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精心准备,科学施教,打造高效一轮复习模式

精心准备,科学施教,打造高效一轮复习模式

精心准备,科学施教,打造高效一轮复习模式
精心准备,科学施教,打造高效一轮复习模式

精心准备,科学施教,打造高效一轮复习模式

一、认真研读高考大纲,仔细研究理综全国卷近几年的考题

1、通研考纲,把握高考方向

考试说明和教学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一轮复习中必须研究好新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特别是考纲。开学之初我们把2016年新课标高考大纲理综作了印发,每位老师一份,在备课组研讨会上逐一分析考点及要求以及与往年相比有关的变化情况。让老师们充分掌握考点的分布情况和轻重之分。研究中做到四个对照:一是将考试大纲中的考试目标与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进行对照。二是将考试大纲中的知识、能力要求层次与课本中的相关概念、知识、能力联系起来。三是把考试大纲中的考试目标、考查内容、能力要求“翻译”成具体题目,从而使考试目标要求题目化、题型化。把在复习中要达到的各项能力目标、重难点及易混问题融化到具体题目中,以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效率。四是将理综全国卷的《考试大纲》与以前的山东卷对照起来学习,重点注意全国卷与山东卷的区别点,从而摸准今年高考命题的变化点。

2、研究考题,掌握高考动向

备课组成员都要仔细研究今年的高考理综试题全国卷,从题型结构、知识结构、难易程度、考点要求、考察方式等各方面详细分析,体会试题的难度、特点、考查的内容及学生需要具备应考的能力。并及时讨论各人的心得体会,结合外出学习情况,达成共识。认真研究的目的就是让老师心中有数,为今后指导学生复习提供明确的方向,做到有的放矢。

二、明确一轮复习的目标和任务

开学之初,高三物理备课组反复讨论,制定了一轮复习计划,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到底做什么,怎样做,达成了共识。

1、全面复习之中要突出重点。不但要全面梳理学科知识找出知识的遗漏点、理解的错误点、模糊点、易混点,更要选准重点进行训练和理解。重在找出问题,冲准重点和难点加以突破。可以对一个小单元的概念和规律命制出一个较为基础的预习测试卷,从而找出问题。

2、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建立并完善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系统知

识网络。在全面梳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各知识点归纳串联,形成有机的联系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通过复习的主要知识、典型问题、主要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明确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在知识调用时有条不紊。

3、结合各知识点的复习,加强习题训练,注重训练解题规范和答题速度。概念的理解和规律的应用在搞清来龙去脉后,应通过必要的例题和习题训练加深理解和巩固,形成扎实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难以提高应用能力。

4、提高学科内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与技巧。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处理现实问题。通过对典型问题和重要概念的题组训练、教师的归纳点拨、学生的反思感悟形成解决该部分问题的能力。能力是在学生不断的训练和感悟中逐渐形成的。

三、一轮复习的备考策略和措施

1、夯实基础、抓好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复习

物理概念是反映事物的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构成物理知识的最基本的单位。复习时要求学生:(1)明确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和事实依据。只有明确掌握概念的定义,才可能明确掌握被定义的概念。(2)了解概念的种类(矢量、标量、状态量、过程量、特性量、属性量,某种物理量的变化率等),以便用比较法学习,若这种概念属首次学习,就必须着重明确抽象概括的方法。(3)理解概念的定义、意义和与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4)注意从定义式导出被定义的物理量的单位。

对于基本规律的复习,应从“推导、结论、适用范围、理解、应用”这几个方面展开进行复习。如动能定理,是由牛顿第二定律和匀变速运动规律联立推导而出,同时这个推导也揭示了应用动能定理可以解决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一些力学问题。结论是: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即W总=ΔE K,适用范围是:在高中阶段仅适用于单体。理解时要注意的几个方面是:(1)W总=ΔE K为一过程式,标量式。(2)W总包含一切外力做的功,即任何力做功都可以使物体动能发生变化。应用时要注意的几个方面是:(1)解在高中阶段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能解的动力学问

题(合外力为恒力)。(2)求变力做的功。(3)解在高中阶段运用牛顿运动定律不能解的动力学问题(合外力为变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动能定理”这一基本规律。

2、构建知识网络,建立知识体系

一轮复习是分章进行的,当每章复习结束,要求学生借助课堂笔记和一些参考书搞一次单元小结,理一理本章知识线索和知识网络,理清前后知识的联系;归纳总结不单是照着课本或参考书把公式定理抄下来,而且还要把平时老师讲的,对自己有用的结论、方法、典型题型都结合自己的理解和领悟总结下来,加以记忆。归纳总结不应千篇一律,要有个性化的总结。尤其在考试前把考试范围内的知识总结在一起,考前用很少时间看一遍,会感到心中有数,缓解紧张情绪,增强取胜的信心。

网络化的知识结构具有知识存贮准确、提取迁移快速等特点,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只要触及一知识点,就能迅速地反应联想,组成一个相关的知识群,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在第一轮复习中,构建知识网络是一个基本的目标,就是根据知识的内在规律,结合《考试大纲》中的“知识内容表”,把相关的知识编成一定的结构体系。注意以知识主干为筋,挖掘出其间的纵横联系,编织出结构网络,将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结构化,这样可以提高复习效率。因此一轮复习的目的不能简单理解为知识再现和记忆,而是通过复习,构建起相互关联的网络图,达到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明确知识的地位和用途。

3、精编学案,发挥集体智慧,赢得高考

(1)经过多年学习,摸索,我们基本形成了一套编制导学案的程序:即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二次备课,课后优化。

导学案编写应以备课组集体备课为主。每一份导学案的设计,每一个题目的设置,每个问题的提出,应由备课组全体老师集体讨论,由一人执笔定稿。精选例题,在例题处理中引导学生完成对基础知识的回顾,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应用。同时做好总结,即避免机械重复,又注意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使学生对概念规律的产生背景、事实、过程,从多角度全方位加以理解。

(2)搞好集体备课,对基础知识的讲解、练习的处理进行统一,确定好每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全面做好课堂上的充分准备,发挥出集体的优势。在日常的教学中,采用了每周一和周四的统一集备,分析处理在日常教学中出现的紧急情况,力求给学生呈现出最合理的,最高效的复习知识点。

4、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中心,发挥课堂主阵地的重要作用

(1)教学不能以“我”为主,忽视学生存在,而是要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正确的认识学生,相信学生,不要总不放心学生,复习教学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要让学生参与到复习教学的活动中来。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并自觉的学习钻研,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2)研究高考,把握好高考的方向。我们要认真的研究高考全国卷和山东卷的区别,对试卷的内容进行归类分析研究,争取掌握高考的基本特点和方向,研究考纲;其次,课本是重要的应考的复习依据,所以我们要在一轮复习中以课本为主体,认真研究课本中的例题、习题、插图、阅读材料、演示实验、小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等。

5、重视学生习惯的培养

(1)学生审题能力:审题能力是思维能力的一种,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环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审题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教师讲解的例题须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审题示范性,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在例题的选择上,不能随意,应对例题做好精选、研究,为示范做好平台。在解题示范时,要从思维逻辑上给学生讲解解题的思路,深入分析题意,弄清要求和条件,发现问题的本质。

(2)学生的表述能力:要培养和提高物理表述能力,功夫在课堂。课堂应成为学生锻炼物理表述能力的最佳场所。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关键在于:教师要如何引导,学生又如何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程序性的物理问题,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张开嘴,用未成熟的物理语言交流讨论,最后学生代表将凝

结多人智慧的结论用比较简洁、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述。这样,既能锻炼对物理问题的敏锐度,又能锻炼学生从容陈述自己对物理问题看法的能力。

6、抓住边缘学生,使不可能变成可能

每次考试后,学校都要求各班主任,根据本班情况,划定边缘生,然后分配给各科老师。对于分配的物理边缘生,我们物理老师应多关注、多提问、多鼓励,作业重点批改、重点检查,必要时课下对其做题思路、做题方法进行必要的指导。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先把主干知识梳理完整,把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然后在做题习惯、做题步骤、做题顺序、做题方法、做题细节、得分点的采取上进行逐一指导,使其逐步提高。

总之在今年的一轮复习中,我校将全面贯彻潍坊市教科院倡导开展的“自主、合作、高效”课堂的精神,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遵循“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和高要求”的原则,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环节,加强学法指导,促成知识和能力内化,争取通过一轮复习让学生的知识、方法、能力上再上一个台阶!

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基本要求] 1.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3.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典型分布区。4.了解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 [发展要求] 阐述人口增长模式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一、人口增长 1.人口增长的历程 在历史上,人口增长有慢有快,这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有关。 2.人口自然增长率 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3.影响因素? ???? 生物学规律 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领域的多种因素 4.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温馨提示] 人口自然增长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低和人口基数大小的共同影响。例如,我国目前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不高,呈下降趋势,但每年增加的人口数量依然相当庞大。 二、人口增长模式 1.“高—高—低”模式

3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温馨提示]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原因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们逐步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的状况,人们的营养水平和保障生命的各种条件,特别是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也就是说人们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都是死亡率下降的必要条件,这也正是人口增长模式转变首先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原因。 [教材P2~3活动] 1.埃及1.81 美国0.60 2.计算结果表明埃及人口增长速度快,美国人口增长速度慢。 3.2010年,埃及自然增长的人口约146.8万,美国自然增长的人口约185.6万;美国自然增长的人口更多些。 [教材P3活动] 1.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发达国家工业化程度高,现代化大生产要求劳

依据高考试题特点进行科学复习备考

依据高考试题特点进行科学复习备考 ———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政治试题特点及启示 湖南省祁阳县第七中学曾林杰 文章来源:2008年下半年度《试题与研究》 一、2008全国卷Ⅰ的政治试题特点 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与去年相比,试卷题量减少了一道,又回到原来的39道题。其中地理部分、历史部分难度有所上升,政治部分灵活度有所提高,但难度有所下降,故总体上难度略有上升。但整卷布局结构合理,试题成熟大气,体现课改理念,可谓特色鲜明。单就其中的政治试题而言,总体感觉试题线索清晰、突出主干、强化基础、重视能力、稳定创新。即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主线,在注重对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关注社会热点,贴近生活实际,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坚持以问题立意、能力立意,稳中求进,稳中求新,体现人文精神。具体特点如下: (一)基础与能力相融 今年文综试卷中的政治试题,既高度重视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又充分强调了对综合能力的考查;并力求在考查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展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考查综合能力的过程中展现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使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考查融为一体。这也是本张试卷中政治试题在命题立意上的一大特点。 1.试题通过深化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第25题,考查的是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等和纸币贬值等经济常识中最基本的知识点,但要求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只有正确解读“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这一有效信息,才能正确计算出本题答案。此题设计意图很好,把经济学和数学结合起来,反映了当代经济学的最新发展趋势。但是对于高中文科学生而言,确实具有比较大的难度,值得命题者和一线教学的老师思考和总结。 2.试题通过强化对综合能力的考查来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水平。《考试大纲》规定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为四种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而且每种能力的考核分成三个层次,层次要求越高,对基础知识的要求也就越高。今年文综试卷中的政治试题,不仅全面考查了《大纲》规定的四种能力,而且对每一种能力的考核要求都达到了较高的层次。如38题的第3小题就需要考生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个全面的把握,要明白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由社会存在决定的。进而得出物质资料生产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作用,是人们从事政治活动,科学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粮食是最重要的生活资料,粮食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关系导国家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这一答案要点。事实上,这一问题的解答,需要建立在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和哲学原理的扎实掌握的基础之上。 ~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目的和归宿。文综政治试题中知识和能力相融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备考复习中,要把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统一起来: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来提高能力,在发展能力的过程中更好的把握和理解基础知识。千万要避免把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分割成两个过程来进行的错误倾向。 (二)微观与宏观相济 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既突出了对知识和能力的微观考查,又强调了对知识体系的宏观把握,在有限的试卷篇幅中很好地兼顾微观与宏观,这是今年文综政治试题在考查内容上的明显特点。高考说到底对学生只是一种抽样检测,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就政治学科而言,今年的《考试大纲》明确规定的考点有167个,而高考中实际考到的考点又有几个呢政治命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第14讲 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合理容量课后达标检测 中图版

第14讲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合理容量 一、选择题 读我国M省与全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比较表(全国数据未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完成1~3题。 出生率(‰)死亡率(‰) 年份 M省全国M省全国 1995年13.2 17.1 5.3 6.6 2000年9.4 14.0 5.5 6.5 2010年7.4 11.9 5.0 7.1 2014年6.9 12.1 6.1 7.2 1 A.1995年B.2000年 C.2010年D.2014年 2.目前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为 ( ) A.高—高—高B.高—高—低 C.高—低—高D.低—低—低 3.由表可知该省 ( ) A.人口增长速度较全国的快 B.存在严重的劳动力短缺现象 C.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下降 D.人口出现负增长 解析:第1题,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计算可知,2014年M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两者相差4.1‰,差值在四个年份中最大。第2题,根据该省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可知,目前其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为低—低—低。第3题,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省人口增长速度较全国的慢;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零,人口数量一直在增长;由表中数据无法得知劳动力是否短缺;经计算可知,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1995年为7.9‰,2000年为3.9‰,2010年为2.4‰,2014年为0.8‰,逐渐下降。 答案:1.D 2.D 3.C (2018·屯溪一中模拟)2015年,中国的农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25%~30%。相比之下,发达国家通常只有3%~5%的农业就业占比,中国未来十年仍有大量的劳动力转移至非农部门。下图为我国城镇化率与非农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图(含预测),据此完成4~6题。

学习方法---怎样进行科学有效的复习

学习方法---怎样进行科学有效的复习 学习是一件复杂而有科学的系统工程,除了充分预习、认真学习外还要有科学、系统的复习,那么怎样进行复习呢? (一)及时复习 人们对于刚学过的东西,总是一开始忘得快,过一段时间就逐渐减慢。所以您指导孩子复习,必须要注意这个规律,让孩子及时复习。每天孩子从学校回来都学了一些新东西,您可以要求他先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复习之后再做作业。 还可以告诉孩子,每天晚上睡觉前想一想:“我今天都学了什么!”然后在头脑里把这些东西过一遍。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您可以用问话的方式让孩子回答,比如“今天的语文课都学了什么?”孩子回答后,再进一步询问。比如孩子说学了两个生字,就可以说:“这两个字是怎么写的,写给妈妈看好吗?”孩子不会写的话,就可以鼓励他再去看看书,然后写出来。如果不及时复习,时间一长孩子就忘记了,许多内容最后集中到一小段时间复习,效果自然不好。 (二)分散复习 如果有60分钟的复习内容,您是让孩子一下子复习完呢?还是分成几段间隔复习呢? 心理学家很早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实验,实验的结果表明:分散复习要比长时间的集中复习效果好。对于小学的孩子来说,其身心发育的特点也要求采用分散复习的方式。 所以,您不妨让孩子每次复习20分钟。中间休息之后再复习,这样孩子就不会疲劳,复习的效果也会更好。 (三)交叉复习 当我们同时面临几门课程的复习任务时,最好采用交叉复习的方式,即这10分钟复习语文,休息后换成数学,再之后又变成别的什么,这样复习的好处是不会使孩子产生厌倦心理。 (四)多种方式复习 长时间用同一种方式复习效果不好,尤其对于小学的孩子更是如此。想想看,我们成人学习英语时,有时是默读,有时大声朗读,有时抄写,不断变换方式或者结合并用。对于小学生更要这样。比如复习语文,可以让孩子以朗读、背诵、默写、造句、写作文等不同的方式变换进行。复习数学,就可以让孩子看书、记公式、做练习题(计算题、应用题),而且习题也要注意变化题型。 (五)灵活应变 自己复习,不能只给自己布置几本书或几道题就放手不管,而是要尽可能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随时作出调整。如果发现某一部分的内容孩子已掌握住,您就可以让孩子跳过这一段,复习下面的内容。如果孩子已经做了几道这方面的题目仍然出错,就需要您指导孩子加强对这一部分的复习力度。根据复习时间的长短,您也要指导孩子采用不同的复习策略。如果时间很宽裕,您可以让孩子从头至尾将书过一遍;如果时间紧迫,再平均分配时间显然不合适,就得重点复 习自己的薄弱环节,有时只研读平日整理的错题库也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探究”蒙台梭利施教指导方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探究”篇施教指导方略 ——蒙台梭利科学文化教育的实施 英国科学天才贝尔纳说过:“科学既是人类智慧的最高成果,又是最有希望的物质福利的源泉。”的确如此,在成人的世界里,科学意味着粮食增产,意味着卫星上天,意味着技术革新,科学就是第一生产力! 但是,在儿童的世界里,科学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儿童的科学也许是上学路上的一块小石头,也许是餐后散步时遇见的毛毛虫,也许是游泳戏水时的奇妙感受,也许是放飞风筝时奇思异想!儿童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儿童的世界是充满神奇的!他们对周遭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作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和发现问题,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理念解读 蒙台梭利博士指出,幼儿4~6岁是文化敏感期,这时就应该进行科学文化教育。因此,在幼儿园阶段,科学文化教育非常重要,这与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有所不同。 那么,为什么在幼儿园阶段,就要把中国的成人认为很难的科学文化知识,教给孩子们呢?蒙台梭利博士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宇宙教育论,就是将宇宙的整体面貌展现给儿童,使儿童形成对宇宙和其中生命的感激之情。蒙台梭利博士曾经这样写道:“让我们提供给他们一个探索整个宇宙的视野。这个宇宙是一个宏伟的现实世界……,所有的事物都是它的一部分,并且相互关联而形成一个整体。只有这种视野,才能够帮助孩子们的心智变得稳定,而不再是漫无目的的。因为在万物中找到了自我的宇宙中心,孩子们将会感到满足。” 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孩子从小就应该了解自己所处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加之孩子本身对科学文化知识相当敏感和兴趣浓厚,所以很容易接受这些知识。这里,不要求儿童要吸纳所有的知识点,而是通过蒙台梭利科学文化教育课程,来启发孩子们的探索、实验精神,引发他们对世界的热爱,对知识的热爱,学会用科学的头脑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掌握一种文化——科学文化,这是科学文化教育真正的意义所在。 蒙台梭利教育里的科学文化部分,包括:植物学、动物学、地理学、地质学、天文学、历史学、物理学、人体生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可以满足儿童的求知欲望,掌握规律的学习方法,建构儿童科学的世界观,初步培养儿童关爱世界的博大胸怀,使孩子了解这个奇妙世界的同时,更好地与它和谐共处。 考虑到幼儿年龄的特殊性,幼儿期科学文化教育的目标不能希望过高,能达到以下三个目的就已经很好了。 1. 幼儿通过获取周围物质世界的广泛知识,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初步的科学概

人口增长模式(教案)

第一节人口增长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增长的概念及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理解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人口增长过快的决定因素。 (2)、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理解、掌握各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 (3)、通过比较分析人口统计资料数据,培养学生分析、运用地理数据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数据信息来分析整理影响人口增长的原因。 (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3、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的人口观、环境观和资源观。 (2)通过分析我国人口发展变化、案例,是学生了解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3)通过分析环境对人口的影响,树立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及其分布;中国人人口增长状况。 教学难点:分析三种人口增长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及其影响。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理图表。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这是我们本学期的第一节地理课。通过上个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必修Ⅰ中,我们了解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必修Ⅱ,主要学习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内容有人口与环境、

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重点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形成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人口、环境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要素,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是人口地理的重要内容。人口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正式进入新课之前我想问同学们几个问题:请问同学们的父辈有几兄妹,请问同学们自己有几兄妹?(学生答)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请同学们分析一下为什么在你父辈和在你们这一辈兄弟姐妹的人数有这么大的区别呢?这两种情况各属于什么样的人口增长模式?这就是我们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课件展示: “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长图” 师1999年10月12日是世界人口60亿日,目前全世界每年净增人口7 700万,预计到2030年全球人口将超过80亿。 你认为世界人口增长有规律可循吗?能说说21世纪人口增长的趋势吗? 课件展示: “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图” 生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为一条“J”形曲线。古代人口增长十分缓慢,近代人口快速增长,现代“人口爆炸”性增长。21世纪世界人口将保持继续增长趋势,人口总量会不断增加,增长速度有所下降。 师人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即新技术革命时期)四个阶段。各阶段人口增长数量及增长特点如下表所示:

小学科学课如何有效复习备课讲稿

小学科学课如何有效 复习

“小学科学课如何复习”讲座提纲 一、科学不同于以往的常识,单纯靠“背”是不行的,重在平时的积累。 很多科学老师认为背知识点似乎是唯一的法宝。其实科学概念的掌握,更多的依靠学生平时的课堂,课堂上认真听了,实验认真做了,认真分析交流了,得出的结论其实不需要学生花很多时间去背。而且现在的科学考试越来越注重过程与应用,单纯靠背不仅会扼杀学习科学的兴趣,而且效果也不见得多好。当然,适当的科学概念的记忆是必须的,但要严格控制量,同时背的方式不是象语文一样一字不漏,而是在家长、学生和老师的提问下,以“问答”的方式来背,学生能把基本意思表达清楚即可,除一些科学术语外,不强求统一。所以在复习时,采取的策略是:课堂上师生共同回忆学习内容,课堂上即时记忆,延伸,课外一般会发一张复习提纲,按照提纲同学之间互问互答,回家以后家长有空的也可以互问互答。 二、以课本为中心,通过小组合作形式整理知识。 1、师生梳理教材,形成知识网络。 无论哪个科目的复习,对教材的梳理,通过梳理教材整理已学知识的过程都是不可或缺的,科学课复习也不例外。因为梳理教材、整理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理解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为知识的熟练运用积淀了

基础。为了使梳理教材和整理知识更为有效且节省时间,我认为教师应该在课前就布置学生进行初步的整理。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网络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且对自身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了认识,为在复习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作了铺垫,提高了复习的效率。当然,学生课前的初步整理是不可能全面的,需要教师在学生梳理教材、整理知识的基础上集全班学生的智慧进一步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 2、借助科学概念,回顾探究活动。 经过第一环节的活动,学生对复习单元中的科学概念进行了全面且系统的整理。但是,科学概念的形成是以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为载体的,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科学概念,挖掘概念的内涵,有必要对形成科学概念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进行回顾。 事实上,每一个单元中都有好几个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个体所在的学习小组把每一个科学探究活动都回顾一遍是不现实的。解决这以问题最佳的方式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探究活动进行回顾,在小组回顾结束后再在全班进行交流。这种方式既节约了时间,又让学生对所有的探究活动进行了回顾。当然这种方式也存在着缺陷,如果学生不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那么他所回顾的探究活动只有一个,其余的都是过眼烟云。因此

高效科学备考A级整体方案

高效科学备考 A级整体方案 ——“导、思、习、讲、练、测、评、补”八环节高考备考策略 高考备考研究中心生物研究员康少华高考复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高考复习不能随意行之,而应遵循高考复习规律,掌握科学的备考策略,方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理想效果。 一、科学高效备考策划的依据 高考科学备考首先要明白: 考什么怎样考怎样备考 课程标准、考试大纲高考试题科学应试方略 新课标形势下的高考,最核心的理念是“能力立意”,所以,当今的高考的一 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用知识,考能力”。所以,科学高效的备考必需明确高考复 习的指导思想,即结合考点,紧扣教材,以加强“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 本技能)”教学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联系和 应用,同时结合高考题型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科学高效备考的工作重心 在高考备考的整个进程中,应切实把“导、思、习、讲、练、测、评、补”这八个环节的工作稳健推进,把高效备考、科学备考落到实处。 “导”就是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所以在整个高考备考中,老师要对学生做好引导、督导、指导工作。 这样,学生才能拥有知识的自主产权。老师的重要职能就是“导学”“导思”“导习”“导练”等。 “思”主要是指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思过程、思方法、思规律。反思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 性和个性化的学习活动。特别是考后反思更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反思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校正学法,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使学习过程更加和谐, 学习效率事半功倍,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习”是指学生把掌握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是“学”的主要目 的之一。老师要引导学生在“习”上下功夫,完成知识的迁移、内化和应用,以有 效提升能力,形成,这是现阶段中国学生普遍缺失的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关 键使命之一。 “讲”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老师要在深入研究“四考(考试大纲、考试说明、高考题、考生)”的基础上,确定讲的内容、形式、层次、深度等,讲方法、讲思路、讲规律、讲疑难,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课堂效益。 “练”是指根据各阶段的学习重心,设置针对性的训练。练技能、练规范、练速度。使学习在“练”中悟“法”,在悟中升华。

初中科学教学措施

初中科学教学措施 初中科学教学措施篇一 本学期,我接手了八年级和九年级两个班级的科学课程教学,更是兼职学校的教导工作。而教导工作非常的繁重,使得我在课堂教学方面的时间投入,有些不够。但一直以来,都是勤勤恳恳、认认真真的进行我的教学工作。如今临近学期结束了,我也对自己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了总结,目的是希望能准确的对待自己的工作,更希望能把握好以后的教学方向和目标。 一、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 由于八、九年级学生的学情不同,学风不同,原有的知识构成也不同,这就要求我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他们所隐含的不同情况。 对于九年级学生,因为八年级的时候,我已基本上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以前的科学是另外一个科学教师任教的,所以我只是基本上有所了解)和他们的知识构成。而对于他们的学生更是耳濡目染、深刻了解。针对这些情况,这个学期开学的时候,我就制定了一个非常详细的教学计划,在执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我走的也是严格、负责的路线,就是希望能使自己的教学工作顺利的进行。

对于八年级学生,由于我们之间已经有了一年多的接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状态,都有比较详细的了解。深知这个班级学生的基础知 识掌握和成绩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但这个班级有一个很好的条件:学生的纪律非常好,这让我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有了充分的准备--利用学生之间的传、帮、带作用。在此种种条件下,我本着面向全体学生,既注重实效、有注重实际的精神,制定好了这个学年的工作计划和这个学期的教学计划。 二、抓好教学过程、激励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八年级的学习情况很差,导致基础知识的进一步掉落,到了九年级,班级里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人数已经大打折扣,这给我自己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这个班级的学习氛围非常差,班级里有3/4的学生没有学习状态,更没有学习的心思。如果一味的贯彻学习目的和内容,我怕会引来更差的效果,在备课的时候,我往往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对课堂内容进行处理,让枯燥的学习生活多一点精彩。但我并没有因为这样,而放弃了优秀的学生,或者放弃了后进生,尽量的让我的课堂多一些气氛,而至于课本上那些深奥的专业术语,我更多的是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实在不行的,再另外处理。一年下来,虽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但也没有让学生失去科学的兴趣。(我觉得在一个毫无学习氛围的班级里上课,真的好辛苦) 。

小学科学期末复习的有效方法

如何科学有效地复习《小学科学》 临近期末复习,各位同仁也一定紧锣密鼓的在进行这各科教学的复习,今天有幸在我家讲坛上说说自己在科学复习上的几点小见解,希望我的复习方法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也许我的复习方法不适合各位,那我们就把这次讲坛当做一次交流和互相学习。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新兴课程,教材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由于平时同学们时间有限,课外也没能花过多的时间去学习这门课程。所以在期末考试之前有必要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确保达到科学课程所要求的三维目标。 首先,组织同学们翻阅科学书,一单元一单元地复习。科学概念是科学复习过程中的重点,这些都是要求掌握的,也是出题者随意发挥的地方。在复习中将教科书上的科学知识(科学概念)列成提纲,把本单元的知识点穿成线,这就相当于给学生编制了一张知识网,有助于在学生做题和记忆的时候查找。 其次,组织学生读课文,读课本要求学生一定要很仔细的阅读,最好读出声,这样子,一些重点就在不经意中记住了。读完之后,应该能够对本节的内容有个清晰的思路,并且用自己的方式构建出一个知识框架,并且对照着框架能够复述本节的内容。这样就可以在整体上把握书本知识。从整体上把握书本知识有利于学生对于试卷中的一些基本的题目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对于试卷中的问答题,可以从多角度去理解和把握,这样就能够做到回答问题的严密性。 再次,要认真复习平时练习过的单元练习题及期末复习提纲,这样整本教科书的知识脉络就一清二楚。其中,对于课本中出现过的

实验,要学会设计实验方案,特别是典型的几个实验,要弄清(研究问题、实验猜测、研究材料、研究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一般期末评价中有这样实验操作题。

科学谋划,高效备考

科学谋划,高效备考 肥城六中英语组张永军 “春风万里辞蛇岁,万马奔腾气象新”。踏着春天催人奋进的脚步,我们迎来了2014年最关键的百天备考。为帮助学生顺利步入理想大学,实现他们人生的第一次华丽转身,我们六中高三英语组全体老师将按照教研室和学校的要求,认真总结前期备考工作,科学谋划,高效备考,努力提升后期复习效益。 一、前期工作总结 1、寒假成绩分析 在教研室乔主任和荣校长的精心指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与期中检测相比,寒假考试我校高三英语成绩在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尖子生的英语成绩与以往相比提升较快。另外,本次考试中班级英语单科过线趋向平衡,保证了英语总体过线的提高,为学生总分的提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主要措施总结: (1)坚持不懈抓集体教研,提升了一轮复习的针对性。 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荣校长全程参与了我们组每周周一的集体备课,对我们的复习备考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一轮复习的提质增效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每一次集体备课中,主说人对复习内容的重点、热点、易错点和解题方法都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其他老师及时进行补充,做到了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2)分工协作、集团作战,最大限度发挥了集体智慧的几何效应。 在一轮复习期间,我们首先按照级部要求,将必修1至选修8学案制作进行了明确分工,并张贴上墙,让负责老师提前3~5天精心制作学案,保证了复习学案的质量和复习进度的有序推进,实现了“忙而不乱”的预定目标。 (3)坚持题组和专题训练,提升了训练强度和效益。 我们充分利用级部配发的材料和网站资源,精选全国各地尤其是山东各地的测试题,先后进行了12个题组的专题训练,坚持让学生规范涂卡,老师及时批阅,进行针对性讲评,提升了训练水平和效果。 (4)坚持不懈进行滚动复习,最大限度减少遗忘。 对于学生的错题,我们及时整理、进行变式设计,让学生重做,不仅防止了遗忘,而且提升了学生的应变能力。

多措并举科学施教 创建优质高效课堂

多措并举科学施教创建优质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0-01-07T14:44:41.423Z 来源:《教育学》2020年2月总第205期作者:白春敏 [导读]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辽宁省朝阳县二十家子实验中学122000 初中地理教师应灵活运用生活化教学,将地理知识与自然、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去认识了解大自然与生活,增强其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提高其学习地理的兴趣与能力,培养其运用地理的思维和方法解决生活问题,让其充分利用生活学好地理,提高学习能力。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性应用可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趣味导课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可以运用一些风趣幽默的谜语导入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比如,可以用“红面粉”猜谜底“丹麦”来导入,使学生在猜谜语的过程中学习地理知识,从而使其对学习地理知识充满兴趣。 二、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图画在初中地理课本中占据的比例非常大,而且学生也更加喜欢去研究图画,而不是去读文字。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结合多媒体技术,将一些课本上的图画通过多媒体技术放映出来,这样可以使课堂显得更生动形象,学生也会觉得乐在其中。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力和分析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比如,在讲解兵马俑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将一些有关的图片和视频播放出来,教师可以在讲台上边播放边讲课,这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学生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到地理知识,这对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起着重要作用。 三、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措施 1.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大多数初中生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初中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之间通过相互合作的方式来学习地理知识,能够切身感受到彼此身上的优点,这对很多学生来说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对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比如,教师在讲“我们临近的国家”这一章中的“日本”这个国家时,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让这几个小组去准备有关的材料。在这个准备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才能的发挥,使学生在相互鼓励、合作的氛围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去,充满兴趣而且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初中地理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发挥自身的辅导性作用,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知识、独立思考与探究地理问题。教师应有效地运用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热情,通过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 例加,在教学《海陆的变迁》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扮演国家讲解员,运用多媒体辅助播放海陆变迁的过程,一边演示一边讲解,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加深学生对海陆变迁过程的认识。随后针对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知识点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进一步探讨海陆轮廓的形成以及大地是如何运动等问题。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探究精神。 2.结合生活事物学习地理。教师应训练学生有意识的通过观察关系到生活的地理知识信息,强化自己提炼地理信息的能力,并积极寻找生活中有关地理方面的问题,展开探究。例如,通过看电视新闻了解世界各个地区的气候,结合世界气候分布图记忆典型气候类型与分布地区的典型代表,并结合日常生活的实例认识与了解气候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此外,地图是学好地理的基本要素,没有地图的地理是不存在的,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强化学生对地图的认识与记忆。如通过图案来记忆我国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的轮廓;如黑龙江省像一把斧头,四川省像一只四脚朝天的乌龟等,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记忆的兴趣。 3.结合现实生活案例学习地理。通过结合实际生活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与思维能力。同时可以通过思考、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地理现象的生活实例,总结出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规律。教师结合的实例要具有时效性与代表性,如与地理某个知识点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教师应结合热点分析并让学生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让学生将学到的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效率。例如,教师可以提供2013年6月13日的“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成功对接的热点背景材料,让学生按步骤分析解决问题:(1)提取信息。从所给的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2)找到隐藏信息。把材料中和答题有关的隐藏信息找出来;(3)知识反馈。思考所问问题与书本上哪些知识点有联系,这些知识点是什么;(4)整合知识。 四、采用游戏化教学模式 每个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都离不开游戏的陪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兴奋快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游戏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地理、学习地理,这样会使学生对学习地理充满兴趣,对地理课堂充满希望。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两组之间进行猜地理知识游戏,一组描述,另一组猜。在游戏过程中,既使学生学到更多的地理知识,又能开阔学生的眼见,发散其思维,促其不断进行思考,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更多地地理知识。这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就是使学生对学习地理知识充满兴趣。 总之,初中地理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必须深入细致备课、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学习地理知识充满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人口增长模式_练习题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与地区分布检测 1、人口增长的快慢由下列哪个因素所决定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死亡率 C、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口数量 2、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往往是不同的,下列不属于其形成原因的是 A、人口数量的多少 B、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 C、社会、经济的差异 D、文化、环境的差异 3、影响死亡率变化的主要社会环境因素是 ①经济因素②政治因素③医疗卫生条件④生育政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读右图,回答4-6题: 4、表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若图中数字序号表示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则在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7、人口增长模式中,①和④的共同特点是( ) A、两者的出生率都高 B、两者的自然增长率都高 C、两者的死亡率都低 D、两者的自然增长率都低 ) A、① B、② C、③ D、④ 9、对该国人口增长不同阶段的人口增长模式判断正确的是() A、①“高-高-低” B、②低-低-高” C、③“低-低-低” D、④”低- 高-低” 10、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比 A、人口的出生率比发达国家低 B、人口的死亡率比发达国家低 C、人口的死亡率比发达国家高 D、婴儿的死亡率比发达国家低 11、关于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以前,人口增长为“低-低-低”模式 B、农业文明时期,人口增长为“低-低-高”模式 C、产业革命时期,人口增长为“高-低-高”模式 D、后工业化时期,人口增长为模式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欧洲所有国家的人口已连续多年出现负增长 B、非洲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正在向“低—低—低”模式转变 C、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基本步入“低—低—低”人口增长模式 D、我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低—低—低”模式 13、目前,欧洲的德国、匈牙利等国人口连续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很少 B.人口老龄化严重,青壮劳力缺乏

备考攻略一模到三模高效复习计划表.docx

备考攻略:一模到三模高效复习计划表丨高三党不容错过! 2017高考正式进入倒计时了,高三阶段慢慢的从基础备考到紧张的冲刺了。3月份,是高考备考最为紧张的时候,这个阶段是决定高考成绩的阶段,因此,这段时期如何备考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关键阶段。合理安排毎日时间,最大效率得提高复习效果尤为重妾。 经过多年的科学验证,建议把高三学生备考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知识深度理解和思维训练第二阶段为做题解题思维训练第三阶段为考试技术训练第四阶段为考前心里准备阶段大家现在的阶段,是第二阶段,也是最累的时候。 每天面对各科各类各样的题型,这一阶段传统认为是通过大量做题来完善我们的做题技巧和训练解题思路,是应对考试的不二法门。但是,如果是为了做题而做题,那大家不会冇太大的效果,这个阶段,我们妾将第一阶段训练出来的素质更好的应用到第二阶段中去。 一方面,我们要做题,第二方面,我们要更加强化自己的解题思维,就是训练自己以问题为出发点的这种结果导向的目的思维。让我们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更加高效,更加冇目的性,让我们更加敏捷的提升解题的效率和准确度。当然,这个阶段会一直持续相对较长的时间。 当前阶段要做什么,怎么做?时间不是问题.问题是提升的程度与备考效率,这就需要学生理性的分配时间,合理的根据自身的学习程度来安排,冇目的冇计划的捉升自己。听课要分要点。 如何分要点?主攻基础分和容易得分、丢分的部分。这一阶段的要点放在选择题部分和前而几道解答题。选择题冇固定答案,并冃冇一定的做题技巧,而R分数比例非常之高,占整个考试43%的分数比重,而且每道题的分值也非常之重,因此这一阶段我们建议着重攻克选择题部分. 屮等程度以下的学生利用选择题来缩短与尖子生的差距,中等程度以上的着重捉高做题速率与准确率,尖子生保证选择题做对的情况下快速做题,这样尖子生才能留下更多时间做大题。 高效学习时间表?6:00-7:30对于高三的我们来讲,睡懒觉这一年是和自己无关的事了,一日Z际在于晨,这个时候是头脑最清醒但体力最充沛的时间,也是学习和锻炼的黄金时间,这个时间安排全所有功课的全面复习,尤其是记忆力的课程(比如英语单词、文科类科目等)。? 7:30-8:00早餐时间,专心吃饭,半小时的吃饭时间足够了。?8:00-9:00实验结果表明,这个时候人的耐力是最好的,是可以接受一些“考验”,所以像逻辑性的、难度大的课程可安排在这个时间。比如数学。?9:00-11:00这个时间段的短期记忆力效果比较好,对于即将要考核的东西可以进行“突击”,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00-12:00接近午饭时间,一上午的复习容易产生疲劳,这个时间可以进行一些常规的练习题复习,达到巩固的目的。? 12:00-13:00午饭时间,可以听一些轻音乐来舒缓紧张了一上午的神经,让脑子进行一定的休息。?13:00-14:00这个时间段容易岀现饭后疲劳,所以建议稍作休息调整下,如果要午睡的话,半小时就差不多,睡太多与睡太少都不利于下午学习。?15:00-16:00这个时间段的长期记忆效果最好,可安排记忆一些需要永久记忆的东西。?17:00-18:00这段时间适合做一些复杂的计算和费劲的功课。?19:00点左右晚饭时间,也是休息时间,让脑子得到一定要休息。晩饭后,可根据个人情况安排复习,可以语数外文理科交替安排复习。晚上定时睡

高效科学的复习妙招及应考技巧

高效科学的复习妙招及应考技巧 一、高效复习,快乐学习 1、合理安排时间:晚上不超过11点,保证睡眠。中午坚持午睡。 2、学习时要全神贯注:玩的时候痛快玩,学的时候认真学。一天到晚伏案苦读,不是良策。学习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补充能量。但学习时,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达到陶渊明的“虽处闹市,而无车马喧嚣”的境界。 3、主动学习: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苦与乐,才能对学习越发有兴趣。有了兴趣,效率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有的同学基础不好,学习过程中老是有不懂的问题,又羞于向人请教,结果是郁郁寡欢,心不在焉。我们每天都在复习进行中,即使今天没有的课,也要自觉安排一点时间对知识加以复习,哪个时间段看哪个学科要做到心中有数(各科搭配,学习不累),并贵在坚持。 4、保持愉快的心情:每天有个好心情,做事干净利落,学习积极投入,效率自然高。同时,和同学保持互助关系,团结进取,也能提高学习效率。要求同学们上课时心随老师走,边听边思,提出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完成对知识、方法、能力的提高。切忌不喜欢某位老师,那门课程就不闻不问。考试是以分数论英雄,而不是以个人兴趣爱好作评判。 5、学会交流:同学之间的交流,同学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尤其应该做好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让老师了解你的学习情况,以利于帮助你解决问题,求助于老师应该是正确的选择,你的这些情况在以往的学生都出现过,老师知道如何解决。不会的题目要注重随时解决,不要积攒起来形成“压力山大”。 6、重温“改错本”:改错本就是收集错题的本子,错题本忌讳成为难题本,有些学生把自己不会做的一些难题写在上面,这就失去了错题本的意义了。错题本应该积累自己在平时做练习和考试中“会做”而做错了的题目,积累的目的是为了这些题目在以后的考试中,特别是高考中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错题本应经常翻看,对一些已经掌握了的不会再做错的题目要及时删除,考试前复习时只要看看错题本就可以了。 7、抓住复习的黄金规律:(1)时间分配:把各科内容按照已经学会的,易错的,没弄懂划分,将时间和精力合理分配。已经学会的一晃而过,易错的知识点,找出易错点,举一反三,没弄懂的,找老师或者同学请教,认真学,不要怕花时间和精力。(2)正确定位:自己各科的基础内容掌握程度如何,老师要求的重点掌握的程度如何?在复习的时间,先对各科目的知识点掌握程度如何做个精准的定位,在合理计划和安排时间复习。 8、注意整理:学习过程中,把各科课本、作业和资料有规律地放在一起。待用时,一看便知在哪。 二、重视技巧,规范答题

高中语文要更新观念科学施教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312328398.html, 高中语文要更新观念科学施教 作者:杨建平 来源:《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2013年第01期 (一)更新教学观念,力戒墨守成规 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向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施教的老师,更新教学观念,势在必行。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动起来,坚决摒弃过去一味的给学生灌的陈旧观念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老师要让学生自己读文章,自己发现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罗素说的好:“学生会学了,你就成功了,你的教学就成功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传统的教学总以为,课堂是解决问题的地方,谁把问题留给学生,那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其实,教学的过程不仅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让学生产生新问题的过程。为什么知识越渊博、阅历越丰富的人,越是谦虚呢?因为,他们清楚,自己知道的东西很有限,而不知道的东西还有很多。一个没有问题产生的课堂,根本谈不上成功,更谈不上优秀。 (二)科学处理教材,力戒舍本逐末 语文教材是古今中外优秀文化作品和文学作品的集锦。着重培养学生理解文章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力求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以课本为例子,举一反三,提高语文水平。不解决好教材问题,很难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素质。教材不仅给学生丰富的知识,而且给了学生思想情操的陶冶和道德修养的熏陶。再说,高考题有材料在课外、知识在课内的特点。因此,加强课本学校和文本阅读方面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扩大学生视野,力戒坐井观天 语文教学,语文备考,不能形成“打头顾头,打脚顾脚”的局面。有人说,语文学科就是“杂学”,“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这些说法,确实很有道理。高中语文教学,必须把扩大学生的视野作为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和语文教学成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诸如印发一些精美的诗文、短文,供学生阅读、背诵和仿写;加大课外阅读,鼓励大量订阅语文报刊;语文早读内容放开,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宽松的阅读环境;大力推选语文摘抄本、贴抄本和精华本,定期检查评比,鼓励传阅传抄;开展课前演讲,提供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加强学科教研,力戒闭目塞听 学科组老师要注意经常交流信息,并及时对平时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以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也可以对某篇文章的教学技巧运用、处理教材的方法和教学过程体会进行探讨。同时,语文教师又要经常和外界交换信息,向报刊杂志学习,向有造诣的教育教学

科学安排 劳逸结合 轻松学习 高效备考

科学安排劳逸结合轻松学习高效备考 ——轻松克服复习中的高原现象 在中考复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段时间学习和复习效率低下,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其实这是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学习成绩与学习效率停止不前的现象,心理学称为“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是学习过程必须经过的四个阶段之一,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在学习各种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一般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开始阶段:学习者要了解新事物、熟悉新规律,学习比较费力,因此一开始速度的提高较慢。 迅速提高阶段:学习者初步掌握了该知识、技能的重要规律或找到了“窍门”后,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并因此受到鼓舞,提高兴趣,树立信心,因而进步很快。 学习高原期:这时由于已经掌握了一些知识,剩下的多是难点,加之精神、心理等多种因素影响,学习进步速度突然放慢,尽管每天的练习也很用心,但成绩提高不大,有时甚至成绩下降,总体上处于一种停滞状态。 克服高原阶段:当学习者坚持学习不断改进探索方法,克服了学习途径上的困难,掌握新的规律或技巧后,学习成绩又开始逐步上升。可见,学习知识技能,必须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提高前进,一般来说要经过以上四个阶段。当进入高原期,你要认真诊断,找出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就能冲上去到达到另一个台阶,即克服高原现象,取得新的成绩,否则会止步不前。 不少考生出现高原现象就感到束手无策,甚至影响心态,影响学习。有的考生误认为自己的脑子不行了,记不住了,脑袋里一团糨糊,因此,失去了对考试的信心。有的考生由于高原期存在,情绪波动很大,产生焦虑、紧张、不安甚至恐惧的情绪。 由于考生对高原现象不了解,又不能正确对待与克服,负面的心态影响了他的复习。 高原现象的产生原因有多种,最常见的有以下两种: 一是复习方法。这多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是有些同学没有根据复习的内容和进度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策略,这样也会造成“高原现象”,在中考复习的不同阶段,复习内容不一样,学习的方法也不完全相同,越是临近复习后期往往力求把知识融会贯通,这就要加强分析综合能力的运用。有些考生用前一阶段的学习方法来进行后一阶段的学习,用过去习惯性的思维去对待后一阶段的复习内容,往往会产生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与学习内容的不适应。因此考生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复习内容和所要求的思维方法与策略,适当进行调整,就会走出“高原期”。 其二是有些学生题做得过多过乱,不仅做老师布置的卷子,而且买来很多卷子做,越做心中越无数,造成学习成绩不能提高,复习效率降低。对于这种情况,考生就要集中精力和时间做老师布置的卷子,精力集中,心平气和做老师布置的东西,就会逐步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 其三是这些学生没有在复习时树立以我为主的理念,不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弱点,只是被动地跟着教师的安排,这就使得自己本来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点不断被重复,而自己的弱点却没有得到改进。其结果,必然是做着大量的无效劳动。 二是生理、心理疲劳。有些考生出现高原现象是由于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造成的,初三下学期的学习是相当紧张的,不少考生日以继夜,题海战术,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很疲劳。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积累到一定时间就会产生高原现象,感觉自己再怎么使劲也上不去了,越学越糊涂。 如何克服这种高原现象并快速走进复习的良性循环,专家的建议是: 1.在认识上不要过于恐慌。高原现象并不意味着到了学习极限,走出高原期后学习效率和成绩还是会提高的,因此,在高原现象出现时不要惊惶失措,只要挺住、忍耐住,就会走出“高原”。要知道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如同运动员在长跑中会出现极点一样,这时只要再坚持一下,激励自己,增强信心,这种感觉就会很快消失。 2.在意志上要坚强。学习者学到一定程度时,会感受觉到非常疲劳,学习动机会下降许多,这时就需要学习者坚强的信念,保持强有力的动机,遇到困境时,具有攻关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勇气,有顽强的意志力,才能克服“高原现象” 3.劳逸结合,“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注意脑力与体力的平衡,在一天的紧张复习后,要安排适当的体育运动,跑跑步、做做操,使疲惫的身心松弛下来。 4.在复习方法上要加以改进。 (1)丰富知识。知识基础不足的学生在学习上欠债太多,很容易遇到“高原现象”。因而克服“高原现象”的一个重要方法是丰富自己的各种知识,打下丰富的知识基础。 (2)有些同学学习方法不科学,靠死记硬背,疲劳战术,有时会出现“老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情况。所以要找到科学的学习和记忆方法,调节好精力,合理使用。 (3)要合理安排好时间。特别是早晨、中午、下午放学以后与晚上这四段时间,具体讲早晨可用于早读与预习,中午休息,下午整理消化当天复习内容,晚上系统复习为好。 (4)上课要集中精力,专心听讲,眼耳手脑并用,积极思维。在听懂的基础上适当做些笔记,不懂的在课后向老师请教,及时补上。 (5)在基本已达到复习目的的基础上,适当重复、强化,即所谓“过渡学习”,以增加二分之一的量为佳。无节制的重复、强化也会造成枯燥无味,影响学习兴趣。 (6)如复习内容短,内容孤立,可一鼓作气。从头到尾采用“整体学习法”。如复习内容长,内在规律较明显,可逐步复习,各个击破,采用“部分学习法”。 (7)进行“选择性遗忘”,即记重点遗忘枝节,记概念淡化典型,促使心境愉快,遗忘消极情绪。 (8)确保睡眠时间和适度的营养,处理好与周围事物的关系。 当然,“高原期”虽然存在,但为时不会太长,只要我们坦然面对,科学安排,劳逸结合,轻松学习,很快就可以度过“高原期”,届时,我们的学习思路会更清晰,思维会更缜密,复习会更高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