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Peprotech细胞因子常见问答

Peprotech细胞因子常见问答

Peprotech细胞因子常见问答
Peprotech细胞因子常见问答

Peprotech重组细胞因子和蛋白-常见问题解答(FAQ)

1.PeproTech细胞因子和蛋白产品的稳定性如何?

答:除非在产品说明书中特别注明,PeproTech的所有产品均为冻干粉,它们在室温条件下非常稳定(至少1个月)。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建议您在收到我们的产品后保存于-20oC,以确保蛋白100%的活性。对于大多数蛋白,重悬后在4oC仅能短期保存(约1周)。如想长期保存,请先配制成稀释液(其中必须含有载体蛋白,如0.1% BSA,5%HSA,或10% FBS),然后分装冻存于-20oC或-80oC。一定要避免反复冻融,因每次冻融均会引起蛋白的部分失活。。

2.为什么有时在管中看不到细胞因子或蛋白的冻干粉?

答:与市场上的许多蛋白产品不同,PeproTech的产品中均不含载体蛋白或其它添加物(如牛血清白蛋白(BSA),人血清白蛋白(HSA)和蔗糖等,并且是以最低含盐量的溶液进行冻干的,因此冻干后常常不能形成白色网架结构,而是微量的蛋白在冻干过程中沉积在管内,形成很薄或肉眼不可见的透明蛋白层。打开管盖前,我们建议您在小离心机中快速离心20-30秒,使附着在管盖或管壁上的蛋白聚集于管底。我们的质控步骤保证每管中所含的蛋白量准确无误,虽然有时您无法看到蛋白粉末,但管中的蛋白含量仍是非常精确的。

3.ED50和units/mg之间有何关联?

答: ED50为半数有效浓度,其定义是可诱导50%最大反应的细胞因子浓度,这种活性表示法仅适用于剂量反应曲线呈S形的细胞因子。其实,可以将ED50的值接理解为1unit。如某种细胞因子或蛋白的ED50为1ng/ml,那么1ng/ml即可看作是1unit。那么我们也不难理解,1mg(1x106ng) 该细胞因子或蛋白中应含1x106/1= 106units. ED50(ng/ml)转化为units/mg的公式如下:

4.如何确定细胞因子的种属交叉活性?

答:1) 除少数例外,大多数人类细胞因子对小鼠细胞均有活性。2) 许多小鼠细胞因子也可作用于人类细胞,但比活性可能低于对应的人类细胞因子。 3) IL-7等为数不多的人类细胞因子作用于小鼠细胞时比对应的小鼠细胞因子活性更强。4) 干扰素,GM-CSF, IL-3和IL-4等细胞因子种属特异,对非同源细胞几乎没有活性。5) 相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s)和神经营养素(neurotrophins)高度保守,在不同动物种属细胞上均具有很好的活性。

当然,仅凭以上规律无法判断许多其它细胞因子的交叉反应活性。如您在这方面存在疑问,请与PeproTech中国代表处联系,电话:0512-6832 5993,Email:china@https://www.wendangku.net/doc/0a16276950.html,,我们会给您准确的答复。

5.到底什么是无动物成分(Animal-Free)的重组蛋白?

答:诚然,PeproTech生产的重组蛋白均是人或小鼠和大鼠的,又怎么说成是Animal-Free,即无动物成分的呢?真正的原因是:这里的Animal-Free是指在表达人、小鼠或大鼠的重组蛋白的过程中未使用任何动物来源的材料,而不是指被表达的重组蛋白是Animal-Free的。我们知道,重组蛋白通常是用大肠杆菌表达的,而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需要添加胰蛋白胨(Trypton)等动物来源的组分,这些组分不可避免的在随后表达出来的重组蛋白中掺入诸多不明的动物成分。虽然最后纯化出来的重组蛋白的纯度可达98%或99%,但另外1%中很可能含有来自胰蛋白胨的其它动物成分,这些动物成分虽然含量极微,但可能在重组蛋白应用于人体或动物时,将其中所含动物病原体(如疯牛病病毒及其它未知病原体)传染给

人和动物。而且,这些动物成分中的异源蛋白也会引起人和动物的异体排斥或过敏反应。因此,当重组蛋白在应用过程中可能接触到人体或动物体时(如细胞治疗和动物体内实验等),请尽量选用Animal-Free 的重组蛋白。

PeproTech的无动物成分重组蛋白是在独立的完全无动物成分的生产车间中生产出来的,同时生产过程中不会使用到胰蛋白胨等任何含动物成分的培养基或试剂,因此可保证最终的重组蛋白中不含任何动物成分,非常适合于临床前试验和动物研究。

PeproTech的无动物成分产品的产品编号均以AF为前缀。PeproTech现已有44种无动物成分的人、小鼠和大鼠重组蛋白,并在不断快速增加。而且有些常用的细胞因子,如人EGF(表皮生长因子)已经完全采用无动物成分的生产方式,即不再提供含动物成分的人EGF。

PeproTech细胞因子和重组蛋白溶解必读(一)

我们知道,PeproTech的所有细胞因子和蛋白均为冻干粉,这使得运输非常便捷,只要常温即可。而且,细胞因子和蛋白冻干粉非常稳定,在-20o C或-80o C条件下可保存数年。冻干粉在使用前需进行溶解,然后以液体形式加到培养体系或注射入动物体内。溶解步骤非常关键,因溶解不好会导致细胞因子或蛋白的失活,这也是很多用户在实际使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那么,应该如何进行正确的溶解呢?

下面我们以Recombinant Human IL-4 (重组人IL-4,产品编号:200-04)的说明书为例,对细胞因子或蛋白的溶解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

拿到重组人IL-4的说明书后,您会发现有一段关于Reconstitution(重悬)的叙述,这段内容含有溶解相关的所有信息。

1. Centrifuge the vial prior to opening

第1步:开盖前离心试剂管

PeproTech的细胞因子或蛋白冻干粉装盛在塑料管中,为无菌包装。冻干粉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因颠簸而漂散并粘贴于管壁或管盖上,所以在打开塑料瓶盖前,需将冻干粉通过离心收集到管底,以便用很小体积的液体即可将冻干粉完全溶解。

有很多用户会问一个问题,即应该用多少转速、多长时间离心试剂管,才能达到良好的收集效果?

答:有些小型高速离心机(多为进口品牌)的面板上有一个Spin键,按了此键后,离心机会自动快速上升到其最大速度(10000rpm或12000rpm),上升到最高点后速度即刻下降,直至停止旋转,整个过程大约30s。这个Spin键足以很好的将细胞因子或蛋白收集到管底。但有些实验室没有这样的高速离心机,只有最高转速为4000-4500rpm的离心机。这种情况下,需3000-3500rpm离心5min,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

2. Reconstitute in water to a concentration of 0.1-1.0 mg/ml. Do notvortex.

第2步:用无菌水重悬至0.1-1.0 mg/ml,不可振荡。这个步骤即为溶解步骤,非常重要。

1) 一定要用推荐的溶液重悬(或溶解)冻干粉

用于溶解细胞因子或蛋白的溶液千差万别。此例中的重组人IL-4需用水溶解,而重组人IL-2 (产品编号:200-02)则需用100mM Acetic Acid (醋酸)溶解,重组人TGF-beta1(产品编号:100-21)需用10mMCitric Acid (柠檬酸),pH3.0溶解,重组人FGF-basic(产品编号:100-18B)需用5mMTris,pH7.6溶解,重组人FGF-10(产品编号:100-26)需用5mMSodium Phosphate(磷酸钠),pH7.4溶解,重组IL-13(产品编号:200-13)需用20mMMHCl溶解。(注:即使同一重组细胞因子或蛋白,不同批次的溶解方法也可能有所不同,因此上面的叙述仅供参考。具体应该如何溶解应以相应批次的官方说明书为准)。后续的文章

中将对各种溶解液的配制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望继续关注。

经常有用户会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种溶解方法?

答:我们知道,蛋白的溶解性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比较重要的是pH值和离子强度。PeproTech 的细胞因子或重组蛋白在出厂前均经严格测试,说明上所标明的溶解液是能够将该细胞因子或重组蛋白完全溶解的液体。如果您所用的溶解液的pH值和离子强度与说明书中所标明的不符,很多时候会造成细胞因子或重组蛋白不能完全溶解或者根本无法溶解,这样所配得的细胞因子或重组蛋白必然活性不够或丧失。

有不少用户没注意说明书上的描述,而是根据习惯,直接用PBS或培养液(1640或DMEM等)等溶解细胞因子或蛋白的冻干粉。这样做可以吗?

答:有时可以,要看具体情况。PeproTech的大多数细胞因子或蛋白冻干粉的溶解液不是PBS,此时千万不能用PBS或培养液直接来溶解,具体原因在上面已经叙述过。而有部分细胞因子,如重组人KGF(产品编号:100-19)和重组人FGF-23(产品编号:100-52)等,说明书上的溶解液即为1x PBS,此时用PBS溶解完全没问题,那么用培养液溶解也是可以的,不过最好还是用先用PBS溶解,然后再用培养液稀释。

2) 一定要溶解到指定的浓度。

蛋白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可以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这个范围就是说明书上所标明的浓度范围,该例为0.1-1.0mg/ml。这个浓度范围对于不同的细胞因子或重组蛋白是不同的。如重组人FGF-6(产品编号:100-30)为0.5-1.0mg/ml,而重组人ActivinB(产品编号:120-15)则一定要是0.5mg/ml。

高于或低于该浓度范围会有什么问题呢?

答:首先,细胞因子或蛋白会不稳定,即很容易出现活性下降的现象。其次,高于这个浓度范围,可能会超过该蛋白的最大溶解浓度,即蛋白无法完全溶解。再者,高于或低于该浓度范围,蛋白可能会出现聚集(aggregation),最终结果还是部分蛋白未溶解,导致蛋白活性的减弱。

3) 一定不能振荡(vortex)。

这里所说的振荡是指用涡旋仪进行快速振荡。

有用户会问,若想保证溶解液与冻干粉充分混匀,以实现细胞因子或重组蛋白的完全溶解,该怎么办呢?

答:多数细胞因子或重组蛋白的冻干粉是非常容易溶解的,一般我们用移液枪的枪头轻吹几下,即可使细胞因子或重组蛋白完全溶解。

对于不易溶解的细胞因子或蛋白,PeproTech会在说明书中进行备注(Note)。如在重组人IL-13(产品编号:200-13)的说明书中您会看到:Slow todissolve (缓慢溶解),在重组人IL-11(产品编号:200-11)的说明中会看到: Thissolution is slow to dissolve.(该溶液溶解缓慢)。这种情况下,您最好能将要溶解的细胞因子或重组蛋白放在水平摇床(shaker)上低速摇一段时间,促使细胞因子或重组蛋白完全溶解。

有些蛋白,如重组人IL-13 Variant (产品编号:200-13A)虽然难溶,但却不需用摇床来加速溶解。其说明书上的备注为:Allowthe reconstituted vial to sit at 4oC for at > 2 hours before use. (将重悬液在4oC静置2小时以上)

3. This solution can be stored at 2-8o C for up to 1week.

第3步:该重悬液在2-8o C最长可保存1周。

用说明书上推荐的溶液将细胞因子或重组蛋白重悬到推荐的浓度后,细胞因子或重组蛋白可放置在2-8o C,即冰箱的冷藏室。在这种条件下,细胞因子或重组蛋白的活性最长可保持1周。这对一个周期为5-7天的实验,如DC(树突状细胞)的诱导成熟是足够的。在此期间,只要每次从冰箱里吸取一定量的细胞因子或重组蛋白溶液加入到培养体系内即可。

其实,说明书上推荐的浓度对于一般的实验来讲是比较高的。所以用户通常会将该溶液进一步稀释后再放在4o C保存,待1周内用完。如进行稀释,必须遵照下面第4步的方法,即需用含载体蛋白的溶液进行稀释,否则稀释后的细胞因子或重组蛋白很容易会粘附在管壁或瓶壁上,使得溶液中的细胞因子或重组蛋白的浓度下降,细胞因子或重组蛋白的总活性则大为减弱。

4. For extended storage, it is recommended to further dilute in abuffer containing

a carrier protein (example 0.1% BSA) and store in workingaliquots at -20o C to -80o C.

第4步:如要长期保存,则需用含载体蛋白(如0.1% BSA,或10% FBS,或5% HSA)的溶液进一步稀释,然后分装冻存于-20o C至-80o C。

如果一个实验周期长于一周,或配制的细胞因子或重组蛋白一次用不完,我们就需对细胞因子或重组蛋白进行长期保存。方法是:将已重悬的细胞因子或蛋白用含载体蛋白,如0.1%BSA(牛血清白蛋白),10% FBS(胎牛血清),5% HSA(人血清白蛋白)的溶液将重悬液进一步稀释,然后分装冻存于-20o C 至-80o C,即常规冰箱的冷冻室或超低温冰箱中。

经常有人会在细胞因子或重组蛋白冻干粉用推荐的溶液重悬后直接分装冻存于-20o C至-80o C,这样可以吗?

答:不行。我们知道,塑料管壁对多数蛋白均有很好的吸附作用,也就是说溶液中的蛋白很容易粘附在管壁。粘附后,蛋白是很难与管壁分离的。做过ELISA实验的人都知道,ELISA的包被抗体(Capture antibody)就是通过这种粘附作用包被到酶标板上的。

载体蛋白,如1% BSA,10% FBS(胎牛血清)和5% HSA等的主要作用是预先封闭塑料管壁上的蛋白结合位点,使细胞因子或重组蛋白不会粘附于管壁。如果在细胞因子或重组蛋白冻干粉用推荐的溶液重悬后不用含载体蛋白的溶液进一步稀释,而直接分装冻存,则溶液中的大部分细胞因子或重组蛋白均会粘附到管壁上,导致溶液中实际溶解的细胞因子或重组蛋白的浓度大为降低,最终表现为细胞因子或重组蛋白活性的下降。

因此,在分装冻存前,一定要用含载体蛋白的溶液将重悬液进一步稀释。稀释后的细胞因子或重组蛋白可为任意浓度,因大量的载体蛋白可以保证低浓度细胞因子或重组蛋白仍然维持较高的稳定性。

那么,含载体蛋白的溶液指的是什么溶液呢?水可以吗?

答:水不可。该溶液通常是指pH近中性,有一定缓冲能力的缓冲液,如PBS,培养液(RPMI1640, DMEM等)等。

还有一个经常被问及的问题,即在做无血清培养或动物的体内实验时,细胞因子中不能含有BSA,FBS或HSA等动物或人的蛋白,要想长期保存细胞因子或重组蛋白该怎么办呢?

答:一种方法是订购PeproTech的小包装(size A)细胞因子或重组蛋白,每次使用一只,用后即废弃。如觉得该方法过于浪费,则可用海藻糖(Trehalose)作为载体,用含海藻糖的溶液来稀释已重悬的细胞因子或重组蛋白,然后分装冻存。

总之,为保证细胞因子或重组蛋白冻干份在重悬后仍能保持良好的生物活性,必须按照说明书中Reconstitution的方法严格操作。

蛋白有价,实验无价,愿大家珍惜每次实验机会,严谨认真,每次均能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

细胞因子详解

捋捋让人迷惑的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是一类调节蛋白或者糖蛋白,他们的分类现在还不是完全清楚。他们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激发细胞内信号通路起作用。 白细胞组成了免疫和炎症系统,大多数细胞因子作用于白细胞或者由白细胞表达,他们在免疫和炎症反应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实际上,一些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的药物就是通过调节这些细胞因子的表达起作用的。 细胞因子由特定的细胞表达并分泌到胞外,结合细胞表面的细胞因子受体后激活细胞内信号 传导通路 细胞因子分类 细胞因子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被提出,它当时被认为是一种多肽因子,可以调控细胞分化和免疫系统。干扰素(IFNs)和白介素(ILs)是主要的多肽家族,在当时细胞因子主要指这两类家族。 起初细胞因子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分泌该因子的细胞类型或者细胞因子初次被发现时的生物活性。然而这些分类方法现在看来都不够准确,无法满足后期的分类需求。最近,根据细胞

因子一级,二级和三级结构的分析,可以将大多数的细胞因子分为6大家族。因此,根据分类方式的不同,某些细胞因子会有多个名称。 表1:细胞因子根据结构分类结果 细胞因子家族成员 ‘β-Trefoil’ cytokines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 Interleukin-1 Chemokines Interleukin-8 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s ‘Cysteine knot’ cytokines Nerve growth factor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s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EGF family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αHaematopoietins Interleukins 2–7, -9, -13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Leukaemia inhibitory factor Erythropoietin Ciliaryneurotrophic factor TNF family Tumour necrosis factor-α and –β

细胞因子1

第七章细胞因子 学时:3 目的要求: 1.掌握:细胞因子的概念、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掌握几种主要的细胞因子(IL-2、IL-12、IFN、TNF、CSF、EPO)的分泌细胞和生物学活性。 2.熟悉:其它细胞因子的分泌细胞和生物学活性。 3.了解:细胞因子受体家族及信号转导机制,了解细胞因子在临床上的应用。 教学内容: 1.细胞因子的概念和共同特性。 2.细胞因子的种类和功能:IL-(IL-1、IL-2……IL-18)、IFN、TNF、CSF、趋化因子生长因子等。 3.细胞因子与疾病的发生,细胞因子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本章主要内容] 一、细胞因子概述 (一)细胞因子的概念 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由细胞 (免疫细胞、非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能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的低分子量蛋白质的统称。 (二)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1.绝大多数细胞因子均为分子量为6~60KD的多肽或糖蛋白。其结构有:单体,包括多数细胞因子;二聚体,包括IL-5、IL-10、IL-12、M-CSF、TGF-β及PDGF等;三聚体,如TNF。 2.具有高效能作用。10-12mol/L就有明显的生物学作用。细胞表面可表达高亲和性的受体,10~10,000个/细胞。 3.分泌为短时自限性。无前体状态的储存,细胞受刺激活化后合成、分泌,刺激停止后合成停止。 4.可通过自分泌、旁分泌及内分泌方式发挥作用。多数细胞因子以自分泌(autocrine)或旁分泌(paracrine)起作用;少数细胞因子(IL-1、IL-6、TNF-α等)还可通过内分泌(endocrine)方式起作用。 细胞因子产生的多源性及多向性:(1)一种细胞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2)几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可产生一种或多种相同的细胞因子。 6.发挥作用为非特异性、多效性及重叠性。多效性是指一种细胞因子作用于多种靶细胞,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重叠性是指不同细胞因子作用于同一靶细胞,产生相同或相似的生物学效应。 7.作用具有双重性。介导生理作用,参与正常免疫应答,清除异物;介导病理作用,参与炎症反应、自身免疫病及肿瘤的发生、发展等。 8.细胞因子的网络效应。即不同细胞因子间具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细胞因子的合成分泌相互调节,受体表达相互调控,共同组成了细胞因子网络。 9.细胞因子与激素、神经肽和神经递质共同组成细胞间信号分子系统。 二、细胞因子的种类与功能 根据功能可将细胞因子大致分为六大类: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趋化因子和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s,ILs) ILs是能够介导白细胞之间和其他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已报告有20余种。

T细胞亚群的分类及功能

T细胞亚群的分类及功能 更新时间:2004-4-29 3:56:00 T细胞是不均一的群体,按其抗原识别受体,可将T细胞分为二大类。一类是TCRαβ、T细胞,另一类是TCRγδ细胞(表8-2)。 表8-2 TCRαβ+T细胞与TCRγδT细胞的特性 TCRαβT细胞TCRγδT细胞 分子结构二硫键相连的异二聚体分子二硫键相连的异二聚体分子 多样性多少 分布周围血60%~70% 周围血1%~10%表皮及肠粘膜上皮 表型CD4+CD8+(DP)60% CD4-CD8-(DN)35% CD2+100% CD5+>95% CD4-CD8-(DN) CD2+ CD5- 发育胸腺(发生晚) 胸腺(发生早)存在胸腺外途径 功能 识别与MHC分子结合的多肽复合 分子抗原 可能的作用 第一线防御细胞的原始受体 可识别MHC或MHC样分子识别由MHC 样分子呈递的抗原 TCRαβT细胞也是不均一的群体,根据其表型(phenotype)即其细胞表面的特征性分 子的不同,可将成熟T细胞分为二个亚类(subsets)即CD4+T细胞和CD8+细胞。 根据TCRαβT细胞的功能可将其分为二类。一类为调节性T细胞,可包括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lymphocte,TH)和抑制性T细胞(suppressor T lymphocyte,Ts)。另一类为效应性T细胞(effector T cell),可包括杀伤性T细胞(eytolytie T cell,CTL,或TC)和迟发型超敏性T细胞(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 T lymphoctye,TDTH)。 (一)TCRαβT细胞 二类T细胞表型分子均呈CD2+、CD3+阳性,但γδT细胞为CD4-、CD8-双阴性细胞(double negative cell,DN)或CD8+,而αβT细胞其表型为CD4+或CD8+单阳性细胞(single positive cell,SP)。

细胞因子类药物的市场分析

生物制药产业是二十一世纪发展前景最诱人的产业之一,尽管我国在生物制药领域起步不晚,但不可否认,我国生物制药产业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越来越大。纵观全球生物制药产业,经历了两次跨越式发展阶段,第一发展阶段从 1982年重组胰岛素问世至 1997 年 G-CSF 成为第一个年销售额超过 10 亿美元的生物技术药物,这个阶段主要是 EPO、G-CSF、INF-α 等细胞因子类产品, 这些产品在1994 ~ 1997 年生物制药产业第一发展阶段的后期已从快速增长期进入平稳发展期,全球生物制药产业都面临发展后劲不足的局面,年销售额一直徘徊在100 亿美元左右。1997 年后,随着Rituxan、Remicade、Herceptin 和Enbrel 等治疗性抗体相继批准上市,生物制药产业进入了第二个快速发展阶段,增长速度已连续10 年保持在15% ~ 33%,成为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产业之一。2007 年基因工程药物的销售额已达到840 亿美元,2008 年尽管有“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生物制药市场仍将突破900 亿美元。我国较好地抓住了生物制药起步发展的机会,EPO、G-CSF、INF-α,IL-2 等产品在1990 年代中期都获准上市,稍微落后于美国,几乎与欧洲同步。但是,我国却没有抓住以治疗性抗体为代表的生物制药第二个黄金发展阶段,大部分生物制药企业陷入了严重亏损状态。我们唯有在“卡住我国生物制药行业喉咙”的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上有较大突破,在治疗性抗体药物的研发和生产上有较大发展,才可能在“钻石铺满地”的生物制药产业中把握机会,实现生物制药的又快又好的跨越式发展。 细胞因子类药物目前在我国的发展状况良好,主要以下面四个系列为主导。1.干扰素(IFN)系列:目前已批准生产的品种有IFNα1b,α2a,α2b ,γ四种。其中IFNα1b系我国首创的一种新型重组干扰素。其开发历时12年,经41个临床单位,1650病例临床证明它对慢性活动性肝炎、白血病、尖锐湿疣、带状泡症等有明显的疗效。与α2b相比作用机理、疗效相似,但毒副作用较小。IFNα2a 与α2b相比仅相差一个氨基酸,即在第23位是Arg而不是Lys,其余结构相同,性质也相似。不同的是IFNα2b来自正常细胞系,而IFNα2a来源于恶性化细胞

细胞因子

第六章细胞因子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哪类细胞不能分泌细胞因子? A. T淋巴细胞 B. B淋巴细胞 C. 浆细胞 D. 单核细胞 E. 成纤维细胞 2.细胞因子不包括: A. 淋巴毒素 B. 过敏毒素 C. IL-2 D. 集落刺激因子 E. 干扰素 3.IFN-γ主要由下列那种细胞产生? A. LAK细胞 B. 巨噬细胞 C. NK细胞 D. 成纤维细胞 E. B淋巴细胞 4.下列哪种细胞因子是以单体的形式存在? A. IL-12 B. IL-10 C. M-CSF D. TGF-β E. IL-8 5.关于IL-2的生物学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以自分泌和旁分泌发挥作用 B. 能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与分化 C. 能被活化的B淋巴细胞膜上的IL-2受体识别 D. 能增强NK细胞活性 E. 抑制Th1细胞的分化 6.天然的特异性细胞因子抑制物是: A.IL-1ra B.IL-2R C.IL-4R D.IL-6R E. IL-8R 7.能增强MHC-I类分子表达的细胞因子是: A. IFN B. TGF C. CSF D. IL-1 E. IL-2 8.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形成和发展有关的细胞因子是: A. IL-2 B. IL-1 C. IFN D. IL-6 E. IL-4 9.能刺激红细胞前体细胞增殖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细胞因子是: A. IL-1

B. IL-2 C. IL-4 D. IFN E. EPO 10.能促进初始CD4+T细胞分化成Th2细胞的细胞因子是: A. IL-3 B. IL-5 C. IL-2 D. IL-4 E. IL-3 11.关于细胞因子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由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 B. 能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 C. 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 D.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对机体都是有利的 E. 细胞因子包括IL、IFN、CSF、TNF和趋化性细胞因子 12.能刺激未成熟T细胞前体细胞的生长与分化的细胞因子是: A. IL-11 B. IL-4 C. IL-7 D. EPO E. GM-CSF 13.能与IL-4协同刺激朗格汉斯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的细胞因子是 A. IL-11 B. IL-4 C. IL-7 D. EPO E. GM-CSF 14.关于细胞因子的效应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以非特异方式发挥作用 B. 无MHC限制性 C. 生物学效应极强 D. 在体内持续时间都很长 E. 作用具有多向性 15.TNF- 主要是由哪种细胞产生? A. 单核/巨噬细胞 B. 静止T淋巴细胞 C. B淋巴细胞 D. 树突状细胞 E. 红细胞 16.能以三聚体形式存在的细胞因子是: A. IFN B. M-CSF C. IL-12 D. TNF E. IL-9 17.在胞膜外区有两个不连续的半胱氨酸残基和WSXWS基序的细胞因子受体是: A. 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 B. 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家族 C. 干扰素受体家族 D.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 E. 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18.刺激B细胞产生IgA的细胞因子是: A. TNF

细胞因子检测的意义及方法比较

细胞因子检测的意义及检测方法比较 摘要:干扰素(interferon, IFN)是1957年发现的细胞因子,最初发现某一种病毒感染的细胞能产生一种物质可干扰另一种病毒的感染和复制,因此而得名。根据干扰素产生的来源和结构不同,可分为IFN-α、IFN-β和IFN-γ,他们分别由白细胞、成纤维细胞和活化T细胞所产生。各种不同的IFN生物学活性基本相同,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作用。这里主要利用生物分析法和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 关键词:干扰素生物分析法免疫分析法 正文: 细胞因子是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刺激剂诱导多种细胞产生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具有调节和血细胞生成、细胞生长以及损伤组织修复等多种功能。细胞因子可被分为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集落刺激因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等。众多细胞因子在体内通过旁分泌、自分泌或内分泌等方式发挥作用,具有多效性、重叠性、拮抗性、协同性等多种生理特性,形成了十分复杂的细胞因子调节网络,参与人体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所以细胞因子检测是判断机体免疫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疾病的诊断、病程观察、疗效判断及细胞因子治疗监测等都有重要意义。 生物分析法有两种: 1.依赖性细胞株:利用一些肿瘤细胞株必须依赖于细胞因子方能在体外增殖的特性进行检测,但是干扰素的测定利用此法并不简便,所以不当采用。 2.功能检测:利用一些细胞因子的功能特性,可建立相应的活性测定方法。在这里可以利用干扰素的抑制病毒感染效应,对已进行病毒感染的细胞群加入干扰素的特征进行观察,达到检测的目的。 免疫分析法: 1.流式细胞仪检测: 原理:利用Brefeldin(BFA)、Monensin阻断了胞内高尔基体介导的转运方法,使得细胞因子聚集、蓄积,增强细胞因子信号,可被流式细胞仪检测。 方法:用抗细胞因子(干扰素)抗体与细胞表面或胞内特定亚群标志组合,即可检测不同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的分泌,同时采用特殊的化学与抗体选择,确保静止与无细胞因子分泌细胞的最小荧光背景。 所需材料:蛋白转运抑制剂:阻断高尔基体介导的转运作用,使得刺激细胞表达的细胞因子聚集在胞浆内质网内,以利于准确检测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能力。 2.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①间接ELISA(Indirect ELISA):用于筛检抗体(抗特定抗原成分的特异性抗体)。此法是测定抗体最常用的方法。 ②夹心ELISA(Sandwich ELISA):用于检测目的抗原的量。其优点是避免了对特异性抗体的直接标记,但增加了操作步骤和测定时间。 ③竞争ELISA(Competitive ELISA)用于确定抗原特异性或待检标本中含交叉反应成分时为了提高实验的特异性而使用的一种方法。根据标记抗原与同种未标记待测抗原与抗体间发生竞争性结合的原理,主要用于测定小分子抗原。 检测方法的进展:高通量细胞因子检测 CBA(Cytometric Bead Array)是一种微珠多用途检测分析技术,它由一系列的微珠组合来捕获并结合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培养液、EDTA血浆、血清样本中被检测物质的量。其采用夹心法分析策略,与传统的ELISA分析技术相比,此方法可以同时检测多项指标。用已知的标准品

免疫习题4-23章

B.是分子量最大的Ig,称巨球蛋白 C.是最早合成的Ig D.无铰链区IgM IgE E.主要在血液中发挥抗感染作用 40.用木瓜蛋白酶水解IgG所获得的水解片段具有哪些生物学特性 E.共裂解为2个Fab段和一个Fc段 41.SIgA主要存在于 A.唾液 B.泪液 C.脑脊液 D.初乳 E.支气管分泌液 42.关于IgE特性的描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IgE在五类Ig中含量最低

B. IgE有CH4区 C. IgE可介导Ⅰ型超敏反应 D. IgE有亲细胞性 E. IgE在种系发育过程中最早产生 43.关于IgM的描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IgM中和病毒的能力比IgG强 B. IgM在防止菌血症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C. IgM激活补体的能力强于IgG D.患者血中检出高滴度特异性IgM说明有近期感染 E. IgM可介导ADCC作用 44.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 B. Ig单体分子一般是二价 C.一种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分子与其表面抗原受体(SmIg)具有不同的抗原结合特性 D.铰链区连接免疫球蛋白的H链和L链 E.超变区位于免疫球蛋白的可变区内 45.关于ADCC作用的描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靶细胞与特异性抗体结合 B.Mφ、NK细胞、中性粒细胞在特异性抗体介导下杀伤靶细胞C.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是非特异性的 D.需要补体参加

E.靶细胞上MHC分子参与ADCC 46.关于Ig的可变区,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位于L链靠近N端的1/2及H链靠近N端的1/5或1/4 B.由高变区和骨架区组成 C.不同Ig的高变区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不同,抗体特异性也不同 D. Ig分子独特型决定簇存在的主要部位 E.高变区又称互补决定区 二、名词解释 47.免疫球蛋白 48.单克隆抗体段 51.抗体(Ab) 52.抗体的独特型(id) 作用 三、问答题 54.试述Ig的基本结构和生物学活性。 55.何为单克隆抗体,有何特点? 56.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区别与联系。 57.简述Ig的功能区及其功能。 第五章补体系统 一.选择题【A型题】 1.补体系统3种激活途径均必须有哪种成分参加? A. C1q B. C4和C2 C. C3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CK)的概念:是由细胞分泌,影响细胞生物学行为,造血免疫功能和对炎症的反应的一类物质。(抗体,补体除外) 细胞因子的特点: 1. 大多为5-20KDa的小分子蛋白; 2.以旁分泌或自分泌形式影响附近细胞或细胞自身; 3.效能高,10—12mol/L水平即有明显生物学作用。 4.一种细胞因子可由多种细胞产生,一种细胞也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 5.细胞因子的产生受基因和环境调控; 6.可发生多重,重叠的作用; 7.以网络形式发挥作用; 8.通过与细胞因子受体结合而对靶细胞产生作用; 9.与神经,内分泌共组成细胞间信号分子系统。 细胞因子和激素 1. 激素是内分泌腺产生的化学物质,内分泌腺是许多同样腺体细胞 组成,通常“统一行动”; 2. 激素通常随血液循环与全身,发挥“远程效应”; 3. 激素通常对特定组织或细胞发挥特有效应; 4. 激素调节作用通常是全身性/系统性的变化: 5. 以辐射或树杈形式发挥作用。 但是,有些细胞因子和激素并没有严格的界限。 细胞因子的结构功能分类:有白介素(IL)类,干扰素(INF)类,集落刺激因子,趋化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生长因子等。 细胞因子检测的临床应用 1 特定疾病的辅助诊断。 2 评估免疫状况,判断疗效和预后。 3 细胞因子临床治疗应用的监检测。 细胞因子检测方法 1. 功能检测:利用细胞因子功能特性,建立相应的生物学活性测定方法。此 法敏感性高但灵敏度不高,容易受干扰因素影响。 2. 免疫检测:制备抗细胞因子单抗或多抗测定。特异性强,操作简便,但灵 敏度不高,且不能代表其活性。 3. 分子生物学检测:利用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mRNA表达,或用 PCR扩增。此法当前最敏感,但只代表细胞因子基因表达,不能代表当前水平。 细胞因子检测的临床应用原则 细胞因子最大特点是其功能多样性,重叠性和组织细胞非特异性,所以不能

细胞受体类型特点及重要的细胞信号导途径

请归纳总结细胞受体类型、特点及重要的细胞信 号转导途径 受体是一类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的大分子,大多数受体是蛋白质且多为糖蛋白,少数是糖脂,有的则是以上两者则是以上两者组成的复合物。受体是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识别生物活性分子并与之结合的成分,它能把识别和接受的信号正确无误地放大并传递到细胞内部,进而引起生物学效应。 在细胞通讯中,由信号传导细胞送出的信号分子必须被靶细胞接收才能触发靶细胞的应答,接收信息的分子称为受体,此时的信号分子被称为配体。在细胞通讯中受体通常是指位于细胞膜表面或细胞内与信号分子结合的蛋白质。 一丶受体类型 根据靶细胞上受体存在的部位,可以将受体分为细胞内受体和细胞表面受体。细胞内受体存在于细胞质基质或核基质中,主要识别和结合小的脂溶性信号分子。细胞表面受体主要识别和结合亲水性信号分子。根据受体存在的标准,受体可大致分为三类:1.细胞膜受体:位于靶细胞膜上,如胆碱受体、肾上腺素受体、多巴胺受体、阿片受体等。 2.胞浆受体:位于靶细胞的胞浆内,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性激素受体。 3.胞核受体:位于靶细胞的细胞核内,如甲状腺素受体。

另外也可根据受体的蛋白结构、信息转导过程、效应性质、受体位置等特点将受体分为四类: 1.离子通道偶联受体:如N-型乙酰胆碱受体含钠离子通道。 2.G蛋白偶联受体:M-乙酰胆碱受体、肾上腺素受体等。 3.酶联受体:如胰岛素受体,甾体激素受体、甲状腺激素受体等。 有些受体具有亚型,各种受体都有特定的分布部位核特定的功能,有些细胞也有多种受体。 二丶受体特点 1.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异性 特异性现为在同一细胞或不同类型的细胞中,同一配体可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受体;同一配体与不同类型受体结合会产生不同的细胞反应,例如肾上腺素作用于皮肤粘膜血管上的α受体使血管平滑肌收缩,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受体则使其舒张。 2.配体与受体结合的饱和性 受体可以被配体饱和。特别是胞浆受体,数量较少,少量激素就可以达到饱和结合。如在对甾体激素敏感的细胞中胞浆受体的数目最高每个细胞含量为10万个,雌激素受体,每个细胞中含量只有1000~50000个。故在一定浓度的激素作用下可以被饱和,而非特异性结合则不能被饱和。 3.功能上的有效性

细胞因子制剂在临床上的应用

细胞因子制剂在临床上的应用 一,简介 中文名称:细胞因子英文名称:cytokine 定义1:一组由多种细胞所分泌的可溶性蛋白与多肽的总称。在nmol/L或pmol/L水平即显示生物作用,可广泛调控机体免疫应答和造血功能,并参与炎症损伤等病理过程。 所属学科:免疫学(一级学科);免疫系统(二级学科);免疫分子(三级学科) 定义2:由免疫系统细胞以及其他类型细胞主动分泌的一类小分子量的可溶性蛋白质。包括淋巴因子干扰素、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趋势化因子和集落刺激因子等。是免疫系统细胞间,以及免疫统细胞与其他类型细胞间联络的核心,能改变分泌细胞自身或其他细胞的行为或性质,通过与细胞异的膜受体而起作用。所属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激素与维生素(二级学科) 定义3:细胞释放的可影响其他细胞行为的蛋白质。常指在免疫反应中起细胞间介导物作用的分子。 所属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免疫(二级学科) 二.细胞因子的分类 (一)根据产生细胞因子的细胞种类不同分类 1.淋巴因子(lymphokine) 于命名,主要由淋巴细胞产生,包括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等。重要的淋巴因子有IL-2、IL-3、IL-4、IL-5、IL-6、IL-9、IL-10、IL-12、IL-13、IL-14、IFN-γ、TNF-β、GM-CSF和神经白细胞素等。 2.单核因子(monokine)主要由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产生,如IL-1、IL-6、IL-8、TNF-α、G-CSF 和M-CSF等。 3.非淋巴细胞、非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主要由骨髓和胸腺中的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细胞产生,如EPO、IL-7、IL-11、SCF、内皮细胞源性IL-8和IFN-β等。(二)根据细胞因子主要的功能不同分类 1.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 1979年开始命名。由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或其它非单个核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在细胞间相互作用、免疫调节、造血以及炎症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凡命名的白细胞介素的cDNA基因克隆和表达均已成功,目前已报道IL-1-IL-15。 2.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CSF) 根据不同细胞因子刺激造血干细胞或分化不同阶段的造血细胞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不同的细胞集落,分别命名为G(粒细胞)-CSF、M(巨噬细胞)-CSF、GM(粒细胞、巨噬细胞)-CSF、Multi(多重)-CSF(IL-3)、SCF、EPO等。不同CSF不仅可刺激不同发育阶段的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增殖的分化,还可促进成熟细胞的功能。 3.干扰素(interferon, IFN) 1957年发现的细胞因子,最初发现某一种病毒感染的细胞能产生一种物质可干扰另一种病毒的感染和复制,因此而得名。根据干扰素产生的来源和结构不同,可分为IFN-α、INN-β和IFN-γ,他们分别由白细胞、成纤维细胞和活化T细胞所产生。各种不同的IFN生物学活性基本相同,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作用。 4.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最初发现这种物质能造成肿瘤组织坏死而得名。根据其产生来源和结构不同,可分为TNF-α和TNF-β两类,前者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后者由活化T细胞产生,又名淋巴毒素(lymphotoxin, LT)。两类TNF基本的生物学活性相似,除具有杀伤肿瘤细胞外,还有免疫调节、参与发热和炎症的发生。大剂量TNF-α可引起恶液质,因而TNF-α又称恶液质素(cachectin)。

最新T细胞亚群的分类及功能

T细胞亚群的分类及功能 1 2 更新时间:2004-4-29 3:56:00 3 T细胞是不均一的群体,按其抗原识别受体,可将T细胞分为二大类。4 一类是TCRαβ、T细胞,另一类是TCRγδ细胞(表8-2)。 5 表8-2 TCRαβ+T细胞与TCRγδT细胞的特性

6 TCRαβT细胞也是不均一的群体,根据其表型(phenotype)即其细胞 7 表面的特征性分子的不同,可将成熟T细胞分为二个亚类(subsets)即CD4+T 8 细胞和CD8+细胞。 9 根据TCRαβT细胞的功能可将其分为二类。一类为调节性T细胞,可 10 包括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lymphocte,TH)和抑制性T细胞(suppressor T 11 lymphocyte,Ts)。另一类为效应性T细胞(effector T cell),可包括杀伤性 12 T细胞(eytolytie T cell,CTL,或TC)和迟发型超敏性T细胞(delayed type 13 hypersensitivity T lymphoctye,TDTH)。 14 (一)TCRαβT细胞 15 二类T细胞表型分子均呈CD2+、CD3+阳性,但γδT细胞为CD4-、CD8- 16 双阴性细胞(double negative cell,DN)或CD8+,而αβT细胞其表型为CD4+ 17 或CD8+单阳性细胞(single positive cell,SP)。 18 在末梢血主要为αβT细胞可占95%,而γδT细胞只占1%~10%。αβT 19 细胞为主要参予免疫应答的T细胞,而对γδT细胞功能不十分了解,可能是 20 具有原始受体的第一防线的防御细胞,与抗原感染有关。 21 (二)CD4+细胞 22 TCRαβTCD4+细胞(简称为CD4+细胞)的分子表型为CD2+、CD3+、CD4+、 23 CD8-。其TCR识别抗原是MHCⅡ类分子限制性。CD4+T细胞也是不均一的细胞群, 按其功能可包括二种T细胞,即辅助性T细胞(TH),和迟发型超敏性T细胞24 25 (TDTH)。前者为调节性T细胞,后者为效应性T细胞。

第六章 细胞因子

第六章细胞因子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恶液质素主要由哪种细胞产生() A、T细胞 B、B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树状突细胞 胞 2、MCP-1可趋化哪类细胞() A、活化T细胞; B、B细胞; D、纤维母细胞; E、树状突细胞 3、IL-2的产生细胞主要是() T细胞 B、B细胞 C、单核-巨噬细胞 D、NK细胞 E、中性粒细胞4、α亚家族趋化性细胞因子的典型代表是() A、IL-1; B、IL-2; C、IL-3; D、IL-4IL-8 5.天然免疫过程中重要的负调节性细胞因子是() IL-1; B、IL-6;IL-10; D、IL-12;E、IL-18 二、填空题 1.由___淋巴细胞____产生的细胞因子称为淋巴因子;由___单核巨噬细胞_____产生的细胞因子称为单核因子;可刺激骨髓干细胞或祖细胞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子称为____集落刺激因子_______。 2.TNF分为两种,即TNF-α和TNF-β。前者主要由___单核巨噬细胞_____产生;后者主要由活化的___淋巴细胞______产生。 3.细胞因子通常以__旁分泌____形式作用于邻近细胞,或以__自分泌___形式作用于产生细胞因子的细胞本身。 三、名词解释 1.细胞因子——机体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相应受体,近距离进行精细调节,在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2.趋化因子——(chemokine) 又称趋化性细胞因子,是一类对不同靶细胞具有趋化效应的细胞因子家族,已发现50多个成员。 3.集落刺激因子——可刺激骨髓干细胞或祖细胞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子。

4.白细胞介素——由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类具有重要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包括单核细胞因子(monokine)和淋巴因子。 5.干扰素——由活化淋巴细胞和体细胞分泌的一类具有抗病毒功能和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胞因子。 6.肿瘤坏死因子——包括TNF-α和TNF-β两类,分别由单核巨噬细胞和活化淋巴细胞产生,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抑制病毒感染细胞增殖、促进TL、BL增殖、炎症介质等生物学作用。 四、问答题 1.简述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 ①、分子量低,属糖蛋白; ②、以自分泌或旁分泌形式在局部发挥作用; ③、具有激素样活性,作用迅速而短暂; ④、通过和受体结合,对免疫细胞功能进行正负调节 2.简述细胞因子的生物学功能 ①、白细胞介素(interlukin,IL) ——免疫调节作用; ②、干扰素(interferon,IFN)——抗病毒作用; ③、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抗肿瘤活性和炎症介质; ④、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刺激骨髓造血前体细胞生长分化; ⑤、趋化因子(chemokine)——趋化免疫细胞; ⑥、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

细胞因子及分类

细胞因子的基本概念与种类 2008-11-19 13:38 【大中小】 细胞因子(CK)是由活化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如某些基质细胞)合成分泌的能调节细胞生理功能、参与免疫应答和介导炎症反应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是不同于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又一类免疫分子。 根据来源最初将活化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称为淋巴因子(LK),将单核-吞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称为单核因子(MK)。目前根据功能,可将细胞因子粗略分为以下6类: 1.白细胞介素 白细胞介素(IL)简称白介素,最初被定义为由白细胞产生,在白细胞间发挥作用的细胞因子。虽然后来发现它们的产生细胞和作用细胞并非局限于白细胞,但这一名称仍被沿用。 目前已报道的白细胞介素有18种,摘要列表如下: 2.干扰素(IFN) 干扰素是最先发现的细胞因子,因其具有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的能力故称为干扰素。根据来源和理化性质,可将干扰素分为α、β和γ三种类型。IFN-α/β主要由白细胞、成纤维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组织细胞产生,称为Ⅰ型干扰素。IFN-γ主要由活化T细胞和NK细胞产 生,称为Ⅱ型干扰素。 丙型干扰素生物学性能比较详见下表: 3.肿瘤坏死因子(TNF) 肿瘤坏死因子是一类能引起肿瘤组织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1975年Garwell等将卡介苗注射给荷瘤小鼠,两周后再注射脂多糖,结果在小鼠血清中发现一种能使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物质,称为肿瘤坏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分为TNF-αTNF-β两种,前者主要由脂多糖/卡介苗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亦称恶病质素;后者主要由抗原/有丝分裂原激活的T细胞产生,又称淋巴毒素。TNF-α/β为同源三聚体分子,主要生物学作用如下: (1)对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有生长抑制和细胞毒作用; (2)激活巨噬细胞、NK细胞,增强吞噬杀伤功能,间接发挥抗感染、抗肿瘤作用; (3)增强T、B细胞对抗原和有丝分裂原的增生反应,促进MHC-Ⅰ类分子表达,增强 Tc细胞杀伤活性; (4)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粘附分子和分泌IL-1、IL-6、IL-8、CSF等细胞因子促进炎 症反应发生; (5)直接作用或刺激巨噬细胞释放IL-1间接作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 (6)引起代谢紊乱,重者出现恶病质。 4.集落刺激因子(CSF)

第五章 细胞因子

第五章细胞因子 复习要点: 1.掌握细胞因子概念和命名。 2.掌握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 3.熟悉细因子及其受体的分子结构。 4.了解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5.了解细胞因子的检测以及细胞因子与临床的关系。 一、单项选择题 1.在Ig类别转换中,能促进IgM转换为IgE的细胞因子是:★ A.IL-4 B.IL-2 C.TNF D.IFN E..IL-6 2.下列可形成三聚体的细胞因子是:★ A.IL-4 B.IL-2 C.TNF D.IFN E..IL-6 3.以下关于细胞因子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 是一组小分子的蛋白质 B. 需其他物质刺激才能产生 C. 其作用具有特异性 D. 可以作用于自身细胞 E. 微量即起作用 4.下列哪种免疫分子的作用具有特异性? A. Ab B. IL-1 C. 补体 D.IFN E.TNF 5.关于干扰素的作用,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由活化的T 细胞产生B.以三聚体存在 C. 由感染机体的病毒合成 D. 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 E..以上都不是 6.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细胞因子是: A.IL B.TNF C.IFN D.TGF E.CSF 7.主要作用于单核细胞的趋化因子属于:★★ A.CC 亚族B.CXC 亚族C.C 亚族D.CX3C 亚族 E. 以上都不是 8.下列哪类细胞不能分泌细胞因子? A. T 淋巴细胞 B. B 淋巴细胞 C. 浆细胞 D. 单核细胞 E. 成纤维细胞 9.细胞因子不包括: A.淋巴毒素 B. 过敏毒素 C. IL-2 D. 集落刺激因子 E. 干扰素 10.关于细胞因子的效应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以非特异方式发挥作用B.无MHC 限制性 C.生物学效应极强 D. 在体内持续时间很长 E. 作用具有多向性 11.关于IFN的生物学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增强细胞表达MHC-I、II类分子 B. 激活巨噬细胞 C. 促进Tho细胞分化为Th1细胞

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

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 目前发现并正式命名的细胞因子有数十种,每种细胞均有其独特的、起主要作用的生物学活性。尽管种类繁多、产生细胞和作用细胞多样、生物学活性广泛、发挥作用的机制不同,但众多的细胞因子具有以下共同的特性: 1.天然细胞因子是由细胞产生的正常的静息或休止(resting)状态的细胞必须经过激活后才能合成和分泌细胞因子。通常是由抗原、丝裂原或其它刺激物激活免疫细胞和相关细胞,6~8小时后细胞培养上清中即可检测出细胞因子,于24~72小时期间细胞因子水平最高。但是有些细胞株不需外源刺激就可以自发地分泌某些细胞因子。 2.细胞因子的产生和作用具有多向性(pleiotropism)即单一刺激如抗原、丝裂原、病毒感染等可使同一种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而一种细胞因子由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产生可作用于多种不同类型的靶细胞。 3.细胞因子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是一种自我调控的过程通常情况下,细胞因子极少储存,即不以前体形式贮存在细胞内,而是经过适当刺激后迅速合成,一旦合面后便分泌至细胞外以发挥生物学作用,刺激消失后合成亦较快地停止并被迅速降解。 4.为低分子量的分泌型蛋白质常被糖基化。分子量大小不等,大多数为15~30kD,小者仅8~10kD,一般不超过80kD。 5.细胞因子需与靶细胞上的高亲和力受体特异结合后才发挥生物学效应。 6.生物学效应极强细胞因子在pM(10-12M)水平就能发挥显著的生物学效应。这与细胞因子与靶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之间亲和力极高有关,其解离常数在10-12~10-10M之间。 7.单一细胞因子可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但多种细胞因子也常具有某些相同或相似的生物学活性。 8.主要参与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影响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涉及到感染免疫、肿瘤免疫、自身免疫、移植免疫等诸多方面。 9.以非特异性方式发挥生物学作用且不受MHC限制。

18秋学期(1709)《免疫学》在线作业

南开大学18秋学期至19春学期《免疫学》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所有T细胞特征性表示是(E)。 A、BCR B、CD2 C、CD4 D、CD8 E、TCR 2、组成化学屏障的杀菌、抑菌物质不包括(A)。 A、α-防御素 B、脂肪酸 C、乳酸 D、溶菌酶 E、抗菌肽 3、以下哪项不是巴斯德的贡献(A)。 A白喉抗毒素B鸡霍乱弧菌减毒疫苗C狂犬疫苗D炭疽减毒疫苗E低温灭菌 4、关于MHC-Ⅱ类分子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D) A、两条多肽链均为MHC编码B人类的MHC-Ⅱ类分子包括HLA-DR,HLA-DQ,HLA-DP。C主要存在于抗原呈递细胞表面D广泛分布于各种有核细胞表面E、HLA-Ⅰ分子由第6染色体短臂上HLA复合体编码 5、首先发现免疫耐受现象的是(D)。 A、Burnet B、Medawar C、Jerne D、Owen E、Richard 1945年Owen首先发现天然免疫耐受现象。 6、可分泌穿孔素、颗粒酶的细胞是(B)。 A、Tc和B淋巴细胞 B、Tc和NK C、B细胞和NK D、TC和吞噬细胞 E、B细胞和吞噬细胞 7、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C)。 A、IgA类 B、IgM类 C、IgG类 D、IgD类 E、IgE类 8、具有趋化功能的细胞因子称为(D)。 A、interleukine B、thrombopoietin C、lymphotoxin D、chemokine 9、下列哪种物质不是抗体(D)。 A抗毒素血清B胎盘球蛋白C淋巴细胞抗血清D植物血凝素E白喉抗毒素 10、关于DC呈递抗原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 A形态呈树突状B高水平表达MHC-Ⅱ类分子 C成熟DC抗原呈递能力强,摄取抗原能力弱 D未成熟的DC抗原呈递能力弱,摄取抗原能力强 E细胞膜上SmIg 11、有的抗原称为TI-Ag,这是因为(E)。 A抗原来源于非胸腺组织B它诱生的抗体是在骨髓中产生的C它诱生的抗体属于IgG类抗体D抗原往往具有复杂和不相同的抗原决定簇E它能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无需T细胞辅助。

细胞生理学题库

第二章细胞生理学 第一节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掌握内容说出跨膜物质转运的几种主要方式。复述单纯扩散、易化扩散、 主动转运的概念。列举单纯扩散的物质种类。说出易化扩散的种类及其特征。列 举离子通道的控制类型。说出钠钾泵的工作原理,列举钠钾泵的意义。复述继发 性主动转运的概念,说出继发性主动转运的原理和特点。 熟悉内容描述物质入胞和出胞转运的过程,列举入胞和出胞转运的生理 现象,说出入胞作用的几种类型。 了解内容简单复习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液态镶嵌模型),解释并列举细 胞膜的主要生理功能。讨论葡萄糖的跨上皮转运机制。讨论易化扩散的生理意义。 讨论入胞和出胞转运的生理意义。 (一)名称解释 液态镶嵌模型、单纯扩散、易化扩散、通道、载体、电压门控、受体门控、机械门控、饱和现象、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入胞作用、出胞作用、受体内化。 (二)思考题与讨论 1.葡萄糖的跨上皮转运机制和临床应用。 2.钠钾泵的生理意义。 3.团块物质转运的意义。 (三)选择题 A型题 【A1型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哪种脂质成分几乎全部分布在膜的靠近胞质的内层并与第二信使DG和IP3的产生有关 A.磷脂酰肌醇B.磷脂酰胆碱C.磷脂酰乙醇胺 D.磷脂酰丝氨酸E.糖脂 2.葡萄糖或氨基酸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的方式属于 A.单纯扩散B.经载体易化扩散C.经通道易化扩散 D.原发性主动转运E.继发性主动转运 3.在膜蛋白质帮助下,某些胞外的蛋白质分子选择性地进入胞内的跨膜转运方式属于A.原发性主动转运B.继发性主动转运C.经载体易化扩散 D.受体介导入胞E.液相入胞

第五章细胞因子

第五章细胞因子 主要内容 (一)细胞因子的概念与种类 1.细胞因子(CK)机体多种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或多肽,通过与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发挥抗感染、抗肿瘤、免疫调节、参与炎症反应、促进细胞生长和组织修复等多种生物学作用。 2.细胞因子的分类按来源分为两类:淋巴因子(LK)和单核因子(MK);按结构和功能可分为以下六类: (1)白细胞介素(IL):是一组能介导白细胞和其他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主要作用是调节细胞生长,参与免疫应答和介导炎症反应。 (2)干扰素(IFN):因其能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而命名。IFN有α、β和γ三种类型。IFN-α和IFN-β合称为Ⅰ型干扰素,主要由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产生,其作用以抗病毒、抗肿瘤为主,也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IFN-γ又称Ⅱ型干扰素,由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产生,其作用以免疫调节为主,抗病毒、抗肿瘤作用不及Ⅰ型干扰素。 (3)肿瘤坏死因子(TNF):因最初发现其能引起肿瘤组织出血坏死而得名。主要的有TNF-α、TNF-β。TNF-α由单核-吞噬细胞产生,大剂量可引起恶液质。TNF-β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又称淋巴毒素。TNF能发挥抗肿瘤、抗病毒、免疫调节作用,也能引起发热反应、炎症反应和恶液质。 (4)集落刺激因子(CSF):能够刺激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的一组细胞因子。 (5)趋化性细胞因子:是一类促进炎症的细胞因子,其主要作用是招募血液中的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进入感染发生的部位。 (6)生长因子(TGF):具有刺激细胞生长作用的细胞因子。有些生长因子也可抑制免疫应答,如转化生成因子-β(TGF-β)可抑制多种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免疫效应。 (二)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1.理化特点和分泌特点 (1)理化特点:多数是小分子糖蛋白。多以单体形式存在(如IL-1、IL-2),少数以二聚体(如IL-10、IL-12)、多聚体形式存在(TNF为三聚体)。

第5章 细胞因子作业及答案--医学免疫学

第五章细胞因子 一. 名词解释 1.细胞因子(cytokine) 2.集落刺激因子(CSF) 二.单项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或最为接近的) 1.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主要细胞因子是() A.IL-1 B.IL-2 C.IL-4 D.IL-5 E.IL-10 2.诱导IgE产生的主要细胞因子是() A.IL-1 B.IL-2 C.IL-4 D.IL-3 E.IL-6 3.IL-1的主要产生细胞是() A.T细胞 B.巨噬细胞 C.B细胞 D.NK细胞 E.中性粒细胞 4.属于细胞因子的物质是() A.植物血凝素 B.干扰素 C.调理素 D.乙型溶素 E.胸腺素 5.产生IL-2的细胞是() A.Mφ B.T细胞 C.B细胞 D.NK细胞 E.中性粒细胞 6.IL-1的功能不包括() A.促进黏附分子的表达 B.介导炎症反应 C.大量IL-1进入血流能诱导急性期蛋白 D.抑制NK细胞 E.可作为内源性致热原 7.属于趋化因子CXC亚族的代表成员是() A.IL-2 B.IL-4

C.IL-6 D.IL-8 E.IL-12 8.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不包括() A.IL-1 B.IL-2 C.IL-4 D.IL-5 E.IL-6 9.被FDA批准用于治疗乙肝的细胞因子是() A.IFN-α B.G-CSF C.IFN-γ D.TNF E.IL-2 10.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因子的生物学功能() A.调节固有免疫应答 B.调节适应性免疫应答 C.刺激造血细胞生成 D.细胞毒效应 E.特异性结合抗原 三.多项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1.关于CK的描述错误的是() A、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在局部发挥效应; B、作用于靶细胞具MHC限制性 C、一种CK可由不同细胞产生 D、一种细胞可产生多种CK E、具有抗原特异性 2.IFN-γ具备的生物学作用是() A、促进APC细胞表达MHC-II类分子 B、增强CTL作用 C、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 D、增强巨噬细胞吞噬杀伤功能 E、作用具有种属特异性 3.细胞因子描述错误的是() A、CK多为小分子多肽,分子量不超过30KD; B、可做为生物应答调节剂应用于临床 C、具有特异性作用 D、正常的静止或休止状态细胞可产生CK E、CK之间具有协同相加和拮抗作用而形成网络结构 4.CK参与的免疫作用有() A、直接造成肿瘤细胞调亡 B、具有抗胞内寄生菌和原虫的作用 C、与神经内分泌激素一样发挥作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