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明的融合

文明的融合

文明的融合
文明的融合

文明的融合—浅谈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互补

泰安一中虎山路校区吕学文

东西方文明的差异不仅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存在着整体文化与个体文化的本质差异。在全球政治、经济、科技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朗的今日,东西方文明的接触、摩擦、碰撞是必然会发生的,但碰撞的结果并非引起冲突,更不会因此而引发战争。碰撞的结果只能是东西方文明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互补和融合,而且在融合的过程中共同向更高层次的全球生态文化飞跃。

中国是东方整体文化的发源地,而美国则是典型的西方个体文化。他们并非是相克的,反而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日本和俄罗斯之所以能迅速地发展壮大,就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得益于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一、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历史根源

文化与人类自身一样古老。科学家告诉我们,人类是从高度发达的类人猿发展进化来的。300万至1000万年前,类人猿从森林里走出来,他用石块磨制第一把石斧,第一次使用音节清晰的语言,这就表明,人类产生了,同时文化开始出现了。文化作为人类的生存方式,它是人类创造的。有了人,便有了文化。

人类文化可分成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等层次。文化的核心是观念的共识。无论是精神的、制度的还是物质的文化,都是由观念形成机制,并习惯性的延续下来,便形成人类文化。

谈起人类文化的起源,不能不涉及宗教。而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就根置于东西方对宗教态度的差异。在人类文化的初期,无论哪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人类最早的神是图腾神。图腾崇拜是最早的人类文化现象之一。自然崇拜是稍晚于图腾崇拜的有一种文化现象。它把天、地、日、月、星、雷、雨、风、云、水、火、山、石等自然物尊奉为神,即自然神。自然神是世界各民族历史上曾普遍存在的又一种宗教形式。公元1世纪产生的基督教,创造了一个上帝。它同上述的自然神不同,是具有人格的神,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神。

在漫长的中世纪,西方一直被神权统治着。教皇的权力不仅在宗教内部,而且还有惊人的世俗权力。在中世纪,教皇甚至可以任免国王,教皇成了最高各级领导。帝王的君权是从属于神权的。虽然教皇、主教与皇帝之间时有权力之争的矛盾,但神权始终是至高无上的。

在文艺复兴运动中,资产阶级思想家抨击封建神学的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来考察一切,通常以“人性”来反对教会的“神性”,以人权来反对封建的“神权”,用“人道”来反对为封建制度辩护的“神道”,主张个性解放和自由,形成了人文主义的世界观。这时,哥白尼发表了“日心说”。日心说动摇了神的宝座。宗教迫害科学家,是神权的垂死挣扎。宣传日心说的布鲁诺被烧死在鲜花广场是。

西方用神权压制人性,东方用儒家思想理顺人际关系。这也是为什么西方出现了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而并未及时地波及到东方的根本原因。

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是自下而上的,而东方的工业革命,一般来说,是自上而下的。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日本工业革命的开端。

中国的情况更为特殊。工业革命需要以市场经济为社会机制,而封建势力是极大地束缚和阻力。中国从五四运动以来,多次反封建,但没有一次是彻底的。从效果上看,真正彻底的反封建是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我这里并非在肯的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误导而失控的。整个文化大革命,可以说是中国封建势力的垂死挣扎,是用封建的意识形态来反封建、反资本主义。整个文化大革命之所以从效果上取得了彻底反封建的作用,正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失败,而并非他的成功。在文化大革命中,封建势力、封建意识形态大暴露,致使中国社会大动乱,损失惨重。是文化大革命失败的严峻事实起了反面教员的作用,教育了全国人民,使人们真正认清了什么是封建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也是他个人在文化大革命几起几落的磨难中锤炼成熟的,因为只有生活在谬误中的人最渴望真理。)整个中国像只“火凤凰”,在文化大革命的烈火中焚烧而新生。试想,如果没有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中国的改革开放,有那

么坚决、那么遍地开花、那么神速吗?因此,总的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也是自上而下的,是在党中央的宏观调控下进行的。

总之,西方僵化而脆弱的神权统治,导致了文艺复兴和自下而上的工业革命;而东方弹性而稳固的君权统治,导致自上而下的工业革命.这就是当前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

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不同的工业革命的途径所产生的结果,表现在当前文化上最主要的差异,就是个体文化和整体文化的区别。西方文化是以个体文化为主,而东方文化是以整体文化为基础的。

文化的核心是观念的共识。东方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而西方文化是以文艺复兴后兴起的各种社会思潮为红线的。影响较大的西方社会思潮中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意志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存在主义和结构主义等。东方的整体文化在儒家思想里有充分的体现;而西方的个体文化在功利主义里有露骨的表达,功利主义是当前西方文化的基石。

1.儒家思想

东方社会的伦理道德是以孔孟之道的儒家思想为基础,所以也有把儒家思想称之为“儒教”的。“三纲”是儒家思想的“脊柱”。三纲是指君为臣纲(忠);父为子纲(孝);夫为妻纲(节)。

欲使统一的社会观念――“三纲”深入人心,即进入人们的潜意识,需要制造氛围和反复宣传。一系列的封建礼仪和法规就是完成该项任务的。如君为臣纲,帝王要君临天下,需要制造方方面面的帝王尊严。皇帝神圣不可侵犯,“圣旨”具有绝对权威。各种君臣之礼繁琐得很,这些都是为了维护“君为臣纲”。“忠”是君为臣纲的概括。是封建社会中社会观念的核心。从系统理论来理解,“忠”构成了系统的整体性。人人都忠于系统的核心,那么该系统必然是巩固的、稳定的。

父为子纲,尤其在封建上层的家族中是十分威严的。父亲即使错了,子女也不能反驳,所谓“父命难违”。子女对父母、小辈对长辈的理解也十分繁琐和严肃。父为子纲,是用“孝”来巩固的。孝是社会美德,24孝的故事被代代相传,造成人人都不愿背上“不

孝”的罪名。

为了维持家庭的稳定,封建社会中是以牺牲女权为代价的。夫为妻纲,用“节”来表示。妇女的第一美德就是贞节;一女不事二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等深入民心;三从四德是“有教养”的妇女必须遵守的;“贞节牌坊是妇女的最高荣耀,实际上是为妇女守节制造社会舆论与范围。在封建社会中婚嫁的礼仪特别隆重,目的也是为了巩固家庭。隆重的结婚仪式,给小夫妻以舆论压力,即使没有感情的家庭也不能轻易离异。

儒家思想轻视科学技术。儒家思想是保守思想,祖宗的规矩必须遵守,标新立异被视作“背叛祖宗“。儒家思想还是封闭思想,构成封闭的封建社会,难以吸收外界的新事物。

虽然工业化使忠、孝、节、义都失去了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但几千年的儒家文化在东方人心目中的整体观念仍是根深蒂固的。从忠、孝、节、义、爱来看,忠从本质来说,应是忠于整体,是增加社会系统凝聚力,形成系统整体功效的极为重要的因素。现在虽然不再宣扬愚忠,但与中央保持一致,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全人类,仍然是现代社会必须具备的美德。孝、义、仁、爱等也是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中的有益准则。这些正好是西方文化中所缺乏的。吸取儒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就是要继承儒家思想中强调社会系统整体性的方面和增强社会凝聚力的各种人际关系的准则。

2.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形成、发展于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的英国。功利主义提倡个人主义,但有追求“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功利主义者宣称,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即从自己利益出发有遵循社会效用原则。

功利主义的核心认为,求乐避苦是人类的共同本性。认为人的本质是利己的,让人们只关心对自己苦乐有关的东西,而不关心与自己无关的东西。只有当别人的福利可以作为自己愉快的手段时,自己才去关心。同样,别人的痛苦如果打扰了自己的安宁,使自己不舒服了,才不得不去设法消除。

西方的功利主义道德观是不现实的空想。他的目标是社会应该人人都快乐、幸福,

既有肉体快乐,又有精神愉快。但这个目标若以追求个人肉体快乐为基础,为出发点,在以生产物质产品为主的工业社会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功利主义的原则与宗教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宗教提倡“禁欲”,而功利主义强调从个人快乐出发。

“存在就是合理”这是黑格人的名言。西方功利主义的问世与宗教过分扼杀人性有关。宗教的道德观否定人类肉体快乐的生理需要,提倡禁欲主义,标榜“苦行僧”,而追求“精神解脱”。无极必反,15世纪开始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摧垮了禁欲主义,解放了“人性”。这就是功利主义的历史根源。

功利主义是现代西方文化的灵魂和核心。西方其他社会思潮的流派,都不同程度受功利主义的影响,可以说功利主义是现代西方文化的基础,正如儒家思想是东方文化的基础一样。

从儒家思想和功利主义的差异中,就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儒家思想构筑了东方的整体文化,而功利主义塑造了西方的个体文化。

二、中华巨龙的整体文化

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向全世界呼吁: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2500年前孔子的智慧,必须重新认识东亚文明。一时间,被视作全球人类未来希望的西方文明,成为众矢之的,被指责为20世纪诸多地球和社会危机的罪魁祸首。

对于经济奇迹倍和文化底蕴的挖掘最具挑战性,当前西方社会认为以东亚文化为共同特征的“筷子地区”(美国人对东亚地区的称谓)构成了对西方“刀叉地区”的文化“威胁”。

1.华夏文明的内涵

1)龙之精神

--万物一体,兼容并蓄的精神境界

龙的精神把天地万物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的整体观),任何现存的事物都

是阴阳交感,五行相荡的产物,对立的两极又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长期以来,这种万物一体、阴阳交感的整体思维方式浸润着我们民族的精神世界。这就是系统哲学和生态文化的基础。

儒家思想指出,人不必幻想在人世之外寻求天堂,而应在现世中建立合乎”人道”的理想生活。为此,孔子为人类构想了未来美好的“大同世界”。可见,中华民族历来就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有着鸿图大愿的民族。

――中华大一统的情结

“天人合一,万邦协和”在民族观上的体现便是中华大一统的情结。

华夏文明是夏商以来多民族、诸文化融汇而成的产儿,作为主体的汉文化也是在历史上融合、同化了许多其他的民族文化而形成的。在华夏历史上,如何处理境内以及与周边民族、文化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重大的政治、文化课题。他们之间有冲突、有战争,但又有交融、有依存,终于在漫长的历史中,经过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愈来愈密切的接触而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凝聚力,造成了“华夏大一统情结”,这种“大一统”观念,三千年来浸润着华夏子孙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种向心力。

陆游一生蹉跎,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写下《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不能设想,假如华夏文明没有“大一统”观念的情结,中国早就支离破碎,变成不知多少个国家了。华夏经遭受了无数苦难,乱世迭出,屡屡陷于分裂之境,然而,却没有土崩瓦解,这是华夏文明的骄傲。

2)凤之道德

――追求和谐、群体本位的人生态度

由万物一体的观念出发,华夏文明对人生的态度便是对和谐的追求和对群体义务的强调。

“仁”是儒家推崇,并为中国人首要接受的道德准则。孔子曾用“爱人”两个字解释”仁”的含义。“和”同样是儒学中典型的处世原则,“和”即追求和谐、中和。由此引出崇

尚和平,反对暴利的华夏品质。

这种以群体、环境和谐为最高行为原则的观念使中国人具有强烈的家庭义务感,并从这一义务感放大为对更大的人类群体――国家,乃至全世界的义务感。孔子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集体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于一身的忧患意识

凤之道德还表现在忧患意识,即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自觉意识,一种以天下为己任、居安思危的态度,其核心便是那种以民族利益为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它是一种深沉的民族感情。

这种忧患意识集中体现了华夏文明中可贵的理性精神。它绝不是一种悲观主义的体现,而是积极进取的警钟。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他看来,只有不断进取,居安思危,国家、民族、个人的生命才会延续;贪图安逸,醉生梦死,只会自取灭亡。

――自强不息、舍身弘道的理想主义

自强不息的精神,突出反映在那些身处逆境而不坠青云之志人物身上。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夜不寐,法奋苦读,终成一代名谋士。越王勾践国破家亡,十年卧薪尝胆,终于灭掉了强敌;齐国孙滨虽肢体残毁,但坚忍不拔,战绩累累;西汉司马迁遭遇了惨无人道的宫刑,仍发愤著述,写下了千古名著《史记》。

――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的谋生态度

在不十分优越的自然条件下劳作的中华民族,形成了特有的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的谋生态度。清老被视为一切社会阶层均需培育的美德。文人学子勤奋读书,称“书山有路勤为经,学海无涯苦做舟”,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与勤劳同时备受赞扬的是节俭,“历览前贤国与伽,成由勤俭败由奢”。

时至今日,华夏文明中勤劳俭朴的奋斗精神仍在建设大庆、研制“两弹”、发展航天事业等共和国建设者身上得以弘扬,仍在海外华侨、华商的创业者得到光大。

3)狮之力量

――沉思人文与社会诸相的性灵之光

19设计春阿破仑就语言:当中国觉醒时,世界将为之震撼。拿破仑之所以将中国誉为“睡狮”,是慑于中国的地大物博和几千年文明所积蓄起来的能量。

一个文明的魅力和生命力不仅在于它有多么丰富的精神境界,也不仅在于它具有多么高尚的道德品行,而且不可或缺的更是在于它是否具有驾驭自然和社会的智慧,是否具有控制自然、改造社会的力量。这种力量最早可追溯及远古神话之中:古神大禹与阿娇姑娘结婚的第四天便离家而去,率领大众讨共公,治洪水,历经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另一女神女娲(wa)补天,历尽艰辛,终于天补好了,地填平了,女娲却因劳累过度而逝去。

人文精神和理性主义哲学传统是中华智慧的深层急流。理性精神和人文主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注重用人的知识来造福人生。正当地球上几乎所有国家和民族都处于宗教迷雾笼罩下的时候,中国成为唯一的例外。它没有把宗教意识奉为民族的意识形态,非宗教的具有浓厚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儒家文化占据着无与伦比的地位。孔子更是把人们的活动领域集中于人文方面,而把鬼神生死之类的宗教问题置之度外,提出”敬鬼神而远之”。后来许多思想家,也大都采取了与此相类似的立场。十分重视现实之意义,高度评价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他们看来,“天地之性人为贵”,人有道德,是“天地之德”;人有知觉,是“天地之心”;人能凭借道德和智慧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并发出“人定胜天”的千古狮吼。

伏尔泰称赞孔子:“卓然不以先知自诩(xu),绝不认为自己受神的启示,它根本不传播新的宗教,不求助于魔力”。狄德罗在《百科全书》中则认为中国哲学的基本理念是“理性”。

2.民族心理能量的爆发

龙之精神、凤之道德、狮之力量是中华文化之根、之源。而民族文化优势的发挥,乃至爆发,更需要民族心理能量的积累。

一个民族或一个人的相似之处在于需要磨练,要历尽艰难险阻。“烈火炼真金”,“凤凰涅槃(niepan)”等都是说明只有在逆境中经过苦难的历程,才能锻炼出钢铁的意志。

孟子曰:“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对一个民族也一样,而且“苦其心志”比“劳其筋骨”的作用更大。精神上受压抑、凌辱更容易积累“心理能量”。一旦全民族的心理能量大爆发时,便能干出惊天动地的伟业。

19世纪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忍受了百余年的屈辱、蹂躏。一个多世纪的民族心理能量积累的总爆发取得了八年抗战的胜利和中华民族的解放。在民族悲剧“文化大革命”中积累的民族心理能量,迎来了改革开放后的巨龙腾飞。请看以下事例:――经济腾飞

中国改革开放后20年来,经济发展之快令世界瞠(cheng)目结舌。国民经济总产值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以至仅用15年时间,便使国民经济总产值提前5年翻了两番。

――消灭贫困

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任务.大会明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经过20年的努力,经济腾飞,消灭贫困的目标也已接近实现。

――优化生态环境

我国正在组织实施的绿化组工程有:“三北”防护林工程、平原绿化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长江绿化工程等十大绿化工程。这些绿化工程覆盖着全国大半壁江山,这是人类历史上又一个改造自然的巨大工程。

――自然资源的合理运用

能源和淡水资源是极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为充分利用能源和淡水资源,我国已经开始建设长江三峡工程和黄河小浪底工程,更为宏伟的南水北调工程正在筹划之中。

――消除环境污染

我国于1997年12月底顺利完成了使淮河水变清的首期工程。在此基础上计划于2000年以前,要求所有工业企业的污水都必须达标排放。

――促进世界和平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中国正在全力以赴搞国内建设,十分需要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为此中国一向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长远利益出发,把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友好合作和促进经济共同繁荣,作为对外工作的根本目的。

3.中国的弱点

――个体能动性还未充分发挥

《新闻出版社》有一篇小文章,题为《我们还没有今天的孔子和庄子》。文中说:“辽阔的中国期待着一个奇迹般的再生。我们还没有今天的孔子和庄子,今天的《离骚》和《诗经》。我们有世界上为数最多的大学群落,但还没有自然科学里的爱因斯坦、海森堡,没有哲学里的康德、海德格尔,没有历史学里的汤因比,没有经济学里的亚当·斯密、凯恩斯,没有文学里的托尔斯泰、卡夫卡,没有艺术里的毕加索、贝多芬……一句话,从总体上看,我们毕竟还缺少影响和推动世界潮流的当代文化巨人。

“我们不得不一次次地承认自己的学生地位。严格的说,我们的很多学科,至今还在靠西方的输血而生存。我们不少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也许因其种种无法摆脱的历史限制,更像一些介绍家、鉴赏家、综述家、资料整理家,而不是创造家。他们即便干得很不错的时候,也只是称职的“导游员”或“节目主持人”,对各种节目融会于心,但是没有自己的节目,或者节目不够完整和精彩。他们是必不可少的,被尊为区域性的名人,但他们还无法被纳入全球性的文化视野。

――起飞相对较迟

中国巨龙正在腾飞,但起飞毕竟迟了几十年。二战后日本起飞,亚洲四小龙腾飞时,中国正在进行全民族自我大破坏的“文化大革命”。别人在腾飞,中国在倒退,正负相加,损失了不止30年时间。

――人口包袱太重

中国时背着13亿人口包袱的“人口超级大国”,即使实行了一对夫妻只生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在短期内人口还会继续增长。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实属可观,在绝

对数值上与世界各大国的距离越来越接近。但一涉及“人均值”,一下子就拉到世界平均水平以下,而且差距甚远。

――人才流失严重

近年来,通过托福、公费、自费、考察等各种途径出国的留学人才为数不少,但学成归国的比例很不乐观。防止人才流失不能仅用行政命令和法律的办法,而应该用磁铁吸针的原理,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

――潜在的民族危机

文化大革命后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至今已20多年了。目前,独生子女们大都属青少年。他们在家里一个个都是小王子、小公主。到了他们这一代“挑大梁”时,真担心华夏文明的优势还剩下多少?

三、美利坚雄鹰的个体文化

美国是一个只有300历史的后起之秀,但他们年轻气盛,带着一股勃勃生机,在20世界中“后来居上”。

当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最初到美国的移民绝大多数都是欧洲人,而且大都是欧洲的先进分子。为此,可以说美国文明是以欧洲文明为基础的。

1.欧洲文明与文艺复兴

欧洲文明从诞生以来,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走过了无数的兴衰路。

从灿烂的古希腊罗马文明到愚昧保守的中世纪黑暗,欧洲文明经历了第一次大衰落。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末,欧洲文明再次兴盛。

欧洲文明史,源必称希腊。

古代希腊人富有探索和开拓的精神,他们认为宇宙万物背后都存在着真理――“逻各斯”,并以一种“认知的激情”去探求“逻各斯”。

希腊的文明是建立在探索精神、自由、乐观主义、世俗主和理性主义的基础之上,注重肉体也注重心灵,对个人的尊严和价值给予高度重视。现代看来,西方的所有理想和准则都能在希腊找到源头。

但进入中世纪后,中世纪的欧洲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教会束缚了人们的心灵,异端宗教裁判所无情地扼杀任何有新思想的人。人们迫切需要一个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来驱散这种令人窒息的黑暗。文艺复兴犹如长空一道闪电,劈开了漫漫长夜。地理大发现使欧洲人找到了一片新的天地。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则消除了残余在欧洲上空的阴影,一种全新的文明破土而出,并以排山倒海之势向世界各个角落发动着冲击。

“文艺复兴时期的骚动”使得个人主义和世俗主义发展起来。神学和基督教对现实生活的控制受到当时新的道德准则和社会准则的挑战。有关人本身的一种新概念已经形成,它体现了对人类的尊严和创造力的一种新的信心。人类无需一心想着神对来世会作何种判决,而只需发展自己与生俱来的能力,尤其是思想力。这就是西方“个体文化”的基础。

如果说这种对人和人的能力的尊重与强调从思想上为欧洲文明的崛起作了准备,那么随后而致的暴风骤雨般的宗教改革运动则从组织上为欧洲的发展扫清了道路。最初实现欧洲文明扩张的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人,以后是荷兰人,随后是英国人、法国人。欧洲的这种扩张性的残酷文明在它的扩张过程中从未遇到过真正的挑战。欧洲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在军事技术和装备上所进行的革命性的改进,使得任何古老民族,任何悠久的文明变得那么不堪一击。

欧洲科技革命的发展,直接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使欧洲的生产力水平突飞猛进,为欧洲征服世界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欧洲虽然经历了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但封建意识及残余的神权和封建势力难免仍要作祟。激进的先进分子受到迫害后就到北美冒险,以便“从零开始”,另辟一片新天地。因此美国就成了比当时的欧洲更为自由,更为“个体”的文化发源地。

2.北美创业――艰难的起步

1620年9月16日,一艘帆船从英国处罚,开向北美。这艘装备简陋的船就是美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五月花”号。当时,“五月花”号上的人员大大超载,除了船长和船员之外,还有102名乘客。

“五月花“号横渡大西洋的远航完全是一种生命的赌博,在浩瀚无垠的大洋上,他们经常遇到狂风巨浪,生命徘徊在死亡的边缘。然而,他们大都侥幸地生存了下来。经过六个星期极其艰难的航行,船员们终于欣喜的发现了救命的陆地。当首批移民抵达北美这块土地时,调和荒野与文明生活的矛盾就开始了。从“五月花”号登陆的移民先驱们,虽然战胜了狂风恶浪,他上了北美的土地,但北美的冬季对他们毫无欢迎的气息。他们随身带的粮食在上岸之前就已经无法维持正常的需要了。更可怕的是,在冬天根本就无法种植庄稼,他们仍然在恐怖中等待着生命的审判。

半数以上的人(大多数是妇女、儿童)由于饥饿、寒冷、疾病而死去,他们的亲人对此却一筹莫展。剩下的那些人,连找淡水都成了问题。茫茫大地,他们的出路在那里?

在“五月花”号抵达北美10年后,当年的一个乘客如此地描述了自己的亲身感受:“没有朋友来迎接、没有旅店休憩,没有地方欢娱,没有地方去放松和恢复疲惫不堪的身躯;找不到房子,更找不到村镇;无处安身,无处求援……冬天到了,凛冽刺骨的寒风,狂暴肆虐的天气,不断遭受暴风雪的袭击,在熟知的地区行走尚且危险,更何况去未知的海滨探险?……环顾四周,尽是孤寂可怕的荒野,到处是野兽和野人。整个原野布满了乔木林和灌木丛,表现出一种野性与原始的色调”。当年最早几批来的弗吉尼亚的5000名移民中,在短短几年之内,便有4000人湮灭于北美的荒野之中。

在广阔的新世界里,他们的住房一般都极其简陋、矮小、拥挤和肮脏。接踵而来的问题是,人们非常恐慌的发现:新世界几乎见不到一点他们原来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模式和制度。他们渴望迅速致富,同时还希望有一个以欧洲方式存在的上流社会。对自由的向往加深对土地与财富的追求,构成了建立北美殖民地的主要动力。

美国独有的文明来源于欧洲传统,来源于源源不断的外国思想的影响,来源于民族的大融合,来源于工业革命的开展。

3.西进运动和美国民族文化的形成

加利福尼亚州市今天美国最大最富有的以广州,也是美国人口最集中的区域。然而建国之初,它作为最远的边疆却是一片荒芜的土地。一些英雄人物冒死西进探险,为移

民开辟了西进之路。当有篷车队的车轮輾平了捕兽人开辟的小道时,通过俄勒冈的小道和加利福尼亚小道的移民们不停的向西涌去,一边还谈论着那些近乎神话般的开路先锋们。

是的,美国应该感谢这些人,因为他们为那些扩大了美国版图的移民们和拓荒者打开了道路.他们中许多人默默无闻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同印第安人的战斗中被打死,在急流险滩中丧命,或者消失在沙漠地带的干旱风暴之中.

如果说绝大多数美国人有一种共同的品质的话,那就是他们总盯着前方,遥远目力所及的地方,并且迈开脚步踏向那未知的前程.正是因为这种精神,使得美国人视力的地平线不断前进。

西进运动和边疆生活铸就了美国人鲜明的个性:粗野却又敏锐、讲实力又好盘根究底、讲实际又富于创造力;脑子快,办法多,贪求物质之心有余而追求艺术之意不足――但不妨碍其成就大业;有充沛的勇气和精力;有强烈的个人主义;既为好事尽力,又为坏事卖劲,具有随着独立自主而来的开朗与活力,再加上与自由俱来的奔放与活泼――这就是美国人。

西部对美国精神的影响深远而巨大,在拓荒时代中涌现出的边疆居民的许多特性都发展成为整个美国民族的精神:他们是物质主义的、好运动的、多才多艺的、有创造力的、浪费的、乐观的和民主主义的。他们崇尚民主,并遵照这个信仰来建设他们的政府和形成他们的社会观念,他们蔑视传统和管理,他们务实,他们关系正在形成的一切。

然而,美国的西部开发不仅仅是一支豪迈雄壮的“英雄交响曲”,也不仅仅是一首婉约清新的“田园牧歌”,在建立文明的过程中,野蛮与强暴有时甚至成为主旋律。掠夺大片印第安人的油田、土地的过程中,鲜血、恐怖、残杀充斥于整个西进运动。

“现在独立,永远独立”。从1776年7月4日起,这句话就深深地印在美国人心里,那一天北美殖民地从此宣布独立。从英国专制统治下解椭出来的人民,深深体味到自由的可贵。在美国人看来,独立的价值高于一切,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个人。

美国的儿童在家庭中被当作独立的个人对待,他们迅速成长为与父母平等的人,而

不是处于从属地位。大人们经常鼓励他们在社会地位、教育程度和物质财富方面超过他们的父母,鼓励他们离开家庭圈子,在社会上闯自己的路。

每个民族、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美国仍树起的丰碑是个性张扬的典型形象:“单枪匹马、独创天涯的牛仔赢得了广泛的热爱。他们在无垠的旷野里驰骋,凭着百发百中的枪法惩恶扬善。最后,使命完成了,他挥手告别小镇上和善的居民,在暮色中策马而去”。从孤胆侠客身上,美国人看到了自己。与此相对照,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偶像与孤胆侠客截然不同。那是羽扇纶巾,运筹帷幄的诸葛亮。诸葛亮借东方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从诸葛亮和西部牛仔的差异中,可见华夏文化和美国文化是多么的大相径庭。

纵观中美文化和中美民族性格的差异,有着多么明显的反差:美国人是我行我素、独善其身的,中国人是瞻前顾后,顾全大局的;美国人是豪放、活跃而即兴行事的,中国人是拘谨、内向、三思而行的;美国人是骄傲而自信的,中国人是谦虚而谨慎的;美国人是洒脱不羁(ji)的,中国人是深沉含蓄的;美国人是乐于冒险而勇往直前的,中国人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美国人是难以被控制和调度的,中国人是服从命令听指挥的;美国人是实用主义的,中国人则是讲究理论思维的;美国人是挥霍浪费的,中国人是勤劳节约的;美国人是享乐主义的,中国人是艰苦朴素的;美国人是家庭观念淡薄的,中国人是重视血缘至亲的……从总体上看,可以说,华夏文明是老成的整体文化,而美国则是有冲劲的个体文化,两者需互补。中华文明应鼓励勇往直前的冒险精神和讲究实效并对历史遗产勇于扬弃,才能有更多的创新;而美国人则应学习中华文明的老成持重、有深度、有远见,而最核心的则是以整体为重。

4.美国的社会凝聚力

宽容是合作的一个基础。但在美国,合作的主要基础是共同利益。美国人的团结意识是以个人为出发点的。个人的微小成就汇集起来会对公众的福利产生深远的影响,集体之重要,在于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利益远大于小作坊。所闻合众为一,不过是个人的松散结合,没有利害关系,就没有一切了。这正是美国人的价值观与整体观。这种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团体精神仍然贴着美国标签――金钱万能。可见西方的整体观与东方的整

体观有本质的区别。东方儒家思想的整体观是以整体为重,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而且这种观念已延续了几千年,已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潜意识之中,成为华夏文化强大的社会凝聚力。而美国的“合众为一”是以个人为主,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是牺牲集体利益保个人利益的。东西放在整体观上的差异,造成了当前东西方对“人权”理解的不同。在人权问题上的争议,反应出目前东西方文化正在互相撞击和磨合之中,相信其发展趋势必将走向互补和融合,并共同向“生态文化”飞跃。

应该说单凭共同的个人利益和宽容精神所形成的社会凝聚力是浅薄的、不牢固的。那么为什么美国有强盛的社会功效?那就是美国的民族自信和民族骄傲结合成一个共同目标—领导世界。这个“宏伟目标”使美国民族的社会凝聚力大增。

“美国制造”、“美国第一”!卓越的物质文明孕育起一个骄傲的民族。帝国大厦是美国人的骄傲。美国人值得骄傲的东西太多了:自由主义经济体制、高度先进的科学技术、个人奋斗的发展历程、垄断世界的美国产品……。

正是这强大的力量,滋长了美国人将其自由、民主、价值观强加给别人的信念。如果他们的意志遭到拒绝,他们的努力遇到挑战,他们就不惜诉诸于战争。

美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领导世界的?笼统地说,是二战后,确切地说,是1947年。

5.美国的“社会病”

美国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据美国国家科学研究会的报告,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暴力犯罪最严重的国家。谋杀、吸毒、艾滋病、恐怖活动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了。

一向充满信心、热情乐观的美国人不仅困惑起来:美国究竟是怎么了?

美国怎么了?美国太骄傲了!美国凭籍其国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二战后的经济、科技优势,登上了国际的巅峰。他们自命为世界领袖。这一方面赋予他们精神力量,另一方面也给了他们骄傲的本钱。他们忘了,或者根本没考虑过“骄兵必败”的道理。

美国是一个杂交的民族,虽然具有“杂交优势”,但它却不是一个思维深刻的民族。与华夏文化相比,美国像个拳击运动员和橄榄球队,而中国更相位象棋大师和长跑运动员。美国的浪费习惯和享乐至上的价值观培养出“垮掉的一代”。

美国已率先进入了信息时代,在“万米赛跑”的跑道上仍然处于领先地位。但已不是“遥遥领先”了。在离地球时代已为期不远的“距离”中,美国能坚持领先到底马?美国急需补充新的血液和新的精神力量,那就是华夏文明中的整体观念、道德观念、理想主义、勤俭之风、忧患意识和新时代、新形势迫切需要建立的生态文明,以救治他们的“垮掉的一代”。

以中、美文化为代表的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存在着如此巨大差异的东西方文明能否融合?日本和俄罗斯的文化发展历史是最好的例证。这不仅说明了东西方文化是可以融合的,而且能创造出社会高功效和高速发展的奇迹。

四、日本的搅拌机文化

日本的文明是一种搅拌机式的文明,他并非是静态的文明混合物,而是动态的,通过它自身的内在机制的选择、沉淀、创新,造就了一种灿烂的东方整体文化和西方个体文化相结合的典型。

1.文明的搅拌机

马克思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取决于这种理论满足于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日本的传统文化与东亚大陆文化息息相关,中国的儒家文化成为日本文化的基础。实用与选择,是日本接受外来文化的基本原则。实用是目的,选择是手段。

日本民族总是依照本来文化的固有逻辑、民族的审美观点、善恶标准、价值取向,尤其是政治利害加以权衡,去弊存利。所以,日本的基础文化\神道、家族主义、天皇制,以及由它们所决定的文化特征,便是选择的参照系。即使是对于称为构成日本文化最基础部分的中国儒学,日本的选择也是惊人的。如日本对“仁”的排斥,对“忠”的偏爱。

日本格外崇拜法律和秩序,君臣父子观念是日本社会的奠基石。不间断地向外学习,造就了日本的文明。这种学习的有效性深深地根植于日本民族的灵魂中――只要是好的,拿来就肯定没错,这一命题成了日本文化的要旨所在。

1868年,明治天皇在施政方针中明确宣布“破旧来之陋习”、“求知识于世界”。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捷径,以不到20年的时间,完成了英国从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以来

200多年的历程。

1871年明治政府派遣了由大臣岩仓为首的使节团出访欧美。使节团带回的新的知识财富以及有关近代化国家的信息,仿佛一场热带风暴席卷日本全岛,日本进入一个全面抄袭时代。明治政府比较并检验了所有这些知识,以判断哪个国家在哪个领域最杰出、最先进。在这种判断的基础上,政府作出了哪个领域应以哪个国家为样板的决定。这样日本就成了英、美、法、德等国的大杂烩。全面吸收西方文化的这种指导思想,导致日本自上而下的那种“在每一领域中学习最好的模式,尽可能集中各国优势之大成的意识”。

二战后,日本的战败和美国占领军的改革,使大和民族又一次呼吸到西方文明的空气,而他们民族特性中善于捕捉与学习外来文化的那根敏感的神经,又一次被触动了。

在战后第二次西方文明的冲击下,日本又开始积极主动的吸收竞争优势,使竞争成为战后日本国民的一种社会行为方式。

战后,日本吸收的西方文化还包括民主意识的普及、平等思想的形成以及法制观念的巩固等等。日本几度吸收了西方文化后,人们不禁要问:日本到底是东方社会还是西方社会?由于外来文明从为冲破日本固有文明的整体性,因此从深层次上看,日本依然是一个东方社会。具体而言,由道德准则、思维习惯、人伦关系、处世态度、善恶观念价值判断等各方面体现出日本的民族性、国民性大体依旧。可以说日本是“东洋道德、西洋技术”的组合体。

2.日本的科技、管理和教育

科技、管理和教育正是现代社会的“三鼎足”。日本就是以这“三鼎足”为基础而腾飞的。

①日本的科技

日本国土狭窄,资源短缺,但就是这样一个东方小国,其国民经济总产值目前已是排行世界第二,仅次于超级大国――美国。它那种迅速崛起的魅力使人们认识到,日本的确是一个不可小觑(qu)的角色。那么日本人自己呢?他们也许是世界上心理最矛盾与最复杂的民族。一方面,他们心灵深处总隐藏着一种潜意识――日本落后于欧美,美国一

打喷嚏,日本就“感冒”,这种深深的民族自卑感压迫着日本国民的神经。另一方面,日本众多的人口局限于资源贫乏的狭小空间,强烈的求生意识迫使它发展、扩张。于是,无论做什么都要“争第一”成为日本民族的一个特点。日本的这种由极度自卑感和强烈自尊心搅拌在一起的奇特的民族心理,使这个岛国走上了“超常规”发展的道路,最终成为世界经济的巨人。人们发现,借以支撑巨人的主要支柱就是科技。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以现代科技革命成果对国民经济主要部门实行了生产技术的全面革新,从而带动了大规模的设备更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高度优化,为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打下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随着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和产业结构的高度优化,日本贸易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迅速实现了出口导向型的工业体系。以较快的速度和较低的代价达到世界一流技术水平,使得日本的劳动生产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技术开发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②日本式管理

日本的”和”,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从大的方面看,政府与企业结成了亲密无间的联盟,以致在外国人眼里,似乎整个日本就是一个协调运转的大股份公司.从小的方面看,企业与职工也结成了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这种企业与职工的亲密关系导致了人们对所谓的”日本式经营”的强烈兴趣。日本的政府与企业间十分默契。在保持民间企业的积极性和自主性的前提下,政府高瞻远瞩,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制定出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计划。在一个民主制度的国家里,这种计划对民间企业界只能是“仅供参考”性质的。但是日本的企业界总是响应政府的号召,积极给予配合,及时为此牺牲暂时的利益也在所不计。于是政府提出的目标一个接一个地实现了。

所谓“日本式经营”,实际上是日本民族文化在管理艺术上的投影,集中体现了日本“忠”为本,“和”为贵的价值法责和处世方式。

日本企业基本上实现终身雇佣制。一个人一辈子都在一个公司工作,这在美国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然而大部分的日本大企业的职工就是这么干的。不仅如此,“从一而终”的终身雇佣制还和“论资排辈”的“年功系列制”、以企业为单位设立工会的“企业内工

会制”一起,并称为日本管理的“三大法宝”。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终身雇佣制这种“铁饭碗”,本来是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这一现代经济的基本特征相矛盾的。为什么它没有导致像中国国有企业那样低效率,反而成为日本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呢?这就要从日本特殊的管理艺术和“忠诚”观念来寻求答案了。

终身雇佣制最大的功绩,就是使日本企业拥有了一支竭忠尽智、“以企业为家”的劳动大军。“忠诚”本是千百年来积聚在日本人心灵深处的行为准则,日本的企业则将这种美德进一步发扬光大。

日本企业的员工们受到公司有计划地栽培,如果它显示出过人的才智的话,当然会受到公司的重用。如果不幸他很平庸,公司也会把他妥善安置起来,而不用担心会受到解雇。公司的关怀似乎是无微不至。对企业中员工的关怀各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做法,但是营造出家庭般的和谐气氛,则是日本大公司的共同目标。日本大公司的管理者把他视为自己最重要的责任。

公司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当然是希望职工感恩戴德,为公司竭忠尽智的。而日本正好从武士时代起,就有着“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武士道精神”。受公司如此厚待的职工,当然要为公司鞠躬尽瘁了。他们为公司加班加点,毫无怨言。他们对公司矢志不渝。为此有人说日本是个“事业狂”的民族。

一个人要很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必须有一个适合他自己的位置。为此,美国的职工不停地在不同的公司之间流动,寻找一份合意的工作。日本职工则在公司内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流动。于是有些本来被当作警卫人员招聘进来的人变成了广告撰稿员,有些打字员变成了推销员,因为他(她)们显示出了这方面的才干。每个人都各得其所,积极向自然高起来。

日本企业还要求全体职工都要为企业出主意、想办法。这些意见和建议都得到高度重视。职工在积极的参与中体会到作为公司一员的荣誉感。

③日本的教育

论网络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地冲突与融合

论网络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摘要】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化形式,具有自身独特而鲜明的文化特征,在网络时代对传统文化必然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在传统文化和网络文化产生及其发展的基础上,探究了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关键词】传统文化;网络文化;冲突与融合 引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崭新的文化-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是以网络为依托,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为基础,以发送、接受信息为核心,以加强联系为手段影响人类生活思维方式的一种文化形式[1]。网络文化的产生在传播方式、表达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上对传统文化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加以研究。为了能够清晰的把握网络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本文从传统文化和网络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来展开论述,探究二者的冲突与融合。 一、我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其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是适应于中国社会在地理环境、经济结构、民族心理、语言文字、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和特殊需要而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最终成形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发展,有其形成、发展、演变的漫长过程。这个过程体现出中国文化发展的血脉与经络。认识这个脉络与过程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把握其发展规律,进一步研究其与网络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 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2],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可大体分为四个时期:

1 、孕育时期-殷周时期。这一时期处于原始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初期,经济有所发展,阶级对立越演越烈,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对一些自然现象还无法解释。久而久之,在原始的宗神观念、图腾崇拜的基础上产生了命运观念,天命观念,神鬼意识。为了预知天命和自己的命运,古代人在生活中创造和总结出各种各样的占卜方法,后来对这些占卜的方法和记录加以总结形成“卦辞”和“爻辞”,编撰成书《周易》。这就初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有关天地,人生,吉凶,祸福,美丑,善恶等观念文化。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与胚胎时期。 2 、发展成形时期-春秋战国至汉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传统观念文化发展的理论化时期。根据《尚书》,《诗经》,《左传》等文献的记载,阴阳、五行、天命、神鬼、天人等观念,在春秋中后期得到了重大发展,逐渐系统化,理论化。这就为老子创立道家学说,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提供了思想资料和认识基础。在思想文化初步发展的起初上,开始形成关于“天道”和“人道”的系统理论,形成了百家争鸣了局面。经过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国传统观念文化多元互补互黜,逐渐发生融合。这一时期,由于政治势力的争斗,导致各种思想理论此起彼伏,直至汉武帝上台后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取得了合法的主导地位,但从此,儒学中渗透了道家,法家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这才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以儒道为主体的多元格局。 3、融合与演变时期-晋至唐宋元明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大融合,大发展时期。晋时期儒,道思想进一步合流,演变为“玄学”的理论形式;道家文化历经“黄老之学”的思想融合演变为道教文化;两汉时期,印度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与传统思想文化相结合,完成了本地化,从此出现了儒、道、释三教并存,融合发展的局面。儒、道、释三家思想融合和演变的结果,出现了宋明时期的“理学”。这一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时期。 4 、反省与转型时期-近现代时期。这一时期随着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后期,各种社会矛盾充分暴露,加上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一批富于忧患意识的有识之士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从总体上进行反省和总结。开始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不足,开始引进西方文化,认知西方文化中与科学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引起了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 第20课 西学东渐 教案

第20课西学东渐 【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目标 二、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识记“开眼看世界”,“维新思潮”中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理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及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课本和文字资料,认识并分析开眼看世界,体用之争,以及维新思潮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概念、重要人物和各阶段特点。 2、从三者之间的层递关系出发,设疑引思,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西学东渐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影响。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通过对西学东渐过程中先进人物的学习,加深学生对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国家富强所进行的艰苦探索的认识,培养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意识与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思想的变化历程。

2、难点: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四、教学手段 自制多媒体课件《西学东渐》。 五、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 (一)教法策略 认知心理学认为,健康的、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将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自主进行的、快乐的事情。普通高中新课程把“自主、合作、探究”列为新世纪最主要的三大学习方式。因而,本节课我采用“小组合作学法“和“基于任务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二)、学法策略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法指导的立足点是将"学会"提高到"会学"和"乐学"的高度上来,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在学习中学会学习。为了培养成功的学习者,本节课我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法"。采用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法,除了考虑到教材因素外,也体现了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的新课程教育理念。 (三)学习策略

东亚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陆、东亚文明的冲突或融合 亨廷顿(Samuel P. Hintington)于1993年在《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发表了《文明冲突》论文,引起了中西广泛的讨论与争辩,其中一些涉及到中国和亚洲崛起与新的世界关系,亦涉及到有关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与文化主义之讨论。 一、为何文明会冲突 文明的认同在未来日益重要,世界型态大程度上取决于七八种主要文明的互动:它们包括西方、儒家、日本、伊斯兰、印度教、斯拉夫-东正教、拉丁美洲,亦可能会包含非洲文明等。未来最重要的冲突将发生在文明间的断层在线。 为甚么会这样呢? 第一,文明的相异不单真实而且基本。文明被历史、语言、文化、传统,更重要的是被宗教所区隔。这些差异在历史上产生,不会立即消失,且比政治意识形态及政权的差异更为基本。差异不一定意味冲突,冲突并不一定隐含暴力,但长久以来,由此引起的冲突往往最持久、最暴虐。 第二,世界的距离拉得愈来愈近。民族间的互动日趋频繁,这一方面加强了文明意识,另一方面亦加强彼此的差异性与内部的共通性。民族间的互动,强化了它们的文明意识,亦由此激发彼此的差异和仇恨,而这些差异与仇恨往往源自历史的深处。 第三,全球经济现代化与社会转型的历程,一方面使人超越长期以来的本土认同,而另一方面,民族国家不再是认同的唯一来源。世界大多数地方,宗教都以原教旨运动的形式填塞这个真空,它可见诸西方的基督宗教、犹太教、佛教及印度教甚或是伊斯兰教。在大多数国家及宗教里,活跃于原教旨运动的、往往是那些年轻且受大专教育的中产阶级技师、专业人员和商人。 第四,西方的双重角色加强文明意识的增长。一方面,西方正处于权力高峰,但与此同时(又或许是前者的结果),又可以看到非西方文化正出现回归根源的现象。西方虽处于权力高峰,却正面对非西方世界以更强烈的欲望、更坚强的益智及更充沛的资源来决定世界的未来。 过去非西方社会菁英通常与西方有深厚渊源,汲取西方的处事方式和价值,但另一方面,这些国家的普罗大众能深受固有文化影响。可是这种情况现在倒转了:精英份子的非西方化与本土化正在展开,相反,西方(通常是美国)的文化、作风与习惯却在大众中愈来愈普及。 第五,文化的特质与差异较在政治及经济上的更难改变,也更不容易妥协与解决。前苏联,共产主义可以变成民主主义者,贫富亦可易位。可是,俄罗斯人却不能变成爱沙尼亚人,阿塞拜疆人亦不能变为亚美尼亚人。就阶

文明的冲突读书笔记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书笔记 一、简介 《文明的冲突》是亨廷顿在20世纪90年代对其在《外交》季刊上发表的一篇名为《文明的冲突?》的论文的丰富和再阐释。其核心观点在于,未来世界秩序的建立和发展方向主要由不同的文明主导,文明之间的合作、竞争和冲突将是世界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此,作者结合20世纪90年代末的历史实践对对当前世界既存的几类主要文明进行了简要描述和分析,并对文明的未来作了大致的期望。 二、简要分析 《文明的冲突》一书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名为“一个多文明的世界”,对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发展趋向作了简要的概括,认为未来世界秩序的重建将是由七八个主要的不同文明之间主导的,这些文明之间的差异和共性影响着不同文明范围内的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国际问题中的争论主要也是围绕文明之间的差异展开,政治经济的发展模式也应文明的不同有所差异等。总之,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多文明的世界。 第二部分名为“变动中的各文明力量对比”。在这一部分之中,亨廷顿对当前世界上占主流地位的几个文明的发展做了简要分析。首先,西方文明由于历史上经济、军事权力等方面的优势经历了世界范围内的扩张,世界主要国家都曾不同程度地吸纳和模仿西方文明,如近代中国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埃及纳赛尔的全盘西化等。但由于西方文明拥有的领土、人口、经济、和军事优势正在逐渐消失,西方文明正陷入相较于非西方文明的衰落之中。与之不同的是,随着非西方文明内部实力的增长,非西方文明本身的复兴也与之相随。作者借助亚洲的中华文明和中东,南亚地区的伊斯兰文明的复兴说明。亚洲在历史上主要是以中华文明为核心发展的,地区内部的国家都主要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文明。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发展,华人群体在东南亚地区的广泛分布等因素,中华文明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日益增长,而西方文明的影响力则不断下降。伊斯兰文明的复兴主要缘于人口的增长,这些新增的人口成为伊斯兰文明广泛传播的载体,二者互为支撑。但与中华文明得因于经济增长带来的持续稳定发展不同的是,伊斯兰文明内部人口的激增(主要是青年人口)给地区和世界造成极不稳定的发展趋势,如扩张,内战等。 第三部分: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由于文明之间的纽带性,文明内部之间会因这种纽带性结成合作关系,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如欧盟、伊斯兰会议组织、东盟等,由此形成不同文明之间的文明间组织,这是未来世界秩序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但是也存有例外。如土耳其本身作为伊斯兰文明的一部分,却寻求进入西方文明圈,由此造成土耳其的无所适从即文明转变的失败。另一方,在基于文明的纽带结成的文明圈会存在一个核心国家,其主要是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扥各方面在本文明内部占据优势的国家,如东正教文明的俄罗斯,中华文明的中国,西方文明中的美国等,但伊斯兰文明中的各个国家由于实力较为接近,因此并不存在这样的一个核心国家,因此所谓的伊斯兰会议组织由于核心国家的缺失也缺少权威性。因此,未来世界秩序将是由一个核心国家主导的不同文明所构建的。 第四部分:文明的冲突。这也是本书的核心部分,作者对因文明的不同造成的文明之间的冲突进行了阐述。首先,西方的普世主义遭到非西方文明的抵制,由此产生了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由于西方文明的主要国家都是已经完成现代化,在经济、政治和军事扥各方面都占有优势,因此认为西方文明应该在全世界得到推广和接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明打着人权、民主等旗号要求非西方文明接受这些理念。但是非西方文明实力的崛起让其拥有足够的实力拒绝,由此造成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其次,在不同的文明交接的地区即文明的断层线,会因为不同文明之间关于信仰、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引起冲突,如东正教与伊斯兰教文明在斯拉夫地区的争端。另外,文明内部的冲突如伊拉克和科威特之间的战争也会因外部文明的介入如美国升级为不同文明之间的战争如伊斯兰文明和西方文

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_解读_喜福会_中的母女关系

3 亲吴素媛在战乱中不仅失去了丈夫 ,还不得不忍痛仗丈夫鼻息度日”。但也如母亲们说的“除了头发 文 ( 母 寓 , 性 [ 1相 [ 2长 , , 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解读《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 李雪峰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0) 摘 要 :通过对华裔作家谭恩美的成名小说《喜福会》中母女关系主题的探讨 ,集中展现了华裔 第一代移民同其美籍子女之间由于生活环境、化差异而产生的心理隔膜和情感冲突 ,以及最终相 互理解和相互认同的过程。衍生并讨论了中美文化的碰撞与兼容这一社会历史现实 ,揭示了血浓 于水的骨肉亲情和爱国情结。 关键词 :母女关系 ;文化 ;冲突 ;融合 中图分类号 : I106.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8 - 3944 (2007) 06 - 0055 - 03 谭恩美是当代华裔美国作家中声望颇高的一位辱 ,最后终以母亲的生命为代价脱离了那个明争暗 女作家。她的处女作《喜福会》1989年)一经推出 ,斗的大宅院。龚琳达家处中国的北方 ,连年灾害迫 就在美国主流文化内一炮打响 ,跃居美国畅销书的使她从小就嫁给了一个无用的富家子弟 ,名为少奶 榜首长达 9个月之久 ,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 25种奶 ,实则童养媳 ,受尽各种侮辱 ,最终凭借自己的智 文字 ,后又被改编搬上荧幕。小说之所以获得巨大慧挣脱了那个“父母之命 ,媒约之言”的不幸婚姻。 的成功是因为作者极其细致地探索了现代社会人们顾映映这位富家千金由于丈夫寻花问柳身心受到了 普遍关心的主题之一———家庭 (母女关系)主题。极大伤害 ,在对丈夫的憎恶下亲手杀死了腹中胎儿 , 《喜福会》这部小说讲述了 4位中国移民母亲和从此一直生活在绝望与郁愤中直到丈大死去她才走 从小在美国成长的女儿们之间由于文化差异和对民出绝境 ,嫁给一位美国士兵来到美国开始了新的生 族身份的不同认识等原因由冲突到相互接受又到彼活。这 4位走出各自命运阴影的母亲们来到异域他 此融合的故事。谭恩美采用中国传统的叙述手法 ,乡之后 ,为了适应新的环境要求 ,不得不隐藏在原有 从个人的记忆出发 ,以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视角 ,将自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人格 ,但她们骨子里仍渗透着几 我经历放大 ,将家庭矛盾、女冲突提升到文化冲突千年来的传统教育和封建家长制思想 ;同样也是受 的层面 ,在中美文化传统的大背景下使之象征化、害者的她们有着共同的理想就是要严格教育、管束 言化 ,使得小说更具文化内涵和艺术张力 ,树立了近自己的女儿们 ,使其能逃脱自己这辈女人的命运 ,成 年来美国华裔作家对中美文化关系探索的范本。作为她们眼中的幸福女人。然而 ,对于母亲的管束 ,女 者形象地把全书构筑在一张麻将桌上“四户人家是儿们则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反抗着 ,在这个种族、阶 四个主要部分 ,每个部分的中心都是从一个家庭转级、别不平等的大熔炉里 ,两代女性上演了一出出 向另一个家庭”。]5母亲和女儿们像打麻将一样轮由相互争斗到殊途同归、互认同的悲喜剧。 流坐庄 ,依次用第一人称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喜福会》中的女儿们生于美国、于美国 ,真如 《喜福会》中的母亲们都经历过旧中国的贫穷战当初“逃离”旧中国 ,投奔“自由世界”的母亲们所期 乱以及封建父权制带来的灾难和痛苦。吴精美的母望的那样“讲一口流利漂亮的美式英语”“勿需仰 [ 1 ]1 放弃了襁褓中的一对双胞胎女儿。许安梅跟随被迫和皮肤是中国式的外 ,她们的内部都是美国制造 改嫁做妾的母亲从宁波搬到天津 ,寄人篱下受尽羞的”。女儿们说美式英语 ,吃美国食品 ,穿美国衣服 , 作者简介 :李雪峰 (1984 - ) ,女 ,河南南阳人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55?

游戏名字大全

网络游戏名字大全 刀剑飚车传奇传奇三 豆豆秀传奇世界超级舞者帝国传奇百战天虫地球文明大清帝国传说 傲世大海战哔哔曼大话西游东方传说碧雪情天赤龙剑心成吉思汗宠物王锤锤霸王大法师 激战猎人MM 劲乐团恋爱盒子流星学院孔雀王OL 可乐吧OL 金庸群侠传科洛斯OL 决战抗战灵游记 乱世三国惊天动地劲舞世界机甲世纪流星蝴蝶剑九洲英雄乱武天下龙魂 科隆领土OL 精灵复兴劲爆足球开天巨商凯旋江山 龙骑士如来丢丢球巨人开创世纪

九鼎开心烈焰飞雪极道车神龙影剑侠世界剑舞江南口袋西游墨香魔域冒险岛泡泡堂魔兽世界梦幻西游梦幻国度魔力宝贝魔幻森林跑跑卡丁车魔法奇兵梦想 命运苹果派嘭嘭帮梦幻之星魔法飞球破天一剑泡泡小游戏美丽世界马场大亨密传猛将新魔界 天道征服信仰侠义道星际武林外史轩辕剑完美世界星钻物语仙境传说新绝代双骄仙侣奇缘征途问道真封神雅典娜英雄王座足球经理星战情缘星空幻想无尽的任务万王之王小鱼儿与花无缺众神之战战神传说侠客天下英雄岛希望 倚天星际家园战国英雄真孔雀王

遗忘传说新西游记英雄Hero 战场 永恒仙界传侠客行佣兵传说 英雄世纪网络三国笑傲江湖网络创世纪 武魂英雄蜗牛游戏幸福 蒸汽幻想信长野望新郑和OL 武林外 无厘头快快完美国际版战火诛仙 纸客帝国炸弹人舞街区小鱼儿和花无缺新天翼之链炎黄传说倚天屠龙指环王 北欧神话无尽的战争龙魂传说怪物世界 虚拟明星英雄帝国最终幻想星际海盗 杀手街头对抗大逃杀武林足球经理冠军经理足球经理在线牧场物语摩尔 中文商人物语全集工业大亨音乐明星周日足球经理创世之光口袋妖怪尼奥宠物站猫网游一游 梦境家园虚拟人生游戏娜娜米米好客世界 猫熊物语在线杀人游戏生存岛热舞街

冲突和融合对文明发展的影响

冲突和融合对文明发展的影响 【摘要】:一直以来冲突和融合被认为是推动文明发展的两种主要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冲突对文明发展的影响是双方面的,冲突即意味着其过程中可能充斥着战争和杀戮,甚至是对当地文明的毁灭性破坏,但冲突亦是文明传播最直接最有力的方式,通过对当地的武力征服,强行推行自己的意识形态以及传播各种物质和精神文明。当一种文明侵入,两种文明的碰撞必然会促进文明的发展。而融合则是促进文明发展的一种柔和的方式,文明融合指具有的不同特质的文明通过相互间接触、交流沟通进而相互吸收、渗透,学习融为一体的过程,这是一个更为主动的过程,各种文明在传播交流的过程中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博采众长,这本身就包含着发展的含义,因此文明融合世界文明的发展。无论是冲突还是融合,其在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都不容小觑。当今时代和平发展的主题更倾向于以融合的方式来推动文明的发展,我们也应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推动文明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冲突,融合,文明传播,文明发展 【正文】 人类历史在发展的过程中文明的发展向来都是在不断地冲突中与融合中向前推进的,文明里面包含了文化,而文化又是文明的展现形式,因此,文明的冲突过程中文化之间的交融便成为了文明冲突过程中人类种群之间的一种载体。在人类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正是因为文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把历史推向了今天。如今,文明已经越来越趋向于成为未来人类共同的精神和物质的财富。人类社会也将在文明和文化的交融里达到统一。 【文明的冲突】 纵观世界文明的发展历史,时代的更迭往往少不了战争与征服,而文明的冲突作为其中一个因素也必不可避免,冲突带来的文明碰撞更是在历史的发展中熠熠生辉。1993年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萨缪尔.亨廷顿,发表了一篇文章《文明的冲突》,他指出:他认为在21世纪世界冲突的主题将不再是政治,尤其不再是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冲突。而是什么呢?他说是文明的冲突。什么是文明冲突,萨缪尔.亨廷顿定义为以传统的宗教信仰或者传统的价值观作为根本依托而界定的几大文明体系之间的冲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里边提出的很多观点,固然有一些西方中心主义的色彩,比如说,他在《文明的冲突》里边一再提醒西方各国,尤其是这个欧洲的各国要和美国加强团结、加强联合,共同防止东方可能出现的伊斯兰教以及我们儒家伦理世界,可能出现的对西方的威胁。文明冲突固然存在,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一看文明冲突在文明发展中的表现。 希波战争是古代波斯帝国为了扩张版图而入侵希腊的战争,战争以希腊获胜,波斯战败而告结束。虽然这是一次充满血腥与暴力的战争,但这次战争对东西方文明发展的影响的影响远大过于战争本身。希波战争实现了人类历史文化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融合,其影响远远超出波斯、希腊的范围。它大大加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促进东西方文化发展,促进科学、艺术的进步。打破东西方几乎完全隔绝的局面,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希腊在希波战争里取胜,使得西方世界的历史中心由两河流域向地中海地区推移,希腊文明得以保存并发扬光大,成为日后西方文明的基础。雅典海战的胜利,一方面削弱了贵族的力量;另一方面提高了在普通公民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使民主力量得以壮大。战争后期雅典霸权的建立及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则保障了民主制度的有效实施。因此,希波战争及希腊方面的胜利,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客观条件。再者我们就提到亚历山大东征,这是一场掠夺性战争。远征军连续作战10年,行程万余里,进行上百次强渡江河、围城攻坚以及山地、平原地和沙漠地作战,建立了西起巴尔干半岛、尼罗河,东至印度河的庞大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东征给当地人民造成深重灾难,但客观上也促进了希腊与亚非诸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在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东方的君主专制政治和希腊的城邦体制出现了一种结合;

文明的冲突

1993年,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在美国《外交》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文明冲突?》的文章,引起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和争论。 在文章中,他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特别是举世震惊的美国"9·11"事件,更是加剧了这种说法。 发生波斯尼亚、车臣、外高加索、中亚、克什米尔、中东、斯里兰卡、苏丹以及其他许多地区的战斗可以看做这个观点的明证,但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它并不能解释所有的现象。他只抓住了认同感冲撞的一个方面、一个角度。大文化内部的认同冲突要远远多于大文化之间的认同冲突。例如亨廷顿把整个非洲称为一种文明,但事实上今日世界上大多数的冲突都发生在非洲内部。在二战前,一直排斥犹太人的欧洲国家在中东战争中与美国一道支持以色列复国,难道是因为西方国家与阿拉伯国家之间不同的宗教、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么?如果放在几百年前,这个理由也许还成立,但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下,造成他们两种文化体系冲突的最直接原因只有一个——能源。又比如在南斯拉夫战争中,俄罗斯向塞尔维亚人提供外交支持与沙特阿拉伯、土耳其、伊朗和利比亚向波斯尼亚人提供资金和武器等事件,这岂能用文明的冲突来解释?几百年前,凶残的“十字军”打着驱除异教徒的“圣战”旗帜东征耶路撒冷,实际上很大一部分目的是为了掠夺东方的财富;几百年后的今天,北约帮助以色列复国的间接目的是为了在阿拉伯世界建造一个据点,直接目的还是为了沙漠中的石油。因此,单纯地用文明之间的冲突的观点去看待问题是不对的,是十分片面的。 能源、意识形态、经济利益、地缘战略关系以及生存空间,文化,都有可能引发冲突。而在每一个事件的背后,每一个因素都或多或少的参与其中,因此,可以用文明的冲突去看待一个问题,但是不能仅仅用文明的冲突这一个因素去解释全部的问题。

浅论中西方文化冲突和融合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将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深的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的交往必将促使文化产业和文化交流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文化在与世界文化的交往中因差异而产生冲突,由沟通而形成融合,这是一种趋势 何为文化冲突?文化冲突是不同性质的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对抗。 在相互的交往中由差异而发生冲突这在国际上是常见的事,我们也不必过分忧虑。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各种文化因素之间相互渗透、相互结合,最终融为一体。这种融合,一是把外来文化融入自己的文化,就像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一样,充分利用文化传播这一促进文化发展的动力,为自己注入新鲜血液,增添生机和活力;另一种则是把自己的文化融入到异质文化中去。这种融合是在深切了解异质文化的深层意蕴的基础上,摈弃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既保留了本民族文化的合理因素,又把本民族文化提高到异质先进文化所达到的时代水平。如满族在汉化的过程中,它的一些文化因素也融入到汉文化中。据史料记载,日本人来华,“目睹东方文化发祥地的中国,有统一的政治组织,有灿烂如花的物质生活,更有崇高理想的精神生活,而因对中国文化产生强烈的爱慕与追求”。“必须突进文化母国,直接移植优秀的文化,才能满足其欲望。”

在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由于其层次的不同,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人们的接受中也是不一样的,不论交流与融合的层次有什么不同,但是,在交流与融合中,为实现世界多元文化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目标,坚持“和而不同”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有幸看过鲁迅先生的一篇名为《拿来主义》的文章。 这篇文章阐明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态度应是“拿来主义”。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 “排外则易倾于慕古,慕古必不免于退婴。”鲁迅先生认为,我们应该以宽阔的胸怀汲取外来文化中有益的东西,用于改造我们自己的文化,使中国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 我们国家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都实现了很大的飞跃,我们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拿来主义”,吸收了国外很多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借他山之石以攻玉,这是好的一面。但是某些行业(如科学仪器制造)却常常是只仿其形,未得其意,越来越落后于国际水平,生产出大批“山寨”产品。这些行业所处的正是“占有”和“挑选”阶

世界文明史东亚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上海政法学院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世界文明史(25I000001)课程论文评分标准 专业班级考生亲笔签名学号成绩 一、论文评分标准:100分【主要分为:论文结构50分;语言组织30分;论文格式20分】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1)论文结构:50分A.论文层次分明,内容组织有序:40~50分;B.论文层次一般,内容组织一般:25~39分;C.论文层次不合理,内容组织不合理:25分以下。 (2)语言组织:30分A.不抄袭,语言简练,通顺。24~30分;B.不抄袭,语言一般,基本通顺。16~23分;C.语言不通顺,错别字多于十个。15分以下。 (3)论文格式:20分论文应有标题、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3~5)、正文(应有引言、分层次论述、结论等部分),论文文末应有参考文献。否则酌情扣分。 (4)本课程论文须当面交给授课老师,然后签字确认。 二、请阅读以下资料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在其《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一书中有这样几段话: 1、各种文明都在不停地借鉴它们所邻近的文明,哪怕它们“重新解释”和同化了它们所接纳的东西。的确,每种文明乍看之下都更像是一个铁路货场,在不断地接受和发送包罗万象的货物。(第62页) 2、一个文明通常不肯接受那种质疑它自身的任一深层结构的文化革新。(那些)由地理条件、社会等级制度、集体“心理”和经济需求等因素所施加的无尽无休的约束——这些意义深远的影响,……当代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考虑它们的时候,总是把它们看作完全是自然而然和理所应当的。这些实在便是我们现在所要说的“结构”。(第61-62页) 3、正如一个文明可以欢迎或排斥来自其他文明的成分一样,它也可以接纳或拒绝它自己历史的残存物。这一选择过程并不缓慢,而几乎总是无意识地或部分地进行。但多亏这样,一个文明通过“分割”出其固有过去的一部分,一点一点地改变着自己。(第64页) 一、请你结合我们这学期的世界文明史课程说一说对以上文字的理解,不少于300字。(30分) 二、结合世界文明史课程和自己对以上文字的理解,写一篇关于“文明的冲突与融合”的小论文,论文题目自拟、论文字数不少于2500字。(70分) 我对上述文字的理解: 三段文字是三种对待文化的态度。第一种是对外来文化的态度,第二种是短期来看自身文化的态度,第三种是长期来看对自身文化的态度。不得不说第二第三种态度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自身的历史决定着自身的体制,自身的体制同时又影响着自身的历史,而第一种对外来文化的接受程度也可以对其他两种态度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第一段文字,说明了文明是包罗万象的,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共同创造出来的,单一的文化必然是走不长久的。文明应该是森罗万象,海纳百川的。 第二段文字,表示了文明是渊源流长的,是深入人心的,是被外界条件约束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地理、经济、制度的基础,因而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比如封建体制)总是自然而然的接受流传下来的文明。短期来看,很难改变。文明构成了“结构”,“结构”决定文明的发展。 第三段文字,表达着文明从长期又是不断变化的,随着国家制度,国家经济等变化,文明也

文明的冲突读后感(精)

《文明的冲突?》读后感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提出于 20世纪 90年代,其核心思想是 , 冷战结束后 , 国际舞台上的冲突焦点将不再以意识形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强调:在国际政治新的局势里, 社会各个阶级之间的矛盾不是最普遍的, 也不是经济之间,而是不同文化的群体之间的冲突为最普遍的现象。 一、对“文明”的理解 在阅读这本著作的过程中,我先试图理解了文明的定义。 第一,宏观上,文明是野蛮、原始、混沌的对立面,是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程度逐渐提升,并形成的一种积聚的认可与阶段; 第二,微观上,文明是一个地区、国度、民族、具有相同信仰的群体,由这些构成并发展为其地区国家的文化、精神财富、物质财富, 在历史不同时期形成的不同文明,如“古希腊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既表现出了文明的特定性, 也表现出了文 明的延续性,甚至是可以跨区域。 亨廷顿在其著作中, 也时常用文化交替使用, 并且没有在文明与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深入探讨。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对文明的定义为:文明是一个文化实体,是村庄、地区、种族群体、民族、宗教团体,在文化异质性上不同层次中, 这些文化实体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比如, 位于意大利南部村庄与位于意大利北部的村庄, 它们之间的文化不同, 但是却共同信仰着意大利文化, 这使得其与德国文化相区别。同样的道理, 欧洲也共享着同样的文化使其与阿拉伯、中国相区分。而这些共同认同的文化内容包括语言、历史、宗教、风俗、人们的自我认同。文明可能包括多民族组成的国家,比如中国;也包括民族构成少的国家,比如 安圭拉、伯利兹、多米尼克、巴巴多斯、圭亚那等一系列讲英语的加勒比国家。文明也可能包括好几个国家,比如西方、拉丁美洲、阿拉伯这三个文明; 文明也可 以只有一个国家构成, 比如日本文明。而文明之间是有着明显的融合与重叠, 也可能包括亚文明。这些文明充满活力, 但是也有着繁荣与衰退,有着分裂与融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有朋自远方来1

有朋自远方来 这是孔子《论语》学而篇里面的第二句话,“学而”主要是讲述教育目的、人生立志、人生的目的,而我之所以选择“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这样一种学习境界的向往吧。如今的社会物欲横流,能静静的静下心来读书的人其实是很少的人,深知自己是渴望能静下心,但是却做不到,害怕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学习了“学而”才明白了要学习做学问,是需要忍受心灵的孤独,这样终有一天与你心灵相通的朋友会来到你身边,激励我们去学习。 那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真正意思吧,“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朋”,《周礼·大司徒》郑玄注为:“同师曰朋,同志曰友。”朱熹注为:“朋,同类也。”也就是和你志趣、爱好等等相投的人。“宋翔凤《朴学斋札记》说,这里的‘朋’字即指‘弟子’。《史记·孔子世家》的‘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而“朋”理解为志同道合的人。这样,各个时期不同的大家对朋的理解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再加上老师对其的讲解,让我明白“朋”是指共同志向或志向可能一样的朋友。 很多人认为学习本来是个人的事情,远方来的志向相通的朋友来不来又有什么快乐不快乐的呢?这主要是因为一个人要学习做学问,就必然要忍受心灵的孤独。而人长久以来都是群居的社会性动物,需要他人的支持。一个人一辈子的朋友也许会很多,可是真正很够与自己心意相通的朋友,的确可遇而不可求,比如说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相传春秋时期,俞伯牙弹琴为一绝,但是真正能听懂他曲子的人却很少,因此他赋有弹琴的学问,却没人能懂。有一天他坐在高山之上弹奏一日,他坐在高山之上弹奏曲子,路过的樵夫钟子期驻足倾听。俞伯牙原本内心对其有些许不屑,心想着一个樵夫怎么会懂得我的琴声。结果当伯牙谈了一首《高山》时,子期赞叹道:琴声慷慨激昂,先生志在高山”。伯牙惊讶地又谈了一首,子期称赞道“琴声清澈婉转,先生志在流水”。俞伯牙万分激动地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才懂得我的心声你真是我的知音啊,于是与钟子期成为知心好友。后人也说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据说后来钟子期不幸因病过世,俞伯牙闻听悲痛欲绝,认为世界再无知音,奔到子期墓前为他弹奏了一首充满悲伤的曲子,然后站在子期墓前,将自己珍贵的琴砸碎在子期的墓前,从此以后子期再未谈过琴。在子期墓前,俞伯牙写下一首短歌来悼念自己的朋友钟子期: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知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伯牙子期的故事淋漓尽致的体现了有志向相通的朋友的重要性,也体现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向相通的朋友从远方来,难道是不快乐吗?孔子的意思也就是

人类的潜力和被封印的超级能量

人类的潜力和被封印的超级能量 们人类都认为我们是实实在在的活着,难道大家没想到 这只是一个梦而已。梦的性质是短暂和虚幻的,我们的世界也一样。从现代科学已证实的是,人生几十年最后 切化空无。太阳系上百亿年,最终化空无,宇宙上万亿年, 最终化空无。看起来这个时间好象比做一个梦长,其实不然,时间有终有始,在最后那一终点时间来临时,看上去世界也和梦一样短暂和虚幻,只不过是个宇宙大梦而已。你们难道没想过如何逃出这个梦境?难道就没有长存的一面?下面的解释只留给灵性觉知的人,虚实相依,空乃长存。虚空非虚,实存非实。无生万物,万 物归无。运行变化,一刻不停。无始无终,无来无去。实相 变化,本来虚无。看看绝对宇宙的变化 开始空白的起点代表无,无生识,识生能,能生物,也就是古传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盘古开天辟地”已说明这个问题。因为绝对宇宙的无始无终,也就是没有开始和结束,用这个说法只是用现在人类的思维来说明,因为本来“无”的思维现代人类还不能理解。无的境界只能意会无法言传。 由上看出虚空生无限的心识,无限的心识的心之息推动无限

能量运作,无限的能量变化,影射和幻化为无限的物质。无限心识, 无限能量,无限物质一直不停的相互运动和变化,不停不息,如此的 变化形成复杂的多宇宙多维多层多时空的绝对宇宙,我们地球人类不 过就只存在于其中 段时间和空间内。人类是很渺小的,我们不 必自抬身价,我们不过是微尘中的微尘。我们只是在做一个 小梦。我们地球人类的梦是怎样的呢?这就 是本次地球人类文明的宿命。我们人类到底是在进化还是退化?我们 人类只是在按心,能,物的顺流方向退化,没有按 照物,能,心的逆流方向进化。顺则人,逆则仙。人 到达物性进化的终点后,就再也没有去追寻下步的进化的 开始(这也是某层造物为人类定下的命运),我们一直在物 欲中转圈,我们越来越离自己的心识,完全否 认了宇宙的变化规律,完全否认了我们的渺小,完全地接受 物质是一切的思想,只知去寻找更大的物欲需求,反而不去开放自己 的心灵。 切物性既有开始就会有终结,现代地球人类文明只存在于某 段时空内。见图,人类在1 万2 千年前进入本次文明的开始, 在那时地球人类物质机体已和现在一样,物性的机体进化已完成。新 文明开始时,某种力量(某层造物)关闭了人类灵性进化的道路,如 图红线的最初没有开口于人类的最初的发展。于是人类受文明的堕性 坠力的影响走向了物性的退化道路。从我们人类的历史发展可以看 到,我们从最初走向了低层的物性电性文明,我们以为我们的文明在 前进,去卩不知我们的文明是最低层的电性文明,因为这个文明对物 质的强烈追求而造成对立,自私和毁灭。我们越发展越向下,走向宇 宙的最低层,我们越追求文明的发展就越和自然对立。 初如果我们人类走向物性和灵性结合的磁性文明,或者走向灵性的光 性文明,人类文明就会具有另外一种景象,图中右面可见这种分别的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精)

如何看待现代化与西方化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书心得 2010政治学与行政学班 海啸 201003402118 老师要求我们这一学期读一本政治学的著作, 在舍友的推荐下, 我读了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这是一本很有思想闪光点的著作, 在拜读完之后我对于西方普世价值、文明冲突与文明力量变化、新世界秩序组建有了深入的了解, 并对我政治学学科的理论积累产生重大的作用。而这本书最吸引我的便是作者在论述现代化与西方化关系、变化过程时表达的观点。一、现代化 即西方化是伪命题 之前我对于普世价值有一些疑惑, 而在读了这本书以后的确豁然开朗。之前我只是认识到西方在二战之后就开始对中国进行大量的文化输出。但在读了此书之后我意识到, 西方文化输出的范围很大, 甚至可以说是全世界, 而说文化输出还是太浅薄, 准确来说应该是进行普世价值的传播。而亨廷顿对普世文明的概述的思路也是很有趣, 从语言和宗教作为西方普世价值传播的主力军方面出发, 这二者身上所 发生的事情也大致可以看出西方普世价值传播的心路历程。 亨廷顿在书中表达, 在进行西方普世价值的传播和与其他文明发生冲突和融合问题时, 需要搞清楚西方化和现代化的关系。我个人认为, 现代化作为西方世界领先于非西方世界的有力武器, 也许是西方强有力经济和科技实力的表现, 却不是先 进政治制度和民主模式的有力依据。西方化所具有的一些特征:古典遗产、欧洲语言、精神权威与世俗权威分离、法治、社会多元化、代议机构个人主义, 它们是在西方世界现代化以前一百多年就产生发展的。我很反感那种主张全盘西化、主张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进行西方化的说法, 太过于片面和武断。现代化即西方化是一个伪命题, 是无法的到现实例证证实的。相反我们有两个鲜活的例子来证伪。即:

从饮食文化看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融合

从饮食文化来看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 系别: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2010年上海世博会既是一次国际文化盛会,也是一次美食盛宴,为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交流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平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饮食观念、内容、烹调方法以及方式等方面。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西方的饮食文化也在不断地融合,相互之间形成了优势互补的趋势。本文主要以通过上海世博会这一美食盛会为契机,比较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进而来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上海世博会;饮食文化;差异;文化融合 上海世博会在持续六个月的精彩运营后,完美的落下帷幕,其出色的餐饮服务无疑是精彩的一笔。世博会也是一次名副其实的美食博览会,游客既可以品尝到中国各地的美味佳肴,也可以一尝来自世界各国的风味餐饮,这给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平台。世界博览会是各种新思想、新创造、新理念充分展示的盛会,也是多元文化跨国界交流的平台,人们在大饱口福的同时,思维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中国饮食学习了西方的科学营养知识,吸收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合理成分,西方饮食业也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和精华,充实了新的内容。总之,中西方餐饮不论是从饮食意义烹饪过程饮食习惯还是饮食方式等各方面,都将赋予新的丰富而独特的饮食 文化内涵。 一、上海世博会饮食情况 上海世博会不仅是一次世界经济、文化和科技博览会,而且还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美食博览会。在这里,既可以品尝到中国各地的美味佳肴,也可以一尝来自世界各国的风味餐饮。许多国内外游客来到世博的目的是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像日本馆、意大利馆、卢森堡馆等许多国家馆内备有餐厅,包括横跨几大洲的各类美食,从日本顶级大厨带来的日本料理到法国馆提供的正宗法式浪漫大餐。为了能更好地展现美食的世界风味,除了快餐的洋品牌引进外,餐饮中心里还专门设立了世界风味美食区,由法国、土耳其、日本、东南亚等诸国的美食构成。世博快餐包括了十多家全国乃至全球闻名的快餐品牌,从汉堡炸鸡到馄饨面条,各种口味供人选择。世博会也为中国餐饮走向世界提供了一个绝好机会,改变了外国人对中餐的传统印象,让世界更真实、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饮食文化。在世博会的供餐上,中西餐结合,凸显丰富多元的饮食文化中国八大菜系、意大利甜品、美国汉堡、法式大餐、日本和牛、土耳其烤肉、德国啤酒、泰国咖喱、新加坡小吃、挪威三文鱼、韩国泡菜、比利时巧克力等等,各国美食尽展风貌,各显特色。上海世博会展示了全球饮食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从孙子从美国来分析中西方文化碰撞与融合

从孙子从美国来分析中西方文化碰撞与融合

三.碰撞与融合 3.1碰撞 3.1.1 语言碰撞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指人们进行沟通交流时使用的一系列的沟通符号、表达方式和处理规则的总和。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语言形式判断和分析不同的文化特征,也可以从不同的文化角度去解释各种语言现象。汉语和英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中美两国的文化背景。由于语言形式、文化背景、沟通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中美之间交流容易出现交际障碍,从而产生了语言碰撞。 在《孙子从美国来》中,老杨头说的是中国方言,即使在美国学汉语学的很好的布鲁克斯在与老杨沟通中仍有许多障碍。如:老杨头跟布鲁克斯说:“你长的跟小鬼样,让村里人笑话我。”布鲁克斯对“笑话”一词甚是不解,反问老杨:“笑话是什么意思?”。这就说明,在跨文化交流时,即使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如果缺乏对目标语言的真正了解,仍不能成功的交流。老杨头对英语一窍不通,在与布鲁克斯沟通时,经常通过表情、动作来判断对方的意思。由于缺乏对美国文化的了解,老杨在教训孙子时,学了一句中国式的英语,dogsun(狗日的),这也反映出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所导致的误解。对学

间接说明美国更注重饮食的营养性。相比美国而言,中国饮食对美味的过分追求要到了理性。因此,营养问题也就成了中国饮食的最大弱点。布鲁克斯要吃鸡蛋、牛奶、汉堡,这是他对营养的需求。美国饮食会考虑食物所含的脂肪、维生素、蛋白质的含量搭配。肉夹馍和汉堡,chinese hamburger(中国汉堡,被孙子布鲁克斯要汉堡时弄得一头雾水。中国饮食即便在形式上与美国饮食有相同之处,但由于对文化差异的了解,仍然有饮食文化上的碰撞。 3.1.3.价值观的碰撞 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次的部分。在影片中有更为深刻的演绎。价值观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和行为。更反映在人们做事的方式和对世界的认知上。中国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比较深刻。就家庭婚姻而言,杨栋梁娶了一个有孩子已婚女子,被老杨头说成拖着油瓶子的二锅头寡妇。对中国人来说,结婚更像一种商业活动,所以叫经营婚姻。中国人择偶标准是:长相、年龄、家庭条件;即有车有房有人,而美国的择偶标准是:尊重、信任、兴趣。在老杨开始看来,他儿子的婚姻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叫他儿子趁人们没看见你们赶快走。这很好体现中美婚姻观的碰撞。 除婚姻观碰撞外,中西方在教育观也存在极大的碰撞。中国一般家庭教育是:把孩子关在家里,怕孩子受着伤害。拿未来吓唬孩子。布鲁克斯被老杨锁在屋里。当布鲁克斯尿床了,老杨责骂道:害不害臊。在尿床,去茅房睡去。在布鲁克斯爬树受伤后,打击说:在你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