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面的秘密》课堂实录4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面的秘密》课堂实录4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面的秘密》课堂实录4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面的秘密》课堂实录4

《水面的秘密》课堂实录

1、学生通过观察满杯水、半杯水、水龙头上的水滴等产生的不同现象,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并初步感知水的表面存在奥秘,能针对水面现象提出问题。并能通过观察、猜想、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做出合理的解释。

2、引领学生关注身边生活现象,并善于思考;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学生通过“硬币装水”“往盛满水的杯子中放曲别针”等活动,加深对水的表面张力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1、规范操作,认真观察水的表面张力。

2、理解水的表面张力。

教学准备

烧杯、硬币、滴管、量筒、水槽、曲别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微课学习收获

师:同学们,课前我们通过微视频了解了关于水面的一些秘密,能谈谈你都有哪些收获吗?

生1:试管中的水不满时,水面是凹下去的。

生2:水龙头上的水滴像个球形。

师:你能说一说满满一杯水时水面是什么样子的吗?

生3:水杯中的水满满的时,水面是凸起来的。

师:还有哪位同学来交流一下。

生4:往装满水的杯子里能放8枚曲别针。

生5:往装满水的杯子里能放13枚曲别针。

……

生6:硬币上可以装水。

生7:硬币上可以装12滴水。

生8:硬币上可以装15滴水。

生9:我往硬币上滴水,水马上就洒出来了。

师:你用滴管往硬币上装水,水立即就撒出来了。能说说你是怎么用滴管的吗?

师:这位同学用滴管的方法对吗?

师:谁能说说应该怎样正确使用滴管?

生10: 用中指与无名指夹住橡皮胶头和玻璃管的连接处,将拇指和食指放到胶头上。

生11:往硬币上滴加液体时滴管要保持垂直,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胶头。……

师:看来呀,咱们同学对正确使用滴管的方法掌握的还不错。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水面的秘密。(板书)

二、合作探究,观察现象

(一)出示滴管,演示滴管的用法。

师演示滴管的正确用法。

(二)大胆猜想,实验探究

1、往硬币上滴水

(1)、(出示硬币)提出问题:

师:这枚硬币上可以装水吗?怎么装?能装多少呢?

(2)、生猜测。

生:还能装水,用滴灌往硬币上滴水。

生:能装10滴。

生:能装20滴

……

(3)、请学生讨论实验应该注意什么?讨论后汇报。

生:动作要轻,边滴边数,看能滴入多少滴水?

生:注意随时观察水面的变化?

(4)、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5)、实验结束,汇报结果。

生:硬币上可以装12滴水。

生:硬币上可以装15滴水。

生:硬币上可以装20滴水。

生:硬币上可以装18滴水。

……

师:提出问题:在水还没有从硬币上溢出来之前水面是什么样子的呢?

(6)、学生汇报:

生:水的表面是鼓起来的。

生:水的表面是凸起来的。

(7)、教师总结: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证明了水的表面有张力。

2、自由活动:进一步感受水的表面张力

(1)、请学生往装满水的杯子里放曲别针,并猜测放多少曲别针水会溢出来?

师:现在杯子里都装满水了,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曲别针,在水不外溢的情况下,你认为还可以放入曲别针吗?

生1:可以

生:……

师:既然你们认为能放,请你们在小组内猜测一下杯子里最多能放多少枚?并将你猜测的结果写在表格里。

(2)猜想假设

学生猜测并将结果写在表格里,并汇报猜想。

生猜测:3根、5根、10根……

(3)制定方案

师:怎样才能知道你的猜想是否准确呢?

生:亲自动手试一试。

师:在实验验证的过程中,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

生1:不能碰到桌子。

生2:放的时候要小心。

生3:要边放边数放了多少枚。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老师也给同学们提几个建议。(出示课件:温馨提示。让一名学生来读)

①动作要轻,不能晃着杯子,边放边数,看能放入多少枚曲别针?

②注意随时观察水面的变化?

(4)、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5)、实验结束,汇报结果。

师:好,下面请各组同学汇报一下你们的验证结果。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模版

小学一年级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空气 单元教学目标 1、能用感官观察并描述出空气的特点。 2、能说出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透明、 能够流动的气体,我们周围都有空气。 3、激发学生探究空气的欲望。 教学重点:探究空气的特点 教学难点:空气能够流动。 教学材料准备分组材料:保鲜袋、橡皮筋、气球、烧杯(250ML)、粉笔、泥块、海绵、毛巾 演示材料:打气筒、气球、水槽 1 找空气 教学过程 一、猜谜 1、让学生猜谜语: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变化多,我们的生命离不了。 2、引出课题:空气在哪里?是什么样呢? 二、找空气 1、要研究空气,先要找到空气,你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 生汇报 2、组织学生收集空气。 到小组想去的地方用保鲜袋收集空气。 通过在不同的地方找空气,让学生初步体会我们周围有空气。 三、观察空气 1、提出问题:空气找到了,小组讨论并汇报实验方法,你用什么方法观察它? 2、分组观察,通过亲身的观察和感受,学生用眼、耳、舌头等感官非常自然轻松地来了解空气的特点。

没有味道,没有气味。 小结:空气没有颜色、透明的、 3、感受空气的流动性:观察空气并汇报观察结果。 学生活动,先将气球吹涨,再对着自己的手或脸放气。你有什么感觉?说出自己的感受。 4、归纳: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透明、没有味道、没有气味、能够流动的一种气体。 四、到处有空气 1、空气是我们的眼睛看不见的你有什么办法知道空气的存在呢?个别回答并演示方法。 开拓学生思维,例如你怎样证明这个气球里有空气呢? 观察实验现象。 2、演示实验:将气球放进水中。 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个别回答 4、出示实验材料,你猜它们里面有空气吗?怎样证明? 学生填写猜测,引导学生学习证明空气存在的方法。 放手让学生探究,物体里有无空气。 4、小组讨论并回答。分组实验并填写实验现象及判断结果。 汇报实验结果,有不同结果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记录习惯。可以重做一次。 五、小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 2、回家之后,将今天的海绵或别的物体里面有空气的实验做给爸爸妈妈看。回答让学生对所学东西做个回顾。使学生将科学带回生活中,也引起家长对科学的注意和重视。 3 纸风车 教学目标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全册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经历观察,记录食物,统计分析、找规律,根据不同标准对食物进行简单分类的过程;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积极参与讨论,初步掌握调查记录食物的方法。对食物进行分类的过程中学习辨证地看问题,意识到分类的标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3、科学知识:发现一天所吃的食物的问题和规律,能够用多种方法对食物进行归类。教学准备:了解我们常吃的食物,搜集有关食物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我们这儿有个习惯,碰到熟人都会问:“吃过了吗?”来打招呼,老师也想和同学们打个招呼:“你们早饭吃过了吗?“那你们早饭吃了几种食物啊?” 2、老师:你们早饭就吃的很丰富,相信昨天一天吃的就更加丰富了,愿意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吗? 3、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我们一天的食物(出示课题)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我们的食物有哪些 1、师:那么我们的食物有哪些呢,要研究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怎么做。学生交流(要把我们吃的食物记录下来,进行研究。)我们首先要把昨天一天吃的食物记录下来,想一想应该怎样记?(学生发言:可能说到按早餐、中餐、晚餐、零食) 2、提出记录要求:(课件出示温馨提示:记录要实事求事,不要遗漏。按早餐、中餐、晚餐、其他来记录。统计出小组内一天共吃了几种食物。 (学生记录、老师巡视) 3、交流:哪个小组先来交流一下你们昨天一天的食物?(投影展示2个小组的食物记录表) 问:通过刚才的交流你们有没有发现每天吃的食物有没有规律和问题? 4、小结:我们一天要吃几十种食物,一天中吃的最多是等,每餐都吃的是。 活动二:给食物分类 1、整理食物,提出要求:刚才我们发现一天的食物中有很多的相同食物,我们把这些食物整理一下好吗?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很多小卡片,请小组边讨论边把食物记录在卡片上,每张卡片写一种食物,各组推荐一个同学用水彩笔写,把字尽量写得大一点、工整一些,看哪一组最先完成?边整理边讨论怎样交流才能让其他同学听清楚? 2、学生分组整理、讨论。 3、一小组上前尝试汇报交流(把食物贴在黑板上)说说理由 4、师:刚才的小组把食物分成了几类,用分类的方法对食物进行统计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分类关键是什么?(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教师指导) 5、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确定一个分类标准,对食物进行分类。 6、再次汇报交流,请用不同分类方法的小组汇报,师适时补充板书 7、小结:我们给食物进行分类可以有多种方法,可以按个人的喜好分、食物的结构分、按味道分、按食物的来源分、可以按生活习惯分等,不管怎样分,只要在同一次分类的过程中保持分类标准的统一性都是可以的。 8、教师引导:植物类的食物和动物类的食物你们还可以怎样进行分类。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套教案

杯子变热了 【教学目标】 1.能针对热现象提出问题;能提出探究热传递的途径的大致思路并实施探究实验;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结果。 2.愿意合作与交流,体验合作的愉快;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教学重难点】 能提出探究热传递的途径的大致思路并实施探究实验。 【教学准备】 酒精灯、铁架台、三脚架、铁片、铁棒、试管夹、火柴、凡士林、杯子、热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杯子)师:我这里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都装有水,下面找几个同学来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 生:一个凉一个热。 师:同学们都感觉出了这个杯子热,那么它里面装的是热水。 师:你是怎么感觉到热的? 生:用手摸的。 师:你摸的是里面的水吗? 生:摸的杯子。 师:没有直接接触里面的热水,怎么就能感觉到杯子热了呢? 生:热传到杯子的里面,又经过杯子传到杯子的外面,又传到我们的手上。 师:同学们都感觉到了热可以通过杯子传到我们手上。(板书:热——传递)那么热究竟是怎样通过像杯子这样的物体传递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热在物体中是怎样传递的?(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师:科学课上研究这个问题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生:做实验。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根铁棒和一张铁片,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这两样物体都可以传热。那我们就用它们来看一看热在铁棒中是怎样传递的?在这张铁片中是怎样传递的?为了便于大家研究还准备了一些其他的实验材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介绍实验材料:铁架台、三脚架、试管夹、铁条、铁片、凡士林(有一定的粘性,遇热会融化)、小木棒、火柴、酒精灯。 师介绍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你用过酒精灯吗?请仔细看老师是怎样使用的。(教师演示) 师:看清楚了吗?酒精灯的使用可以分这几个步骤,同学们自己再看一看。 师:下面请大家说着找一位同学上来再做一次,谁愿意来试一试?(学生演示) 强调:熄灭时必须用灯帽;从侧面盖上灯帽;盖两次。 师:看来大家都会用了。还要注意酒精灯的火焰,有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的温度最高,所以要用外焰给物体加热。 师:除了要正确使用酒精灯,你觉得在实验中还需要注意什么? 生:加热时不要用手摸铁片;不要把酒精灯碰倒…… 师:同学们都意识到了在实验中要注意安全。我也想提醒大家。 学生动手操作,得出结论。 师:下面你能不能选择合适的材料想一个小实验,看一看热在铁棒或者铁片中是怎样传递的?请大家先在小组里想一想,说一说。(学生讨论)师:有办法了吗?看来今天的这个问题对同学们来说有些困难,没关系,老师给大家一些提示。(出示方法)大家可以参考这几种方法再结合你们刚才所想的,再商量商量看看有没有好的办法了?(学生讨论) 师:这回有好办法了吗?好,那就先选择一种方法试一试,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在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现在开始吧!(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师:现在哪个小组愿把你们的方法和发现给大家说一说? 学生汇报。 方法一:在铁棒的一端加热,这端的温度会变高,这时小棒没有掉下来说明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1、蚂蚁 教学目标: 1、知道像蚂蚁、蝴蝶、蝗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3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观察并描述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能根据观察的动物特征,运用归纳、概况的方法,分析结果,总结昆虫的共同特征。 3、乐于尝试运用多种资料、多种思路制作昆虫模型。 4、通过学习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自己总结归纳出昆虫的共同特征,并能判断一些常见动物是否是昆虫。 教学准备:放大镜、羽毛、泡沫塑料、牙签、课件、学生搜集到的有关蚂蚁方面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谜语:身体虽不大,力气可不小,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团结又互助,勇敢又勤劳。)生回答:蚂蚁。 师:看来同学们对蚂蚁并不陌生,这个谜语主要是说了蚂蚁的生活习性,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课、《蚂蚁》。(板书课题:1、蚂蚁)二、探究新知

师:老师让同学们回家搜集有关蚂蚁的资料,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蚂蚁的知识。教师适时给予评价。 师:老师还布置大家回去捉蚂蚁进行观察,完成任务了吗?你们在观察的时候遇到困难了吗?哪位同学来说一下?学生汇报,师生交流教师提供观察工具,培养皿和放大镜。 向学生介绍放大镜的使用方法:使用的时候要用手握住放大镜的手柄,调整至合适大小为止,不能用手直接去触摸放大镜的镜片。 告诉学生在观察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课件出示:蚂蚁的身体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把观察到的身体特点记录在观察表里,也可以画下来。 1、小组观察。 师:每个小组选3只蚂蚁,分工合作。 学生分小组观察,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 师:哪个小组派代表到前面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观察结果。 (学生汇报的可以是共性的,也可以是某一只特有的)。 师课件展示:蚂蚁的身体结构图。 师:蚂蚁的身体分为三部分,这是头部,这是胸部,这是腹部。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3、再次观察。 通过观察蚂蚁发现蚂蚁的身体结构特征后,再次观察不同蚂蚁,寻找共同特征。(课件出示几种蚂蚁,红蚁、行军蚁、蜜罐蚁。)请你选择

2020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单元试题及答案-全册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测试卷 班级姓名得分 一、我会填。 1.要精确测定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它一般主由、 和三部分构成。通常所用的温度计,单位是,用字母来表示。 2.温度计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 3.空气受热时体积会,受冷时体积会,这说明空气有的性质。 4.把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时,液柱会,放入冷水中液柱会。 5. 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温度计,读书时眼睛要。 6.固体、液体、气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在相同情况下,受热膨胀的体积变化的最明显,受热膨胀的体积变化的较明显, 受热膨胀体积变化的最不明显。 7.踩瘪了的乒乓球,只要没有破,用热水一烫就能鼓起来,这是因为乒乓球内的空气受热的缘故。 8. 零摄氏度写作,零下20摄氏度写作。 二、我会选。 1.有经验的电工拉电线时,应该是( ) A.冬天的时候拉得松一些,夏天的时候拉得紧一些 B.冬天的时候拉得紧一些,夏天的时候拉得松一些 C.夏天和冬天拉得一样紧 2.在小喷泉的实验中,把瓶子放进热水中,会产生喷泉,原因是:() A.瓶内空气受热膨胀 B.瓶内液体受热膨胀 C.瓶子受热膨胀 3.做空气热胀冷缩的实验时,装空气的容器应该是()的。 A. 密封 B. 敞开 C.都可以 4.宁得太紧的塑料瓶打不开时,可以把瓶盖部分放入(),使瓶盖膨胀,就容易拧开。 A.开水中 B.冷水中 C.都一样 5.自行车胎爆裂现象,多发生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三、我会判断。 1.不同的材料的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 2.铁路上的铁轨之间留有一定的缝隙,是为了防止铁轨受热时因膨胀而

损坏。() 3.水结冰,体积会缩小。() 4. 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对人们的生活有害无益。( ) 5. 因为任何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破了的乒乓球用热 水烫一下也可以鼓起来。 () 四、我来告诉你。 1.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既能帮人们做事,又有一定破坏作用,你能举个人们在生活中利用这一性质做事的例子吗?人们为了防止热胀冷缩的破坏作用的例子呢? 2.冬天经常会出现钢笔帽拧不开的现象,你是用什么方法拧开的呢?说说其中的道理。 五、实验研究。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的性质。那么气体是否也具有这样的性质呢?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试题3

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试题姓名班级 一、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我们周围有空气。() 2、观察动物时,不要伤害小动物。() 2、荷花开在冬季,梅花开在夏季。()4、土壤是植物的家。() 5、树上结了好多苹果,浪费一个没关系。() 6、喜欢吃竹子的是金丝猴() 6、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8、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动物的义务() 9、所有固体中都有空气()10、我们能通过蚊香的烟,看到空气的流动() 10、羽绒服里面的空气要比毛衣里面的多()12、水中有空气() 13、纸风车能转动,是因为空气流动() 14、制作小挂钩前先设计设计,会制作的更精巧() 15、银杏树叶像扇子,春天绿,秋天黄。()16、番茄酱是人加工出来的产品()17小挂钩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18、土壤是动植物的家() 19、山、河流、动植物、房子是自然世界的东西。20、动植物都属于生物() 二、我会选 1、要使风车转得更快,可以()A、到风大的地方 B、到风小的地方 2、蚯蚓喜欢()A、干土 B、湿土 3、小动物和妈妈不一样的()A、小狗 B、小羊 C、蚕 4、主要靠飞行的动物是()A、鹅 B、鸡 C、蝙蝠 5、蚂蚁不喜欢吃()A、白糖 B、面包C、胡萝卜 6、说法错误的是()A、减少私家车出行,绿色公交。 B、鸳鸯爸爸有漂亮的羽毛。 C、银杏树叶冬天是绿色的。 7、里面有空气的()A、毛巾B、木块C、玻璃球D、冰糖E、蛋糕 8、没有利用空气的()A、救生圈B、帽子C、风车 9、不是水和空气相同点的()A、透明B、看不见C、能流动 10、风车转动跟空气哪个特点有关()A、没有颜色B、没有气味C、能流动 11、说法错误的是()A、人类和动植物都离不开空气B、空气和水都透明 C、空气除了人类和动植物需要,没有其他利用价值

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四年级8-15班的科学课。通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不足之处:由于科学专职教师不够和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匆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通过这几天的接触,我发现有些学生发言不积极,表现欲望差,今后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1.本册教科书遵循《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注意选择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基础的、适于开展探究活动的内容;在能力培养上,注意了层次上的变化,较三年级的要求有所提高。打破“知识切块”式组建单元的做法,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动物王国》《冷与热》《天气与气候》《水的三态变化》《位置与速度》《技术与生活》等6个单元,共24个课题。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教会学生科学地对待自然界的事物。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设计:绣惠镇回南小学徐峰 试题编写说明: 编写原则: 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紧扣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注重基本知识与基本能 力的考查,渗透过程与方法的考核,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体要求:正确把握重点难点,注意对教学的正确导向,正确区别要求学生知道理解,探索与运用的的内容。 试卷结构分析: 本试卷类型为四年级期末测试,考试形式为闭卷,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本次命题主要分为填空、判断、选择、知识应用、实验操作。 填空、判断、选择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与判断;知识应用、实验操作题重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等、 其结构类型及分值如下:填空题20 分,判断题10分,选择题28分,知识应用10分,实验操作32分。 试题编写重视新观念、新情境与新材料,注意情境创设、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命题的创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要求考生通过理解,在科学思维的指导下,作出正确分析与判断。从总体上来说难度适中,完全针对老师教学及学生学习实际情况,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灵活应变能力,总之,题目较为新颖、灵活,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注重了学科的能力要求,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从知识体系的把握上入手,考查学生对规律的理解、运用、对比、评价等,题型的设置比较合理。 1、试题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试题具有灵活性,符合了不同认知风格学生的实际,难度也较为适中。 2、试题具有一定的基础性: 试题中,填空题与选择题中的大部分题型,都侧重于基本知识的考查。 3、试题注重了三维目标的整体考查 试题注重了知识技能、探究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目标的考查。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优秀教案全册(完美版)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学习情况简析 经过学前教育的科学学习,基本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初步 的探索能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的由具体转变为抽象。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 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 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五个单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 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体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 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促使学生在“事 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 维技能训练。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建立科学概念,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目标 对待科学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意识到人与 自然要和睦相处,真爱生命。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观察与探究是五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 强化训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四、能力培养侧重点 1.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尊重证据,愿意合作和交流。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单元试题-全册【2020年】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 学校班级姓名等级 一、我会填。 1.要精确测定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它一般主由、 和三部分构成。通常所用的温度计,单位是,用字母来表示。 2.温度计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 3.空气受热时体积会,受冷时体积会,这说明空气有的性质。 4.把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时,液柱会,放入冷水中液柱会。 5. 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温度计,读书时眼睛要。 6.固体、液体、气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在相同情况下,受热膨胀的体积变化的最明显,受热膨胀的体积变化的较明显,受热膨胀体积变化的最不明显。7.踩瘪了的乒乓球,只要没有破,用热水一烫就能鼓起来,这是因为乒乓球内的空气受热的缘故。 8. 零摄氏度写作,零下20摄氏度写作。 二、我会选。 1.有经验的电工拉电线时,应该是( ) A.冬天的时候拉得松一些,夏天的时候拉得紧一些 B.冬天的时候拉得紧一些,夏天的时候拉得松一些 C.夏天和冬天拉得一样紧 2.在小喷泉的实验中,把瓶子放进热水中,会产生喷泉,原因是:() A.瓶内空气受热膨胀 B.瓶内液体受热膨胀 C.瓶子受热膨胀 3.做空气热胀冷缩的实验时,装空气的容器应该是()的。 A. 密封 B. 敞开 C.都可以 4.宁得太紧的塑料瓶打不开时,可以把瓶盖部分放入(),使瓶盖膨胀,就容易拧开。 A.开水中 B.冷水中 C.都一样 5.自行车胎爆裂现象,多发生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三、我会判断。 1.不同的材料的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 2.铁路上的铁轨之间留有一定的缝隙,是为了防止铁轨受热时因膨胀而 损坏。() 3.水结冰,体积会缩小。() 4. 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对人们的生活有害无益。( )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7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 <<土壤里有什么》》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 的事物的形态特征. 2、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 3、知道土壤的构成成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今天同学们都带来了土壤,老师想问一下:这些土壤是从哪里取来的?挖土时肯定会有一些感想或发生一些有趣的事,谁来说说? 二、探究活动 (一)猜想假设 1、学生猜想我们挖来的土壤里有什么。 2、观察:我们可以亲自动手来观察观察土壤,观察是我们常用的一种观察事物的好方法呀! (二)、制定方案 提问:小朋友,你们准备用哪些方法来观察呢?小组商量一下。制定出一个合理的方案来证明你的猜想。 (三)、实施方案 A、观察的时候要仔细,如发现有活的东西,请小心地放入昆虫盒内,因为它们都是有生命的,其它东西可以放在方形盘里。 B、大家一定要分工合作,并作好记录!每一小组要把你们从土壤发现的属于同一类的物体名字写在同一个方框里。 ⑤、学生观察土壤。 (四)、展示交流 ①、请一组派一个代表来交流。(在学生开始交流前,提醒学生要认真听别人的发言,要学会尊重别人。对于第一个上来交流的同学要及时表扬。)把学生带上来的记录表进行实物投影。 学生汇报结束后问:你们为什么要把这些物体放在同一个方框里呢?(板书:植物) 这些物体为什么又要放在同一个方框里呢?(板书:动物) 这些物体又是属于哪一类的?(板书:动、植物遗留物) 还有这些呢?(板书:杂物) ②、还有哪一组也要来向大家介绍你们的发现呢?你们为什么要

把这些物体分成这样四块呢? ③、请没有汇报的小组再进行集体交流。 [对上来交流的学生要及时地进行表扬,这是对学生探究成果的肯定。因为新的标准指出,对学生的评价时机应全程化,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适时对学生作出鼓励性,指导性的评价是必要的。] ④、讲述:大家观察得非常投入,从土壤里发现了这么多的东西,有植物、有动物、有动、植物的遗留物、还有杂物,在这些东西中,哪些是土壤里本来就有的呢?是呀,土壤本来就是小动物们和植物们的家嘛。 ⑤、讲述:在土壤里,有本来就居住在里面的小动物和植物,还有一些外来的东西,是哪些东西呢?它们是怎么来的?所以,我们也把杂物叫做垃圾。我们抛给土壤妈妈的杂物可以多一些,也可以少一些呀,如果我们给土壤妈妈的杂物太多了,会怎样呢? ⑥、讲述:是呀,如果我们乱抛弃废物的话,土壤妈妈还会生病的呢?为了使土壤妈妈的身体能够健康,我们应该为她做些什么呢? 三、自由活动 我们去观察校园里的土壤。 四、拓展活动 搜集、查阅有关土壤形成的资料,摘记其中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做成资料卡。

(完整版)青岛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我们一起学科学 1.走进科学课 一、教学要求: 1、收集有关科学和科技发展的资料,明确科学课研究的对象和学习的知识内容。 2、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3、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初步体会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1、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2、知道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⑴知道哪些科学家的名字? ⑵知道哪些我国科技项目? 2、学习新课; (一)科学课上要做什么? 1、谈话,简述科学的意义,科学课研究的对象。 2、分析科学家取得某项成就的原因。 3、具体说出科学家的哪些精神值得自己学习, (二)活动过程:(1) 1、看书第二页。

2、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等得了什么? 3、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同位互相交流。 4、小组交流自己的阅读结果. (三)活动过程:(2) 1.拿出带来的叶片观看一下,叶子是什么样的? 2.小鱼为何改变了方向?(课本第三页) 3、小组代表说发现。 4、教师小结:我们要从小热爱科学,善于观察与思考,能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答案及追求真理。 四、拓展活动 听科学家的故事。学生互相讲。

2.我的“小问号” 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研究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研究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不同颜色的小动物玩具,图片等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初步感悟 1、师:我们在这么美的大自然中,亲近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秘密。同学们的心情怎么样? 2、组织学生交流。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1、师:老师这儿有几样物品,你能提出小问号吗? 师出示:黄色、红色、绿色的玩具、小车等。谁来提问?学生自由提问(只要学生能够根据物品或者是提示提出问题即可,不管问题有没有答案,问题是否科学,都可以。) 2、师:是啊,小车为什么能跑,青蛙为何能跳,这一个个美丽的小问号是多么有趣啊!我们来说说听听。学生各抒己见。 3、师:我们可以自愿组合成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生分组,选好组长)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要点归纳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要点归纳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活 第1课植物的身体 1、地球上的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多样,现已知道的就30多万种。 一棵完整的植物,一般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 第2课植物的根 1、植物的根根据形状不同可以分为直根系(如香菜)和须根系(如大葱)两种。 2、植物的根的作用:①固定植物、②吸收水分和养分、③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第3课植物的叶 1、植物体内的水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飞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叫做(蒸腾)。 2、叶子的蒸腾作用不仅可以使空气变得湿润,还能促使植物不断地吸收水分和养分。 3、植物的叶子一般都是(绿色)的,这是因为里面含有(叶绿体)。(叶绿体)被称为小小的(绿色“食品加工厂)”。 4、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同时放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叫做(“光合作用”)。 5、叶子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了养料),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养料和氧气)。 第4课植物的茎 1、在树皮里有运输养料的细管,叫(筛管)。筛管是(自上而下)运输养料的。 2、对植物适当实施环割有哪些好处?答:养分在环割处停留,使养分大部分留在枝干部,这样做有利于果实、枝叶的成长。 第5课花和果实 1、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瓣)、(雄蕊)、(雌蕊)和(萼片)四部分。 2、雄蕊由(花药)和(花柱)组成,花药产生(花粉);雌蕊由(柱头)和(子房)组成,子房内有(胚珠)。 3、花要经过授粉才能结出果实,风、蜜蜂、蝴蝶等都可以帮助花传粉。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成的。 第二单元秋冬星空 第6课秋季星空第7课冬季星空1、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座,把星空划分成很多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全天共有(88)个星座。 2、秋季星空中的显著星座有(大熊座)和(仙后座)。 3、大熊座的标志:北斗七星;仙后座的标志:星座中的五颗亮星构成一个“M”形或“W”形。 4、冬季星空上半夜南天显著星座是(猎户座),标志是7颗星。 5、冬季沿猎户座向东南看,全天最亮的恒星是(天狼星)属于大犬座。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材料 第8课木材 1、木材是一种(天然材料),在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要(珍惜木材)。 2、木材的特点:有纹理、有一定硬度、易于切削可方便的制成各种家具、易燃烧、能浮在水上、干燥的木材不导电。 3、(天然材料)指棉花、木材、竹子、煤、石油等(非人工合成)的材料;(人造材料)指塑料、人造革、人造纤维等(人工合成)的材料。 第9课纸 1、(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另外三个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2、在纸发明以前古人曾经用龟甲、兽骨、竹简、木简作书写材料。 3、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了造纸的方法,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这些廉价的原料造出了纸张,这种纸被称为(蔡侯纸)。 4、造纸要用大量的(木材)做原料,还要用大量的(水),所以要注意(节约)每一张纸,因为节约纸张就是(节约能源)。 5、纸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废纸可以(回收再造纸)。 第10课陶瓷 1、陶瓷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个巨大贡献。 2、(中国)是世界上出口陶瓷最早的国家,素有(瓷国)美誉。 3、陶瓷的特点有:坚硬、放在水中沉底、易碎、不导电、不易燃烧、不易导热。 第11课金属 1、金属的特点:有金属光泽、有硬度、有延展性、一般比较耐高温、易导电、放在水中沉底。

(完整版)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

四年级下册实验 实验1 液体的热胀冷缩 (第1课:温度计的秘密)实验器材:平底烧瓶、细玻璃管、橡皮塞、酱油、橙汁、洒精、热水、冷水实验步骤: 1、在三个烧瓶内装满酱油、橙汁、洒精,用插有细玻璃管的橡皮塞把瓶口塞紧,液面就 升到玻璃管内。 2、向两个烧杯内分别倒入适量的热水和冷水。 3、分别将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液面在玻璃管内的变化。 4、分别将烧瓶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冷水中,观察液面在玻璃管内的变化。 实验现象: 将烧瓶放入热水中发现液面在玻璃管内上升,放入冷水中发现液面在玻璃管内下降。 实验结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器材整理: 将废液倒入废液桶,整理器材,归位如 实验2 气体的热胀冷缩 (第2课:自行车为什么爆裂) 【实验材料】锥形瓶、大烧杯、小气球、开水 【实验操作】 1、把小气球的口套在锥形瓶口并用细线扎紧。 2、把锥形瓶放入烧杯后,向烧杯内倒开水。观察气球有什么变化。 3、把锥形瓶从烧杯中取出,观察气球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原来垂下的气球慢慢胀大竖立起来。把锥形瓶从烧杯中取出后,气球乂逐 渐变小。 【实验结论】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注意事项] 1、锥形瓶与气球的连接处不能漏气。 2、锥形瓶可用开口较小、容量较大的其他薄壁玻璃瓶代替。 实验3 固体的热胀冷缩 (第2课:自行车为什么爆裂) 【实验材料】铁架台、固体体胀演示器(金届球、套圈)、洒精灯、盛有冷水的杯子。

1、尝试让金届球穿过套圈。 2、把金届球挂在铁架台上,调整好高度。 3、用洒精灯(外焰)给金届球加热3-5分钟。 4、(迅速)再次尝试让金届球穿过套圈,观察是否能穿过。 5把加热后的金届球放入冷水中,然后穿过套圈,看是否穿过。 【实验现象】金届球加热后就无法穿过套圈了。受冷后则乂能穿过。 【实验结论】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注意事项]对金届球加热的时间,师在课前要多做几次,做到心中有数。 实验4气温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第6课:岩石的风化) 【实验材料】洒精灯、镶子、小块岩石、烧杯、冷水 【实验操作】 1、用镶子夹住一小块岩石在洒精灯上烧一会,然后立即把它放入冷水中,观察有什么变 化。 2、反复做几次,观察这块岩石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岩石的表面出现裂缝,而且裂缝越来越大,甚至一块块往下掉碎石屑。 【实验结论】气温变化会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实验说明:此实验若用已风化过的贞岩,有点裂缝,可节省时间。 链接:当岩石受热时,体积膨胀,由于岩石从表面到内部受热程度不一样,因此整块岩石各部分的膨胀程度也就不同;当岩石受冷时,体积收缩,同样,由于从岩石表面到 岩石内冷的程度不一样,整块岩石各部分收缩程度也就不同。时间长了,岩石各部分总 是涨缩不均,内部结构就会受到破坏,产生裂缝,甚至脱落下碎石屑。 实验5 土壤成分分析实验 (第7课:土壤里有什么) 【实验材料】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洒精灯、火柴、滴管、蒸发血、玻璃片、 一小块土壤 【实验操作】 1、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有什么现象。 2、用玻璃棒搅拌烧杯里的水,然后静置,观察有什么现象。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土壤里有什么》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植物与土壤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土壤与植物的关系学生也有一些的体验,但只是一些笼统的印象,往往不予以详细的研究。本单元以学生熟悉、常见的植物和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让学生通过亲自探究,初步感悟身边处处皆科学,相信自己也能做科学。 本课是《植物与土壤》单元的第一课,以小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经验为基础,主要是使学生亲近土壤,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了解土壤的组成,体验观察、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并学会记录自己观察和实验的结果。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它是由水、空气、砂、黏土和腐殖质等组成。 2、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的科学探究过程,会描述所观察到的事物,能够提出问题并动脑设计探究方案。并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加深对所研究问题的了解和分析。 3、使学生形成尊重证据,关注身边科学的习惯,乐于参与各项探究活动,喜欢大胆想象,勇于发表自己不同见解的科学素养。 三、设计思路 土壤是学生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质,对它学生都有一定的体验。但要真正描述和进一步了解土壤的构成,学生还是需要引导的,而这一点正好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本课注意加强对学生探究技能的训练,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观察—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实验证明”的过程。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多种感官、从多种角度对土壤进行观察,从而对土壤构成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加强学生对土壤的亲近感,即体现出身边处处有科学,又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土壤和土块、放大镜、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蒸发皿、水槽、烧杯、玻璃棒等。 五、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青岛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正品】

青岛出版社科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 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 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一年级现有一个教学班,共有学生25人,由于刚入学,对《科学》这门课程充满着好奇。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大学生知识范围,提 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 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 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我们一起学科学》、《我们怎么 知道》、《玩中学》、《水》、《工具是个好帮手》五个单元。以学生的生 活经验为主要线索,以大自然的特殊现象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教材以培养学生观察与测量、采集与分析的能力。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 识与技能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教学目标

1、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2、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3、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4、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本册教科书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外部的变化,强化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通过学生的看、听、摸、闻、尝等方式让学生感知自然;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体验科学世界带来的奇妙,培养学生的探知能力。初步了解水的特性,感知水的性质。 难点: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六、教学措施 本册教材为学生初学教材,教师应在培养学生认知方面上形成好的教学思路,积极引导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结合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多采用游戏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科学》学习的乐趣,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习的理解。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上网查与资料,搜集图片、报刊等。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

最新整理小学科学教案青岛版一年级

科学《我的小问 号》教案 xx版一年级科学《我的小问号》教案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开动脑筋,找出问题,有对科学事物询问、探索、求知的兴趣。 2、喜欢当个小问号,会用“为什么”、“什么”等表示疑问的词提出问题。 3、会运用已有的经验解答问题,体验一问一答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认知准备:了解动画片《聪明的一休》及一休的提问;认识“?”符号。 2、物质准备:布置科学宫场景(动脑筋爷爷画像,有关动物、植物、自然现象等科学图片、卡片、图书、实物,地球仪、小实验操作用具,及时贴问号符号,小问号娃娃胸饰);有关神秘的地球录像资料,《聪明的一休》音乐磁带、录音机、白磁带。 活动过程: 一、激发求知兴趣,争当小问号娃娃 1、介绍动脑筋爷爷和xx。 小朋友看,这里是科学官,动脑筋爷爷是最有学问的人了,今天,他要请我们大班的小朋友到科学宫来玩,你们高兴吗? 动脑筋爷爷说来这里玩的小朋友发现不懂的总会提出许多的问题,你们如果发现有不懂的该怎么办呢? 2、幼儿争当小问号娃娃,自己佩带小问号胸饰。

动脑筋爷爷叫爱提问题的小朋友是小问号,你们谁愿意当小问号?以前,总是老师提问题,今天,是小问号来提问题了。请你们赶快戴上小问号娃娃的标志,自己去看一看,你有什么问题。 3、幼儿自由观察图片、实物,找出问题。 二、讲解提问方法,学习提出问题 1、引出地球仪,观察其名称及外形特征,学习用表示疑问的词提出问题。 提问:(指出地球仪)你们认识它吗?不知道它的名字该怎样提出问题? 2、幼儿观察周围不认识的事物,提出问题。 引导幼儿对不认识的事物或它的外形特征,就要用“什么”、“为什么”等表示疑问的词提出问题。 3、观察地球的作用及与人们的关系,学习对不懂的或不明白的该怎样提出问题。 三、寻找多种途径,共同解答问题(1)看录像和翻阅有关地球的资料,引导幼儿思考问题,大胆发表已有的经验,展开对问题的讨论,求得问题的解答。 (2)以动脑筋爷爷的口吻帮助幼儿解答一些不懂的或不明白的问题。 教师小结:只要你肯动脑筋,多提问题,向周围的人请教或看书、看电视,就能知道许多不懂的事情和知识,明白许多道理。 四、认真观察思考,大胆提出问题 1、自由观察图片和操作实物,对提出的问题贴上问号。 科学宫里还有许多小朋友想知道的知识和许多不明白的事物,你们再去看一看,找一找,动手试一试,不懂的就贴上一个问号,再来给动脑筋爷爷提出问题。 2、幼儿对“动脑筋爷爷”提出自己的问题。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集锦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 复习题1 一、我会填 1.地球是一个很大的球体,半径约为6400 千 米。用带子围着地球绕赤道一圈,这条带子要有4万千米长。 2.16世纪,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船队进行了环球 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球形的。 3.为了便于观察,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4.在地球仪表面上有许多纵横交错的弧线,其中 连接两级的线叫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与经线相交的线叫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中间最大的纬线圈叫赤道,它把地球平分成南北两个半球。 5.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6. 6.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用测力计测量。 7.7.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8.光是沿着直线像四面八方传播的。 9.表面是平的镜子叫平面镜。 10.平面镜中的像和镜外物体的像大小相等,左右相反。 11.两面镜子之间的夹角越小,所成的像越多。(填“多”或“少”) 12.光从一种透明物质以一定的角度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13.三棱镜能把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14.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15.红绿陀螺在旋转过程中变成了黄。 16.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为三类,即白亮污染、和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 17.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18.花岗岩,内含三种不同的矿物,白色的是石英,肉红色或黄褐色的是长石,黑色的是云母。 19.遇到盐酸冒泡的岩石是石灰岩、大理岩。 20.岩石在自然界当中,受到风吹日晒、植物生长、水流冲刷、气温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这种现象就叫做风化。 21.透水性最好的土壤是砂质土。 22.含黏土较多的土壤叫粘质土。23.分布面积较广的土壤有东北地区的黑土,南方的红壤。 24.黑土是最肥沃的自然土壤,因为它有深厚的黑色腐殖质层。 25.土壤能够给植物提供水分、无机盐、空气。 二、我会选 1.16世纪,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球航行,没有经过的大洋是( C ) A 大西洋 B 太平洋 C 北冰洋 2.不同材料的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在相同的情况下,( B )受热膨胀的体积最多。 A固体B气体 C 液体 3不能成像的镜子是( A ) A 三棱镜 B 平面镜 C 凹面镜 4.街道拐角镜是( B ) A 平面镜 B 凸面镜 C 凹面镜 5.太阳灶是( C ) A 平面镜 B 凸面镜 C 凹面镜 6.海市蜃楼现象是( B )引起的。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折射 C 光的反射 7.“嫦娥一号”探测卫星在地球轨道和月球轨道上受到的重力( B ) A 一样B不一样 8.一个钩码所受的重力大约是( A ) A 0.5N B 5N 9.电线杆上的电线夏天与冬天相比( A ) A 伸长了 B 缩短了 C 不变 10.用很多面平面镜将阳光反向温度计的液泡,温度计的示数会(A)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三、当好小法官 1太阳、月亮、水母、萤火虫都是光源。(×)2.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污染。(√) 3.红蓝陀螺在旋转过程中变成白色。(×) 4.白光既可以被分解,被分解的光又可以合成白光。(√) 5.晚上读书的时候,光线越强越好。(×) 6.自然界中的所有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7.手指甲刻画后留下痕迹的岩石较软。(√) 可编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