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电力需求与影响因素

电力需求与影响因素

电力需求与影响因素
电力需求与影响因素

电力需求及其影响因素

摘 要

经济增长与电力需求,是分析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状况的两个重要指标。国际上的一些研究机构,通过分析实际用电量来判断经济增长状况。近20年来,我国GDP 与电力需求均保持了高增长。未来我国经济将以怎样的速度增长,产业结构将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变化,电力需求的增长速度如何?本文针对电力需求的实际情况,主要对电力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多方位定性分析,并作简要的需求预测与一些分析展望。

关键词:电力需求;电力分析;影响因素;需求预测

一、引言

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形势好转。作为基础设施的电力行业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经过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建设【1】.近年来电力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导致电力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供电是电力系统的中间环节。由于电网通道资源的限制.加上建设投资大、技术密集、运行复杂,使得供电一直是国家的垄断行业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供电企业已开始面临着竞争。因此必须加快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以走上良性循环。于此,必须深入了解电力需求,分析其影响因素,利用这些工具指导我们的实践!

二、电力需求的概念

按照经济学【2】中有关商品需求的定义,电力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一价格条件下愿意且有支付能力购买电力商品的数量。构成需求的两个条件是:有购买欲望和有购买能力。

与其它商品一样,电力需求同样具有以下三个要点:第一,与价格密切相关的;第二,是一个意愿购买量;第三,是特定时间段内的用电需求【3】。

三、电力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电力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1)电价对需求的影响。

(2)电力投资对电力需求的影响。

电力生产函数可表示为【4】: (2-9) 式中,Q 代表发电量;L~劳动力;K~资本;N~土地;E~企业家的才能。 (3)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电力需求的影响。

E)

N,K ,,F(L Q

(4)替代能源对电力需求的影响。

(5)需求侧管理对电力需求的影响。

(6)新经济对电力需求的影响。

以下再具体分为中长期、短期,对电力需求进行分析其影响因素。

1、中长期电力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

中长期电力需求是中期电力需求和长期电力需求的简称,定位在5年以上的需求,一般通过宏观经济发展周期可以从整体上把握中长期电力需求的变化周期,是电网、电源规划和投资的基础【5】。

影响中长期电力需求的主要因素:

(1)经济增长

宏观经济形势被认为是电力需求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受经济波动的影响,电力需求亦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当经济增长势头较好时,电力需求增长较快,而经济增长形势发生变化时,电力需求格局也产生相应的变化。经验研究证明了在GDP与电力消费之间存在着显著且稳定的正相关关系。

一方面,电力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表现为后者对前者的依赖和需求,电力的发明和电力能源的开发利用,给经济发展带来了质的变化,普遍认为,电力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量。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也为电力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电力本身也是经济增长的一部分,经济的增长又促进电力需求的增长。因此,电力与经济增长表现为一种互动关系,电力发展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泉【6】,而经济增长又为电力发展提供必要前提条件。

一般,电力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用两个指标加以反映:(1)电力弹性系数,用于反映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增长之间的关系;(2)电力消费强度,用于反映电力消费总量与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7】

(2)经济结构

一般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比重越大,电力需求也越大。2004年,第二产业电力消费比重达74.9%,第二产业用电增长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81.01%。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逐步调整,我国国民经济从“重工业”向“服务业”转变,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电力消费弹性系数[8]将逐步降低。

(3)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对电力需求的影响

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观念的变化对电力需求的影响逐渐加强。总体来看,居民生活用电占全社会用电比重持续上升,由1990年7.7%升至2000年的12.4%,2005年的12.1%。[9]

以居民家用电器增长情况分析居民家用电器每百户拥有量表明,家用电器的增长情况直接决定了城市与农村人均生活用电量的变化近十年中居民生活水平

有了显著的提高.尤其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消费支出有了大幅提高.城市居民的用电量增幅从1995年起大幅增加.但农村用电增长缓慢。随着收入的稳定增加和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人们的消费心理进一步向提高生活质量.选择享受型的生活用品转变,空调、电炊具、电热水器等高耗能家用电器将大量进入城乡居民的家庭,数年后可能会形成规模可观的“空调负荷”.“电炊具负荷”

(4)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是另外一个决定电力需求的重要因素。当市场中的人口增长时,电力需求量也会相应增长。人口增长与电力需求之间应该是正相关的关系。

(5)电价水平

电价作为联结电力供应和电力需求的纽带.显然对电力需求或负荷特性有一定的影响使用适当的电价水平和电价政策的目的是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让客户从经济角度上更合理地调整其用电需求的时间,以达到移峰和填谷,提高客户电负荷率.使电力系统负荷特性曲线发生有利的变化。[10]

市场化程度越高,电价对电力需求的影响也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影响工商业的用电水平,电价高于企业承受能力时,用电量明显减少;二是影响高耗能行业发展的地区分布,高耗能企业考虑成本因素,由电价高的地区转移到电价低的地区,致使地区电力需求增长格局发生变化。另外,推行峰谷电价能抑制高峰负荷过快增长,在电力供应比较紧张的地区,峰谷电价是缓解电网高峰时段电力供需紧张、移峰填谷、改善电网负荷特性的有效措施。

(6)气温气候

气温气候对电力需求的影响越来越大。气象变化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使得一些地区需求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11]。干旱对春、秋季排灌负荷的影响,是造成时段性、季节性缺电的主要原因。据统计,当气温超过30摄氏度以后,每升高一度,降温负荷的增长就会超过20%,由于电网负荷对温度越来越敏感,温度变化将直接影响电网迎峰度夏的生产安排。

(7)科学技术进步

一方面随着发电、输电和配电技术水平的提高,如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电力损耗和发供电成本;同时,由于电力产品和家用电器的技术水平和效率的提高,节能技术的提高和推广,会节省电力,降低电力消耗量。另一方面,用电器具的发明会扩大电气化的领域,也会增加电力消费。

(8)国家政策

用电政策与节能减排政策、产业政策、能源政策、环保政策结合, 对不符合产业政策与产业布局的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等用电企业实施用电限制[12];实

施季节性电价政策, 通过价格杠杆和经济手段, 调节电力供求。这些政策措施会通过影响电力供给和价格等方式影响电力需求。

2、短期电力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

影响短期电力需求的主要因素有:

(1)电价本身

一般来说,需求量随着价格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动。

(2)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对某一商品的消费偏好减弱或加强,将直接影响商品的需求量。即使该种商品的价格不变,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

(3)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对电力商品的消费偏好减弱或加强,将直接影响电力商品的需求量。即使电价不变,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

(4)对电价的预期

预期行情看涨,需求量将增加;预期行情看跌,需求量将减少。

(5)电力促销策略

广告、推销方式、销售渠道的选择及其实施效果,都会影响产品的需求量。

(6)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

电力是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电力需求是一种要素需求,因此,电力需求是派生需求。派生需求是由阿弗里德·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13]一书中首次提出的经济概念,是指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不是直接需求,而是由一种要素需求派生出对该要素的需求,因此又称为“引致需求”。[7]与电力相关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即使电力价格不变,消费者对它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相关商品包括:

(A)互补商品:指两种商品共同满足一种欲望。互补商品之间价格变动时,对需求量的影响是: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就减少。价格与数量变动呈反方向变动。

(B) 替代商品:指两种商品可以互相代替来满足同一种欲望。替代商品之间价格变动时,对需求量的影响是: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就增加。价格与数量变动呈同方向变动[14]。

(7)节能技术和设备的应用

节能技术和设备会节省电力,降低电力消耗量。

四、未来20年电力需求预测

影响电力需求的因素很多,如产业结构、电力利用效率变化以及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变化等。本文在未来20年我国经济增长分析的基础上采

用三种方法对电力需求进行预测。

(一)根据电力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预测电力需求

电力需求弹性系数直接反映了电力需求的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即,电力弹性系数=电力需求量增长速度/经济增长速度[15]。

如果电力弹性系数大于1,意味着电力需求的增长速度要高于经济的增长速度。反之,则电力需求的增长速度要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短期来看,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的趋势将可能延续,预计“十五”期间电力需求弹性将保持在1.3左右。从长期来看,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用电效率的提高,电力需求弹性将会有所降低,预计“十五”以后电力需求弹性将会下降,2006年—2020年平均电力需求弹性将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平均水平相当,保持在0.80左右。

(二)根据产业结构和能耗系数预测电力需求

总用电需求包括生产用电需求和生活用电需求。影响生产用电的两个主要因素是单位产值电耗和产业结构[16]。影响居民生活用电水平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居民的收入(消费)水平、其他能源的价格水平以及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等。居民的生活用电水平与居民的消费水平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据此,我们对未来居民生活用电进行预测,并结合前面对生产用电的预测,得出未来总的电力需求预测。

(三)根据人均用电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预测电力需求

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其经济结构、居民消费行为等均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与之相应的人均用电量也不同。但是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虽然各国具体的经济结构和能源构成互不相同,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均用电量也随之相应提高。现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NP)和用电水平(人均用电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一般来说,人均GNP越高,人均用电量越高,或者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均用电量越高。而人均GNP水平在1700美元左右的国家[17],如巴拉圭、多米尼加、突尼斯等国的电力消耗水平与中国1998年的人均电力消耗水平比较接近。

综合以上各种研究结果,未来20年的电力需求的预测结果是:2005年电力需求将达到20000亿—23000亿千瓦时,2010年电力需求将达到28000亿—32000亿千瓦时,2020年电力需求将达到50000亿千瓦时左右。

五、结语

我们知道,对于不同的用电需求都有其各自的主要相关市场影响因素。比如工业用户电力需求与产品单耗、工业产值、工业新增投资、工业产品的市场价格

水平密切相关,而与温度、降雨量等气象因素的关系较弱。而商业用户的电力需求与商业用户的空调、电锅炉的使用率关联度极大。对于居民用户的电力需求则受到居民收入状况、电器使用情况等因素的极大影响。

随着能源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社会生产水平以及人民生活、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电力商品已不再处于过去那种弹性缺乏的状态。在电力市场运营中,电力商品逐步转变为富有弹性,一方面,对于电力用户,不论是大工业用户,还是居民用户的用电需求都具有更大的空间、灵活性以及选择性,用户对于电价水平具有更强的敏感性。另一方面,对于供电企业,由于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环境,为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不能仅依靠提高服务质量开拓用电市场,更期望合理利用电力需求的价格弹性发现、激励新的用电需求。

目前在我国,电力需求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许多地区已逐步开展了降低电价增供扩销方面的电力营销工作,有成功也有失败。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2]朱善利,微观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宋守信,电力市场机制,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4]张文勤,电力系统基础,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5]林伯强,结构变化、效率改进与能源需求预测——以中国电力行业为例,经济研究,2003年第5期,57-65。

[6]中国电力百科全书?电力系统卷,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7.

[7]张丽峰,中国能源供求预测模型及发展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8]全生明;卢键明;谢传胜;曾鸣;田廓;;需求侧响应机制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9年02期

[9]张钦;王锡凡;王建学;冯长有;刘林;;电力市场下需求响应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03期

[10]肖世杰;;构建中国智能电网技术思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09期

[11]孙为兵,刘一丹,吴敏,宋宏坤,李扬;基于ASP和SQL技术的DSM项目管理系统[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4年03期

[12]陈树勇;宋书芳;李兰欣;沈杰;;智能电网技术综述[J];电网技术;2009年08期

[13]周倩;智能工程体系及其在电力负荷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14]曾鸣.于静冉大用户进入电力市场购电模式研究[期刊论文] -电力科学与工程2007(1)

[15]赵磊.郭昆目前我国大用户直购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期刊论文] -华北电力技术2006(9)

[16]郭昆.曾鸣慎重看待大用户直供电问题[期刊论文] -电力技术经济2005(6)

[17]廖嘉浙江省可持续发展下电力供需的要求研究以及平衡措施[学位论文] 硕士2005

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

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的通知 发改运行〔2010〕264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物价局、经信委(工信委、经贸委、经委)、财政厅(局)、国资委、能源局,各区域电监局、城市电监办,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要求,我们制定了《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附件: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 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 国资委 电监会 能源局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四日

附件: 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电能利用效率,促进电力资源优化配置,保障用电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为提高电力资源利用效率,改进用电方式,实现科学用电、节约用电、有序用电所开展的相关活动。 第四条满足电力需求应坚持节约与开发并举、节约优先的原则,在增加供应的同时,统筹考虑并优先采用需求侧管理措施。 第五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全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相关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电力运行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电力 需求侧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相关工作。

第六条电力需求侧管理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一项重要措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都应积极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七条电网企业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实施主体,应自行开展并引导用户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为其他各方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第八条电力用户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直接参与者,国家鼓励其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和措施。 第二章管理措施 第九条各省级电力运行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需求侧管理规划、年度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做好电力需求侧管理资源潜力调查、市场分析等工作。 第十条各地区有关部门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目标和电力供需特点,将通过需求侧管理节约的电力和电量,作为一种资源纳入电力工业发展规划、能源发展规划和地区经济发展规划。 第十一条各级价格主管部门推动并完善峰谷电价制度,鼓励低谷蓄能,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实行季节电价、高可靠性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等电价制度,支持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

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办法

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办法 为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合理配置和使用电力资源,促进电力的供需平衡,提高电能的使用效率,依据《中华人民XX国电力法》、《中华人民XX国节约能源法》以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特制订本办法。 一、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通过提高用电客户的用电效率和优化用电方式,使电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达到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促进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实现低成本电力服务所进行的用电管理活动。 二、目的和意义: 1、通过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达到提高电力用户尤其是高耗能企业的增强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自觉执行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相关政策,积极采用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各项技术和设备削峰填谷,优化用电方式,降低用电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2、电力需求侧管理是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常规工作,对电力用户开展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成为电力营销服务的内容之一,在帮助电力用户降低用电成本的同时,实现电网安全经济运行以及社会资源综合利用的双重效益。 三、组织机构: 成立兴隆供电分公司电力需求侧管理办公室。 主任:X玉祥 副主任:杨屹东、强占云 成员:徐福军、唐福祥、王国祥、孙宏伟、邓高潮、李韶华、各供电所长 四、具体措施: 1、逐步扩大两部制电价及分时电价的执行X围,以经济杠杆引导电力用户合理用电,优化用电方式。 2、鼓励电力用户积极采用蓄能技术,重点鼓励电力用户采用蓄热式电锅炉(含家用蓄热式电热水器)、冰蓄冷集中空调等蓄能设备,以转移高峰用电负荷。与建筑设计单位密切配合,要求各建筑设计单位在项目设计时严格把关,确保

各种蓄能(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 3、建立与完善电力负荷管理技术,对用电变压器容量在100KVA以上的电力用户,应积极推广应用电力负荷管理系统。 4、用电科在受理电力用户的报装用电申请时,应负责对电力客户使用节能设备的咨询和指导,同时加强对电力用户用电设备及方式的审核。对于使用不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用电设备的电力用户应要求其整改后方可接受报装申请及办理用电手续。 5、鼓励电力用户自觉采用高效节能清洁的用电设备,严禁使用效率低、污染严重的其他用电设备。各级环保及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应制订相关的政策规定,并严格监督审查。 6、为做到电力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提高全社会终端用电效益,应着重向客户宣传推广应用以下技术和设备: (1)电力负荷管理技术; (2)绿色照明及节能家电; (3)电力蓄热、蓄冷技术; (4)无功自动补偿技术; 7、避峰与限电措施: (1)加大负荷预测的力度和电力需求分析工作,加强中长期、短期和超短期的负荷预测,提前制定电网在季节性缺电或用电高峰期间等不同情况下的错峰、避峰预案与措施,引导电力用户参与调荷避峰。 (2)对电力用户的用电负荷实行错峰、避峰管理是做好电力供需平衡,实现合理、有序供电的重要手段和措施。错峰、避峰主要采取行政、经济和技术手段: 行政手段:以县经贸局为主,电力企业密切配合的管理措施,对工业用户实行周轮休制度或安排电力大用户、高耗能企业(重点是铁矿采选企业、钢铁及铸造企业、化肥企业等)在用电高峰季节和日高峰时段进行设备检修。同时对各企业下达错峰、避峰等限电指标。 经济手段:通过实施分时电价来引导电力用户合理避峰,达到多用电网低

电力需求与影响因素

电力需求及其影响因素 摘 要 经济增长与电力需求,是分析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状况的两个重要指标。国际上的一些研究机构,通过分析实际用电量来判断经济增长状况。近20年来,我国GDP 与电力需求均保持了高增长。未来我国经济将以怎样的速度增长,产业结构将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变化,电力需求的增长速度如何?本文针对电力需求的实际情况,主要对电力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多方位定性分析,并作简要的需求预测与一些分析展望。 关键词:电力需求;电力分析;影响因素;需求预测 一、引言 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形势好转。作为基础设施的电力行业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经过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建设【1】.近年来电力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导致电力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供电是电力系统的中间环节。由于电网通道资源的限制.加上建设投资大、技术密集、运行复杂,使得供电一直是国家的垄断行业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供电企业已开始面临着竞争。因此必须加快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以走上良性循环。于此,必须深入了解电力需求,分析其影响因素,利用这些工具指导我们的实践! 二、电力需求的概念 按照经济学【2】中有关商品需求的定义,电力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一价格条件下愿意且有支付能力购买电力商品的数量。构成需求的两个条件是:有购买欲望和有购买能力。 与其它商品一样,电力需求同样具有以下三个要点:第一,与价格密切相关的;第二,是一个意愿购买量;第三,是特定时间段内的用电需求【3】。 三、电力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电力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1)电价对需求的影响。 (2)电力投资对电力需求的影响。 电力生产函数可表示为【4】: (2-9) 式中,Q 代表发电量;L~劳动力;K~资本;N~土地;E~企业家的才能。 (3)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电力需求的影响。 E) N,K ,,F(L Q

浅谈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浅谈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从目前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现状上可以看出,电力行业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但是现如今我国电力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制约,还会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我国的电力市场中也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也是卖方市场的一部分。主要是根据用于的用电量来决定使用量,供电效率和供电质量并不是很高。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现代电力市场的发展模式也在不断变化,电力市场的发展趋势也在不断改变。因此,在现如今市场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以电力营销理念和生产模式的发展为主,以提升电力优质服务水平为前提,对电力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市场营销,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市场这一平台,个人或者是集体、组织在不断创造产品价值的基础上,和别人进行产品和价值的交换,进而获得一定的附加价值。从这一过程中可见,市场营销主要是对商品价值的导向性为基础。另外,在不同的电力市场中,时间、地点等因素对电力营销工作的影响也比较突出。从目前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上可以看出,卖方市场组件朝着买方市场进行转型,这一转型不仅加强了两者之间的交流,同时也吸收了更多更有价值的营销经验。进而以提升我国电力优质服务水平为依据,不断扩大电力企业的高效发展。具体来说,电力市场的电力优质服务水平的

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在经济体制转型的背景下,电力市场虽然存在着较大的发展潜力,但是从现如今电力资源本身来看,电力产品并不是一种产期使用的资源,并且也无法进行永久保存。所以说,要想实现电力企业的高效发展,就需要不断对电力资源进行扩展,以拓展供电量。第二,由于电力产品和其他的产品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别性和特殊性,因此,需要电力用户对其进行严格地要求,尽量减少电力资源运行的危险性。无论是电力资源本身还是用电设备都需要实现设备和系统运行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尽量减少电力事故的出现。第三,从我国的国情上看,对电力资源进行消费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所以说,只有提高电力消费水平,才能不断提升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现如今,多数的电力企业都会意识到电力营销的重要性,在具体的实践中也建立健全相应的营销机制,以提升电力营销的基本水平。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弊病,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电力营销意识薄弱,管理体制缺乏以及营销模式不科学等等。因此,只有不断提升优质电力资源,才能够减少电力产品供不应求的状态。另外,设置专门的电力营销管理部门是促进电力营销工作长足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电力资源的市场营销工作中,要从电力产品本身入手,形成一种相对比较统一化的产品类型,并且将涉及到的差异性来进行明确。如果营销的电能处于同网状态下,那么企业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发展趋势综述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发展趋势综述 摘要: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企业不应仅注重发电侧的量和质,更该注重需求侧的管理。采集更为全面的用户侧用电信息,及时反馈回电力企业,通过必要 的措施加强需求侧管理,节约资源,降低成本,也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长久之计。本文针对在当今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需求侧管理在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需求侧管理;反馈;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178-02 一、需求侧管理的概况 需求侧管理dsm(demandsidemanagement)是指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引导电力用户优化用电方式,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和保护环境,实现最小成本电力服务所进行的用电管理活动的总称[1]。需求侧管理的内容涵盖多个方面:分时电价,削峰填谷,节能技术的研发推广等,应遵循一套科学的行而有效的方法进行管理。电力需求侧管理在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进入21世纪后,电力需求侧管理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并进一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节约用电管理办法》、《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法规的出台,使其进一步规范化,一批较大的试点示范项目开始实施。

2005年以来,在国家发展改委的主导下,我国相继出台、发布了电力需求侧管的办法、方案,同时明确了各级政府是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主导,电网经营企业是电力需求侧管理重要实施主体, 电力用户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参与者和实施对象。 过去十多年来,持续增长的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一大亮点。据统计,2010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由1995年的58478亿元人民币增长为397983亿元人民币[2],复合增长率达到13.64%而同期全社会电力消费总量将由10103亿千瓦小时增长到41923亿千瓦小时,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9.95%[3]。另据统计,2006年夏季高峰时段中国电力缺口约达1200万千瓦[4]。除用电总量的压力外,随着城市化及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用电需求和负荷模型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这也对原有的电力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 由于我国在电力需求侧管理上起步较迟,虽然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绩,但相对于国外的实行状况,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 国际能源署2004年的一份报告显示,发达国家通过实施dsm,单位gdp能耗降低约50%[5]。中国的gdp单位能耗是美国的两倍,美国的gdp能耗又是德国的两倍。而电力需求侧管理正是解决这些挑战的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手段。根据我国电力潜力测算,通过强化dsm,“十一五”期间可以累计形成1500亿kwh左右的终端节电能力,对实现gdp单耗降低20%目标的可能贡献率在9%左右[6]。 二、国外的需求侧管理

电力需求侧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电力需求侧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飞跃,电能在那些终端能源消费当中的分量越来越重。电力需求侧的管理对于完善我国的能源使用与开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浅要地分析了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并对其对此及措施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电力;需求侧管理;问题 0.引言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飞跃,电能在那些终端能源消费当中的分量越来越重。所以应当加强电力的需求侧管理,以此来引导大众合理用电、节约用电。同时电力工业也应在发电装机持续增长的基础上,进行电力资源的配置优化,并增强电力资源整体的利用效率。电力的需求侧管理对于完善我国的能源使用与开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浅要地分析了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并对其对此及措施进行了探究。 1.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1.1电力的需求侧管理体系仍待完善 要想电力的需求侧管理工作得到更好的实施,就必须有一个包含宣传媒体、政府、能源公司、电力公司及用户等各方面的完善的运作机制、组织体系及管理体系,从而使这些部门可以相互协调、各司其职,将各自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我国必须着力建立一个合理、健全的需求侧管理的体系来协调、制约、管理这些部门,从而使需求侧管理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1.2电力部门对电力的需求侧管理认识不足 电力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战略支柱产业。因而电力产业怎样发展,其发展状况怎样,将直接关系到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及发展状况。所以不管在电力过剩还是在电力紧缺时期,都应从长远的角度来出发,坚持完善需求侧管理的工作。然而我国电力需求侧的管理因为是在电力的紧张形势下才兴起的,因此很多电力部门还仅将它当成缺电期间的短期工作来对待,单纯地依靠行政手段来实施避峰、错峰,而没有真正认识需求侧管理的关键和重要性。 1.3法律、法规的支持不力 电力需求侧管理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本需要政府来发挥主导的作用,并需要有法律和法规的大力支持。然而目前我国只有《节约用电管理办法》和《节约能源法》等少数法律和法规与电力的需求侧管理相关,此外还缺乏物价、税务、财政等相关部门配套政策的支持,根本缺乏有效的可操作性。另外,开展需求侧管

浅谈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

浅谈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 发表时间:2010-01-27T09:47:54.670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12月上旬刊供稿作者:杨继先 [导读]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科技的发展,电力市场形势发生巨大的转变,对供电企业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 杨继先(内蒙古满洲里供电局) 摘要:本文提出了电力营销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策略,介绍了供电企业推行精细化营销管理的重要意义和对策,强调了科技和人才管理。 关键词: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精细化管理策略 0 引言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科技的发展,电力市场形势发生巨大的转变,对供电企业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应对这些挑战,开拓电力市场,抓好电力营销的管理工作,突出管理效益,这对供电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有深远的意义。精细化管理以先进的理念、细化的管理、明确的目标,确保管理高效准确到位,提升企业运营的效率和效益,对电力营销工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 电力营销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信息化发展速度太慢。存在某些业务还主要依靠手工操作,管理水平较低。 1.2 协调成本很大。从中层人员到基层人员,观念跟不上社会形势的发展和客户素质的提高,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存在偏差。 1.3 基层管理较差。基层班组是企业最基础的元素,如果基层班组管理不好,就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 1.4 管理方法陈旧,管理手段落后。陈旧的思想观念和管理方式是影响供电企业深化管理、加快发展的主要问题。 1.5 制度、政策落实力度不够。虽然企业内部本着提高营销管理的原则,出台了多项规定,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但大多数只是停留在纸面上,不能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1.6 流程不畅,业务跨多个部门,不能高效执行。存在中间卡壳现象,这是造成目前营销工作运行不畅的主要原因。 1.7 奖罚制度落实不严。存在考核制度不公平、考核标准和模式不科学或奖罚不公正等情况。 2 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策略 2.1 优质产品策略电能质量是电力营销的基础保证。要通过城网改造和户表改造,改善电网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改善电能质量。要以用电需求为基础,适度超前发展电网,满足客户对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不断提高的要求,以此来保证服务承诺的兑现。 2.2 开拓市场策略加强对市场的分析、预测,通过完善电网架构建设,以提供各项供电服务为手段,扩大电力营销市场。清洁、高效、快捷是电能的优势,以市政、商业、居民用电市场为主攻方向,以稳定工业市场用电为重点,以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市场的比例为目标,积极开拓其他可替代能源市场。 2.3 品牌宣传策略企业品牌是一种文化,也是市场竞争中的资产。供电企业要在服务市场上赢得并捍卫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把不断提高优质服务水平作为促进电力市场营销的自觉行为,树立大营销的观点,与客户建立并保持共同发展的新型供用电关系,牢固树立形象就是生命,形象就是效益,形象就是品牌的思想。 3 供电企业推行精细化营销管理的重要意义 作为供电企业,推行精细化管理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精”是精确,是高水平的工作标准要求;“细”是细节,是管理的过程和措施。其实质是在“精”字上提要求,在“细”字上下功夫,在“实”字上做文章,将管理目标具体化,责任明确化,人人在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时时都管理。 3.1 推行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供电企业市场竞争力对供电企业来说,在激烈的电力市场竞争面前,需要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堵塞管理漏洞,从生产和营销各环节的细微之处入手,通过全过程、全员、全部要素的控制,建设资源节约型供电企业,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2 推行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供电企业整体执行能力要做强企业,推进企业节约和谐发展,必须做到规范企业运作、明确管理目标、细化管理单元、改进管理方式,确保管理高效到位,提升企业运作的效率和效益。推行精细化管理必须强化执行力建设,必然要提高企业整体的执行能力。 3.3 推行精细化管理有利于供电企业持续和谐发展客观上要求供电企业必须推行精细化管理,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提高全员管理意识,想得周到,做得细致,才能不断地推动供电企业持续和谐向前发展。 4 供电企业开展精细化营销管理的对策 4.1 利用价格政策①加强用电业务管理,正确划分用电性质。②充分发挥价格的杠杆调节作用,实行分时电价移峰填谷,鼓励督促大工业用户利用分时电价的优惠政策发展生产。③采用有效手段,保证电费回收。加大电力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积极依靠各级政府、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回收电费。 4.2 加强电网建设电能质量是电力营销的基础保证。要以用电需求为基础,适度超前发展电网,满足客户对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不断提高的要求。充分利用市政建设、电网建设和业扩工程等契机,加快电网建设步伐,做好配电网络和设备治理的整体规划。 4.3 引进高新技术在营销系统推广新技术、新概念,提高营销管理现代化水平。在推广的过程中要积极稳妥,以先进实用为准则。要充分利用当前成熟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建设和完善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做到决策科学化、缴费银行化、管理集中化和考核制度化。以科技为先导,积极推进营销管理现代化进程。 4.4 树立企业形象随着新能源的不断开发和应用,供电企业首先要树立以形象开拓市场的观念,与客户建立并保持共同发展的新型供用电关系,努力执行“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方针。①提高电能质量。②追求优质服务。③提升企业形象。 4.5 精细化管理要重点抓好班组管理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班组精细化管理是供电企业管理的重点。供电企业主要领导和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基层班组,详细了解班组的实际工作情况,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代替手工报表、台账、记录;再次,供电企业还要制定长期的职工培训计划,对班组长进行以提高沟通能力、班组管理能力和业务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培训。 5 加强科技和人才管理,为电力营销提供“发动机” 在知识经济年代,为适应新产品、新设备的不断投入和科学化管理的需要,加大用电职工系统培训的力度,努力提高营销人员的综合

浅析电力需求侧管理 朱育志

浅析电力需求侧管理朱育志 发表时间:2018-07-05T15:16:07.56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期作者:朱育志[导读] 摘要:通过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可以提高电能利用效率,提高电网负荷率,实现有保有限,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广东鹰视能效科技有限公司 528200) 摘要:通过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可以提高电能利用效率,提高电网负荷率,实现有保有限,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本文就需求侧管理的概念和管理内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和行政措施,指出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力需求侧管理;负荷调整;终端用电效率;综合措施 一、概述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引导电力用户优化用电方式,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和保护环境,实现最小成本电力服务所进行的用电管理活动。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资源规划的新理念,对供电方案和节电方案进行技术筛选和成本效益分析,形成综合规划方案。随着电力供需紧张,电力需求侧管理进一步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二、电力需求侧管理内容 2.1调整负荷,优化用电方式 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按照各类用户不同的用电规律,合理地安排用电时间,把系统高峰分散,使一部分高峰时间的负荷转移到低谷时间使用,达到“削峰填谷”的目的,以求得发电、供电和用电之间的平衡。调整负荷是计划用电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调整负荷,可以充分发挥发电、供电和用电设备的潜力,节约电力建设投资,最大限度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用电需要。 2.2提高终端用电效率 终端用电设备千万种,消费方式千差万别,因此提高终端效率的技术措施也多种多样。积极推广和使用绿色照明、变频调速、热泵技术、余热利用等技术和设备,改变用户消费行为;积极开发和使用包括热冷联产、清洁能源的热电联产和热电冷联产等节电、节能增效新技术。 三、电力需求侧管理措施 3.1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经济措施 (1)峰谷分时电价。分时电价是世界各国进行电力市场化改革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电网不同用电时段实施不同的电价,有利于削峰填谷,其效果依赖于科学的峰谷时段划分和合适的分时电价。 (2)可中断负荷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是指电网公司和用户签订合同或协议,使用户在系统峰值时或紧急状态下按要求中断或消减负荷,同时给予用户电价上的一定优惠。实施可中断负荷措施能够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该类用户来说,其代价是停电损失,其效益是减少电费支出;对系统来说,可较少或推迟新建发电厂和电网的投资,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对社会来说,可带来整体供电可靠性提高、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污染减少。 (3)季节电价。季节电价是指对水电比重比较大的地区,按照不影响电价总体水平、有利于调节和平衡丰枯季节电力供求的原则,在上网和销售环节实行丰枯电价,合理安排丰水期、枯水期电价价差。实践表明,实行季节电价对于电网、电厂和用户都能够得到较大的经济效益。 3.2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技术措施 (1)负荷管理技术。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它是利用自动控制技术由供电公司远方控制用户用电设备的关断,使用户尽可能避开高峰时段用电,移到低谷用电,起到系统削峰填谷的技术措施。进行负荷控制,对供电部门来说,在保证供电和用电电量平衡的情况下,可以少装发电机组,提高现有发电设备的利用率;对用户来说,用同样多的电量可以少花钱。因此,对供、用双方都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2)蓄冷技术。蓄冷技术就是利用蓄能设备在电力系统负荷低谷时将系统富裕的能量以冷水或冰的形式储存起来,在电力系统负荷高峰时让这部分冷水升温或冰熔化而吸收周围热量,用以部分或全部满足供冷需求,以达到移峰填谷和降低电网峰值负荷的目的。现阶段蓄冷技术应用的介质主要有水、冰、共晶盐水化合物等。 3.3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行政措施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行政措施具体包括:政府鼓励电力企业等各方参与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计划等制定的行政法规;鼓励企业采用高效节电产品和节电技术;制定降低能源消耗标准和提高电气设备能耗准入制度,推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通过减免税收及奖励等政策来支持电力用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3.3.1针对高能耗企业的行政措施 (1)计划检修。工业用户在生产活动中,经常需要对设备进行检修。对于设备检修周期较长、正常运行能耗较大的工业负荷,将设备检修安排在系统负荷较高的时段,可以有效降低系统最大负荷,节约检修成本。 (2)错峰上下班和周轮休。错峰上下班是指用户调整上下班时间,不仅表现在员工作息时间的改变,同时也表现在高能耗电气设备用电时间的改变。以避免同时在系统负荷高峰时段用电,从而节约电力成本,降低系统最大负荷,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性,实现节能减排目的。周轮休与错峰上下班原理一样,即错开每周的休息日。 (3)高耗能设备避峰用电。高能耗设备避峰用电是指通过让用户改变高能耗设备的使用时间,避开系统高峰用电时段,缓解系统高峰负荷的压力。不同区域可根据系统高峰负荷缺口制定高能耗企业或设备避峰用电的技术措施。 3.3.2针对空调使用的行政措施 (1)严格执行国家空调能效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空调能效标准,相关职能部门加大对空调生产和销售环节的检查和监督力度,确保低效能空调推出市场,提高空调的终端使用效率。 (2)设定适当空调温度。合理地设定房间空调的温度,在短期内可以实现节电、削峰的效果。 (3)引导空调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政府采用部分投资或给予贷款优惠等政策,鼓励空调企业大力进行研究、开发和生产高效节能产品,努力降低高效率产品成本。 3.3.3加大宣传形成共识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概念及基本措施测试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概念及基本措施测试1.交通、通讯、电力、自来水等都属于具有网络化的工业,以下不属于网络化工业运行的特点是?() A 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不会变化较大 B 供应能力可以在网络内共享 C 需求转移有条件、有成本 D 存在运力和运能问题 正确答案是: A 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实施对象?() A 生活用能设备 B 工业用能设备 C 发输配电设备 D 安保用电设备 正确答案是: D 3.电力需求侧管理视角下的观念与传统电力供需平衡观念的区别在于?() A 供应侧应尽量满足需求侧的电能需求 B 需求侧应根据实际供电能力调整电能需求 C 尽量增加电能需求 D 尽量减少电能需求 正确答案是: B 4.电力需求侧管理定义的内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采用有效的电价或者激励措施,引导消费者改变用能方式和时间 B 通过高效设备和科学管理的方式提高终端用电效率

C 通过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电力需求的增长 D 实现节能减排,实现低成本的电力服务正确答案是: C 5.优化用电的主要方式包括:() A 避峰 B 填谷 C 削峰填谷 D 以上三种都属于正确答案是: D 6.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实施手段以__ 为中心?() A 技术手段 B 经济手段 C 引导手段 D 政策手段 正确答案是: B 7.以下哪一项不是我国目前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经济手段?() A 需求侧竞价 B 设备更新补贴 C 峰谷/ 季节性电价 D 可中断负荷激励补偿 正确答案是: A 8.我国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三股力量是?() A 政府、电力公司、能源服务公司 B 政府、电力公司、用户

C 电力公司、用户、能源服务公司 D 政府、用户、能源服务公司 正确答案是: B 9.描述一个用户“富有需求弹性”是指:() A 该用户的需求量较大 B 该用户的需求量较小 C 该用户的需求量随价格改变的程度较大 D 该用户的需求量随价格改变的程度较小 正确答案是: C 10.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的前提、效果和宗旨分别是?() A 用电功能基本不受影响;促进电力需求增长、提高能效水平;各方获益、促进供用电协调 B 用电功能基本不受影响;减少电力需求、提高能效水平;各方获益、促进供用电协调 C 用电功能基本不受影响;减少电力需求、提高能效水平;以电网公司效益为中心 D 用电功能基本不受影响;促进电力需求增长、提高能效水平;以电网公司效益为中心 正确答案是: B 1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目标?() A 节约电量、减缓能源消耗的速度 B 减少污染 C 促进电力投资 D 缓解高峰时段电力需求

国家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管理规定(试行,2014)

附件2 国家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管理规定(试行,2014)

目录 简介 第一章门户类 第一节主站“新闻中心”加载规定 第二节主站“政策发布”加载规定 第三节主站“电能服务商”加载规定第四节主站“测评机构”加载规定 第五节主站“知识库”加载规定 第六节主站“友情链接”加载规定 第七节主站“资源图谱”加载规定 第八节主站“意见反馈”有关规定 第二章业务类 第九节电网DSM考核 第十节有序用电管理 第十一节电力需求侧管理培训 第三章平台类 第十二节界面设计 第十三节信息安全 第十四节主站用户权限 第十五节主站数据导入 第十六节子站数据报送 第十七节地方政府平台

第十八节电网企业平台第十九节电能服务商平台第二十节企业用电评级

简介 国家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国家平台”)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为广泛深入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而组织开发的综合性、专业化、开放式的网络应用平台,具有信息发布、在线监测、核查认证、电力供需形势分析、有序用电管理、网络培训、经济分析、需求响应等功能,旨在向电力用户、电能服务商、电网企业、政府有关部门等各类群体提供最全面、最权威的电力需求侧管理信息,其网址为https://www.wendangku.net/doc/0a4112482.html,。 国家平台的逻辑架构包括主站、子站两层,主站主要提供全国层面的功能、信息和公共服务,满足共性需求;各电能服务商平台、电网企业平台、地方政府平台、大用户平台均为国家平台的子站,主要满足各相关主体的个性化需求,如省级层面的功能、信息和公共服务,在主站上通过超级链接等方式予以展示。主站和子站之间通过统一规约实现数据传输和共享。国家平台的物理架构为分布式布局,主站根据功能、数据来源的不同,目前由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江苏省经信委、电力需求侧管理培训办公室等单位和机构分别组织开发、维护,子站由各单位自行组织维护或委托主站运维单位维护(含上述四方,按功能模块分别维护)。为节约资源、实现地方政府平台的可持续发展,每个省(区、市)、试点城市可建设一个物理子站(可通过相应电网企业平台实现),或利用国家平台资源建立一个逻辑子站,不宜建设多个物理子站。

电价问题及行业影响因素分析_陈宇红

电能是一种很难用其他商品替代的重要生产资料,它的价格对电力生产的资源优化配置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作为重要的生活资料,电价对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明显的影响,起着一定的促进或抑制作用。 电力价格作为电能商品的价格,影响电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电价是电力企业的命脉。电价的形成由其产生的经济成本和电能供求的相互关系决定。相应地,影响电价及电力产业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有两大类:一是宏观因素,包括政府政策、科技发展水平、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税收和汇率等;二是微观因素,包括企业经营战略、目标、成本和其他方面。 就目前电力供应市场处于“单一购买者模式”,电力销售市场垄断经营的现状,有必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切实建立起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以及污染损失成本的电力价格形成机制。深化电力行业改革,理清政府、企业、市场的关系,巩固电力产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地位。 一、电力市场中电价存在的问题 电力市场中电价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电力价格形成机制、电价形成的因素、电价主导权垄断和电力企业自身的问题等方面。 (一)电力市场中电力价格形成机制问题 1.不能正确反映电力市场的供求关系。电力市场化是未来电力发展的方向,要求发挥市场在电力生产、运输、消费环节资源配置和效率改进的基础性作用。目前,电能商品价格不是“供求价格”,而是基于生产成本的“成本价格”,属于政府管制价格机制。由政府部门决定的价格本身无法反映市场对电能商品的供求。 2.不能反映电力资源的稀缺程度。我国资源价格基本上是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只反映了资源开发成本,没有全面覆盖环境破坏成本和安全生产成本,资源税也很低,更重要的是没能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致使资源价格偏低。偏低的价格使资源产出效率低,缺乏对投资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激励和约束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资源的过度开发、过度需求和过度浪费,由此形成粗放的经济增长。资源性产品之间比价关系也不合理。从电力与替代燃料的比价关系看,我国单位兆焦的电力价格只相当于燃料油和天然气的70%、液化气的67%、人工煤气的56%。 3.不能反映对环境损害的外部成本。在我国电力行业中,火力发电高度依赖于煤炭的消耗,例如2007年我国原煤产量25.23亿吨,其中用于火力发电的电煤是12.82亿吨,电煤占当年原煤产量的51%,可见一半的原煤用于火力发电。火力发电中煤炭的消耗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十分明显。 (二)决定电价形成的因素问题 1.经济体制问题。我国电力产业受国家发改委调控,电源投资和电源投产规模取决于政府取向。例如,截至2006年末,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各类发电企业4000余家,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约占90%。总体上看,我国电力产业的集中度高。 2.利益相关方平衡问题。从产业关联的角度考察,煤、电企业处于同一产业链的上、下游。下游的电力企业和上游的煤炭企业之电煤价格之争,其实质是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利益之争。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增强,煤炭价格的不断上涨,煤电价格之争愈演愈烈,煤电价格联动机制作为一种行政手段应运而生。目前电力行业无论在市场准入还是电价制定方面,都执行严格的政府行政审批制度。与此相对应,1993年以后煤炭企业逐步走向市场,2005年12月底发改委宣布全面放开电煤价格。由于煤炭市场价格上涨,煤炭企业希望煤炭价格市场化,以获取市场利润;电力企业则希望政府继续施行电煤合同价以缓解电 力企业生产成本压力,“市场煤”和“计划电”的价格双轨制,是煤电行业利益纷争的根源。 (三)电价主导权垄断的问题 1.市场垄断。目前,虽然打破了过去国家电力公司“一统天下”的局面,分别由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两家企业“一南一北”掌控全国电网,但从实质上说,仍然没有真正打破电力市场的垄断状况,因为在一南一北的电力供应市场上并没有能够引起竞争的市场竞争主体。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加剧垄断的现象。如原来不属国家电力公司或电网公司管辖的县级供电公司和农村电网若干年以前就由国家电力公司通过合并、兼并、收购等方式被其管辖。由于市场垄断而使价格垄断有了其形成的基础。 2.市场规则的垄断。目前,电力市场上现行的各种市场规则绝大多数是由电力生产部门和电力供应部门制定,有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是由电力生产和供应部门执笔起草或参与起草后交全国人大等有关会议讨论通过。所有的消费者都是被动的市场规则的接受者。而且这些规则在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解释权均在电力部门。由于市场规则的垄断而使价格垄断有了制度上的保证。 3.政府行为的垄断。现行所有的电价均是由政府物价管理部门、电力主管部门及电力生产和供应部门通过一定的申报程序和审批方式确定。而使“电价”能够真正最后得以实施的是政府有关部门。这种体制使电价的垄断能得以最后形成。 (四)电力企业自身的问题 目前实行的极大部分上网电价是由“电力企业建设成本+利润+有关费用”形成的。按照这种电价形成方式,不论多高的电力企业建设成本费用均可分摊在电价中,通过电价回收补偿,可谓实报实销。由于各个电力企业建设成本各不相同,不同成本摊销到电价中,从而使我国目前“一厂一价”、“一机一价”的现象较为普遍,其价格五花八门。 另一个问题是电力企业缺少束控机制,电价居高难下。部分电企服务质量和行业作风相对较差,用户意见大。国外的垄断行业都是从自然经济逐步积累起来的,最后形成双寡头或多寡头竞争,所以不论这些垄断企业有多大,都存在着倒闭的可能性。而中国的垄断企业虽然也是多家,但是都是政府行为的体现,从本质上都是一家人,没有什么根本的利益冲突,自然也就形成了目前的现状。 二、影响电力产业发展的因素 (一)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 电价形成中的主要矛盾首先是以企业个别成本为基础的成本推进型价格形成机制。对成本和造价没有明确的规定与约束,使得企业没有降低成本的外在压力和提高效率的内在动力,而且新老电厂的个别成本不一致导致新老电价水平相差悬殊。其次,电价体系不合理。从地区看,由于“省为实体”的障碍和电网尚未互联的限制,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地区差价,阻碍了电力资源从丰富地区向贫乏地区的合理流动。从分环节电价看,输配电价占销售电价的比例不到30%,低于输配环节占40%左右的投资比率,分类电价之间交叉补贴严重,而且基本电价比重较小。再次,国家对电网的垄断经营政策,造成多家集资办电与一家管网的矛盾。电网的垄断经营,使得独立发电企业在上网电量、发电利用小时数、上网电价、电费结算、电网运营信息以及汛、枯、峰、谷的电力电量调度上得不到“公开、公正、公平”的待遇,使得“竞价上网”难以真正实现。 (二)市场结构不合理 电力产业的发电、输电、配电、售电是一体化的四个环节。在实行“集资办电”之后,由于独立电厂的出现,原有的垂直一体化的垄断经营业务实现了部分分离。发电领域引入了竞争机制,出现了多元化的产 电价问题及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陈宇红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秋红 [摘要]电力价格作为电能商品的价格,对电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这方面看,电价是电力企业的命脉。电力行业发展除受电价的影响外,还受其他因素的制约。因此,改变目前电力市场中电价垄断的状况,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系统工程,应该对其做深入细致的思考和分析。 [关键词]电价电力产业因素分析 作者简介:陈宇红(1966-),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王秋红(1965-),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 — —455

浅谈供电企业营销管理

浅谈供电企业营销管理 供电企业任务的核心是电力营销。目前供电企业单一的电力营销管理模式,随着供电企业公司制改组、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的不断推进等改革举措的逐步实施,电力市场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因此,把市场需求做为导向,建立现代的营销管理体制,供电企业引进市场营销观念,社会生产用电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用电才能得以满足的需求,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 标签:供电企业营销管理 0 引言 供电企业主要业务就是电力营销,供电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主要取决于电力营销工作的质量。電力营销的开展的基础为坚强的电网,要把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持,要靠优异的服务为保障。所以,强化电力营销管理是一个不简单的系统工程。 1 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电力营销是指在变化不断的电力市场中,围绕着电力客户需求,通过供用关系,使电力用户能够使用到优质的电力商品,享受到周到满意的服务。 电力营销是把电力需求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作为目标,同时达到客户的电力需求;让客户能够节能高效用电的同时,追求电力营销效率的最大化,达到供电企业的最好经济效益;提供优异的用电服务,与客户建立良好的业务关系,提高供电企业在市场的素质形象、终端能源在市场的占有率等等方面。 电力营销工作的质量决定了供电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它不仅关系到企业市场竞争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在影响之下。一方面,电力营销应迎合市场经济的需求,深入的电力体制改革对做好电力营销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供电企业必须引入竞争,将垄断打破,实现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过度,逐步把电力营销与市场经济要求协调在一起。第二方面,供电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就是做好电力营销,电力营销业务作为供电企业的主心业务,将是供电企业工作的重点中的重点,有效地增供扩销,做精做大做强,才能使企业节节高升,长期发展。 2 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市场意识淡薄,竞争意识不强把市场营销的需求作为供电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服从和服务的对象,从生产管理为主过度到市场营销为主,贯穿市场需求作为方向效益为中心的理念。主动开拓研究市场,增强竞争意识。 2.2 电力营销滞后于用户的需求供电企业缺少分析研究那些终端用户的特性,售前、售后服务体系不够完整,牵绊着电力销售,电力市场的正常发育受到了影响,形成了电力结构性矛盾和有效需求并存的电力销售市场,居民的用电需

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应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方法,对我国电力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电力消费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电力协整误差修正模型 电力作为一种优质、便捷的能源,占我国终端能源消费的15%以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当前我国电力供应十分紧张,客观地分析我国电力消费和GDP之间的协整和因果关系,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电力能源发展有着重要的政策指导意义。 本文利用我国1971~2002年时间段内的国民生产总值(GDP)、全国电力消费总量(POW)的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以及《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03》,所有计算由Eviews3.1软件完成。 平稳性检验 首先,本文分别利用ADF(Augmented Dickey Fuller test)和PP(Phillips Perron test)单位根检验方法来验证时间序列的平稳性,结果见表1。ADF检验表明,水平序列LGDP(GDP的自然对数序列)与LPOW(POW的自然对数序列)无法拒绝不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也就是说两序列均为非平稳序列;而一阶差分序列分别在10%和5%的显著水平上拒绝原假设,即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为平稳序列,PP检验也在1%的显著水平上认为序列为一阶单整序列。 协整检验 平稳性检验验证了LGDP与LPOW同为一阶单整序列,需要进一步验证变量间的协整关系。以下分别采用两阶段法(EG法)和JJ法检验两个变量是否存在协整关系。EG检验随机项ADF值为-6.8182*,表明协整回归方程的随机项序列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平稳,即LPOW和L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JJ检验在1%的显著水平下(LR值为27.5218NS)拒绝没有协整关系,却无法拒绝(LR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