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选修3-5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章末复习

选修3-5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章末复习

选修3-5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章末复习
选修3-5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章末复习

2018年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5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章末复习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0分)

1.质量相同的两方形木块A、B紧靠一起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子弹先后水平穿透两木块后射出,若木

块对子弹的阻力恒定不变,且子弹射穿两木块的时间相同,则子弹射穿木块时A、B木块的速度之比()

A. 1:1

B. 1:2

C. 1:3

D. 1:

2.物体的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5kg?m/s,这说明()

A. 物体的动量在减小

B. 物体的动量在增大

C. 物体的动量大小一定变化

D. 物体的动量大小可能不变

3.如图所示,小明在演示惯性现象时,将一杯水放在桌边,杯下压一张纸

条。若缓慢拉动纸条,发现杯子会出现滑落;当他快速拉动纸条时,发

现杯子并没有滑落。对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缓慢拉动纸条时,摩擦力对杯子的冲量较小

B. 快速拉动纸条时,摩擦力对杯子的冲量较大

C. 为使杯子不滑落,杯子与纸条的动摩擦因数尽量大一些

D. 为使杯子不滑落,杯子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尽量大一些

4.蹦床是一项运动员利用从蹦床反弹中表现杂技技巧的竞技运动,一质量为50kg的运动员从1.8m高出

自由下落到蹦床上,若从运动员接触蹦床到运动员陷至最低点经历了0.2s,则这段时间内蹦床对运动员的冲量大小为(取g=10m/s2,不计空气阻力)()

A. 400N?s

B. 300N?s

C. 200N?s

D. 100N?s

5.下面关于物体动量和冲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体所受合外力冲量越大,它的动量也越大

B. 物体所受合外力冲量不为零,它的动量一定要改变

C. 物体动量增量的方向,就是它所受冲量的方向

D. 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它的动量变化就越快

6.在水平地而的某点斜向上成60°抛出一物体,在物体速度方向刚变为水平方向时,在极短时间内炸裂

成a、b两块。已知物体离开地而的速率为2ν0,a块的速度方向与刚炸裂时物块的方向相同。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则()

A. b的速度方向一定与炸裂时物块的方向相反

B. a、b均做平抛运动,且一定同时到达地面

C. a的平抛初速一定大于ν0,b的平抛初速一定小于ν0

D. 炸裂过程中,a、b中受到的爆炸力的冲量一定相同

7.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弹性小球a、b,质量均为m,现b球静止,a球向b球运动,发

生弹性正碰。当碰撞过程中达到最大弹性势能E p时,a球的速度等于

A. B. C. D.

8.如图所示,平板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的左端固定一个轻质弹簧,物块将

弹簧压缩后用细绳系在物块和小车上,物块与弹簧并不栓接,当小车固定时,剪断

细绳,物块滑到小车C点恰好静止,BC=CD,如果小车不固定,剪断细绳,则()

A. 滑到BC间停住

B. 还是滑到C点停住

C. 滑到CD间停住

D. 会冲出D点落到车外

9.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木块B与水平桌面间的接触是光滑的,子弹A沿水

平方向射入木块后留在其中,将弹簧压缩到最短.若将子弹、木块和弹簧

合在一起作为系统,则此系统在从子弹开始射入到弹簧被压缩至最短的整

个过程中()

A. 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C. 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D. 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10.将静置在地面上,质量为M(含燃料)的火箭模型点火升空,在极短时间内以相对地面的速度v0竖直

向下喷出质量为m的炽热气体.忽略喷气过程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则喷气结束时火箭模型获得的速度大小是()

A. v0

B. v0

C. v0

D. v0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

11.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速度大小为v的A球与质量为2m、静止的B球碰撞后,

A球的速度方向与碰撞前相反。则碰撞后B球的速度大小可能是

A. 0.40 v

B. 0.55 v

C. 0.60 v

D. 0.70 v

12.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半圆形槽物体A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槽内表面光

滑,其半径r=0.6m。现有一个质量m=1kg的小物块B在物体A的槽右端口获

得瞬时竖直向下的冲量I=2N?S,此后物体A和物块B相互作用,使物体A在

地面上运动,则()

A. 在A、B间存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物体A和物块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 在A、B间存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物体A和物块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 物块B从槽口右端运动到左端时,物体A向右运动的位移是0.4m

D. 物块B最终可从槽口左端竖直冲出,到达的最高点距槽口的高度为0.2m

13.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半圆形轨道与水平轨道平滑连接,不计一切摩擦.圆

心O点正下方放置为2m的小球A,质量为m的小球B以初速度v0向左运动,

与小球A发生弹性碰撞.碰后小球A在半圆形轨道运动时不脱离轨道,则

小球B的初速度v0可能为()

A. 2

B.

C. 2

D.

14.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甲、乙两小车中间夹了一压缩轻质弹簧,但不连

接,用两手分别控制小车处于静止状态,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手同时放开后,两车的总动量为零

B. 先放开右手,后放开左手,两车的总动量向右

C. 先放开左手,后放开右手,两车的总动量向右

D. 两手同时放开,两车总动量守恒;两手放开有先后,两车总动量不守恒

15.质量分别为和的两个物体碰撞前后的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

A. 碰撞前两物体动量相同

B. 等于

C. 碰撞后两物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D. 碰撞前两物体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三、实验题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6.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水平轨道上碰撞前后的动量

关系。

装置图中O点为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将入射小球m1,多次从斜轨道上的P位置由静止释放,找到其落地点的平均位置Q,测量水平射程OQ.接着将被碰小球置于水平轨道,再将人

射小球m1从斜轨道上P位置由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重复多次,分别找到两球相碰后落地点的平均位置。

(1)要达成本实验目的,以下哪些物理量还需要测量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小球m1开始释放时距水平导轨的高度h

C.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两个小球相碰之后平抛的水平射程OM、ON

(2)实验中,在确定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时,通常采用的做法是______,其目的是减小实验中的______(填“系统误差”或“偶然误差)。

(3)若两球相碰前后动量守恒,其表达式为______;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两空均用所测量的量表示)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17.将质量为m=1kg的小球,从距水平地面高h=5m处,以v0=10m/s的水平速度抛出,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m/s2.求:

(1)抛出后0.4s内重力对小球的冲量;

(2)平抛运动过程中小球动量的增量△p;

(3)小球落地时的动量p′.

18.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面连接一个竖直平面内的半圆形光滑轨道,其半径为R=0.1 m,半圆形轨道的

底端放置一个质量为m=0.1 kg的小球B,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0.3 kg的小球A以初速度v0=4.0 m/ s开始向着木块B滑动,经过时间t=0.80 s与B发生弹性碰撞.设两小球均可以看作质点,它们的碰撞时间极短,且已知木块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求:

(1)两小球碰前A的速度;

(2)球碰撞后B,C的速度大小;(3)小球B运动到最高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

1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平板车P高h,质量为m的小物块Q的大小不计,位于平板车的左端,系统原

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地面上.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长为R,一端悬于Q正上方高为R处,另一端系一质量也为m的小球(大小不计).今将小球拉至悬线与竖直位置成60°角,由静止释放,小球到达最低点时与Q的碰撞时间极短,且无能量损失,已知Q离开平板车时速度大小是平板车速度的两倍,Q与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M:m=4:1,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物块Q离开平板车时速度为多大?

(2)平板车P的长度为多少?

(3)小物块Q落地时距小球的水平距离为多少?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 C

2. D

3. D

4. A

5. A

6. B

7. C

8. B9. C10. D11. BC12. ACD13. BC14. ABD

15. BD

16. AD;用圆规画一个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圆心即平均位置;偶然误差;m1?OQ=m1?OM+m2?ON;m1?OQ2=m1?OM2+m2?ON2

17. 解:(1)重力是恒力,0.4 s内重力对小球的冲量为:

I=mgt=1×10×0.4 N?s=4 N?s

方向竖直向下.

(2)由于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故有:h=gt2,

落地时间为:t=s.

小球飞行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所以合外力的冲量为:

I′=mgt=1×10×1 N?s=10 N?s,方向竖直向下.

由动量定理得:△p=I′=10 N?s,方向竖直向下.

(3)小球落地时竖直分速度为:v y=gt=10×1=10 m/s.

由速度合成知,落地速度为:v=m/s,

所以小球落地时的动量大小为:p′=mv=10kg?m/s.

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tanθ=

所以:θ=45°

答:(1)抛出后0.4s内重力对小球的冲量是4 N?s,方向竖直向下;

(2)平抛运动过程中小球动量的增量△p是10 N?s,方向竖直向下;

(3)小球落地时的动量p′是10N?s,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是45°.

18. 解:(1)碰前对A由动量定理有:-μMgt=Mv A-Mv0

解得:v A=2m/s

(2)对A、B:碰撞前后动量守恒:Mv A=Mv A′+mv B

碰撞前后动能保持不变:Mv A2=Mv A′2+mv B2

由以上各式解得:v A′=1m/s v B=3 m/s

(3)又因为B球在轨道上机械能守恒:mv B′2+2mgR=mv B2

解得:v c=m/s

在最高点C对小球B有:mg+F N=m

解得:F N=4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球对轨道的压力的大小为4N,方向竖直向上.

19. 解:(1)小球由静止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有

mgR(1-cos60°)=

解得,小物块到达最低点与Q碰撞之前瞬间的速度是:

小球与物块Q相撞时,没有能量损失,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则有

mv0=mv1+mv Q

=+,

解得,v1=0,v Q=v0=

二者交换速度,即小球静止下来,Q在平板车上滑行的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则有

mv Q=Mv+m?2v

解得,v==

小物块Q离开平板车时,速度为2v=

(2)由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知

fL=--

又f=μmg

解得,平板车P的长度为L=

(3)小物块Q在平板车上滑行过程中,对地位移为s,则

-μmgs=-

解得,s=

小物块Q离开平板车做平抛运动,平抛时间为t=

水平距离x=2vt=

故Q落地点距小球的水平距离为s+x=+.

答:

(1)小物块Q离开平板车时速度为;

(2)平板车P的长度为为;

(3)小物块Q落地时距小球的水平距离为+.

【解析】

1. 解:水平面光滑,子弹射穿木块过程中,子弹受到的合外力为子弹的冲击力,设子弹的作用力为f,对子弹与木块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定理得:

对A、B:ft=(m+m)v A,

对B:ft=mv B-mv A,

解得:v A:v B=1:3,故C正确;

故选:C.

木块是水平方向只受到子弹的作用力,分别以两个木块组成的整体和B木块为研究对象,应用动量定理求出子弹的速度之比.

本题应用动量定理求木块的速度之比,分析清楚运动过程,应用动量定理即可正确解题.

2. 解:物体的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5kg?m/s,动量是矢量,动量变化的方向与初动量可能同向、可能反向、也可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故物体的动量的大小可能增加、可能减小,也可能不变.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动量是矢量,只要动量的方向发生变化,则动量就发生变化.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动量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而矢量变化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 解:AB、纸带对杯子的摩擦力一定,缓慢拉动纸条时,抽出的过程中时间长,则摩擦力对杯子的冲量较大;快速拉动纸条时,抽出的过程中时间短,则摩擦力对杯子的冲量较小,故AB错误;

CD、为使杯子不滑落,杯子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尽量大一些,这样杯子在桌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位移短,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在抽动纸条时,杯子受到的摩擦力相等,但由于抽拉的时间不动使杯子受到的冲量不同;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加速度大小、位移大小。

本题主要是考查动量定理,利用动量定理解答问题时,要注意分析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受力情况,知道合外力的冲量才等于动量的变化。

4. 解:设运动员的质量为m,他刚落到蹦床瞬间的速度为v,运动员自由下落的过程,只受重力作用,

故机械能守恒,即:,解得:;

选取小球接触蹦床的过程为研究过程,取向上为正方向。设蹦床对运动员的平均作用力为,

由动量定理得:;

蹦床对运动员的冲量大小为;

结合以上两个式子可得:.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根据机械能守恒求出小球落到蹦床瞬间的速度;到最低点时,小球的速度和动量均为零,运用动量定理可求得软蹦床对运动员的冲量大小。

本题题型是用动量定理求解一个缓冲过程平均作用力的冲量问题,一定要注意选取合适的研究过程和正方向的选取;本题也可选小球从开始下落到最低点全过程来解答。

5. 【分析】

根据动量定理知,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量,即Ft=△P,继而分析判断合外力的冲量与动量、动量变化的关系;

由,判断合外力与动量变化率的关系。

本题考查动量定理应用专题,涉及知识点是动量定理的应用。

【解答】

AB.由Ft=△P知,Ft≠0,△P≠0,故物体所受合外力冲量不为零时,它的动量一定要改变;Ft越大,△P 越大,但动量不一定大,它还与初态动量有关,故A错误,B正确;

C.冲量不仅与△P大小相等,而且方向相同,故C正确;

D.由知,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动量的变化率越大,即动量变化就越快,故D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A。

6. 【分析】当物体的速度沿水平方向炸裂成a、b两块时,质量较大的a的速度方向仍沿原来的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判断可知b运动方向一定沿水平方向,a、b均做平抛运动,高度相同,运动时间相同,同时到达地面.在炸裂过程中,a、b间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作用时间相等,冲量大小一定相等。

本题是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基础题.系统动量守恒,不仅作用前后总动量的大小保持不变,总动量的方向也保持不变,解题时要抓住这一点。

【解答】

A.在炸裂过程中,由于重力远小于内力,系统的动量守恒,炸裂前物体的速度沿水平方向,炸裂后a的速度沿原来的水平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判断出来b的速度一定沿水平方向,但是否与原速度方向相反,取决于a的动量与物体原来动量的大小关系,故A错误;

B.a、b都做平抛运动,飞行时间相同,故B正确;

C.a、b都做平抛运动,a的平抛初速一定大于ν0,b的平抛初速不一定小于ν0,故C错误;

D.在炸裂过程中,a,b受到爆炸力大小相等,作用时间相同,则爆炸力的冲量大小一定相等,方向相反,故D错误。

故选B。

7. 【分析】

两球压缩最紧时,两球速度相等.根据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以及总机械能守恒求出碰前A球的速度;

解题的关键是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结合解决碰撞问题。

【解答】

设碰撞前A球的速度为v,当两球压缩最紧时,速度相等,根据动量守恒得,mv=2mv′,则,在碰撞过程中总机械能守恒,有,得;故C正确;ABD错误。

故C正确。

8. 解:小车固定不动时,物块在小车上滑动,物块与车的相对位移为:BC,

克服摩擦力做功,使系统的机械能减少,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克服摩擦力做功等于弹簧的弹性势能,E P=μmgBC;

小车不固定时,系统动量守恒,由于系统初状态动量为零,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系统末状态动量也为零,最终物块静止在小车上,系统克服摩擦力做功,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E P=μmgx,已知:E P=μmgBC,则x=BC,物块仍然停在C点;

故选:B.

物块克服摩擦力做功使系统的机械能减少,小车不固定时系统动量守恒,应用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判断物块停止的位置.

物块在小车上滑动时克服摩擦力做功使系统机械能减少,应用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物块相对于小车的位移大小,然后确定小车的位置.

9. 【分析】

当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系统动量守恒;当只有重力或只有弹力做功时,系统机械能守恒.

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动量守恒与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分析问题。

【解答】

在木块与子弹一起向左运动压缩弹簧的过程中,木块、子弹、弹簧所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则系统动量不守恒;在子弹击中木块的过程中,要克服摩擦力做功,系统的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系统机械能不守恒;因此子弹、木块和弹簧所组成的系统,在从子弹开始射入木块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整个过程中,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故ABD错误;故C正确。

故选C。

10. 解:取向上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0=(M-m)v-mv0

则火箭速度v=

故选:D.

以火箭为研究对象,由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火箭的速度.

在发射火箭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即可正确解题.

11. 【分析】

首先从水平面光滑上判断AB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由于A球被反弹,所以可以判断出B球的速度会大于0.5v;在两球碰撞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存在能量的损失,由碰撞前后的动能求出B球的速度同时会小

于等于,由两个速度的范围求出最终的结果。

解决本题要注意临界状态的判断,有两个临界状态,其一是AB两球碰撞后A静止,由此求出速度的范围之一;第二个临界状态时能量恰好没有损失时,有能量的关系求出速度的另一个范围,所以解决一些物理问题时,寻找临界状态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解答】

AB两球在水平方向上合外力为零,A球和B球碰撞的过程中动量守恒,设AB两球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v2,

选A原来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v=-mv1+2mv2,…①

假设碰后A球静止,即v1=0,可得:v2=0.5v

由题意知球A被反弹,所以球B的速度:v2>0.5v,…②

AB两球碰撞过程能量可能有损失,由能量关系有,…③

①③两式联立得:,…④

由②④两式可得:,

符合条件的有0.55v和0.6v,所以BC正确。

故选BC。

12. 解:A、在A、B间存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物体A和物块B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故A正确。

B、在A、B间存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物块B有向心加速度,有竖直方向的分加速度,所以物体A和物块B组成的系统合外力不为零,动量不守恒,故B错误。

C、设物块B从槽口右端运动到左端时,物体A向右运动的位移是x。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

根据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得:m-M=0,解得x =0.4m,故C正确。

D、对B,由动量定理得I=mv0,得v0=2m/s。设B到达左侧最高点时与A的共同速度为v,到达的最高点距槽口的高度为h。

根据水平动量守恒得 0=(M+m)v,得v =0

对系统,由机械能守恒得:mgh=,得h =0.2m,故D正确。

故选:ACD。

对照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只有重力做功,分析机械能是否守恒。根据动量守恒的条件:合外力为零,分析动量是否守恒。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求物体A向右运动的位移。根据水平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求B到达的最高点距槽口的高度。

解决本题时要抓住系统的总动量不守恒,只是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是分方向动量守恒的类型。分析时要知道B到达左侧最高点时与A的速度相同。

13. 解:A与B碰撞的过程为弹性碰撞,则碰撞的过程中动量守恒,设B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设碰撞后B与A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

mv0=mv1+2mv2

由动能守恒得:

联立得:①

1.恰好能通过最高点,说明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小球的重力提供向心力,是在最高点的速度为v min,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A在碰撞后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得:

联立①②③得:,可知若小球B经过最高点,则需要:

2.小球不能到达最高点,则小球不脱离轨道时,恰好到达与O等高处,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联立①④得:

可知若小球不脱离轨道时,需满足: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若小球不脱离轨道时,需满足:或,故AD错误,BC正确.故选:BC

小球A的运动可能有两种情况:1.恰好能通过最高点,说明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小球的重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小球到达最高点点的速度,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求出碰撞后小球A的速度.由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及能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小球B的初速度;

2.小球不能到达最高点,则小球不脱离轨道时,恰好到达与O等高处,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求出碰撞后小球A的速度.由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及能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小球B的初速度.

熟练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即可正确解题,注意小球A的运动过程中不脱离轨道可能有两种情况,难度适中.

14. 解:A、当两手同时放开时,系统的合外力为零,所以系统的动量守恒,又因为开始时总动量为零,故系统总动量始终为零,故A正确;

B、先放开右手,右边的小车就向右运动,当再放开左手后,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此后系统的动量守恒,且总动量方向向右,故B正确;

C、先放开左手,左边的小车就向左运动,当再放开右手后,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故系统的动量守恒,且开始时总动量方向向左,故C错误;

D、当两手同时放开时,系统的合外力为零,所以系统的动量守恒;两手放开有先后时,放开一手再放开另一手的过程中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系统动量不守恒,故D正确;

故选:ABD.

当两手同时放开时,系统的合外力为零,所以系统的动量守恒,先放开左手,左边的小车就向左运动,当再放开右手后,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故系统的动量守恒,且开始时总动量方向向左,放开右手后总动量方向也向左.

本题关键要掌握动量守恒的条件,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系统动量守恒,知道系统初状态时动量的方向.15. 【分析】

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由斜率求出碰撞前后两个物体的速度,由图看出,碰后两个物体速度均为零,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分析碰撞前两物体动量有关系。

解决本题关键抓住两点:一是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斜率的大小表示速率,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二是掌握碰撞的基本规律:动量守恒,难度不大。

【解答】

A.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由数学知识得知,碰撞后两个物体的速度为零,根据动量守恒有:

P1+P2=0,得:P1=-P2.说明碰撞前两物体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于动量是矢量,所以碰撞前两物体动量不相同,故A错误,D正确

C.由图示图象可知,两物体碰撞后位移不随时间变化,速度为零,碰撞后两物体静止,故C错误;

B.由斜率可知,碰撞前两物体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有:v1=-v2,由P1=-P2,得:m1v1=-m2v2,m1=m2,故B正确;

故选BD。

16. 解:(1)要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定律,需要验证:m1v1=m1v2+m2v3,

小球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它们抛出点的高度相等,在空中的运动时间t相等,

上式两边同时乘以t得:m1v1t=m1v2t+m2v3t

得:m1OQ=m1OM+m2ON,

因此实验需要测量:两球的质量、小球的水平位移,故选:AD;

(2)在进行实验时,该实验利用了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思想进行的,

在确定小球落点时注意采用的方法是用圆规画一个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的落点圈在里面,

圆心即平均位置,这样可以减小实验过程中造成的偶然误差;

(3)由(1)可知,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m1OQ=m1OM+m2ON;

如果碰撞为弹性碰撞,则碰撞过程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1v12=m1v22+m2v32,

两边同时乘以t2得:m1v12t2=m1v22t2+m2v32t2

整理得:m1OQ2=m1OM2+m2ON2。

故答案为:(1)AD;(2)用圆规画一个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圆心即平均位置;偶然误差;(3)m1?OQ=m1?OM+m2?ON;m1?OQ2=m1?OM2+m2?O N2。

(1)由动量守恒定律求出需要验证的表达式,根据表达式确定需要测量的量。

(2)可以用很小的圆把小球的落点位置圈起来,圆的圆心可以认为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3)应用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需要验证的表达式。

本题考查了实验需要测量的量、实验注意事项、实验原理、刻度尺读数、动量守恒表达式,解题时需要知道实验原理,根据动量守恒定律与平抛运动规律求出实验要验证的表达式是正确答题的前提与关键。17. (1)重力是恒力,根据冲量的公式即可求出重力的冲量;

(2)根据平抛运动的公式求出平抛运动的时间,然后由动量定理即可求出小球动量的增加;

(3)根据矢量的合成方法求出小球的末速度,然后根据动量的定义即可求出.

该题结合平抛运动考查动量定理,在解答的过程中要注意的动量、冲量都是矢量,不能漏掉了方向.18. (1)对A应用动量定理求解;

(2)(3)AB碰撞过程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列方程组求碰后A的速度和B的速度,对B在轨道上运动过程机械能守恒求B球到达C点时的速度,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球B受到的压力;

本题考查了圆周运动与能量守恒定律的综合运用问题,是力学典型的模型,也可以用动能定理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19. (1)小球由静止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绳子的拉力不做功,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即可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小球与Q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到达最低点时与Q的碰撞时间极短,且无能量损失,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且能量守恒,由两大守恒定律结合可求出碰撞后小球与Q的速度.小物块Q在平板车P上滑动的过程中,系统的合外力为零,总动量守恒,

即可由动量守恒定律求出小物块Q离开平板车时速度;

(2)小物块Q在平板车P上滑动的过程中,小球的部分动能转化为内能.根据系统的能量守恒求出平板车P的长度.

(3)小物块Q离开平板车做平抛运动,求出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落地的水平距离,即为小物块Q落地时距小球的水平距离.

本题采用程序法,逐一分析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分析得到物体间相互作用时满足的规律: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进而求出要求的物理量.

第4章牛顿运动定律8份-章末总结

物理·必修1(人教版) 章末总结

1.掌握解决动力学两类问题的思路方法. 其中受力分析是基础,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是工具,加速度是连接力和运动的桥梁. 2.力的处理方法. (1)平行四边形定则. 由牛顿第二定律F 合=ma 可知,F 合是研究对象m 受到的外力的合力;加速度a 的方向与F 合的方向相同.解题时,若已知加速度的方向就可推知合力的方向;反之,若已知合力的方向,亦可推知加速度的方向. (2)正交分解法. 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力作用时,常用正交分解法. 表示方法????? F x =ma x F y =ma y 为了减少矢量的分解,建立直角坐标系时,一般不分解加速度. 风洞实验室中可产生水平方向的、大小可调节的风力.现将 一套有小球的细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小球孔径略大于细杆直径(如 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

图所示) (1)当杆在水平方向上固定时,调节风力的大小,使小球在杆上匀速运动,这时小球所受的风力为小球所受重力的0.5倍,求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2)保持小球所受风力不变,使杆与水平方向间夹角为37°并固定,则小球从静止出发在细杆上滑下距离s所需时间为多少?(sin 37°=0.6,cos 37°=0.8) 解析:(1)设小球所受的风力为F,小球的质量为m,因小球做匀速运动,则F=μmg,F=0.5mg,所以μ=0.5. (2)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沿杆方向上有 F cos 37°+mg sin 37°-F f=ma, 垂直于杆的方向上有F N+F sin 37°-mg cos 37°=0 又F f=μF N 可解得:

基础 动量守恒章末总结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典型题型】1.子弹打木块类问题 子弹打木块实际上是一种完全非弹性碰撞。作为一个典型,它的特点是:子弹以水平速度射向原来静止的木块,并留在木块中跟木块共同运动。 【例1】 设质量为m 的子弹以初速度v 0射向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 的木块,并留在木块中不再射出,子弹钻入木块深度为d 。求木块对子弹的平均阻力的大小和该过程中木块前进的距离。 【变式1】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静止着长为L 的方木块M ,今有A 、B 两颗子弹沿同一水平轨道分别以A v 、B v 从M 的两侧同时射入木块.A 、B 在木块中嵌入的深度分别为A d 、 B d ,且A B d d >,()A B d d L +<,而木块却一直保持静止,如图所示,则可判断A 、B 子弹在射入前( ) A.速度A B v v > B.A 的动能大于B 的动能 C.A 的动量大小大于B 的动量大小 D.A 的动量大小等于B 的动量大小2.人船模型 在某些情况下,原来系统内物体具有相同的速度,发生相互作用后各部分的末速度不再相同而分开。这类问题相互作用过程中系统的动能增大,有其它能向动能转化。可以把这类问题统称为反冲。 【例2】某人站在静浮于水面的船上,从某时刻开始人从船头走向船尾,设水的阻力不计,那么在这段时间内人和船的运动情况是( ) A .人匀速走动,船则匀速后退,且两者的速度大小与它们的质量成反比 B .人匀加速走动,船则匀加速后退,且两者的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C .不管人如何走动,在任意时刻两者的速度总是方向相反,大小与它们的质量成反比 D .人走到船尾不再走动,船则停下 【变式2.1】质量为m 的人站在质量为M ,长为L 的静止小船的右端,小船的左端靠在岸边。当他向左走到船的左端时,船左端离岸多远?

高中物理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一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复习)教案 ★新课标要求 1、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物体受力之间的关系。 2、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3、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 4、认识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 ★复习重点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受力分析。 ★教学方法 复习提问、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投影全章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 (二)本章复习思路突破 Ⅰ物理思维方法 l、理想实验法:它是人们在思想中塑造的理想过程,是一种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和理论研究的重要思想方法。“理想实验”不同于科学实验,它是在真实的科学实验的基础上,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对实际过程作出更深层次的抽象思维过程。 惯性定律的得出,就是理想实验的一个重要结论。 2、控制变量法:这是物理学上常用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先让其中一个量不变,研究另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最后总结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在研究牛顿第二定律,确定F、m、a三者关系时,就是采用的这种方法。 3、整体法:这是物理学上的一种常用的思维方法,整体法是把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隔离法是把系统中的某个物体单独拿出来研究。将两种方法相结合灵活运用,将有助于简便解题。 Ⅱ基本解题思路 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认真分析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量。 2、选取研究对象。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同一题目,根据题意和解题需要也可以先后选取不同的研究对象。 3、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

4、当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其合力;如果物体受力较多,一般把它们正交分解到两个方向上去分别求合力;如果物体做直线运动,一般把各个力分解到沿运动方向和垂直运动的方向上。 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方程,物体所受外力、加速度、速度等都可根据规定的正方向按正、负值代入公式,按代数和进行运算。 6、求解方程,检验结果,必要时对结果进行讨论。 (三)知识要点追踪 Ⅰ 物体的受力分析 物体受力分析是力学知识中的基础,也是其重要内容。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主要依据力的概念,分析物体所受到的其他物体的作用。具体方法如下: 1、明确研究对象,即首先要确定要分析哪个物体的受力情况。 2、隔离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环境中隔离出来,分析周围物体对它都施加了哪些作用。 3、按一定顺序分析:先重力,后接触力(弹力、摩擦力)。其中重力是非接触力,容易遗漏,应先分析;弹力和摩擦力的有无要依据其产生的条件认真分析。 4、画好受力分析图。要按顺序检查受力分析是否全面,做到不“多力”也不“少力”。 Ⅱ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1、知道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2、知道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3、两类动力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图解 注:我们遇到的问题中,物体受力情况一般不变,即受恒力作用,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常用的运动学公式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如 2220000/21,,2,22 t v v x v v at x v t at v v ax v v t +=+=+-====等 (四)本章专题剖析 [例1]把一个质量是2kg 的物块放在水平面上,用12 N 的水平拉力使物体从静止开始 运动,物块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物块运动2 s 末撤去拉力,g 取10m/s 2.求: (1)2s 末物块的瞬时速度. (2)此后物块在水平面上还能滑行的最大距离. 解析:(1)前2秒内,有F - f =ma 1,f =μΝ, F N =mg ,则 m/s 8,,m/s 41121===-=t a v m mg F a μ 牛顿第二定律 加速度a 运动学公式 运动情况 第一类问题 受力情况 加速度a 另一类问题 牛顿第二定律 运动学公式

经典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练习题(附答案)

·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由于v 1、v1/、v2/均为水平方向,且它们的竖直下落高 度都相等,所以它们飞行时间相等,若以该时间为时间单位,那么小球的水平射程的数值就等于它们的水平速度。在右图中分别用OP、OM和O/N表示。因此只需验证: m 1OP=m 1 OM+m 2 (O/N-2r)即可。 注意事项: ⑴必须以质量较大的小球作为入射小球(保证碰撞后两小球都向前运动)。 ⑵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要用圆规来确定:用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落点都圈 在里面,圆心就是落点的平均位置。 ⑶所用的仪器有:天平、刻度尺、游标卡尺(测小球直径)、碰撞实验器、复写纸、白纸、重锤、两个直径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圆规。 ⑷若被碰小球放在斜槽末端,而不用支柱,那么两小球将不再同时落地,但两个小球都将从斜槽末端开始做平抛运动,于是验证式就变为: m 1OP=m 1 OM+m 2 ON,两个小球的直径也不需测量 《 实验练习题 1.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m 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作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 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作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A 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长木板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上图,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标在间上,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____________段起计算A的碰前速度,应选___________段来计算A 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格填“AB”或“BC”或“CD”或“DE”)。已测得 小l车A的质量m 1=0.40kg,小车B的质量m 2 =0.20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 前总动量=__________kg·m/s. 碰后总动量=_______kg·m/s 2.某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 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章末测试题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章末测试题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1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如图,质量为3 kg 的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1 kg 的木块放在木板上,它们之间有摩擦,木板足够长,两者都以4 m/s 的初速度向相反方向运动.当木板的速度为2.4 m/s 时,木块( ) A.处于匀速运动阶段 B.处于减速运动阶段 C.处于加速运动阶段 D.静止不动 2.如图所示,位于光滑水平桌面,质量相等的小滑块P 和Q 都可以视作质点,Q 与轻质弹簧相连,设Q 静止,P 以某一初动能E0水平向Q 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相互作用,若整个作用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用E1表示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用E2表示Q 具有的最大动能,则( ) A .2 1E E = B .01E E = C .2 2E E = D .02 E E = 3.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静止木块(不是紧捱着),枪沿两个木块连线方向以一定的初速度发射一颗子弹,子弹分别穿过两个木块。假设子弹穿过两个木块时受到的阻力大小相同,且子弹进入木块前两木块的速度都为零。忽略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那么子弹先后穿过两个木块的过程中( ) A.子弹两次损失的动能相同 B.每个木块增加的动能相同 C.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相同 D.每个木块移动的距离不相同 4.如图所示,一个木箱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箱内粗糙的底板上放着一个小木块。木箱和小木块都具有一定的质量。现使木箱获得一个向右的初速度v 0,则( ) A .小木块和木箱最终都将静止 B .小木块最终将相对木箱静止,二者一起向右运动 C .小木块在木箱内壁将始终来回往复碰撞,而木箱一直向右运动 D .如果小木块与木箱的左壁碰撞后相对木箱静止,则二者将一起向左运动 P v Q

高三物理实验复习—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习题选编 包含答案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习题选编 1、如图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先安装好实验装置,在水平面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放复写纸,在白纸上记录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接下来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水平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P点; 步骤2:把小球2放在斜槽末端B点,让小球1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步 骤1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N点; 步骤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P、N到O点的距离,即OM、OP、ON的长度。(1)对于上述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滚下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小球1的质量应大于小球2的质量 (2)上述实验除需测量OM、OP、ON的长度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 A.B点距地面的高度h B.小球1和小球2的质量、 C.小球1和小球2的半径r (3)当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_______用实验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时,即说明两球碰撞遵守动量守恒定律。如果还满足表达式_____用实验所测量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时,即说明两球碰撞时无机械能损失。 【答案】AC B m1?OP=m1?OM+m2?ON m1?OP2=m1?OM2+m2?ON2 2、如图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运动定律章末测试题及答案

偃师高中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章末检测 1、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小车车厢底部有一质量为m1的木块,木块和车厢通过一 根轻质弹簧相连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在车厢的顶部用一根细线悬挂一质量 为m2的小球.某段时间内发现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在这段时间内木块与 车厢保持相对静止,如图所示.不计木块与车厢底部的摩擦力,则在这段时间内弹簧的形变为( ) A 伸长量为 B. 压缩量为 C. 伸长量为 D. 压缩量为 2、汽车正在走进千家万户,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行车过程中,如果车距较近,刹车不及时,汽车将发生碰撞,车里的人可能受到伤害,为了尽可能地减轻碰撞引起的伤害,人们设计了安全带,假定乘客质量为70 kg,汽车车速为90 km/h,从踩下刹车到完全停止需要的时间为5 s,安全带对乘客的作用力大小约为(不计人与座椅间的摩擦)( ) A.450 N B.400 N C.350 N D.300 N 3、(2012·衡阳模拟)如图所示为杂技“顶竿”表演,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M的竖 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m的人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竿对地面上的人的压力大小为( ) A.(M+m)g-ma B.(M+m)g+ma C.(M+m)g D.(M-m)g 4、如图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mA=6 kg,m B=2 kg,A、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时F=10 N,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45 N 的过程中,则( ) A.当拉力F<12 N时,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 B.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 N时,开始相对滑动 C.两物体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 D.两物体始终没有相对运动 5、某人在地面上用弹簧测力计称得其 体重为490 N,他将弹簧测力计移至电 梯内称其体重,t0至t3时间段内,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电梯运行的v -t图可能是(取电梯向上运动的方向为 正)( ) 6、(2012·大连模拟)如图所示,一个重力G=4 N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斜面放在台秤上,当烧断细线后,物块正在下滑的过程中与稳定时比较,台秤示数( ) A.减小2 N B.减小1 N D.增大1 N C.增大2N 7、一名学生为了体验超重和失重的感觉,从一楼乘电梯到十五楼,又从十五楼下到一楼,他的感觉是( ) A.上楼时先超重,然后正常 B.上楼时先失重,然后正常,最后超重 C.下楼时先失重,然后正常 D.下楼时先失重,然后正常,最后超重 8、如图甲所示,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倾角为30°的斜面和长水平面,斜面和水平面之间由光滑圆弧连接,斜面长为2.4 m且固定.一小物块从斜面顶端以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v0开始自由下滑.当v0=2 m/s时,经过0.8 s后小物块停在斜面上.多次改变v0的大小,记录下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最终停下的时间t,作出t-v0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则( ) A.小物块与该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 B. 小物块与该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C.若小物块初速度为1 m/s,则根据图象可知小物块运动时间为0.4 s D.若小物块初速度为4 m/s,则根据图象可知小物块运动时间为1.6 s 9、(2012·海口模拟)五个质量相等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所示,现向右施加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力,则第2个物体对第3个物体的作用力等于( ) A. F B. F C. F D. F 10、如图所示是一架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在向灾区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设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 B.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 C.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 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

牛顿运动定律章末测试题及答案

1、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小车车厢底部有一质量为m1的木块,木块和车厢通过一根轻质弹簧相连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在车厢的顶部用一根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2的小球.某段时间内发现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在这段时间内木块与车厢保持相对静止,如图所示.不计木块与车厢底部的摩擦力,则在这段时间内弹簧的形变为( ) A.伸长量为 B.压缩量为 C.伸长量为 D.压缩量为 2、汽车正在走进千家万户,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行车过程中,如果车距较近,刹车不及时,汽车将发生碰撞,车里的人可能受到伤害,为了尽可能地减轻碰撞引起的伤害,人们设计了安全带,假定乘客质量为70 kg,汽车车速为90 km/h,从踩下刹车到完全停止需要的时间为5 s,安全带对乘客的作用力大小约为(不计人与座椅间的摩擦)( ) A.450 N B.400 N C.350 N D.300 N 3、 (2012·衡阳模拟)如图所示为杂技“顶竿”表演,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M的 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m的人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竿对地面上的人的压力大小为 ( )A.(M+m)g-ma B.(M+m)g+ma C.(M+m)g D.(M-m)g 4、如图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mA=6 kg, m B=2 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时F=10 N,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45 N的过程中,则( ) A.当拉力F<12 N时,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 B.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 N时,开始相对滑动 C.两物体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 D.两物体始终没有相对运动 5、某人在地面上用弹簧测力计称得其体重为490 N,他将弹簧测力计移至电梯内称其体重,t0至t3时间段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电梯运行的v -t图可能是(取电梯向上运动的方向为正)( ) 6、 (2012·大连模拟)如图所示,一个重力G=4 N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斜面放在台秤上,当烧断细线后,物块正在下滑的过程中与稳定时比较,台秤示数( ) A.减小2 N B.减小1 N C.增大2 N D.增大1 N

(通用版)202x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课时检测(三十八)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增分课)(含解析)

课时检测(三十八)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增分课) 1.(2019·益阳模拟)利用气垫导轨通过闪光照相进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 (1)实验要求研究两滑块碰撞时动能损失最小和最大等各种情况,若要求碰撞时动能损失最大应选图中的________(选填“甲”或“乙”),若要求碰撞时动能损失最小则应选图中的________(选填“甲”或“乙”)。(甲图两滑块分别装有弹性圈,乙图两滑块分别装有撞针和橡皮泥) (2)某次实验时碰撞前滑块B 静止,滑块A 匀速向滑块B 运动并发生碰撞,利用闪光照相的方法连续4次拍摄得到的闪光照片如图丙所示。已知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T ,在这4次闪光的过程中,两滑块A 、B 均在0~80 cm 范围内,且第1次闪光时,滑块A 恰好位于x =10 cm 处。若两滑块A 、B 的碰撞时间及闪光持续的时间极短,均可忽略不计,则可知碰撞发生在第1次闪光后的________时刻,两滑块A 、B 质量比m A ∶m B =________。 解析:(1)若要求碰撞时动能损失最大,则需两滑块碰撞后粘合在一起,故应选图中的乙;若要求碰撞时动能损失最小,则应使两滑块发生弹性碰撞,即选图中的甲。 (2)由题图丙可知,第1次闪光时,滑块A 恰好位于x =10 cm 处,第二次A 在x =30 cm 处,第三次A 在x =50 cm 处,碰撞在x =60 cm 处。从第三次闪光到碰撞的时间为T 2,则可知碰撞发生在第1次闪光后的2.5T 时刻。设碰前A 的速度大小为v ,则碰后A 的速度大小为v 2,B 的速度大小为v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 A v =-m A v 2+m B v ,解得m A m B =23 。 答案:(1)乙 甲 (2)2.5T 2∶3 2.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 、B 两球的碰撞来 探究碰撞过程中的不变量,图中P Q R 为斜槽,实验时先使A 球从斜 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 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 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 球放在斜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 球仍从位置G 由静止开始滚 下,和B 球碰撞后,A 、B 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图中O 点是斜槽末端R 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 (1)安装器材时要注意:固定在桌边上的斜槽末端的切线要沿________方向。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章末测试题及答案

《牛顿运动定律》章末测试 说明:本测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伽利略在研究力与运动关系时成功地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关于理想实验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理想实验是建立在经验事实基础上的合乎逻辑的科学推理 B .理想实验完全是逻辑思维的结果,不需要经过客观事实的检验 C .理想实验抓住了客观事实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 D .理想实验所提出的设想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出现的,但得出的结论还是有价值的 2.如图,桌面上有一光滑的木块,木块上有一小球,推动木块,小球的位置可能落在桌面上的哪点( ) A .A 点 B .B 点 C .O 点 D .无法确定 3. 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一定为零 B. 上升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大于A 物体受到的重力 C.下降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大于A 物体受到的重力 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等于A 物体受到的重力 4.在机场货物托运处,常用传送带运送行李和货物,如图所示,靠在一起的两个质地相同,质量和大小均不同的包装箱随传送带一起上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匀速上行时b 受3个力作用 B .若上行过程传送带因故突然停止时,b 受4个力作用 C .匀加速上行时b 受4个力作用 D .若上行过程传送带因故突然停止后,b 受的摩擦力一定比原来大 5.在一次消防演习中, 质量为60 kg 的消防员欲到达距离楼顶l =40 m 处的房间. 如图所示, 他沿一条竖直悬垂的轻绳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 已知消防员从开始下滑到A 点共用了t =4 s, 试估算他沿绳子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f 大小最接近( ) A. 100 N B. 300 N C. 600 N D. 900 N 6. 质量不等的两物块A 和B ,其质量分别为A m 和B m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如图①所示,当水平恒力F 作用于左端A 上,两物块一起以1a 匀加速运动时,A 、B 间的作用力大小为1N F ,当水平恒力F 作用于右端B 上,如②图所示,

《牛顿运动定律》章末复习教学设计与反思

《牛顿运动定律》章末复习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章是在前面对运动和力分别研究的基础上的延伸——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建立起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础,是力学中也是整个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正确地理解惯性概念,理解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熟练地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是本章的学习要求,也为进一步学习今后的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基础。 本章还涉及到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方法,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研究中采用的理想实验法;牛顿第二定律中的控制变量法;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处理问题时常用的整体法与隔离法,以及单位的规定方法,单位制的创建等。对这些方法要认真体会、理解,以提高认知的境界。 为了更扎实地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本章第二节安排了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并提供了参考案例,实验操作方便,规律性强,结论容易获得,控制变量法在此得到了实践。第五节牛顿第三定律的研究引入了传感器并与现代科技产物计算机进行有机的组合,现代科技气息浓厚,实验效果很好。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应用于生活,本章的后两节就是牛顿运动定律的简单应用。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3、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会用正交分解法和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4、物理公式既确定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又确定物理量单位间的关系;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和单位制;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 5、通过对具体实例的观察和演示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找出某个力对应的反作用力,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6、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求解基本思路和一般步骤。 7、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超、失重问题。 三、教学难点: 1、“不易测量的物理量转化为可测物理量”的实验方法,会对实验误差作初步分析。 2、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合力之间的关系(正比性、同体性、瞬时性和矢量性)。 3、利用物理公式得出单位之间的关系;根据物理量单位之间的关系,判断运算表达式是否错误。 4、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受力分析中的相互作用力问题;区分平衡力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一、目的:验证两小球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二、器材 斜槽,两个大小相同而质量不等的小球,天平,刻度尺、重锤线、白纸、复写纸、圆规、游标卡尺 三、原理 大小相同,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相碰,若碰前m1运动,m2静止,根据系统动量守恒定律有:m1v1=m1v1′+m2v2′。 因小球从斜槽上滚下后做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知识可知,只要小球下落的高度相同,在落地前运动的时间就相同,则小球的水平飞行距离跟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成正比。所以只要测出小球的质量及两球碰撞前后飞出的水平距离,代入公式就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由于v1、v1′、v2′均为水平方向,且它们的竖直下落高度都相等,所以它们飞行时间也相等,若以该时间为时间单位,那么小球的水平射程的数值就等于它们的水平速度。在图中分别用OP、OM和O′N表示。因此只需验证:m1OP=m1OM+m2(ON-2r)即可。 四、步骤

1.在桌边固定斜槽(如图实8-1),使它的末端切线水平,并在它的末端挂上重锤线。在桌边的地板上铺上记录纸来记录小球的落地点,在纸上记下重锤线所指位置O点。 2.用天平测出入射球质量m1和被碰球质量m2。 3.用游标卡尺测出两球直径d(两球直径应相等),在纸上标出O′点,OO′=d。 4.不放被碰球m2,让m1从斜槽顶点A自由滚下,重复若干次记下落地点平均位置P。 5.把被碰球m2放在斜槽末端支柱上(如图实8-2),使两球处于同一高度,让m1从A点自由滚下与m2相碰,重复若干次,分别记下m1、m2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N。 6.用刻度尺分别测出OP,OM,O′N,验证:是否成立。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略) 六、注意事项 1.入射球质量m1应大于被碰球质量m2。 2.两球发生正碰,碰后均做平抛运动,这要求通过调整支柱使两球等高。 3.入射球每一次都从同一高度无初速度释放。 4.在实验中,至少重复10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各小球的落点分别圈在里面,以确定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其目的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思考与注意: (1)小球a、b的质量ma、mb应该满足什么关系?为什么? ma> mb,保证碰后两球都向前方运动; (2)放上被碰小球后,两小球碰后是否同时落地?如果不是同时落地,对

2019届人教版 动量守恒定律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0分) 1.跳水运动员在跳台上由静止直立落下,落入水中后在水中减速运动到速度为零时并未到达池底,不计 空气阻力,则关于运动员从静止落下到水中向下运动到速度为零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运动员在空中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 B. 运动员整个向下运动过程中合外力的冲量为零 C. 运动员在水中动量的改变量等于水的作用力的冲量 D. 运动员整个运动过程中重力冲量与水的作用力的冲量等大反向 2.一质量为1g的物块在合外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F随 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则() A. t=1s时物块的速率为1m/s B. t=2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2 g?m/s C. t=3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3 g?m/s D. t=4s时F的功率为3W 3.汽车正在走进千家万户,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行车过程中,如果车距 较近,刹车不及时,汽车将发生碰撞,车里的人可能受到伤害,为了尽可能地减轻碰撞引起的伤害,人们设计了安全带,假定乘客质量为70 g,汽车车速为90 m/h,从踩下刹车到完全停止需要的时间为5s,安全带对乘客的作用力大小约为(不计人与座椅间的摩擦)() A. 450 N B. 400 N C. 350 N D. 300 N 4.静止在湖面上的小船中有两人分别向相反方向以相对于河岸相等的速率水平抛出质量相同的小球,先 将甲球向左抛,后将乙球向右抛.水对船的阻力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抛出的过程中,人给甲球的冲量等于人给乙球的冲量 B. 抛出的过程中,人对甲球做的功大于人对乙球做的功 C. 两球抛出后,船向左以一定速度运动 D. 两球抛出后,船向右以一定速度运动 5.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在光滑 水平面上,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为m(m<M)的小球从槽高h 处开始自由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小球和槽的水平方向动量始终守恒 B. 在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始终不做功 C. 全过程小球和槽、弹簧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且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D. 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的机械能守恒,但小球不能回到槽高h处 6.“弹弹子”是我国传统的儿童游戏,如图所示,静置于水平地面的两个完全相同的弹子沿一直线排列, 质量均为m,人在极短时间内给第一个弹子水平冲量I使其水平向右运动,当第一个弹子运动了距离L时与第二个弹子相碰,碰后第二个弹子运动了距离L时停止.已知摩擦阻力大小恒为弹子所受重力的倍,重力加速度为g,若弹子之间碰撞时间极短,为弹性碰撞,忽略空气阻力,则人给第一个弹子水平冲量I为() A. m B. m C. m D. m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动量实验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学案新人教版

实验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目的] 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实验原理] 在一维碰撞中,测出物体的质量m和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v、v′,算出碰撞前的动量p =m1v1+m2v2及碰撞后的动量p′=m1v1′+m2v2′,看碰撞前后动量是否相等.[实验器材] 斜槽、小球(两个)、天平、直尺、复写纸、白纸、圆规、重垂线. [实验步骤]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并选定质量大的小球为入射小球. 2.安装:按照如图所示安装实验装置.调整固定斜槽使斜槽底端水平. 3.铺纸:白纸在下,复写纸在上且在适当位置铺放好.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 4.单球找点:不放被撞小球,每次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某固定高度处自由滚下,重复10次.用圆规画尽量小的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圈在里面.圆心P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5.碰撞找点:把被撞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每次让入射小球从斜槽同一高度自由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重复实验10次.用步骤4的方法,标出碰后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和被撞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N,如图所示.改变入射小球的释放高度,重复实验. [数据处理]

连接ON,测量线段OP、OM、ON的长度.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最后代入m1·OP=m1·OM +m2·ON,看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成立. [注意事项] 1.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2.入射小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3.选质量较大的小球作为入射小球. 4.实验过程中实验桌、斜槽、记录的白纸的位置要始终保持不变. 命题点1 教材原型实验 如图,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________(填选项前的序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开始释放的高度h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 (2)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水平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止于轨道水平部分的右侧末端,再将入射小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撞,并重复多次,分别找到小球的平均落点M、P、N,并测量出平均水平位移OM、OP、ON. (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_[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该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

2017年秋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章末总结讲基础版

1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章末总结 ※知识点一、整体法、隔离法分析连接体问题 1.连接体 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具有相同加速度的整体叫连接体.如几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或并排挤放在一起,或用绳子、细杆等连在一起. 2.处理连接体问题的方法 (1)整体法:把整个系统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来分析的方法.不必考虑系统内力的影响, 只考虑系统受到的外力. (2)隔离法:把系统中的各个部分(或某一部分)隔离,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对象来分析 的方法.此时系统的内力就有可能成为该研究对象的外力,在分析时要特别注意. (3)整体法与隔离法的选用 求解各部分加速度都相同的连接体问题时,要优先考虑整体法;如果还需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再用隔离法.求解连接体问题时,随着研究对象的转移,往往两种方法交叉运用.一般的思路是先用其中一种方法求加速度,再用另一种方法求物体间的作用力或系统所受合力.无论运用整体法还是隔离法,解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对研究对象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 【典型例题】 【例题1】如图,两个质量分别为m1?2 kg、m2 = 3 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 间用轻质弹簧秤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1=30N、F2 =20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则 A.弹簧秤的示数是20 N B.弹簧秤的示数是25 N C.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m1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 D.在突然撤去F1的瞬间,m1的加速度大小为13 m/s2 【答案】D 【解析】将两物体和弹簧看做一个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2512123020/2/5FFamsmsmm??????,对1m分析可得11FFma??,联立解得11302226FFmaNN??????,AB错误;在突然撤去2F的瞬间,因为弹簧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所以1m的受力没有发生变化,故加速度大小仍为22m/s,故C错误;突然撤去1F的瞬间,1m的受力仅剩弹簧的弹力,对1m列牛顿第二定律得:1Fma?,解得:213/ams?,

东营市 《动量守恒定律》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东营市 《动量守恒定律》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动量守恒定律 选择题 1.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等大的质量分别为M =0.6kg ,m =0.2kg 的两个小球,中间夹着一个被压缩的具有E p =10.8J 弹性势能的轻弹簧(弹簧与两球不相连),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现突然释放弹簧,球m 脱离弹簧后滑向与水平面相切、半径为R =0.425m 的竖直放置的光滑半圆形轨道,如图所示。g 取10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球m 从轨道底端A 运动到顶端 B 的过程中所受合外力冲量大小为3.4N·s B .弹簧弹开过程,弹力对m 的冲量大小为1.8N·s C .若半圆轨道半径可调,则球m 从B 点飞出后落在水平桌面上的水平距离随轨道半径的增大而减小 D .M 离开轻弹簧时获得的速度为9m/s 2.一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对其施加两个水平作用力,两个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在t 2时刻物体的( ) A .加速度大小为 t F F m - B .速度大小为 ()()021t F F t t m -- C .动量大小为()()0212t F F t t m -- D .动能大小为()()2 2 0218t F F t t m -- 3.A 、B 两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A 球的动量为5kg ?m /s ,B 球的动量为7kg ?m /s ,当A 球追上B 球时发生对心碰撞,则碰撞后A 、B 两球动量的可能值为( ) A .' '6/6/A B P kg m s P kg m s =?=?, B .' '3/9/A B P kg m s P kg m s =?=?, C .' '2/14/A B P kg m s P kg m s =-?=?, D .' '5/17/A B P kg m s P kg m s =-?=?, 4.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M 、N 两点有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 和B ,带有不等量的同种电荷.现使A 、B 以大小相等的初动量相向运动,不计一切能量损失,碰后返回M 、N 两点,则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

物理一轮复习学案 第六周(10.8—10.14)第四课时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 【考纲解读】 1.会用实验装置测速度或用其他物理量表示物体的速度大小. 2.验证在系统不受外力的作用下,系统内物体相互作用时总动量守恒. 【重点难点】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知识结构】 一、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方案 1.方案一 实验器材:滑块(带遮光片,2个)、游标卡尺、气垫导轨、光电门、天平、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等。 实验情境:弹性碰撞(弹簧片、弹性碰撞架);完全非弹性碰撞(撞针、橡皮泥)。 2.方案二 实验器材:带细线的摆球(摆球相同,两套)、铁架台、天平、量角器、坐标纸、胶布等。实验情境:弹性碰撞,等质量两球对心正碰发生速度交换。 3.方案三 实验器材:小车(2个)、长木板(含垫木)、打点计时器、纸带、天平、撞针、橡皮泥、刻度尺等。 实验情境:完全非弹性碰撞(撞针、橡皮泥)。 4.方案四 实验器材:小球(2个)、斜槽、天平、重垂线、复写纸、白纸、刻度尺等。 实验情境:一般碰撞或近似的弹性碰撞。 5.不同方案的主要区别在于测速度的方法不同:①光电门(或速度传感器);②测摆角(机械能守恒);③打点计时器和纸带;④平抛法。还可用频闪法得到等时间间隔的物体位置,从而分析速度。 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方案四)注意事项 1.入射球质量m1应大于被碰球质量m2。否则入射球撞击被碰球后会被弹回。 2.入射球和被碰球应半径相等,或可通过调节放被碰球的立柱高度使碰撞时球心等高。否则两球的碰撞位置不在球心所在的水平线上,碰后瞬间的速度不水平。 3.斜槽末端的切线应水平。否则小球不能水平射出斜槽做平抛运动。 4.入射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否则入射球撞击被碰球的速度不相等。5.落点位置确定:围绕10次落点画一个最小的圆将有效落点围在里面,圆心即所求落点。6.水平射程:被碰球放在斜槽末端,则从斜槽末端由重垂线确定水平射程的起点,到落地点的距离为水平射程。

牛顿运动定律单元练习题

牛顿运动定律单元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物体所受合力越大惯性越大; C、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D、物体在太空中没有受到任何力,没有惯性。 2、在下述运动中,运动状态一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有: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D、物体做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 3、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C、物体向前运动,一定有向前的力; D、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没有向前的拉力。 4、物体在合力的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合力的大小减小时,物体的速度减小; B、当合力为零时,物体的速度为零; C、当合力与原方向相反时,速度与原方向也一定相反; D、当合力不变时,加速度也一定不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时,加速度也一定变化; B、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时,速度的大小也一定变化; C、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时,速度的方向也一定变化; D、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时,物体的合力一定不为零。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物体速度等于零时,它一定是静止的; B、当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时,它的速度也一定为零; C、当物体的合力为零时,它的速度也一定为零; D、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一定相同。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相互作用时,先产生作用力,后产生反作用力;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虽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但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效果不能抵消,所以它们不是平衡力; D、马能够拉动车,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走路时,只有地对脚的反作用力大于脚蹬地的力时,人才能往前走; B、物体A静止在物体B上,A的质量是B的10倍,所以A作用于B的力大于B作用于A的力; C、以卵击石,石头没损伤,而鸡蛋破了,是因为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D、跳高运动员只所以从地面跳起来,是因为他给地面的力大于自己的重量。 9、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不变; B、物体的加速度不变; C、物体运动的方向一定不变 D、物体的速率不变;。 10、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一水平恒力的作用,它在时间t内由静止开始移动了L距离。若使物体移动的距离变为4L,应采取的方法 A、将物体的质量减半; B、将水平恒力增为2F; C、将作用时间增为2t; D、条件不够,无法确定。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得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是因为汽车运动得快,惯性大; B 小球由于受重力作用而自由下落时,它的惯性不存在了; C 物体竖直上抛,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物体受到一个向上推力; D 乒乓球可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小的缘故。 12、关于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来受力平衡的物体,如果失去两个力,平衡必被破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