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形势、反思、行动——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形势、反思、行动——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形势、反思、行动——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形势、反思、行动——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形势反思行动

——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鲁东海

(本文发表于《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1年第5期)

六月八日北师大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学历史课程研制组组长朱汉国老师在南师大做了一场有关中学历史课程改革情况的报告,我作为省骨干教师培训班的一名学员十分荣幸地聆听了这场报告。下面请允许我根据已获悉的各种资料对正在进行中的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进展作一简要汇报,然后谈谈自己对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感受。

我国由教育部主持的最新一轮的中学课程改革从1999年下半年已经开始,预期分两步走:第一步对原有大纲和教材进行修改;第二步是制定新的课程标准,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多头并进编写新教科书。到目前为止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1、2000年春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2000年夏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

2、与试验修订本大纲相配套,修订了中学历史教科书。高级中学修订版的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去年秋季已在高一年级使用,今年秋季修订版的初一历史教科书也开始使用。

3、7—9年级(即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已形成文稿,现正处在征求意见和完善之中。

4、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正在编写中的7—9年级历史课程标准,已有北师大、人教社和上海华东师大三家单位正着手编写中学历史教科书,7年级(初一)上册样本已拿出.

其实课程改革我们教师都是很熟悉的。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多次修订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到去年高初中试验修订版颁布之前,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共颁布过五个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参见于友西等著《历史学科教育学》,首都师大出版社,112—114 页)。多年来我国教育界一般称国家制订的关于学科目的、内容和基本要求等方面的指导性的文件为教学大纲,现在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世界上较通行的说法,建国初我国也是这样称的,后来学习苏联,改称“教学大纲”。

为什么我国又启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呢?首先是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潮的推动。当今世界各国为了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大力加强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其势头一浪高过一浪,方兴未艾。美国在《2000年教育战略》中提出学生在四年、八年到十二年学习年段毕业时能应付各方面的挑战,特别是国际的挑战:英国在1988年《教育改革法》的基础上,于1999年颁布了新一轮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达到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的四方面发展,学会交往、数值处理、运用信息技术、合作、改进学习的本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六项技能。日本也将在2002年全面实施新一轮的课程计划,这一轮课程计划中他们特别强调了四个原则:①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提高国际意识;②使学生拥有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③为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内容和个性的发展创造怡人的环境;④鼓励每所学校办出特色和标新立异。今天的社会已跨人21世纪,21世纪的社会需要21世纪的人才,21世纪的人才需要21世纪的教育。

反观我国初中历史教育,我们会发现诸多与时代发展和人的发展不合拍的地方。所以说这一轮课程也是我国教育现实的客观要求。下面我们从课程标准的编制、教育教学的实施及其评价三方面谈谈实际存在的问题。

从历史课程标准看,我认为最突出的问题是未能找准初中历史教学的“落脚点”。初中历史教学面对的是心智体格发展尚不全面的少年,只能用“历史”的材料来启迪其心灵,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定的创造意识和能力,而决不是强行把一些政治大道理灌输给他们,并以他们记忆知识的多少为标准来评判他们将来能否成为历史学家。下面以1995年5月第二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中的一些材料来说明问题。“教学目的和要求”中说:“要求向学生进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尤其是社会发展规律教育……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类和平事业而献身的历史责任感。”试问十三四岁的小孩子他能明白“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这么早就把我们成年人应负的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而献身的“责任”压到少儿的身上,不叫他们“未老先衰”!从“教学内容”看,大纲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历史三大板块,中国古代史的“内容要点”中有一级标题(加导言)共28个,二级际题82个,其中55个二级标题下还有三级标题[5日个,若与朱绍侯主编的大学教材《中国古代史》的目录比较一下,会发现从体系和主要条目上旨,没有本质区别。下面再抄录17—18页的一个片断:

十八、辽夏金和宋的并立

1、契丹的兴起和建国

①契丹的兴起和阿保机建国

②辽和北宋的关系

2、党项的兴起、西夏的建立和北宋的关系

3、女真的兴起和与辽、北宋的关系

①女真的兴起和阿保机建国,

②金宋联合攻辽和西辽的建立

③东京保卫战

4、金和南宋的对峙

①南宋的建立

②岳飞抗金

5、西北、西南的民族政权

说个良心话,当我从大纲中抄写这段文字时,心里都有点厌烦。假如不是专门搞历史研究,有什么必要将这个时期复杂的民族发展及其关系搞清楚呢?目标如此之难,内容如此之繁,难怪我们初中的历史教科书那么厚实!初中的学生面对历史时又是那么地苍凉和冷漠。

从教育教学的实施看,则存在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问题。客观上讲由于“标准”的“成人化”和“空泛性”,在单位时间里初中历史教师根本无法实现“标准”所提出的任务。主观上讲与课程的管理有着更直接的关系。“标准”(大纲)有人制定,甚至一版又一版的修改,搞得蛮像一回事,但到了基层学校是否有效地实施,有关的主管部门却鲜于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不少地方“中考”不考历史科,历史自然就成了“副科”。在农村的一些学校甚至砍掉了历史课,当上级主管部门

走过场检查时,教务处立即编制一份新课程表,临时应付一下。平时一些老师备课时不好好地钻研教材,上课时随便侃一通,某一天没情趣,干脆将课无偿地奉送给语数外等“主科”。

不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也是导致初中历史教学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许多老师恐怕已习惯于用每次考试的分数及相对的名次对学生进行“矫正教育”,相反地却不习惯在下列方面表扬学生:你的故事讲得真不丑!你的想象力真丰富!你的历史典故用得真贴切!你收集的材料真不少,还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呢!有人说历史是一门“人学”,人的活动多么复杂丰富啊,按理说“历史”应成为初中生心目中最有趣味的一门学科,众所周知,现实却是相反的。

勿庸讳言,我们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历史学科作为基础教育的课程,从宏观的理性层面看,存在着“繁、难、多、旧”的现象;从微观的实践层面看,属于初中总课程中的“三等成员”受到轻视,加之教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遭到学生排斥。窥历史学科“一斑”,可知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性质已被严重扭曲,课程改革的形势已迫在眉睫。

改革中出现新问题是正常的,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还是改革,今天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就是让当前基础教育走出困境的重要办法?去年7月教育部牵头在北京昌平召开了课程改革项目负责人会议;1结月又主持召开了—次关于课程改革研计讨会,陈至立部长做了题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课程体系》的报告。今年6月11日国务院召开了关于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研究布置进—步加快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李岚清副总理特别强调了要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尽快改变现行课程“难、繁、偏、旧”的现象。据悉将正式颁布〈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并积极筹备召开建国以来第一次基础教育大会。下面就掌握的有关材料对即将颁布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作一简要评介。

l、体现时代精神,溶注全新的理念。新的标准将充分体现“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国际意识”等时代精神和“终身学习”、“成功学习”等关于学习的新概念。不过这一回不是将那些“精神”和“概念”贴标签,而是化作一种理念溶进新的课程标准。所以标准在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方面的色彩特别强烈。为了使学生能够富有创造性地学习,并获得“成功”体验,每个学习专题后都将安排活动性课题。

2、建立符合义务教育阶段特点的课程体系。历史教学涵盖着“历史学”和“历史教学”两个方面的涵义,以前我们无论是制定课程标准还是编制教材都较多地考虑“历史学”,力求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却未能深入地研究用来教学的历史。所以新课程标准的研制将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的专业性,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构建学习主题式的课程体系。

3、规范和明确学习目标,降低学习要求。通观改革开放以来所有的初中历史教学大纲,我们会发现教学目标在总体上高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内容上也含糊不清。例如去年的九年义务教育试用修订版大纲第8页:

八、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1、匈奴的兴起和秦汉王朝与匈奴的关系

2、汉通西域

3、“丝绸之路”

4、秦汉与朝鲜、日本的交流

试问匈奴族的由来,匈奴与中原的战争及对双方的影响,张骞、班超通西域的前因后果,丝绸之路对后世的影响及相关的考古发掘材料,那时朝、日的政权及其与中国的交流等等问题究竟

掌握到什么程度?教材编写者无法把握,只好照自己的想象揣摩着写;教师和学生无法把握,只好认定凡是教科书写到了就得记住。新课程标准将努力依据初中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用不同的行为动词明确提出三个层次的目标要求,其中约70%的内容只要求学生达到“列举”、“知道”、“了解”的水平;约20%的内容要求学生达到“概述”、“理解”中等层次水平;仅有10%的内容要求学生达到“分析”、“评价”、“探讨”高层次的要求。

4、提出明确的评价目标及操作建议。以前的几个大纲都没有“教学评价”一块内容,去年试用修订版的大纲增加了这部分内容,这是一个重大进步,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在这方面将继续深化。

①进一步强调教学评价的意义:它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认真学习,也可激励教师积极进取。

②评价不仅包括考察学生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还包括对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及方法的考察。

③全面地理解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含义,全面关注学生——“人”的发展,要求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全面实现预期的目标。

④多使用诊断性和形成性的评价,避免给学生做“最后的审判”,尽量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一方面欢呼并期盼既符合中学生——“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又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尽早颁布,另一方面,我们更期盼还能有与实施这个现代化工程相配套的措施及人的思想的现代化。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爱心大行动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爱心大行动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用草墩一物多玩,学习滚草墩 2、发展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在玩草墩活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增进友爱的情感 二、重难点:初步尝试用草墩一物多玩,学习滚草墩 三、活动准备: 灾区受难幻灯片、草墩若干、音乐 四、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启发谈话: ①听音乐带幼儿入场,就座。放图片(你们看四川发生了大地震) ②你看到了什么?请幼儿自由讲述 ③教师总结:那里的房子倒塌了,弟弟妹妹没有家了,现在他们只住在帐篷里,你们想去帮助他们造房子吗?(想)那我们用什么造房子呢?(水泥、砖头……)我们今天来用草墩造房子,可是运草墩要用很大力气,首先要把身体练好了 2、热身运动(音乐) 准备运动上肢运动体侧运动 体转运动复背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二)、幼儿自由探索,尝试用草墩一物多玩

师:宝宝们,你们想怎么运草墩?看谁想的方法多,而且能注意安全,找个空地方练起来吧。 1、自由玩草墩,探索不同的玩法,满足玩的欲望 2、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玩法,引导幼儿:滚、转、走、跳、夹物跳, 3、请幼儿演示新的玩法,并集体练习 你是怎么运草墩的? 4、教师引导幼儿重点练习:滚草墩 教师讲解要领:要求幼儿两脚分开,弯下腰,两手扶草墩,轻轻推,向前滚 5、幼儿集体练习,教师引导幼儿滚得直,滚得快 (三)游戏:帮弟妹妹造新房 1、宝宝们的本领练的真棒,我们可以去帮助弟弟妹妹造新房了,我们来帮他们把草墩运过去,好吗? 2、教师提要求: ①我们分3组进行,向前滚,看哪一组的小朋友运得快 ②第一个小朋友滚到后,放好草墩,站在那里,第二个小朋友马上出发 3、幼儿第二次运砖 那里还有很多的草墩,我们一起再把草墩运过来,刚才我们小朋友还想出了很多的办法(用头顶、手推、夹物跳……)这回请你们用刚才想出的办法运草墩 要求:幼儿想一个不同的方法运砖 4、造新房 草墩都运完了,我们要造房子了,第一组造在*里,第二组造在*里,第三组造在*里,和自己组上的朋友商量一下怎么造?我们来造房子吧! 学习

最新-精选爱心捐款倡议书锦集6篇

最新-精选爱心捐款倡议书锦集6篇 精选爱心捐款倡议书锦集6篇 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需要使用倡议书的场合越来越多,倡议书具有响应者不确定性的特征。你所见过的倡议书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本人收集整理的爱心捐款倡议书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爱心捐款倡议书篇1 各位同事: 大家好! 人间四月芳菲尽,又是耕耘好时节,在这美丽的春日里,我们大家都在为了更大的目标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却未曾知晓就在汇都物业这个温暖的大集体中,有人在接受命运极大的考验,他便是安防部主管周兴金。 周兴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于1998年2月进入XX,成家至今,先后育有三个儿女,由妻子在湖北老家抚育,此外,家中还有一双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家庭重担便落到了他一人头上,生活本就清苦,可幸运之神并没有因此而更加眷顾他,反而给了他重重磨难。 20xx年9月15日,其母(72岁)因患脑中风及股骨头坏死而入住湖北省郧县中医院,不到一个月,年逾76岁、一直患有冠心病的父亲又因脑溢血而入院进行手术治疗,就在他因高昂的医疗费用而焦头烂额、四处筹措的时候,其岳母又被湖北省十堰市中心人民医院确诊为鼻咽癌。福无双至,祸却不单行,接二连三的打击让他多年辛苦得来的积蓄瞬间付诸东流,且尽管他将家中之物竟相变卖,对于三位老人每天所需的医疗费用而言也不过是杯水车薪,面对病榻上白发苍苍却仍被病痛折磨的父母和怀中膝下尚且不谙世事的幼子,堂堂男儿也不禁潸然泪下。但他知道,他必须坚强,作为这个家庭的主心骨、顶梁柱,不管多难他都要撑下去,否则三位老人晚景堪忧,三个幼儿也必得失学,所以,他一直在努力在坚持。 可是一己之力又如何能够改变现状?于是,他想到了XX,这个他生活了14年的大集体。的确,在XX工作的十几年,他一直兢兢业业,努力尽责,而这片生

《爱心行动》教案

大班社会活动:爱心行动 设计意图: 每当清扫地板,看到孩子们丢掉的橡皮、铅笔和撕烂的书本时; 每当饭后书桌里、暖气罩边,孩子们人扔的蔬菜,鸡肝和半个小花卷时; 每当看到应经穿的花枝招展、帅气十足的孩子们,互相攀比自己的服装; 每当看到孩子们问让家长满足自己的无理要求而哭闹时﹍﹍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地自责起来,同事也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重大,是我们平时的教育工作做的不够吗?还是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庭富裕了,孩子们衣食无忧而忘记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呢?他们是否了解贫困家庭儿童的生活情况呢? 因此,我设计本次活动“爱心行动”,让孩子们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深刻体会袋自己与贫困儿童生活的差距,从而改变自己平时不良的行为,使心灵深处得到洗礼,发自内心地开展“爱心活动”。 有益学习经验: 1、帮助幼儿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 2、展开救助爱心行动;

3、知道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体会到自己与贫困儿童生 活的差距,从而改变自己平时不良的行为。 教学流程: 回放参观实录→家庭环境片段→不良行为对照→引发爱心行动 教学准备:1、参观活动,让幼儿体验农村幼儿园的状况; 2、投影、影碟、磁带等; 3、爱心箱一个 活动过程: 一、回放参观“巨源中心幼儿园“实录,引发幼儿把看到的、 感受到的积极地表达出来: 1、回放参观实录,回忆当时情景; 2、引发幼儿积极地表达:看待此时此景,你想到了什么? 我们的学习游戏环境和他们有什么不同? 3、教师小结 二、请幼儿观看农村家庭环境片段: 1、观看农村家庭环境片段实录,教师充满情感的介绍; 2、引发幼儿体验:我们的家庭生活是怎样的状况?面对这样的家庭感受到了什么? 3、鼓励幼儿积极地表达。 三、观看幼儿不良行为习惯录像: 1、观看录像,引发幼儿强烈的不眠情绪;

初中历史课标解读

初中历史课标解读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国家课程专家何成刚 教育部已于2011年底颁布了修订后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本文拟从“课程性质”、“内容编排”、“评价建议”、“实施建议”四个角度,对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作一简单的解读。 一、课程性质 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历史课程性质的界定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更加突出了历史课程的“四性”,即“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在关于历史课程性质的认识上这确实是一个进步。不过从字面上看,“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似乎并不是历史课程所独有的本质属性,所以,我们要从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来把握历史课程的性质: “思想性”指的是,历史课程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分析,培养学生树立积极的历史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基础性”指的是,历史课程重在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线索和脉络,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掌握分析人类社会现象的基础原理(如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分析人类社会现象)、基本方法(如运用各种史料多角度分析人类社会现象)、基本能力(如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分析能力),学会判断、学会思考,不人云亦云。 “人文性”指的是,历史课程必须发挥其在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方面的功能。如通过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成果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确

献出我们的爱心之天天都是助残日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课题:献出我们的爱心之 天天都是助残日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单位: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四季镇麦溪小学 姓名:李玉萍 2012年3月14日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三年级学生。 2、学科:品德与社会。 3、课时:第二课时。 4、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搜索和残疾人相关的视频资料,文字资料,以 及表演道具。 (2)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特点和需求;了解社会公益设施和福利机构,知道”中国助残日”和”国际残疾人日的日期”。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体验和表演、资料整理、观看视频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便,从而培养学生对残疾人的关心。 情感与态度: 教育学生理解和尊重残疾人,并能力所能及的去帮助他们,使学生的思想在学习中得到进一步升华。 3、三、教材分析 《献出我们的爱心》是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中学生们已经知道了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和特点,知道要力所能及的去帮助他们。本节课继续引进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让学生尊重和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教学重点:了解和重视残疾人,帮助他们。 教学难点:理解尊重残疾人。 课前利用时间上网或者通过书籍来了解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 四、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通过观看《牵手》,在情境中感受残疾人身残志不残。 2、活动体验:通过实际体验残疾人的生活,从而知道残疾人需要帮助。 五、教学过程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第一部分 前言 一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中国古代史二、中国近代史三、中国现代史四、世界古代史五、世界近代史六、世界现代史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开发与资源利用建议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要求。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 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 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 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 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一、课程性质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 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 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 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该国主义情感,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拓展国际视野, 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 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 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 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 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提高人文素养, 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 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二、课程基本理念1.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 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2.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 逐步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4.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三、课程设计思路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 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 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 提高历史学习能力, 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 并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1.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课程设计。2.历史课程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 “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 3.在学习内容的的编制上,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精选最基本的史实,展现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基本进程,使学习内容更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此外,在突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注意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4.本标准对每个学习板块规定了课程内容,并提出了教学活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第12课爱心在行动

课题:第12课爱心在行动 周次:第十周 教学目标: 1、了解身边有哪些需要帮助的人,对他们表示同情和尊重,并愿意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们。 2、知道每个儿童也能为慈善事业献一份力,并了解各种献爱心的方法。 3、能采取具体的、力所能及的行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教学重点:认识自己,善待他人,加强合作,学会分享,了解并掌握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方法。 教学难点:做到公正、互助、诚信、利他。 教具与学具准备: 事先做好调查记录,了解残疾小伙伴的情况。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二次备课 一、导入 1、师: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的学习多么快乐! 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我们身边还有一些残疾小伙 伴,他们生活在或无声或无色或无言的世界里,无 法和我们一起享受欢乐,体验幸福!但他们努力着, 拼搏着,创造着引人注目的成绩。 2、引出课题并板书:爱心天使在行动 二、交流调查结果 1、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分组成立“爱心天使 队”1、2、3、4组,走访困难家庭或福利院等,了 解残疾人的情况,做好调查记录。现在,让我们一 起来交流下。 2、交流调查的结果 3、师:你知道残疾小伙伴是怎样学习、生活的吗? 把你想到的情况写下来。 4、生写情况 5、小组交流 三、体验困难 1、师:残疾小伙伴在生活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呢?请你用塞耳、蒙眼、绑手、捆足等方式来体验 一下! 2、听师口令,全班进行游戏 3、大家交流体验到的感受 4、师:残疾小伙伴需要帮助,需要关爱。通过体验, 你知道他们需要哪些方面的帮助?你能为残疾小伙 伴做些什么呢?(板书:帮助、关爱) 5、指名生说

6、写一份倡议书,让更多的小伙伴加入到爱心天使 的行动中来。 7、播放视频,了解残疾人的成长故事 师:听了她的故事,你有什么话要说吗?或者你想 对他说些什么吗? 8、交流感想 9、师:让我们为身边有困难的人或残疾人,献上自 己祝福的话吧! 10、生祝福、祈祷 四、拓展延伸 1、总结 2、引导学生可以自发捐款捐物,为身边有困难的人 送温暖。(板书:送温暖) 教学内容第二课时二次备课 面对贫困的爱心行动。 1、播放图片:当你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你可曾 想到:有的孩子只能坐在围墙的一角的石头上听课; 当你穿着又轻又软的羽绒袄、戴着又暖和又漂亮的 手套数着雪花时,你可知道,有的孩子手已冻得满 是疮疤却仍在学习,看到他们,你想给他们以怎样 的帮助? 生说一说自己能给他们提供哪些力所能及的帮 助。 2、相机介绍“扶贫超市”、“手拉手”活动。 3、思考:在帮助别人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阅读文章《小小的善》在交流中认识到: 要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施爱于人。 三、校园里的爱心行动。 师:同学们心里都有一个大大的爱字,面对远在 千里素不相识的同学,你们愿伸出援助之手,那么 面对我们身边的需要帮助的人,你们一定也会充满 热情吧!请同学们说一说,身边有哪些人,需要我 们的帮助,我们该怎样帮助他们。 1、面对特困生,你想怎样帮助他们? (物质帮助,精神鼓励) 2、面对学困生,你能怎样帮助他们? 师:这样同学身边一定有。他们因为各方面原因 在学习的路上走的比较吃力,你有什么办法帮助他 们提高学习成绩吗? (不厌其烦、尽心尽力)

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

2011年版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 一、坚持并完善基本理念与改革方向 1.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 2.坚持并强化“三维目标”的整合。 3.重视初中、高中、大学历史课程的整体构建与衔接,进一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4.坚持历史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中的地位。强调历史教育的独特性:历史课程是通过学生学习人类社会按照时序的发展过程来塑造初中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2011年版历史新课标的突出特点和最大变化 最突出的特点是在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发生了较大变化,即在坚持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方向、坚持历史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中的地位的同时,强调历史学科的时序性特征,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该学段历史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出发,按照时间的顺序,精选最基本的史实,采取了“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线”穿“点”,以“点”连“线”,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 三、历史课程的设计思路的重要调整 在保持(实验稿)的总体框架——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大板块划分的同时,适当弱化每一个学习板块中的学习主题,并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一个板块的内容设计上,以基本的史实为主,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使保留、选择的史实链接起来基本能够反映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时空线索。 中国史和世界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一)中国史部分 1.中国古代史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独特文明,以及历代基本特征为核心,同时重视中外交流的发展。 2.中国近代史以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独裁统治的救亡图存为主线,兼顾现代化因素。

【精品】最新2018年《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解读(共79页)

【精品】2018年《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解读(共79页)注:红色字体为课标重点增加的新内容; 蓝色字体为课标局部修改的新内容。 第一部分前言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为完成这一使命,历史教育要在唯物史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为提高国民素质,加强民族凝聚力,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发挥重大的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学校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教育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提高国民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历史课程的实施,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历史教育的重要性) 一、课程性质

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具有认识社会的功能,而且具有教育的功能。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由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组成。通过学习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走向,坚定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通过学习世界历史的重要史事,使学生初步了解世界历史演变的基本脉络,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由来,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创造的文明成果,拓展国际视野,更好地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 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历史素养,而且能够更好地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社会意识、法治意识、道德意识和环境意识,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增强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责任感。历史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思维的方法,逐步形成实事求是、注重证据的意识,养成辩证地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历史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要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宗旨,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爱贫困山区儿童 ,献出我们的爱心!

关爱贫困山区儿童·中山IN2在行动 一、活动背景 当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游弋在知识的海洋里时;当我们在餐桌上分享着美味佳肴,将吃不完的食物随意倒入垃圾桶时;当我们和朋友们一起在商场购物,选择自己喜欢的衣服时。我们可知,还有一群孩子,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缺衣少食,坐在黄泥巴垒成的教室里,夏季暴雨来临时,不得不坐在浸满雨水的地面上认真听着老师上课;冬季来临的时候,寒风凛冽,孩子们光着脚丫,颤抖着身体坐在没有窗户的教室里学习着。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大山里的孩子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帮助。 二、贫困儿童的期盼与需求 同在蓝天下,处处都充满阳光。但是对生长在山区的孩子来说,生活的贫困,交通的不便,学校设备设施的简陋,在孩子的幼小心灵里,是多么的惆怅与无奈。为此,我们向热心人士及团体发出内心的呼吁:恳请大力支持,帮帮我们的学校!帮帮在校读书的孩子! 三、活动目的 关爱贫困山区儿童,为山区儿童奉献出我们的一片爱心,在八甲镇途垌小学开展助学活动

四、活动主题 生命手拉手?让梦想起航 四、活动时间 2015年8月10号-8月15号 五、活动地点 阳春市八甲镇途垌小学 六、活动对象 阳春市八甲镇途垌小学 七、活动单位 中山IN2:我/我们承诺创造一个绿色、和平、有爱的世界。 八、活动流程 (一)活动前期准备: 1、资金筹措: 24万 2、嘉宾邀请: 由于此次活动属于中山IN2大型社区服务活动,不受任何官方机构管辖,所以

活动期间的人员筛选均由活动组织方自行安排决定,大家可以邀请朋友、家人、同事来参加。 3、活动分组: 由于活动期间涉及到诸多问题,为保证整个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特将对全体队员进行分组。分组情况见表1; 4、助学物资筹备 (一)需完善各类设备设施的项目与资金 1、教学楼教室的门窗400平方米 2、教师办公室的布置(含办公室及电脑) 3、阅览室的图书,需购置2000册 4、添置新的课桌椅100套 5、添置教室的风扇44台 6、运动场的平整与布置(含单双杠、篮球架等) (二)需帮扶的贫困学生 由于该教学点地处山区,需帮扶的贫困学生有40人,具体名单另附。 5、交通方式及路线: 大巴:中山市石岐区中山二路星汇湾大门口(2015.8.15日早上6:30点集合7:00出发) 自驾导航:阳春市八甲镇联合村委会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配图)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一、中国古代史 二、中国近代史 三、中国现代史 四、世界古代史 五、世界近代史 六、世界现代史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 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政治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在这种国际形势背景下,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就成为历史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与此同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对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提出了新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和国民素质教育的问题。这次历史课程改革要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二、基本理念 历史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应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 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历史课程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评价机制,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 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初步了解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等科学的历史观,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行动】品德与社会我们的爱心行动优秀教案

【关键字】行动 品德与社会《我们的爱心行动》优秀 教案 活动主题:爱心见真情,春暖满人间——爱心行动启动仪式 活动目标: 让同学了解社会上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协助的人,明确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与义务去协助有困难的人,知道怎么去协助他们并积极地行动起来从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教学准备: 课件,同学对身边需要协助的东西的调查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看课件导入激发爱心 1.放课件。 镜头一:遭遇特大洪水灾害的人们,房屋倒塌,庄稼损毁,生命被吞噬,小朋友们没有了学校,没有了书包,甚至没有了亲人,惊恐,害怕,无助的双眸望着远方。 镜头二:贫困山区未满十岁的小凡,父亲因故去世,母亲重病卧床,小凡不但无钱上学,还要每天照顾母亲的生活,他拿着借来的旧书蹲在墙根边,望着小伙伴门上学去的身影他多么地羡慕然而又只能深深地叹息。让同学看后谈感受,激发同学对他们的同情与关心。 2.引导:面对这些生活困难的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关心协助他们。在你们身边有没有需要关心协助的人啊?你们准备怎么办?将成立爱心别动队。 二、自主行动,体验爱心 活动一:“爱心大搜索”。每个同学把自身曾经关心协助过有困难人献过爱心的两件事以和自身的感受写在准备好的纸上(还可以配上插图)然后局部同学汇报并要求四人小组交流,最后将这些“爱心”纸贴在教室墙上。营造一个爱的氛围。体验对他人无私的协助,就是有爱心的人。 活动二:“成立爱心小分队” 1.交流:怎样才干更好的协助有困难的人?同学交流后汇报 2.成立仪式: ⑴同学根据自身的情况自愿组合8人小组,推举小队长1人,根据个小分队的任务而各自命名:爱心基金募捐小分队,助残小分队,帮困小分队,护绿小分队; ⑴每队举上队旗,排好队伍班长宣布:四⑴班爱心小分队正式成立。一分爱的情感能激起一种高尚的责任。 活动三:爱心筹划 小队员门交流讨论确定本小队的爱心行动计划:确定协助东西,协助内容,协助时

初中历史课标解读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国家课程专家何成刚 教育部已于2011年底颁布了修订后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本文拟从“课程性质”、“内容编排”、“评价建议”、“实施建议”四个角度,对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作一简单的解读。 一、课程性质 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历史课程性质的界定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更加突出了历史课程的“四性”,即“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在关于历史课程性质的认识上这确实是一个进步。不过从字面上看,“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似乎并不是历史课程所独有的本质属性,所以,我们要从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来把握历史课程的性质: “思想性”指的是,历史课程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分析,培养学生树立积极的历史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基础性”指的是,历史课程重在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线索和脉络,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掌握分析人类社会现象的基础原理(如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分析人类社会现象)、基本方法(如运用各种史料多角度分析人类社会现象)、基本能力(如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分析能力),学会判断、学会思考,不人云亦云。 “人文性”指的是,历史课程必须发挥其在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方面的功能。如通过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成果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确理

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发展的眼光理解人类社会的进步历程,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参与社会和国家建设的思想意识。 “综合性”指的是,历史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运用联系的方法论分析历史现象、历史事件,运用综合的视角探究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最终使学生基本掌握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课程的“四性”,善于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和生动的教学实践来理解历史课程的“四性”,不能孤立去理解。遗憾的是,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语意表述方面存在不足,容易引起理解上的偏差。比如强调“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程”,这里显然将“历史课程”与“历史学”混淆了,因为“历史课程”并不隶属于“人文社会学科”,因而不可能是“人文社会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建议初中历史教师这样来理解:“历史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中具有显着的人文社会特色和历史学特色的一门基础课程”。 二、内容编排 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确实是弱化了“学习主题”式的编排,代之以“点—线”结合的内容呈现方式。 我们都知道,时序性是历史课程内容设计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无论是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学习主题”式内容编排,还是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点—线”结合的内容编排,都大体遵循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的原则。在这一点上,我认为不应该厚此薄彼。实际上,历史发展的时序性是一个基本的常识,修订组专家对此并不具有“先见之明”的优势。说到“点—线”结合,我们看看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就会发现其中的“学习主题”式内容编排,也有着鲜明的“点—线”结合的特点,只是未点破而已。

献出你的爱心

《献出你的爱心》教学设计 学习领域:综合探索教授人:马静 教学目标 1、了解“希望工程”的产生和意义,通过给山区或偏远贫困农村小朋友制作礼品,有目的地实施综合探索活动。 2、通过礼物的制作学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收获实践的快乐。 3、培养动手制作能力及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心。 教学重点 了解希望工程的社会意义,通过动手制作表达爱心,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表达情感。 教学难点 有目的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小礼物做的有创意、巧妙、美观、动人。 教学准备 学生:剪刀、卡纸、双面胶、彩笔等。教师:贺卡、笔筒等作品和相关的工具材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纪律情况和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谈话:你都对谁献出过爱心?对别人献出爱心的同时,你有什么感受? 出示图片《大眼睛》,提问:你见过这张照片吗?在那见过?你知道他的来历吗? 2、教师小结:照片中的小女孩叫苏明娟,这是一张希望工程的宣传画。在我们国家有许多孩子和她一样,因为贫穷不能上学,他们贫穷、落后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和我们一样。我们再看几张贫困学生的图片。 3、出示图片。 师:这些孩子的生活很艰苦,可能为了家庭过早的参加了劳动,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献出我们的爱心 今天就让我们用灵巧双手表达我们对他们的一份真挚的情意。 4、板书课题:献出你的爱心 三、讲授新课: 1、了解“希望工程”:安排学生根据书中小资料介绍一下。 师:这位同学读的不错,希望工程共收到全国各地的捐款20多亿元,建希望小学近一万所,使二三百万青少年受益,这是史无前例的。 2、了解远方的“贫困” 师:同学们,我们的巴林左旗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有高高的楼房,宽宽的马路,众多的车辆,有迷人的百货大楼和超市,有豪华的宾馆饭店;有些家庭还有私家汽车,有很高的工资收入;我们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我们的爱心行动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我们的爱心行动》教案 《我们的爱心行动》教案 教学目标: 让学生懂得社会上还有需要协助的人,明白每个人都应协助有困难的人,知道怎么去协助他们,并积极地行动起来,从中体会助人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体会别人的痛苦和帮助人的快乐。 从实际行动到思想境界的提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主题,激发爱心。 1、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增强氛围。 师: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二、创设情境。 (1)出现下列情景。 情景一:遭遇特大洪灾的地区,房屋倒塌,庄稼损毁。小朋友们没有了学校,没有了书包,甚至

没有了亲人,惊恐、无助的双眸望着远方。 情景二:家在贫困山区的小凡,父亲因故去世,母亲重病卧床。小凡不但无钱上学,每天还要照顾母亲。他拿着借来的旧书蹲在墙根边,望着小伙伴们上学去的身影,只能深深地叹息。 (2)学生谈感受。 (3)师:面对这些生活困难的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关心、协助他们。在你的身边有需要协助的人吗?假如有,你准备怎么做? 三、成立爱心小分队。 1、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同学讨论班级应该成立的爱心小队。可以成立如下小队: (1)助残小队; (2)帮困小队; (3)敬老小队; (4)爱心宣传小队(学校附近是繁华的步行街,可利用课余时间上街宣传、募捐)。 2、同学自愿报名,根据自身的特长与喜好选择不同的爱心小分队,选出各小队的队长。 四、制定爱心行动计划。(包括个人的和集体的计划) 1、讨论爱心小队的目标、原则以和具体的行动

计划。 2、以“帮困小队”为例,制定如下行动计划。 我们的爱心行动计划: 协助对象:×××(低保户成员之一,父母离异,妈妈终年卧床不起) 协助内容: (1)把募集的资金捐给他,帮他缴学费、买文具。 (2)给他补习功课,提高成果。 (3)经常派小志愿者去照顾他生病的妈妈,帮他做家务。 五、小论坛。 师:平时,我们会看到一些行乞的人,他们有的是残疾青年,有的是青丝苍苍的老人。对于这些人,我们应该协助他们吗?为什么? (通过此环节的活动让同学明白,协助他人的同时也要注意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平安,谨防上当受骗) 六、实践活动准备。 1、各小队上交活动计划,包括队员的具体工作布置。 2、教师向同学强调几个问题:

献出我们的爱心优秀的教学设计

献出我们的爱心优秀的教学设计 献出我们的爱心优秀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身边哪些人是属于残疾人,懂得身体残疾的人学习、生活和劳动都不方便,需要大家的尊重和帮助。 2.使学生初步掌握多渠道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体验、懂得合作交流、敢于表达评价等基本能力。 3.通过学习,产生一种能设身处地地为残疾人着想,做到尊重残疾人,乐意帮助残疾人解决困难的思想情感。 教学流程 一、预设情境,激发情感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游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做几个游戏。 【好奇、好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巧妙设计一些游戏,留下一些悬念,让孩子们在快乐中进行学习,让他们处于轻松、乐学的氛围之中,有利于调动学习兴趣,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好了心理准备。】 二、创设游戏,体验感悟 1.宣布游戏规则:整个游戏过程中要保持安静、听指挥,积极思考,认真感受。 游戏一: 师:第一个游戏是“蒙眼睛,走一走”,谁愿意上来表演? (教师有意识地选3个学生蒙上眼睛,要求从讲台桌边出发,绕

教室走一圈,再回到原位) 师:每个同学都把眼睛蒙上,从自己书包里找出数学练习本。师:请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师:可见,眼睛看不到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诸多不便。游戏二: 师:感受了“盲人”学习生活后,我们再来扮演“聋哑人”吧。(教师准备了一句话,指名一位学生上台传达给全班同学)师:说说你在扮演“聋哑人”表达事情后的感受。 (学生说,略) 师:同桌两位同学扮演“聋哑人”试着互相交流信息?做“聋哑人”如何? (学生说,略) 游戏三: 师:下面,请同学们一起试用单臂佩戴红领巾,并说说感受。小结:是呀,残疾人的学习生活可真不容易啊!刚才同学们都已经体验了一个残疾人的感受,同样的一件事,可他们付出的却是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力量。 师:那你们觉得什么是残疾人?还有哪些人也属于残疾人呢?学生交流后,说一说, 师:这些人就非常需要(学生说“别人的帮助”),需要我们献出爱心。 (板书课题:献出我们的爱心)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20版)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20版)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一、中国古代史 二、中国近代史 三、中国现代史 四、世界古代史 五、世界近代史六、世界现代史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开发与资源利用建议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要求。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

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该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年级上册八单元献出我们的爱.doc

献出我们的爱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实验小学宋玉松李艳芳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单元主题是“献出我们的爱”,由《掌声》、《j次成功的实验》、《给予树》、《好汉查理》(略读课文)和《语文园地八》组成。单元导语是这样写的:爱是什么?爱是给公共汽车上的老奶奶让出自己的座位,爱是给下班的爸爸妈妈送上一杯茶,爱是向遇到困难的小伙伴仲出温暖的双手。爱,述可以怎么表达?木组课文会告诉我们怎样去爱别人。 《掌声》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而对全班同学的口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Z间的鼓励和关爱。作者是以回忆的语气来写这段小学的经历。根据课文的内容,可分为掌声前的英子和掌声后的英子两部分,因为课文提到,有了掌声鼓励后的英了“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文章的语言质朴,但在平淡的叙述后而饱含着充沛的情感。 《一次成功的实验》讲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学生做“逃生”游戏。这个实验已经做过多次但都没有成功,而这次却获得了成功。教育家的实验是对学生品行的考查,三个小学生尤其是小女孩,经受住了考验,体现岀小女孩品质的可贵和团结合作的重要。这篇文章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不仅贴近小学生的生活,还给学生以启迪。 《给予树》讲述金吉娅在“给予树”上摘下了一个卡片,用二十美元为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买了一只洋娃娃。本课的设计重在凸现语文课的”文”味。”语文教学的目标,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 使学生始终在”听、说、读、写”的活动屮习得语文,让学生在”听说”实践中锻炼听说能力,在默读、朗读小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具体 词语的”画外Z音、言外Z意”。 《好汉杳理》写的是爱搞恶作剧的杳理在草地上抽刀出梢,杰西坐在轮椅上, 一起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