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圆桌论坛:地理信息与新技术融合及演进趋势

圆桌论坛:地理信息与新技术融合及演进趋势

6月6日,2012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英文简称:WGDC)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序幕。本次大会是地理信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技术性盛会,由全球最大的地理信息行业门户3sNews主办,其宗旨是不断引领和促进地理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变革。大会为期二天,共有60余位重量级嘉宾,参与40多场演讲及话题讨论,将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最新技术和最新趋势的观点碰撞,这是一场不容错过的地理信息技术盛会!

嘉宾:

易智瑞(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王昊

北京掌城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经理孙亚夫

四维世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继东

诺基亚大中华区互联网事业部位置服务总监黄富林

演讲实录:

主持人:

首先非常感谢大家在这儿探讨地理信息技术演进的趋势,既然我们谈到了地理信息,首先请大家回顾一下地理信息在发展过程当中,包括我们应用这些新技术经历了怎样的历程?在我们这个行业中采用了什么样的新技术?现在的发展是什么样的情况?

孙亚夫:

这个问题比较大。

主持人:

从您的领域来看,新技术的发展目前有什么样的考虑?

孙亚夫:

首先从我来看,我一毕业到现在为止见证了整个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过程。自己也感觉到也很有幸,我97年开始正式的做市场上的一些产品。那时候是GPS,地图的使用。那时候测绘市场不是很开放,没有民营企业,也没有其他的资本进入,都是国家相关测绘部门提供地理信息。这些资源相对来说都是我们自己来做的,这个阶段到了99年的时候,上午包括四维图新,包括当时的高德地图已经开始准备进入到地理信息领域,主要是从导航进入到地理信息产业里面来。国家也相应的出台了一些政策,这些政策主要是开放民营市场在高精度导航地图领域的应用,

这是从99年、2000年开始起的。

现在为止我们所看到的地理信息市场起来还是由于导航市场的启动到了现在。到了现在这个层面,在座很多都没有见过当时的封闭的地理信息的那个时间段,看到的比如遥感领域现在也放的很开,有线的也开始使用了。下一步马上能看到街景这个领域。交通信息领域因为涉及到GPS定位、也涉及到地图,也有法律法规的问题。这块应该说也是放的比较开的。应该说现在是一个最好的时间段。

主持人:

我们非常希望能听到这样的话,我们现在处于非常好的发展时机,我们的机会和机遇还是很多的。刚才孙总谈到了我们在遥感领域包括数据和处理技术也是有它技术方面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能不能请四维世景谈一下我们这方面是什么样的情况?

朱继东:

我觉得地理信息行业目前还没有探索出来一个方向,大家南所有十几二十年了,发展也可谓是我们国家也紧跟世界上的潮流,国外有什么我们自己也有了什么,国外有了之后我们一年之后到处都是。但是我发现一个问题,我们地理信息行业目前还没有办法称之为一个行业。就是我们到底自己的用户群体、追随者在哪儿?地理信息行业从业人员全部来自于其他行业,来自于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地理信息自己到底有没有用户群体?

主持人:

这点,我们科研院校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您为什么讲我们没有这样的追随者呢?朱继东:

我的意思就是说我们没有受众,我们的地理信息,比如说测绘行业有测绘圈子的一波人,地理也是有地理圈一帮人,遥感也有一群人在做。地理信息是什么行业?我们学习的时候我们知道地理信息是一个边缘学科,就是各行业都占一点,但是我们没有培养出自己的追随者,我说的追随者是真正的追地理信息的人。

主持人:

我们希望将来能产生一大批这样的人。更多的是靠这些领导者和现在广大学子们更要在这方面做一些努力了。

黄富林:

我是黄富林。其实诺基亚是从2007年开始在中国推出了地图服务,07年开始的时候所谓地图的服务是非常简单的,它只是一个导航软件。一般是给司机用的,比如找到一个A到B。但是07年到今天我们看到地图的交流应用不限于A找B了,现在很多应用,包括所谓的LBS应用,包括你可以找身边什么好玩儿的地方、什么好的餐厅和SNS服务等等。地理信息行业发展是非常快的,也是从一个非常窄的行业变成了现在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产业。

如果说以前的技术开始的时候就是地理信息的收集,我们现在看到的不只是一个地点的信息。因为地点的信息我自己觉得它是比较固定的,更新也不会太快。但是在这个地点上,人在上面发生的行为变化是非常之大的。所以发展到今天,我们常常说智能学习对整个产业来说,对整个服务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它是把比较固定的信息变成了活的信息,变成了从地点的信息结合到了人的行为,再结合到了时间的范围,加起来变成了非常非常有用的信息。

主持人:

我觉得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我们请易智瑞的王昊谈一下。

王昊:

说别的领域可能不太敢说,但是说到地理信息我觉得从大家私下里交谈易智瑞公司还是值得尊敬的公司。别回顾太远,从做软件那天起,那个时候可能创业者,他们看到的是一种通用软件的市场,地理信息意味着有一个好用的工具,能够把空间数据通过地图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那个时代的特征。

当然现在为止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从创业者还是其他的像我们的合作伙伴也挺“嫉妒”我们公司有这样一个产品在去经营。做产品是我们这个领域同仁们的梦想。走到今天,从90年代到今天这20年来,我们看到的是算作一种百花齐放的效果产生了,这就不仅是软件、平台有生命。比如说地图也是很好的一个领域,还有专门做数据的,当然数据和地图不是一回事儿。

还有去做应用的一些开发,像移动互联网和WEB一些产品开发,这些都有很好的机会,使大家在整个这个大趋势上,我们都可能创造自己的价值。所以也产生了一种效果,很多人都想消灭GlS地理信息系统这个词。我作为这个领域的工作者一方面挺悲哀的,要被消灭了,但是另一方面也很开心,说明有机会让GlS让大家都很熟知的,而不是很窄众的专家才能接触的东西。有一天可能别人问我干什

么的,我说做GlS,大家可能都知道了,或者说我们换一个词更被大家所熟知。主持人:

有这样一句话说GlS成功的时候就是在院校里GlS消失的时候,也就是每个人都把GlS当做一个工具的时候就是GlS真正消失的时候。这个话说的非常有道理。记下来请大家给我们分析一下,我们讲技术在推动GlS行业的发展,我不知道GlS 难道一定只能做技术的追随者吗?我们有没有其他的角色?因为我知道GlS发展无外乎就是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技术的推动,另一方面是市场推动需求。因此从从业者角度来讲,一种是我有一个想法但是不知道怎么实现,因此在技术海洋里遨游,寻找一个方式实现它。另一个是一直追寻IT技术的发展,出现一种新的技术我就去考虑这个东西能为GlS做什么?能不能更好的推动GlS的发展?我不知道这两种观点各位有什么见解和我们分享?

孙亚夫:

我为这个话做一个前提的批复,我认为一味的追求技术,这个事会累死,因为我是做开发出来的,很多人都对技术有热情。但是为了技术而做技术这个事千万别干,这是第一点。

回头来看,我把前面的话题再顺一下,我们说地理信息产业,GlS是院校的词,我一般不太愿意用它。我认为它是一个小行业,是个大平台。在座有这么多人参加这个会,就意味着我们所谓的地理信息产业已经真正的成为了一个产业,成为了一个可以承载很多信息的平台,成为了一个平台之后它的价值不言而喻。有互联网的人参与、有搞地图运营商的人参与“有种白菜的人参与”,也有电子商务的卖东西的人参与。应该说这个市场我认为已经进入到了真正发展的市场。这是小行业大平台。

从将来要做的角度来看,需要用什么样的技术?第一是数据。我认为导航数据已经没有什么可做的了,这个话说的可能有几层意思:

第一现在做导航数据千万别干了,因为有的已经干的很好了。不是说导航数据干的没意思,而是你别干了。第二个,是不是导航数据做好了就能把所有的东西做好了?我觉得这个大有可为,数据资源未来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基础。我们做的导航数据,街景、遥感影像、等等这些数据,我认为这叫固定周期长周期的更新机制下的静态数据内容。这种数据内容要不要更新?要更新。但是可以做到AUP配

备吗?这个可以打一个问号。第二个事就是这种数据它会变成一种基础数据,比如说百度可以从四维买,也可以从高德买到,各家你有我也有,你花1个亿,我花8千万,大家都做的差不多。这是一个基础,这个基础现在已经具备了。我们需要的东西能在这里找到吗?比如我们找一个餐馆,光有位置和名称是不是可以呢?我们是不是更关心它的环境是不是适合于家人、朋友?还是私密性的聚会?它的评价怎么样?

第二,出来出行的时候从A点到B点,光算一个路线行吗?是不是有突发事件?是不是当中有事故?我是不是能够准确到达地点?我们是不是需要交通事件、交通信息。另外在我周边附近,我周边是不是有一些好友?我把这些信息叫LIVE

的信息,是更新周期快的信息,它更像微博的信息。这类的信息,这类数据,我们要做。这些数据可能不是传统的数据提供商能够做的。它的数据采集模式、数据的使用方式以及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工作,甚至包括数据的审核、审批都不是我们传统数据公司能做的。这里有很多东西可以做,包括把新浪和微博的地理信息结合在一起,就会出现掌城科技这样的做交通信息的公司。也会出现LBS这样做应用的公司。

第二,软件平台或者是应用基础平台这部分。基础平台部分,比如我身边这位Esri 是全球最大的GlS公司,现在可能你们不愿意把自己叫做GlS公司了,更愿意叫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平台或者技术支撑的提供者。当Esri面临着Google的挑战的时候,我认为是挑战,千量级的GlS应用或者说千量级的地理信息英勇事发展的基础,会跟在座的相关,专业的应用可能跟一部分的应用有关。我们谈的更多的是这种应用平台肯定是基于云服务、云计算,基于服务器端的。这里平台架构的基础,跟我们现在的IT技术关联性很大。

现在Esri要做一些企业的云服务方面的工作。我认为在平台层面上,传统做平台的肯定要往千郎级的泛的平台上或者云GlS平台上来做,包括快速遥感影像数据,怎么通过云计算方式进行影像处理。每天这么多PB级数据下来,在中国我做过两年多遥感,我发现我们的卫星收了一堆数据但是从来没有人去管过它。用的最多的是国外的,六个人可以把一个系统的数据处理好,我认为这块平台处理,软件平台部分跟我们现有的IT技术肯定会结合。这些IT的概念我就不说了,我觉得大家都很清楚。在往上发展就是应用。所有的数据平台体现到最终在用户手上看

到的就是一个应用。这个应用有人问我应用的技术很重要吗?我认为应用的技术很重要,但是这个东西很普遍了应用关键是贴近用户需求,用户感受要做好,用户体验怎么样,这时目前所有LBS应用中最应该关注的一点。在这儿我们看到了了很多新的应用,比如由苹果带来的机械化触控技术、语音识别技术,跟LBS有关系吗?至少在我们下一步做的产品里面,比如交通信息查询是不是光要看红、绿、黄的信息,是不是位置告诉你就能更方便?在应用上我提倡,在产品的用户体验上去做一些创新,可能更好于我们用某一个所谓的技术。

主持人:

这个层面我非常同意您的观点,因为毕竟最终GlS要走向服务。我们之前讲GlS 技术、GlS系统、GlS科学,最终还是要走向服务大成贴近日常生活的一个领域。刚才孙总讲了很多包括千量级的服务和云计算。我们知道Esri马上要发布一个产其实包含了这些,请王总给我们介绍一下。

王昊:

云的这个事我都不太愿意讲了,因为大家整天都在谈云,我害怕一说大家都说是忽悠。我们毕竟还是要靠这个产品做生意,太忽悠还是不行,还是需要拿出实在的东西。现在看来我们在这方面做的还不错。更多的是强调真正给用户带来什么,而不是单纯去谈我给你“云”,“云”会为我们用户带来什么,这需要我们回答。我们现在主要的解决问题就是靠云的本领解决信息共享的问题。这个信息是很泛化的东西了,包括数据、包括地图、包括知识。比如说我有一个知识,还有一些地理的信息和处理的技能,这样的一个大数据,这样的量和用户很多的访问就需要云的东西。所以我们核心的问题是先解决自己,通过云的办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无论是体验也好,还是他真正能拿到手的东西。

主持人:

就是说云是一个途径,一个手段,不是为了追求云,而是云给大家带来的一些利好的东西。不知道诺基亚这方面有什么观点?

黄富林:

我不觉得做地理信息就是永远IT技术的追随者,我觉得是创新者。首先我觉得地理信息是数据的一种,但是数据有一个特点,它是海量的。不同的数据有不同的关系,今天早上我们看到EMC总裁也谈到了这些数据是结构化的,有一些是非结

构化的。要收集处理它的话,技术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举一个例子,我们要处理的地图数据不仅仅限于中国的数据,因为我们是一个世界级的平台,我们的地图数据是全球的数据。它的数据内容的增长都是一倍两倍的,所以我们处理的数据非常非常巨大。云计算这个概念的出现确实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问题。但是我觉得我们还是需要做一些创新。

举个例子,现在我们在25个城市推出了3D实景服务。我们用了一个创新的3D

模型,把地图做到立体的效果。这方面很难,这些图你要怎么样推给户?推到他的手机上,推到用户不同的终端上,推送的技术是很多高技术的要求和需要很多创新的。所以我觉得地理信息不单是一个追随者而是一个创新者。

主持人:

我们争取要做到创新者甚至推动者、引领者这是我们终极的目标。刚才三位谈到了数据上的一些云服务,还有没有什么新的跟我们分享的观点?

朱继东:

三位说的我都比较赞成,包括我的性格和现在所处的行业一直是思考了很久,我的态度还是偏保守一些。和前面三位稍微不太一样的是,当然我也赞同地理信息行业实际上是技术发展的已经够先进,而且已经够快,并且不缺乏创新。我们的创新非常多,而且应用也非常多,潮流也敢的比较快,云计算我们也做了有五、六年了。我现在为什么说偏保守呢?举一个例子,在2000年上下的时候GPS设备开始向个人化、公众化推广。2005年上下前后的时候终于有了老百姓差不多可以用的导航设备了PND开始出现。行业开始热起来到有成型的设备是花了5年时间,PND设备火起来是2010年左右,PND设备从1万快降到1千也花了五年。所以GPS 国内都掌握的非常成熟了,为什么到了2010年以后才变成公众接受的一项真正的产业,它的规模才一下爆发呢?时间比较长。我个人也对云技术非常关注,而且我觉得这是一个方向,但是我觉得这五年发展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云应用吗?我们没有看到。老百姓知道吗?老百姓可能连云还没有听到过,所以我们路还比较长。但它不代表这不是一个方向,这个技术是非常好的技术。我们说一下我们自己的应用,我们偏向于使用成熟的技术来做创新的应用。这点和孙总的观点一样。我们不以创造了某项技术为荣耀,我们以现有的技术创造了一个新的服务模式为创新点。这就是我们现在思考的,我们的卫星影象99年就有,

现在还没有开发出来第二种应用方式,我们的应用方式还是交钱拿数据,每平方公里多少钱,这是我们非常痛苦的的事,痛苦十几年了还没有改变,但是我们觉得改变是必然的,不在这一两年,但是是一个趋势。我的愿望很强烈,但是可能时间比较长。

主持人:

您是否觉得现在我们一直在炒的新的概念,包括云,其实云之前我们讲网格,很多年下来,您是否认为它是一种炒作或者包装,因为我们推广新的产品的时候可能都会打这样的旗号?

朱继东:

我觉得“云”这个字本身是一个炒作。大家把“云剖开”了看是十几年的积累。2000年的时候我们要推W网络应用服务,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了,就变成云了,被“云盖起来了”,云盖的都是成熟的技术。云只不过把我们以前的成熟技术打了个包,起了个名字。

主持人:

您也想包装一下?

朱继东:

我们包装不起“云”这个名字,起一个我们喜欢的名字,这个名字有一个好处就是利于不懂的人非常快的接受我们。我们这个技术已经发展了比如50项、60项技术,这50项、60项技术,这些技术很难让公众理解,我们把它打包让人容易理解这些就是之前的云。比较悲观的说,国家投入很多资金建这个云,结果建了整个十一五年,发现没有看到云还是晴空万里国家现在可能有点发怵了。建的云现在还是云里雾里,所以目前为止成熟技术怎么样应用才是技术发展的关键。

黄富林:

我有一个很好的例子,谁把云炒的最高、最成功了是苹果。它把iCloud推到了很广泛的程度,我觉得这就是小小的包装。

王昊:

我想说的是世界万物皆是“包装”,我们四个人座在这儿也是一个“包装”。云的技术无论怎么炒作怎么包装,有一项你拿着有用,也没必要去反感它。

朱继东:

说到苹果,说到云,我还是坚持我观点,大家有没有发现,口袋里的苹果手机和山寨手机功能没有任何区别,都能照相、发短信、发微博,所有功能都一样,大家为什么都买苹果手机。我觉得我们的目标在用户体验上,苹果手机摸着就是舒服、看着就是漂亮,所以大家都去买这个4、5千的手机,不买1千的手机,就是体验不一样。总结孙总的话我们的技术不在于在一项技术,而在于把技术汇总起来让老百姓感觉到这项技术为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好的体验。

我现在用到云了,我前两天下载云记事本,很多东西都能共享,我觉得很方便,我觉得云离大家不远了,因为我都用到了。

主持人:

你刚才也讲到,每一项技术出来之后都会出现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发展期可能才能在我们身边区市县。所以也可能确实是我们既要关注这些新的技术,同时我们也需要在这方面继续做我们的努力,在我们本身的各自行业为我们的公众服务做出更多的贡献,这样才能总结最后一句话就是“谁能最后真正的抓住用户,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时间关系最后请四位用一句话帮我们总结一下GlS行业未来发展是什么样的势头或者趋势?

孙亚夫:

我的总结可能会稍微长一点,因为这个行业一句话说不清楚。

主持人:

简短的展望一下。

孙亚夫:

我记得有一句话,“如果你喜欢一个人把他送去纽约,如果你不喜欢一个人也罢它送到纽约”,我觉得这句话送给大家是很好的注脚。在座的各位可能都是这样,自己做的时候可能觉得万念俱灰,没有前途,不做的人可能觉得前途一片光明。所以我想说的是这是一个冰与火的年代,我们需要勇士,谁能摘取最后的果子不知道,我只能说这个里面你可能会与很多新技术为伍,你是这个行业里带的光环最多的人,你也会享受这方面最多的虚荣,但也可能摸一下口袋发现没有钱。我想跟大家讲的是,如果你是一个些个比较内向的标准的中国人千万别做这个行当。如果你想在这个行当里面能够挖掘一些新的东西出来,找寻一下自己的成就感或者是技术的成就感,或者是自己对产品理想实现的成就感。当然这个成就感不管

是商业市场的成不成功,也可能是被很多大公司收购,如果你关心这个就进来吧。王昊:

GlS很长一段时间还是被大的IT技术追随。我们这群人已经把自己看作是整个地理地图这个大行当中的一员。我们不会把自己封锁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我认为大行当是能够创造一个新的时代的。在座各位如果你能创造历史我们Esri愿意为你鼓掌,如果你能创造历史,我个人愿意追随你。

朱继东:

时间太短,刚打开话匣子要总结了,这不太好。我刚才谈了两轮之后我发现我突然台词泉涌,突然要总结了,所以有“憋住的感觉”,我想说的是我希望大家一块思考一下这个行业。其实我本来要说一个比较俗的事情,就是赚钱。我们这个行业现在大家都知道这个行业整个加起来比较小,整个行业全年产值还不如人家一个公司的全年产值,比如说中国移动。我们要思考把这么多先进的技术整合起来,把它变成钱,让我们日进斗金,大家都赚钱,谢谢!

黄富林:

我再说一个例子来总结一下。我觉得地理信息这个行业会越来越有趣,随着我们的终端的能力越来越高,比如现在有一些手表可以测量到你的心跳,还会知道你去了哪里?我们用这些数据完全有能力分析你在跑步还是在座公车。因为你跑步的时候心跳比较快,你座着的时候心跳比较快,就不知道你是在干嘛了。所以有这么多的数据让不同的开发者利用这些数据开发不同的应用,什么样的应用呢?留给大家思考。

主持人:

非常感谢各位跟我们分享地理信息产业新技术的心得,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新技术的挑战,这里面有机会也有挑战。最终还是希望为地理信息的个体服务,为群体服务的提升做出贡献。感谢本场的嘉宾!谢谢大家!

详细信息请查看:2012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直播页面

免费电话https://www.wendangku.net/doc/0e12033233.html,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