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漫说中蜂土养法

漫说中蜂土养法

漫说中蜂土养法
漫说中蜂土养法

漫说中蜂土养法

本帖最后由最新王中王于 2011-11-28 10:46 编辑

谈到中蜂的饲养和管理,传统的毁巢取蜜法备受诟病,一直被视为落后和不科学的典型行为。一些崇尚科学养蜂” 的人更断言:活框养蜂、不毁巢取蜜是中蜂产业的未来,毁巢取蜜一定会被淘汰。然而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作为一项古老的蜂蜜生产方式,在特定的客观条件下,传统的毁巢取蜜法不但合理、实用,而且相当科学,经得起现代科学的论证与考量。中国最早的蜜蜂规模化饲养,据我考证,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在东汉n,l-期。规模化饲养的创始人是民间高人姜岐。他的蜂场规模有多大不见文字记载,但从“教授者满天下,营业者三百人,民从而居之者数千家” 的叙述上看,姜岐本人养蜂的数量和他的“养蜂联合体” 规模,都不次于现在的专业养蜂个体户和“公司加农户” 式的蜂业联合体规模。在谈到中国的养蜂史时,关于世界上最早的规模化生产的创始这一点,显然被疏忽了,这很不应该。为什么?因为我们疏忽了这一点,就误读了中国传统的养蜂技术和蜂产品生产技术,而正是这种误读,导致中国的中蜂饲养背离优秀的传统生产方式而进入异

途和歧途。近几十年来,正是这种对传统的误读和背叛,给中蜂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和不可估量的损失。姜岐养中蜂规模大、效益好,这是毫无疑问的,不然的话,他就不会名满天下,从者如云。那么,他恃重的是怎样的养蜂方法呢?他的方法失传了吗?如果没失传,为什么直到目前,我们的中蜂养殖依然没有形成产业规模,没有一种称得上有普世意义的中蜂养殖法? 长期以来,我一直在思考这方面的问题。经过千百次的自我思辨之后,我对这个问题有了相对客观的认识。我认为:书上所说的姜岐的事迹真实可信,姜歧使用的是具有普世意义的典型的传统养蜂法,这种传统养殖法至今在民间仍在沿用。陕西岐山、麟游等地的民间养蜂方法就是古老传统养蜂法的活化石。2008年前后,我有幸在陕西省岐山与麟游交界的山区,见识了当地中蜂的饲养方式。土洞养蜂、空巢诱蜂、剿巢取蜜,是该地区养蜂的基本模式。该地区的人们采用土洞置蜂,方法是在土墙上挖一个洞,洞口用土坯堵起来再用泥糊严,留一个小洞供蜜蜂进出。当地山林茂盛,野蜂很多,春夏之交,自会有野蜂飞来人住。如果当年风调雨顺,秋天百花开过后就可以收获蜂蜜了。当时,该地区收获蜂蜜只有一种传统方式,山民们称之为“剿巢”,方法是用烟火熏杀蜂群,将整个蜂巢取出压榨蜂蜜。蜂巢取出后封闭洞口,留待下一年重复相同的步骤。说到这里,难免有朋友会说:“说了半天,不就是听其自然毁巢取蜜么?这种落后至极的养蜂方法,连技术都谈不上,能叫养蜂吗?”真的这么简单?我想未必。当年我在那里时,山民们1户拥有十几二十群中蜂是常事,家里盛蜜往往用大水缸。由于无处存放蜂蜜,蜂群只养不取蜜也是常有的事。当地人稀地广,蜂蜜无销路,.所以人们并未刻意养蜂,如果有意养蜂,一家养上百十群肯定不成问题,并且养100群,全年也不必费一个管理工,除了挖洞,就只剩割蜜一件事了,其实一点管理作都不做,

等于“坐享其成”。这才是问题的所在,这才是养蜂上规模的基础!我相信这种管理模式,就是姜岐当年“教授者满天下”的基本模式和通用模式。我坚信当年姜岐所做的事,只是做蜂穴和取蜜,不然的话,他的蜂场不会上规模。我坚信姜岐先生当年取蜜一定是“剿巢”,因为只有一次性取蜜,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作时间,这一点,近百年来已为国外规模化蜂

场所证实。

我甚至怀疑,汉字的“剿”,原本就是“割取蜂巢” 的意思:右手持刀割向左边的蜂巢,应该就是“剿” 字的表意。世上极典型的巢有二大类:一类是鸟巢,一类是蜂巢。大概没有人听说过用刀去割鸟巢的事吧!那么,这右手持刀所切割的巢就非蜂巢莫属。除非大脑有毛病,正常人是不会拿刀去割马蜂巢、胡蜂巢的。正因为这样,我才有理由认为,“剿” 字原本是蜂蜜生产的专用术语,而岐山地区的取蜜术语“剿巢”,很可能就是从姜岐那里传

下来的一个古词。

絮絮叨叨地哕嗦了半天,我只是为了说明一点:

岐山地区的这种养蜂法,应该就是历史悠久的古传养蜂法,是典型的传统养蜂法。对于这种方式,我们不妨称之为“岐山传统养蜂法”,或干脆叫“岐山老养

法”。这种古老的养蜂方法,就是我们近几十年来一直斥为“落后” 和“不科学” 的养蜂法。之所以有这种看法,是因为“先进” 的西蜂养法和“科学” 的活框置脾法左右了我们的视野。戴着西蜂养法的有色眼镜,我们就无法看出中蜂老养法的高明与科学!为还原事实,我拟先从科学和先进二方面对岐山老养法略加分析。岐山老养法由三部分组成,即蜂穴、蜜蜂和取蜜。从科学的角度上讲,我没有发现其中有不科学的地方。首先说蜂穴。岐山的蜂穴,是在土墙或土壁上挖出的土洞。这样的土洞冬暖夏凉,透气性极好,吸湿性很强,洞中一年四季的温度和湿度高度符合蜂群的要求。密封的洞口除了保持相~,-j-的黑暗之外,也有效地阻止了蜂害的进入。而这二点,x,-j-中蜂的正常生活和生存至关重要。完全可以说截止目前,还没有哪种人造蜂箱比岐山土洞更适合中蜂居住。因此从生物学角度上讲,土蜂洞是无可挑剔的科学。再说岐山的蜂种。岐山老法养蜂,是预置蜂洞诱蜂人住,看似无意,实含很深的科学道理。众所周知,分蜂的时候大群、强群和壮群先分,第一次分蜂的蜂量是原群的1/2,是质量最高的。岐山山民预备的蜂洞,数目远远少于野生分蜂群数,因此它事实上收留了最强大的分蜂群,这就为它当年的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病群、弱群往往错过最佳时节才分群,宜居的洞穴早被强壮的蜂群捷足先登,从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淘汰不良群体的作用。无意之中一举两得。至于剿巢取蜜,看似“杀鸡取卵”、“惨无人道”,但是也实有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从蜜源利用的角度上讲,一个地区的载蜂量是一定的,因此蜂群的数量不可能无限地增加。一旦蜂群超限,蜂蜜就可能歉收甚至绝收。因此从生态学的角度上看,剿巢是人为调整载蜂量的一项得力措

施。如果山民们年年保留蜂群、扩大种群,那么岐山的养蜂只怕早就失去意义了。想想看,漫山遍野都成了蜂洞,蜜蜂到哪里去采蜜呢?在此我还注意到了一点,那就是但凡是剿巢取蜜的地区,那里的野蜂资源通常都是相对丰富的,只要有蜂穴,不愁招不来蜂,在这种情况下,剿巢取蜜不存在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不能说它不合理不科学。在蜂群资源相对缺乏的地

区,我从未见过有人把所有蜂群全部剿巢的。事实上每年把2/3的蜂群剿巢,对于拥有一定数量蜂群的养蜂者来说,通常不失为明智的选择,因为这样做不但可以持续维持稳定的生产群基数,而且可以取得相对多的蜂蜜,剿巢群节约下了越冬消耗的那部分蜂蜜,而空出的巢穴正好用来安置保留群下一年分蜂的分出群。国外一些冬季漫长的地区,多年来一直流行季节性养蜂。养蜂者春天购进蜂群,秋蜜结束后即杀死蜂群一次性取蜜,这不是西方式的剿巢取蜜吗?外国人剿巢,没有人认为他不科学,而中国人剿巢取蜜,就被认为是“落后”、是“不科学” 了呢?因此我认为,在植被良好、蜜蜂资源丰富的地区,岐山老法养蜂作为一种定地养蜂的生产模式,是相当成熟、相当科学、相当先进的。它的实用性、生产性能、存在的合理性和积极的生态效应,是任何仿西蜂式的活框蜂箱和复杂的仿西蜂四季管理技术都无法比拟的。至少,没有一种现代技术可以这样“不劳而获”!根据有限的文字记载,我们已经可以认定姜岐的蜂场相当具有规模;仔细加以推敲,我们不难有更多的发现;解读“教授者满天下”,我们就可想像,姜岐传授的养蜂方法肯定不止一种,他的教授只能是“一种基本模式、多种具体形式”,如果不是这样,他就无法满足不同地理环境下养蜂的技术需求。因此我有理由认为,我们近代拥有的各种技术,在姜岐时代就已经成熟,只不过后人各取所需独立发展,因此才导致了一己之外的技术相对失传。根据姜岐的“教授满天下”,我们可以推测出不同材质、不同形制的蜂室已经出现,不同形式的分蜂和收蜂方法、不同形式的取蜜方式也已经出现。根据姜岐本人的养蜂规模和“营业者三百人” 的养蜂规模,我们可以推测转地放蜂至少是小转地放蜂已经出现。为什么? 因为中蜂的采集距离只有1 km,而在这样有限的空间里,定地饲养的蜂群是很难生产商品蜜的。当然不排除他的蜂群是分段散放的可能。考虑到姜岐技术体系的复杂性和超前性,我认为近代多认为是创始于明代的多层格子蜂箱在当时已经得到推广使用,因此分层取蜜技术在当时已经成熟。

我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多层格子蜂箱的资料源于(傲富奇书》,而(傲富奇书》的原作

者,是战

国时代的范蠡,这一点,古书中有记载。这个范蠡,就是当时越国的谋士,在帮助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后辞官为民,靠做手工业生意“三年三置千金” 的陶朱公。此人绝对是天才,《致富奇书》估计原本是他的一本笔记,在这本笔记中,他记述了种植、养殖、手工业等多方面的生财之道,甚至还记录了一则养生妙法,这种养生法,就是1980年风靡一时的“六字诀”。就是这段导引术,使我确信该书原本早在汉代之前。这样的天才人物,创造出多层蜂

箱绝对不会令

人感到意外!有人认为经富奇书》是明代人的伪作,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这是《致富奇书》明代在书市上的重现。我们不能因为《致富奇书》千年不闻就认为它前代不存在,因为许多文献都有可能在千年尘封之后重见天日。例如我国战国时期的弩机失传千年,到宋代才被沈括发掘并复制。此后再度失传,直到明代才又被程冲斗发现并复制。在这项天才发明失传的年代,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战国时代的铜弩机不存在。我们应该客观地相信古文献的记述,不能因为暂时未看到就断言其不存在。多层木格蜂箱应该也是这样!一如战国时代的勾心式弩机的性能至今仍不逊色于当今任何扳机的性能一样,多层木格蜂箱的性能事实上决不逊

于各种中外蜂箱的性能。只要能认识到这一点,只要知道中国的养蜂技术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成熟并且规模化产业已经形成,并因此认识到时隔千年的我们思维和行为事实上连前人的境界和水平都没有达到,我们就不能不对我们的无知和肤浅感到羞愧。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再回顾我们这几十年来对传统养蜂法的贬低和否定,我们就不能不承认:应该被嘲笑的其实

正是我们自己!我们这些自作聪明的人!

我仔细想了想:中蜂传统养殖法最大的弊端只有一个,那就是剿巢取蜜杀死蜜蜂。客观地说,这部分被杀死的蜜蜂,还有利用的价值,还可以产生效益。

多层箱分层取蜜完全可以避免出现这种情况,而对于单体箱和固定蜂巢,将取蜜群的蜜蜂并人保留群将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将取蜜群的蜜蜂并人存蜜充足的保留群,蜂群将以特大群势越冬。群势越大,饲料越省,蜂群损失越小,春繁效果越好,始分群质量越高。不参加哺育的越冬蜂工作效率极高,它们将在春季的第一个花期创造财富,采集量将绝对超过它们冬季的消耗。无论从哪方面讲,这绝对是划算的交易。如果经这样处理,剿巢取蜜还有缺陷

吗?

我想是没有了。

中蜂养殖手册

第一章养蜂机具及设备 饲养管理蜂群的工具、机器和设备简称蜂具。蜂具和许多木制蜂具可以就地取材,自己制备。但是,一定要按照标准制造,统一规格。蜂具的种类很多,这里只介绍蜂箱、巢出和一部分饲养管理用具,其他蜂具结合有关生产的内容叙述。 (一)箱蜂 含有活动巢框的蜂箱(活框蜂箱),是科学养蜂的重要生产工具。应用活框蜂箱养蜂,可以随打开蜂箱,拿出巢脾了解蜂群的情况,观察蜜蜂的生活活动,根据需要和可能,生产各种蜂产品,而且便利进行转地饲养。 蜂箱长期放置在露天,经受雨淋、日晒,而且蜜蜂必须在蜂箱里活动,抚育蜂子,贮存饲料,所以蜂箱的结构需要用坚实、质轻、不易变形的木材,而且要充分干燥。北方以红松、白松、椴木、桐木,南方以杉木为宜。 目前我国饲养欧洲蜜蜂使用最普遍的蜂箱是10框标准蜂箱和16框卧式蜂箱;饲养中蜂宜使用中蜂标准蜂箱。 1、10框标准蜂箱 10框标准蜂箱是世界上饲养欧洲蜜蜂使用最普遍的蜂箱。它由10个巢框、副盖(或沙盖)、箱盖以及隔板组成。需要时可在箱身(巢箱)上叠加继箱。继箱与活底蜂箱的箱身通用。蜂群发展到8—10框蜂时,叠加继箱,可以及时扩大蜂巢,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培养强群。使用隔王板可把巢箱的育虫区和继箱的贮

蜜区分隔开,有利于提高蜂蜜的质量和加速蜂蜜的成熟。 2、16框卧式蜂箱 16框卧式蜂箱含有16个标准巢框的横卧式蜂箱。通过加牌可横向扩大蜂巢。也可以用压板把蜂箱分隔成2-3区,实行多群同箱饲养。 3、中锋标准蜂箱 中锋标准蜂箱是专为科学饲养中锋设计的蜂箱。 中锋标准蜂箱使用浅继箱,高135毫米,主要作储蜜作用。巢门板上有数个圆洞巢门,直径约4毫米,能阻止西方蜜蜂钻入,在发现西方蜜蜂盗中蜂箱内蜜蜂时,将蜂蜜下面的巢门关闭,中锋可以从圆洞出入。 这3种蜂箱的箱身(巢箱)内围和巢框的尺寸见4-1和表4-2. 4、简便转运蜂箱 浙江农业大学设计的转运蜂箱,特别适合转地饲养,结构基本上和10框标准蜂箱相同。特殊结构是①前后箱壁内侧距承框槽60-100毫米处装设巢脾快速固定器;②箱身两侧壁下部的箱板,向前伸出箱前壁55毫米、高10毫米的一段,既可安装巢门翻板,其10毫米的一段,既可安装巢门翻板,其上钉上盖板,关上巢门翻板时,又可作为蜜蜂栖息的走廊;③箱底距前缘120-220毫米处开一底气窗,有滑板,可开闭(图4-5)。 (二)巢础 巢础是安装在巢框内供蜜蜂筑巢脾的基础。它是人工制造的蜜蜂片,经巢础机压制而成,具有巢房底和巢房壁的根基(图4-6.)有供饲养

最新中蜂活框饲养的方法及技巧

最新中蜂活框饲养的方法及技巧 一、要根据季节随时调整蜂脾关系 夏季天气炎热潮湿,蜜粉源比较缺乏,而敌害和盗蜂严重,蜂群遭受的损失往往比越冬损失还要严重。保持群强、蜜足、蜂脾相称 是安全越夏的基本保证。在越夏前一个蜜源期要留足越夏饲料,尤 其是花粉。在夏季不能做奖励饲喂。以免刺激蜂王产卵和工蜂出勤,增加劳动量缩短工蜂寿命,造成秋衰。 要组织强群越冬,越冬蜂群内要保持脾稍多于蜂。越冬蜂群以单王群5框以上蜂量为宜,2~3框的弱群要进行合并或组织双王群越冬。由于初冬季节气温尚不稳定,所以中蜂蜂群越冬包装要比意蜂 晚10天左右,切忌包装过早,不然突遇晴暖天气,气温回升,工蜂 外出飞翔,会遭致损失。 二、控制自然分蜂,淘汰老劣蜂王 中蜂的分蜂性较强,若不加以控制,很容易发生分蜂,不仅影响蜂群的采集力,降低产量,而且还会由于自然分蜂群的飞逃使蜂场 蒙受损失。 在流蜜期到来时,中蜂蜂群的群势发展很快,如果蜂王老劣、工蜂哺育能力过剩、巢内拥挤闷热,而外界气候温暖,蜜粉源丰富, 蜂群即会产生分蜂热。由于分蜂是蜂群的一种本能,因此单纯依靠 驱杀雄蜂,破坏王台或扩大蜂巢等强制手段是不足以消除蜂群分蜂 热的。可以采取下述方法,因势利导,科学地利用中蜂的分蜂本能,发展中蜂生产。 (一)培养强群,利用自然分蜂群,适当处理原群 早春,选择有3框足蜂、2框子脾的蜂群,通过加强保温、奖励 饲养、快速繁殖和补给老子脾的方法,使蜂群迅速壮大,提早发生 分蜂热。当蜂巢内出现自然王台时,不要破坏,可以让它进行自然

分蜂,然后把分蜂群收捕回来。因为第一次分蜂是老王飞出,容易 收捕,而第二次分蜂时,是处女王飞出,飞得远而且结团高,不容 易收捕。根据当地蜜粉源和气候条件,利用自然分蜂群造脾积极、 采集勤奋的优点,有计划地进行分蜂,是解除蜂群分蜂热的一个方法。 如果原群群势很强,用上述方法尚不能抑制其分蜂热时,可以采用人工原地均等分蜂法,在每个分蜂内各选留一个最好的成熟王台。如果场内有备用的老蜂王,可以把它介绍到自然分蜂后的原群内, 待处女王出房交尾后,可以组织成双王群快速繁殖。 (二)将原群和交尾群同箱饲养 春季蜜源流蜜前期,将蜂群在箱内隔成两半:一半由两框带蜂王;另一半介绍一个成熟的王台,当中用铁纱隔开,巢门开在两群之间,并作好标记,待新蜂王交尾产卵后,淘汰老蜂王,抽去隔板,合并 成一群。这样既实现了蜂王的新老交替,又能有效地解除蜂群的分 蜂热。 (三)采用卧式蜂箱 三、避免中蜂咬脾 中蜂的咬脾行为,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其适应生存环境的一种本能。野生状态下的中蜂,依靠这种本能整顿、更新巢脾、控 制巢虫的危害。中蜂采用活框蜂箱饲养后,更新巢脾的工作由者帮 助完成,这样,咬脾行为就不仅造成巢脾的损失,而且也给管理工 作带来麻烦。中蜂咬脾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平时只咬老脾、生有巢 虫的脾、被污染的病脾和多余的空脾,而且//农村致富经网//,往 往只是局部咬成孔、洞,咬掉的地方常常很快补好。但在越冬过后 和夏末秋初,蜂群度过了寒冬和盛夏,随着蜜源、气候的改善,中 蜂要进行两次大规模地咬脾。跟平时咬脾相比,这两次蜂群对巢脾 的选择更严格,不光咬去不好的巢脾部分,有时连好脾也咬,咬掉 后也不及时修复,要等待蜂群群势的恢复而逐渐筑造。 此外,可根据中蜂在不同季节的咬脾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预防。例如,夏末季节,中蜂常会大片咬脾,对巢脾的要求苛刻,此

中蜂人工育王方法

中蜂人工育王方法 中蜂人工育王方法,能严格选择种蜂,创造适宜的环境和丰富的营养条件,按照计划要求的数量和时间,培育出成批的优良蜂王,以达到增殖蜂群和推广良种的目的。 中蜂人工育王条件 ⑴丰富的蜜粉源 育王要有丰富的蜜粉源条件。蜂群建造优良的王台,是在蜜粉源丰富的阶段。自蜂群繁殖最高峰算起,经过移虫、羽化、交尾、产卵,以至提用,不少于1 个月。因此,应有连续40d左右的蜜粉源。 ⑵温暖而稳定的气候 蜂王和雄蜂的发育、交尾,要有20℃以上稳定的气温条件。 ⑶大量适龄健壮的雄蜂 雄蜂性成熟期,在10 d 以后;蜂王性成熟期,在3 d 以后,如从移虫育王算起,则在移虫16 d 以后。因此,应在移虫育王前第17 d 开始培育雄蜂,这样就可使得所培育蜂王的性成熟期与雄蜂的青春期相吻合。但是,当要使蜂王性成熟时有大量的雄蜂,还要将上述培育雄蜂时间提前7 d ,即在移虫育王前第24 d 开始培育雄蜂,或约在雄蜂开始出房时移虫育王。 (4)选择强群培育蜂王 在我国南北中蜂群势差异大。在华南,能维持7-8框蜂不分蜂就算是强群;而在长江中游,7-8框蜂只能算中等群势;在华中地区,能维持8-10框蜂(中蜂标准箱)不分蜂的蜂群,可以算得上是强大的群势。 在同等蜜源条件、气候条件下,工作蜂出勤早,归巢晚,蜂群进蜜快,取蜜时产蜜量明显高于其他群,这样的蜂群采集力强。在蜂场有的蜂群对巢虫和中囊病的抵抗能力强,遇上中囊病发生却安然无恙。这样的蜂群就可以作为培育蜂王的哺育群。性情温和的蜂群便于检查、取蜜等管理。蜂群的抗逆性主要表现在遇上恶劣的气候条件时不飞逃,抗寒能力较强等。

(5)培育优质蜂王的群内条件 有足够的哺育蜂:工作蜂羽化第4日龄后,工蜂位于头部前额和两侧的王浆腺开始发育,并分泌王浆,哺育蜂是羽化出房中4-18日龄的年轻工作蜂。群内哺育蜂多能够分泌充足的蜂王幼虫发育需要的蜂乳。 稳定的巢温:蜂王幼虫发育的适宜温度是33℃-35℃,哺育群的温度要保持在33℃-35℃,才能使幼虫健康成长。 群内刚出现雄蜂蛹:这时期蜂王的产卵量开始下降,也是群内积累青年蜂最多的时候。此时蜂群对王台的接受率比较高。 中蜂人工育王操作 1、提前培育种用雄蜂 蜂王与雄蜂的发育期不同,为了使雄蜂与蜂王的性成熟期相吻合,需要提前培育种用雄蜂。做法是选择经济性状优良的蜂群培育种用雄蜂,在春季蜂群进入快速增殖期,加人雄蜂房多的巢脾扩大蜂巢,促使蜂王产下未受精卵,同时加强饲喂。如果蜂巢内贮蜜不足,孵化的雄蜂幼虫可能被工蜂拖掉。春季外界气温较低,要适当给蜂群保温。待雄蜂幼虫封盖后,子脾两面的蜂路保持在12-14mm,避免挤伤雄蜂蛹。在培育种用雄蜂期间,非种用的雄蜂蛹要及时割除 2、选择哺育群 蜂王在幼虫期得到蜂乳的多少决定蜂王质量的优劣。因此,选择哺育群特别重要。在移虫前一个星期,在蜂场挑选性状优良的蜂群作为哺育群。 移虫前一天,对哺育群进行调整。要求8框蜂以上的群势,巢内有大量的哺育蜂,保留封盖子脾和少量的幼虫脾,抽出空脾使蜂数密集。 中蜂在无王的状态下情绪低落,工蜂泌乳减少。所以,在培育蜂王期间哺育群不能无王或靠临时抽出蜂王来提高接受率。为了使哺育群正常繁殖和育王,在蜂巢当中插入隔王板,把蜂群划分为繁殖区和育王区。繁殖区留成熟子脾,育王区留卵虫脾和蜜粉脾。这样哺育群很容易接受王台。 3、制作人工王台

中蜂新法饲养技术

中蜂新法饲养技术 中蜂双王群饲养技术 在养蜂生产实践中,饲养强群是高产的保证。双群同箱饲养是指在一个蜂箱中同时饲养两群蜜蜂的一种特殊饲养技术,采用此技术,可以解决中蜂群势弱、产量低的缺点,使养蜂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省昆虫研究所的罗岳雄先生,是我国的养蜂专家,本版特别邀请其就有关中蜂双群同箱饲养技术撰文如下,以飨读者。技术优点中蜂是广东省主要饲养的蜂种,对广东省气候条件较为适应。饲养强群是养蜂生产的基础,但由于中蜂蜂王产卵力差、分蜂性强,加上其他的一些原因,广东省的中蜂群势,近10多年来出现下降的趋势,蜂群繁殖慢,生产力下降,产量低。且广东山区日夜温差大,使群势弱,影响繁殖和生产的问题更加突出,而双群同箱饲养有如下的好处:1、有利于繁殖。双群同箱饲养,等于一个蜂箱中有两只蜂王产卵,因此,蜂群繁殖力增加。且由于两群蜜蜂靠在一起,有利于维持蜂巢中的稳定,这为蜂群育子(要求有稳定的35℃的温度条件)创造了基础,因此,有利于蜂群的繁殖,对蜂群恢复期的繁殖更为重要。2、有利于蜂群的采集活动。由于蜂巢中的温度稳定,可减少外勤蜂从事巢内保温工作,使更多的外勤蜂进行外界的采集活动,且可早出晚归,延长出勤时间。 利用双王养中蜂强群 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优良蜂种,定地结合小转地新法饲养是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但是,中蜂蜂王产卵量不如意蜂王,繁殖速度慢。如果利用双王繁殖,产卵量可增加一倍,容易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繁殖成强群,当蜜粉源植物泌蜜期到来,可除掉劣王,利用单王带大群采集蜜粉,产量比单王群可增加一倍。 一、双王群的优势 双王群蜂多群势壮,冬季巢内温度适宜,不保温也可安全越冬;早春繁殖巢温恒定,双王产卵、哺育蜂多,幼虫营养充足,能大大加快繁殖速度,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繁殖成强群;强群抗病、抗盗蜂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巢内幼虫多,饲料消耗大,哺育负担重,因而工蜂造脾、育虫、采集的热情高,积极性强,不易产生分蜂意念,尤其是当蜜粉源植物吐粉泌蜜期到来时,适龄采集蜂多,更有利于蜜粉采集,可获得蜂蜜花粉双丰收,能提高中蜂的综合经济效益。 二、双王群的组织 1、利用同龄王组织双王群 (1)利用提交尾群 中蜂双群同箱饲养技术 近年来,在广东省饲养的中蜂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群势越来越弱,在冬春季节,广东省的气温又低。山区有时还出现霜冻。因此,中蜂在冬春季节出现繁殖慢、生产性能差的现象。中蜂双群同箱饲养,作为一种特殊的饲养技术,可以解决中蜂群势弱、繁殖慢、生产性能差的间题,从而使词养中蜂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什么是双群同箱 双群同箱饲养,它不同于双王同群,是在一个蜂箱中同时饲养两群蜜蜂,两群蜜蜂之间用一块隔板分开_两群蜜蜂尽管处于同一个蜂箱中,但相对独立。 二、中蜂双群同箱饲养的优越性 中蜂是广东省主要饲养的蜂种,对广东省气候条件较为适应饲养强群是养蜂生产的基础,但由于中蜂蜂王产卵力差、分蜂性强,加上其它的一些原因,广东

中蜂饲养管理技术

中蜂饲养管理技术虽然与西蜂饲养管理有许多相同之处,但由于中蜂有其特有生活习性,在饲养管理方法上,必须更适应中蜂的某些生活习性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否则会造成不 应有的麻烦,甚至会造成损失。 1、中蜂放蜂场地的选择 中蜂放蜂场地应选择在远离工厂、矿山、公路等僻静的山坡、半山坡以及林木边沿、避开人畜骚扰或振动干扰,蜂场附近要有充足而清洁的水源。中蜂对大宗蜜源要求并不十分严格,但对蜜粉植物种类要求较多,蜜源花期连续,没有太长的断蜜期,由于中蜂善于利用零星蜜源,外界零星蜜粉不断,避免引发盗蜂,便于管理。 2、中蜂蜂群的摆放 由于中蜂驯养时间短,野性较强,定向能力较差,容易迷巢,因此摆放中蜂就不能象摆放西蜂那样成行、整齐而紧密、方向一致。摆放中蜂群,群间距离要远些,前后交错,巢门方向不求一致,避免群间蜜蜂相互错投,造成相互斗杀。特别交尾群,更要加大大群之间的距离,防止处女王投错被杀。各箱体应用木桩垫起,防止蚂蚁对中蜂群的侵扰,造成逃蜂。 3、防止异味接触 中蜂嗅觉灵敏,对异味反应很敏感。饲养中蜂的蜂箱最好是用西蜂用过的蜂箱。或选择无异味的木料做成的新蜂箱,新蜂箱在使用之前,先涂上少量的蜂蜡,消除木质气味,利于中蜂接受,防止飞逃。不用味重的药物防治蜂病,蜂箱、蜂具消毒后,必须彻底消除异味后方可重新使用,蜂箱尽量采用灼烧方法进行消毒,防止异味刺激蜜蜂而造成逃群。 4、中蜂群管理 中蜂嗅觉灵敏,盗性较强,防止盗蜂是管理中蜂的一项主要工作,应随时加以注意。最好在巢门闸板上分两排打6—8个小孔,孔径5—5.5mm。在饲养过程中,根据群势变化开放 或堵塞小孔数。箱缝用塑料胶带封严。 中蜂叩旧脾的习性是与其对巢虫(蜡螟)抵御能力差有关,饲养中蜂要勤造新脾更换旧脾,换出来的旧脾除保存少量采蜜期使用外,其余应及时淘汰化蜡,防止蜡螟卵虫带入蜂群,加高箱底与巢脾下梁间的距离,至少要有40毫米的间距。或者采用活底蜂箱,以便随时清 除箱底上的蜡屑,以防蜡螟产卵。 野生中蜂的蜂巢是:中心部位多为蛹脾,蛹脾外边是虫脾,虫脾外边是卵虫脾,卵虫脾外边是未造完整的新脾。整个蜂脾呈半球形各脾上部都有较大范围蜜粉圈,子圈均在各脾下部。因此管理中蜂不必过分强调调脾,繁殖期内尽量减少开箱次数,以免扰乱蜂群的正常生 活秩序。 分蜂季节适当增加检查次数。中蜂分蜂群出飞时间早,蜂王在王台里产卵后不等王台封盖,随时都有可能出飞。发现蜂群怠工等分蜂预兆时,采取人工分蜂加于消除。蜜源开花前,多次毁台维持强群群势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为提高采蜜量,流蜜初期可以合并蜂群或者调动 外勤蜂组织强群采蜜。在采蜜期多造新脾。 5、中蜂越冬

中蜂强群的几个饲养技术策略

中蜂强群的几个饲养技术策略 中蜂如何饲养已经成为中蜂饲养户急需了解的知识。那么中蜂强群饲养的方法是什么呢?下面是精心为你的中蜂强群饲养的策略,一起来看看。 一、控制分蜂热 中蜂一到流蜜期就开始闹分群了。工蜂由于产生了分蜂情绪,出勤消极怠工,对生产很不利。要把新王在大流蜜期前培育出来,但不能在大流蜜期组织分群,在大流蜜期都要用交尾成功的新王。产卵力强,工蜂采集积极,没有分蜂情绪,进蜜快,管理起来很方便,不用担心老王分蜂跑出去,造成丢失蜂子的损失。 二、培育优质王 要想中蜂出强群,必须抓好优质王的培育。而要育好优质王,有下列六个工作要做好。 ⒈选好父本和母本优质新王产卵力强,没有分蜂情绪,易于养成强群。要想育出优质蜂王,先必须择好父群,重视父群的雄蜂培育。在育王之前,必须在群内插入雄脾,让王子产卵。根据平常

的观察,要选择产量高、不喜欢分蜂、抗病力强的群作母群。为防止雄蜂混杂,除保留父本雄蜂外,其他群雄蜂要杀绝。 ⒉引进优良品种场内其他中蜂育种不能总是用本场的品种,长期下去,近亲交配,会使品种退化,一定要引进外来优良品种,作远亲交配,才能保持蜂王的质量。品种选择上以枣红色的中蜂王为好。 ⒊育王时间每年进行春、秋两季育王。春季百花开放,万物复苏,蜜源充足,雄蜂精力充沛,是育王的大好时机。培育的蜂王质量高,一般不会产生分蜂热。秋季育一批蜂王保第二年春繁。 ⒋奖励饲喂育王最好采取复式育王。在育王过程中从复移至王台封盖期间,不管蜜源丰富与否,一定做到每晚进行奖励饲喂,刺激工蜂多吐浆,从而保证王台的质量。 ⒌组组交尾群为讲究分蜂质量,交尾群最好有三框蜂,才能保证优质王的质量。蜂王出房之后,要检查一遍,不要舍不得那些弱小、个子小、不合格的处女王,要坚决取出,不让它加入到交尾群的行列,以免交配成功之后,给蜂群发展留下后患。

中蜂养殖技术小技巧精选汇编(最新)

首先是饲养环境的选择,养殖场地要求坐北朝南、干燥通风。还有就是蜂箱要严密无缝隙。接着就是合理管理,包括蜂种选择、蜂王管理、群温调控管理、蜂群饲料管理。最后就是适度的生产,待巢脾上的蜂蜜封盖并成熟后再取,这样取的蜂蜜才是优质蜜。 夏季养蜂治螨的方式如下: 关于治螨的方式,其实与季节没有关系,只是说我们应该选择较好的季节,一般春季为了夺取大蜜源,在早春的时候治螨比较好,治疗后可以到秋季,而秋季治螨有利于蜜蜂越冬,所以意蜂养殖一般都是一年两次治螨,一次在春季,一次在秋季,而中间需要注意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交替用药。 其实不管是春季治螨还是秋季治螨,想要彻底的治疗好蜂螨都是比较难的,过了一段时间又开始复发,所以一年两次治螨,一般每次都是有蜂螨的,所以在夏季的时候如果发现蜂螨严重,还是需要治疗的。 中蜂饲养管理技术 1、在一些蜜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可组织强群生产蜂蜜。 2、对中等群势的蜂群,可用1:1的糖水奖励饲喂2~3次,刺激蜂王多产卵,为下个月主要蜜源期的到来培育更多的采集蜂。 3、群势强的蜂群可出现雄蜂房,不久就可见自然王台,可选用群势壮、抗逆性强的蜂群培育一批优良成熟的王台,适当更换一批老劣蜂王。 4、将3脾以下的弱群合并成6~7脾的强群,为下个月的主要流蜜到来做好准备。 5、做好有病群的防病治病工作,以保证到下个月的主要流蜜期到来时做到不用药。 中蜂饲养方法要点 1、自然法(模仿自然环境)养殖。中蜂最大的缺点是怕巢虫,这使得许多中蜂养殖户放弃养殖。一是通过模仿自然环境养殖、改进饲养方法,把蜂箱加高在箱底通一个1厘米直径的洞,洞下面放一盆水或者做个水池,这样蜜蜂会把巢虫通过箱底的洞清理到水里而且夏天有水可以降温加湿更接近自然状态;二是培育抗巢虫品种,通过养强群来达到目的,如淡红王等品种,确保大多数有12框中蜂标准框以上的大群,“力量大”则不怕巢虫、并且箱内的清理能力非常强,产量高而且用药少污染少。

交尾群的组织和管理

交尾群的组织和管理 交尾群是为新蜂王生活的小蜂群。组织交尾群的时间,是在移虫后的第十天,或者王台封盖后的第七天。 组织交尾群,先要准备好交尾箱,可以用2或3块闸板把标准蜂箱严密地分隔成3或4个小区,每一小区开1个30毫米长、8毫米宽的巢门,巢门开在不同的方向。若同方向有两个同样的巢门,处女王婚飞返巢时会误入它巢,造成损失。巢门前的箱壁最好涂以黄、蓝、白等不同的颜色,以便蜂王识别自己的蜂巢。在交尾箱的每一小区放1框带幼蜂的封盖子脾,1框蜜粉脾,组成交尾群。 获得带幼蜂的封盖子脾的方法是:准备1只蜂箱,从每个强群提出一两框封盖子脾,放入箱内,一箱放8个带蜂封盖子脾,盖好箱盖,把蜂箱放到远离其他蜂群的地方。经过几小时,飞翔蜂飞回原巢,封盖子脾上大部分是幼蜂。 次日,检查蜂群,割除急造王台,然后诱入成熟王台。采用铅丝绕制的王台保护圈诱入王台最安全。圆锥形的王台保护圈的下口有个圆筒状的小饲料筒,蜜蜂不能从下口进入。因为蜜蜂在破坏王台时,是从王台侧面咬破王台壁,然后将蜂王蛹刺死。王台保护圈正好护住了王台的侧壁。交尾群的覆布直接盖在巢脾的上框梁上,然后盖上副盖和大盖,使相邻交尾群的蜜蜂完全隔绝,以免蜜蜂串通互咬。交尾群放在远离其他蜂群、周围空间开阔和有明显标志的地方,相邻两个交尾,箱之间相距2米以上,并朝不同的方向放置。 在移虫后的第十一天,即处女王羽化出房前一天,把王台分别诱入交尾群。交尾群的蜜蜂少,调节和保持蜂巢温度的能力弱,不宜提早诱入,以免延迟蜂王出房的时间。从育王群提出育王框时,不能倒放和抖落蜜蜂,可用喷烟器少量喷烟,驱散王台周围的蜜蜂,用蜂扫把蜜蜂扫净。在温暖的室内,把粘在板条上的王台切割下来,或把王台下的三角铁片割下来,淘汰细小、弯曲的王台,把粗壮、正直的王台分别用王台保护圈诱入,或者把王台直接粘在交尾群子脾的中上部。 诱入王台的次日,检查蜂王的出房情况,淘汰死王台和质量不好的处女王,立刻给交尾群补入备用的王台。为了不妨碍蜂王婚飞、交尾,尽量不开箱检查交尾群,可通过箱外观察了解情况。若发现巢门前有小团蜜蜂互咬,或者有少量被咬死的蜜蜂,就要开箱检查。如果蜂王被围,立刻解救。蜂王如没有受伤,可把它放回巢脾,如已经受伤就不再保留。对于无蜂王的交尾群,可以再诱入1只王台,或者与相邻的交尾群合并。在天气正常情况下,处女王一般在出房后5~7日交尾,在10日左右开始产卵。因此,在诱入王台的10日后,全面检查各交尾群蜂王的交尾、产卵情况。如果不是低温、连阴雨天的影响,超过半个月仍然没有交尾、产卵的处女王,即应淘汰。 对于交尾群要做好保温、遮荫、防止盗蜂的工作,保持饲料充足。交尾群的群势弱、幼蜂多,一旦发生盗蜂,它们没有防御能力,容易发生蜂王被围而受到伤亡。在缺乏蜜源时,更要注意预防盗蜂,将巢门缩小到只容一两只蜜蜂出入。饲料不足时,补充蜜脾。 对于已产卵1星期左右的新蜂王,再挑选1次,把产卵多、产卵圈(产卵面积)大的蜂王用来人工分蜂,或者更换老蜂王。淘汰产雄蜂卵和产卵少的蜂王。但是,对于用几百只蜂组织的微形交尾群,新蜂王产卵一两天就要取出,否则由于缺乏产卵地方,蜂王会飞走。

[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如何饲养中蜂双王群的技术(Word可编辑版)

[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如何饲养中蜂双王 群的技术 (最新版)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处理- 中蜂双王饲养技术对于的养殖都有一个很好的帮助,那么中蜂双王群如何饲养呢?下面是烟花美文网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中蜂双王群饲养的技术,一起来看看。 中蜂双王群饲养的技术 中蜂双王群的组织 1、利用同龄王组织中蜂双王群 利用提交尾群组织中蜂双王群 分蜂期不能组织中蜂双王群。分蜂期组织双王群容易诱发分蜂。培育优质王台宜在立夏时的主要蜜粉源植物刺槐、狠牙刺、六道木等大流蜜期,麻茹开花粉源极丰富,到分蜂中期,大部分蜂群均有分蜂热,分蜂期雄蜂多。筛选抗病性能强、能维持强群、蜜粉产量高的优质蜂王群作育王群进行复式移虫,培育一批优质王台。小满分蜂期基本结束,王台成熟即可组织双王群。 利用正方形蜂箱,正方形蜂箱适应中蜂的球体特性,可优化蜂巢

结构。西蜂双王群蜂箱内中隔是块死隔板,工蜂之间互通,蜂王不能见面。中蜂双王群用中蜂框式隔王板将箱内隔成大小两区:大区放9张脾,作贮蜜区;小区放3张脾,系繁殖区。工蜂之间互通,蜂王由隔王板隔开。两区各开活动巢门,小区开后巢门,大区紧靠隔板插入活隔板,使两区蜜蜂暂时不易往来,处女王交尾易成功。 王台封盖6天提双王交尾群,每区1群,提2脾足蜂。从强群内带蜂提1张正出房的老蛹脾,1张卵虫脾。老蜂若返回原巢可再抖入一脾蜂。各靠外箱壁,放活隔板。上盖覆布和小棉被。大区开前巢门,小区开后巢门,使处女王交尾不易错投。两区各诱入1只封盖7天的王台。 7天检查处女王产卵情况。若两区蜂王已产卵,傍晚待蜂群停止活动后,抽出紧靠隔板的活隔板,用小酒盅往大区空间撒半盅白酒,使两区气味相同。小区堵后巢门,双王群即组织成功。 利用分蜂后期自然分出的处女王小群与原有新王弱群组成中蜂双王群 分蜂后期分出的处女王小群均系1~2脾蜂,可与原有新王弱群组成双王群。先调整新王弱群,弱群在大区繁殖,从群内脱蜂抽出1张蜜粉脾,让收捕分蜂小群使用。弱群剩2张脾,靠一侧箱壁,放活隔板。 用提出的蜜粉脾收捕分蜂小群,1张巢脾即可收完,放入1个小空箱内。分蜂期最后自然分出的小蜂群处女王均未交尾产卵。如果原有弱群坐北朝南,新收捕小群可坐西朝东,相距半米,处女王交尾不

中蜂换王的方法

中蜂换王的方法 中蜂换王的方法有利用蜂王换王和利用王台换王2种: ⑴利用蜂王换王 在给蜂群更换老劣蜂王,或给新分群和失王群补充蜂王时,都必须诱人蜂王。诱入蜂王的时候、蜜源、群势以及蜂王的行为和生理状态等的因素,对诱入蜂王的成功与否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蜂群若失王不久,尚未改造王台.或工蜂没有出现产卵之前,诱入蜂王较容易成功;外界蜜源丰富或没有发生盗蜂的情况下,诱人蜂王容易成功;给弱群或在夜间诱入蜂王容易成功; 蜂王安静稳重或操作轻稳,诱入蜂王容易成功;外界气温较低或巢内饲料充足时,诱入蜂王容易成功。 在诱入蜂王之前,应对蜂群进行详细检查,将王台全部毁掉,需要更换的老劣蜂王应在前1d提走。诱入蜂王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诱入方法。 ⑵利用王台换王 ①利用自然王台换王 当蜂群出现分蜂王台时,注意选留1个较大王台,其余王台毁除,并将原群蜂王剪翅,防止自然分蜂。 ②利用中蜂母女交替的习性换王 人为剪去蜂王的翅或上颚、中足的跗节,使蜂王致残,然后诱入1个成熟王台换王。 中蜂换王的时期 ⑴常规换王 1年换1次王:春季3~4月份 1年换2次王:春季3~4月份1次,秋季10~11月份1次 ⑵结合蜂群断子治病换王 中蜂囊状幼虫病高峰期,用王台换王,使得蜂群有20d的断子期,阻断寄主,有利治病。 ⑶结合采蜜期新王采蜜换王 在流蜜期前15d,将原群蜂王除去或囚禁,诱入王台换王。采蜜期到来时,新王刚好产下一些子,从而激励蜂群采蜜,可活较高产蜜量。 中蜂控制交尾的方法 在蜜蜂人工育王中,常常采用空间隔离、时间隔离和生殖隔离等措施来实现预定的良种组配目的。 空间隔离 根据处女王婚飞的范围设确定交尾场远离其它蜂场的距离,使得所培育处女王只能与所培育雄蜂交配。据观察,蜂王婚飞的半径平原可达18.5 km,山区可达5km,所以设在平原的交尾场与其它蜂场的距离应在36km以上,而设在山区的交尾场与其它蜂场的距离应在10km以上。 时间隔离

中蜂一脾分蜂复壮的方法

中蜂一脾分蜂复壮的方法 展开全文 所谓一脾分蜂就是采取一脾的蜂量进行复壮,蜂量虽然少,但蜜蜂健康无病,有可持续产卵的蜂王,这样的提出的新蜂群可采取科学地复壮法,逐步强大蜂群达到增产增效,为蜂场所用。该管理操作的环境条件要求外界有蜜粉源,温度高于15摄氏度以上。可采取以下一些方法进行。 1.一脾分蜂加速增群 在外界蜜粉源丰富,温度较适宜时,南方在油菜花期或是清明节左右,提一框带蜂的封盖子脾和一只产卵蜂王,注意提

出的子脾要蜂附满整脾,确保蜂多于脾。通过采取奖励饲喂,且外界蜜粉源不断,天气较好,很快蜂群由一脾发展成多脾。一脾分群复壮法是实现蜂场数量快速增加的一种好方法。带一张附蜂的子脾,介入产卵王或是老熟王台或处女王均可,但介入王台及处女王,其管理应参照交尾群的管理进行。如何熟练采用一脾分蜂,这需要掌握一些要领,该法存在几个问题需要灵活调整:一是调出的老熟封盖子脾上如何使其脾上附着足够的蜂量;二是解决回蜂情况;三是布巢方式等。为使调出的封盖子脾上附着较多的蜂量,选择要将要调出使用的封盖子脾,通过拉大此脾与其他蜂脾的框间距,同时盖上箱盖,由于拉大了巢框距,子脾温度会下降,这样将吸引更多的蜜蜂附在子脾上护子保温,约8分钟左右,将打开箱盖提出封盖子脾,注意动作要轻、稳,然后放入早已准备好的另一只蜂箱内,如果子脾上附着的蜂量少,可从原群只抽调一张蜂数较多有蜂脾抖入该分出的蜂箱中。关闭巢门打开通气窗,确保通气但蜂出不来。分出后将新蜂群搬到离原蜂群约5公里外的地方,并介入产卵王或者王台。同时在封盖子脾两侧各加入一张三分之一的巢础框,巢础最好裁剪成略椭圆形,加入隔板,便布巢合乎中蜂结团保温。新分出的蜂群由于对初始环境可能存在不适宜,蜂王易飞逃,最好在巢门上安装防跑片,如介入王台或是处女蜂王就需要按照交尾群的管理方法,基交尾群的管理方法最重要的就是要确保有

巧用中蜂交尾群

巧用中蜂交尾群 中蜂生产中,组织交尾群,对换王,抑制分蜂,增殖蜂群,保留蜂王等,均有重要的作用。根据笔者多年养蜂实践,现将中蜂交尾群巧用法介绍如下。 1.交尾群的组织在产生强烈分蜂热后的蜂群内组织交尾群,才可获得成功。其方法是:提1框子脾、1框卵虫脾、1框蜜脾,按上述脾顺序从蜂箱的里壁向外排列放置。 2.交尾群巧用内容包括换王、抑制分蜂、增殖蜂群、保留蜂王等。 (1)换王。可重复利用交尾群培育蜂王交尾。注意第二个台应于前一只蜂王交尾产卵后诱入,因为中蜂群势弱小,如果每群都组织交尾群,势必影响蜂蜜产量,采取重复利用交尾群培育蜂王交尾,既可换王又可抑制分蜂,更提高了蜂蜜产量。但在重复利用中,应注意1只王,就要补充1框脾。 (2)抑制分蜂。利用原群组织交尾,可抑制分蜂。方法是在产生分蜂热的蜂群里提一框蛹脾和1框蜜脾带老王另置蜂箱,原群选留1只优王台。此法可以大大地提高蜂蜜产量,但应随时注意检查新造的蜂台并消灭它。 (3)增殖蜂群。中蜂爱分蜂,春季菜花之后至秋季桉花期间,大面积蜜源缺乏,对蜂群恢复极为不利,有的无计划自然分蜂

越夏后仅有1框蜂,很不利于越冬。利用交尾群增殖蜂群,加上有计划地适时补蜂,既能很好地利用春秋的蜜源,又从质量上保证了新蜂源。①有计划地组织交尾群,3月下旬,7框以上的强群产生分蜂热者,由于处于菜花盛期,毁台无法根除分蜂热,就从原群提出一个交尾群,原群利用割雄蜂蛹再加框扩巢的方法,恢复群势。如果是中等群势产生分蜂热,则以3群为1组,每群提1框子脾,共同组成交尾群。②分批补蜂,均衡群势:菜花后期,利用交尾群产卵王换出原生产群中的老产卵王,而后于柑桔花期补1框带蜂子脾,进入越夏后再均衡群势。 (4)保留蜂王。交尾群连续利用后,如不合并或补脾,则可把换出的较好蜂王保存下来,以便应付以后突然发生的失王情况。■(邓增祥)

中蜂养殖技术入门

中蜂养殖技术入门 蜜蜂是人类的益虫。它为作物传粉,使其产量增加几倍至几十倍。蜂蜜是人们常用的滋补品,有“老年人的牛奶”的美称;中蜂蜜更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广受推崇,蜂蜡和蜂胶都是轻工业的原料。近年来我国中蜂蜜消费量不断增加,且价格再持续攀升,养一箱蜂可以有2000多元的收入,因而蜜蜂养殖也是一条很好的致富途径。 本节课程将为大家讲解养殖蜜蜂需要了解的几项重要基础知识。 1、如何选择养蜂的场地 (1)蜜源丰富、交通方便:蜜源是蜜蜂养殖的基础,丰富的蜜源是养殖成败的关键;而便捷的交通有利于管理。 (2)气候适宜、水源良好:蜜蜂适宜生活在15-25℃的气温,空气湿度70-90%的环境,也需要洁净的水源。 (3)背风、向阳:阳光有利于提高蜜蜂的活力,大风一方面阻碍蜜蜂飞行,另一方面降低蜂箱内的温度,因此选择背风向阳的区域作为蜂场。 (4)蜂场应面积宽阔、安全、蜂群密度适当,以避免盗蜂的发生和充足的蜜源。 2、贵州主要蜜源植物 贵州主要的蜜源植物有油菜4、紫云英4、柑橘4-5、槐树4-5、板栗5-6,荆条6-9、乌桕6、五倍子9-10、荞麦等10-11,枇杷12,千里光12-1,还有数不尽的野花为蜜蜂提供食物,山地立体生境又延长了花期,因此贵州是中蜂养殖的天堂。 3、蜂群排列 由于中蜂的认巢能力差,但嗅觉灵敏,当采用紧挨、横列的方式布置蜂群时,工蜂常误入邻巢,并引起格斗。依据地形尽可能分散排列(间距5米);各群的巢门方向,应尽可能错开。下面垫高40cm。 4、人工育王: 蜂王是蜂群中最重要的成员,失王后往往造成蜂群损失,人工育王可以提高蜂群的产量。具体操作为①第一天将蜂王带一脾提走,人为制造失王的氛围,易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