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管理学基础2018中央电大专科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2)

管理学基础2018中央电大专科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2)

管理学基础2018中央电大专科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2)
管理学基础2018中央电大专科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2)

电大试卷考点归纳总结

一:单项选择

1:管理的首要职能是(计划)。

2:(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属于管理的对象。3: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最具有规范性、技术性的职能是(控制)。

4管理的职能分为一般职能和(具体职能)5:?管理就是决策?是(西蒙)的观点。6:?凡事预测则立,不预测则废?,说的是(计划)的重要性。

7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

8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控制)职能能够保证目标及为此而制订的计划得以实现。

9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它由(目标、部门和关系)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10:为了保证计划目标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

合于计划)

11:就管理的职能而言,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12: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扮演的是(精神领袖)的角

色。

13:对于基层者接待来说,具备良好的(技术技能)是最为重要的。

14: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概念技能)是最为重要的。

15: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中,(亚当。斯密)是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济学家。16: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一些西方国家掀起了科学管理运动,形成了各有特色的

古典管理理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就是其中之一。

17: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18: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管理学家是(马克斯。韦伯)

19: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对以后管理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代表作是(《科学

管理理论》)。

20: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项职能或要素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21:亨利。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是《工为管理和一

般管理》,他被誉为(经营管理之父)。22:?管理的十四项原则?是由(亨利。法约尔)提出来的。

23:古典管理理论对认为人是(经济人)。24:在组织中存在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二者之间的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正式组织

是以(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

25: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是由马克斯。韦伯提出来的。其中?理想的?是指现代社

会(最有效和合理的)组织形式。

26: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

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27:管理科学学派中所运用的科学技术方法,来源于(军队)。

28: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学问题,被称为(案例教学)。29:(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30: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

作用的是(培养并利用了自己独特的企业

文化)。

31:1993年,海默和钱皮合著了《企业再造工程》一书,该书总结了过去几十年来世界

成功企业的经验,提出了应变市场变化的

新方法,即(企业流程再造)。

32: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

就是(企业文化)。

33: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从(生产流程)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

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34:企业流再造强调(顾客为导向和服务至上)理念。

35:(彼得。圣洁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引起管理界的轰动,从此

建立学习型组织、进行五项修炼成为管理

理论与实践的热点。

36:深层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精神)。

37:关于企业文化的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的关系,正确的描述是(精神层是物质层

和制度层的思想内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和灵魂)。

38:计划工作的前提是(预测)。

39:计划工作的核心环节是(决策)。

40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计划工作主要是指(制订计划)。

41:组织的各级管理人员都是计划的编制者,战略性计划是由(高层管理者)负责制订

的。

42:每一层级的管理都参与组织计划的制订,这就是计划工作的(普遍性)。

43:计划工作总是针对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和可能发生的新变化,新机会而作出决策,这

就是它的(创新性)性质。

44:制订作业计划的依据是(战略计划)。45: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更

短)。

46:基本建设计划、新产品试制计划等为完成某一特定任务而拟订的计划,就是(专项

计划)。

47:综合计划与专项计划之间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48:为实现组织目标而采取的一毓措施、手段或手巧就是(策略)。

49:选择方案就是根据评价结果,从各种可行方案中选出(最满意)的方案。

50:对各种商品的规格、销量、价格的变动趋势等进行的预测就是(市场预测)。

51:若企业要改变经营方向、进入新的产业领域,就需要对该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长

期预测)。

52:定性预测主要领先专业人员运用多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对有关事物远期的变化趋

势进行描述,需要进行(长期预测)。53:当预测者能够得到足够的准确数据资料时,采用(定量预测)是可取的方法。

54:首先把目标管理作为一套完整的管理思想

提出来的是(彼得。德鲁克)。

55:企业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

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

(权变性)原则。

56: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单纯强调利润会使经理人迷失方向以致危及企业的生

存,因此他提出,企业目标唯一有效的定

义就是(创造顾客)。

57:目标的确定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

以确定,既要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又要保证

其可行性。这就是确定目标的(现实性)

原则。

58: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将许多关键活动结合起来。59:(有利于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体现了目标管理的优越性。

60:一些学者提出,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限制,人们

只能得到(满意利润)。

61:通过对目标变迁的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企业长寿)是成功管理的直观标志,也

是企业永恒追求。

62:戴维斯等学者指出。企业目标可以分为主要目标、并行目标和次要目标等多种类型。

(主要目标)由企业性质决定,是贡献给

企业顾客的目标。

63:企业目标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次要目标)是贡献给企业本身的目标,是企业

实现高效生产的前提和保障。

64:企业目标具有变动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顾客之上)的企业目标日益普及。65:有些组织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来说,(长期目标)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66: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有一位学者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他就是(D。

麦格雷戈)。

67:管理学家(R。利克特)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研究目标管理,提出:工作成果=决策的

质量*激发人们履行决策的动机。

68:目标建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

一般而言,要把目标限制在(5个)以内。69:目标管理思想诞生于美国,但最早奖其应用于管理实在的国家是(日本)。

70:企业管理层次的差异决定了目标体系的垂直高度。这样,企业目标就成了一个有层

次的体系和网络,这体现了目标的(层次

性)。

71:企业目标的内容和重点是随着外界环境、企业经营思想、自身优势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是企业目标的(变动性)。

72:(20世纪70年代)以后,目标管理思想在我国一些企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

中与计划管理、民主管理、经济责任制等

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了带有中国特色的

目标管理制度。

73:目标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是(权变管理理论)。

74: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通过市场中?看不

见的手?的引导,实现(资源配臵的优化),

从而实现全社会的公共利益最大化。75:传统的目标高定过程是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完成的,现代管理学提倡(参与制目标

设定法)。

76:战略管理是以组织全局为管理对象来确定组织发展的远景和总体目标,规定组织总

的行动纲领,这就是战略管理的(全局面

性)特征。

77:战略管理的基础工作是(预测)。

78:组织战略所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是一种概括性和指导性的规定,是对组织

未来的一种粗线条的设计。这是战略管理

的(纲领性)特征。

79:关于战略远景的描述,下列选项中,(C)是不准确的。

A:它说明了组织的性质B:它

明确了组织所从事的事业

C:它规定了可量化的经济指标D:它

明确了组织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80:市场营销战略、研究与开发战略、生产战略等具体实施战略属于(职能战略)。81:战略管理是组织(高层管理者)最重要的职责。

82:企业组织制定竞争战略的基础性工作是(产业竞争结构分析)。

83:决策者将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寻找二者的最佳战

略组合,为战略制定和战略决策提供更为

直接的依据。这就是(SWOT分析)。84:战略只是规定了发展方向、目标和基本措施,为了使其得以顺利执行,必须(编制

具体的行动计划)以明确每一阶段的任务。85:组织制定业务层战略和职能战略的依据是(公司层战略)。

86:就组织的发展战略形式而言,可口可乐公司采用的是(密集型发展战略)。

87:海尔集团原来以生产冰箱为主,后来又引进空调生产线,就是(关联多元化)的发

展战略。

88:目前,决策者用于选择战略方案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BCG矩阵法)。89:某企业试图改变其经营方向,需要企业高层领导作出决策,这种决策属于(战略性

决策)。

90:经常重复发生,能按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简单化决策,属于(程

序化决策)。

91:决策的第一步是(识别问题)

92: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无先例可循的决策,如一个新产品的营销组合方案决

策,属于(非程序化决策)。

93:决策的前提是(确定决策目标)。

94:决策的终点是(实现决策目标)

95:属于确定型决策方法的模型很多,教材中介绍的方法是(盈亏平衡点法)。

96:(头脑风暴法)决策方法也叫思维共振法、畅谈会法。

97:常见的风险型决策方法有(决策树法)98: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30亏元,单位可变成本为3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

45元,如果该产品现在的产销量为25000

件,则该产品的经营安全善属于(不太好)

经营安全率和经营安

99:某企业在下一年度有甲、乙、丙三种产品

方案可供选择,每种方案都面临畅销,较

(A )方案。 100:某企业拟开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

选择,各种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如102题图表所示,则用保守法选取的最优方案为(甲)。

101:某企业拟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

供选择,各种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如102题图表所示,

若最大值系数为0.7,则用折衷法选取的

最优方案为(丙)

102:某企业拟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

供选择,各种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丙)。 103:某企业拟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

供选择,各种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如题102图表所示,

则用后悔值法选取的最优方案为(乙)。 104:某产品有三种生产方案,其成本善为:甲

方案固定成本为5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0元;乙方案固定成本为12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丙方案固定成本为3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0元。菲丙方案为最佳方案,则产品为(700)台。 105: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300万

元,单位可变成本为40元,新产品单位售价为55元,那么,当该新产品的产量达到20万件时,其总成本为(1100)万元。 106: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50万元,

产品单位售价为80元,本年度产品订单为10000件,据此,该产品的单位可变成本降到(30)元/件时才不会亏损。 107: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50万元,

单位可变成本为8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120元,本年度该产品预计销量为40000件,那么该产品的利润额是(-20)万元。 108: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 固定成本为15万

元,单位可变成本为1000元,每台售价2200元,则该产品盈亏平衡点的产量是(125)台。 109:在管理学中,组织的静态方面含义就是(组织结构)。 110:组织结构设计必须与(组织目标)相匹配。 111:矩阵式组织属于(有机式)组织结构。 112:在快速变化的环境条件下,需要设计有机式的组织结构,比如(矩阵制结构)。

113: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

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这就是组织结构设计的(责权利对等)原则。

114:企业采用大批量生产,需要高度集权,组

织结构的设计应采用(机械式结构)。 115:小批量生产和全自动生产需要宽松、灵活

的组织结构,如(有机式结构)。 116:以下组织结构形式中,(矩阵制结构)最

适用于组织部门间的横向协作和攻关项目。

117:M 型结构又称为多部门结构,变即(事业

部制结构)。

118: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安排合适的岗位。

这就是人员配备的(量才使用)原则。 119:以职位的空缺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出发

点,以职位对人员的实际要求为标准,选拨、录用各类人员。这就是人员配备的(因事择人)原则。 120:组织内部管理人员的选聘主要来自内部和

外部两个渠道。一般而言,(高层管理者)的选聘多采用外部渠道。 121:应用模拟情景训练方法测试应聘者有较高

的准确度,常用于招聘(高层管理者)。 122:考评管理人员的理解能力和组织执行能力

主要通过向(上级部门)获取信息。 123:考评管理人员的协作精神主要通过向(关

系部门)获取信息。 124:考评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影响能力主要通

过向(下属部门)获取信息。 125:述职报告是对管理人员进行考评的一种方

式,它属于(自我考评)。 126:有计划地安排管理人员担任同一层次不同

的管理职务,以此全面培养管理人员的能力,这是管理人员在职培训的方法之一,即(职务轮换)。

127:领导的实质在于影响。构成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包括(品德、学识、能力、

情感)。

128:关于领导者与管理者的权力来源,下列描述准确的是(管理者的权力源自职位)。129:领导者的权力来源包括职位权力和(自身影响力)两个方面。

130:领导者以自身的专业知识、个性特征等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力量

是他的(自身影响力)

131: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其中,(1,9型)又称俱乐部式

领导,这种领导方式下的领导者对业绩关

心少,对人关心多,努力营造一种人人放

松的工作环境。

132: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9,9型)领导方式下的领导者

对下属人员及其工作情况都表现出最大

的关心,属于理想式领导。

133: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9,1型)领导方式下的领导者

对业绩关心较多,对人很少关心,属于任

务式领导。

134:根据赫塞—布兰查德提出的情境领导理论,在下属虽然有积极性,但缺乏足够的

技能的情况下,应彩的领导风格是(高工

作—高关系)。

135: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可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

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

(转移法)。

136:激励过程就是一个由(需要)开始,到(需要)得到满足为止的连锁反应。

137:人们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所遇到的障碍是(挫折)。

138:激励方法得当,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

在对职工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

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而受到激励

的员工的能力可发挥到(80%~90%)。139: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和行为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来的一种激

励理论,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140:(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

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

实现的需要。

141: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保健)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

产生不满情绪。

142:根据佛鲁姆的期望理论公式,一般说来,效价越高,期望值越大,激励的水平就越

(高)。

143:波特—劳勒模式是以(期望理论)为基础引申出一个实际上更为完善的激励模式。144:一个组织的成败,与其所具有的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数有关,这是(成就需要)理论

的观点。

145:根据强化理论,职工努力工作是为了避免不希望得到的结果,这就是(消极强化)。146:成就需要理论主要用于对(管理人员)的激励。147:工作丰富化的重点是(一般专业人员)。148:表扬,赞赏,增加工资、奖金及奖品,分配有意义的工作等行为在强化理论中属

于(积极强化)。

149: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

150:当信息接受者对信息发送者的信息作出发应时,就出现了反馈。反馈体现了沟通的

(双向性)特征。

151:按照功能进行分类的沟通类型中,(感情式沟通)具有润滑剂的作用。

152:(书面沟通)的最大优点在于它持久、有形、可以核实。

153:按照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方式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的沟通方式是(正式沟通)。154:信息沟通在上下级之间进行,而并不与链条两端的人员直接进行。信息层层传递,

路线长,速度慢,且容易发生信息的过滤、

篡改和失真的沟通模式是(链式沟通)。155:下级不愿意向上级传递坏消息,怕上级认为自己无能,这种引起沟通组织障碍的原

因是(地位差异)。

156:人们只记忆经过自己的选择愿意记忆的信息,由于这种认知过程产生的沟通障碍是

个体障碍中的(选择性知觉)原因造成的。157:不属于克服沟通障碍的组织行动有(使用反馈技巧)。

158:导致组织冲突产生的基本原因中,(组织中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是由于组织中的

每个人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经历、禀

赋等各不相同而导致的。

159:在冲突发生后,管理者可以召集冲突的双方,通过开会等方式,让双方开诚布公地

交流,积极倾听并理解对方的意见。这种

解决冲突的方法是(协调解决)。

160:现代管理中,需要激发的冲突是(建设性

161

162:能够有效发现计划与计划实施之间差距的管理环节是(控制)。

163:管理的各项职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循环过程,而(控制)始终是一次管理循环

过程的终点,同时又是新一轮管理循环过

程的起点。

164:控制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反馈)过程。

165:即时控制通常指的是(现场控制)。166: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是(前馈控制)。167:在黄金首饰加工企业,管理者通过电子监测仪检查进出车间的每一个人,以便控制

黄金的流失。在这里,电子监测仪就是控

制的(媒体)。

168:某企业将企业的历史最高利润额作为本年度的利润指标,这在控制标准中属于(历

史标准)。

169:在控制标准中,诸如单位产品产出所需工时数、耗电量、原材料消耗量,及单位机

器台时产量、货运吨公里油耗等标属于

(实物标准)。

170:不能以实物又不能以货币来徇的标准,如用于徇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协调能力、

责任感的标准,用于衡量管理人员的创新

能力、协调能力、责任感的标准,用于衡

量广告效果的标准等,被称为(无形标

准)。

171:某单位制定的年终考核指标中有一条?工作要认真负责?,这样的标准不符合控制

标准的(可检验性)要求。

172:某销售人员去年销售额为300万元,今年初,企业为其制定的本年度的销售额指标

为1600万,在今年市场情况没有特别大

的变化的情况下,这样的标准显然不符合

控制标准的(可行性)要求。

173:管理者的精力及其可以利用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有效的控制要求管理者应将

主要精力放在最为重要的事项、活动或环

节上。这就是控制的(控制关键点)原则。174:控制工作应当着眼于组织发展的整体需要,这就要求控制应具有(全局观念)。175:依据控制措施作用的(环节)不同,控制可分为现场控制、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176:组织控制系统首先是(人员控制系统)。177:人员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是(员工的行为)。

178:基层管理者常用的控制方法是(直接监督或巡查)。

179:人事调整的目的是(保证工作或任务的完成)。

180:(工作质量)控制是指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对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工作进

行的水平控制。

181:进行质量控制,首先应掌握(全面质量管理方法)。

182:质量小组一般有(6~12)人组成。183:对于营利性组织来说,(降低成本)是提高组组织经济效益或获取价格优势的基

本途径。

184:平衡记分卡的核心思想以(战略组织)为出发点。

185:确定目标成本的方法中,(定额法)是以组织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确定的各项劳

动客额,消耗定额为基础的目标成本。186:采购控制的目标就是确保向作业系统输入足量的、质量可靠的、来源稳定的输入品,

同时(降低采购成本)。

187:对供应商的评价中,(协同能力)主要涉及的是供应商响应买方需求变化的能力。188:采购是有成本的,控制(采购)成本是降低经营成本的重要途径。

189:(总预算)是指以组织整体为范围,涉及组织所有收入或支出项目的总的预算。190:(运营)控制能够反映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进而使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水

平。191:(投资收益率)反应企业资产创造利润的效率。

192:当存货周转缓慢和难以出售时,(速动比率)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

的能力。

193:评价企业运营能力的财务指标不包括(资产负债率)。

二、多项选择题:

1: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具有其独特的性质,比如(ABC)。

A:管理具有二重性B管理具有科学性C管理具有艺术性D管理具有时效性

2:根据管理二重性的原理,管理具有同(AC)相联系的自然属性。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社会化大生产D:社会制度

3:关于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为(ABD)

A:他们所履行的管理职能是相同的

B:高层管理者花在计划职能上的时间要比基层管理者多

C:高层管理者花在控制职能上的时间要比基层管理者少

D:基层管理者花在领导职能上的时间要比高层管理者多

4:明茨伯格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十种角色,这些角色被分为(ACD)。

A:人际关系角色B:组织角色C:住处角色D:决策角色

5:下列选项中,(ABCD)属于管理者所扮演的决策角色。

A:企业家角色B:干扰应对者角色C:资源分配者角色D:谈判者角色

6:管理者在行使各种管理职能、扮演三类管理角色时,必须具备以下技能(BCD)

A:信息技能B:技术技能C:人际技能D:概念技能

7: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所有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就是宏观环境,它主要包括(ABCD)A:技术环境B:政治法律环境C:经济环境D:社会文化环境

8:物质环境是指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ABCD)

A:人力资源B:物力资源C:财力资源D:技术资源

9:外部环境是指对组织的绩效具有潜在影响的外部因素,它又分为(AB)

A:宏观环境B:产业环境C:物质环境D:文化环境

10: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BCD)A:塞缪尔。纽曼B:弗雷德里克。泰罗C:亨利。法约尔D:马克斯。韦伯

11: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ABC)

A: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C: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D:科学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效率

12:马克斯。韦伯指出,任何组织者必须由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目标,

这些权力包括(ABD)

2018电大管理学基础 形考任务4 答案

管理学基础形考4 一、名词解释(20分) 从教材中找出十个关键词,并加以解释答: 1.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2.外部环境:民族文化传统、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便成为影响管理活动的外部环境. 3.管理职能:即是管理的职责的权限。管理职能有-般职能和具体职能之分。 4.决策: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系统的目标,在占有信息的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客观的条件,提出各种备选的行动方案,借助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和判断,从中选择出一个最满意的方案,以之作为目前和今后的行动指南。 5.协调:即和谐,指企业的一切工作都能配合得适当,以便于工作使企业的经营活动顺利进行,并有利于企业取得成功。 6.组织的效率:指组织活动达到组织目标的有效性。 7.霍桑试验:分为四个阶段: 1)工厂照明试验; 2)继电器装配试验; 3)谈话研究; 4)观察试验。 8.行为科学: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类似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寒舍环境中人的千米的科学。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的一i 综合性学科。组织行为学:主要包括领导理论和组织变革、组织发展理论。 9.企业再造:企业再造的实施方法是以先进的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为手段,以顾客中长期需要为目标,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规模发生质的变化。 10.管理理论的丛林: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源渊和内容.上相互影响的相互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争相竞荣的局面,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 二、撰写一篇小短文(80分) 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任何一一个组织,凡是有目标、有协调活动,都需要管理。学完课程后,你有哪些收获?或者体会?请撰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小短文。 答: 管理学分为总论、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六篇,每一篇都有特定的目标主旨。而计划作为管理学理论的基础,让我有了许多很深的体会。

管理学基本知识

管理科学 管理科学是研究管理理论、方法和管理实践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管理科学的初创阶段,始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首先,由美国工程师费雷德里克?泰罗创造出"标准劳动方法"和劳动定额,被称为"泰罗制",并于1911年发表了他的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泰罗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与"科学管理理论"同期问世的还有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和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这三种理论统称为"古典管理理论。" 管理的概念:一个组织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使用以实现目标的过程,就叫管理。 管理科学的第二个里程碑是"行为科学理论"。它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创始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乔治?奥尔顿?梅奥和费里茨?罗特利斯伯格等。后来,行为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形成一些新的理论分支。现代管理理论是以"系统理论"、"决策理论"、"管理科学理论"等学派为代表,其特点是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其理论基础,应用数学模型和电子计算机手段来研究解决各种管理问题。 管理学的分类 管理学是一门多分枝的学科体系?按照不同的研究对象,管理学细分为很多分枝学科。按照教育部学科分类目录,管理学下设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工商管理(会计学,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 农林经济管理(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 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 我国著名学者提出了中国管理科学“三个基础,三个层次和三个领域”的学科结构理论。即 三个基础 三个基础是数学、经济学和心理学.数学是管理科学中数量分析方法的基础,最常使用的是统计学(包括数理统计、回归分析、非参数统计等)、组合数学(主要研究存在性、计数、优化等问题)、数学规划(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目标规划等)、随机过程、离散数学及模糊数学等。 经济学是管理科学中各类决策的出发点和依归,最常使用的是理论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例如工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及计量经济学等。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科学,它是管理科学中研究人际关系、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知识归纳 1管理:通过协调和监督他人的活动,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完成工作。(书上) 管理是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有效果的同他人一起或通过他人实现组织的目标(课件)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和强化企业的核心利润源,谋取企业长期的、稳定的、增长的利润; 管理是一种过程: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组织机构内的人员以及其它资源以实现组织机构所要达到的目的 和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管理的要素: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管理活动;管理目标 衡量指标:效率: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做事的方式)——做正确的事 效果: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做事的结果)——正确的做事 2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1)在被管理人员确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即管理幅度越大,则管理层次越少; 2)与管理的政务和事务的难易程度和规范程度有关。管理的事务越难、越不规范,则要求管理幅度要小些 3)与管理者的水平和管理手段的先进程度有关。管理者水平高,管理手段先进,则管理幅度可大些。 4)与被管理对象有关。被管理人员素质高、责任心强,能独立胜任工作且忠于组织,则管理幅度可大些。 5)不同管理层次和工作性质。管理幅度也应有差别。 6)与组织法规健全与否有关。对于一个法规、程序健全的组织,幅度就可大些。 3霍桑试验 由哈佛大学的工业心理学教授梅奥组织进行。梅奥的结论是:行为和情绪是密切相关的;小组对个人的行为有重大的 影响;小组的标准是由单个工人的产出确定的,金钱在决定小组的产出标准上小组的情绪和工作保障来说是相对次要的因素。这些结论导致在组织管理方面对人的行为因素的新的强调。 霍桑试验结果:1)管理者不但需要做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工作,还要不断建立一个人际的社会机构。 2)要建立一套系统的方法使人们容易与其他群体结合。 3)管理人员的风格的重要性。 4)首创“社会人”的概念。 4组织文化: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传统习俗和做事的方式,他影响了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 七个维度:关注细节:期望员工表现出精确性、分析和关注细节的程度 成果导向:管理者关注结果或成果,而不是如何取得这些成果的程度 员工向导:管理决策中考虑结果对组织成员影响的程度 团队向导:围绕团体而不是个人来组织工作的程度 进取性:雇员富有进取性和竞争性而不是合作性的程度 稳定性:组织决策和行动强调维持现状的程度 创新与风险承受力:鼓励雇员创新并承担风险的程度 强文化:强烈支持并广泛共享基本价值观的文化。 特点:价值观广泛共享;关于“什么事重要的”,价值观传递的信息是一致的;大多数员工能讲述关于公司历史或 影响的故事;员工强烈认同价值观;共有价值观与行为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优点:雇员对组织的承诺更多一些;提高绩效(快速反应并解决问题) 缺点:妨碍员工进行新的尝试,特别是在处于快速变革时期时。 5目标管理 一个组织成员共同确定组织目标并依据这些目标的达成与否来评估员工绩效的过程 在这种管理体系下,雇员与他的管理者共同确定具体的绩效目标,然后定期评审实现目标方面的进展情况。奖励是基于在实现目标方面的发展。目标管理方法不仅仅将目标作为一种控制方法,而是同时把它作为激励雇员的方法。 目标管理有助于提高员工绩效和组织的生产率。但是此方法要求相对稳定的环境,在动态的环境下,可能会失去作用。

2018秋电大管理学基础 形考任务3 答案 共4页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目 1 领导者的权力来源包括职位权力和()两个方面。 a.自身影响力正确 b.权力影响力 c.文化影响力 d.组织影响力 正确答案:自身影响力 题目 2 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其中,()又称俱乐部式领导者,这种领导方式对业绩关心少,对人关心多,努力营造一种人人放松的环境。 a. 5-5型 b. 1-9型正确 c. 1-1型 d. 9-1型 正确答案:1-9型 题目 3 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 a.缓冲法 b.糊涂法 c.不为法 移法正确转d. 正确答案:转移法 题目 4 ()认为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保障或安全的需要、归属或承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a.成就需要理论 b.公平理论 c.需要层次理论正确 d.双因素理论 正确答案:需要层次理论 题目 5 根据强化理论,职工努力工作是为了避免不希望得到的结果,这就是()。 a.正强化 b.消极强化正确 c.自然消退 d.惩罚 正确答案:消极强化

题目 6 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 )。 将工作布置下去a. b.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正确 c.将信息传递给别人 d.展示才能和影响力 正确答案: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 题目 7 ( )的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持久、有形、可以核实。 a.非语言沟通 b.口头沟通 c.电子媒介沟通 d.书面沟通正确 正确答案:书面沟通 题目 8 下级不愿意向上级传递坏消息,怕被上级认为自己无能;而上级也可能没有注意到下级的贡献,把下级的贡献归到自己头上,引起下级不满。这种引起沟通组织障碍的原因是()。 a.目标差异 b.缺乏正式沟通渠道 c.地位差异正确 d.协调不够 正确答案:地位差异 9 题目 人们只记忆经过自己的选择愿意记忆的信息,这种认知过程产生的沟通障碍是由于个体障碍中的()原因造成的。 a.信息操控 b.非语言提示 c.情绪 d.选择性知觉正确 正确答案:选择性知觉 题目 10 控制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过程。 a.下达 b.上报 c.通报 d.反馈正确 正确答案:反馈 题目 11 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样的控制活动,是控制的

公共管理学基础知识

公共管理学 第一讲公共管理学概论 问题: 1.公共管理与私营部门管理之间的区别。 2.公共管理学对传统行政学的突破。 3.公共管理学产生的时代条件。 4.公共管理学的内涵。 5.公共管理学在中国发展中的地位。 一、公共管理学的内涵。 (一)公共管理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公共物品”和“公共事物”。 “公共物品”是属于大众所有的物品。 “公共物品”的特性: 1)非竞争性。是指人个消费物品或事物在由一个人消费的时候,并不影响和减少其他人的消费。 2)非排他性。是指阻止一个人的消费享用该产品,代价是非常大的。 “公共物品”是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 (二)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管理的主体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 对管理的客体加以调节控制的过程。 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物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 社会公众利益的职能活动。 公共管理有五个内涵。 1)公共的主体是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或其他组织。 2)公共管理对象是公共事物。公共事物的特征有:a.公共事物与公共利益有直接关系; b.公共事物管理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 3)公共管理是永恒存在的。具体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调整。 4)公共管理来自于民众的授权并负有直接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依法进行,并且工作 绩效不能简单以利润或效率作为标准。 5)公共管理具有公共性决定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部门拥有更多的制约权。 二、公共管理的具体类型。“三分法”。a.公共政策。是政府制定的,以便于管理。b.政府管理。 处理公共事物,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等。c.非政府组 织管理。是指除政府门部外其他公共部门处理公共事物,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运用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部门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霎时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三、公共管理学的特点。 1.公共管理学是一个整合的概念。延续了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方面的内容,以及企业管理方面 的内容。 2.公共管理学在不改变公共部门公共性的情况下,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运用于公部门。 3.公理管理重视与外界环境关系,强调以最高领导者的战略设计和政策设计为核心。 4.公共管理并不等于政府管理,而是意味着一种新的治理方式。 5.公共管理强调的是价值调和与责任。“效率,效能,公平,经济。” 6.公共管理关注和重视的是政府的改革与再造。建立服务型政府,比如电子,生态,高效及法 制等。

2020年电大考试《管理学基础》精选考题库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一)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D)的重要性。 A. 组织 B. 预测 C. 预防 D. 计划 满分:3 分 2. 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它是由(C)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A. 目标、原则和结构 B. 目标、部门和效率 C. 目标、部门和关系 D. 目标、部门和人员 满分:3 分 3. 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行使的是(D)的角色。 A. 发言人 B. 组织联络者 C. 领导者 D. 精神领袖 满分:3 分 4. 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具备良好的(C)是最为重要的。 A. 人际技能

B. 概念技能 C. 技术技能 D. 管理技能 满分:3 分 5.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C)。 A. 科学技术 B. 加强人的管理 C. 提高劳动生产率 D. 增强责任感 满分:3 分 6. 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项职能或要素是(C)。 A. 计划、组织、决策、协调和控制 B. 计划、组织、决策、领导和控制 C.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D. 计划、组织、激励、协调和控制 满分:3 分 7. 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是(B)。 A. 复杂人 B. 经济人 C. 社会人 D. 单纯人 满分:3 分 8. 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A)。 A. 培养并利用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B. 先进的社会制度 C. 充分利用企业战略管理 D. 进行了企业流程再造 满分:3 分 9. 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就是(C)。 A. 企业精神 B. 企业价值观 C. 企业文化 D. 企业形象 满分:3 分 10. “管理就是决策”是下列哪位经济学家的观点?(C) A. 泰罗 B. 法约尔 C. 西蒙 D. 韦伯 满分:3 分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具有其独特的性质,比如(ABC)。 A. 管理具有二重性 B. 管理具有科学性 C. 管理具有艺术性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 《管理学原理》考试知识点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 管理的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用权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 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五项;管理层次为:上中下三层。 * 管理学的内容: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

的,其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 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 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3)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来系统研究管 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 * 管理及其性质 1、概念: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2、性质:1)管理的二重性,它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伙为一个活 动过程,期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 3)管理的艺术性,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没有管理实践则无所谓管理艺术。 *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管理学形成与发展大致可分为: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过程管理理论。马克斯?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 系 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

30-50年代;梅奥霍桑试验 3)管理理论丛林:管理过程学派;社会合作学派(巴纳德);经验或案例学派;人际关系行为学派(马斯洛);群体行为学派(梅奥,克里斯);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塔维斯托克研究所);决策理论学派(西蒙);沟通中心学派(纽曼);数学或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卢桑斯) 4)学习型组织理论:卓越绩效模式理论;六西格玛理论;标杆超越法理论 * 法约尔的过程管理理论的十四原则: 分工;职权与职责;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报酬;集中化;等级链;秩序;公正;作用期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 霍桑试验内容包括:工场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室试验;大规模的访问与普查;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 * 霍桑试验的结论:职工是社会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存在着霍桑效应。 *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观点是:1)管理是一个过程;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基础 知识点总结 组织是指为达到诸多目标或未来预期产出而在一起工作、相互之间协调行动的若干人。 管理(management)就是要既有效率又有效益地对实现组织目标所需的人力资源或其他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组织绩效(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是管理者在利用资源满足顾客需求和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中,在效率和效益上所表现出来的水准。组织绩效同效率和效益成正比。 效率(efficiency)指的是在实现一定目标的过程中,资源利用的程度或资源产出水平的高低。效益(effectiveness,也有译作“效果”或“有效性”)是衡量管理者为组织设定并努力要达到的目标的恰当程度,也指组织实现预定目标的程度。管理者所选择的目标是恰当的,并实现了这些目标,组织就是有效益的。效益效率2*2图表见P4 管理的四种智能: 1,、计划是管理者用以识别并选择适当目标和行动方案的过程。管理者计划工作的优略劣决定着组织的效率和效果,也决定了组织的绩效水平。(计划详述见P120计划的重要性…)计划的步骤(1)确定组织的使命和目标(2)制定战略SWOT(3)实施战略和变革

组织 2、组织(organizing)是管理者用以建立工作关系结构,从而使组织成员相互影响和协作,由此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组织过程的结果是产生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即一个正式的任务系统和汇报关系系统,借助这样的系统可以协调和激励组织成员共同去实现组织目标。 3、领导领导要达成的效果是使组织成员具有高度的工作热情,对组织高度忠诚 4、控制在控制(controlling)过程中,管理者要评价组织实现目标的情况,以及为保持和提高绩效水平所采取的行动。控制过程的结果是要提高准确衡量和监控组织效率与效益的能力。 管理类型 基层管理者:处于管理层基底层的是基层管理者,通常称为主管。他们的职责是对从事具体的的产品生产或服务活动的非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监督管理。 中层管理着:监督基层管理者,负责寻求运用人力及其他资源已实现组织目标的最佳办法。 (改善评估)中层管理者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是开发和改进有助于提高组织 效率和效益的技能和诀窍。 高层管理者:负责确立组织目标。对组织的成败富有根本的责任。 信息技术与管理角色和技能 明茨伯格界定的管理角色:决策型角色信息型角色人际关系的决策 管理技能: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 1、概念技能(conceptual skills)是指分析和诊断情况、辨别原因和结果的能力。由于高层 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计划和组织,他们应拥有最佳的概念技能。 2、人际技能(human skills),或“人际交往技能”,包括理解、改变、领导、控制其他个 人和群体行为的能力。 3、技术技能(technical skills)是指在组织中发挥某一角色作用的、与特定工作岗位有关的 专业知识和技术。 决策

2018年的管理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

2018管理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 管理学基础作业1 一、理论分析题 1.什么是霍桑实验?通过霍桑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 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美国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由于该项研究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 答: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社会环境、心理因素的影响。 2.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①员工是“社会人”。提出了与“经济人”不同的“社会人”的观点,强调金钱并非刺激员工积极性的唯一动力,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等社会的和心理的欲望的满足,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②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所谓士气,就是指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协作精神等结合一体的精神状态。生产效率的提高,关键在于工人的工作态度,即工作士气的提高。而士气的高低则主要取决于员工的满意度,这种满意度首先表现为人际关系,如员工在工作中的社会地位,是否被上司、同事和社会所承认等;其次才是金钱的刺激。员工的满足度越高,士气也越高,生产效率也就越高。 ③企业存在“非正式组织”。企业的经营结构是由“技术组织”和“人的组织”所构成的。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必然发生联系。产生共同的感情,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要求个人服从,这就构成了“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与”组织“中则以感情的逻辑为重

要标准。”非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二、案例分析题 1.你同意哪个人的意见?他们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答:我同意王平的观点。 本案中的四个人物,王平、老张、小乔、赵利由于处在不同的管理岗位,所担负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不同,所以他们都从各自岗位出发来认识管理问题,因而观点与结论迥然不同。小乔从事销售管理工作,可能更关注产品的信誉,、质量、价格等问题,因而他力图从系统理论中的内外因素相互联系与作用的观点来考虑销售。赵利从事生产管理工作,可能更注重生产过程的连续性、规范性、程序性、纪律性,因而更同意权变理论,即根据不同的产品设计、工艺、时间、批量等要求来合理安排人员、任务以及生产过程、使生产过程管理能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王平从事的是销售工作中的推销工作,直接与各种顾客打交道,因而她认为权变理论更为实用,即根据不同顾客的特点采取不同的促销方式。而老张则也是从事基层生产管理工作的,他就同意赵利的观点,更加认同权变理论。 2、如果你是王平,你如何使老张信服权变理论? 权变理论学派认为,由于组织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组织的管理并没有绝对正确的方向,也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理论,任何理论和方法都不见得绝对有效,也不见得绝对无效,采用哪一种理论和方法,要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而定。因此要让别人信服,就得从权变理论的观点入手,向对方强调任何理论都要结合实际运用才有用,而实际情况却是千变万化的,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来定。

管理学基础知识要点

第3章计划 1.简述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 (1)目的性:计划工作旨在有效地达到某种目标。首先就是确立目标,然后使今后的行动集中于目标, 朝着目标的方向迈进。 (2)主导性: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都是为了支持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计划职能在管理职能中居首要地位。具有主导性特征。 (3)普遍性:计划工作在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中是普遍存在的。 (4)效率性:计划的效率是指从组织目标所作贡献中扣除制定和执行计划所需费用及其他因素后的总额。在制定计划时,要时时考虑计划的效率,不但要考虑经济方面的利益,而且还要考虑非经济方面的利益和损耗。 2.计划的种类有哪些? 根据企业部门管理职能之不同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生产计划、财务成本计划、供应计划、劳资计划、安全计划、人员培训计划、研究与开发计划、销售计划等等。 按计划内容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专项计划和综合计划。 按计划所涉及的时间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第4章目标管理 1.企业目标的特征是什么? 企业目标是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的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具体化。其主要特征为: (1)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集中体现。 (2)目标具有多重性。 (3)目标具有层次性。 (4)目标具有变动性。 2.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是什么? (1)现实性原则。目标的确立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确定,既要保证其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 (2)关键性原则。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要以合理的成本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实现这一宗旨的企业发展目标很多,企业必须保证其将有关大局的、决定经营成果的关键内容作为企业目标主体。 (3)定量化原则。组织目标要实现由上到下的逐级量化,使其具有可测度性。 (4)协调性原则。各层次目标之间,同一层次目标之间要协调,保证分目标实现的同时,企业总体目标必然实现。 (5)权变原则。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宗旨。 3.目标管理具有哪些特点? 与传统管理方法相比,目标管理具有这样的特点:

电大2018年《管理学基础》(专科)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电大管理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新) 管理学基础形考作业(一) 一、理论分析题 1.什么是霍桑实验通过霍桑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 1.霍桑实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美国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由于这项研究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 2. 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社会环境、心理因素的影响。 2.人际关系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主要内容有:(1)员工是“社会人"。人际关系学说强调,金钱并非刺激员工积极性的唯一动力,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等社会的和心理的欲望的满足,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存在“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二、案例分析题 1、你同意哪个人的意见他们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答:我同意王平的观点。 本案例中的四个人物,赵利、王平、老张、小乔由于处在不同的管理岗位,所担负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不同,所以他们都从各自岗位出发来认识管理问题,因而观点与结论迥然不同。 小乔从事销售管理工作,可能更关注产品的信誉,、质量、价格等问题,因而他力图从系统理论中的内外因素相互联系与作用的观点来考虑销售。 赵利从事生产管理工作,可能更注重生产过程的连续性、规范性、程序性、纪律性,因而更同意权变理论,即根据不同的产品设计、工艺、时间、批量等要求来合理安排人员、任务以及生产过程、使生产过程管理能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王平从事的是销售工作中的推销工作,直接与各种顾客打交道,因而她认为权变理论更为实用,即根据不同顾客的特点采取不同的促销方式。 而老张则也是从事基层生产管理工作的,他就同意赵利的观点,更加认同权变理论。 2、如果你是王平,你如何使老张信服权变理论权变理论学派认为,由于组织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组织的管理并没有绝对正确的方向,也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理论,任何理论和方法都不见得绝对有效,也不见

公共管理学基础必备知识

公共管理学基础必备知识 第一章 1.何谓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具有哪些基本特质? 答: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从而达到提升政府绩效和服务品质的目的。 公共管理具有公共性、社会性、管理性。 2.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答:新公共管理的内涵包括七个要点:①即时的专业管理。②标准明确与绩效衡量。③强调产出控制。④转向部门分权。⑤转向竞争机制。⑥强调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风格、方法和实践。⑦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 新公共管理的特征:①采取理性途径的方式处理问题。②重新设计组织结构。 ③改变组织结构。④依据经济、效率、效能等标准来衡量组织成就。⑤改变现行的政策。⑥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技术。⑦试图建立一种弹性、回应性以及学习的公共组织。⑧以契约关系来取代传统的信托关系。 3.公共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管理技能? 答:①技术性技能。②人际关系技能。③概念化技能。④诊断技能。⑤沟通技能。 4.有效公共管理者应具有哪些基本的特质? 答:①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一个良好的自我评估者。②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不令人讨厌的。③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追求美好的意志与周全的政治感觉。④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耐心。⑤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多样化

的工作经验。⑥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以民众为导向。⑦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擅长于分析与思考。 第二章 1.什么是公共组织?公共组织具有哪些基本的特点? 答:所谓公共组织,从广义上而言,凡是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服务社会大众,以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都可以成为公共组织。从狭义上来看,乃是指行使行政权,达成公共目的的组织。 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①公共组织是以追求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②公共组织的活动受法律法规的限制并具有法律的权威。③公共组织权威的割裂。④公共组织受到高度的公共监督。⑤公共组织间的相互依存性。⑥公共组织的政治因素的考虑。⑦公共组织的目标大多模糊不清且不易测量。⑧公共组织的独占性。⑨公共组织行为具有强制性。 2.什么是公共组织的层级化?层级化的优点是什么? 答:公共组织结构的层级化,即纵向结构。它是指公共组织内部,按上下层级关系有序构成形式。公共组织结构层级化的优点:权力直线分布,权力链清楚,利于政令统一和指挥统一;权力集中,层层节制、上下隶属关系清楚,有利于信息传递和监督;在层级化下,组织目标明确,分工明确,工作程序明确,有利于调动下属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层级化是公共管理效率化的有力保证。 第三章 1.什么是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有哪些基本的特征? 答:战略管理可视为管理者有意识的政策选择、发展能力、解释环境,以集中组织的努力,达成目标之行为。也可以被界定为:制定、实施和评价使组织能够达到目标的、跨功能决策的艺术或科学。 战略公理的基本特征:①战略管理是未来导向的。②战略管理着重于较长远的、总体的谋略。③战略管理是一个组织寻求成长和发展机会及识别威胁的过程。

2018秋电大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答案

.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目1 领导者的权力来源包括职位权力和()两个方面。 a. 自身影响力正确 b. 权力影响力 c. 文化影响力 d. 组织影响力 正确答案:自身影响力 题目2 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其中,()又称俱乐部式领导者,这种领导方式对业绩关心少,对人关心多,努力营造一种人人放松的环境。 a. 5-5型 b. 1-9型正确 c. 1-1型 d. 9-1型 正确答案:1-9型 题目3 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 a. 缓冲法 b. 糊涂法 c. 不为法

专业资料word . d. 转移法正确 正确答案:转移法 题目4 ()认为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保障或安全的需要、归属或承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a. 成就需要理论 b. 公平理论 c. 需要层次理论正确 d. 双因素理论 正确答案:需要层次理论 题目5 根据强化理论,职工努力工作是为了避免不希望得到的结果,这就是()。 a. 正强化 b. 消极强化正确 c. 自然消退 d. 惩罚 正确答案:消极强化 题目6 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 )。 专业资料word

. a. 将工作布置下去 b. 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正确 c. 将信息传递给别人 d. 展示才能和影响力 正确答案: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 题目7 ( ) 的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持久、有形、可以核实。 a. 非语言沟通 b. 口头沟通 c. 电子媒介沟通 d. 书面沟通正确 正确答案:书面沟通 题目8 下级不愿意向上级传递坏消息,怕被上级认为自己无能;而上级也可能没有注意到下级的贡献,把下级的贡献归到自己头上,引起下级不满。这种引起沟通组织障碍的原因是()。 a. 目标差异 b. 缺乏正式沟通渠道 c. 地位差异正确 d. 协调不够 正确答案:地位差异 专业资料word .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复习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复习 1.管理的职能 管理职能是指管理的职责与功能,它是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的方式和具体表现,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和作用功效的概括反映,是联结管理要素的动态机制,是设计管理者职务和管理机构功能的依据。现代管理应该包括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战略、市场、生产、质量和人事等方面,这里我们将重点论述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这五项基本管理职能。 2.管理思想的发展阶段 管理思想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传统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古典组织管理、人际关系学说和 现代管理五个阶段。 3. 企业内外环境的主要因素 答:管理环境是指影响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内、外因素的结合。通常,就企业而言,构成企业环境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企业不可控的因素,构成企业外部环境;一类是企业可控的因素,构成内部环境,亦称企业内部条件。 外环境: 1.宏观环境因素 (1)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是指一国的政治形势,它涉及社会制度、政治结构、党派关系、政府的政策倾向和人民群众的政治倾向等。政治环境因素主要包括:①国家的政治路线。②经济体制。③科技、教育体制。④政府的行政性行为,包括政府制定的产业政策、对某些行业的直接管理和政府预算等。 (2)、经济环境 宏观经济环境因素主要包括:①国民经济增长速度。②经济结构。③市场利率。④汇 率水平。⑤通货膨胀率等。 (3)、技术环境 技术环境是指与企业所属行业有关的科学技术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4)、社会文化环境 它包括一国或地区的语言、文字、教育水平、宗教信仰、社会价值观念以及由此引起 的社会成员的行为态度,如消费习惯、工作态度和人口数量及结构的变化等方面。 (5)、法律环境 法律环境因素主要是指会对企业各种行为产生约束和影响的各种法律法规。 2.经营环境因素 企业的经营环境是指影响企业经营领域的行业环境因素和市场环境因素。行业环境因素主要有行业概况和行业竞争结构,行业概况包括行业的销售增长率、行业的生产能力、所需资源的可得性、相关技术的变化和社会制约条件等;行业竞争结构则主要由竞争者、供应者、顾客、替代品和潜在进入者五种力量决定。市场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各种影响企业的产品或服务需求的因素。 内环境: (三)企业内部条件要素 资源要素、管理要素,、能力要素 资源要素包括人财物力资源、技术资源、市场资源和环境资源等; 管理资源包括计划、组织、控制、人事与激励和企业文化等; 能力要素包括供应能力、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等。

信息管理学基础习题,重点

信息管理学基础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 一、教学目的 掌握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了解信息的特征及分类,关注信息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确信息管理的内容及任务,掌握信息管理的沿革及发展。 二、教学内容 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2.信息特征、性质、分类 3.信息化的内容特征及重要作用 4.信息管理的对象、内容、目标和任务 5.信息管理的沿革与发展 三、本章重点 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2.信息化的层次、阶段 3.信息管理的内容任务 4.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 【重要概念】 信息知识负熵语法信息语用信息语义信息信息流社会信息化 信息社会GII “三金”工程信息管理文件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 【简答】 1、如何理解通讯领域信息的含义? 2、简述数据、信息、知识之间的关系。 3、简述信息的特征和分类。 4、试分述信息管理四个典型阶段。 【本章知识点】 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2、信息特征、性质、分类。 3、信息化的内容特征及重要作用。

4、信息管理的对象、内容、目标和任务。 5、信息管理的沿革与发展。 信息管理学基础第二章信息交流思考习题 一、教学目的 掌握信息交流的条件和要素、掌握信息交流传播过程的栈交流,了解信息的社会代理交流,掌握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理解信息交流的实现机制。 二、教学内容 1.信息交流概念、信息交流行为 2.信息交流的基本条件和要素 3.信息交流传播的模式和特征 4.信息的社会代理交流过程,信息栈和栈交流 5.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 6.信息交流的实现与障碍 三、本章重点 1.信息交流的条件要素 2.栈交流 3.信息守恒原理、信息扩散原理 4.信息交流的实现机制 【简答】 1、简述信息交流的含义与特征。 2、理解信息交流与认识过程。 3、信息交流有哪些条件和要素。 4、怎样理解信息交流与传播中的栈以及信息交流传递中的代理。 5、简述S、R、T信息守恒的含义。 6、了解信息扩散原理的内容。 7、简述两种信息变异的形式和原因。 【本章知识点】

安全管理学重要知识点总结整理

安全管理学总结 第一章概论 本章学习重点是第二节、第三节。重点掌握:1、管理的基本原理2、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本章学习的难点内容是第三节;难点是安全管理科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及其在安全科学体系中的任务 (1)安全的定义及概念 1. 安全的定义(任选一个) 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 安全是指没有引起死亡、伤害、职业病或财产、设备的损坏或损失或环境危害的条件。 2. 安全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安全体现三个方面):经济损失大;社会影响大;影响周期长 3. 职业安全卫生、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 ①职业安全卫生:职业安全卫生通常是指影响作业场所内员工、临时工、合同工、外来人员和其他人员安全与健康的条件和因素。 ②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或控制危险及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健康、设备完好无损及生产顺利进行。安全生产包括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③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二者从概念上看是有所不同的,但在内容上有所交叉:安全生产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强调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保证企业员工的安全、健康和企业的财产不受损失。劳动保护是站在政府的立场上,强调为劳动者提供人身安全与身心健康的保障、属于劳动者权益的范畴。(简述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异同点) 4. 安全、安全性与系统安全 ①安全:保护,主要指职业安全、意外伤害、家庭安全等安全问题(安全科学工作者所关注的领域);Security:保卫,主要涉及国家安全、刑事犯罪、防抢防盗等安全问题。 ②安全性:安全性是系统在可接受的最小事故损失条件下发挥其功能的一种品质。 ③系统安全:在系统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和成 本为约束条件,应用工程和管理的原理、准则和技术,使 系统获得最佳的安全性。 5. 系统可靠,是否一定安全?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在使用期限内实现规定性能的可能程度。可靠性技术的核心是失效分析,安全性技术的核心是危险分析。可靠性与安全性不能等同,系统可靠不一定安全。 (2)管理科学及基本概念 6. 管理的定义:是为实现预定目标而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物质资源的过程。 7. 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弹性原理 ①系统原理----系统分析内容包括(选择):①系统界定;②系统要素;③系统结构;④系统功能;⑤系统联系;⑥系统目标;⑦系统变革。 ---系统原理的基本原则:(1)整分合原则(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则的主要含义)(2)反馈原则(正反馈、负反馈)(3)封闭原则(4)动态相关性原则 ②人本原理---人本原理的基本原则:1、能级原则2、动力原则3、激励原则 ----动力原则基本动力有三类:物质动力,以适当的物质利益刺激人的行为动机;精神动力,运用理想、信念、鼓励等精神力量刺激人的行为动机;信息动力则通过信息的获取与交流产生奋起直追或领先他人的动机。 激励原则中人发挥其积极性的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内在动力,指人本身具有的奋斗精神;外在压力,指外部施加于人的某种力量;吸引力,指那些能够使人产生兴趣和爱好的某种力

电大2018-2018年度管理学基础考试考试全真题库

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2014-2015 年期末考试复习 一、选择题(括号内为答案) 1. " 管理的十四项原则" 是由(亨利。法约尔)提出来的。 2. " 一个组织的成败,与其所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数有关",这是(成就需要)理论的观点。 3. " 战略" 一词原意是指指挥军队的(科学,艺术)。 4. (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我国一些企业,目标管理思想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与计划管理、民主管理、经济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带有中国特色的目标管理制度。 5. (工作质量)控制是指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对经营管理生产技术工作进行的水平控制。 6. (头脑风暴法)决策方法也叫思维共振法、畅谈会法。 7. 1990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第五项修炼- 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事务》,下列选项中(系统思考,改变心智模式,超越自我,建立共同愿景)是其主要内容。 8. 1993 年,海默和钱皮合著了《企业再造工程》一书,该书总结了过去几十年来世界成功企业的经验,提出了应变市场变化的新方法,即(企业流程再造)。 9. M 型结构又称为多部门结构,亦即(事业部制结构)。 10. 按预测属性的不同,可将预测划分为(定性预测,定量预测)。 11. 按照沟通方式不同,沟通可以划分为(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非语言方式沟通和电子媒介沟通)等类型。 12. 按照控制对象的范围,可以将控制分为(全面控制,局部控制)等类型。 13. 按照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方式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的沟通方式是(正式沟通)。 14. 不属于克服沟通障碍的组织行动有(使用反馈技巧)。 15. 处理冲突策略中最有效的方法是(解决问题)。 16. 从组织需要的角度为其配备适当的人,这些人应该是(有知识的人,有能力的人,对组织忠诚的人)。 17. 单位产品的总成本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18. 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更短)。 19. 当一个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产生挫折感,受挫折后的防范措施一般有(积极进取的措施,消极防范的措施)。 20. 当预测者能够得到足够的准确数据资料时,采用(定量预测)是可取的方法。 21. 定性决策方法是决策者根据所掌握的信息,通过对事物运动规律的分析,进行决策的方法。主要的定性方法有:(特尔菲法,头脑风暴法,哥顿法)。 22. 对各种商品的规格、销量、价格的变动趋势等进行的预测就是(市场预测)。 23. 对供应商的评价,(协同能力)主要涉及的是供应商响应买房需求变化的能力。 24. 对管理人员的贡献考评包括(达标绩效评价,管理绩效评价)。 25. 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所有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就是宏观环境,它主要包括(技术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26. 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概念技能)是最为重要的。 27.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者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描述领导者行为的两个维度:(关怀维度,定规维度)。 28.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预算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包括(刚性预算和弹性预算,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总预算和部门预算)。 29. 根据管理二重性的原理,于自然属性相联系的是(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 30. 根据赫塞- 布兰查德提出的情境领导理论,在下属虽然有积极性,但缺乏足够的技能的情况下,应采用的领导风格是(高工作-高关系)。 31. 根据拉。柯。戴维斯等学者的观点,组织目标可以分为以下类型:(主要目标,并行目标,次要目标)。 32. 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安排合适的岗位。这就是人员配备的(量才使用)原则。 33. 工作丰富化的重点是(一般专业人员)。 34. 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 35. 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是(经济人)。 36. 关联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关键是新业务与原有业务之间在(生产系统,产品的核心技术,顾客基础,销售渠道)等方面, 有一定的关联性 37. 关于战略远景的描述,下列选项中,(它规定了可量化的经济指标)是不准确的。 38. 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9-1 型)领导方式对业绩关心较多,对人很少关心,属于任务式领导。 39. 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样的控制活动,是控制的最高境界,即(前馈控制)。 40. 管理者之所以编制计划,是因为(计划是一种协调过程,通过计划促使管理者展望未来,计划为控制提供了标准和依据)。 41. 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保健因素)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 42. 计划工作的核心环节是(决策)。43. 计划评审技术的关键是绘制PER网络,构成该网络图的三个要素是:(事件,活动,关键线路)。 44. 经常重复发生,能按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简单化决策,属于(程序化决策)。 45. 决策的第一步是(识别问题)。 46. 决策者将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寻找二者的最佳战 略组合,为战略制定和战略决策提供更为直接的依据。这就是(SWO分析)。 47. 考评管理人员的理解能力和组织执行能力主要通过向(上级部门)获取信息。 48. 控制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反馈)过程。 49. 领导的实质在于影响。构成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品德、学识、能力、情感)。 50. 领导者基于职位的权利在其权利构成中居主导地位,主要包括(法定权力,奖励权力,处罚权力)。 51. 领导者以自身的专业知识、个性特征等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里和行为的力量是他的(自身影响力)。 52. 领导者在协调人际关系的时候需要借助一些处事技巧,比如:(转移法,不为法,换位法,糊涂法)。 53. 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 54. 每一层级的管理者都参与组织计划的制定,这就是计划工作的(普遍性)。 55. 密集型发展战略的有点表现在:(经营目标集中,管理简单方便,取得规模经济效 益)。 56. 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3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3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45 元,如果现在的产销量为25000件,则该公司的经营安全状况属于(不太好)。 57. 某企业拟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各种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如下:单位: 万元。那么,用冒险法选取的最优方案为(丙)。 58. 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固定成本为15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1000元,每台售价2200 元,则该产品的盈亏平衡点是(125台)。 59. 目标建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一般地,要把目标限制在(5个)以内。 60. 目标建立过程中应该(尽可能量化企业目标,把目标控制在五个以内,期限适中)。 61. 目前,决策者用于选择战略方案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BCG巨阵法)。 62. 企业采用大批量生产,如汽车装配线,需要高度集权,组织结构的设计应采用(机 械式结构)。 63. 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从(生产流程)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64. 企业目标并不是已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权变性)原则。 65. 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中,(亚当)是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学家。 66. 下列各选项中,(组织资源和组织目标)属于管理的对象。 67. 下列沟通障碍中,属于组织障碍的有(地位差异,目标差异,缺乏正式沟通渠道,协调不够)。 68. 下列选项,(销售额,成本总额,工资总额)属于没有确定的实物单位而只以一定的金额予以表示的控制标准类型。 69. 下列选项中,(企业家角色,干扰应对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谈判者角色)属于管理者所扮演的决策角色。 70. 企业目标具有变动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顾客至上)的企业目标日益普及。 71.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它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个部分组成。 72. 企业中应当承担控制职责的人员包括(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上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 73. 强化理论中的强化类型有(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惩罚,自然消退)。 74. 确定主管人员的需要量应该考虑以下因素:(组织现有的规模和岗位,管理人员的流动率,组织发展的需要)。 75. 确定组织的宗旨应避免(狭窄,空泛)。 76. 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 ,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 77. 人员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是(员工的行为)。 78. 任何组织的经营目标都是多元化的,比如:(高利润,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员工福利待遇)。 79. 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 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培养并利用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80. 实践表明,许多企业实行了目标管理以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管理效率提高了,组织结构设计更加合理,职工主要参与目标的设立,有效的监督与控制)。81. 首先吧目标管理作为一套完整的管理思想提出来的是(彼得。德鲁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