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_黄四林

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_黄四林

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_黄四林
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_黄四林

心理学报 2016, Vol. 48, No.5, 578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DOI: 10.3724/SP.J.1041.2016.00578

收稿日期: 2015-08-10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大学生社会责任的心理结构及其培养研究” (CBA120105)。 通讯作者: 黄四林, E-mail: hsilin@https://www.wendangku.net/doc/0a17632215.html,

578

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黄四林1 韩明跃2 张 梅2

(1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北京 100875) (2中央财经大学心理学系, 北京 100081)

摘 要 为揭示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及其机制, 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探讨了二者之间的相关与因果关系, 以及共情的中介效应。

研究1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这三者的关系, 结果发现, 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并且共情在二者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效应。研究2采用实验法操纵了人际关系效用, 结果显示, 高效用组的社会责任感显著高于低效用组和控制组, 并且低效用组显著低于控制组。这表明人际关系效用对社会责任感具有明显的影响。研究3进一步操纵了人际关系的亲密度, 结果发现, 亲密度对效用与社会责任感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在低亲密度条件下, 高效用组的社会责任感明显高于低效用组, 但是在高亲密度条件下, 社会责任感均维持较高水平。因此, 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具有明显正向影响。

关键词 社会责任感; 人际关系; 共情; 大学生 分类号 B849: C91

1 前言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个体的核心品质, 是实现社会进步和民族兴盛的关键因素。从心理学角度上看, 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或帮助他人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 具有重要的进化意义和现实意义。已有研究表明, 责任感是工作绩效(冯明, 袁泉, 焦静, 2012; 钟建安, 段锦云, 2004), 学业成就(Singg & Ader, 2001), 人格健全发展(刘海涛, 郑雪, 2010), 积极自我评价(刘海涛, 郑雪, 聂衍刚, 2011; Singg & Ader, 2001), 面对挫折与失败(刘海涛等, 2011)和利他行为(宋琳婷, 2012; Such & Walker, 2004)等一系列积极心理与行为的有效预测指标。这说明, 社会责任感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幸福生活和成就事业的核心素养。因此, 社会责任感始终是社会和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以往对社会责任感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社会责任感的概念、心理结构、影响因素和培养方式等4个方面。首先, 社会责任感是一个多学科关注的主题, 不同学科依照各自的逻辑和范式, 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系统阐释, 积淀了大量成果。但是也导致学界对责任感的概念仍然存在争议, 不同领域使用不同的术语表达与责任相关的概念。例如, “责任”、 “责任心”、“责任感”、“责任观”、“责任意识”等术语经常混用(李明, 叶浩生, 2009; Schlenker, Britt, Pennington, Murphy, & Doherty, 1994; Wray-Lake & Syvertsen, 2011)。其次, 虽然多数研究者认为社会责任感是个体内化了的行为规范或自我规定性, 具有特定的心理结构(冯明等, 2012; Schlenker et al., 1994), 但是就心理结构的具体内容却存在着明显分歧, 从两个到九个维度, 并且每种维度的具体结论也不尽相同(李明, 叶浩生, 2009; Schlenker et al., 1994)。

再次, 关于社会责任感影响因素的问题一直是该领域关注的重点, 已有研究考察了人口学特征, 如性别、家庭背景的差异(刘海涛等, 2011; Kennemer, 2002; Nakamura & Watanabe-Muraoka, 2006), 人格特征(刘海涛等, 2010), 和社会文化与情境等(任亚辉, 2008; 朱秋飞, 何贵兵, 2011)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最后,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 一些研究开展了社

5期黄四林等: 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579

会责任感培养的理论探讨(赵兴奎, 张大均, 2006)和教学实验(Prasertsang, Nuangchalerm, & Pumipuntu, 2013)。由此可见, 围绕社会责任感的一系列研究为深入认识和掌握此问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然而, 在已有研究中, 有关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因素及其产生机制的探讨明显缺乏。目前, 已有研究更多集中在探讨性别、家庭环境和人格等一般变量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并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 其结果仍然局限于相关关系的范围之内。这既无法确定影响社会责任感的具体因素, 又难以揭示影响社会责任感的内在机制。

在影响社会责任感的诸多因素中, 人际关系逐渐成为一个重要预测指标(李明, 耿进昂, 2010; Wray-Lake & Syvertsen, 201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目前, 已有研究结果显示, 同伴关系、同事关系或亲子关系对社会责任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刘海涛等, 2011; McDonough, Ullrich-French, Anderson-Butcher, Amorose, & Riley, 2013; Schmid, 2012)。更为重要的是, 人际关系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研究社会责任感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社会责任感具有明显的文化差异, 在不同社会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内涵与表现(Thornton & Jaeger, 2008; Nakamura & Watanabe- Muraoka, 2006; Wray-Lake & Syvertsen, 2011; 朱秋飞, 何贵兵, 2011; 李明等, 2010)。因此,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如何研究社会责任感成为一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本土化课题。强调人际关系的合理性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文化最显著的特性之一(黄光国, 胡先缙, 2010), 并且人际关系的价值取向与格局正是东西文化差异的重要体现(杨宜音, 1995)。于是, 考察人际关系与社会责任感的关系成为该领域本土化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

根据费孝通的中国人际关系差序格局, 李明等(2010)提出了中国人的差序责任意识。具体而言, 中国人在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之间存在明显的亲疏远近, 从而构成了人际关系的差序格局, 并且据此形成了责任承担的主要判断标准, 即中国人责任感的高低取决于人们在责任事件中相互关系的亲近远疏。这一观点明确地指出了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人际关系与社会责任感之间内在的联系, 但是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此外, 费孝通的差序格局主要是从“缘”或情感的角度来刻画的, 而黄光国和胡先缙(2010)从亲密度与效用角度将中国人际关系划分为情感性、工具性和混合性三种人际关系类型。情感性人际关系是指可以满足个人在关爱、温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方面需要的一种社会关系。工具性人际关系是指个体与他人建立关系是为了获得和实现某种需要或目的。前者反映了人际关系的“情”, 即亲密度, 而后者反映了的是“利”, 即效用。混合型人际关系是指交往双方彼此认识而且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关系, 但是又不像情感性类型, 深厚到可以随意表现出真诚的行为, 需要礼尚往来维持关系。因此, 为确定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分别操纵人际关系的效用与亲密度, 揭示人际关系的“情”与“利”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以及二者之间的共同作用效应。

共情(empathy)是指个体对他人情感的感受或想象, 并部分体验到他人感受的心理过程(Gladstein, 1983; Singer & Lamm, 2009)。众多研究结果显示, 共情可能是人际关系与社会责任感的中介变量。首先, 人际关系与共情之间存在密切正相关(陈珝, 张晓文, 2012; 翟慎娟, 郑淑杰, 王玲玉, 权子雯, 2011), 并且赵靓(2014)采用实验法研究发现, 人际关系的差序性对共情具有显著影响, 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其次, 共情对社会责任感具有明显地正向预测作用(宋琳婷, 2012; Wray-Lake & Syvertsen, 2011)。同时, 共情是预测利他行为的重要变量, 个体的共情水平越高, 就会表现出更多利他行为(Balconi & Canavesio, 2013; Morishima, Schunk, Bruhin, Ruff, & Fehr, 2012), 而社会责任感也是一种积极的、利他的心理品质(Thornton & Jaeger, 2008; Nakamura & Watanabe-Muraoka, 2006; Wray-Lake & Syvertsen, 2011)。由此推测, 共情在人际关系与社会责任感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总之, 为揭示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及其机制, 本研究通过3个子研究来进行:(1)研究1采用问卷调查法, 探讨人际关系与社会责任感的相关关系, 并探讨共情在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 (2)研究2采用实验法操纵人际关系效用, 揭示人际关系效用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3)研究3采用实验法操纵人际关系亲密度, 考察亲密度与效用对社会责任感的共同影响。

2 研究1

2.1研究目的

探讨人际关系与社会责任感的关系, 以及共情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

580 心理学报 48卷

2.2研究方法

2.2.1被试

以来自北京、安徽和江苏的3所高校共335名大学生为被试, 其中男生109名, 女生226名, 平均年龄为20.59 ± 1.19岁。

2.2.2研究工具

(1)人际关系

采用Canevello和Crocker (2010)编制的, 张敏、张林和Corcke (2012)修订的一般人际交往目标量表测量人际关系。该量表共18个项目, 采用5点等级计分, 从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 得分越高说明人际关系越好。以往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张敏等, 2012), 本研究中的α系数为0.77。

(2)共情

采用Davis (1983)编制的, 张凤凤等(张凤凤, 董毅, 汪凯, 詹志禹, 谢伦芳, 2010)修订的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C, IRI-C)测量共情水平。该量表包括观点采择、想象力、共情性关心和个人痛苦4个维度共22个项目, 采用5点计分, 从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 得分越高说明共情水平越高。该量表在以往研究中已证明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赵靓, 2014; 宋琳婷, 2012), 在本研究中α系数为0.68。

(3)社会责任感

采用John等(John, Donahue, & Kentle, 1991)编制大五人格问卷(Big Five Inventory, BFI)中的“尽责性”分量表测量社会责任感。该分量表共12个项目, 采用5点计分, 从1(非常不同意)到5(非常同意), 得分越高说明社会责任感越高。该量表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普遍的量表, 是测量责任感的常用工具(谭小宏, 秦启文, 2005), 在大五人格中是工作绩效最为有效的预测因子(钟建安, 段锦云, 2004), 并且具有良好的信度(黎红艳, 徐建平, 陈基越, 范业鑫, 2015; 李启明, 陈志霞, 2015), 本研究中α系数为0.60。2.3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

由于人际关系、共情和社会责任感三个重要测量变量均是采用自我报告法收集数据, 这可能会导致共同方法偏差效应(周浩, 龙立荣, 2004)。该研究重点采用程序方法进行控制, 具体包括:(1)采用匿名方式进行测查。问卷调查完全采用匿名方式, 让被试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据实填写。(2)选择信效度较高的量表或问卷作为测量工具。该研究选择的量表在国内外均已使用, 并且具有较高信效度, 从而减少或避免测量上的系统误差。(3)问卷中使用反向

表1人际关系、共情与社会责任感的相关分析

变量M SD人际关系共情

人际关系 3.78 0.39 1

共情 3.35 0.37 0.33*** 1 社会责任感 3.47 0.41 0.27*** 0.21***注:* p < 0.05, ** p < 0.01, *** p < 0.001, 下同。

计分题。(4)使用两套问卷以平衡变量在施测过程中的呈现顺序。此外, 数据收集完成后, 进一步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对共同方法偏差进行诊断, 结果发现, 共有16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 并且第一个因子解释的变异量为11.19%, 小于40%的临界标准。这表明该研究共同方法偏差问题不明显。

2.4研究结果

2.4.1人际关系、共情与社会责任感的相关分析

在该研究情况下, 人际关系、共情和社会责任感的平均值与标准差见表1。进一步采用相关分析考察这3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结果发现三者之间均存在两两显著的正相关。

2.4.2共情在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影响中的中

介效应

为考察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影响的机制, 该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共情在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首先对3个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 然后按照Zhao, Lynch和Chen (2010)提出的中介效应分析程序, 参照Preacher和Hayes (2004)和Hayes (2013)提出的Bootstrap方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 样本量选择5000, 在95%置信区间下, 中介效应的结果没有包含0 (LLCI = 0.0052, ULCI = 0.0862), 表明共情的中介效应显著, 且中介效应大小为0.0415。此外, 控制了中介变量共情之后, 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仍然显著, 区间(LLCI = 0.1133, ULCI = 0.3342)不包括0, 如图1所示。由此可见, 共情在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2.5讨论

研究1采用问卷调查发现, 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并且共情在二者之间

图1 共情的中介效应

5期黄四林等: 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581

发挥了部分中介的作用。共情可以有效地帮助个体理解和预测他人的情绪和行为, 在人际交往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并且可以促进利他与合作行为(Balconi & Canavesio, 2013; De Vignemont & Singer, 2006; Morishima et al., 2012)。这反映出共情在人际关系与利他行为之间发挥着密切联系的作用。此结论与本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 因为社会责任感不仅是利他行为的有效预测变量(宋琳婷, 2012; Such & Walker, 2004), 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利他的心理品质(刘海涛等, 2011; Wray-Lake & Syvertsen, 2011)。这可以说明本研究结果中共情的中介效应, 因为人际关系越好的人, 有利提高自身对他人的理解与共情, 从而加强了对他人承担责任的意识与行为。

该研究发现, 人际关系不仅通过中介桥梁共情而且还通过直接路径影响社会责任感。这表明, 人际关系越好, 其社会责任感水平也就相应的越高。由此可见, 社会责任感的水平明显地受到人际关系影响, 不仅验证了该研究的假设, 也与已有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但是, 该研究采用的是相关研究法, 其结果仍然局限于相关关系, 无法准确获得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为此, 研究2采用实验法操纵人际关系, 观察社会责任感的变化, 试图获得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影响的因果关系。

3 研究2

3.1研究目的

采用实验法操纵人际关系的效用, 探讨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3.2研究方法

3.2.1被试

选取北京两所高校的234名大学生为被试, 其中男生74名, 女生160名, 平均年龄为19.05 ± 1.13岁。

3.2.2研究设计

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 自变量为人际关系效用, 包括3个水平:高效用、低效用和控制组, 因变量为社会责任感。将被试随机分为3组, 高效用组83名, 低效用组79名, 控制组72名, 各组被试在性别上进行了大致平衡。

3.2.3研究材料

(1)人际关系效用的启动

根据Nelissen (2014)所提出的影响关系效用的3个因素(个体目标的重要性、关系对个体达成目标的有用程度、个体的独立程度), 该研究编制了3种情境材料(高效用、低效用、控制情境)对人际关系效用进行了启动。3种情境材料均描述的是“你与小王是同班同学”, 但是情境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对个人实现目标的有用性存在明显差异, 高效用材料明确表明小王对实现个人目标具有明显支持与帮助, 低效用材料表明无任何帮助, 控制情境仅仅说明二者是同学关系, 然后主要描述所在学校的一般情况。3组材料字数均在300字左右。

(2)社会责任感

根据Singg和Ader (2001)的学生责任感问卷(Student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Seale-10), 编制了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卷, 问卷共包括6个项目, 采用5点计分, 从1(绝对不可能)到5(非常有可能), 得分越高说明社会责任感水平越高。本研究中α系数为0.62。3.2.4研究程序

在正式实验中采用个体施测的方式, 首先将被试随机分为3组, 要求每组阅读一种情境材料, 然后再完成社会责任感问卷和有关人口学变量的问题。3.3研究结果

3.3.1检验人际关系效用启动有效性的预实验

为检验人际关系效用启动的有效性, 本研究在正式实验前选取了44名大学生被试进行了预实验。采用两个问题对情境材料进行了测试:“小王对你有多大的帮助?”和“你与小王的关系对你的有用性是多少?” 采用9点等级计分, 从1到9数字越大表示关系效用程度越高。预试结果表明, 关系效用3组启动的主效应显著, F(2, 41) = 21.08, p < 0.001, 偏η2 = 0.51。进一步事后检验发现, 高效用组得分(M = 6.53, SD = 1.37, n = 15)显著高于低效用组(M = 4.04, SD = 0.95, n = 14)和控制组(M = 5.00, SD = 0.71, n = 15), p s< 0.001, 同时低效用组显著低于控制组, p = 0.017。这表明, 人际关系效用启动是有效的。

3.3.2人际关系效用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对正式实验的结果分析, 以社会责任感为因变量, 以人际关系效用启动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被试间的方差分析, 结果显示, 关系效用对社会责任感具有显著的影响, F(2, 231) = 76.68, p < 0.001, 偏η2 = 0.39。具体而言, 高效用组的社会责任感显著高于低效用组和控制组, p s < 0.001。同时, 低效用组显著低于控制组, p < 0.001。该结果表明, 人际关系效用对社会责任感具有显著的影响, 由高效用、控制组到低效用3种人际关系下社会责任感得分依次明显下降, 如图2所示。

3.4讨论

根据Nelissen (2014)所提出的影响人际关系效

582 心理学报 48卷

图2 人际关系效用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用的3个因素, 研究2编制了人际关系效用启动材料, 并且通过预试检验发现关系效用启动是有效的, 可以用于正式实验。正式实验结果表明, 不同效用的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具有明显的影响, 具体来说, 人际关系效用越高, 其社会责任感也就越高。该研究进一步确定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以往研究者发现, 人际关系分为工具性和情感性两种类型。研究2的人际关系效用更倾向于工具性, 那么偏向于情感性的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是否也会存在同样的影响作用呢?人际关系的工具性和情感性如何共同影响其社会责任感呢?在研究2的基础上, 研究3试图通过操纵人际关系亲密度来考察二者对社会责任感的共同影响。

4 研究3

4.1研究目的

采用实验法启动人际关系的亲密度, 探讨人际关系的亲密度与效用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4.2研究方法

4.2.1被试

被试来自北京与河北3所高校的本科生共191名, 其中男生77名, 女生114名。被试平均年龄为20.69 ± 1.32岁。

4.2.2研究设计

采用2(关系效用:高/低) × 2(关系亲密度:高/低)的被试间设计, 因变量为社会责任感。

4.2.3研究材料

(1)人际关系亲密度的启动

根据已有研究(邱俊杰, 闵昌运, 周艳艳, 张锋, 2012)的实验范式, 该研究设置了高、低两种关系亲密度的启动情境, 即要求被试回忆不同的生活情境。具体来说, 要求高亲密度组被试回忆“最要好的一位朋友”, 并回忆与这位好朋友认识的过程。要求低亲密组被试回忆“在公选课上认识的一位同学”, 并回忆与该同学的认识过程。

(2)人际关系的亲密度

采用Aron, Aron和Smollan (1992)编制的人际关系亲密度量表测量被试感知到的与目标人物关系的亲密度。该量表的描述是“下面有两个圆圈, 一个圆圈代表你自己, 另一个代表你的朋友。两个圆圈重叠的部分代表你与你朋友关系的亲密程度, 重叠部分越大, 代表你们的关系越密切。现在你判断你们两人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 并在相应的数字上画圈。” 此量表对人际亲密度采用1到7的等级评定, 被试选择的数越大, 说明二者之间的亲密程度越深。该量表在以往研究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Aron et al., 1992; 邱俊杰等, 2012)。

(3)人际关系的效用

Ohtsubo和Yagi (2015)编制了测量人际关系效用的量表, 要求被试从6个方面(学习、社团活动、就业、社会关系、业余生活、其他)来评价朋友对自己效用的高低, 共包括6个项目, 采用5点计分, 从1(绝对不可能)到5(非常有可能), 得分越高表示与此人的人际关系效用就越高。本研究根据人际关系亲密度启动情境, 对该量表的情境进行修改, 其他内容与评价方式是一致的。在本研究中, 该两量表的α系数是0.87。

(4)社会责任感问卷

同研究2, 根据该研究的具体情境对社会责任感问卷进行了情境的修改, 其余内容一致。在本研究中, 该问卷的α系数是0.91。

4.2.4研究程序

首先, 实施预实验来检查人际关系亲密度启动的有效性, 以87名大学本科生为被试, 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让其参与人际关系亲密度的两种情境, 然后完成人际关系亲密度量表。在预实验结果显示人际关系亲密度操纵有效之后, 进行正式实验。在正式实验中, 让随机分配的两组被试参与人亲密度启动的两种情境, 然后完成人际关系效用量表和社会责任感量表, 以及填写有关人口学变量问题。

4.3研究结果

4.3.1检验人际关系亲密度启动有效性的预实验

为确定人际关系亲密度启动的有效性, 该研究采用人际关系亲密度量表对两种情境启动进行了预实验。以亲密度高、低为分组变量, 以人际关系亲密度量表上得分为因变量进行t检验, 结果显示, 高亲密度组得分(M = 5.78, SD = 0.64, n = 45)显著高于低亲密度组(M = 2.48, SD = 0.80, n = 42), t(85) = 21.16, p < 0.001。这表明, 对人际关系亲密度的操纵是有效的。

5期黄四林等: 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583

4.3.2人际关系的亲密度与效用对社会责任感的

影响

首先, 以被试在人际关系效用量表上的得分均值(M = 2.92)为标准将被试分为关系效用高、低两组。人际关系不同类型的社会责任感的描述性统计, 如图3所示。然后, 以人际关系亲密度和效用为自变量, 以社会责任感为因变量进行两因素被试间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高亲密度组的社会责任感显著高于低亲密度组, F(1, 187) = 515.88, p < 0.001, 偏η2 = 0.73。同样, 高效用组的社会责任感显著高于低效用组, F(1, 187) = 21.48, p < 0.001, 偏η2 = 0.10。更为重要的是, 人际关系的效用与亲密度共同作用于社会责任感, F(1, 187) = 7.17, p = 0.008, 偏η2= 0.37。具体而言, 在低亲密度情况下, 高效用组的社会责任感显著高于低效用组的, MD = 0.49, p < 0.001 (LB = 0.304, UB = 0.674), 但是在高亲密度情况下, 二者之间的社会责任感无明显差异, 并维持较高水平, MD = 0.13, p = 0.095 (LB = ?0.057, UB = 0.319)。这表明, 人际关系亲密度对效用与社会责任感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4.4讨论

研究3预实验结果显示, 人际关系亲密度的操纵是有效的, 可以用于正式研究。正式研究结果发现, 高亲密度组的社会责任感明显高于低亲密度组, 这表明人际关系的情感性对社会责任感具有显著影响。同时, 还发现人际关系效用对社会责任感具有显著的影响, 这进一步验证了研究2的结论。更为重要的是, 该研究发现人际关系亲密度对效用与社会责任感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在低亲密度条件下, 社会责任感在人际关系效用高低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但是在高亲密度条件下, 二者无显著差异。由此说明, 社会责任感是以人们关系的情感为重要条件或准则, 情感越亲密, 情谊越深厚, 其责任感就越强, 在情感较弱的关系中, 人际关系的效用才是决定责任感高低的重要因素。

图3 亲密度对效用与社会责任感关系的调节作用5 综合讨论

5.1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尽管已有研究结果显示, 人际关系是影响社会责任感的一个重要因素(李明等, 2010; McDonough et al., 2013; Schmid, 2012), 但是并没有研究直接考察二者之间的因果联系。为此, 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研究1采用问卷法发现人际关系与社会责任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 研究2和研究3分别采用实验法操纵了人际关系的效用与亲密度, 结果一致发现, 与低效用或亲密度相比, 高效用或亲密度的社会责任感明显更高。这表明, 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具有正向作用。该研究结果与已有结论是一致的(李明等, 2010; 刘海涛等, 2011; McDonough et al., 2013; Schmid, 2012)。

无论是从效用还是从亲密度来说, 本研究结果均发现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具有明显影响。这说明, 人们不仅根据与他人的亲疏远近关系, 而且还会根据这种关系对自己是否有用来衡量与判断所应承担的责任。从亲密度的角度来说, 本研究的结果与李明等人(2010)的观点是一致的, 支持了中国人的差序责任意识的观点, 并且验证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人际关系是研究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此外, 从效用的角度来说, 本研究的结果进一步拓展了该领域的研究范围, 揭示了人际关系的“利”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本研究进一步刻画了人际关系的“情”与“利”是如何共同影响社会责任感的, 从而诠释了中国文化下责任关系的权衡与维系。研究3的结果显示, 人际关系的亲密度和效用共同影响着社会责任感, 并且亲密度对效用与社会责任感的关系起着调节作用。只有在高亲密度条件, 高、低效用之间的社会责任感无显著差异, 但是在低亲密度条件, 高效用的社会责任感明显高于低效用的。这说明, 人际关系亲密度是人们判断自身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依据。换而言之, 中国人社会责任感的高低取决于个人与他人之间的亲疏远近, 但是在这种“情”的范畴之下, 人际关系效用的高低又进一步成为人们衡量与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依据。这很好地解释了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尤为重视情感关系建立与巩固的现象。一方面人们总是通过各种“缘”拉上关系, 建立情感基础, 然后再进一步发挥各种关系的“利”。另一方面即使不能马上获利也要维持情感关系, 中国人俗

584 心理学报 48卷

语说“生意不成情意在”, 反映出中国人在“情”与“利”得失之间, 对前者的重视程度, 因为它是建立彼此之间责任关系的前提与纽带。

5.2共情在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中发

挥着部分中介效应

已有研究结果表明, 社会责任感不仅对他人、社会和国家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而且也是预测个体自身发展和幸福生活的有效指标。研究者们虽然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 但是截至目前为止, 仍未就影响社会责任感的机制进行深入探讨。本研究以人际关系为切入点, 验证了共情的中介作用, 揭示了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机制。

虽然已有研究显示, 人际关系与共情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陈珝, 张晓文, 2012; 翟慎娟等, 2011; 赵靓, 2014), 并且共情对社会责任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宋琳婷, 2012; Wray-Lake & Syvertsen, 2011), 但是没有研究直接考察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发现, 共情在人际关系与社会责任感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用。这一结果不仅揭示了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机制, 而且很好地解释了已有研究关于共情分别与人际关系、社会责任感之间关系的结果。

共情包括情感共情与认知共情, 前者是对他人情感状态的情绪反应, 后者则是对他人目的、企图、信仰的的理解, 主要与推测他人观点有关(De Vignemont & Singer,2006; Gladstein, 1983)。本研究分别操纵的人际关系亲密度与效用, 其中, 亲密度更多的偏重于人际情感, 重视人与人之间在各种“缘”上的情义, 这对人们的情绪共情水平具有一定的提升。效用则是偏向于人际利益, 强调与他人关系对自己实现某种需要与愿望的重要性, 这可能会促进人们的认知共情能力。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人际关系的亲密度与效用可能分别是通过情绪共情与认知共情来影响社会责任感的。当然, 该推测还有待进一步检验与验证。

该研究结果显示, 在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中共情发挥着部分中介效应, 同时仍然存在显著的直接效应。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更加认同在中介变量被正确操纵与准确检验的情况下, 大多数研究结果都是部分中介, 因为部分中介并不代表数据结果不完美, 它可能意味着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并不是只有唯一的一个中介路径, 还存在其他的中介变量值得未来研究探索(Preacher & Hayes, 2004; Zhao et al., 2010)。这表明在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影响路径中, 除了共情作为部分中介以外, 可能存在其他的中介变量, 如社会认同、社会公正等变量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6 结论

本研究获得结论:(1)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具有明显的正向预测作用, 共情在二者之间发挥着中间桥梁作用; (2)人际关系效用对社会责任感具有显著的影响, 人际效用越高, 社会责任感就越强; (3)人际关系亲密度对效用与社会责任感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在低亲密度情况下, 人际效用越高其社会责任感就越强, 但是在高亲密度情况下, 社会责任感均维持较高水平。因此, 人际关系通过提高共情而正向影响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Aron, A., Aron, E. N., & Smollan, D. (1992). Inclusion of other in the self scale and the structure of interpersonal close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3(4), 596–612.

Balconi, M., & Canavesio, Y. (2013). Prosocial attitudes and empathic behavior in emotional positive versus negative situations: Brain response (ERPs) and source localization (LORETA) analysis. Cognitive Processing, 14(1), 63–72. Canevello, A., & Crocker, J. (2010). Creating good relationships: Responsiveness,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interpersonal goal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9(1), 78–106. Chen, X., & Zhang, X. W. (2012). To improve the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of undergraduates by empathy training. Journal of Xinjia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 40(6), 41–43.

[陈珝, 张晓文. (2012). 大学生共情能力与人际交往的相关研究.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40(6), 41–43.]

Davis, M. H. (1983). Measur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empathy: Evidence for 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44, 113–126.

De Vignemont, F., & Singer, T. (2006). The empathic brain: How, when and why?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0(10), 435–441. Feng, M., Yuan, Q., & Jiao, J. (2012).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al relation between conscientiousness of enterprise staff and performance. Scientific Decision- Making, (1), 1–14. [冯明, 袁泉, 焦静. (2012). 企业员工责任心与绩效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 科学决策, (1), 1–14.]

Gladstein, G. A. (1983). Understanding empathy: Integrating counseling, develop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0(4), 467–482.

Hayes, A. F. (2013). Introduction to mediation, moderation, and conditional process analysis: A regression-based approach.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Huang, G. G., & Hu, X. J. (2010). Favor and face: Power game of Chinese. Beijing, China: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黄光国, 胡先缙. (2010). 人情与面子: 中国人的权力游戏.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John, O. P., Donahue, E. M., & Kentle, R. L. (1991). The Big Five Inventory- Versions 4a and 54.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Institute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Research.

5期黄四林等: 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585

Kennemer, K. N. (2002). Factors predict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college students (Unpublished doctorial dissertation).

George Fox University.

Li, H. Y., Xu, J. P., Chen, J. Y., & Fan, Y. X. (2015). A reliability meta-analysis for 44 items big five inventory: Based on the reliability generalization methodology.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3(5), 755–765.

[黎红艳, 徐建平, 陈基越, 范业鑫. (2015). 大五人格问卷(BFI-44)信度元分析-基于信度概化方法. 心理科学进展, 23(5), 755–765.]

Li, M., & Ye, H. S. (2009). The multiple connotation and structure of responsibility and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integration.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3), 123–128.

[李明, 叶浩生. (2009). 责任心的多元内涵与结构及其理论整合. 心理发展与教育, (3), 123–128.]

Li, M. & Geng, J. A. (2010). A socio-cultural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responsibility. Journal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3), 111–115.

[李明, 耿进昂. (2010). 责任意识的社会与文化心理学分析.

南京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3), 111–115.]

Li, M. & Ye, H. S. (2010). A muti-cultural view and the theoretical re-integration of responsibility. Psychological Science, 33(3), 643–645.

[李明, 叶浩生. (2010). 责任心的多元文化视角及其理论模型的再整合. 心理科学, 33(3), 643–645.]

Li, Q. M., & Chen, Z, X. (2015). Age differences in personality traits from 15 to 75: Big five domains and 10 facets in a large cross-sectional sample in Chi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38(1), 131–138.

[李启明, 陈志霞. (2015). 大五人格5个维度及10个面的发展水平-基于我国15~75岁横断样本调查. 心理科学, 38(1), 131–138.]

Liu, H. T., & Zheng, X. (2010).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 of percept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personality.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igher Education Study Edition), 31(2), 89–92.

[刘海涛, 郑雪. (2010).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人格关系的研究.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31(2), 89–92.]

Liu, H. T., Zheng, X., & Nie, Y. G. (2011). On the sense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actors involved.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33(3), 35–39.

[刘海涛, 郑雪, 聂衍刚. (201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33(3), 35–39.] McDonough, M. H., Ullrich-French, S., Anderson- Butcher, D., Amorose, A. J., & Riley, A. (2013). Social responsibility among low-income youth in physical activity-based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programs: Scale development and associations with social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25(4), 431–447.

Morishima, Y., Schunk, D., Bruhin, A., Ruff, C. C., & Fehr, E.

(2012). Linking brain structure and activation in temporoparietal junction to explain the neurobiology of human altruism.

Neuron, 75(1), 73–79.

Nakamura, M., & Watanabe-Muraoka, A. M. (2006). Global social responsibility: Developing a scale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jap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unseling, 28(3), 213–226.

Nelissen, R. M. A. (2014). Relational utility as a moderator of guilt in social interac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6(2), 257–271.

Ohtsubo, Y., & Yagi, A. (2015). Relationship value promotes costly apology-making: Testing the valuable relationships hypothesis from the perpetrator's perspective.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36(3), 232–239.

Prasertsang, P., Nuangchalerm, P., & Pumipuntu, C. (2013).

Service learning and its influenced to pre-service teachers: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elf-efficacy study.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udies, 6(7), 144–149.

Preacher, K. J., & Hayes, A. F. (2004). SPSS and SAS procedures for estimating indirect effects in simple mediation models. 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 Instruments, and Computers, 36, 717–731.

Qiu, J. J., Min, C. Y., Zhou, Y. Y., & Zhang, F. (2012). The role of interpersonal intimacy on risk preference for others: Moderate effect of acceptability.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8(4), 374–382.

[邱俊杰, 闵昌运, 周艳艳, 张锋. (2012). 人际亲密度对他人风险决策偏好的影响: 决策采纳度的调节作用. 应用心理学, 18(4), 374–382.]

Ren, Y. H. (2008). Exploration into Chinese traditional Confucian thoughts on responsibility.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40(11), 1221–1228.

[任亚辉. (2008). 中国传统儒家责任心理思想探究. 心理学报, 40(11), 1221–1228.]

Schlenker, B. R., Britt, T. W., Pennington, J., Murphy, R., & Doherty, K. (1994). The triangle model of responsibility.

Psychological Review, 101(4), 632–652.

Schmid, C. (2012). The valu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s a motivating factor for adolescents' readiness to participate in different types of political actions, and its socialization in parent and peer context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35(3), 533–547.

Singg, S., & Ader, J. A. (2001).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scale-10.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29(4), 331–336.

Singer, T., & Lamm, C. (2009). The social neuroscience of empathy.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1156(1), 81–96.

Song, L. T. (2012).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ollege students’ empathy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implicit, explicit altruistic behavior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宋琳婷. (2012). 大学生移情、社会责任心与内隐、外显利他行为的关系(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师范大学.] Such, E., & Walker, R. (2004). Being responsible and responsible beings: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responsibility.

Children & Society, 18, 231–242.

Tan, X. H., & Qin, Q. W. (2005). Responsibility researches from the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Psychological Science, 28(4), 991–994.

[谭小宏, 秦启文. (2005). 责任心的心理学研究与展望. 心理科学, 28(4), 991–994.]

Thornton, C. H., & Jaeger, A. J. (2008). The role of culture in institutional and individual approaches to civic responsibility at research universities.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79(2), 160–182.

Wray-Lake, L., & Syvertsen, A. K. (2011). The developmental root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2011(134), 11–25.

Yang, Y. Y. (1995). Analysis on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its classification. Sociological Studies, (5), 18–23.

[杨宜音. (1995). 试析人际关系及其分类——兼与黄光国先生商榷. 社会学研究, (5), 18–23.]

Zhai, S. J., Zheng, S. J., Wang, L. Y., & Quan, Z. W. (2011).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ath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Xu Teli Research,

(2), 53–57.

586 心理学报 48卷

[翟慎娟, 郑淑杰, 王玲玉, 权子雯. (2011). 大学生共情与人际关系的特点及其关系. 徐特立研究, (2), 53–57.] Zhao, J. (2014). T 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ial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on individual empathy effect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赵靓. (2014). 人际关系的差序性对个体共情效果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 湖南师范大学.]

Zhao, X. K., & Zhang, D. J. (2006). Research on the status quo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National Academy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10), 30–33. [赵兴奎, 张大均. (2006). 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研究现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10), 30–33.]

Zhao, X. S., Lynch, J. G., Jr., & Chen, Q. M. (2010). Reconsidering baron and Kenny: Myths and truths about mediation analysi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7(2), 197–206.

Zhang, F. F., Dong, Y., Wang, K., Zhan, Z. Y., & Xie, L. F.

(2010).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C.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18(2), 155–157.

[张凤凤, 董毅, 汪凯, 詹志禹, 谢伦芳. (2010). 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的信度及效度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8(2), 155–157.] Zhang, M., Zhang, L., & Crocker, J. (2012).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interpersonal goals.

China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20(7), 1010–1011. [张敏, 张林, Crocker, J. (2012). 中文版一般人际交往目标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7), 1010–1011.]

Zhong, J. A. & Duan, J. Y. (2004). “Big five” and its application on I/O psychology.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2(4), 578–583.

[钟建安, 段锦云. (2004). “大五”人格模型及其在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中的应用. 心理科学进展, 12(4), 578–583.] Zhou, H., & Long, L. R. (2004). Statistical remedies for common method biases.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2(6), 942–950.

[周浩, 龙立荣. (2004). 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 心理科学进展, 12(6), 942–950.]

Zhu, Q. F., & He, G. B. (2011). Impact of recogni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irtues and responsibility situation on university students’ responsibility reaction.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7(1), 88–94.

[朱秋飞, 何贵兵. (2011). 传统美德认同和责任情境对大学生责任行为倾向的影响.应用心理学, 17(1), 88–94.]

The impac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HUANG SiLin1; HAN MingYue2; ZHANG Mei2

(1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2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

Social responsibility predicts job performance, academic achievement, personality, coping with frustration, self-acceptance and altruism. Previous studies mainly focused on social responsibility’s concept,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instruction. Findings from recent correlational studies suggest tha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fluences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variables. Furthermore, prior results postulate that empathy may play an important mediating role in this causal mechanism. Therefore,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test the causal impac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mediating function of empathy i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two variables.

Three studies were conducted. Study 1 was a survey study tes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whether empathy played a mediating role, among 335 undergraduates. Study 2 tested the effect of the utility of relationship 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234 undergraduate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ree groups: high utility, low utility and control group. Based on the result of Study 2, Study 3 further manipulated the intimacy of relationship in which participants were asked to imagine a close friend or a classmate who was newly introduced, and examined the effect of utility and intimacy of relationship 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simultaneously. 192 undergraduate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four groups classified by the utility (high vs. low) and intimacy (high vs. low) of relationship.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correlated positively with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mpathy acted as a partial mediating variable. (2) The manipulation of utility of relationship significantly impacted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high utility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ly a higher level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an did the low utility and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low utility group showed an even lower level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an did the control group. (3) The manipulation of intimacy of relationship also impacted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contrast to the low intimacy group, the high intimacy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ly superior level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More importantl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utility and intimacy of relationship was

5期黄四林等: 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587

significant. Specifically, for the low intimacy group, those with high utility exhibited a significant higher level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an did those with low utility. However, in the high intimacy group, no difference in social responsibility was found between the two levels of utility.

In conclusion, the present study for the first time confirmed the causal impac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partial mediating role of empathy. The present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pattern of difference sequence” account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China.

Key words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empathy, undergraduate

情商与人际关系论文.doc

情商与人际关系论文 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好不好多数都是情商的问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几篇情商与人际关系论文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情商与人际关系论文篇一 摘要:为探讨大学生情绪智力和人际关系的内在联系,用《情绪智力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整体上有显著的正相关。 关键词:大学生;情绪智力;人际关系;显著的正相关 1.问题的提出 情绪智力主要是指个体在加工和处理情绪信息和情绪性问题的一种能力[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某种交往方式产生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比较稳定而直接的心理关系[2]。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现阶段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并不理想。因此,探讨大学生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就非常必要。 2.研究方法 2.1研究被试以班级为单位,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郑州大学在校大学生,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425份,回收率94.44%,剔除问卷45份,有效问卷共405份,有效率90.00%。 2.2研究工具

2.2.1《情绪智力量表》。采用Schutle等人[3]编制的情绪智力量表(EIS)来考察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特征。 2.2.2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采用郑日昌等人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分数越高,说明人际关系行为困扰越严重。 2.3 施测过程测量过程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指导语的要求填写问卷。全部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3.结果 3.1大学生的情绪智力、人际关系在人口统计学上的特点 3.1.1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情绪智力、人际关系得分的差异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郑州大学大学生情绪智力和人际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情绪智力和人际关系上以及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 3.1.2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情绪智力、人际关系得分的差异比较 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和人际关系得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知觉情绪、调控情绪和情绪智力总分上差异显著,而在理解情绪和运用情绪维度上差异不显著。在与人交谈、交际交友和人际交往总分上差异显著,而在待人接物和与异性交往方面差异不显著。

影响人际关系的心理有哪些

影响人际关系的心理有哪些? 满意答案: 一、自私心理 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只讲索取,不讲奉献。争名夺利,甚至损人利已。这种心理对于交际危害极大。它时时处处会伤害到别人,这种人永远也不会找到真正的朋友。 二、自傲心理 处处唯我独尊,"老子天下第一",趾高气扬,轻视别人,甚至贬低别人、嘲笑别人,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这种心理对于交际危害很大,这些人也很难与别人相处。 三、猜疑心理 有猜忌心理的人,往往爱用不信任的眼光去审视对方和看待外界事物,每每看到别人议论什么,就认为人家是在讲自己的坏话。猜忌成癖的人,往往捕风捉影,节外生枝,说三道四,挑起事端,其结果只能是自寻烦恼,害人害己。 四、逆反心理 有些人总爱与人抬扛,以此表明自己的标新立异。对任何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说好他偏说坏,你说一他偏说二,你说辣椒很辣,他偏说不辣。逆反心理容易模糊是非曲直的严格界限,常使人产生反感和厌恶。 五、排他心理 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思维方式等,需要不断地更新,否则就会失去活力,甚至产生副效应。排他心理恰好忽视了这一点,它表现为抱残守缺,拒绝拓展思维,促使人们只有自我封闭的狭小空间内兜圈子。

六、作秀心理 有的人把交朋友当作是逢场作戏,往往朝秦暮楚,见异思迁,且喜欢吹牛。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只是在做表面文章,因而常常得不到真正的友谊和朋友。 七、互利心理 有的人认为交朋友的目的就是为了"互相利用",因此他们只结交对自己有用、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人,而且常常是"过河拆桥"。这种人际交往中的占便宜心理,会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损害,久而久之会失去知心朋友。 八、冷漠心理 有些人对与自己无关的人和事一概冷漠对待,甚至错误地认为言语尖刻、态度孤傲、高视阔步,就是自己的"个性",致使别人不敢接近自己,从而也不能交到较多的好朋友。 九、嫉妒心理 有的人嫉妒心理较强,看到别人的成功,不是为他们高兴,而是嫉妒。相反,当看到别人受挫时,往往幸灾乐祸。这种人不给自己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也会受到身边人的反感。这也会使别人不愿与之交往。 十、自卑心理 有些人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瞧不起自己,只知己短不知己长,甘居人下,缺乏应有的自信心,怯于表现自己,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有自卑感的人,在社会交往中办事无胆量,习惯于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这种心态如不改变,久而久之,有可能逐渐磨损人的胆识、魄力和独特个性,会阻碍自己计划与理想的实现。怯懦心理是束缚思想行为的绳索,理应断之,弃之。 以上这些心理不但不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对于人际交往也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使人不愿接近、难以接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时常检查自己,预防产生这些心理,用热情健康的良好心理品质去接触身边的每一个人,去享受美好的人间之情。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们进行广泛社交活动的必要条件。相反,心理状态不佳,会形成某些隔膜和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交朋友结友和适应社会。因此,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应该注重自身修养,努力克服以下种种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 相关问题: 影响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有哪几种 第一影响真的能决定人际关系吗? 怎么才能让人际关系不影响学习 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

大学生心理健康之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 --对自己及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看法无论是在校园抑或将来步入社会,我们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依存于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当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同样,开放的社会则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特别是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因此培养良好的人际效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 比起中学生,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更为广泛,独立性更强,更具社会性。个体开始独立地步入了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我们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而且,交往能力越来越成为我们心目中衡量个人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我们正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然而,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在这一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人会产生各种问题。认知、情绪及人格因素,都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一旦在这一过程中受挫,就可能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与焦虑之中,或因企图

对抗而陷入困境,并由此产生心理问题。 【一】我的人际关系现状 总的来说,我的人际关系应该算是不错的。我自问没有那些交际能力很强的人那样认识好多的人,人脉宽大。但我结识的人也不少,而且只要是和我认识的,关系比较熟的,大都可以说是和我成了好朋友的了。我觉得我的人际关系网络里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之间的关系。 在我的身边,有着一群关心我的人,首当的便是我的亲人。是父母赋予了我生命,是亲人给了我亲情,伴随着我的长大,这种亲情更是在我的心里深深扎根,留下不可磨灭的感情。在我心中,父母是最值得尊敬和爱戴的人,所以我对他们总是怀着感恩的心,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出现,人说,孝乃人之本,一个不懂得尊敬爱戴孝顺父母的人,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功,他都是失败的人。我很幸运有一群好朋友,在我感情失落,受到挫折的时候,他们总会安慰我,帮我想办法解决问题,他们用真诚的心陪伴我的成长,而我也非常珍惜彼此间的友谊,因为我们的互帮互扶,建立了难舍难分的感情。 2.和周围普通朋友之间的关系。 好朋友毕竟是少数的,而每天自己要面对的就是同班的同学和在大学认识的朋友,所以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才是最值得去重视的。我是一个开朗,外向的人,所以和身边的朋友们都保持较好的关系,而他们有事情的时候,也会找我询问意见,或者寻求帮助,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为什么有的人受欢迎,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有些人却不那么受欢迎,你认为有哪些因素能影响一个人的吸引力?根据心理学家的众多研究,我们总结了如下几个方面: 一、时空接近性 时空距离是影响人际吸引的一个因素。距离越接近,交往的频率可能就越高,就越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实验一: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对住宅楼的人的调查显示:居住距离越近的人,交往的次数越多,关系也越密切。此后其他的心理学家也做过类似的研究,结论与此相似。可见,简单的人际互动会提高我们对人们的好感。因此,邻近性能提高喜欢的程度,容易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实验二:美国心理学家扎琼克在1968年曾经进行了交往频率与人际吸引的实验研究。他将被试不认识的12张照片,随机分成6组,每组2张,按以下的方式展示给被试:第一组2张看1次,第二组2张看2次,第三组2张看5次,第四组2张10次,第五组2张看25次,第六组2张被试从未看过。在被试看完全部照片后,实验者再出示全部照片。要求所有被试按自己喜欢的程度将照片排成顺序,结果发现一种极明显的现象,照片被看的次数越多,被选择排在前面的机会也越多。可见,简单的呈现确实会导致吸引,彼此接近、常常见面,的确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 二、魅力吸引性 (一)外表和容貌 外表和容貌对初次交往的人来说,是个重要的吸引因素。特别是在与异性交往时表现尤为显著。两个人在进行交谈以前,往往是根据交往者的外貌特征来估价他,形成肯定或否定的印象,从而影响或左右了以后相互之间关系的发展。 实验一:沃尔斯特等人让男女大学生各332名相互组对进行了两个半小时的舞会,舞会结束时,询问学生是否希望再次同对方进行约会,结果表明,外表越吸引人,就越为人喜爱。实验二:戴恩等研究者给大学生看三个大学生的照片:一个外貌漂亮,一个相貌平平,一个是相貌丑陋。然后要求被试估计他们三人未来是否幸福,结果发现,外貌具有吸引力的人得到了更多的肯定回答。还有的研究表明,几个月大的婴儿就对漂亮阿姨的照片关注的时间比不漂亮的阿姨的时间长。 那么为什么漂亮的人会更受人喜欢? (1)生活环境告诉我们,只有认为是“漂亮”的人才是值得爱。似乎被爱的对象总是“漂亮”的,即使相貌平平,也会“情人眼里出西施”,所以美貌就起到了激发爱和反应爱的线索作用。(2)人们常常以为,同漂亮的人在一起,觉得荣耀和光彩。提升自身的价值,为满足虚荣心,人们愿意与漂亮的人接触。(漂亮的散逸效应) (3)人们常认为,漂亮的人还具有其他方面好的品质。如聪明、机灵、开朗、活泼等,于是我们就把好的个性品质与美貌相互对应起来,形成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漂亮的晕伦效应)(4)爱美是人的天性。美的东西可以养眼,所以谁都喜欢。看到美女女孩子也会多看几眼,就更别说男孩子了。 男性和女性谁会更重视对方的容貌?有研究认为,从表面上看男性比女性更为重视对方的容貌,而实际上女性比男性对容貌更为看重,原因是一种投射心理(指的是自己怎么想的也认为别人也是这样想的),研究者认为,正是由于女性非常重视男性的容貌,所以女性认为男性也会重视自己的容貌,所以女性就非常注重自己的容貌了。(有待磋商) 不能夸大外表和容貌的作用。在交往之初,容貌的作用较大,但随着相互认识的加深,容貌的作用则不断降低。 (二)才能 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有才能的人容易受到人们的喜爱。可能的解释是因

影响个人幸福感的主要因素(1)

影响个人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摘要: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和理解不同,但所感受到的幸福感是一样的,而影响个人主观幸 福感的因素也很多。本文通过对个人幸福感的理解,列举了影响个人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并 进行适当分析。 关键词:幸福感,家庭,社会,个人。 什么是幸福?每个人都有对它的理解,作为人生的目的和权利,具有恒久而常新的意义,人们的一切行为,无不是在追求幸福的一切行为,又无不受人们心目中所想象的幸福模式的影响。人们也乐此不彼的为了幸福而奋斗,亚里士多德说过:“幸福是人类存在的唯一目标和目的。” 什么是幸福感?幸福感是人们对自身存在状况的一个积极的情绪体验,虽然这种积极 的情绪体验从人类诞生就随之出现,人类也无数次的体验过;但我们却一直没有给它一个明 确的定义,直到最近几十年幸福感一词才被提出并广泛传播。一般而言,所谓幸福感,就是 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肯定性的评估,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 度及其各个方面的全面评价,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心理状态。 那么影响个人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首先是经济因素。幸福的产生首先要具备基本的物质条件,吃饱穿暖是我们基本生活 需求,没有温饱,何谈幸福。只有当老百姓的基本需求被满足后,在饭后茶余之际,幸福才会被提起,幸福感才会成为人们谈论的新话题。最近科学家研究发现:一个国家的国内总产 值与幸福感的水平之间具有高相关,即幸福感的水平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科学家们猜 想一方面由于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进步,个人生活质量提高,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物质经济的提高可能会带动其他领域的满足感的提升,从而促使幸福感的提升。但我认为幸福感 和经济不应是这样单纯的直线正相关关系,举个例子,目前中国很多人经济上很富裕,但幸福感反而下降了。个人的财富增长到一定水平后,幸福感并不会随着财富的积累而增长,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我们的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经济问题已经不是问题了,对幸福感的影响 几乎为零,与此同时,金钱的积累使我们更加怀念其他的非物质,比如亲情,爱情等。也就是说,这时经济因素对幸福感影响已经转化为非经济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了。 其次还有健康因素,古希腊认为:“健康与才智,为人生两大幸福。”因为只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衍生出健康、健全的思想,才能让自己去做喜欢的事,才能提升幸福感,疾病通常与不愉快或痛苦相联系,所以,疾病可以直接增加消极情绪。 其次还有各种社会关系以及人际关系,譬如家庭关系、同事关系等。这些社会关系其 实反映的是个人的社会地位,当各种社会关系很和谐时,我们会感到自己是家庭或者同事中 不可或缺的部分,能够明确的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这样我们对于生活,对于自己 的满意度就会大幅度提升,幸福感自然而然就上去了,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会增加个人幸福感。 最后个人的目标、理想等因素对幸福感也是存在很大影响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决定人 的幸福感,幸福感产生于需要的满足及目标的实现,当人们趋近并达到目标则产生快乐,反之,目标偏离或失败则导致痛苦。幸福感反映出目标理想的实现程度,涉及个人价值的实现, 生活中目标和理想给予人们奋斗的动力,使人感到充实快乐;同时,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能 帮助人们应对各种日常生活问题,使人在社会生活和困境中保持良好状态。。成功的体验会 使人们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从而提高幸福感。而要实现人生的目标,达到至善,就必须克 服一切艰难险阻,在各种困难的环境下充分发挥自己最大的功能,再苦再难再险,也应该是 幸福的。 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幸福感呢?其实很简单,学会知足,幸福是一种个人的感觉,只要 你感觉生活得有滋有味、有种快乐的心情,无疑便处在幸福之中。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条件, 有人感受到幸福,有人却体会不到幸福,也许是“心”有问题。学会知足,学会摆正自己的位置,幸福自然会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1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人受欢迎,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有些人却不那么受欢迎,甚至遭致她人的厌恶或憎恨。“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那么,为什么有些人容易让人亲近,而有些人却让她人敬鬼神而远之缺乏些引力,原因何在呢?根据心理学家的众多研究,以及生活的实际,我们不难体会到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就是多方面的,而要提高自身的吸引力,需要我们不断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改善手段。 一、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实际生活中,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呢? 1、邻近性因素。邻近性因素通常就就是指时空距离因素,由于距离越接近,交往容易,交往的频率就可能越高,容易建立与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提高人们相互之间的喜欢程度,中国民间就有邻近性影响人际吸引关系的说法:诸如“远亲不如近邻”,“邻居好,赛金宝”等,现实影视作品中,某些影视演员虽然精品并不就是很多,但就是由于出镜率较高,图个脸熟,因此人们对她(她)的映象在不断加深,现实生活中的同窗情、战友谊等等,这充分说明,邻近性的时空距离就是影响人际吸引的一个因素。 2、魅力吸引性。人的魅力就是从多方面表现出来的。 第一个方面:外表容貌,这就是初次交往中人们最为关注的交往吸引因素,尤其就是对待异性交往更就是如此。一般意义上讲,外表容貌就是父母给的,就是先天的,一方面由于人们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往往将漂亮与美好、值得爱联系在一起;同时又认为自己爱的对象就是美丽漂亮的,即使相貌平平,也会“情人眼里出西施”,所以容颜美貌就激发了爱。另一方面人们有更多的理由相信同容貌美丽者在一起,就是一件荣耀与光彩的事情,能够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提高自己在同僚中的地位,所以愿意与貌美者接触。再一个方面人人都有爱美的天性,因为美能养眼,现实中美女的回头率高于相貌平平或丑陋者均源于此;另外有些人认为容貌姣好的人,其品德一般就是优良的,于就是乎便愿意成为貌美者朋友或瞧护者;而女子从传统的“女为悦己者容”观念出发,除了一般的修饰之外,引发了一种更为极端的“容”,医疗科技的发展与整容医学的进步为这种“容”提供了便利——人造美女的诞生,“丑小鸭变成金凤凰”已经变成了现实,也让她(她)增加了吸引了。 当然,我们不能夸大外表与容貌的作用。在交往之初,容貌的作用较大,但随着相互认识的加深,年岁的增长,年老色衰,容貌的吸引作用不断降低。 第二个方面:人的才能 心理学家在研究中表明,在其她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有才能的人容易受到人们的喜爱。可能的解释就是因为人们与有才能的人在一起,可以得到更多的指导,少犯错误,觉得更安全些。吸引了更大的则就是有着一点小缺陷的人。事实也就是如此,白璧无瑕固然显得纯洁,但让人有敬而远之的缺憾,而白璧微瑕则能够让人易于接受,因为有着小缺陷的人褪去了圣人的光环,更接近普通人,因而人们对她的接受程度也就大增了。 第三个方面:个性品质 个性品质的吸引,实际上就是人格美的具体表现,外表美就是一时的,而心灵美就是经久不衰的。比起容貌与才能,个性品质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而且这种吸引力持久、稳定、深刻。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也有这样的体会,只有那些心灵美的人才会真正受人欢迎与喜爱。人的个性品质有多种,那么哪些品质在人际交往中最受重视呢?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诚恳、诚实、理解、忠诚、可信、可

论情商与人际关系期末论文

序号: 礼仪文化期末论文 从大学生角度论情商与人际关系 姓名:潘星星 班级:10级会计5班 学号:2010931300

从大学生角度论情商与人际关系 【摘要】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存在众多人际关系,变化的环境和特殊的心理使其易陷入人际漩涡,如何处理好各种关系、在学业和将来的就业中取得良好成果、保持大学生身心健康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情商即情绪智商,是人类认知、管理自身和他人情绪、协调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或心理联系。情商的高低与人际关系的处理关系密切。本文将在分析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原因以及处理方法的基础上讨论情商与人际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情商人际关系 【正文】 近年来许多文献报道,学习工作中的众多人际关系已成为大学生应激的主要来源之一,人际关系处理得当与否,对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将来工作状况、事业发展均产生直接影响。学习生活工作中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与竞争对手或合作伙伴的关系的处理、协调都应该引起广泛的重视。有研究表明人际协调能力与人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 简称IQ)的关系不大,也就是说人际关系良好与否主要取决于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简称EQ)的高低。情商是指一个人的情绪智商,主要包括认知自身情绪的能力、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以及抗挫折能力,是人的非智力因素的总和和素质潜力的表现。本文拟从情商的角度,探讨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中人际关系的处理。 1.情商的概念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简称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

人际关系对我们的意义

人际关系对我们的意义 摘要:大学,对于我们来说是个性和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而人际关系是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人际关系对于我们的意义。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所以掌握人际关系技巧,遵守人际交往原则,懂的人际交往艺术,及时进行心理调试,正确认识人际关系问题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关键字:人际关系人际交往大学生意义 一、研究人际关系学的重要性 人际交往也称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人际关系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密切相关的,生活当中关系的发展不可避免会用到一些业余时间,如可以定期安排和亲朋好友间的活动。工作和生活应该有区别,工作关系的建立,则应利用休息或零星时间进行联系,在现代忙碌的工作中,对内外人际关系的建立应把握对人的最高热诚,利用好完成重要工作的时间空挡,和同事、上司可利用午饭时间或上班休息时间,与不同人员进行交流,在不影响达成工作目标的前提下,良好的交流定会促使工作更高效的完成。 人际关系越广,路子越宽,事情就越好办。这已经被无数经验和教训所验证。一个优秀的人往往能接受并影响他身边的人,机遇与交际能力和交际活动范围成正比。因此,我们应把开展交际与捕捉机遇联系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交际能力,不断扩大交际,只有这样,才会发现和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使自己与他们的关系更好。拥有良好的关系网是成大事者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必备的条件。 人际交往活动是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和完善自我重要手段。人的个性除了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外,更重要的受后天环境的影响,所以生活环境对人,特别是对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大学生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人际交往,可以协助我提高对自己的认识,以及自己对别人的认识。人际交往的过程中,相互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认识了对方。同时,又从对方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中认识了自己。交往面越宽,交往越深,对对方的认识越完整,对自己的认识也就越深刻。只有对他人的认识全面,对自己认识深刻,才干得到他人的理解、同情、关怀和帮助,自我完善才可能实现。 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首先,大都能保持开朗的性格,热情乐观的品质,从而正确认识、对待各种现实问题,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相反,如果缺乏积极的人际交往,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则容易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难以化解心理矛盾。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病态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可能形成恶性循环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人际交往活动是加快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必要前提。众所周知,一个人在事业上的胜利,除了非凡的专业知识外,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大学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驿站,大学阶段除了要积累更多的将来工作岗位上使用的专业知识,还要积累更多的社会交往的技巧和能力。大学生的交往性质和水平,直接影响着他社会化的水平,这个阶段里,所有大学生都在认真掌握每一个即将走向社会的关键时刻,使自己尽量多地开展人际交往活动,锻炼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为自己的未来人生道路铺平最重要的基石。

大学生人际关系和主观幸福感

阅读研究报告和回答相关问题 1、研究者关心的问题是大学生人际关系是不是会影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目的是 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生人际关系和主观幸福感,以及他们构成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进一步探讨个体人际关系对幸福感的影响作用。 2、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指大学生在社会环境中,不断地与他人交往、互动、沟通过 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获得支持性的信息,能够确定自我价值,维持良好健康的心态。反之则会导致自我价值感的危机,引起焦虑。主观幸福感是“专指 “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 性心理指标”,反映主题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涉及到个体在不同生活情境的生活中的情绪体验,情感体验以及社会感知能力。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是大学生对其生活质量的主观感受,这种主观感受会影响大学生的情绪、认知和对生活的热情等,幸福感是横岭生活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有学者认为,人际关系不协调已成为困扰大学生的主要问题,也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现有的研究对于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存在着比较显著的相关。2、人际关系困扰不同维度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不同成分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3、研究假设: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很大的影响,人际关系中的各个维度对于主观幸福感都有显著影响,人际关系的改善对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4、研究方法及设计: (一)访谈法 1.被试:从首都师范大学中选取10人(方便取样,最好曾经接受过我们之前人际关系研究的同学),5男5女,不考虑其它问题。 2.访谈工具:采取开放和半开放访谈。结构根据文献综述,理论研究的具体理论界定,内容进行确定。 3.研究程序:先进行开放式访谈。从10人中随机抽取两男两女,主要是对幸福感和人际关系话题进行访谈。整理后,结合问卷的相关维度,在对剩下的6人进行半结构访谈。在问卷结束之后,根据6人的情况,对部其中的两人(方便抽样)进行跟踪访谈(持续半个学期,最少两次)。 4.数据处理方式:通过对访谈信息进行系统的编码分析处理,归纳人际关系的具体维度对他幸福感的影响,以及随着他人际关系的调整,幸福感是否随着这些因素的提高增加。 (二)问卷调查 1.被试:方便抽样,选取120名被试,仅仅考虑性别,尽量做到但男女相等。 2.工具: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观因素问卷(采用赵崇莲等于2006年编制的“大学生

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

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 人际交往的内容涉及广泛,包含校内外,可以是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个人与班级、个人与学校,与公司企业等。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青年时期是一个关注交往﹑需要理解﹑渴望友谊的时期。通过人际交往结成一定的人际关系,是个体能够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生活,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培养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径。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了解社会,探索人生的重要发展时期。 不仅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更重要的是对在人际交往中彼此该如何顺畅的沟通﹑增加了解,培养情感这一人生课题有理性的思考。 踏入大学,我们面临着新的环境,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远离家乡,在学校里学习生活,这中环境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我们正常学习,生活的保障,更是我们自我发展的深层需要。为实现这种需要,首先要对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理论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那么什么是人际交往呢?所谓人际交往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以及个人与群体之间,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交流消息,转达思想,表达情感和需要,从而在心理和行为上产生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 人际交往的过程,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系列活动,人与人的每次交往只是系列交往活动中的一部分。人际交往这一过程,又会表现出双主动性,双向性,相互认识性等几个特点。人际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又包含着相同的因素。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又是有联系的。人际交往是人际关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现实生活中的人,必然要与他人进行各种形式的交往。正如马克思所说: “人们在生产中不仅影响自然界,也相互影响着。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间便发生联系,只有在这种联系范围里,才能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能有生产。”人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在交往的过程中,也会有不懂交往,不愿交往,不善交往的

论情商与人际关系

论情商与人际关系人的一生就是社交的一生,如果你注意观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举目皆是,并且都体现着社交的真谛。 当你遇到困难,朋友就会来帮助;当你为对方打开了房门,对方给了你一个友好的微笑;当你走进学校,步入工厂和单位,回到家里,甚至走在大街上,总是要以一定的行为方式和他人打交道。 一个伟人曾经说过:“孤立的一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活动、生产就像许多个人不在一起生活和彼此交谈竟有共同语言一样,是不可思议的。” 所以说,我们的一生都是在不断与他人交流、交往中进行和发展的,我们有必要拥有一定的情商来与他人更好的沟通、交往。 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存在众多人际关系,变化的环境和特殊的心理使其易陷入人际漩涡,如何处理好各种关系、在学业和将来的就业中取得良好成果、保持大学生身心健康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情商即情绪智商,是人类认知、管理自身和他人情绪、协调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或心理联系。情商的高低与人际关系的处理关系密切。 情商,简称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一个杰出的人未必有着高智商,却一定有着高情商。情商为人类认知、调节、控制自身和他人情绪的能力,是人们处理冲突、矛盾、人际关系、决策等均需要的一种平衡心

态以及同情共感的魅力,是人求得生存的重要能力 ,是一种以挖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性品质因素,是在后天的人际交往中养成的。高情商者能正确认知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易于达到目标;高情商者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的情绪、非语言信息感知力高 ,容易理解别人,也容易被人理解,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美国哈佛大学一心理学教授的研究显示,一个人成功的因素约20%由智商决定,80%则取决于情商的影响。许多人可能才华不凡。但在社会事物及人际关系的处理中却屡遭挫折,以致事倍功半,工作、事业不如意,这就是高智商低情商的一种表现。 所谓人际关系,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中文常指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对组织气氛、组织沟通、组织运作、组织效率及个人与组织之关系均有极大的影响。人际关系包括在社会交往中的影响力,倾听与沟通的能力,处理冲突的能力,建立关系、合作与协调的能力,说服与影响的能力等。钢铁大王及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结论说:“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而其余的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所以说,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掌握并拥有丰厚的人脉资源,你就在成功路上走了85%的路程,在个人幸福的路上走了99%的路程了。

人际关系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与交往方法

人际关系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交往方法 山西省辛置矿区小学李楠 [摘要]“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心理上的关系,心理上的距离。中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分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学生与家庭和社会的关系等。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对生活、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中学生的人际关系比较小学生阶段更加复杂和多元化。在人际关系中可以锻炼协调能力、合作能力、竞争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培养他们善良、正直、宽厚、乐观等良好性格,使他们成为社会、家庭、学校所悦纳的人,尤其异性交往能力的锻炼。在交往过程中通过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与调整而后逐渐使自己更加成熟、独立、理性,形成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中学生人际关系影响交往方法 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由人际交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它作为衡量人们心理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1]。良好的人际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他们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 【论文创新点】指导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帮助他们克服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学会适应环境协调关系,走向成熟,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只有这样,才能把中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综合素质的合格人才。

一、人际关系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 消极方面 1. 家庭中的人际关系 家庭是中学生人际交往得起点。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人生第一位老师,父母、亲友的知识、修养、做人准则、言传身教,对成长中的中学生仍然谈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无不在中学生的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为他们在学校及社会的人际交往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如在中学生时期中学生会因为穿衣打扮,思想上会与父母发生冲突,与此同时中学生会在心里会对父母的说教产生厌恶、反感、叛逆的心理。 2. 学校中的人际关系 学校是中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场所。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一天中的主要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而在学校中,学生们交往最多的就是同学。同学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同龄人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爱好,共同的烦恼,他们通过相互交往从而建立起人际关系,通过与老师们在学习获得知识时建立起关系。但是在于此同时在与同学建立起人际关系时偶尔会因为小事发生争执,使得它们之间的关系恶化,中学生在与异性相处时可能会发生“早恋”,影响着中学生的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不断下降。还有些老师对一些学习不好的同学产生偏见。这些会给中学生心理上带来压力,使他们产生厌学心理。 3. 社会中的人际关系

对幸福感影响最大的六个因素

对幸福感影响最大的六个因素 如今“幸福”是一个广为谈论的话题。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动辄喊出这样的口号,“追求幸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幸福的追求越来越个性化。然而万变不离其宗,不论人与人之间追求幸福的差异有多大,有几个基本方面是不可缺少。 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有一位叫做理查德"莱亚德的教授。他在前年出了一本书,书名是《幸福:新科学的教训》。教授先生说,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健康到交往,从家庭到工作,无一不是重要的,对幸福都会产生影响。可是,也有人不这么看,甚至说追求幸福简直是浪费时间。英国剑桥大学的心理学家尼克·贝利斯博士说,以追求幸福为生活目标,那是不切实际的。用他的说法就是,我们大家应该用平顺的心情取代粗糙的心情,仅此而已。他说,“我们喜欢追求幸福,然而正是这种追求弄得我们很不得劲。说实话,感觉没有好坏之分,找到一种良好的疏通方法才是要紧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脱在公元前五百年说:“世界万物皆是伴随对立面斗争而产生的。”换句话说,世间一旦没有了矛盾,也就不会出现进步。日常生活更是如此。那么哪些方面需要特别注意呢? 家庭关系德国社会经济委员会每年都对一些家庭进行回访。这家机构在回访的时候发现,有些青年男女在喜结连理之前的两三年中感觉很幸福,结婚之后就觉得更幸福了。可以这样讲,新婚第一年的日子是最幸福的。可是时间一长,夫妻二人觉得生活不那么令人满意。尽管如此,若是跟婚前相比,即便是丝婚到来之时,夫妻俩还是颇有一种幸福感。英国诺丁汉大学社会学与社会政策学院的斯蒂芬·约瑟夫教授这样说:“心理学文献证明,人际关系可使人们产生幸福感。”他还说,“当一种关系使人们产生归属感的时候,那种关系就是一种很好的关系。”孩子出生的时候,幸福感骤然上升,可是两年之后这种感觉就减弱了。研究表明,婚姻生活的一个好处就是,夫妻俩可以拥有一种经常性的令人满意的性生活。可以这样讲,已婚之人身体比较健康,寿命也比较长。 工作专家说,失业不仅会使一个人收入锐减,而且还会破坏他的自尊心,幸福感也就无从谈起。德国社会经济委员会的研究告诉人们,失业给某些人造成的“痛苦”远比丢钱强烈得多。德国研究人员雷纳·温克尔曼说,失业使人产生一种耻辱感,而且是一种很严重的耻辱感。这种感觉会持续很长时间,两三年都可能消失不了。失业率增加的时候,社会中每个成员的幸福指数都会下降——不仅失业者的幸福指数大大下降,就连那些有工作的人也感觉大不如前。除了失业,工作不顺心、学非所用以及对所从事的工作不感兴趣同样会影响人们的幸福感。 社区与朋友人们生命中三分之一是在家度过的,而家就是组成一个社区的最小元素。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社区的建设。原因很简单,社区建设得好有助于人们广泛交往,也使人们的生活有一种安全感。莱亚德教授说,如果你住的地方尽是一些你信任的邻居,你会有一种什么感觉?不幸福才怪呢!研究人员把社区质量称作“社会资本”。科学家在若干个国家进行过“捡钱包”的试验,结果发现归还率高低与一个国家的信任感有关。我们时不常听到某些居住小区发生刑事案件。一个案件造成的损失有时候并不大,可是它给人们的影响却不可小觑,有时候会让成千上万的人寝食不安。在我们的城市里,人们大多住在封闭的高楼里,

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认知因素 首先是对自己的认知。有无正确的自我评价,会影响人际交往中的自我表现,其次是对他人的认知,第三是对交往本身的认知。交往的过程是双方彼此满足需要的过程,如果只考虑自己的满足而忽视对方的需要,就会引起交往障碍。 情绪因素 人际交往中的情绪表现应是适时适度的,应当与引起情绪的原因及情境相称,并随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情绪反应过分强烈,不分场合和对象,恣意纵情,会给人轻浮不实的感觉;若情绪变化激烈则会让人觉得过于感情用事;情绪反应过于冷漠,对本可引起喜怒哀乐的事情无动于衷,则会被认为麻木、无情。这些不良情绪反应都会影响交往。 人格因素 人际交往中。人格因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良的人格特征容易给人以不良评价、不愉快的感受乃至一种危险感,因而会影响人际交往。下面是较常见的一些不良人格因素及其对交往的影响。 ①为人虚伪。与这种人交往,人们没有安全感。 ②自私自利。这种人只关心自己的需要,不关心他人,人们在与这种人的交往中会经常感到精神上、物质上受损。 ⑦不尊重人。与这种人交往。易被挫伤自尊心。 ④报复心强。与这种人交往,使人常担心稍有不慎,就会遭报复,感到心理紧张。 ⑤嫉妒心强。与这种人交往,易使人感到自己被嫉恨、被排挤、被剥夺,从而感到不舒服,不安全。 ⑥猜疑心重。常令人在交往中感到冤枉委屈,难以从内心接近。 ⑦苛求于人。这种人易使人感到紧张和压抑,并易使自尊心受挫。 ⑧过分自卑。这种人常被感觉为无能,与此种人交往使人感到负担、沉闷。 ⑧骄傲自满。使人感到威胁或难以信任。 ⑩孤独固执。自我防御心理太强,相互间难以影响,使人感到交往无效或交往很累。 因此,为了改善人际交往,应努力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能力因素 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是影响人际交往的原因之一,而对有些大学生来说,则是主要原因。这些同学想关心人,但不知从何做起;想赞美他人.可怎么也开不了口或词不达意:交友的愿望强烈,然而总感到没有机会;想调解他人的矛盾,没想到好心办了坏事;交往中想表现自己却出尽洋相;内心想表示温柔,言语则是硬梆梆的。 人际交往的能力可以通过有意识的锻炼来提高,关键是要多动脑筋多交往。

人际交往心理学与沟通模式

人际交往心理学与沟通模式 一.人际交往心理学起源 学科起源 人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与社会的连结中,必然要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在这些关系交往过程中,人们借助思想、情感以及行为来进行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这些关系因对象不同,也会指向不同的发展方向。良性的关系是吸引与合作的;但由于环境影响、性格因素、心理因素等原因,许多人处理不好人际关系,难免会陷于矛盾与痛苦之中,关系中的当事人如果没有足够的智慧去化解由此带来的自己内心的冲突,则会陷入人际关系的危机之中,甚至会出现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从而降低自己生活的幸福指数。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来源于健康的心理状态,自信、乐观、从容、友爱、助人、谦虚、宽容等等,这些良好的行为品质都可以在人际交往中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健康的人际关系也可以使人舒缓压力、平复情绪,对人们的个人发展、身心健康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那些在人际关系中出现问题的人,也会多多少少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甚至是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他们更多地表现出自负、自卑、干涉他人、多疑、敏感、嫉妒等消极心理,从而导致了人际交往的一次次挫败。因此,研究人际关系的心理学就应运而生。 二.人际交往学简介 一.基本理论: 1、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是比行为更为深层的东西,是个体在交往活动中所表现的行为的关联性和必然性规律。 2、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理论任务:就是要全面揭示与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分析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弄清楚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人在人际关系体系中的运作,探讨人际态度、社会知觉、自我知觉、心理控制、人际影响、人际吸引、人际冲突和群体行为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建立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术语、范畴体系,为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依据,为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积累素材,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同时,也要使人际关系心理学尽快中国化,即适合中国国情,经过"选择-摄取-中国化"的途径,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合改革开放实际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体系。 3、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实践任务: (1)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2)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 (3)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4)发展新型人际关系。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辩论赛

一辩陈述观点: 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及在座各位大家好: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用智商来预测人的成功。我们经常说:哇,这个人的智商好高,将来一定前途无量。但是有一些现象却引起人们的思考。 为什么有的人在学校是尖子生,进入社会后却“泯然众生”碌碌无为? 为什么面对困难和烦恼时,有的人轻松愉快,若无其事;有的人情绪沮丧,无精打采? 为什么有的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很好的适应,而有的人只因环境的稍微调整,就显得无所适从呢? 为什么清华、北大的尖子生在毕业后还有人找不到工作?他们缺智商吗?这不是说明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吗? 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说到:“大家都认为,在高新技术企业中,领导的智商很重要,但实际上,情商的重要性超过了智商”。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中,情商起的作用越来越让人思考。 首先,什么是情商呢?情商是情绪智力,也就是EQ,表示认识、控制和调节自身情感的能力,归根到底是对生命内在力量的尝试性把握和描述。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概括为五个方面: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妥善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能力、认识他人情绪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高情商表现为:尊重所有人的人权和人格尊严,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他人,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能承受压力,自信而不自满,人际关系良好,和朋友或同事能友好相处,善于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方面的问题以及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 而智商是用以表示智力水平的工具,也是测量智力水平常用的方法,智商的高低反映着智力水平的高低,简称IQ。我们不否认智商存在的必要性,因为我们不会要求一个智障能够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调控自己激励自己。世界上真正智商在130以上的只占2.27%,难道除了这2.27%的人别人就无法成功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当今社会是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合作也越来越紧密,人际关系非常重要,许多智商平平但情商高的人却可以获得成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