某种同类属性得企业经济活动得集合; ①需求角度,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或替代关系得产品或服务 ②供求角度,具有类似生产技术、工艺、过程等特征得物质生产活动 或类似经济性质得服务活动 (3)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得中观经济。 2、产业得一般分类方法→目得:制定产业政策,调节产业结构 (1)关联方式分类法 ①技术关联分类法: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等; ②原料关联分类法 ③用途关联分类法 ④方向关联分类法:单向、双向、环向关联;(纵向关联得前向、后向关联) ⑤战略关联分类法:主导、先导、支柱、重点、先行产业。 (2)三次产业分类法 第一阶段(初级生产阶段):农业、畜牧业; 第二阶段(18C60、英国工业革命(第一次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为标志,纺织、钢铁; 第三阶段(20c)大量资本与劳动力流入非物质生产部门,商业、旅游、娱乐、文化等。(3)生产要素分类法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资本、知识得有机构成水平较低,活劳动特别就是 体力劳动所占得比重较大得产业。如纺织、服装、食品、零售、餐饮等。 ②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活劳动、知识得有机构成水平较低,资本得有机 构成水平较高,产品物化劳动所占比重较大得产业。如交通、钢铁、机械、石油化学等基础工业与重工业。 ③知识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对知识得依赖程度大,即知识含量高、脑力劳动 所占得比重较大得产业。如航天、生物、高分子、信息、计算机等。 3.产业得其她分类方法 (1)四次产业分类 (2)产业发展阶段分类:分幼小、新型、朝阳、衰退、夕阳、淘汰产业等。 (3)霍夫曼分类法 消费资料工业(食品、服装、家具)、资本资料工业(金、机、运、化)、其她工业第二节产业经济学 学科领域: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理论、产业政策研究 第二章产业经济学得理论基础 第一节产业组织得理论基础(哈佛大学---SCP基础上) 一、产业组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得组织或者市场关系。这种企业之间得市场关系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与利益关系。 对产业组织得研究主要就是以竞争与垄断及规模经济得关系与矛盾为基本线索,对企业之间得这种现实市场关系进行具体描述与说明。 1.竞争机制与市场秩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