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日本民族精神和日本文化的看待

日本民族精神和日本文化的看待

日本民族精神和日本文化的看待
日本民族精神和日本文化的看待

日本原来并不叫日本。在古代日本神话中,日本人称其为“八大洲”“八大岛国”等。据《汉书》《后汉书》记载,我国古代称日本为“倭”或“倭国”。公元五世纪,日本统一后,国名定为“大和”。因为古代日本人崇尚太阳神,所以将太阳视为本国的图腾。日本本身处在亚洲,所以日本的民族性格具有典型的东方特征。日本人属于强悍的蒙古人种,它的文明、文字、文艺传统是由中国传入的。

民族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是每个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发展中不断形成的共同的文化精髓,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种能激发民族奋发向上、顽强进取的精神动力。日本就是凭借着强大的民族精神走到了现在。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个资源贫瘠的岛国。由于生存不易,所以日本人的危机意识相当强,这一方面使实用主义在日本民众的脑中根深蒂固,外在则表现为利益至上和日本传统的团结合作精神——因为只有团结合作才能使民族在这种贫瘠中生存下去。其民族精神的核心是“集体本位主义”。“集体本位主义”乃是日本民族立国之本之魂,是日本近代崛起、现代迅速复兴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面对困难和处于逆境时,民族精神最为强悍的是日本人。是因为他们忍耐、执着、自律,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坚强的生存下去,才有了现在日本的繁荣。

其实在很小的时候,有看过电影里的情节,那就是日本人战败了,就拿出一把很长的刀切腹自尽,我当时因为年纪小,不懂。现在看来真的很合乎日本的民族精神。日本人在战场上被“囚”的时,他们就特别能够忍耐、特别执着,而且有崇高的自律精神,敢于拔刀自尽、以身殉国。日本人在和平时期被“囚”,他也特别能够忍耐、执着、自律,积极有为地开发创新、建功立业。从日本人高度的忍耐、执着、自律看,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日本这个矿藏资源贫乏,严重依赖进口,粮食及多种农副产品不能自给,资源总量没有中国一个贵州省多的小国家,在二战惨败之后,经济却高速发展,迅速成长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曾经有个美国的作家写过一本书,名字叫《菊花与刀》,他想以最简单、最有代表的东西来讲诉他眼中的日本以及日本人。这一书中深刻剖析了日本国民性格中的这种矛盾。其中这样写到:〝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意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背叛,勇敢而又懦怯,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这听起来像是一个矛盾的个体,当中的性格不知道是在描述何物。说起中庸又不是很像的感觉,但是看起来也不像是极端。有许多西方学者因此称其为〝精神分裂〞的民族,但日本人并非没有自己的原则。其实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对别国文化的学习,就往往带有民族特点鲜明的目的性。他们往往忽略了别的文明理论体系中最有价值,对全人类最有益处的精髓部分,而汲取与他们民族早已存在的价值观相契合的那部分。下面举个例子来证明下,比如儒学,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儒家学说从内容、形式到社会功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与发展。日本著名学者朝河贵一曾说:中国人并不使〝忠〞、〝孝〞、〝勇〞成为无条件的,而是设置一个凌驾一切之上的〝仁〞,作为行使〝忠〞、〝孝〞的先决条件。如果统治者不仁,那么人民起义反对他就是正当的。在日本,这些思想显然是与天皇制不相容的。显而易见,根植在日本民族思想中最根本的价值准则就是实用主义。

曾经也有一段话,很仔细的描绘出了日本的独特的民族精神,内容是这样写的:对人的完满和神性的向往促使日本人无限的拔高自己的精神和意志。因为物质的条件总是有限的,要想达到神的无限和全能,只能依靠精神的无限性来激发出巨大的能量。因此日本人蔑视物质,重视精神。在他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的观念就是:身体条件、物质条件的限制不算什么,只要有坚强的精神意志,什么都能做到。这就使日本人的行为方式超越了自然的法则,以精神意志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去行事。因此每个日本人都要成为永恒精神的化身,成为永世长存的

“日本精神”的一部分,不负神的后裔之名。这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精神精神长存。

下面就来熟悉下日本文化,什么是日本文化?日本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樱花、和服、俳句与武士、清酒、神道教构成了传统日本的两个方面,也是刚才我提到过的“菊与刀”。在日本有著名的三道。有茶道、花道和书道。古代日本文化主要得益于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和融合。日本吸收中国文化是多方面的、长期的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汉字和汉文、儒学、律令制度和佛教是日本吸收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正是在中国文明的巨大影响下,到公元4至5世纪日本列岛就渡过了野蛮阶段,进入了文明阶段。在后期,也就是现代,日本的文化更多的是受到西方的影响。在与西方文化共流、撞击与相融中,探索出现代日本文化发展的独自道路。日本聪明的是,不是一味的吸取外国文化,而是拿些和本国相似的加以利用改造。同时在现在,日本的文化也深深的影响着我们中国。从生活到学习不等。

以儒家中和思想为核心的中华文化是一种真诚的和平文化。这些在国产动画片中都被以各种形式所表现。但是,在大部分日本动漫里,几乎都可感到那种冷酷无情的战斗狂和无赖般的挑衅滋事的精神毒素。同样是战斗,中国有一笑泯恩仇的精神,而日本一定要拼个你死我活的格杀,不然没完。暴力文化长久的浸溽,就像核辐射,把青少年教唆得破坏成性。中国的文化你在何处?未来的你能否依然辉煌灿烂,在被日本文化的冲击之下,你是否会风雨无阻的继续被我们所颂扬和传承?我不敢认同,在日本的强烈文化冲击之下,我们都被遮上了黑色的布纱。

上面说的只是其中一种,其实还有很多都是一样的道理。我们身为下一代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要懂得什么是好的,日本的一切并不都是好的。我们的儒家的文化还是该好好的继承下去,中国还是需要后继有人的不是吗?作为华夏文明的后裔,我们应该有责任去爱自己的祖国、爱自己祖国的文明,哪怕祖国再落后,哪怕这种爱带有自负的情感,这是一种责任。就象别人的家再好,那不是我的家,我的家再不好,也是我自己的。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受到各影响,但是关键是不能从洋媚外。

浅谈日本文化特点

浅谈日本文化特点 08094020 张家瑞 2012/05/16

浅谈日本文化特点 日本民族是一个勇于和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民族,日本文化是通过吸收、选择、融合外来文化才得以形成的混合文化。1万年前到公元前3世纪,是日本的绳纹文化时代,当时的日本是一个狩猎国,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徐福人海东渡对日本社会变革及文明进步起了推动作用。公元3世纪至公元7世纪渡来人源源不断地将大陆先进文明带进日本。日本对唐文化的吸收在奈良时代达到高潮。在长达千余年的对大陆文化的借鉴中,日本把大陆文化变形、融合,使之日本化,最后使大和文化日渐丰盈起来。二战后,美国文化又滔滔涌人。这三次外来文化对日本的冲击过程也是日本贪婪的吸收过程,日本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将传统与现代、外来文化与自我文化有机地结合,形成具有日本特色的“杂文化”。 一.日本“杂文化”的主体性和开放性 1. 日本文化的主体性 众所周知, 从历史角度看日本的周边是文明古国。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 日本作为远离大陆的孤岛独自发展了自身的文化。与亚洲的文明中心古代印度和中国相比, 古代日本文化处于低水平的状态。古代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相遇时,就好比水往低处流, 当时已非常先进的中国文化被日本所吸收。到了近代, 日本的社会文化发展相当迅速。也是由于与西欧资本主义文化相比落后很多, 因此近代以后的日本开始大规模地吸收了西洋文化。 日本是岛国, 与文明中心地的中国以及中国的邻国朝鲜隔海相望。在近代以前的日本, 这个距离, 某种意义上给予了与外界交流的主导权。也就是说, 顺应时势或必要时日本经由大海从大陆引进所需文化, 时运不济或不必要时再次利用大海一时关闭交流的大门。日本利用有力的地理环境, 建立起统一的国家以来, 一千多年间没有受到外来的侵略和征服, 也没有像弥生时期的大规模的外族人种的迁入。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军的占领, 日本之前从未有过外国军队的进入。这与当时的亚洲大陆和欧洲频繁征战, 发生民族冲突不同, 日本文化得以走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日本在吸收外来文化时常常根据自国的需要有选择性地接收。这种开放和封闭的地理环境同时带来的是日本文化的两面性。开放的同时关闭, 一时开放一时关闭的外来文化的吸收也具有两面性。 日本人自古以来信仰多神论认为世上万物皆有神, 神支配人们的幸福与不幸。六世纪时佛教传到了日本。现在在日本人的生活与习惯中一般来说喜庆时以神道仪式庆贺,不幸之事采用佛教仪式。这种多元化的思维方式给日本文化带来了极大地融合性, 使外来文化和土著文化保持其不同的同时得以并存。 2.主导性,选择性,融合性,保守性 日本的主体性又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浅析中日跨文化交际

浅析中日跨文化交际 ——以笔者的真实经历为例 摘要:中日之间的历史源远流长,两国的文化交流相互交融,以留学、就业、移民等形式交往亦日益频繁。随着相互交流的不断深入,在交际中也出现了不少文化休克现象。本文主要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以笔者身边的中日之间的交际事件为案例,浅析中日两国在文化方面的不同,提高中日跨文化交流意识。 关键字:中日跨文化差异 前言 进入21世纪,中日关系愈加成为人们极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隔海相望。不管是在文化还是历史上,都有着必然的联系和相似的地方,但是由于受到两国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日在各自的文化上有着很多的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若是不能正确理解看待对方的文化,便会产生文化冲突,造成交际障碍。 一、请客与AA制 案例:有一次,我和室友(中国学生)一起邀请玩得比较好的日本留学生去中国餐厅吃四川菜,因为知道他喜欢吃麻婆豆腐。我和室友在之前就商量好我们俩请留学生吃,先由我来付钱。但是在付账时,留学生坚持要付自己的那一份钱,即使我们一直在解释这次是我们邀请你来吃的,你就不要出了,下次你再请我们吃吧!但是在付完帐后他还是把那份钱给了我们。 日本人在吃饭的时候一般坚持「割り勘」(AA制),和同事以及朋友聚餐时都是“均摊付款”,即使共同招待客人,而且可以在客人面前公开算帐、掏钱。在中国人眼里,这是一种丢脸的行为,而且是一种“冷淡”的表现,作为好朋友,不应该斤斤计较,应该是今天你请客了,明天我再请回去。「割り勘」的习惯于昭和20年代从美国进入日本,30年代迅速普及。因为它迎合了日本人的心理,所以倍受欢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日本向美国式产业社会转变和向消费社会迈进,日本社会以往的「義理人情」意识逐渐淡薄,人们不再追求真正的感情、永恒的友谊,而希望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这种变化反映在交际关系上有两个具体特征:一是谁都不愿欠别人的情;二是感情,人情只局限于一时一事,和以后及别的事无关,所以一切都要当场算清、了结。在现在的日本,已不仅表现在共同餐饮时的付款方式上,而且几乎表现在所有共同消费的行为之中,似乎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种「割り勘」文化。而中国人乐于“套近乎”,交谈双方力求拉近双方的距离,在一些场合急着付账。比如坐公交时碰到熟人会抢着为对方付款;买饮料时为对方买一瓶等等。 日本人在为人处事时信守“距离美”的原则,人际交往不愿欠他人的情,“距离意识”在日本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国人乐于人情往来,认为这样会促进双方感情的交流。由此可以看出,日本人的人际交往距离远远大于中国人。因此,在与日本人交流时一定要尊重他们的文化,避免产生“日本人小气、冷淡”等文化误解。 二、寒暄 案例:刚开始学习日语的时候,有一次吃完午饭后正好碰见要出校门的外教,于是我走上前去问「先生、昼ご飯を食べましたか?」(老师,吃饭了吗?),外教听了我的问话显得很惊讶,想了一会说到「ええ、もう食べましたよ。」(嗯,吃完了哦。)我又接着问「どこへ行きませんか?」(您去哪呀?)这下外教感到很疑惑,说到我去外面的水果店买点水果。还有一次夏天的早晨,去上课的路上碰到了日本留学生朋友,他向我打招呼「今日は暑いですね。」(今天真热啊!),我根据自己的感觉,说到「いいえ、熱くないですよ。」(我觉得

我眼中的日本文化

我眼中的日本文化 提起日本文化,首先我要说的是,我是一个日本动漫迷。因此,我对日本文化的了解,大部分来源于动漫。其余的对日本的印象,则是通过我们国内的报道,引进的日本电视电影得来的。 由于日本的那段不光彩历史,以及近年来日本右翼篡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等一系列令人不齿的行径,令很多中国人为之愤慨。所以,每当我说我喜欢看动漫,或是说我要学习日语时,我的很多好友都会用一种很轻蔑的语气说:“小日本的东西有什么好看的(好学的)。”之类的话。每次听到这种话,我都会想,我们的想法会不会太极端了,难道所有日本人或日本文化都是不好的吗难道他们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不见得吧。 我喜欢日本动漫,并且深受动漫的影响,所以我并不“仇日”,但我也没有因为动漫而“哈日”。我希望以一种理性的眼光来看待日本文化。任何一种文化只要存在就一定有它的价值所在。正如中国文化有它的精华也有糟粕一样,日本文化有不好的地方也有其可取之处。 首先要说的是日本人很有礼貌。中国虽然自称是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礼仪之邦,但是在礼仪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不如日本。日本人非常注重对小孩子的礼貌教育。我曾看过一篇去日本大阪生活的中国人的文章,写的是每天早晨他送孩子去幼儿园,都会看到幼儿园的园长站在学校的大门口,满面笑容的对走进校园的学生大声招呼说:“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走进学校大门,而

站在校门边的园长,就一个接一个的对走进校门的每一个孩子面带笑容地大声问候,不疏忽其中的任何一位。一开始他还觉得奇怪,后来也就习惯了,因为他的孩子上小学后也是如此,校长也会站在校门口问候每位学生,而且日本的学校似乎大都如此。如果学校有300名学生,那么校长每天早晨最多说300次“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但如果学校有800名学生呢也就是说,校长每天要第一个到学校,守在学校门口等待孩子们的到来,有800名学生的话,校长每天就要问候800次!而且不仅仅是一天,而是风雨无阻,天天如此。这就不得不令人心生敬意了。这每天早晨的800此问候,不是给领导,也不是给上级,而是给自己的学生。试问中国的哪位校长会如此呢现在很多人都说中国的学生没礼貌,虽说不是全部,但至少有一大部分如此。可是仔细想想,这“没礼貌”难道不是由学校、家庭、社会造成的么中国现行的教育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幼儿园本应该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地方,可是现在的幼儿园并不是很重视良好习惯的养成,反而提前开发孩子的智力。家长们也是担心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争先恐后的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忽视了最基本的礼貌教育,以至于后来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低下头,谦虚地向日本人学习学习。中国有句老话,叫“身教重于言教”,与其用语言去指点孩子说要如何如何才是懂礼貌,还不如从我们自己开始,用实际行动示范给孩子们看,什么是礼貌。因为在礼貌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根本不需要大人告诉他“什么叫礼貌”,他也同样会做得很好。 暂且不说这篇文章,从动漫中就可以看出日本人有多么的懂礼

日本文化特性浅谈

董叶飞(1041051009)5.对日本文化的一点认识 日本文化特性浅谈 摘要:基于中日之间的复杂关系分析了解日本文化特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阐释日本文化的特点以及中日文化的异同,旨在深入剖析日本的民族性格,了解日本文化特征。 关键词:日本文化文化特性文化比较日本文化双重性 中国、日本一衣带水,千百年来恩怨相系,在交流与碰撞中发展着各自相通而又迥异的文化。我们曾以天朝上国的姿态睥睨东方的小小番邦,我们也曾背负东亚病夫的耻辱忍受近代数次战争的欺凌。时至今日,多极化的世界中,两大国相互依存而又相互矛盾的状况更是纷繁复杂。近来,围绕钓鱼岛问题中日矛盾升级,一度走向缓和平稳的外交关系又陷入僵局,在成都也出现了反日游行和抵制日货的号召。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无论是怎样反对他攻击他,总而言之,非晓得他不可。” ----戴季陶 无庸置疑今后中日间将有更多的摩擦与碰撞也会有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可无论怎样我们都有必要了解日本熟悉日本文化。下面是我对日本文化特性的一些认识。 日本文化中包含对等级制的绝对信仰。 日本在漫长的封建时代保持着严密的封建等级制度;即使在明治维新后走向资本主义等级制也是组织社会结构的主导形式;日本资本主义社会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在现代文明和西方民主传统的影响和冲击下,旧时代那种金字塔式的鲜明的阶级划分已不复存在了,但等级观念在其社会意识形态和民族性格中是难以磨灭的。 对等级制的绝对信仰从根本上促使日本形成了与西方民主国家完全不同的战争观。即建立以日本为核心的大东亚国家体系,让落后国家和外部强国各得其所。基于这种观念,日本认为二战的动机是合理而纯洁的,因此堂而皇

浅谈日本文化认识

浅谈日本文化认识 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和了解,让我们从各个方面对日本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日本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尤其是日本的经济,科技,经济管理,教育等都是值得我们发展中国家借鉴的。 也许是小时候学的历史知识在我的心里太过于根深蒂固,对于日本这个国家我总是怀着一丝敌视,直到现在才学会了辩证的看待。 日本文化是传承于汉唐宋明的汉民族古典文化,中国文化是多民族文化融合而成的优秀文化。不可否认,日本这个民族在吸收不同文化的方面有着超乎寻常的能力,例如,茶道,书法等等,都是在中国之华夏文化的基础之上而创造而来。我们中华民族秉承了孔老先生的儒家思想,不断的吸收现代文化的同时,也摒弃了许多传统文化。比如说,在新民主文化时期,胡适先生提出中国汉字拼音化,如果胡适先生这一想法得以实现,实乃中华民族之大不幸。正巧这些被我们渐渐忘却的传统,正被别人弘扬着,我想这也是前几年中日、中韩传统节日之争的原因吧。 日本的文化主要表现在风俗习惯,文学等方面,日本以礼仪之邦而闻名于世,讲究礼节世日本人的习俗,平时人与人见面时总要互相鞠躬,并相互问候;日本的当代文学与其他的事物一样,有其丰厚的渊源,部分来自中国的传统的影响,也有来自多元化的西方的思想,当然日本历史悠久的传统特点也是少不了的。九世纪是日本与中国直接交往的时期,这时候中国的古典文学对日本的文学影响至深。日本

的文化艺术主要以体现在茶道,花道两方面,茶道是日本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之一,在世界上享有声誉,而花道,顾名思义就是插花艺术,日本的花道始于十五世纪,花道有多重流派,而每一种流派都有自己的哲学思想,而且他们所遵循的艺术准则以及这些准则所蕴含的人生观,自然观和宇宙观基本是一致的,特别强调事理一体,因此,尽管日本的插花艺术千姿百态,但象征天地人的三条线是罪基本的格局。说到日本的体育文化,当然少不了相扑,柔道和剑道,相扑是日本的国技,不仅在国内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年来在过外也颇受外国人的欢迎。而柔道起源于古代的武术,可追溯到柔术,剑道是由日本传统的剑术发展起来的,剑术原为武士掌握格斗技术的训练手段,1970年国际剑道联盟成立,剑道开始被承认为世界性的体育项目,剑道在战后一直衰落,但现在开始复兴。 我最欣赏的还有日本的茶道。说起日本的茶道,它还是起源与中国,但其中具有日本民族味。日本茶文化是在唐朝时期传入的,几百过去,日本仍旧保留了一套完整的茶文化,并得到日本茶道。而中国的茶文化,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完整的保存下来。我想这与中华子孙所受的儒家思想不无关系,隐忍的接受着外来文化,却在隐约中失去了自己特有的传统。在我们批评他人抄袭我们的同时,我们也要反省下自己,为何没有保护好祖先留下的财富。 日本人相当注重形式,茶道便是这样的一种体现。他们喜欢当着客人的面准备食物,像铁板烧,让客人不仅能吃到食物,还能学习到烹饪的方法,茶道也是如此。许多人会认为,日本人饮茶,只重形式。

浅谈日本人的数字禁忌与喜好

2011年1月第24卷第1期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 l o fH e il ong ji ang V ocationa l Insti tute o f Eco l og ica l Eng ineer i ng Jan.2011 V o.l24N o.1浅谈日本人的数字禁忌与喜好 李 萍 (鸡西大学东方语言系,黑龙江鸡西158100) 摘 要:数字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透过数字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的日常生活、文化和历史。通过对日本人的数字禁忌与喜好,管中窥豹,透视日本的文化一角。 关键词:数字;日本;喜好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341(2011)01-0157-02 所谓数字,就是记数用的记号、文字,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不能够缺少数字,因为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字在我们心中的地位根深蒂固。但是,即使是同样的数字,由于和一个国家的人民的日常生活、文化和历史紧密相连,以及生活习惯的不同,因此,各国人对数字的理解也不一样。数字不仅仅是传递数字信息,对人们的思想、人生观和感情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关于日本人的数字喜好的询问调查,喜欢的数字的顺序如右表: 日本由于受到我国古代视阳数为吉祥数字观念的影响,对奇数颇为偏爱。认为奇数是可以给人带来幸福和财富的数字。在庆祝节日、结婚典礼、婴儿起名等喜庆活动中,都用奇数进行祝贺。比如,三月三是女儿节,五月五是男孩节,七月七是七夕节。 七五三 节就是日本人为七岁、五岁和三岁的孩子祝岁的节日, 七五三 也是节日待客上菜的数字,即第一道菜上7个,第二道上5个,第三道上3个。 三三九 收稿日期:2011-01-02 基金项目:关于中日两国对数字喜好的文化研究 作者简介:李萍(1980-),女,黑龙江鸡西人,助教,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日语教学。 日本人喜好的数字统计表(n=100)排 序日本人喜好的数字人 数所占百分比 1728人28% 2824人24% 3317人17% 46,511人11% 52,99人9% 617人7% 70,44人4% 度 是结婚典礼上新郎和新娘喝酒的数字,即用三只酒杯,新郎和新娘互相交杯换盏,每杯三次,共九次,象征相亲相爱,白头偕老。在日本12个重大节日中,除了不可避免的10月10日体育节外,其余全是奇数。日本运动员也多偏好使用奇数号码。日本的和歌、俳句也是遵循5、7、5的音数律。 下面我们详细地介绍一下日本人的数字喜好。 1,看来既像粗壮挺拔的大汉,又似亭亭玉立的少女。但日本人却对它没感觉,1虽然是奇数,但是太过孤单,对喜欢从众的日本人来说缺乏吸引力,好在它是奇数,所以就有了不被讨厌、也不受喜欢的独特地位。 日本人在婚礼等一些喜庆场合送红包,送的是3、5、7等奇数数额,一般不送 2 ,日本人认为2这个数字容易导致新 becom e i ncreasi ngly accep ted.N o t a ll discourse ana l ysts use Functiona lG ramm ar as set out here,but the vastm ajor it y re l y on recognizably si m ilar models o f language.A s probab l y t he mo st full y deve l oped v ers i on of a tex t o riented f unc tiona l approach, Functiona lG ramm ar has t he great advantage that it is t here ready for use by ana l ysts whose m a i n focus may be on diff e rent aspects. W ith the deve l op m ent of FG,t he most recent ed ition Func tional D iscou rse G ra mm ar(FDG)appears.Itsm a i n develop e rs are K eesH engeve l d an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411312757.html,chlanM ackenzi e,but m e mbers o f the Amsterdam based Functiona l G ra mm ar Co lloquiu m w ere acti ve l y i nvo l ved fro m its incepti on.Be i ng mo re su i tab l e for the analysis o f pheno m ena t hat ex ceed the level o f the clause than it predecesso r,wh ile re ta i ni ng m ost o f its m erits,Functi onal D is course G ra mm ar has graduall y co m e to replace the use o f Func ti onal G ra mm a r,although the t wo coex i st qu ite happ ily. References: [1]Y ang Y uchen.Introduci ng D iscourse Ana l y si s:fro m T heory to P ractice[M].N o rt heast of N or m a lU n i versity,2004. [2]G eo ff T hompson.Introduci ng F uncti onal G ra mm a r[M].Fo r eign L anguage T eachi ng and R esearch Press,2000. [3]H a lli day.An Introducti on to F uncti onal G ra mm ar[M].L on don:Ed w ard A rno l d,1985. [4]Cou ltha rd.A n Introduction to D i scourse A nalysis[M].L on don:Long m an,1977. [5]http://m i nerva.li ng.m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411312757.html,.au/resource/V irt ua ll L i b rary. 特约编辑:易 殊 157

有关中国对日本文化的影响的英语300字作文

作业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elf-check:Finish the Editing Checklist attached. Peer Review: Finish the Editing Checklist attached. China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Japanese culture Historical records and archaeological discovers show that in the first century BC, Chinese and Japanese came into contact. From then on, the two country have been keeping in touch with each other. In the history, China has advantages over Japan in the areas of science and economy. Therefore, there is a large amount of Chinese culture adopted by Japanese. Particularly, in the Tang Dynasty, which is the most splendent dynasty in the Chinese history, China left a permanent mark on the Japanese culture. As a consequence, in the historical and modern Japanese culture, it is noticeable that China has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Japanese culture in the areas of language, life habits and cartoon. In the first place, the influence of China on Japanese language is evident. As is well-known, almost every Japanese name consists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deed, in a sense, Japanese language words originate from Chinese characters, though their pronunciation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ddition to language, another important area affected by Chinese is life habits. Japanese traditional coat, kimono, has become a symbol of Japanese women. However, it is the cloth of Tang Dynasty that is transformed into the kimono. Turning to the subject of Japanese daily life, drinking tea is one of their important habits, but the tea, tea ceremony and tea sprit all dates from China. Finally, it may be incredible that the Chinese culture also has a mark on the Japanese cartoon, which is not outstanding in China relative to the language and life habits. Some characters in the Japanese cartoon are expert at Chinese kungfu, which is one of the Chinese symbols. Moreover,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cartoon inspired by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that is the most famous fairy books in China. Although the influence on cartoon is indirect, it suggests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China. In conclusion, in the areas of language, life habits and cartoon, China makes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Japanese culture, regardless of the other important areas. However different Japan will be from China, the influence of China on Japanese culture is eternal. Comment and suggestion:The ad writing employs Classic syllogism to state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culture on Japanese. It is coherent and understandable,but it doesn't have enough actual examples to support the idea.

日本文化论文

中日文化认识的差异 摘要: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被遗忘了,被西洋节日入侵了。大多数人没有想着去过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特别是青年人都不愿意过传统节日。而日本人却用他们的灵活性把东西方的两大文明有机的融合、吸收、消化,最终创造出了独特的日本文明。 关键词:中国日本茶胡服节日 正文: 日本是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由东向西延伸的弧形岛国,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北面与库页岛、西伯利亚隔海相望。陆地面积377880平方公里,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其他6800多个小岛。领海面积310000平方公里。日本境内多山,国土的四分之三以上是山地和丘陵,仅沿海一带分布着狭小的平原,临近东京湾的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不仅能使传统民族文化能够很好的保存下来,而且与亚欧大陆国的交流也变的更加方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此,自从日本国对外开放以来,在无形之中形成了再吸收提取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保存自己原有的文化基础这种社会制度。 对于日本来说,中国是个大国,自中国而来的东西历来都是受到重视的,因为他们坚定的认为中国这个大国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有价值的,所以有时候,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笃信甚至超过了中国人自己,在日本有一个江户医学,把中国传入的医书几乎本本奉为经典,尤其是对于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真的是奉为圭臬,已经到了一个字研究的地步,这也是受了清代乾嘉学派考据学的影响,可以说日本人恪守中国学问准则的程度几乎天下第一。很多中国古籍的保存和整理都得益于他们,这一点是历代中国人都应该惭愧的。但是这也是日本人求真的结果,同时可以看出这个民族做事很认真。 日本人的席地而坐,木屐、踏踏米、和服什么的都是由中国传入的,其原产地在中国南部的云南省,而喝茶的习惯则是在纪元前数百年前就已经开始,大约是前汉的时代,而茶的兴盛大约是在唐朝,日本人好多风俗习惯都是仿照唐朝的:日本人利用汉字的偏旁创造了他们的文字,日本当时的都城平城京,城市建造布

论樱花在日本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及其演变

论樱花在日本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及其演变 王雪(072021022) (咸宁学院人文学院) 不同民族的人们赋予花卉不同的涵义,就像梅花之于中国,经过历代文人、画家、仁人志士的吟咏,描绘,逐渐积累沉淀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之魂”的象征。樱花作为日本国的象征,则集中体现了日本民族特殊的审美观念。每年的三月到五月,日本由南到北,都会陆续进入观赏樱花的季节,每到这个时候,日本各大电台和报纸,都会争相预报各个地区樱花开放的情况,为人们观赏樱花提供便利,被称之为“樱花前线”。但在日本人数千年的认识发展长河中,樱花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并不是一开始就作为大和民族的象征的,其象征意义是随着日本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而不断演变着的。 一、谷物丰收的象征 成书于日本元明天皇和铜五年,即公元712年的散文《古事记》,是日本最早的古典文学之一,书中在叙述日本开天辟地的神话时,记载了一个叫做“木花之佐久夜比卖”的神女,传说天皇的祖先、天照大御神的孙子迩迩艺命降临人间时,遇见了大山津见神的女儿“木花之佐久夜比卖”,[1](P39)因其艳丽动人,迩迩艺命就向她的父亲大山津见神求婚。大山津见神非常欢喜,便把象征繁荣的“木花之佐久夜比卖”连同象征长寿的她的姐姐石长比,携带百台结纳彩礼,一同奉献给了他。由于姐姐的相貌丑陋,迩迩艺命看着害怕,便送走了姐姐,结果以后的天皇寿命都不长。 “木花”在古代日本专指樱花,“木花之佐久夜比卖”是樱花盛开的意思,而樱花对于古代人们来说是繁荣的象征,因而大山津见神为了祈求天皇代代都像樱花盛开那样繁荣,才把“木花之佐久夜比卖”送给迩迩艺命的。 在民间神话中,樱花除了象征繁荣,还有象征谷物丰收的说法。 根据日本民俗学者和歌森太郎的考证,樱花(sakura)中的sa是指农耕之神、谷物之神;kura,根据磐座(iwa kura)、高御座(takami kura)等例子看(日文里“座”读做kura),kura在古语中应该是神灵的供台,所以,sakura是指稻谷神灵的依归之物。[2](P135)由此可见,樱花的盛开与谷物的丰收相关联。 远古时期,每当樱花盛开,人们都会围绕着樱花树载歌载舞,这就跟中国的人民为了祈求神灵的庇护,每年都会举行唱歌、跳舞、喝酒、摔跤等娱神祭祀活动一样,日本远古人民是用围着樱花树载歌载舞的方式以求农耕女神赐予丰收。在他们看来,繁花似锦的樱花是驾临人间的农耕女神的化身,她在用樱花的繁茂与否来预示农作物在秋天的丰收与否。 另外,在当时还流行有“镇花祭”这一习俗。这是当时的农民为祈祷山上的樱花长时间的盛开而举行的祭祀活动。盛开的樱花作为稻花的象征,在人们心中是一种吉祥的兆头,就像中国的瑞雪

谈对日本文化的理解.

我看日本 大和民族真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民族。无论是《菊花与刀》还是《樱花与武士》 ,许多国内外的学者似乎都想靠着二手三手的资料和几年的旅日经历, 清晰的描述日本社会的演进, 但这似乎太难了。一个种族的优越性也好, 民族的劣根性也罢, 似乎不是旁观者能够准确体会的, 也不是身在其中的该国国民所能准确概括的。就我个人而言, 日本, 是一个让我敬佩让我愁的国家。 之所以敬佩。原因有三。 其一,日本人好学。谁强跟谁学,学得也很灵活,见风使舵,不在一棵树上吊死。古代中国强,那跟中国人学。学制度,大化改新;学宗教,弘扬佛法;学文化,文字、服装、舞蹈、饮茶。但是有一点他没学好, 中国的科举制度它没学, 这给日本后来的历史造成了很大影响。没科举意味着官职是世袭罔替的,这也是导致日本天皇式微,幕府强大的原因之一。到了近代,中国不行了,美国鬼子找上门了,那人家就跟美国学。人家不耻“上学” ,不惜一切代价的学,学最好的,哪个国家的好东西都藏着掖着想垄断是吧,那我“偷师” 。比如说, 德国啤酒最好是吧, 那人家就派个人去德国慕尼黑的啤酒工厂里工作, 那哥们也忠于天皇, 成天下了班没事就往厂子门口等着, 等着往总经理的汽车上撞, 只为了尽快结识总经理, 进入管理层,拿到配方。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这种不择手段的“学习”真的是让我大受刺激。我个人认为这种学习精神值得全世界学生、学徒发扬光大。可是感觉中国的传统总是在宣扬“不耻下问”的难能可贵,历史书上动不动就说古代多么多么辉煌,什么什么领先,不知是适度的民族自豪感还是过度的民族自卑感。 其二,日本人能创新(但不是原创。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学生考试一样,我刚开始抄你的是吧, 但是全盘照抄之后我再自己琢磨琢磨, 稍微一改进就把你超越了, 考出来的分数比你还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起点高,发展快啊。刚开始不知道怎么造汽车、造电视吧,但我几年之后就比你强,东芝、松下、索尼、夏普……带电的、顶级的全是日本货。我质量比你好,款式比你新,用料比你少,价钱比你高,就是卖得好!

浅析日本文学中的“物哀”情怀

浅析日本文学中的“物哀”情怀 发表时间:2018-11-23T09:48:14.970Z 来源:《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11月作者:刘斌 [导读] 更对日本人精神价值观产生了诸多影响,在日本人的性格中仿佛注入了一丝婉转、一抹阴柔,形成了一种难以诉说之美。本文以日本文学作品为载体,阐述了“物哀”这一文学理念的发展历程和在日本文学中的地位,希望对正确认识日本文化有所帮助。 刘斌辽东学院 摘要:“物哀”作为日本文学的美学理念由来已久,不仅在日本文学作品的各个方面予以体现,更对日本人精神价值观产生了诸多影响,在日本人的性格中仿佛注入了一丝婉转、一抹阴柔,形成了一种难以诉说之美。本文以日本文学作品为载体,阐述了“物哀”这一文学理念的发展历程和在日本文学中的地位,希望对正确认识日本文化有所帮助。 关键词:日本文学日本文学美学 在岛国的自然风土的熏陶下,日本人形成其特殊的文化性格和精神结构,培育出崇尚悲哀、幽玄、风雅的气质,进而成为酝酿日本艺术精神的底流,产生了相应的独特的日本艺术美的形态。 一、何谓“物哀” 通过古代神话、历史传说,歌谣等口头文学,以及8世纪有文字记载后诞生的历史文学《古事记》、《日本书纪》和最早的歌集《万叶集》等作品,开始萌发日本文学的“哀”的美学理念。在《源氏物语》中,日本江户时代的国学家本居宣长首先提出将平安时期的美学理论命名为“物哀”,并解释为“在人的种种感情中,只有苦闷、忧愁、悲哀——也就是世间诸多不如意的事,才是使人触动最深的。”“物哀”意识在日本文学中,所体现的是纤细而幽怨的情调,着眼点不是炙如烈酒的浓重,却是淡如止水的清雅。 “物哀”先于其他各种美的形态而存在,它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属于日本固有的美范畴。从《古事记》、《日本书纪》时代开始,日本文学就已产生“哀”的美学理念。换句话说,从古代起,“哀”就深深地渗透到并参与了日本文学的形成,其内与容也随着历史的推移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最终形成了“物哀”这样一种特殊的日本艺术美的形态。 二、日本文学中“物哀”产生的根源 日本人何以催生出物哀文化?为何华夏文明、欧美文化都没有衍生出这样纯洁哀婉,不染纤尘的文学形式?物哀的根源据我来看来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阐述: 首先,日本的自然环境是影响物哀文化产生的重要条件。 日本国土狭小,且自然条件多样,列岛四面环海,岛内火山纵横交错,有水汽蒸腾的温泉,茂密森林覆盖大地。由于日本地处岛国,终年雾霭笼罩、景色朦胧。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也产生了日本自然环境的多样;同时,由于岛国较易受到火山、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侵袭,使日本人时刻处于一种朝不保夕,现在的拥有顷刻就会消散的悲凉感。 其次,日本的宗教及中国佛教、道教也对物哀文化的产生起到了推进作用。 日本的宗教教义奉行“万物皆有灵”,视自然界万事万物为神祇。日月星辰、山川海洋、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它们都是神灵,作为人都应崇敬、亲近以及感怀。至于佛教,日本学者村岗典嗣指出:《源氏物语》中的“物哀”,“流露着一种悲哀、空寂的情调,其中有的平安朝文化的伴随享乐而生的空虚,也可看出佛教无常观和厌世观的影响。”道教崇尚“虚空”,本身就带着消极、悲观的情感色彩,这种消极悲观融合进自然而生凄美悲凉的美感,这种美感就带给人清冷淡泊的超然感受。所以说,物哀文化的产生与当朝宗教的影响密不可分。 再次,日本文学的发展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唐朝以来,中日两国的人员频繁接触,当时中国的文学作品以及文学思想对日本文化和日本文学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想和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悲美意识,这些都对日本“物哀”情怀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玄学的最大特征是关注人的个性化发展,强调人格至上,最后演变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法则。这种思想与法则促使人们形成“指礼法为俗流,目纵诞以清高”的心理,他们抛弃世俗礼法的束缚,注重发挥自身个性、以自我为尊,热衷于通过艺术的方式来表达思想、认识社会。这种文化特质构成日本“物哀”文学观的特质,是一种相对缺乏理性、注重直觉感受、重视细微之处的文化特质。中国古代文学的悲美意识促进“物哀”文学观的深入发展。中国古代文学的悲剧意识对日本“物哀”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中国文化中的悲剧意识主要体现在对生命短暂易逝的感叹,以及社会环境和势力的重压而产生的失落。这些悲剧意识强烈的唤起生命主体痛惜生命的悲愤,以及积极寻回生命的灼热激情,进而引发悲剧主体试图寻求各种方式解脱生命之苦闷以及寻找生命意义的无奈心境。 三、日本文学中“物哀”的体现 1.《雪国》体现出的“物哀”之美 “穿过县境上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大地一片莹白。”这样简单的文字,却勾画出了动静结合、浩大震撼的画面,让人读此书第一眼,就不由自主与身体所处的闹世所隔离,仿佛也跟着飞去了幽冷清寂的雪国。 《雪国》中对人物、情节的描写无不透露出一股淡淡的无可奈何的忧愁,渴望寻找到迷惘的生命意义,并试图回避城市纷扰的岛村终究没能在雪国完成心灵的超越之旅。男主人公岛村在与驹子或明或暗的情感纠缠中,这次看似脱离桎梏的狂欢,却实则弥漫着压抑与虚无的基调。这种美得悲凉的感觉即是“物哀”之美。 2.《伊豆的舞女》体现出的“物哀”之美 《伊豆的舞女》的故事背景位于日本伊豆汤岛,一个雾霭迷蒙,绿意葱茏的所在。两位主人公也是纯洁干净,不染尘埃的天真:他们虽然都对对方有着清浅单纯的好感,然而从未说出口有过任何表达。故事的推进缓慢宁静,在山路上,在客栈中,十几天的相处宁静淡然,清寂优美。当然这样的清寂是不可能有结果的——二人终究是萍水相逢,离别是理所当然。 川端康成用写尽樱花纷落如雨,或是火山喷薄而出的壮烈与汹涌来写他们的离别,与之前相处的宁静淡然产生了强烈的对比,也正是这对比突出了物哀的终极消散的思想观念。

日本文化常识

1.日本“成人の日”是每年的1月15日 2.日本在二战时期的战败投降日是1945年的8月15日 3.盂兰盆节时,日本人有赠送礼物的习俗,这在日语叫做お中元 4.“雏祭り”在民间也叫做桃の日 5.在日本,每年的2月3号夜晚有撒豆驱鬼迎福的习俗。这一天被叫做节分 6.日本把沏茶、饮茶的规矩称之为“茶道”。而创立茶道的人是千利休 7.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是川端康成 8.《源氏物语》描写的是日本平安时代宫廷贵族的生活 9.《源氏物语》据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其作者是紫式部 10.写下《鼻》、《罗生门》、《河童》等小说,最后以自杀了结一生的作家是芥川龙 之介 11.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国都设在京都 12.日本着名的明治维新始于1868年 13.一部由紫式部撰写的、描写日本平安京中贵族生活的长篇小说是《源氏物语》 14.平安京就是现在的京都 15.相传为日本本土国技的、在“土俵”上进行比赛的体育活动是相扑 16.一个在唐代东渡日本,把佛教及中国文化、生产技术教给日本的中国人是鉴真 和尚 17.以“柔よく刚を制す”为其显着特征的体育活动是柔道 18.百人の歌人の歌を一首ずつ集めてできた歌集は《百人一首》です 19.日本最高的国家行政长官是首相 20.日本皇室的标志是菊花 21.连接日本本州与北海道的是青函隧道 22.1月1日的早晨日本人一般全家一起喝屠苏酒 23.日本全国划分为47个行政区域 24.日本的国土是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以及数千个小岛组成的。 国土总面积约37.78万平方公里。 25.“日本”4这一国名在日语中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 26.日本的天皇仅为国家的象征,没有制定大政方针的权利 27.日语平假名是把汉字草书而来的;日语片假名是由汉字的偏旁部首衍化来的 28.日本的首都东京在明治维新以前叫江户 29.日本现存最古老的和歌集叫《万叶集》 30.植根于本本土的自然宗教是神道教,其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叫神社 31.二战末期,日本的长崎、广岛曾受到美国原子弹的轰炸 32.日本人把樱花开始开放的时间和由南向北推移所经区域的东西连线叫樱花前线 33.日本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地震、台风、海啸、暴雨泥石流 34.《菊与刀》一书中写到:“日本人始终以耻辱感作为原动力的” 35.日本的书写文字通常由平假名、片假名、汉字构成。此外,还有用作标音的罗 马字 36.日本是位于亚洲大陆东部的一个岛国,自东北向西南成弧状排列。北面隔着鄂 霍次克海与俄罗斯相望,西隔日本海与朝鲜半岛、中国为邻,南面隔着东海有菲律宾等国。 37.日本最高的山是富士山,海拔为3776米,是典型的圆锥形休眠火山

浅谈日本茶道文化

浅谈日本茶道文化 日语一年级一班崔蕊学号13100722 日本的茶道缘起于中国,却不同于中国茶文化的以“饮”为主。中国人将饮茶融入生活,没有任何仪式,不带有任何宗教色彩,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当疲惫于劳乏的都市生活后,静下心来,沏一壶茶,或携二三友,在个安静淡雅的地方小聚闲谈。中国茶讲意境,却也是人们生活中简简单单的一部分。而日本的茶道虽承袭中国茶文化的种种,一切典章,文化制度受中国茶艺影响颇深。但日本茶道追求的是更加极端的境界。赋予给茶道更繁杂的过程,及更庄重的意义。 一.日本茶道的起源 日本茶道的历史与发展是从唐代开始由中国传入日本的,主要是由日本遣唐使,留学僧及去日华僧带去的。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天台宗开山大师,最澄和尚赴天台山国清寺留学返回时,不仅带回了天台宗经典,也带回了中国的茶籽,载于近江的台麓山地区。最澄成为了日本植茶技术的开拓者。 与最澄同一时期来华的弘法大师在长安青龙寺学习密宗教义,回国后在高野山金刚寺创真宗言,成为开创“东密”的大师,并从中国带回了制茶的石臼和制茶技术。中本平安朝的时候,弘法大师上了一份《空海给奉献表》于嵯峨天皇,其中道:“……茶汤坐来,乍阅振旦之书。”这是日本最早的饮茶记录。 嵯峨天皇巡幸韩崎之地经过崇福寺来到梵释寺时,留唐归来并兼任两寺大僧都的永忠和尚亲自烹茶献给天皇,天皇很喜欢,当场赐衣,这是日本正史中有关天皇饮茶的最早记载。 首先创立茶道概念的是15世纪奈良称名寺的和尚村田珠光。村田珠光在参禅中将禅法的领悟融入饮茶之中,他在小小的茶室中品茶,领悟出“佛法存于汤茶”的道理。村田珠光以此开创了独特的崇尚自然朴素的茶风——草庵茶。将军义政的推崇使草庵茶在京都附近普及开来。继村田珠光后武野绍鸥对茶道进行了很大的补充和完善,将和歌理论注入茶道中。千利修则将茶道推向平民。之后又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茶道的形式样态。 二.日本茶道的规程 日本的茶道仪式繁杂而且庄重。入茶室前要净手,进茶室要弯腰脱鞋,以表谦逊和洁净。为体现茶室中人人平等,在过去要把象征阶级地位的如宝剑,佩刀,珠宝等物品留在室外。茶室不仅讲究室内布局与装饰,也要室外有幽雅环境。室内布有古董玩物等,典雅大气。茶客进入茶室后要心无杂事,正襟危坐,虔诚受教。茶人要身着和服跪在榻榻米上,先打开绸巾擦茶具,茶勺;用开水温热茶杯,倒掉水,再擦干茶碗;又用竹刷子拌沫茶,并斟入茶碗冲茶。茶碗小而精致,一般使用黑色陶器。献茶前先献上点心,以解茶的苦涩之位,然后接着献茶。 献茶的礼仪很讲究:茶主人跪着,轻轻将茶碗转两下,将碗上花纹图案对着客人,客人双手接过茶碗,轻轻转上两圈,将碗上花纹图案对着献茶人,并将茶碗举至额头,表示还礼。然后分三次喝完,即三转茶碗轻啜慢品。饮茶时嘴要发出吱吱响声,以表对茶的赞扬。饮毕,客人要说吉利话,特别要赞美茶具的精美环境布局的优雅及感谢主人款待。这就是普通茶道的全过程。 当然在茶道的最高礼待中,献茶前请客人吃丰盛美味的“怀石料理”,即用鱼,蔬菜,海草,竹荀等精致菜肴。 三.日本茶道的精神 日本茶道精神主要与禅的思想相联系。总结起来即“和敬清寂”,“一期一会”,“独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