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诗词,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

古诗词,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

古诗词,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

古诗词,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

童年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在这首诗中,有太多的事物让我们感到快乐,

而让我最难忘的却是古诗词。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在明

月夜光下,年幼的我便常坐在床沿,一边抬头望着月亮,一边聚精会神地听母

亲读古诗词。母亲读了一首又一首,可我仍然不知疲倦,仍缠着她继续读。于

是母亲从李白的读到王之涣的,又从王之涣的读到杜甫的……古诗词,已经成

了我幼年月光下最好的伙伴。

待我又大了些,我便格外喜欢在第一缕阳光洒进屋里的时候,捧几卷唐诗

在窗下读着、背着。令我开心的是,一首首唐诗仿佛是我阔别多年的好友,而

我在诵读时与他们一个个握手言欢。每到此时,我的脸上便荡漾起了笑的涟漪。那段时间的每日早晨,母亲望着我因读唐诗而又忘了吃早饭,总笑着嗔怪道:“这丫头真是走火入魔了。”唐诗真是有魔力,让我格外向往唐朝,向往唐朝

的诗、唐朝的人、唐朝的物。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我已经12岁了。我特别喜欢看原版《红楼梦》,格外羡慕林黛玉的才情,羡慕她能写出“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那般的句子。于是,我也准备写一首诗。我闭上双目,不一会儿便拟了一个题

目《梦回潇湘馆》。接着,我仿佛走进潇湘馆,看到了那青青翠竹,看到黛玉

悲凄抚琴的模样,便提笔写下“翠竹瑟瑟静悠悠,似闻颦颦抚琴弦”。然后我

仿佛听到琴声的悲凄婉转,看到黛玉一滴一滴清清的泪水,难怪她一笑值千两

黄金呀!便又写下“悲凄婉转清清泪,潇湘一笑贵千金”。终于写完了,我心

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古诗词是优美的,她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欢乐。她的韵味将永远留在我心中,我的童年因为古诗词而美好!

江苏盐城亭湖区盐城市第一小学五(3)班五年级:王文欣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吕岩《牧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袁枚《所见》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村居》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胡令能《小儿垂钓》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胡令能《小儿垂钓》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杨万里《舟过安仁》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吕岩《牧童》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雷震《村晚》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杜甫《月夜》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杜甫《赠卫八处士》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苏轼《花影》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韩愈《听颖师弹琴》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元好问《京都元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杜甫《羌村三首·其三》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苏轼《守岁》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元稹《织妇词》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崔道融《溪居即事》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杨万里《稚子弄冰》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黄庭坚《牧童诗》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 ——曹雪芹《咏红梅花得花”字》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杜甫《又呈吴郎》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杨万里《桑茶坑道中》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 ——杜甫《赠卫八处士》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鲍照《拟行路难·其六》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李涉《牧童词》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蒋士铨《岁暮到家》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 ——范成大《卖痴呆词》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例谈古诗之美及古诗教学

例谈古诗之美及古诗教学 如何用好古诗教材,充分发挥其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呢?笔者以为,应该以审美的目光去发现古诗之美,引领学生从各个层面揣摩、体味、欣赏。享受古诗之美。 一、古诗语言之美及其教学。读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你不能不叹服“诗仙”李白出神入化的修辞技巧,“三千尺”“落九天” ,分明是夸张至极致,却又毫无出格或失实之嫌,相反让人犹如伫立瀑流之前,耳闻目睹着瀑布直泻而下、轰然作响的壮美气势;读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你也不能不钦佩“诗圣”杜甫这么工整严谨的语言风格,“一行”与“两个” ,“黄鹂”与“白鹭” ,“翠柳”与“青天”以及“鸣”与“上” ,数量、色彩、名称、动作,在这里一一对应,何等整齐匀称!平声与仄声,在这里交替呈现,协调有致,给人轻盈灵动感觉。这,就是古诗的语言之美。由于古诗通常有其格律,对句之间又讲究平仄对应,诗句尾字要求押韵,这就使得古诗诵读起来朗朗上口,产生乐感,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鉴于古诗的语言之美,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好好诵读,通过诵读感知古诗语言的音韵之美;还应引导学生用心研读,字斟句酌,通过研读

发现古诗语言的表达之妙。 二、古诗景象之美及其教学。小学古诗中,相当数量的作品都是摹景状物的佳作,它们绘声绘色,情景交融,在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美不胜收的动人景象。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披文入境,借助联想和想象,再现诗句所描绘的种种景象,进而在联想和想象的世界中欣赏这些景象。如在教学刘禹锡《望洞庭》一诗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想象基础上去“欣赏”这样的景象:夜幕降临,静静的天空升起一轮明月,月光倾泻在湖面,轻纱似的,增添了洞庭湖的神秘;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上没有一丝风,水面平静得似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远远望去,君山碧绿如翡翠,山点缀着水,水环抱着山,君山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就像是在白银似的盘子里放进的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如何引导联想和想象?笔者以为方法不一而足,可以在教者入情入境的范读中展开,可以在悦耳的音乐伴读中展开,可以在闭目凝神的静听描述中展开,也可以在直观生动的媒体演示中展示无疑,在想象的世界中,学生看到 了美,也享受了美。 三、古诗意蕴之美及其教学。诗之所以美,诗情画意,

古诗词培训心得体会

古诗词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卫东学校冯绍杰 5.18——5.21,我有幸参加了在诸暨市教师进修学校和城东实验小学举行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培训活动,听了5位老师的精彩课堂,以及4位特级教师的讲座,我感受颇深。 一、感受经典:深悟古诗文化底蕴 每一位授课老师以配乐、吟唱、朗诵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中华古诗文诵读成果汇报演出,这几堂课让我眼前一亮,心头一震。唐宋、明清的历史脉络,尽显古今诗文的博大精深、醇厚芳香,散发出浓郁的书香气息,荡气回肠,令全体老师如沐春风,如饮甘露。总而言之,从这样一堂集古典与现代、文学与艺术之美于一体的课堂中传递出了中华文化的神韵和不朽魅力,并足见各位老师的功底之深厚! 二、感悟名师:用心细细聆听,尽情领略风采 这次活动有省内特级教师设计全新的观摩课,各位老师虽然授课的风格、运用的教学艺术各有特色,但每位老师都展示出深刻的文化内涵,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富有魅力的语言艺术,将我们带到经典诗文教学的神圣殿堂,让我们回味无穷。每一场报告都呈现出老师们精湛独到的教学艺术,一个个教学案例让我们感到真情荡漾,自然流畅,活泼生动,受益匪浅。其中让我深感眼前一亮、受益匪浅的是黄吉鸿老师上午讲座,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小学语文教材的熟悉让我们深深折服。 整场报告中他旁征博引,妙语如珠,他对古诗词文本独到的理解与深刻的解读,是我在过去的教学中所不曾用心关注过的,这一点让我们望尘莫及,带给大家的震憾是无穷的。张英老师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听课的人如同走进了一个诗意的天地,整堂课中,张老师始终是如此的沉稳,一字一句,细细推敲,优美的视频,生动并带有回味的声音将学生们慢慢地带入诗境中,学生也在学习过程中领略到了古诗文的经典魅力,同时用朗读、吟诵、想象、小练笔等教学手段更是将诗文教学发挥得淋漓尽致。这四个部分有机组合互为支撑,融为一体,看似简单,却把孩子们学习古诗的积极性极大的调动起来,让他们在形式多样、

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句

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句 1、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唐·郑谷《淮上渔者》2、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村居》3、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宋]雷震《村晚》4、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唐]吕岩《牧童》5、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唐·韦庄《与小女》6、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王禹偁《寒食》7、旧国迷江树,他乡近海门。 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 ——唐·皇甫冉《同诸公有怀绝句》8、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9、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崔道融《溪居即事》10、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明·徐渭《风鸢图诗》其一11、柳条三尺长,明日清明节。 江南小儿女,采作流苏结。 ——清·许虬《折扬柳歌》12、马啼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怪见溪童出门望,鹊声先我到山家。 ——元·刘因《山家》1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14、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二15、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 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

描写儿童的优秀古诗词(最新)

【篇一】描写儿童的古诗词 1、《溪居即事》 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2、《花影》 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3、《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4、《桑茶坑道中》 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5、《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6、《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7、《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8、《牧童》 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篇二】描写儿童的古诗词 1、《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2、《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3、《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4、《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 5、《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6、《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7、《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池上》 唐·白居易

浅谈小学六年级古诗词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六年级古诗词教学方法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到六年级,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自然就到了它的巅峰,学生学习的古诗词不下数百首。而且,每次素质测试中,变化万千的古诗词题之失误,真是一次次“麻醉术”后的剧痛。使我们彻底醒悟:自认为学生熟知的友情“诗”,原来是那么不近人情的疏远。加之,学生习作时语言的网络化与匮乏化,如环境沙漠化那样让我们感到可怕。那么,如何疏通古诗词之源,使学生才能有可取之活水呢?下来,我就本册语文教学谈谈古诗词的复习方法。 一:因势利导锲而不舍 本学期第一天,我用古诗给予学生深深的期望“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学生信心大增,我又说:“可是,要想取得好的成绩,我们该怎么做呢?请你们也有诗词回答我。”这下,就像点燃了导火索,什么声音都有了。“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学生会用古诗词,是建立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之上的,学生在校时间的节奏是紧张的,几乎没有空闲之处,如何来利用时间对其进行巩固。我们虽不可能利用“马上”“厕上”“榻上”,但我们可以利用“课前”“课

中”“课后”,早晨来校后,学生就可以利用早读前的十几分钟将你布置的古诗文进行记忆,(当然,我们六年级是以《语文知识精粹》这本课外工具书为主的。)每天只理解记忆几句诗句足已。你想,一学期下来,我们大概就复习了数千句了,数百首了。加上,古诗词的学习本来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事,想要好,就得慢慢的做。得保证诵读的时间。 二:学法灵活,加强考核 对于托管学生来说,复习古诗词方法会更多一些,因为,晚上给家长背诵,并说出诗意。或根据古诗词改写成记叙文、散文等。这样,既复习了古诗词,又加强了习作练习,岂不一举两得吗?第二天,老师只需检查那些学困生就可以了。同时,我们每天更换课表,就在课表旁写上一两句哲理诗、惜时诗、给孩子鼓舞了士气,有学习了诗句,渲染了学习的氛围。其实,在这期间还有一个难题,那就是孩子会背诵,理解,不会写字,或写错字的现象。这点,我们就在写字课上画上田字格,很规范的将难字、易错字板书出来,孩子临写,这样,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平时,我们在听写生字生词的时候,不妨出几句诗词,让孩子填空。考察了孩子对古诗词的理解与应用。再进行查漏补缺。逐步提高学生整体的古诗词水平。

古诗中的儿童生活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群文议题——古诗中的儿童生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诵读、批读、交流等方法,阅读这五首古诗,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并想象古代儿童活动的画 面,感受古代儿童生活的丰富性与趣味性。 2.引导学生赏析每首诗选词用语的妙处,感悟古诗是怎样把儿 童的各种情态表现出来的,并在群诗诵读中积累这些歌咏童 真的千古名篇。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运用诵读、批读、交流等方法,阅读这五首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并想象古代儿童活动的画面,感受古代儿童生活的丰富性与趣味性。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赏析每首诗选词用语的妙处,感悟古诗是怎样把儿童的各种情态表现出来的,并在群诗诵读中积累这些歌咏童真的千古名篇。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快乐。古时候,孩子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他们会做什么事,爱玩什么游戏他们会有怎样的乐趣呢让我们在群诗诵读中积累佳句,在群诗阅读中寻找答案。(板书议题:古诗中的儿童生活) (二)共读一首,打开思路。 1.咱们先来共读第一首古诗。 课件出示:《桑茶坑道中》。 请同学们熟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强调“着”的读音)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2.请同学们默读这首诗,思考:(课件出示) 这首诗最有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写古代 的儿童在______(放牛),写出了儿童的______。(悠闲、自 在……)你是从哪个字或词感受到的(眠正着)为什么你觉得 这首诗还有哪些写法上的好处(这首古诗前两句写出了天气由 雨变晴,大地由湿变干,溪水由浅变满,花草在风中摇曳,大 自然充满了“动”感;第三句写牧童在柳荫下酣睡是“静”,第

描写儿童的古诗

描写儿童的古诗1、《花影》 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2、《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3、《桑茶坑道中》 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4、《溪居即事》 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5、《观游鱼》 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6、《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7、《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8、《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9、《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0、《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1、《牧童》 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12、《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3、《与小女》 唐·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14、《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 15、《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16、《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7、《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浅谈古诗教学方法

浅谈古诗教学方法 古诗教学有利于学生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但是,古今语言的差异,生活环境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于学生感情之间的距离,以及古诗抽象概括、精练含蓄的额特点,均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多年来,我一直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的特点辅读方法,致力于探索古诗教学模式,并运用于教学实中,使学生受益匪浅。现简介如下: 模式一: 故事引入——熟读理解——品读背诵 教学先将故事的内容,结合写作背景,编成通俗易懂的故事讲给学生听(有时可配挂图或简笔画),以次激发学生诵读故事的兴趣,理解古诗的内容。接着,出示古诗,经范读或听录音,扫除阅读障碍。学生边读边思考教师所讲的故事,琢磨词和句的意思,教师及时点拨,学生主动理解。最后,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朗读品味。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思维处于活动、兴奋状态,诵读抑扬顿挫,回环流畅,直至背诵。 模式二: 背诵相关古诗引入——速读理解——想象意境——美读成诵 根据所学古诗的内容,先让学生背诵学过的同类古诗。这样既可复习旧知、加强记忆,又易找到知识的联结点,为学习古诗作平稳的饿铺垫。接着,要求学生快速读通读顺,约略理解古诗大意。然后,学生闭目想象,教师以诗化的语言描述意境,并配上音乐,创构诗境,造成特有的心理氛围,使学生形象地感知深藏在跳动的字里行间的深隽永的思想和委婉复杂的感情。最后,配乐诵读,学生置身于诗的煤精,体察、感悟、陶醉,直至背诵。 模式三: 自学检查——质疑讨论——尝试辅导——欣赏练习 初读时,学生划出读不准、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句。通过查字典、查资料,学生初步读通、读懂,教师及时检查,了解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这一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及时找到自己在内容理解上的空白点,进而带着强烈求知欲积极参与,更好地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展开讨论,相互交流,自己解决问题,使整堂课都活起来。然后,教师重点辅导,让学生品味古诗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引导学生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与作者同喜同悲,学生文字的欣赏感受能力就会受到美的熏陶。最后可作尝试练习,如让学生根据诗意即兴表演,或乘兴作画,再现诗境,加深理解,也可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诗比赛,设计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口答题,开展古诗知识抢大活动等。 模式四: 知诗人解题意——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迁移运用 首先,教师让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写作背景,理解题目的意思。随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读感知古诗,要求读准,不添字,不漏字。在此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词讨论、品味,领悟诗意。这时本模式中较关键的一步,因为字词是古诗肌体的“建筑材料”,深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均由此表现出来。教师应引导学生创设想象的氛围,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内在韵味,在头脑中再现古诗的艺术境界,沉浸在诗情画意的享受中。最后,出示相似的古诗,让学生按上述的精髓,领略其深刻的底蕴。

古诗文教学研讨会听课心得

古诗文教学研讨会听课心得 3月27日,我有幸参加了在鸿桥中学举行的“秦晋两地 智慧联动”小学古诗文教学研讨会。西安小学的刘婷老师和教研室的席泽明老师展示了精彩的课堂。两位老师的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从中受益匪浅。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崭新的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精美的课件制作,设计简练、巧妙的板书等,令人赞叹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从中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也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点滴心得体会吧。 一、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是读的学科”。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古诗文教学更离不开读。“七分诗三分读”,可见在学习古诗文时朗读的重要性。读是学生对诗词理解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朗读中才能充分发挥诗歌的抒情、审美的艺术效果,也只有在朗读中,学生才能辨味诗的语言,才能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才能被诗中的情感所感染并与之产生共鸣。席泽明老师上的五年级《杨氏之子》的教学展示就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特点。 学习古文,读是最难的,又是最重要的,说它难是因为不好读,说它重要是因为只有读,才能让学生懂,才能体会到古文的魅力。秉着这一观点,在课文的感知环节中,席老师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按照读通课文——读好课文——理解课文的程序好好地读书。 学生初读课文语速过快,停顿不准确。于是席老师采取教师示范朗读,并告诉孩子们正确的诵读方法:读古文时,要注意停顿,语速要慢。让学生尝试读第一遍后,发现学生是一字一停地读,没有古文的韵味。于是席老师又范读了个别难读的句子,再采取开火车读、学生练读、方言读等多种方法,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学生很快把短文读流畅了。为了让学生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在学生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席老师抓住文章的中心词“甚聪惠”,问:你觉得杨氏之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用文中一个词回答。再问:你从文中哪里体会到杨氏子甚聪惠?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孔君平与杨氏子的对话来理解,而后紧抓“应声回答”体会杨氏子的聪惠,比较“孔雀是夫子家 禽”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来感受杨氏子回答之妙。席老师的教学语言充满了智慧、充满了尊重、充满着幽默与风趣,犹如沁人心脾的春风,在课堂上,它让我们看到的是学生一张张阳光灿烂的脸,听到的是

《古诗中的儿童生活》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修改版) (2)

《古诗中的童趣》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阅读《村居》等六首古诗,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运用读诵、 批注、交流等方法,读懂诗句,并想象古代儿童生活的画面, 体会古代儿童生活的乐趣。 2.抓住重点诗句,赏析每首诗选词用语的妙处,感悟古诗如何 体现出儿童的各种情态。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运用读诵、批注、交流等方法,读懂诗句, 并想象古代儿童生活的画面,体会古代儿童生活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诗句,赏析每首诗选词用语的妙处,感悟古诗如何体现出儿童的各种情态。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余时间,你最喜欢玩什么呢? 古时候,孩子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他们会玩什么游戏?又有怎样的乐趣呢?今天让我们走进古诗,去体验古时儿童的乐趣。

(二)初读古诗,感知乐趣。 1.出示古诗《村居》,生自读。 自读提示: 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2.指名朗读 3.齐读古诗。 4.请同学们默读这首诗,思考:(课件出示) 这首诗最有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写古代的儿童在______(放风筝),写出了儿童的______。(快乐、贪玩……)你是从哪个字或词感受到的?(忙趁)为什么?你觉得这首诗还有哪些写法上的好处?(这首古诗前两句写生动地描写了春天时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第三、四句写的是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你带着感情再读这首诗,看看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小结: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童趣,别羡慕,自由朗读这首小诗。 (抽1~2名生配乐背诵)

描写儿童的古诗

描写儿童的古诗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描写儿童的古诗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舟过安仁》【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稚子弄冰》【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观游鱼》【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与小女》【唐】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溪居即事》【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花影》【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桑茶坑道中》【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闲居初夏午睡起》【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牧童》【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诗歌教学方法例谈

诗歌教学方法例谈 (一)以画解诗,引诗入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大凡诗人触景生情,情因物起,或托物言志,诗人凭借诗中的景(物)表达自己的情感,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因而教学时抓住诗中画,画中诗来教学,即形象直观,又理解深刻。 1、画面入境,以画解诗。小语诗歌多半配有插图,旨在直观形象的中,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从而与诗人所见、所感、所思达到共鸣。因而教学时,不仿利用这一现成的彩图让学生随诗到此一游,真切地亲身感受一下此地、此景、此物、此情,进而在理解诗文时与诗人一见如故,产生共鸣,达成共识。它的具体方法是画面入境,识图学诗,就是老师通过引导学生看体现诗意的画面,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视觉活动和想象中进入诗歌的意境,在意境中使学生享受到诗歌的美,并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粗略了解诗的大意;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吟诵古诗,从而理解诗歌,理解诗人。这种“画面入境,以画解诗”教学法,学生在兴趣益然中既掌握了解古诗该掌握的内容,而且还走近了诗的意境,走进了诗人,享受到了美,陶冶了情操,锻炼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实现了我们诗歌教学的目的,并且操作起来,简单方便,真可谓事半功倍。 2、绘图导学,引诗入画。小语中没有配彩图的诗歌,或学生对绘有画的诗歌理解深刻,心中有与课本彩图不同的图画,都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还诗以画,让学生把心中之境,心中之情,心中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借助画笔描绘出来,并引导评议。在作画与评议中更形象理解诗歌。如讲读《绝句》这首古诗时,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提出如你是一个画家,读了这首诗,看到如此美丽的春之景色,你会怎么画?学生把自己体会到的意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有的学生认为这首诗的每一行都是一幅美丽的景色,就按照诗人的观察顺序画了四幅连续的图画。每一幅突出一种景物。个别学生在画“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幅画时,进行了创新,在有两只黄鹂的柳树上还画了一些五线谱。还有的学生画的与插图有异。其中一个学生画得很特别,画面上一间大茅草屋,茅屋的一扇窗户很大,把柳树、黄鹂、西山雪景、东吴船只全部画在窗框里。问他为什么这样画,他说:“因为这首诗是作者站在屋子里,从窗户向外看到的。我就把这扇窗户看成画框,把所有景物画在窗框里。可见学诗,让学生用画笔描绘诗境,进行再造想象,使一幅幅写意抒情的画跃然纸上。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创新思维,进而创造性地深化理解。这里的做画内容是依诗而作,在诗歌内容上变化较小。还有一种情况是作画的内容是开放式的,超越诗歌内容,将诗歌内容扩散延伸的。如诗歌《四季的脚步》诗中所述景物仅有春天溪水丁冬,绿草鲜花,落茵缤纷;夏天知了高鸣;秋天落叶翩飞;冬天雪花飞舞。可透过四季我们看到的景物异常丰富。于是要求学生作画时拓宽诗歌指定的内容,让学生放飞思维,将你了解到的能体现季节特点的都可描绘出来,绘一幅四季图。于是,学生畅游四季,所作画内容丰富而生动,如春天穿薄衣放风筝、青蛙鸣叫、燕子呢喃、农民耕种,万物复苏;夏天狂风暴雨、雷电交加、蜻蜓捉虫、孩子游泳、捉鱼捉蟹等;秋天菊花开、枫叶红、树挂果、雁南飞、人丰收、叶落草枯等;冬天着厚衣玩雪溜冰、跳绳踢毽、下雾下雪、动物冬眠等。在作画时,放飞思维,放飞想象,学生所获得的信息是多么丰富,同时通过这四季特色的作画更加深对四季的了解与喜爱。 “绘画导学,引诗入画”让学生做画,既可依诗而作,又可超越诗歌,拓宽想象。学生用画笔描绘诗境,进行再造,创造想象,既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当一幅幅写意抒情的画跃然纸上,学生受到一种美的熏陶,也进一步深刻而形象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在兴趣盎然的想画、补画、作画、评画、改画、着色等一系列活动中更加深了对诗歌的喜欢,真可谓乐其中而情其中。 (二)驰骋想象,形象感悟 上文说过,诗的特点之一就是饱和感情、想象丰富。想象和联想是诗的翅膀,诗人强烈的感情自然会驱动想象的翅膀;丰富的想象又有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古诗中不少名篇都是

初中古诗词教学心得

初中古诗词教学心得体会 新版初中语文课本的一个明显的改进,就是课文中的古诗文的比例大大增加了,这实质上也是对语言的工具性的深层次的理解和对文言古诗文中丰富的人文因素的的高度重视的结果,并且课程标准对古诗文教学也提出了明确的学习要求:即“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 很多学生认为当今社会是科技发达的社会,文化领域、科技领域大多使用的是白话文,对古文学习无须努力去死记硬背。他们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其实古代文化中有许多作品是值得我们去深刻研究、领会的。有的告诉我们为人处世之道,有的文章告诉我们学习文化知识的方法或见解,有的文章可以让我们认识政治上的利与弊等等。所以,学习古诗文既可以了解中国悠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也可以把历史当成今天或者是明天我们的人生道路的照明灯。为此,在古诗文的教学中有必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指导学生自己读、想、讲 教学古诗文,应和现代语体文一样,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自己思考、自己讲解,以使他们真正理解,并激起阅读的兴趣。现在有的教师逐字逐句地串讲,一字不漏,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彻底,实际上由于是灌注式的教学,可可说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反而是不彻底的。在教师指导下自读自思自讲,虽可能有误读和曲解的地方,但一经教师指出,既可得到纠正。再者,也是更为重要的,只

有指导学生自读、自思,他们才能以自己之力,了解自己生疏的文言,以至进入文言所反映的历史生活中去。 为此,就有必要提出思考题,让学生回答讨论。这对古文的学习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方法。思考讨论题可以兼及内容和语言两方面。一般的应侧重在内容的一面,可就人物、事件、情景、气氛、环境、背景和作者等各个方面,提出思考课题,让学生思索,发表看法。 古诗文学习中,可能争论的问题比学习现代文多,而且有极不相同的看法。教师要各抒己见,让学生不受拘束的发表见解。这里,教师不要固执先入为主的某些传统看法,而要留意当代语言学和文艺理论的新学说,随时吸收科学的新成果,以做出更科学的解说。当然,这种解说要严格限制在课文及其直接相关的范围内。 二、指导学生诵读,读准读畅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句话强调了读的重要。诵读是语文教学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古诗文教学诵读就更为重要。要通过诵读促进学生读准、读畅,进而增强语感、理解内容、提升品位。对读的要求可由低到高。如开始要求读准,古诗文中生僻字较多,古今不同音的字也较多,还有些文言句子不顺口,很容易断错句。教师可采用示范朗读对学生进行读的指导。以此为基础,注意节奏、重音,在发展到读出韵味、读出感情,具有古人的味道。这样以读感染,激发兴趣。读的方式应多种多样,如:范读、自由读、个人读、小组读、全班齐读等。有条件的可配乐朗读,活跃气氛,激发兴趣。当然诵读要根据课文长短、难易程度及学生的读的情况而掌握好读的时间、遍数,以保证课堂的高效。

《古诗中的儿童生活》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修改版)

《群文议题一一古诗中的儿童生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诵读、批读、交流等方法,阅读这五首古诗,能用自己 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并想象古代儿童活动的画面,感受古代儿童生 活的丰富性与趣味性。 2.引导学生赏析每首诗选词用语的妙处,感悟古诗是怎样把儿童的各种 情态表现出来的,并在群诗诵读中积累这些歌咏童真的千古名篇。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运用诵读、批读、交流等方法,阅读这五首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并想象古代儿童活动的画面,感受古代儿童生活的丰富性与趣味性。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赏析每首诗选词用语的妙处,感悟古诗是怎样把儿童的各种情态表现出来的,并在群诗诵读中积累这些歌咏童真的千古名篇。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快乐。古时候,孩子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他们会做什么事,爱玩什么游戏?他们会有怎样的乐趣呢?让我们在群诗诵读中积

累佳句,在群诗阅读中寻找答案。(板书议题:古诗中的儿童生活)(二)共读一首,打开思路。 1?咱们先来共读第一首古诗。 课件出示:《桑茶坑道中》。 请同学们熟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强调“着”的读音)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2?请同学们默读这首诗,思考:(课件出示) 这首诗最有趣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写古代 的儿童在 _______ (放牛),写出了儿童的________ 。(悠闲、自 在... )你是从哪个字或词感受到的?(眠正着)为什么?你 觉得这首诗还有哪些写法上的好处?(这首古诗前两句写出了天气由雨变晴,大地由湿变干,溪水由浅变满,花草在风中摇曳,大自然充满了 “动”感;第三句写牧童在柳荫下酣睡是“静”,第四句一头老牛在草地上吃草,吃一会儿又向前走一点,再吃一会儿,再走一点,越走越远,是东。动静结合。) 3.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你带着感情再读这首诗,看看 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我们来看:播放视频《桑茶坑道中》。(每 出一句诗,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来) 4?小结:欣赏这首小诗,我们不仅醉心于江南原野自然景色的 优美,还深深领略到人和大自然的融洽和谐。在我们饶有兴 味地观赏小牧童在柳荫下酣然大睡,远望他的牛吃草吃到柳林西边的 时候,不知不觉地,仿佛自己也置身画面之中了。

描写儿童生活的优美诗句

描写儿童生活的优美诗句 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唐·李白《古朗月行》2、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唐·刘禹锡《踏歌词》3、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宋杨万里《舟过安仁》4、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唐·施肩吾《幼女词》5、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唐·韦庄《与小女》6、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王禹偁《寒食》7、旧国迷江树,他乡近海门。 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 ——唐·皇甫冉《同诸公有怀绝句》8、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9、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崔道融《溪居即事》10、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明·徐渭《风鸢图诗》其一11、柳条三尺长,明日清明节。 江南小儿女,采作流苏结。 ——清·许虬《折扬柳歌》12、马啼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怪见溪童出门望,鹊声先我到山家。 ——元·刘因《山家》1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14、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二15、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

语文(心得)之例谈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

语文论文之例谈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 温岭市锦园小学王莹 摘要:人教版语文课本中选录了许多古代名家诗篇。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我们教师受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此类教材的教学。本文着重讨论古诗词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情景表演、拓展三方面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关键词:小学古诗教学多媒体应用情景表演拓展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典籍中一朵引人注目的奇葩,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我们的许多教师却不能很好地把握此类教材,往往造成教学目标制定的偏离,学生对内容的一知半解。近几年,古诗词教学被专家、一线教师空前重视,从各级各类教学观摩课来看,教学策略层出不穷,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教法。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对一些“新鲜教法”的理解和操作有所偏差,造成古诗词教学的低效。下面,我试从古诗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入手来思考小学古诗词教学。 误区一:滥用多媒体--华而不实 古诗词教学中采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优美的意境,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

美情操。在具体操作中,教师一般是在诗歌教学开始时在屏幕上展现诗歌中描绘的景物,通过这些景物来激发学生的联想,调动学生的感官,这就能够比较容易地带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去,进而比较容易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许多教师都认为这非常符合现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要求。 比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先播放了一段庐山瀑布的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再让学生听配乐的课文录音,跟着录音练读。学生很快就能感受到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体会到诗人的感情。通过多媒体的渲染,美的情怀、美的形象跃然而出。 然而,这种效果的获得不是经过诗歌的赏析,而是多媒体的渲染作用。即使我们接着赏析诗歌时学生可能会对其中的意象心领神会,那也是早有了心理暗示才水到渠成的。这样的的教学并没有引发学生的思维,反而影响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个性化感悟,阻碍了他们独特的想象和体验。而诗歌说到底应该是心与心的交流,诗歌鉴赏其实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而非被动的接受、消极的服从。尽管多媒体的介入,让古诗词的课堂教学增色不少,但由于把握不当,学生的能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因此陷入了“华而不实”的尴尬境地。 对策:有效整合--多元互补巧为径 如果我们善于发现多媒体和古诗词教学的互补点,将它们有效

教师古诗教学的心得体会.docx

古诗教学心得体会 古诗,以她那丰富的内容,深远的意境,优美的韵律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灿烂的明星。古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是小学生接触了解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好教材。但由于古诗的形式体制、遣词造句等方面与现在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因此,古诗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个难点。往往教师在教学古诗时,介绍讲解,强调字词,逐句解释。学生埋头笔记,学会的标准就以会背、会解释来衡量。学生究竟从诗中领会了多少美的意境,无从谈起;究竟得到多少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也无从落实。其实,古诗的教学也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发展他们的思维,锻炼他们的能力,让古诗教学也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一、从整体入手,启发学生思维有些教师在教学古诗时,一般从字词着手,逐词逐句理解,往往把一首完整的古诗弄得支离破碎,也使学生学习失去了新鲜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探索性。我认为只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精心安排教学过程,从全篇着手,从整体出发,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索积极性。例如,教学《惠崇春江晚景》这一首诗时,教师精心设计了这一问题:你认为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古诗,兴趣倍增。他们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相互讨论等办法寻求答案,各抒已见,教师再适当加以点拨,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选入小学教材的好多古诗,大多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题材,如《小儿垂钓》、《蝉》等,在教学这些古诗时,不妨让学生自己来表演诗中的人物动作,使学生在开开心心演小品的过程中,体会诗中所描写的内容,增加对诗意的理解。再如,在教学《早发白帝城》、《山行》等诗时,教师也可以运用简笔画来辅助教学。教师画上一座高高的白帝城,学生添上朵朵彩云;教师画上一条长江,请学生加上一叶小舟,再画上重重高山;或是请学生动动脑,画出其中一句的画面。在作画过程中,学生在逐步加深对字词、诗句的理解,同时因为动脑又动手,兴趣浓,积极性高。 随着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多种媒体都可以参与到古诗教学中来。学

描写儿童的诗句(优.选)

描写儿童的诗句 1、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____高鼎《村居》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____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3、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____叶绍翁《夜书所见》 4、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____袁枚《所见》 5、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____白居易《池上》 6、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____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7、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____胡令能《小儿垂钓》 8、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____杨万里《舟过安仁》 9、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____李忱《吊白居易》 10、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____雷震《村晚》 1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____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12、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____贾岛《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 1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____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1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____杜牧《清明》 15、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____胡令能《小儿垂钓》 16、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17、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____蒋士铨《岁暮到家》 18、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____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19、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____杜甫《月夜》 20、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____吕岩《牧童 / 令牧童答钟弱翁》21、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____白居易《观游鱼》 22、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____苏轼《花影》 23、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____范成大《卖痴呆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