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现代管理学》串讲资料(2010年6月)

《现代管理学》串讲资料(2010年6月)

《现代管理学》串讲资料(2010年6月)
《现代管理学》串讲资料(2010年6月)

《现代管理学》2010.07串讲资料

一、题型:单项选择;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

二、应试技巧:

1、拿到试卷,先检查试卷十分完整、清楚,正确填写考生信息;

2、浏览全卷,分清轻重虚实;

3、答题千万不要留空白(包括选择题)。不懂的可按字面的理解自由展开,“望文生义”。有把握的要适当控制,过犹不及。

特别注意要点明确,层次分明,不可一大段一大段堆在一起。

可以从选择题或试卷的其他题目找线索。找灵感。

本复习课主要讲简答题和论述题,供参考。(分★重点掌握、▲一般掌握、○没有特别说明的三种)重要的章节有2、4、5、6、10、11章。选择题,填空题以同步配套题为主。今晚没讲到的,也要看书。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管理学的学科特征(简答)P19

答1.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

2.定性和定量相统一的学科

3.管理不是一门软科学

4.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5.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的学科

二,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一般掌握)P25

答:第一,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前提第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出发点

第三,分析和借鉴国外的有关管理理论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重要条件

第四,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是系统学习现代管理学的保证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一.P30――P34多看,常考选择题,填空题

如一:中国古代朴素的系统管理思想

1.万里长城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项奇迹

2.战国时期李冰率众修建的都法堰工程

3.成书于春秋末期的〈孙子兵法〉

如二:中国古代的经济管理思想

1.早在战国时期,思想家商鞅和韩非子提出了“以农为本,集富于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思想

2.西汉司马迁在荀子之后提出了“下下俱富”的方略-善因论

二.亚当。期密以制针业为例说明了劳动分工给制造业带来的变化P36

三.罗伯特、欧文被誉为人事管理的先驱者“人际关系之父”P36

四.尤尔的管理思相主要是强调三项原则:机械原则;道德原则;商业原则P37

五.古典管理理论P38

科学管理理论:泰勒。科学管理理论集中体现在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泰勒被誉为是“科学管理之父”(填空)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

科层组织理论:韦伯

六.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内容主要有:(简答)

答: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泰勒认为:所谓第一流工人包括:一是该工人的能力最适合他所从事的工作;二是该工人从内心愿意从事这项工作。)

3.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实现标准化

4.在制定标准定额的基础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5.设置计划层。实行职能制

6.对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实行例外原则

7.为实现科学管理应开展一场“心理革命”

七.对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

第一,开创了管理实证研究的先河

第二,使人类的管理从经验上长到科学

第三,科学管理是发展的

七.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不足:P42

第一,泰勒对人的看法是错误的。科学管理理论是以“经济人”为假设

第二,重视技术因素,忽视社会因素

第三,科学管理中所谓的“标准定额”理论上是在不损害健康情况下可以完成的,合理的工作量,但实际上这个工作量只有那些经过挑选的,技术熟练的,具有充沛体力的少数人才能完成,大部分人完不成标准定额

第四,泰勒制解决了基层管理,车间管理中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未能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与管理的问题

八.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简答)▲一般掌握P42

A、区分了经营与管理的概念并论述了人员能力的相对重要性;

B、概括并详细分析了管理的五项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

C、阐述了管理教育和建立管理理论的必要性;

D、提出了管理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十四项原则;

九、法约尔的贡献主要有:

第一.为管理科学提供了完整的理论框架

第二.提出了一般管理的概念,并形成了系统的理论

第三.采用演绎方法全面研究管理问题

十.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不足P46

答,由于过于追求管理理论的一般性,因而忽视了对具体管理过程的分析,忽视了技术层面的研究,以至于缺乏可操作性

E、早期行为科学的代表人物是梅奥(霍桑实验)

F、百正式组织是指企业职工在共同劳动过程中,由于共同爱好、情感、价值观念以及其他原因而自发开成的群

十一、(名)所谓例外原则,就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日常事务处理权授给下级管理人员,自已只保留对例外事项(即重要事项)的决策与监督权。

十二、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P54)

1、管理过程学派(代表人物:美国哈罗德〃孔茨、西里尔〃奥唐奈)

2、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美国彼得〃德鲁克代表作《有效的管理者》)

3、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美国巴纳德被称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代表作《经理的职能》)

4、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美国西蒙、马奇代表作《组织》《管理决策新科学》)

5、系统管理学派(代表人物:美国卡斯特、罗森茨代表作《系统理论和管理》、《组织与管理:系统与权变的

方法》)

6、权变理论学派(代表人物:英国伍德沃、美国菲德勒)

十三、美籍日裔管理学家威廉、大内在〈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晒的挑战〉一书中提出了Z理论

十四(名)“企业再造”即“公司再造”“再造工程”是指企业为在产品与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生产与管理成本、员工工作效率等绩效评价的关键指标上能够得到显著改善,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动作方法

十五、企业再造的特点:P61

2、企业再造的目标

3、企业再造的任务

4、企业再造的动力

5、企业再造的条件

6、财造再造的对象

十六。企业再造的程序与要求(简答)★重点掌握P62

1、设计企业再造管理团队

2、明确企业再造的原则

3、对企业流程进行全面的功能与效率分析

4、制定企业再造方案

5、组织实施与持续改善

十七、在分析五种竞争力的基础上,波特提出了成本领先、差异化和专一化三个基本战略(简答,填空)

十八(名)所谓“红海”是指当前业已存在的饱和市场,其利润前景暗谈,恶性竞争此起彼伏

十九、(名)所谓“红海战略”是指竞争的结果,是传统的战略,是一种“血腥”的,你死我活的战略

二十、(名)所谓“蓝海”是指未曾开辟的新兴市场,这一市场中的客户需求与传统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获得了利润高速增长的机会

二十一、(名)“蓝海战略”是新型的战略,它要求企业把注意力从市场的供给方转向需求方,从关注并力图超越竞争对手转向为买方提供价值的飞跃

第三章决策

一、P74-P76多看,常考选择,填空,名词

决策的类型:

1、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

2、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3、平时决策与危机决策

4、初始决策与追踪决策

5、确定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

二、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简答)P78

1、强调了决策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2、分析了组织在决策中的作用

3、阐述了决策过程

4、提出了决策的准则

5、归纳了决策的类型

6、研究了信息对决策的影响

三、理性决策模式的主要内容有:

1)提出了“最优决策准则

2)设计了严格的决策程序

3)要求决策运用科学方法

4)把决策过程看成是一个理性分析的过程

四、(判断)决策过程是一个按部就班的过程

五、集团决策模式的主要内容有:(简答)★重点掌握P84

1)集团的互动是公共决策的核心内容

2)决策方案是各个集团相互斗争,相互妥协的结果

3)各个集团占有资源不同,对决策的影响力不同

六、现代决策程序的步骤(简答)★重点掌握P87

1)发现问题:(察觉问题;界定问题;陈述问题)

2)确定目标

3)拟定方案

4)选择方案

七、决策中枢系统的主要任务(▲一般掌握)P95

1)确认决策问题

2)明确决策目标

3)组织决策方案的设计

4)选择决策方案

第四章组织

一、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积极促进功能表现在(简答、论述)★重点掌握P104

1、协助工作:正式组织的工作计划,决策和工作程序,大多是事先制定的,缺乏随机应变能力

2、分担领导。非正组织可以在非正式组织与主管人员保持良好关系并采取合作态度时,主动地协助工作并积极提供意见,从而分担正式组织主管人员的领导责任,减轻领导负担

3、增加稳定。非正式组织能给人以吸引力,从而增强组织的稳定必,减少人员流动

4、发泄感情。非正式组织可作为职工受到挫折时发泄感情的通道,并能协助解决困难,给予安慰

5、制约领导。非正式组织往往有监督制约领导者的作用,使其不敢滥用权力

正确对待非正式组织,利用其积极作用,防止和克服其消极影响的要求是:

1)一分为二:对非正式组织要一分为二,认清其消极作用,肯定其积极功能,关键是如何引导以及怎样处理领导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处理得当它将是正式组织的必要补充和支持

2)无害支持

3)目标结合

4)为我所用

二、西方组织理论的演变经历了四个阶段:P106

1)古典组织理论阶段

2)行为科学组织理论阶段

3)系统科学组织理论阶段

4)创新发展阶段

三、韦伯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

四、科层制组织的基本特征P109

1、法定权力为基础

2、严格的等级制度

3、职业化原则

4、专业化原则

5、任命制与职择人原则

6、照章办事原则

7、公私分明原则

五、权威接受理论:巴纳德则自下而下解释权威,认为权威的存在,必须以下级的接受为前提,而下级对权威的接受是有条件的P111

六、组织生命周期理论(细看书,可考单选,填空)P112

七、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创新之处在于它提出了通过五项修炼来建设学习型组织(▲一般掌握)P115

第一项修炼是实现自我超越

第二项修炼是改善心智模式

第三项修炼是建立共同愿景

第四项修炼是加强团队学习

第五项修炼是进行系统思考

第五章人事

一、(名)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P138

二、人力资源的特点P138

1)人力资源的能动性

2)人力资源的时效性

3)人力资源的时代性

4)人力资源具有重复开发性

5)人力资源具有生产和消费双重属性

三、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论述)★重点掌握P141

1、对人的认识不同

传统人一管理视人为手段,视人为成本,视人事工作为行政工作,日常人事行政事务工作;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视人为资源,视人为管理系统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

2、管理原则不同

传统人事管理强调以事为中心,管理过程关注事而忽视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坚持以人为中心,视人力资源为第资源,强调关心人,尊重人,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管理方法不同

传统人事管理方法简单,僵化,刻板等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注重采用主动开性,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法

4、管理内容不同

传统人事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组织招募人员,填补空缺,人事活动局限于给人找位置,为事挑人先,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进,管、出”等人事管理政策;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着眼于未来,注重人力资源的预测,规划和开发5、人事部门在组织中的地位不同

传统人事管理把人事活动视为非生产,百效益性活动,不重视对人事管理的研究和人事管理方法的改进,故地位较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组织系统中地位突出,除处理具体的人事事务处,还是协调管理系统,提供决策预案的中枢性机构

四、P145-P152多细看

五、职位分类在人事管理中的作用P149

1)职位分类为人事选拔提供了依据

2)职位分类增强了人事管理工作的针对性

3)职位分类促进了人事管理工作的法治化

六、(名)品位分类是依据资格条件把人员划分为不同的品位等级的人事分类方法P150

七、人事选聘的途径:一是内部提升,二是外部招聘P152

八、人事培训的含义与特点P159

人事培训是为开发组织人力资源而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在岗人员的业务知识,工作技能进行的培养、训练。特点有:1)对象复杂性

2)内容实用性

3)形式多样性

4)方法艺术性

第六章领导

一、(名)领导的含义P162

二、领导者的个体素质

1)政治素质

2)文化素质

3)业务素质

4)身体素质

三、P171-P176(多看细看。常考)

四、人性的四种假设(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P175

五、领导四分图理论和管理方格理论(常考,要细看)P180-P192

六、领导方式的类型P193

1)强制命令方式

2)疏导教育方式

3)物质激励方式

4)榜样示范方式

七、领导方式的综合运用,在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P196

1、注意发挥各种领导方式的优势

2、充分认识各种领导方式的局限性

3、系统、综合地发挥领导方式的结构优势

4、注重榜样示范方式和疏导教育方式的运用

第七章激励

一、双因素理论(要懂得那些是:保健因素,那些是激励因素)

二、公平理论(论述,案例)★重点掌握P215

公平理论的内容:亚当斯认为,职工的工慰问团态度与生产积极性,不仅取决于他们所获报酬的绝对量,而且还取

决于他们所获报酬的相对量。他指出,人们觉得公平,是因为人们感到他们得到的收益,与他们的投入,如时间,努力等是相称的,反之,人们觉得不公平,是因为他们的收益与投入不相称

三、(名)强化是指对某种行为肯定或否定的后果(奖励或处罚)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该行为今后是否重复发生

四、强化的类别:(积极强化;消极强化;处罚;消退)P220

第八章协调

一、协调的含义(名)P226

协调是管理的重要职能,是管理过程中引导组织之间,人员之间建立相互协作和主动配合的良好关系,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以实现共同预期的活动

二、协调的特点P226

1)平等性 2)互利性 3)主体广泛性 4)结果不确定性 5)对象复杂性

三、沟通在协调中的作用(简答)P229

1、沟通可以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实现协调创造基本前提

2、沟通可以实现对管理目标,管理政策及管理方式方法上的共识,为协调创造直接前提

3、沟通可以克服阻力,实现协调

4、沟通是管理组织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实现内外协调的前提之一

四、协调的内容(简答)P231

1、目标协调

2、利益协调

3、思想与行为协调

4、政策与规章制度协调

五、协调的过种(一般了解即可)

六、坚持协调的原则P234

1)以人为本 2)客观公正 3)灵活机动 4)注重整体

第九章控制

一、控制的含义(名)P241

控制是指由管理人员对当前的实际工作是否符合计划进行测定,并促使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

二、控制的类型: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了解各种的含义)

第十章系统分析与网络技术

一、系统分析的基本原则(简答)★重点掌握P261

1、整体性原则

2、优化原则

3、模型化原则

4、层次性原则

二、网络计划一元方程的含义(名)P273

网络计划方法是应用网络图全面反映整个工作的流程,计划内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进度,能过时间参数的计算,找出关键线路与机动时间,以对计划进行优化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三、绘制网络图的步骤P278

第一步:确定目标

第二步:收集、研究编制网络图所需的资料

第三步:划分工序项目

第四步:确定每一个工序的时间定额或劳动定额

第五步:确定工序间的相互关系

第六步:绘制网络图

第十二章目标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

一、目标管理的含义(名)P284

所谓目标管理,是通过参与式的目标设置、实施和评价目标等活动来管理组织的一种方法

二、目标管理的特点★重点掌握P285

1、注重管理实效,是一种成果管理

2、实行参与制度,是一种民主管理

3、实行自我控制,是一种自觉管理

三、制定目标的原则★重点掌握P286

1、统一性系统性原则

2、科学性预见性原则

3、应变性协调性原则

4、先进性可行性原则

四、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程序P300

1、计划环节

2、实施环节

3、检查环节

4、处理环节

第十二章决策方法

一、使用德尔菲法要注意的问题(▲一般掌握)P317

1、给专家提供充分的信息,使其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2、所问问题应是专家能够答复的问题

3、使过程尽可能简化,不要问没有必要的问题

4、保证所有专家能从同一角度理解所用方法的意义

第十三章控制的方法与技术

一、信息技术发展对现代管理的影响(简答)▲一般掌握P355

1、管理者直接参与管理信息系统

2、提高决策能力

3、改变着组织的结构

4、改变着组织内部的权力关系

5、引起组织交流方式的变革

第十四章社会调查方法与技术

一、社会调查研究的含义(名)P360

调查研究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认识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的一种自觉的活动

二、P361-P370多看

三、观察法的基本类型P376

1、实验性观察与非实验性观察

2、有结构观察与元结构观察

3、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四、观察的基本要求(简答)★重点掌握P379

1、要明确观察的目的和确定观察的指导思想

2、选择好观察的对象,地点与观察的范围

3、要积极地进行观察

4、要进行有思考的观察

五、访谈的方法及技巧

1、明确访谈中所提的问题

2、要接近被访问者

3、注意提问的方式和方法

4、掌握倾听的技巧

5、要注意克服访谈中的各种障碍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第一章 1.通过中远集团案例,说明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a.管理信息系统对具体工作效果的改变 b.管理信息系统对不同使用对象的支持方式 c.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运作、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地位 2.如何理解信息的概念? 信息:关于客观事物的可通信知识。 3.选择题:信息(A) A 是形成知识的基础 B 是数据的基础 C 不是商品 D 是消息 说明数据、信息、知识的联系。 数据是信息的依据,信息的载体,信息形成知识。 4.信息的度量单位是什么?信息度值的高低与信息价值的关系。 ‘ 1.信息的四个要素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四个要素的含义? 语义、差异、传递、载体 语义要素:可理解为人类语言的含义,也可以是非人类语言含义。 差异要素:差异大小体现信息的价值.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受到一些干扰,如噪声。信息差异越小,信息越有使用价值。 传递要素:信源,信宿,信道,信息流,编码和解码,噪声与干扰,反馈与前馈. 载体要素:信息的依附体,信息传播的媒介.是信息的媒介,如纸张,光盘,硬盘等等。

2.如何理解信息管理? 以最小投入去获取最好或最大的产出目标 3.结合信息系统说明系统的构成。 系统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有一些元素按照一定法则构成和组织起来的一个集合体。 ?系统---特点 1.系统由部件组成,各部件处于运动状态; 2.部件间存在联系; 3.系统总性能大于个部件性能的和;1+1〉2 4.系统状态可以转换,而且这种转换可以控制。 通常系统由输入、输出、处理、反馈、控制机制组成。 4.开发管理信息系统与那些因素有关? 第二章 下列决策问题中,属于非结构化问题的是C A.奖金分配B.选择销售对象 C.厂址选择D.作业计划 在下列决策问题中,属于结构化决策的是A A.工资分配B.作业调度

战略管理教程 课后习题

战略管理教程课后习题 第一章、战略管理概论 1、简述战略管理的含义与特征。 2、战略管理与企业战略有何不同。 3、战略要素有哪些? 4、战略的层次有哪些? 5、战略管理的过程包括哪些环节? 6、简述战略管理的演变过程。 7、简述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 8、简述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趋势。

第二章、战略分析 1、简述产业环境分析的主要内容。 2、简述产业的经济特征的主要内容。 3、简述产业的经济特征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4、用简表列示产业盈利能力与五种力量的关系。 5、简述影响产业进入壁垒的主要因素。 6、简述影响产业内现有企业之间竞争激烈程度的主要因素。 7、简述影响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的主要因素。 8、简述战略群体对企业获利能力的主要因素。 9、简述战略群体对企业获利能力的影响。 10、简述迈克尔波特竞争对手分析模型的主要内容。 11、简述价值链分析的主要内容。 12、简述企业核心能力的特征。 13、简述sswot分析的主要内容。 14、简述战略要素评价矩阵法的分析步骤。

第三章、战略目标的设定 1.简述从战略的角度如何界定企业的使命。 2.简述企业使命表述时应注意的问题。 3.简述企业战略决策者制定长期目标时主要考虑的因素。 4.简述企业使命与战略管理的关系。 5.简述战略目标在战略管理中的作用。 6.简述企业战略目标的特征。 7.简述企业战略目标的主要内容。 8.简述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的原则。

1、简述发展型战略的特征 2、简述发展型战略的利弊。 3、简述市场渗透战略的基本思路。 4、简述市场开发战略的基本思路。 5、简述一体化战略的主要内容。 6、简述纵向一体化的战略利益与成本。 7、简述横向一体化的战略利益与成本。 8、简述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利益与成本。 9、简述实施多元化战略应注意的问题。 10、简述企业并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11、简述战略联盟组建中应注意的问题。 12、简述企业采取稳定型战略的原因。 13、简述企业采取稳定型战略的利弊。 14、简述企业实施收缩型战略的利弊。 15、图示新“波士顿“矩阵的基本结构。 16、图示行业吸引力—竞争能力矩阵的基本结构。 17、简述行业吸引力—竞争能力矩阵的应用步骤。 18、简述一个企业在一个行业中可能存在的竞争地位。

自考互联网数据库串讲资料Word文档

=自考互联网数据库串讲资料 第一章绪论 【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考生首先应该了解数据管理发展的历程,并理解数据模型的三要素及常用的三种数据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和数据的两层映像,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重点、难点】 (一)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数据模型的概念和分类,尤其是关系数据模型 (三)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四)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整体概念。 【考核知识点】 (一)数据库技术是随着数据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数据处理的的核心是数据管理。数据管理指的是对数据的分类、组织、编码、储存、检索和维护。 (二)数据管理技术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三)人工管理阶段: 数据不保存、数据需要由应用程序自己进行管理、基本上没有文件概念、数据不共享。 (四)文件系统阶段: 数据可以长期保存、文件系统管理数据、文件已经多样化、数据的存取基本上以记录为单位。 缺点有:数据共享性差,数据冗余度大;数据和程序缺乏独立性 (五)数据库管理阶段:

1、数据结构化。 2、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小、易扩充。 3、数据独立性高。 4、统一的数据管理和控制:数据的安全性保护、数据的完整性控制、数据库恢复和并发控制。 5、数据的最小存取单位是数据项。 DB:数据库(Database),DB是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DBMS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面向对象型DBMS。 DBS: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数据库技术:是一门研究数据库结构、存储、管理和使用的软件学科。 第一代数据库系统,即层次数据库系统和网状数据库系统 第二代数据库系统,即关系数据库系统 第三代数据库系统,即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学科的研究范围: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研制;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理论。 (六)数据模型是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七)数据模型应满足三方面要求:一是能比较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二是容易为人所理解;三是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 (八)根据模型应用目的分为:⑴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对数据和信息建模。⑵数据模型,主要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数据模型,它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 (九)数据模型三个要素:

201412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1)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人力资源:是指劳动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投入的体力、智力、心力总和及其形成的基础素质,包括知识、技能、经验、品性与态度等身心素质。 2.人力资本:是指通过资本投资形成的,凝结于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品性和健康等。3.人本管理:是指在人类社会任何有组织的活动中,从人性出发来分析问题,以人性为中心,按人性的基本状况来进行管理的一种较为普遍的方式。 4.人力资源成本:是一个组织为了实现自己的组织目标,创造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而获得、开发、使用、保障必要的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离职所支出的各项费用的总和。 5.职务:是指主要职责在重要性与数量上相当的一组职位的集合或统称。 6.职务说明书:是对某一职务或某一职位工作职责权限及其任职资格等其它内容的全面的说明。 7.工作评价:又称职务评价,即依据工作分析的结果,按照一定标准,对职务的性质、强度、责任、复杂性及所需资格条件等因素的程度差异,进行综合评估的活动。 8.招聘:是“招募”与“聘用”的总称,意指为企事业组织中空缺的职位寻找合适人选。9.培训:就是向新员工或现有员工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的相关知识、技能、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过程,是由企业安排的对本企业员工所进行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和训练。 10.薪酬制度:也称工资制度,是指与工资决定和工资分配相关的一系列原则、标准和方法。 11.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失业、生育、死亡、灾害等原因而遇到生活困难时,从国家、社会获得一定的经济帮助的社会制度。 12.劳动合同:就是员工与组织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力和义务的协议,是组织和员工之间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凭证。 13、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14、人力资源规划:是预测未来的组织任务和环境对组织的要求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和满足这些要求而提供人员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工作者和组织的利益,最有效地利用短缺人才。 15、行为科学:是运用研究自然科学实验和观察方法来研究在一定的物质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科学。其观点认是:人的行为实际是人体对外部环境所作出的反应,是人体心理特征和外部环境的函数。即行为=F (人体心理、环境)。 16、任务分析:是指对工作任务进行详细研究以确定工作中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然后根据所需知识和技能制定培训计划,任务分析主要适用于决定新员工需要哪些培训。 17、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中的所有与工作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连续性经历的过程。没有成功与失败区别,也没有进步快慢之别。 二、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题前的括号中划√,错误的划×) 错)1.人力资源不是再生性资源。 对)2.目前,我国一些企业领导人仍把企业员工视为一种附属物,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名词解释、问答题)知识分享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名词解释、问答题) 名词解释: 01 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02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软硬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维护和使用,以企业战略、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执行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03 战略信息是关系到全局和重大问题决策的信息,它涉及上层管理部门要本部门达到的目标,关系到为达到这一目标所必需的资源水平和种类以及确定获得资源、使用资源和处理资源的指导方针等方面,如产品投产、停产,新厂厂址选择,开拓新市场等。 04 业务流程重组是运用信息技术对企业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提高生产率和效益。 05 企业流程重组就是站在信息的高度,对企业流程的重新思考和再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在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与评价等整个规划与开发过程之中。 06 BSP方法即企业系统规划法,是一种能够帮助规划人员根据企业目标制定出企业(MIS)战略规划的结构化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确定出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顺序;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 07 E-R图为实体-联系图,提供了表示实体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08 诺兰阶段模型计算机应用到一个组织的管理中,一般要经历从初级到不断成熟的成长过程。诺兰(Nolan )1973年总结了这一规律,并于1980年进一步进行了完善,形成了所谓的诺兰阶段模型。 09 MRP-II 是以物料需求计划为核心,覆盖企业生产活动所有领域、有效利用资源的生产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人-机应用系统。 10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是在生命周期((life cycle)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与生命周期法相比,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更强调开发人员与用户的紧密结合,而且在开发策略上强调“从上到下”,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 11 结构化方法是一种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它是由结构化分析、结构化设计和结构化程序设计三部分有机组合而成的。它的基本思想:把一个复杂问题的求解过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处理的问题都控制在人们容易理解和处理的范围内。 12 可行性分析是在调查的基础上对项目开发从经济、技术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确定开发是否必要和可行。 13 原型法是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本着系统开发人员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先快速实现一个原型系统,然后通过反复修改来实现管理信息系统。 14 数据结构描述某些数据项之间的关系。一个数据结构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或数据结构组成。 15 数据处理是对数据的采集、存储、检索、加工、变换和传输。数据是对事实、概念或指令的一种表达形式,可由人工或自动化装置进行处理。 16 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库,它对数据流程图上各个元素作出详细的定义和说明。 17 数据流程图是一种能全面地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它可以用少数儿种符号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 18 管理业务流程图是一种表明系统内各单位及人员之间业务关系、作业顺序和管理信息流动的流程图。

自考战略管理教程真题及复习资料

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战略管理教程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事多元化经营的大型企业,其战略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即( C ) A、总体战略、竞争战略、事业部战略 B、公司战略、竞争战略、事业部战略 C、公司战略、竞争战略、职能战略 D、总体战略、公司战略、事业部战略 2、开启企业战略管理问题研究之先河的著作是( D ) A、波特的《竞争战略》 B、波特的《竞争优势》 C、安索夫的《公司战略》 D、钱德勒的《战略与结构》 3、下列关于企业战略的说法,正确的是(B ) A、公司战略又称为竞争战略 B、公司战略又称为职能战略 C、公司战略又称为总体战略 D、公司战略又称为业务战略 4、企业愿景主要由哪两个部分组成?(A ) A、企业的核心理念和未来的展望 B、企业价值观和未来展望 B、C、企业价值观和企业使命D、企业目的和未来展望 5、下列关于产品——市场矩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该矩阵主要包括市场渗透、市场开发、产品开发三种战略形式 B、新的销售渠道属于市场渗透战略 C、增加产品的新用途属于市场开发战略 D、在新市场中寻找潜在的用户属于产品开发战略 6、海尔集团公司收购合肥黄山电子集团,属于什么战略?(D ) A、纵向一体化 B、前向一体化 C、后向一体化 D、横各一体化 7、横向一体化战略能够为企业带来的战略利益包括(A ) A、获取规模经济;减少竞争对手;扩张生产能力 B、获取范围经济;规避价格波动;扩张生产能力 C、稳定供求关系;增加经营灵活性;扩张生产能力 D、稳定供求关系;降低管理难度;扩张生产能力

《互联网数据库》实践考核复习资料

《互联网数据库》实践考核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阶段。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 2.层次模型不能直接表示() A.1:1关系 B.1:m关系 C.m:n关系 D.1:1和1:m关系 3.实体和属性的关系是(B) A.一个属性对应于若干实体 B. 一个实体可以由若干个属性来刻画 C.一个属性包含有若干实体 D.一个实体仅可以由一个属性来刻画 4.域的概念是() A.属性的存储空间 B.属性的取值范围 C.属性的物理空间 D.属性的复杂程度 5.在一个关系中如果有这样一个属性存在,它的值能唯一地标识关系中的每一个元组,称这个属性为() A.关键字 B.数据项 C.主属性 D.主属性值 6.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 A.排序、索引、统计 B.选择、投影、连接 C.关联、更新、排序 D.显示、打印、制表 7.在关系代数的专门关系运算中,从表中取出满足条件的属性的操作称为( ) A.选择 B.投影 C.连接 D.扫描 8.下面关于运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任何一种运算都是将一定的运算符作用于一定的运算对象上,得到预期的运算结果 B.任何一种运算都是将一定的运算对象作用于一定的运算符上,得到预期的运算结果 C.任何一种运算都是将一定的运算对象作用于一定的运算方法上,得到预期的运算结果 D.任何一种运算都是将一定的运算方法作用于一定的运算对象上,得到预期的运算结果 9.作为域关系演算的谓词变元的基本对象的是( ) A.域变量的分量 B.即元组变量在域变量上的逻辑映射 C.元组变量 D.元组变量的分量,即域变量 10.SQL语言具有( )的功能 A.关系规范化、数据操纵、数据控制 B.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 C.数据定义、关系规范化、数据控制 D.数据定义、关系规范化、数据操纵 11.检索学生姓名及其所选修的课程号和成绩.正确的SELECT语句是( ) A.SELECT SN,AGE,SEX FROM S WHERE AGE>(SELECT AGE FROM SWHERE SN=”王华”) B. SELECT SN,AGE,SEX FROM S WHERE SN=”王华” C. SELECT SN,AGE,SEX FROM S WHERE AGE>(SELECT AGE WHERE SN=”王华”) D. SELECT SN,AGE,SEX FROM S WHERE AGE>王华. AGE 12.SQL语言中,外模式对应于( ) A.视图和部分基本表 B.基本表 C.存储文件 D.物理磁盘 13.关系规范化中的删除操作异常是指( ) A.不该删除的数据被删除 B.不该插入的数据被插入 C.应该删除的数据未被删除 D.不该插入的数据未被插入 14.关系模型中的关系模式至少是( ) A.1NF B.2NF C.3NF D.BCNF 15.关系数据库规范化是为了解决关系数据库中( )问题而引入的 A.插入、删除和数据冗余 B.提高查询速度 C.减少数据操作的复杂性 D.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人力资源管理一复习资料

00147人力资源经管(一) 人力资源问答题汇总 第一章 1. 什么是人力资源?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的含义? 答: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它应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人力资源作为国民经济资源中的一个特殊部分具有不可剥夺性、时代性、时效性、生物性、能动性、再生性和增值性等特点。 2. 什么是人力资源经管,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经管? 答:人力资源经管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概念。宏观人力资源经管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源实施的经管。它是指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对人力资源的计划、配置、开发和使用的过程。微观人力资源经管是指特定组织的人力资源经管。它是研究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调整、事与事之间的关系协调以及人与事之间的匹配适应,以调动人力资源积极性,发挥人力资源潜能,提高人员工作效率,使得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最终实现组织目标的理论、方法、工具和技术的统称。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 1) 人力资源经管最终是为了支持组织目标的达成。 2) 为了实现对人的经管,人力资源需要通过规划、招聘、甄选、培训、考核、报酬等技术方法的运用,达成组织的目标。 3) 人力资源经管既不仅是简单的对人或对事的经管,也不仅是对劳动过程的直接经管,而是通过对人与人、事与事、人与事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经管,进而达到间接经管生产过程的目的。 4) 人力资源经管在注重人与事的匹配上,并不是被动地使人消极地适应事情的需要。 5) 人力资源经管是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手段实现人力资源的获取、整合、保持、开发、控制与调整。 6) 人力资源经管不仅是人力资源经管者的工作。各层经管人员,尤其是高层经管者都必须直接参与到人力资源经管的活动中来。 3. 人力资源经管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人力资源经管必须达到哪些目标? 功能概括为:获取、整合、保持、开发、控制与调整五个方面。在具体的实践中,人力资源经管由六个活动领域组成:工作分析与设计、人力资源规划、招募与甄选、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薪资结构、奖金与福利。 人力资源经管活动的最终目标是组织目标的达成以及组织战略的实现。人力资源经管的各项功能和活动都必须围绕着这个目标展开。 4. 现代人力资源经管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四个阶段:一、初级阶段,特点:以劳动关系改善和劳动效率提高为中心 二、人事经管阶段,特点:以工作为中心

自考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 一、单选题 1、信息的中心价值是客观性 2、现代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不包括手工管理系统 3、计划,组织,领导都是管理的基本职能,还有一个基本职能是控制 4、DSS解决的是半结构化问题和非结构化问题 5、信息系统对控制职能的支持的基本任务是使计划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不偏离目标,其中库存控制、财务控制属于控制功能的哪个层次支持作业控制 6、把数据组织成链表、树等是数据内存结构 7、顺序数据组织不适合下列的情况只要求从很多记录中处理少量记录的情况 8、直接存取文件的特点是其记录没有排序 9、在数据库设计中,根据用户要求,一般先建立能反映不同实体间存在的各种联系。如果一个柜台可以销售多种商品,一种商品可由多个柜台销售,那么柜台和商品之间的这种联系类型是M:N 10、管理信息系统的最下层是业务处理系统 11、对应于管理任务的层次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数是3 12、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应用项目的生命周期法中,在进入实质性的应用系统开发之前,必须进行可行性分析 13、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内容不包括系统的逻辑模型 14、在系统分析过程中,一般用来描述管理业务状态的是管理业务流程图和表格分配图 15、管理信息系统编码的确定是在系统设计阶段 16、利用算术级数法,代码12345的校验码是6 17、处理过程中暂时存放数据的文件是工作文件 18、对于大型程序,最后考虑的是效率 19、经理信息系统的专门的使用者是财务人员 20、主控制和调度程序调试是为了验证处理结果的正确性 21.使管理人员能掌握资源利用情况,并将实际结果与计划相比较,从而了解是否达到目的,并指导其采取必要措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的信息是属于什么级别策略级 22.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西蒙(H.A.Simon)教授指出:以决策者为主题的管理决策过程经历的四个过程包括情报、设计、抉择和实施评价 23.人在信息处理上的特点之一是能够根据经验和大量知识进行模糊推理 24.与一个公共标志有关的数据项的集合是记录 25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不包括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26.数据的逻辑组织面向外部设备27.联机实时处理的特点是面向处理 28.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人机系统,而且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 29.在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模式中,处于核心的地位的是管理者 30.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应用项目的生命周期发中,在进入实质性的应用系统开发之前,必须进行可行性分析 31.能够表示系统内各单位、人员之间业务关系、作业顺序和管理信息流动的是数据流程图 32.管理信息系统编码的确定是在系统设计阶段 33.双工系统是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34.处理过程中暂时存放数据的文件是工作文件 35.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时,任何程序均由以下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组成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和选择结构 36.原始信息搜集的关键问题完整、准确、及时地收集记录信息 37.智能决策系统,群体决策支持系统属于决策科学发展的哪个方向定性决策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决策发展 38.人在信息处理上的特点之一是能够根据经验和大量知识进行模糊推理 39.为了使搜集的信息适用于计算机处理的形式,必须代码化 40.与一个公共标志有关的数据项的集合是记录 41.数据的树型组织中记录的关系是层次关系 42.应用程序对数据的非依赖性是指数据的数据的独立性 43.管理信息系统科学的三要素不包括人与计算机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44.在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模式中,“真实系统”的输入信息是决策 45用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由开发者很快开发出一个初步的原型系统,原型是可运行的模型 46.数据流程图能够完全描述系统系统的逻辑模型 47.过程重组的中心是企业流程 48.区间码不包括顺序码 49.息系统流程图表示的是计算机的处理流程,因此绘制信息系统流程图的前提是已经确定了系统的边界,数据处理方式和人机接口 50.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实施的阶段是系统设计 51.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时,任何程序均由以下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组成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和选择结构 52.下述系统中,需要首先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的是ERP 53. 54.决策问题的类型按问题的结构化程度不同划分,其中不包括模糊决策问题

《战略管理教程》讲义第一章

第一章战略管理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战略管理的内涵,了解战略的层次和体系,掌握战略管理过程的主要内容,了解战略管理的演变过程和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 本章重点: 1.战略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2.战略的层次 3.战略管理过程 4.战略管理的演变过程 本章难点: 1.企业战略与战略管理的区别 2.战略管理过程 3.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战略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一、战略的产生与发展 1、战略含义:是企业为取得或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通过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对经营范围、核心资源与经营网络的界定,通过配置、构造、协调其在市场上的活动来确立创造价值的方式。 2、战略的三个基本问题(彼得德鲁克):who what how 3、战略的特征:注重取舍、聚焦效能、强调重大、关注长远 二、企业战略及其特征 1、企业战略的含义 (1)、广义战略论 广义战略论者认为,企业战略包括企业希望达到的目标和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手段。同时,他们还认为企业确定目标的过程是整个战略制定过程的一部分。其代表人物是安德鲁斯,魁因等。 (2)、狭义战略论 企业战略只包括为实现企业目标而采取的手段,而不包括企业事先确定的目标本身。其代表人物为安索夫,霍弗,申德尔等。 (3)、企业战略的含义 企业战略是指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为求的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规划以及实现企业远景规划和使命而采取的竞争行为和管理业务的方法。 2、战略管理的特征 (1)总体性(2)长远性(3)指导性(4)现实性(5)竞争性(6)风险性(7)创新性(8)稳定性 三、战略管理及其特征 1、企业战略管理的含义 企业战略管理的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制定战略决策,实施战略方案和控制战略绩效的动态管理过程。 2、企业战略管理的特征(与职能管理相比) (1)、企业战略管理是一种高层次管理。(2)、企业战略管理是一项整体性管理。(3)、企业战略管理是一种动态管性理。(4)、战略管理对企业发展来

计算机网络管理串讲笔记(珍藏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管理串讲笔记(珍藏版)完整版 第1章网络管理概论 1.1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 [本节要点]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网络管理的需求及网络管理的目标。 [选择]在TCP/IP网络中有一个简单的管理工具,用它来发送探测报文,可以确定通信目标的联通性及传输时延。这个管理工具是Ping 程序。 [选择]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文缩写是ISO。 [选择]OSI标准采用面向对象的模型定义管理对象。 1.2网络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本节要点]网络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层次结构、配置和网络管理软件的结构;管理站和代理的基本概念及其功能与作用;网络管理系统的层次结构与OSI参考模型的关系;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的特点;委托代理的概念。 [填空]用户通过网络管理接口与管理专用软件交互作用,监视和控制网络资源。 [填空]网络管理软件包括用户接口、管理专用软件和管理支持软件。[简述]网络管理中被管理的硬件资源: (1)物理介质和联网设备:包括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联网设备。很多LAN产品,如集线器、中继器等,也包含协议适配器、交换机等

通信设备。 (2)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机、打印机和存储设备以及其他计算机外围设备。 (3)网络互联设备:如网桥、路由器、网关等。 [选择]在网络管理站中最下层是操作系统和硬件。 [选择]非标准设备需要通过委托代理来管理。 [简述]各种网络管理框架的共同特点: (1)管理功能分为管理站(Manager)和代理(Agent)两部分。 (2)为存储管理信息提供数据库支持,例如关系数据库或面向对象的数据库。 (3)提供用户接口和用户视图(View)功能,例如GUI和管理信息浏览器。 (4)提供基本的管理操作,例如获取管理信息。 [简述]集中式网络管理和分布式网络管理的区别及其各自的优缺点: 在集中式网络管理中,处于中心位置的是担当管理站的网络控制主机,它负责对整个网络进行统一控制和管理,网络控制主机定期向网络中其它结点发送查询信息,与之进行相关信息交换。而分布式网络管理中,分布式管理系统代替了单独的网络控制主机。集中式的优点是网络管理系统结构较简单,容易实现,管理人员可以有效地控制整个网络资源,优化网络性能。缺点是可扩展性差,对于大型网络力不从心。分布式的优点是网络管理的响应时间更快,性能更好。缺点是

人力资源管理(一)串讲内容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资源,顾名思义,是指资财或财富的来源,泛指财富的源泉。世界上的资源可以分为四大类: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和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资源。一、人力资源的概念和特点人力资源的概念: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 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能力的人们的总和。它应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人力资源的特点:(多选题) (一)不可剥夺性。(这是人力资源最根本的特征。[单选题]) (二)时代性。 (一)时效性。 (四)生物性。(人的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带有某些生物性的特征。[单选题]) (五)能动性。(六)再生性。(七)增值性。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包括宏观人力资源管理和微观人力资源管理两个部分。 宏观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源实施的管理。微观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特定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这里的特定组织包括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其他公共部门等各种类型的组织。 微观人力资源管理发挥人力资源潜能,提高人员工作效率,使得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最终实现组织目标的理论、方法、工具和技术的统称。换言之,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力资源获取、整合、保持、开发、控制与调整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活动。即通过规划、招聘、甄选、培训、考核、报酬等各种技术与方法,有效地运用人力资源来达成组织目标的活动,其实质就是对人的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简答题)[如果是论述题要加上宏观和微观的含义 (1)人力资源管理最终是为了支持组织目标的达成,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必须为组织的战略服务。 (2)为了实现对人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需要通过规划、招聘、甄选、培训、考核、报酬等技术方法的运用,达成组织的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的英文缩写是(C)。 A.SA B.OOD C.OOP D.OOA 2.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时常用的方法,按其生命周期特征,它应属于(D)D.瀑布模型 3.结构化开发方法系统分析阶段的正式文档是(B)B.系统分析报告 4.下面哪句话最准确地概括了结构化方法的核心思想(D)。 D.自顶向下,由粗到细,逐步求精 5.原型化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类,即(C)C.探索型、实验型、演化型 6.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工作不包括(C)。C.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 8.管理是一项有序化的、经常性的过程,其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决策)。 8.执行层或称作业层的管理属于(C)。C.基层管理 9.战略级管理属于(B)。B、高层管理 10.C/S 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A.客户/服务器模式 11.人们通常用下面的英文缩写表示会计信息系统 C. AIS 12.原型化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类,即 B. 探索型、实验型、演化型 13.总体规划阶段的最终结果是 C. 可行性报告 14.一般说来,战略管理层的决策活动属于(B)。B.非结构化决策 18.B/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D.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18.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中,最高层是(B)。B.战略计划子系统 19.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顺序是(B)。 B.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系统评价 1. 对当前系统进行初步调查工作应重点在哪个阶段进行(A)A. 总体规划阶段 13.管理信息系统的横向结构是按(B)划分的。B.管理职能 14.管理信息系统通常可分为多个子系统,其结构为(C)。C.层次结构 15.管理信息系统的交叉结构是指管理信息系统的(A)。A.管理职能结构 16.总体规划是系统生命周期中的第一个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明确C. 系统是什么 1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总体规划是系统开发中的首要任务 1.导出模块结构图的基础是(A)。A.数据流图 2.下列耦合方式中耦合度最低、性能最好的是(B)。B.数据耦合 3.总体规划的目的包括D.保证信息共享、协调子系统间的工作、使开发工作有序进行 4.系统总体规划的最终目的是(A)。A.勾画出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蓝图 5.一个合理的模块划分应该是内部联系( B)。B.强 6.系统测试的正确步骤是(B)。B.模块测试、子系统测试、系统总体测试 7.模块间的信息联系方式称为模块的( C )。C.耦合 8.总体规划阶段的最终结果是(C )。C.可行性报告 9.下列比较适合较大系统的切换方式是( C )。C.分段切换 10.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系统的逻辑模型建立物理模型,以便说明C.系统怎 么干 11.系统测试的对象是(D)。D.整个系统 12.系统测试的正确定义是(A)。A.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13.对当前系统进行初步调查工作应重点在哪个阶段进行A.总体规划阶段 14.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成果是( C )。C.系统设计说明书

战略管理教程1

以下属于广义战略论者的有( )。 A、安索夫 B、霍弗 C、申德尔 D、安德鲁斯 [标准答案] :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战略及其特征。广义战略论者认为,企业战略包括企业希望达到的目标和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手段。同时,他们还认为企业确定目标的过程是整个战略制定过程的一部分。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的管理学教授安德鲁斯和魁因等。参见教材P2。 2、企业通过开发新的地区市场、国内市场或国外市场,扩大现有产品的销售量而使企业获得发展的成长战略是( )。A、市场渗透战略B、市场开发战略C、产品开发战略D、多元化战略 [标准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战略要素。市场开发战略是新市场领域组合而产生的一种企业成长战略。即企业通过开发新的地区市场、国内市场或国外市场,护大现有产品的销售量而使企业获得发展的成长战略。例参见教材P9。 3、以下属于竞争战略范畴的有( )。A、成长型战略B、集中化战略C、研发战略D、财务战略 [标准答案] :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战略的层次。竞争战略主要考虑的是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的竞争问题,其目的是在外部市场上建立一定的竞争优势,即在某一特定的产品与市场领域取得获利能力;在企业内部主要是要获得一一定的协同效应,即统筹安排和协调企业内部的各种生产、财务、研究开发、营销等业务活动。竞争战略主要包括:低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产品结构与竞争战略。参见教材P17。 4、哪位作者的哪本著作开启了企业战略管理问题研究之先河? ( ) A、波特的《竞争战略》 B、波特的《竞争优势》 C、安索夫的《公司战略》 D、钱德勒的《战略与结构》 [标准答案] :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钱德勒的《战略与结构》-书的出版,首开企业战略问题研究之先河。参见教材P25。 5、战略构造问题的研究,计划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安德鲁斯B、安索夫C、钱德勒D、奎因 [标准答案] : B

#《互联网数据库》串讲资料

《互联网数据库》串讲笔记 §1 1.数据库技术是随着数据管理地需要而产生地.数据处理地地核心是数据管理.数据管理指地是对数据地分类、组织、编码、储存、检索和维护. 2.数据管理技术共经历了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3. 人工管理阶段:数据不保存、数据需要由应用程序自己进行管理、基本上没有文件概念、数据不共享 4.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可以长期保存、文件系统管理数据、文件已经多样化、数据地存取基本上以记录为单位. 缺点有:数据共享性差,数据冗余度大;数据和程序缺乏独立性 5.数据库管理阶段: <1)数据结构化. <2)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小、易扩充. <3)数据独立性高. <4)统一地数据管理和控制:数据地安全性保护、数据地完整性控制、数据库恢复和并发控制. <5)数据地最小存取单位是数据项. DB:数据库

人力资源管理师串讲整理笔记

第一章 组织结构的类型: (一) 直线制: 一种组最简单的集权组织结构形式, 又称军队式结构。领导关系按垂直系统建立, 不设专门的职能机构。 优点: 结构简单、指挥系统清晰、统一;责权关系明确;横向联系少, 内容协调容易;信息沟通迅速, 解决问题及时, 管理效率比较高 缺点: 缺乏专业化的管理分工, 不利于集中精力研究企业管理的重大问题。 适用范围: 只适用于规模较小或业务活动简单、稳定企业。 (二) 直线职能制: 以直线制为基础, 在厂长(经理)领导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 实行经理统一指挥与职能部门参谋、指导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形式。 优点: 一种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形式, 统一指挥, 引入管理工作专业化的做法, 发挥职能部门的参谋、指导作用, 缺点: 无暇顾及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 当设立管理委员会、完善协调制度措施不足以解决问题, 组织结构改革倾向更多的分权

适用范围: 一种利于提高管理效率的组织结构形式, 在现代企业中适用范围比较广泛。 (三) 事业部制: 分权制结构。遵循”集中决策, 分散经营”的原则。 优点: 1、权利放下2、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 提高企业经营适应能力3、实现高度专业化4、责任和权限明确, 物质利益和经营状况挂钩 缺点: 组织机构重叠, 管理人员膨胀, 忽视企业整体利益 适用范围: 经营业务多样化, 市场环境差异大, 具有较强适应性是企业采用。 (四) 矩阵制: 职能部门系列为完成某一临时任务而组建的项目小组 特点: 具有双道命令系统 优点: 有利于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 沟通情况, 不增加人员, 解决组织结构稳定管理任务多变之间的矛盾, 为企业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相结合提供了恰当的组织结构形式。 缺点: 组织关系比较复杂。 (五) 子公司和分公司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1、管理信息来源于数据,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产物。管理信息是对实际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物质、人员、业务、资金、组织实体、变动关系等事实状态的真实反映,是极为重要的社会资源,是管理者进行各种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人们彼此联系的纽带。随着决策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对管理信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选填空题)。 2、信息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作用越来越大。信息正与物质、能量共同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资源要素。 3、管理信息是决策的基础。 现代管理的核心任务是制定决策。管理决策的一般过程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基本信息收集:发现和明确决策问题,寻找机遇认知后果和风险。 (2)、方案制定:拟定可能的解决方案,并明确各种方案对决策者的价值。 (3)、通过评价和比较选定方案,得到决策结果。 信息的本质属性-----增值性 4、如果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差额倾向于加剧系统偏离目标的运动,称为正反馈信息,它会使系统波动增大并趋向于不稳定状态;反之。削弱则是负反馈信息,波动减小并趋向于稳定。 5、管理信息的特点 (1)、原始数据来源广泛。既有分布在企业内部各生产、作业环节和职能部门的原始数据,也有来自有业务往来的单位、供应商、用户、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对手的信息等。 (2)、信息量增长迅速。管理活动中要接触处理的信息量巨大。 (3)、信息具有共享性。管理信息一经收集,就可以多次使用,供更多的组织和用户共享,而不会影响内容本身。它能够提高信息利用的总价值。 (4)、信息的处理方法多样。管理信息以多种方式存在,不同载体承载信息的方法和特点不同,处理的方法也就不一样。 (5)、信息具有可变形。也可以说具有可伪性。在复制与共享的过程中信息内容有可能会发生变化。

战略管理教程总复习

自考“战略管理教程”总复习(5) E、人力资源战略 (一)定义:指根据企业总体战略的要求,为适应企业自下而上和发展的需要,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从中发现和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所进行的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 (二)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主要途径: 1、引进 2、借用 3、招聘 4、自主培养 5、定向培养 6、鼓励自学 (三)人才使用战略的基本途径: 1、任人唯贤 2、岗位轮换 3、台阶提升 4、职务、资格 5、权力委让 6、破格提拔 七、战略实施 A、战略实施的原则与模式 1、原则:权变原则 2、模式:1、指挥型2、变革型 3、合作型 4、文化型 5、增长型 B、战略实施与组织结构的关系:组织结构追随战略,随战略的变化而变化。 1、组织结构对战略的意义:权力、分工、信息沟通 2、组织结构的设计标准:1、产生共同愿景2、反映企业的发展趋势 3、具备催人奋进的精神张力。 3、组织结构的类型:1、直线型2、职能制3、事业部制 4、矩阵制 4、组织结构战略创新的主要形式:1、组织软化的趋势(柔性化)2、建立混合型组织结构3、网络型组织结构 C、战略实施与资源配置的关系: 1、保证作用(资源保证战略) 2、有效利用(战略有效利用资源) 3、有效储备(战略有效储备资源) (一)战船略实施与资源配置的动态组合: 1、动态相辅效果:物、资金 2、动态相乖效果:企业将来战略能有效使用现在战略运行中产生的无形资源的效果。 (二)企业如何建立动态相乖效果:1、无形资源的积累2、动态3、选择一些表面不合理,在一定程度缺乏资源保证的战略。 D、战略实施与信息系统的关系 信息系统的作用:企业战略的实施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信息收集、整理、组合、传递、运用过程。1、战略表达2、战略分解与沟通3、战略反馈 E、战略实施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1、文化结构的三个层次:1、物质层 2、制度层 3、精神层。其功能:导向、激励、约束、凝聚。 2、企业文化管理与战略实施之间的关系: a、一致 b、潜在一致 c、不很协调 d、很不一致 3、企业文化的再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