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五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1)

五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1)

五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1)
五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1)

五,密度与社会生活

摘要教学是一件非常值得琢磨的事、一件非常美丽的事。教学就是一种以学生

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只有始终以人为本,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

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能真正的有实施科学探究和思考交流的时空,学生的思维也才能真

正的“栀子花开”。

这一节课详细的流程安排:

引入

通过辨别酱油和醋,糖和盐,同大小的金块和铜块,不同大小的金块和铜块等物品活动说明人

们是靠物质的特性来区别不同物质的,有的物质我们靠经验是可以直接判断的,有的物质我们

暂时还不能判断,还需要对物质的特性作进一步的研究,从而引入“活动一”

活动一:探究同种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判断砝码盒内砝码质量大小,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同种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可能成正比

(2)讨论交流:如何用桌上的大小不同的木块来验证这个猜想呢?(2分钟左右的思考时间)

(3)实验探究,收集数据,得出结论——同种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m/v为一定值。

密度概念的教学

(1)用橡皮块继续探究:其他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也一定吗?

(2)把木块、和橡皮块的m/v进行比较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3)总结:同种物质的物体其m/v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物体其m/v不一样,可见m/v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我们可以利用这种特性来鉴别物质的种类。我们把这种特性叫密度。

(4)密度定义公式单位含义单位换算应用

实验:测定小石块的密度

(1)组织学生自习,师生交流:量筒的使用

(2)学生实验

(3)实验方法交流,评选最佳的实验方法

(1)小结本课所学内容,指导学生阅读“生活`物理`社会”。

(2)作业布置

这样试上以后,我感觉有三个明显的缺陷:1、课堂容量过大,为完成教学任务课堂节

奏过快,学生的主体思考不能够落到实处。2、学生要用木块和橡皮块进行两次同样的探究

活动,耗时低效。3、学生不能够真正实现密度概念的自主建构,对密度概念理解不够深刻,

难点得不到突破。所以这一节课气氛虽然热烈,但我味同嚼蜡,感觉整节课就仿佛是一次预

先安排好的旅游,我和学生们匆匆地在一个接着一个的景点之间穿梭,来不及品味其中的味道,虽然也看完了所有的景色,内心却没有留下多少感动。于是便觉得自己好象就是只知道

要钱的导游,自己的任务完成了,却不知道游客其实是多么的需要在一个玲珑的山石上坐上

一坐,在一汪见底的潭水边留上一留。

许多的报刊和杂志上说过:教育要以人为本。我的课以人为本了吗?建构主义认为:

教学就是一种以学生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在这节课上,我的学生

建构了什么呢?我恍然大悟!一节课的成败不在于老师讲了多少呀,关键是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又有了多少进步呢!这么浅显的道理我们也许一直都懂,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始终以此为依据了吗?

所以,在保留原有的成功设计的基础上,正式上课时我的课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首先砍掉原来教案中的最后两个环节,把一节课改为两课时实施教学。这样一改,我发现就象是打开了一盏明灯,思路一下子就变得清晰起来了,学生真正有了实施科学探究和思考交流的时间,密度概念得以建构,而我也能够更加从容的让学生交流,表达了。事实也证明这样的改动是正确的,比如在如何探究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学生畅所欲言,有的比较倍数关系,有的求出了m/v,有的作出了m-v的图象,他们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展示了他们思想的成果,这种场面在第一次上课时是未曾有过的。为什么呢?因为第一次他们没有时间做太多的思考,我也未曾有充足的时间给予他们交流发言的机会。(2)改每组进行二次探究实验(用木块和橡皮块)为三组各进行一次探究实验(分别用木块、橡皮块和铁块),这样一改表面上看每组同学所做的实验好象是少了一次,但效果其实是更好了,好处有:①用了更多种物质说明了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是成正比关系的,说服力更强。②能够节省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与交流,避免了学生的重复劳动。③学生在学习时不仅仅同组内要合作,不同小组之间也要合作,所以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3)在课件开头中新插入了音乐(学生喜爱的孙燕姿的“遇见”),在结尾新加了“你感觉还有什么遗憾吗?”,这样做进一步体现了课堂的和谐和民主的气氛,学生在老师和蔼的语言中,优美的音乐中,关切的询问中,耐心的等待中学得更加放松更加自由也更加的具有了灵性。尤其是最后的这一句“你感觉还有什么遗憾吗?”既让学生感觉到这一节课的可亲与真实,学生的回答:“我还想知道更多的物质的密度”又为我们下一节课的学习打开了窗户,为发展学生进一步的探究欲望打开了窗户。

经过这一番调整,我感觉第二次上的这节课总体来说是比较成功的,既做到了突出重点,又很好地解决了难点。更重要的是能够真正地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学生提出猜想拿出了方案,亲身探究自主建构了密度概念,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课堂气氛活跃热烈,师生关系和谐民主。但课堂是一们遗憾的艺术,经过同行的交流,静心的思考后我发现在有些环节上仍然存在值得改进的地方:(1)对密度的概念、单位及其意义还缺少明确的板书与强化分析。(2)对学生所提出的图象分析法自己的处理还有不当之处等等。因此比赛结束后我马上对教案重新进行了修改:(1)把铁块和橡皮增加到三块,这样不仅有效地克服了原来以两个点作图象时所出现的问题,同时因为减少了老师无谓的解释与补充说明反而节约了时间,课堂也显得更加地简洁明快。(2)在引入了密度概念并且组织了学生自习课本后,我用练习进行了巩固和强化,对密度概念进行了小结、整理和抽查,学生的知识形成也就变得更加具体和清晰。

我所上的最后一节课是在我自己班上进行的,这一节课让我深深体会到学生的创造力真是我们这些做老师的所无法想象的,也许是因为学生和我的关系一直比较融洽的缘故吧,面对桌上的酒杯(做教具用,用以盛放酱油、醋、糖水、盐水等实验液体)学生表现了极高的探究热情,方法层出不穷,有的是尝,有的是闻,有的用手捏,还有的经验丰富的同学看颗粒的大小就能区分出糖和盐了,特别是判断大小相同的金块和铜块时学生的方法更是漂亮之极:有人说用手托试它们的轻重,有人说用牙齿咬试它们的软硬,有人说用火烧比它们的熔点,有人甚至说放在一定的环境里看哪一个会出现铜绿…..我当时就惊呆了,我终于彻底明白了为什么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才会有真正的思想的时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才会有新的“生成”,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才能够真正的“栀子花开”。

是啊,真的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时候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才是课堂的归属啊!

密度与社会生活优教教案

密度与社会生活 【教学目标】 1. 知道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2. 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3.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物质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用密度来鉴别物质,能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一些现象。 【教学难点】 物质密度与温度的关系,特别是水的反常膨胀。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奖牌、锥形瓶、瘪了的乒乓球、小盆、筷子、电热壶、酒精灯、自制溢水杯等。 学生准备:自制纸风车、气球、火柴、热水、冷水。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课前教师登陆优教平台,发送预习任务学生完成本节 课的预习任务,反 馈预习情况。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创设情境【情境导入】大家欣赏屏幕上的两幅神奇的 图片。课件展示图片 欣赏图片

引入课题【提问】小小鲜花上放置了一个比花儿大了 那么多的一个叫做“全碳气凝胶”的固体,为 何花儿没有被压憋?可能是“全碳气凝胶” 这种物质具有什么特性的原因? 【讲述】“全碳气凝胶”的固态材料密度仅每 立方厘米0.16毫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 轻的材料。据介绍,“全碳气凝胶”还是吸油 能力最强的材料之一。现有的吸油产品一般 只能吸收自身质量10倍左右的有机溶剂, 而“全碳气凝胶”的吸收量可高达自身质量 的900倍。 各种新型材料的研究发现由于应用,极大的 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 一,密度与人们的社会生活联系得十分紧 密,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生活中运用密度知 识解决或解答的一些问题 板书课题§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设计意图:以不可思议的社会现象引起学 生学习的兴趣,认识物理知识是有用的。从 生活走向物理。) 思考、讨论 口答:可能是密度 非常小的原因。 听讲感受科技知 识在生活中的应 用。 认识密度在生活 中的重要作用,产 生积极学习的欲 望。 二、合作探究,新课讲授:(一)密度与温度 (1)温度对物体密度的影响学生活动1 一、密度与温度 【讲述】请大家帮忙解决一个问题:乒乓球 不小心压瘪了,但是没有裂口,你能让它恢 复原状吗? 让一个学生讲台前示范。(课前用电热水壶 讨论,解决问题: 用热水烫。 学生演示乒乓球 放入热水中稍后 恢复原状的实验。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1

第五节密度与社会教学设计(一)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 2.会利用密度公式计算物体质量和体积。 3.知道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说明: 同学在进行体积单位换算时,不习惯将单位的进率立方。在计算中,指数相乘、指数相除,等都会使同学感到困难。 同学在碰到实际问题时,不知道如何用密度知识去分析解决。 二、教法设计 (一)教法指导 1.本节地位:本节是在学习了密度的概念及其测量的基础上,学习利用密度知识进行物体体积和质量的计算;利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同学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学生学习了密度之后,对密度公式掌握得较好,困此对m=ρv及的掌握不会困难.但学生缺乏运用密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应用密度知识产生障

碍.在计算中要用到体积的单位换算及指数的运算,而学生这方面的基础较差。 3.本节课的设计可分为四个内容:(1)学习查密度表;(2)利用m=ρv计算物体的质量;(3)利用计算物体的体积;(4)通过计算物质的密度鉴别物体。 说明: 查数据表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之一。本节通过查密度表.培养学生查数据表的能力。 应用密度公式计算时,应紧密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联系实际时,①应给学生介绍有关的实际问题的常识。②在计算前,应复习体积的单位换算和指数运算规则。 在利用密度鉴别物质时,不计算混合物的密度。 (二)教学设计方案 1.引入课题 让学生思考问题:如要买500米的裸铜线,售货员是用尺量吗?若手边没有天平,只有量筒,如何量出100克酒精? 告诉同学利用密度知识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2.讲述密度知识的应用 (1)密度表 各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科学家们测出了各种物质的密度,供查用。 让同学观察课本上的一些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表,让几位同学从表中查出几种物质的密度值,并说出它的物理意义。 (2)求物体的质量 由密度公式,变形可得m=ρv。 提出问题:一块体积很大的花岗岩,无法用秤称出它的质量,怎样才能知道它的质量呢?引导同学思考:花岗岩的体积可以量出,其密度可从密度表中查出。 让全体同学根据课本上图7-8所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数据,算出碑心石的质量。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写计算过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求物体的体积 由变形可得。 提出问题:采购员买了44.5千克裸铜线,铜线的横截面积为25,这些铜线有多长? 复习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引导同学思考:铜的密度可从密度表中查出,铜的质量已知,能不能利用密度公式求铜线的总体积?

八年级物理上册6.4 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6.4 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6、4《密度与社会生活》课标要求: 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考纲要求: 能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现象。学习目标 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2、会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使用说明】 依据学习目标,结合导学案中的问题,认真研读教材,进行归纳总结,解答完成所有问题。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组长做好监督检查,还要认真参阅学法指导。导学过程学法指导课堂流程: 1、情境导入约2-3min 二、明确目标约2min 三、预习导学约10min自主学习教材第120--121页并完成以下内容(自主学习时,注意双色笔的使用,已解决问题用蓝色或黑色笔写在导学案上,有疑问的用红色笔勾画,本环节时间约 10min,请注意时间的分配)知识点一:密度与温度 1、风的形成: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根据公式。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变而上升(密度小于空气上升,密度

大于空气下降),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了风。 2、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在我们常见的物质中,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也最大。一般、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知识点二:水的反常膨胀现象 1、水遇冷会结成冰,的水结成冰后,体积是多少?解:1Kg 水的体积,由于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所以1Kg冰的体积为,通过比较结果,表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 2、事实表明,4℃的水密度最。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越来越;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密度越来越。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密度变。人们把水的这个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胀。 3、水的温度在4℃以上时,遵循热冷的规律,温度在4℃以下时,遵循热冷的规律。知识点三:密度与物质鉴别 1、一个铅球的质量是4kg,经测量知道它的体积是0、57dm 3、这个铅球是用铅制做的吗? 2、利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但是要准确的鉴别物质,常常要多种方法并用。例如对酒精和煤油的鉴别、冰和蜡和的鉴别,还需要通过判断它们的才能鉴别。 4、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约22min (探究实验时要抓紧时间,遇到疑难问题或发现新问题请用红色笔标注出来)

6.4《密度与社会生活》—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自学参考提纲§6.4《密度与社会生活》 学习目标:①了解密度的特性。 ②会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③新材料的应用,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相关链接知识复习:(每小格3分,共39分) 1.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是________(相同/不同)的;同种物质的 密度一般是________(相同/不同)的,其大小与质量、体积都______关。 2.因为物体一般会热_____冷_____,所以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 但固体液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比较小,计算时一般可以忽略不计。同种物质的密度还会随着__________的改变而改变。 3. 常温常压下,ρ水= ;这表示。 水结冰时,质量________、体积________、密度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4℃以上时,水正常热胀冷缩,4℃以下时,水就反常了,反而热缩冷胀,所以______℃的水密度最大。 二、阅读课文P120页第1-4段,完成以下练习:(每小格3分,共15分) 4. 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 A.质量增加,密度增加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减小,密度减小D.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5.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具有一些奇特的性质。

如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变大,该过程中一定不变的是( ) A. 密度 B. 温度 C. 质量 D. 内能 6. 由右图可知:ρ甲和ρ乙的大小关系是ρ甲______ρ乙, ρ甲= ,甲物质可能是。 7. 一块100cm3的冰块完全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是多少? (ρ冰=0.9g/cm3)( 5分 ) 三、阅读课文P121页“密度与物质鉴别”,完成以下练习: 8. 有一种1角硬币看起来好像是铝制的。小明通过实验测得1枚这种硬币的质量是1.8g, 体积为0.6cm3,请计算说明它是铝制的吗?(ρ铝=2.7g/cm3)(6分)

密度与社会生活经典习题

密度与社会生活经典习题(含答案) 一、计算题 1、“五·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 (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2、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节水洁具逐渐进入社会。所谓节水洁具,是指每冲洗一次的耗水量在6L以内的洁具。某校新安装了10套每冲洗一次耗水量为5L的节水型洁具,而原有的洁具每冲洗一次耗水量为9L。则 (1)1t水可供一套节水洁具冲洗______次; (2)从理论上计算(设每套节水洁具平均每天使用100次,每月以30天计),该校因使用节水洁具每月可节水 ____________t; (3)该校水表示数如图所示,则其累计用水约_____t。 3、盐水选种是需要配制密度为×103Kg/m3的盐水,某农户配制了50L盐水,取出500ml进行检测,测得这些盐水的质量为600g,(测完后将盐水还倒回)。 1.请帮助他分析一下这样的盐水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则应采取什么措施? 2.将这些盐水配制到符合要求时共为多少升? 4、运油的油罐车一次能最多装满12t密度为×103kg /m3的90#汽油。90#汽油的价格为4元/升。 求:1)运油车的油罐容积是多少m3? 2)油站外竖立“每车限装100元”的标志牌,则每车一次

所装的汽油质量为多少kg? 5、某烧杯装满水总质量为350g;放入一金属块后,溢出部分水,这时总质量为500g;取出金属块后,总质量变为300g。求金属的密度。 6、有一个容器最多能装3kg的水,求: (1)这个容器的容积是多少? (2)如果用这个容器来装密度是×103kg/m3的植物油,最多可以装多少kg? 7、有一捆粗细均匀的金属丝,质量8.9kg,横截面积为2×10-5m2。小红想知道这捆金属丝的长度,她选了一条规格、材料相同的短金属丝来间接测量这捆金属丝的长度,经测量得知短金属丝的长为lm,质量为。求: (1)这捆金属丝的总长L; (2)此金属丝的密度ρ。 8、一个质量为 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 kg,则: (1)这玻璃瓶的容积是多少? (2)它最多能装多少kg的酒精?(酒精的密度ρ=×103kg/m3) 9、物理兴趣小组同学为测定山洪洪水的含砂量(即每立方米中含砂质量的千克数),取了10dm3的洪水,称得其质量为,试计算此洪水的含砂量。已知砂的密度为×103kg/m3. 10、一个铜球的质量是178g,体积是40cm3,判断这个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则空心部分体积多大?如果给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球的总质量是多大? (铜=8. 9×103kg/m3) 11、小红的妈妈到某工艺品商店买了一件用金铜合金制成的实心工艺品,商店的售货员告诉她:这件工艺品是由质量相等的金、铜两种金属混合制成的,含金量为50%.小红的妈妈对售货员的话表示怀疑,让小红进行验证.小红通过实验测出工艺品的质量为600g,体积为52cm3,并从课本中查出了金、铜的密度分别是cm3和 cm3.

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

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 2.通过学习温度对密度的影响,知道密度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 3.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4.学会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学指导】 一.课前回顾: 1.计算密度的公式________;根据变形公式______,求质量; 根据变形公式____________,求体积。 2.密度的单位有________和_______,换算关系为______. 3.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认真阅读教材P21—24,先对下面问题独立探究,然后在组内合作与交流: 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风的形成 (1)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升高时,体积______,密度变_______,从而向______运动,而周围____________的气体,会从周围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风。 (2)风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气体受温度影响较大,固体和液体受温度影响较小。 2.一般的物体都是“热胀冷缩”,而水有什么样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密度如何鉴别物质的种类: 例题1:“市中学生运动会的金牌质量为29.5克,体积为5.2厘米3,它是真金的吗?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例题2:有一大型油罐,里面注满了石油,外侧标有“易燃品——严禁烟火——50m3”等字样。你能否想出一个简单的办法,很快知道这个油罐里所装石油的质量? 【课堂训练】 1、一块体积是200cm3、质量为540g的金属块,把它切掉1/3后,余下部分金属块的密度是( ) A.2.7×103kg/dm3 B.2.7g/cm3 C. 1.8 kg/m3 D. 4.05×103kg/ m3 2.啤酒放在冰箱冷冻室内,里面的啤酒结成冰后把瓶子胀破了,这是因为( ). A. 啤酒冻结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了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2.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3.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2.密度与物质鉴别。 教学难点: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气球、冰块、酒精灯、酒精灯、自制纸风车、火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密度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价值。例如,利用密度知识可以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做的。勘探队员在野外勘探时,通过对样品密度等信息的采集,可以确定矿藏的种类及其经济价值。在农业生产中利用盐水可以选种等,我们知道这些都是利用了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这一特点。下面我们来欣赏几组画面(多媒体播放): 图1:戒指图2:矿石图3:盐水选种 引导:从录像中我们看到用密度的知识解决了选种的问题。你还知道我们生活中运用密度可以做什么吗? 学生思考回答。 二、推进新课 师:从刚才同学们的讨论可知:密度的知识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那么是不是所有物体的密度都是一成不变的呢?密度与温度有没有关系呢? 探究点一密度与温度 播放视频:龙卷风

启发:平时生活中的风、龙卷风的形成与我们所学的密度知识是否有关呢? 学生议论纷纷。 演示实验1: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分别把它们放在一大堆冰块和酒精灯火焰附近。 观察并思考:过一会儿,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 教师分析:放在冰块上面的气球变小了,气球下降;放在酒精灯火焰附近的气球变大了,气球上升。实验说明:气体受热体积膨胀。由于密度,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变小。 演示实验:做一个纸风车。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附近,风车能转动起来。 观察并思考:你知道是什么推动了风车吗? 学生分析。 结论:由于,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变小。 [思考并讨论] 1.生活中的风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分析。 总结:生活中的风就是空气在受热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 2.日常生活中气体、液体、固体的密度受温度影响一样吗?

密度与社会生活

八年级物理上册《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 班级:组名:姓名:主备人:史俊强 ★学习目标:1、了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2、知道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 3、理解和掌握用测定密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有可能相同; 4、能灵活运用ρ=m/V及其两个变形式。 自主完成一 1、物质的密度会因为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是直接改变了哪个量而使密度变化的? 2、绝大多数物质的体积随温度怎样变化?水的体积随温度怎样变化? 3、用密度怎样鉴别物体是由哪种物质构成的方法。 自主完成二 已知铁的密度为7.8×103千克/米3,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铅的密度为11.3×103千克/米3,与铁的密度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正确回答出后总结: 密度是物质的,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 设问:密度既然是物质的基本属性,那么它的数值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呢? 一、密度与温度 演示课本实验11.5–1纸风车实验,然后学生思考:是什么推动了风车转动的? 风的形成原因是: 1、能改变物质的密度,原因是物质的一定时,使物质的体积发生了变化,即一般物质有的性质,即在一定时,升高时,体积,密度;降低时,体积,密度。 2、气体的最显著,它的受温度的影响最大,一般固体、液体的不明显,故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设问:所有的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北方的冬天为何要将自来水管包起来?根据前面所学的密度,查出水和冰的密度质,计算一下等质量的水和冰的体积,有什么发现?3.水的反常膨胀: 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体积,密度;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体积,密度。 由此你能正确解释自来水管被冻裂的原因吗? 4、由水的反常膨胀知道,水的密度在℃时是最大的。我们通常说的水的密度为1×103 kg/m3 ,一般是就是该温度下的密度。 5、根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现象,试分析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的道理: 三、密度与物质鉴别 设问:有一块质量为10克的奖牌,不知道是由什么材料制作的,如何鉴别一下?我们有哪些方法?哪种方法比较可靠些?

第五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乌市第五十二中学林国虎 【整体设计】 本节是在学习了密度概念及其测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利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节内容是对密度知识的拓展,一方面通过本节教学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密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的能力。本节教学可按"总→分→总"的框架进行设计:先组织学习阅读教材第一段,通过讨论分析来了解密度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再利用视频和探究实验来具体研究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利用情境问题来具体研究密度在物质鉴别中的应用;最后进一步讨论分析密度在材料科学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对于密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及学生已经具备的密度的有关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密度与温度、与物质鉴别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和点拨引导,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出结论,千万不要想当然的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对本节例题的教学也应这样,教学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到新知效果会更好。 教学重点: 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2.密度与物质鉴别。 教学难点: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 教学方法:根据本节特点主要采取启发教学、小组讨论、观察实验等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2.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3.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总结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高,密度变小;温度低,密度变大; 2.学会利用密度这一重要属性鉴别物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把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气球、冰块、酒精灯。 学生:酒精灯、自制纸风车、火柴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密度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价值。例如,利用密度知识可以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做的。勘探队员在野外勘探时,通过对样品密度等信息的采集,可以确定矿藏的种类及其经济价

八年级物理上册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6、4密度与社会生活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 1、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2、了解人类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日常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学习目标 1、了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2、知道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 3、理解和掌握利用测定密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有可能相同; 4、能灵活运用ρ=m/V及其两个变形式。学习重点利用测定密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学习难点灵活运用ρ=m/V及其两个变形式解决简单的问题学习流程备注知识链接 1、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原理是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哪些,测量密度是间接测量还是直接测量:__________ 2、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分别用什么工具来测量: __________________ 3、量筒怎样正确使用? 4、测量不规则固体密度的方法及步骤? 5、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案有哪些?自主学习 1、自然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2、物质的密度会因为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是直接改变了哪个量而使密度变化的? 3、绝大多数物质的体积随温度怎样变化?水的体积随温度怎样变化? 4、用密度怎样鉴别物体是由哪种物质构成的方法。合作探究 一、复习提问已知铁的密度为 7、8103千克/米3,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铅的密度为 11、3103千克/米3,与铁的密度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正确回答出后总结:密度是物质的,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设问:密度既然是物质的基本属性,那么它的数值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呢? 二、密度与温度演示课本实验 6、4–1纸风车实验,然后学生思考:是什么推动了风车转动的?原因是: 1、风的形成: 2、能改变物质的密度,原因是物质的一定时,使物质的体积发生了变化,即一般物质有的性质,即在一定时,升高时,体积,密度。 3、气体的最显著,它的受温度的影响最大,一般固体、液体的不明显,故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设问:所有的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北方的冬天为何要将自来水管包起来?根据

人教版物理八下11.5《密度与社会生活》WORD教案1

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第五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 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2)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总结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高,密度变小;温度低,密度变大。学会利用密度这一重要属性鉴别物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把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课前预习学案 1、平时生活中的风、龙卷风的形成与我们所学的密度知识是否有关呢? 我们通过对前面学习知道水的密度是1.0×103kg/m3,冰的密度上0.9×103kg/m3,那么大家来计算一下1kg水的体积是多少,当这些水结冰后,冰的体积是多少? 下面请同学们利用上面的知识点来解释为什么冬天自来水管会冬裂? 2、怎样能知道这块“运动会的金牌”是不是纯金的? 例题1:“市中学生运动会的金牌质量为29.5克,体积为5.2厘米3,它是真金的吗?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课内探究学案 实验一: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分别把它们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和炉火附近。过一会儿,你发现什么现象? 实验二:按课本图11.5-1做一个风车。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附近,风车能转动起来。 结论:由于ρ=m/v,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变小。 1、生活中的风就是空气在受热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 2、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固体、液体影响较小。 与例题1的道理相同,利用密度知识还可以鉴别牛奶、酒的优劣,在地质勘探中鉴别矿石。 例题2:有一大型油罐,里面注满了石油,外侧标有“易燃品——严禁烟火——50m3”等字样。你能否想出一个简单的办法,很快知道这个油罐里所装石油的质量? 例题3:铁的密度为ρ铁=7.9×103kg/m3,一个铁球的体积为11cm3 ,质量为79 g,试通过计算说明铁球是实心还是空心? 自我检测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密度概念及其测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利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节内容是对密度知识的拓展,一方面通过本节教学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密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密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及学生已经具备的密度的有关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密度与温度、与物质鉴别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和点拨引导,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出结论,千万不要想当然地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对本节例题的教学也应这样,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到新知效果会更好。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2.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3.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总结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高,密度变小;温度低,密度变大; 2.学会利用密度这一重要属性鉴别物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把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教学重点 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2.密度与物质鉴别。 教学难点 水的反常膨胀,4 ℃水的密度最大。 教学方法 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酒精灯,火柴,纸风车,冷水,文本、图片或音视频资料;自制PPT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实验导入:鸡蛋我主沉浮 材料:生鸡蛋一个,大玻璃杯两个,食盐若干,小勺一个,玻璃棒或筷子一根步骤:1.将一个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杯中,可以看到鸡蛋沉入水中。2.然后逐渐向杯中放入食盐,并不断搅拌,可以看到鸡蛋悬浮于水中任意位置。3.继续向杯中放入食盐,直到鸡蛋漂浮于水中。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鸡蛋在盐水中的三种状态。(此次试验也可反过来做) 同学们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导入课题。也可播放视频展示实验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设疑,激发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 故事导入 聪明的阿基米德怎样鉴别皇冠的真伪 2 000多年前,当希腊希洛王取得王位后,决定在一座教堂里向永垂不朽的神献

八年级物理上册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新版)

《密度与社会生活》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有了质量、密度的基础知识以后,进一步探讨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是前面三节内容的延伸和拓展。这一节从密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入手,从而引出温度对密度的影响,进而引出在温度不变的前提下,如何利用密度鉴别物质,深化对密度的理解,感悟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本节可从讨论分析密度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引入新课,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及其应用,然后通过分析生活实际中的例子,引出密度知识在鉴别物质中的应用,进而通过例题培养学生灵活应用密度计算公式进行求质量、体积以及判断实心、空心等相关的计算,锻炼、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本节教材的知识内容和能力因素,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重要补充,也是对密度概念的进一步理解和完善,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简单地与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2.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总结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高,密度变小;温度低,密度变大; 2.学会利用密度这一重要属性鉴别物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境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 2.通过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进一步体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密度与物质鉴别。

【教学难点】 能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在室温下,用绷紧的橡皮膜把一个空锥形瓶的瓶口封上,然后把瓶子放入热水中,橡皮膜会凸起来。过一会,再把瓶子放入冰水中,观察橡皮膜的变化。 2.按右图做一个纸风车,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上方,风车能转动起来。 你知道是什么原因让橡皮膜鼓起来?又是什么推动了风车吗? 二、新课教学 (一)自主学习,思考下列问题: 1.密度与温度有什么关系? 2.寒冷的冬天,北方的水管为什么必须小心保护? 3.寒冷的冬天河里的鱼为什么没有被冻死? 4.利用密度怎么鉴别物质的种类或真假? 5.如何判断一个金属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6.你知道盐水选种是怎么进行的吗? 7.怎么鉴定牛奶或者酒精的纯度? (二)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 (三)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八上《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word说课稿

《密度与社会生活》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鲁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密度社会生活》。学生通过学习前三节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对物体的质量这一属性和物质密度这一特性有所了解,并且已经学会了使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物理的质量和体积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方法积累。而这一节课恰是讲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理论联系实际且应用于生活的实践性课。为此,我采用了从生活走向物理,再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实验性课型。实验过程中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各自课题,加深合作交流的意识。此外,这节课也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具有培养功能。 二、学情分析: 从初三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经过一个学期的物理学习,已经基本具备了一个科学探究的素养,他们从事物的对立统一中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乐于独立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解释和论证事物或现象间较为复杂的因果关系,在学习密度的知识后也期望继续研究并且去解决一定的生活问题。所以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注意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入手,再通过猜、想、分析、实验、推理等手段来处理问题,层层深入,最后通过学生动脑分析、动手操作来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还会大大加强学生学习物理、运用物理的自信心。 从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上来看,虽然学习了质量和密度的知识,了解了一些常见的测量工具名称,但在对知识原理的理解程度还不够深刻,有些测量工具仅是通过多媒体见过其形,没有真正的去实践过,有些没有见过的材料也只有合作交流,猜想其作用,所以在这一节课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要适应的加以引导教给学生使用工具的方法,利用测量数据分析问题的思路,并对实验操作及结果进行适时分析。 三设计理念 做到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提倡学习方式的多元化。教师在这节课打破教材结构,合理重组内容,使整个课堂既充实、严谨,又增强了科学性。教师善于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呈现出情理相济、动静相成和谐美。在教师的组织下,全体学生和教师一道积极的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时地对学生进行点评。给获取成功的同学以祝贺,给遇到困难的同学以指引,给失去信心的同学以支援。 教师深挖本节课所能体现的各个知识点、能力点、德育点。物理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这节实验活动课的内容就是依靠实验来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会遇到常规方法所不能解决的“难题”,教师利用这些“难题”来启迪学生思维,帮助其自发学习、自主探究、自行获解,实验中发挥一个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培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克服困难、战胜自我信心,与此同时,学会与同学共同交流获取知识。 四、设计思路: 1、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过程与方法:学会系统地整理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量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探究活动中,受到科学态度、科学观念的熏陶,培养他们创新的精神、实践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2、重点和难点 重点和难点都是利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013年新人教版八年物理导学案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课题: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导学目标知识点: 1、了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2、知道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 3、理解和掌握用测定密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有可能相同; 4、能灵活运用ρ=m/V及其两个变形式。 课时:1课时 导学方法:讨论法、启发、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自然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2、物质的密度会因为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是直接改变了哪个量而使密度变化的? 3、绝大多数物质的体积随温度怎样变化?水的体积随温度怎样变化? 4、用密度怎样鉴别物体是由哪种物质构成的方法。 二、课堂导学 一、复习提问 已知铁的密度为7.8×103千克/米3,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铅的密度为11.3×103千克/米3,与铁的密度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正确回答出后总结: 密度是物质的,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 设问:密度既然是物质的基本属性,那么它的数值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呢? 二、密度与温度 演示课本实验11.5–1纸风车实验,然后学生思考:是什么推动了风车转动的? 原因是: 1、风的形成: 2、能改变物质的密度,原因是物质的一定时,使物质的体积发生了变化,即一般物质有的性质,即在一定时,升高时,体积,密度;降低时,体积,密度。 3、气体的最显著,它的受温度的影响最大,一般固体、液体的 不明显,故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设问:所有的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北方的冬天为何要将自来水管包起来?根据前面所学的密度,查出水和冰的密度质,计算一下等质量的水和冰的体积,有什么发现?4.水的反常膨胀: 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体积,密度; 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体积,密度。 由此你能正确解释自来水管被冻裂的原因吗? 5、由水的反常膨胀知道,水的密度在℃时是最大的。我们通常说的水的密度为1×103 kg/m3 ,一般是就是该温度下的密度。 6、根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现象,试分析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的道理: 三、密度与物质鉴别 设问:有一块质量为10克的奖牌,不知道是由什么材料制作的,如何鉴别一下?我们有哪些方法?哪种方法比较可靠些? 1、可以通过间接测量密度的方法来鉴别物质,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其基本思路:先求出该物质的密度数值,再查密度表确定属于那种物质。此法可以来判断物质的真伪,如阿基米德判断皇冠的真伪。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秦皇台中心学校朱召友 【教材依据】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版九年级物理第11章第5节。 【整体设计】 本节是在学习了密度概念及其测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利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节内容是对密度知识的拓展,一方面通过本节教学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密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的能力。本节教学可按“总→分→总”的框架进行设计:先组织学习阅读教材第一段,通过讨论分析来了解密度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再利用视频和探究实验来具体研究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利用情境问题来具体研究密度在物质鉴别中的应用;最后进一步讨论分析密度在材料科学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对于密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及学生已经具备的密度的有关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密度与温度、与物质鉴别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和点拨引导,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出结论,千万不要想当然的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对本节例题的教学也应这样,教学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到新知效果会更好。 教学重点: 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2.密度与物质鉴别。 教学难点: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 教学方法:根据本节特点主要采取启发教学、小组讨论、观察实验等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2.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3.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总结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高,密度变小;温度低, 密度变大; 2.学会利用密度这一重要属性鉴别物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把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气球、冰块、酒精灯。 学生:酒精灯、自制纸风车、火柴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密度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价值。例如,利用密度知识可以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做的。勘探队员在野外勘探时,通过对样品密度等信息的采集,可以确定矿藏的种类及其经济价值。在农业生产中利用盐水可以选种等,我们知道这些都是利用了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这一特点。下面我 们来欣赏几组画面(多媒体播放):

人教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上册第6章《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

《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温度对密度的影响;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2.通过计算物质的密度,理解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 3.通过课堂实验和对生活经历的回顾,认识风的形成原因和水的反常膨胀现象,从而全面理解物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点 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教学难点 水的反常膨胀。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究《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板书设计) 二、自学互研 (一)密度与温度 自主阅读教材P120~121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小,所以热空气上升(选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所示是冬天河水温度分布图,由图可知尽管水面已经结冰,但水底的温度却保持在4 ℃,这是因为4 ℃的水的密度最大,水的这种特性对水生生物的生存有利(选填“有利”或“有害”)。 (二)密度与物质鉴别 自主阅读教材P121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3.如何鉴别一只戒指是不是纯金做成的? 从密度表可以看出: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只要测出了戒指的密度,再与密度表中金的密度进行比较,就可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做成的。 4.小明想了解2002版5角硬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便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5角硬币体积/cm3质量/g 20个9.6 75.4 (1)请将天平的读数填入表格中。 (2)由实验数据可求得硬币的密度为7.85g/cm3,等于7.85×103kg/m3。根据下表中数据,可初步判定5角硬币主要由铁制成。

八年级物理上册 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新人 教版 【学习重点】 XXXXX: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密度与物质的鉴别。 【学习难点】 XXXXX:水的反常膨胀,4摄氏度水的密度。 【预习案】 学法指导:1先通读教材,用红笔勾画出本节内容的基本知识,标记出疑点和盲点,结合教材助读设计的问题,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2、完成时间15分钟。I 、知识准备 1、物体的热胀冷缩。2密度的计算公式:II、教材助读1密度与温度我们常见的物质中,(填“气体”、“固体”、或“液体”)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其密度受温度的影响也最大;一般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的显著,因而固体、液体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2密度与物质的鉴别若想鉴别奖牌是什么金属做的,必须要测出那些物理量?需要用到哪些公式?Ⅲ、预习自测1制作风筝应尽可能选用密度的材料,制作风扇底座要尽可能选用密度的材料。(填“较小”或“较大”)2有一块金

属,质量为216g,体积是80 cm,这块金属的密度是 kg/m这种金属可能是。 3元宵佳节,湖城许多人燃放孔明灯祈福。孔明灯上升时,灯罩内气体密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探究案】 ◆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 1、生活中有什么地方涉及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知识? 2、利用密度知识如何鉴别物质或求物质的质量和体积?◆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密度与温度(难点)问题1:平时生活中的风的形成如何用我们所学的密度知识解释呢?问题2:为什么自来水管冬天容易冻裂?针对训练1下列选项中,密度受温度影响最明显的是()A气体 B液体 C固体 D以上三者密度都不受温度影响探究点二密度的应用(重点)问题 1、利用密度如何鉴别物质?问题2利用密度知识如何求物体的质量?问题3:利用密度如何求物体的体积?针对训练2市中学生运动会的实心金牌质量为 29、5g,体积为 5、2 cm,它是真金的吗?(金的密度为 19、310kg/m)3一卷粗细均匀的质量为 5、4kg,铝线的横截面积为2mm,求它的长度(铝的密度是

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优质课教案内容

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优质课教案内容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2.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3.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总结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高,密度变小;温度低,密度变大; 2.学会利用密度这一重要属性鉴别物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把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一密度公式的简单计算: 1.根据ρ=m/V可以求得:物体的密度, 应用:鉴别物质种类、物质纯度、是否实心。 例题一、体育锻炼用的“铅球”质量为4kg,体积为0.5dm3,这个“铅球”是铅做的吗?(ρ铅=11.3×103㎏/m3) 解答:ρ=m/v=4kg/0.5×10-3m3=8×103㎏/m3 由题目提供的密度可知,铅的密度是11.3×103kg/m3,可见这个球不是铅球。 例题二、如图所示的“水晶”烟灰缸,它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1150g和500cm3,根据密度表,请判断制作该烟灰缸的材料是什么。

解答:ρ缸===2.3g/cm3,查表可知,烟灰缸的密度在玻璃的密度范围内,所以该烟灰缸是玻璃做的。 答案:制作该烟灰缸的材料是玻璃。 2.根据m=ρV,可以求得:物体的质量, 应用:计算不易测量的物体的质量。 例题三、这是一座为中国之最的纪念碑,碑身高37.94米,碑座占地3000平方米.须弥座式的双层月台,用汉白玉石雕栏环绕.碑心石长14.7米.宽2.9米,厚1米,是用密度为1.4×103的整块紫灰色花岗石雕成.请估算碑心石的质量为多少吨(保留整数)。 【答案】59.682吨 3.根据V=m/ρ可以求得:物体的体积, 应用:计算不易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例题四、请估算出一个中学生的的体积约为多少(人的密度大约和水相同)。 【解答】V=m/ρ=50/1×103=50×10-3(m)3 二、密度的变化: 1.密度随温度的变化 (1)物体的热膨胀: 当物体温度升高时,质量m不变,体积V变大根据,所以密度ρ变小; (2)风的形成是空气的热胀冷缩所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