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动载荷的概念及分类

动载荷的概念及分类

动载荷的概念及分类
动载荷的概念及分类

第14章动载荷

14.1 动载荷的概念及分类

在以前各章中,我们主要研究了杆件在静载荷作用下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计算问题。所谓静载荷就是指加载过程缓慢,认为载荷从零开始平缓地增加,以致在加载过程中,杆件各点的加速度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并且载荷加到最终值后不再随时间而改变。

在工程实际中,有些高速旋转的部件或加速提升的构件等,其质点的加速度是明显的。如涡轮机的长叶片,由于旋转时的惯性力所引起的拉应力可以达到相当大的数值;高速旋转的砂轮,由于离心惯性力的作用而有可能炸裂;又如锻压汽锤的锤杆、紧急制动的转轴等构件,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内速度发生急剧的变化等等。这些部属于动载荷研究的实际工作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只要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虎克定律仍适用于动载荷下应力、应变的计算,弹性模量也与静载下的数值相同。

动载荷可依其作用方式的不同,分为以下三类:

1.构件作加速运动。这时构件的各个质点将受到与其加速度有关的惯性力作用,故此类问题习惯上又称为惯性力问题。

2.载荷以一定的速度施加于构件上,或者构件的运动突然受阻,这类问题称为冲击问题。

3.构件受到的载荷或由载荷引起的应力的大小或方向,是随着时间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这类问题称为交变应力问题。

实践表明:构件受到前两类动载荷作用时,材料的抗力与静载时的表现并无明显的差异,只是动载荷的作用效果一般都比静载荷大。因而,只要能够找出这两种作用效果之间的关系,即可将动载荷问题转化为静载荷问问题处理。而当构件受到第三类动载荷作用时,材料的表现则与静载荷下截然不同,故将在第15章中进行专门研究。下面,就依次讨论构件受前两类动载荷作用时的强度计算问题。

14.2 构件作加速运动时的应力计算

本节只讨论构件内各质点的加速度为常数的情形,即匀加速运动构件的应力计算。

14.2.1 构件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设吊车以匀加速度a吊起一根匀质等直杆,如图14-1(a)所示。杆件长度为l,横截面面积为A,杆件单位体积的重量为 ,现在来分析杆内的应力。

由于匀质等直杆作匀加速运动.故其所有质点都具有相同的加速度a,因而只要在每质点上都施加一个大小等于其质量m与加速度a的乘积、而方向与a相反的惯性力,则整个杆件即可认为处于平衡状态。于是这一动力学问题即可作为静力学问题来

处理。这种通过施加惯性力系而将动力学问

题转换为静力学问题的处理方法,称为动静

法。

对于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匀质等直杆来

说,在单位长杆上应施加的惯性力,亦即它

所受到的动载荷显然为

a g

A γp d = 它的方向与a 相反,并沿杆件的轴线均匀分

布。

为了计算此杆的应力,首先来分析它的内力。为此,应用截面法,在距下端为x 处将杆假想地切开,并保留下面一段杆,其受力情况如

图14-1(b)所示。此段杆受到沿其长度均匀分布的轴向载荷的作用,其集度即单位长杆所受到的载荷为

)1(g

a A γa g A γA γp p p d st +=+=+= 式中,γ=A st p 是单位长杆所受到的重力,即a =0时单位长杆所受到的载荷,亦即静载荷。在上述轴向载荷作用下,直杆横截面上的内力应为一轴力,由平衡条件0=∑x F 得此轴力的大小为

x g

a A γpx F Nd )1(+== (14-1) 轴力在横截面上将引起均匀分布的正应力,于是,该截面上的动应力为

)1(g

a γx A F ζNd d +== (14-2) 由式(14-2)可知,这一动应力是沿杆长按线性规律变化的,其变化规律如图14-1(c)所示。

若此杆件静止悬挂或匀速提升时,亦即受静载荷作用时,由于a =0,由公式(14-2)得其静应力为

γx ζst =

于是动应力又可以表示为

st )1(ζK g

a ζζd st d =+

= (14-3)

g

a ζζK d +==1st d (14-4) K d 称为动荷系数。于是,构件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强度条件为

][ζ.K ζζd m ax st m ax d ≤= (14-5)

由于在动载荷系数d K 中已经包含了动载荷的影响,所以][σ即为静载下的许用应力。

动载荷系数的概念在结构的动力计算中是非常有用的,因为通过它可将动力计算问题转化为静力计算问题,即只需要将由静力计算的结果乘上一个动载荷系数就是所需要的结果。但应注意,对不同类型的动力问题,其动载荷系数d K 是不相同的。 14.2.2 构件作匀角遮转动时的应力计算

构件作匀角速转动时,构件内各点具有向心加速度,施加离心惯心力后,可采用动静法求解。

图14-2(a)所示为一等直杆绕铅直轴O (垂直于纸面)作匀角速转动。现求杆内最大动应力及杆的总伸长。设匀角速度为ω(rad/s),杆的横截面积为A .杆的重量密度为ρ,弹性模量为E 。

因杆绕O 轴作匀角速转动,杆内各点到转轴O 的距离不同,而有不同的向心加速度。对细长杆距杆右端为ξ的截面上各点的加速度为

)(l 2n ξ-ω=a

该处的惯性力集度为

)()(2

ξl g

ρAωξq d -= 取微段ξd ,此微段上的惯性力为

ξξωρ)d (g A d 2

-=l F

计算距杆右端为x 处截面上的内力,运用截面法,保留杆x 截面以右部分,在保

留部分上作用有轴力F N (x)及集度为q d 的分布惯性力,如图14-2(b)所示,由平衡条件0=∑x F 得

ξξl g

ρAω(x)F x

N )d (20-=

? 由此得出 )2

()(2

2x lx g ρAωx F N -= 最大轴力发生在x =l 处

22max

2l g

ρAωF N = 最大动应力为 22max 2l g

ρωζ= 可见,本例中杆的动应力与杆的横截面面积无关。

下面计算杆的总伸长。距杆右端为x 处取微段d x ,应用虎克定律,此微段的伸长为

x EA

(x)F l N d )

d(? 进行积分,求得杆的总伸长为 Eg

l ρωx x lx Eg ρωx EA (x)F Δl l l N 3)d 2(d 322200=-==?? 例14-1 图14-3(a)所示之薄壁圆环,以匀角速ω绕通过圆心且垂直于圆环平面的轴转动,试求圆环的动应力及平均直径D 的改变量。已知圆环的横截面面积为A ,材料单位体积的质量为ρ,弹性模量为E 。

解 因圆环作匀角速运动,所以环内各点只有向心加速度。对于薄壁圆环,其壁厚远小于平均直径D ,可近似认为环内各点向心加速度大小相同,且等于平均直径为D 的圆周上各点的向心加速度,即

2

2

ωD a n = 于是,沿平均直径为D 的圆周上均匀分布的离心惯性力集度q d 为

2

2

D ωA ρA ρρq n d == 按动静法,离心惯性力q d 自身组成一平衡力系。为了求得圆环的周向应力,先求通过直径截面上的内力。为此将圆环沿直径分成两部分。研究上半部分,见图14-3(c),内力以Nd F 表示,由平衡条件0=∑y F ,得

d θD θ

q F π

d Nd 2

sin 20?= 解得 4

222ωA ρρ q D F d Nd ==, 圆环的周向应力为 4

2

2ωρD A F ζNd d == 根据强度条件 ][4

2

2σ≤=ωρD ζd 可确定圆环的极限匀角速度为

ρ

D ωu ][2σ=。 可见u ω与横截面面积无关,即面积A 对强度没有影响。

下面计算平均直径的改变量δ。若周向应变为d ε,有

D δπD πD δ)π(D εd =-+=

即D εδd = 根据虎克定律E

ζεd d =,代入上式,得平均直径的改变量为 E

ωρD D E ζδd 42

3== 若圆环是飞轮的轮缘,它与轮心采用过盈配合,当转速过大时,则由于变形过大而可能自行脱落。

例14-2 在AB 轴的B 端有一个质量很大的飞轮(图14-4)。与飞轮相比,轴的质

量可以忽略不计。轴的另一端A 装有刹车离合器。飞轮的转动惯量为20.5kNms =x I ,

轴的直径d =100mm ,转速

n =300r/min ,刹车时使轴在10

秒内均匀减速停止转动。试求轴

内最大动应力。

解 轴与飞轮的角速度(rad/s)为

πππω1030

300300===n

刹车时的角加速度(rad/s 2)为

ππωω-=-=-=10

10001t a 等号右边的负号只是表示a 与0ω的方向相反。按动静法,飞轮的惯性力偶矩d m 与轮上的摩擦力矩f m 组成平衡力系。惯性力偶矩(kN ·m)为

5.0x d π=-=a I m

由平衡条件 0=∑x M ,得0.5πd f

==m m 轴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为 8MPa Pa 0.116

π100.5π33max =??==n d W m η 14-3 构件受冲击时的应力与变形

当不同速度的两个物体相接触,其速度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发生改变时,或载荷迅速地作用在构件上,便发生了冲击现象。例如汽锤锻造、金属冲压加工、传动轴的突然制动等情况下都会出现冲击问题。通常冲击问题按一次性冲击考虑,对多次重复性冲击载荷来说将产生冲击疲劳。

14.3.1 冲击问题的理想化

冲击应力的计算是一个复杂问题。其困难在于需要分析物体在接触区内的应力状态和冲击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冲击发生时,冲击区和支承处因局部塑性变形等会引起能量损失。同时,由于物体的惯性作用会使冲击时的应力或位移以波动的形式进行传播。考虑这些因素时,问题就变得十分复杂了,其中许多问题仍是目前正在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因此,在工程中通常都在假设的基础上,采用近似的方法进行分析计算。即首先根据冲击物被冲击物在冲击过程中的主要表现,将冲击问题理想化,以便于求解。 这里介绍一种建立在一些假设基础上的按能量守恒原理分析冲击应力和变形的方法,可对冲击问题给出近似解答。

假设当冲击发生时:

1.冲击物为刚体,即略去其变形的影响。

2.被冲击物的惯性可以略去不计,并认为两物体一经接触就附着在一起,成为一个运动系统。

3.材料服从虎克定律,并略去冲击时因材料局部塑性变形和发出声响等而引起的一切其它能量损失。

基于上述假设,任何受冲击的构件或结构都可视为一个只起弹簧作用,而本身不具有质量的受冲击的弹簧。例如图14-5(a)、(b)、(c)、(d)所示的受自由落体冲击时的构件或结构,都可简化为图14-6所示的冲击模型。只是各种情况下与弹簧等效的各自的弹簧常数不同而已。例如图14-5(a)、(b)所示的构件,其等效的弹簧常数应分别为l

EA 和33l

EA 。 14.3.2 简单冲击问题的解法

1.自由落体冲击

设一简支梁(线弹性体)受自由落体

冲击如图14-7所示,试分析此梁内的最

大动应力。

设重物的重量为G ,到梁顶面的距

离为h ,并设冲击时梁所受到的冲击力为

F d ,其作用点的相应位移d ?。则冲击物

在冲击前的瞬间所具有的速度为

gh v 2=

而在它与被冲击物一起下降d ?后,这一速度变为零。于是,冲击物在冲击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动能损失

22v g

G T =

另一部分是势能损失

d G ΔV =

而被冲击物在这一过程中所储存的变形能,即等于冲击力所作的功。对于线弹性体,有

2

d d d ΔF U = 根据前面的假设,在冲击过程中,冲击物所损失的能量,应等于被冲击物所储存的变形能,则有

V T U d +=

d d d G Δv g

G ΔF +=222 (a) 如设冲击点在静载荷G 作用下的相应位移为st ?,对于理想线弹性体,显然有

st

d d ΔG ΔF = 所以得到

d st

d d K ΔΔG F == (b) 式中,d K 为动荷系数。将动载荷系数的表达式(b)代人能量转换式(a)并经整理后得

022

2=--st d d

g Δv K K (c ) 方程(c)显然有两个根,其中负根对于这里讨论的问题来说是无意义的,故舍弃。于是动载荷系数为:

st

d g Δv K 2

11++= (14-6) 式(14-6)适用于所有自由落体冲击,但对于其它形式的冲击不适用。各种冲击形式下的动载荷系数,均可根据各自的能量转换关系导出。

由于gh v 22=,则式(14-6)可表示为

st

d Δh K 211++= (14-7) 当动载荷系数确定以后,只要将静载荷的作用效果放大d K 倍,即得动载的作用效果。即有:

G K F d d =

st d d ΔK Δ=

st d d ζK ζ=

于是,梁的最大动应力为

max max st d d ζK ζ=

故梁的强度条件为:

][σmax max ≤=st d d ζK ζ

在上述讨论中,由于忽略了其它形式的能量损失,如振动波、弹性回跳以及局部塑性变形所消耗的能量,而认为冲击物所损失的能量,全部都转换成了被冲击物的变形能,因而这一算法事实上是偏于安全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按这一算法算出的构件的最大工作应力,超过了材料的比例极限,即

p d ζζ>max

时,上述算法将不再适用,因为这一算法是在被冲击物为理想线弹性体的前提下导出的。

例14-3 重量G = l kN 的重物自由下落在矩形截面的悬臂梁上,如图14-8所示。

已知b =120mm ,h =200mm ,H =40mm ,l =2m ,

E =10GPa ,试求梁的最大正应力与最大挠度。

解 此题属于自由落体冲击,故可直接应用前面导出

的公式计算。即

max max st d d ζK ζ=

max max st d d v K v =

而动载荷系数

st

d ΔH K 211+

+=

于是求解过程可分为两个步骤:

1.动载荷系数的计算

为了计算d K ,应先求冲击点的静位移st ?。悬臂梁受静载荷G 作用时,载荷作用点的静位移,即自由端的挠度为

mm 310mm 12

20012010103)102(1013333333max =???????===EI Gl v Δst st 则动载荷系数

63

10

40211=?++=d K 2.静载荷作用下的应力与变形

如图14-7所示,悬臂梁受静载荷G 作用时,最大正应力发生在靠近固定端的截面上,其值为

2.5MPa MPa 20012010210166G 2

332max max =?????===bh l W M ζst 而最大挠度发生在自由端,即 mm 310Δv st stmax =

= 于是,此梁的最大动应力与最大动挠度分别为

15MPa 6MPa 2.5σdmax =?=

20mm 6mm 3

10v dmax =?= 2.水平冲击

重量为G 的重物以水平速度v 撞在直杆上,

如图14-9所示。若已知杆的抗弯刚度EI 为常数,

而抗弯截面系数为W ,试求杆内的最大正应力。

此问题不属于自由落体冲击,因而一些相关

的公式,需要根据冲击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关系重

新推导。

设杆件受到的水平方向的冲击力为F d ,其

作用点的相应位移为d ?,则杆件的变形能为

2

d d d ΔF U = 而重物在冲击过程中早有动能损失,其值为

22v g

G T =

于是,这时的能量转换关系为 222v g

G ΔF d d = 如设沿冲击方向,即水平方向,作用静载荷G 时,其作用点的相应位移为st ?,对于线弹性体则有下述关系存在

d st

d d K ΔΔG F == 将这一关系式,代人上面的能量转换关系式,并经整理后得

st d

g Δv K 2

2= 舍去无意义的负根,得水平冲击时的动载荷系数为

st

d g Δv K 2

= 此杆在静载荷G 作用下,其作用点的相应静位移为

EI

Gl Δst 33

= 而杆内的最大静应力为

W

Gl W M ζst ==

max max 于是,杆内的最大动应力为 gl

GEI W v W Gl EI Gl g v ζK ζst d d 3332max max ===

例14-4 图14-10(a)中所示的变

截面杆a 的最小截面与图14-10(b)所

示的等截面杆b 的截面相等,在相同

的冲击载荷下,试比较柱两杆的强度。

两杆的材料相同。

解 在相同的静载荷作用下,两

杆的静应力st σ相同,但杆a 的静变形

a st

Δ;显 然小于杆b 的静变形b st Δ,则杆a 的动应力必然大于杆b 的动应力。而且杆a 的削弱部分的长度s 越小,则静变形越小,就更加增大了动应力的数值。

从公式(14-7)、式(14-9)都可看到,在冲击问题中,如能增大静位移st ?,就可以降低冲击载荷和冲击应力。这是因为静位移的增大表示构件较为柔软,因而能更多地吸收冲击物的能量。但是,增加静变形st ?应尽可能地避免增加静应力st σ,否则,降低了动载荷系数d K ,却又增加了st σ,结果动应力未必就会降低。汽车大梁与轮轴之间安装叠板弹簧,火车车厢架与轮轴之间安装压缩弹簧,某些机器或零件上加上橡皮座垫或垫圈,都是为了既提高静变形st ?,又不改变构件的静应力。这样可以明显地降低冲击应力,起很好的缓冲作用。

由弹性模量较低的材料制成的杆件,其静变形较大。所以如用弹性模量较低的材料代替弹性模量较高的材料,也有利于降低冲击应力。但弹性模量较低的材料往往许用应力也较低,所以还应注意是否能满足强度条件。

上述计算方法,省略了其它形式能量的损失。事实上,冲击物所减少的动能和势能不可能全部转变为被冲构件的变形能。所以,按上述方法算出的被冲构件的变形能的数值偏高,由这种方法求得的结果偏于安全。

14.3.3 其它类型的冲击问题

为了进一步掌握冲击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关系,现在讨论几例工程中常见的冲击问题。图14-11所示吊索的一端悬挂着重量为G 的重物,另一端绕在绞车的鼓轮上。已知吊索的横截面面积为A ,弹性模量为E ,重物以匀速v 下降。当吊索的长度为l 时,绞车突然刹住,试求吊索内的最大正应力。

此例与前面问题的差别就在于,刹车前吊索已经受到静载荷G 的作用,产生了静变形st ?,并且已经储存了变形能/2Δst st G U =。因此,如设吊索最终变形为d ?,相应的载荷为d F ,则由图14-11知,吊索在冲击过程中所储存的变形能为

2

2st d d d G ΔΔF U -= 则重物在这一过程中,损失的能量有动能

22v g

G T =

及势能 )ΔG(ΔV st d -=

于是,这时的能量转换关系为

)ΔG(Δv g

G G ΔΔF st d st d d -+=-2222 再借助于

d st

d d K ΔΔG F == 即可求得此时的动载荷系数为

st

d g Δv K 2

1+= 吊索在静载荷G 作用下的静应力与静变形分别为

AE

Gl ,ΔA G ζst st == 于是,突然刹车时吊索中的最大动应力为

A

G )gGl AEv (A G )g Δv (ζK ζst st d d 2211+=+== 例14-5 若例14-2中的AB 轴在A 端突然刹车(即A 端突然停止转动),试求轴内最大动应力。设切变模量G =80GPa 。轴长l =lm 。

解 当A 端刹车时,B 端飞轮具有动能。固而AB 轴受到冲击,发生扭转变形。在冲击过程中,飞轮的角速度最后降低为零,它的动能T 全部转变为轴的变形能U d 。飞轮动能的改变为

22

1ωI T x = AB 轴的扭转变形能为 p

d d GI l T U 22=

由T U =d 解出扭矩 l GI I ωT p

x d =

轴内最大切应力为 2

m a x t p x t d d lW GI I ωW T η== 对于圆轴 A )πd (πd W I t p 2163223

42=?= 所以 Al

G I ωηx d 2max = 可见扭转冲击时的最大动应力max d τ与轴的体积有关。体积Al 越大,max d τ越小。把 巳知数据代入上式,得

MPa 3171MPa 1

)1050(1080105.02102333max =???π????π=--d η 与例14-2比较.可知这里求得的max d τ是在那里所得最大切应力的396倍。对于常用钢材,许用扭转切应力约为][τ=80~100MPa ,上面求出的max d τ已经远远超过了许用

应力。所以对保证轴的安全来说,冲击栽荷是

十分有害的。

例14-6 横截面积为A 1,弹性模量为E 1,

长度为l 1,单位体积重量为γ的匀质等直杆1以

水平速度v 与等直杆2相撞,如图l0-12所示。

若杆2的长度为l 2,横截面积为A 2,弹性模量

为E 2,试求两杆中的最大动应力。

解 在这一冲击过程中,两杆都将产生变

形,因而两杆都储存了变形能。如设两杆之间

的冲击力为F d ,则2杆的变形能为

2

22222E A l F U d d = 这时,1杆将受到沿轴线均匀分布的惯性力的

作用, 图14-12所示,其集度为

1

l F p d = 于是,任意横截面上的轴力为故其变形能为

111211201621

E A l

F E A dx F U Nd Nd l d ==?

而这两部分变形能都是由1杆的动能转换而来的。在这一冲击过程中,l 杆损失的动能为

2112v g

γl A T =

于是,由T U U d2d1=+解出冲击力 )g E A l E A l (γv l A F d 2

221112113+= 固两杆的最大动应力分别为

11A F ζd d =,2

2A F ζd d = 14.4 冲击韧度

在静载荷下塑性较好的构件,受冲击载荷作用时塑性降低。变形速度越高,材料越呈现脆性。尤其是构件存在应力集中以及在低温下,脆性断裂的危险性更大。

材料抵抗冲击的能力由材料的冲击试验确定。我国目前采用的标准试件是两端简支中央具有切槽的弯曲试件图14-13。

x l F px F d Nd 1

==

图14-13

冲击试验时,将U 型切槽试件放置于冲击试验机的支架上,切槽位于受拉一侧,图14-14(b),试验机的摆锤从一定高度下落并将试件撞断,图14-14(a),撞断试件所消耗的功等于试件所吸收的能量。将此功W 除以切槽处最小截面面积A ,定义为材料的冲击韧度,用)J/mm (2k α表示,则

A

W αk = 14-13) 在冲击试件上开U 形槽是为了在切槽附近产生高度应力集中,使切槽附近区域吸收较多的冲击能量。为此,有时采用V 形切槽试件图14-13(b)。采用V 形切槽试件进行试验时,其冲击韧度用冲断试件时摆锤所作的功来表示,而不除以切槽处的横截面面积。

材料的冲击韧度k α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图14-15表示低碳钢的冲击韧度和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由图可见,在C o 40-附近,低碳钢的冲击韧度急剧降低,材料变得很脆,一般称之为冷脆现象。使冲击韧度急剧降低的温度称为转变温度。

图 14-14 图14-15

有些金属材料,如铜、铝合金和某些合金钢的冲击韧度k α变化很小,其冷脆现象不明显。

在选择受冲击构件的材料时,应根据设计规范的要求,材料在最低使用温度下应具有某一冲击韧度值,以防止发生脆性断裂。

习 题

14-1 长度为l ,重量为G ,横截面面积为A 的均质等直杆,水平放置在一排光滑的辊子上,杆的两端受轴向力F l 和F 2作用,且F 2>F 1。试求杆内的正应力沿杆长的变

化规律(设滚动摩擦可以忽略不计)。

14-2 桥式起重机上悬挂—重量G=50kN 的重物,以匀速度v = l m/s 向前移 (在图中,移动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当起重机突然停止时,重物像单摆一样向前摆动。若梁为14号工字钢,吊索横截面面积2

4m 105-?=A ,试问此时吊索内及梁内的最大应力增加多少?设吊索的自重以及由重物摆动引起的斜弯曲影响都忽略不计。

14-3 飞轮的最大圆周速度v =25m/s ,材料的密度是7.26kg /m 3。若不计轮辐的影响,试求轮缘内的最大正应力。

14-4 冲击试验机的摆锤CD 可绕水乎轴AB 旋转。在试验前摆锤置于图示位置,然后使它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已知F =250N ,r=0.75m ,l =0.25m ,d =20mm 。试求由摆锤的惯性力在AB 轴内所引起的最大弯曲正应力的数值。杆CD 及轴AB 的自重略去不计,角度α可认为接近于零。

14-5 在直径为100mm 的轴上装有转动惯量I =0.5kN.m.s 2的飞轮,轴的转速为300r /min 。制动器开始作用后,在20转内将飞轮刹停,试求轴内最大切应力。设在制动器作用前,轴已与驱动装置脱开,且轴承内的摩擦力可以不计。

14-6 图示钢轴AB的直径为80mm,轴上有一直径为80mm的钢质圆杆CD,CD 垂直于AB,若AB以匀角速度ω=40rad/s转动,材料的许用应力[σ]=70MPa,密度为7800kg/m3,试校核AB轴及CD杆的强度。

14-7 圆轴AD以等角速度ω转动,在轴的纵向对称平面内,于轴线的两侧装有两个重量均为G的偏心球。试求图示位置时,轴内的最大弯矩。

14-8 卷扬机开动时,鼓轮旋转,将重物G=40kN以加速度a=5m/s2向上提升,鼓轮重量为4kN,直径1.2m,其回转半径ρ=450mm,轴长l=1m,许用应力[σ]=100MPa,设鼓轮的两端可视为铰支,试按第三强度理论设计轴的直径。

14-9 用同一材料制成长度相等的等截面与变截面杆,二者最小截面相同。问二杆承受冲击的能力有无不同?为什么?

14-10 若冲击高度、被冲击物、支承情况和冲击点均相同,问冲击物重量增加一倍时冲击应力是否也增大一倍?为什么?

14-11 设重物G在距梁的支座B为l/3处的D点,自高为H处自由落下,梁的EI及弹簧系数C均为已知,试求梁受冲击时最大的动应力和动变形。

14-12 图示钢杆的下端有一圆盘,其上放置一弹簧。弹簧在1kN的静荷作用下缩短0.625mm。钢杆直径d=40mm,l=4m,许用应力[ ]=120MPa,E=200GPa。今有重量为G=15kN的重物自由下落,试求其许可高度H,又若无弹簧,则许可高度将等于多大?

14-13 直径d=300mm、长为l=6m的圆木桩,下端固定,上端受重W=2kN的重锤作用。木材的E1=10GPa。试求下列三种情况,木桩内的最大正应力:

(1)重锤以静载荷的方式作用于木桩上;

(2)重锤从离桩顶0.5m的高度自由落下;

(3)在桩顶放置直径为150mm、厚为40mm的橡皮垫,橡皮的弹性模量E2=8MPa。重锤也是从离橡皮垫顶面0.5m的高度自由落下。

14-14 一个700N体重的跳水运动员,设从300mm高处落到跳板上,跳板尺寸如图所示,E=10GPa,试求跳板中的最大弯曲应力。

14-15 如图安置一废的灰铸件,未能将其冲断,为了将其冲断,试述可能的措施

色调-色相-色阶-色偏-对比度-饱和度等基本概念

色调,色相,色阶,色偏,对比度,饱和度等基本概念 调整图像 1.色阶 在色阶里可以调整图像的暗调,中间调和高光.以校正图像的色调范围和色彩平衡.常用于修改曝光不足和过度的照片. 2.自动色阶 可以将图像中最暗的像素变黑,最亮的像素变白,并在黑白之间扩展中间色调.一般使用它来调整缺乏明显对比度的图像.但是它有可能影响色彩平衡. 3.自动对比度 可以自动调整图像中的颜色的总体对比度.它不会单独调某个通道,所以不会引入或消除色偏,可以使高光显得更亮,暗调显得更暗. 4.自动颜色. 它以在图像查找得到的图像的高光和暗调的平均色来得到图像的对比度.并且自动设置图像中的中性灰色像素来调整图像的色彩平衡.可以用于校正色. 5.曲线 与色阶相似,它也是调整图像的整个色调范围,不同的是,曲线是用0-255色阶范围内的任意点来调整图片的,因而,利用曲线工具调整色调更精确,更细致. 6.色彩平衡 可以简单快捷的调整图像的阴影区,中间色调和高光区的色彩平衡.不过它只是能做精略的调整,若要精确调整图像中各色彩的成分,还是需要执行曲线和色阶. 7.亮度对比度. 可以调整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 8.色相饱和度 可以调整整个图像或单个颜色成色的色相,饱和度和亮度.色相就是颜色,每一种颜色都叫做一种色相,比如红色,绿色都是一种色相,饱和度就是颜色的纯度.亮度就是明暗了. 9.去色. 执行色命令,将彩色照片转换为相同颜色模式下的灰度模式,去色命令只对当前图层或图像中选区进行转化,不改变图像的模式. 10.替换颜色 可以在图像中选取特定颜色的图像范围,然后替换该颜色,相当于先使用色彩范围选定某个区域,然后使用色相饱和度命令调整该区域. 11.可选颜色 只对当前选择的颜色做改变,其他的不改. 12.通道混合器 通过输出的通道颜色来给图像做颜色调整. 13.渐变映射 将相等的图像灰度范围映射到指定的渐变填充色,就像是渐变完全融合到图像中一样.而不是单纯的叠加上去. 14.反相

景观设计主题与概念要点

【公园篇】 湿地公园 与鱼共乐,忘情山水——无锡五蠡湖 生长型的湿地——新疆克拉玛依东湖公园 以力学策略为向导的Xochimilco 生态公园 “边界共生”——沈阳浑河湿地公园 现代简约风的典范——悉尼5 号湿地生态设计与景观设计水力设施与园区景观和谐共处——查普尔科湖百年纪念公园旋转、继承——Laagland 公园 互动式的流水景色——默塞德公园 “地球天书”——大鹏半岛地质公园 修复与保护——铁岭莲花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二期设计方案穿越时空的绿廊——张家口城西河湿地公园 蓝河之心——石河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梦幻中国风——光明新城中央滨河公园 滨水公园 漕运文化与当代生活的交融——京杭大运河北京通州城市段滨海旅游风情带——南澳月亮湾海岸带景观改造深化设计蜿蜒的生态景观——多伦多当河下游滨水公园

“人在画中以作画”——内蒙古锡林浩特锡林湖景观规划 雄鹰落地,诗意飞行——天津空港加工区东西湖及中心广场景观江山依旧多娇——融侨?淮安环岛公园景观设计 城市与艺术,运动与生态——融侨公园景观设计 都市活力长廊——融侨江南水都?南滨江景观设计 极简风格与历史轨迹的统一——悉尼Pirrama 公园 再造城市滨水景观:东莞石龙绿道公园设计 多种唯一性原则——福州滨江马尾东江滨公园 “绿色海洋”的农耕景观——河北省徐水县滨河公园 都市生态商务花园——重庆永川兴龙湖总体景观概念规划 “一心、一岛、一环”——东营荟萃园 大地艺术式的造景——江宁河定桥城市公园 网趣生境,荡漾乐活——吴江市顾家荡景观方案设计 飘落的“绿色丝带”——波托马克河滨水公园 美学式滨水设计——东南佛斯港湾滨水公园一期工程 环境正义的呼唤者——猎人角滨水公园 对大地的记忆——长崎海滨公园 水边的梦幻桥——里肯公园 城市复兴的完美畅想——BP 公司遗址公园

景别

第一节电视景别的作用及其分类 一、景别——被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 二、景别的分类: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中全景、中景、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5) 通常有两种分类方法: 一种是:以不同景别所具有的结构方式为标准,凡表现一个相对完整的事物或一个相互紧密联系的事物的整体画面为全景画面。 一种是:以成年人身体标准为尺度,以表现或截取人体部位多大范围来划分景别。 景别的作用: 1、景别的变化带来了视点的变化,它能满足观众从不同的视距不同的视角观看景物的心理要求。 2、景别的变化使画面表现被摄主体的范围发生变化,它使画面在再现或表现被摄对象时具有了更加明确的指向性。 3、景别的变化是形成影片节奏的变化因素之一。影响节目节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景别的变化是其中重要的一点 4、两极景别对被摄景物和物体超距离,超比例的表现具有某种移情作用。所谓两极景别——大远景和大特写 第二节远景(抒情) 一、远景——表现开阔场面空间的画面,它是景别中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 二、远景画面的功用 1、远景画面呈现的视野开阔,包容的景物范围大,画面容量也大,可以同时提供较多的视觉信息,注重对景物和事件的宏观表现。 2、远景画面视野开阔,场面壮观,对事件和景物有一种量的冲击和震撼。量,一是事物数目的量,二是空间范围上的量。 3、以景物为主体的远景画面具有借景抒情的意味。 4、远景不仅可以写景,而且也是写人的景别。 5、片子中多用远景作为开篇或结尾画面。 三、拍摄远景画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拍摄远景画面要有一定的长度。

2 、拍摄时以追求画面的总体效果为主,构图时从大处着眼,重点处理好景物在画面中所呈现的主要线条、色调和影调。注意画面的整体结构和气势。 3、远景画面的构图时要经营好地平线在画面中的位置,并注意地平线的水平。 4 、镜头运动速度一般放慢,要平稳、均匀。 5 、多选逆光、侧逆光且注意选择前景。 总结: 远景具有广阔的视野,常用来展示事件发生的时间、环境、规模和气氛。比如表现开阔的自然风景、群众场面、战争场面等 一般重在“取势”,不细琢细节。在远景画面中,不注重人物的 远景除了表现规模、气氛、气势之外,还可以表现一定的意境。远景画面,包容的景物多,时间要长些。一般不少于10秒。 第三节全景(交代) 一、全景——表现成年人的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画面 二、全景画面的功能 1、表现一个事物或场景的全貌(表现一物体的完整形象)使观众对所表现的事物和场景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2、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 3、通过人物形体动作的表现,揭示人物内心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4、表现特定环境中的特定人物 5、在一组蒙太奇镜头组接中,全景画面具有某种定位作用。 三、拍摄全景画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确保主体形象的完整 2、由于全景画面集纳的造型表现元素最多,要注意各元素间的关系,防止喧宾夺主。 3、全景画面往往是该场景的拍摄总角度,全景镜头要先拍。 总结: 全景用来表现场景的全貌或人物的全身动作,用于表现人物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全景画面,主要表现人物全身,活动范围较大,体型、衣着打扮、身份交代的比较清楚,环境、道

动载荷的概念及分类

第14章动载荷 14.1 动载荷的概念及分类 在以前各章中,我们主要研究了杆件在静载荷作用下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计算问题。所谓静载荷就是指加载过程缓慢,认为载荷从零开始平缓地增加,以致在加载过程中,杆件各点的加速度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并且载荷加到最终值后不再随时间而改变。 在工程实际中,有些高速旋转的部件或加速提升的构件等,其质点的加速度是明显的。如涡轮机的长叶片,由于旋转时的惯性力所引起的拉应力可以达到相当大的数值;高速旋转的砂轮,由于离心惯性力的作用而有可能炸裂;又如锻压汽锤的锤杆、紧急制动的转轴等构件,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内速度发生急剧的变化等等。这些部属于动载荷研究的实际工作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只要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虎克定律仍适用于动载荷下应力、应变的计算,弹性模量也与静载下的数值相同。 动载荷可依其作用方式的不同,分为以下三类: 1.构件作加速运动。这时构件的各个质点将受到与其加速度有关的惯性力作用,故此类问题习惯上又称为惯性力问题。 2.载荷以一定的速度施加于构件上,或者构件的运动突然受阻,这类问题称为冲击问题。 3.构件受到的载荷或由载荷引起的应力的大小或方向,是随着时间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这类问题称为交变应力问题。 实践表明:构件受到前两类动载荷作用时,材料的抗力与静载时的表现并无明显的差异,只是动载荷的作用效果一般都比静载荷大。因而,只要能够找出这两种作用效果之间的关系,即可将动载荷问题转化为静载荷问问题处理。而当构件受到第三类动载荷作用时,材料的表现则与静载荷下截然不同,故将在第15章中进行专门研究。下面,就依次讨论构件受前两类动载荷作用时的强度计算问题。 14.2 构件作加速运动时的应力计算 本节只讨论构件内各质点的加速度为常数的情形,即匀加速运动构件的应力计算。 14.2.1 构件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设吊车以匀加速度a吊起一根匀质等直杆,如图14-1(a)所示。杆件长度为l,横截面面积为A,杆件单位体积的重量为 ,现在来分析杆内的应力。 由于匀质等直杆作匀加速运动.故其所有质点都具有相同的加速度a,因而只要在每质点上都施加一个大小等于其质量m与加速度a的乘积、而方向与a相反的惯性力,则整个杆件即可认为处于平衡状态。于是这一动力学问题即可作为静力学问题来

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基础知识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概述 1.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的概念光从物体反射到人的眼睛所引起的一种视觉心理感受。色彩按字面含义上理解可分为色和彩,所谓色是指人对进入眼睛的光并传至大脑时所产生的感觉;彩则指多色的意思,是人对光变化的理解。 1)常用色彩名词 三原色绘画色彩中最基本的颜色为三种即红、黄、蓝,称之为原色。这三种原色颜色纯正、鲜明、强烈,而且这三种原色本身是调不出的,但是它们可以调配出多种色相的色彩。间色有两个原色相混合得出的色彩,如黄调蓝得绿、蓝调红得紫。 复色将两个间色(如橙与绿、绿与紫)或一个原色与相对应的间色(如红与绿、黄与紫)相混合得出的色彩。复合色包含了三原色的成分,成为色彩纯度较低的含灰色彩。 2)其他色彩名词 对比色色相环中相隔120度至150度的任何三种颜色。 同类色同一色相中不同倾向的系列颜色被称为同类色。如黄色中可分为柠檬黄、中黄、橘黄、土黄等,都称之为同类色。 互补色色相环中相隔180度的颜色,被称为互补色。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互为补色。补色相减(如演练配色时,将两种补色颜料涂在白纸的同一点上)时,就成为黑色;补色并列时,会引起强烈对比的色觉,会感到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如将补色的饱和度减弱,即能趋向调和。 3)色彩的基本因素 光源色有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室内光、室外光、人造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称之为光源色。一般在物体亮部呈现。 固有色自然光线下的物体所呈现的本身色彩称之为固有色。但在一定的光照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固有色会产生变化,对此初学色彩者要特别注意。固有色一般在物体的灰部呈现。 环境色物体周围环境的颜色由于光的反射作用,引起物体色彩的变化称之为环境色。特别是物体暗部的反光部分变化比较明显。 4)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是色彩最显着的特征,是不同波长的色彩被感觉的结果。光谱上的红、橙、黄、绿、青、蓝、紫就是七种不同的基本色相。 明度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的差别,它取决于反射光的强弱。它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一种颜色本身的明与暗,二是指不同色相之间存在着明与暗的差别。 纯度也称彩度、艳度、浓度、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 其他色彩名词 5)色彩的调和 光源色调和 在带有明显光源色的影响下,统一染上光源色所构成的色彩调和。

论全国性法律的概念和分类

論全國性法律的概念和分類 王 禹? 一、全國性法律是《香港基本法》和 《澳門基本法》規定的特有概念 全國性法律是《香港基本法》和《澳門基本法》特有的法律概念。如《香港基本法》第18條規定:“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的法律為本法以及本法第八條規定的香港原有法律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全國性法律除列於本法附件三者外,不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凡列於本法附件三之法律,由香港特別行政區在當地公佈或立法實施。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徵詢其所屬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意見後,可對列於本法附件三的法律作出增減,任何列入附件三的法律,限於有關國防、外交和其他按本法規定不屬於香港特別行政區自治範圍的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宣佈戰爭狀態或因香港特別行政區內發生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不能控制的危及國家統一或安全的動亂而決定香港特別行政區進入緊急狀態,中央人民政府可發佈命令將有關全國性法律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 如《澳門基本法》第18條規定:“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實行的法律為本法以及本法第八條規定的澳門原有法律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全國性法律除列於本法附件三者外,不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實施。凡列於本法附件三的法律,由澳門特別行政區在當地公佈或立法實施。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徵詢其所屬的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意見後,可對列於本法附件三的法律作出增減。列入附件三的法律應限於有關國防、外交和其他依照本法規定不屬於澳門特別行政區自治範圍的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宣佈戰爭狀態或因澳門特別行政區內發生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不能控制的危及國家統一或安全的動亂而決定澳門特別行政區進入緊急狀態時,中央人民政府可發佈命令將有關全國性法律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實施。” 另外,《香港基本法》附件三和《澳門基本法》附件三就以“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全國性法律”和“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全國性法律”為標題,並指出,“下列全國性法律,自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起由香港特別行政區在當地公佈或立法實施”和“下列全國性法律,自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起由澳門特別行政區在當地公佈或立法實施。” 二、全國性法律的定義 全國性法律的概念讓我們容易想起憲法裏的“地方性法規”的概念。如憲法第100條規定,“省、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和它們的常務委員會,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第67條第(8)項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撤銷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權力機關制定的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和決議。這裏說的地方性法規是指省級地方的地方性法規,地方性法規是在省級地方的行政區域內生效,後來中國地方性法規又擴展到較大的市也有權制定地方性法規,這裏的地方性法規是指較大的市的地方行政區域範圍內生效。因此,對比地方性法規的概念,我們可以給全國性法律的概念下一個初步的定義,是指在全國範圍內生效的法律。 然而,《澳門基本法》第18條第2款明確指出,“全國性法律除列於本法附件三者外,不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實施。”《澳門基本法》附件三就明確列舉了“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全國性法律”。因此,全 ?澳門理工學院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副教授級研究員

景观的概念与效应

景观的概念与效应 杨 帆 (国家林业局中南院,湖南长沙 410014) 摘 要:分析了景观及相关概念的关系,介绍了景观构成的内容和结构,并论述 了景观效应中境界、意境、人景效应的联系,有助于加深对景观的认识,为设计中科学地运用景观效应打下基础。 关键词:景;景观范畴;景观构成;景观效应中图分类号:S759.9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3-6075(2000)02-0040-04 景观规划设计的核心是景观资源的调查、认识、评价、开发、组织。景观资源是由景观、景点、景物等组成的,这些概念都是由景产生的。因此,我们必须先弄清楚“景”及其相关术语的内函。 1 景的概念 什么是景呢?它是作为客观存在的物体,必须有可以引起兴致、意趣的光、形、色及其内函对人产生信息刺激,即客体除自然属 性外具有较多的社会属性,并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跃入人们的眼帘;其次是人们接受这种外部刺激时能够作出认识反映,在头脑中形成具有审美情趣反应的形体图象,才能构成“景”。所以,景是具有一定形体的外因和可以感知的内因所产生的刺激与反应,二者缺一不可。如张家界的金鞭岩,为高达300多m 的石峰,其高大挺拔,气势雄伟的形象,是景的外因。石峰的科学内含是石英砂岩经大自然千万年的风化所形成,石峰因形似古代鞭子而附会上秦始皇“赶山鞭”的神话传说等就是景的内因。 与“景”相关的有景物、风景、景象、景致、风光、景观、景色等概念,它们是由于景所处的环境和周围介质的变化,以及景的内函中所具有的色、象、趣等要素所引起的形式心理效应所产生的。景与所在大环境联系成一体构成风景、风光;在环境景物相互烘托下呈现的景物,常称作景色;景物随时空媒体的变化显现的风 貌称作景象;其所含情趣之多少称作景致;景观则泛指具有审美价值的景物。如金鞭岩石峰与岩下的金鞭溪,旁边的神鹰护鞭、醉罗汉石峰以及天空天象等环境联成一体就是风景;在溪流、树林、远山、天空等衬托下金鞭岩峰显示的雄伟秀丽便是景色;金鞭岩及环境随季节、晴雨、早晚时间变化所呈现的不同风貌,如晨昏的霞彩辉映、秋日的红叶点染、雾天的虚幻漂浮等就是景象;金鞭岩形似古代鞭子,隐含的神话传说及游人因此产生的文化联想,便是金鞭岩的景致情趣。 2 景观范畴 风景景观的范畴包括景观资源、景物、景素、景观、景点、景区等概念。按照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的术语解释,其定义如下。 1)景观资源:指在森林公园范围内,可构成景观并具有观赏、文化、科考价值的一切资源,内含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如张家界的峰林、幽谷、森林、野生动物等属自然景观资源;朝天观、清风亭、六奇阁等建筑及区内的神话传说属人文景观资源。 2)景物:指具有观赏、科学文化价值的 ? 04?第19卷第2期2000年5月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CEN TRAL SOU TH FOREST INV EN TOR Y AND PLANN IN G Vol.19 No.2 May.2000

法的概念、本质和基本特征

第六部分法律——第二十六章法的一般原理 第六部分法律 第二十六章法的一般原理 本章知识点 【知识点一】法的概念、本质和基本特征 【知识点二】法律规则的逻辑构成和分类 【知识点三】法的制定和法律解释 【知识点四】法的功能和效力 【知识点一】法的概念、本质和基本特征 建议关注法的类型、本质、基本特征。 (一)法的概念 1.法是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维护、巩固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具有普遍效力的行为规范体系。 2.法的类型 (二)法的本质 1.法的阶级性:法反映的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和共同意志。 2.法的国家意志性:只有通过合法的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统治阶级意志才能成为法。 3.法的物质制约性:法最终决定于构成物质关系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三)法的基本特征 1.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特殊强制性。 2.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3.法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4.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标志。 5.法在国家权利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具有普遍性。 6.法是具有严格程序规定的规范。 【经典例题】 【例题·单选题】(2016年)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法的本质可以概括为阶级性、国家意志性和物质制约性等多个方面,但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法最终决定于()。 A.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B.统治阶层的意志 C.国家的意志 D.多数公民的意志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法的本质。法最终决定于构成物质关系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知识点二】法律规则的逻辑构成和分类 建议关注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的区别、法律规则的分类。 (一)法律规则的逻辑构成 【例如】酒类经营者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并应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予以明示,违反规定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两千元以下罚款。 2.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区别 (1)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 (2)并不是所有的法律条文都直接规定法律规则。 (3)不是每一个法律条文都完整地表述一个规则或只表述一个法律规则。 【例如】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二)法律规则的分类

色调的概念

一、色调的分类 配色的一般规律为:任何一个色相均可以成为主色(主色调),与其它色相组成互补色关系、对比色关系、邻近色系和同类色关系的色彩组织。 二、各色调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通过图示直观的理解色点间关系的分类,如图2。然后再详细地分析不同关系的色调组合在一起的色彩视觉,心里效果。 图2

(1)互补的关系 在24色色相色环中彼此相隔十二个数位或者相距180度的两个色相,均是互补色关系。互补色结合的色组,是对比最强的色组。使人的视觉产生刺激性、不安定性。如果配合不当,容易产生生硬、浮夸、急躁的效果。因此要通过处理主色相与次色相的面积大小,或分散形态的方法来调节、缓和过于激烈的效果。 图3是一组橙蓝互补色对比的色组,橙色面积大而且加入辅助色红色,起了主导色调的作用,效果既艳丽、辉煌又安然,恰列好处。 图3 (2)对比色关系 色项环中相距135度或者彼此相阳八几个数位的两色,为对比色关系,属中强对比效果的色组。色相感鲜明,各色

相互排斥,既活泼又旺盛。配色时,可以通过处理主色与次色的关系而达到色组的调和,也可以通过色相间秩序排列的方式,求得统一和谐的色彩效果。图4属中明调,正是这种秩序排列形式的应用。 图4 (3)邻近色关系 色相环中相距90度,或者相隔五六个数位的两色,为邻近色关系,属中对比效果的色组。色相间色彩倾向近似,冷色组或暖色组较明显,色调统一和谐、感情特性一致。图5为蓝紫红调色组,是明色调邻近色对比关系。

图5 (4)同类色关系 色相环中相距45度,或者彼此相隔二三个数位的两色.为同类色关系,属弱对比效果的色组;同类色色相主调十分明确,是极为协调、单纯的色调。图6为蓝绿调色组,组成恬静柔美的效果。 图6 三、色调的象征意义及欣赏 1.鲜明的纯色调(v) 纯色调是由高纯色相组成的色调,每一个色相个性鲜明,具有挑战性、令人振奋、赏心悦目。强烈的色相对比意味着年轻、充满活力与朝气。下面我们欣赏几幅纯色调的图片。如图7.

各种景别镜头的定义

一、景别镜头 景别 为了让人们在银幕上看到想要看的表现对象不同的距离、不同角度的形态,就产生了镜头的不同景别。景别主要是指摄影机同被摄对象间的距离的远近,而造成画面上形象的大小。景别的大小也同摄影镜头的焦距有关。焦距变动,视距相应发生远近的变化,取景范围也就发生大小的变化。景别的运用是影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手段。为了塑好鲜明的影视形象,要求创作者根据人物的主次、剧情的需要、观众的心理,处理好景别的大小远近。景别的划分没有严格的界限,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为了使景别的划分有个较统一的尺度,通常以画面中人物的大小作为划分景别的参照物。如画面中无人物,就按景物与人的比例来参照划分。 1.远景 摄影机远距离拍摄事物的镜头。镜头离拍摄对象比较远,画面就开阔,景深悠远。此种景别,能充分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空间,可以用来抒发感情,渲染气氛,创造某种意境。《黄土地》中的远景,人物都处理得很小,表现了人对自然的一种受制与无奈。远景中视距最远的景别,称为大远景。它的取景范围最大,适宜表现辽阔广袤的自然景色,能创造深邃的意境。 2.全景 出现人物全身形象或场景全貌的镜头。此种景别的视野相对小些,既能看清人物又可看清环境,故可以表现人物的整体动作以及人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展示一定空间中人物的活动过程。它常常用来拍摄人物在会场、。课堂、集市、商场等一定区域范围中的动作,是塑环境中的人或物的主要手段。《牧马人》中用远景展示主人公许灵均选定的生活环境后,用全景描叙了他下放劳动发行的过程。在绿色的摹草原上,牧群在蠕动,一个40岁左右的牧马人仰天躺在草地上听着富有苍凉的敕勒川之歌,使这个已生活了20年的主人公更富有造型性,表现力。 3.中景 显示人物膝盖以上部分形象的镜头。此种景别的人物占有空间的比例增大,观众能看清人物的形体动作,并比较清楚地观察到人物的神态表情,从而反映出人物的内心情绪。在影视作品中是使用较多的基本景别。中景在主要表现人物的同时,也提供人一定的活动范围,如房间的一隅,院落的一角等。一部影视镜头的成功一与否,主要看中景的运用处理。《红樱桃》中许多场景的奥地利精心审慎设计,其中女主人公楚楚坦诚直白自己身世一场最突出。整场戏大多用了中景、大中景来拍摄。开始时楚楚用俄语讲述编造的故事后来,女教师要求她讲实情时,经历坎坷的楚楚再也编不下去,久积心头的悲痛、仇恨、哀怨齐涌心头,她转用母语动情地叙述起身世来。此时创作者用了一个近乎静止的中长镜头把人物难以觉察的细微表情准确鲜明地记录下来。观众也在不知不觉中和镜头视点合一,在情感上认同,进入,成为身临其境的体验者。

动载荷的概念及其分类

第35讲教学方案 ——动载荷(Ⅰ)

第十四章 动载荷 §14-1 动载荷的概念及其分类 1.动载荷的概念 前面各章讨论的都是构件在静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及位移计算。静载荷是指构件上的载荷从零开始平稳地增加到最终值。因加载缓慢,加载过程中构件上各点的加速度很小,可认为构件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加速度影响可略去不计。动载荷是指随时间作明显变化的载荷,即具有较大加载速率的载荷。一般可用构件中材料质点的应力速率( dt d σσ=? )来表示载荷施加于构件的速度。实验表明,只要应力在比例极限之内,应变与应力关系仍服从胡克定律,因而,通常也用应变速率( dt d εε=? )来表示载荷随时间变化的速度。一般认为标准静荷的 min /)~.(3010=?ε ,随着动载荷 ? ε 的增加,它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越趋明显。对金属材料,静荷范围约在 s /~241010--?=ε ,如果 s /210-?≥ε ,即认为是动载荷。 2.三类动载荷问题: 根据加载的速度与性质,有三类动荷问题。 (1) 一般加速度运动(包括线加速与角加速)构件问题,此时?ε还不会引起材料力 学性能的改变,该类问题的处理方法是动静法。 (2) 冲击问题,构件受剧烈变化的冲击载荷作用。?ε 大约在 s /~101 ,它将引 起材料力学性能的很大变化,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工程上采用能量法进行简化分析计算。 (3) 振动与疲劳问题,构件内各材料质点的应力作用周期性变化。由于构件的疲劳 问题涉及材料力学性能的改变和工程上的重要性,一般振动问题不作重点介绍,而将专章介绍疲劳问题。 §13-2 构件作等加速运动时的应力计算 1.动应力分析中的动静法 加速度为 a 的质点,惯性力为其质量 m 与 a 的乘积,方向与a 相反。达朗贝尔原理指出,对作加速度运动的质点系,如假想地在每一质点上加上惯性力,则质点系上的原力系与惯性力系组成平衡力系。这样,可把动力学问题在形式上作为静力学问题处理,这就是动静法。

色彩的基础概念

色彩的基础概念 色彩构成(Interaction of color ),可以理解为色彩的作用,是在色彩科学体系的 基础上,研究符合人们知觉和心理原则的配色。配色有三类要素:光学要素(明度、色相、纯度),存在条件(面积、形状、肌理、位置),心理因素(冷暖、进退、轻重、软硬、朴素华丽),设计的时候运用逻辑思维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产生恰当的色彩构成。最优秀的配色范本是自然界里的配色,我们观察自然界里的配色,通过理性的提炼最终获得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一、色彩构成三原理 1 1 )色彩的印象方面 指从自然界的色彩效果入手去发现色彩的规律,对我们的视觉造成心理的反应。 A、有色彩表现温度感肌理效果。 B、体现喜怒哀乐。 c、用色彩表现抽象效果。 d、色的表现方式:属于色彩心理表达各种色彩对人的心理有不同的感受。 2 2 )色结构方面 美的结构是决定美的独立形式,是一种内在的色彩之间的关系表现。 A、缺乏象征性真实和没有感人印象的视觉艺术效果。 B、缺乏视觉的准确性和没有感人力量的象征。 C、缺乏结构象征和视觉力量其感情效果也只会被局限在表面的感情表现。 3 3 )色彩构成的原则 图形色和底形色:图形色要有前进感,底形色要有后退感,取绝于色彩的明度、纯度。A、色彩的明度、纯度面积,图形色要比底形色更为明亮、鲜艳,明度、纯度比底形色 略高一些。图形色和底形色的明度、纯度不能太接近。 B、面积明亮颜色稍少一些,暗的稍大一些。 C、色的平衡:有单纯视觉感强的感觉,属对称平衡;面积方向大小形状相互平衡属非 对称平衡。 二、色彩定义 在黑暗中色彩消失。我们四周不管是自然的或人工的物体,都有各种色彩和色调。这些 色彩看起来好像附着在物体上。然而一旦光线减弱或称为成为黑暗,所有物体都会失去各自的色彩。 我们看到的色彩,事实上是以光为媒体的一种感觉。色彩是人在接受光的刺激后,视网 膜的兴奋传送到大脑中枢而产生的感觉。 1 1 )牛顿的光谱 光是电磁波,能产生色觉的光只占电磁波中的一部分范围。而其中人类可以感受到的范 围(可见光),是780 毫米到380 毫米之间。太阳光属于可见光,牛顿第一次实验时,利用 菱镜分散太阳光,形成光谱。 2 2 )单色光和复合光 这种分散的光谱,即使再一次透过菱镜也不会再扩散,称为单色光。我们日常所见的光,

什么是色调

什么是色调?色调有哪些基本类别? 色调的概念,首先被应用在音乐之中,是指音乐上高低长短配合成组的音,是其相互间一种关系。而用于色彩构成中的色调,则是指色彩运用的主旋律,也就是指画面色彩的总倾向,如绿色调的静物、黄土色调的高原风景等等。 在色彩写生构成画面中,色彩调子往往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有人指出“能够鸣响的是色调,而不是颜色,在自然里没有颜色只有色调”。可以说,色调是一种独特的色彩形式,它在表现色彩主题情调创造、意境渲染、传达情感上是不可缺少的,它能迅速而直观地使人受到感染而产生联想,看画人的情绪与注意力往往首先被画面的色调所控制。同时,不同色调画面往往会给人以不同感受和不同情调意境。所以掌握好色调是控制画面色彩、情调、意境的第—步。在色彩写生中,色调不统一就会产生色调紊乱,调子定得准确与否必将直接影响画面效果。 色彩构成中的色调种类很多,在此我们尽可能全面地介绍给大家,使之能理解与掌握。当然这种调子的分类是相对而言的,或者说是相比较来分析的。

就色彩明度倾向而言有: 高明色调:有明朗、清新、轻柔之感中明色调:有含蓄、稳重、明确之感低明色调:有深沉、凝重、神秘之感 就色彩冷暖倾向而言有: 冷色调:有文静、理性、透明之感暖色调:有热烈、活泼、浑厚之感中性色调:有介于冷暖色凋之间之感

就色彩色相倾向而言有: 红色调:有兴奋、华丽、刺激之感绿色调:有柔顺、平静、典雅之感蓝色调:有深邃、幽雅、清澈之感 就色彩纯度倾向而言有: 高纯色调:有兴奋、华丽、活泼之感中纯色调:有浑厚、凝重、丰富之感低纯色调:有稳重、朴素、含蓄之感 就色彩的对比度而言有: 强对比色调:有明快、兴奋之感 弱对比色调:有含蓄、优雅之感

景观设计主题与概念

景观设计主题与概念【公园篇】 湿地公园 与鱼共乐,忘情山水——无锡五蠡湖 生长型的湿地——新疆克拉玛依东湖公园 以力学策略为向导的Xochimilco生态公园 “边界共生”——沈阳浑河湿地公园 现代简约风的典范——悉尼5号湿地生态设计与景观设计 水力设施与园区景观和谐共处——查普尔科湖百年纪念公园 旋转、继承——Laagland公园 互动式的流水景色——默塞德公园 “地球天书”——大鹏半岛地质公园 修复与保护——铁岭莲花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二期设计方案 穿越时空的绿廊——张家口城西河湿地公园 蓝河之心——石河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梦幻中国风——光明新城中央滨河公园 滨水公园 漕运文化与当代生活的交融——京杭大运河北京通州城市段 滨海旅游风情带——南澳月亮湾海岸带景观改造深化设计 蜿蜒的生态景观——多伦多当河下游滨水公园 “人在画中以作画”——内蒙古锡林浩特锡林湖景观规划 雄鹰落地,诗意飞行——天津空港加工区东西湖及中心广场景观

江山依旧多娇——融侨?淮安环岛公园景观设计 城市与艺术,运动与生态——融侨公园景观设计 都市活力长廊——融侨江南水都?南滨江景观设计 极简风格与历史轨迹的统一——悉尼Pirrama公园 再造城市滨水景观:东莞石龙绿道公园设计 多种唯一性原则——福州滨江马尾东江滨公园 “绿色海洋”的农耕景观——河北省徐水县滨河公园 都市生态商务花园——重庆永川兴龙湖总体景观概念规划 “一心、一岛、一环”——东营荟萃园 大地艺术式的造景——江宁河定桥城市公园 网趣生境,荡漾乐活——吴江市顾家荡景观方案设计 飘落的“绿色丝带”——波托马克河滨水公园 美学式滨水设计——东南佛斯港湾滨水公园一期工程 环境正义的呼唤者——猎人角滨水公园 对大地的记忆——长崎海滨公园 水边的梦幻桥——里肯公园 城市复兴的完美畅想——BP公司遗址公园 移动公路,靠近自然——哈德逊滨河公园南区总体规划1-4期 漂浮的花园——永宁公园 滨水之上的一片绿洲——Light公园 城市前沿的草坪——巴尔的摩内陆港西岸公园 经典都市奇迹再现——Queens West滨水公园总体规划&Gantry Plaza State Park(一期工程)几何形状定义的休闲空间——Union Point滨水公园 现代元素与历史元素的纽带——喀什哈马海滨公园 机场跑道上的全新地貌——希腊Hellenikon城市公园

景别的分类和作用 (2)

景别得分类与作用 由于电影、电视表现得主要对象就是人,因此,划分景别得一般标准就是以成年人身体为标准尺度,以画面表现出人体部位多大范围来划分景别。在没有人物得画面中,仍以成年人与被摄物体得大致比例作为划分景别得依据。△例如:一辆完整得汽车被认为就是全景画面,而一只完整得手表画面则被认为就是特写镜头。 1、远景 远景一般表现广阔空间或开阔场面得画面。如果以成年人为尺度,由于人在画面中所占面积很小,基本上呈现为一个点状体。 远景视野深远、宽阔,主要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与开阔得场景与场面。远景画面还可分为大远景与远景两类。大远景主要用来表现辽阔、深远得背景与渺茫宏大得自然景观,像莽莽得群山、浩瀚得海洋、无垠得草原等。 远景得画面构图一般不用前景,而注重通过深远得景物与开阔得视野将观众得视线引向远方,要注意调动多种手段来表现空间深度与立体效果。所以,远景拍摄尽量不用顺光,而选择侧光或侧逆光以形成画面层次,显示空气透视效果,并注意画面远处得景

物线条透视与影调明暗,避免画面得平板一块,单调乏味。 远景就是电视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得一种景别。一般表现比较开阔得场景与场面。 作用: ①远景可以提供较多得视觉信息; ②远景呈现出极其开阔得空间与壮观得场面; ③远景以景物为主,借景抒情; ④远景也就是写人得景别; ⑤远景常用于开篇或结尾; 远景画面注重对景物与事件得宏观表现,力求在一个画面内尽可能多地提供景物与事件得空间、规模、气势、场面等方面得整体视觉信息。提供广阔得视觉空间与表现景物得宏观形象就是远景画面得重要任务,讲究“远取其势”。 在电视片中常以远景镜头作为开篇或结尾画面,或作为过渡镜头。 2、全景 全景一般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得画面。全景画面能够完整地表现人物得形体动作,可以通过对人物形体动作得表现来反映人物内心情感与心理状态,可以通过特定环境与特定场景表现特定人物,环境对人物有说明、解释、烘托、陪衬得作用。

问卷调查法的概念和种类

第十章问卷调查法 第一节问卷调查法的概念和种类 一、什么是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也称问卷法,它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是标准化调查,即按照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问卷所进行的调查。 (2)问卷调查一般是间接调查,即调查者不与被调查者直接见面,而由被调查者自己填答问卷。 (3)问卷调查一般是书面调查,即调查者用书面提出问题,被调查者也用书面回答问题。 (4)问卷调查一般是抽样调查,即被调查者是通过抽样方法选取的,而且调查对象一般较多。 (5)问卷调查一般是定量调查,调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 二、问卷调查法的种类(学生自学) 问卷调查,按照问卷填答者的不同,可分为自填式问卷调查和代填式问卷调查。其中,自填式问卷调查,按照问卷传递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报刊问卷调查、邮政问卷调查和送发问卷调查;代填式问卷调查,按照与被调查者交谈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访问问卷调查和电话问卷调查。 报刊问卷调查,就是随报刊传递分发问卷,请报刊读者对问卷做出书面回答,然后按规定的时间将问卷通过邮局寄回报刊编辑部。 邮政问卷调查,就是调查者通过邮局向被选定的调查对象寄发问卷,请被调查者按照规定的要求和时间填答问卷,然后在通过邮局将问卷寄还给调查者。 送发问卷调查,就是调查者派人将问卷送给被规定的调查对象,等被调查者填答完后再派人回收调查问卷。 访问问卷调查,就是调查者按照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当面提出问题,然后再由调查者根据被调查者的口头回答来填写问卷。

第二节问卷的设计 一、问卷的一般结构 问卷一般由卷首语、问题与回答方式、编码和其他资料四个部分组成。 (1)卷首语。它是问卷调查的自我介绍信。卷首语的内容应该包括:调查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选择被调查者的途径和方法,被调查者的希望和要求,填写问卷的说明,回复问卷的方式和时间,调查的匿名和保密原则,以及调查者的名称等。为了能引起被调查者的重视和兴趣,争取它们的合作和支持,卷首语的语气要谦虚、诚恳、平易近人,文字要简明、通俗、有可读性。卷首语一般放在问卷第一页的上面,也可单独作为一封信放在问卷的前面。 (2)问题和回答方式。它是问卷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调查询问的问题、回答问题的方式以及对回答方式的指导和说明等。 (3)编码。就是把问卷中旬问的问题和被调查者的回答,全部)转变为A,B,C…或a, b ,c…等代号和数字。 (4)其他资料。包括问卷名称、被访问者的地址或单位(可以是编号)、访问员的姓名、访问开始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访问完成情况、审核员的姓名和审核意见等。 有的自填式问卷还有一个结束语。结束语可以是简短的几句话,被调查者的合作表示真诚感谢;也可稍长一点,顺便征询一下对问卷设计和问卷调查的看法。 二、问题的种类、结构和设计原则 调查所要询问的问题,是问卷的主要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必须弄清楚问题的种类、问题的结构和设计问题应该遵循的原则。 (一)问题的种类 问卷中要询问的问题,大体上可分为四类: (1)背景性的问题,主要是被调查者个人的基本情况,它们是对问卷进行分析研究的重要依据。 (2)客观性问题,是指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各种事实和行为。 (3)主观性问题,是指人们的思想、感情、态度、愿望等一切主要世界观状况方面的问题。 (4)检验性问题,为检验回答是否真实、准确而设计的问题。这类问题,一般安排在问卷的不同位置,通过互相检验来判断回答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四类问题中,背景性问题是任何问卷都不可缺少的。因为,背景情况是对被

色彩的概念

色彩的概念 光从物体反射到人的眼睛所引起的一种视觉心理感受。色彩按字面含义上理解可分为色和彩,所谓色是指人对进入眼睛的光并传至大脑时所产生的感觉;彩则指多色的意思,是人对光变化的理解。 1)常用色彩名词 三原色:绘画色彩中最基本的颜色为三种即红、黄、蓝,称之为原色。这三种原色颜色纯正、鲜明、强烈,而且这三种原色本身是调不出的,但是它们可以调配出多种色相的色彩。 间色:有两个原色相混合得出的色彩,如黄调蓝得绿、蓝调红得紫。红十黄=橙黄十蓝=绿蓝十红=紫

复色:将两个间色(如橙与绿、绿与紫)或一个原色与相对应的间色(如红与绿、黄与紫)相混合得出的色彩。复合色包含了三原色的成分,成为色彩纯度较低的含灰色彩。橙十绿=橙绿(黄灰) 对比色:色相环中相隔120度至150度的任何三种颜色。 同类色:同一色相中不同倾向的系列颜色被称为同类色。如黄色中可分为柠檬黄、中黄、橘黄、土黄等,都称之为同类色。 互补色:色相环中相隔180度的颜色,被称为互补色。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互为补色。补色相减(如演练配色时,将两种补色颜料涂在白纸的同一点上)时,就成为黑色;补色并列时,会引起强烈对比的色觉,会感到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如将补色的饱和度减弱,即能趋向调和。

3)色彩的基本因素 光源色 有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室内光、室外光、人造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称之为光源色。一般在物体亮部呈现。 固有色 自然光线下的物体所呈现的本身色彩称之为固有色。但在一定的光照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固有色会产生变化,对此初学色彩者要特别注意。固有色一般在物体的灰部呈现。 环境色 物体周围环境的颜色由于光的反射作用,引起物体色彩的变化称之为环境色。特别是物体暗部的反光部分变化比较明显。 4)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

各种主流色彩模式及其概念

第01章各种主流色彩模式及其概念 §1.01 RGB色彩模式: 1、RGB=RED、GREEN、BLUE三原色,即是R(red)、G(green)、B(blue)。 2、色彩通道和图像通道概念上不完全相同。 3、RGB值的多少代表亮度,各有256级,范围是0—255。数值越小,表示亮度越小;数值越大,表示亮度越高。 4、红色互补色为青色,绿色互补色为紫色,蓝色互补色为黄色。 亦即:红色对青色、绿色对洋红色、蓝色对黄色。 5、计算任意颜色的互补色,可用255分别减去其它RGB值即可。 6、单独增加R成份,图偏红;增加G成份,图偏绿;增加B成份,图偏蓝。 7、RGB模式是显示器的物理色彩模式。这就意味着无论在软件中使用何种色彩模式,只要是在显示器上显示的,图像最终是以RGB方式出现的。因此使用RGB模式进行操作是最快的,因为电脑不需要处理额外的色彩转换工作。当然这种速度差异很难察觉,只是理论上的。 §1.02 灰度色彩模式: 1、灰度色是在RGB数值相等的情况下出现。 2、灰度色也分为256级。 3、灰度色通常的表现方式为百分比,范围0%-100%。 这个百分比是以纯黑为基准的百分比,与RGB正好相反,百分比越高颜色越偏黑,百分比越低颜色越偏白。 4、灰度色的百分比与RGB数值换算:256*(100%-灰度百分比)=RGB数值,比如18%的灰度等于82%的RGB亮度。 §1.03 图像通道: 1、图像通道:指在RGB模式下一副完整的图像,是由红、绿、蓝三原色作为单独的通道组成的。红色绿色蓝色三个通道缺一不可,通道存在、亮度为零和不存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如果通道调板中没有显示出缩览图,可以右键点击调板中蓝色通道下方的空白处,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小或中或大。 3、最顶部的RGB不是一个通道,而是代表三个通道的总合效果。如果关闭了红色绿色蓝色中任何一个,最顶部的RGB也会被关闭。点击了RGB后,所有通道都将处在显示状态。 4、通道中的纯白,代表了该色光在此处为最高亮度,亮度级别是255。通道中的纯黑,代表了该色光在此处完全不发光,亮度级别是0。也可以这样记忆:在通道中,白(或较白)代表光明的、看得见的、有东西。黑(或较黑)代表黑暗的、看不见的、没东西。 通道中介于纯黑纯白之间的灰度,代表了不同的发光程度,亮度级别在1—254之间,灰度中越偏白的部分,表示色光亮度值越高,越偏黑的部分则表示亮度值越低。 5、通道是整个Photshop显示图像的基础,是通道改变了图像,而不是图像改变了通道。 §1.04 CMYK色彩模式: 1、CMYK:指印刷品色彩模式,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印刷的。 2、CMYK的含义:C—青色(Cyan),M—洋红(品红色Magenta)、Y—黄色(Yellow)、K—黑色(black)。 而K取的是black最后一个字母,之所以不取首字母,是为了避免与蓝色(Blue)混淆。从理论上来说,只需要CMY三种油墨就足够了,它们三个加在一起就应该得到黑色。但是由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