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唯识学种子理论探析---理证

唯识学种子理论探析---理证

唯识学种子理论探析---理证
唯识学种子理论探析---理证

唯识学种子理论探析---理证

2008年04月24日佛教在线点击:次

前言

从佛教哲学的角度来看,宇宙间一切万法不外乎缘起和缘生的两大道理。所谓缘起,就是说明诸法的起因;所谓缘生,就是说明诸法的现象。佛说无一法非因缘生,由此表明一切事物现象的产生必有其因,宇宙万有诸法不同的现象,完全是因缘的组合。然而,宇宙诸法既然是因缘所生,那么,谁是诸法的亲因?

它又是如何生起的呢?这是很多学者都无法解答的问题。唯识学认为,能为诸法的亲因者,就是阿赖耶识中的“功能差别”。所谓功能差别者,就是种子;也就是种子的一种力量和作用。所以色法中的山河大地,心法中的见相二分,皆是阿赖耶识的功能种子的力量和作用生起的。不过种子生起的诸法,不同于外道认为的一因而生多法;或由多因而生一法。而是由各各不同的种子,生起各各差别的现象。就是说一法的生起,必有一法的自己种子为因。而这一法的种子,唯限于这一法的亲因,决不可为它法的亲因。所以说,所谓种子,就是本识中能亲生自果的功能差别,此功能差别的因,是根据人们无始以来的善恶行为而形成的。

一、种子名义的成立

种子说的成立,是唯识学的一个重要点。因为要建立三世轮回,建立因果循环不灭,就必须要成立一法,以联系过去现在未来,使其不断。同时,还需要能够保存行为业力,使其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失去它的效能。基于此一观点,就产生了“种子”说。此说使转凡成圣的要点,建立在除去杂染种子而增长清净种子,而唯识学中阿赖耶识的似一似常的自体安立,也是从种子说上成立的。

种子是什么呢?所谓种子者,就是第八阿赖耶识自体中所具有的一种能够生起诸法的功能。即一切有漏无漏的色心诸法,皆是从第八阿赖耶识中的种子现行生起。此第八阿赖耶识中生果的功能曰种子。也就是第八识自体分中有能够生起色心诸法之力量和作用的种子,犹如稻麦等种子能生芽叶,从喻立名,名为种子。若从其自体立名,则名为功能。所生色心诸法,从本识之种子而起现行;即其未生起现行,故喻名种子。如《成唯识论》云:“此中何法名为种子,谓本识中亲生白果功能差别。”即从各自种子生起各自现行,故亲生自果。色心诸法种子各各差别,同时其功能亦各各差别,故云功能差别。如是所谓种子者,能也,力也,用也。因此世间一切万法皆从此起。于此有三义说明:一、种子为力,非色非心;二、力遍宇宙,故种子亦遍宇宙。一念起用,宇宙森然,种子无尽,宇宙亦无尽。三、种子无长短大小之分,现行生起时,相由见带,故识心分别一生,即摄全宇宙,无一物不含摄,亦无一处不摄法界。

二、种子产生的三种异说

人生的生命,宇宙的万有,既由各自的善恶种子而变现,但是这些善恶无记的种子是怎么来的呢?关于种子的产生这个问题,慈氏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中说:

云何种姓?谓略有二种:一本性住种姓;二习所咸种姓。本姓住种姓者: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是名本性住种姓。习所成种姓者:谓先串习善根所得,是名习所成种姓。

在无著、世亲时代都无异见。到了世亲死后,诸师兴起了种种诤论,这里约举三种异说:

1、护月论师主张本有说。他认为第八阿赖耶识中所藏的一切有漏无漏的种子,皆由无始时来,法尔本来具有。并非从其它能熏之熏习而有。在经论中言有能熏法熏习有者,是说这能熏的法,熏习这本有的种

子,令生起增长;不是说这所熏之法,能于本有种子以外,可另熏生新的种子。所以种子仍是本有,没有新熏。因此,护月论师为成立本有的主张,并引用经文来证明一切有漏无漏种子皆是本有。如《成唯识论》云:

一切种子皆本性有,不从熏生,由熏习力,但可增长。

若依无漏种子本有说,如云:“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佛性,本来具有。此种佛性即是本有无漏种子,通常说的佛种。又《无尽意经》云:“一切有情,无始时来,有种种界,如恶叉聚,法尔而有。”此中说的“界”即是种子,种种界就是种种种子,这些种子是无始时来具有的,不是新生的。又《阿毗达磨大乘经》云:“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谓由无始来的种子,为一切法平等所依,然后生起现行。又《瑜伽师地论》云:

诸法种子体,无始时来,性虽本有,而由染净,新所熏法。

由此,以上依据经论说明,诸法种子,唯有本有;并且说明唯一本有种子,后生现行果法,可无杂乱。若说更有新熏种子,则新熏法尔,功能相等,有生不生杂乱等过失。所以,他认为种子唯是本有,而非新熏。

2、难陀论师主张新熏说。他认为一切有漏无漏的种子,皆由无始时来,法尔从现行熏习新生,非本来具有。就是说,种子不是原来就有的,都是互相熏习起来的。如说我们怎样会有佛性种子呢?这就要有多闻熏习,听闻正法,依法修行,如此熏习而成佛种子增长。如培养善的种子,消除恶的种子,乃至最后成为纯善品的无漏种子。所以说一切种子都是新熏起来的。若是本有的,就无须熏习了,无须用功修习了。如《多界经》云:“诸有情心,染净诸法,所熏习故,无量种子之所积集。”又《成唯识论》亦云:

种子皆熏故生,所熏能熏俱无始有,故诸种子,无始成就。种子既是习气异名,习气必由熏习而有,如麻香气,花熏故生。

这是说,能所熏法是本有的无始的,而种子却是熏习所生的。又《成唯识论》云:

内种定有熏习,外种或有或无。闻熏习闻净法界,等流正法,而熏习起故。

由此,难陀论师依据这些经论说明,种子唯是新熏而有,而非本有。

3、护法论师主张本有始起并有说。他认为诸法能够生起现行的种子,是有两种:一本有;二新熏。所谓无始时来于本识中所摄藏的法尔能生一切法的功能差别,是名本有种子,亦名本性住种。又无始时来,从种子生起的现行诸法,依七转识的作用,再熏习其气分于第八识中,更成彼识后时生果功能,而为始起(新熏)种子,是新熏种子,亦名习所成种。此本有、始起二类种子,生起诸法的现行,是相待生起。亦有唯从本有种子生起者,如在见道最初刹那现行生起无漏智,但是,一般来说,都是本有、新熏两类种子相待相助而生起现行的,并不是单一的能生起现行;若说本无有种子,则无始创生之现行,便成无因;若说无新熏种子,则现行生起时,没有习气续流,亦不应理。所以,护法论师主张的本有、新熏两类种子,皆应成立。以上三说中,护法本有、新熏并建立,折中至当。由本有义成立故,见道最初刹那现行生起之无漏智,得以创生现行。由新熏义成立故,现行识能熏新种。此新种者,实即现行识的余势不绝者,所谓习气也。而现行识熏习生起新种子时,藏伏于阿赖耶识中一切本有种子之性类相同者,亦同时受其熏发而增长。故本有种子亦受现行识所生习气之影响。因此,一切种子,无论是本有、新熏,通得名之习气。

三、种子体性存在的重要性

种子的本体是什么?如《成唯识论》云:“此中何法名为种子?谓本识中亲生自果功能差别。””例这是说明在第八阿赖耶识中,含有直接为因而能生起自类果的功能(种子)。这“功能”是种子的别名,同时,也是指出种子的特性,哲学上叫做可能性,或曰性能。能是含有力量和作用的意思。如谷种子虽是小小的一粒,在未被损坏以前,这一粒谷种子就有生芽的可能性,含有那些庞大茎叶的性能。若谷种子被损坏了,则失其生果的可能性。我们心识上因有种种的行为活动,这些活动留下很多痕迹(习气)在心田之中,此习气在心中是不会消失的。这些行为的种子能生白果,故名功能。如《瑜伽师地论》建立七因,《摄大乘论》及《成唯识论》以此建立六义而显种子的本性:

(一)刹那灭:即种子本身是刹那生灭的,所谓刹那生灭,就是才生即灭,灭已即生。一期生灭,如人之生与死,我们可以看到,而一刹那的生灭过程,不是我们所能见到的。本来任何一种东西,都是时时刻刻在那里生灭变动,但是我们看不见他动,因为它那即生即灭的速度很快,很微细的。一件事物,所以要变坏,终归之无常,就是因为它本身时刻在变动着,在生灭着;否则,没有生灭相,则事物就会常住不坏了。换句话说,人就永远不会老,也不会死了。种子是有为性,故它本身的条件,要刹那生灭。假如不是刹那生灭,则不能起变化作用。其次,种子必具特胜功能性,以生起白果,如谷种子若不能变为芽,那就不成为种子了。此遮大众部等立无为缘起,正量部立长时四相,又外道以自性神我等为诸法因,大乘一师以真如为诸法因。《成唯识论》云:

谓体才生,无间必灭,有胜功力,方名种子。此遮常法,常无转变,不可说有能生用故。

(二)果俱有:这是说在现行果法上并没有失去种子的性能,而且二者是不相分离的。如谷种子生了芽茎枝叶花蕊,原在地下的那粒种子虽然坏了,但是种子的性能并不是没有的,种子的功能是和那正在发展的芽茎叶枝等和合为一体。不过你只见是茎叶,而不能见种子罢了。其实,这叶茎枝就是芽种子的扩大,就是芽种子的本身发展。换言之,种子就是芽叶茎的收缩罢了。故种子在这阶段上,和芽茎等是同时现行生起的,种子的本身决未消失。心识外的种子与现行法如此,我们人生的现行业果和能招感的业种子的关系也是如此的,所以说现行与种子是和合不分的。现在人身生命是现行法,此生命是由过去的业种子而招感的。这业种子的功能,在入母胎时,种子就渐渐变化成为现行法。变的时间即是渐渐地增长,渐渐地长大,就是种子现行同时义。即是说明要种子望于现行果,不是同类法,互不相违,能在一身中,有俱时现在能生的作用。此遮经量部等因果异时;又外道计执从他身大自在天生一切有情等。然而,就此种子生现行论,若种子自类相生,无畏俱有义。《成唯识论》云:

谓与所生现行果法,俱现和合,方成种子。此遮前后及定相离,现种异类互不相违。一身俱时有能生用,非如种子自类相生,前后相违,必不俱有。虽囚与果有俱不俱。而现在时可有因用。未生已灭无自体故。依生现果立种子名,不依引故,但应说与果俱有。

(三)恒随转:这说明种子随现行法的时间性。谓种子要长时一类相续,无转易,无间断。然而诸法中恒时相续者,唯第八阿赖耶识。所以要恒时随此能持的第八识转变生起,一类相续,方为种子。即种子随现行法转变与现行法一类相续,至究竟位。在外种上说,就是要结成果实的时候为止。在内种现行上说,就是至招感异熟报尽的时候为止,或说至对治道生起时,才是究竟位。依无漏道说,就是要成佛的时候,方名究竟道。此遮七转识及色法,转易间断,不得为种子。《成唯识论》云:

谓要长时一类相续,至究竟位,方成种子。此遮转识,转易间断与种子法不相应故。此显种子自类相生。

(四)性决定:这是说明种子有类性的差别点。谓种子要随其能熏因力的善恶等性各别决定,从此物种子还生此物。即善种子决定生起善的现行,恶种子决定生起恶的现行,不相杂乱。明显地说,就是种子能熏的现行因是善,种子所生的现行果必定是善;能熏的现行因是恶,所生的现行果必定是恶。也就是说,善性种子为善因,感乐的果报,这性质是决定的,恶性种子,亦复如是。此遮小乘有部等说善、恶、无记等为同类因。《成唯识论》云:

谓随因力生善恶等,功能决定,方成种子。此遮余部执异性因,生异性果,有因缘义。

(五)待众缘:即是种子藏在第八识中而不生,因为种子必须要有很多条件来帮助才发生作用。也就是说,种子要待众缘和合,种子转变,方能生起现行果。如《成唯识论述记》云:

谓自种子,要待众缘和合,种子转变,起取现行等诸果作用,功能殊胜,方成种子。故种自类非因缘合,不名种子。

此遮外道执不待众缘,从自然一因顿生结果等。又小乘有部等执缘体恒有。《成唯识论》云:

谓此要待自众缘和合,功能殊胜,方成种子。此遮外道执自然因,不待众缘恒顿生果。或遮余部缘恒非无。显所待缘非恒有性,故种于果非恒顿生。

(六)引白果:谓种子要各自引生其色心自果。即色法种子,唯能引生色法现行;心法种子,唯能引生心法现行。如《成唯识论述记》云:

谓于别色别心等果,各自引生,方名种子。非善等色种,生善等心果,可名种子,不相应故。

从这一点上说,一切法的生起是从各自的种子而生白果,决无有一因生一切果,如上帝造万物之学说。此遮外道执一因生一切果,又小乘有部等执色心等互为因缘。具有这六种义的种子,而摄持在第八识中。故《成唯识论》云:“唯本识中功能差别,具斯六义、成种、非余。外谷麦等种,识所变故,假立种名,非实种子。”这是简别外法种子,非是宇宙本体。因此说,若不具此六义,就不能做为现行果法亲因缘种子的资格。所以,这六义说明了种子的体性。

四、种子的种类

种子的种类,即有二种:一有漏色心种子;二无漏色心种子。所谓有漏色心种子者,又有二种:一名言种子;二业种子。

(一)名言种子者:即由名言所熏能引生一切善恶诸法自果之各别亲因缘种子。此种子随能熏的现行,又成二种:一表义名言种子;二显境名言种子。(1)表义名言种子者:即能诠表义理之名句文字等。就是第六识缘诠表诸法义理之名言,熏成五蕴三性等差别种子,故曰表义名言种子。又即能缘心缘所缘境时,自发名言,诠显色心诸法,于自心前,变现彼诸法之相分,熏彼诸法之种子于阿赖耶识。或闻他名言所诠色心诸法,于自心前,变现彼相分熏彼种子于阿赖耶识。(2)显境名言种子者:即能了别境界之心心所法。就是一切心心所法缘各自境时,不因自他之名言熏成种子,谓之显境名言种子。即一切七识见分等心了别诸境时,变现彼诸境之相分于心前,熏彼种子于阿赖耶识。此乃由见闻觉知的作用所熏种子,实不因名言,然能缘心能显所了镜恰如名言能显所诠诸法的体义;所以,喻名此见分等为显境名言。

(二)业种子者:业者造作义,谓由造作善恶等业所熏种子。于第六识相应里心所,依身、口、意三造作善恶等业,熏自思心所种子于阿赖耶识。而此思心所的种子,有二功能:一、生自思心所现行功能,名

为名言种子,不名业种子。二、助他赢劣无记名言种子令生现行功能,名业种子,不名名言种子。即无记名言种子,性羸劣故,无自生起现行果的力用,必藉善恶名言种子的助缘,才能生起现行果。所以善恶名言种子,不唯能生起白果,又有助他无记种子,令生果的功能。此其生自果边,仍名为名言种子。于助他无记种子令生果边,立业种子名,非别有体。所以说,名言种子通于八识,并通于三性。而业种子局限于第六识思心所,而且唯局善恶二性。无记羸劣,无助他的功能。又思心所兼名言、业种二种功能,他心心所但有名言种子之功能。

种子者,亦名习气。所谓习气者,气者气分,习谓熏习。由彼现行熏习,得此气分,故名习气。所言习气者,现行气分熏习所成,故名习气。即诸法现行时,随应所熏色心诸法的种种习气,皆悉落在第八识,更成彼识后时生果的作用,故名种子,亦名习气。即所谓种子,望所生现行立名。所谓习气,对能熏现行立名。名异同体故。如《成唯识论》中说,习气有三种:一名言习气,二我执习气,三有支习气。

(1)名言习气者:亦名等流习气,谓有漏无漏三性七识缘名言所熏种子。等流,是所生果名;习气,是能生因名。等者相似义,即此种子与果性同。流者流类义,果是彼类。或流注义,果从因起。等流者,似果之因之流类,或从似果的因现行的同类果。所谓等流习气者:即是能引生等流果的习气。《成唯识论演秘》云:

流谓流类,等谓相似,已显类同。所言流者,是流住义,果从因起,囚所流故,名之为流。所言等者,谓相似义,或所生果,与因相似,名之为等。

(2)我执习气者:谓六七二识虚妄执为我我所,所熏种子。我执有二种:(一)俱生我执;(二)分别我执。由此二我执所熏种子,令有情等自他差别,所以分别而立我执习气名。我见熏飞,体即名言,由起我执,执有自他,名我见习,寻名言而熏种子,与等流种子无差别,但据三熏习别离而体无别也。(3)有支习气者:即业种子,亦名异熟习气,谓由第六意识发起善不善业所熏种子。有者,谓三有;支者,因义、分义。有支者,即有二义:一者有漏善,谓即能招人天可爱果的业种子。二者不善,即能招三恶趣非可爱果的业种子。由此,二支所熏种子,令异熟果善恶趣差别,即能招异熟果之增上缘也。言异熟者,即由善恶因所引生总别二报无记果。此与异熟果为因,故名异熟习气。

《摄大乘论世亲释》云:名言熏习差别者,谓眼名言熏习,在异熟识中为眼生因,异熟生眼。从彼生时,用彼为因,还说为眼。如是耳等一切名言差别,亦尔。我见熏习差别者,由染污意萨迦耶见力故,于阿赖耶识中我执熏习生。由此为因,谓自为我异我为他,各有差别。有支习气差别者,由善不善不动行力故,于诸趣中流转差别。已上三种熏习,其差别如是,然而非离等流习气别有我执、有支二种习气,但依其义而立名。

无漏色心种子者:即能得三乘道者,基本识内,无始以来,法尔有能生无漏法之功能。此亦有三:一生空无漏种子,能生三乘道无漏法之种子也。二法空无漏种子;三俱空无漏种子,能生菩萨及佛果无漏法之种子。此无漏种子,无始以来,附在第八阿赖耶识之中,前灭后生,展转传来。

五、种子与现行之因果

关于种子与现行之因果关系,分为二种:一、异时因果;二、同时因果。

(一)异时因果者:即一切种子,由无始以来,含藏于第八阿赖耶识中,前刹那种子,生后刹那种子,前灭后生,自类相续,犹如川流,昼夜不息,是为种子生种子。又种子生种子,前刹那种子为因,后刹那种子为果,是因先果后。

(二)同时因果者:即含藏于第八阿赖耶识中的每一种子,缘不具时,只是前灭后生,自类相续;若遇众缘和合时,则能生起各自现行,是名种子生现行。其所生起的现行中,有强盛势用者,于生起之刹那,再熏习各自种子于第八识自体中,成为新熏种子,是名现行熏种子。在一刹那中,本有种子生起现行,现行又熏成新种子;本有种、现行及新熏种三法;及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展转相依,构成二重因果。譬如明灯,焰炷生烧,同时更互;又如芦束,互相依持,同时不倒。是谓三法展转,因果同时,若种子望种子而论,前念种子生后念种子,前念后念相续故,因果异时。而就第八识而论,第八阿赖耶只所持种子为因,生眼等七转识。同时七转识现行法为因,生第八阿赖耶识种子。因此说,七转识与第八阿赖耶识而成互为因果关系,这是在于能生所生,能熏所熏方面而讲。所熏的,能生的,是第八识中能生果法作用的种子即“种子生现行的因果”,第八识为因,七转识为是果,赖耶能藏之义,正是于此。所生的,能熏的,是七转识诸法即“现行熏种子的因果”,七转识为因,第八识是果,赖耶所藏之义,正是于此。《阿毗达摩经》云:

诸法于识藏,识于法亦尔,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

这颂中的意义,也正是说明了互为因果的关系。其次,所生的现行虽同时熏习生起种子,然而所熏种子于同时不生起现行,以其趣种子众缘未具故。倘是所熏的种子同时生起现行,那现行又熏其种子,如此又熏又生,没有穷尽了;又于同一心时,有二心或多心生的过失;所以必须待他时缘具击发此种,才得生起。这所熏的种子在未遇缘现行生起以前,都是第八识中前生后灭,前生后灭,自类相继的生灭,这名为“种子生种子的因果”。前念种子是因,后念种子是果,亦名为“异时因果”。

以上所说的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种子生种子,有情自无始以来,展转相续不断的在生灭着。就是从第八识中的种子所生的七转识现行诸法;而又熏习种子于第八识中相续生灭;遇缘具足又生现行。故中间虽经过百千万亿的变化,而始终没有超越过这个历程。故知染净缘起的根本,就是第八阿赖耶识。

六、种子与赖耶及所生果之关系

种子与第八阿赖耶识以及所生起的现行果法等,究竟是一体的?或是异体的?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

因为所谓种子,决不是离第八识而独立存在的。既然如此,种子与第八阿赖耶识的关系究竟如何?当然是值得论究的问题。在《摄大乘论》中唯就以体、用门来说明种子与第八识的关系。如《摄大乘论》云:

阿赖耶识中诸杂染品法种子,为别异住?为无别异?非彼种子有别实体于此中住,亦非不异。然阿赖耶识如是而生。有能生彼功能差别,名一切种子识。

如此种子是第八阿赖耶识自体上之作用,而阿赖耶识是此用所依之体。体用有别,故非一。虽然,用者所依体上之用,体者用所依之体;是故体用不相离,故又非异。无性释论云,一切种子,是阿赖耶识功能差别,如法作用,与诸法体非一非异。虽然若体论别,则种子者,色心三性诸法所熏生,又现生三性诸法。从现行果,因种了亦通于三性,故与本识非一。其次,就因果门来论,种子与所生果的关系。即种子与其所生现行果法,亦有非一非异的关系。因为,现行(果)是种子(因)的显现相状,是用;种子是现行果的本质,是体。既是一体一用,故亦非一非异。又种子者,即三性诸法能生因,而诸法者所生果也。因果相顺,故非异。虽然,种子隐伏于第八识中之能生作用。诸法者,用已显明之现行。隐显有别,故非一。如《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二云:

种子云何,非析诸行别有实物名为种子,亦非余处,然即诸行如是种姓、如是等生、如是安布名为种子,亦名为果,当知此中,果与种子不相杂乱。何以故?若望过去诸行即此名果,若望未来诸行即此名种子,

如是若时望彼名为种子,非于尔时即名为果,若时望彼名果,非于尔时即名种子,是故当知种子与果不相杂乱。

所以说此与本识及所生果不一不异,体用、因果理应尔故。如此说明,种子对所依识体,非一非异。望所生果亦非一非异。

七、种子与熏习之关系

我们都知道因果的重心在种子,而种子的重心又在熏习,熏习就是心理上和行为上的活动作用,这种活动要二种同时动作,不过,一种是要强有力的,可以影响他法的,而不受他法的影响的,即是能熏。一种是劣弱无力的,是被动的,可以吸受他法影响力的,即是所熏。什么是所熏?所熏是第八阿赖耶识,它是无覆无记性。以其本身力量很薄弱,无抗拒力,所以受熏。能熏是什么?能熏是前七识心心所法,有强有力的活动性,这种活动即是我们的行为动作,心思意想等,由此活动力能熏第八识。前七识对境界上的活动,就是造业行动,每一个活动熏成一个种子。种子由第八识保持不坏,遇缘生果。所以我们的起心动念,就是熏习造业。

何谓熏习?所谓熏习者:《成唯识论述记》卷三云:“熏者发也,或由致也;习者,生也,近也,数也,即发致果于本识内,令种子生,近令生长故。”又卷一云:“熏者击发义,习者数数义。”由此,熏习之义,乃是数数击发本识,发生新种,增长本种之意。就是说,前七识聚之心心所起现行时,其势用强盛者,则于生起之刹那,能数数击发第八识,植其气分于第八识自体分中,而发生新种子,并使本有种子受兴发而增长;此数数击发之历程,有似于花熏苣藤,故名熏习。又谓能熏法与所熏处,同时同处,和合相应,由能熏法数数击发,令种子生长于所熏处。如《成唯识论》云:“如是能熏与所熏识,俱生俱灭熏习义成,令所熏中种子生长,如熏苣藤故名熏习。”又《摄大乘论》云:

何等名为熏习?熏习能诠。何为所诠?谓依彼法俱生俱灭,此中有能生彼因性,是谓所诠。如苣藤中有花熏习,苣藤与花俱生俱灭,是诸苣藤带能生彼香因而生。

又世亲释说,即依彼杂染诸法俱生俱灭,阿赖耶识有能生彼诸法因性,是名熏习。无性释说,谓此所熏与彼能熏同是生灭,因彼此有随顺能生能熏种类果法习气。总之,这熏习义明显的说,就是有能熏法与所熏法俱时和合,由能熏法击发所熏的法,能令未生的种子,新生起来:令已生固有的种子,熏令增长。所以,能熏和所熏必须具备四个条件才能进行熏习作用。

1、所熏四义:(1)坚住性(2)无记性(3)可熏性(4)与能熏和共合性。无著于《摄大乘论》中首立所熏四义,谓此四义所具乃可成为所熏,何等名为所熏四义:

(1)坚住性:就是说这为所熏的法,必须是从无始之始,乃至究竟之终,其性是一类的相续不断,没有变易;并且具有能执持习气的作用,才可以为所熏法。否则,就没有作这所熏法的资格。这就是简别前七转识和他的心所法,以及色法,不能为所熏法。因为这前七转识,和他的心法,色法,是转变易动的,不是坚住性,没有维持所熏成种子的作用。《成唯识论》云:

若法始终一类相续能持习气,乃是所熏。此遮转识及声风等性为坚住,故非所熏及彼心所,此中言识,摄心所故。即末那等皆名转识,若许持种,初地见道无漏心时,应失一切有漏种子。

所以前七转识,及心所色法,是没有作所熏法的资格。

(2)无记性:为所熏的法,一定是势力庸劣,性是无覆无记的,这样才能够不与能熏的善恶法相违,能受熏善恶等习气;善法不能受恶法熏习,恶法不能受善法熏习。因为它们的势力强胜,有固定性,不容受它法熏习,如极香臭,互不相容,故不能为所熏。同时善法也不容受自善法熏习,染法亦然。唯第八识是无覆无记,于善恶法皆不违拒,能容习气,故为所熏。如《成唯识论》云:

无记性,若法平等,无所违逆,能容习气,乃是所熏。此遮善染,势力强胜,无所容纳,故非所熏。由此如来第八净识,唯带旧种。非新受熏。

(3)可熏性:即所熏的法,应是自在,不是假法,不是坚密的常住法,能受习气乃是所熏。若不自在,其体虚疏,或是无实体的假法,或是其性坚密的常住法,皆不能受熏。此遮第八识相应五遍行心所,不自在故,依他生起,非所熏性。亦遮真如无为,以坚密故,不受熏习。因为真如体性恒常不变,故非不实,亦不受熏。唯第八识心王,体性虚疏不实,能有容受,所以能为所熏。如《成唯识论》云:

若法自在性非坚密,能受习气,乃是所熏。此遮心所及无为法,依他坚密,故非所熏。

(4)与能熏共和合性:此谓所熏与能熏和合,即须与能熏法同时同处,不即不离。若不同时同处,则无关系,不可以言和合。若彼物即此物,亦不可言和合。若二物相离,亦非和合。此遮过去未来的第八识及他身的第八识,无和合义,故不为所熏处。自身现在的第八识,与能熏法同一时同一处,和合相应,故能为所熏。《成唯识论》云:

若与能熏同时同处不即不离,乃是所熏。此遮他身刹那前后无和合义,故非所熏。

具上四义者,一切法中,唯因位同身、同刹那的第八识心王。所以,能为所熏处者,唯此第八阿赖耶识。

2、能熏四义:(1)有生灭(2)有胜用(3)有增减(4)与所熏和合。《成唯识论》立能熏四义,谓此四义所具,才可成为能熏。

(1)有生灭:作为能熏法,应是有为生灭法,刹那转变,才有能熏的作用,有能熏的作用,才有所熏成的种子,如同种子,要生灭转变,才有作用生起现行果法,(如谷种,有生灭变化,才有芽、叶、花、果等法)。此遮无为法,前后不变,无生长作用,故不能为能熏法。《成唯识论》云:“若不非常能有作用,生长习气,乃是能熏。此遮无为前后不变,无生长作用,故非能熏。”

(2)有胜用:即有生灭之法又有胜用,才能熏习种子。言胜用者,有二义:(a)能缘胜用,即心心所见分之取境作用。此遮色法,因色法乃第八识中本质种子及前五识相分种子所生起的现行;此现行要由见分种子挟带近附之以俱起;第八识中本质种子的现行,乃由前五识变带仗托之以俱生;(b)皆无能缘胜用,故前五识见分及本质之熏习,须待见分缘之始终。强盛作用,谓善及染污性。此遮第八识及前六识中,极微劣无记心心所,此虽有能缘作用,而不能熏习,但强盛心心所托之变相而熏习其种子。色法可有强盛作用,但不能缘虑;极劣无记心心所,有能缘作用,但无强盛作用,所以皆非能熏法。《成唯识论》云:“若有生灭势力增盛,能引习气,乃是能熏。此遮异熟心心所等势力赢劣,故非能熏。”

(3)有增减:即有生灭,有胜用之法,又须高下不定,可增可减者,方能熏习种子。此遮佛果圆满善法,因佛果四智心品等,既无离下增减,故不能为能熏法。《成唯识论》云:

若有胜用可增可减,摄植习气,乃是能熏。此遮佛果圆满善法无增无减,故非能熏。彼若能熏便非圆满,前后佛果应有胜劣。

(4)与所熏和合而转:此谓能与所和合,若法与所熏识同时同处,和合相应,才能熏习种子。此遮化身相望及前后异时,无和合相应,所以,不能为能熏法。《成唯识论》云:

若与所熏同时同处,不即不离,乃是能熏。此遮他身刹那前后无和合义,故非能熏,唯七转识及彼心所有胜势用。而增减者,具此四义,可是能熏。

但具以上四义,一切法中,唯因位同身同刹那之七转识及彼心所。所以说,能为能熏法者,唯此前七转识。

从这能熏和所熏四义中的遮简来看,我们知道为所熏法的,不是色法,不是善恶有覆无记法,不是心所法,不是无为法,而是具有所熏法四义,能与能熏法和合的第八识心王。作为能熏法的,不是常法,不是第八识心心所法及前六识的所熏无记法,不是佛果的圆满法,以及色法等,而是具有能熏四义,与所熏法和合相应的前七转识。简单的说,就是具有能熏法条件的,唯是前七转识,及彼心所法;具有所熏法条件的,唯第八阿赖耶识心王。

总之,关于种子的意义及其功能作用,以上大概作了简略的探讨和说明,由此种子说明万法的生起。因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种子生种子,于本识中无始以来,展转相续,永不断灭,这就说明万有缘起相续的状态。然此种子含藏于第八阿赖耶识中,永不损坏,遇缘生起。而第八阿赖耶识所摄的一切种子,就是指的一切诸法。所以,种子依阿赖耶识为中心而说明一切法,所说明的一切法,也都摄藏于阿赖耶识。而第八识虽然统摄了宇宙诸法的种子,但是这宇宙诸法的种子还是各个不同,而各类种子虽由阿赖耶识所摄持,但并非阿赖耶识能生诸法的种子。由此可知,阿赖耶识在诸法生灭的熏变过程中,虽具有吸引性的摄持力,而不主宰诸法的生灭命运,诸法的生灭熏变,仍为诸法的众缘关系。因此宇宙万法的生灭,人类众生的差别,皆不离其众缘及因果的关系,而因果的本相,又即为阿赖耶识。所以就诸法的种子义,现行义,可以推知宇宙人生的现象,皆由阿赖耶识中的种子而生起。因此说,种子的理论,在唯识哲学的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此研究唯识学就不能不对这种子的理论作一深刻的探讨。(信息来源:摘自《法源》)

成唯识论直解1

成唯识论直解 林国良著 第一章论破我执与法执 〔卷一〕 【解题】《成唯识论》原著虽有严密的逻辑结构,但形式上不分章,而是按篇幅大致相等的原则分为十卷。现本书按其内在的逻辑结构,将原著分为六章。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论述破我执和法执。 破我执和法执,是佛教理论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众生由我执和法执而流转生死、轮回六道,由破我执和法执而见道证道、成圣成佛。而我执与法执的根源在于人们将识自体变现的相分、见分或似我似法,执着为实我实法。本论在阐明了上述造论宗旨和对二执的总体批判后,进而对破我执和破法执分别进行论述。我执的理论形态表现在外道(佛教外各学派)和小乘佛教中。本论对外道和小乘的我执的虚妄性作了分析和批判;对我执的两种类别、即俱生我执和分别我执进行了论述,指出我执来自于第七识和第六识的与生俱来的执着以及第六识由思辨分别而起的执着,并回答了由无我而产生的各种疑问。在破法执的论述中,本论对外道和小乘的观点分别进行了批驳。在破外道的法执中,本论主要批驳了数论和胜论的有关观点,同时对其他外道也作了或详或略的批驳。在破小乘的法执中,本论分别论述了色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均非心外实有。进而,本论又对法执的两种类别、即俱生法执和分别法执进行了论述,指出法执也来自于第七识和第六识的与生俱来的执着以及第六识由思辨分别而起的执着,并回答了由法空而产生的各种疑问。最后,本论对能变现似我似法的识的状况作了简单介绍。 第一节概论 一、造论宗旨 稽首唯识性1 ,满分清净者2 。 我今释彼说,利乐诸有情3 。 【今译】皈依致敬唯识本性, 皈依致敬证唯识性、说唯识理的佛, 皈依致敬造《三十颂》、显唯识理的世亲菩萨。 我现在解释世亲菩萨的《三十颂》, 是为了使所有众生获利益得安乐。 【注释】1 唯识性:指唯识学所说的一切事物的本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详见《第五章》)。 2 “满分清净”,“满清净”,即完全清净,指佛;“分清净”,即部分清净,此处指造《三十颂》的世亲。 3 有情:与众生同义,早期译为众生,玄奘译为有情。考虑到众生一词更为通俗流行,本书的译文均作众生。 【评析】此颂通常称为序颂,并非世亲的《唯识三十颂》原有,而是护法所造。对此颂可作多种理解。颂中的第一句“稽首唯识性”,其中,“稽首”,形式上是指叩首的礼节,意义上则与归命同义,意谓皈依并致敬。然而皈依致敬的对象究竟为何者?对此最一般的理解是

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学案)

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学案) 一、说明文阅读常见考点 说明顺序判断、说明方法判断、说明方法作用分析、说明文语言准确性分析 二、列举常见的几种说明方法 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引资料(引用)、摹状貌 三、说明方法准判断 指出下列文字表述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出现具体数据] 2、“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二战期间,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这种栖息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专门捕食鸟类,偷袭鸟巢,偷食鸟蛋。() 3、“克隆绵羊”的问世也引起了许多人对“克隆人”的兴趣。例如,有人在考虑是否可用自己的细胞克隆成一个胚胎,在其形成前就冻结起来。()[出现“例如”、“比如”、“以……为例”、“如”等字眼;或出现具体事迹的时间、地点、事物的名称,如“棕树蛇”。] 4、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竹屏、木屏等。() 5、人类有三种眼泪。第一种是在眨眼间产生的,即所谓“基础泪”;第二种眼泪,也具有纯生物作用,它是因为条件反射活动流出的泪水;第三种眼泪,即由于激动而流出的眼泪,也是只有人类才有的眼泪。() [明显地出现“按……分为”“第一、第二、第三”“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等字眼] 6、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出现归纳概括性词语,如“这就是”“这就叫做”;或定义名词前面出现“所谓”的字眼。] 7、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 [出现“比””比起”“比较”“相对而言”等字眼。] 8、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

唯识论

唯识的现实意义 杨小福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北碚400715) 摘要:但凡了解点唯识学的人都知道其义理对现实社会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要将唯识之体作为现实之用,必先深刻地理解唯识学所阐述的形而上之义理。既然拿来用,必定涉及到学以及用。大家都知道,唯识可以看作是佛教鼻祖,但是后来佛教本身也分了派别,单独的派别义理并不能完全代表唯识,由于此文侧重点不在此,因此不再细谈。可以这样说,如果将唯识看作体的话,那么现实社会中的佛就是用。而大部分人对唯识的接触都是从学佛或了解佛而开始的,可是生活中,总有一部分人易将学佛与佛学混为一谈,致使在追求佛学过程中“失之一毫,谬以千里”。学佛于佛学为两种完全不同概念,现实生活中很多求佛之人不能完全区分学佛与佛学之真正要旨,甚至对于学佛之目的也不尽清楚。处事不争就能带来好运。另外,万物是紧密联系的整体,表现在人这个群体中就是整个人类群体当中的生死,好坏,是非都是没有差别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对也是错,错也是对。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学佛的一个大境界就是能让我们明白,福报源于给予众生的施舍,然而这种施舍是无条件,无目的的。最后为人处事宽容便能获得心灵的丰盈! 关键词:唯识;福报;施舍;宽容 释义 所谓唯识,即是简去心外诸法,择取识心。这是遮简迷情、外界有实我实法的存在,表显内界识心的真性法相。换句话说,唯识宗立论,以我人心识之外的万有现象,皆是由我人心识自体所变现而来,亦即是由第八阿赖耶识中的种子所变现生起,故除心识之外,万有现象皆非实在。因此说:‘唯识无境’;或自万有现象自识所变一面来说,称为‘唯识所变’。 中国唯识宗立宗的主要理论依据,以大乘佛教唯识宗创始人之一世亲的《唯识三十颂》为主线,由唐代著名高僧玄奘三藏法师揉合印度十大论师的诠释编译而成,最能体现法相唯识学派的基本思想。

谈话分析与常人方法论的质性研究_范宏雅

2012年3月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Mar.,2012第35卷第2期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 Science)Vol.35No.2·政治学与社会学研究· 谈话分析与常人方法论的质性研究 范宏雅1,2,赵万里2 (1.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太原030006;2.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天津300071) 摘要:谈话分析是常人方法论的亚纲领之一,致力于发现日常谈话与机构性谈话中社会成员处理日常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实践特征。谈话分析创建了独特的语料收集方法和分析技术,用实例揭示了不同机构场景中的话语特征,其微观的质性研究方法代表了当代社会研究“质的革命”的典型路径。文章探讨了谈话分析及其常人方法论渊源、谈话分析的研究特点和程序,并指出了谈话分析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的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谈话分析;常人方法论;质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03;H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935(2012)02-0060-05 长期以来,质性、量化两种研究方法的优劣长短一直是社会学方法论争论的重要焦点。由社会学创始人孔德(Au-guste Comte)倡导的实证主义哲学和“社会物理学”研究范式,经过涂尔干(Emile Durkheim)的大力倡导和示范性工作,一度成为社会学唯一推崇的科学研究方法,质性研究的科学地位受到置疑。但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定性研究在对定量研究的批评声中得到长足发展,并在20世纪80年代引发了一场围绕量化与质性两大研究范式的方法论论战[1]。 在社会学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论发生革命性转变的过程中,脱胎于现象学社会学的常人方法论(Ethnomethodolo-gy)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①这个兴起于1960年代的社会学理论流派致力于对日常生活中例行活动进行直接经验研究,用“常人方法论的无差异”(ethnomethodological indiffer-ence)思想和“破坏性试验”(breaching experiment)等独特研究方式对日常生活中“理所当然的”(taken-for-granted)、不言而喻和毋庸置疑的现象进行反思性说明,从而揭示行动者日常交际中未曾言说、无法提及的潜在社会现实。作为常人方法论王冠上的一颗明珠[2],谈话分析将常人方法论的理论真正深入到对日常语言的分析之中,力图揭示互动谈话(talk-in-interaction)的序列、方法和基本结构及其与社会规范、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共建关系和过程。本文拟对谈话分析作为一种质性社会研究方法的特点和程序进行介绍和评述,从而揭示其解构传统社会学关于社会结构、社会规范看法的具体方法,及其经验一元论对于社会研究方法论修辞的变革意义。 一谈话分析作为常人方法论的经验纲领 常人方法论旨在研究普通人如何运用常识性知识和程序来解释互动情境、建构日常秩序的方法,通常以加芬克尔(Harold Garfinkel)在1967年出版的《常人方法论研究》为奠基之作。1970年代,常人方法论发展出了若干不同的经验研究纲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或许是由萨克斯(Harvey Sacks)、谢格洛夫(Emanuel A.Schegloff)和杰弗逊(Gail Jef-ferson)所创立的谈话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CA)②。尽管谈话分析也受到戈夫曼(Erving Goffman)的符号互动论、维特根斯坦(Ludwing Wittgenstein)的日常语言哲学、乔姆斯 收稿日期:2011-12-1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科学社会研究中的社会学与人类学视角比较研究”(04BSH004) 作者简介:范宏雅(1974-),女,河北新乐人,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在读博士,主要从事社会语言学、当代社会学理论和话语分析研究; 赵万里(1964-),男,河南遂平人,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当代社会学理论、科学社会学研究。 ①刘少杰曾对常人方法论对社会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做了阐释,参见: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247-267.另外,李猛对常人方法论也有系统评介,见: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7-97. ②谈话分析现在已逐渐发展成为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及心理学等诸学科交汇的研究领域。国内学者尤其是语言学者倾 向于把Conversation Analysis译为“会话分析”,其实谈话分析不仅关注日常会话,自1970年代以来更加注重对各种社会机构或工作环境中交谈的研究,也就是对“互动谈话”(talk-in-interaction)的研究。而“conversational analysis”的表达也是不正确的(Have Paul ten.Doing Conversation Analysis:a practical guide[M].London:Sage,1999:11)。因此以谢格洛夫为代表的学者更倾向于使用talk-in-interaction的表达。

唯识学入门书籍介绍(转帖)

唯识学入门书籍介绍(转帖) 基本的典籍: 1.《解深密经》(这个有演培法师的讲解,谈锡永的导读,慈氏学论坛上有大千的讲解录音,直接看圆测疏太难了) 2.《百法明门论》(这个有很多资料的,比如李英武、智敏上师等都有讲解) 3.《摄大乘论》(这个有韩镜清的讲解、刚晓法师的讲解、印顺法师的讲解等) 4.《唯识二十论》(这个有刚晓法师的讲解、李润生的讲解、于凌波的讲解等) 5.《唯识三十颂》(这个有济群法师的讲解《认识与存在》、有李润生《唯识三十颂导读》,还有于凌波的讲解、日本人的讲解等) 6.《辨中边论》(这个有济群法师的讲解《真理与谬误》、韩镜清藏译的释等) 7.《成唯识论》(这个有中华书局出版的韩廷杰《成唯识论校释》,台湾于凌波的讲解,上海大学林国良的讲解等) 8.《八识规矩颂》(这个资料太多了) 这些看完,基本上对唯识就有个比较清晰的理解了。另外,如果有兴趣,可以直接看窥基法师的成唯识论述记、唯识二十论述记等。《瑜伽师地论》这个大部头一般人是没法啃了,但有空可以看看真实义品。《显扬圣教论》等也不写了,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看。《楞伽经》也有不少讲解。 弥勒菩萨的《弥勒五论》西北大学出版社已合在一起出版,但无讲解。五论中《辨中边论》上面我已经写了,其他的论,《大乘庄严经论》有《大乘经庄严论宝鬘疏》(藏译的,有点难哦),《现观庄严论》有能海法师的讲解(《小品般若经导读》一书中也有该论内容的讲解),《辨法法性论》有印顺的讲解,《宝性论》的资料好像现在不多 如果想找本入门的书,推荐: 1.《唯识无境——佛教唯识观》,杨维中,宗教文化出版社(这书很通俗,但前面有段和西方心理学的比较,不伦不类的) 2.《唯识宗略述》,释如意,巴蜀书社(这书行文稍微有点深,校对实在太马虎了,有不少错字) 3.《唯识要义》杨白衣(这个比较早了) 另外,黄忏华《佛教各宗大义》中关于唯识的部分讲的也很详细,黄是学唯识的 我觉得李润生的《唯识三十颂导读》非常好,你可以买来当概论读。像太虚法师的《法相唯识学》有点太深了 学唯识,《百法明门论》是基础,一定要掌握 陈那论师的《观所缘缘论》、《大乘掌珍论》等都短小精悍,值得一看

略论唯识学的世界观

略论唯识学的世界观(1) 作者:yangxiny…文章来源:缘起点击数:777 更新时间:2007-9-28 22:25:26 过渡理论 前言 在正式解释唯识模型之前先介绍从生活世界模型和现实世界模型到唯识模 型的过渡形态。唯识模型和前面各种模型都有本质的不同,前面的各种模型都是主客分离的,而唯识模型是唯主无客的。从主客分离到唯主无客,中间有一个复杂的过渡。 过渡理论的基本情况是这样,各种非唯识理论按照三条线索推进形成复合空间理论、实相幻相理论和主客感应理论: 统一世界理论→多世界理论→复合空间理论 平滑世界理论→世界的底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理论→实相幻相理论 僵化世界理论→生活世界理论→主客感应理论 统一世界理论说只有一个世界;多世界理论说存在多个并行的世界;复合空间理论说不仅存在其它平行世界,我们这个世界本身也是无数平行空间重叠在一起。平滑世界理论说世界只是科学规律所描述的这样,世界就是这些东西构成的;世界的底层和深层结构理论说在这个空间之外还有很多结构在支持着世界的运行,如果没有那些结构世界也不会这样存在;实相幻相理论说我们看到的世界是另一些实相产生的幻相。僵化世界理论说世界严格按照规律运行;生活世界模型说世界不那么僵化,可以有突破规律的现象;主客感应模型说这个不那么僵化的世界可以受意识影响而变化。 细说起来,实相幻相理论分为两层。实相变现幻相理论和深层结构理论很接近,深层结构理论说有一些深层结构支持着物质世界,实相变现幻相理论说有一些实相变现出幻相,实相类似于深层结构,物质世界是幻相。知觉幻相理论说,只有实相向感官传输信息,物质世界仅仅存在于知觉中。主客感应理论也分为两层,基本的主客感应思想是认为意识和环境之间存在感应,这种感应也有一定规律,可以利用这种规律达到某种目的。在气功、道家和西方新时代运动中都有这类思想。另一层主客感应是轮回观念和三世因果,可以理解为把感应的主体和时

社会学理论(含社会学概论)配套题库-西方社会学理论-第十一章 常人方法学【圣才出品】

第二篇 西方社会学理论 第十一章 常人方法学 一、名词解释 1.主体间性 答:主体间性是指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涉到人际关系以及价值观念的统一性问题,是人对他人的意图的推测和判定。胡塞尔提出了“主体间性”的概念,并将它与“自然态度”一起视为生活世界的构成性特质,从而将常人方法论引领到互动着的个体之间共享的主观世界。这也是人们将现象学社会学和常人方法论称为主观主义社会学理论的重要依据之一。“主体间性”一方面意味着“自我”和“他人”两个主体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意味着我和我们的关系。在这里,主体间性涉及主体之间的共同性和它们沟通的可能性,正是这种主体间性构造了与人类有关的世界的意义。胡塞尔认为,现象学的目标只是描述过程,即描述主体间性基础之上日常生活世界意义构造的实践过程。 2.索引表达 答:索引性表达是指日常沟通行动依赖于对意义的共同完成且未经申明的假设和共享知识,就日常沟通行动的意义而言,它是完全依赖于其情境的,也即它是由情境限定的。任何一个表面上孤立的“表达”和“行动”归根到底都是一条“无穷无尽”的“索引链”上的一环,永远不能归到一个不受索引性问题困扰的最终基础,加芬克尔称之为“无底之船”。 3.常人方法学

相关试题:本土方法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研;山东大学2015年研) 答:本土方法论,又称常人方法学、俗民方法论,是美国社会学家加芬克尔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它主要研究人们在日常互动中如何建立和共同使用对现实的定义,详细考察社会成员在建构和解释他们的社会现实并对其赋予意义时所使用的方法和步骤。 4.哈罗德·加芬克尔 答:哈罗德·加芬克尔是常人方法学的创立者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加芬克尔在1954年自己创造了“常人方法学”一词,意为一门研究常人在日常生活中行为处事所用的方法的学问。1967年他出版了《常人方法学研究》,利用舒茨的研究思路来思考社会行动、社会结构与社会秩序等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行动理论,说明了常人方法学的研究程式,从而为常人方法学奠定了理论与方法论基础。该书是常人方法学正式诞生的标志。 二、简答题 1.简述常人方法学的方法论特征。 相关试题:常人方法学如何理解方法论。(南京大学2017年研) 答:本土方法论,又称常人方法学、俗民方法论,是美国社会学家加芬克尔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它主要研究人们在日常互动中如何建立和共同使用对现实的定义,详细考察社会成员在建构和解释他们的社会现实并对其赋予意义时所使用的方法和步骤。 (1)常人方法学的方法论 ①常人方法学研究日常生活中理所当然的事情,研究蕴藏于所有实际行动与环境之中的“一致性赞同”的东西,其目标在于揭示与说明这些“一致性赞同”的东西,并将常识推理当作说明的一种资源;

(完整word版)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一)概述 1.流行病学方法分类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总体分为观察法:包括描述流行病学和分析流行病学;实验法,也称实验流行病学;数理法,也称理论流行病学。 2.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 (1)查阅有关文献提出研究目的。 (2)根据研究Et的确定研究内容。 (3)结合具体条件选择研究方法。 (4)按照研究方法确定研究对象(要区别目标人群、源人群、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 (5)根据研究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6)控制研究过程,保证研究质量。 (7)理顺分析思路得出正确结论。 (二)描述流行病学 1.描述流行病学概念 描述流行病学(descriptive epidemiology)又称描述性研究。它是将专门调查或常规记录所获得的资料,按照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和不同人群特征分组,以展示该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况分布特点的一种观察性研究。专门调查有:现况研究、生态学研究、个案调查以及暴发调查;常规记录有:死亡报告、出生登记、出生缺陷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疾病监测等。描述流行病学可以;①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②掌握疾病和病因的分布状况,为疾病防制工作提供依据;③用来评价防制策略和措施的效果。 2.现况研究 又称横断面研究或患病率研究,是描述性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它是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特定人群中疾病、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的资料,并对资料的分布状况、疾病与因素的关系加以描述。所获得的描述性资料室在某一时点或一个短暂时间内收集到的,客观地反映了某时点人群健康、疾病的分布及其相关因素,因此现况调查的数据是一个人群的现状,是时间断面的数据。现况调查的因素与结果是同时存在的,因此不能进行因果关系的推论。对于慢性病,尤其是病程长的疾病最适合做现况调查。根据研究目的,现况研究可以采用普查也可以采用抽样调查。 (1)普查(census):在特定时间对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每一成员进行的调查。普查分为以了解人群中某病的患病率、健康状况等为目的的普查和以早期发现患者为目的的筛检。 (2)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 1)抽样调查概念:按一定的比例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人(样本)进行调查,以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称为抽样调查。样本代表性是抽样调查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而随机抽样和样本含量适当是保证样本代表性的两个基本原则。 2)抽样方法:有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级抽样等。 3)样本含量的估计:抽样研究中,样本所包含的研究对象的数量称为样本含量。样本含量适当是抽样调查的基本原则。样本含量适当是指将样本的随机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时所需的最小样本含量。样本含量计算方法包括分类变量资料样本含量的估计方法和数值变量资料样本含量的估计方法(具体请参阅有关教材)。 (三)分析流行病学 1.分析流行病学概念与分类分析流行病学(analytical epidemiology)也称分析性研

唯识学

唯识学 唯识学是大乘佛学的三大体系之一,是继大乘中观学之后印度佛学的主流与核心。从3到7世纪的500年中,唯识思想一直保持很大的优势,对其他各种思想与学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唯识学传入中国以后,对中国佛学思想乃至中国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不过,唯识学的确立与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本文将就唯识思想理论的源流与发展演变作一简要的论述。 一、原始佛教唯识思想探源 《阿含经》是原始佛教的根本经典,尽管《阿含经》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唯识的概念,但它却是唯识思想的渊源所在。 业感缘起,也叫十二因缘,是原始佛教的重要思想,它揭示了有情生命流转的基本规律。在十二因缘中,“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因为它是作为生命的果报体而存在。“识”不仅在入胎时有主导的作用,在每一期生命中,也具有执受有情色身的作用。任何生命体,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这主体的心识,因为任何生命都是精神与物质的结合体。有情生命由业所感,而业又是由心所造,一切以心识为本,有情的杂染和清净都是以心为转移。 尽管《阿含经》只谈到了六识,但如果我们深入分析下去,就会发现六识并不能说明心理的一切,因为前六识有间断的时候。要说明三世流转,就必须承认在第六意识之外,还有更微细的心识,可以说它就是阿赖耶识的前身。此外,《阿含经》中讲到了“四食”,其中“思食”和“识食”都包含着唯识思想的潜流,因为他们对于有情生命的延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部派佛教唯识思想探源 部派佛教大约在佛灭后120年开始形成,大体可以分为两大部,即上座部与大众部,其中上座部又分为分别说部、犊子部和说一切有部等。相对来说,上座部对唯识学的影响要大于大众部,尤其是上座部中的说一切有部。 上座部谈到了九种心,其中“有分心”指的是平静无念的心,大众部认为一切众生都有根本识。 经量部是说一切有部的重要一支,它建立了“一味蕴”,也叫“胜义补加特罗”,即细心识,用它来说明有情生命的流转以及人的记忆与经验。经部提到了“种子”与“熏习”,认为色法、心法各有种子,彼此互相熏习,这显然与唯识学的思想有关。从一切有部分出的化地部提出了“穷生死蕴”,即是指在没有解脱生死之前,一直存在的有漏心识,这也就是阿

论佛教唯识学的转识成智

论佛教唯识学的转识成智 -------------------------------------------------------------------------------- 作者:魏德东 [2001-8-6 8:38:03] 方东美先生说:“假使你讲唯识而执著识,认为识是真实,这可以说是一个根本错误的思想,永远不能解决问题。”(注:《华严宗哲学》上册,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5月第4版,第438页。)“唯识学最后的目的在转识成智,所以不是唯识学而是唯智学。”(注:《华严宗哲学》上册,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5月第4版,第439页。)这是真知灼见,一语道破唯识学的真谛。 唯识而不拘囿于识,根本原因在于,唯识学的终极目的,不是建构理论体系,而是通过唯识思想的确立,引导众生解脱成佛。唯识学的成佛途径就是转识成智:转舍世俗的心识,成就超越的智慧。这是唯识学的终极关怀,是唯识的实现,也是唯识的超越。 本文拟全面分析佛教唯识学转识成智的必要性、条件及内容,并简评其理论得失。 一、转识成智的必要性 “转识成智”的必要性,是由佛教对“识”与“智”的理解决定的。在佛教中,“识”与“智”既是认识论范畴,又有价值论意义,既含假真,亦带染净,这是与今天一般的认识理论迥然不同的。在定位上,“识”与“智”分属有漏界和无漏界,前者虚假染污,后者真实纯净。就认识而言,只有去假得真,才能确定正确的认识;就实践而言,必须舍染归净,方可赢得人生的解脱。 在梵文中,“识”写作vijnāna,本义是了别。字首vi的意思是分析、分割,动词词根jnā是知、了,两者合成,表示通过对事物的分解、分析而产生认知。这也就是我们日常的认识。《成唯识论》卷2说“了别即是识之见分”(注:《大正藏》第31卷,第10页下。),盖属此义。 在唯识学中,“识”的最大特色是它的能变功能。所谓能变,指识不仅是认识能力,不仅是能了别,而且它还变现认识对象,转出所了别。内在的心识与外在的对象,都从属于识。识变的终极依据是蕴含善恶一切法种子的阿赖耶识,此识是能变的本体。种子凝聚万法,呈潜在状态;万法体现种子,是种子的现行。任何种子的现行,都须经过第七识末那识的审察与思量,末那识的特点是永恒执著阿赖耶识为“我”,以我痴、我见、我慢、我爱为本性,是自我意识发生的根源。当种子变现为万法时,经过末那识的染污作用,现行便永远带有主体“我”的属性,世界永远是个体“我”的世界。 依据这一原理,不离自我的世间之“识”,如影随形有两个特质:第一,任何“识”都是“我的”认识,没有普遍性可言,不是绝对真理。这些“识”,作为个体的、有局限的“所知”,甚至是普遍的、绝对的菩提智慧产生的障碍,因此被称作“所知障”。第二,“识”把一切都执取为“我的”,是烦恼生起的根源。有了“我”的观念,便有贪、嗔、痴、慢的产生,众生的心灵从而染污不净,成为涅pán@①解脱的障碍,佛教称其为“烦恼障”。唯识学以此二障作为成佛的根本障碍,《成唯识论》称其为“二重障”,《成唯识论述记》卷1本说:“由烦恼障障大涅pán@①,流转生死;由所知障障大菩提,不悟大觉。”(注:《大正藏》第43卷,第234页下。)转舍二障,转得菩提与涅pán@①,就是成佛。由于所知障与烦恼障均是“识”的特质,因此,“识”的克服与超越便是唯识学的题中之义。 在原始佛教的十二因缘理论中,识排在第三位,前面是无明、行,后接名色。“名色”

略论唯识学之空观

略论唯识学之空观 前言 从佛教哲学的角度来看,诸法的缘起,就是说明一切事物现象的产生必有其因,佛说无一法非因缘生,所以说,这宇宙万有诸法不同的现象,完全是因缘的和合。于是唯识学者用自己所创立的一套独特的说明,即客观的境是不能离我们的识而独存的。也就是说虽然境是不实的,而我们的心识也是无常之法,无形无相,剎那生灭,而且要待条件才能生起活动,来呼应龙树的「缘起性空」。 唯识学派的理论中,心识是理解一切事物的基础,相对于心识的外在客体,其实并不具有独立自存的性格,境相乃是依于心识而存在而为所知的对象,在瑜珈行者的禅修经验中发现,所谓的「客体」、「外境」,它从来不会独立存在,在甚深的禅定之中,禅修者发觉,甚至连天地浩大看似永恒的东西,也是依于心识而存在,以心识唯万法源起之枢纽。 诸法透过心、意、识去产生「对象底认识」底认识。首先由六根所缘取客体「相分」(「认识对象」所取之致知手段),随之带起能缘取主体「见分」(「认识者」能取之致知手段),而有对「认识本身」的显现「自证分」(「对象底认识」作为致知手段之结果),当「对象底认识」的「体」,产生自己认识自己之功能、作用时,则是「证自证分」,即「对象底认识」底认识「用」的显现。 诸法产生的起因,为所有心识活动的显现,唯识学用种子概念说明之,以种子摄藏在第八识阿赖耶的识知中,故一切诸法的现象皆由种子而生起。同时,说明了善种子生善果,恶种子生恶果,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因果循环不灭的道理。换句话说,佛教虽非所谓因果宿命论,但强调诸法皆是依因待缘而呈显,因此,我们现在的受报和共业,就是原来颠倒妄想起惑造作,所熏习的染污种子,在因缘成熟时生起的现行。 种子与现行互为因果展转相续,依此遍计执熏习而成生灭杂染的阿赖耶识,就是有情生命的受报载体,故唯识学提出三性主张,说明一切存在之本性与状态(性相)。以明了「万法唯识」依因待缘生起,反复闻思修习如实知见,正闻熏习使解性赖耶开始活动。无漏种子之力渐增,待至遍计执的种子尽离染污性,依他起而达至「转识成智」,也就是空人我法二执,以此二空即显证圆成实。 唯识学对心、意、识之定义 参照印顺长老所著作的《佛法概论?佛法的心理观》中,对心、意、识有其说明:「先说意的梵语(manas),即「末那」(不必作第七识解),是「思量」义。「意」的特殊含义,有二:一、意为身心交感的中枢:有情的身心自体,为六根的总和,除前五色根外,还有意根。物质的生理机构,必依心理而存在,而起作用;如心理一旦停止活动,生理的五根也实时变坏。 二、意为认识作用的源泉:根是生义,如树依根而发枝叶;六根能发识,所以称根。平常说:依眼根生眼识,……依意根生意识,这还是大概的解说。精密的说:意根不但生意识,而且还能生前五识。所以凡能生认识的心理根源,都称为意根;而从此所生的一切识,也可总名之为意识。」 笔者认为依印顺长老所言,「意」第一个特殊含义,当是类似所谓的「五俱意识」,唐?智周大师《成唯识论演秘》文中提到「五俱意识」有两种意义:「(1)、是明了取境之功能;(2)、能助五识取境。」而这二点合起来,即是指能帮助「五识」明了取境之功能。在「第一阶段的认识」是指因「五识」认识「外境」时,「五识」本身不能明了外境,故要靠「五俱意识」帮助「五识」明了外境。所以,「五识」和「五俱意识」有同所缘境。很类似现代医学所说的自感神经系统,此种直观受到感官(五根)的限制,若离开感官(五根),则无从生起。

常用医学统计学方法汇总

选择合适的统计学方法 1连续性资料 1.1 两组独立样本比较 检 用成组的Wilcoxon检验。 1.4 多组随机区组样本比较 1.4.1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各组方差齐性,直接采用随机区组的方差分析。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两两比较的方法有LSD检验,Bonferroni法,tukey 法,Scheffe法,SNK法等。 1.4.2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或各组方差不齐,则采用非参数检验的Fridman检验法。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一般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P值,然后用

符号配对的Wilcoxon检验。 ****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一般来说,如果是大样本,比如各组例数大于50,可以不作正态性检验,直接采用t 检验或方差分析。因为统计学上有中心极限定理,假定大样本是服从正态分布的。 (2)当进行多组比较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仅比较其中的两组,而不顾其他组,这样作容易增大犯假阳性错误的概率。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作总的各组间的比较,如果总的来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然后才能作其中任意两组的比较,这些两两比较有特定的统计方法,如上 2.2.2列变量为效应指标,且为有序多分类变量,行变量为分组变量,用普通的Pearson 检验只说明组间构成比不同,如要说明疗效,则可用行平均分差检验或成组的Wilcoxon秩和检验。 2.2.3 列变量为效应指标,且为二分类变量,行变量为有序多分类变量,则可采用普通的Pearson 检验比较各组之间有无差别,如果总的来说有差别,还可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以说明是否任意两组之间的差别都有统计学意义。

唯识学上的唯识义

唯识学上的唯识义 济群法师 在人类历史中,古今中外的哲人都在关心一个问题:宇宙人生的差别现象如何生起,其本根为何?对于这个问题,中外哲学史上异说纷呈,兹归纳为四类: 一曰唯物:以物质为世界本根。古希腊泰勒斯以“水”为不变本体,能生万物。德谟克里特以“原子”为物质的最小单位,不可分,不生不灭,由此原子构成万物。印度顺世外道以“四大极微”是实,是常,不可分,能生粗色。 二曰唯心:以精神为世界本根。如德国莱布尼茨的“单子论”,以单子为充满宇宙的客观精神,由单子有贵贱不同,分别形成上帝、人及动物的灵魂。贝克莱的主观唯心经验论,以为物是观念的集合,观念是被人的心灵感知的,于心外并无独立存在的物质。黑格尔以“绝对精神”为客观存在的宇宙精神,在最初阶段,绝对精神作为纯粹思维、纯粹概念存在,然后把自己外在化为自然界,建立自己的认识对象,后来又扬弃自然界,回复到自身,作为精神、思维而存在。叔本华的“世界是意志表象”,以为世界一切都是意志的表现和产物。 三曰唯神:是以神为世界本根。如印度婆罗门教的“大梵天”,以为由“梵天”等创造一切,主宰一切。 四曰唯理:是以理体为世界本根。如柏拉图以“理念”为客观永恒的真实世界,由此派生现象世界,现象世界是真实世界的幻影、模仿、分有。老子的“道”以为,道无形无相,先天地生,由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佛家的“真如缘起”,由离言绝相的真如,从体起用,产生万物。 这四种观点,按一般说法可概括为两类:一曰唯物,一曰唯心。其中,唯神、唯理都属唯心范畴。 哲学分类中,唯识学属于唯心一系。在唯识经论中,唯识有时也称唯心,但与西哲所说

的唯心,不论在内容、范围或说明方法上都有着很大不同。本文将依唯识各种经论,看看唯 识学是怎样说明唯心义的。 一、什么叫唯识 唯识,梵语摩恒剌多,汉译曰唯,是简别义。梵语毗若底,汉译曰“识”,是了别义。《成唯识论》卷七说: 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识自相故,识相应故,二所变故,三分位故,四实性故,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唯言但遮愚夫所执,定离诸识实有色等1。 “识”之一词,包含八识心王、五十一心所、十一种色法、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六种无为法。八识是识的自体,五十一心所与识相应,十一种色法是识所变现,二十四不相应行法在心、心所、色法上分位假立,六种无为是识的实性。这一切都不离识,总立识名。唯是遮遣愚夫所执识外实有色等,所以唯识并不否定依因待缘生起的宇宙差别现象、色心诸法,但不离心而已。唯心,心是集起义。《法苑义林·唯识章》说: 识者心也,由心集起采画为主之根本,故经曰唯心。分别了达之根本,故论称唯识,或经义通因果2。 论说唯在因,但称唯识。识为了别义,在因位中,识用强故,说识为唯,其义无二。《二十论》云: 心意识,了名之差别3。 经中多称唯心,论中多称唯识。识与心同是一体,只是从作用的不同,约通因果与唯在因的区别,建立识与心的异名。

论太虚唯识学思想的分期及其特点(一)

论太虚唯识学思想的分期及其特点(一) 内容提要:太虚大师是近代佛教思想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唯识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文章在分析太虚佛学思想的总体特征的基础上,揭示了太虚唯识学的“新”和“融贯”的特点。 关键词:太虚、唯识学、新、融贯 从佛学理论建树和学术创新的方面说,近代佛学是以唯识学为主要内容的。作为近代佛教思想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太虚大师对近代唯识学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本文对太虚唯识学思想的历史分期和特点做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一 太虚唯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初出家到民国三年。这一阶段,太虚所接受的还是传统的佛教训练,所学经典主要是《楞严经》、《法华经》、《指月录》、《弥陀疏抄》等中国传统佛学经论。而他最早接触到法相唯识学著作的时间为1907年。是年夏天,太虚从永丰寺来到天童寺,听道阶禅师讲《楞严经》,闲暇时“从道老受《相宗八要》及《五教仪》,于教义乃略值初基”(1)。《相宗八要》全名《相宗八要直解》,乃是晚明智旭所著的一部唯识学著作,太虚由此对唯识学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同年秋天,太虚去慈溪汶溪西方寺阅读大藏经。在西方寺发生的两件事情,对太虚的一生有着深刻的影响。一是阅读《大般若经》时的宗教体验,一是与华山的结识。其中与华山的交往及其意义,本文导言部分已有叙述,此处不论。 关于阅读《大般若经》的宗教经验,太虚在《自传》和《我的宗教经验》中都讲得很清楚。《自传》云: 积月余,大般若经垂尽,身心渐渐凝定。一日,阅经次,忽然失却身心世界,泯然空寂中,灵光湛湛,无数尘刹焕然炳现,如凌虚影像,明照无边。座经数小时,如弹指顷;历好多日,身心犹在轻清安悦中。(2) 这种由阅《大般若经》而带来的空观体验给了太虚意想不到的利益。在接下来阅读《华严经》的过程中,他觉得《华严经》中所谓的华藏世界“宛然是自心现量境界,莫不通透活泼”;“以前禅录上的疑团一概冰释,心智透脱无滞,曾学过的台、贤、相宗以及世间文字,亦随心活用,悟解非凡。”(3)这是太虚佛法修学生涯中的第一次悟道,是他蜕脱尘俗而获得佛法新生命的开始,是他内心世界发生的一次质的飞跃。太虚从佛法中得到了真实的受用,不但前此郁结心头的疑团统统化解,而且能够自由自在地运用世谛文字。这一事实提醒我们,太虚佛学思想不是单纯的理性思维的结果,而是包含着个人的禅观经验在内的。这一点对太虚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事实上,太虚之所以坚决维护中国佛学传统的原因即在此,太虚与欧阳等人佛学思想的差异亦与此有关。中、印佛学史的事实也一再证明,佛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与思想家个人的禅定体验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太虚首次接触到正统唯识学经论是在宣统二年(1910年)。当时,时任广州司法研究馆监督的梅光羲先生赠给太虚一本新出版的《成唯识论述记》。太虚非常欢喜,携以自随,时一披阅。(4) 第二阶段是民国三年至六年的普陀山闭关修炼时期。普陀山闭关对太虚的一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期间,他不仅在心性的修养和锻炼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而且在一般佛学理论、唯识学理论、甚至世学的学习和研究上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此前,太虚仅仅对于禅宗、般若学和天台教理有较深的领悟,对于贤首、慈恩之学稍有涉猎而已。闭关期间,太虚则对于唯识、三论做了精深的研究,同时对大、小乘各宗进行了一番综合的比较研究,构成了一个八宗平等的判教理论体系。综观太虚此时所写的一系列重要论着,已经显示出太虚唯识学的一些特点。首先,太虚赋予大乘八宗以完全平等的地位,打破了中国传统判教中梯级上升并把自宗置于最高级的结构体系。其次,太虚又特别重视唯识学的殊胜方面,视之为“摄化学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学)【圣才出品】

第十七章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学 17.1 复习笔记 一、常人方法学的代表人物与理论渊源 1.常人方法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1)加芬克尔 哈罗德·加芬克尔(Harold Garfinkel)是常人方法学的创立者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 ①人物生平 加芬克尔l917年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纽瓦克市,1935年起进入新泽西纽瓦克大学学习经济学,l942年在北卡罗莱纳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46年到l952年在哈佛大学社会关系学院师从帕森斯攻读博士学位,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并到加利福尼亚大学洛衫机分校任教,于1954年在该校晋升为副教授,1957年到l966年曾就职于美国公共卫生部,现为哈佛大学名誉教授。 ②学术贡献 加芬克尔在1954年自己创造了“常人方法学”一词,该词英文为ethnometh-odology,由ethno、method、ology三部分组成,分别意为常人、方法、学问,合起来即是常人方法学,意为一门研究常人在日常生活中行为处事所用的方法的学问。1967年他出版了《常人方法学研究》,利用舒茨的研究思路,来思考社会行动、社会结构与社会秩序等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行动理论,说明了常人方法学的研究程式,从而为常人方法学奠定了理论与方法论基础。该书是常人方法学正式诞生的标志。

(2)其他代表人物 除了加芬克尔以外,常人方法学的代表人物还有萨克斯、谢格洛夫、西库雷尔、齐默尔曼、波勒纳等人。萨克斯发表的社会学与社会语言学的著作,对常人方法学特别是对话分析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西库雷尔发展了常人方法学的认知路线,他的常人方法学被称为认知社会学。齐默尔曼的研究兴趣也在于对话分析,但主要是分析制度场景中的谈话。波勒纳等人则对人们建构现实感的通用程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分析方法。 2.理论渊源 (1)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 尽管帕森斯是加芬克尔的博士导师,但加芬克尔也对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进行了批判,主张从日常生活经验角度来理解社会行动的意义问题与社会秩序问题,采取的主要是微观的视角,超越了帕森斯行动与秩序理论的困境。但常人方法学仍然是以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所提出的社会行动的意义理解与社会秩序问题为其主要的研究问题和理论着眼点的,早期的常人方法学还借用了帕森斯的很多理论要素和概念。 (2)现象学与现象学社会学 ①胡塞尔认为,科学目标的实现要以“前假设”、“前科学”的日常生世界为基础。现象学的目的就是要以一种积极的方式来探讨这种“前假设”、“前科学”的日常生活世界,直到找到科学知识的终极基础为止。常人方法学提出的地方内生社会秩序思想,就表明了一种对日常生活与经验的回归。 ②舒茨的日常生活理论是加芬克尔等人的研究出发点,其类型化、多重现实等思想对常人方法学具有重要的影响。加芬克尔正是在现象学社会学的意识心理行为构成日常世界的说法的基础上,把现象学社会学所说的这种心理行为转化为公共的、场景的互动活动,并由此最终创立了常人方法学。

熊十力对佛教唯识学的批判和继承

熊十力对佛教唯识学的批判和继承 1 熊十力对唯识学思想的转化 熊十力作为现代新儒家的开山代表,其创建的“新唯识论”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熊十力的“新唯识论”融会儒佛,是在对传统佛学和儒学尤其是对旧唯识学的批判基础上创建的。新旧唯识论之间的批判继承关系,一直被诸多学者所关注。两者之间虽有密切联系,但是,熊十力通过融合儒佛,创立了“新唯识”。 熊十力早年曾在支那内学院系统地学习唯识学(和他同学的还有吕瀓,他俩都为欧阳渐的学生),其后在北京大学教授唯识学,并在其授课讲义的基础上,于1923年出版《唯识学概论》一书。熊十力在此书绪言中写道,“北天竺有无著菩萨者,……以其对治空见,世遂目其学为有宗,即法相宗。后来有滋生法相学。自是大乘乃分为二”。(大乘佛法的两个重点:一个是空性、一个是缘起。) 可以看出,熊十力此时深受欧阳渐分判法相、唯识为二宗之说的影响,且极为推崇护法之学。这一时期,熊十力对于唯识学的见解和态度并未脱离在支那内学院

所学世亲、护法、玄奘、窥基之学。但是,也正是在这一年,熊十力的思想出现巨大变化,他突然对于旧唯识学的理论体系产生怀疑。也正是从这一年,熊十力开始着手创建他的“新唯识论”体系。之后几年内,熊十力多次修改《唯识学概论》,其思想主旨已逐渐显现出与旧唯识学的分离。 2 熊十力对唯识学的吸纳与批判 熊十力在内学院接受过系统的唯识学训练,旧唯识学的诸多理论对熊十力创建“新唯识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唯识学强调二分的宇宙构成论。这种二分的思维方式,直接影响了熊十力的体与用的二分。 其次,唯识宗坚持赖耶缘起论,以阿赖耶识作为宇宙万物存在的根源,否定现实世界的真实性,肯定“种子”的唯一实在性,强调世俗现象界不过是阿赖耶识的变现。 唯识宗这种将世界分为现象界和本体界的划分方式,是佛学的基本理念之一。熊十力接受了这种理念,他在论及“体用”关系时,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但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