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正常脑MRI的FLAIR序列表现

正常脑MRI的FLAIR序列表现

正常脑MRI的FLAIR序列表现
正常脑MRI的FLAIR序列表现

正常脑M RI的FLAIR序列表现X

马得廷1,刘志强2,郭岩2,孔庆奎2

(11泰山医学院2002级研究生,山东泰安271000;21泰安市中心医院,山东泰安271000)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脑

中图分类号:R4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115(2005)03-0267-02

现在,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re-covery,F LA IR)序列已被广泛应用于脑部疾病的诊断,其临床应用不但日臻成熟而且有很大的诊断价值。但是FL AIR 序列图像不同于常规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本文从应用M R仪的实际出发,参考有关国内外文献,对FLA IR序列的正常脑M RI表现进行综述,以供参考。

1FL AIR序列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FLA IR序列是一种反转恢复脉冲(inversio n recovery, IR)序列,它利用不同组织具有不同的T1值,在90b激励脉冲之前施加180b反转脉冲,经过反转时间(inversion t ime,T I)使脑脊液的T1值为零,从而不产生M R信号,而其它脑组织的T1值明显短于脑脊液,仍产生M R信号。这样FLA IR序列使用长反转时间抑制脑脊液的信号,使用长重复时间(repitit ion time,T R)和长回波时间(echo time,T E)产生重T2加权像[1]。其中反转时间是关键参数,T I值取决于相应M R设备上脑脊液的T1值。通常认为T R等于T I的3~4倍左右信噪比比较好。

2脑组织的正常F LA IR序列表现

2.1脑脊液

所有含有脑脊液的部位在F LAI R图像上均呈明显的低信号,这是颅脑FLA IR序列图像最突出的特征。脑室、脑池、脑裂、蛛网膜下腔内均含有脑脊液在F LAI R图像上呈明显的低信号,消除了T2加权像上脑脊液的高信号伪影,使颅脑的解剖结构得以清晰地显示。脑沟间隙是由较大比例的脑脊液和较小比例的血管组成[2],血管周围腔隙(V-R腔隙)是围绕血管壁与脑表面的蛛网膜下腔相通的间隙,较小,双侧对称,主要位于基底节下1/3及半卵圆中心[3],其内含有脑脊液,故二者在F LAI R图像上亦呈低信号,可与新鲜的腔隙性脑梗死鉴别。另外,在低信号脑脊液的衬托下,脑室内脉络丛组织可表现为多个条形或小球状的略高信号影,为正常表现。

2.2脑灰质

在FLA IR序列图像上,脑灰质信号呈高于脑白质的较高信号。无论年龄大小,杏仁核、海马、扣带回、胼胝体下区等脑皮层常呈较高信号强度。颞叶、顶叶、枕叶等脑皮层的信号强度与额叶的相似,岛叶的信号强度略高于额叶脑皮层,因此边缘叶的脑皮层在FLA IR序列图像上常呈高信号影,这些信号特点是正常表现,不要误为异常信号[4]。基底节核团在FL AIR图像上呈较高信号。

2.3脑白质

脑白质的信号强度略低于脑灰质,在M R图像上表现为灰色,但是文献[3,5,6]报道特定部位的脑白质呈高或较高信号,在M R图像上表现为白或灰白色。第三、四脑室边缘常衬以薄层线状高信号影,90%的侧脑室额角和77%侧脑室枕角周围呈帽状高信号影,其中54%不对称[5]。中脑导水管及室管膜下区呈线样高信号[1]。半卵圆中心、内囊后肢、顶桥束、枕叶)丘脑白质放射、小脑白质、脑桥后部、内侧丘系及延髓外侧部等脑白质区表现为高信号。Hajnal等认为这些部位的白质区呈高信号与之含有一种或几种信号成分有关,脑室旁区高信号可能是脑脊液的外渗导致T2驰豫时间延长所致;远离脑室的脑白质的高信号可能与局部脑白质神经纤维髓鞘形成不全或髓鞘形成稀少有关[6]。当然,上述部位的脑白质可能不全呈高信号,这可能与扫描参数设置不同有关。正确认识这些特定部位的脑白质信号特点有助于识别FLA IR序列图像上的正常和异常结构,从而不致于造成误诊。

2.4婴幼儿的脑实质

婴幼儿的脑实质的FLA IR序列图像不同于成年人,具有特殊的信号特征。Ashikaga等[7]对52例1天~4岁的婴幼儿应用FL AIR序列技术对脑髓鞘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婴幼儿的脑实质的信号特点在FL AIR序列图像上分为两个阶段:脑灰质和白质的信号特点在早期阶段类似于SE-T1W I,在晚期阶段类似于SE-T2W I。在婴儿出生时,有髓鞘的脑白质(包括小脑脚、内囊后肢)表现为相对于脑灰质的高信号,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信号强度降低,在50周及以后呈低信号;无髓鞘的脑白质(包括额叶深部及枕叶深部脑白质、半卵圆中心)在婴儿出生时呈相对于脑灰质的低信号,在20~30周呈高信号,在100~160周及以后又呈

267

泰山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ISHAN M EDICAL COLLEGE Vol.26No.22005

X作者简介:马得廷(1975)),男,山东诸城人,医师,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与研究。

低信号。M uraka mi等[8]对29例1~42个月龄的儿童应用F LA IR序列研究脑髓鞘发育发现,T2加权像上脑白质与邻近的脑灰质在2岁以内从高信号变为低信号的双相变化;而F LA IR序列图像上深部脑白质的信号特点呈三相变化,即在新生儿时期相对于灰质呈不均匀的低信号,在随后几个月中变为高信号,而在第二年中又呈低信号。

215垂体

在FLA IR序列图像上垂体柄常呈高信号。在常规T2W I上垂体柄的信号强度常与脑灰质或脑白质呈等信号, A raki等[9]对133例正常人的研究发现97例(73%)垂体柄在FLA IR序列上呈高信号,并存在于所有年龄;而在常规T2W I上没有发现1例垂体柄呈高信号。垂体柄高信号的产生主要是由垂体柄的T2值延长所致,经推测垂体柄T2值延长是因为垂体柄内富含液体成分,因为垂体柄连接着下丘脑与垂体腺,其内含有垂体门静脉和下丘脑激素。垂体前叶呈中等信号,而垂体后叶呈高信号。

2.6脑血管

脑动脉与静脉窦由于流空效应呈无信号表现;在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内由于血流缓慢,可在血管内出现高信号。

3FL AIR序列图像上的伪影

FLA IR序列图像与常规T1W I、T2WI一样会出现伪影,熟悉FLA IR序列图像上的常见伪影,可以避免在诊断中引起混淆。

3.1脑脊液的流动性高信号伪影

脑脊液的流动性高信号伪影[10,11]常在孟氏孔、中脑导水管、第三脑室、第四脑室、基底池以及脑干和小脑周围等附近出现,可呈小点状、小条状,侧脑室内少见。另外,Bak-shi[12]还认为在轴位FL AIR图像上,脑室内脑脊液的搏动性伪影是由反转延迟(inversion delay)和重影效应(ghosting ef-fects)造成的,常见于第三、四脑室,一旦出现往往很严重并能与脑室内疾病混淆,一般很少发生在侧脑室。脑室内脑脊液的搏动性伪影虽然常见,但是一般与年龄和脑室的大小有关。

3.2血液的搏动性伪影

血液的搏动性伪影[11]主要见于颈动脉、基底动脉和椎动脉等血管周围,形态各异,常与周围组织结构重叠。

综上所述,FL AIR序列的特点是一方面应用长反转时间抑制了脑脊液的信号,消除了T2W I上脑脊液的部分容积效应和流动性伪影,更详细地显示颅脑的解剖结构;另一方面是应用长重复时间和长回波时间产生重T2加权像,提高了病变组织与正常脑组织的对比度,从而更容易地显示和发现病灶。因此FLA IR序列图像不同于常规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正确认识F LA IR序列的正常脑M R I表现,将有助于脑部疾病的准确诊断。

参考文献:

[1]Hajnal JV,Bryant DJ,Kasuboski L,et al1Use of fluid attenuated

i nversion recovery(FLAIR)pulse sequences in M RI of the brai n

[J]1J Comput Assis t Tomogr,1992,16(6):841-8441

[2]张华宁,吴晶,刘连祥,等1正常脑脊液状态下FLAIR序列脑

沟高信号的M RI研究[J]1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18(1): 22-241

[3]赵英,戴敏方1FLAIR技术原理及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应用

[J]1放射学实践,2003,218(3):18-2201

[4]HiraiT,Korogi Y,Yoshizumi K,et al1Limbic lobe of the human

brai n:evaluati on w ith turbo 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recovery M R i magi ng[J]1Radiology,2001,220(2):555-5561

[5]张德生,祁吉1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

病诊断中的应用[J]1放射学实践,2000,15(3):220-2221 [6]Hajnal JV,Decoene B,Lewis PD,et al1High signal regions i n

normal w hi te matter show n by heavily T2-weihted CSF nalled IR sequences[J]1J Com put As sist Tomogr,1992,193(1):173-1771

[7]Ashikaga R,Arak i Y,Ono Y,et al1Appearance of normal brai n

maturation on fluid-attenuated inversi on recovery(FLAIR)M R

i magi ng[J]1AJNR Am J Neuroradiol,1999,20(3):427-4311

[8]M urakami JW,W einberger E,Shaw DW1Normal myelinati on of

the pediatric brain imaged w ith 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recovery (FLAIR)M R i magi ng[J]1AJNR Am J Neuroradiol,1999,20

(8):1406-14111

[9]Arak i Y,Ashikaga R,T akahashi S,et al1High signal intensity of

the infundi bular stalk on fluid-attenuated inversi on recovery M R [J]1AJNR Am J Neuroradiol,1997,18(1):89-931

[10]Tsuchiya K,Inaoka S,M i zutani Y,et al1Fast Fluid-Attenuated

In version-Recovery M R of Intracranial Infecti ous[J]1AJNR Am J Neuroradiol,1997,18(5):909-9131

[11]Herlihy AH,H ajnal JV,Curati WL,et al1Reducti on of CSF

and blood flow artifacts on FLAIR images of the brain w i th k-space reordered by inversion time at each slice positi on(KRIS P) [J]1AJNR Am J Neuroradiol,2001,22(5):805-8061

[12]Bakshi R,Caruthers SD,Janardhan V,et al1Intraventricular

CS F pulsation artifact on fast 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recovery M R i mages:analysis of100consecutive normal studies[J]1A-JNR Am J Neuroradi ol,2000,21(3):503-5081

(收稿日期2004-12-29)

268

泰山医学院学报JOURNAL OF T AISHAN M EDICAL COLLEGE Vol.26No.22005

脑肿瘤MRI的诊断要点

脑肿瘤MRI的诊断要点 近些年来,MRI在检查颅内肿瘤方面进展很快,颇受临床关注。由于MRI显示了一些CT未 能显示的肿瘤,因此普遍认为它比CT敏感。MRI较满意地显示了肿瘤的内部结构,它比CT 更有效地反映了肿瘤的本质,尤其是它具有的三维成像特点,为了手术方案的拟订、放射计 划的确定以及立体针吸活检的入路选择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1 肿瘤的部位 区分脑内抑或脑外肿瘤是行MRI检查的第一步,脑外肿瘤常呈现以下表现①肿瘤有一宽基 底部,紧贴于颅骨内面;②肿瘤邻近蛛网膜下腔(脑池)增高,或在脑池、脑沟内有异常信号;③邻近脑白质受挤压且向脑室方向移位;④肿瘤的脑室缘附近有裂隙状脑脊液信号, 系脑池或脑沟向脑室方向移位所致。此外,脑外肿瘤可以呈现“假包膜”征象,但并非脑外肿 瘤所特有,部分脑内肿瘤亦有此征象。通常,邻近颅骨有变化以脑外肿瘤为多见。 2 肿瘤信号特点 绝大多数肿瘤由于肿瘤细胞内和(或)细胞外自由水增多,在T1加权图像上呈低信号,在 T2加权图像上呈高信号,构成了这部分肿瘤信号变化的共同特征。尽管个别肿瘤T1和T2时 间延长程度尚不足以作肿瘤定性诊断。有一些肿瘤由于含有一些较特殊的结构,其MRI信号 强度不同于绝大多数肿瘤。在T1加权图像上,它们可整体或部分地呈高信号,如颅咽管瘤、胶样囊肿、脂肪瘤、皮样囊肿、畸胎瘤、错构瘤、出血性肿瘤以及黑色素瘤转移等;在T2 加权图像上呈等信号或低信号,如脑膜瘤(70%)、结肠癌或前列腺癌脑转移、少突神经胶 质瘤(30%)、淋巴瘤(10%~15%)及成人髓母细胞瘤等。虽然单靠信号强度特征仍不能很 正确地对上术肿瘤作定性诊断,但它们毕竟与上述大多数肿瘤的信号强度不同,如辅以正确 的定位,可望大体上得到定性诊断。 3 肿瘤的边缘 信号强度均匀的肿瘤往往边缘光整,如脑膜瘤、垂体瘤;信号强度不均匀的肿瘤如边缘不清楚、不规则,常常提示肿瘤对周围组织有浸润,如恶性胶质瘤。有的肿瘤在异常对比增强时 边缘较清晰,但平扫时边缘模糊,若肿瘤内部信号不均匀,平扫肿瘤边缘所见较接近肿瘤病 理所见。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肿瘤具有假包膜。假包膜对于肿瘤定性诊断有一定的帮助,如 脑膜瘤的假包膜在多种脉冲序列中可以呈低信号,反映了瘤周血管受压、移位,或瘤周脑实 质受挤压,或为纤维化的粘连环状结构,在T2加权图像中呈低信号,在T1加权图像中信号 减低不明显,反映了瘤周有含铁血黄素沉着,约有30%的胶质瘤有此征象。 4 肿瘤的血供 肿瘤的血供及其与颅内大血管的关系在MRI上能清晰显示。由于绝大多数肿瘤在T2加权图 像上呈高信号,因此,T2加权图像有利于具有流空现象肿瘤血管的显示。它可表现为曲线状 或圆点状低信号,有的在肿瘤底部呈顶替根样低信号,进入肿瘤后如曲线状或圆点状低信号,有的在肿瘤底部呈树根样低信号,进入肿瘤后如曲线状或圆柱状散在性分布,这在大脑凸面 脑膜瘤并非少见,有上述征象者提示肿瘤血供丰富。此外,MRI较CT更好地显示了肿瘤包绕邻近血管如垂体瘤、肿瘤侵入静脉窦如窦旁脑膜瘤。对于血流的速度也可作一个大概的估计,如低信号往往提示静脉血流或流速较快的静脉血;高信号常常代表缓慢流动的静脉血。为了 有效地显示肿瘤血供及其与周围大血管的关系,扫描时采用血流敏感的脉冲序列不失为一种 简易有效的方法。 5 肿瘤的增强情况 颅内肿瘤灌注性能较差,血脑屏障损害时异常对比增强。所以,在常规MRI检查之后行Gd-DTPA增强MRI扫描,可提高平扫阴性颅内肿瘤的显示率,如直径2cm以下的等信号脑膜瘤;

MRI诊断脑肿瘤要点

MRI诊断脑肿瘤要点 近些年来,MRI在检查颅内肿瘤方面进展很快,颇受临床关注。由于MRI显示了一些CT未能显示的肿瘤,因此普遍认为它比CT敏感。MRI较满意地显示了肿瘤的内部结构,它比CT更有效地反映了肿瘤的本质,尤其是它所具有的三维成像特点,为手术方案的拟订、放疗计划的确定以及立体针吸收活检的入路选择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MRI定位、定性颅内肿瘤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 (一)肿瘤的部位区分脑骨抑或脑外肿瘤是行MRI检查的第一步。脑外肿瘤常呈现以下表现:①肿瘤有一宽底部,紧贴于颅骨内面;②肿瘤邻近蛛网膜下腔(脑池)增宽,或在脑池、脑沟内有异常信号;③邻近脑白质受挤压且向脑室方向移动;④肿瘤的脑室缘附近有裂隙状脑脊液信号,系脑池或脑沟向脑室方向移位所致。此外,脑外肿瘤可以呈现"假包膜"征象,但并非脑外肿瘤所特有,部分脑内肿瘤亦可有此征象。通常,邻近颅骨有变化以脑外肿瘤为多见。 为了显示脑外肿瘤的常见表现,T1加权图像是关键,因为它有利于病理解剖关系之显示。为了明确脑池、脑沟增宽与否或是否向脑室方向移位,T2加权图像必不可缺,以便于与脑室内脑脊液信号作比较,除外其他原因引起T1加权图像上肿瘤的脑室侧有低信号,如移位的血管、胶质增生等。冠状位扫描有助于观察头顶部、脑底部以及天幕附近占位性病普通,并作出脑外肿瘤之判断。 (二)肿瘤信号特点绝大多数肿瘤由于肿瘤细胞内和(或)细胞外自由水增多,在T1加权图像上呈低信号,在T2加权图像上呈高信号,构成了这部分肿瘤信号变化的共同特征。尽管个别肿瘤T1 和T2 延长时间上有差异,如胶质瘤、转移瘤、脑膜瘤在T1与T2延长程度上顺序递减,但总体上讲,肿瘤T1和T2延长程度尚不足以作肿瘤定性诊断。有一些肿瘤由于含有有一些较特殊的结构,其MRI信号强度不同于绝大多数肿瘤。在T1 加权图像上,它们可整体或部分地呈现高信号,如颅咽管瘤、胶样囊肿、脂肪瘤、皮样囊肿、畸胎瘤、错构瘤、出血性肿瘤以及黑色素瘤转移等;在T2加权图像上呈等信号或低信号,如脑膜瘤(70%)、结肠癌或前列腺癌脑转移,少突神经胶质瘤(30%)、淋巴瘤(10%-15%)及成人髓母细胞瘤等。虽然单靠信号强度特征仍不能很正确地对上述肿瘤作定性诊断,但它们毕竟与上述绝大多数肿瘤的信号强度不同,如辅以正确的定位,可望大体上得到定性诊断。 信号强度均匀的脑内肿瘤绝大多数是良性的,如I级星形胶质细胞瘤、囊肿等,但也有例外,如脑转移;信号强度不均匀的脑内肿瘤,多半是恶性的,如胶质母细胞瘤、脑转移。有一些良性肿瘤如颅咽瘤的信号强度可以很不均匀。肿瘤若发生囊变、坏死、出血或钙化,其原有的信号强度可发生变化。囊变或坏死在T1加权图像上呈较肿瘤更低的信号,在T2加权图像上呈较肿瘤更高的信号;出血若处于亚急性期均呈高信号;钙化明显时,都表现为低信号。它们都使原来比较均匀的肿瘤信号变得不均匀,使原来不均匀的肿瘤信号变得更不均匀。(三)肿瘤的边缘信号强度均匀的肿瘤往往边缘光整,如脑膜瘤、垂体瘤;信号强度不均匀的肿瘤如边缘不清楚、不规则,常常提示肿瘤对周围组织有浸润,如恶性胶质瘤。有的肿瘤在异常对比增强时边缘较清晰,但平扫时边缘模糊,若肿瘤内部信号不均匀,平扫肿瘤边缘所见较接近肿瘤病理所见。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肿瘤具有假包膜。假包膜对于肿瘤定性诊断有一定的帮助,如脑膜瘤的假包膜在多种脉冲序列中可以呈低信号,反映了瘤周血管受压、移位,或瘤周脱离实质受挤压,或为纤维化的粘连环状结构,或显示了硬脑膜。直径大于4CM的脑膜瘤中,70%有假包膜。又如胶质瘤的假包膜信号强度可变,在T2加权图像中呈低信号,在T1加权图像中信号减低不明显,反映了瘤周有含铁血黄素沉着,约有30%的胶质瘤有此征象。 (四)肿瘤的血供及其与颅内大血管的关系在MRI上能清晰显示。由于绝大多数肿瘤在T2

脑胶质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脑胶质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胶质瘤(glioma)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为常见的原发性肿瘤,脑肿瘤中胶质瘤发病率最高,约占半数,其中75%为星形细胞瘤。 1 材料与方法 收集新疆哈密红星医院放射科20xx年7月~20xx年12月及河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20xx年5月~20xx年11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3例脑胶质瘤,包括弥弥漫型星形细胞瘤13例、胶质母细胞瘤10例、少突胶质细胞瘤7例、室管膜瘤6例、脉络丛乳头状瘤及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各5例、混合性胶质瘤4例、间变型星形细胞瘤2例、间变型室管膜瘤1例。年龄:3岁~73岁,平均45岁,性别:男30例,女23例。采用GE1.5T及3.0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常规行SE序列T1WI和T2WI轴切位、矢状位及冠状位扫描,DWI及ADC图。扫描参数T1WI:TR 400ms,TE 14ms;T2WI:TR 5000ms,TE 128ms;视野(FOV)24cm,层厚6mm,间距2mm,矩阵256256,激励次数(NEX)2。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增强扫描使用Gd-DTPA,剂量为0.2ml/kg体重,注射流率为3ml/s。 2 结果 2.1 30例星形细胞瘤 2.1.1 13例弥漫型星形细胞瘤MRI表现为2例T1WI低信号,T2WI 高信号,瘤周水肿明显,2例为薄壁环状强化(其中1例为多环状,1例为单环状),11例为T1WI等低信号,T2WI等高信号,水肿不明显,

增强扫描6例无强化,3例不均匀斑点、片状轻中度强化,2例斑片状明显强化。 2.1.2 5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MRI表现为2例为囊实性,2例为大囊壁伴壁结节,T1WI呈等低信号,T2WI等高信号,瘤周无水肿,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壁结节明显强化,最大囊壁直径达5.5cm,1例为T1WI呈低信号,T2WI高信号,瘤周无水肿,增强扫无强化。 2.2 7例少突胶质细胞瘤MRI表现为均T1WI等低信号,T2WI高信号,均含囊变及钙化灶,瘤周轻中度水肿,增强扫描呈轻中度斑点状、线条状强化。 2.3 4例混合性胶质瘤中3例少突星形细胞瘤MRI表现均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病灶1例不强化,1例不规则环状强化,1例斑片状强化;1例间变型少突星形细胞瘤MRI表现为T1WI等低信号、T2WI等高信号,周围水肿明显增强,明显实性成分偏侧性团块状强化,病变囊性部分较多,囊壁光滑。 3 讨论 目前,WHO脑肿瘤分类神经胶质瘤特指由神经胶质细胞起源的肿瘤,包括星形细胞起源肿瘤,少突胶质细胞起源肿瘤、少突-星形细胞起源肿瘤、室管膜起源肿瘤、脉络丛起源肿瘤和其它神经胶质细胞起源肿瘤。按照肿瘤的组织学分化和间变程度,将脑胶质瘤分为Ⅰ―Ⅳ级,其中一般Ⅰ级为良性,Ⅱ级为良恶性过渡,Ⅲ、Ⅳ级为恶性。 3.1 星形细胞瘤包括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弥漫型星形细胞瘤、间变型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多为WHOⅠ级,

颅脑肿瘤的MRI表现

颅脑肿瘤的MRI表现 1.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颅脑肿瘤的MRI表现和诊断。 (2)熟悉颅内感染性疾病、脑白质病及脑变性疾病的典型MRI表现。 2.教具 MRI教学片、标本、模型、幻灯片、录像和多媒体等。 3.内容提要 (1)颅脑肿瘤的基本MRI表现 ①脑瘤信号特点,绝大多数肿瘤呈长Tl,长T2的信号改变,特别是实质性胶质瘤或转移瘤。区分肿瘤与周围水肿是十分必要的。 ②脑瘤出血,表现为Tl及T2像上的高信号等。 ③脑瘤周围水肿,表现为长T1、长T2,但邻界Tl像(TE28、TR500),水肿常不易被显示,界于白质灰质内的水肿沿着深和浅纤维束,产生一个周边分指样改变等。 ④脑瘤坏死与囊变,MRl在显示肿瘤囊性变时,视其内

容物不同,有不同的特点。一般而言,良性囊变边缘常光滑,信号强度均一,特别是边缘与中心没有差异;而恶性肿瘤的囊壁有结节,不光滑等。 ⑤肿瘤钙化,各种肿瘤钙化常是肿瘤定性标志之一,MRI 钙化表现为T1及T2像均无信号等。 ⑥增强扫描对诊断脑瘤的价值,顺磁性造影剂(Gd-DTPA)增强扫描有利于鉴别肿瘤与水肿,有利于显示肿瘤囊变结构等。 (2)常见脑肿瘤: ①神经胶质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包括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和髓母细胞瘤等。约占全部颅脑肿瘤的40%-50%。 a.星形细胞瘤:常位于一侧大脑半球、小脑半球和脑干,柯氏(Kemohan)分类法将其分为Ⅰ-Ⅳ级,Ⅰ、Ⅱ级为良性,Ⅲ、Ⅳ级为恶性;占胶质瘤的40%。 Ⅰ、Ⅱ级MRI表现为:1.瘤体多呈长Tl、长T2信号强度,边界清楚,成人常见于额叶、顶叶、颞叶,儿童多见于

后颅窝。2.实质形多见于幕上,呈明显长T2与不明显长T1;少数无信号异常,仅见灰白质界限消失。3.囊性型多见于后颅窝,囊液含蛋白质,在T1像呈低信号但高与脑脊液,T2像呈高信号但低与脑脊液。4.脑水肿轻微,占位效应不明显。 5. Ⅰ级星形细胞瘤一般不强化,Ⅱ级星形细胞瘤呈轻度强化。 6.钙化占8-30%; 7.瘤内出血少见。 Ⅲ、Ⅳ级MRI表现为:1.瘤体多呈长Tl、长T2信号强度,比低度星形细胞瘤的T1与T2值更长;2.瘤组织边界不规则,周围有明显脑水肿,占位效应明显。3.瘤内可见坏死囊变与出血;可见条索状钙化;4.瘤体位于额叶、顶叶与颞叶,可横跨胼胝体向对侧扩散,也可沿侧脑室、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及第四脑室的室管膜扩散;6.由于在T2像上,水肿亦为长T2表现,故在T2像上很难将肿瘤及瘤旁水肿区分开,需增强扫描。 小脑星形细胞瘤:囊变率高,水肿较轻,边界相对清楚。肿瘤的实性和囊性部分,T1WI均为低信号,T2WI均为高信

磁共振波谱分析脑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上的应用

磁共振波谱分析脑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上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对脑肿瘤患者应用磁共振波谱的诊断准确率和鉴别准确率。方法:选择我院中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脑内肿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病理诊断均确诊为脑内肿瘤。所有患者均采用磁共振波谱,对其脑肿瘤进行诊断,并分析其类型,评价所有患者的磁共振波谱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之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本次研究中,采用磁共振波谱进行脑肿瘤诊断的准确率为89(89.00%)。而整出结果中与病理诊断结果吻合度较高。结论:在对临床脑肿瘤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能够采用磁共振波谱方式,对患者的脑肿瘤以及类型进行鉴别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是一种积极的诊断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脑肿瘤;诊断方案;肿瘤鉴别 脑肿瘤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且严重的肿瘤类型,主要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健康威胁,严重时甚至可能剥夺患者的生命。所以不仅在治疗时需要采用积极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而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时也需要,对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明确,才能保证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为患者的治疗争取时间。磁共振波谱分析是目前临床上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案,对于分子结构具有较强的解析能力,所以在对患者进行脑内肿瘤的诊断时,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中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脑内肿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对脑肿瘤患者应用磁共振波谱的诊断准确率和鉴别准确率,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中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脑内肿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6例,女患者44例,患者年龄为36~68岁,平均年龄为(48.52±5.29)岁。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病例检查后确认为脑内肿瘤,并经行磁共振波谱检查诊断为脑内肿瘤患者,其中顶叶肿瘤患者36例、颞叶肿瘤患者28例、丘脑肿瘤患者13例、脑内其他部位肿瘤患者为23例。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均不患有其他全身器质性疾病或手术禁忌症。所有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西门子 HDXT 1.5T进行磁共振扫描治疗,采用8通道头颈联合线圈对患者进行磁共振波谱检查。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时,应当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判断患者脑肿瘤区域的大致部位,并选择其最大层面作为磁共振波谱扫描的感兴趣区,做好相应的陈列定位工作。除此之外,在对患者进行脑肿瘤诊断时,使用点分辨波谱的分析数列进行分析。在诊断完毕后,采用机械自带的后期处理软件,对诊断数据进行处理,根据患者的脑肿瘤实际代谢物质来对患者的病灶合并症状况进行判断,确定患者的脑肿瘤类型和部位。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或是SPSS19.0处理,其中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达,数据采取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并采取t检验,若p<0.05,则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