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蓝耳病驯化

蓝耳病驯化

蓝耳病驯化
蓝耳病驯化

“与蓝共舞”——猪场蓝耳病的驯化

目前猪场中变异的PRRSV很多。2008年监测的数据表明经典毒株和变异株的比例大致各占50%,但去年的监测数据已表明变异的病毒株占主导地位。目前,世界上比较公认的防控蓝耳病的做法就是驯化蓝耳病病毒,就是让一个毒株在机体里面占主导,让其他毒株很难增殖,如让一种弱毒在猪群中占据主导地位后,即便高致病性毒株感染,它复制的数量也不足,致病性也就不那么强。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与蓝共舞”。驯化蓝耳病有两个侧重点:一方面是减少外源性血清型蓝耳病对现有猪群造成冲击;另一方面是尽量减少猪群内部蓝耳病的交流传播,从而产生变异和重组。现实生产中,蓝耳病防控的各项工作都围绕上述的思路开展。

一、同步感染

理论上讲,商业化疫苗是理想的感染工具,注射蓝耳病疫苗,使免疫猪维持较高水平抗体,保护猪群免遭野毒的感染,可是无论是弱毒苗、灭活苗、基因重组疫苗所引发的中和抗体效价不高(约32倍),中和抗体出现的时间也相当缓慢(约8周),且保护效果也不一致,对变异较大的病毒株交叉免疫保护性低。所以蓝耳病的疫苗只能是一个同步感染的工具,我们无法对疫苗的保护期望太高。二、加速清除病毒血症、抑制带毒猪排毒

当蓝耳病在猪群中处于活跃期,封群是相对保守但比较有效的方法。蓝耳病不像伪狂犬病,没有终身带毒的猪存在,只有持续感染的猪,蓝耳病病毒感染在闭锁的群体里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封群期间不引进后备猪,为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封群前要准备好半年的后备种猪。及时做好每次卖猪时出猪台的消毒,不使用外来种公猪精液。通过封群来清除猪群中蓝耳病的感染,需要很长时间,很多感染猪在封群期间死亡。可以考虑将那些蓝耳病带毒严重的母猪淘汰。

三、维持蓝耳病感染动态平衡

1、慎重引种

一个规模化猪场要尽量做到慎重引种、少引种。引种后一定对后备种猪做好隔离驯化工作,目的是阻止外来蓝耳病血清型混入本场,同时让所有的后备母猪

感染,从而对本场的同源PRRS病毒产生免疫力。隔离驯化在专门的隔离舍进行(距离生产区猪群越远越好),时间尽量长些。种猪进场前要检测蓝耳病抗体及血清型,选择本场内准备淘汰的未孕母猪与之接触,饲喂蓝耳病带毒组织如粪便、流产胎儿、发病仔猪肺等,驯化过程中及时检测后备猪群感染情况,理想的结果是IDEXX ELISA试剂盒检测蓝耳病S/P值先升后降,数值稳定在0.8-1.5之间,血清型与本场猪群同源性不低于80%。制作血清注射后备猪,可以缩短驯化时间,但一般都不少于60天时间。

2、尽量不使用外来种公猪精液

为防公猪精液带毒传播蓝耳病,不推荐使用本场之外的精液,特别是蓝耳病阳性猪场。供精站由于群体小,通过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可以做到蓝耳病净化,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选择使用。

3、卖猪时做好消毒工作

运猪车几乎每天出入各个猪场与屠宰场,运猪车上PRRSV很容易通过空气或猪场工作人员等途径进入猪场,所以猪场卖猪时一定做好消毒工作,挑出的育肥猪不可返回猪群。

4、及时淘汰蓝耳病排毒母猪

防控PRRS的重点在于限制病毒在生产各环节的传播,关键措施在于稳定母猪群,及时将那些蓝耳病带毒的亚健康母猪淘汰很有必要。连续2次ELISA抗体检测数值都高于2.0以上,有眼结膜炎、背部有出血点、繁殖性能差的这部分母猪不但不能为猪场创造效益,还不断散毒,感染其他母猪。蓝耳病带毒的亚健康母猪所产仔猪大多天生带毒,与其他猪只混养危害极大。同理,产房、保育和育肥阶段明显有蓝耳病症状的病弱猪及时做好隔离或淘汰,减少蓝耳病散毒传播的来源。

5、全进全出

母源抗体消失后,蓝耳病的重新感染主要发生在保育期,所以保育舍的清空与彻底消毒相当重要。保育舍彻底清空消毒后再进下一批猪,避免不同批次猪群间蓝耳病传播感染。同理,有条件的猪场,育肥舍也做到消毒清空一段时间后再转入新的猪群,做到真正的全进全出,保证猪群的单向流动。

6、更换注射用的针头

猪场注射用的针头,最好每注射一头猪更换一个针头,如果做不到,起码保证每头种猪只用一个针头,产房仔猪、保育猪、育肥猪每栏一个针头。

针对国内猪场的养殖环境和现有水平,我们认为蓝耳病的控制需从“驯化”入手,保持猪群稳定是“与蓝共舞”的目标。

猪蓝耳病论文

猪蓝耳病的研究及防治 摘要:我国一些地区陆续暴发一种以高热为典型症状的综合症,此疫病传播速度之快,流行面积之广、死亡率 之高都是养猪史上罕见,曾掀起了一场谈“高热”色变的风暴,给集约化养猪生产带来巨大浩劫。 关键词:无名高热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预防饲养管理 2006年春秋之季,我国一些地区陆续暴发一种以高热为典型症状的综合症,此疫病传播速度之快,流行面积之广、死亡率之高都是养猪史上罕见,曾掀起了一场谈“高热”色变的风暴,给集 约化养猪生产带来巨大浩劫。通过相关部门及专家近一年的探索与研究,已证实该疫病是由高致 病性猪蓝耳病变异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变异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 Abstract: in some regions of our country one after another outbreak of a high fever for the typical symptoms of the syndrome, the disease propagation speed fast, an area popular with wide, high mortality are rare in the history of pig, has raised a field on "high fever" the mere mention of the storm, to set intensive pig production with great havoc. Keywords: unknown high fever of highly pathogenic PRRS vaccination management 2006 spring and autumn season, in some regions of our country in succession outbreak of a high fever for the typical symptoms of the syndrome, the disease propagation speed fast, an area popular with wide, high mortality are rare in the history of pig, had set off a field on "high fever" the mere mention of the storm, to intensive pig production bring great disaster. By relevant departments and experts to nearly a year of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he disease is caused by highly pathogenic swine blue ear virus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comprehensive syndrome virus variation) caused by an acute and highly lethal disease. 1.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研究 1.1 疫病的流行性 本病自2006年5月份首发于江西省的高安、抚州地区后,迅速在我国养猪相对密集的中东 部地区传播蔓延,主要以南方地区、华中地区受害最为严重,至9月中下旬告一段落。接着于10 月中旬死灰复燃,而且至当年的11月底疫情已扩大到华南、华中、华北甚至东北地区的一些省 份。近期又在广东云浮市出现疫情,呈现明显的跨区域流行和传播特征。一般来说,一旦猪场感 染此病,整个猪群在3~5天内感染,随后波及邻近地区。各年龄段猪群都可以感染,仔猪发病 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成年猪也可发病致死。 高致病性蓝耳病疫病多发生于春末、夏初之高温季节,特别是在饲养环境恶劣,猪舍通风降 温不良,炎热潮湿,饲养密度过大的散养户和小型猪场多发。被感染的猪呈现出的临床症状包括: 高热(41℃-42℃),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卧地不起,皮肤发红,眼结膜炎、眼睑水肿;气喘、

双黄连粉针

高效双黄连 制作人:qq812144596 主治:广泛用于牛、羊、猪高热、病毒疾病特效治疗药。 【兽药名称】通用名:双黄连粉针 商品名:高效双黄连 汉语拼音:Shuanghuanglian Fenzhen 【主要成份】金银花、连翘、黄芩、聚肌胞、蟾酥、稳定剂等。 【性状】本品为棕色粉末。 【药理作用】本品主要由绿原酸、黄芩苷和连翘苷等提取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止痢、泻火解毒、止血安胎、消肿散结、化瘀排脓等功效。可直接破坏菌体胞膜结构,抑制核酸和蛋白质合成,干扰糖代谢、通过增强特异和非特异免疫系统而发挥广谱抗菌、抗病毒之功效。【适应症】本品具有清热解毒、解热平喘、抗菌消炎、增强免疫、保肝利胆、消肿散结和抑杀病毒之功效,是高热、病毒流行病的首选药物。 (1)牛、羊、马各种急性细菌病毒感染、牛恶性卡他热、巴氏杆菌肺炎、高热、气喘、咳嗽、急性胸膜性肺炎、恶性水肿、放线菌病、破伤风、腐蹄病、疱疹、口蹄溃烂、产后热、羊疽疫、羊快疫等。 (2)奶牛产后高烧不退、产后体虚、产后无乳综合症、恶露不尽、食欲下降、咳嗽气喘、精神沉郁等产后全身感染、产后败血症。对于奶牛急、慢性子宫炎、子宫蓄脓、子宫复位不全、产道损伤、肿胀,阴道炎导致的弓背怒责、呈排尿姿势,阴门部流出黏液或脓性白色、血褐色或棕黄色分泌物,严重者常出现豆腐渣脓块,消瘦、血乳、无乳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3)广泛用于各种高热病症,细菌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的猪无名高热综合症。如:蓝耳病、猪瘟、圆环病毒(PCV-Ⅱ型)、流感病毒、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疱疹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多系统衰竭综合征、非典型性猪瘟、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口蹄溃烂,以及各种病毒、细菌性疾病继发的高热不退、咳嗽气喘、肺炎、败血症、耳尖、腹下、四肢末端及臀部等部位发红、发紫、有出血点或血斑、不食少食、粪干尿黄、水样腹泻、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胎等。 【用法用量】肌肉或静脉滴注,每1kg体重,牛、马20-30mg;猪、羊50-100mg,每天一次,连用2-3天。孕畜可用。 乳房灌注:每乳室250mg,每天一次,连用2~3天。 【不良反应】标准暂无标准。 【注意事项】(1)本品与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卡他霉素、链霉素)及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白霉素)等配伍时易产生混浊或沉淀,请勿配伍使用。 (2)本品瓶内药粉中有可见黄白小粒为稳定剂,不影响使用。 【停药期】牛羊3日,猪2日。 【执行标准】《中国兽药典》05版 【规格】5g:相当于原生药5g 【包装规格】5g×20瓶/盒 【有效期】二年 【储藏】密封,避光,阴凉处保存。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JXA1-R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JXA1-R株)在广东小范围试用效果良好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毒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2006年5~12月,该病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暴发流行,给养猪业造成极大损失。农业部随后组织专家开展流行病学、病原学和活疫苗研制等科技攻关,证实疫情主要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变异病毒引起。2008年以来疫情得到有效遏制。为进一步巩固防控成果,保障养猪业健康发展,今年7月,农业部兽医局决定在广东等6省,对广东大华农动物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药械厂、吉林元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扬州威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JXA1-R株),进行小范围试用和效果评价试验。我省的试验结果表明,4个厂家的活疫苗免疫效果总体比较理想,免疫安全性较好,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小范围试验情况 试验用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由上述4个厂家提供。试验前,撕掉疫苗标签,分别用A、B、C、D编号代替进行盲样试验。为顺利开展这项试验工作,我所(中心)组织制定了《广东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使用和效果评价方案》,选择惠州、江门市的9个猪场的560头猪,组成12个试验组,分本底调查、试验评估两个阶段进行。 (一)本底调查阶段(6月30日至7月18日)。 试验前,对参试猪场的饲养规模、猪的品种、饲养管理、猪群健康状况、蓝耳病疫苗免疫背景、疫病发生状况等进行调查摸底,并对参试猪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9个参试猪场存栏生猪50~13225头,猪群生长状况良好,未发生猪蓝耳病等疫病,其中,有7个猪场的能繁母猪和3个猪场的仔猪曾注射猪蓝耳病普通株弱毒疫苗。参试猪的猪蓝耳病抗体阳性率在0~92%之间,有4个场6份血清样品检出猪蓝耳病普通株病毒,但均未检出高致性猪蓝耳病病毒。 (二)试验评估阶段(7月20日至9月20日)。 1.小范围免疫试验。为符合养猪生产实际情况,每种疫苗分别选择管理水平有一定差异的1个场规模较大和1个规模较小的猪场进行一次性免疫试验。每场接种50头猪,其中,25头作为免疫对照,25头跟踪采样并用法国LSI公司试剂监测免疫效果。结果显示,4个厂家活疫苗的抗 —1—

猪蓝耳病的诊断与治疗

猪蓝耳病的诊断与治疗 某猪场在一段时间内出现大量猪群死亡的现象,这 种现象初期表现为成年猪上吐下泻,之后出现妊娠期猪 流产的现象,最后成年猪和猪仔大量死亡。通过对症状 进行分析,首先在一段时间内种猪高烧不退,身体表面 呈现出蓝紫色的斑点,斑点主要集中在腹部以下、耳朵 以及背部和臀部。种猪相对于平常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不仅情绪不稳定,还会出现走路摇摆现象,个别的种猪 在发病过程中出现流产现象,最终影响猪的生 1案例概述 o 2猪蓝耳病诊断 2.1 病理变化为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需要对死猪进行科学解剖。通过解剖发现,猪喉咙内出现出血现象,膀胱呈现粘合,同时分布情况出现不规律现象。同时心冠增大,脂肪堆积数量增加,腹部淋巴出现结块现象,对于流产的种猪在胎盘处出现大量的沉淀透明液体,这种液体主要集中在边缘,还伴随一定数量红肿现象。 2.2 病原体检查

为进一步确定疾病类型,需要对病原体进行检查。具体方式如下:在无菌环境下,取出病猪的扁桃体和血液,并对病猪的肝胆、脾肾肺进行检查。首先,需要采用细菌抽样方式对镜片下的染色体与样板进行分离,此时发现,在显微镜的观测下,并没有发现细菌。其次,取出猪的一部分血液放置于试菌盒内,发现病猪的抗体呈现出阳性状态,最后,将病猪的扁桃体放入除菌器中,发现液体的颜色呈现出蓝色,最终确定该病为猪蓝耳病。 3猪蓝耳病治疗与预防 3.1 治疗措施 (1)需要按照科学方式完成猪群营养的供给。由于猪蓝耳病的病句通过肠胃发出,导致猪内部肠胃出现粘连现象,影响对影响物质的吸收,在肾脏功能方面快速下降,养过程中 重时发生衰竭。因此养殖者应该在喂 通过一定数量的 健胃产品进行辅助治疗。具体如多维肌酸、欣康药剂等。这些药物能够促进猪肠胃消化,避免病菌进入体内;(2)对于发生发烧情况的猪,养殖者可以通过调节酸碱度促进猪的生长,同时利用小苏打水抑制体内病菌的繁殖;(3)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情况的种猪进行分阶段治疗,同时对种猪的生长环境进行严格清洁,严格控制细菌滋生。在养殖过程中,一旦出现猪蓝耳病,需要及时进行

蓝耳病最佳用药方案

蓝耳病最佳用药方案 药物预防的原则: 一、治少防多。(猪群中如果有三、五头猪发病,就要对大群进行药物预防,发病猪治疗,避免疫情扩散)。 二、预防减量,治疗加倍,重视辅助用药。按疗程用药。(常规预防性用药适当减量适用,减少药物的种类,减少用药量,治疗则反之,同时辅助用药,如增加能量,解热,保肝护肾、平衡电解质等。) 三、合理搭配药物避免配伍禁忌。 猪群精确化用药方案: 一、按猪生长阶段的用药方案: 断奶前后十天,用药目的控制断奶应激,增强猪体体质,净化疫病(萎鼻、蓝耳、圆环、支原体)等。 1、盐酸多西环素500g+金芪强500g+灵芝金维300g/500kg饲料 2、特效氟美欣200g+灵芝金维300g/500kg饲料 3、特效泰乐菌素100g+灵芝金维300g+金芪强300g/500kg饲料 30—60kg之间,猪只本阶段的生理因素造成呼吸道病多发,强化用药,避免“18周龄墙”对猪的伤害。

1、特效阿米卡星200g+灵芝金维300g/500kg饲料 2、特效泰乐菌素100g+灵芝金维300g/500kg饲料 3、特效多西环500g+磺胺六甲氧嘧啶钠300g+小苏打300g+灵芝金维 300g/500kg饲料 二、按季节气候变化可选用的用药方案: 冬春季节以预防气喘病、链球菌、5号病、腹泻性疾病为主,可选用方案: 1、特效泰乐菌素100g+特效多西环素500g +金芪强300g/500kg饲料 2、阿莫西林500g+毒疫康300g /500kg饲料 3、特效氟美欣200g+金芪强300g+灵芝金维300g/500kg饲料 夏秋季节以预防高热病、血虫病、中暑、呼吸系统疾病为主,用药方案为: 1、菌虫统治500g+金芪强300g+灵芝金维300g+金伊维200g/500 kg饲料 2、阿莫西林300g+灵芝金维500g/500kg饲料 3、特效氟美欣200g+特效多西环素200g/500kg饲料 猪场常备药物:金芪强、氟美欣、毒疫康、特效金伊维、菌虫统治、灵芝金维、阿莫西林、特效型泰乐菌素、特效型多西环素、特效阿米等。

蓝耳病症状

蓝耳病症状,怎样治疗蓝耳病? 1、高致病性蓝耳病一般最早3-4月在部分猪群中缓慢流行,6月至9月为爆发期,10月底至12月初结束,在这个时候需要密切注意猪群的动向。 2、高致病性蓝耳病的临床诊断,一般以下面这样分期更有利于蓝耳病的早期临床确诊,抓住时机治疗,更准确的认识蓝耳病。 I期. 无症状期,此期以单纯性的蓝耳病毒感染为主,当猪群出现食欲减退的病猪,体温在40-41度以上时,立即对食欲和行动无明显改变的所有假定健康猪群进行体温监测,当发现达40度或40度以上的体温的部分猪时,可以确定为高致病性蓝耳病早期诊断特有特 征。其二,平时留心观察当一头或极少部分猪在没有喝水,吃食时,猪鼻腔流流一滴一滴的清水样鼻涕,表示高致病性蓝耳病已传到了你的猪场。这时就要每天对猪群进行体温监 测,当体温达40度,当天就开始用第一次药。今天发热的明天就不检查,今天不发热明天就接着体温监测,直到体温升高为止。 II期. 临床期,此期以蓝耳病毒、其它病毒细菌混合感染为特征,一般体温升高3-5天后 从无症状发展到此期,表现食欲减退,废绝,咳嗽症状逐渐加重,鼻涕增多,鼻筒周围粘结较多的污物,进一步发展流脓性鼻液,部分猪表现腹式呼吸,皮肤潮红,眼脸水肿等特征。以便秘为主征,排算盘子大小硬深色粪球。以腹泻型为主征,以顽固性拉稀,口渴症状突出。严重部分出现耳、颈等身体其他部位发紫。后期部分猪出现不可逆转的呕吐,抽搐转圈等神经症状。母猪产死胎及弱仔猪出生以死亡告终。此期特点病情发展迅猛,各器官细胞形态结构形态结构破坏严重,生理机能出现严重障碍。 3、高致病性蓝耳病特异治疗 用药最佳时机:1.以通过每天体温监测达40度发热的猪当天用药。 2.对母猪以减食或体温升高任意一项为用药指征,因为有部分发病母猪早期体温无变化仅 表现减食,在病情恶化时体温才升高。 3对流一滴一滴清水样鼻涕或食欲明显减退的猪,体温没有升高,应先用三天药,如果在 三天用药期体温升高了的就将五天一个疗程用完。如果体温没有升起来,用完三天就停下来,等体温监测回升再用三天药就可以了。 药物使用:一般神奇蓝尔康40克以适量温水调匀灌服为主,每日一次。母猪每日80克。或者以拌料为辅。因为灌服药量准确到位,避免猪对药物拒食或猪本身的绝食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灌药同时注射青霉素每公斤6至9万单位,用庆大霉素每10公斤5万单位溶解。每天一次,连续用药5-7天,原则不少于5天。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诱发病毒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初探[1]

342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bbo咖Animl柚dComparatiVeMedici∞0ct.201O,30(5) 图l发病猪呼吸困难、腹式呼吸 Fi驴n1Dyspn∞锄dabdoIIIinmb弛athing 图3试验猪肺水肿 Figu他3L叫gede眦 图2组织缺氧,皮肤发绀FigllM2Cyan鸺is 图4试验猪肺小叶间隙增宽Figllre4Stromawiden A:肺泡扩张融合,成气肿状(脏×40)A:Alveolare咖sia(眦×40) B:支气管粘膜脱落(脏×100)B:Tunicamucosabronchiomm柚0do(眦×100)C:肺泡腔表面形成透明膜(HE×40)C:Vin∞usmembr孤e(HE×401 D:肺胞壁间质内巨噬细胞增多(HE×400)D:Macpophagecytosis(脏×400) 图5猪肺组织病理学观察 Figu豫5PathoIogicaIob∞rvaUon蛐Iungfr伽恤e pig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诱发病毒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初探 作者:李吉达, 徐守振, 王建琳, 尹燕博, LI Ji-da, XU Shou-zhen, WANG Jian-lin,YIN Yang-bo 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青岛,266109 刊名: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英文刊名:LABORATORY ANIMAL AND COMPARATIVE MEDICINE 年,卷(期):2010,30(5) 参考文献(11条) 1.朱自强SARS研究的最新进展[期刊论文]-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5(08) 2.Guan Y;Zheng BJ;He YQ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virus related to the SARS corona virus from animals in southern china 2003(02) 3.赵景民;周光德;孙艳玲SARS的病理与病理生理变化[期刊论文]-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3(07) 4.杨秀红;秦川SARS动物模型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07(04) 5.章光志;周艳君;郝晓芳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期刊论文]-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7(05) 6.张青娴;王克领;张立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畜牧兽医 2008(09) 7.纪小龙;尹彤;申明识从SARS患者肺部病变的病理特点探讨SARS的损伤机理[期刊论文]-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03(05) 8.刘佩红;齐新永;王建人工感染高致病性PRRSV肺脏的病理学观察和扫描电镜的形态学化 9.张卿;胡成平SARS病理特征与临床病理联系[期刊论文]-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2003(06) 10.Franks TJ;Chong PY;Chui P Lung pathology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a study of 8 autopsy cases from Singapore 2003 11.丁彦青;王彗君;申洪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原体检测及临床病理学观察[期刊论文]-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3(3)本文读者也读过(9条) 1.邓舜洲.刘文峰.戴益民.张文波.万文忠.陈松昌2006年夏江西蓝耳病流行毒株的分离及初步鉴定[期刊论文]-养猪2006(6) 2.卓曲.武力.陈宝妮.蔡鑫华.冯宝仪蓝耳病病毒对猪肺泡巨噬细胞的影响[期刊论文]-养猪2009(5) 3.张婷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ORF7基因的可溶性表达及其免疫活性研究[学位论文]2010 4.高晓磊.刘思当.娄忠子.王天户.GAO Xiao-lei.LIU Si-dang.LOU Zhong-zi.WANG Tian-hu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自然病例与美洲株(VR-2332)人工感染猪的比较病理学[期刊论文]-中国兽医学报2009,29(4) 5.张毅.尹燕博.韩丽敏.张巧燕.王新.王建琳.崔尚金2007-2008年同一地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连续分离毒株HA基因序列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兽医杂志2009,45(5) 6.李吉达.尹燕博.徐守振.王建琳.王光.刘兴彩.韩丽敏.郭妍妍.LI Ji-da.YIN Yan-bo.XU Shou-zhen.WANG Jian-lin.WANG Guang.LIU Xing-cai.HAN Li-min.GUO Yan-yan PRRSV的分离鉴定及与其他5种猪病毒混合感染情况调查[期刊论文]-动物医学进展2010,31(3) 7.袁世山.余丹丹.谭菲菲.刘长龙.袁海峰.丛雁芳.韦祖樟.孙志.高飞.吕键.王小敏.庄金山.李祥健.张建武.郑海红猪蓝耳病病毒反向遗传操作及应用[会议论文]-2008 8.王守春.尹燕博.王晓红.李海英.王建琳.张毅.郭妍妍.WANG Shou-chun.YIN Yan-bo.WANG Xiao-hong.LI Hai-ying.WANG Jian-lin.ZHANG Yi.GUO Yan-yan63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NA基因序列分析[期刊论文]-畜牧兽医学报2011,42(2)

(整理)原粉的兑水量.

阿奇霉素主要用于畜禽(传支、传喉、 传鼻、霉形 体、流行性感冒、猪喘 气病)、泌尿生殖道炎(如肾肿、 卵巢炎、输卵管 炎)、大肠杆菌继发感染 的呼吸道病、鸭疫巴氏杆菌、 伤寒、出血败血症 等。对水量和拌料量拌料20斤/克饮水40斤/克 甲磺酸左旋氧氟沙星本品主要用于治疗由敏感菌引 起的畜禽呼吸系统、泌尿生殖 系统、皮 肤软组织、消化系统疾 病。如禽的大肠杆菌病、沙门 氏菌病、传染性鼻 炎、鸡奇异变形杆菌 病、葡萄球菌病、鸭疫巴氏杆 菌病、禽霍乱、慢性呼 吸道病、仔猪的喘气 病、仔猪黄、白痢、仔猪副伤 寒、牛传染性胸膜肺 炎、牛出败、牛弧菌性 疾病、牛流行性腹泻、羔羊疾 病、传染性胃肠炎 等。 拌料40斤/克 饮水80斤/克 (口服)畜:2.5毫升/千克体 重 头孢噻肟钠本品适用于敏感所致的全身性 和局部感染:呼吸道感染、泌 尿道感 染、败血症、细菌性内 膜炎、骨和关节炎、腹腔感染、 生殖系统感染 等,水产类细菌性败血 症,肠炎病,赤皮病,烂鳃病, 疥疮病,白皮 病,弧菌病,竖鳞病等。 拌料20斤/克 饮水40斤/克 盐酸林可霉素本品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各 种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败 血症、骨 髓炎、蜂窝织炎、化脓 性关节炎和乳腺炎等。对猪的 密螺旋体血痢、支原 体肺炎及鸡的气囊炎、 梭菌性坏死性肠炎和乳牛的急 性腐蹄病等亦有防治拌料10斤/克饮水20斤/克

功效。本品也用于预防和治疗厌氧菌感染。如家禽慢性呼吸道、猪喘气 病、鸡的坏死性肠炎、猪密螺旋体痢疾、弓形体病和狗、猫的放线菌病; 水产类主要用于仔鱼 期疾病防治。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主要是产蛋减少、孵化率降低、 小鸡死亡率升高和增重减少。 控制支原体病的关键是防止病 原体通过种鸡的传播,本品则 能有效控制鸡败血支原体和 滑液支原体。主要用于防治畜 禽支原体、大肠杆菌、沙门氏 杆菌、肺炎球菌等引起的禽复 合型慢性呼吸道病、猪喘气病、 胸膜肺炎、猪肺 疫、支原体关节炎、猪血痢、 肠炎、气管炎等呼吸系统和消 化系统疾病。禽:拌料16斤/克饮水30斤/克猪:饮水20斤/克 植物血凝素本品为广谱抗病毒药,主要用 于治疗鸡的新城疫,流行性感 冒、传 支、传喉,法氏囊、减 蛋综合症、禽痘、病毒性呼吸 道病等。鸭:鸭 瘟、鸭病毒性肝炎、花 肝病、流行性感冒等。另外对 猪的猪瘟、猪丹 毒、蓝耳病、圆环病毒 病、细小病毒病、无名高热、 传染性胃肠炎及免 疫功能低下等病也有 较好的疗效。拌料10斤/克饮水20斤/克 安乃近临床上常用于猪附红细胞体、 链球菌、弓形体、圆环病毒、 蓝耳病、 猪瘟、猪丹毒等病引起 的体温升高,有明显的解热镇 痛作用。鸡的禽流行 性感冒、新城疫、法氏 囊等引起的体温升高,能迅速 解除症状。禽:饮水10斤/克猪:拌料4斤/克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知识

一、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地概念、发病及流行特点 1、什么是猪蓝耳病?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猪蓝耳病)是由病毒引起地猪地一种传染病,以母猪繁殖障碍、早产、流产和死胎,仔猪及育成猪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特征.属二类动物疫病. 猪蓝耳病1987年首先在美国地北卡罗来纳州发现.随后,加拿大、德国、荷兰、英国、西班牙、瑞士、法国、丹麦等很多国家报道发生本病.我国1996年首次报道存在该病. 2、什么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地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其特征.2006年6月首先在我国地南方部分省、市出现,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较大地损失. 3、猪蓝耳病地传播途径是什么? 猪蓝耳病病毒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主要传染源是发病猪和带毒猪.病毒由病猪地鼻腔分泌物、唾液、乳分泌物、病公猪精液和尿中排出.在外界环境中,常存在于圈舍、污泥、饲料、饲草、用具、饮水及污水中.尤其在饮水、污水中存活期较长,是造成传播地主要来源.空气传播和病猪接触传播是本病地主要传播方式.猪群规模越大、饲养密度越高,接触传播地危险性越高. 4、猪蓝耳病病毒地抵抗力强吗? 总地来说,猪蓝耳病病毒对外界地抵抗力不强,对高温、紫外线、多种消毒药敏感,容易被杀死.热稳定性差,56℃存活15~20分钟,37℃存活10~24小时.pH值高于7或低于5时,感染力可以减少90%以上.但病毒存在于有机物中时,能存活较长时间. 5、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地主要流行特点是什么? 本病呈区域性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高热、高湿季节发病明显增加.不同日龄、不同品种地猪均可发病.发病急、传染性强、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病程7~15天.在同一猪群中,猪蓝耳病病毒存在持续感染,病毒可在猪群中生存、循环及再次传播. 6、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能感染人吗?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不是人畜共患病,不感染人.在自然感染流行中,只感染猪.不同日龄、不同品种地猪均可发生感染. 7、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常混合或继发感染哪些病? 因为本病可导致免疫抑制,常伴有其它病毒、细菌、寄生虫地混合或继发感染. 该病常混合或继发感染猪瘟、猪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肺疫、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大肠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等疫病.多数为双重、三重感染,或多重感染. 8、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地主要临床表现如何? 猪群突然发病,体温明显升高,可达41℃以上;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食欲废绝;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皮肤发红,耳部发绀,腹下和四肢末梢等处皮肤呈紫红色斑块状或丘疹样;部分病猪出现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成年猪也可发病死亡. 9、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地主要病理变化有哪些? 肉眼可见肺水肿、出血、淤血,以心叶、尖叶为主地灶性暗红色实变;扁桃体出血、化脓;脑出血、淤血,有软化灶及胶冻样物质渗出;心肌出血、坏死;脾脏边缘或表面出现梗死灶;淋巴结出血;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出血斑点;部分病例可见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以上病变随猪地个体差异、病程不同而有所不同. 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地危害及面临地形势 10、猪“高热病”是怎么回事?

猪蓝耳病特效药

猪蓝耳病特效药 1、临床症状 猪蓝耳病主要侵袭繁殖和呼吸系统,主要表现为母猪繁殖障碍、仔猪断奶前高死亡率、育成猪的呼吸道疾病三大症状。 经产和初产母猪多表现为高热(40-41℃)、精神沉郁、厌食、呼吸困难,少数母猪(1-5%) 耳朵、乳头、外阴、腹部、尾部发绀, 以耳尖最为常见。出现这些症状后,大 量怀孕母猪流产或早产,产下木乃伊、 死胎和病弱仔猪,死产率可达80-100%。 早产母猪分娩不顺,少奶或无奶。 仔猪特别是吃奶猪,死亡率很高,可达 80%以上。临床症状与日龄有关,早产的仔猪出生时或数天内死亡。大多数新生仔猪出现呼吸困难(腹式呼吸)、肌肉震颤、后躯麻痹、共济失调、打喷嚏、嗜睡、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断奶仔猪感染后大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肺炎症状,有些下痢、关节炎、皮肤有斑点。 育肥猪体温可升高至41℃左右,食欲明显 减少或废绝,多数全身发红,呼吸加快, 咳嗽明显,个别病猪流少量黏鼻液。无继 发感染的病猪死亡率较低。种公猪发病时 症状轻微,持续时间短,但精液品质下降, 死精增多。 2、病理变化

可见肺有弥漫性间质性肺炎;脾脏边缘或表面出现梗死灶,显微镜下见出血性梗死;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出血点斑,皮下、扁桃体、心脏、膀胱、肝脏和肠道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部分病例可见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 3、防治方法 配合防治,加强饲养管理不论是单一 感染还是混合感染,圈舍消毒,加强饲养, 减少应激是其重要环节,单纯控制达不到 效果,只有配合防治,加强饲养管理。治 疗可选用龙达生产的蓝圆免疫肽。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建立稳定的种猪群,不轻易引种。如必须引种,首先要搞清所引猪场的疫情,此外,还应进行血清学检测,阴性猪方引入,坚决禁止引入阳性带毒猪。引入后必须建立适当的隔离区,做好监测工作,一般需隔离检疫4~5周,健康者方可混群饲养。规模化猪场要彻底实现全进全出,至少要做到产房和保育两个阶段的全进全出。对发病猪场要严密封锁;对发病猪场周围的猪场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疾病扩散,对流产的胎衣、死胎及死猪都做好无害处理,产房彻底消毒;隔离病猪,对症治疗,改善饲喂条件等。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技术规范(试行)》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技术规范(试行)》 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使用过程中有关运输、贮藏、免疫接种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规范适用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2.1批号疫苗瓶签上表示产品批次的代码。 2.2剂量标签上标定的特定年龄猪,经肌肉1次接种疫苗的使用量。 3免疫接种 3.1根据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流行情况,对猪群进行预防接种。 3.2对同一猪群接种时,尽量使用同一厂家、同一批号的疫苗。 3.3疫苗的运输和贮藏 3.3.1疫苗应采用冷藏运输;冬季运输应注意防冻。 3.3.2疫苗应在2℃-8℃避光贮藏。 3.4疫苗使用要求 3.4.1接种动物疫苗仅用于健康猪群;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病猪禁用;屠宰前21日内禁用。 3.4.2疫苗的检查疫苗使用前应仔细检查,同时详细记录生产企业、疫苗批号和有效期。如发生包装破损、破乳分层、颜色改变等现象的疫苗不得使用。 3.4.3疫苗的准备疫苗使用前,应恢复至室温(从冰箱取出后放置2小时-3小时),注射前充分摇匀;疫苗启封后,限当日内用完。 3.4.4接种器具及针头的要求接种用器具应无菌;接种时一般应使用12号针头;一猪一针头,避免交叉污染。 3.4.5接种部位的选择与消毒耳后部肌肉注射,注射部位应采用碘酊或75%酒精严格消毒。 3.5接种记录 疫苗接种时应做好记录。记录内容包括:猪的品种、日龄、性别,如为怀孕母猪还应包括孕期;疫苗的来源、批号、接种时间等。 3.6接种后观察

3.6.1接种后,应仔细观察猪只反应。个别猪可能出现过敏,重者可注射肾上腺素,并采取辅助治疗措施。 3.6.2接种后少数猪可能出现一过性的体温升高、减食等反应,一般在2日内可自行恢复。 3.7接种器具及废弃物的处理 接种结束后,接种器具及所有废弃物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4接种程序 4.1商品仔猪 仔猪断奶后首次免疫,剂量为2mL。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在首免后一个月采用相同剂量加强免疫1次。 4.2母猪 后备母猪70日龄前接种程序同商品仔猪;以后每次于怀孕母猪分娩1个月前进行1次加强免疫,剂量为4mL。 4.3种公猪 70日龄前接种程序同商品仔猪;以后每隔6个月加强免疫1次,剂量为4mL。 5其他 5.1必须使用国家批准的定点企业生产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该疫苗粘贴有“中国兽药质量监督”标识的“二合一”疫苗防伪标签。 5.2各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的使用监管,确保疫苗免疫效果。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综合诊断与防控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控 猪蓝耳病(Blue Ear Disease)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的猪均可感染,但症状不同。成年猪(母猪)感染后主要表现为繁殖障碍,即配种返情率高、受胎率低、早产、流产、产死胎及木乃伊胎等;仔猪特别是保育猪感染后则主要表现为呼吸功能障碍。由于PRRSV感染肺泡巨噬细胞后会导致该免疫细胞的数量下降和功能障碍,从而降低呼吸系统抗感染的能力而导致严重的并发和/或继发感染。猪蓝耳病最早于1987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North Carolina)首次爆发;1991年,荷兰分离到LV株病原,欧盟提议将该病原命名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此即为欧洲型PRRSV的代表毒株;美国于1992年分离得到VR-2332株PRRSV,即美洲型PRRSV的代表毒株。我国猪病专家郭宝清等于1996年首次在国内发病猪群中分离到PRRSV(美洲型),从而证实了我国存在该病,并且对该病毒进行了分离鉴定工作[1]。2006年我国部分地区猪群中爆发了以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严重疫情,给养猪业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国内诸多兽医专家及时对该疫情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最终于2007年4月确定此次疫情是由变异后的高致病性的PRRSV引起,即“高致病性蓝耳病(HP-PRRS)”。 1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侵害繁殖母猪和不同日龄的仔猪,而育肥猪发病相对温和。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该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季和秋季发病率高,流行范围广,呈地方性流行,严重者呈爆发性流行,传播速度快。感染母猪有明显排毒,如鼻分泌物、粪便、尿液均含有病毒。耐过猪可长期带毒和不断向体外排毒。本病既可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呼吸道是水平传播的主要途径。环境恶化、气候骤变、高温、高湿、饲养密度过大等均是该病发生的重要诱因。由于耐过本病的猪可长期带毒和不断向体外排毒,所以PRRSV 的隐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是猪蓝耳病的一个重要流行病学特征[2]。 2 发病原因 2.1 环境控制不力 随着我国养猪业的迅速发展,养殖水平显著提高。但是与传统粗放型的养猪模式相比,当前这种高密度、大群体、流水线式的集约化生产工艺的诸多弊端逐渐显现,比如大群体的饲养导致疫病传播蔓延速度加快、限位栏饲养导致猪只体况下降、疫病易感性增强等。猪只长期遭受不良环境的刺激会降低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疫病的抵抗力,很容易受到病原的侵袭而发生疾病,即使不发病,也会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成为疫病发生与流行的温床。与蓝耳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养殖环境问题主要有猪舍设计建设不合理,生物安全措施执行难度大;猪场生产工艺如饮水器安装高度不合适、水压过大,消毒液配置浓度误差大、消毒不够彻底及粪污处理措施不健全等;猪舍养猪密度大,空气质量差,尘埃及有毒气体浓度高;猪舍内温度和湿度调控不当等。在养猪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应激性因素综合起来导致猪群的抵抗力下降,从而有利于或诱导了HP-PRRS的发生[3]。 2.2 引种隔离检疫制度不健全 在实际生产中,很多蓝耳病稳定猪场爆发蓝耳病的主要原因还是引进后备猪。在引种时没有制定严格的引种措施,引进的后备猪体重较大,引进后备猪后未进行足够时间的隔离和必要的检疫便合并入生产猪群,如此则导致了外源PRRSV毒株的引入,打破了猪场原本的PRRSV毒株的稳态,便会导致PRRS在猪场的爆发与流行。 2.3 养殖投入缩水 在当前养猪利润普遍下滑的大环境下,不少养殖户为了降低成本、减少亏损,便将原本的饲料更换为稍劣质且价格便宜的饲料,或者将原本使用的疫苗更换为价格更低的疫苗,或缩减免疫的疫病种类和免疫剂量等等。如此,一方面饲料适口性的变化导致生猪营养状态异常,采食量下降;另一方面,疫苗免疫投入的降低,会导致生猪抵抗力的下降,而造成猪病在场内的爆发。 3 临床症状 该病潜伏期差异较大,最短为3天,最长可达37天左右。实际生产中的症状表现也因饲养管理、病毒

蓝耳病

蓝耳病(猪繁殖呼吸综合征,PRRS) 本文取自Mike Muirhead和Tom Alexander合著的《猪群健康管理与猪病治疗》一书。 蓝耳病(PRRS)由一种病毒引起,该病毒最早于1991年分离鉴定,属动脉病毒。这种综合征是1980年代中期在美国首先发现的,当时被称为神秘猪病,或蓝耳病。 PRRS病毒对巨噬细胞具有特殊的亲和力,尤其是肺部的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是机体免疫防线的一部分,负责吞噬侵入体内的细菌和病毒。肺部的巨噬细胞称为肺泡巨噬细胞。与其它细菌和病毒相比,巨噬细胞无法消灭PRRS病毒。相反,PRRS病毒会在巨噬细胞体内增殖,并导致巨噬细胞死亡。该病毒可破坏掉40%的巨噬细胞。这样就对机体的防御体系造成了严重破坏,使得细菌和其它病毒可以借机繁殖,并造成更大的破坏。 耳部水肿,- 成年猪患蓝耳病的一个症状。 常见的例子是,生长/肥育猪群感染蓝耳病之后,地方性肺炎的病情会明显加重。另一个例子是,在存在猪2型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地方性感染的猪群当中,如果再感染蓝耳病,脑膜炎的临床发病率会明显上升。这一现象已被科研人员用来在试验条件下制造链球菌脑炎。这种病毒侵入猪群后会永远存在,并保持激活状态。 这种病毒之所以能够顽强存在,与下列因素有关: ?如果定期有阴性血清型的易感后备母猪转入猪场,那么病毒就可以在这些易感母猪体内得到延续。 ?断奶仔猪体内母源抗体消失之后,会遭到病毒感染,使病毒得以延续。所感染的病毒来自先前遭感染的高日龄组群。许多猪场的地方性呼吸道疾病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延续的。 ?病毒第一次侵入后,感染全部种猪的过程最长可能需要一年的时间,尤其是规模较大的猪群。 需4~5个月之后才会有90%的母猪血清学检测结果呈阳性。有的母猪仍然呈阴性。而且,有的猪群感染1~2年后仍有20%的母猪呈阴性,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不过血清学试验呈阴性并不说明母猪没有免疫力、不能向后代传递母源抗体。 传播方式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其特征。 为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扑灭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及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诊断、疫情报告、疫情处臵、预防控制、检疫监督的操作程序与技术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与高致病性猪蓝耳 病防治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 2 诊断 2.1 诊断指标 2.1.1临床指标 体温明显升高,可达41℃以上;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部分猪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成年猪也可发病死亡。

2.1.2 病理指标 可见脾脏边缘或表面出现梗死灶,显微镜下见出血性梗死;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出血点斑,皮下、扁桃体、心脏、膀胱、肝脏和肠道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显微镜下见肾间质性炎,心脏、肝脏和膀胱出血性、渗出性炎等病变;部分病例可见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 2.1.3病原学指标 2.1. 3.1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分离鉴定阳性。 2.1. 3.2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阳性。 2.2结果判定 2.2.1 疑似结果 符合2.1.1和2.1.2,判定为疑似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2.2.2 确诊 符合2.2.1,且符合2.1.3.1和2.1.3.2之一的,判定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3 疫情报告 3.1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猪出现急性发病死亡情况,应及时向当地动物疫控机构报告。 3.2当地动物疫控机构在接到报告或了解临床怀疑疫情后,应立即派员到现场进行初步调查核实,符合2.2.1规定的,

蓝耳病研究进展

蓝耳病研究进展 摘要:猪蓝耳病(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由于部分病猪耳部和躯体末端皮肤发绀,故称“蓝耳病”。该病以怀孕母猪流产、早产、死胎和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碍及仔猪呼吸困难、高死亡率和育肥猪呼吸异常为特征的传染病,是一种免疫抑制病,常继发或并发感染猪链球菌、鼻支原体、胸膜肺炎放线菌病、猪细胞巨化病毒、呼吸道冠状病毒、猪副粘病毒等,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猪蓝耳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血清学诊断及其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关键词:猪;蓝耳病;病毒;防治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orcinereproductive andp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一种新病。该病于1987年最早发现于美国。1991年荷兰人首次从发病仔猪和母猪体内分离到了该病毒,当时称为Lelystad病毒,随后德国、美国、英国及我国等国家和地区分离到了该病毒。1996年国际兽医局(OIE)将猪蓝耳病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情,我国农业部于2007年1月,将猪蓝耳病病毒变异毒株引起的疾病正式命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并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疾病。高致病性PRRS是由毒力更强的PRRSV 变异毒株引起的,说明PRRSV在不断的发生变异。经流行病学调查、病毒分离、基因分析、动物试验等,最终确定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变异株(NVDC-J XA1株)造成的,并定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1]。 1.病原学 1991年荷兰前首先分离到PRRS,并命名为Lelystad病毒(LV),1992年美国也分离到VR2332毒株。我国于1996年从发病猪群中分离到PRRSV(为单股正链PNA病毒)。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Tc1t、r)将其归于套式病毒目动脉炎病毒科[2]。猪蓝耳病病的病毒粒子存在于细胞浆中,呈球形或卵圆形,直径为45~60nm,呈20面体对称。该病毒对温度敏感。-20℃以下可长期保存,4℃保存一周后,病毒感染性丧失90%,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对脂溶剂、热,低于5或高于7的pH环境敏感。巨噬细胞是PRRSV的专嗜细胞,病毒对6-8周龄仔猪的肺泡巨噬细胞(PAM)最为敏感[3]。PRRSV抗原性的差异很大,具有快速变异的特征,而且同型分离株之间的重组概率也较高。根据抗原性差异可将PRRSV分为欧洲型(代表株为Lelystad病毒)和美国型(代表株为VR2332病毒),前者主要流行于欧洲,后者主要流行于美洲和亚太地区。我国目前的流行毒株属于美洲型,分离的毒株可分为2个亚群,存在着一定的变异性。不同的PRRSV毒株对猪的致病力差异很大,而且PRRSV还可引起免疫抑制性和持续性感染[4]。 2.PRRSV变异毒株的流行病学 PRRSV主要通过呼吸道或通过公猪的精液经生殖道在同猪群间进行水平传播,也可以通过母子进行垂直传播。此外,风媒传播在本病流行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病毒感染后破坏猪的免疫系统。注射普通猪瘟疫苗后不能有。效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而造成猪瘟

主要动物疫病

对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等4种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的总体要求是,群体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90%以上,其中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要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70%以上。对小反刍兽疫免疫的总体要求是,在西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受威胁地区对所有羊强制免疫,群体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90%以上,其中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要达到100%。 上述四种为国家强制免疫。强制免疫均为政府采购。免费免疫。 下列为重点免疫疾病均有相应疫苗。 猪瘟 猪瘟俗称“烂肠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0%以上,是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的疫病之一,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只发生于猪,一年四季均可发病,通过接触传播,病猪及其排泄物是主要传染源。发病后病猪精神沉郁,被毛松乱,嗜眠,畏寒,食欲显著减少或废绝,高热稽留,达41~42℃,粪便干燥,夹杂血液、粘液,后期腹泻,怀孕母猪可引起死胎、流产。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预防的最好方法是接种猪瘟脾淋细胞疫苗,仔猪在阉割时进行首次免疫,以后每年免疫1-2次当猪场出现以上症状时,畜主应及时向当地兽医站报告,进行确诊,确诊后立即按照国务院《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重庆市永川区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预案》的要求处置疫情。 猪丹毒 猪丹毒是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俗称“打火印”,架子猪最易感染发病,多发于夏季,5~8月是发病的高峰期,传播途径以消化道感染为主,其主要症状为发热稽留(42~43℃),粪便干硬,粟状(后期可能下痢)呼吸迫促,粘膜发绀。胸、腹、背、四肢内侧皮肤出现大小、形状不一的疹块,稍突起,指压退色,俗称“打火印”。 防治措施:一是使用猪丹毒疫苗免疫预防,免疫期可达9个月;二是对发病的猪只使用青霉素、金霉素、土霉素等治疗,有特效。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高致死性疫病,该病传播速度快、发病覆盖面广,主要威胁妊娠(怀孕)母猪和新生仔猪,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仔猪发病率达100%,死亡率达5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呼吸道是主要传播途径,也可垂直传播,在高温、高湿、蚊蝇滋生的夏季多发,该病常与猪瘟等其它疫病同时发生,出现多种疫病混合感染,这样发病率和死亡率会更高。此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发烧40—42.5℃,厌食或不食,眼结膜发炎,咳嗽喘气,后驱无力,不能站立或摇摆抽搐,有些患猪耳朵或体位末端发紫,皮肤有的发红。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 防治措施:以预防为主,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消毒,做好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按时接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发生疫情后,立即按照国务院《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重庆市永川区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预案》的要求处置疫情。 鸡新城疫 鸡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所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发病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