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公文写作中的文学修辞手法

浅谈公文写作中的文学修辞手法

浅谈公文写作中的文学修辞手法
浅谈公文写作中的文学修辞手法

浅谈公文写作中的文学修辞手法

严谨、庄重、明确、简洁和通俗是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如果在遵循公文语言风格传统的基础上,巧妙运用文学修辞手法,将会增强公文的可读性和生动性,达到良好的审美意境和表达意境。毛泽东同志曾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提出,文章和文件都应具有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并在文件写作实践中运用比喻、借代、对照、设问、排比、层递、引用、讽喻、对偶等修辞方法,引起广泛共鸣,让人为之折服。

一、公文写作与文学创作的风格异同性

公文写作与文学创作在内容、词汇、语义、语言、写作动机、受众范围等风格上具有本质的不同性。作为直接服务于社会的文体,公文反映的是公务活动中的客观事实,要求用最准确的语言、最精练的文字来表达发文机关的意图。公文语言一旦出现紊乱或不得体,轻则败坏机关名誉,重则给工作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所谓“一字入公文,九牛拔不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文学作品是想像的产物,是个体生命的表现,可以对所写的人与事进行艺术上的虚构、改造和加工,以反映生活的本质。同时,文学创作又是间接服务于社会的人类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其最终目的是提高个体生命和人类整体生命的层次。

公文写作与文学创作又具有辨证的同一性。著名语言学家陈望道曾说:修饰语句要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要义。强调的是修饰词句要服从表达思想内容的需要。无论公文写作还是文学创作,其主体和灵魂都是思想内容;任何修辞形式和写作技巧,都是表现思想内容的手段。一旦失去作为核心的思想内容,那徒然存在的形式和技巧无论多么的新奇和美妙,都会统统变得毫无价值。公文写作与文学创作又是相辅相成的,除了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一定的文学素养水平,也是公文写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二、适用于公文写作的文学修辞手法

鲁迅先生说过:正如作文的人,因为不能修辞,于是就不能达意。适旨应境的修辞,能使文章的语言陡然生辉,焕发出动人的魅力,这是任何一种文体都梦寐以求的艺术境界。但并不是所有的修辞都适用于公文写作,一切修辞活动都必须以写作的实际思想内容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去选择表达方式。

增强文章情境性、说服力和节奏感的修辞手法

在公文写作中,如果要表达作者的立场、观点,并使对方与自己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可选用具有鲜明感情色彩的语词,错落有致、逻辑性强的句式来表明观点和内容,借用排比、层递、回环、反复、反问、设问等来壮大语势,增强说服力和节奏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第二大部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连续用了多个排比、层递和回环句,多角度、多层次地阐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内涵非常丰富,主旨层层推进,气势磅礴,意象万千,成为关于改革开放理论的经典论述。

增强文章趣味性、生动性的修辞手法

在公文写作中,如果要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可运用象征、明喻、暗喻、比拟、对偶、拟人等辞格。如,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4周年纪念会上所作的演讲:“那些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但是它们却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无底深渊。……它们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这个19世纪的秘密,19世纪革命的秘密。”语言幽默,比喻形象,使深邃的思想更为生动,在巧妙运用比喻等修辞方式上堪称典范。

对有严格要求公文的修辞手法

在公文写作中,如公文语体受其内容和条件限制,要求语言明确、简要、质朴,那么容易影响到表意单一性和准确性的修辞,如象征、比拟、比喻、夸张以及感情色彩浓厚的语词等,一般不用或少用。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运用了大量简明扼要的短句,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等,字句虽短,但意义深远。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概括:“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把“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阐述得十分清晰,极富内涵,可谓要言不烦、惜字如金的公文典范。

三、结合文学修辞语言进行公文写作的方法

著名语言学家陈望道曾说:语言文字的美丑是由题旨情境决定的,并非语言文字本身有什么美丑。语言文字的美丑全在用得切当不切当,用得切当便是美,用得不切当便是丑。可见,衡量修辞好坏的标准并不是看辞藻如何华丽,用语如何花哨,而是要看使用的文学修辞语言是否恰当地表现了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否适应了文中特定的语言环境。

选择修辞,适可有度

公文写作注重规范实用,一般情况下应选用那些适合公文内容表达和有助实际效果的修辞语言,同时要反复推敲,掌握好分寸,用得轻重得当,恰如其分。有些容易发生歧义和曲解的辞格辞趣,例如反语、夸张、双关、婉曲、衬托、顶真、拈连、仿词等,公文则一般不采用或极少采用。根据一定的语言环境,联系语言诸因素复杂多变的情况,灵活调整(包括增、删、改、调)修辞手段,以增强艺术性表达效果。

精练文字,准确用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词是写文章的利器。要写出一篇文理通顺、语句流畅的公文,不仅要锤炼文字,还要准确选择词语。选用词语必须坚持“确切、明白、生动”的标准,不故弄玄虚,不哗众取宠,使所写公文达到“现行效用”的目的。在选用同义词语或短语时,要依据行文的目的、上下文和语境而定。为与办文更相切合,还要对文词进行多次加工润色,获取最佳表达效果。

合理择句,科学布局

根据公文思想内容的表现需要,在篇章结构上要细心构思、精心布局,合理安排句子结构和段落层次。段落与段落之间,层次与层次之间,要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要下功夫选择最贴切、最能表达本意的词语或短语组成句子,避免出现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令人费解的句子。上下文之间的过渡和转折要自然紧凑,开头与结尾要遥相呼应,浑然一体。要善于运用标点符号的修辞功能,使语句和意思表达得抑扬顿挫,铿锵有力。

公文,修辞手法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公文,修辞手法 篇一:谈公文修辞 修辞,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求得最佳表达效果而调整和修饰语言。公文修辞是指在公文写作中根据表达的需要,选用最恰当的语言形式表现所要表达的内容,以提高表达效果,主要包括词语的搭配、句式的选择和辞格的运用几个方面。一、词语的锤炼:锤炼词语,古人称为“炼字”。锤炼 的目的在于寻求恰当的词语,贴切生动地表现文章的主旨。撰写公文在辨析和选择词语时要注意在准确表述主旨的基 础之上,力求词语的配合要好,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记忆较容易。1.恰当运用双声和叠韵可以增强公文的语音美。古人云:“叠韵如两玉相扣,取其铿锵;双声如贯珠, 取其婉转。”双声和叠韵是汉语语音的一大特点,是构成汉 语音韵美的重要因素。公文虽不像文学作品那样可以追求语言和谐悦耳的音乐美,但是在行文中如果恰当地使用双声叠韵,则会增强公文的语音美。例如《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中就使用了“业已、真正、营业、流离”等双声词和“经营、侮辱、报到、安全”等叠韵词,使文章读来更感和谐和富有

美感。2.注意同义词之间的差别,力求配合得当,整体和谐。词语的锤炼常常表现在同义词的选择上,因此严格辨析同义词意义之间的差别是十分重要的。另外,词语的配合、照应以及表达上的整体和谐,难以从句子内部相关词语中表现出来,需要多考虑句子上下文的语境因素对词语的制约情况。如:“通过学习,青年人克服了娇气,显示了志气;中年人消除了怨气,振作了士气;老年人减少了暮气,增添了朝气。”句中的“克服”、“消除”、“减少”分别同“娇气”、“怨气”、“暮气”搭配,“显示”、“振作”、“增添”分别同“志气”、“士气”、“朝气”搭配,上下相承,配合自然,呼应紧凑,体现出气势,形成表达上的一种整体和谐。二、合适的句式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公文中要根据不同的表达需要选用相应的句式。“文似看山不喜平”,公文语言的生动可以通过遣词造句的适当变化来体现。如毛泽东同志《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有一段话: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心,有哗众取宠之意。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这段话,有单句、偶句、排比句,整句、散句,短句、长句,句式灵活多变,错落有致,

浅析地域性特色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以迟子建小说为例

6浅析地域性特色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以迟子建小说为例 吕天竹 【摘 要】迟子建在其20多年的丰厚创作中,多变的题材中,始终贯穿着对美丽富饶雄奇的东北“北极村”“白银那”特有的自然景观的描写,在她的小说中,能充分体现这种故土的痴恋,蕴涵着执着的乡村地域气息,以及对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和东北独有的风俗文化勾勒的主线,具有浓厚地域文化色彩,表达出她对人性的关怀,对特殊人群的关注,富有对环境和文化思考的意义。在当代女性作家中极具个性,她的创作态度吸引了众多的读者和文学评论者。【关键词】迟子建;地域文化;黑土民俗;特色 迟子建的作品始终蕴涵着浓厚的故乡地域气息,在二十余年的文学创作中,创造出了一种带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迟子建式”的美学品格,把中国东北边疆的凉意和美带给读者,她始终面对着故乡的大地和底层的人民,热衷描绘在自然景观上,在其表现的作品中,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是所在地区的地域文化基点,迟子建在回忆起自己的创作经历时,提到:“我写得最多的是自然景色和观察日记”,翻开迟子建的作品,白夜、极光等东北和北极村独有的事物映入眼帘,具有浓郁的东北地域文化色彩,“故乡给了迟子建这样的一双眼睛”,世界的丰富融入进了她的眼睛,她的心又是那样的热爱和眷恋着家乡。在她的笔下又是那样的动人,将大自然的美景汇入她的作品中,将一个地区独特的人文景观与作品的表达深深地联系在了一起,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由于东北地区是中国一个富有特色的区域,有着独特而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很多少数民族例如鄂温克、鄂伦春等都在这里生息,历史上面著名的“闯关东”,俄罗斯和日本在不同时期的侵略,使得不同民族和文化在东北地区交汇,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历史原因,也使得这个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开放性的特点,而这样的历史和文化特点势必会反映到该地区的人文景观当中。在迟子建的作品中,就有许多对东北民风民俗的描写,例如婚丧嫁娶、岁时节日、民间禁忌信仰等,在《秧歌》中,描写了正月十五看秧歌、看冰灯等民俗活动;在《逝川》中,描绘了鱼汛;在《清水洗尘》中又介绍了过春节前的洗尘风俗;在《腊月宰猪》中,描绘了年前人们忙忙碌碌过年的场景,以及齐二嫂的葬礼铺陈;在《额尔古纳河右岸》和《伪满洲国》中,还不得不提到跳神活动,她所表现的是少数民族地区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萨满,人们对萨满信任和敬重,并且萨满也确实具有这样的神奇。她通过一个个故事追忆淳朴的乡村生活,同时也含蓄地批评了现代文明的阴暗。其次就是在迟子建的语言上,同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迟子建有着较高的古典文学修养, 具有很多特点,例如可以对细节方便进行细致的描述,对语言的修辞能力,以及可以做到现代与古典的结合,例如在《秧歌》《旧时代的磨房》等文章中就可以体现出来,这一点与张爱玲的语言非常的相似,至少在作品的整体格调和语言风格上,有时难以让人辨认出来,地域文化特征的表现例如一些少数民族的语言:“大固其固”“白银那”“黑瞎子”“大楂子粥”“木刻楞房”等少数民族对某些事物的特有的称呼,都体现在了迟子建的作品当中。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和古典文学色彩。这些语言的描写也使得迟子建的作品有了其特有的地域文化格调。并且迟子建小说的比喻,往往喻体也是东北地区所特有的事物,比如在《秧歌》中,把有雪的灯盏路比作雪屋子;《逝川》里又把健壮的渔妇们比作黑桦树等;在迟子建小说中俯首皆是。影响着该地区人们的思维活动。迟子建的小说,蕴涵着执着的乡村地域气息,作品的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也成为了迟子建小说成功的根源,迷人的语言,将东北地区特有的文化融入文字中,将朴素的生活场景和地方特色浸入文章,构成小说的乡土文化,他的语言变现的是极具地域性的乡土,表达的确实乡土精神。语言的魅力将地域文化深深地刻在人们心中。受到人们的广泛阅读传颂,就像顾城所说的那样:“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迟子建就通过自己的眼睛,将地域性这一特色写进文章,让世界的人们感受到中国地域的博大精深,这似乎也正证明了鲁迅先生所说的“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参考文献:[1]迟子建.伪满洲国[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2]迟子建.踏着月光的行板[M ].北京:文艺出版社,2004.[3]张洪德.迟子建小说创作的三元构架[J].当代文坛,1996,(03).[4]刘传霞.温情就是力量——论迟子建的人性观[J].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作者简介:吕天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1

申论公文写作题练习题

申论公文写作题练习题 为了让参加事业单位考生更好复习,提供申论公文写作题的专项练习题,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申论公文写作题练习题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申论公文写作练习题 “看到有人网上曝光Y省旅游乱象后,我发现我的经历也是一样的!”近日,一名北京游客在人民网“旅游315”投诉平台留言提到,他和妻子报名参加Y省13日游,导游换了六七个,进购物店20余次,甚至还被不同的导游带进同一个购物店消费,导游们对合同中注明的全程仅6个购物店置若罔闻。 网友何女士在人民网反映,她在旅游期间,竟遇上导游半夜敲门索要自费项目费用,收钱时导游身边还站着一个身材很壮的男人,并反复强调必须要参加。 游山玩水本是一件快事,却被导游的“污言秽语”搞得扫兴不已。游客邱先生反映,他参加某旅行社组织的外地游览,在讲解中,女导游不断插入“黄段子”,让人扫兴。而与此相反,还有游

客反映,某导游一路上的讲解加起来没有半个小时,在景点内的讲解也是寥寥可数。 某人大代表对记者说:“诚信经营、优质服务是旅游业有序发展的生命线。” 作答要求: 为了提高导游服务质量,提升城市旅游形象,Y省S市导游协会拟向全市导游发出“优质服务诚信导游”的倡议。假定你是该旅游协会的一名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撰写一份倡议书。 要求:(1)情感真挚;(2)表达恰当,通俗易懂;(3)格式规范;(4)不超过450字。 参考答案: “优质服务诚信导游”倡议书 S市导游: 我市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每年吸引大量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切实提高导游行业的整体素质,更好地展现我市良好的城市形象,现特向全市导游发出如下倡议: 一、严格遵守《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自身行为,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不强迫游客购物和参加自

浅谈公文写作中的文学修辞手法

浅谈公文写作中的文学修辞手法 严谨、庄重、明确、简洁和通俗是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如果在遵循公文语言风格传统的基础上,巧妙运用文学修辞手法,将会增强公文的可读性和生动性,达到良好的审美意境和表达意境。毛泽东同志曾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提出,文章和文件都应具有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并在文件写作实践中运用比喻、借代、对照、设问、排比、层递、引用、讽喻、对偶等修辞方法,引起广泛共鸣,让人为之折服。 一、公文写作与文学创作的风格异同性 公文写作与文学创作在内容、词汇、语义、语言、写作动机、受众范围等风格上具有本质的不同性。作为直接服务于社会的文体,公文反映的是公务活动中的客观事实,要求用最准确的语言、最精练的文字来表达发文机关的意图。公文语言一旦出现紊乱或不得体,轻则败坏机关名誉,重则给工作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所谓“一字入公文,九牛拔不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文学作品是想像的产物,是个体生命的表现,可以对所写的人与事进行艺术上的虚构、改造和加工,以反映生活的本质。同时,文学创作又是间接服务于社会的人类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其最终目的是提高个体生命和人类整体生命的层次。 公文写作与文学创作又具有辨证的同一性。著名语言学家陈望道曾说:修饰语句要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要义。强调的是修饰词句要服从表达思想内容的需要。无论公文写作还是文学创作,其主体和灵魂都是思想内容;任何修辞形式和写作技巧,都是表现思想内容的手段。一旦失去作为核心的思想内容,那徒然存在的形式和技巧无论多么的新奇和美妙,都会统统变得毫无价值。公文写作与文学创作又是相辅相成的,除了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一定的文学素养水平,也是公文写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二、适用于公文写作的文学修辞手法 鲁迅先生说过:正如作文的人,因为不能修辞,于是就不能达意。适旨应境的修辞,能使文章的语言陡然生辉,焕发出动人的魅力,这是任何一种文体都梦寐以求的艺术境界。但并不是所有的修辞都适用于公文写作,一切修辞活动都必须以写作的实际思想内容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去选择表达方式。 增强文章情境性、说服力和节奏感的修辞手法 在公文写作中,如果要表达作者的立场、观点,并使对方与自己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可选用具有鲜明感情色彩的语词,错落有致、逻辑性强的句式来表明观点和内容,借用排比、层递、回环、反复、反问、设问等来壮大语势,增强说服力和节奏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第二大部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连续用了多个排比、层递和回环句,多角度、多层次地阐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内涵非常丰富,主旨层层推进,气势磅礴,意象万千,成为关于改革开放理论的经典论述。 增强文章趣味性、生动性的修辞手法

文学作品中的易混修辞

文学作品中的易混艺术手法 映衬: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事物的艺术手法。以增强理念或深化情意的表意方法(也可称为衬托)。衬托在作品中的主要方法有:1.用某些人物形象来衬托主要人物形象。 2.用环境气氛的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性格或事件的的意义。 一种是“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 一种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 3.以虚幻的情景来衬托现实社会。 映衬包括: 1.正衬:正衬是应用性质相似的客体事物,衬托本体事物,使本体事物更显明的修辞法。它的表现形式,大部份是好的衬托好的,坏的衬托坏的内容上,客体与 本体的性质是相似的。 ①“春冰薄,人情更薄;登天难,求人更难”,前面的词语是客体事物,后面是本 体事物,以客体衬托主体,凸显出主体,这是直接形式的正衬。 如:鲁迅《故乡》:“时候既然就已经是深冬;渐进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窗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 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这段话描写悲景用以衬托 作者悲凉的心情,这是典型的以悲景衬悲情,属于正衬。 如:“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 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那猹却将身一 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里描写的一幅月下美景图目的是用来衬托少年 时期的闰土活泼可爱的形象,这种以美景衬正面形象的写法,我们也把它叫 做正衬。 ②尚有比较婉曲、间接的表现形式,有些正衬的句子,先写句子相似的景,再写相 关的情,例如元曲中,马致远的(秋思),先写‘枯藤、老树、昏鸦’,以及‘古 道、西风、瘦马’等衰败萧条的悲景,再写“断肠人在天涯”的情,这是以悲 景衬悲情的正衬。 2.反衬:反衬是应用性质相反或相对的客体事物,衬托本体事物,使本体事物更显明的修辞法。它的表现形式,大部份是好的衬托坏的,坏的衬托好的。内容上, 客体与本体的性质不同。 如:南北朝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从对比的形式设计观察,是相当工整的“正对”,属于“对偶”的一种形式。若从“映衬” 所偏重的表意内容观察,“蝉噪”用来衬托“林愈静”的主体,“鸟鸣”用来衬 托“山更幽”的主体,正是以动态之笔描写静态之境。“蝉噪鸟鸣”均为现实 的具象的实体,“林静山幽”则是存在于诗人内心的抽象的思维感受,以具象 的实体衬托抽象的心境,正是“实者虚之、虚者实之”情虚景实、虚实相映 的手法,实景与虚境透过对比,以宾衬主以实衬虚,达成“实虚互掩”创新 意境深化情思的目的。“‘反衬’用最通俗的讲法,即是‘衬托’,(或曰‘烘托’), 只不过‘反衬’特指从反面或相反特征去衬托主体。” 用美景写哀情,则属于反衬。请看:“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在这里作者用一幅月下美景图来衬托此时他离开故乡时的惘然、悲哀之情,这 就是反衬。 3.侧衬:侧衬则是从侧面来衬托本体事物的修辞法,这是特写受本体事物影响的客体事物的反应情形,以衬出本体事物。 如:《汉乐府、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第一节公文概述 什么是公文?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它是一级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处理公务而按规定格式制作的书面材料。 公文是党组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团体、学校等在党务活动、政务活动、技术活动和经济活动等公务活动中的产物;公文还是宣布和传达政策法令、指导工作、报告和商洽国家事务的一种工具。 公文具有直接生效的指导作用。这种指导作用包括命令作用、法律作用、执行作用、指示作用、宣传作用、教育作用、交涉作用……等等。 写作公文不能离开政策和法律,必须符合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法律。只有不断提高公文写作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办文质量,使公文发挥它的特殊的功用。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1993年11月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我国现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分12类13种:①命令(令);②议案;③决定;④指示;⑤公告、通告;⑥通知;⑦通报;⑧报告;⑨请示;10 批复;11 函; 12 会议纪要。根据中央中央办公厅1996年5月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我国现行的各级党的机关公文有14种:①决议;②决定;③指示;④意见;⑤通知;⑥通报;⑦公报;⑧报告;⑨请示;10 批复;11 条例; 12 规定;13 函;14 会议纪要。 以上两个文件是党政机关公文制发的依据,同时也成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业等选择通用公文文种的依据。当然一些专职机关,如军事、外交、经济、法律等的机构另有一些专用公文。 公文的处理程序一般包括:①收文;②分办、批办;③催办;④拟稿;⑤审核、签发;⑥编号、印发;⑦立卷(归档); ⑧销毁。与写作有直接关系的是拟稿。 二、公文的格式与要素 三、公文具有规定的格式,公文要按规定的格式写作。这样可以保证公文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程序性,并且便于公文的处理,提高办文的工作效率。 公文的格式要素一般包括: (一)发文机关(版头) 发文机关即公文的作者,发文机关应写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的简称。同级政府、政府各部门、上级政府部门与下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与同级常委、军队、人民团体和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公司也可联合行文。几个机关联合行文,应将主办机关排列在前。 版头是发文机关的标记。目前我国使用的公文版头有以下三种: 1、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两字组成,以大字套红居中,印在文件首页上端,俗称“大版头”。例如,“浙江省人民政府文件”、“浙江省人事厅文件”。 2、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圆括号标注文种名称,俗称“小版头”。例如,“浙江省人民政府(通知)”、“××市教育委员会(函)”。 3、印有发文机关全称的公函纸,作为版头。 至于几个机关联合行文的,可用公文主办机关一家版头,也可用所有联合行文机关的版头。 (二)公文份号〖HT〗公文份号是同一公文印制若干份时每份的顺序编号,位于版头左上角,用阿拉伯数字标识,用以掌握每份公文的流向。绝密、机密公文应标明份号。 (三)秘密等级〖HT〗公文的秘密等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种,由发文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央和国家各部、委、办、局制订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等确定,标注在版头左上角“公文份号”之下。其具体标识为“★”,“★”前标密级,后标保密期限。没有标上保密期限的,绝密、机密、秘密分别可按30年、20年、10年认定。 (四)紧急程度 紧急程度是指对公文送达和办理速度的要求。紧急公文分为“特急”、“急”两种,标注在版头左上角“秘密等级”下。电报分别标注“特急”、“加急”。 (五)发文字号〖HT〗发文字号是指发文机关编制的公文代号,简称文号。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发文年度、发文顺序号三部分组成。其中发文年度用六角括号括入。如国务院1998年制发的第12号文件,发文字号为“国发〔1998〕12号”。发文字号位于版头与红线之间的正中处,用公函纸制发的,位于标题右上侧。几个机关联合发文,一般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 (六)签发人 签发人与签署不同。签署是某些需要以本机关行政首长名义发布的公文,由其签名或加盖签名章后才能发出。签

浅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

浅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亭"意象 摘要: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总要借助大量意象的组合来描绘一定的环境,渲染一定的气氛,进而表达、抒发某种情感,在这些含量丰富的意象之中,亭意象是意象群落中审美意蕴较为丰富的一种。而亭意象的审美意蕴主要通过外观造型、色彩调配和意境等方面表现出来。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中亭意象审美意蕴的研究,可以从中体验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特征和精髓。 关键词:亭;亭意象;亭意境 亭子作为一种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频繁出现,尤其是魏晋南北朝之后,亭子大肆修建,文人墨客多在有亭子之处或宴会、游玩,或观景格物,或送别亲友,总之,亭子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与气质。亭意象是众多意象中的一个,深刻地挖掘其意义,有利于我们加深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感受国学的魅力。要比较全面的了解亭子这一意象,需从造型、色彩、景观和意境来解析。 一、造型之美 亭是无墙、无门、无窗但有顶且顶的样式十分丰富的一种建筑物,它具有空间开敞、内外通透、灵巧别致、形象鲜明、飘逸洒脱,居高傲视等特征。亭的外观美被文人们充分地发掘了出来,常被比喻为君子傲视独立的形象,代表一种开放的姿态和广阔的空间与宽阔的胸怀,其意象也因造型上的特征而具有卓尔不群、飘逸灵动的美,生发出通透、轻灵、飘逸、超拔等审美蕴涵。 1. 空灵览翠———通透之美 亭无墙、无门、更无窗,四面通透,既能八面迎风,又可远望群山、近观池鱼,坐、站之间,即可深察万物、悟天地宇宙之理。不像宫室馆阁将人几乎封闭与其中,让人无法将视野引向宇宙自然,引向天地万物,使人在获得了安憩的同时,可以观照外部宏大宽广的世界。 由于亭具有无墙、无门、无窗的特性,游客在亭中观景,视线不会受到遮蔽,视野就显得特别开阔,又因为亭多建在高处,立于其中,远景近景皆在眼底,所以通透的亭成为了观赏远山近水的绝佳平台,古人也将其把亭赏景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亭在诗文中也因此具有了高敞、空灵、通透的意象特征。充分体现这些特征的诗歌有很多,如陆游在其作品《巴东令廨白云亭》中说:“常倚曲栏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1](P52)韩愈《诸亭》云:“莫教安四壁,面之看芙蓉。”[2](P850)此二者都说其虚设四壁,可以远观的功能。宋朝杨万里在其诗歌《晚登净远亭》中说道:“簿书才了晚衙催,且上高亭眼暂开。野鸭成群忽惊起,定知城背有船来。”[3](卷七十二)言公务冗繁无趣,登高亭开倦眼,;唐鲍君徽《东亭茶宴》:“闲朝向晓出帘栊,茗宴东亭四望通。远眺城池山色里,俯聆弦管水声中。”言因亭通透而可以极目四望,远眺四周的城池山色而不被障目。唐刘禹锡《洗心亭记》:“余始以是亭环视无不适,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故名洗心。”[4](P84)亭因适乎目而适于心,目无阻拦而心中豁然清爽,亭的空灵能让人的心洗尽覆在其上的杂尘,这就不仅仅停留在观赏的层面上了,而是由目转心,亭的通透之美感染了诗人,使壅塞的内心变得透亮。又如明李东阳《南山草亭记》载:“邑人陈君德修居东北隅,尝诛茅构亭适际山半以周览宇宙,流观江湖,凭 几据榻,则目迴颈,间有舟车杖履旬日之所不能至,盖兹山之尤胜者也。”[5](卷三十一)在亭中而可“周览宇宙”,放目四顾,可以看到“舟车杖履旬日之所不能至”的风景,也是因亭的通透之故。文人喜欢在亭中观览,源自于内心对自由的渴望和去蔽的追求。 2.有亭翼然———飘逸之美 名列“唐宋八大家”的欧阳修在其作品《醉翁亭记》中曾这样描写亭的外观:“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6](P357)“翼然”,这就是亭的外部特征给欧阳修

2020年常用修辞手法大全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常用修辞手法大全 1、比喻 依据联想和想象,抓住本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描写所要表现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叫比喻。在文学作品中,比喻可以形传神;在政论文中,可使道理浅显易明。比喻是一种运用最为广泛的修辞方法。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荷花》 (2)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长城。《观潮》 (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2、比拟 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把此物当作彼物来说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比拟可以寓情于物,借物抒情。 (1)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金色的草地》 (2)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桥》

(3)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唱歌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桥流水人家》 (4)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拟物) (5)蜡炬成灰泪始干。(拟人) 3、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本来的名称,而借用和该人或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去代替的一种修辞方法。借代可使语言形象鲜明,变化说法,避免语言直白,还可使语言简练、含蓄。 (1)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十里长街送总理》 (2)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大蝴蝶,橘红色的身子布满墨绿色的斑纹,呼扇着翅膀缓缓上升。《放风筝》 (3)他开始教化“星期五”。“星期五”很快成为他的好帮手。《鲁滨孙飘流记》4、夸张 用远远超过客观现实的说法来渲染强调事物的某一特点的修辞方法。夸张既可以对事物夸大升级,也可对事物缩小降级。夸张可以渲染气氛,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强语势,加强幽默感。 (1)那当然,“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可爱的草塘》 (2)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趵突泉》

英语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运用.docx

英语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运用一部优秀和广为流传的英语文学作品,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作者必然是经过精雕细琢的。纵观西方文学作品的发展历程,其文学作品的来源是现实的社会,同时也比现实社会水平高,其中的差别就在于文字之间修辞手法衬托效果的加强,例如经常见的比喻和拟人等,在能够充分体现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问题的同时,把目光着重放在修辞手法的选择使用上,不同风格采取不同修辞手法使得作品文字表现更加灵活和生动形象,不呆板也不陈旧,其蕴含极高的艺术气息,能够让读者产生耳目一新的直观感受,对文学作品赏析以及流传具有加强的推动作用。 一、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 比喻在英语的文学作品中,是经常能够看到的,用得也比较多。把两个不同性质事物的相似点加以描述是这种修辞手法运用的艺术表现形式,对原本的事物特征的描写会更加生动,比喻修辞手法有四种,包括明喻、暗喻和借喻以及提喻,本文只要分析前两种常见的使用。提到明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中的明喻使用与国内汉语文学作品大致相同,是一种比较基本的比喻手法,都是通过对两种不同类型的事物以及现象的相同之处加以文学性的描述,极力突出喻体与本体之间的相通处。在英语文学作品中一般使用Like、asif、asthough等词汇来进行明喻,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大咖把明喻修辞手法运用到了极致,就像莎士比亚的一些作品中,会这样写:“你和我之间的思念就像是食物对生命一样的”,把两人之间的思念与食物对于生命的

重要性加以比照,鲜明表达出作者内心愁苦的真实情感以及对亲友的思念之浓,引起读者内心的共鸣,加强读者对作者情感的体会。暗喻相对于明喻来说,层次感更强而且所表达的情感要更强烈。暗喻手法并不是用一些比喻性的词语来写的,是把这个东西当成另外一件东西来写,一般只会出现喻体而本体并没有直接显现出来,暗喻适合用于深厚情感的比喻,感情色彩较为丰富与浓厚,耐人寻味的文学表达能够勾起读者对作品的无限思考与遐想。就像伟大诗人雪莱所提到正待觉醒的奴隶就像沉睡的雄狮一般,此作品是鼓励与推动奴隶制度的经典作品之一,奴隶与雄狮,觉醒与沉睡两者的相互对照,加强了被压迫阶级对自由,对民主的渴望,其中的鼓励作用坚定了奴隶阶级推翻上层阶级统治,推翻奴隶制度,寻求自由平等的信念。 二、象征修辞手法的运用 象征修辞手法在英语诗歌、小说以及散文中的运用较多,通过对现实社会中某些事物和现象的表达,间接传达出作者写作意图以及中心思想。就像《荒原》这部文学作品,作者是英国著名诗人艾略特,作品中对很多典故、语言、神话等有着很大篇幅的描述,看似与社会现实联系不大,但作者所描绘的其实是象征该历史阶段现实社会真实形象,把资产剥削阶级丑恶面孔与野蛮、寸草不生的荒原进行对比,在书中对资产阶级所作所为只字不提,但对腐败资产阶级的批判充满字里行间。作品第一部分就使用了大量的象征修辞手法,其中对荒原树木、石头、生物以及村庄等事物的描述,采用了大量阴暗和消极的词汇,勾勒出一幅万物凋零、在荒原中谋求生存极其困难的画面。实

浅析方言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开题报告

附录A学生用表 : 贵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 附表

个别作品的微观研究。 三、主要研究或设计内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思路: 论文将结合语言的流变和方言小说从开始到繁荣再到冷清的发展演变,从三个方面论述 方言在《红旗谱》中使用的具体功用和意义,文章结构如下: 1从现代语言的流变看方言于文学的关系 2、方言之于文学的特殊功用 3、方言在《红旗谱》中艺术表达方面的功用 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 需要认真阅读原著及查阅相关方面的图书、学术论文等资料。 可以通过学校图书馆、网络资源以及自行购书等途径收集论文所需材料。 五、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1月1号—1月20号开题 1月20号一—2月2号收集资料 3月1号- —4月1号初稿 4月1号- 4月20号二稿 4月20号一5月10号定稿 六、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1]郭志刚?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2]杨振兰?现代汉语词彩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 [3]河北人民出版社.河北风物志[Z].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 [4]梁斌.红旗谱[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5]梁斌.漫谈<红旗谱>的创作[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6]小说丛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7]姚殿芳.老舍小说叙述和描写的语言艺术[A].北京:北京大学中文系,1987.

[8]谢福铨冲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9]谢苍霖.绰号异称词典[Z].南京:江西高校出版社,1999. [10]梁斌我在深入生活[M],北京:文艺报,1987. [11]论白话为维新之本[N],北京:清议报全编(卷二十六),1907. [12]汉字索引制及西洋文学[N],北京:新青年第4卷第5号,1924. [13]上海:新青年[N]第4卷第1号,1922. [14]胡适.答黄觉憎君折衷的文学革命论[N],北京:新青年第5卷,第3号. [15]袁宾,等?二十世纪近代汉语研究,书海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16]倪海曙冲国语文的新生,时代书报出版社,1949年。 [17]陈望道?关于大众语文学的建设[M],上海:申报?自由谈1923. [18]大众语论[N],载文学第3卷第2期. [19]白春仁.文学修辞学[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 [20]高天如冲国现代语言计划的理论和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21]黄遵宪.黄遵宪诗选?杂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2]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0卷第1期七、指导教师意见和建议: 选题不错,往届没有做过。在具体的论述时,希望尽可能的广泛收集材料,做到有理有据,论述充分。同意开题。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说明:1、论文(设计)类型: A —理论研究;B —应用研究;C —设计等; 2、论文(设计)来源:指来源于科研项目、生产/社会实际、教师选题或其他(学生 自拟)等; 3、各项栏目空格不够,可自行扩大。

公文写作练习题

公文写作练习题 试题 1:新的规范性公文产生了,对同一事物约束、规范的旧文件应()。 A: 两法并存 B: 新不废旧 C: 相辅相成 D: 废止旧法 答案: D 试题 2: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是发文处理中的()。A: 会商 B: 审核 C: 注发 D: 签发 答案: D 试题 3:公文的形成与发挥作用须依赖于()。 A: 公文处理 B: 收文处理 C: 发文处理 D: 办毕公文处理 答案: A 试题 4:以下关于公文对外发出的说法,正确的有:()。 A: 机要交通适于密级为秘密、机密的公文传送 B: 电信传送的优点不仅在于其迅速快捷,更在于其可靠性 C: 普通邮寄只能用于传递无保密要求的公文 D: 公文可以通过间接传递通道转投,多数情况下需直接传送 答案: C 试题 5:以下关于办毕公文的处置说法错误的是:()。 A: 销毁是指对失去留存价值或留存可能性的办华公文所做的毁灭性处理 B: 清退公文可以成批定期进行,也可不定期进行,甚至阅后随即清退 C: 无论何种情况,个人都不得私自销毁公文 D: 立卷的基本方法是把握公文特征,进行有效的分类、组合、编目 答案: C 试题 6:以下活动,不属于注发流动的是:()。 A: 解决图表与正文,注码与注文的衔接和页码编排问题 B: 向催办部门或人员销办 C: 赋予发文字号 D: 明确公文制作方式与发送方式 答案: A 试题 7:关于公文组织传阅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比较适合公文传阅的路线形式为树型、轮型、星型 B: 为提高传阅的效率可以多种形式适当分流,如复制若干副本,分别投入运转 C: 建立严格而简便易行的传阅登记手续

机关公文写作的十个基本功

机关公文写作的十个基本功 起草公文是机关干部的一项基本功。作为机关干部,要想提高机关公文写作能力,成为公文写作的行家里手,须牢记以下10大关键词: 1.“登高望远” 起草机关公文,就是要善于站在全局和理论的制高点上思考问题、提出对策,文以载道,突出文字材料的思想性,给人以启示和共鸣。文章依赖“思想”而永生,因无“灵魂”而猝死。写材料首先一定要注意提炼“思想”,善于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着眼全局看局部,不就事论事,把具体的东西理论化;善于紧密结合单位实际,既不违背上级精神,又能突出单位特色,把上面的精神具体化;善于运用新语言、新事例,不简单“重复过去的故事”。而是把传统的东西现代化。 2.“返璞归真” 俗话说:话需通俗方传远。写材料要想达到“纯自然”的状态,一定要多使用通俗易懂、平实准确、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来揭示公文的主旨,绝不能像文学语言那样进行描写和夸张,否则会给人以哗众取宠的感觉。 3.“悉心揣摩”

公文不是用来记录个人见闻的,也不是阐发个人见解的。而是秉承领导旨意、根据工作需要写的。这就要求起草公文时,一定要用心揣摩领导意图、思维方向、关注的重点等等,想方设法把领导的思想和意图理解准、领会透,而不能断章取义、随心所欲,更不能“另起炉灶”。处处留心皆学问。要通过细心观察、悉心揣摩、科学分析,努力去挖掘、扩展、完善、深化和延伸领导的意图,力争把感性的东西理性化、不完整的东西系统化。 4.“量体裁衣” 胡乔木同志曾告诫机关的同志:“写文章用材料是为了说明观点,文章写出来叫大家看不清楚,就是不鲜明,就是材料与观点没有联系好,每个观点应该接着有事实作证明,不能证明观点的事实不要用。”因此。起草公文一定要学会“量体裁衣”,也就是要切实处理好表达观点与选用材料的关系。对于出思想、出经验的系统性文字材料,不少人感到力不从心,这就需要认真地钻研,努力做到鲜明清楚、纲举目张。 5.“借梯上楼” “借梯上楼”,也就是善于收集整理各种资料,用心学习运用他人的经验,做到少走或不走弯路。积累的重中之重是储备观点,要注意积累一些有战略性的思想,在关键时候能用上一个观点、一个事例、一句话,就实现它的价值了。除了积累,关键还是要用活用好相关资料,既要

公文写作中的细节问题

公文写作中的细节问题 公文写作中的细节问题对于经常与文字打交道的文秘人员而言,掌握文章写作的一般规律,具备各种常用文体写作的基本能力,把握公文写作的具体细节,是我们必备的素质。下面简单谈一谈公文写作中的一些基本常识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 题。一、做好准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准备充分,起草公文才能奋笔疾书,一气呵成,反之就只能不知从何处入手,“十步九回头”,写了撕、撕了写,别别扭扭,很难写出“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的公文来。那么,起草公文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呢?一要提高个人的思想修养和学识储备。一方面,正确的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艺术观、美学观、历史观、伦理观、文化观对作者的文风、作品的质量至关重要。古人说:“志高者意必远。”写作者树立了正确、远大的理想,写作时才能正确地“言志”,做到文意深远。另一方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者只有博览群书,对各方面的知识才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同时,公文写作要求的学识既要博,也要专,假如写经济方面的材料,没有经济学理论作基础,写政党建设的材料,没有政党理论作基础,那是写不出好材料的。所以,平时我们要强化自己的思想境界修养,要增进自己多方面的文化科学知识的素养。二要掌握领导意图、语言风格。所谓“领导意图”,就是领导对撰写某一公文的目的和打算。如果在起草公文前,不了解领导意图,只能是自作主张,瞎写一气。所以,在公文写作前,必须把领导意图搞清楚。对领导意图,了解得越具体越好,越透彻越好。当然,有时领导对领导意图不可能谈得那么具体、那么透彻,这要靠公文写作人员平时对近期领导关注问题的掌握程度了,要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了。有了领导意图,写作就有了“尚方宝剑”,就知道写些什么了。“语言风格”就是领导讲话风格和习惯。如果不了解领导的语言风格,讲话稿写的再好,与领导行不成共同语言,领导也不会欣赏。这就要求作者经常参加会议,感受气氛,通过多种途径掌握领导的语言风格。三要学习有关文件和报刊,深刻领会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是各级党政组织工作的指南。掌握了这个指南,工作就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离开了这个指南,就会迷失方向,甚至会走到斜路上去。公文写作人员,只有深刻领会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才能在公文里正确体现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才能保证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在当地的贯彻和落实。所以,在起草公文前,我们必须通过学习,把近期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领会深透,把准当前时代的脉搏。这是非常重要的。四要了解当地实际。各级党委的任务,就是要做好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与当地实

浅议文学作品中的色彩美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a10328039.html, 浅议文学作品中的色彩美 作者:赵小新 来源:《语数外学习·中旬》2013年第12期 语文教学不仅要传递信息、传播知识、提升学生的“智商”,更要交流思想、培养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情商”。帮助学生认识、理解、欣赏文学作品中的色彩美,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学生“情商”、完善学生人格的有效途径。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说:“诗歌就像图画。”图画离不开色彩的和谐,有了色彩,图画才缤纷斑斓、情趣盎然;色彩入诗,就更显得文美意丰,趣蕴其中,诗因色彩而增辉。其实,何止诗歌,凡文学作品,皆是具有色彩之美的。 一、色彩是文学作品产生视觉美的前提,它可以状物、绘景、写人,形成“象” 色彩是最易进入感官的内容,尤其是对于眼睛来说,具有某种吸引力,起着“诱饵”的作用。有了色彩,文学作品也就有了图画美、视觉美。 1.以色彩状物,生动逼真 色彩本是客观事物的外在表现形态,大自然的每一种事物都有色彩的变化,有了色彩的参与,万事万物才鲜活了起来。 唐朝刘禹锡有诗云:“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洞庭湖心、青山一点,这么苍翠,这么小巧,蹲在蜡月清辉的水面上,就象白银盘中放着一颗小青螺。浩瀚无边的洞庭湖,美而神秘的君山,就这样生动地呈现在了读者的眼前。 2.以色彩绘景,景秀情蕴 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写的是虚景,想象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展现出一派新的气象。雪中的景象在苍茫中显得雄伟,雪后的景象则在清朗中显得娇艳。“红装素裹”把江山美景比作少女的衣装,形容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 3.以色彩写人,形神兼备 鲁迅在小说《孔乙己》中是这样描绘孔乙己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的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脸色青白”,说明孔乙己长期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营养不良,生活困窘;“胡子乱蓬蓬、花白”,说明孔乙己年纪已大,处于风烛残年,精神萎靡不振。寥寥几句,鲁迅先生就勾画出了一个穷困不堪、好逸恶劳、遭受欺凌、迂腐可怜、身份十分特殊的形象。再如描写孔乙己为自己辩解“窃书不能算偷”时的外貌:“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作者将孔

公文写作训练

公文写作训练 一、填空题 1.机关公文格式化是公文性和化的标志,同时也是机关公文和在形式上的具体体现。 2.格式化对公文运作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便于公文的和,便于公文的和,便于公文的和。 3.一份机关公文在文面上可分为、和三个部分。 4.发文字号由、和三部分组成。 5.党政机关公文的秘密等级有、和三个等级。 6.公文标题由、和组成;公文标题是公文的概括。 7.主送机关是公文所主要发往的机关,即公文的对象,也是公文的机关,故又称。 8.成文时间是指对公文的签发日期,一般以的签发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的签发日期为准。 9.抄送机关是指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或

公文内容的其他相关机关。 10.印发机关是指负责公文和的部门,一般是指发文机关的机构。 11.行文关系应根据和确定。12.实施中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现就、现在就把) 13.对违反本通知规定的,要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遵照、依照) 14.《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我省对土法炼油的企业予以坚决取缔、关闭。(依 照、参照) 15.现将《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颁发、印发)16.请准函的结束语应为(当否,请批示;可否,望函复) 你厂托运的机器部件已于10月8日运抵杭州,请速派人到良山门货运站提取,特此( )。[通过信件相告] 17我局拟于12月30日晚借用你厅礼堂召开迎新春联欢晚会,可否,请( )。为了筹集钱塘江第二座大桥公路桥的建桥资金,根据“以桥建桥”的原则,经请示上级同意,决定对钱塘江大桥过往机动车辆收

取过桥费。( ) 18 关于去秦山核电站参观一事,己同该厂( )妥当。[联系商量] 19 此类问题应尽可能( )解决。[在原地] 20 经全体同志努力,大会筹备工作已经全部( )。[已经安排好] 21 该厂定购的首批机械设备,己( )运到。[合乎预定的日期] 二、是非题 1.公务文书就是党政机关公文() 2.报请性公文一定是上行文() 3.平行文既可以上行,也可以下行() 4.紧急公文是指有送达时限要求的公文() 5.任何人都能成为公文的作者() 6.秘密公文均应标识份数序号() 7.发文机关名称既可以用全称,也可以用简称

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修辞手法

使用修辞格的言语 1、比喻 依据联想和想象,抓住本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描写所要表现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叫比喻。在文学作品中,比喻可以形传神;在政论文中,可使道理浅显易明。比喻是一种运用最为广泛的修辞方法。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荷花》(2)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长城。《观潮》(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2、比拟 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把此物当作彼物来说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比拟可以寓情于物,借物抒情。 (1)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金色的草地》 (2)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桥》 (3)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唱歌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桥流水人家》 3、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本来的名称,而借用和该人或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去代替的一种修辞方法。借代可使语言形象

鲜明,变化说法,避免语言直白,还可使语言简练、含蓄。 (1)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十里长街送总理》 (2)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大蝴蝶,橘红色的身子布满墨绿色的斑纹,呼扇着翅膀缓缓上升。《放风筝》 (3)他开始教化“星期五”。“星期五”很快成为他的好帮手。《鲁滨孙飘流记》 4、夸张 用远远超过客观现实的说法来渲染强调事物的某一特点的修辞方法。夸张既可以对事物夸大升级,也可对事物缩小降级。夸张可以渲染气氛,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强语势,加强幽默感。 (1)那当然,“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可爱的草塘》 (2)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趵突泉》(3)女人的又矮又瘦,身子很单薄,简直一阵风能把她吹倒似的。《古井》 5、拈连 利用上下文语义的关联,把适用于彼事物的词语顺势拈来巧妙地连用到此事物上的一种修辞方法。拈连可以使语言新颖、独特,活泼、自然,往往可以从事物的表面引到事物的实质。 (1)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