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单井沉积相划分、单井相

单井沉积相划分、单井相

单井沉积相划分、单井相
单井沉积相划分、单井相

沉积相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油藏范围内储集体所属的沉积环境、沉积相和微相类型及其时空演化,进而揭露储集砂体的几何形态、大小、展布及其纵、横向连通性的非均质特征,建立沉积模式,并深入探讨沉积微相对油气的控制关系。正确识别沉积相和微相类型及其相互关系,是进行油田勘探和开发研究的重要内容。

沉积相的概念

沉积相是指沉积环境及其在该环境中所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总和。相和环境的含义是有区别的。沉积相是特定沉积环境的产物,是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

沉积相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根据某沉积物的空间分布情况判断其上下左右存在的沉积物类型及其储渗特征。沉积物空间变化的这种规律性,称为“相序递变规律”。

沉积相的分类

沉积相按其规模大小一般分为以下四级:

一级相——相组:如海相、陆相、海陆交互相。

二级相——大相:如陆相中的河流相、湖泊相、三角洲相等。

三级相——亚相:如三角洲相中的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前三角洲亚相等。

四级相——微相:如三角洲前缘亚相中的分支河道微相、河口砂坝微相等。

沉积相分为碎屑岩沉积相和碳酸盐沉积相。由于碎屑岩储集层比较常见,因此,重点介绍碎屑岩沉积相的分类。表1是冯增昭等(1993)的分类方案。由于亚相和微相的划分方案比较复杂,在此不在一一介绍。

表1 碎屑岩沉积相的分类

相分析的方法、流程

相分析就是根据“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原则,运用比较岩石学的方法,根据沉积岩的各种特征即相标志来分析形成时的各种环境条件,从而最终达到恢复古地理的目的。

相分析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单井剖面相分析、剖面对比相分析和平面相分析。由于相分析在地质研究中的重要性及复杂性,本期主要讨论单井剖面分析,剖面对比相分析和平面相分析将在后续的文章中进行讨论。

单井剖面相分析

1.相标志的研究

能够反映古代沉积条件和环境特征的标志,通常称为相标志或环境成因的标志。

沉积体系分析是从详细观察和描述相标志开始的。确定沉积体系的标志主要包括:岩石学、沉积构造、剖面结构、古生物学、自生矿物、颗粒结构和测井相等标志作为沉积相划分的主要依据,地震相仅作为沉积相判别的辅助标志。当某些层段相标志不甚明显时,可借助相的共生组合规律加以判定。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划分岩石相

①在岩心观察和实验基础上首先进行岩石相分类;

②划分岩石相不仅要区分岩石类型,而且要反映沉积时水动力、地化及生物作用条件,对于碎屑岩储层水动力条件和能量与储层质量好坏一般有紧密联系,因此储层碎屑岩的岩石相尽可能与能量单元统一起来。

③对每种岩石相的沉积作用或沉积环境作出解释。

(2)垂向层序的分析

①垂向层序是地下地质工作中沉积相分析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说,一定的微相有一定的垂向沉积层序,但一种垂向层序可能有几种微环境成因,所以垂向层序是很重要的相标志,而不是绝对标志,需结合其它标志综合判别。

②碎屑岩储层垂向层序一般又是层内非均质性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确定各微相砂体的典型垂向层序是储层描述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③垂向层序以自下而上岩石相的组合序列来表示,以最基本的沉积旋回为单元进行组合。

④垂向层序的分类和描述要满足划分微相和各微相作用沉积学解释的

要求。

⑤每类垂向层序应选择代表性取心井段分别作出相柱子图,内容除沉积学描述外,还应包括反映储层物性及典型测井曲线。

(3)沉积旋回分析

①以最小沉积旋回为单元的垂向层序分析作为基础,逐级向上扩大进行各级沉积旋回分析。

②沉积旋回分析的目的是搞清垂向上微相演化,进一步确认亚相(大相),并从相组合上检验微相,要应用全部的相标志进行综合分析。

③各级沉积旋回反映盆地构造活动、气候变化、碎屑物供应量的变化,水进水退、沉积体的废弃转移、各次沉积事件间能量的差异以及每次沉积事件本身能量的变化过程。

④沉积旋回分析应从小到大,从大到小反复进行,从各级旋回的岩相组合和演化规律上互相检验相分析的合理性。

⑤沉积旋回界线应是确定性的时间界线。

(4)单项指标相分析

常用于碎屑岩储层相分析的单项指标有:

①粒度分析;

②微量元素分析;

③孢粉古气候分析;

④古生物分布分析。

(5)地震相分析

地震相分析是利用地震反射波的特征来识别的,这些特征包括地震相的外形、内部结构、顶底接触关系、振幅、连续性、视周期、层速度、反射特征的横向变化等。由于不同的沉积相具有不同的岩石组合及结构,它们就具有不同的地震波的反射特征。利用地震波特征的差异,就可以划分地震相,并转化为沉积相。

(6)测井相分析

所谓测井相是指表征地层特征的测井响应的总和,而且这种测井响应特征不同于周围其它测井响应。

①测井组合的选择

在进行测井相分析之前,必须选择有效的测井组合。不同的测井曲线对不同的岩性有不同的测井响应,选择测井系列主要应考虑测井曲线对岩性、薄层及储集层物性和含油性的分辨能力。

常用的测井方法为自然电位、自然伽马、电阻率、声波、密度、中子及地层倾角等。

②测井相与沉积相关系的建立

沉积相是由特定的相标志表示,而测井相则是由特定的测井响应来表示。测井相与沉积相相当,不同的沉积相带因其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等不同而导致测井响应不同。但由于测井曲线的多解性,两者并不都是一一对应的。因此,必须用已知沉积相对测井相进行标定,首先在取心井中将测井曲线或参数划分为若干种测井相,将这些测井相与岩心分析的沉积相进行相关对比,建立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反过来在没有取心的井中用测井资料进行沉积相分析。

③测井相分析的方法

测井相分析的基本方法是:首先建立岩心相与测井相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测井相库;然后依据测井相库资料对各井、各层段划相;最后归纳、建立全区和整个沉积过程的沉积相模式。

测井相分析的相标志主要有单一曲线的形态、多曲线的梯形图或星形图、地层倾角测井标志等。

2.沉积相划分方案

通过对研究区各口井岩心观察、测井相分析、地震相分析及各种沉积相识别标志及其特征研究,制定研究区内沉积相的划分方案。

综上所述,单井剖面相研究是沉积相研究的基础,其过程非常复杂、繁琐,要进行反复的修改,那么如何避免这些重复工作,并且将研究成果完美的展现出来呢?Resform GeoOffice软件将为您解决这些烦恼,其操作简单、灵活、修改方便、图形美观,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您的工作效率。下面将为您展示该软件制作的单井剖面相分析图。

由上图可知,根据岩心、测井等资料的分析,得出该地区的沉积相划分方案是(见表2):

气井产能计算方法介绍

气井产能计算方法介绍及应用 气井产能计算方法介绍及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气井产能常用的4种方法,一点法测试、系统试井、等时试井和修正等时试井。通过实际生产实例来分析计算方法在白马庙气田蓬莱镇组气藏气井产能,白云岩气藏基质酸化后产能预测,苏里格气田特殊开采模式下的气井产能中的应用。并在综合比较中得出不同气井应采用的计算方法,使理论值与实际值误差缩小,从而指导实际开采工作,提高开采效率和质量。关键词:气井产能;计算方法;应用; 引言:本文介绍了气井产能常用的4种方法,一点法测试、系统试井、等时试井和修正等时试井。通过实际生产实例来分析所采用的计算方法,使理论值与实际值误差缩小,从而指导实际开采工作,提高开采效率和质量。 一、气井产能试井测试计算方法 气井产能试井测试主要包括4种方法,即一点法测试、系统试井、等时试井和修正等时试井。1.一点法测试 一点法测试是测试一个工作制度下的稳定压力。该方法的优点是缩短测试时间、减少气体放空、节约测试费用、降低资源浪费;缺点是测试资料的分析方法带有一定的经验性和统计性,分析结果有一定的偏差。经验表明,利用该方法测试,当测试产量为地层无阻流量的0.36倍时,测试结果最可*。测试流动时间可采用以下计算公式: [1] 式中:——稳定时间,h;——排泄面积的外半径,m;——在下的气体黏度,;——储存岩石的孔隙度; K——气层有效渗透率,;——含气饱和度。 2.系统试井 系统试井又称为常规回压试井,也称多点测试,是测量气井在多个产量生产的情况下,相应的稳定井底流压。该方法具有资料多,信息量大,分析结果可*的特点。但测试时间长,费用高。系统试井测试产量的确定:①最小产量至少应等于井筒中携液所需要的产量,此外还应该足以使井口温度达到不生成水化物的温度;②最大产量不能破坏井壁的稳定性,对于凝析气藏,还要考虑减 少地层中两相流的范围;③测试产量必须保持由小到大的顺序。 3.等时试井 等时试井测试,首先以一个较小的产量开井,生产一段时间后关井恢复地层压力,待恢复到地层压力后,再以一个稍大的产量开井生产相同的时间,然后又关井恢复,如此进行4个工作制度。最后以—个小的产量生产到稳定。等时试井与系统试井相比,缩短了开井时间,但由于每个工作制度都要求关井恢复到原始压力,使得关井恢复时间较长,整个测试时间较长,测试费用比较高。确定等时试井流动时间,—般要求开井生产时间必须大于井筒效应结束的时间,并且要求开井流动结束时,探测半径必须达到距井30m的范围,以便在流动期能够反映地层的特性,参考公式为: [1] 式中:——在储存温度压力下的气体黏度,;——在储存温度下的气体压缩系数,。如果公式计算的结果小于井筒储存效应结束的时间,则流动期时间必须要大于井筒储存效应结束的时间。确定每—工作制度下关井时间,要求关井压力恢复到原始地层压力,便可进行下—工作制度的测试。最后延续期流动 4.修正等时试井 修正等时试井是等时试井的改进,二者的最大区别是后者开井生产的时间与关井恢复的时间

水平井井网产能公式

第3章水平井开发井网产能及影响因素分析3.1井网产能研究 油藏渗透率越低,井网对开发效果的影响越大,井网的优化部署在整个方案设计中也越关键。低渗透油藏由于储层物性差、天然裂缝发育、非均质性强等特征,而且往往又需要压裂改造后才能进行投产,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常常出现注水见效慢或者方向性见水快等难题。并且当采用水平井开发低渗透油藏时,这一矛盾更为突出。因此,合理的注采井网是利用水平井经济高效开采低渗透油藏的基础保证。 经过近30年的探索和实践,对于低渗透油藏直井的井网形式和合理井排拒的选择基本有了明确的认识。而对于水平井井网形式,目前仍处于理论研究和开发试验阶段,尽管国内外学者曾通过物理模拟、油藏工程方法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3.1.1水平井面积井网产能计算公式 3.1.1.1求解思想 1.渗流场劈分原理 以水平井—直井五点混合井网为例进行说明。从图3-139可以看出,可以将整个面积井网单元的渗流场劈分为3个子渗流场:直井周围的平面径向渗流场、远离水平井地带的椭圆柱体渗流场和近水平井筒附近的椭球渗流场。不考虑渗流场交界面的形状,只记交界面的压力:径向渗流场与水平井远部椭圆柱渗流场交界面处压力为pr,水平井远部椭圆柱渗流场与近井筒椭球渗流场交界面处压力为pj。 图3-139 五点法面积井网单元渗流场简化俯视图

2.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压敏效应的直井径向渗流产能公式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压敏效应的平面径向渗流控制方程: 1 r ? r ρK μ ?ρ?G =0 (3-195) 记拟压力函数为: m p =exp α p ?p i =μ 0ρ0κ ? ρK μ (3-196) 若令 ξ= dm dr ?αGm (3-198) 则式(3-197)可以化简为 r d ξdr +ξ=0 (3-199) 方程(3-199)的解为: ξ=c 1r (3-200) 由式(3-200)和式(3-198)得到: dm dr ?αGm ? c 1r =0 (3-201) 设 ζ=mexp ?αGr (3-202) 则方程(3-201)变为: d ζdr ? c 1r exp ?αGr =0 (3-203) 求解方程(3-203)得到: ζ=c 1? exp ?αGr r r r e dr +c 2 (3-204) 即 m =exp ? αGr ? c 1? exp ?αGr r r r e dr +c 2 (3-205) 因此,压力分布方程为 p =p i +1α?ln exp αGr ? c 1? exp ?αGr r r r e dr +c 2 (3-206) 通过内外定压边界条件p=p i (r=r e )和p=p w (r=r w ),可以确定常数c 1和c 2, c 1= exp ?α p i ?p w +Gr w ?exp ?αGr e exp ?αGr r w r e dr 或c 1= exp ?α p i ?p w +Gr w ?exp ?αGr e ?E i ?αGr e +E i ?αGr w (3-207) c 2=exp ?αGr e (3-208) 因此,一维径向非线性稳态渗流的压力分布公式为: p =p i +Gr +1 α? c 1? ?E i ?αGr e +E i ?αGr +c i (3-209)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doc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日期:2008年3月2日

目录 第一章油藏地质评价 (1) 第二章储量计算与评价 (8) 第三章油气藏产能评价 (10) 第四章开发方案设计 (14) 第五章油气藏开发指标计算 (17) 第六章经济评价 (22) 第七章最佳方案确定 (25) 第八章方案实施要求 (25)

第一章油(气)藏地质评价 一个构造或地区在完钻第一口探井发现工业油气流后,即开始了油气藏评价阶段。油气藏评价,主要是根据地质资料、地震资料、测井资料、测试资料、取芯资料、岩芯分析、流体化验和试采等资料,对油气藏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认识、评价和描述油藏,搞清油气藏的地质特征,查明油气藏的储量规模;形成油气藏(井)的产能特征,初步研究油气藏开发的可行性,为科学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 一、油气藏地质特征 利用Petrel软件对cugb油藏进行地质建模,得出cugb油藏的三维地质构造图(见图1-1)。 图1-1 cugb油藏三维地质构造图 (一)构造特征 由图知:此构造模型为中央突起,西南和东北方向延伸平缓,东南和西北方向陡峭,为典型的背斜构造;在东南和西北方向分别被两条大断裂所断开,圈闭明显受断层控制,故构造命名为“断背斜构造”。 (1) 构造形态: 断背斜构造油藏,长轴长:4.5Km, 短轴长:2.0Km 比值:2.25:1,为短轴背斜。 (2) 圈闭研究: 闭合面积:4.07km2,闭合幅度150m。

(3)断层研究: 两条断层,其中西北断层延伸4.89km ,东南断层延伸2.836km 。 (二) 油气层特征: 油水界面判定: C3 井4930-4940m 段电阻率为低值0.6,小于C1 井4835-4875m 、C2 井4810-4850m 、C 3井4900-4930m 三井段高值3.8,故为水层,以上3段为油层。 深度校正: 平台高出地面6m ,地面海拔94m ,故油水界面在构造图上实际对应的等深线为4930-(6+94)=4830.0m 由C 1、C 2、C 3井的测井解释数据可知本设计研究中只有一个油层,没有隔层(见图1-2)。 图1-2 CUGB 油藏构造图 (三) 储层岩石物性特征分析 表1-1 储层物性参数表 〈1〉岩石矿物分析:由C 1井中的50块样品,C 2中的60块样品,C 3井的70块样品的分析结果:石英76%,长石4%,岩屑20%(其中泥质5%,灰质7%)。可推断该层段岩石为:岩屑质石英砂岩。 水 水 C1 C2 C3 40m 40m 30m 油 -4810m -4900m -4835m

水平井及利用Joshi公式预测产能

第一章绪论 1.1水平井钻井技术发展概况 1863年,瑞士工程师首先提出钻水平井的建议; 1870年,俄国工程师在勃良斯克市钻成井斜角达60°的井; 瑞典和美国研制出测量井眼空间位置的仪器,1888年俄国也设计出了测斜仪器; 1929年,美国国加利福尼亚州钻成了几米长的水平分支井筒; 30年代,美国开始用挠性钻具组合在垂直井内钻曲率半径小的水平井分支井眼; 1954年苏联钻成第一口水平位移; 1964年—1965年我国钻成两口水平井,磨—3井、巴—24井; 自来80年代以来,随着先进的测量仪器、长寿命马达和新型PDC钻头等技术的 发展,水平井钻井大规模高速度的发展起来。我国水平井钻井在90年代以来也取得 了很大发展,胜利油田已完成各种类型水平井百余口,水平井钻井水平和速度不断提高。 1.2 水平井的定义 所谓水平井,是这样一种定向井,其最大井斜度达到90°左右(一般大于85°就叫水平井),且在目的层内维持一定长度的水平的或近水平井段。 八十年代以来水平井钻井技术的不断成熟主要归功于整个定向钻井技术,它是定向钻井技术发展的重大进步。在地质应用方面, 对层状储层、致密含气砂岩层、透镜状储层、低渗 透储层、水驱储层、气顶驱储层、重力驱储层、垂直裂缝性储层、双重孔隙储层、双重渗透性储层、薄层以及流体排泄不畅的所有地层, 用水平井开采均有优势。在开发方面, 水平 井的开发优势是通过优化完井技术取得的, 水平井可提高储层的钻遇厚度及其井眼连通面积, 降低井底压差, 控制流体流人井底的速度, 从而防止地层砂运移、油气窜层、水气锥进、油管中流体承载等。在强化采油阶段, 还能增加流体注人速度, 更均匀地驱油。降低聚合物分解的风险。水平井有许多领域中的应用是直井无可比拟的。 1.3 水平井的分类及其特点 目前,根据水平段特性和功能可分为:阶梯水平井,分支水平井,鱼骨状水平井,多底水平井,双水平井,长水平段水平井等。 根据造斜井段的曲率半径,水平井可以分为四种类型:长半径、中半径、短半径水平井(见图1-1)和超短半径水平井。

煤矿矿图的一些基本知识

第16章矿图的基本知识 16.1 概述 16.1.1 矿图的概念与特点 矿图是反映矿井地质条件和井下采掘工程活动情况的煤矿生产建设图的总称。矿图是煤矿企业中最重要的技术资料,是管理采矿企业和指导生产必不可少的基础图件,它对于正确地进行采矿设计、编制采掘计划、指导巷道的掘进和合理安排回采工作及各种工程需要都具有重要作用。 与其它图纸相比较,矿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矿图的内容要随着采矿工程的进展逐渐增加、补充、修改; (2)矿图的测绘区域随矿层分布和掘进巷道部署情况而定,常常是分水平测绘; (3)矿图所反映的是井下巷道复杂的空间关系,以及矿体和围岩产状与各种地质破坏,测绘内容多,读图较困难; (4)采用实测与编绘的方法,以实测资料为基础,再辅以地质、水文、采掘等方面的技术资料绘制而成。 16.1.2 矿图的分类 生产矿井必备的基本矿图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矿井测量图,它是根据地面和井下实际情况测绘而成的;另一类是矿井地质图,它是根据矿井地质勘探资料和采掘过程中揭露的地质信息而绘制的。两类矿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矿井测量图是绘制矿井地质图的基础;而矿井测量图上的地质信息则是来源于可靠的矿井地质图。本章主要介绍矿井测量图。 根据投影方法和投影面的不同,可以将矿图分为平面投影图、竖直面投影图、断面图和立体图。根据成图方法分为原图和复制图两类。原图是根据实测、调整或收集的资料直接绘在聚酯薄膜或在原图纸上的矿图,一般情况下原图不应直接用来晒图或使用。原图的副本称之为二底图。根据原图或二底图复制或编制而成的矿图称为复制图。煤矿生产、建设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主要图纸,称为基本矿图。《煤矿测量规程》规定的煤矿基本矿图见表16-1。 表16-1 矿井必须具备的基本矿图

井身结构图绘制方法

使用《试油井下作业信息管理平台》 绘制井身结构图操作要点 一、前言 根据用户录入数据进行井身结构图自动绘制是《试油井下作业信息管理平台》软件一大特点,但也是最复杂的一个功能,导致用户在井身结构图绘制过程因为不熟悉数据录入方法造成图形绘制不正确或者根本绘制不出来的现象,为了更好的帮助用户正确绘制井身结构图,我们编写本操作手册,希望对您使用本软件有所帮助。 二、操作要点 下面我们将按照软件的数据录入功能逐条说明在绘制井身结构图时需要掌握的一些技巧和操作难点 绘制井身结构需 要录入的数据

录入数据时按照井的实际情况,如下顺序录入,数据录入完成需要点击 按钮 1、“井身结构数据”录入 下面以井下作业井史为例介绍井身结构图的绘制方法。 在井下作业井史中井身结构分为‘作业前井身结构图’、‘作业后井身结构图’,作业前后井身结构图都由录入人员录入井史中的唯一井身结构数据表生成(只需要在报告的‘井身结构数据’表中录入井身结构数据),保存后点选 ‘作业前(后)井身结构图’可将表格化的井身结构数据信息,自动绘制成井身结构示意图。 注:在用户对表格数据进行录入和修改后,可点选 ‘保存’按钮对数据进行保存。如下图所示:

在填写井身结构数据的过程中,由于数据项比较多,所以录入数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单井筒:直井,斜井,水平井,双台阶水平井 1)根据不同井型录入井筒数据,每个井型的必填项如下图,斜井或水平井必须录入造斜点,此外,水平井还需录入A,B或A,B,C,D点的数据,此数据为该点对应斜深;数据必填项如下图,针对双井筒,数据必须录入到分支井筒中,例如双台阶水平井图 直井 斜井 水平井 双台阶水平井 2)井筒结构数据必填数据项:完钻日期、开钻序号、井眼尺寸、井眼深度、套管名称、套管尺寸、下入深度、水泥返高、分级箍数据。若是悬挂套管,则在对应的‘是’‘否’悬挂选项处打√。

直、斜、水平井产能计算

6.3 注采井产能确定(直、斜、水平井) 文23储气库注采井根据所处产能区的不同,将会采用直井、斜度井和水平井三种不同的井型来进行注采,而准确的分析三种井型的产能,对于气库井网部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6.3.1注采井产能确定依据与方法 1)直井产能计算模型 根据天然气在多孔介质中流动的偏微分方程的解析解可得到垂直井产能计算方程为: 压力平方形式为: 22 ()/() 0.472ln sc sc R wf i i sc g e w KhZ T p p Z p T q r r πμ-= 式中:K ———————气层渗透率, 10-3μm 2; h ———————生产层有效厚度,m ; Z SC ———————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偏差因子; T SC ———————标准状况下的温度,K ; P R ———————地层压力,MPa ; P wf ———————井底流压,MPa ; μi ———————初始条件下的气体粘度,mpa.s Z i ———————初始条件下的气体偏差因子; P SC ———————标准状况下的地面压力,MPa ; r s ———————气井泄气半径,m ; r w ———————气井井筒半径,m ; 利用该公式,分别在高、中、低产井区选取了3口代表井进行产能计算,以验证公式理论推算气量与实际生产气量、不同井区各井的产量比率。 表6.3-1 模拟计算参数表

通过计算,得到了3口井的理论产量(见表6.3-2),其计算值与实际值较为接近,均略小于其实值。 表6.3-2 3口气井产量计算表 2)斜井产能计算模型 Cinco、Miller和Ramey等人提出了在直井产能方程中加入斜井拟表皮因子的方法解决了斜井的产能计算问题,并提出了计算斜井(图6.3-1)拟表皮因子的方法: 图6.3-1 斜井示意图

相渗渗透率的计算

在高于饱和压力采油的情况下,一般可以把油井产纯油时的有效渗透率近似是地当作绝对渗透 近似值。 当本井开始产水以前,根据指示曲线,以及采油指数与油层流动系数的经验关系,假定井底为完善的,可以大致地估算本井的油层流动系数如下: 流动系数(KH/U)=产油指数(J)/5;井的产能为KH 有效渗透率(K)=KH/H 则任一时间的油、水相对渗透率可以通过产油和产水指数计算如下: 油的相对渗透率--------K0/K=当时的产油指数/见水前的产油指数; 水的相对渗透率-------KW/K=当时的产水指数/见水前的产油指数×水的粘度/油的粘度 多层迭加的似相对渗透率曲线中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向上弓的,而单层与之相反。 注水条件下油水同层生产井的产状分析: 以面积注水试验井组为例说明在人式注水采油时,如何在开采初期利用生产资料确定本井的油层相对渗透率曲线,并进一步用它来预测未来的油井产状。 采出程度=-(S W-S WO)/(1-S WO);含油饱和度S O=1-S W。 不同时间井底完善系数和完善程度的估算: 井底完善系数是指生产压差和压力恢复曲线代表斜率的比值。 ΔP/I=(油层静压井底流压)/(压力恢复曲线的斜率) 理论和实践证明:在一般正规井网情况下,完善井的完善系数约为7左右。完善程度是另一种用来表现井底完善程度的概念。它代表的是理想井完善系数和实际完善系数的比值。如果井底是完善的,则完善程度等于1。大于1是超完善;小于1则是不完善。 各阶段有效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的估算: 以无水采油期的油相渗透率为基准渗透率(以压力恢复曲线为资料) 等到油井开始产水后,根据油、水产量分别计算油、水两相的流动系数、流度、有效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 模拟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绘制 1、油、水相渗透率随油、水饱和度变化的数据表 首先算出每次测压力恢复曲线时本井供油面积内的油、水饱和度(S0和Sw)的近似值。这一数据是根据每次测压时井的供油面积内的原油采出程度(R)和假设的原始含水饱和度(Swo)估算出来的。计算公式如下:

井身的概念及井身结构

井身的概念及井身结构 一、井的概念 石油和天然气埋藏在地下几十米到至几千米的油气层中,要把它开采出来,需要在地面和地下油气层之间建立一条油气通道,这条通道就是井。为了开采石油和天然气,在油气勘探和开发过程中,凡是为了从地下获得油气而钻的井,统称为石油井。 对于一口钻完进尺的井眼,井内有钻井液和泥饼保护井壁,这时的井称之为裸眼井。 裸眼井下入套管,再用水泥浆封固套管与井壁之间的环形空间,封隔油气水层后,就形成了可以开采油气的石油井。为达到不同的勘探目的及适应油气田开发的需要,在油气田的不同部位上,分别找着不同类型的井。分以下几种: 探井:在经过地球物理勘探证实有希望的地质构造上,为探明地下构造及含油气情况,寻找油田而钻的井,称为探井。 资料井:为了取得编制油田开发方案所需要的资料而钻的井,称为资料井。这种井要求全部或部分取岩心。 生产井:用来采油、采气的井称为生产井。 注水井:用来向油层内注水保持油层压力的井,称为注水井。 观察井: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专门用来观察油田地下动态的井,叫观察井。如观察各类油层的压力、含水变化规律和单层水淹规律等。观察井一般不负担生产任务。 检查井: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为了检查油层开发效果,而钻的井,称为检查井。 调整井:为挽回死油区的储量损失,改善断层遮挡地区的注水开发效果,以调整平面矛盾严重地段的开发效果而补钻的井称为调整井。调整井用以扩大扫油面积,提高采油速度,改善开发效果。 二、井身结构 井身结构是指由直径、深度和作用各不相同,且均注水泥封固环形空间而形成的轴心线重合的一组套管与水泥环的组合。 (一)井身结构的组成及作用 井身结构主要由导管、表层套管、技术套管、油层套管和各层套管外的水泥环等组成。 1.导管:井身结构中下入的第一层套管叫导管。其作用是保持井口附近的地表层。 2.表层套管:井身结构中第二层套管叫表层套管,一般为几十至几百米。下入后,用水泥浆固井返至地面。其作用是封隔上部不稳定的松软地层和水层。 3.技术套管:表层套管与油层套管之间的套管叫技术套管。是钻井中途遇到高压油气水层、漏失层和坍塌层等复杂地层时为钻至目的地层而下的套管,其层次由复杂层的多少而定。作用是封隔难以控制的复杂地层,保持钻井工作顺利进行。 4.油层套管:井身结构中最内的一层套管叫油层套管。油层套管的下入深度取决于油井的完钻深度和完井方法。一般要求固井水泥返至最上部油气层顶部100~150米。其作用封隔油气水层,建立一条供长期开采油气的通道。 5.水泥返高:是指固井时,水泥浆沿套管与井壁之间和环形空间上返面到转盘平面之间的距离。 (二)相关名词及术语 1.完钻井深:从转达盘上平面到钻井完成时钻头所钻井的最后位置之间的距离。 2.套管深度:从转盘上平面到套管鞋的深度。 3.人工井底:钻井或试油时,在套管内留下的水泥塞面叫人工井底。其深度是从转盘上平面到人工井底之间的距离

矿井常用图纸规格及内容

各类矿图反映的主要内容 一、采掘工程平面图 采掘工程平面图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井田技术边界,保安煤柱及其他边界线。 (2)井筒所有巷道、硐室和回采工作面的位置。 (3)勘探和表明煤层埋藏特征的资料,如钻孔、煤层露头线、煤层底板等高线、倾角、煤层柱状、采厚及主要地质构造等。 (4)斜井及主要巷道的倾角。 (5)井下永久测量点的位置及编号。 (6)巷道特征点的底板高程。 (7)火区、积水区、透水区、瓦斯突出区,冒流沙区、采空区、老窑区等。 (8)邻矿的各种边界及井巷位置。 二、水平主要巷道平面图 水平主要巷道平面图的比例尺为 1:1000或1:2000水平主要巷道平面图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水平内主要巷道和硐室如井底车场、主要石门,主要水平大巷及开采水平之间的联络巷道等。 (2)水平内的煤层赋存和地质构造情况,如煤层产状、构造、岩浆侵入范围等。 (3)重要安全设施如防火门、永久风门等。 (4)边界如井田技术边界线,主要保护煤柱边界线,以及井田边线

100m 内邻近矿井的开采情况和地质资料。 ( 5 )永久水准点和导线点。 三、井底车场平面图 井底车场平面图详细反映井筒附近巷道、硐室和运输线路布置情况, 主 要包括下列内容: ( 1 ) 井底车场内各井口位置, 各巷道和硐室、 水闸墙和防火门的位置。

2 )轨道要注明坡度、坡向,区分单轨和双轨,弯道要注记曲线半径、转向角和弧长,巷道交叉和变坡点要注记轨面或底板标高及道岔的编号。 ( 3 )永久导线和水准点的位置。 ( 4 )附巷道和硐室的横断面图,比例尺一般为 1 : 50 ,并注明相关尺 寸。 四、实测井筒断面图 井筒断面图包括井筒垂直剖面图和横断面图,

(完整word版)水平井产能预测方法

水平井产能预测方法及动态分析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2006年12月 水平井产能预测方法及动态分析 编写人:吕广忠 参加人:郭迎春牛祥玉 审核人:周英杰 复审人:李振泉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2006年12月 目录 第一章水平井产能预测方法研究 (1) 第一节水平井产能预测概况 (1) 一、国外水平井产能预测概况 (2) 二、国内水平井产能预测概况 (4) 第二节不同油藏类型水平井产能预测 (5) 一、封闭外边界油藏水平井产能分析理论 (6) 二、其它边界油藏水平井产能 (12) 三、应用实例 (12) 第三节不同完井方式情况下水平井产能预测方法 (15) 一、理想裸眼水平井天然产能计算模型的选择 (15) 二、射孔完井方式的产能预测模型 (16) 三、管内下绕丝筛管完井方式的水平井产能预测 (19) 四、管内井下砾石充填完井方式的水平井产能预测 (19) 五、套管内金属纤维筛管完井方式的水平井产能预测 (21) 六、实例计算 (22) 第四节考虑摩阻的水平井产能预测研究 (23) 一、水平井筒流动特点 (23) 二、考虑地层和井筒耦合的水平井段内的压力产量分析 (23) 第五节多分支水平井产能预测 (31) 一、多分支水平井研究现状 (31) 二、N分支水平井(理想裸眼完井)的产能预测 (34) 三、N分支水平井(任意完井方式)的产能预测 (34) 第二章水平井动态分析 (36) 一、压力分布及渗流特征 (36)

二、水平井流入动态分析 (40) 三、水平井产量递减分析方法 (41)

第一章 水平井产能预测方法研究 第一节 水平井产能预测概况 通常情况下,井底流压定义为目的层中部位置井处于关井或开井时的压力,在整个区域认为是一个定值,如图3-1-1所示。对于直井来说,这种假设是有效的,因为在直井中射孔段的长度和油藏尺寸相比比较小。换句话说,由于重力、摩擦力或其它因素造成的流体通过射孔的压力降与地层压力降相比很小,可以忽略,因此,在直井中可以认为井底流压是一个常数的假设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对于水平井,特别是高产水平井,这种假设是不准确的,因为水平井的井长比油层厚度大的多,如图3-1-2所示。当流体从水平井的趾端(B 靶点),即水平井的末端或跟端(B 靶点),即水平井的起始端流动时,由于摩擦损失、动能损失、相变、重力变化以及动量变化,造成压力沿井身的重新分布,因此不能将井底流动压力定义为一个常数。 从流体流动的机理看,要使井筒内的流体维持流动,水平井末端至生产端的压降又是必需具备的,也是实际存在的,压力从末端至生产端逐渐减小。这样,沿水平井井长方向的压降及其沿井长的流量也会发生变化,沿井长的压力将会影响水平井的总产量及水平井长度的设计,也会影响到完井和水平井剖面的设计。本文是对水平井井筒内的流动进行研究,研究水平井的沿程压降和流量分布,为工程部门更有效地设计水平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为准确预测水平井的产能,必须对沿水平井井筒压力变化和流量的变化进行预测,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寻找一种在不依靠井底流压为常数的不合理假设条件下水平井产能预测的简单方法。 对于水平井而言,最简单的井模型是采取垂直井的处理方法,采用该方法处理水平井时流体的流动必须是径向流。因此,井必须是完全射开,即井的长度和油藏厚度必须很大。 水平井的产量可以用下式计算: )(wf h P P J q -?= (3-1-1) 式中: q :水平井产量;h J :水平井生产指数;P :油层压力;wf P :井底流动压力。

煤矿井上下三维可视化系统

煤矿井上下三维可视化系统 一、北京龙软: (一)地测空间管理信息系统: 主要包括地质数据库管理系统、测量数据库管理系统、水文数据库管理系统、储量(三量)数据库管理系统、地质图形系统、测量图形系统、素描图形系统。? ????主要实现功能: ????(17)自动生成巷道测量剖面图; ????(18)自动生成“三书”报告等。 1、地质数据库子系统 ??? 主要功能:完成地层、勘探线、钻孔、煤层资料、断层数据等的管理、查询,同时为动态成图提供适时数据。 地质数据库系统-钻孔数据管理 2、测量数据库子系统

??? 主要功能:实现对井上、下测量基础数据的计算、管理;标定解算;动态查询以及为填图提供动态数据。 测量数据库系统-导线成果 3、水文数据库子系统? ????主要功能:实现对矿井涌水量、突水资料、长观孔水源井、抽水与水质与防治水数据资料的管理、查询,以及为图形的绘制提供所需的数据,并自动打印出表; 水文数据库系统-矿井涌水量基础数据管理 断层时,相关的地层自动处理;能够根据断层的落差自动调整断层两侧的地层;能够从数据库中提取数据自动注记地层、煤层结构;能够自动注记勘探线方位;能够快速、自动生成任意比例尺的勘探线剖面图、煤岩层对比图。数据来源于数据库;能够高精度地处理数字化地质和地震剖面,使相应的坐标系统为地理坐标系统;能够修改地层的厚度,在地层中绘制巷道断面;能够在煤层中处理顶煤、底煤及采空能够处理推断煤层;能够处理不整合等地层界线;能够自动处理地层与断层间的楔形相交;能够从数据库提取数据自动充填钻孔柱状岩性;能够自动处理第四系水文地质岩性图例的填充;能够修改断层的参数;能够任意配置勘探线剖面图;

单井人工裂缝数值模拟

作者简介:杨君,1963年生;1983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现一直从事油气田开发方面的工作。地址:(610100)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龙星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电话:(028)84859098。E‐mail:longxing@126.com 考虑人工裂缝的单井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 杨君1 罗勇2 曾焱2 漆卫东2 (1.成都龙星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 2.中国石化西南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杨君等.考虑人工裂缝的单井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天然气工业,2006,26(2):114‐116 摘 要 常规数值模拟网格技术在描述经过压裂增产的油气井时存在不足,很少考虑裂缝的几何形态以及裂缝导流能力对油气井生产动态的影响。考虑人工裂缝的单井数值模拟网格技术(PEBI)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价压裂增产油气井单井控制储量、单井控制泄流半径,预测油井的生产动态以及对裂缝效果进行敏感性分析。文章结合试井分析,确定了裂缝几何尺寸和裂缝导流能力,对低渗油田某井建立了数值模拟模型。在较高的历史拟合精度上,对油井进行了动态预测,同时分析了裂缝半长和裂缝导流能力对油井生产动态指标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该井单井控制泄流半径约为400m,单井控制原油储量41.9×104t。增加裂缝半长会增加累积产油量,但是随着裂缝半长的增加,累积产油量的增加幅度就越来越小。增加裂缝渗透率能较大地提高原油的稳产年限和累积产油量,当裂缝渗透率达到5μm2后,增加裂缝渗透率对油井生产动态指标的改善不明显。 主题词 裂缝(岩石) 渗透率 裂缝导流能力 数值模拟 油藏模拟 试井 分析 一、引 言 在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中,大多进行了压裂增 产,所以在对这类经过压裂改造后的油气井进行数值模拟时,需要考虑裂缝的半长、裂缝宽度、裂缝导流能力。网格技术在油藏数值模拟方面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近年来考虑垂直裂缝的数值模拟网格技术发展迅速。笔者运用考虑人工裂缝的单井数值模拟技术对低渗油田X井进行了研究,表明这一技术对经过水力压裂改造的川西致密砂岩气藏的数值模拟研究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二、单井模型 1.地质几何模型 X井在射孔后进行了水力加砂压裂并进行了压力恢复测试。 建立单井几何模型前需要结合压恢测试的解释成果,以此得到裂缝半长、裂缝宽度和裂缝导流能力。本次X井网格模型的建立采用了Schlumberger公司的Eclipse/Flogrid模块。考虑到PEBI网格在描述水力压裂垂直裂缝井方面的灵活性,所以对X井数值模拟网格类型选择为PEBI网格。试井解释双对数曲线如图1。结合试井解释成果,设置裂缝半 长为42.9m,裂缝宽度为0.009m,裂缝渗透率1.4 ×102μm2 。网格孔隙度取0.18,渗透率除裂缝网格 外取2.3×10-3μm2 。根据射孔完井数据,该井纵向上划分了8个层,其中的3、4、6层测试结果显示为干层,其余各层的有效厚度自上而下分别是1.7m、1.0m、1.8m、2.2m和2.2m。在确定单井控制泄流半径的时候,笔者采用了试凑法,即先选择几条不同长度的半径进行模拟计算,通过观察井底流压拟合情况,选择拟合情况最好的半径作为该井的控制泄流半径。井底流压拟合情况认为单井控制泄流半径取400m较为合适。算出单井的控制原油地质储 量是41.9×104 t。最后建立数值模拟网格系统为: 104 ×18×8,图2 是这个网格系统的平面图。 图1 X井试井解释比对数曲线 2.PVT数据 X井流体高压物性显示其所属油藏具有挥发性 ? 1?第26卷第2期 天 然 气 工 业 开发及开采

沉积微相图

砂地比即砂岩总厚度/地层厚度,主要用來分析沉积微相,在河口坝和砂质滩坝沉积微相发育区,砂地比普遍在0.4以上,在远砂坝发育区,砂地比在0.3,混合滩发育区,砂地比在0.2左右,在滨浅湖泥滩发育区,砂地比普遍小于0.1。也可利用重矿物和砂地比來确定物源方向。。。。 沉积微相图绘制体会: 1,先勾画砂体展布图,明确砂体的宏观分布趋势; 2,以沉积相的构造特征,生物化石特征,岩石物性特征认识等为基础,确定本区的基本微相; 3,根据测井相与沉积相相关分析,确定砂地比划分界限; 4,综合运用砂地比和测井相来画沉积相; 5,找喜欢和熟悉的绘图软件清绘就可以了. 6,推荐廉价软件:CORELDRAW,CAD 沉积微相的划分比较复杂,首先你得搞清楚本地区储层的标志层;何为标志层?标志层实际上就是你所划分的区域都发育的层,比如像河泛面......然后看探井资料,弄清楚区块储层发育概况,再找一些测井曲线看层发育较全的井,构建剖面骨架,初步形成一个网状骨架,然后将骨架井周围井与骨架井对比,如此循环对比,就形成平面网络。在对比的过程中主要是看测井曲线系列中的三侧向形态成因若一致则两口井的对应层即为同一层。就告诉你一个思路,要想搞好,找一些这方面的书看看会更快学会。 1、首先是划分小层(或层),录入每口井对应的每个小层的砂层厚度数据、标志层的深度或海拔和每个小层的深度和每口井的坐标; 2、做该区标志层的构造图,通过构造图核对小层划分的正确与

否; 3、把井位坐标和砂层厚度数据导进Geomap中或把每口井的砂厚标到图纸上,根据该区情况确定每个等值线的厚度间隔; 4、在砂层厚度展布图的约束下,结合岩心、露头、测井相和地震相进行沉积微相研究,并绘制沉积微相图。 砂体展布图其实做的是比较少的,因为这个很笼统,我想楼主指的是砂体厚度图和含砂率图,前期准备肯定是小层对比,然后统计出各层的厚度,然后用软件或者手工绘制,当数据比较多,且分布比较平均的情况下可以用软件,如果数据少又必须做,我建议用手工. 沉积微相图我建议先了解区域沉积和构造背景,先定大相,然后先做地震相图,转成沉积相图,用它来控制你的微相图,利用测井和岩心等资料绘制微相图,然后利用前面的砂体图检验,控制它. 砂体展布图:在井位图的基础上,标上砂体厚度,结合构造图,勾出等值线图。最好是手工勾,这样可以考虑到实际地质情况和沉积环境,譬如沉积物源方向、断层的分布等等,如果井多,可以先用Sufer成图,再在Cordraw上修改。 沉积微相图:做单井沉积相柱状图,通过区域地质环境研究、岩心分析等等,得到测井相模式;选取纵向、横向多条剖面,利用测井相做沉积相剖面图,不同方向的剖面要形成闭合;在井位图上标出各井各小层的测井相类型与砂地比(砂岩厚度与地层厚度比值),勾画沉积相平面图。

煤矿矿图的一些基本知识

第16 章矿图的基本知识 16.1概述 16.1.1矿图的概念与特点 矿图是反映矿井地质条件和井下采掘工程活动情况的煤矿生产建设图的总称。矿图是煤矿企业中最重要的技术资料,是管理采矿企业和指导生产必不可少的基础图件,它对于正确地进行采矿设计、编制采掘计划、指导巷道的掘进和合理安排回采工作及各种工程需要都具有重要作用。 与其它图纸相比较,矿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矿图的内容要随着采矿工程的进展逐渐增加、补充、修改; (2)矿图的测绘区域随矿层分布和掘进巷道部署情况而定,常常是分水平测绘;(3)矿图所反映的是井下巷道复杂的空间关系,以及矿体和围岩产状与各种地质破坏,测绘内容多,读图较困难; (4)采用实测与编绘的方法,以实测资料为基础,再辅以地质、水文、采掘等方面的技术资料绘制而成。 16.1.2矿图的分类 生产矿井必备的基本矿图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矿井测量图,它是根据地面和井下实际情况测绘而成的;另一类是矿井地质图,它是根据矿井地质勘探资料和采掘过程中揭露的地质信息而绘制的。两类矿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矿井测量图是绘制矿井地质图的基础;而矿井测量图上的地质信息则是来源于可靠的矿井地质图。本章主要介绍矿井测量图。 根据投影方法和投影面的不同,可以将矿图分为平面投影图、竖直面投影图、断面图和立体图。根据成图方法分为原图和复制图两类。原图是根据实测、调整或收集的资料直接绘在聚酯薄膜或在原图纸上的矿图,一般情况下原图不应直接用来晒图或使用。原图的副本称之为二底图。根据原图或二底图复制或编制而成的矿图称为复制图。煤矿生产、建设过程中必须具备的 主要图纸,称为基本矿图。《煤矿测量规程》规定的煤矿基本矿图见表16-1 。 表16-1 矿井必须具备的基本矿图 16.1.3矿图的分幅与编号 煤矿测量图采用正方形分幅法或自由分幅法。正方形分幅及其编号方法与大比例尺地形图相

水平井气井产能预测方法的分析与评价

第三章水平井气井产能预测方法的分析与评价 大湾区块气藏为高含硫气藏,硫化氢的剧毒性、腐蚀性和硫沉积是含硫气藏开发过程中面临的三大难题。而对于产能计算而言,随着温度和压力的降低,从含硫天然气析出的元素硫将会对产能计算产生影响,本章重点分析和对比现有水平气井产量、产能预测方法的优缺点,并进行水平气井产量、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水平井产量预测方法的分析 与直井相比,水平井因其生产压差小和控制泄气面积大的优势而获得广泛应用。对于高含硫气藏来说,水平井可以增加油气流通的能力,在保证产量的情况下,能减缓压降和减少元素硫析出的时间,提高无硫析出的采收率。所以水平井作为含硫气藏开发重要的开发技术手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其产量预测方法还有待深入研究,特别是考虑含硫气藏特殊渗流规律和相态变化情况下的水平井产量计算需要深入探讨。 一、现有水平井产量预测方法分析与评价 前苏联Mepxynos(1958)首先提出计算水平井产量的解析式,Bopxcos(1964)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水平井和斜井发展历程及其生产原理,并提出了计算水平井稳态流产量的公式,但是没有报道其详细推导过程。80年代后,国外学者Giger (1984),Jourdan(1984)等运用电模拟方法推导出了水平井产量的计算公式。 美国学者Joshi(1987)通过电模拟进一步阐明了水平井生产原理,并对水平井稳态产量计算作了较为详细的推导,同时根据Muskat(1937)关于油层非均质性和位置偏心距的概念和计算,给出了考虑因素较为全面的水平井产量计算公式。至今,许多作者所提出的稳态流水平井产量计算公式大多数都与Joshi公式相类似。 Babu(1989)等通过渐近水平井不稳定渗流的Green函数解析式,首次提出了在有限油藏中计算拟稳态流的水平井产量公式。尽管该公式计算不很精确,但考虑了油层渗透率的各向异性、水平井在油层内的位置及储层射开程度等因素,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对工程计算比较适用。 在这期间还有一些研究者,如Kuchuk(1987)提出了在有气顶和底水影响

沉积相研究

《油气田勘探课程设计》沉积相研究 姓名: 陈辉 班级: 资工10702班 序号: 1 指导教师: 郭甲世

油气田勘探课程设计综合报告 一、设计目的 使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加强油田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能尽快熟悉现场生产工作,及时投入到生产工作中去,以适应常规地质研究工作,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内容 涉及沉积岩及沉积微相的研究与划分、储集层的宏观与微观分析与研究、测井多井评价、圈闭特征及油藏特征研究、储量计算及油藏评价等五大部分研究内容。本组只做了沉积岩及沉积微相的研究与划分(长6油层组)。 三、地质概况 一)工区概况 重点研究工区范围为安边一杨井地区的A8区块,面积约520km2该区位于陕西省定边县安边乡、杨井乡境内。这里有巨厚的第四系黄土覆盖,地形复杂,沟谷交错。属于典型的黄土源地貌,为半干旱气候,公路交通比较便利。其西侧为盐定工区,范围西至王家场,东至油房庄,北自安边北,南到沙涧子,总面积约为2100km2 截至目前,安边一杨井地区97年底以前共完钻各类探井21口,98年共完钻各类探井16口,勘探目的层为延9,延10,长21,长61,经过一年的钻探和试油工作,业已证实延9,延10,长21,长61具有工业油流,在97年A8井区提供的控制储量基础上,今年上升为探明储量,测井综合解释,纯油层19层,厚46.3m;油水层85层,厚202.8m。 中生界晚三叠世延长组长6为湖盆河控建设型三角洲碎屑岩沉积体系物源可能来自北东晋西褶皱区,河流从北东向南西注入湖泊、长6地层厚约180m,共分为三层; 长2为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体,近南北向展布,地层厚约140m,共分为三层;早侏罗世的延安组第7、9、10油层组为网状河与辫状河沉积体系,地层厚约110m.延7、9、10、长21砂体发育带极为有限,由此形成了分布极散的坡缘和古地貌封闭的各类岩性油藏。 沉积相是研究油藏范围内储集体所属的沉积环境、沉积相带和微相类型及其时空演化,进而揭示储积砂体的几何形态、大小、展布,并深入探讨沉积微相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经过地层划分对比后可知,地层厚度横向变化较小,研究表明,延9,延10为网状河沉积体系,继承了甘陕古河道的格局,层位稳定;长5为三角洲平原相沉积,发育水上河道及分支河道,河流近南北向分布;长6为河控建设型三角洲沉积体系,物源来自正北与北东方向,呈朵状和指状分布。

单井罐及集输产量计算方法

产量计算方法 一、捞油井产量计算公式 1、深度计算法: Q L=1.2076×A×(H2-H1)×r L/100 Q L:井口产液量,吨;A:捞油抽子漏失系数,取值0.9;H1:捞油初始液面深度,米;H2:捞油末端液面深度,米;r L:当日含水条件下的混液密度(查表)(混液段)。 如果存在游离水柱时: Q L=1.2076×A×(H2-H1)×r L/100+1.2076×(H3-H2)/100 H3:游离水柱末端深度,米;H2:混液段末端深度,米。 2、罐车计量法: 要求:罐车停在比较平整的场地 Q L=(Q2-Q1)×r L Q1:某口井捞油前罐内体积,查表求得,米3;Q2:捞油前罐内体积,查表求得,米3;r L:当日含水条件下的混液密度(查表)(用当日的综合含水) 。 3、系数A的校正: 用罐车单井计量产量校正深度计量法的系数A值: A=罐车计量产量/深度计算产量。 每月校正一次,误差大于10%必须更改系数A 4、捞油井取样方法: A:深度指示表必须准确,混液段和游离水段必须判断准确。

B:每个样品必须在混液段分上、中、下三段取三次,每次取样桶的三分之一,通过取样化验出混液段的含水。 C:捞油井含水的确定 (1)无游离水段时,油井含水为混液段化验含水。 (2)有游离水段时,油井含水却定如下: f w=(q h×f h+q w)/(qh+q w)×100% f w:油井含水(%);q h:混液段产液量(吨);f h:混液段含水(%);q w:游离水段产水量(吨);(qh+q w):总产液量(吨)。 混液段含水必须记录好,并填写到备注上。 (3)如果用罐车计量法,油井含水确定如下: 无游离水段时,油井含水为混液段化验含水。 有游离水段时,放出游离水水时,准确计量游离水量和油水混合液量,通过罐车卸油时分上、中、下三段取样的平均含水为混液含水,计算方法同(2)。 (4)有搅笼的罐车,卸油时可用搅笼将混液搅拌均匀后一次取样即可,计算方法同(2)。 二、抽油机井大罐计量 1、单井单罐计量 Q L=1440(q2-q1)×r L/(t2-t1) q1:t1时间计量初始时按单井单罐计量出多井合计总产量的罐内体积,查表求得,米3;q2:t2时间计量结束时的罐内体积,查表求得,米3;r L:当日含水条件下的混液密度(查表)(用当日的综合含水) 。t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