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必修一文言文复习答案版

必修一文言文复习答案版

必修一文言文复习答案版
必修一文言文复习答案版

必修一文言文复习

《劝学》一、实词,请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

1、学不可以已.停止

2、冰水为.之动词,做成的

3、木直中.绳合乎

4、輮以为

..轮把----作为

5、金就砺

..则利靠近磨刀石

6、不如须臾

..之所学也片刻,短时间

7、吾尝跂.而望矣踮起脚跟

8、声非加疾.也快,引申为洪亮9、而闻者彰.清楚

10、假.舆马者,非利足

..借助脚走得快

11、而致.千里达到

12、而绝.江河横渡

13、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半步

14、锲.而不舍用刀雕刻

15、用.心一.也因为专一

16、用心躁.也浮躁

二、虚词,请指出下列虚词的意义或用法

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介词从,表对象,2介词,比,表比较

于: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表比较于:善假于物也介词,向,引出对象然:輮使之然也代词,这样

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此,在这里

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兼词,于此,在这里

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末语气助词,可不译

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但是

而: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表转折,但,却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而且

而:吾尝终日而思矣表修饰

而:吾尝跂而望矣表修饰

而: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表转折而:顺风而呼表修饰

而: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表转折而: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表转折而: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表转折而: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顺承而:蟹六跪而二螯表并列

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介词相当于“于”,对

以: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连词,用来

三、通假字: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晒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3、輮以为轮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天赋,资质

四、古今异义词: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对句中的意思加以解释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广泛地学习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爪牙,爪子和牙齿

3、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寄托,藏身

五、词类活用:找出下列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并指出是哪种活用类型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作动词,游泳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3、积善成德善,形容词作名词,善行

六、特殊句式:请指出下列句子属于哪种特殊的文言句式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用之帮助定语后置

2、輮以为轮省略句,以为,以之为,把----作为

《师说》

一、实词,请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以道为师,即学道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自身,糊涂啊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阿谀奉承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不屑一提

5、圣人无常师固定的老师

6、郯子之徒一类人

7、术业有专攻学习研究

8、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赏

9、作《师说》以贻之

赠送

二、虚词,请指出下列虚词的意义或用法

所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用来

之: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

之: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道理之:吾从而师之代词,他

之: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主谓之间取消

句子独立性

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指示代词这些之: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代词,指童子

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帮助宾语前置

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助词,帮助定语后置

而:人非生而知之者表顺承,就

而:惑而不从师表转折,但

而:吾从而师之表递进,并且

而: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表转折,却

为: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动词,成为乎:生乎吾前介词,在

乎: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词,呢也: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用于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

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表判断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介词,对于于: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于:其皆出于此乎介词,在

于: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

于:其皆出于此乎介词,在

则: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表转折,却其: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揣测语气

其: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他们的

是故:是故无贵无贱因此

者: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的人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表判断

乃: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竟然

三、通假字: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

2、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没有

四、古今异义词: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对句中的意思加以解释

1、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求学的人

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一般人

3、小学而大遗小学:小的方面学习了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不齿:不屑一提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必:不一定

6、吾从而师之从而:跟从他并且

五、词类活用:找出下列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并指出是哪种活用类型

1、惑而不从师惑,名词作动词,有疑惑

2、吾从而师之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3、而耻学于师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4、圣亦圣,愚亦愚圣,愚,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6、孔子师郯子,苌弘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7、圣人之所以为圣圣:形容词作名词,圣人

六、特殊句式:请指出下列句子属于哪种特殊的文言句式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

3、授之书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判断句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用之帮助

5、不拘于时被动句

《赤壁赋》

一、实词,请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

1、七月既望每月的农历十六

2、水波不兴兴起

3、纵一苇之所如往,到

4、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5、桂棹兮兰桨船桨

6、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7、苏子愀然忧愁凄怆的样子

8、正襟危坐端正

9、方其破荆州攻破

10、酾酒临江斟酒11、知不可乎骤得骤然,突然

1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流逝,流逝

13、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竟,简直

14、虽一毫而莫取即使

15、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是

16、吾与子之所共食享用

17、固一世之雄也本来

18、苟非吾之所有如果

二、虚词,请指出下列虚词的意义或用法

于: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于: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

词,表被动

之: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

之:哀吾生之须臾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羡长江之无穷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乎: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的样子乎: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助词,助反问语气

乎:知不可乎骤得助词,用在句中,舒缓语气

乎:相与枕藉乎舟中相当于“于”在之:扣舷而歌之凑章节,不译

然:其声呜呜然---的样子

三、通假字: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举酒属客属通嘱,致意,引申为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凭空,凌空

3、山川相缪缪通缭,连结盘绕

4、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属通嘱,致意,引申为劝酒

四、词类活用:找出下列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并指出是哪种活用类型

1、舞幽壑之潜蛟舞,使动用法,使-----舞

2、泣孤舟之嫠妇使动用法,使----哭泣

3、正襟危坐使动用法,使-----正

4、破荆州,下江陵下,名词作动词,向东进

5、顺流而东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进攻

6、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向西向东望

7、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五、特殊句式:请指出下列句子属于哪种特殊的文言句式

1、游于赤壁之下介词结构后置

2、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3、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4、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

5、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6、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7、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

8、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9、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结构后置

10、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结构后置

11、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结构后置

12、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结构后置

1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15、寄蜉蝣于天地若罔介词结构后置《始得西山宴游记》

1、自余为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讲课稿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 文翻译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 小编寄语:关于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文言文的学习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文言文的翻译,这是老师在进行文言文课文讲解的时候的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帮助大家学好高一语文文言文,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供大家参考。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 ①《赤壁赋》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氏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赞美明月的诗句,歌唱婉转优美的乐曲。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南斗星和牵牛星之间徘徊。白茫茫的水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听凭小船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凌于苍茫的万顷江面之上。在天空里乘风浮游,并不知到哪里才会停栖,感觉身轻得似要脱离人世飞去,生出翅膀,飞天成仙。 于是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边应声高歌。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用桨板划开澄明的江水,船儿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进。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同伴吹起洞箫,按着声调和节拍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有如哀怨有如倾慕,既像啜泣也像低诉,尾音婉转悠长,丝丝缕缕缭绕不绝。能使潜伏在深渊的蛟龙闻声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苏氏的神色严肃起来,整理好衣襟端坐着,问同伴:“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同伴回答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相互环绕,山树茂密,一片苍翠。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战船绵延千里,旌旗遮盖住天空,在江边斟酒,横转长矛吟诗作赋,本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伴,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一叶小舟,举起酒器相互敬酒,像蜉蝣一样寄托在天地间,像沧海中的一粒栗米那样渺小。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希望与神仙作伴遨游长空,与明月一同长久存在。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能把箫声托付给秋风。” 苏氏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逝去的就像流水,却并没有流走;像月亮那样有圆有缺,但始终没有消减或增长。可见,从事物变易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是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上天的无尽宝藏,你我可以一起享用。”于是同伴喜笑颜开,更换酒器重新饮酒。菜肴果品都已经吃完了,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交错地睡在一起,不知不觉天边已经微白。 ②《游褒禅山记》

人教版高中语文总复习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

人教版高中语文总复习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 【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 【重点实词】 1、贰 ①从属二主。(本文: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离心,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2、鄙(边境界封疆藩篱)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本文:“越国以鄙远”) ②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本文:“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许,左右) ⑤表处所(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何许人,何处人)

4、阙 ①què皇宫,引申为朝廷宫阙。 ②què城楼城阙。 ③quē侵损,削减。(本文:阙秦) ④quē通“缺” 5、微 ①没有(如果没有)(“微斯人,吾谁与归?”) (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细小,轻微(同现义) ③衰败国势衰微。 ④精微微言大义(成语) ⑤微服暗访:乔装 ⑥卑贱,人微言轻(低微)《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⑦隐蔽,不显露,悄悄。见微知著(成语) 微访(暗中查访) 6、敝 ①坏,破旧。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敝帚自珍 ②谦词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使……疲敝 【重点虚词】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这是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这时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氾水之南。 2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3当夜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左右。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施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自己就率军回国。 4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国的军队也撤离郑国。 《荆轲刺秦王》 1秦国大将王翦打败了赵国,俘虏了赵王,全部占领了赵国的领土,向北进军侵占土地,直到燕国的南部边界。 2(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请教荆轲说:“秦国的军队早晚就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想经常侍奉您,又哪里能够呢?”荆轲说:“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现在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购取他的头。如果真的能够得到樊将军的头,和燕国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必然高兴地接见我,那我就有机会报答太子了。”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非常困难才来投奔我的,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私仇,却伤害长者的心,希望您再考虑一下别的办法吧!” 3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就私下去见樊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太刻毒了。父亲、母亲和宗族,全被杀戮或没收为官奴了。现在听说购买将军的头,赏格一千斤金、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你)打算怎么办?”樊将军仰天长叹,流着眼泪说:“我每次想到这事,常常痛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一个计策来!”荆轲说:“现在有一句话,既可解除燕国的祸患,又可报将军的仇恨,怎么样?”樊於期走上前说:“怎么办?”荆轲说:“希望得到将军的头用来献给秦王,秦王必然高兴愿意接见我。(到那时)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刺他胸部。那么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斯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有没有这个心意呢?”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左手握住右腕,走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及字词复习

必修一文言翻译复习 《劝学》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所以木头用墨绳量过就能变得笔直,金属(做成的刀剑)放在磨刀石上(磨)就能变得锋利。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会变得智慧聪明,在行为上没有过失了。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我曾经整天地思考,不如片刻间的学习(收获多);我曾经踮起脚跟向远处眺望,不如登上高处见到的范围广。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天赋(资质、禀性)不是和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们善于凭借外物罢了。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雕刻(一下)就放弃,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一直不停,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没有强健的筋骨,却能在地上吃到尘土,在地下喝到泉水,因为(它)用心专一。 7、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螯,如果没有蛇、鳝鱼的洞穴就没有能藏身的地方,因为(它)用心浮躁。《师说》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知识、解决疑难问题的人。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我学习道理,哪里要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所以不论地位高贵还是低贱,不论年长还是年轻,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跟从老师学习的风气不流传很久了,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很困难了。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不知道句读,不理解疑难问题,有的向老师请教,有的不向老师请教,学习小的知识却丢掉大的问题,我看不出他聪明。 6、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以地位低的人(为老师)就感到很耻辱,以地位高的人(为老师)就认为是谄媚讨好。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所以弟子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弟子贤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在学问和技能上各有专门的研究,如此而已。 8、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他)喜欢古文,六艺经传全都学习过,能不被当时的社会风气束缚,向我请教学习。 9、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我称赞他能够发扬古人从师求学的精神,写了这篇《师说》来赠送给他。 《赤壁赋》 1、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牛两座星宿间徘徊。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任凭小船自由飘荡,越过茫茫无边的江面。 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020年高一上册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范文

【一】 (一)师 1、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求学) 3、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4、吾师道也。(学习) (二)传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解释*的著作) (三)穷 1、穷回溪。(走到尽头) 2、穷山之高而止。(走到尽头) 3、而不知其所穷。(尽头) (四)绝 1、而绝江河。(横渡) 2、不绝如缕。(断) (五)梦 1、卧而梦。(做梦) 2、梦亦同趣。(名词) (六)始 1、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曾经) 2、始指异之。(才) 3、游于是乎始。(开始) (七)则 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却) 2、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就) 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那么) (八)惑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惑)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 (九)行 1、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走路) 2、余嘉其能行古道。(履行) (十)复 1、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恢复)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再)

(十一)如 1、纵一苇之所如。(往) 2、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 (十二)东 1、东望武昌。(向东) 2、顺流而东也。(东下,东进) (十三)然 1、凌万顷之茫然。(……的样子) 2、何为其然也?(这样) (十四)所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的) 2、圣人之所以为圣。(……的原因) (十五)异 1、始指异之。(以……为异) 2、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独特) (十六)特 1、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特别) 2、然后知是山之特立(超出一般) (十七)为 1、余自为僇人。(成为) 2、故为之文以志。(介词,表目的) 3、輮以为轮。(做) (十八)夫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首语气助词) 2、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那) (十九)道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传统) 【二】 (一)而 1、连词,表转折。 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⑶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⑷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⑸惑而不从师。 ⑹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⑻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⑼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⑽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文言文大全

必修一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雨巷》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像梦一般地, 彷徨在悠长、悠长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又寂寥的雨巷,像梦中飘过 我希望逢着一枝丁香地, 一个丁香一样地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结着愁怨的姑娘。她默默地远了,远了, 她是有到了颓圮的篱墙, 丁香一样的颜色,走尽这雨巷。 丁香一样的芬芳,在雨的哀曲里, 丁香一样的忧愁,消了她的颜色, 在雨中哀怨,散了她的芬芳, 哀怨又彷徨;消散了,甚至她的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太息般的眼光 撑着油纸伞丁香般的惆怅。 像我一样,撑着油纸伞,独自

像我一样地彷徨在悠长、悠长 默默彳亍着又寂寥的雨巷, 冷漠、凄清,又惆怅。我希望飘过 她默默地走近,一个丁香一样地 走近,又投出结着愁怨的姑娘。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再别康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题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 文复习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题 一、默写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2、恰同学少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曾记否,,。 3、她是有丁香一样的,丁香一样的,丁香一样的,在雨中哀怨, 。 4、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 。 5、,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 6、,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7、软泥上的青荇,,,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8、,不仁;失其所与,;,不武。 9、高渐离击筑,,,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 “,!”复为慷慨羽声,,发尽上指冠。 10、大行不顾细谨,。,,何辞为? 11、真的猛士,,。 12、沉默呵,沉默呵!,。 二、翻译下列句子,并掌握加点字词的意思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5、邻之厚.,君之薄.也。 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君亦无所害。 ..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 7、夫.晋,何厌.之有? 2

8、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9、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10、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11、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12、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13、樊将军以穷困 ..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 1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15、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16、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17、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18、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19、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20、今日往而不返者,竖子也! 2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 ...以送之。 22、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3

2020年高考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清单 《烛之武退秦师》 一、识记积累(识记并积累以下相关文化常识) 1.晋侯、秦伯: 2.寡人: 3.子(敬称): 4.盟: 5.《左传》: 二、理解巩固 (一)重点实词 1.从公从.之 2.辞辞.曰:“臣之……无能为也已。” 3.既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4.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5.及微夫人之力不及.此【高考】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 6.朝朝.济而夕设版焉 7.易以乱易.整,不武 【备注】:以上实词均在120个常见实词范围内。 8.贰且贰.与楚也 9.危国危.矣 10.陪焉用亡郑以陪.邻 11.厌夫晋,何厌.之有 12.封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13.与失其所与. (二)重点虚词 1.“之” 2.“以”(配合资料书梳理归纳) (三)重点语句翻译(直译为主,落实关键词,体现句式特点)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译文: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译文: 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译文: 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 译文: (一)文言断句 1.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限断9处,选自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

《荆轲刺秦王》 一、识记积累(识记并积累以下相关文化常识) 1.太子: 2.变徵、羽声: 3.宾客: 4.蛮夷: 5.宗庙: 6.陛下: 7.《战国策》》 二、理解巩固 (一)重点实词 1.信今行而无信. 2.见秦王必说见.臣 3.顾顾.计不知所出耳 4.遗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5.举愿举.国为内臣 6.负王负.剑 7.就轲自知事不就.8.卒卒.惶急不知所为 9.度卒起不意,尽失其度.10.少愿大王少.假借之 11.诚秦王诚.振怖大王之威12.私乃遂私.见樊於期 13.请乃请.荆卿曰【高考】吏部请如雍言 14.走秦王方还柱走.【高考】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备注】:以上实词均在120个常见实词范围内。 15.略进兵北略.地【高考】略举大义 16.更愿足下更.虑之【高考】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 17.亲则秦未可亲.也【高考】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18.奉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19.居其人居.远未来【高考】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20.发顷之未发.【高考】奏发司马光墓 21.陈恐惧不敢自陈.【高考】极陈时弊十事 22.方方.急时,不及召下兵【高考】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 23.预预求天下之利匕首【高考】留守何预 (二)重点虚词 1.“而” 2.“为” 3.“乃”(配合资料书梳理归纳) (三)重点语句翻译(直译为主,落实关键词,体现句式特点) 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译文: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译文: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译文: 4.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谢曰…… 译文:

人教版重点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一.一词多义 “之” ①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②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 ③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④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 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③秦伯说(同“悦”)④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 三.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③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⑤越国以鄙远(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 ⑦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撤兵) 四.古今异义 ①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②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 五.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二、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

够、许可。 5.持千金之币物古义:礼物今义:钱币。 6.秦王方还柱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7.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侍卫今义:指中医。 8.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周围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三、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作状语 介宾短语后置 1、常痛于骨髓(介宾短语后置) 2、嘉为先言于秦王(介宾短语后置) 3、燕王拜送于庭(介宾短语后置) 4、使毕使于前(介宾短语后置) 定语后置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五、重点实虚词 1、发

高级中学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资料题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题 一、默写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2、恰同学少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曾记否,,。 3、她是有丁香一样的,丁香一样的,丁香一样的,在雨中哀怨, 。 4、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 。 5、,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 6、,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7、软泥上的青荇,,,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8、,不仁;失其所与,;,不武。 9、高渐离击筑,,,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复为慷慨羽声,,发尽上指冠。 10、大行不顾细谨,。,,何辞为? 11、真的猛士,,。

12、沉默呵,沉默呵! , 。 二、翻译下列句子,并掌握加点字词的意思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 于楚也。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 老矣,无能为也已。 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 也。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 5、邻之厚.,君之薄. 也。 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君亦无所害。 7、夫.晋,何厌. 之有? 8、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 取之。

9、阙秦以.利晋,唯.君图. 之 10、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 11、夫今樊将军,秦王购. 之金千斤,邑万家。 12、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 也。 1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 虑之! 1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 戮没。 15、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 计不知所出耳! 16、今有一言. ,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17、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知识(练习3) 篇目:《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2.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 古义:从属二主,动词今义:“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使者,出使的人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个人今义:尊称别人的妻子 3.词类活用 (1) 名词作状语。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方、在西方) 夜缒而出(在夜里) 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在早上、在晚上) (2) 名词作动词。 晋军函陵(驻军、驻扎在函陵) (3) 形容词使动用法。 阙秦以利晋(使……受益) (4) 形容词用作名词。 越国以鄙远(鄙:远方的土地) 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 (5)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邻之厚,君之薄也(变雄厚,变削弱) (6) 动词使动用法。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亡)/ 阙秦以利晋(阙:使……损害) 烛之武退秦师(退:使…退却) 4、一词多义

说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欢喜,高兴)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 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地)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 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停数日,辞去(告别) 不辞劳苦(推托) 二、文言虚词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2.省略句 (1)(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省主语“烛之武”) (2)(晋惠公)许君焦、瑕(省主语“晋惠公”) (3)子犯(晋侯)击之(省动词宾语“晋侯”) (4)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介词宾语“之”) (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之)烦执事(省介词宾语“之”) (6)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介词“于”) 3.倒装句 (1)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结构后置) (2)且贰于楚(于楚贰,介宾结构后置) (3)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于郑伯言,介宾结构后置) (4)夫晋,何厌之有(有何厌,宾语前置) 《荆轲刺秦王》——《战国策》 一、文言实词 1 . 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凌辱。) 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故振慑(振,通“震”,震慑。)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 卒起不意/卒惶急无以击轲/卒惶急不知所为(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燕王拜送于庭(庭通廷) 2.古今异义

高中语文必修一必背文言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惯于长夜过春时1,挈妇将雏鬓有丝2。梦里依稀慈母泪3,城头变幻大王旗4。 忍看朋辈成新鬼5,怒向刀丛觅小诗6。吟罢低眉无写处7,月光如水照缁衣8。[1]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⑴,油油的在水底招摇⑵;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⑶,向青草更青处漫溯⑷;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1]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资料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资料 1.《烛之武退秦师》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鄙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 2.许 公曰:“……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杂然相许( ) 潭中鱼可百许头( ) 3.若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4.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 朝济而夕设版焉( )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 【答案】

1.边邑,这里用作动词,是“以……为边邑”/边远的地方/见识短浅/自谦之词; 2.答应/表处所/赞同/表约数; 3.假如/似乎,好像/比得上; 4.疑问代词,何/兼词,在那里/疑问代词,哪里。 二、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 2.越国以鄙远( ) 3.既东封郑( ) 4.与郑人盟( ) 5.既东封郑( ) 6.越国以鄙远( ) 【答案】 1.军,名词做动词,驻军; 2.鄙,名词意动用法,以……为边邑; 3.封,名词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4.盟,名词做动词,结盟; 5.东,名词做状语,在东边; 6.远,形容词做名词,边远的地方。 三、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夫晋,何厌之有?(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

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3.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寡人之过也。( ) 译文: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宾语前置句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2.状语后置句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3.省略介词“于”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4.判断句这是我的过错。 2.《荆轲刺秦王》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见 图穷而匕首见( ) 未得与项羽相见(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2.谢 前为谢曰( ) 多谢后世人( )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梳理表一、通假字: 无能为也已:同无能为也已:,“矣”已,了。 共其乏困: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供给。 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满足。 秦伯说:说,通“悦”,高兴。高兴。 失其所与,不知: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实词活用: 二、实词活用: 1、名词活用: 名词活用作状语: 夜缒而出:夜,在夜里。 既东封郑:东,在东边。 名词活用作动词: 晋军函陵:军,驻扎。 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夜缒而出:夜缒而出:缒,用绳子栓着往下送。 与郑人盟:订立盟约。与郑人盟:盟,订立盟约。 2、形容词活用: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越国以鄙远:远,远地。 共其乏困:乏困,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肆其西封:肆,扩张。 3、使动用法: 烛之武退秦师:退,动词使动用法,使……撤退。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 阙秦以利晋: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减少。削减。 4 名词使动用法, 利,名词使动用法,得到好处。使…得到好处。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破损。损害。 4、意动用法: 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用法,以…作为边境,把…当作边境。既东封郑:封,名词意动用法,以…作为边境,把…当作边境。 一、古今异义: 今:现在。 以为:以(之)为,把……当作。 行李:出使的人。 夫人:那人。 去:离开,距离。 二、固定句式: 言于……曰:对……说。所字结构”所+动词= 名词性短语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是寡人之过也。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2、省略句: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烛之武)辞曰 敢以(之)烦执事 3、变式句(倒装句): 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 且贰于楚也:且于楚贰也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有益 宾语前置: 何厌之有:何有厌? 六、重点虚词: 之 1、代词。 2、助词:(1)“的”。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 小编寄语:关于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文言文的学习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文言文的翻译,这是老师在进行文言文课文讲解的时候的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帮助大家学好高一语文文言文,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供大家参考。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 ①《赤壁赋》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氏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赞美明月的诗句,歌唱婉转优美的乐曲。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南斗星和牵牛星之间徘徊。白茫茫的水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听凭小船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凌于苍茫的万顷江面之上。在天空里乘风浮游,并不知到哪里才会停栖,感觉身轻得似要脱离人世飞去,生出翅膀,飞天成仙。 于是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边应声高歌。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用桨板划开澄明的江水,船儿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进。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同伴吹起洞箫,按着声调和节拍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有如哀怨有如倾慕,既像啜泣也像低诉,尾音婉转悠长,丝丝缕缕缭绕不绝。能使潜伏在深渊的蛟龙闻声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苏氏的神色严肃起来,整理好衣襟端坐着,问同伴:“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同伴回答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相互环绕,山树茂密,一片苍翠。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战船绵延千里,旌旗遮盖住天空,在江边斟酒,横转长矛吟诗作赋,本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伴,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一叶小舟,举起酒器相互敬酒,像蜉蝣一样寄托在天地间,像沧海中的一粒栗米那样渺小。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希望与神仙作伴遨游长空,与明月一同长久存在。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能把箫声托付给秋风。” 苏氏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逝去的就像流水,却并没有流走;像月亮那样有圆有缺,但始终没有消减或增长。可见,从事物变易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是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上天的无尽宝藏,你我可以一起享用。”于是同伴喜笑颜开,更换酒器重新饮酒。菜肴果品都已经吃完了,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交错地睡在一起,不知不觉天边已经微白。 ②《游褒禅山记》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整理 古典诗文 10-27 0534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整理 《烛之武退秦师》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语气词)——《烛之武退秦师》

2.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增加) ——《烛之武退秦师》 3.共其乏困(共,通“供”,音gōng,供给) ——《烛之武退秦师》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减少)——《烛之武退秦师》 5.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烛之武退秦师》 6.秦伯说(说,通“悦”,音yuè,高兴) ——《烛之武退秦师》 7.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音zhì,明智) ——《烛之武退秦师》 (二)古今异义: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古义:从属二主;今义:“二”的大写) ——《烛之武退秦师》 2.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无能,古义:不能;今义:没有能力) ——《烛之武退秦师》 3.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义:指先生,古代对人的尊称。今义:指儿子) ——《烛之武退秦师》 4.是寡人之过也(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烛之武退秦师》 5.敢以烦执事(执事,古义: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掌管某项事情(工作)的 人)——《烛之武退秦师》 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烛之武退秦师》 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人;今义:

请客的主人)——《烛之武退秦师》 8.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烛之武退秦师》 9.夫晋,何厌之有(厌,古义:满足;今义:讨厌)——《烛之武退秦师》 10.又欲肆其西封(封:古义:使……成为疆界;今义:密封) ——《烛之武退秦师》 1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多用 于外交场合) ——《烛之武退秦师》 12.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烛之武退秦师》 (三)词类活用 1.烛之武退秦师(退,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撤兵) ——《烛之武退秦师》 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数词用作动词,从属二主) ——《烛之武退秦师》 3.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烛之武退秦师》 4.夜缒而出(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间)——《烛之武退秦师》 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灭亡,动词使动用法) ——《烛之武退秦师》 6.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用法,以……为鄙,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国,指郑国) ——《烛之武退秦师》

高一语文必修一二文学常识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学常识梳理 必修1 1.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起源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依据创作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2.《雨巷》作者戴望舒,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因成名作《雨巷》而被叶圣陶赠予“雨巷诗人”的美称。 3. 《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新月诗派”代表人物,曾提出现代诗歌创作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主张。 4.艾青,原名蒋海澄,现代著名诗人。作者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中,表现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北方》、《向太阳》。 5.《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因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著。 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东汉班固著。《后汉书》作者是南朝范晔。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春秋》、《左传》、宋朝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国别体:以国家为依据记录历史。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6.《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由西汉末年刘向编订。 7.《鸿门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鲁迅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记念刘和珍君》选自杂文集《华盖集续编》。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等。 8.《小狗包弟》选自散文集《随想录》。作者巴金,原名李尧棠,与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曹禺合称“鲁郭茅,巴老曹”。主要作品:中篇小说《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长篇小说《寒夜》,《憩园》等。《随想录》是巴金最后一部重要的书,被誉为“一部说真话的大书”。 9.报告文学是采取文学手段及时地反映真人真事的一种新闻文体,具有新闻性和文学性的特点。 10.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时、具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