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Quality Requirement -0918

Quality Requirement -0918

Quality Requirement -0918
Quality Requirement -0918

Quality Requirement

Project Jade

Contents

1 Introduction

1.1 Scope & Purpose

This document illustrate what quality activities should be taken in project Jade. The puspose of it is to enssure the project could be proceeded on time in order to meet quality requirement. All the members in Foxconn for Jade should follow the document.

2 Program Management Activities

2.1 Risk Management

The purpose of risk management is to improve the probability of completing a plan as

expected by identifying and removing or reducing potential risks.

Risk management should include risk definition, risk analysis, risk prioritisation,

preventive action planing and backup plan planing.

Risk management should begin in a brainstorming as soon as a Gantt chart or detailed

project plan for Jade has been prepared. All the risks identified from the brainstorming

should be documented in Action Database timely. During period of Jade implementation,

existing risks should be reviewed and new risks should be updated regularly. For those

risks which probability and severity both appear as "H", Jade management team should

modify project plan or do preventive action to prevent the risk from occurring.

Responsible: Jack Lin / Chain Lin / Charles Cheng-Wen Su

Output: Risks identified and preventive actions planned

When: E0 to E5

2.2 Action Tracking (ADB)

The purpose of action tracking is to track and follow-up actions that are generated during

the development phase.

For Jade, Action Database should be used to record and follow-up actions and open

items.

The procedure to manage open items and actions properly is as follows:

1. Set up task and assign responsible, identify follow-up person (a person who has an

authority to close the task. If possible, the follow-up person can be the same one as

responsible person.) and set target date. Status is set to DETECTED.

2. Responsible person changes status to STUDIED when an analysis is made

3. Responsible person changes status to CORRECTED when the task has been

completed. The response is written when needed.

4. Follow-up person verifies that the task is completed properly and sets status to

CLOSED (can also be done in the meeting).

PQE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reviewing action & open items statuses by using LOP

(Late Open Items Percentage) and LAP (Late Action Item Percentage).

Responsible: Jin Chongen-Jason / Jack Lin

Output: Action tracking practice agreed and implemented

LAP/LOP measures

When: E0 to E5

2.3 Competence development

The purpose of it is to ensure that people will have new and necessary level of

competence and skills (management, quality, statistical and technical) which is needed

by the program Jade.

The competence development assessment and subsequent training plan divides into four

categories:

?Management

?Advanced quality tools and methods

?Statistical methods

?Technical specialities

Assessment and subsequent training plan(s) should be applied to individuals.

Training requirements should be identified at E0.

Responsible: Jack Lin (with program management team)

Output:Program training plan (can be part of quality, program and project plan) Personal competence development plan

When: E0 to E3

2.4 Requirement & change management

Pre-production change procedure:

The pre-production procedure is normally implemented between project milestones E1

and E2. The process must be implemented when one of the following is reached:

1. Documentation (either electronic or on paper) is sent outside the program team

2. Parts lists created in any system

3. Bill of materials created in any system

This is an engineering change procedure that must be applied during product program

before project milestone E3 and before starting the mass production.

Standard change procedure:

Engineering change procedure has to be applied to all changes after mass production

has started, this includes the start of purchasing of components for mass production,

or project milestone E3 has been passed.

PQM has to ensure that change management practice is agreed and used.

Responsible: Chain Lin / Charles Cheng-wen Su

Output:a) Requirement practice agreed and implemented.

b)Change control procedure agreed and implemented

When: E0 to E5

2.5 Lessons To Learn Study (from others projects)

The purpose of a Lessons To Learn Study (from other projects) is to learn and share

experience from previous programs in order to improve quality of Jade and avoid similar

mistake to happen.

Lessons To Learn Study should carried out continuously during the program lifetime.

Responsible: Jack Lin (with Program management team)

Output: 1). Risk identified and preventive actions planned.

2). Good practices taken into use.

When: E0 to E2

2.6 Lessons Learned Reports (from previous milestone)

The purpose of Lessons Learned Reports (from previous milestone) is to share project

experiences and learning's from each milestone with others. Lessons Learned Reports

include feedback both from technical and performance issues and also good or bad

experiences of management practices, suppliers, partners etc.

The Lessons Learned data (reports) from the program should be collected preferably

after each milestone.

Lessons learned report is written by the PPM and the program management team. The

report should include any lessons learned, both successes and failures for future product

programs.

Responsible: Jack Lin / Chain Lin / Charles Cheng-wen Su

Output: Lessons Learned report & Final report

When: E1 to E5

2.7 Product Safety & Liability Review

To ensure that potential safety and liability issues are reviewed and risks prevented

throughout the development.

At the review, the product safety and liability issues are checked for the current and next

milestone to be sure that possible risks and needed actions are planned and actions

taken. Review is held by program PS&L representative (if not nominated then PPM).

Identified risks should be inputs to risk management.

Responsible: Jack Lin / Frederick Tang

Output: Product safety and liability risks identified and actions planned

When: E1 to E5

3 Product Implementation (PI) activities

3.1 Simulation & tolerance analysis (mechanics, electrical)

3.1.1 Simulation

Purpose of the simulation is to fast analyse and evaluate new product concepts and

hardware solutions using predictive engineering methods and practices. Simulation can

be used in:

?Material properties

- Component, substrate, solder, mechanics

?Geometrical parameters

- Component, chip, substrate, solder joint, lay-out, mechanics

?Field environment

- Shipping / storage cycles

- Thermal, power cycling

- Mechanical bending, vibration, shock (drop)

?Intended use and service life

Simulation methodology can be used to predict for example

?Solder joint life (number of thermal cycles to failure

?Effects of various design parameters

?Effect of component lay-out

?Effect of mechanics support (screw towers etc.)

?Qualitative effect of design trade-offs

Responsible: Frederick Tang / Chain Lin / Charles Cheng-wen Su

Output: Qualified concepts and hardware solutions

When: E0 to E5

3.1.2 Tolerance Analysis

Tolerance analyses are calculations to confirm that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solutions will

meet the product requirements.

Purpose is to verify that the tolerancing of each of the individual components and their

parameters are compatible with the tolerancing of the entire chain. Controlling variation

is central to the task of improving the product quality.

It is important to know each component's contribution percentage to the overall assembly

variation so that the design meets predicted targets. Nominal (mean), worst case and

statistical tolerancing of every parameter and dimension must be calculated.

Responsible: Frederick Tang / Chain Lin / Charles Cheng-wen Su

Output: Variation of design parameters are understood and design parameters meet the required targets

When: E0 to E5

3.2 Design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DFMEA)

The purpose of the activity is to identify, analyse and eliminate design level risks.

Usually, a design FMEA is done for each of the key components separately. The

responsibility of performing design FMEA should be with chief engineer who is

responsible for the design or component in question.

Responsible: Frederick Tang / Chain Lin / Charles Cheng-wen Su

Output: 1). Documented design with identified risks.

2). Preventive actions planned, taken (and verified).

When: E0 to E3

3.3 Deliverables from supplying projects identified

Suppliers need to be clearly identified and responsible person for each supplier must be

nominated. Responsible person must ensure that program targets and requirements are

communicated and agreed with the supplier.

Responsible: Jack Lin

Output: Deliverables, schedu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agreed and under control.

When: E0 to E1

3.4 Analysis of critical design, performance and production parameters

The purpose of identifying critical parameters right from the beginning of product

development is to clarify priorities by:

– Draw special attention to critical parameters during development

– Enable robust design for critical parameters

– Put in place special control mechanics for critical parameters.

Based on critical items list created by product management product implementation

should decide which parameters will match critical items and therefore can be seen as

critical parameters to a product's ability to satisfy the customer. All parameters should be

gone through in detail to decide whether further consideration is needed in SFMEA,

DFMEA, PFMEA, CQP or DFM.

Responsible: Frederick Tang / Jack Lin

Output: Critical parameters understood (and listed) and actions planned

When: E1 to E5

4 Capacity Implementation (CI) activities

4.1 Production process risk analysis

The purpose of the activity is to identify, analyse and eliminate production process risks .

assembly failures during module production that causes intermittent or total loss of

function).

The objective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risk identification is to enable the proactive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duction line(s). Adequate yield ensures the

planned capacity and volume of the production line(s).

The method used in performing the activity is recommended to be Process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PFMEA) but other methods can also be used.

Responsible:Frederick Tang / Jin Chongen-Jason / Jack Lin

Output:1) Process phases (Process flow chart)

2) Process level risks identified & analysed and actions planned . PFMEA).

3) Critical Process parameters/characteristics identified

4) Production Control Plan(s)

When: E1 to E4

4.2 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 (MSA) for production equipment

MSA is statistical technique to determine how capable and stable the measurement

system is. There is a certain amount of inherent or natural variation in every

measurement system. It'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is and know how it affects to the

variation in the process output.

A Gauge R&R measures variations in gages and test equipment to ascertain:

1) Bias in accuracy due to improper calibration

2) Variation in precision due to operation of the device

3) Variation in reproducibility when different people use the equipment

4) Variations in stability due to changes in environment, power fluctuations, and so on.

5) Measurement uncertainties (in the system and instrument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If the Gauge R&R reveals unacceptable variation, improvement actions must be taken.

The study will need to be updated after any actions are taken.

Responsible: Frederick Tang / Chain Lin / Charles Cheng-wen Su

Output: 1)Tester improvement plan

2) Calibration procedure

3) Tester acceptance procedure fulfilled

When: E1 to E4

5 Supply Line Implementation (SLI) activities

5.1 Component quality planning (CQP)

Purpose of Component Quality Planning is to ensure that component, module or sub

assembly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targets are met. Component Quality Planning apply to all

quality critical components defined by the program.

Component Quality Plan implementation is made during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cycle

and the follow-up continues for the whole life cycle of the product.

R&D input is needed in specifying components, achieving common understanding with

suppliers, agreeing / proving performance and reliability, reviewing supplier PFMEAs,

flow diagrams, control plans, statistical data and agreeing/organising corrective actions.

Responsible: Ari Koivistoinen / Lawrence Ng / Jin Chongen-Jason / Jack Lin

Output: 1)Approved CQP verification results (process assessment).

2) Component quality performance data.

Output: Field failure rate estimate.

When: E0 to E5

MCCJ冲击电压发生器.

MCCJ系列冲击电压发生器 使 用 说 明 书 上海贸创电气有限公司

目录 一、概述 二、使用条件 三、主要技术参数 四、设备组成 五、使用方法 六、注意事项 七、日常维护 八、成套设备的主要部件 九、随机文件及附件

一、概述 冲击电压发生器是产生冲击电压波的装置,用于检验电力设备耐受大气过电压和操作 过电压的绝缘性能,冲击电压发生器能产生标准雷电冲击电压波形、雷电冲击电压截波,标准生操作冲击电压波形等及用户指定非标冲击电压波包括陡波。 本系列冲击电压发生器可对绝缘子串、长空气间隙、套管、互感器、变压器等试品进 行冲击电压试验和其它科学研究。 冲击电压发生器主回路电路如下: Ⅰ型 图中: T :充电变压器 D 1 D 2:高压硅整流器 K 1 K 2:自动接地开关 R 01 R 02 R 03:充电保护电阻 R 1、R 2:直流电阻分压器 C P :耦合电容器 R 0:触发电阻 C :主电容器 R :充电电阻 R ′:充电箝位电阻 R t R,t :波尾电阻 R f R,f :波头电阻

C′:充电兼操作波尾电阻 R′ f :操作波外波头电阻 C 1′C 1 ′′:截波触发电容分压器 C′ s0 :点火电容 C :串联放电球隙 R ′:触发球箝位电阻 G′ :隔离球 R :分压器阻尼电阻 C 0 C ′:弱阻尼电容分压器 C ′′:电容分压器低压臂 C 3 :陡化电容 r 1 :截波均压电容器的阻尼电阻 C′ 1 截波均压电容器 R 2 R′ 2 :截波触发分压电阻 G ′′:截波球隙 G:试品 Z0:截波延时器 Ⅱ型 1B:充电变压器 D:高压整流硅堆 R0:充电保护电阻 R1.R2:直流电阻分压器

GDCY-100kV-5kJ 冲击电压发生器说明书

GDCY-100kV/5kJ 冲击电压发生器 产品操作手册 国电西高

目录 一、适用范围 (3) 二、使用条件 (3) 三、遵循标准 (3) 四、额定参数值 (4) 五、主要部件 (4) 六、成套设备的操作说明 (6) 七、日常维护 (7)

GDCY-100kV/5kJ 冲击电压发生器 一、适用范围 本发生器适用100KV及以下试验电压等级的小容量电力变压器、互感器、电抗器、避雷器、开关、套管、绝缘子及其它试品进行标准雷电冲击电压全波试验。 二、使用条件 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米 环境温度:-5℃----+40℃ 相对湿度:25℃ 使用环境:户内 无导电尘埃 无火灾及爆炸危险 无腐蚀金属和绝缘的气体 电源电压的波形为正弦波,波形畸变率<5% 接地电阻不大于0.5Ω 对周围安全距离不小于2米 三、遵循标准 GB/T 311.1-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与配合 GB/T 16927.1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GB/T 16927.2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二部分测量系统

GB/T 16896.1 高电压冲击试验用数字记录仪 ZBF24001 冲击电压试验实施细则 JB/T 616 高压线路绝缘子陡波冲击耐受试验 DL/T 557 高电压线路绝缘子陡波冲击试验、定义、试验方法和判据 四、额定参数值 额定标称电压100KV 额定级电压:100KV 额定能量5KJ 冲击总电容:1uF 单级脉冲电容器2μF/50KV*2,共1台) 负荷电容为500~5000PF 实测输出冲击电压波形)标准雷电波: 波头时间:1.2 30% s/波尾时间:50 20% s 峰值偏差: 3% 电压效率≥85% 五、主要部件 1、充电部分 (1)采用恒流充电装置 (2)采用绝缘筒油浸式充电变压器,变压器密封良好,无渗漏油。(3)采用2CL-350kV/500mA的高压整流硅堆。 (4)高压整流硅堆保护电阻采用漆包电阻丝有感密绕在绝缘筒上

品质部职责说明书

主管职责: 1. 依据公司的战略目标及年度计划,制定部门年度工作计划; 2. 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检讨;及时处理影响计划达成的问题; 3. 协同产品工程部对新产品开发制定检测方法及检测标准; 4. 对新制样品检测标准、检测结果的审核; 5. 成品检测过程的监督及检测结果的审核; 6. 督导部门人员对制程实施稽查(工艺流程的抽检、生产异常判定); 7. 对品质异常状况进行处理,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并督促相关人员进行追踪; 8. 对客户投诉品质问题的回复及处理,以及纠正预防措施的及时跟进; 9. 对库存产品重检的呈报反映及处理; 10. 对来料不良的供应商进行备案及改善追踪; 11. 负责对新制样品回馈结果的分析; 12. 成品最终检测异常的处理,并督促相关人员进行追踪; 13. 依据纠正预防措施的汇总,对“改善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14. 负责了解行业国际标准动态,了解并学习行业国家标准动态,完善标准之建立; 15. 负责客户检测标准、资讯的收集,建立满足客户要求的的品质标准文件; 16. 监督、审核部门内人员各种品质记录,完善质量体系运行; 17. 建立并改善本部门所涉及相关工作知识、技能之知识管理系统,进行上述知识之 标准化与文书化,同时进行组织及人员培训; 18. 建立、完善、维护本部门工作相关之作业规范与流程;审签部门各项责任文件; 19. 完成总经理交办的其他临时事项。 QA职责: 1.直接向品质中心主管负责。 2.认真负责对新产品投产前后做相关的产品安全性及可靠性测试。 3.负责对原材料,在制品,成品品质检验标准与规范的制定. 4.负责不合格品的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 5.负责对各部门QC送交的首件产品进行首件测试,并将其测试结果记录在其首件报告上. 6.制定《年度校验计划表》,定期对全厂的量规/检验仪器的内部校正和保养,定期安排仪器送外部校正.登记在《检 测仪器一览表》上. 7.编制各项产品的检验作业指导书. 8.负责对各部门工作进行内部品质稽查. 9.认真维护实验室的7S工作. IQC职责: 1、直接向品质中心主管负责,

冲击电压试验方法介绍

绝缘性能试验包括 冲击电压试验;介质强度试验;绝缘电阻测量。 绝缘性能试验的条件 大气条件不应超过下列范围: ——环境温度:+15℃~+35℃; ——相对湿度:45%~75%;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试验的产品应处于干燥和无自热状态。 所有试验应在完整的装置上进行。 在试验过程中,产品不应施加输入激励量或辅助激励量。绝缘性能试验顺序 试验应按下列顺序进行: 冲击电压试验→介质强度试验→绝缘电阻测量 冲击电压试验方法 试验应依据GB/T 17627.1-1998 采用标准雷电脉冲。 发生器波形和特性

图中: T1——波前时间: 冲击峰值的30%和峰值的90%(图1中A、B两点)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T的1.67倍。O1——视在原点 超前相当与A点时间0.3T1的瞬间。它为通过A、B点所画直线与时间轴的交点。 T2——半峰值时间: 冲击的视在原点O1和电压减小到峰值一半的瞬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发生器的参数为: ——波前时间:1.2μs±30%; ——半峰值时间:50μs±20%; ——输出阻抗:500Ω±10%; ——输出能量:0.5J±10%。 每条试验导线的长度不应超过2m。 冲击试验电压的选定

试验电压的选定一般按以下原则选取: ——1.0kV(额定绝缘电压≤63V时); ——5.0kV(额定绝缘电压>63V时)。 由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直接供电的电路,或直接连接于站内直流电源的继电器电路,冲击电压试验应采用5kV。 试验方法 冲击电压应施加在继电器外部可接近的合适的点上,外露的导电部分应连接在一起并接地(外壳)。试验时每个极性应施加五个脉冲,脉冲间隔至少为1s。试验电压电平应是发 生器连接到继电器之前的开路电压。 除非另有规定,冲击电压试验应在下列部位进行: ——各带电的导电电路对地之间; ——电气上无联系的各带电的导电电路之间,每个独立电路的端子连接在一起。 试验中未涉及的电路应连接在一起并接地(外壳)。 除非很明显,应由制造厂规定哪些电路为独立电路。 除非另有规定,对两个独立电路之间的试验,应按这两个电路所规定的较高的冲击电压进行试验。 试验验收准则 试验期间不应出现破坏性放电(火花、闪络或击穿)。未造成击穿的电气间隙的部分放电可被忽略。 试验后,产品应满足所有相关性能的要求。 武汉三新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电力检测、调试及电力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端解决方案提供商,电力测试设备一站式服务平台,变频串联谐振专业制作商,欢迎咨询采购交流!

冲击电压发生器学习资料

冲击电压发生器

1000kV冲击电压发生器及测量系统的设计 摘要:本文介绍了1000kV冲击电压发生器及测量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了设计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结合冲击电压发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对设计过程进行了详细讨论,给出了电路原理图及实物结构图,并对主要元器件进行了选择,最后利用仿真软件ATP对输出波形进行了仿真,以验证选择参数的正确性,同时对某些电路参数对冲击电压波形的影响作出了分析。 关键词:冲击电压发生器;电路设计;结构图;ATP仿真 电力系统的高压电气设备在运行时不仅要经常承受正常的工作电压作用,而且还有可能遭受短时雷电过电压和内部过电压的侵袭,所以高压电气设备在安装前要进行必要的过电压的绝缘耐受试验,比如模拟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作用。冲击高压实验是耐压实验的一种,进行冲击高压实验是为了研究电气设备在运行中遭受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作用时的绝缘性能[1]。 冲击电压发生器是高压实验室的基本设备之一,它是一种产生脉冲波的高电压发生装置。由于绝缘耐受冲击电压的能力与施加电压的波形有关,而实际冲击电压波形具有分散性,因此必须对于冲击电压波形参数做统一规定,以保证多次试验的重复性和不同试验条件下的结果的可比较性。我国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规定标准冲击电压波形。即规定冲击电压波形为双指数型,波头时间为1.2uS,波尾时间为50us,冲击电压峰值一般为几十千伏到几兆伏。

1设计要求 1.1设计指标 设计一台1000kV的冲击电压发生器及测量系统,可以对2000pF的试品电容做冲击试验。 1.2基本要求 冲击电压发生器应该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1)能产生1.2/50μs的标准雷电波。 2)能给2000pF以内的试品作冲击电压试验。 3)要求画出结构简图。 4)要求设计出各种元器件的参数(如电容、电阻器参数和型号等,球隙间距等)。 5)给出仿真波形并进行分析。 2冲击电压发生器的设计原理 如图1所示,为标准冲击电压波形。在经过时间T1时,电压从零上升到最大值,然后经过时间T2-T1,电压下降到最大值的一半。规定电压从零上升到最大值所用的时间T1称为波头时间(或称波前时间);电压从零开始经过最大值又下降到最大值一半的时间T2称为波尾时间(或称半峰值时间)。

冲击电压发生器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 名称:高电压课程设计 题目:冲击电压发生器的设计 院系: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班级:电气1005 班 学号:1101440308 学生姓名:李雄 指导教师:王伟 设计周数:1周 成绩: 日期:2013年2月24日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设计一个冲击高压发生器,能够产生符合要求冲击的冲击高压。 掌握冲击电压发生器的工作原理、波形形成过程、波形参数描述与计算方法等。 掌握冲击电压发生器的参数设计、总体结构、器件选型和绝缘设计。 二、实验正文 1、试验具体要求及内容 1)概述 冲击电压发生器是产生冲击电压波的装置,用于试验电力耐受大气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时的绝缘性能,本装置主要用于教学及科学研究,冲击电压发生器能产生雷电冲击电压波形、操作冲击电压波形。 2)主要技术参数 (1)标称电压:p80kV;(2)额定电压等级:p20kV;(3)标称能量:0.8kJ; (4)每级主电容:0.01uF 20kV;(5)冲击总电容:0.025uF;(6)总级数:受材料所限,只做二级放电 (7)能产生以下波形: a.标准雷电冲击电压全波:p1.2/50uS,电压利用系数小于90%;波头时间1.2p±30%uS; b.标准操作冲击波:p250/2500uS,电压利用系数大于80%。 2、试验设计 (1)主接线图 由于本实验受实验仪器限制,将四级发生器改为两级发生器 (2)元件选择 本实验我小组设计为操作波,波形要求为波头时间250±20%μs,半波时间2500±60%μs 根据公式,波前时间 Tf=3.24Rf*C1*C2/(C1+C2) 两级电路C1取0.4980μF,C2取2100pF。 操作波发生器半峰值时间Tf=250μs,带入计算得Rf=102.577kΩ 根据公式,半峰值时间 Tt=0.693Rt(C1+C2)两级电路C1取0.4980μF,C2取2100pF。 操作波发生器半峰值时间Tt=2500μs,带入计算得Rt=3.6kΩ 3、仿真电路与结果 根据冲击电压发生器的等效放电原理图,设计仿真电路,利用电力系统电磁暂态分析的仿真软件EMTP进行仿真,按照计算数据设定参数值,电路图如下:

PCK300系列智能数显仪表通讯说明书

通讯协议手册杭州暖威电气有限公司

目录 协议U (3) U MODBUS-RTU (3) U通讯参数说明U (7) U模拟量码值定义U (7) U模拟量码值表U (8) U模拟量数据定义U (10) U电度量码值U (10) U电度量数据定义表U 通讯U (11) U DL/T645 (11) U通讯参数说明U (14) U数据标识编码表U (15) U变送功能U

MODBUS-RTU 协议 通讯参数说明 硬件采用RS -485,主从式半双工通讯,主机呼叫从机地址,从机应答方式通讯。 数据帧10位,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1个停止位,偶校验,错误检测CRC(循环冗余校验)。波特率2400bps--57600bps ; 功能码 01H :读控制输出接点(继电器)状态 第1字节 ADR : 从机地址码(=001~254) 第 2字节 01H : 读寄存器值功能码 第3、4字节 : 想读取的开关量的起始地址 第5、6字节 : 从起始地址开始读多少个开关量 第7、8字节 : 从字节1到6的CRC16校验和 第1字节 ADR : 从机地址码(=001~254) 第2字节 01H : 返回读功能码 第3字节 : 返回的字节个数:表示数据的字节个数 第4字节 : 由于数据是一个8位的数,所以表示8个开关量的值,每一位为0 表示对应的开关断开,为1表示闭合。 第5、6字节 : 从字节1到4的CRC16校验和

1.1.功能码 02H :读开关输入(遥信)状态 第1字节 ADR : 从机地址码(=001~254) 第2字节 02H : 读寄存器值功能码 第 3、4字节 : 想读取的开关量的起始地址 第5、6字节 : 从起始地址开始读多少个开关量 第7、8字节 : 从字节1到6的CRC16校验和 第1字节 ADR : 从机地址码(=001~254) 第2字节 02H : 返回读功能码 第3字节 : 返回的字节个数:表示数据的字节个数 第4字节 : 由于数据是一个8位的数,所以表示8个开关量的值,每一位 为0表示对应的开关断开,为1表示闭合。 第5、 6字节 : 从字节1到4的CRC16校验和 1.2.功能码03H :读模拟量(遥测) 第1字节 ADR : 从机地址码(=001~254) 第2字节 03H : 读寄存器值功能码 第3、4字节 : 要读的寄存器开始地址 第5、6字节 : 要读的寄存器数量 第7、8字节 : 从字节1到6的CRC16校验和

质量部岗位职责说明书

部门职责说明书模板

职位说明书模板 一、业务管理 组织进行原材料的品质检验,并严格把关; 组织进行对原材料供应商的材料品质水平评估,以及稽查和推进改善; 组织设定各关键控制工序,对产品的品质进行检验和把关; 组织对生产过程异常进行反馈,并进行跟踪,推进相关单位分析改进; 组织相关单位,对生产异常进行品质分析,跟进改进效果; 参与制定公司质量方针目标; 协调公司相关部门,组织各项质量体系的正常实施; 组织安排定期汇报生产过程的产品品质,以及客户反馈信息; 组织安排公司检测仪器设备的定期计量维护工作 制定部门的工作计划、目标以及跟进落实工作计划的执行和完成情况。 二、部门管理 组织制定本部门年度计划与预算; 根据部门工作计划下达任务,对执行情况进行督导,定期总结工作执行情况; 参与制定/修订本部门职责,组织制定、修订本部门职位说明书; 根据公司要求,提出本部门员工的招聘、任免、晋升、调配、人员培训需求等意见; 按照公司要求,组织本部门内部绩效考核工作; 对直接下属员工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并进行绩效反馈与谈话; 组织本部门内部培训工作。 负责部门的团队建设 三、员工培养 培养本部门经理接班人; 协助公司人力资源部制定后备人才培养计划; 对下属员工的工作进行工作指导。

四、其它工作 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熟悉质量控制体系相关知识; 熟悉品质管理的各种手法、工具; 熟悉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知识; 熟悉成本控制相关知识; 熟悉生产管理相关知识; 熟悉组织管理相关知识; 熟悉绩效管理相关知识; 能够熟练使用办公软件; 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 能够有效的培养和激励下属; 能够有效化解下属之间的矛盾。 极强的安全、质量、进度控制、成本控制意识; 极强的责任心; 较强的全局意识; 较强的计划组织能力; 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较强的学习能力。

冲击电压发生器MATLAB程序

《高电压综合实验》冲击电压发生器设计MATLAB分析部分

一〃冲击电压发生器的功用及原理 冲击电压发生器是一种产生脉冲波的高电压发生装臵。原先它只被用于研究电力设备遭受大气过电压(雷击)时的绝缘性能,近年来又被用于研究电力设备遭受操作过电压时的绝缘性能。所以对冲击电压发生器的要求,不仅能产生出现在电力设备上的雷电波形,还能产生操作过电压波形。冲击电压的破坏作用不仅决定于幅值,还与波形陡度有关,对某些设备要采用截断波来进行试验。 冲击电压发生器要满足两个要求:首先要能输出几十万到几百万伏的电压,同时这电压要具有一定的波形。它的原理如下:(图见纸质报告) 实验变压器T和高压硅堆D构成整流电源,经过保护电阻r及充电电阻R向主电容器C1 —C4 充电,充电到U,出现在球隙g1—g4上的电位差也为U,若事先把球间隙距离调到稍大于U,球隙不会放电。当需要使冲击机动作时,可向点火球隙的针极送去一脉冲电压,针极和球皮只见产生一小火花,引起点火球隙放电,于是电容器C1的上极板经g1接地,点1电位由地电位变为-U。电容器C1与C2间有充电电阻R隔开,R比较大,在g1放电瞬间,点2和点3电位不可能突然改变,点3电位仍为+U,中间球隙g2上的电位差突然升到2U,g2马上放电,于是点2电位变为-2U。同理,g3,g4也跟着放电,电容器C1—C4串联起来了,最后球隙g0也放电,此时输出电压为C1—C4上电压的总和,即-4U。上述一系列过程可被概括为“电容器并联充电,而后串联放电” 二.设计目标: 输出波形为0.5/55μs标准波形,回路采用高效率回路,输出电压为100kV,发生器级数为8级。 MATLAB仿真分析: Rf=79.7;Rt=2928.6;

品质部职责与岗位说明书

品质部职责与岗位说明书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第一部部门使命与职能品质部 部门使命 严格执行我司企业检验标准对物料进行检验并不断完善企业检验标准,负责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检验,负责报表的整理归档,负责处理过程中不良问题并跟进。 主要职能 1.来料检验 ?严格执行原材料、外购、外协件的验收制度,对因违反制度而造成的质量事故及经济损失负责。 ?做好进料验收、检验、试验记录的存档保管工作,确保原始记录准确、清晰、完整。 ?及时将来料验收中的发现的不合格情况向经理报告,并提出处理意见。 ?做好进料检验状态的标识工作,并符合可追溯性。 ?负责材料品质异常的反馈、跟进、处理、验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处理好相关事情。 ?跟进品质异常发出的纠正预防措施报告是否及时回复。 2.制程检验 ?严格执行制程检验规程,对因违反制度而造成的质量事故及经济损失负责。 ?认真执行巡检制度,做好巡检工作,对所检查的产品,按规定做好产品的检验状态标识,对错检、漏检负责。 ?做好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品的隔离工作。 ?负责新产品试产和首件确认工作,填写相关报表,并跟进新产品。 ?及时向经理汇报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情况,对因不汇报造成的后果负责。 ?参与生产线质量改进工作,并提出质量改进建议。 ?督促生产员工遵守工艺纪律,对不遵守工艺纪律的情况及时向班长或经理汇报。 ?积极配合主管领导处理客户投诉,品质检讨和纠正预防措施工作。 ?负责培训在线检验员检验水平和能力。

?协调车间搞好日常检验和5S工作。 3.出货检验 ?严格执行出货检验规程,对因违反制度而造成的质量事故及经济损失负责。 ?执行产品入库质量检验流程,做好入库产品(半成品或成品)的检验工作,对错、漏检负责。 ?按出货检验规范检验,并做好记录,做好产品的检验状态标识。 ?及时将出货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情况向经理汇报,并提出处理意见,对因不汇报造成的后果负责。 ?做好仓库成品检验状态的标识,对仓库中超过检验有效期的成品进行复检。 ?及时跟进客户反馈。 第二部分岗位说明书 (一)IQC进料检验员 IQC岗位说明书

冲击电压发生器说明书

HYJD—1200KV型冲击电压发生器使用说明书 用户手册 上海冠春电气有限公司

目录 一、概述: 二、使用条件: 三、主要技术参数: 四、设备组成: 五、使用方法: 六、注意事项: 七、日常维护: 八、成套设备的主要部件: 九、随机文件及附件:

HYJD—1200KV系列冲击电压发生器说明书一、概述: 用途及性能: 系列冲击电压发生器主要用于电力设备等试品进行雷电冲击电压全波、雷电冲击电压截波和操作冲击电压波的冲击电压试验,检验绝缘性能。 1200KV、2400KV和4800KV系列冲击电压发生器可产生标准雷电全波、操作波和雷电截波三种冲击电压波形,1200KV系列冲击电压发生器可产生标准雷电波、操作波、雷电截波、振荡雷电波、振荡操作波、线路绝缘子陡波、合成绝缘子陡波和变压器感应操作波共八种冲击电压波形,技术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和IEC标准的规定,已通过鉴定,主要技术性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特点: 1、成套装置配套完整,电压等级齐全。 2、冲击电压发生器回路电感小,并采取带阻滤波措施,在大电容负载下仍能产生标准冲击波,负载能力大。 3、电压利用系数高,雷电波和操作波分别不低于85%和80%。 4、调波方便,操作简单,同步性能好,动作可靠。 5、采用恒流充电自动控制技术,自动化程度高,抗干扰能力强。

6、成功开发冲击波形数字分析系统和冲击电压试验数据微机在线处理系统,大大提高了冲击电压试验技术水平和试验效率。 冲击电压发生器是产生冲击电压波的装置,用于检验电力设备耐受大气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的绝缘性能,冲击电压发生器能产生标准雷电冲击电压波形、雷电冲击电压截波,标准生操作冲击电压波形等及用户指定非标冲击电压波包括陡波。 本系列冲击电压发生器可对绝缘子串、长空气间隙、套管、互感器、变压器等试品进行冲击电压试验和其它科学研究。 HYJD系列冲击电压发生器主回路电路如下: HYJD-Ⅰ型 图中: T:充电变压器 D1 D2:高压硅整流器 K1 K2:自动接地开关 R01 R02 R03:充电保护电阻

数字电压表说明书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数字电压表说明书 系别:自动化工程系 年级:10级专业:电气自动化姓名:林敬学号:1001010117导师姓名:明雄职称:讲师 2013年5月25日

目录 1.前言1 2.系统设计技术参数要求 (2) 3.系统设计 (3) 3.1系统设计总体框图 (3) 3.2 各模块原理说明 (3) 3.2.1 AT89S51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 ADC0804模数转换模块 (4) 3.2.3 四位数码管显示模块 (5) 3.3 系统总原理图说明 (6) 3.4 系统印刷电路板的制作图 (6) 3.5 系统的操作说明 (6) 3.6 系统操作注意事项 (6) 参考文献 (7) 致谢词 (8) 附录 (9) 附录一:电路总原理图 (9) 附录二:印刷电路板原理图 (10) 附录三:元件清单 (11)

1.前言 单片机是在一块半导体材料上集成了CPU、存储器、I/O接口等各种功能部件,具有体积小、功耗低、价格便宜、功能强、可靠性好和使用方便灵活的特点。随着以半导体集成电路为中心的微电子技术的进步,单片机在工业控制、数据采集、智能化仪表、办公自动化以及家用电器等各个储藏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数字电压表(DigitalVoltmeter简称DVM) 是采用数字化测量技术,把连续的模拟电压量转换成不连续、离散的数字化形式并加以显示的仪表。传统指针式电压表功能单一、精度低,难于满足数字化时代的需求,采用A/D 转换器和单片机构成的数字电压表,由于具有测量精度高, 抗干扰和可扩展能力强, 以及集成性能好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及电工测量 ,工业自动化仪表、自动测试系统等智能化测量领域。

品质部职能说明

品质部职能分解 品质部管理职责 品质部职责: a.企业品质制度的建立及推动执行; b.品质活动之执行与推动; c.进料、在制品、成品品质规范的制定与推动执行; d.制程品质管制能力的分析,异常的改善; e.制程品质的巡回检验与控制; f.客户投诉与退货的处理与调查、分析、回复原因及改善措施; g.企业品质异常的仲裁及处理; h.量规、检验仪器的校正与管制; i.产品开发与试制的参与; j.不合格品预防措施的订立与执行; k.协力厂品质能力的辅导、品质能力与品质管制绩效的评估; l.品质培训计划的制定与推动及执行; m.品质报告与成本的分析; n.品质保证方案的拟定并推动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进行; o.其他品质管制事项的制定。 1.品质部主管 a. 品管系统之研究、完善;品质异常之研究、改善。 b.负责组织产品全过程的检验和试验的质量检验工作,对所有交付产品的质量符合性负责。 c.组织指导检验员对所有检验情况进行记录,并填写产品检验记录和有关检验报告。 d. 客户投诉之调查、处理及改善对策之提出;参与日常不合格品的处理、评审、会签。

e.对错、漏检造成的批次性问题及质量事故负领导责任。 f. 训练计划之提出、执行;组织检验员的培训学习考核工作,保证检验员合格上岗,提高技术水平。 g.做好质量印章管理工作,对印章管理混乱而造成质量问题负责。 h.参与工模夹具、工艺装备验证、验收和维修的质量检验。 i.参与对分供方质量保证能力的考核、验证工作。 j.教育职工坚持“质量第一”,严格执行检验制度 k.教育检验员当好产品质量的检验员、“质量第一”的宣传员和生产技术的辅导员。 l.及时处理质量问题和反馈质量信息;全面质量管理之推进。 m.品质方针、制度之遵守与推动;品质计划之制定。 n. 完成公司和上级交代的其它工作,并对上级负责。 2.进料检验IQC a.公司所有原材料进厂检验。 b.公司所有外协件进厂检验。 c.及时准确的判定物料是否合格,避免影响生产。 d.及时对检验不合格品进行处理、控制、标识、反馈、要求改善并追踪改善效果。 e.及时准确完成IQC日报、供应商履历表登记,报表需记录管理要求。 f.对生产中出现的不良品退货进行准确判定,生产及来料不良不可混放,外协加工厂退货的判定及请示。G.完成公司和上级交代的其它工作,并对上级负责。 3.生产过程检验IPQC a.对公司所有工序产品品质进行巡查,及时发现问题。 b.对每一生产单首件进行材料、外观、结构、功能的确认,新产品交工程部确认签字。 c.对每小时出现的前二项不良进行追踪原因,并跟催改善。 d.对成品进行抽检及时发现不稳定现象。 e.依BOM单、生产单对包装首件进行确认。

冲击电压发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冲击电压发生器要完成高电压的冲击耐压试验,必须要满足两个要求:首先要能输出几十万伏到几百万伏的电压,其次冲击发生器输出的电压要具有一定的波形。它是根据马克斯回路来达到这些目的,冲击电压发生器的基本回路如下图1所示: 图1:冲击电压发生器基本回路 T——试验变压器;D——高压硅堆;r——保护电阻;R——充电电阻; C1~C4——主电容器; rd——阻尼电阻;C’——对地杂散电容;g1——点火球隙;g2~g4——中间 球隙;g0——隔离球隙; R1——放电电阻;Rf——波前电阻;C0——试品及测量设备等电容 试验变压器T和高压硅堆D构成整流电源,经过保护电阻r及充电电阻R 向主电容器C1~C4充电,充电到U,出现在球隙g1~g4上的电位差也为U。 假若事先把球间隙距离调到稍大于U,球间隙不会放电。当需要使冲击机动作时,可向点火球隙的针极送去一脉冲电压,针极和球皮之间产生一小火花,引起点火球隙放电,于是电容器C1的上极板经g1接地,点1电位由地电位变为+U。

电容器C1与C2间有充电电阻R隔开,R比较大,在g1放电瞬间,由于C’的存在,点2和点3电位不可能突然改变,点3电位仍为——U,中间球隙g2上的电位差突然上升到2U,g2马上放电,于是点2电位变为+2U。同理,g3,g4也跟着放电,电容器C1~C4串联起来了。 后隔离球隙g0也放电,此时输出电压为C1~C4。上电压的总和,即+4U。上述一系列过程可被概括为“电容器并联充电,而后串联放电”。由并联变成串联是靠一组球隙来达到。要求这组球隙在g1不放电时都不放电,一旦g1放电,则顺序逐个放电。满足这个条件的,叫做球隙同步好,否则就叫做同步不好。R 在充电时起电路的连接作用,在放电时又起隔离作用。在球隙同步动作时,放电回路改变成如图2所示的形式。 图2:冲击电压发生器串联放电时的等效回路

冲击电压发生器功能、波形介绍

电力系统中的高压电气设备在投入运行之前需要进行冲击电压试验来检验其在过电压作用下的绝缘性能。随着电力科技的发展,需要进行冲击电压试验的试品种类日益增多。 冲击电压发生器是一种产生脉冲波的高电压发生装置。原先它只被用于研究电力设备遭受大气过电压(雷击)时的绝缘性能,后来又被用于研究电力设备遭受操作过电压时的绝缘性能。所以对于冲击电压发生器,要求不仅能产生出现在电力设备上的雷电波形,还能产生操作过电压波形。冲击电压的破坏作用不仅决定于幅值,还与波前陡度有关。对某些设备还要采用截断波来进行试验。 此外,冲击电压发生器还可用来作为纳秒脉冲功率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功率电阻束和离子束发生器以及二氧化碳激光中,可作为电源装置。

根据实测,雷电波是一种非周期性脉冲,它的参数具有统计性。他的波前时间(约从零上升到峰值所需时间)为0.5μs~10μs,半峰值时间(约从零上升到峰值后又降到1/2峰值所需时间)为20μs~90μs,累积频率为百分之50的波前和半峰值时间约为1.0μs~1.5μs和40μs~50μs。 操作冲击电压波的持续时间比雷电冲击电压波长得多,形状比较复杂,而且他的形状和持续时间,随线路的具体参数和长度的不同而有异,不过目前国际上趋向于用一种几百微秒波前和几千微秒波长的长脉冲来代表它。雷电波又可分全波和截波两种。截波是利用截断装置把冲击电压发生器产生的冲击波突然截断,电压急剧下降来获得。截断的时间可以调节,或发生在波前或发生在波尾。 为了保证多次试验结果的重复性和各试验间试验结果的可比性,对波形及波形定义应有明确规定。为此国际电工委员会和国家标准规定了标准雷电冲击全波及截波的波形和标准操作冲击电压波形,如图1至图4所示。

多功能数字电压表课程设计

1.设计主要内容及要求; 设计一个多功能数字电压表。 要求:1)硬件电路设计,包括原理图和PCB板图。 2)数字电压表软件设计。 3)要求能够测量并显示直流电压、交流电压,测量范围0.002V---2V。 2.对设计论文撰写内容、格式、字数的要求; (1).课程设计论文是体现和总结课程设计成果的载体,一般不应少于3000字。 (2).学生应撰写的内容为: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课程设计论文的结构及各部分内容要求可参照《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执行。应做到文理通顺,内容正确完整,书写工整,装订整齐。 (3).论文要求打印,打印时按《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进行打印。 (4). 课程设计论文装订顺序为:封面、任务书、成绩评审意见表、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 3.时间进度安排;

中文摘要 随着微型计算机及微电子技术在测试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仪器仪表在测量原理、准确度、灵敏度、可靠性、多种功能及自动化水平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步形成了完全突破传统概念的新一代仪器——智能仪器。智能化是现代仪器仪表的发展趋势,许多嵌入式系统、电子技术和现场总线领域的新技术被应用于智能仪器仪表的设计,尤其是嵌入式系统的许多新的理念极大地促进了智能仪器仪表技术的发展。 今年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有单片A/D转换器构成的数字电压表获得了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它是目前在电子测量及维修工作中最常用、最得力的一种工具类数字仪表。数字电压表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其主要优点是准确度高、分辨力强测试功能完善、测量速率快、显示直观。 测试仪器的智能化已是现代仪器仪表发展的主流方向。因此学习智能仪器的工作原理、掌握新技术和设计方法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智能,数字,电压表,仪器仪表

400kv雷电冲击电压发生器(自动保存的)讲解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高电压》 课程设计 (400kv冲击电压发生器的设计) 姓名: 学号:U201311848 专业班号:电气1303班 评阅人: 指导教师:刘毅 日期:2016.08.15

目录 一、设计背景和意义 (3) 二、冲击电压发生器基本原理 (4) 1、雷电冲击电压波形 (4) 2、多级充电电压发生器 (4) 三、设计目标 (6) 四、设计步骤 (7) 1)确定冲击电压发生器级数n (7) 2)负荷电容C2选择 (7) 3)冲击电容C1选择 (8) 4)冲击电压发生器的效率 (8) 5)波头电阻R f、波尾电阻R t选择 (8) 6)充电电阻R、保护电阻r选择 (10) 7)充电时间 (10) 8)变压器选择 (11) 9)硅堆选择 (11) 10)球隙直径选择 (11) 五、设计总结与感想 (12) 六、附录 (13) 七、参考文献 (17)

一、设计背景和意义 电力系统中的高压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承受短时间的雷电冲击电压和操作过电压的作用。冲击电压实验就是用来检测各种高压电气设备在雷电压和操作过电压作用下的绝缘性能或保护性能。 雷电冲击电压实验采用全波冲击电压波形或者截波冲击电压波形,其持续时间较短,约数微秒至数十微秒。 其中雷电冲击电压波形由冲击电压发生器产生,而操作冲击电压波可以利用冲击电压发生器产生,也可以利用变压器产生。因此,很多高压实验室的冲击电压发生器既可以用来产生雷电冲击电压波,也可以用来产生操作冲击电压波。在此重点讨论雷电冲击电压发生器的设计。 随着超高压输电工程的发展,冲击电压发生器已成为各高压实验室的重要实验设备之一。其电压和容量不断提高。可以相信,在超高压输电的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必将对冲击电压实验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品质部组织架构及工作职责说明书

品质部组织架构及工作职责说明书 品质部组织架构

1、品质主管岗位说明书

2、来料控制品管员工作岗位职责 2.1坚决维护、监督公司质量体系的全面运作,积极完善部门品质检验工作; 2.2严格执行相关检验标准,主动参与本部门的品质管理工作; 2.3爱岗敬业,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依时完成工作任务,忠于职守,不擅自离岗、串岗; 2.4熟悉使用的检测工具,熟悉岗位作业程序和作业标准,配备相关的文件和资料; 2.5制定进料检验和试验程序; 2.6制定《进料检验标准》; 2.7确定进料抽样计划; 2.8进料样板的管理(建档、标识、保管及更新); 2.9依据《进料验收单》填写《进料检验记录表》,并将《进料检验记录表》上交主管和分发 给仓库和采购; 2.10依据《进料检验标准》、《抽样计划表》、样板和《进料检验记录表》对来料进行抽样2.11对抽取的样品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的结果记录在《进料检验记录表》上; 2.12《进料检验记录表》的保存和归档; 2.13对已检的物料根据检验的结果贴上相应的状态标识(合格、让步接受、退货、选用、隔离); 2.14填写《进料检验日报表》; 2.15《进料检验日报表》的保存和归档; 2.16做《进料检验周报》; 2.17《进料检验周报》的保存和归档; 2.18做《进料检验月报》; 2.19《进料检验月报》的保存和归档; 2.20统计供应商季度来料情况;

2.21将供应商的来料质量情况反馈给品质主管; 2.22对生产中发现原材料问题的跟进,并协助有关部门处理; 2.23收集进料不合格品信息,协助进行不合格品分析; 2.24对特殊或紧急物料优先安排检验; 2.25对紧急放行物料的标识; 2.26对生产过程中选出的来料不合格品进行确认,并协助采购部进行处理; 2.27参与对应商的评估工作; 2.28需要时,实地考察供应商质量保证情况; 2.29评审供应商提供的调查表; 2.30(参与)供应商提供样板的评估; 2.31统计供应商来料状况并据此进行质量评分; 2.32陪同供应商来厂了解有关产品品质问题,商讨双方有关检验标准及解决方法; 2.33到供应商处沟通来料品质问题; 2.34根据生产进度完成当日检验任务,依时上交工作记录; 2.35每个工作日收集整理所负责的各种品质记录的数据,下班前一小时上报品质主管; 2.36汇总、存档所负责的各项品质记录的相关数据,每月整理一次存档; 2.37承担工作中错判、漏判引发的批量品质事故的责任,并主动跟进返修工作; 2.38廉洁奉公,不以权谋私,沟通工作对人不对事; 2.39积极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其它工作; 3、制程控制品管工作岗位职责 3.1坚决维护、监督公司质量体系的全面运作,积极完善部门品质检验工作;

(完整word版)冲击电压发生器仿真设计.doc

冲击电压发生器仿真设计 一、设计目的 1.理解冲击电压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和绝缘冲击试验的内容; 2.掌握冲击电压发生器的设计方法和 matlab 仿真软件的使用; 3.学习分析冲击电压发生器充电回路的效率及波形参数。 二、设计要求 1.设计一台冲击电压发生器,产生冲击电压波。冲击波形的参数:波前时间为 2.0us ,半峰值时间为 36us;试品电压等级 110kV。 2.参考《高电压试验技术》(清华大学版)。 三、设计任务 1.画出电路设计原理图 选用高效率双边对称充电回路,如图3、4 所示 图 3发生器的充电回路 图 4发生器的放电回路

2.确定各元件参数 2.1 额定电压的选择: 110kV 产品的雷电冲击试验电压如表所示(按 GB311.1-1997) 表 1 110kV 产品的雷电冲击耐受电压 额定雷电冲击(内外绝缘)耐受电压(峰截断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峰 值) /kV值)/kV 变压器,并联母线支柱绝 高压电变压器类设备电抗器,互感高压电器缘子,穿墙套 力电缆的内绝缘器管 450850450 450 530 550550450 450 530 上表所示的都是耐受电压。击穿电压和闪络电压都高于试验电压,考虑为研究试验取裕度系数 1.3;长期工作时冲击电压发生器会发生绝缘老化,考虑老化系数 1.1;假定冲击电压发生器的效率为 85%,故冲击电压发生器的标称电压应不低于 U1=550×1.3 ×1.1 /0.85kV=925.3kV 2.2 冲击电容的选择: 如不考虑大电力变压器试验和整卷电缆试验和互感器试验,就绝缘子的电容按 100pF 冲击电压发生器的对地杂散电容和高压引线及球隙等的电容如估计为 500pF ,电容分压器的电容估计为600pF,则总的负荷电容为 C2=100+500+600=1200pF 如按冲击电容为负荷电容的10 倍来估计,约需冲击电容为 C1=10C2=12000pF 2.3 电容量的选择: 从国产脉冲电容器的产品规格中找到MY220-0.1 瓷壳高压脉冲电容器比较合适,电容器规格如下表 2 表 2 型号工作电压试验电压电容外型尺寸重量外壳

冲击电压发生器

高电压技术课程设计 姓名:赖智鹏 学号:U200811806 班级:电气0809班 邮箱:592425891@https://www.wendangku.net/doc/0f12431901.html,

冲击电压发生器的设计 一、引言 冲击电压发生器是一种产生脉冲波的高电压发生装置,在电力系统中主要用于研究电力设备遭受大气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时的绝缘性能。 本文是高电压技术课程的课程设计,参考相关文献完成了冲击电压发生器设计,了解了该装置基本原理、设计流程、注意事项等。 二、设计过程 1. 最大输出电压 300~800kV 2. 冲击电容 为保证冲击电压发生器有较大适用范围,考虑试验可能遇到的最大的试品电容(不考虑大电力变压器和整卷电缆试验的情况) (1)试品中互感器电容最大,约1000pF (2)冲击电压发生器的对地杂散电容和高压引线及球隙等的电容估计值取500pF (3)电容分压器(分压器采用电容式分压器)的电容估计值取600pF 由此得出,总的负荷电容约为 210005006002100C p F =++= 为保证发生器有足够高的效率,同时兼顾经济性,冲击电容取负荷电容10至20倍,则冲击电容为 12(1020)(2100031500)C ~C ~p F == 3. 电容器的选择 型号MY110—0.2脉冲电容器参数如下表 需满足两个要求: (1)电压发生器额定电压要求:300~800kV (2)冲击电容要求:21000~31500pF 采用MY110—0.2脉冲电容器,7级串联,此时冲击电压发生器串联放电时,峰值电压约为770kV 满足(300~800kV ),且冲击电容为200000/7=28571满足(21000~31500pF ) 4. 回路选择 采用高效回路,单边充电。

虹润数显电压电流表说明书

虹润数显电压电流表NHR-3200系列 一、产品介绍 虹润数显电压电流表NHR-3200系列可外接电压、电流互感器的标准信号或直接接入电流5A、电压500V的交流信号,输出功能可选模拟量输出、通讯输出功能,配备RS232/485通讯接口,支持标准MODBUS RTU通讯协议,可组网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可带欠压和过载事件报警功能。 本产品采用工业级元器件,所有与外界的连接都做了电气隔离,内置抗雷击保护电路和电源滤波器。可靠的端子输入,接线端子采用国外进口插拔式端子,具备高耐压和过流等级的特点。专业的EMC设计,对装置输入电源、模拟和数字电源进行实时的监测,保证了其运行的可靠性。科学的自诊断功能,可通过显示代码表明产品的故障。适用于成套智能高、低压配电柜、智能箱变、小家电性能检测系统的数据采集。 二、技术参数 三、安全注意事项 3.1、本节主要涉及重要的安全信息,请用户务必在安装使用本仪表之前仔细阅读并理解本节内容。 警告 ★仅允许具有合格资质的工作人员从事本产品的安装,且必须按照规定的安装程序来执行。★请在从事电器安装调试工作时配备检验合格的个人安全防护装备。

★不允许单独操作。 ★请在进行安装操作之前关闭所有电源。 ★请在检查、测试、维护本仪表之前断掉所有电源。请关注电源系统的设计细节,包括可能有的后备电源。 ★请注意不要将工作区域内的工具或者其它物体遗留在本仪表内。 ★成功地安装本仪表依靠于正确的安装、操作和使用规范。忽视基本的安装要求可能会导致人身伤害以及电子仪表或其它财产的损害。 ★请在使用高阻表测试已经安装好的仪表之前,断开所有的与之相连的输入和输出连线。★请注意高压测试有可能会导致仪表内的元件损坏。 3.2、安装使用流程 1)、请参照装箱清单检查确认由到的仪表是否完整。如有存在遗漏请及时通知供货商或本公司。 2)、使用前请确认被测试参数的范围满足仪表的测试参数的量程范围,严禁进行超出量程的参数测试。 3)、使用前请确认能够提供满足仪表工作要求的工作电源。不适宜的工作电源可能烧毁仪表。 4)、请确认仪表工作环境条件满足产品使用要求。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可能影响仪表精度和使用寿命。 5)、仪表安装使用流程请参照如下步骤执行: 3.3、订货须知: 用户在订货前,请确认以下项目: 1)、测试参数的范围满足订货产品的量程要求,其它测试范围必须订货时声明。 2)、工作电源:AC/DC100-240V 50/60Hz;DC20-29V。 3)、扩展功能:模拟量输出;两路继电器输出;RS485、RS232串型通讯口。 四、仪表的面板及显示功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