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贝类生长发育研究进展

贝类生长发育研究进展

贝类生长发育研究进展
贝类生长发育研究进展

贝类附着变态研究进展及其未来工作规划

秦骥

底栖无脊椎动物专业

学号:22420080150111

引言

浮游幼体的附着(settlement)和变态(metamorphosis)是海洋底栖动物生活史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其种群分布及数量变动,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学问题。双壳贝类幼虫变态机理研究对于阐明双壳贝类的数量变动、资源保护以及增养殖的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体的附着和变态过程也涉及重大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变化,是重要的发育生物学问题,相比其他模式生物,海洋生物有其自身独特的一面。另一方面,防止海洋污损动物幼体的附着是海洋设施防污技术的关键,阐明幼体附着和变态的机制,将为防污新技术的研发提供新思路。因此研究幼体的附着和变态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研究拟解决贝类附着的分子调控机理,深入到分子水平对附着变态现象进行阐述,研究其诱导因子,调控路径。为人工大规范整齐诱导贝类幼体附着变态、发展贝类增养殖、研究基础发育生物学问题、为防污新技术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正文

1 科学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养殖大国,同时也是海水养殖大国,是世界唯一一个水产品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2005年水产品养殖产量占总产量比重的66.47%。由于中国近海捕捞资源逐年衰退,以及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划定,中国传统的海洋捕捞业务面临“无鱼可捕”的资源性难题,而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使得人们对海洋产品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大幅提高,供需矛盾突出,大力发展海水养殖成为中国海洋渔业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目前,海水养殖产业正处于新一轮快速发展的良好时机,海水养殖产量持续增长。海水养殖产量1978年为45万吨,1992年为243万吨,1999年为974万吨,2005年产量达到1384万吨,占海水产品总产量的48.79%,其中,沿海地区贝类养殖总产量达到1067.54万吨,占海水养殖总产量的77.09%,贝类养殖具有食物链短、定居性强、育苗和养殖基础好、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海水养殖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近十几年来,我国的贝类养殖业发展迅速,到1996年,我国在贝类养殖规模和产量上均居世界第一位。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贝类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又为贝类养殖业的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但从整体上讲,我国贝类养殖产量的提高主要依靠养殖规模的扩大和人力、物力的大量投入。随着养殖面积和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大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变,近几年出现了严重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单产降低、品质下降、大面积死亡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水产养殖业迫切需要生长快、品质优、抗逆能力强的养殖贝类新品种,以推动贝类养殖业的发展(王清印和杨爱国,2000)。人工育苗是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大规模苗种生产和新品种培育关键环节。上世纪70年代贻贝育苗技术的突破和80年代扇贝工厂化育苗技术的成熟,使得浅海贝类养殖成为支撑我国海水养殖产业的重要支柱。贝类育苗过程可分为亲本培育、催产孵化和幼体培育等过程。而验证制约苗种数量的一个问题就是附着变态后的苗种太少,或者不附着变态。

大部分海洋底栖动物在生活史中具浮游幼体(larva)阶段,幼体经短期浮游生活后,即下沉至基质表面爬行、探索并最终附着于表面,其形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变态成为与成体形态相似的稚体(juvenile)。贝类幼虫附着变态研究在本世纪30年代便引起海洋生物学家的兴趣,进入80年代后引起广泛的重视和研究。在化学诱导方面如诱导物、受体及调控机理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有很多问题并没有弄清楚。

浮游幼体的附着(settlement)和变态(metamorphosis)是海洋底栖动物生活史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其种群分布及数量变动,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学问题.双壳贝类如扇贝、牡蛎等是我国主要的浅海养殖种类。双壳贝类的大量养殖需要有充足的苗种来源,但在苗种培育过程中,幼虫的大批死亡往往发生在幼虫的附着变态阶段,严重制约着双壳贝类苗种的生产。在自然海区中,据估计,只有不到5%的双壳贝类幼虫能够发育成成体贝,95%以上的幼虫都在中途死掉了,其中大部分是在附着变态过程中死亡的。因此,怎样提高双壳贝类幼虫的变态率以及缩短变态周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依赖于我们对双壳贝类幼虫变态机理的了解上。因此,双壳贝类幼虫变态机理研究对于阐明双壳贝类的数量变动、资源保护以及增养殖的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幼体的附着和变态过程也涉及重大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变化,是重要的发育生物学问题。同传统模式生物果蝇、小鼠相比,海洋生物有其自己独特的一面:变态过程十分剧烈,这里面的涉及到的细胞程序化死亡和干细胞分化就与两栖类幼虫和昆虫的相对缓慢的变态很不同,如此距离的变化,是否意味着新的细胞凋亡模式和细胞分化种类?阐明它们的机理为研究人类疾病,如癌症、帕金森综合症、器官再生、遗传病后天治疗等提出了新的思路。

另一方面,防止海洋污损动物幼体的附着是海洋设施防污技术的关键,阐明幼体附着和变态的机制,将为防污新技术的研发提供新思路。因此研究幼体的附着和变态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当前,附着变态的研究可分为三个水平:生态水平、生理水平和分子水平。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影响着海洋无脊椎动物幼虫的附着变态。将这三个水平有机的结合起来对于阐明这些因子在不同水平和时间对许多海洋无脊椎动物幼虫的附着或募集补充的模式有着重要作用(Rodrigues等,1993)。

海洋底栖动物浮游幼体附着和变态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前主要对一些基本理化因子和饵料生物影响的研究及对幼体附着和变态过程中幼体行为学和形态学的观察。至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现一些特殊的有效化学诱导物质,由此揭开了化学诱导研究的序幕。20世纪80年代后,综合考虑化学、物理和生物因子对幼体附着和变态的影响,该领域的研究获得迅猛发展,并深入到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幼体附着和变态的机制,成为海洋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其研究内容大体可划分为以下4个方面:

(1)幼体行为学和形态学。对几种重要的海洋底栖动物如藤壶和海鞘等幼体的附着行为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并用组织学的方法研究附着后幼体的形态结构变化及组织的发育。

(2)影响因子。在海洋环境中,物理因子、化学因子和生物因子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影响着无脊椎动物幼体的附着和变态过程.物理因子主要有温度、盐度、光照、水流流速、附着基表面粗糙度和颜色等;化学因子主要指天然诱导物如同种个体和微生物粘膜的分泌物和人工诱导物如金属阳离子和神经递质等;生物因子指幼体行为和生理状况等。

(3)机制研究。对一些重要的海洋底栖动物幼体的附着和变态机制有较深入研究,有的已进入神经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有关海洋底栖动物幼体附着和变态机制模型较成熟的主要有2个:以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幼体附着和变态为代表的双调控模型(Bonar 等,1990&Coon等,1990),以红鲍(Haliotis rufescens)幼体的附着和变态为代表的调节模型(Baxter & Morse,1987)。

(4)应用研究。海洋底栖动物幼体附着和变态的研究在水产养殖、海洋防污和海洋污染监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水产养殖方面,人工添加化学物质诱导经济贝类幼体的附着和变态,可缩短幼体附着和变态的时间,减少死亡率,增加苗种生产中的出苗量。目前在经济贝类苗种生产中得到应用的化学诱导物有GABA、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KCl。在海洋防污方面,海洋污损动物幼体附着和变态的抑制实验可作为实验室内检测化合物防污活性的生物

模型,快速寻找和筛选具潜在防污应用前景的化合物。当前在该领域得到应用的海洋底栖动物有藤壶、贻贝、水螅虫和苔藓虫等。在海洋污染检测方面,海洋底栖动物幼体附着和变态期对环境污染的高度敏感性及易于观察的特征使其成为近年来海洋污染检测的新的生物检测指标,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其幼体附着和变态实验可用于环境监测的海洋底栖动物有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石鳖(Ischnochiton hakodadensis)及纹藤壶(Balanus amphitrite)。

目前,国内对附着变态的研究在2000年以前还多集中在理化因子、微生物环境和药物诱导等方面上,近年,有张涛(张涛,2000)从细胞第二信使cAMP角度阐述了双壳类附着变态机理;卢素敏(卢素敏,2005)研究了菲律宾蛤仔附着变态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并克隆了一个组蛋白基因;王国栋(Guodong Wang,2006)确定了调控文蛤幼虫变态的肾上腺受体的类型,并对其幼虫的神经和肌肉的发育进行了研究。王晓梅(2008)进行了文蛤幼虫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的研究。

同时,国外现在对于海洋无脊椎幼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鞘幼体上,Arnold等在对三种海鞘(Herdmaniam,Ciona和Boltenia)的研究表明,编码EGF-Like信号肽的基因(Hemps

和Ci METAT)和编码EGF分泌因子的基因在海鞘的发育和变态过程中差异表达

(Arnold,1997a;Eri,1999;Davidson,2001)。Hemps编码一个新型的蛋白序列,这个蛋白在幼体获得发育能力和变态过程前几个小时表达量大大增加,其mRNA和蛋白都定位于乳状细胞和上皮细胞,这个区域是化学诱导变态所必需的(Degnan,1997b),如果变态时加入抗Hemps 的抗体,实验表面大量的企图基因的表达受到影响,因此Hemps信号系统被认为可以激活基因的表达(Green,2002)。

而关于贝类研究上,一直以来,研究人员比较关注腹足类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其在接受变态信号刺激中的作用(Morse et al.,1980;Marois and Carew,1990;Barlow and

Truman,1992;Pires et al.,2000)。而幼虫发育中的相关基因,也逐渐受到关注(Degnan et al.,1997)。Leise等(2004)在腹足类Ilyanassa obsoleta感受态幼虫中发现变态前幼虫顶神经节有神经元可以感受外源复合胺的刺激而发生变态,还发现抑制一氧化氮合成酶可以诱导变态,由于一氧化氮有抑制凋亡的作用,就利用TUNEL方法验证了他们的推断。双壳贝类的研究主要在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中的工作比较多,Favrel和他的同事研究了转化生长因子家族成员,认为其是使幼虫发育成感受态幼虫的关键基因(Favrel et

al.,1998;Lelong et al.,2000;Herpin et al.,2005)。Hinaman报道了5个HOX基因在鲍幼体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这5个基因分布在鲍幼体发育的不同时期及不同的组织,预示着HOX对腹足动物的发育有着重要作用(Hinman,2003);Jacksonz在2002年的一篇文章中

提到曾使用差异显示PCR技术展示鲍幼体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情况,对差异带谱的分析表面随着幼虫的发育,许多差异表达的基因被激活,并且他们也分离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差异表达标签(EST),这些标签或者于贝类的附着变态有关,或者与稚贝和成贝的结构有关(Jackson,2002)但是更详细的差异显示结果到现在未见报道。

相比昆虫的变态是由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2类激素调控(Thummel,1996;Gibert et al.,1996);两栖的蛙类的幼虫在形态转化期间有5种或更多的激素控制(Kaltenback,1996),海洋幼虫这方面附着变态模型还是停留在药理学的基础上,信号通路转导的细节还不是很清楚,关于基因调控的研究还是比较零散的,没有形成一个体系,对于深入阐明海洋贝类附着变态的机理还有着不小的距离。

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研究策略

贝类具有典型的两相生活史:浮游幼虫阶段和附着幼体/成体阶段。从浮游幼虫向幼体/成体阶段过渡的两个关键事件是附着和变态,这两个事件紧密关联,通常附着之后紧接着发生变态。变态期间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形态学变化,比如现有器官的重新组织和原基的分化。体躯图式在此期间发生剧烈变化,因此对贝类发育这阶段的研究能发现影响个体发育的重要因子,比如决定体躯图式的相关基因的时序表达模式、外在的物理化学因子与内在的形态建成控制基因的互作。

所有的体躯图式知识都表明两侧对称动物的形态建成由一系列被称为Hox基因的同源异型基因家族控制,这个家族的成员都是转录因子,能各自控制一系列下游基因的表达。不同成员在不同位置和不同时间表达造成了组织的分化和形态的建成。昆虫、人类和小鼠的Hox 基因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Hox基因家族是控制两侧对称动物体躯图式的决定性内在因子。多种软体动物中也发现了Hox基因家族,比如双壳类(Barucca et al., 2003)、腹足类(Hinman et al., 2003)和头足类(Lee et al., 2003)。这些发现表明贝类的体躯图式也由Hox基因家族控制,但由于贝类发育的多样性,Hox基因家族控制贝类体躯建成的分子机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尤为重要的是贝类在附着变态之后营底栖生活,活动区域狭小甚至固定,个体如何选择具有较多同类、食物丰富和较少敌害的栖息地对其进入繁殖群体非常重要。这表明在附着变态之前幼虫必须判断其所在的生境是否合适,而正是这个外在环境因子与内在的形态建成因子互作过程是贝类发育研究中最迷人的所在。因此我们迫切需要知道幼虫发育过程中形态建成控制基因如何按照时间和空间顺序表达,它们是如何使幼虫的发育停留在感受时期让幼虫有相对多的时间判断周围生境是否合适,它们又是如何感知幼虫已经“决定”停留下来开始附着,然后它们又如何控制个体完成附着和变态过程。

贝类发育研究的重点是附着变态过程,而其中关键点是控制体躯图式的基因、感知和分析环境因子的信号传导基因以及这两类基因的互作。控制体躯图式的基因不是单个的基因,而是一个复杂的基因家族,它们的成员在不同的组织按照某种时序有规律地表达,表达出的转录因子控制一批低一层次的转录因子基因,这些下一层次的转录因子又各自控制一批基因,通过这般金字塔控制模式最终完成精确的器官重建和组织分化。同时贝类幼虫为了判断未来合适的生长生境,需要综合权衡某一生境是否有足够多的同类,是否有充足的食物,是否安全,因此它们可能具有复杂的信号感受机制和分析机制,这个分析判断系统必然有大量的信号传导基因参与。可见贝类幼虫的附着变态过程有两类复杂的基因参与,要综合分析这两类复杂的基因体系最佳方案是依靠功能基因组学方法高通量地展示在不同发育时期表达模式呈现规律性变化的基因,从而可以发现整体的转录组变化,通过对这些基因的分类,不仅可以推测不同的细胞过程在此期间的变化,而且可以筛选出较可靠的体躯图式相关基因和信号传导基因。然后通过实验对具体基因进行功能验证,最终确定它们的生物学功能。因此本研究的内容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1. 根据牡蛎全基因组测序的情况,确定以牡蛎幼虫发育为本课题组的研究对象,建立牡蛎幼虫不同发育阶段的材料基地;

2. 建立合适的功能基因组学实验方法搜集牡蛎幼虫不同发育阶段的转录组信息;

3. 建立有效的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解读转录组数据,批量发现牡蛎幼虫发育相关基因和信号传导基因,提出牡蛎幼虫的发育模型和信号转导模型;

4. 建立引起牡蛎幼虫附着变态诱导因子的筛选工作;

5. 对上述牡蛎幼虫发育模型和信号传导模型及具体的关键性基因进行功能验证。

研究贝类附着变态,围绕一个机理的原则进行研究,即何种诱导因子引起了贝类的附着变态,然后解决变态过程的调控机理,在贝类体内发生调控的部位,这些基础研究,将提高我国的海洋科学研究水平,使其附着变态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于科普也将做出卓越的贡献,如同植物的光合作用一样,其贝类附着变态过程研究将是教科书似的内容,将永世流传下去。附着变态研究对于贝类的增养殖同样具有重大的意义:提高双壳贝类幼虫的变态率以及缩短变态周期,减少育苗成本,减少能源开支,避免造成浪费。在自然海区,附着变态机理的了解将对双壳贝类的数量变动、资源保护等作为理论支柱,将使我们更科学的规范海洋区域使用,做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同时,防止海洋污损动物幼体的附着是海洋设施防污技术的关键,阐明幼体附着和变态的机制,将为防污新技术的研发提供新思路。在对变态过程相关的一系列现象:如细胞程序化死亡,细胞分化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不同于人、小鼠、果蝇等传统生物的研究的角度上对生命的奥秘进行探索,总之,

附着变态研究在对未知科学世界的探索,治疗人类疾病、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等问题上,做出卓越贡献。

研究策略:

4 主要研究内容

本研究主要是深入到分子水平解决牡蛎、鲍、贻贝的附着变态机理问题,在建立它们附着变态基调控模型的基础上,对海洋贝类养殖、种群变化、增养殖、污损生物防治研究上提供理论依据。

1.调控基因的确定,搜集牡蛎幼虫不同发育阶段转录组学信息,建立有效的生物信息学

方法分析解读转录组数据,批量发现牡蛎幼虫发育相关基因和信号传导基因,提出牡蛎幼虫的发育模型和信号转导模型;从中发现的发育相关和信号传导的基因,如表皮受体(感受器)、转录因子、信号通路、细胞凋亡调控基因等,通过受体学研究方法、免疫学方法、蛋白质组学、传统分子生物学等方法,验证其在附着变态中的功能。

2.筛选环境中特异性和感受器结合的物质,即诱导因子的确定。结合生态实验,对环境

中微生物群落、微藻、大型藻类中的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筛选具有高效诱导能力的物质,对于其结合感受器,诱导机理进行研究。

3.幼体神经系统和激素分泌研究。利用免疫技术,结合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等设备

对幼体神经系统发育进行研究,对各个激素在其体内的定位和定量进行研究,确定其激素的分泌的时空变化。

4.肾上腺素、多巴胺受体偶连信号通路研究。肾上腺素、多巴胺受体都是属于G蛋白超

家族的蛋白,激动后,经典的信号系统和海洋生物中独特的信号系统研究。

5.对其启动的下游后续过程进行研究:细胞凋亡和细胞分化研究,幼体组织器官分化研

究。

该研究以期待得到确切的附着变态调控基因,明确贝类附着变态的诱导因子,揭示贝类附着变态过程及其调控路径,探讨贝类高效培育的新途径,同时对污损生物防治的新思路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领域突破的可能性:

1.国内外率先得到贝类附着变态的调控基因;

2.明确几种特异性的附着变态的诱导因子,并人工合成,为日后生产上应用做准备;

3.对贝类苗种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大幅度提高幼体成活率;

4.对阐明双壳贝类的数量变动、资源保护以及增养殖的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完善和深入阐明海洋贝类的附着变态机理,提高我国海洋领域研究水平,使牡蛎、鲍

成为海洋生物研究的模式生物成为可能;

6.对污损生物防治的新思路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

7.对细胞凋亡、细胞分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模型;

8.对受体学说进行补充,外源表达的受体蛋白可能成为新药的筛选模型。

参考文献

张涛.,2001.双壳贝类幼虫变态诱导及其机理研究.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卢素敏.,2005.菲律宾蛤仔附着变态过程中的差异基因表达与基因克隆.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王晓梅.,2008.文蛤幼虫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Arnold,J.M.,Eri,R.,Degnan,B.M.and Lavin,M.F.,1997a.A novel gene containing multiple EGF-like motifs transiently expressed in the papillae of the ascidian tadpole larva.Develop.Dyn.210:264-273.

Barlow,L.A.,Truman,J.W.,1992.Patterns of serotonin and SCP immunoreactivity during metamorphosis of the nervous system of the red abalone,Haliotis rufescens.J.Neurobiol.23,829-844.

Baxter,G.and D.E.Morse,1987.G protein and diacylglycerol regulate metamorphosis of planktonic molluscan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012285282.html,A.,84:1867-1870.

Bonar,D.B.,S.L.Coon,et al,1990.Control of oyster settlement and metamorphosis by endogenous and exogenous chemical cues. Bull.of Mari.Sci.,46(2):484-498.

Davidson,B.and Swalla,B.J.,2001.Isolation of genes involved in ascidian metamorphosis:epidermal growth factor signaling and metamorphic competence. Dev.Genes Evol.211:190-194.

Degnan,B.M.,Degnan,S.M.,Fentenany,G.,Morse,D.E.,1997.A Mox homeogene in the gastropod mollusc Haliotis rufescens is differentially expre during larval morphogenesis and metamorphosis.FEBS

Lett.411,119-122.

Degnan,B.M.,Souter,D.,Degnan,S.M.and Long,S.C.,1997b.Induction of metamorphosis in larvae of the ascidian Herdmania momus with potassium ions requires attainment of competence and an anterior signalling center Dev.Genes Evol.206:370-376.

Eri,R.,Arnold J.M.,Hinman,V.F.,Green,K.M.,Jonse,M.K.,Degnan,B.M.and Lavin,M.F.,1999.Hemps,a novel EGF-like protein,plays a central role in ascidian metamorphosis.Development 126:5809-5818.

Favrel,P.,Lelong,C.,Mathieu,M.,1998.Control of 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 in bivalve mollusc larvae: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a new factor from the oyster Crassostrea

gigas.Ann.N.Y.Acad.Sci.839,316-320.

Green,K.M.,Russell,B.D.,Clark,R.J.,Jones M.K.,Garson,M.J.,Skilleter,G.A.and Degnan,B.M.,2002.Sponge allelochemical induces ascidian settlement but inhibits metamorphosis.Marine Biology 140:355-363.

Guodong Wang,Baozhong Liu,Baojun Tang ,Tao Zhang,Jianhai Xiang.,2006.Pharmacological and immunocytochem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role of catecholamines on larval metamorphosis by

β-adrenergic-like receptor in the bivalve Meretrix meretrix. Aquaculture 258:611–618

Hinman,V.F.,O’Brien,E.K.,Richards,G.S.and Degnan,B.M.,2003.Expression of anterior Hox genes during larval development of the gastropod Haliotis asinina. Evol.Dev.,5:508-521.

Jackson D,Leys S.P.,Hinman V.F.,Woods R.,Lavin M.F.,Degnan B.M.,2002 Ecological regulation of development:induction of marine invertebrate metamorphosis. Int.J.Dev.Biol.46:679-686.

Kaltenback J.C.,1996.Endocrinology of amphibian metamorphosis.Ibid,403–431

Leise,E.M.,Kempf,S.C.,Durham,N.R.,Gifondorwa,D.J.,2004.Induction of metamorphosis in the marine gastropod Ilyanassa obsoleta:5HT,NO and programmed cell death.Acta Biol.Hung.55,293-300.

Marois,R.,Carew,T.J.,1990.The gastropod nervous system in metamorphosis.J. eurobiol.21,1053-1071.

Morse,D.E.,Duncan,H.,Hooker,N.,Baloun,A.,Young,G.,1980.GABA induces behavioral and developmental metamorphosis in planktonic molluscan larvae. Fed.Proc.39,3237-3241.

Pires,A.,Croll,R.P.,Hadfield,M.G.,2000.Catecholamines modulate metamorphosis in the opisthobranch gastropod Phestilla sibogae.Biol.Bull.198,319-331.

Rodrigues,S.R.,F.P.Ojeda and N.C. Inestrosa,1993.Settlement of benthic marine invertebrates.Marine Ecology Progress Series,97:193-207.

Thummel C.S.,1996.Flies on steroids—Drosophila metamorphosis and the mechanisms of steroid hormone action.Trends Genet 12:306–310

2020年免疫学指标应用研究进展

范文 2020年免疫学指标应用研究进展 1/ 6

免疫学指标应用研究进展【提要】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以慢性多发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新的实验室血清免疫学指标有蛋白类如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正五聚蛋白 3(PTX3)、葡萄糖-6 磷酸异构酶(G6PI)、脑信号蛋白 7A(Sema7A)、免疫球蛋白 G4(IgG4)和各种细胞因子类如白细胞介素(IL)-20、IL-21、IL-33、 IL-34、IL-35 等。 这些指标可能与RA 的发生发展相关,同时也可为治疗及评估预后提供新思路。 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为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特征的系统性疾病。 RA 疾病的活动期一般有血小板、血沉、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补体水平升高,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factor,RF)、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anticitrullinatedproteinantibodies,ACPA)及抗核抗体阳性等表现。 最新的 2010 年RA 分类标准和评分系统纳入了新的炎症标志物指标,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1]。 同时,除了经典的免疫学检查外,随着RA 免疫机制研究的深入,有更多的免疫学指标被发现及应用,本文对RA 的主要免疫学指标及其新进展进行综述。 1 蛋白类

1.1 血清淀粉样蛋白 A 血清淀粉样蛋白 A(serumamyloidA,SAA)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由肝脏产生,主要通过与血浆中的 HDL 结合发挥其生物活性。 既往许多研究表明 SAA 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表达升高,尤其当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关节炎患者和正常人相比时,SSA 在RA 患者中表达水平更高,并且与疾病活动度、CRP、血沉呈正相关[2]。 研究表明,SSA 在RA 中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 P38 有丝分裂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MAPK)信号通路来影响B 类Ⅰ型清道夫受体的表达,从而促进血管的生成[3]。 还有研究显示,SAA 比 CRP 更能反映RA 的疾病活动度[4]。 提示 SAA 可能是与RA 疾病活动度相关性更高的生物学指标。 1.2 正五聚蛋白 3 正五聚蛋白 3(pentraxin3, PTX3)在 1992 年被发现,它含 381 个氨基酸,属于正五聚蛋白超家庭。 PTX3 为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主要由肝细胞以外的多种细胞产生,正常情况下以备用形式储存在中性粒细胞的特殊颗粒中,当出现组织损伤及微生物感染等炎性反应时才释放出来,发挥其组织修复及重构作用[5-6]。 因其与心血管疾病有密切关系而备受关注,但最近研究发现,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如RA、系统性硬化症、小血管的血管炎等疾病中呈高表达[7]。 3/ 6

贝类学论文

《贝类学课程论文》 题目:双壳贝类能量代谢研究进展 学生: 学号: 专业: 电话:

双壳贝类能量代谢研究进展 摘要:双壳贝类的能量代谢是双壳贝类的经济种类收益的核心问题,也是提高双壳贝类经济价值的又 一途径。双壳贝类能量代谢的核心问题是阐明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分配以及与环境因子间的定量关系。本文 研究了不同物理和化学因素下,对双壳贝类的摄食率、滤水率、同化率、耗氧率和排氨率等生理指标的影响。 关键词:能量收支排氨率同化率耗氧率 0 引言 本文研究的内容是双壳贝类的能量代谢在不同因素影响下的特点,在中国对海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的同时,双壳贝类养殖技术的日益完善,为提高双壳贝类的产量,对前人方法作出的总结,为了提高经济类双壳贝类的经济效益,增加养殖户的效益。 1 双壳贝类的能量收支方程 能量收支方程是研究贝类生理能量学的重点,能量分配及各因素对这种分配的影响都能通过收支方程表现出来,许多贝类能量学研究者都把收支方程的建立作为研究重点。 1.1 能量收支方程的起源 贝类能量学研究起源于20 世纪60 年代,其核心问题是研究能量收支各组分之间的定 量关系, 以及生态因子对这些关系的影响。贝类能量学收支模型[1,2,3]可表示为: C= P + R + U +F , 式中, C 为贝类摄取食物中的总能量(即摄食能),P 为贝类用于生长消耗的能量, 包括个体生长能(P g) 和生殖能(P r),R 为贝类呼吸代谢消耗的能量(即代谢能),U 为排泄消耗的能量(即排泄能), F 为贝类摄取的食物中没有被利用而随粪便排出的能量(即排粪能)。 1.2 摄食能 摄食能是指鲍实际摄取的食物中所含的能量。在能量收支研究中, 摄食能的测定通常有直接测定和间接测定两种方法。直接法测量是直接测定实验前后食物的差量, 再测定食物的含能值, 即可得到最大摄食能。间接方法则是通过分别测定生长、代谢、排泄及排粪能, 然后通过能量收支方程求得。 实验表明,温度,水质,体重,饵料等是影响鲍摄食率的主要因子。摄食量随水温的上升而增加,水温低于7℃后则摄食量锐减。直到至2.5~2.9℃时仍有少量摄食的迹象。水温低于20℃时,摄食量随水温的下降而减少,至10℃时约减少50%,7℃时减少80%~90%,4℃时则基本停止摄食。 海水中的某些化学因子,如溶解氧、氨氮、硫化氢、等的含量,也能对双壳贝类的摄食活动造成影响。溶解氧是保证双壳贝类生理代谢活动最重要的水环境理化因子之一,溶氧不足,将可能抑制双壳贝类的正常生理活动,摄食量也将随之下降,甚至还可能导致双壳贝类死亡。氨氮对双壳贝类的机体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其含量过高,会对双壳贝类的摄食量等活动产生抑制作用,对双壳贝类造成毒害,甚至导致死亡。 1.3 呼吸能 呼吸代谢是鲍重要生理活动, 主要作用是维护鲍正常的新陈代谢以及其他生命活动, 其结果是消耗O2, 产生CO 2 并释放出热量。因此, 代谢能可通过热量计直接测定(量热法) , 但由于仪器及手段尚不能满足要求, 故通过测定鲍耗氧率然后换算为能量是目前被广泛采 纳的方法[4,5]。 在一定条件下,双壳贝类的耗氧量与水温呈相关关系,单位体重的耗氧量与体重呈负相关关系,即水温增高耗氧量增大,个体越小则单位体重的耗氧量越大。 1.4 排泄能 与其他水生动物一样,鲍的排泄产物主要有氨、尿素、氨基酸等, 其中氨占的比例最大,

理论免疫学研究进展

理论免疫学研究进展 (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辽宁沈阳,110032) 【摘要】理论免疫学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和解决免疫学问题,以及对免疫学相关的数学方法进行理论研究的一门科学。随着高通量方法和基因组数据的出现,理论免疫学从受体交联和免疫原理、jerne的相互作用网络和自我选择等经典建模方法开始向信息学、空间扩展模型、免疫遗传学和免疫信息学、进化免疫学、分子生物信息学和表遗传学、高通量研究方法和免疫组学等方面转变。 【关键词】免疫学, 理论;数学模型;生物数学 advances of theoretical immunology jin yan (basic medical college, liaoning universt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aoning shenyang, 110032,)【abstracts】theoretical immunology is to develop mathematical methods that help to investigate the immunological problems, and to study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n immunology. with the advent of high-throughput methods and genomic data, immunological modeling of theoretical immunology shifted from receptor cross linking, jerne interaction networks and self-non self selection, toward the informatics, spatially extended models, immunogenetics and immunoinformatics, evolutionary immunology, innate immunity

贝类学

贝类免疫学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系统性地介绍了贝类免疫学的研究进展,分别从贝类免疫的两大方面——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进行详细地分析。其中细胞免疫的论述包括吞噬作用,吞噬和杀伤机制,贝类血细胞的分类。体液免疫的论述包括凝集素、抗菌肤、溶酶体酶、化学递质。 【关键词】贝类免疫学细胞体液研究 【前言】贝类免疫学是新兴学科无脊椎动物免疫学中的一个分支,近些年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贝类的免疫反应系统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者密切相关,在抵御异物侵袭方面相辅相成,贝类通过免疫应答,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本文就从贝类免疫学的两大防御系统进行综述。 【正文】 1.贝类的细胞免疫 贝类血细胞参与了机体损伤的修复、贝壳的重建、吞噬异物颗粒和消除有毒物质等过程,是贝类免疫的主要承担者。异物入侵贝类机体直至异物被吞噬和消化的整个过程,需要血细胞内和血淋巴中很多物质的参与,一些学者指出该过程受到温度、盐度和污染物等环境胁迫因素的影响。张朝霞[1]等首次研究了对杂色鲍流行病病原弧菌具有良好抑菌效果的。种抗生素对杂色鲍血细胞的吞噬、趋化和溶酶体膜完整性等免疫功能的影响,发现种抗生素对鲍血细胞的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且促进血细胞吞噬活性的作用并非随抗生素的浓度上升而提高,以此说明贝类养殖中滥用抗生素和盲目加大投放浓度的严重后果,并发现链霉素用于治疗鲍弧菌病,不但可以显著地提高杂色鲍血细胞对病原弧菌的吞噬活性,对鲍血细胞的趋化和产生活性氧等免疫功能的破坏程度也低。 1.1吞噬作用 贝类的主要防御手段是由血细胞完成的吞噬作用(PhagocyLosis) 。吞噬作用能够清除入侵的病原体包括细菌、原虫、大分子物质及无机颗粒等。当外界条件改变,尤其是动物受到外界抗原物质刺激时,贝类的主要表现就是吞噬反应,而且其血细胞吞噬外来异物时,清除的速率大小取决于细胞表面的特征。在大多数报道的贝类中,吞噬作用主要是由颗粒细胞完成的,颗粒细胞表现出很高的吞噬能力,而且其吞噬能力与年龄无关,但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盐度等,透明细胞也具有一定的吞噬能力,但不是主要的。从免疫防御的角度讲,血细胞可以活跃地趋化到炎症和损伤部位,进行吞噬,是免疫防御的主要细胞类型。 1.2吞噬和杀伤机制 吞噬作用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趋化、粘附、内吞以及杀伤消化四个阶段。研究证明贝类血细胞可以向外源颗粒趋化靠近,贝类具有开放式循环系统,器官浸浴在血淋巴中,血管也没有完整的内皮系统,血细胞可以较自由地到达广泛的器官和组织。与外来物质的接触较为充分,因此,趋化的选择意义不像在高等动物那样重要。血细胞靠近异物后首先发生茹附,随后,血细胞伸出伪足对异物进行包裹,伪足相接触后细胞质膜融合,形成吞噬小体进入细胞。Cajaraville和Pal对贻贝(MYtilus edulis)亚显微结构的电镜研究表明,颗粒细胞和透明细胞都可以由局部细胞质膜内陷形成衣被小泡或无衣被的电子透明的内吞小体,完成内吞。LPGaII 等还证明内吞过程有细胞骨架的活跃参与。 血细胞对吞噬后的病原体的杀伤作用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实现,一是将外源颗粒内化后形成吞噬小体,然后吞噬小体与含有水解酶类的胞质颗粒融合,逐步将外源颗粒水解消化,颗粒细胞中的水解酶包括溶菌酶、磷酸酶、脂酶、蛋白酶、葡萄糖苷酶等[2]。Mohandas等[3]用扫描电镜的方法证明,在受到细菌刺激时,硬壳蛤的颗粒细胞在吞噬外来细菌的过程中,将溶菌酶释放到血清中,可见血细胞不仅直接参与吞噬反应,还释放水解酶类到血淋巴中参与体液免疫。Gushing等[4]用一种革兰氏阴性菌EMD-1作诱导源,对红鲍、粉红鲍、黑鲍进行注射诱导研究他们的兔疫反应,其结果表明,在体液中不仅发现溶菌酶,而且还发现了其

贝类设施养殖工程的研发现状和趋势

收稿日期:2014?08?15一修回日期:2014?09?27 基金项目:农业部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4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2312,41306152,31402283)作者简介:刘鹰(1969 )男,研究员,研究方向:水产设施养殖与装备工程三E?mail:yinliu@qdio.ac.cn doi:10.3969/j.issn.1007?9580.2014.05.001 贝类设施养殖工程的研发现状和趋势 刘一鹰1,郑纪盟1,2,邱天龙1 (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青岛266071;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摘要:综述了开展贝类设施养殖的重要性三介绍了国内外贝类设施养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列举了我国在贝类设施养殖方面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包括养殖设施二设备相对落后,机械化二自动化程度不高,水处理技术设备落后,基本为流水式开放系统等;提出了贝类设施养殖产业今后发展的重点任务应主要集中于贝类养殖设施装备与技术的建立和完善,养殖工厂设施设备及生产工艺的标准化设计,贝类养殖适宜生态环境条件的工程调控与优化等,在基础研究方面应重视工程设计的技术原理二贝类生长发育对环境因子胁迫的响应及适应机制二贝类 环境 设施系统综合调控机理研究等三关键词:贝类;设施养殖;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S954.3;S968.31一一一文献标志码:A一一一文章编号:1007?9580(2014)05?001?05 1一背景 1.1一贝类养殖已成为海水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全球贝类养殖产量稳定增长,且在水产养殖中的产值逐年增加三贝类养殖已成为海水养殖业中的第二大养殖种类[1]三目前,世界上贝类养殖种类主要包括牡蛎二贻贝二扇贝二鲍二菲律宾蛤仔二蚶等,主要养殖国家有美国二法国二英国二日本及中国等[2]三我国的养殖贝类种类已由传统的牡蛎二缢蛏二泥蚶二蛤仔4种发展到30余种,其中养殖产量较大的有长牡蛎二菲律宾蛤仔二贻贝二海湾扇贝二鲍二虾夷扇贝二泥蚶二缢蛏二栉孔扇贝等;养殖海区也不断扩大,贝类生产遍布我国沿海地区,养殖方式多样化,主要有滩涂养殖二池塘养殖二工厂化养殖和浅海养殖等[3]三 我国自2004年起成为世界最大的贝类生产国,占世界养殖总产量的68%[4]三2012年,我国海水贝类养殖总产量已达到1208.44万t,养殖面积达到147.489万hm2,约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1/5[5],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优质蛋白质的需求三1.2一传统养殖方式已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随着贝类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养殖方式 (包括护养增殖二天然采苗人工养殖二人工育苗人 工养殖等)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不但生产效益的可持续性得不到保证,还存在破坏生态环境和浪费资源等弊端,已不能适应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水产品质量下 降二养殖环境恶化二疫病严重等问题[6]三传统养殖生产过程中,由于养殖模式和布局二养殖对象搭配不合理(几乎全是滤食性贝类),养殖区出现了富营养化二天然苗种场严重破坏二苗种品质下降等诸多问题[7]三另外,传统的养殖区由于被围垦或征用及其周围海域污染对其造成的影响,使得适宜贝类养殖的区域面积正在逐年缩减[8]三1.3一设施养殖的产业优势 与传统粗放型养殖模式相比,设施养殖具有明显的优势三一是设施养殖的机械化二自动化程度较高,大大提高了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和稳定性;二是设施养殖通过工程技术与装备的生产应用,实现了集约化养殖方式,有效节约水资源和土地,是一种环保二节水二高产的养殖模式;三是从事设施养殖的人员大多具有较高的科技二文化素质,因此设施养殖的生产效率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也较高,对于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将发挥更大的作用[9]三设施养殖的优

贝类免疫学研究进展

贝类免疫学研究进展 摘要:综述了贝类免疫在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新进展,阐述了贝类血细胞中与免疫有关的结构和功能血细胞的培养和凋亡。贝类动物细胞免疫主要通过细胞的吞噬作用完成。溶酶体酶、凝集素、抗茼肽等体波免疫因子以杀茵、促进吞噬等方式参与贝类的免疫防御,阿片样活性肽、细胞因子、细胞激酶等是贝类免疫通信中的化学递质。化学递质通过介导免疫信号传导参与贝类的免疫防御,也是近年贝类的免疫研究的新热点。贝类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因子能显著改变贝类的免疫机能,贝类对生态因子的敏感性使贝类的生态学研究成为人类等高等动物的生态免疫学研究模式。 关键字: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化学递质;分子生物学 全面阐释贝类的免疫机制和免疫生态学机制,对于贝类自身抗病能力的提高和高等动物的免疫生态学研究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贝类的免疫反应系统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者密切相关,在抵御异物侵袭方面相辅相成,贝类通过免疫应答,提高机体的抵抗力。贝类的免疫学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目前,贝类免疫学研究已经从贝类血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体液免疫因子的发现和分离,进入到探索化学递质介导的免疫信号传导和各种免疫因子相互作用的阶段。本文就多年以来国内外对贝类血细胞的分类,血细胞中与免疫有关的细胞结构,血细胞的培养和凋亡,免疫因子及其在抵御病原生物入侵时所起的作用,与贝类免疫相关的基因研究,贝类免疫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免疫调节机理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做一综述。 l.贝类的细胞免疫 1.1血细胞的分类 对于贝类血细胞的分类,多数学者根据大小和胞内颗粒,将贝类血细胞分为有颗粒细胞和无颗粒细胞,而许多贝类还存在其他的一些亚型。分类方法多采用电镜观察结合一些细胞染色技术以及借助流式细胞仪将大小和粒度存在差异的贝类血细胞区分[1],张朝霞[2],提出细胞核质比和免疫功能特点是贝类血细胞分类的重要依据,结合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可以将杂色鲍血细胞分成两大类(颗粒细胞和无颗粒细胞),而无颗粒细胞又可以进一步细分成透明细胞和类淋巴细胞,两者在核质比和细胞免疫功能上明显不同。 1.2血细胞的功能 贝类血细胞参与了机体损伤的修复、贝壳的重建、吞噬异物颗粒和消除有毒物质等过程,是贝类免疫的主要承担者。异物入侵贝类机体直至异物被吞噬和消化的整个过程,需要血细胞内和血淋巴中很多物质的参与,一些学者指出该过程受到温度、盐度和污染物等环境胁迫因素的影响。张朝霞[2]等首次研究了对杂色鲍流行病病原弧菌具有良好抑菌效果的。种抗生素对杂色鲍血细胞的吞噬、趋化和溶酶体膜完整性等免疫功能的影响,发现种抗生素对鲍血细胞的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且促进血细胞吞噬活性的作用并非随抗生素的浓度上升而提高,以此说明贝类养殖中滥用抗生素和盲目加大投放浓度的严重后果,并发现链霉素用于治疗鲍弧菌病,不但可以显著地提高杂色鲍血细胞对病原弧菌的吞噬活性,对鲍血细胞的趋化和产生活性氧等免疫功能的破坏程度也低。 2体液免疫 在贝类的免疫系统中,除了细胞免疫方式外,血淋巴中的溶酶体酶、凝集素、非特异性抗菌肽等体液因子也发挥重要的防御作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协同作用,共同抵抗外来物质的入侵。 2.1溶酶体酶 溶酶体酶主要有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p葡萄糖甘酸酶、脂肪酶、氨肽酶、溶菌酶等,

贝类生长发育研究进展

贝类附着变态研究进展及其未来工作规划 秦骥 底栖无脊椎动物专业 学号:22420080150111 引言 浮游幼体的附着(settlement)和变态(metamorphosis)是海洋底栖动物生活史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其种群分布及数量变动,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学问题。双壳贝类幼虫变态机理研究对于阐明双壳贝类的数量变动、资源保护以及增养殖的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体的附着和变态过程也涉及重大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变化,是重要的发育生物学问题,相比其他模式生物,海洋生物有其自身独特的一面。另一方面,防止海洋污损动物幼体的附着是海洋设施防污技术的关键,阐明幼体附着和变态的机制,将为防污新技术的研发提供新思路。因此研究幼体的附着和变态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研究拟解决贝类附着的分子调控机理,深入到分子水平对附着变态现象进行阐述,研究其诱导因子,调控路径。为人工大规范整齐诱导贝类幼体附着变态、发展贝类增养殖、研究基础发育生物学问题、为防污新技术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正文 1 科学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养殖大国,同时也是海水养殖大国,是世界唯一一个水产品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2005年水产品养殖产量占总产量比重的66.47%。由于中国近海捕捞资源逐年衰退,以及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划定,中国传统的海洋捕捞业务面临“无鱼可捕”的资源性难题,而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使得人们对海洋产品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大幅提高,供需矛盾突出,大力发展海水养殖成为中国海洋渔业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目前,海水养殖产业正处于新一轮快速发展的良好时机,海水养殖产量持续增长。海水养殖产量1978年为45万吨,1992年为243万吨,1999年为974万吨,2005年产量达到1384万吨,占海水产品总产量的48.79%,其中,沿海地区贝类养殖总产量达到1067.54万吨,占海水养殖总产量的77.09%,贝类养殖具有食物链短、定居性强、育苗和养殖基础好、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海水养殖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免疫学检验技术的研究进展

2011年2月第49卷第6期 免疫学检验技术的研究进展 贺天辉 (贵州省德江县民族中医院检验科,贵州德江565200) [摘要]免疫学检验技术在临床医学和科研分析中占有重要作用,其发展也会为其他医学学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 文主要综述目前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应用及研究状况。 [关键词]免疫学检验技术;荧光素标记;酶标记 [中图分类号]R39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01(2011)06-14-02 现代免疫学检验技术源于标记技术在免疫学中的应用。科技的进步推动免疫检验技术的迅速发展,正从单一的免疫诊断技术向单细胞、多基因、微量化等方面发展。而哮喘、器官和骨髓移植、自身免疫性疾病、变态反应、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恶性肿瘤以及继发性和原发性免疫缺陷的临床诊断都客观要求免疫学检验技术更加精确,并且能够定量评价临床治疗的有效性。 1研究进展 1.1荧光素标记抗体技术 1.1.1流式细胞免疫荧光分析技术流式荧光免疫微球分析技术是建立在免疫荧光、免疫微球和流式细胞分析等实验技术基础上的一种新的血清学实验方法。利用荧光对抗体进行染色可以获得所需信息的原理而研制的流式细胞仪,具有激光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单克隆抗体技术特点,主要用于细胞表型、细胞内及核膜成分、DNA含量等领域的分析。它具有在同一试管中同步检测多种靶物质的潜在特征,受到许多临床检验学者的关注。迄今尚未进入临床应用。 1.1.2四聚体分析技术该技术利用T细胞表面的TCR可与构建的四聚体的表位肽相互作用而精确识别,从而可以高亲和力结合,进而达到检验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作用[1]。在此分析技术上衍生的检验方法主要有M HC-肽四聚体流式细胞技术、原位M HC-肽四聚体染色法、M HC-肽四聚体磁分离技术、M HC-肽四聚体ELISA技术、M HC-肽四聚体分子微阵列技术等,主要用于肿瘤抗原特异性T细胞、病毒等的检验。 1.1.3间接免疫荧光技术用作细胞内抗原定位或相应抗体检测的对照标准,主要用于抗病原体、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等以及其他呼吸道病原体抗体的检测等。可降低手工操作的误差以及提高标准化检测和自动化程度。该技术比较成熟,已经可以进行商品开发。 1.2酶标记免疫检验技术 1.2.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理论上只要是某一抗原纯品或相应的抗体,都可以用酶联免疫技术进行检测,因此,可溶性抗原、抗体系统都可以用该技术进行检测,广泛应用于各种微量蛋白(例如细胞因子、小分子激素、肿瘤标志物等)和血源病原体(抗原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ELISA)以免疫过氧化物技术为基础,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易于观察,便于大规模检查。已经用于临床应用。1.2.2酶联免疫斑点技术酶联免疫斑点技术是一种用于测定B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功能的分析技术,是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的发展和延伸。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的原理是在微孔培养板底部植入抗CK 或Ig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待检测样本进入微孔板内培养时,在有丝分裂原或者特异性抗原的作用下,活化记忆型T细胞或B 细胞,产生CK或Ig。细胞下方的固相单克隆抗体就会捕获CK 或Ig物质。细胞被清洗后,加入生物素化的第二抗体,抗体和CK 或Ig物质结合后,再加以酶做标记的生物素或亲和素反应,以酶底物显色,阳性细胞就可形成直径约50~200μm大小不等的圆形着色斑点[2],每一个斑点对应分泌CK或Ig的一个细胞,而特定阳性T、B细胞族群的产生则可以通过斑点直径的大小可以直接反映。酶联免疫斑点技术既可用于分泌抗体的B细胞,也可用于分泌各类CK的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技术也是T细胞功能检测的标准技术,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3]。 1.3新型标记免疫检验技术 1.3.1元素标记免疫检验技术元素标记免疫检验技术中的标记元素主要有镧系元素(Eu3+,Tb3+,Sm3+)和钌元素(Ru),其检验技术分别是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前者可以应用在两种指标的同时测定[4],后者可以在电场作用下反复被激发而使信号得以放大。 1.3.2核酸标记免疫检验技术其设计原理是核酸的扩增或转录翻译[5],扩增是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在较短的时间内按几何级数扩增,可以达到数百万倍;而转录翻译则是通过标记的抗体DNA与抗原反应后进行胞外转录翻译成相应的酶进行测定。这两种方法的检测都有较大的灵敏性,但还处在研究阶段。 1.3.3量子点标记免疫检验技术在传统的标记免疫分析技术中,放射免疫分析存在污染,酶免疫分析灵敏度较低,发光免疫分析和荧光免疫分析发光时间短,容易淬灭。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引起科学家重视的量子点由于良好的光电性能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开始在标记免疫分析中初步应用,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量子尺寸很小,电子和孔穴被量子陷域,连续能带变成分立能级结构,能够接受激发产生荧光,因此它实际上是一种探针。目前应用较多的是Ⅱ~Ⅵ族或Ⅲ~V族元素组成的纳米微粒。研究较多的主要集中在CdX(X=S、Se、Te),粒径范围为2~20nm,还有一些复合结构以及多层结构。在免疫示踪定位、生物多组分同时测定、细胞成像及疾病早期诊断中具有较广泛的应用价值[6-8]。 ·综述· 14中国现代医生CHINA MODERN DOCTOR

双壳贝类软体部位活性物质研究概况

双壳贝类软体部位活性物质研究概况 (作者: 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 ) 【关键词】双壳贝类;软体动物;活性物质;生物活性;综述 贝类隶属于软体动物门中的瓣鳃纲,现存种类有1万多种,主要生活在海洋和淡水湖沼中,由于其特殊的生活环境和生理构造,常被称为 “水环境检测器” [1]。贝类一般由软体部位和外壳组成,根据外壳的特点还可分为5类,而现阶段研究较广的为双壳贝类。据《内经》、《本草纲目》等古文献记载,贝类的软体部分不仅是食用佳品,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化学药物不良反应认识的提高,开发低毒高效的新药已成为热点。通过对贝类的深入研究,发现贝壳主要含有碳酸钙,其软体部位含有大量生物活性物质,且资源丰富,已经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是新药和功能性食品开发的重要切入点。笔者现将对国内外一些较常见的双壳贝类软体部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双壳贝类软体的主要活性物质 资料表明,各国学者应用现代研究方法已经从双壳贝类软体部位中分离和鉴定出了许多结构新颖、作用独特的天然物质,其中主要有

多糖及其复合物、活性肽、牛磺酸等,具有很高的药学价值。 1.1多糖及其复合物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研究发现,多糖及其复合物在生物体中不仅是作为能量资源和构成材料,更重要的是,它存在于一切细胞膜结构中,参与生命现象中细胞的各种活动,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功能。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从多种贝类软体中提取出具有与植物多糖相似生理活性的多糖类化合物,该类多糖的研究是新药开发的重要方向之。 尹氏等[2]采用超声波提取法,从文蛤(Meretrix meretrix) 软体中提取出含有生物活性的多糖类物质,并确定最佳工艺为超声提取30 min,提取2次,料水比例为1 : 20。王氏等[3]采用热碱提取法,从我国东海近江牡蛎肉中得到牡蛎多糖(Oysterpolysaccharides,Ops), 研究表明,该多糖能增强小鼠细胞免 疫、体液免疫功能,并有一定的抗肿瘤和抗氧化作用。沈氏等[4]在4 C时,用浓度为5%的NaOH溶液提取河蚌多糖,其纯度含量最佳,药理研究显示,该多糖具有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活性、增强巨噬细胞(M? )的吞噬作用等。周氏等[5]用乙醇沉淀法,从河蚌贝类中也得到一种多糖。 经过结构解析,表明此多糖的基本单元主要由葡萄糖、氨基葡萄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等4种成分组成。此外,还有多种多糖复合物

哮喘的新概念和免疫学研究进展

?专家讲座? 哮喘的新概念和免疫学研究进展 李明华 山东省青岛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青岛266000 近十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在哮喘病的病因学、遗传学、流行病学、免疫学、发病机理、病理生理学、诊断方法、预防、抗哮喘药物的药理学、新型抗哮喘药物的开发、吸入方法、物理治疗、心理学治疗、生活质量、哮喘病教育、哮喘病与过敏性鼻炎的关系、特殊性哮喘、计算机对哮喘病的管理和哮喘动物实验等方面的研究有了许多新的进展。现将有关哮喘的一些新概念及免疫研究进展加以论述。1 哮喘病的新概念 近年来哮喘病学的重大进展是认识到无论任何严重程度、任何类型的哮喘病的基本病理改变均是一种气道变应性炎症,这种气道炎症是引起哮喘病人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通气障碍、临床症状和疾病慢性化的关键。气道炎症机制的提出使哮喘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临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观点,并由此提出了以下新的概念。 1.1 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 无论任何严重程度、任何类型哮喘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均是一种气道炎症性改变。这种非特异性气道炎症是引起哮喘病人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通气障碍、临床症状和哮喘病慢性化的关键因素,在哮喘病的发病机制中,比气道平滑肌痉挛更为重要。研究证实,所有哮喘病患者的大、中、小气道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炎症,属变应性炎症(A llergric inflamm ati on),认为所有类型的哮喘病均与IgE有关,推测所有哮喘病患者的气道炎症均可能是变应性的。 长期的气道炎症可导致气道重塑(A irw ayrc2 m odelin s),包括气道平滑肌细胞的增生、气道平滑肌表现型的转变、气道基底膜增厚、腺体增生、炎症对气道粘膜的破坏和上皮脱落导致的上皮下纤维化增殖、胶原沉积等均可以引起气道管壁的增厚,使管腔直径变小,从而导致气道的重塑和重建。许多细胞因子(特别是生长因子)和基因表达参与了气道重塑的调节,气道的重塑和重建是导致哮喘慢性化的主要原因。 1.2 细胞因子已成为哮喘病治疗的重要免疫靶 随着对哮喘病免疫药理学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已经推出了许多新的用于抗变应性炎症的免疫调节药物。如1999年问世的抗IgE单抗、2000年问世的抗R an tes单抗等,抗Eo tax in单抗也将于2003年在英国上市。这些细胞因子调节均在防治变态反应和哮喘病方面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发现许多重要的哮喘病免疫治疗靶目标。①细胞因子(Cy2 tok ines):主要参与哮喘病发病机制早期阶段的调节,最为重要的是I L23、I L24、I L25、I L26、I L213、I L2 8、I L216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I L24、I L2 13参与IgE合成调节;I L23是一种强力的肥大细胞增殖因子;I L25是一种重要的嗜酸性细胞分化因子和B细胞生长因子;I L26是一种强力的B细胞分化和刺激因子;I L28是一种重要的炎性细胞趋化因子;I L216是一种重要的淋巴细胞趋化因子。其他细胞因子包括炎症前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2Α、I L21Β、I L26和I L218等。它们作用于炎症发生的较早阶段,因而可能有更广泛的生物学活性。阻断这些细胞因子的活性将是哮喘病治疗的重要靶目标。②粘附分子(A dhesi on m o lecu lcs):细胞间粘附分子(I CAM)21、2、3,血管2细胞间粘附分子(V CAM)21等10余种粘附分子,参与炎性细胞的粘附和跨内皮运动。③趋化因子(Chem ok ines):包括Α2趋化因子家族、Β2趋化因子家族和Χ2趋化因子家族的数十种趋化因子参与哮喘病的炎性细胞在气道内的趋化和聚集。④生长因子(Grow th facto r):包括T细胞生长因子21、2,内皮素等,参与气道的重塑。⑤细胞表面分子:多数细胞表面分子属于具有高度发展潜力的一类免疫治疗靶目标,包括CD4、复合刺激分子T1、CD28和CHLA24。T h2特异性趋化因子受体——CCR8和CCR4属于高度或中度发展潜力,假设这些T h2特异性整合素可能被阻断,则可以预防T h2细胞趋化至肺和气道。阻断I L24RΧ也是具有中度发展潜力的治疗哮喘病的方法,但可能诱发免疫抑制。几种细胞传递信号包括N F2?B、JA K3和JA K1等,虽然是哮喘病发病机制必需环节,但也能广泛作用于与哮喘病治疗并不相关的信息通道。然而酪氨酸激酶IT K和转录因子STA T6、BCL6和GA TA3对T h2细胞更具有特异性,是更重要的免疫治疗靶目标,见表1。

肿瘤免疫学研究某些新进展_于益芝

肿瘤免疫学研究某些新进展 于益芝 曹雪涛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对人类肿瘤抗原的确认及M HC Ⅰ类分子参与的抗原加工和提呈分子机制等的深入研究,肿瘤免疫学基础理论研究以及相应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均取得了较大进展。由于肿瘤免疫的进展太快且内容十分丰富,本文仅对肿瘤免疫学领域中(肿瘤免疫诊断除外)研究进展较突出的几个方面包括T细胞识别的人类肿瘤抗原、M HC分子参与的肿瘤抗原的加工和提呈、效应细胞(主要是CTL)的杀伤机制以及与此相关的肿瘤免疫治疗等新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一、T细胞识别的人类肿瘤抗原研究 肿瘤抗原的研究是肿瘤免疫学研究的中心环节。目前发现的人类肿瘤抗原有: 1.肿瘤特异性抗原 有两家实验室在这方面的工作受到广泛的关注。比利时Boon实验室克隆并鉴定出三个家族高度特异性的肿瘤抗原基因:M AGE、BAGE及GAGE。这些基因常表达于多种类型的肿瘤包括黑色素瘤、肺癌、肉瘤、膀胱癌等细胞,但很少在其它肿瘤如脑瘤、肾癌及白血病细胞上表达;正常组织中仅有睾丸及胎盘表达。目前,通过自体黑色素瘤细胞刺激淋巴细胞后获得的C TL克隆株已鉴定出由M AGE-1、M AGE-3、BAGE及GAGE表达的六种肿瘤抗原,提呈这些抗原的HLA分子及肽段均已完全明确。这些C TL均来自同一个具有典型临床特征且已转移的黑色素瘤患者,而在对其他表达部分或全部抗原的肿瘤患者的检测中,未能通过自体肿瘤细胞诱导出这样的CT L。60%以上的白人黑色素瘤患者体内具有一种由M AGE或BAGE或GAGE表达的肿瘤抗原。其它肿瘤如头颈部肿瘤及膀胱癌表达的机率为28%~40%。研究也表明,用其中的任何一种抗原给睾丸癌患者体内免疫均未引起 作者单位: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严重的免疫方面的副作用。Rosenberg实验室通过对患者有疗效的TIL克隆,从肿瘤(主要是黑色素瘤)患者中寻找到了如下肿瘤抗原,包括M ART-1抗原(由118个氨基酸组成,其活性九肽为AAGIGILTV)、g p100抗原(661个氨基酸,其活性多肽有三种,g9-154 KTW GQYW QV,g9~209ITDQV PFSV,g9~280YLEPGPV TA),酪氨酸酶(529个氨基酸,其活性多肽为AFLPW HRLF)、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RP-1),含527个氨基酸,其活性多肽为M SLQ RQFLR)、P15抗原(128个氨基酸,其活性多肽为SYLDSGI HF)、β-catein(781个氨基酸,其活性肽为SYLDSGIHF)。此外,某些针对乳腺、卵巢及胰腺等肿瘤的CTL可识别一种存在于细胞表面的含有多个前后排列的20个氨基酸的多肽重复序列的粘蛋白(m ucin)表位,正常细胞上该粘蛋白中度糖基化,在这几类肿瘤中,该多肽重复片段在糖基化后暴露出来而被C TL识别,且这种识别缺乏HLA限制。近来有学者报道红白血病细胞也存在该表位并从红白血病患者血中分离出针对该粘蛋白特异的CT L。这些粘蛋白抗原非常特异且无HLA 限制,很有利于其临床应用。这些抗原尤其是免疫活性多肽的发现为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如应用肿瘤多肽抗原作体内主动免疫以治疗肿瘤患者,或应用肿瘤多肽结合到抗原提呈细胞上用于主动性免疫治疗,或应用肿瘤多肽体外致敏杀伤细胞进行过继免疫治疗、或以抗原基因为目的基因进行肿瘤的基因治疗。 2.分化抗原 正常黑色素细胞及黑色素瘤细胞上表达的分化抗原也能诱导自体C TL产生,这大大出乎许多研究者的意料。目前已克隆出基因的黑色素瘤分化抗原有四种:Melan-A/ Ma rt-1、酪氨酸酶(Tyrosinase)、pg100及g p75。这些抗原多肽多可以由HLA-A2提呈,但也曾发现其他HLA-多肽复合体,如一种酪氨酸酶多肽是由HLA-DR提呈给CD4+T细胞的。这类抗原所诱导的C TL前体与M AGE

我国水产动物疾病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本科选修课论文 题目我国水产动物疾病学研究进展及发 展趋势 学院工程技术学院 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年级2007 级 学号222007322072003 姓名冯启业 指导教师唐毅 成绩

2009年11月27日 我国水产动物疾病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一、近年来我国水产动物疾病学研究进展 1、水生动物免疫学的研究 (1)免疫组织、器官 免疫组织、器官的研究发展迅速,卢全章等(1991)报道了胸腺是鱼类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主要场所,其组织结构分为皮质和髓质,内有大、中、小三类淋巴细胞,有人认为鱼类的胸腺参与了T淋巴细胞的成熟。脾脏是鱼类红细胞、粒细胞产生、储存及成熟的主要场所,由红白髓组成,同样存在着大量淋巴细胞(秉志,1983)。 (2)免疫相关细胞的研究 对参与免疫应答的主要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也进行了研究,证明了真骨鱼类确有T、B细胞之分(夏春,1994)。研究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对这些细胞进行分析,以确认它们与哺乳动物异同及在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中的作用。 (3)鱼类疫苗的研究工作逐渐深入 草鱼出血病细胞灭活疫苗在进一步实验的基础上完成了大规模生产工艺流程及生产性免疫试验,草鱼出血病的防治基本上得到了解决。对于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和对虾常见细菌病的防治,已建立了疫苗防治技术综合预防措施,使细菌性疾病基本上得到了控制。对于鳗鲡、甲鱼等的细菌性疾病的疫苗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目前疫苗的研究工作已从组织疫苗、细胞疫苗向基因疫苗方向发展。 (4)免疫相关因子的研究 近年来对免疫相关因子的研究发展迅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补体的作用已查明,它是一组蛋白成份组成的复合酶,主要是导致细胞溶解,协助抗体杀死病原体,可介导炎症反应并吸引及增强吞噬细胞的活性;干扰素是鱼体重要的抗病毒感染的防御因子,由白细胞产生;溶菌酶多存在于鱼粘液、血清及吞噬细胞中,能抵抗病原微生物而使鱼类获得保护(陈昌福,1990);白细胞介素和巨噬细胞活化因子能刺激肾和外周血白细胞,增加巨噬细胞数量并提高巨噬细胞的杀菌能力。 (5)免疫诊断技术 核酸探针技术核酸探针技术是把DNA片段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光敏生物素标记后制成探针,与病原微生物的DNA进行杂交,以此来确定病原携带者和传播者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该技术以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使用方便等优点,在对虾病毒病的检测中倍受青睐。我国通过从纯化的虾暴发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状病毒中提取的DNA,用限制性内切酶切成DNA片段,用质粒做载体。建立HHNBVDNA文库,从中筛选出三个重组质粒,分别用光敏生物素标记做成核酸探针,用于检测受HHNBV感染的对虾,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刘萍等,1995年)。目前已生产出核酸探针诊断试剂盒。 PCR技术即聚合酶链式反应,又称为DNA体外扩增技术。它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反应快、操作简便、省时等优点,在医学上应用于检测人类遗传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肿瘤基因等许多方面。黄海所已成功的将此技术应用于对虾病毒病和细菌性病原的检测(孔杰等,1994)。中国农业大学建立了套式PCR法检测β-溶血素嗜水气单胞菌(夏春等,1999)。 单位克隆抗体技术利用杂交瘤技术生产单克隆抗体,其原理是正常脾脏细胞与癌细胞

贝类学论文

广东海洋大学GUANGDONGOCEANUNIVERSITY 贝类学课程论文 贝类免疫生态学研究进展 院系名称:农学院 班级:动科1152 姓名:谢华 学号:201511331228 编号:17 指导老师:栗志明

贝类免疫生态学研究进展 摘要:综述了贝类的一些免疫反应,血细胞的吞噬、包囊、呼吸爆发等细胞免疫反应,血淋巴中的一些酶及调节因子在免疫中也有重要的作用。阐述了环境因素对贝类免疫的具体影响及其研究进展和成果。 前言:贝类免疫功能分为细胞防御和体液防御两方面。血细胞的吞噬作用是贝类最主要的防御手段,吞噬功能的具体实现涉及复杂的细胞行为及多种生化反应过程。除了细胞免疫外,依靠凝集素的凝集作用和调理作用、溶血素及溶酶体酶等各种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共同作用的体液性免疫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字:贝类,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1贝类的细胞免疫 1.1血细胞的分类及其研究 贝类血细胞的分类一直分歧很大,目前对贝类的血细胞的结构描述和分类尚无统一标准。在分类研究中流式细胞技术是贝类细胞分类中的一种先进的方法 , 刘东武等[1]采用流式细胞技术 , 将中国蛤蜊和紫石房蛤两种贝类的血细胞分为透明细胞、小颗粒细胞和大颗粒细胞。许秀芹[2]等也运用流式细胞仪对多种贝的血细胞进行分类 , 大体分为颗粒细胞和透明细胞。 张朝霞[3]提出细胞核质比和免疫功能特点是贝类血细胞分类的重要依据 , 结合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可以将杂色鲍血细胞分成两大类 : 颗粒细胞和无颗粒细胞 ,而无颗粒细胞又可以进一步细分成透明细胞和类淋巴细胞 , 两者在核质比和细胞免疫功能上明显不同 . 由于研究方法、贝类种间的差异性和贝的血细胞发育不同,贝类血细胞分类没有统一的标准。但血细胞一个重要的特征是细胞质内颗粒的有无,因此目前比较认同的标准是将贝类血细胞分为颗粒细胞和透明细胞两大类。 在温度变化对贝类的影响研究中,张冬冬等[4]分析水温变化及不同温度下干露处理后血细胞数量的变化表明温度对于扇贝血细胞及其亚群的数量具有重要影响无论是水体中还是干露状态下高温均会导致贝类机体的血细胞数量降低死亡率增加并且干露状态下贝类机体对于温度的耐受性更低23度时短时间内大量死亡。 周作强等研究表明缺氧环境中溶菌酶活性的降低直接影响吞噬效率,而溶菌酶又由循环血细胞分泌产生因此,缺氧胁迫对贝类体液免疫系统的负面影响与细胞免疫系统的基本保持一致因此,缺氧胁迫将导致贝类免疫系统的衰退[18]。 1.2血细胞的免疫功能 1.2.1吞噬作用 贝类色主要防御手段是由血细胞完成的吞噬作用。吞噬作用能够清除入侵的病原体,包括细菌,原虫,大分子物质及无机颗粒等。当外界条件改变,尤其是动物受到外界抗原刺激时,贝类的主要表现就是吞噬反应,清除的效率取决于细胞的表面特征[9]。 吞噬异物是血细胞最重要的功能 , 这些功能和细胞膜的作用密不可分. 血细胞以其膜上具有很多特殊的受体而有别于其它的体细胞 . 去甲肾上腺素( noradrenaline , NA ) 是儿茶酚胺在软体动物血淋巴内存在的主要形式 , 能降低氧自由基的含量 . 用 N A 处理后的太平洋牡蛎血细胞化学发光的应答明显受抑制 ,表明牡蛎血细胞表面存在β肾上腺素能受体 , 可以对化学发光进行负调节[6]. 另外 , 白细胞介素是位于血清中的一类可溶的蛋白因子 , 可以刺激血细胞的增值和分化 , Cao 等[7]在研究中也发现地中海贻贝的血细胞受细菌脂多糖 LPS 诱导后 , 细胞膜上的白细胞介素α受体大量增加 . 杀伤内吞进贝类体内异物的途径之一是由多种活性氧中间( reactive oxygen inter mediates ,ROI ) 完成的[6]。在氧化过程中 , 机体蛋白的变性会诱导贝类和入侵的病原体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