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四章 认知过程

第四章 认知过程

第四章 认知过程
第四章 认知过程

第四章 认知过程

1.学生随手涂画有助其集中注意力

学生听课时若在本子上乱涂乱画,教师通常会认为他们注意力不集中。但是,英国研究人员发现,随手涂画可能有助于集中注意力。

杰姬·安德雷德是英国普利茅斯大学心理学家,她邀请40名成年男女参与实验,所获结果2月26日由英国《应用认知心理学》杂志刊载。

安德雷德让受试者听一段2分半钟模拟电话录音,内容单调乏味,涉及策划一场聚会。录音提及参加和缺席聚会者的姓名、地点和一些不相关信息。

她让所有受试者听录音时写下参加聚会者的姓名,要求其中一半人同时在纸上随意涂画,对另一半人没有这项要求。放音结束后,安德雷德发现,随意涂画的人所记姓名多于另一半人。而且,他们大脑中平均记住的人名和地名比其他人多29%。

这些结果显示,随手涂画或许能让人记住更多细节,提高记忆效率。

安德雷德认为,人们之所以能边涂画边记住更多信息,首先是因为随手涂画简单得不用动脑,丝毫不影响大脑完成主要任务;另外,随手涂画能让人避免走神,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她说:“人们做一项枯燥工作时,如听单调的电话录音,注意力可能开小差,影响工作效率。随手涂鸦之类简单方法既不会影响主要工作,又足以让人不再走神。”她认为,学生在课堂上随手涂画是好事。如果在涂画和开小差之间选择,前者更能让教师放心。

2.双耳分听实验和鸡尾酒会效应

心理学家Cherry曾做过一个双耳分听的实验:他同时给被试的双耳以刺激,要被试复述事先规定的那只耳朵所听到的项目,利用复述任务使被试尽可能地只注意一只耳朵的信息(追随耳),而不注意另一只耳朵的信息(非追随耳)。实验结果表明,被试能很好地再现追随耳的项目,但对非追随耳的项目则不能报告出任何东西;甚至当非追随耳的刺激从法文改为德文、英文或拉丁文,被试也觉察不到这种变化;即使把录制语文材料的磁带倒过来放,他们也不知道;不过,对非追随耳的刺激的一些物理特征,被试还是能够觉察的,他们能报告语音的变化以及男声换为女声等。Moray也发现,将一个刺激重复呈现给非追随耳多达35

次,被试也不能识别和再现;但是,如果将被试自己的名字呈现给他的非追随耳,他是能够识别的。

上述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观察到。例如在鸡尾酒会上,当你专注于和某人谈话时,可能完全注意不到其他人在说什么,但假如在房间另一边有人提到你的名字,你或许就会觉察到。这说明未被注意到的信息并非完全被阻断了,如果信息的内容变得与你相关时,你还是会注意到的。这种现象被称作“鸡尾酒会效应”。

3.鲍达列夫的心理定势实验

苏联心理学家鲍达列夫(A.Bonajieb)在1965年做过一个很有趣的实验。他拿了一张照片对一组大学生一再介绍说:“我给你们看一位大科学家的照片,请你们谈谈对这位科学家的面部特征的看法。”这组大学生看了照片后表达的一致看法是:这位科学家的那双深邃的目光,表明了他思想的深度;他突出的下巴,表明了他在科学研究道路上克服困难的决心。然后鲍达列夫又拿着这张照片给另一组大学生看,并对他们反复介绍说:“我给你们看一个大罪犯的照片,请你们谈谈对这个罪犯的面部特征有什么看法。”这组大学生看了照片后表达的一致看法是:这个罪犯的那双深陷的眼睛,表明了他内心深处的仇恨;他突出的下巴,表明了他死不悔改的决心。

两组大学生看的是同一张照片,为什么得出的看法竟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原因显然不在于他们各有不同的思维模式或不同的价值观、审美观,而是源自心理学家鲍达列夫对照片中人物身份所作的不同介绍。不同的介绍使两组大学生形成了不同的心理定势。

资料来源:曾美英,宴宁,毛荣建,李伟.心理学实验与生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2—3.

4.梅尔的摆荡结绳的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梅尔(Maier,1931)曾经设计了一项摆荡结绳的实验,用以证明功能固着现象的存在。实验者在一个空房间内,从天花板上垂下两根绳子,要求参加实验的志愿者设法将两根绳子连结在一起。问题是两根绳子距离太远,一个人无法同时抓到两根绳子。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志愿者先抓住一条,并使另一条摆动起来,在摆动到志愿者近处时,用另一只手抓住,即可达到连结两根绳

子的目的。如何使绳子摆动,则是留给志愿者们考虑的问题。房间内的地板上摆放着两样东西:一个电插座,一个电开关。

实验分两组进行,在实验之前,先让两组志愿者在另一房间内分别做两种预备活动:一组练习电开关的分解和组装,另一组练习电插座的分解和组装。两组志愿者对后续的实验全然不知。两组结束预备活动之后,每个志愿者依次独自进入房间解决上述结绳问题。实验者观察发现,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虽然这些志愿者都是大学生,但多数需要一点暗示性的引导(如实验者用手摆动一下绳子),才能解决问题。实验结果显示,在顺利解决问题的19人中,有17人没有利用他(她)在预备活动时所处理过的材料,也就是说,在预备活动中练习操作开关的志愿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利用插座作为重物使绳子摆动,而在预备活动中练习操作插座的志愿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则利用开关作为重物使绳子摆动。

我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常常因为事物的常规功能而忽略其非常规功能,这就是功能固着。其实,有些时候解决问题的关键,恰恰在于对现有材料的变通使用。

结绳实验示意图

资料来源:曾美英,宴宁,毛荣建,李伟.心理学实验与生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0—11.

5.巴特莱特的记忆扭曲实验

巴特莱特以图片为记忆信息进行了一项经典实验,说明了记忆扭曲现象的存在。他给第一个测试对象呈现一幅图画(下图中编号为0的图片),要求其根据

自己的回忆画出来;然后将第一个人所画的图片(下图中编号为1的图片)交给第二个人,并让第二个人根据自己的记忆再画下来(下图中编号为2的图片);如此依次下去,直到第18个人。结果表明,测试对象凭借自己的记忆所画出的图片与原图片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记忆过程中图形的变化

资料来源: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9.

6.内隐记忆实验

1970年,英国心理学家沃林顿和韦斯克兰茨(Warrington & Weiskrantz)设计了一个关于内隐记忆的经典实验研究。被试包括4名遗忘症患者(其中3人酒精中毒,1人颞叶受伤)和16名正常人。实验者先给所有被试看一些词语,然后安排了两种测验:一种是直接回忆所看的词语;另一种是进行残词补全,即在字母组合如_ab_中补进字母,使之成为完整的词。结果发现,遗忘症患者的回忆成绩远比正常人差,但在残词补全测验中,却与正常人不相上下。

后来其他一些研究者通过重复该实验,多次验证了这一结果。这些研究表明,除有意识的外显记忆之外,还存在无需意识参与的内隐记忆。作为人脑中保存过去经验的一种方式,内隐记忆无需经过有意识的回忆或再认,就能对人的某些活动间接地产生影响。

7.婴儿的早期记忆实验

上世纪六十年代,Carolyn Rovee教授设计了一个经典实验。该实验提供了关于婴儿记忆何时及如何发展的重要证据。

实验中,Rovee 让9—12周大的婴儿舒适地躺在家中的摇篮中,向上看着一个色彩鲜艳的木头旋转风铃。在他们的脚上系一条绳子,另一端连到旋转风铃上。所以当孩子踢脚的时候,风铃就会发出悦耳的敲击声。小孩踢得越多,他们就可以听到更多的敲击声。

这个实验就是看看婴儿可不可以对踢脚让风铃转动产生条件反射。研究者首先记录婴儿踢脚次数的基础水平(风铃没有连到脚上),然后和有强化(风铃动了)的踢脚次数进行比较。

Rovee发现8周大的婴儿就可以掌握踢脚和风铃转动之间的关联。在45—55分钟之后,这种联结依然不会削减。

另一项实验中,实验者用不同的旋转风铃测试婴儿是否可以分别不同。只有8周的婴儿接受了为期3天、每天9分钟的旋转风铃训练。24小时之后,只有使用相同的风铃,婴儿才会比基础水平踢的多。

这说明婴儿记得训练他们所使用的风铃而并不是其他的风铃。这是一个特别激动人心的发现,因为在那之前人们认为长期记忆直到婴儿8或9个月才会出现。

我们的大脑确实可以在一岁之内就存储长期记忆。成年后很难提取这时期的记忆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早期记忆系统功能有限,又受到后期经验的干扰,最终我们会不可避免地忘记早期信息。

8.感觉剥夺实验

第一个以人为实验对象的感觉剥夺实验是由加拿大心理学家贝克斯顿(W.H.Bexton)、赫布(D.O.Hebb)和斯科特(T.H.Scott)于1954年在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实验室进行的。实验对象是自愿报名的大学生,每天的报酬是20美元(当时大学生打工一般每小时可以挣50美分),所以大学生都极其愿意参加该实验。

所有的被试每天要做的事是一天24小时躺在有光的小屋的床上,时间尽可能长(只要被试愿意)。他们有吃饭的时间、上厕所的时间,但是其感官被加以严格的限制,如图所示。

感觉剥夺实验用的隔离室

实验人员给这些被试准备了一个小的隔离室,要求他们戴上半透明的塑料眼罩,这个眼罩可以透进光线,但看不见东西;戴上纸板做的套袖和棉手套,限制他们的感觉敏感部位与外界的接触;头枕在用泡沫橡胶做的U形枕头上,同时用空气调节器的单调的嗡嗡声作为噪音来屏蔽外界的声音。在隔离室里有固定的器械,他们可以随时通过操作器械来获得食物和饮料。

实验前,大多数被试以为能利用这个机会好好睡一觉,或者考虑论文、课程计划。但后来他们报告说,他们对任何事情都不能进行清晰的思考,哪怕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不能集中注意力,思维活动似乎是“跳来跳去”的。即使实验停止后,这种影响仍在持续。

具体地,该实验没有对记忆单词或者记忆数字等简单的任务产生明显的影响;对于中等难度的任务,如移动单词中的字母问题,也没有受到该实验的影响;但是,对于复杂的问题的测验结果显示,被试的测验成绩大大低于未参加该实验的同龄大学生。

从感觉剥夺实验中,还发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那就是感觉剥夺实验的参与者中有50%报告有幻觉,如看见闪烁的光,听到狗的狂吠声、警钟声、打字声、警笛声、滴水声等,感到冰冷的钢块压在前额和面颊,感到有人从身体下面把床垫抽走。

实验表明,丰富多彩的外界环境是人类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大脑的发

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因此我们应当积极感受丰富多彩的外界环境、从环境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发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封闭的环境则会限制人的智力和个性的发展。

资料来源:曾美英,宴宁,毛荣建,李伟.心理学实验与生活[M].北京:教

育科学出版社,2011:71—72.

第五章 社会认知

第五章社会认知 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 社会知觉的概念最初是由布鲁纳1947年在“价值与需要是知觉中有组织的事实”一文中采用的,用以指出知觉不仅决定于客体本身,也决定于知觉者的目的、需要、态度与价值观,即指明知觉者的社会决定性。 随着社会心理学对人际知觉领域研究热潮的兴起,社会知觉概念被等同于人际知觉(interpersonal perception),指关于他人或自我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特征的整体反映,其结果即形成关于他人或自我的印象。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及其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社会知觉被社会认知一词所取代。 社会认知指的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 选择性 互动性 防御性 认知的完形特性 三、认知启发 认知启发就是人们经常用以快速、简便的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的决策法则。 1.表征性启发 2.获得性启发 3.调整性启发 四、社会认知的图式 (一)图式的涵义和分类 涵义:图式是有关某一概念或刺激的一组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它包括对某一概念或刺激的认知、相关的各种认知的关系及具体的例子,其内容可以是特定的人、社会角色、自我、对特定客体的态度、对群体的刻板印象或对共同事件的知觉。 图式的分类: 人的图式——是一种心理上的认识类型,它描述了

典型的或者特别的个体。 自我图式——是指个体把自己加以分类和描述的方 式。 角色图式——是一种描述范围较宽的社会群体和角 色的心理类型。 事件图式——是指社会事件的心理分类。 (二)图式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 1.帮助人们提取信息 2. 加快信息的加工速度,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3. 可以填补社会认知者所需要的信息 五、内隐社会认知 (一)内隐社会认知的含义 一般而言,内隐社会认知是指基于过去经验和已有认知结果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结构的驱使,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在意识层面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又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信息的加工。 (二)研究内容 1、内隐自尊:指人们在对与自我相关或自我无关的客体进行评价时的一种自我 态度效应,然而这种态度效应是无法通过内省的方式被意识到的。 2、内隐态度,即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痕迹潜在地影响个 体对社会客体的认识、情感倾向和行为反应。Greenwald等人将内隐自尊和内隐态度归列为内隐社会认知最重要的情感结构。 3、内隐刻板印象:内隐刻板印象的研究大多围绕内隐种族和性别刻板印象来进 行。 (三)研究方法 反应时范式 基本程序是给被试事先规定好一定的刺激,要求被试在刺激呈现之后既快又准确的做出反应,同时记录从刺激呈现到被试做出反应之间的时间,期间的时间延迟即为反应时。 1.内隐联想测验(IAT) 提出者:Greenwoald 它采用的是一种计算机化的辨别分类任务,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评估进而来对个体的内隐社会认知进行间接测量。 2.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 指先前经验对当前刺激项目进行某种加工时所产生的易化现象,其实质是反应了一种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现象,在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中,启动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第四章 认知过程

第四章 认知过程 1.学生随手涂画有助其集中注意力 学生听课时若在本子上乱涂乱画,教师通常会认为他们注意力不集中。但是,英国研究人员发现,随手涂画可能有助于集中注意力。 杰姬·安德雷德是英国普利茅斯大学心理学家,她邀请40名成年男女参与实验,所获结果2月26日由英国《应用认知心理学》杂志刊载。 安德雷德让受试者听一段2分半钟模拟电话录音,内容单调乏味,涉及策划一场聚会。录音提及参加和缺席聚会者的姓名、地点和一些不相关信息。 她让所有受试者听录音时写下参加聚会者的姓名,要求其中一半人同时在纸上随意涂画,对另一半人没有这项要求。放音结束后,安德雷德发现,随意涂画的人所记姓名多于另一半人。而且,他们大脑中平均记住的人名和地名比其他人多29%。 这些结果显示,随手涂画或许能让人记住更多细节,提高记忆效率。 安德雷德认为,人们之所以能边涂画边记住更多信息,首先是因为随手涂画简单得不用动脑,丝毫不影响大脑完成主要任务;另外,随手涂画能让人避免走神,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她说:“人们做一项枯燥工作时,如听单调的电话录音,注意力可能开小差,影响工作效率。随手涂鸦之类简单方法既不会影响主要工作,又足以让人不再走神。”她认为,学生在课堂上随手涂画是好事。如果在涂画和开小差之间选择,前者更能让教师放心。 2.双耳分听实验和鸡尾酒会效应 心理学家Cherry曾做过一个双耳分听的实验:他同时给被试的双耳以刺激,要被试复述事先规定的那只耳朵所听到的项目,利用复述任务使被试尽可能地只注意一只耳朵的信息(追随耳),而不注意另一只耳朵的信息(非追随耳)。实验结果表明,被试能很好地再现追随耳的项目,但对非追随耳的项目则不能报告出任何东西;甚至当非追随耳的刺激从法文改为德文、英文或拉丁文,被试也觉察不到这种变化;即使把录制语文材料的磁带倒过来放,他们也不知道;不过,对非追随耳的刺激的一些物理特征,被试还是能够觉察的,他们能报告语音的变化以及男声换为女声等。Moray也发现,将一个刺激重复呈现给非追随耳多达35

心理学第二章 认知发展与教育

心理学第二章认知过程 第一节注意 一、注意概述: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分类:(1)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发生条件:客观条件是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强度、对比关系、活动和变化、新异性);主观条件是人本身的状态(需要、情绪、兴趣等) (2)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维持条件: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合理组织活动;对兴趣的依从性;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3)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特殊形式,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一直努力的注意。形成的条件:个体对活动浓厚的兴趣;活动的自动化。 二、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与被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与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有关;主要取决于个人已有知识经验。(二)注意的稳定性: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 影响因素:注意对象的特点;有无坚定目的;个人的主观状态 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注意的动摇)。 (三)注意的分配:在人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主要有三种情况:(1)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已经熟练的;(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3)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 (四)注意的转移: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影响注意的转移快慢难易的条件:(1)原来注意的强度;(2)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3)大脑皮层神经兴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灵活性;(4)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 三、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 (二)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1)教师应该注意教室外环境对课堂的干扰;(2)注意教室内的环境(干净、整齐、装饰简洁朴素);(3)教师的服饰、发型不宜过于耀眼;(4)在教学过程中要迅速妥善的处理偶发事件。 2. 注重讲演、板书技巧和教具的使用:(1)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音量适中,语音语调抑扬顿挫,重难点加强语气,配合手势表情;(2)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要运用有度,重点突出,必要时运用彩色笔、图和表格加以强调;(3)借助教具吸引学生 3. 注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4. 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三)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 提高活动的目的性; 2. 激发学习动机; 3.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 (四)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交替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第二节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种类: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内部感觉(机体觉、平衡觉、运

第四章--幼儿认知的发展

第四章幼儿认知的发展 第一节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一、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感知觉的概念 1.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各种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应。 (二)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感觉和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 2.两岁前儿童依靠感觉和知觉认识世界 3.感觉和知觉在3-6岁儿童的心理活动中仍占优势 二、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视觉的发展 1.视敏度 视敏度即视觉敏锐度,是指人分辨细小物体和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也就是人通常所称的视力。 2.颜色知觉 3.影响婴幼儿视力的因素 4.色盲是颜色视觉异常 (二)听觉的发展 1.听觉发展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2.听觉感受性 听觉感受性,包括听觉的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绝对感受性是指分辨最小声音的能力,差别感受性,是指分辨不同声音的最小差别的能力。 幼儿的听觉感受性有很大的个别差异。 3.言语听觉 “重听”是指有些幼儿虽然对别人所说的话,听的不清楚,不完全,但是他们常常能根据说话者的面部表情,嘴唇的动作及当时说话的情境,正确的猜到别人所说的内容。 (三)触觉的发展 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 1.视触觉的协调 视触协调主要表现为手眼探索活动的协调。手眼协调活动是婴儿认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手的真正探索活动的开始。 手眼协调动作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伸手能抓到东西。 2.动觉 (四)空间、时间知觉的发展 1.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距离知觉。 2.时间知觉 三、幼儿观察的发展 (一)观察与观察力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如果一个人的观察受到系统的训练和培养,就会逐渐形成稳定、经常的个性品质——观察力。

最新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育心理学》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不定项选择题 1.()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A.小学B.初高中C.大学D.成年 2.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3.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A.自主性B.主动性C.勤奋感D.自我同一性 4.根据Piaget的观点,儿童能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地无关,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在()。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5.下列情形中没有使用支架的是()。 A.教师给学生做示范B.优秀生给差生讲解应用题 C.教师告诉学生,物理很难学D.计算机提示学生如何解题 6.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A.最新获得的能力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正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D.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7.Piaget提出的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 A.不可改变的B.可以跳跃的C.因人而异的D.可人为改变的 8.有些中学生在学习抽象概念和规则时,仍需具体经验支持,从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来看这是因为()。A.他们尚未达到形式运算阶段B.这些概念、规则太复杂 C.具体经验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印象D.有利于他们进行发现式学习 9.Vygotsky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 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 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 10.运用准备性原则进行教学意味着()。 A.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B.了解学习的认知发展准备 C.根据学生的准备状态教学D.以上都对 11.个体认为别人总是无理由的取笑自己是()阶段危机没有解决的表现。 A.信任对怀疑B.自主对羞愧C.主动对内疚D.勤奋对自卑 12.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Vygotsky 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 13.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属于()。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深思型 14.场依存性者喜欢的学习方式是()。 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有意义学习 15.场独立且沉思型的学生适合选修的学科是()。 A.数学B.历史学C.教育学D.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大纲第三章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第三章认知派学习理论 教育学院冯维 什么是认知?指全部认识过程的总称,包括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言语等,以及发展过程、人工智能等领域。 认知派强调认识过程中的结构和组织原则,认为认知者的主观经验在认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强调认识事物时,内部发生的作用(S——0—R)及认知方式的个别差异。 认知学习理论的特点 代表人物格式塔心理学家、托尔曼、布鲁纳、奥苏贝尔等。 共同点: 1、从学习过程看,把学习看成是复杂的内部心理加工过程。 2、从学习结果看,主张学习结果是形成反映事物整体联系与关系的认知结构。 3、从学习条件看,注重学习的内部条件,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注重学习者的内部动机,学习的认知性条件,如过去经验、背景知识、心智活动水平等,注重学习过程中信息性的反馈等。 一、格式塔学习理论 1、学习实质在于组织一种完形即格式塔(gestalt),不是S—R的联结。 2、学习过程由顿悟(Insight)实现,故称“顿悟说”。 关于学习出现的原因,托尔曼与联结主义的观点相反。他认为,外在的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不强化也会出现学习。他设计了著名的潜伏学习的实验。 二、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一)为什么提出掌握学习理论 1、错误学生观在教师头脑中作祟 2 教师没给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 3、教师的课程设计办法不尽完善 学生方面主要是学习动机、态度、情感方面的差异影响着学习结果。 (二)掌握学习原型 卡罗尔学校学习模式 1、任何一个学生只要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就能完成任何学习课题。 2、学习达成度=f(学习机会×学习持续力) (能倾×教学的质×教学理解力) (三)掌握学习的办法 1、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确定掌握目标。 2、为掌握设计学习单元; 3、单元课后测验,即形成性测验; 4、编制总结性测验。 (四)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教学目标有三大领域:认知(cognitive)目标、情感(affective)目标和动作技能(psychomotor)目标,每一领域的目标由低到高分成若干层次。 认知教学目标从低到高依次分为六个等级: (1)知道(knowledge)(2)领会(comprehension)(3)运用(application)

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三章-认知过程)

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三章-认知过程)

《心理学》公共课复习提纲 第二章认知过程 关键术语 认知: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和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于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现代心理学中的认知主要是指高级的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言语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人对这种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差别感觉阈限:那种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 韦伯定律:19世纪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发现,在一个刺激能量上发现一个最小可觉察的感觉差异所需要的刺激变化量与原有刺激能量的大小有固定的比例关系。这个固定比例对不同感觉是不同的,用K表示,通常称为韦伯常数或韦伯比率。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注意:是心理活动(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和集中。具有两种基本特征:选择性和集中性。 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清楚地观察到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久暂特性。 注意的起伏:注意短时间内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 注意分散:是指注意不自觉地离开当前应当完成的活动而被无关刺激所吸引。 注意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 注意的转移:是指人有意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第二章 认知发展

第二节注意 一、注意概述 (一)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机体在观察一定事物时的定向活动。 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有特性。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状态,是心理活动能动性的表现,它使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二)注意的种类 1、无意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而且也不需要仸何意志 努力的注意,叫做无意注意。无意注意往往是在周围环境 变化时产生的。又称为消极注意、情绪注意。 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刺激物的特点;人本身的状态。 2、有意注意: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需要作出一定意志 努力的注意,叫做有意注意。或称为积极注意、意志注意。 它受人的知识的自觉调节和支配。 有意注意是在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主要条件和方法:(1)加强对活动目的和仸务的理解(2)培养间接兴趣(3)意志的努力(4)智力活动与实际动作相结合 3、有意后注意: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

意。它是心理活动对于个人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高级类型的注意,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也是人类迚行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 (三)注意的特性 1、注意的稳定性:又叫注意的持久性,指在一定的事物或活 动上注意持续的时间 2、注意的集中性:指注意指向于一定的事物时所持有的聚精 会神的程度。 3、注意的范围:也叫注意的广度,指在同一时间内知觉客体 的数量 4、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知觉指向不同的对象上 5、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仸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 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二、注意的培养 良好的注意品质是中小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仸务的保证 (一)教学中要应用注意的规律 1、课堂教学中,教室的布置应当简单、朴素、大方,教室的 光线要明亮,周围环境要安静,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分心。 教师和学生的着装要淡雅朴素。教师讲课的声音要抑扬顿挫,但不可忽高忽低,也不要配以过分夸张的身体动作。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以维持学生

心理学第二章 认知发展与教育讲解学习

心理学第二章认知发 展与教育

心理学第二章认知过程 第一节注意 一、注意概述: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分类:(1)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发生条件:客观条件是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强度、对比关系、活动和变化、新异性);主观条件是人本身的状态(需要、情绪、兴趣等) (2)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维持条件: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合理组织活动;对兴趣的依从性;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3)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特殊形式,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一直努力的注意。形成的条件:个体对活动浓厚的兴趣;活动的自动化。 二、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与被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与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有关;主要取决于个人已有知识经验。 (二)注意的稳定性: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 影响因素:注意对象的特点;有无坚定目的;个人的主观状态 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注意的动摇)。

(三)注意的分配:在人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主要有三种情况:(1)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已经熟练的;(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3)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 (四)注意的转移: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影响注意的转移快慢难易的条件:(1)原来注意的强度;(2)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3)大脑皮层神经兴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灵活性;(4)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 三、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 (二)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1)教师应该注意教室外环境对课堂的干扰;(2)注意教室内的环境(干净、整齐、装饰简洁朴素);(3)教师的服饰、发型不宜过于耀眼;(4)在教学过程中要迅速妥善的处理偶发事件。 2. 注重讲演、板书技巧和教具的使用:(1)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音量适中,语音语调抑扬顿挫,重难点加强语气,配合手势表情;(2)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要运用有度,重点突出,必要时运用彩色笔、图和表格加以强调;(3)借助教具吸引学生 3. 注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4. 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三)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第四章认知过程

第四章:认知过程 一、导入:美丽心灵介绍1928年出生,1994年获得诺贝尔奖经济学奖,30岁的时候得精神分裂。 大多数患者在年富力强的青年时期起病,以25岁左右为最多,也有不少在15~40岁之间的少年和壮年时间起病,大多起病缓慢,少数呈急性或亚急性。包括基因(遗传)、化学平衡失调、怀孕和分娩期间的并发症。精神分裂症在同一家族中多发,近亲中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比没有近亲患者的更容易发病。 1、思维障碍也称联想过程障碍,较轻病状时为思维散漫,病者讲话或写文章时,每句话文法结构尚通顺,但上下句之间或上下文之间缺乏连贯性,因而整段讲话或文章使人无法理解其中心内容。病状严重时加重思维破裂,不仅句与句之间无联系,每个语句也不完整,好象语词的杂拌或语句的堆积,紊乱得支离破碎,好象一个文盲的人乱按打字机所打出来的文章。 有的可表现为思维中断,与人谈话时突然停顿片刻,再接下讲时己转变了话题。此外还有思维涌现,即脑子内不由自主地冒出一连串毫无联系语句,有如泉水一般涌出,病者想压也压不住。 2.情感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之一。病者在安静时表现冷淡,对周围事物无兴趣,不关心,与亲人疏远,告知重大事件时无动于衷,喜欢一人独坐房中,甚至连吃饭也不与亲人一起吃。有时会出现兴奋激动或焦虑抑郁等反应,但大多与周围环境无联系而是受幻觉妄想所支配,有时其情感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为亲人开追悼会的时候他却站在一旁自笑。其情感也常与思维内容不协调,如笑嘻嘻的叙述她的悲惨遭遇。 二、介绍认知过程 认识过程:是人脑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等形式,认知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心理过程。分自我认知过程和客观事物的认知。 一、感觉 ㈠感觉的概念及意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如对光波、声波、气味、物体表面的光滑与粗糙的反映而产生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心理现象。只有通过感觉,人们才能获得外界的各种信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如知觉、记忆、思维、情绪、意志等,都是在通过感觉获得的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人类加工信息的过程,就是从感觉开始的。 首先,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通过感觉,人们获得了内外环境的各种信息,以帮助人们认识事物的各种属性以及自身的状态。其次,感觉是保持信息平衡,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任何信息过载或信息不足都会破坏这些平衡,给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例如,加拿大心理学家赫布等

第二章自我认知

《生涯规划与管理》 第二章我适合什么职业——自我认知 在古希腊德尔斐的一个古神庙前竖立着一块石碑,上面镌刻“阿波罗神谕”:认识你自己。古希腊人把“认识自己”看作是最高智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有的人过高估计自己,自以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口若悬河、目空一切,仿佛能叱咤风云;有的人过分贬低自己,做事缩手缩脚,不能展示自己的才华,失去许多发展的机遇……。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在寻找至自己的最佳位置,才不会把“想做的”与“能做的”以及“能做得最好的”混淆起来,才能在短暂的大学阶段,利用有限的时间来做最重要、最有效率的事情,避免“青春时光”这一最宝贵的资源的浪费。大学校园里常见一些同学盲目地参与社团活动却并不清楚这些活动对自己究竟有何益处;有些忙着这个获取证那个证,毕业时又充满迷惑和后悔。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对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并不清楚,只是盲目地随波逐流。 为了使大学生阶段的生涯发展与规划“补修课”收到亡羊补牢的效果,首先得帮助大学生及时进行自我觉察。认识了自己,理清了自我,才能够有一个理性的、全面的自我认识,清晰的自我定位,从而合理规划人生,能够利用高校丰富的学习资源,打造自我,缩短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差距,为将来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职匹配理论 1909年,“职业指导之父”帕金森在其《选择一个职业》中阐述了其职业--人匹配理论,阐明职业选择的三大要素或条件: 1、应清楚的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智谋、局限和其他特征; 2、应清楚的了解职业选择成功的条件,所需知识,在不同职业工作岗位上所占有的优势、不利和补偿、机会和前途。 3、上述两个条件的平衡。 帕金森的理论内涵即是在清楚认识、了解个人的主观条件和社会职业岗位需求条件基础上,将主客观条件与社会职业岗位(对自己有一定可能性的)相对照,相匹配,最后选择一个职业与个人匹配相当的职业。 下面将分四节内容来帮助同学们认识自己,从气质、性格、兴趣、人格、价值观、能力倾向等方面了解我们自身,为实现良好的人——职匹配提供依据。 第一节气质、性格与职业选择 一、认识自己的气质 (结合学生一年级上学期《心理素质训练》课完成的气质测试结果讲授) 现代心理学认为,气质是不以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表现为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指向性。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指知觉的速度、思维的敏捷程度、情绪发生的快慢等心理过程的速度。心理活动的强度指情绪的强度、意志努力的程度等。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指心理活动指向外部现实还是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作为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气质,是不以活动的动机、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它往往以同样的方式表现在各种活动之中。 气质是一种天赋的个性心理特征。人的气质差异具有明显的“天赋性”,受神经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气质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气质的稳定性是指具有某种气质类型的人在不同的内容的活动中都显

第四章 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笔记

第四章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 第一节 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A)09-4 04-4 A.感觉和知觉B.感觉和记忆 C.知觉和记忆D.记忆和想像 名词解释 感觉知觉 简答题 感觉和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08-4 第二节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 学前期儿童的感知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 B )05-7 A.2个阶段B.3个阶段C.4个阶段D.5个阶段 简述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主要阶段。02-4 (1)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 (2)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 (3)掌握知觉标准和观察力发展阶段。 第三节视觉的发展 幼儿期对颜色辨别力的发展,主要依靠( C )11-7 A.生活经验和成熟 B.成熟和教育 C.生活经验和教育 D.选择和生活经验 幼儿期对颜色的辨别往往和掌握颜色( A )结合起来。04-7 A.名称 B.明度 C.色调 D.保和度 不仅注意到色调,而且注意到颜色的明度和饱和度,这一般是在儿童( D )12-7 A.2岁时 B.3岁时 C.4岁时 D.5岁时 名词解释: 视觉敏度弱视 简答题: 1、用简单感测方法来发现儿童的视力缺陷:——P83 2、影响幼儿视力的因素——P84 第五节触觉、痛觉和动觉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13-7 A.儿童对物体的触觉探索最早是通过手的触觉进行的 B.新生儿的痛觉感受性很高 C.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要早于方位词的掌握 D.婴儿没有距离知觉 儿童痛觉发展的规律及帮助幼儿减轻疼痛的方法有哪些?09-7 答:儿童痛觉发展的规律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表现在痛觉感受性越来越提高。新生儿的痛觉感受性很低,婴幼儿年龄越大,对痛刺激的感受越敏感。 减轻疼痛的方法有:

第四章_认知学习理论_第二节_托尔曼学习理论

第二节托尔曼学习理论 了解托尔曼的生平及认知行为主义产生的背景 掌握认知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和主要实验 了解新托尔曼学派 托尔曼(E.C.Tolman,1886~1959)是寻求认知过程和行为过程相统一的第一人。他受行为主义和格式塔理论的双重影响,提出符号-完形学习理论,属认知行为主义理论。其最著名的是白鼠走迷宫的实验。 通过一系列实验,托尔曼认为应强调行为的整体性,注重行动(act)而不是纯行为主义所关注的动作(movement)。个体的学习行为是有目的的,不是单纯地对刺激作出的反应。学习是对“符号-完形”的认知,形成目标-对象-手段三者联系在一起的“认知地图”,并非学习一连串的刺激与反应。因此,他将行为主义S-R公式改为S-O-R,其中。代表有机体(organism)的内部变化,亦即中介变量,它虽不是引起行为的基本原因,却是引起一定反应的关键,称为“行为决定因素”,包括目的和认知的因素、能力因素和行为顺应因素(Tolman,1932)。 此外,他还认为外在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白鼠在走迷宫时根据对情景的感知,在头脑里有一种预期指导其行动,预期的证实就是一种所谓的内在强化。可以说托尔曼用动物实验的方式探讨了认知学习问题,被许多人称为认知心理学的鼻祖。 一、托尔曼的生平 爱德华·托尔曼(Edward C.Tolman,1886~1959)于1886年4月14日出生在美国麻省纽顿的一个贵格会教徒的家庭。1911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电子化学学土学位,然后从那里去哈佛大学攻读心理学,并于1912年和1915年获心理学硕土学位和哲学博土学位。同年,他开始在美国西北大学任讲师。但3年后他被免职了,名义上说他缺乏教学能力,实际上则是由于他在当时战争期间持贵格教的绥靖主义态度。 1918年他受聘于加利福尼亚大学贝克莱分校,任心理学教授。他的学术生涯主要是在那里度过的。1950年,他由于拒绝麦加锡泡制的忠诚宣誓而被解聘。在这之后,他曾先后在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任教。在这期间,托尔曼作为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merican CivilLiberties Union)的一名成员,为促进学术自由而作了不少努力。这种努力的结果之一,是他于1953年重新回到贝克莱分校任教,恢复原职,一年后退休。 托尔曼在1937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53年在第14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当选为两主席之一。1957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51年还被耶鲁大学授予理学博士学位,以奖励他“勇敢捍卫自由的精神”。托尔曼的著作有:《动物与人的目的性行为(Purposive Behavior in Animals and Men)》(1932)、《战争的驱力(Drives toward War)》(1942)和《心理学论文集(Collected Papers ln Psychology)》(1951)。托尔曼有时也受到学术界人士的

第二章 认知发展

Chapter Two: Cognitive Development Dr. Qing Wang School of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 2014.09

本章纲要 ?何谓发展?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发展的概念 ?发展特指那些按一定顺序发生,并持续一段时间的变化。?生理发展(physical development):个体身体上发生的变化 ?个性发展(personal development):个体人格上的变化?社会性发展(social development):个体与社会其他成员间关系的变化 ?认知发展(cognitive development):个体思维能力渐进有序的变化,心智在此过程中变得更加复杂和熟练 Q:发展和成熟有什么区别?

发展理论争议问题 ?发展的源泉:先天因素VS. 后天因素(nature VS. nurture)现今观点强调先天和后天之间存在复杂的协同合作 关系(coactions)。 ?发展的轨迹:连续式增长过程OR 飞跃式阶段性过程?发展的时机:关键期OR 敏感期 在一段时间内个体已经准备好经历特定时间或对特定时间作出反应。

发展的一般规律 ?发展速度因人而异。 ?发展是相对有序的:并不意味着发展是线性的或者可预测的——个体可以超前发展,也可以保持一段时间稳定不变,或是倒退。 ?发展是逐步发生的。

发生认识论:认识是如何发生或起源的,是 如何逐渐发展的。 ?对精神分析(人的非理性)和行为主义 (刺激-强化)的反驳。 ?人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是积极理性的学 习者,主动建构有关外部世界的知识。 ?认识来自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即来自于 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J. Piaget (1896-1980),瑞士

第三章小学数学学习过程练习题

第三章小学数学学习过程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根据学习的深度划分,数学学习可以分为()和();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划分,数学学习则可以分为()和()。 2、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学习通常应是以()为主,辅之以()学习。 3、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主要是通过()和()两种方式去构建的。 4、数学概念的学习一般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二是()。 5、数学命题学习有()、()和()三种基本形式。 6、在数学问题解决的探索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与()两种方式。 二、判断题 7、行为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就是形成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 8、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 9、互质数就是互为质数的数。() 10、数学问题就是数学练习题。() 三、单项选择题 11、质数与合数这两个概念从外延上看是( )。 A.并列关系 B.交叉关系 C.矛盾关系 D.对立关系 12、“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做真分数”,这种概念的表示法是() A.属差式定义 B.发生式定义 C.规定外延的方式 D.原始概念描述法 13、认知——同化学习理论的创建者是( )。 A.布鲁纳 B.皮亚杰 C.加涅 D.奥苏伯尔 14、从两位数乘法法则到三位数乘法法则,是认知结构的( )过程。 A.同化 B.顺应 C.平衡 D.适应 四、名词解释 15、数学学习 16、有意义学习 17、数学认知结构

18、同化和顺应 五、简答题 19、进行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 20、什么是数学概念形成?数学概念形成的学习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21、什么是数学概念同化?数学概念同化的学习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22、影响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内部因素有哪些? 23、简述数学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 24、简述数学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 第三章小学数学学习过程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2、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为主,有指导的发现学习。 3、同化、顺应。 4、概念形成、概念同化。 5、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学习。 6、试误、顿悟。 二、判断题 7、√8、√9、× 10、× 三、单项选择题 11、D 12、A 13、D 14、A 四、名词解释 15、数学学习是根据教学计划进行的在数学教师指导下,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主动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数学技能的掌握,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的过程。更具体地说,数学学习是指学生在教育情境中,以数学语言、符号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形成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技能与能力的过程。 16、有意义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时,不仅能记住所学数学知识的结论,而且能够理解它们的内在涵义,掌握它们与有关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并能融会贯通。 17、数学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深度、广度,结合着自己的知觉、记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组合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 18、同化是指学生利用原有数学认知结构对新的数学知识进行适当改造,然后将改造后的数学知识

第二章、小学生认知发展

第二章、小学生认知发展 第一节、注意 一、注意概述 (一)注意及其功能 1、注意的概念和特点 (1)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2)注意的特点 ①指向性:注意的指向性表现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 ②集中性: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以保证注意的对象能得到比较鲜明和清晰的反映。 2、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 (2)保持功能 (3)调节和监督功能 (二)注意的分类 1、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人和动物都存在无意注意) 2、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它受人的意识调节和控制,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注意) 3、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形成条件:对活动浓厚的兴趣、活动的自动化 二、注意的规律 (一)注意的外部表现 1、适应性运动。如“侧耳倾听” 2、屏息现象 (二)注意产生和维持的条件 1、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1)客观条件(刺激本身的特点) ①刺激物的强度 ②刺激物之间显著的对比关系

③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 ④刺激物的新异性 (2)主观条件(人本身的状态) ①当时的需要 ②当时的特殊情绪状态 ③当时的直接兴趣 ④个体的知识经验 2、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2)合理组织活动 (3)对兴趣的依从性 (4)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三)注意的品质(基本特征) 1、注意的稳定性 (1)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 (2)注意的起伏是指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 (3)注意的分散(注意的不稳定,即分心)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 (4)影响注意稳定性的条件 ①注意对象的特点 ②有无坚定目的 ③个人的主观状态 2、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 (1)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对象的数目。 (2)注意的紧张度与注意的范围有着密切的联系:注意的紧张度越高,注意的范围越小;注意的范围越大,要保持高度紧张的注意就越困难。 (3)影响注意广度的条件 ①知觉对象的特点 ②当时的知觉任务 ③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

第二章 自我认知

第2章自我认知 教学目标:通过对自我认识的基本方法、价值观、兴趣和能力的了解把握,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全面了解自我,形成与社会需要相匹配的合理目标,并能为实现目标积极努力。教学内容:第一节自我认识的维度及作用 第二节兴趣自我认识 第三节性格自我认知 第四节能力自我认识 第五节价值观自我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兴趣的自我认识和价值观的自我认识 教学方法:课堂教授、讨论与互动 主要内容: 引入: 从生涯规划的模式(生涯探索—>生涯抉择—>生涯行动)带入对目前大学生关于“自我认知”的困惑的分析—— 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你周围的人怎么评价你? 你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 你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 你知道…… 继而引出“自我认知”的概念:自我认知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评价,而“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职业选择和发展的前提和根基。 “自我认知”作用:自我认知影响大学生的择业目标,影响大学生的求职策略,影响大学生的择业心理 第一节自我认识的维度及作用 一、自我 躯体我(生理我):由自己的外在条件构成 精神我(心理我):指自我认知及自我概念。 社会我:人对自己的看法 突出强调:心理我。指一个人对自己的价值观、性格、兴趣、情感、能力等心理特征的认识。是职业自我的核心内容,也是自我探索的重点内容,他对一个人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自我认知的维度 职业兴趣:最喜欢做什么(选我所爱)。是指个体为了兴趣或享受而做的事情,为个体所

从事的职业活动提供持久的动力。 职业性格:适合做什么(探我所适)。性格也称为人格特质,是一个人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以及与之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职业价值观:最看重什么(寻我所需)。是对个体很重要或很想要的东西,决定了个体在面临选择时对事物取舍的优先次序。 职业能力:最擅长做什么(做我所能)。是个体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帮助个体发现自身能力,找到自身胜任工作同时有针对性的自身个人能力。 三、自我认知的方法 1、自我的橱窗分析技术 将对个人的了解比作橱窗,放入直角坐标系中。横轴正向代表“别人知道”,负向代表“别人不知道”;纵轴正向代表“自己知道”,负向代表“自己不知道”。如此形成四个小橱窗,分别代表: 公开我(即自己知道,别人知道的部分):属于个人展现在外,无所隐藏的部分。 隐私我(即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部分):属于个人内在的私有秘密部分。 潜在我(即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部分):属于个人有待开发的部分。 背脊我(即自己不知道,别人却知道的部分):犹如背部,存在,个人却无法看到。 潜在我与背脊我是进行自我探索时需要重点探索的部分。 2、认识自我的其它方法 经验法:自我反省——回顾过去、发现自我 他人评价——旁观者清,指出盲点 实践感悟——参与活动,亲身体验 测评法:正式评估(人格、智力、职业能力、职业兴趣测试等) 非正式评估(360度评估、生涯彩虹图、生涯生命线等) 第二节兴趣自我认识 一、兴趣的概念 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与情绪。 职业兴趣指人们对某种职业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态度与心理倾向。 二、兴趣对职业的影响 1、兴趣是职业生涯选择的重要依据。 2、兴趣可以增强你的职业生涯适应性。 3、大量研究表明:兴趣与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关联。

最新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A.反映论的观点 B.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C.主体能动性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D.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3.认识的主体是指() A.一切有生命的人 B.一切有感觉能力的人 C.一切有知识素养的人 D.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4.认识的客体是指() A.一切客观实在 B.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C.一切社会存在 D.人的意识活动的产物 5.“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实践唯物论与直观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6.反映论是() A.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原则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同的原则 C.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特有的原则 D.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 7.感性认识的特点是() A.直接性、形象性 B.逻辑性、综合性 C.间接性、抽象性 D.真理性、主观性 8.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A.直接性和形象性 B.间接性和抽象性 C.客观性和实在性 D.具体性和历史性 9.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在于 A.只是对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 B.是不可靠的 C.没有客观依据 D.是人的感官自生的 10.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因为( ) A.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 B.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C.群众的意见都是正确的 D.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 11.对一个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 A.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 B.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两次飞跃 C.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一次完成 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12.真理是指()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 B.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 C.对人们有用、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理论 D.先进阶级的进步认识 13.“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