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比较射频消融与手术再切除治疗复发性肝癌

比较射频消融与手术再切除治疗复发性肝癌

比较射频消融与手术再切除治疗复发性肝癌
比较射频消融与手术再切除治疗复发性肝癌

比较射频消融与手术再切除治疗复发性肝癌【摘要】目的比较使用射频消融术和手术再切除法治疗复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7月至2010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复发的肝癌患者,其中26例使用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另外14例使用手术再切除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研究影响复发后患者生存期和再复发的因素。结果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肿瘤的清除率分别为92.4%,100%。复发癌结节个数和复发期间是影响再复发的危险因素,再复发癌结节个数与复发时间是影响复发后患者生存期的危险因素。结论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复发性肝癌可以获得和手术再切除相当的生存率,而且射频消融术具有经济,微创,重复性好的优势,非常适合用于治疗复发性肝癌患者。

【关键词】射频消融;手术再切除;复发性肝癌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82-02

肝癌在全球常见性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五,患者生存5年的概率小于8.5%。目前,手术切除为治疗肝癌的最好方法,可以较高的增加患者的生存率以及生活质量。但是由于受到肝癌数量、部位、大小、肝外及血管转移,特别是由于肝硬化和肝炎等因素的干扰,患者中只有20%适于用手术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今年来,用射频消融进行肝癌治疗取得了非常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主要比较了使用射频消融术和手术再切除法治疗复发性肝炎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精心整理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为了规范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改进服务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减少各种并发症,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是指采用物理方法直接毁损肿瘤 1.要求医疗机构必须具备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的肿瘤射频消融设备系统,目前医疗市场上主要包括有Cool-tipRFSystem(冷循环超能射频肿瘤治疗系统)、RitaSystem(锐达射频肝癌治疗系统)、RadioTherapeuticsSystem(多弹头射频肿瘤治疗系统)等;射频消融治疗仪的部件包括射频发生器、治疗电极和中性电极

板,主要的电极有:①中空冷却电极;②展开式多钩电极;③灌注电极;④脉冲电极等。 2.具备存放肿瘤射频消融设备专用房间和射频治疗针及配件存放柜,并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3.具备影像引导的技术设备,如超声、CT或MRI等及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并具备用于评估局部疗效的对比增强影像检查技术条件。 二、人员基本要求 有至少2名具有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医师,有经过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相关知识和技术培训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一)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开展本技术应用相关专业的本

院注册医师。 2.经过山东省卫生厅认定的肿瘤射频消融技术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3.申请独立进行B超引导下肿瘤射频消融技术操作的人员必须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有3年以上肿瘤诊疗的临床工作经验,必须经过B超引导下肿瘤射频消融技术培训,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 完成, 引 握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手段、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等综合判断,决定综合治疗方案。 (二)由具有相应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医师实施,并制定合理的治疗与管理方案。 (三)实施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前,应当向患者和家属告知治疗目的、

肝癌微波消融术和射频消融术有何区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肝癌微波消融术和射频消融术有何区别 导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医疗科技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各种微创手术被医学家们发明出来,不仅成功几率高而且对人体的伤害也较小。比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医疗科技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各种微创手术被医学家们发明出来,不仅成功几率高而且对人体的伤害也较小。比如治疗肝癌的手术就有很多种,微波消融术和射频消融术较为常用,那么该选取何种手术呢?先来看看两者的区别吧。 肝癌微波消融术和射频消融术均属于物理热消融范畴,两者物理原理有所不同,但均是通过超声或ct引导下将电极准确插入肿瘤内,当电极工作时,通过一定时间和功率,使电极产生100度以上高温,当瘤体内温度达到一定时,蛋白质就会变性,40~50度就能变性,60度以上就会凝固坏死,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 射频消融的原理是通过高压电流,在高压电流作用下,肿瘤体内极性分子会高速运转,产生热量达到杀死肿瘤细胞作用;而微波消融是通过电极发出微波(有点类似家用微波炉),通过电压改变瘤体内水分子的极性,形成交变电场产热而起到杀灭作用。 肝癌微波消融和射频消融均属于微创治疗,但微波相对射频有以下特点:一、热效率更高。射频升温慢,对于大肿瘤,热效应会特别慢,有可能瘤体内温度不能达到目标温度,热量就吸收了;如果肿瘤在血管旁边,血流也会很快带走热量,即“热沉效应”。而微波升温快,抗热沉效应好。二、微波升温快,消融范围比较大,手术时间也更短,更适合年老体弱病人。但同时,如果肿瘤临近胃肠道、胆囊旁等位置,微波消融需慎重。三、微波不需使用正负极产生电流,避免对电生理的影响,如对起搏器的影响,不使用电极板,避免皮肤灼伤(但目前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肝癌射频消融适应症

肝癌射频消融适应症 射频消融可通过开腹术中直视下、腹腔镜直视下或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等三种途径之一进行。应在超声监测指导下行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术:根据肿瘤大小、病灶多少、肿瘤位置及与原发肿瘤的关系确定射频参数,包括射频点的选择、射频范围、射频次数和持续时间。对于肿瘤仅局限于肝脏,多采用B 超或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方法。 (一)肝肿瘤射频消融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1. 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适应证 患者一般情况:(1)患者一般情况较好,无明显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功能状态良好,或仅有轻度损害;(2)肝功能正常,或仅有轻度损害,按肝功能分级属A级或B级。 局部情况:(1)<5cm的单个肿瘤,无手术指征或估计手术困难、疗效欠佳的原发性肝癌。(2)癌灶在5个以内,肿瘤直径小于5cm,伴有严重的肝硬化,全肝体积明显缩小;(3)肝切除术后近期复发的肝癌,不适宜或患者不愿接受再次肝切除者。(4)对于无手术指征的大肝癌,应先予肝动脉化疗栓塞,再行PRFA。 2. 经腹腔镜应用适应证 主要用于经皮治疗有困难者,包括:(1)肝癌靠近膈顶部,经皮治疗易损伤膈肌;(2)肝癌靠近肝脏面, 经皮治疗易损伤邻近的胃肠等脏器;(3)肝癌靠近胆囊, 经皮治疗易损伤胆囊。 3.术中应用适应证与禁忌证 主要用于经皮经腹腔镜治疗有困难者,(1)疑肿瘤切缘有癌细胞残留者,可对残肝断面进行局部消融治疗;(2)主要病灶切除后,对术中B超检查发现的肝内残余灶进行局部消融治疗,既减少了癌残留使治疗更彻底,又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正常肝组织;(3)术中对不可切除的巨块型肝癌行局部消融治疗,达到姑息性治疗的目的,或在经肝动脉栓塞化疗后,再联合应用局部消融治疗。 禁忌证:(1)肝功能为Child-Pugh C。(2)严重出血倾向。 (3)有腹水。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为了规范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改进服务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减少各种并发症,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是指采用物理方法直接毁损肿瘤的局部治疗技术,不包括微波、激光、超声、高频电灼、冷冻等其他消融治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1.此项技术限定在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进行,并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相关诊疗科目。 2.申请单位必须具有独立开展胃肠外科手术、肝胆外科手术、胸外科普胸手术、CT或B超等医学影像引导下肝穿刺活检、肺穿刺活检等技术的能力。 (二)设备基本要求 1.要求医疗机构必须具备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的肿瘤射频消融设备系统,目前医疗市场上主要包括有Cool-tip RF System(冷循环超能射频肿瘤治疗系统)、Rita System(锐达射频肝癌治疗系统)、Radio

Therapeutics System(多弹头射频肿瘤治疗系统)等;射频消融治疗仪的部件包括射频发生器、治疗电极和中性电极板,主要的电极有:①中空冷却电极;②展开式多钩电极;③灌注电极;④脉冲电极等。 2.具备存放肿瘤射频消融设备专用房间和射频治疗针及配件存放柜,并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3.具备影像引导的技术设备,如超声、CT或MRI等及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并具备用于评估局部疗效的对比增强影像检查技术条件。 4.配备多功能监护仪,在消融过程中能进行心电、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有氧气通道、麻醉机、除颤器、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5.开展开放手术中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尚需具备手术中影像引导的技术设备。 6.开展腹腔镜下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尚需具备腹腔镜检查及治疗设备,具备医学影像图文管理系统;具备存放腹腔镜及配件的专用存放柜,并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7.具备开展肿瘤手术所需手术室条件,如麻醉监护系统、其他相应的仪器及设备等。 8.具备与开展该技术相应的手术室用房等设施条件,消毒和无菌条件应符合相应管理标准。

肿瘤的射频消融治疗(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肿瘤的射频消融治疗(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近年来,射频消融治疗的出现给肿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肿瘤射频消融简单地说就是用无线电的频率去干扰肿瘤组织,引起它的坏死或者灭活。其原理就是把无线电的天线,也就是一种特制的带鞘穿刺针,在B超或者CT的引导下插入肿瘤的中心。当穿刺针到达预定的位置以后,根据肿瘤的大小,体外调节电极针张开的直径,使针尖发出若干根子电极(多弹头);然后通射频发射器,这些电极就能够发出20万到几百万的中高频电磁波;肿瘤组织接受到电磁波后其内部的离子就会振荡发热,从而使肿瘤区温度升高到100℃左右,最终导致肿瘤组织凝固性坏死而达到治疗目的。肿瘤坏死组织随后会逐渐将被人体吸收、消散。此外,它还可使肿瘤周围的血管组织凝固形成一个反应带,使之不能继续向肿瘤供血,而且有利于防止肿瘤转移。 二适应症肿瘤射频消融治疗适合于肺癌、肝癌、腹腔肿瘤以及肺、肝转移瘤等各种实体肿瘤。也适用于因体质差、脏器功能不好等因素而无法耐受手术的肿瘤患者。国内外研究均证实,单独应用或者配合手术、介入治疗,不仅可以使早期肿瘤得到根治,对于中晚期肿瘤也能够减少肿瘤的体积,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国内学者研究证实,将消融与介入联合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巨块型肝癌的治疗效果。英国帝国大学医学院表明,肝癌手术前应用消融疗法可以减少出血、增加切除的机会、缩短手术时间。 三优点微创和靶向治疗已经成为今后肿瘤治疗发展的一个趋势。肿瘤射频消融治疗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肿瘤微创治疗手段,它具有以下优点: 1.定位准确 它可在B超或CT的导向之下“指到哪,打到哪”。对正常组织几乎毫无损伤。 2.疗效可靠 它可有效“烫死”肿瘤细胞,使肿瘤变性毁损,消融后的肿瘤组织完全彻底坏死,故不容易复发。一次可消融的肿瘤直径达4~7cm,小肿瘤射频消融疗效与手术切除相同。 3.无需开刀,风险小、创伤小、恢复快 经皮穿刺局部无需缝合,不留瘢痕,术后1~3天可出院。 4.绿色疗法 它既没有污染,也不像射线那样对人体有一定损伤,是一种绿色疗法。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

肝癌射频消融术

肝癌射频消融术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肝癌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一、术前准备 1、皮肤准备按常规手术皮肤的准备。 2、射频消融治疗前6h禁食。 3、心理护理对患者及家属介绍治疗的步骤,基本方法,安全性和必要性。 二、术后护理 1、术区护理:密切观察穿刺处有无出血、渗血、血肿、触痛等情况,由于射频消融术是股动脉或股静脉穿刺,穿刺导管粗而长,穿刺口较大,故拔管后若压迫止血部位不当或压迫不彻底,过早活动均可以引起局部出血或血肿,返回病房后应取平卧位,患肢伸直,压迫穿刺部位24小时,肢体制动24小时,48~72小时避免剧烈活动。 2、严密监护:心电监护48~72小时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及休克,射频消融的病人偶尔在术后数日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因此要特别注意心律、心率的变化。 3、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由于术后易发生出血、感染、心脏填塞、房室传导阻滞、气胸等,因此要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护,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有无胸闷、胸痛、心悸、咳嗽、恶心、呕吐、出冷汗等症状,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及时救治,保证手术成功率。 4、高热护理(1)在发热期间要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使患者感觉舒适,增加食欲,从而增强机体抵抗力。(2)寒战时注意保暖,减少患者的不适感。(3)出汗多时要注意及时更换衣物,及时擦干皮肤,避免受凉。(4)鼓励患者多饮水,以补充水分,必要时遵医嘱补液治疗。 5、心理护理:要多次向病人及家属说明该手术复发的几率很小,术后可改善生活质量,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彻底消除病人的心理顾虑、担忧,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少数患者在术中放电时有胸或背疼痛,术后也出现类似的疼痛,护士要向患者解释发作的诱因,教会患者疼痛时自我护理的方法,如深呼吸运动,听音乐等,告知病人很快会消失的。 6、生活护理:合理安排饮食。多食粗纤维、高蛋白、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做好生活护理,平卧时正确使用便器,以免排便时因体位不当或便秘导致局部出血。

肝癌的射频消融治疗

肝癌的射频消融治疗 发表时间:2010-01-12T13:40:35.7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30期供稿作者:黄晓春余溪华 [导读]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射频消融(RFA)、微波、激光、等方法不断涌现。 黄晓春余溪华 (江西省修水县中医院外科江西修水 332400)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09)30-0044-03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方法较多。但由于种种原因,能行手术的病人还不到20%。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射频消融(RFA)、微波、激光、等方法不断涌现。尤其是射频消融,操作简单、创伤小、痛苦轻和效果直观可靠,近年倍受关注,本文就对该方法的现状和进展综述如下。 1 射频肝癌原位灭活的原理 射频(Radiofrequency,RF)是一种特定频率的电磁波,由射频发生器产生。射频组织灭活(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射频电流从插入电极末端的未绝缘部分向周围组织发射,随着电流方向的改变引起周围局部组织中离子振动,相互磨擦产热(称为电阻产热),使局部温度增高,从而发挥治疗作用。RFA可在以下几方面发挥治疗肿瘤的作用:1. 高温直接杀灭肿瘤细胞;2. 高温影响肿瘤细胞质膜的相变及流动性,从而影响质膜的各种功能;3.使肿瘤周围的血管组织凝固,减少或阻断肿瘤血供,防止肿瘤转移;4.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坏死肿瘤组织可作为肿瘤灭活瘤苗,激发机体的抗肿瘤免疫 [1]。 2 常用RFA设备及其疗效评价 自从Rossi[2]等1993年首先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报道了超声引导下射频治疗肝癌的经验, 认为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后,目前已经有很多种射频治疗设备上市,较广泛的大概有以下四种: 2.1 RF2000TM(美国Radiotherapeutics公司) 目前国内用的最多的一种肝癌射频消融设备,由射频发生仪(功率90瓦特)、电脑控制系统和EVB射频电极针组成。10个微电极在肿瘤内张开如锚状, 连接RF2000TM射频仪,在电脑程序控制下进行射频消融治疗。 2.2 RITA (美国RITA公司) RITA射频刀的基本原理是将直径仅2毫米的射频电极经皮穿刺进入肿瘤组织并呈星状展开9根小电极“锁定”肿瘤,直径可达5厘米.通过发射460千赫兹的射频波,使肿瘤组织中离子产生振荡发热,从而达到彻底灭活肿瘤的目的。美国学者Berber E等报道使用该设备在星状展开时为5厘米的射频针能达到5.6+/-0.2厘米直径的组织毁损范围[3]。 2.3 cooled-tip- triple-cluster needle RFA(美国Radionics公司) 该设备是由一个能产生最大200W功率的射频发生器和一个17-G的三个冷却集束针组成的电极,该电极能持续灌注冷盐水,从而使电极能在射频治疗过程中保持低于25℃的针尖温度,防止过热后针周炭化,从而达到更大的组织毁损范围.美国的Iannitti DA1998年到2001年共治疗123个病人168个肿瘤,直径平均为5.2厘米,取得了良好的完全毁损率和治疗效果[4]。 2.4 Hitt治疗仪(德国Berchtold Elektrotom公司) 由一个最大功率为60W的射频发生装置,一个能够根据外周阻抗自动调节的灌注泵和一个14-G单针电极组成。电极上有三组共六个侧孔,各组之间相距120度.可以从三个不同方向灌注盐水和各种药物. 德国的Diethard Schmidt等在离体牛肝实验中发现可以达到约5.5厘米的组织毁损范围[5]。 Alban L. Denys等对上述四种射频设备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在活体猪肝和离体牛肝中,四种设备的射频毁损体积没有统计学差异,但cooled-tip triple-cluster needle RFA治疗仪(美国Radionics公司)在活体猪肝中产生的毁损更接近椭圆形,体积稍小[6]。 3 RFA治疗肝癌的优势 3.1 RFA治疗小于5厘米特别是小于3厘米的小肝癌的疗效和肝切除术相当,但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和安全性更高。 Elias D等2004年报告在88个病人中行手术和射频消融治疗,发现手术和射频的术后复发率相当,他们认为射频后的肿瘤的复发和肿瘤的直径>3CM及临近大血管有关,同手术一样是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方法[7]。 3.2 并发症少而且比较轻 2003年Livraghi T等对意大利41个协作中心2320个接受射频治疗的患者行荟萃分析。结果:死亡6例(0.3%),其中2例死于肠穿孔后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各有1例死于金葡菌引起的感染性休克、肿瘤破裂出血、继发于右胆管狭窄的肝功能衰减和不明原因猝死。重要并发症50例(2.2%),主要有腹膜出血、肿瘤细胞种植、肝内脓肿和肠穿孔等,轻微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不超过5%,认为肝癌射频治疗是一种并发症少而轻、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8]。 3.3 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激发机体的抗肿瘤免疫 德国学者WissniowskiTT等在荷VX2肝癌家兔模型中发现射频治疗能诱发肿瘤特异性T细胞反应,而且导致隐匿性肿瘤抗原的暴露,从而产生抗肿瘤免疫,提高疗效[9]。国内汪东文等检测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及sIL-2R 的改变,发现肝癌组患者治疗前 CD+3和CD+4降低,CD+8和sIL-2R增高,CD+4/CD+8比值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癌组患者治疗后C+3和CD+4升高,CD+3和sIL-2R 降低,CD+4/CD+8比值增高,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10]。 4 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和改进措施 4.1 射频消融设备的欠缺 初期传统单极射频针产生的凝固坏死区最大仅达到1. 6厘米, 尽管增加射频能量亦不能产生更大的坏死范围, 因为能量提高引起组织在电极周围炭化, 大大增加电极周围组织的阻抗, 而降低射频能量的释放, 降低热能的传导性及对肿瘤的固化坏死能力。经过近十余年来的设备改进,现在出现了如上所述的RF2000 TM、RITA、Cooled-tip triple-cluster needle和HITT等治疗设备,但目前的治疗设备射频范围一般都在6厘米以内,而且毁损的形状往往不规则,很难和肝癌的类圆形或椭圆形相匹配[3-5]。所以进一步改进治疗设备,仍是非常有价值的课题。 4.2 射频范围偏小 一般适合于直径小于5厘米的肿瘤,疗效最好的是肿瘤直径小于3cm。针对这一缺陷,人们通过与TACE及PEI联合,双相加热,改进布针方法(如用计算机建立数学模型和多针穿刺多点治疗等)经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证明,可以增大射频毁损范围,减少复发率,对于大于5厘米的肿

肝癌微波消融术和射频消融术有何区别

肝癌微波消融术和射频消融术有何区别 肝癌微波消融术和射频消融术均属于物理热消融范畴,两者物理原理有所不同,但均是通过超声或ct引导下将电极准确插入肿瘤内,当电极工作时,通过一定时间和功率,使电极产生100度以上高温,当瘤体内温度达到一定时,蛋白质就会变性,40~50度就能变性,60度以上就会凝固坏死,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 射频消融的原理是通过高压电流,在高压电流作用下,肿瘤体内极性分子会高速运转,产生热量达到杀死肿瘤细胞作用;而微波消融是通过电极发出微波(有点类似家用微波炉),通过电压改变瘤体内水分子的极性,形成交变电场产热而起到杀灭作用。 肝癌微波消融和射频消融均属于微创治疗,但微波相对射频有以下特点:一、热效率更高。射频升温慢,对于大肿瘤,热效应会特别慢,有可能瘤体内温度不能达到目标温度,热量就吸收了;如果肿瘤在血管旁边,血流也会很快带走热量,即“热沉效应”。而微波升温快,抗热沉效应好。二、微波升温快,消融范围比较大,手术时间也更短,更适合年老体弱病人。但同时,如果肿瘤临近胃肠道、胆囊旁等位置,微波消融需慎重。三、微波不需使用正负极产生电流,避免对电生理的影响,如对起搏器的影响,不使用电极板,避免皮肤灼伤(但目前已有厂家提高工艺,使用双极射频针,无需使用电极板)。四、微波消融设备是国内首创,耗材价格相对低廉,可以减少患者经济负担。 总之,不论是肝癌微波消融或射频消融,治疗效果类似,肿瘤原位灭活率两者无明显差异,治疗安全、副作用少,应针对不同肿瘤大小、部位等情况,综合评估,灵活选用不同消融方案。 怎么说呢,毕竟微波消融术和射频消融术都是国内先进的用于治疗肝癌的医疗手术,治疗效果肯定相差不大。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考虑的因素肯定不一样,一般都是会考虑手术费用吧,当然还要看病人的接受程度,如果不能接受微波消融术,那就只能选择比较贵的射频消融术啦。

经皮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操作规范专家共识

经皮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操作规范专家共识 一、概述 局部消融是治疗肝脏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物理消融及化学消融。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目前常用的物理消融治疗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应用频率<30 MHz 的电磁波(通常在 375-500 kHz 之间)所产生的电磁热能造成组织凝固坏死,达到灭活肿瘤的目的。治疗途径有经皮、经腹腔镜和开腹手术 3 种。经皮 RFA 是在影像引导下对肿瘤进行消融治疗,影像引导方式包 括 X 线透视、超声、CT 和 MRI等,具有微创、相对安全、疗效确切、可重复应用等优点,是不适合外科切除或肝移植的早期原发性肝癌首选治疗方法;对不适合外科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及肝脏转移癌,RFA 也是综合治疗方法之一。另外,RFA 也可应用于肝脏良性实体肿瘤的消融治疗。经皮肝脏肿瘤 RFA 虽为一种微创治疗技术,但也存在潜在的治疗风险,甚至有可能产生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并发症。为了更好地规范操作技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特制订此专家共识,以指导临床。 二、影像引导 X 线透视、超声、CT 和 MRI 等均可用于经皮肝脏肿瘤 RFA 治疗的引导及监控,目前多应用超声和 CT 引导及监控,不推荐 X 线透视引导。 1.X 线透视引导:X 线透视引导穿刺定位,需结合术前动脉化疗栓塞或动脉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 or 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CE 或 TAE),通过碘化油标记肿瘤后再行RFA 治疗。缺点是术中难以评估消融效果,操作者及患者均受到一定剂量的 X 线辐射。 2. 超声引导:超声引导的优点是实时引导穿刺,操作简单;可根据消融过程中产生的一过性高回声区评估肿瘤损毁大概范围;超声造影还可即刻评价肿瘤的灭活情况。超声引导的缺点是影像引导存在盲区:图像质量易受消融过程中产生的气泡伪影干扰,影响下一位点的消融治疗。应用超声与 CT 或超声与 MRI 影像融合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单纯超声引导的不足。 3.CT 引导:CT 图像密度分辨率高,可清晰显示进针路径、射频电极针与肿瘤及周围组织的关系,定位精准,无盲区;可根据消融后组织坏死产生的低密度区评价肿瘤损毁的大概范围,井可应用增强扫描评价肿瘤灭活情况。缺点是穿刺存在一定盲目性,进针过程不能实时引导,常需反复穿刺、扫描;此外,患者受到一定剂量的X 线辐射。 4.MRI 引导:MRI 引导的优点是软组织对比度及空间分辨率较高,肿瘤位置及与周围组织关系显示清晰、定位精准;可任意平面成像,有利于选择最佳进针路径;

肝癌射频消融术

肝癌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一、术前准备 1、皮肤准备按常规手术皮肤的准备。 2、射频消融治疗前6 h禁食。 3、心理护理对患者及家属介绍治疗的步骤,基本方法,安全性和必要性。 二、术后护理 1、术区护理:密切观察穿刺处有无出血、渗血、血肿、触痛等情况,由于射频消融术是股动脉或股静脉穿刺,穿刺导管粗而长,穿刺口较大,故拔管后若压迫止血部位不当或压迫不彻底,过早活动均可以引起局部出血或血肿,返回病房后应取平卧位,患肢伸直,压迫穿刺部位24小时,肢体制动24小时,48~72小时避免剧烈活动。 2、严密监护:心电监护 48~72小时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及休克,射频消融的病人偶尔在术后数日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因此要特别注意心律、心率的变化。 3、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由于术后易发生出血、感染、心脏填塞、房室传导阻滞、气胸等,因此要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护,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有无胸闷、胸痛、心悸、咳嗽、恶心、呕吐、出冷汗等症状,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及时救治,保证手术成功率。 4、高热护理(1)在发热期间要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

维生素饮食,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使患者感觉舒适,增加食欲,从而增强机体抵抗力。(2)寒战时注意保暖,减少患者的不适感。(3)出汗多时要注意及时更换衣物,及时擦干皮肤,避免受凉。(4)鼓励患者多饮水,以补充水分,必要时遵医嘱补液治疗。 5、心理护理:要多次向病人及家属说明该手术复发的几率很小,术后可改善生活质量,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彻底消除病人的心理顾虑、担忧,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少数患者在术中放电时有胸或背疼痛,术后也出现类似的疼痛,护士要向患者解释发作的诱因,教会患者疼痛时自我护理的方法,如深呼吸运动,听音乐等,告知病人很快会消失的。 6、生活护理:合理安排饮食。多食粗纤维、高蛋白、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做好生活护理,平卧时正确使用便器,以免排便时因体位不当或便秘导致局部出血。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影像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肺部 肿瘤专家共识节选 (2018年版)

影像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专家共识节选(2018年版) 射频消融的原理应用频率<30 mHz(通常在460kHz -480 kHz之间)的交变高频电流使肿瘤组织内离子发生高速震荡,互相摩擦,将射频能转化为热能,局部温度达到60 oC-100 oC时,肿瘤细胞发生凝固性坏死。凝固性坏死程度有赖于达到的温度和持续时间,影响因素包括热量传导与循环血液及细胞外液间的热对流。 肺部肿瘤射频消融的特点由于肺存在自主呼吸运动;肺属于含气器官、同时肺组织血运丰富,存在热沉降效应和阻抗高等特点;含气肺组织包绕肿瘤,存在烤箱效应;消融后肿瘤周围存在磨玻璃样阴影改变,与肿瘤实际凝固性坏死区不一致。导致了肺部肿瘤射频消融具有穿刺定位困难、局部进展率高、疗效评价特殊和操作并发症多等特点。 射频消融的适应症治愈性消融:1 原发性肺癌: I期周围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肿瘤最大径≤3 cm,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合并心肺功能差、高龄或拒绝手术的患者。包括多原发肺癌(MPLC)。2 肺转移瘤:原发灶得到有效控制者,同时单侧肺部转移瘤总数≤3个,双侧肺转移瘤总数≤5个,肿瘤最大径≤3 cm。 姑息性消融: 1 原发性肺癌:肿瘤最大径>3 cm,进行多点或多次治疗,或联合其他治疗方法。(1)原发性肺癌术后肺内孤立性复发。(2)周围型NSCLC放化疗或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后肺部肿瘤进展或者复发。(3)周围型小细胞肺癌经过放化疗以后肿瘤进展或者复发。(4)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周围型肺癌在胸膜活检固定术后。肿瘤侵犯肋骨或胸椎椎体引起的难治性疼痛,对肿瘤局部骨侵犯处进行消融,可达到止痛效果。 2 肺转移瘤:数量和大小超过治愈性消融标准者。 射频消融禁忌证绝对禁忌证有严重出血倾向、血小板<50×109/L和不能纠正的凝血功能障碍者(凝血酶原时间>18 s,凝血酶原活动度 <40%)。抗凝治疗和/或抗血小板药物在消融前停用未超过5 d-7 d。相对禁忌证有广泛肺外转移者,预期生存<3个月。有严重合并症、感染期、免疫功能低下、肾功能不全者。心脏起搏器植入、金属物植入者。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状态评分>3分。术前准备制定计划:确定体位和穿刺通路。仪器设备: CT、射频消融治疗仪、射频电极、胸穿或胸腔闭式引流包、心电监护仪、吸氧装置、抢救车等相关设备。药品准备:准备用于麻醉、镇痛、镇咳、止血、扩冠、降压等药物。患者准备①患者及家属(被委托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②术前4 h禁食水;③必要时备皮;④常规建立静脉通道;⑤必要时术前口服镇咳剂;⑥术前教育。

影像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专家共识(完整版)

影像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专家共识(完整版)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大约有60万人死于肺癌,因此愈发引起关注。由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会肺癌学组组织,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刘宝东起草,支修益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在反复征求参审专家的意见,达成了影像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的专家共识现已公布,旨在规范操作技术、进行疗效评估、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治疗效果。 1概述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出版的GLOBOCAN 2012估计:全世界肺癌新发病例180万,死亡病例160万。在中国,1988年~2005年10个肿瘤登记处18年发病死亡数据分析,肺癌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1.63%,其中男性为1.30%,女性为2.34%(P<0.05)。与30年前相比,我国肺癌病死率上升了465%,每年大约有60万人死于肺癌。 外科手术仍是治疗早期肺癌的首选,但是临床上只有20%~30%的肺癌患者适合手术治疗。随着人口老龄化,中老年肺癌的比例逐年增加,

这些患者往往存在着合并症,不适合或不能耐受常规手术切除,于是许多新的局部治疗方法应运而生,如肿瘤微创消融等(表1)。肿瘤微创消融是指在局麻下,以肿瘤为靶心最大限度地灭活靶区的肿瘤细胞及周围0.5~1 cm的正常组织,又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肺组织;具有微创、安全、适形、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患者恢复快、效果可靠、可以重复进行等优点,现已成为一种有前途的肿瘤第四大治疗手段。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肺部肿瘤微创消融包括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冷冻消融、微波消融等,但是被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指引列入的只有RFA。 RFA的原理是应用频率<30 MHz(通常在460~480 kHz之间)的交变高频电流使肿瘤组织内离子发生高速震荡,互相摩擦,将射频能转化为热能,局部温度达到60~100 ℃时,肿瘤细胞发生凝固性坏死。2000年Dupuy等报道3例经皮RFA治疗肺部肿瘤患者,拉开了RFA 应用于肺癌临床的序幕。RFA的治疗效果取决于局部射频消融产生的热量传导与循环血液及细胞外液间的热对流。 但是由于肺部肿瘤具有:1)血运丰富;2)含气器官;3)呼吸运动等特点,因此在射频消融时可能由于热沉降(heat sinking)和高阻抗(阻抗

肝癌射频消融资料

肝癌射频消融治疗技术材料 以1908年Beer经尿道射频消融治疗膀胱癌为开端,经过近百年的不断发展,射频消融已成功用于多种实体脏肿瘤的治疗。1990年Rossi和McGaban等首先提出不能手术切除的小肝癌有可能通过射频消融达到根治,而可张开式射频电极的应用则使射频消融发生质的飞跃。90年代末我国少数几家医院引入肿瘤射频消融技术,截至目前己在上百家医院得以应用。射频消融以其卓越的治疗效果和微小的局部创伤越来越受到医患双方的青睐,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肿瘤治疗的方向和未来。 一、射频消融的基本原理 射频消融是在超声或CT引导下将射频电极插入肿瘤组织,射频电极发出400kHz的频率波,肿瘤组织中的极性分子和离子以与射频电流频率相同的速率高速运动震荡产生摩擦热,并传导至邻近组织,使得肿瘤组织内部升温,细胞内外水分蒸发、干燥、固缩,以致无菌性坏死,从而杀灭肿瘤细胞,以达到治疗目的。因而射频消融的热量来源于电极周围组织而非电极本身。(常用的射频消融主机、射频电极及治疗模型分别见图1-2 ) 多针电极 单针电极 射频主机 (图1、射频主机、射频电极)

(图2、射频消融治疗模式图) 一般情况下,42℃时细胞即已发生热损伤。如果温度增至45℃并持续3 ~50小时,细胞将发生进展性变性。随着温度增加,细胞产生不可逆破坏的时间发生指数性缩短。>60℃时,蛋白发生瞬间凝固,造成细胞死亡。>100℃可引起组织内水分沸腾、蒸发直至碳化。 从根本上看,射频消融引起的病灶坏死不同于经典的“坏死”。射频消融期间80℃~110℃的温度可使电极附近组织直接凝固,其构成了射频消融灶的主体。受到热能影响的生命结构,尤其胞质性酶蛋白均会发生瞬间凝固。这种热能诱导的结构变性和酶蛋白功能失活决定了射频消融不可能发生经典坏死所具备的进行性酶性组织破坏或细胞降解。显微镜下,射频消融灶切面由中心向外周呈现五条沿温度倾斜曲线发生的组织损伤反应带:A带—电极穿刺针道,周围高度产热造成的碳化或蒸发中心;B带和C带—中度产热造成的肿瘤或肿瘤旁组织苍白或红褐色凝固坏死带;D带—微热造成的边缘清晰的淡红色或棕色出血带;E带—微热造成的外层水肿带。一般可根据组织结构和细胞成分的特征性改变确认射频消融灶的中心区(A带)和两个外层区(D带和E带)。中间凝固区(B带和C 带)则组成了消融灶的主体部分。 目前高热杀灭肿瘤细胞的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抑制DNA复制、RNA和蛋白质的合成:Mondovi发现Novikoff肝癌细胞在43℃孵育2小时,3H胸腺嘧啶、2H脲嘧啶和12C氨基酸等前躯体合成DNA、RNA和蛋白质明显降低,抑制率为0.5%~12%,以同样条件孵育正常肝细胞则无类似效应。

肿瘤射频消融教学内容

一、目前肿瘤的治疗现状 1,目前肿瘤的发病情况。随着诊断治疗技术的提高,已成为一种慢性病。 癌症正在成为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 恶性肿瘤是以细胞异常增殖及转移为特点的一大类疾病,其发病与有害环境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及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200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约1000万,现患病例2200万。预计2020年癌症新发病例将达到1500万,现患病例3000万。 中国癌症的危害日趋严重 廿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癌症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2000年癌症发病人数约180-200万,死亡140-150万,在城镇居民中,癌症已占死因的首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並未得以相应控制。在我国当前肝癌、胃癌及食管癌等死亡居高不下的同时,肺癌、结直肠癌及乳腺癌等又呈显著上升趋势。 癌症是可以控制的慢性病 随着医学科技的提高、对恶性肿瘤发生发展机理的逐步认识、以及靶向药物和治疗技术不断创新,癌症目前已经成为了可被控制的慢性病。癌症不但可防,而且可治。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表明:1/3的癌症可以预防;1/3的癌症可以早诊而治愈;1/3的癌症患者可改善症状,延长生命。癌症不等于死亡,新的治疗方法不断出现,治愈率不断提高。世界先进发达国家癌症5年治愈率已达65%,我国大中城市也已达到40%左右。 2,当前肿瘤手段,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微创治疗所占的地位。 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手术、化疗、放疗、中西医综合治疗等传统治疗方法都各有特点和优势,但也都有其局限性与缺陷。 手术对于早期肿瘤可取得根治性效果,但中晚期肿瘤患者往往失去了最佳手术时机(目前许多肿瘤患者,70%以上确诊时已届晚期),而且传统手术创伤较大; 放疗在许多肿瘤治疗中作用明显,如头颈部肿瘤,直肠癌、乳腺癌、脑瘤等,但因其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放射性肺损伤、骨髓抑制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反而降低了临床受益率; 化疗是把双刃剑———既杀伤了肿瘤细胞,又对人的正常组织和免疫系统造成一定的损害。同时对晚期患者来说局部肿瘤负荷大以及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现象,疗效并不理想。 所以,人们一直盼望能找到一种既能有效杀灭癌细胞,又能尽量保护正常组织的治疗肿瘤的方法。近年来,肿瘤的微创疗法异军突起,引人注目。现在,影像导引的微创治疗在国际上已被并列为肿瘤治疗的第四大手段,成为非常有前景的领域。 二、微创治疗的概况 1,肿瘤微创治疗的概念 肿瘤微创治疗是肿瘤治疗的新模式,是一种人性化、理性化、个体化的治疗模式。它是一种集先进的医学影像学技术以及药物、生物和基因等高新技术为一体的现代肿瘤治疗方法。其基本操作程序是:在CT 、B 超、DSA 或内镜等影像设备引导下,用穿刺针对肿瘤进行穿刺,然后再采用放射、物理或化学方法,直接杀灭实体肿瘤。

肿瘤射频消融

一、目前肿瘤的治疗现状 1, 目前肿瘤的发病情况。随着诊断治疗技术的提高,已成为一种慢性病。 癌症正在成为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 恶性肿瘤是以细胞异常增殖及转移为特点的一大类疾病,其发病与有害环境 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及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200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约1000万,现患病例2200万。预计2020年癌症新发病例将达到1500万,现患病例3000 力‘。 中国癌症的危害日趋严重 廿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癌症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2000年癌症发病人数约180-200万,死亡140-150万,在城镇居民中,癌症已占死因的首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未得以相应控制。在我国当前、及等死亡居高不下的同时,、结及等又呈显着上升趋势。 癌症是可以控制的慢性病 随着医学科技的提高、对恶性肿瘤发生发展机理的逐步认识、以及靶向药物 和治疗技术不断创新,癌症目前已经成为了可被控制的慢性病。癌症不但可防,而且可治。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表明:1/3的癌症可以预防;1/3的癌症可以早诊而治愈;1/3的癌症患者可改善症状,延长生命。癌症不等于死亡,新的治疗方法不断出现,治愈率不断提高。世界先进发达国家癌症5年治愈率已达65%, 我国大中城市也已达到40%左右。 2, 当前肿瘤手段,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微创治疗所占的地位。 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手术、化疗、放疗、中西医综合治疗等传统治疗方法都各有特点和优势,但也都有其局限性与缺陷。 手术对于早期肿瘤可取得根治性效果,但中晚期肿瘤患者往往失去了最佳手术时机(目前许多肿瘤患者,70%以上确诊时已届晚期),而且传统手术创伤较大; 放疗在许多肿瘤治疗中作用明显,如头颈部肿瘤,直肠癌、乳腺癌、脑瘤等,但因其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放射性肺损伤、骨髓抑制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反而降低了临床受益率; 化疗是把双刃剑----- 既杀伤了肿瘤细胞,又对人的正常组织和免疫系统 造成一定的损害。同时对晚期患者来说局部肿瘤负荷大以及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现象,疗效并不理想。 所以,人们一直盼望能找到一种既能有效杀灭癌细胞,又能尽量保护正常组织的治疗肿瘤的方法。近年来,肿瘤的微创疗法异军突起,引人注目。现在,影像导引的微创治疗在国际上已被并列为肿瘤治疗的第四大手段,成为非常有前景的领域。 二、微创治疗的概况 1,肿瘤微创治疗的概念 肿瘤微创治疗是肿瘤治疗的新模式,是一种人性化、理性化、个体化的治疗模式。它是一种集先进的医学影像学技术以及药物、生物和基因等高新技术为一体的现代肿瘤治疗方法。其基本操作程序是:在CT、B超、DSA或内镜 等影像设备引导下,用穿刺针对肿瘤进行穿刺,然后再采用放射、物理或化学方法,直接杀灭实体肿瘤。 其特点是不开刀,创伤小,并发症少,定位精确,治疗安全。微创治疗的适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 管理规范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为了规范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改进服务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减少各种并发症,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是指采用物理方法直接毁损肿瘤的局部治疗技术,不包括微波、激光、超声、高频电灼、冷冻等其他消融治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1.此项技术限定在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进行,并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相关诊疗科目。 2.申请单位必须具有独立开展胃肠外科手术、肝胆外科手术、胸外科普胸手术、CT或B超等医学影像引导下肝穿刺活检、肺穿刺活检等技术的能力。 (二)设备基本要求 1.要求医疗机构必须具备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的肿瘤射频消融设备系统,目前医疗市场上主要包括有Cool-tipRFSystem(冷循环超能射频肿瘤治

疗系统)、RitaSystem(锐达射频肝癌治疗系统)、RadioTherapeuticsSystem(多弹头射频肿瘤治疗系统)等;射频消融治疗仪的部件包括射频发生器、治疗电极和中性电极板,主要的电极有:①中空冷却电极;②展开式多钩电极;③灌注电极;④脉冲电极等。 2.具备存放肿瘤射频消融设备专用房间和射频治疗针及配件存放柜,并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3.具备影像引导的技术设备,如超声、CT或MRI等及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并具备用于评估局部疗效的对比增强影像检查技术条件。 4.配备多功能监护仪,在消融过程中能进行心电、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有氧气通道、麻醉机、除颤器、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5.开展开放手术中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尚需具备手术中影像引导的技术设备。 6.开展腹腔镜下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尚需具备腹腔镜检查及治疗设备,具备医学影像图文管理系统;具备存放腹腔镜及配件的专用存放柜,并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7.具备开展肿瘤手术所需手术室条件,如麻醉监护系统、其他相应的仪器及设备等。

经皮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指南

经皮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指南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吴沛宏 一、概述 肝细胞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全世界肝癌患者的一半。其具有如下基本生物学特征:肝炎肝硬化背景;肝癌的多发性或多中心性,因为其多中心起源,容易肝内播散和复发;富血供。据此,肝癌的治疗,应该是局部治疗结合器官水平的治疗,并联合全身或系统治疗。 肝癌的治疗经过了六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888年德国外科医师Carl Langenbuch首先成功实施楔形外科手术切除肝左叶的肝细胞癌,这标志着肝脏外科的诞生。1891年Lucker首次报告从肝左叶切除肿瘤,1911年Wendell在肝门外结扎右肝动脉和右肝管,沿Cantlie线切除肝右叶,开始了解剖学与外科学的结合而推动肝脏外科发展。第二阶段是1914年开始的半肝切除。第三阶段是1963年Starzl在美国丹佛市做了首例胆道闭锁病儿的肝移植。在1967年7月23日, Starzl又为另一肝癌患儿(1.5岁)行原位肝移植术,手术获得成功。然而,肝癌发现时大多为中晚期,可手术切除的占20%左右,还有80%不能进行手术切除,因此,需要其它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在治疗肿瘤方面,1972年Rosch对肝、肾恶性肿瘤进行栓塞;1976年日本学者将TACE用于中晚期肝癌,国内林贵1979年开展肝癌DSA,1984年行首例肝癌TAE术。这是肝癌治疗的第四阶段。80年代血管介入技术走向成熟,中晚期肝癌的生存率得以改善。第五阶段为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逐步发展起来的TACE 序贯联合化学消融和物理消融。第六阶段是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影像与微创介入中心于2000年后首先开展的TACE序贯消融治疗和生物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与外科切除对比,TACE联合消融治疗进一步提高了中晚期肿瘤的生存率,并成为早期肝癌的首选方法之一。 消融是肝癌的重要局部治疗手段之一,是肝癌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包括物理消融、化学消融。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目前常用的物理消融治疗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当射频的电流频率高到一定值时,引起组织内带电荷的离子运动而摩擦生热(60~100℃),造成组织凝固坏死,达到灭活肿瘤的目的。治疗途径有经皮、经腹腔镜和开腹手术3种。经皮RFA是在影像引导下对肿瘤进行消融治疗,影像引导方式包括超声、CT和MRI以及图像融合导航系统等,具有微创、相对安全、疗效确切、可重复应用等优点,是早期原发性肝癌首选治疗方法之一;对不适合外科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及肝转移癌,RFA也是综合治疗方法之一。另外,RFA也可应用于肝脏良性实体肿瘤的消融治疗。 二、影像引导与导航技术 超声、CT 和M RI 等均可用于经皮肝肿瘤 R FA 治疗的引导及监控,目前多应用超声和 C T 引导及监控,图像融合导航的应用也在增多。 1.超声引导:超声引导的优点是实时引导穿刺,操作简单;可根据消融过程中产生的一过性高回声区评估肿瘤损毁大概范围;超声造影还可即刻评价肿瘤的灭活情况。超声引导的缺点是影像引导存在较多盲区,受肋骨影响;图像质量易受消融过程中产生的气 泡伪影干扰,影响下一位点的消融治疗。应用超声与 C T 或超声与 M RI 影像融合导航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单纯超声引导的不足。超声有助于了解门静脉及其分支、肝静脉,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