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宋词鉴赏单元测评A新人教版必修4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宋词鉴赏单元测评A新人教版必修4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宋词鉴赏单元测评A新人教版必修4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宋词鉴赏单元测评A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二单元测评A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堑.(qiǎn)珠玑.(jī)

竞豪奢.(shē)暮霭.沉沉(ǎi)

B.料峭.(qiào)蓑.衣(shuō)

周公瑾.(jǐn)还酹.江月(lèi)

C.鲈.鱼(lú)巷陌.(mò)

佛狸祠.(cí)玉簪.螺髻(zān)

D.梧.桐(wú)薄.雾(báo)

憔悴损.(sǔn)乍暖还.寒(huán)

解析:A项,“堑”应读“qiàn”;B项,“蓑”应读“suō”;D项,“薄”应读“bó”。

答案:C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帘翠幕,参差

..十万人家参差:高低不齐。

B.何妨吟啸

..且徐行吟啸:吟咏长啸。

C.落日楼头,断鸿

..声里断鸿:失群的孤雁。

D.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次第:连续不断。

解析:D项,“次第”的意思是“光景、状况”。

答案:D

3.对下列词句表达技巧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采用细节描写的手法,表达了难分难舍之情。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采用夸张和化静为动的手法,表现了赤壁之景的雄奇。

C.“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采用拟人和借代的修辞手法,写远眺中的远山景色。

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词人晚年的孤独寂寞。

解析:C项,理解分析错误。“玉簪螺髻”不是借代,是比喻。

答案:C

4.下列对联写的是李清照的一项是( )

A.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B.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C.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D.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解析:A项,“忧乐关乎天下”出自《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可知写的是范仲淹。B项,“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可知是辛弃疾。C项,“樽中酒,篱下诗”可知是陶渊明。D项,“漱玉集”“金石录”可知是李清照。

答案:D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柳永是另一类的人物,他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

①一个特殊的代表

②扎到市民堆里

③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④转向市井深处

⑤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

⑥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

A.④①⑥②⑤③

B.④②⑥③⑤①

C.②①③④⑥⑤

D.③⑥④②⑤①

解析:前面提出了“大多数文人……转向山水”,后面用“而是”表转折,用来表明柳永并没有“像大多数文人”一样“转向山水”,反而是“转向市井深处”,所以第一排④,而②中的“扎到”与④中的“转向”动作有连续性,进一步说明柳永“转向市井深处”的动作,所以第二排②;⑥中的“在这里”表示的就是在“市井深处”,承接前文的“转向市井深处”,所以第三排⑥,③中的“成就了”又与⑥中的“成就了”组成并列关系,所以第四排③;根据首尾照应的原则,文段的最后与第一句中的“另一类人物”相照应,“特殊”“仅有”就与“另一类”相对应,而①中“一个”又是对

⑤中的“他”的描述,所以最后分别排⑤①,故本题的排列顺序为④②⑥③⑤①。

答案:B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词是按照乐谱填作的,所以大都是先有了歌谱然后才能填作歌词。作谱与填词的人都应该深谙乐理。在宋代,不少词人同时又是音乐家,他们能够创调制谱,就往往自己作谱,自己填词。如姜夔

的自度曲十七首,歌谱与歌词皆出于他一人之手。但并不是每个词人都能作曲,一人独自作谱作词

的究属少数。大多数词人只是根据前代或当代现成流行的乐谱填词,或者是一人作谱,一人填词,共同合作。如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说:“柳永字耆卿,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

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又如《碧鸡漫志》卷二说:“江南某氏者,解音律,时时度曲。周美成与有瓜葛,每得一解(曲),即为制词,故周集中多新声。”柳永和周邦彦都

是懂得音律的大词人,他们都同教坊乐工和作曲家密切配合,制词以填新腔。像这样歌谱与歌词分

出于二人之手的在宋词中不在少数。如《玉梅令》,姜夔《玉梅令》词序说:“石湖(范成大的号)

家自制此声,未有语实之,命予作。”又如《明月逐人来》,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说:“乐

府有《明月逐人来》词,李太师撰谱,李持正制词。”

但是也有先作了词然后再配以乐谱的。如姜夔《长亭怨慢》词序说:“予颇喜自制曲,初率意

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他的自度曲可能好些是先作词后谱曲的。又如《鱼游

春水》一词,《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引《复斋漫录》:“政和中,一中贵人使越州回,得词

于古碑阴,无名无谱,不知何人作也。录以进,御命大晟府填腔,因词中语,赐名《鱼游春水》。”不过这种先有词后作谱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按谱填词,往往会为了迁就曲谱,在文字语句方面受到

一些句法和声调上的限制,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容易充分、圆满地表达出来。所以《碧鸡漫志》卷一说:“今先定音节,乃制词从之,倒置甚矣。”先作词后配谱就可以不受拘束,如意表达。但是这

必须作词者同时又能作曲,或者和作曲家密切配合,才能使所作的词适宜于配上谐美的歌谱。

杨缵《作词五要》说:“第三要填词按谱。自古作词者能依句者少,依谱用字者百无一二。词

若歌韵不协,奚取焉?”张炎《词源》卷下也感叹道:“今词人才说音律,便以为难,所以望望然而去之。”因为宋代词人并不都是通晓音律的,能够完全依照音谱拍眼作词的并不多。一般词人作词,

本来并不要求合乐歌唱,所以往往不协律腔。他们大都只是选取前人的作品为范例,依其字句声韵

填之。他们把词诗律化了,只按照词的诗律而不按照曲的音律来填词,这已不是原来按谱填词的意

义了。

(摘自中华书局夏承焘、吴熊和《读词常识》)

6.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是按照乐谱填作的,一般是先有乐谱再填作歌词,不过也有先作了歌词再配上乐谱的情况。

B.更多的词人因为音乐知识匮乏,只能根据现成的乐谱填词,或找能作谱的人合作,自己填词。

C.能够独自作谱作词的作者并不多,因为既要求作者通晓音乐,能独自创调制谱,还要会填词。

D.按谱填词,因在语言上受句法声调的限制,不如先词后谱更便于如意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解析:B项,“因为音乐知识匮乏”表述有误,且“只能”与原文中“只是”意思不尽相同。

答案:B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柳永与教坊乐工的合作,一词一谱,相得益彰,使其作品盛传于世,这也是柳永名声大噪的缘由之一。

B.周邦彦与江南某氏有瓜葛,使他常常能近水楼台先得月,频频为新谱作新词,因而词集中新调新谱更多。

C.范成大自创新曲《玉梅令》,但苦于自己没有词人的文学素养,只好请姜夔出手相助,为其新谱填词。

D.吴曾所记《明月逐人来》由李太师撰谱,李持正制词,也是宋词中歌谱与歌词分别出于二人之手

的范例。

解析:C项,范成大“苦于自己没有词人的文学素养”,属无中生有。

答案:C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词人同时又能作曲,或者能和作曲家密切配合,就可以先作词,再配上谐美的歌谱,从而创造

出传世经典。

B.填词讲究歌韵合协,即曲谱与文字语句协调,但真正能做到乐句与词句合拍的少,能依谱用字的更是少之又少。

C.好多词人谈及音律望而却步。若不能通晓音律,文学功底再好,要完全依照音谱拍眼作词,也是难于登天的事。

D.一般词人作词,并不要求合乐歌唱,往往不协律腔,仅依前人作品的字句声韵仿作,事实上已经把

词诗律化了。

解析:A项,原文是“必须作词者同时又能作曲,或者和作曲家密切配合,才能使所作的词适宜于配上谐美的歌谱”,转为“如果……,就……”,逻辑错误。

答案:A

三、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2题。

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①。侯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②之民也。尝记崇宁间,有人持

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鉴题。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薄甲乙,置书册。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或少损污,

必惩责揩完涂改,不复向时之坦夷也。余性不耐,始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遇书史百家,字不刓阙③,本不讹谬者,辄市之,储作副本。于是几案罗列,枕席

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

今日忽阅此书,如见故人。因忆侯在东莱静治堂,装卷初就,芸签缥带,束十卷作一帙。今手泽

如新,而墓本已拱,悲夫!昔萧绎江陵陷没,不惜国亡,而毁裂书画。杨广江都倾覆,不悲身亡,而.取图

书。岂人性之所著,死生不能忘之欤?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抑亦死者有知,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耶?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弓人得之又胡足道!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摘自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有删节) 注:①赵氏:即赵明诚,字德甫,李清照之夫。赵明诚曾为莱州等地太守,故称“侯”。②葛天氏:传

说中的远古帝王。③刓(wán)阙:磨损残缺。

9.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弓/人得之/又胡足道

B.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弓/人得之/又胡足道

C.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弓人得之/又胡足道

D.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弓/人得之/又胡足道

解析:这段文字的意思是:然而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这是人间的常理。有人丢了弓,总有人得到弓,又何必计较。可根据大意,结合句式和虚词断开。

答案:B

10.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学,中国古代的大学,始于西周,延至历代,明清时称国子监。

B.朔望,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有“无月为朔,满月为望”之说。

C.铅椠,古代的文具名。铅为铅条,可书写;椠为木板,可书文字。

D.崇宁,与文章开始“建中辛巳”一样,是宋徽宗赵佶使用的年号。

解析:D项,“建中”是年号,又叫“建中靖国”,“辛巳”不是年号,是干支纪年。

答案:D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崇宁年间,有人拿来一幅徐熙所画的《牡丹图》,要二十万钱才肯卖。当时即使是贵家子弟,要筹备二十万铜钱,谈何容易!赵氏夫妇借遍了贵家子弟的钱,终于因为无法偿还而悲伤怅惋了几天。

B.从前梁元帝萧绎当都城江陵陷落的时候,他不去痛惜国家的灭亡,而去焚毁图书字画;隋炀帝杨广在江都遭到覆灭,不以身死为可悲,反而把唐人载去的图书重新夺回来。

C.这是一篇风格清新、词采俊逸的佳作,它的特点主要在一个“真”字。李清照把她对丈夫的真挚而深婉的感情,倾注于行云流水般的文笔中,娓娓动人地叙述着自己的经历和衷曲,使读者心驰神往,掩卷凄然。

D.文章最后一段作者追思故物,悼念亡夫,悲从中来,有极其落寞凄苦无奈之感;同时也有经历太多

大喜大悲之后对人生的一种彻悟,一份旷达与坦然。

解析:A项,应为“赵氏夫妇把它留了两夜,终于因为筹不到钱,又还给了别人”。

答案:A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5分)

(2)今手泽如新,而墓本已拱,悲夫!(5分)

解析:这两句话翻译的重点分别是“中”,猜中;“至”,以至;“甘”,甘心;“老”,形容词活用为

动词;“是”,这种;“手泽”,手迹;“拱”,合抱。

参考答案:(1)猜中了,便举杯大笑,以至把茶倒在怀中,反而饮不到一口,甘心在这样的环境中过一

辈子。(2)现在他的手迹还像新的一样,可是墓前的树木已能两手合抱了,悲伤啊!

参考译文:我在建中辛巳年,才嫁给赵氏。我夫明诚年方二十一岁,正在太学当学生。赵、李两家本是寒族,向来清贫俭朴,每月初一、十五,明诚都请假,出去,把衣服押在当铺里,取五百铜钱,走进大相国寺,购买碑文和零食。回到家中,我们就这样面对面坐着,边研究玩味碑文,边吃零食,觉得很像远古时代葛天氏的臣民那样自由和快乐。曾记得崇宁年间,有一个人拿来一幅南唐徐熙所画的《牡丹图》,要二十万钱才肯卖。当时即使是贵家子弟,但要筹备二十万铜钱,又谈何容易呢?我们

把它留了两夜,终于因为筹不到钱,又还给了他。我们夫妇俩为此惋惜怅惘了好几天。

后来明诚罢官,我们回青州故乡闲居了十年。夫妇持家勤俭,衣食稍有了富裕。明诚复官后,又接连做了莱州和淄州的太守,把他的全部薪俸拿出来,从事书籍的刻写。每得一本,我们就一起校勘,整理成集,题上书名。我天性博闻强记,每次吃完饭,和明诚坐在归来堂上烹茶,指着堆积的书史,说某一典故出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猜中与否比赛胜负,作为饮茶的先后。猜中了,便举杯大笑,以至把茶倒在怀中,反而饮不到一口,甘心在这样的环境中过一辈子。所以我们虽处于忧患贫穷之中,而胸中的志愿从没有改变过。

收书的任务既已完成,就在归来堂中建起书库,把大橱编上了甲乙丙丁的号码,中间放上书册。如需讲读,就拿来钥匙开橱,在簿子上登记,然后取出所要的书籍。有时把书籍损坏或弄脏了一点,

定要给以批评,并责令本人揩完涂改,不再像过去那样随便很不在意了。我性子实在忍耐不住,就想办法不吃第二道荤菜,不穿第二件绣有文彩的衣裳,头上没有明珠、翡翠的首饰,室内没有镀金、刺绣的家具。遇到诸子百家的书籍,只要字不残缺、版本不假的,就马上买下,储存起来作为副本。于是罗列在几案上,堆积在枕席间,我们意会心谋,目往神授,这种乐趣远远超过那些追逐歌舞女色斗

狗走马的低级趣味的人。

今天无意之中翻阅这本《金石录》,好像见到了死去的亲人。因此又想起明诚在莱州静治堂上,把它刚刚装订成册,插以芸签,束以缥带,每十卷作一帙。现在他的手迹还像新的一样,可是墓前的

树木已能两手合抱了,悲伤啊!从前梁元帝萧绎当都城江陵陷落的时候,他不去痛惜国家的灭亡,而

去焚毁图书字画。隋炀帝杨广在江都遭到覆灭,不以身死为可悲,反而把唐人载去的图书重新夺回来。难道人性之所专注的东西,能够逾越生死而念念不忘吗?或者天意认为我资质不够,不足以享有这些珍奇的物件吗?抑或明诚死而有知,对这些东西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吗?为什么得来非常

艰难而失去又是如此容易啊!然而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这是人间的常理。有人丢了弓,总有人

得到弓,又何必计较。因此我以区区之心记述这本书的始末,也想为后世好古博雅之士留下一点鉴戒。

(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3~14题。

定风波暮春漫兴

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①香篆②小帘栊。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注:①茶瓯:一种茶具。②香篆:焚香时所起的烟缕。

13.上片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解析:上片共分两层,第一层写“少日”,第二层写“老去”,运用的是对比手法。“似酒浓”“如

病酒”可见是比喻。表达的情感可以从对比中得出。

参考答案:作者运用对比、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对“少日”和“老去”时的行为表现和内心感受

的对比,抒发了(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14.下片的“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试分析其妙处。(6分)

解析:词的题目是《暮春漫兴》,写对春光的留恋,结尾写“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可知是燕子与归去的春天相遇,是拟人手法。这样写的好处,可以围绕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分析。

参考答案:作者运用拟人手法,想象离此而去的春天与飞来的燕子在金色的夕阳中相遇,巧妙地回答了上句的疑问,想象奇特,生动形象,引人联想。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永在《雨霖铃》中直言凄凉清秋时节的离别让多情人无法承受的三句

是:“,,!”

(2)在《定风波》中,能表现苏轼一任风雨、潇洒坦然的两句

是:“,。”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慨叹英雄业绩不再的两句

是:“,。”

答案:(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3)舞

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6~19题。

在惠州遇见苏东坡

谢有顺

①有一处地方,我不算熟悉。但我却是常常想起的,那就是——惠州。它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端,素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之称,有江,有海,有瀑布山泉,还有西湖。我喜欢有水的地方,

水多了,人就活得滋润。第一次去惠州,游西湖,湖山相连,想到的不是杭州西湖,也不是福州西湖——尽管这三大西湖,各有娇媚。我想到的却是苏东坡。

②死去了近千年还能常被人记起的人,苏东坡是一个。在惠州,东坡遗迹有近二十处,有些是重修的。但天然的景观,我想总还是苏东坡看过的吧?他住过的白鹤峰,下有东江,上有古树,美不胜收,想当年,东坡先生登山远望,江天一色,古树婆娑,人影徘徊,会是怎样的心境?他大约会想起黄州,醉酒、作诗,终究难以抹去心底的那丝寂寞。“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这是他在黄州时写的词,在惠州时,这可能也是常常重复的场景。

③苏东坡想“江海寄余生”,他的晚年,也确实与江海为伴。惠州的水边,就处处留有他的足迹,西湖更是如此。他解囊助修东、西新桥,筑苏堤,一些钱,还是动员弟媳妇捐献的,为此,他自己的犀带,据说也卖了。一个罪官谪居岭南,还能如此心系百姓,为这个“蛮貊之邦”增添斯文,也就难怪

今天的惠州人会尊他为百世之师了。

④“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确实,地处偏远的惠州,得以名扬天下,总是离不开

这些名人的身影。其实,早在唐代,惠州就是“罪官的流放地”,宰相张锡、义武军节度使浑镐、桂管防御观察使郑亚、中书舍人崔沆等人,都曾先后谪居惠州。当年,惠州人宽待这些名士,他们的后代至今受益。“五四”时期的老夫子吴虞有诗云,“英雄若是无儿女,青史河山更寂寥”。惠州的

山水再秀美,若是没有苏东坡的雄才助兴,少了孙中山、廖仲恺、邓演达、叶挺等人的革命身姿,怕也是要寂寥、逊色许多的。

⑤或许,好山好水,才能出好人,养好人吧。一个地方,投缘于哪一种生命气质,并非偶然的。城市有城市的气质,山水也有山水的偏好。惠州人的热情、重义,在岭南是有名的。苏东坡有恩于他

们,他们纪念他,而似我等一介闲人,踏足惠州,他们照样热情相迎。我后来查找苏东坡抵达惠州后

写的第一首诗,发现他记述的也是惠州人的这一特点。那是宋哲宗绍圣元年的初冬,苏东坡的船一

靠岸,就看到码头上站满了迎接他的人,他不禁感叹:“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吏民惊

怪坐何事,父老相携迎此翁。”他觉得这地方似曾相识,好像梦里来过,要不,怎么连当地的鸡狗都

认识他呢?那么多人出来迎接他,关心他为了何事被贬,此情此景,令他热泪盈眶。苏东坡暮年,作有《自题金山画像》一首,词句悲凉:“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念念不忘惠州,当然不仅是因为在西湖孤山上留下了小妾朝云的墓,也非想念桥东那口东

坡井,他自然是想起了惠州人,以及自己在那里谪居三年的温暖时光。

⑥有一次去惠州,朋友笑问,苏东坡在惠州到底吃掉了多少荔枝?这当然是无法考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有快意,也有留恋。读苏东坡的诗,会发现,他写过很多食物,他讲究吃,这表明他对世俗生活有着难言的热爱,没有一般文人的酸腐。惠州梅菜,东江糯米酒,酿豆腐,罗浮山酥醪菜,百草油,惠阳三黄鸡,大概苏东坡都是吃过的,只是他手头拮据,这些美食,尤其是三黄鸡,怕也无缘常常品尝。何以为证?手头刚好有一则苏东坡写的家书,里面写道:“惠州市井寥落,然犹日杀一羊。不敢与仕者争买。时嘱屠者买其脊骨耳。骨间亦有微肉,熟煮热漉出,渍酒中,点薄盐炙微燃,食之。终日抉剔,得铢两于肯綮之间,意甚喜之,如食蟹螫。率数日辄一食,甚觉有补……”读到这里,我已经口水漫溢了。想当年,惠州每天杀一头羊,好肉自然让官老爷们吃了,骨头缝里的

肉碎,却被苏东坡吃得香飘千年,“岂复知此味乎?”东坡肉在杭州西湖边上的楼外楼早已是名菜,

惠州人打了多年的东坡文化牌,何不也在自己的西湖边做上一道东坡羊骨头肉,渍酒中而食之?或许惠州的某个小巷里早已有这道菜了,只是我无口福,至今未能吃到而已。

16.简述文章第①段中画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4分)

解析:画线的语句是一个表转折关系的句子,强调的重点是转折连词后“常常想起”的“惠州”,这样可以从引出写作的对象、奠定情感基调等角度分析。

参考答案:点出了本文的写作对象——惠州,抒写了作者对惠州的热爱之情;总领下文,引出对惠州

和苏东坡的抒写。

17.请说说文章题目《在惠州遇见苏东坡》中“遇见”一词的含义及表达效果。(4分)

解析:此题考查对题目中关键词的理解。“遇见”应该是“碰面”“看见”的意思,但本文作者和

苏东坡相距千年,可见“遇见”一词应是“想象”“感悟”“感受”的意思。据此,结合文中写苏

东坡在惠州留下的大量诗文、故事和遗迹,以及作者的感受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遇见”即碰见,作者说自己在惠州碰见了苏东坡,写出了苏东坡对惠州的影响,也写出

了苏东坡的遗迹让作者好像见到了苏东坡一样。这样写具体形象,给人以亲临其境的感觉。

18.文章的第⑥段用了大量的文字写了苏东坡在惠州的饮食情况,作者写这些有什么用意?(4分)

解析:解答此题,要结合作者对苏东坡的看法分析。在文中,作者说苏东坡在惠州的三年时光是“温暖”的,“他对世俗生活有着难言的热爱,没有一般文人的酸腐”。这些可以作为解答此题的着眼点。

参考答案:写这些照应了文章第⑤段,突出表现了苏东坡谪居惠州的三年的温暖时光,他对惠州有留恋,生活快意;同时也表现了苏东坡的真性情,对世俗生活的热爱,不同于一般的酸腐文人,超然而不脱俗。

19.有人认为本文言犹未尽,请你结合对文意的理解,为本文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尾,并简述这样续写

的理由。(续写的结尾不超过50字)(6分)

解析:本题具有开放性,可以从首尾呼应、总括照应、点睛升华、直抒胸臆、以景显情等角度进行

续写,续写要合情合理,语言风格相近,语句通畅,理由的阐释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示例:离开惠州前的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香喷喷的梦,和东坡居士把酒笑谈,眼前,竟有一道东坡羊骨头肉。理由:紧扣“遇见”,与东坡梦中相见,篇末点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12分)

20.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50字。(4分)

雨草坪爱琴键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紧扣题干中“描写性文字”和“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这两点要求,然后,仔细揣摩题中四个词语之间在内容上的关联,运用联想,设想一个场景加以描写。

参考答案:雨落在绿茵茵的草坪上,像是在钢琴上弹奏着一首爱的圆舞曲,那白皙纤细的指尖温柔有力地敲打在黑白相间的琴键上。

21.调整语序,将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改为整句,可以改换、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座山,有矗立的高峰也有幽谷的曲折;生活也像一条路,有平直的坦途也

有小径的崎岖;生活又如同一条河,有奔腾的激流和深潭的低回。一路行过,风光无限。

解析:解答此题,要先看句子的位置特点,根据后文“一路行过”,可知“山”“河”“路”三者中,应将“路”置于句末。如以第一句“生活是一座山,有矗立的高峰也有幽谷的曲折”为标杆,将后

面的两句统一为这种句式,构成修辞上的排比句即可。

参考答案:生活是一座山,有矗立的高峰也有曲折的幽谷;生活是一条河,有奔腾的激流也有低回的

深潭;生活是一条路,有平直的坦途也有崎岖的小径。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15字。(4分)

民间艺术与民俗生活息息相关,离开民俗就如同离开母体,

①。只是由于时代观念的变化和原有生活方式的改变,

②。传统民间艺术要永葆青春,就要设法在变化了的民俗生活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解析:第①处,要注意“民间艺术”与“民俗生活”两者息息相关的特点,离开“民俗”,“民间艺术”也就不可能孤立存在;第②处,要注意从“民俗”的变化角度填写。

参考答案:①民间艺术将孤立难存②民俗也随之发生变化

六、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的,那就蜷伏于墙角。但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热情的人们。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曼德拉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这段材料可分为三层:第一层是三个假设关系的复句,第二层是三个不要,第三层是最后

一句话。从这三层的关系看,第三层可以概括前两层,是这段文字的重点,也是审题立意的关键所在。即“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换句话说,我们地位可以卑微,但灵魂却不可以卑鄙。据此立意行文即可。

例文:

或许卑微,绝不扭曲

我们似乎都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我们往往长期被黑暗绑架却又为它辩护,于是,我们就此掐灭了光亮;我们或许受强权胁迫却又因而习以为常,于是,我们顺势苟且屈服;我们往往面对不公噤若寒蝉却又莫名安然,于是,我们反而嘲讽勇者。这是一个社会的痼疾,是这个社会中那些或“摸黑生存”,或“保持沉默”,或“蜷伏于墙角”的人曾经的对光明的坚守变质而成的对黑暗的享受。

可是,我们怎能放任自己灵魂的堕落、精神的迷茫,让病态的心理伴随我们一生?是的,正如曼

德拉所说,“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不可否认,“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正是我们生命的真实写照,作为浩瀚的宇宙中一个再微小不过的种群,我们在匆匆而过的岁月长河里沉浮着,在呼呼作响的命运寒风里瑟缩着。即便

是就我们所处的这个人类群体来看,我们也并非都是最伟大的个体。但是,我们依旧可以选择自己

应有的姿态,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应是为人的基本原则:或许卑微,绝不扭曲。

荀夜羽在《琉璃火》中写道:“越要接近那光焰,背后身影越黑暗。”这或许正是我们大多数

人正在面临的困境:因为恐惧,我们很容易被黑暗笼罩、吞噬,甚至改变。当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了初心,背叛了梦想,是时候把“或许卑微,绝不扭曲”作为人生的最终航向了。

我知道,在重压面前一味地挺直身躯可能会粉身碎骨,所以我们选择暂时蛰伏,但这并不意味着要让抗争的意识永远入土沉睡。我知道,大多数人可能都难以鼓起勇气去直面强权、扭转时局,所

以我们选择成为谨小慎微的旁观者,但这也并不能成为我们对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热情的人进行嘲讽的借口。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足够强大的权力或使人虚荣的外表,而是始终正直的价值观。

幸而,我们可以在经历了长达28年的铁窗生涯的曼德拉身上,看到“和平卫士”反种族隔离的巨大决心;也可以在“宁鸣而生,不默而死”的经济学家马寅初身上,看到“绝不向专以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的坚定信念;更可以在执笔写下《古拉格群岛》的索尔仁尼琴身上,看

到“俄罗斯的良心”始终不渝的壮烈勇气。在他们迈出向这个世界的不公、向这个社会的黑暗发

起挑战的第一步的时候,会有很多怯懦的人默然不语,有很多冷漠的人袖手旁观,有很多阴暗的人恶意嘲讽,但这些“比我们更勇敢热情的人”并不为所动,他们坚持在黑暗中举起火炬,在危险中发出呐喊。

我相信,这便是为社会风气救死扶伤的道义使然,这便是“或许卑微,绝不扭曲”的原则使然。我们不必期许着阴霾会为我们自动散开,只能尽力用手中不灭的信念火把驱散社会病态心理的恶魔,为自己把梦与前程徐徐照亮。因为,一个有思想的人的价值就在于,即使是低落至尘埃里,也要做一只奋力振翅的蝴蝶,而不是一只扭曲蠕动的蛆虫。

如果周遭是黑暗,试着摸黑生存,但要心有光明;如果发声是危险,暂且缄默不语,但不能质疑他人战斗的勇气;如果自觉无力发光,可以蜷伏于墙角,但灵魂不能出卖。因为,我们或许卑微,却绝不扭曲。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知识点汇总

高中语文的诗词鉴赏知识点汇总 诗歌创作的目的是抒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借助诗中的形象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的。因此,鉴赏古诗词,首先必须把握古诗词的形象。所谓形象就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种。 一、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和审答规范 1.鉴赏方法:因形悟神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既指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寻诗两绝句》中的陈居士),也指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诗人自己)。每首诗必有抒情主人公形象,但不一定有诗中人物形象。诗中的人物形象只是抒情主人公表达情意的途径之一。 古诗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理解分析人物形象时要特别抓住诗中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肖像及所处的环境等片段文字,因形悟神(人物形象特点)。另外,要关注诗人所处的背景及诗人对其的情感态度等。 古诗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有:①不慕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⑤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2.审题答题规范:两审两答

“两审”指审题时要审清两点:①分清是诗中人物形象还是诗人自己的形象,②是要求分析还是概括。 “两答”指答题两步骤:①什么形象(中心词应是“形象”);②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和形象的意义(联系情感、主旨分析)。 二、掌握鉴赏景物形象(含意境)的方法和审答规范 1.鉴赏方法:融情造境 (1)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可以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有由多个景物形象(意象)组合成的意境。 诗歌传统意象比较固定,如杨柳代表惜别,月亮代表思乡怀人等。但在具体诗歌中有变数。 鉴赏景物形象,一要注意景物描写的方式,如动静、色彩,来把握景物特点和诗人的感情;二要抓住意象来分析意境,探知诗人的感情。 (2)意境 意境:意,作者的情感;境,诗中所描绘的图景。意境指诗歌通过意象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意境和意象的关系,简单地说,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意象是诗歌艺术的基本单位,而意境则是指全篇作品所营造的整体艺术境界;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而意境则是意象叠加、组合之后的升华。

高中语文唐诗宋词背

高中语文选修一必背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不足贵一作:何足贵;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一作:自古;惟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旅夜书怀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超实用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超实用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1.公式:①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地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 ②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 ③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 ④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 ⑤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⑥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1、读出描写手法在语段中的位置及目的。 2、明确描写类型及相关知识:①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②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③动作(细节)描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④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3、公式: 外貌: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 语言:……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 动作:用运……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 心理:……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 1、找出文段开头或中间及末尾的环境描写语句。 2、公式:①……的景物描写,写出了……的景色(或环境),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和品质。②……的景物描写,结合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 3……的景物描写,反映了……的情景,为全文定下了……的感情基调。 (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 (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 (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归类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高考语文诗歌阅读:高中语文经典古代诗词鉴赏

高考语文诗歌阅读:高中语文经典古代诗词鉴赏 1 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评析】这是写景诗。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抒发了诗人怡然自得之情。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2 八阵图[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评析】:这是一首咏怀诗。作者赞颂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三、四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末句照应开头,三句照应二句;在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树一格。 3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评析】: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 4 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评析】: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全诗描写了边塞征战将士们纵情饮宴的热烈场面,并抒发了他们置生死于度外的豪放气概。全诗语言浅白,色彩浓郁,节奏明快,声情壮烈,是唐代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 5 闺怨[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评析】:这是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6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高一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

高一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小重山·端午 [元]舒颉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 (1).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阙和下阙作简要分析。(4分)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⑴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⑵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 ⑶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谓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总谓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小学初中高中语文课本上所有的唐诗宋词

小学初中高中语文课本上所有的唐诗宋词莲都区小学语文学科推荐背诵古诗文 一年级上册 yǒnɡé cǎo 咏鹅草 tánɡ luò bīn wànɡ tánɡ bái jū yì 【唐】骆宾王【唐】白居易 ééé lí lí yuán shàng cǎo 鹅、鹅、鹅,离离原上草, qū xiàng xiàng tiān gē yí suì yì kū róng 曲项向天歌。 一岁一枯荣。

bái máo fú lǜ shuǐ yě huǒ shāo bú jìn 白毛浮绿水,野火烧不尽, hóng zhǎng bō qīng bō chūn fēng chuī yòu shēng 红掌拨清波。 春风吹又生。 dēnɡɡuàn què lóu lù chái 登鹳雀楼鹿柴 tánɡ wánɡ zhī huàn tánɡ wánɡ wéi 【唐】王之涣【唐】王维 bái rì yī shān jìn kōng shān bù jiàn rén 白日依山尽, 空山不见人,

huáng hé rù hǎi liú dàn wén rén yǔ xiǎng 黄河入海流。 但闻人语响。 yù qiónɡ qiān lǐ mù fǎn jǐnɡ rù shēn lín 欲穷千里目,返景入深林, gèng shàng yì céng lóu fù zhào qīng tái shàng 更上一层楼。 复照青苔上。 jiānɡ nán 江南 hàn yuè fǔ

汉乐府 jiānɡ nán kě cǎi lián lián yè hé tián tián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yú xì lián yè jiān yú xì lián yè dōnɡ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yú xì lián yè xī yú xì lián yè nán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yú xì lián yè běi 鱼戏莲叶北。 zènɡ wānɡ lún 赠汪伦

2021年高中语文 知识大全 古代诗词鉴赏一

2021年高中语文知识大全古代诗词鉴赏一第二部分古代诗词鉴赏 第一节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忧国伤时 ①反映社会的黑暗: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②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③反映离乱的痛苦:杜甫《春望》 ④同情人民的疾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 ①建功立业的渴望: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②保家卫国的决心: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③报国无门的悲伤: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④山河沦丧的痛苦: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⑥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杜甫《兵车行》 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屈原《涉江》 思乡怀人 ①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 ②思亲念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③边关思乡: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④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生活杂感 ①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②昔胜今衰的感慨: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③借古讽今的情怀: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④青春易逝的伤感: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⑤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⑥告慰平生的喜悦: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长亭送别 ①依依不舍的留念: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②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坦陈心志的告白: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第二节古代诗词中常用的艺术手法 1、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

唐诗宋词选读原文

唐诗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情感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情感)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辛弃疾 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上,瞧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葺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注】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 年),辛弃疾时年四十二岁,在江西路安抚使任上,她选中了上饶的带湖一带,修建了新居,取名为“稼轩”,并自号为“稼轩居士”。甚:为什么。云山:田园。衣冠人:上层或高贵的人物。抵死:终究,毕竟。 14、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就是 A、词的上片前三句照应了题目,并假设即将友好相伴的猿鹤埋怨词人仕而不归。 B、词的上片末尾三句以惊弦、骇浪喻指了词人所处的宦途险恶、风波迭起的环境。 C、词的下片主要表现词人对未来的设想,畅想了迁入新居后展开的经营与规划。 D、词中巧妙运用比拟的手法,借用猿鹤与词人的对话代为抒发情志,妙趣横生。 15、本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合全词简要说明。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捣衣杜甫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就是(3分) A、诗歌第六句“深”字一语双关,既写戍地遥远,又写思念之深。 B、丈夫久戍未归,岁近寒月,夫妻长别,这些都就是思妇捣衣之因。 C、捣衣十分辛苦,思妇用尽全身力气干活,以致产生厌倦怠惰之心。 D、诗人代为捣衣思妇言情,含蓄地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15、古人评说:尾句“音”字会一诗之意。请结合全诗,从内容与情感两方面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4 - 15题。 郡斋明?李攀龙 金虎署中谁大名,我今出守邢州城。折腰差自强人意,白眼那堪无宦情。世路悠悠几知己,风尘落落一狂生。春来病起少吏事,拟草玄经还未成。【注】郡斋,李攀龙由刑部外调任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市)知府时的官邸。金虎署,刑部。玄经,指道教经书。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就是(3分) A.首联以反诘语气起句,突兀而起,写诗人在刑部履职名声卓然,次句转接而出,叙写自己却被外放邢州,蕴含着无限感慨。 B.颔联以“折腰”“白眼”两词描摹了官场生态,道出官场之丑恶,奴颜婢膝、阿谀奉承、人情淡薄,这就是诗人无法忍受的。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2011年全国各地语文试题分类解析---古典诗歌鉴赏 【全国卷】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关河令 周邦彦①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参考答案】 (1)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2)作者意在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 【鉴赏】 周邦彦是“负一代词名”之人,其词自然浑成。善写羁旅情怀,此词就是这方面的重要作品。上片写黄昏时的羁愁。开头“秋阴时作渐向暝”一句点明了羁旅在外的季节──秋季,时间──傍晚,天气特点──时晴时阴。萧杀的秋天常是古代文人抒发沦落、伤时、怀人、思乡情感的触媒体。或云“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曹丕《燕歌行》),或云:“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或云:“秋月颜色水,老客志气单”(孟郊《秋怀》),故刘禹锡曰:“自古逢秋悲寂寥”(《秋词》)。词人一生仕途不畅,浮沉州县,漂零不偶,无怪《清真词》中多羁旅、离别之词,多伤秋感时之作。或云:“枫林凋晚叶,关河迥,楚客惨将归”(《风流子·秋景》)或云“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齐天乐·秋思》)。在他笔下的秋,常是“哀柳”、“乱叶”、“啼鸦”、“孤角”等意象,而本词却以简叙之笔开章道:“秋阴时作渐向暝”,这是以白描手法勾出秋天时阴时晴、阴冷、黯淡的特点,这似乎是客观事物的直叙,然而一句“变一庭凄冷”,就将词人的感情突现出来。“一庭”即满庭。着一“变”字,将“凄冷”与上句联系起来,揭示了“凄冷”之因。同时将自然与人的感受融在一起,表现了景中情。在这“凄冷”的庭院中,词人“伫听寒声”。这久久的伫立,静听寒声,可见出人之心寒、孤寂。这寒声是秋风飒飒,秋叶瑟瑟,秋雁哀鸣,这寒声加浓了羁旅“凄冷”的况味。歇拍“云深无雁影”一句,提示读者,词人不仅在满庭凄冷的环境中伫立,静听秋声,而且还在寒声中追寻那捎书的鸿雁,然而望尽云霄,只听哀鸿长泣,不见孤鸿形影。这无影的雁声更触发了词人思乡念亲之情。词人善于以雁来表达思乡之亲,如“乱叶翻鸦,惊风破雁,天角孤云缥缈”(《氐州第一·秋景》)“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风流子·秋怨》)“此恨音驿难通,待凭征雁归时,带将愁去。”(《解蹀躞》)不管是哀雁、征雁、雁声、雁形都起了很好的表情作用,因此“雁”这一意象,实是因情设景也。 下片写深夜的羁愁。过片“更深人去寂静”点明旅居时间的推移。地点已由庭院转入室内,然而人还是那凄冷孤寂之人。傍晚,一人伫立庭院,听寒声阵阵,雁鸣凄厉;夜深,只身独处室内,见孤灯熠熠,形影相吊。在这难耐的羁愁中,他只能以酒消愁,然而“酒已都醒”而愁未醒,又如何消磨这漫漫长夜呢? 本词自然浑成主要表现在语言平易无雕琢,而意象鲜明,人与物、情与境,浑然融为一气。故戈载评曰:“其意淡远,其气浑厚。”(《宋七家词选序》)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附答案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附答案 13.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岳阳楼① 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春岸绿时连梦泽②,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此地唯堪画图障③,华堂张与贵人看。 【注】①元和十四年春,白居易自江州赴任忠州刺史,经过岳阳时写下该诗。②梦泽:云梦泽。③图障:图画。 (1)本诗怎样突出洞庭湖“漫漫”的特征?请结合颔联、颈联简要分析。(4分) (2)诗的尾联是什么意思?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1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除夜即除夕。 (1)结合尾联,简要赏析“嫌”字的妙处。(4分) (2)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4分)

1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正宫·塞鸿秋 薛昂夫 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 风霜两鬓白如练。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①至今寂寞彭泽县。 注:①化用唐代灵沏和尚的诗句:“相逢尽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见一人!” (1)这首元曲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4分) (2)这首元曲表达了怎样的主旨?请简要概括。(4分) 13、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南邻(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1)这首诗的前半篇和后半篇各描绘了一幅画,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述这两幅画。(3分) 答: (2)从全诗看,诗人的邻居锦里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5分)答:

高二语文选修唐诗宋词

第1单元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 1 李白诗二首 将进酒 梦游天姥吟留别 2 杜甫诗三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兵车行 旅夜书怀 3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课外自读 杨炯《从军行》 王湾《次北固山下》 孟浩然诗二首《过故人庄》《与诸子登岘山》 王维诗三首《使至塞上》《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汉江临泛》李白诗二首《行路难》《听蜀僧濬弹琴》 杜甫诗二首《月夜》《房兵曹胡马》 高适《燕歌行》〔并序〕 第2单元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 4白居易长恨歌 5韩愈听颍师弹琴 6李贺诗二首 李凭箜篌引 雁门太守行 7李商隐诗二首

无题(一) 无题(二) 课外自读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胃》 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韩愈诗二首《左迁至蓝关士侄孙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李贺《马诗(其四)》 刘禹锡诗二首《乌衣巷》《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元稹诗二首《闻乐天授江州司马》《遣悲怀三首(之三)》 贾岛诗二首《题李凝幽居》《剑客》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杜牧诗二首《泊秦淮》《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李商隐诗二首《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晚晴》 温庭筠《商山早行》 第3单元北宋的旧曲新声 8柳永词二首 雨霖铃(寒蝉凄切) 望海潮(东南形胜) 9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10苏轼词二首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11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课外自读 柳永《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 晏殊词二首《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欧阳修词二首《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朝中措》(平山栏槛倚晴空) 苏轼词五首《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黄庭坚词二首《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清平乐》(春归何处) 秦观词二首《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鹊桥仙》(纤云弄巧)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周邦彦词二首《西河》(佳丽地)《苏幕遮》(燎沉香) 第4单元南宋的乱世词心 12李清照词二首 声声慢(寻寻觅觅) 永遇乐(落日熔金) 13辛弃疾词三首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14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15王沂孙眉妩(渐新痕悬柳) 课外自读 李清照词四首《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武陵春》(风住沉香花已尽)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一)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上片开头两句写夜深人静。其中的“缺”“疏”“断”几个字极写了作者_______的心境。第三句中的“幽人”是指_________。 2、下片“拣尽寒枝不肯栖”采用的是______的修辞方法和______的表现手法,表面上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但实际上却写出了作者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二) 破阵子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花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1、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上阙前四句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的是什么内容?写这些内容对于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 2、作者为什么在“仓皇辞庙日”落得一个“垂泪对宫娥”的伤心结局?这样写的用意何在? (三)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1、首联两句中,“渚清沙白鸟飞回”既有“渚清沙白”这样的______描写,也有“鸟飞回”这样的_____描写,整句属于_________的写法。而“哀”字写猿啸声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的思绪,这里采用的是_______写法。颔联两句中,“萧萧”写出了__________的情态,“滚滚”写出了____________的气势,这两句意境更加__________,感情更加___________。整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___________的风格。 2、根据“艰难苦恨繁霜鬓”句,联系杜甫的身世遭遇,你认为杜甫的“艰难苦恨”包含着哪些寄寓? (四) 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奇壮观阔大景象,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表达中心思想分别有什么作用? (五) 在狱咏蝉骆宾王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知识梳理 (一)成语梳理 1.《庖丁解牛》 目无全牛:开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游刃有余:形容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 切中肯綮:正好切中事情的关键。 踌躇满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现指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善刀而藏:将刀擦拭干净收起来。比喻有所收敛、适可而止或自藏其才而不炫露。 2.《项羽之死》 四面楚歌:形容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望风披靡:披靡,草木随风倒伏。草一遇到风就倒伏。老远看到对方的气势很盛,没有交锋就溃散了。比喻军队毫无斗志。 3.《阿房宫赋》 钩心斗角:原指宫室结构精巧工致,后用来指各用心机.互相排挤。也作勾心斗角。 锱铢必较:锱、铢,都是占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4.《文与可画筼筜偃竹记》 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也说成竹在胸。 贻人口实:贻,遗留;口实,话柄。指做事或说话不小心,给人家留下了话柄。 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溜过去了,形容时间、机会等极易失去。 5.《六国论》 抱薪救火:比喻因为方法不对,虽然有心消灭祸患,结果反而使祸患扩大。 披荆斩棘: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6.《陶庵梦忆序》 雕虫小技:雕,雕刻;虫,指鸟虫书,古代汉字的一种字体,比喻小技或微不足道的技能。 7.《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浮生若梦:浮生,空虚不实的人生;若,像。把人生当作短暂虚幻的梦境。 8.《项脊轩志》 万籁俱寂: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9.《苦斋记》 膏粱之子:膏粱,肥肉和细粮,泛指精美的饮食、代指富贵生活。比喻富贵人家过惯享乐生活的子弟。 (二)文化知识

(完整版)高中语文古诗鉴赏题及答案

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题。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日耕者 苏辙 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①迟。 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纷纭政令②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注】①晓饷,指送早饭到田间。②政令,指当时王安石变法所颁布的各种法令。(1)请对颈联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小题。 放慵陈与义 暖日薰杨柳,浓春醉海棠。 放慵真有味,应俗苦相妨。 宦拙从人笑,交疏得自藏。 云移稳扶杖,燕坐独焚香。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本诗第二句哪个字用得好?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结合全诗,请作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唐叔良溪居 【明】张羽 高斋每到思无穷,门巷玲珑野望通。 片雨隔村犹夕照,疏林映水已秋风。 药囊诗卷闲行后,香灺灯光静坐中。 为问只今江海上,如君无事几人同? 【注】灺(xiè):灯烛灰,此指香灰。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2).本诗虽无惊人之笔,但措词亦值得品味,颔联中“犹”“已”就颇见功力,请分析这两词语的妙处。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早行 (宋)刘克庄 店妪明灯送,前村认未真。 山头云似雪,陌上树如人。 渐觉高星少,才分远烧新。 何烦看堠子①,来往暗知津。 【注】①堠(hòu)子:标记里程的土堆。 (1).本诗颔联运用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早行途中景物__________的特征。 (2).本诗围绕一个“真”字落笔,反写正写,构思巧妙,试作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海棠 (宋)王安石 绿娇隐约眉轻扫,红嫩妖娆脸薄妆。 巧笔写传功未尽,清才吟咏兴何长。

必修课文及唐诗宋词背诵名句

【课内专练】 【第一册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非利足也,;,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故不积跬步,;不积小流,。 4. ,不能十步;,功在不舍。,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5、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6、生乎吾前,,;生乎吾后,, 。吾师道也,?是故,, ,。 7、孔子曰:“三人行,”(《劝学》) 孔子曰:“三人行,。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 8、是故,。,,如是而已。 9、悟已往之不谏,;实迷途其未远,。 10、策扶老以流憩,。,鸟倦飞而知 还。,扶孤松而盘桓。 11、木欣欣以向荣,。善万物之得时,。 12、聊乘化以归尽,! 1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不仁;,不知; ,不武。吾其还也。

1、清风徐来,。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羽化而登仙。 3、其声呜呜然,,,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5、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6、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夫,则游者众;,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7、千呼万唤始出来,。,未成曲调先有情。 8、,小弦切切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此时无声胜有声。,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 9、,相逢何必曾相识。 10、?江州司马青衫湿。 11、,大礼不辞小让。 12、如今,我为鱼肉,何辞为?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思想手法:通过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壮志末酬,来表现自己的痛苦心情。 书愤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表现手法:对比、用典、白描思想手法: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表现手法:用典、对比、虚实结合 思想手法:表盛衰无常的感慨。 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表现手法:以景抒情思想手法:极言自己独居生活的寂寞和相思之苦。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思想手法:抒发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遐想、探求和对人生的无 限 沉思和感叹。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表现手法:对比、用典 思想手法: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专题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专题 第18周: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王勃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高亭掩,江山此夜寒。 .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恰当的两项是 A.首诗,首句点明送别地,次句宕开一笔,从巴南一下子掷向塞北,三句点明送别的具体地点和分手时间,尾句从正面着笔,表明有人因离群而啜泣。 B.第二首诗,前两句将夜色刻画得细致入微。秋意渐浓,江畔上空湿雾如烟,笼罩亭阶,月飞南端,时光飞逝,离人难舍;末二句写离人去后情景。 c.“飞月向南端”主要是诗人主观上的感觉,作者连续运用衬托笔法,以“飞月”形容时光飞逝,以时光飞逝暗示话别之久,以话别之久点出友情之深。 D.两诗都点到“月”,而且点明是秋夜,加之王勃一度远游四川,诗中又有地点“巴南水”,可以断定这是中秋前后作者客居四川时写的送别诗。 E.通观两首诗,前一首诗是为后一首诗作铺垫,精彩全在后四句;诗人在后四句中从心理活动的描写发展到对客

观事物的描摹,笔法精妙。 .黄叔灿在《唐诗笺注》里称赞王勃第二首诗末句“寒”字使用精妙:“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请结合诗歌加以赏析。第19周: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自蓟北归高适 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 五将已深入①,前军止半回。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②。 【注】①五将已深入:汉宣帝时,曾遣田广明等五将军,率十万余骑,出塞二千多里击匈奴。②长剑独归来:《战国策?齐策》载,冯谖为盂尝君门客,未受重用时多次倚柱弹剑,歌“长剑归来”。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哀”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不仅有边地马鸣声之哀,更有驱马人内心之哀。 B.首联运用顶针的手法,两个“北”字前后勾连重复,营造紧张迅急的行军气氛。 c.“胡”是我国古代对北方各民族的通称,“胡天”指塞北的天空,是边塞诗常用意象。 D.颔联运用烘托渲染、以动衬静的手法,描绘了塞外空阔辽远、苍劲悲凉的独特风光。

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之《李贺诗二首》同步训练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李凭箜篌引 李 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湘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这首诗的起句“吴丝蜀桐张高秋”有何独特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意蕴。 2.这首诗的五、六两句是如何描写乐声的起伏变化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五、六两句正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以形写声,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昆山玉碎”写声音的重浊,“凤凰叫”写声音的清脆,“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有形神兼备之妙。 3.赏析诗句“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并说说“逗”字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两句诗写音响效果。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大胆的想象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上述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 4.诗人为何要选“老鱼”“瘦蛟”这两个干枯的意象来描摹鲜活的音乐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乎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老鱼和瘦蛟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现在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种出其不意的形象描写,使那无形美妙的箜篌声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二、语言运用 5.(2011年高考重庆卷)下面一段文字有四处重复累赘,请予删除(只填序号)。要求:删除后应简明连贯、不损害原意。 清晨7时,重庆的① 天空微微发亮,参加2011年重庆马拉松赛的运动员已陆续赶到比赛的起点南滨公园②,为即将开始的③2011年重庆④ 马拉松赛热身。在起点处,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正在进行准备⑤ ,慢跑,拉伸韧带,一举一动都显示出专业素养。虽然比赛还没有开始,⑥尚在安排之中⑦,但空气中已经透露出一丝如箭在弦⑧ 的紧张。 应当删除的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