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一化学暑假复习 提纲和练习(全套2)

高一化学暑假复习 提纲和练习(全套2)

高一化学暑假复习 提纲和练习(全套2)
高一化学暑假复习 提纲和练习(全套2)

六 高一化学实验复习

1.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

2.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3. 氯、溴、碘的性质 氯离子的检验

4. 浓硫酸的性质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5. 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6. 铝热反应 7.有机实验

(一)容量瓶的使用 1. 仪器介绍

容量瓶是 玻璃瓶,瓶口配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主要用于 。容量瓶上标有 。表示在所指温度下,液体的凹面与容量瓶颈部的刻度相切时,溶液体积恰好与瓶上标注的体积相等。常用的容量瓶有 等多种。 2. 注意事项

(1)瓶塞用结实的细绳系在瓶颈上,以防止损坏或丢失。

(2)使用前,首先要检查 。检验方法为: (3)误差分析

关键是看溶质或溶液量的变化,凡操作使溶质物质的量减小(或使溶液体积增大),则所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小,反之则偏大。

(4)稀释

①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即:2211)()(V B c V B c =;

② 溶液混合后,溶液的总质量不变)(混m 21m m +;

③ 对于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相混合,混合后体积会改变,密度会改变,总体积不是两者的简单加和,应根据混合液的总质量和溶液的密度求算混合后的体积

)

(混V )()(混混合液ρm =

只有当两种稀溶液,或浓度接近时,体积变化可忽略不计,近似用)(混V 21V V +=。 (二)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 计算关系

(1)溶液中各量间的关系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V

?V

÷溶质的物质的量

)(B c )(B n

)(B c ÷)

(B c ?溶液的体积

ρ?ρ

÷溶液的质量

V m

(2)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间的关系

)(1000)(B M B c ωρ?=

)(1000)()(3-?=cm g B M B c ρρω在饱和溶液中

S S +=100ω (三)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 常用仪器

(1)配制中必须用到的仪器有 ,用固体配制还需用 ,用液体配制还需用 。

(2)容量瓶是配制准确浓度溶液的仪器,是细颈、梨形、平底的玻璃瓶,瓶中配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颈部刻有标线。常用规格有 等。使用时应注意:

① 要考虑容量瓶的规格。每一容量瓶只能配制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 ② 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③ 不能加热,不能久贮溶液,不能在瓶内溶解固体或稀释液体。 2. 配制操作步骤

计算→称取或量取→溶解或稀释→冷却→转移→洗涤→振荡→定容→摇匀→倒瓶贴签 (1)计算:所称固体的质量或所量液体的体积。

(2)称量:称量固体时一定要注意天平的精确度。用托盘天平不能称出gNaCl 189.5。 量取液体时,也要注意量筒或滴定管的精确度。

(3)溶解一般在小烧杯中进行。因溶解过程一般有热效应,故要冷却,这是因为 。

(4)转移:转移时要用 引流,且其下端应靠在容量瓶内壁上。

洗涤:用蒸馏水洗涤小烧杯和玻璃棒2—3次的目的是 。

(5)定容: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处,再改用定容至刻度。(四)常见气体检验方法

2、常见阴离子检验方法

(五)、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原理

【练习题】

1. 下列仪器:①集气瓶②量筒③烧杯④表面皿⑤蒸发皿⑥容量瓶⑦烧瓶,能用酒精灯加 热的是( )

A. ②③⑤

B. ③⑥⑦

C. ①③④

D. ③⑤⑦ 2. 下列叙述仪器“0”刻度位置正确的是( )

A. 在量筒的上端

B. 在滴定管上端

C. 在托盘天平刻度尺的正中

D. 在托盘天平刻尺的左边 3. 实验室进行NaCl 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

① 固定铁圈位置 ② 放置酒精灯 ③ 放上石棉网 ④ 放上蒸发皿 ⑤加热搅拌 ⑥停止加热、余热蒸干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①③④⑤⑥

C. ②①④⑤⑥

D. ②①③④⑤ 4. 回答下面问题:

(1)在沉淀反应的实验时,如何认定沉淀已经完全? 。 (2)中学化学实验中在过滤器上洗涤沉淀的操作是 。

5. 如图装置中,若关闭活塞,则品红溶液无变化,石蕊试液变红,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则品红溶液褪色,石蕊试液变红,石灰水变浑浊.据此判断气体和广口瓶中盛放的物质是( )

A. H 2S 和浓H 2SO 4

B. SO 2和NaHCO 3溶液

C. Cl 2和NaHCO 3溶液

D. Cl 2和氯水

6. 工业上测量SO 2、N 2、O 2混合气体中SO 2含量的装置如下图;反应管中装有碘的

淀粉溶液。SO 2和I 2发生的反应为(N 2、O 2不与I 2反应):

HI SO H O H I SO 2242222+→++

(1)混合气体进入反应管后,量气管内增加的水的体积等于 的体积(填

写气体的分子式)。

(2)反应管内溶液蓝色消失后,没有及时停止通气,则测得的SO 2含量 (选填:偏高,偏低,不受影响)。

(3)反应管内碘的淀粉溶液也可以用 代替(填写物质名称)。

七八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有机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常有氢和氧,还含有氮、磷、硫、卤素等元素。

【注意】(碳的氧化物、碳酸及其盐、碳的金属化合物是无机化合物)。烃: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甲烷是最简单的烃

一、甲烷

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分子构型

空间结构:正四面体结构(四个C-H键的长度和强度相同,夹角相等)

2、物理性质:甲烷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甲烷)

3、化学性质:通常情况下,甲烷比较稳定,与酸性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不反应,与强酸、强碱也不反应。但在一定条件下,甲烷也会发生某些反应。

1)燃烧反应:(纯净的甲烷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火焰呈淡蓝色)2)取代反应:(有机化合物分子里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甲烷与氯气的反应方程式

①②

③④

五种产物(两种气体:一氯甲烷和氯化氢,其他三种均为液体)

甲烷与氯气取代反应实验现象:气体颜色逐渐变浅,试管壁有油状液滴出现,同时试管上方有白雾生成,试管内液面逐渐升高。

二、烷烃:(烃分子中碳原子之间都以碳碳单键结合成链状,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饱和”,这样的烃叫做饱和烃,也称为烷烃)。

分子通式为C n H2n+2

1、烷烃的命名:烷烃碳原子数在十以内时,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依次代表碳原子数,其后加“ 烷”字,碳原子数在十以上时,以“汉字数字”代表。

2、烷烃的物理性质:常温下的状态(设碳原子数为n),当n ≤4 时为气态;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烷烃的熔沸点依次升高,烷烃的密度依次增大。

3. 烷烃的化学性质:1、稳定性:与甲烷类似,通常情况下,不与强酸、强碱、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反应。

2、可燃性:都能燃烧,反应通式为

3、在光照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4、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1.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 原子团的物质互称同系物。同系物间的关系:①属于同类物质,②通式相同(如烷烃:C n H2n+2)③分子式不同,④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4n。

2. 像这种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称为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3.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一定具有相同的分子式,而具有不同的结构,烷烃的同分异构

体数目随碳原子数增加而增多,如丁烷有2 种(正丁烷和异丁烷);戊烷有3种(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同分异构现象的广泛存在是造成有机物种类繁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甲烷练习题

1.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与CH4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氯气B.溴水C.氢气D.酸性KMnO4溶液

2.下列关于甲烷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烷是一种非极性分子B.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

C.甲烷分子具有极性键D.甲烷分子中H—C—H的键角为90℃

3.能够证明甲烷分子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的事实是()

A.甲烷的四个碳氢键的键能都相等B.甲烷的四个碳氢键的键长都相等

C.甲烷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D.甲烷的二氯代物只有一种

4.鉴别甲烷、一氧化碳和氢气三种无色气体的方法,是将它们分别()

A.点燃后罩上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B.点燃,先后罩上干燥的冷烧杯和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C.点燃后罩上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通入溴水

D.先后通入溴水和澄清石灰水

5.同系物具有()①相同的通式②相同的物理性质③相似的化学性质④相似的结构特征⑤不同的分子式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

6. 甲烷中混有乙烯,欲除去乙烯得到纯净的甲烷,最好依次通过的试剂瓶顺序是()A.澄清石灰水、浓硫酸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

C.溴水、浓硫酸D.浓硫酸、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乙烯

1、分子式结构式电子式结构简式分子构型官能团名称

2、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应采取排水法收集。

3、化学性质:氧化反应:①燃烧反应:

(现象:放出热量,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产生黑烟。)

②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产物是CO2和H2O 现象: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①与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加成:。实验现象:溴水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都褪色

②与H2加成:③与HCl加成:

④与H2O加成:⑤与Cl2加成:

4、乙烯的实际应用: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催熟效果。

乙烯练习题

1.下列有关乙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烯分子的双键中有一个键较易断裂

B.乙烯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均在同一个平面上

C.乙烯分子中C = C的键长是乙烷分子中

C - C的键长的2倍 D.乙烯易发生加成反应,乙烷易发生取代反应

2.利用下列反应不能制得括号中纯净物质的是( ) A.乙烯和水加成(乙醇)

B.乙烯和氯气加成(1,2 - 二氯乙烷)C.等物质的量的氯气与乙烷在光照条件下反应(氯乙烷)D.氯气与苯用氯化铁作催化剂反应(氯苯)

3.由乙烯推测丙烯(CH2 = CH-CH3)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A.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B.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与氯化氢加成只生成一种产物D.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4. 下列关于乙烯和乙烷相比较的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乙烯是不饱和烃,乙烷是饱和烃B.乙烯能使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乙烷则不能C.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键能是乙烷分子中碳碳单键的键能的两倍,因此乙烯比乙烷稳定D.乙烯分子为“平面形”结构,乙烷分子为立体结构

5 .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烯和甲烷,又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的方法是()A.通入足量溴水中B.与足量的溴反应C.点燃D.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与H2反应苯

1、分子式:C6H6结构简式:或分子构型:平面正六边形结构,12个原子共面。

2、苯的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有毒、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易挥发,用水冷却,可以生成无色晶体。

3、苯的化学性质

苯与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的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将溴水加入苯中液体分两层,上层橙红色,下层无色。苯不与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反应。(苯与溴水混合后,苯萃取了溴,溴的有机溶液是橙红色)

将酸性高锰酸钾加入苯中液体分两层,下层溶液不褪色。

苯分子中的化学键:不存在碳碳单键,也不存在碳碳双键,而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共价键。

①燃烧反应:(现象: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

②苯的取代反应:苯与液溴反应:

硝化反应:③苯的加成反应:

芳香烃: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一类碳氢化合物。

苯的同系物:烃分子中只含有一个苯环。如甲苯,二甲苯。

苯的练习题

1.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后静置,不出现分层的是()

A.三氯甲烷B.乙醇C.苯D.四氯化碳

2.下列事实中,能说明苯与一般烯烃在性质上有很大差别的是()

A.苯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B.苯不能跟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C.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苯是不饱和烃

3.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起加成反应,也能起取代反应,但不能使KMnO4酸性溶

液褪色的是()

A.乙烷B.苯C.乙烯D.乙醇

4.下列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A、苯、己烷、四氯化碳

B、苯、乙醇、四氯化碳

C、苯、乙醇、乙酸乙酯

D、硝基苯、乙醇、乙酸

乙醇

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名称

烃的衍生物是指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它的原子或原子团取代而生成一系列化合物。如甲烷的取代产物,硝基苯,乙醇,乙酸,乙醛等。

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的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物理性质:乙醇俗称酒精,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易挥发,与水任意比互溶。化学性质:

与钠反应:有气体放出,能安静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壁有水滴,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不浑浊。

结论:乙醇与钠反应生成H2。反应方程式:

【对比钠与水反应实验现象可以得出】:

乙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没有水分子中的羟基上的氢原子活泼。

钠与乙醇反应:钠粒未融化,沉于乙醇底部,并慢慢消失,无任何声音。

钠与水反应:钠粒熔成小球,快速浮游于水面,并快速消失。

乙醇的燃烧反应:

乙醇的催化氧化:

铜丝先由红变黑最后又变红,此过程涉及到的反应有:

②总的反应方程式:

【乙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和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直接氧化成乙酸。】

乙醇练习题

1.下列试剂中,能用于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是()

A.CuSO4?5H2O B.无水硫酸铜C.浓硫酸D.金属钠

2.向盛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钠块沉在乙醇液面下面B.钠块熔成小球

C.钠块在乙醇液面上面游动D.钠块表面没有气泡产生

3 .比较乙烷和乙醇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个碳原子以单键相连

B.分子里都含6个相同的氢原子

C.乙基与一个氢原子相连就是乙烷分子

D.乙基与一个羟基相连就是乙醇分子

4. 下列各反应,除反应物外,还必须加入另一物质,该物质不起催化作用的是( )

A 苯跟液溴反应时加入铁粉

B 无水醋酸钠制甲烷时加入碱石灰

C 用乙醇制乙酸乙酯时,加入浓硫酸

D 乙醇氧化时,用烧红的铜丝伸入乙醇液体中

乙酸1.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名

2、物理性质:乙酸俗称醋酸,是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与乙醇和水任意比互溶。

3、化学性质:与酸碱指示剂作用:使石蕊溶液变红色

活泼金属反应(与Na反应):

①弱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CaO反应):

与碱反应(与NaOH反应):

与碳酸盐反应(与CaCO3反应):(除水垢)碳酸的酸性比醋酸的酸性强。羟基氢的活泼性比较:乙酸>水>乙醇

②乙酸的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

现象:饱和碳酸钠液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物质产生,且能闻到香味。

方程式:(酸脱—OH醇脱—H)特别提醒:(1)浓硫酸作用:催化剂、吸水剂(2)导管末端不插入溶液中,防止倒吸。

(3)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a.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 b.吸收乙酸,便于闻到酯的气味

c.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酯的析出。

(4)试剂加入顺序:先加乙醇,冷却后再加浓硫酸,最后加入乙酸。。

(5)酯采取分液法分离出来,用到的实验仪器是分液漏斗,由于乙酸乙酯的密度小于水,因此分液漏斗内上层液体为乙酸乙酯。

乙酸练习题1.下列有关乙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酸溶液跟镁反应不能生成氢气B.乙酸溶液能跟碳酸钠溶液反应

C.乙酸溶液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D.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弱

2.下列物质中,能与醋酸发生反应的是:()

①石蕊②乙醇③甘油④金属铝⑤氧化镁⑥碳酸钙⑦氢氧化铜

A.①③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⑥⑦

D.全部

3.下列化合物分子中不含双键结构的是()A.乙醇B.二氧化碳C.乙酸D.乙醛

4. 关于乙酸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它是四元酸

B.清洗大理石的建筑物用醋酸溶液

C.它的酸性较弱,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D.它的晶体里有冰,所以称为冰醋酸

5.与金属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均能反应的是()

A.CH3CH2OH B.CH3CHO C.CH3OH D.CH3COOH

6.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H2SO4制取乙酸乙酯,加热蒸馏后,在饱和Na2CO3溶液上面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振荡混合时,有气泡产生,原因是()

A.产品中有被蒸馏出的H2SO4B.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

C.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D.有部分乙醇跟浓H2SO4作用生成乙烯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糖类,油脂,蛋白质组成的共同元素为C、H、O,蛋白质还有N、P、S等元素)单糖: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C6H12O6

糖类双糖: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C12H22O11

多糖:淀粉和纤维素分子式:(C6H10O5)n

油脂油:植物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脂:动物脂肪, 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2、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映

银镜反应(与银氨溶液):有光亮的银出现。实验条件:水浴加热,碱性环境。

葡萄糖(醛基的特性)

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有砖红色沉淀的生成。实验条件:加热,碱过量。

小结:以上反应常用于检验葡糖糖。

(2)在常温下,淀粉遇到碘变蓝。

(3)蛋白质颜色反应:蛋白质遇硝酸变蓝黄【并不是所有的蛋白质都能发生颜色反应】蛋白质燃烧时有种烧焦羽毛的味道。

3、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①蔗糖水解方程式:

麦芽糖水解产物是葡萄糖

②多糖水解方程式:

③油脂的水解

酸性条件:产物为甘油,高级脂肪酸。碱性条件:产物为甘油,高级脂肪酸盐。(又称为皂化反应)④蛋白质水解:产物为氨基酸。

糖类、蛋白质、油脂练习题

1.下列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淀粉和葡萄糖B.蔗糖和纤维C.淀粉和纤维素D.果糖和葡萄糖

2.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这种试剂是()A.NaOH溶液B.Cu(OH)2悬浊液C.石蕊试液D.Na2CO3溶液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油脂的是()

A.花生油B.润滑油C.棉籽油D.牛油

4.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溶液,加热使之水解,为测定其水解程度,下列试剂:①氢氧化钠溶液②银氨溶液③新制备的氢氧化铜悬浊液④碘水,其中必需使用的是()A.②B.②④C.①③④D.③④

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纤维素B.蛋白质C.蔗糖D.淀粉

6.糖类、油脂、蛋白质为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中只含C、H、O三种元素B.蛋白质在人体中发生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C.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D.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九有机化合物检测题

一、选择题

1.医院里检查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是检测其尿液中的

A.脂肪

B.食盐

C.蛋白质

D.葡萄糖

2.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是

A .C3H8 + 5O23CO2 +4H2O B.CH4+C12CH3C1+HCl

C.D.+3H2

3.下列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火焰并带有浓烟的物质是()A.CH4B.CH2=CH2C.D.CH3CH2OH

4.糖类、油脂、蛋白质是食物中的常见有机物。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糖类是储存机体代谢所需能量的主要物质B.油脂在人体中发生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

C.蛋白质主要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D.糖类物质都有甜味

5.可以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混合物是

A.酒精和碘水 B.苯和水 C. 乙酸和乙酸乙酯 D. 乙酸和水

6.除去乙烷中乙烯的办法是

A.点燃B.通过溴水C.通过浓硫酸D.通过石灰水

7.下列各组有机化合物中,肯定属于同系物的一组是

A.C3H6与C5H10B.C4H6与C5H8C.C3H8与C5H12D.C2H2与C6H6

8.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中“丝”和“泪”分别指

A.纤维素、油脂B.蛋白质、烃类

C.淀粉、油脂D.蛋白质、硬化油

9.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2OH。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B.能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C.在浓H2SO4催化下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D.能发生银境反应

10.2006年3月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说,英国食品标准局在对英国与法国贩售的芬达汽

水、美年达橙汁等230种软饮料检测,发现含有

高量的致癌化学物质——苯,报道指出汽水中如

果同时含有苯甲酸钠(防腐剂,C6H5COONa)

与维生素C(抗氧化剂,结构式如图)可能会相互作用生成苯,苯与血癌(白血病)的形成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下列说法一定不正确的是

A.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苯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C.维生素C在碱性溶液中能稳定存在D.维生素C可溶于水

11.下列结构简式代表了几种不同的烷烃

A.2种B.3种C.4种D.5种

12.乙酸(CH3COOH)和甲酸甲酯(HCOOCH3)的关系是

A.同分异构体B.同素异形体C.同位素D.同一种物质

二.填空题

13.苯的硝化反应中,浓硫酸作用是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___ ____ 。

实验制得的初级产品为______色的油状液体, 有________气味,比水______(重或轻) _____(有或无)毒。

14.淀粉的化学式是:;蛋白质在体内水解后的产物是:。三.实验题计算题

15.实验室用图示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1)浓H2SO4的作用是:①_____ _ __,②_____________。

(2)右边收集试管内装有,该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气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原因是。

加热前,大试管中加入几粒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取乙酸乙酯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可用乙醇来制取乙烯,将生成的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后生成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

16.如下图所示,某气体X可能由H2、

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X气体燃烧,

把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过A、B两个洗气瓶。试

回答下列问题:

(1) 若A洗气瓶的质量增加,B洗气瓶的质量不

变,则气体X是_______________。

(2) 若A洗气瓶的质量不变,B洗气瓶的质量增加,则气体X是______________。

17.有A、B两种烃,它们的组成相同,都约含85.7%的碳,烃A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28;

烃B式量比空气的平均式量稍小,且最简式与A相同,烃A、B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计算A、B两烃的化学式。

十 有机实验专题

一、几种有机物的制备

1、甲烷

1)原理:?+↑??→?+3243CO Na CH NaOH COONa CH CaO 2)药品:无水醋酸钠、碱石灰

3)用碱石灰的理由:吸水、降低氢氧化钠的碱性、 疏松反应物有利于CH 4放出 2、乙烯

原理:C

O H CH CH OH CH CH SO H ?+↑===???→?-1702222342浓

1)药品及其比例:无水乙醇、浓硫酸 (体积比为1:3) 2)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反应液中 3)碎瓷片的作用: 防暴沸

4)温度控制: 迅速升至170℃ 5)浓硫酸的作用: 催化剂、脱水剂

6)用NaOH 洗气:混有杂质CO 2、SO 2、乙醚及乙醇 7)加药顺序:碎瓷片

无水乙醇 浓硫酸 3、乙炔

原理:↑+→+22222)(2H C OH Ca O H CaC

1)为何不用启普发生器:反应剧烈、大量放热及生成桨状物 2)为何用饱和食盐水: 减缓反应速率 3)疏松棉花的作用: 防止粉末堵塞导管

6)如何提纯: 碱洗

+H 2O

饱和碳酸钠:吸收乙醇、反应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小结:相似实验的比较

①水浴温度比较:制硝基苯、制苯磺酸、制酚醛树脂、乙酸乙酯水解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的比较:

制乙烯、制硝基苯、石油蒸馏、溶解度测定

③导管冷凝回流:制溴苯、制硝基苯、制酚醛树脂 只冷凝:制乙酸乙酯、 石油蒸馏(冷凝管)

二、有机物的性质实验 ㈠ 银镜反应

含有醛基的烃的衍生物:

(1)醛类 (2)甲酸、甲酸盐、甲酸酯(3)醛糖(葡萄糖、麦芽糖) 实验要点

1、银氨溶液的制备:

稀AgNO3溶液中滴加稀氨水至沉淀恰好消失。 Ag ++NH 3·H 2O = AgOH ↓+NH 4+

AgOH+2NH 3·H 2O = [Ag(NH 3)2]++OH -+2H 2O 2、反应原理:

?++↓+??→?+O H NH Ag RCOONH OH NH Ag RCHO 2342332])([2水溶 3、反应条件:水浴加热 4、反应现象:光亮的银镜

5、注意点:(1)试管内壁洁净,(2)碱性环境,(3)银氨溶液新制 ㈡醛和新制氢氧化铜反应1、Cu(OH)2的新制:

过量的NaOH 溶液中滴加几滴CuSO 4溶液。 Cu 2++2OH -= Cu(OH)2↓ 2、反应原理:

O H O Cu RCOOH OH Cu RCHO 2222)(2+↓+?→?+?

3、反应条件:加热至沸腾

4、反应现象:砖红色沉淀:Cu 2O

5、注意点:(1)Cu(OH)2须新制 (2)碱性环境

三、有机物的分离.提纯与检验 1、有机物的分离提纯方法:

蒸馏:分离相溶的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馏分一般为纯净物 分馏:分离出不同沸点范围的产物 馏分为混合物 分液:分离出互不相溶的液体 过滤:分离出不溶与可溶性固体。 洗气:气体中杂质的分离

盐析和渗析:胶体的分离和提纯 (1)蒸馏(分馏) 适用范围:

提纯硝基苯(含杂质苯)

制无水乙醇(含水、需加生石灰)

从乙酸和乙醇的混合液中分离出乙醇(需加生石灰) 石油的分馏

(2)分液法 使用范围:

除去硝基苯中的残酸(NaOH 溶液) 除去溴苯中的溴(NaOH 溶液)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 除去苯中的苯酚(NaOH 溶液)

除去苯中的甲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除去苯酚中的苯甲酸(NaOH 溶液通CO 2) 适用范例除去肥皂中甘油和过量碱 (3)过滤

分离不溶与可溶的固体的方法 (4)洗气法 使用范围:

除去甲烷中的乙烯、乙炔(溴水)

除去乙烯中的SO 2、CO 2(NaOH 溶液)

除去乙炔中的H

2S、PH

3

(CuSO

4

溶液)

(5)盐析和渗析

盐析:除去肥皂中的甘油和过量碱

渗析:除去淀粉中的少量葡萄糖或者NaCl

2、有机物的检验

A常用试剂

①.溴水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③.银氨溶液④.新制的Cu(OH)

2

碱性悬浊液

⑤.FeCl

3

溶液

(练习题).在实验里制取乙烯时,常因温度过高而发生副反应,部分乙醇跟浓H2SO4反应生成SO2、CO2、水蒸气和炭黑。

(1)写出该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用编号为①~④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上述反应混合气体中含CO2、SO2和水蒸气。所用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流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的装置①中,A瓶的现象是____;结论为____。B瓶中的现象是____;B瓶溶液作用为____。若C瓶中品红溶液不褪色,可得到结论为____。

(4)装置③中加的固体药品是____以验证混合气体中有____。装置②中盛的溶液是____以验证混合气体中有____。

(5)简述装置①在整套装置中位置的理由。

高一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的推断专题训练

专项训练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推断题) 1、下列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阿拉伯数字(1、2……)是原周期表中行或列的序号.请参照元素A~I (1)B、C、H三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_(写出元素名称),写出由一种氢化物制取CD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某元素能形成两性氧化物,写出该氧化物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中某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气态,该元素能与A~I中的一种元素构成原子个数比为1∶1和1∶2的两种化合物X和Y,该元素还能与A~I中的另一种元素构成原子个数比为1∶1和1∶2的两种化合物Z和M.写出Z与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 B C D E的原子半径顺序:(化学符号表示) F D E的离子半径顺序(化学符号表示,下同) 最高正价最高的是:族序数最大的是: 2、已知X、Y、Z、W是短周期元素中的四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质子,Z、W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 (1)请写出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在一定条件下,由X单质与Z单质反应生E,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_________________; E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用于还原汽车尾气中的_____________. (3)仅由X、Z、W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X、Y、Z、W 四种元素可组成酸式盐,该化合物的水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用E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可观察到大量白烟,同时有单质Z生成,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被氧化的E与参与反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专项练习题

物质的分类专题训练 1、每组中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中物质的组成规律,将这种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 (1)NaCl、KCl、NaClO、BaCl2 (2)HClO3、KClO3、Cl2、NaClO3 (3)H3PO4、H4SiO4、HCl、H2SO4 (4)空气、N2、HCl气体、CuSO4·5H2O (5)铜、金、汞、钠 2、采用交叉分类法,用线把下列物质与其归属的类别连起来: (NH4)2CO3铵盐 (NH4)2SO4钠盐 Na2CO3碳酸盐 Na2SO4硫酸盐 NaHSO4酸式盐 3、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1)上述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 (2)以Na、K、H、O、C、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中②⑤⑧后面; 物质类别酸碱盐氧化物氢化物 化学式①HCl ② ③ ④Ba(OH)2 ⑤Na2CO3 ⑥ ⑦CO2 ⑧Na2O ⑨NH3 ⑩H2O (3)写出⑦转化为⑤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工业上由⑩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 (5)实验室制备⑦常用和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4、CuSO4溶液和Cu(OH)2胶体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A、分散质的粒子都可以通过滤纸 B、都比较稳定,密封一段时间也不会产生沉淀 C、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加入盐酸,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溶解 5、一般情况下胶体稳定,胶体粒子不易聚集,本质原因是() A、胶体有丁达尔现象 B、胶体有布朗运动 C、胶体粒子因吸附带电荷离子而带电,带同种电荷的胶体粒子间相互排斥 D、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微粒小,不受重力作用 6、以水为分散剂的分散系,将胶体、溶液、浊液按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 7、在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加入下列某种溶液,出现的现象是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的是() A、稀硫酸 B、饱和硫酸镁溶液 C、盐酸 D、饱和硫酸铵溶液

高一总结及暑假计划

( 暑假计划)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W-JH-038815 高一总结及暑假计划Senior one summary and summer vacation plan

高一总结及暑假计划 我大概从来也没想到过一年能这么快。 在二中的这一年,想想确实是变了。还厚脸皮的认为是往更好的那个自己变了,可惜啊,不是学习成绩更好,不是工作能力更好,不是参加活动更多,但我却满足,我觉得我在慢慢变向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 前两天以非资深学姐的身份跟一今年直升的小学神说起二中的生活,我感慨道这一年玩的比小学都疯。但跟小学截然不同的地方在于,我知道自己该怎么玩了。 虽然在同龄人中算相对独立一些,但难免高中以前的生活会有爸妈每天监督,哪怕白天在学校再怎么作,他们也能在每天晚上把你的生活习惯扳回正轨。于是我不会想到九年义务教育几乎没请过病假的我在上高中以后只肠胃炎就犯了3、4次,还得了一次水痘几次感冒,于是在这样的一绊一绊中我越来越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生活,我慢慢开始每天认真喝水,认真吃饭,少吃零食,我开始觉得老父让我少吃鸡肉猪肉的叮嘱是有意义的,我开始认真的洗脸刷牙,我慢慢懂得该怎样为自己而活,也是为了不让家里的两位和朋友操心。我还没有做到最好,但我知道该怎样努力。

其实如果有人问我你上高中以后对你最有价值的东西,或最能带给你惊喜的是什么,大概我会说人,每一个我认识的人。我生活在一个我这辈子不会再遇到第二个像这样的班集体里,这样的一群人每个都很好,他们能被分到一个班是上帝的恩赐,我能跟他们一个班是我的荣幸。最开始的军训我就被深深地点燃和撼动,我越来越爱这个集体,我不喜欢听到任何关于它的负面评价,我也会患得患失,经常会想这个样子毕业的时候岂不是要哭死。可我发现陷入这样的怪圈却完全没有必要。于是在这样的自我审问中,我慢慢的学会了怎样最大化的珍惜现在的一切,学会不让自己沉溺在对过去和未来的计较中,学会更积极的活在当下,而不是活在小时候那种“要是能跟他们一直在一起就好了”的幼稚里,我很快乐。 这群人里,有我敬重的老师们,他们这群朋友一样的人教会了我用一种高中生的思想和心态对待老师,也教会了我念恩;有我的朋友们,这是比我高中前的预期要好的事情,我感念我的身边有这样一群可以陪我的朋友,我想他们的意义,远不在于陪你疯陪你闹,也不是功利的“锻炼了你的人际交往能力”,我相信他们的存在,足以影响我终生;还有很多给我留下或深或浅印记的人,同班的不同班的,他们都让我相信现在的一切就是最好的安排。 大概这样的一份总结是无论如何也离不开学习的。就结果来看,高一一年的学习显然没有什么可喜可贺漂亮的成果。我发现我的很多缺点都是体现在学习上的,做事情的专注度差,坚持的时间总也不长,不够勤奋不够努力,这都是很致命但也是我在慢慢克服的一些缺点。我慢慢的从无欲无求的自我肯定中跑出来,学会给自己定一些可行的目标和计划,学会沉住气一点点的平均用力保持固定的节奏和进度,不是激进的非常努力的学几天再放松如此起伏循环,我慢慢的找到了动力,以支持我在高中来日方长的三年。

高一化学复习专题二

高一化学复习专题二物质的量 【内容讲解】 一、基本关系图 二.几组概念: 1.物质的量与摩尔(mol) 物质的量是衡量物质所含微粒数多少的物理量,其单位是摩尔(mol)。摩尔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不适用于宏观物质。 2.阿伏加德罗常数与6.02×1023mol-1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定义: 12g12C所含碳原子数(精确值),约是6.02×1023 3.摩尔质量与化学式量 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g/mol 化学式量:该物质一个粒子的质量与一个12C质量的1/12之比所得的数值 4.气体摩尔体积与22.4L/mol 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具有的体积,单位:L/mol,符号:V m。在标准状况下(0℃ 101kPa)V m=22.4 L/mol 三.相关算式: 1.关于阿伏加德罗定律和推论: 同温同压下:n1/n2=V1/V2=N1/N2 M1/M2=ρ1/ρ 同温同体积:P1/P2=n1/n2同温同压同体积:M1/M2=m1/m2 2.气体状态方程 PV=nRT 3.求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 =M1×a%+M2×b%+M3×c%+…… =m/n (SPT)=V m×ρ=22.4L/mol×ρg/L=22.4ρg/mol /M i=ρ/ρi=D 说明:质量、物质的量、微粒数不受条件限制,体积、密度受条件限制。

四.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原理: C = n/v 2.仪器: 容量瓶(规格、标识(温度、容积))、胶头滴管、玻璃棒、量筒、烧杯、托盘天平3.实验步骤: 计算、称量(量取)、溶解、冷却、转移(往容量瓶中转移溶液用玻璃棒)、洗涤(水的用量\2-3次)、定容(1—2cm)、装瓶贴签 注意: ①NaOH固体的称量(烧杯或表面皿) ②浓硫酸的稀释 4.误差分析: 以配置0.1mol/L的NaOH溶液为例 5、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对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问题,应准确掌握概念、公式,在应用时,还要注意溶质的质量守恒、物质的量守恒及溶液的电荷守恒、质量守恒等。 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主要包括: ①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计算。可运用公式:, 或运用“倍数关系”算出1 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完整版)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专题练习

铁及其化合物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 ) 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②FeSO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③4FeCl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3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已知下述三个实验中均有化学反应发生。 ①②③ 将铜丝放入氯化将铁钉放入硫向硫酸亚铁溶液中铁溶液中酸铜溶液中滴入几滴浓硝酸 )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铁钉只做还原剂+2 Fe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B.实验②中C.实验③中发生的是置换反应+2+23+ >Cu.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Fe>FeD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BaCl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在含有3FeCl和232) ( 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aSOA.白色沉淀是BaSO和34 B.溶液的酸性增强 C.白色沉淀是BaSO4FeClFeCl全部被还原为D.23+++23+32四种阳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AlFe、Mg、和Fe4.某溶液中有) 液,搅拌后,再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Mg BFeA.32++ Al .CFe D. ++32.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FeO固体放入稀硝酸溶液中: +2+O +HFeO+2H===Fe2.过量的铁粉与稀硝酸溶液反应:B+3-+O NOFe+4H+===Fe+↑+2HNO23.向氢氧化亚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C+2+O +===Fe+2HFe(OH)2H221 D.向Fe(OH)中加入氢碘酸:3+-2+O +2I===2Fe+I6H2Fe(OH)+6H+223的组成成分。由此分析,下列结论中正确6.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法,鉴定盐A) 的是 ( FeB.A中一定有Fe CA. FeBr溶液D.A一定为AgIC.B为沉淀27.高3+3+中一定有 铁酸钠(NaFeO)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的水处理剂。湿法制备的主要反应方42--2--。干法制备

高一化学必修二专题二练习.doc

第2练 一、选择题: 1、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 ,其首 要原因是( ) A 、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 、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C 、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D 、回收其中石墨电池 2、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A 、参加反应的物质本身的性质 B 、催化剂 C 、温度、压强以及反应物的接触面 D 、反应物的浓度 3、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C 、在原电池中 ,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 ,发生氧化反应 D 、原电池放电时 ,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到负极 4、用铁片和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 ,下列措施中 ,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 A 、加热 B 、不用稀硫酸 ,改用98%的浓硫酸 C 、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 D 、不用铁片 ,改用铁粉 5、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 A 、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B 、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 C 、锌与稀硫酸的反应 D 、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反应 6、反应43NH (气)+52O (气)4NO (气) +6O H 2(气)在10L 密闭容器中进行 ,半分钟后 ,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 ,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 (X)可表示为( ) A 、v (NH 3)=0.0100mol.L -1.s -1 B 、v (O 2)=0.0010mol.L -1.S -1 C 、v (NO)=0.0010mol.L -1.s -1 D 、v (H 2O)=0.045mol.L -1.s -1 7、下列实验中 ,反应速率加快是由催化剂引起的是 ( ) A 、在炭粉中加入KCl03 ,点燃时燃烧更为剧烈 B 、H 2O 2中加入少量MnO 2 ,即可迅速放出气体 C 、将炭块粉碎成粉末状 ,可使燃烧更加充分 D 、电解水时 ,加少量硫酸可使电解速率加快 8、已知反应X+Y= M+N 为吸热反应 ,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X 的能量一定低于M 的 ,Y B 、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 C D 、X 和Y 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 9、在一定温度下 ,

高一化学专题练习-离子共存专题训练

离子共存专题训练 1.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Ca2+、HCO3-、Cl-、K+ B. Al3+、AlO2-、HCO3-、Na+ C. Fe2+、NH4+、SO42-、S2- D. Fe3+、SCN-、Na+、CO32- 2、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强碱溶液中:Na+、K+、AlO2-、CO32- B.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 C.在c(H+) =10-13mol/L 的溶液中:NH4+、Al3+、SO42-、NO3- D.在pH =1的溶液中:K+、Fe2+、Cl-、NO3- 3.(08)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 Na+、Cl-、SO42-、Fe3+ 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2+、Mg2+、NO3-、Cl- C.c(H+)=10-12mol·L-1的溶液:K+、Ba2+、Cl-、Br- D.碳酸氢钠溶液:K+、SO42-、Cl-、H+ 4.下列各组离子中,因两种离子互相促进水解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 H+、Na+、Fe2+、NO3- B. Fe3+、Fe2+、SO42-、NO3- C. Na+、OH-、SO42-、H2PO4- D. Al3+、Na+、S2-、SO42- 5.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 H3O+、NO3ˉ、Fe2+、Na+ B. Ag+、NO3ˉ、Clˉ、K+、 C. K+、Ba2+、OHˉ、SO42ˉ D. Cu2+、NH4+、Brˉ、OHˉ 6.在pH=2的溶液中,若含有大量的Mg2+、Fe3+、Fe2+和NH4+,则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 A. SO42- B. ClO- C. NO3- D. CH3COO- 7.(08全国1)在溶液中加入中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H+4、Ba2+、Cl-、NO-3 B.K+、AlO-2、Cl-、SO2-4 C.Ca2+、Mg2+、NO-3、HCO-3 D.Na+、Cl-、CO2-3、SO2-3 8.常温下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mo 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 存的离子组是 A.Al3+、Na+、NO3-、Cl- B.K+、Na+、Cl-、NO3- C.K+、Na+、Cl-、AlO2- D.K+、NH4+、SO42-、NO3- 10.巳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42—、NO3—,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是 A.Al3+、CH3C00—、Cl— B.Mg2+、Ba2+、Br— C.Mg2+、Cl—、I— D.Na+、NH4+、Cl— 11.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K+、Na+、SO42—、SiO32—B.NH4+、Mg2+、SO42—、Cl― C.Na+、K+、HCO3—、Cl—D.K+、Na+、AlO2—、NO3—

18学年高一(重点班)6月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

高一重点班6月份学月考试 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光催化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 B.用聚乙烯塑料代替聚乳酸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C.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2.下列海水综合利用的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制淡水B.海水制纯NaCl C.海水制镁D.海水制溴 3.实验室中,制取蒸馏水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石棉网 B.冷凝管 C.酒精灯 D.温度计 4.氧化还原反应广泛应用于金属的冶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冶炼铁的主要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空气、石灰石等,其中石灰石的作用是除去铁矿石中的脉石(二氧化硅) B.湿法炼铜与火法炼铜的反应中,铜元素都发生还原反应 C.Mg可由电解熔融的MgO制取,Na也可由电解熔融的NaCl制取 D.铝热法还原铁的反应中,放出的热量能使铁熔化 5.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氯气从海水中提溴的关键反应是:Cl2+2Br-===2Cl-+Br2 B.海水中含有钾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钾单质 C.海水中的Na+、Cl-结晶成NaCl的过程,形成了化学键 D.从海水中可以得到氯化镁,再经过电解可制金属镁 6.化学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 A.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B.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专题二复习

高一化学(必修2)专题二 复习及练习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 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计算公式为V =△C / △t 时间:(如每秒、每分、每小时) 反应速率的单位mol/(L?s ) mol/(L?min) mol/(L?h) (1) 现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数 值可能不同,必须注明物质。 (2)起始浓度不一定按比例,但是转化浓度一定按比例。 (3)同一反应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例:) ν(A ):ν(B ):ν(C ):ν(D) = 2 :3 :1 :4 (4)一般不用固体、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5)对于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其化学反应速率可能___相同。 【例】某温度时,在2L 容器中X 、Y 、Z 三种物质随时间的变化 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1)由图中的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开始至2min 、5minZ 的平均反应速率 为 、 ; (3)5min 后Z 的生成速率比5min 末Z 的生成速率 (大、小、相等)。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浓度、温度、催化剂,还有压强(对有气体物质的反应)、固 体颗粒大小、固体的接触面积等。 通常浓度越大(气体或溶液),反应速率越快;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压强越大,反 应速率越快(对有气体物质的反应);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例1】下列措施肯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A.增大反应物的量 B.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 D.使用催化剂 【例2】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B.加热 C.滴加少量CuSO 4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例3】下列四种X 溶液,均能跟盐酸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A.10℃ 20 mL 3mol/L 的X 溶液 B.20℃ 30 mL 2molL 的X 溶液 C.20℃ 10 mL 4mol/L 的X 溶液 D.10℃ 10 mL 2mol/L 的X 溶液 二、化学反应的限度 1.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 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 ________,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反应开始: υ(正)>υ(逆) 反应过程中:υ(正)逐渐减小,υ(逆)逐渐增大; 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增大 平衡时: υ(正)=υ(逆);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①v 正=v 逆≠0(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 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 【例】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可表示可逆反应()()g B g A 3+ ()g C 2达平衡的 (1)C 生成速率与C 分解速率相等。 (2)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 ,同时生成B amol 3 (3)A 、B 、C 的浓度不再变化。 (4)A 、B 、C 的分子数之比为2:3:1

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表专题练习(带答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其中第一、二、三周期叫做短周期,四至六周期 叫做长周期,第七周期由于没有排满叫做不完全周期。 1.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2.除第 1 周期只包括氢和氦,第7 周期尚未填满外,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最外层电子数为 1 的碱金属开始,逐步过渡到最外层电子数为7 的卤素,最后以最外层电子数为8 的稀有气体结束。 短周期(第1、2、3 周期) 周期:7 个(共七个横行)长周期(第4、5、6 周期) 周期表不完全周期(第7 周期) 主族7 个:ⅠA-ⅦA 族:16 个(共18 个纵行)副族7 个:IB- ⅦB 第Ⅷ族 1 个(3 个纵行) 零族(1 个)稀有气体元素 口诀:三长、三短、一不完全;七主七副一零一Ⅷ 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 (一)碱金属元素: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1个 1. 原子结构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增大,电子层数增多 2.碱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点燃 点燃 4Li + O 2 2Li 2O 2Na + O 2 Na 2O2 2 Na + 2H 2O = 2NaOH + H2↑2K + 2H 2O =2KOH + H2↑ 通式:2R + 2 H 2 O =2 ROH + H 2 ↑ 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 1 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3.碱金属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 到Cs),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 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从Li 到Cs 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高一化学暑假班讲义(学生版) 第13讲 物质的量浓度学生满分版

物质的量浓度 一、物质的量浓度 【定义】 物质的量浓度: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 的物质的量浓度。 符号:c B 单位:mol/L (或mol?L - 1) 数学表达式: (B)(B)[B()]n c V aq 注:表示某物质的水溶液时,常用(aq )来进行标注,以区别纯固体或气体的体积,如V (HCl)表示HCl 气体的体积,V [HCl(aq)]表示盐酸的体积。 【思考】 “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要点是什么? (1)以单位体积(1 L)溶液里所含溶质,而不是单位体积的溶剂。 (2)溶质用物质的量表示,而不是溶质的质量,也不是溶质的摩尔质量。 【思考】 B 的含义是什么? B 表示溶液中所含溶质。不仅表示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分子,还可以表示溶质电离出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练习】 指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c (HCl) c (H +) c (Cl -) c (Na 2SO 4) c (Na +) c (SO 42-) 1. 将40 g NaOH 溶于水配成2 L 溶液,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2. 将58.5 g NaCl 溶于水配成1 L 溶液,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3. 2 mol NaOH 溶于水配成200 mL 溶液,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4. 在标准状况下,22.4 L HCl 溶于水配成0.5 L 盐酸,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5. 10 mol HCl 溶于水配成______L 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 。 6.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 (1)在标准状况下,将22.4 L HCl 溶于1 L 水中配成溶液,其物质的量溶度为1 mol/L 。 (2)将22.4 L HCl 溶于水中配成1 L 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 (3)将25 g CuSO 4?5H 2O 溶于水配成100 mL 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 (4)从1 L 浓度为1 mol/L 的C 12H 22O 11溶液中取出100 mL ,取出的溶液中蔗糖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 。 二、离子的浓度 【思考】 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微粒数目一定相同吗? 1.1 L 浓度为1 mol/L 的酒精溶液与1 L 浓度为1 mol/L 的蔗糖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微粒数目相同吗? 2.1 L 浓度为1 mol/L 的NaCl 溶液与1 L 浓度为1 mol/L 的CaCl 2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微粒数目相同吗? 【总结】 如果溶质是非电解质,那么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任何溶液所含有的溶质分子数目相同。 若果溶质是强电解质,那么体积相同、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任何溶液所含有的溶质离子数目不一定相同。 【扩展】 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区别

黄浦新王牌-暑假辅导班-高一化学讲义-朱MJ老师.doc

第一章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 第一讲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学习重点: 19 世纪末到20 世纪初,几位重要的科学家及重要的科学发现。 学习难点:模型方法和实验方法对原子结构发现的作用。 【学前思考】 1、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 【认知新知识】 1、古典原子论(年代:我国战国时期) [ 问题 ](1) 古人对物质的构成有怎样的观点? 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物质由 极小的称为“原子”的微粒构成,物质只能分割 到原子为止。 【思考】从现代观点看,古代的原子学说也是很有道理的,但为什么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 2、近代原子论 (1)道尔顿原子论(1803 年) 约翰·道尔顿( 1766— 1844)是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 1808 年他发表了《道尔顿原子学》,从而被誉为原子理论的创建人。他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不可再分。

道尔顿原子论的要点: ①化学元素由不可再分的微粒构成,这种微粒称为原子; ②原子在一切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③同一元素的原子在质量和性质上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在质量和性质上不同; ④不同元素化合时,这些元素的原子按简单整数比结合成化合物。 【问题】同学们从已经掌握的知识去分析,道尔顿原子论是否合理?具有哪些片面性? (2)汤姆孙葡萄干面包模型(1904 年) 约瑟夫·约翰·汤姆孙,(Joseph John Thomson)1856 年 12 月 18 日生于英国曼彻斯特郊区。1876 年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毕业后,进入卡文迪许实验室。1884 年,年仅 28 岁便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同年末,又继瑞利之后担任卡文迪许实验室教授,第一个原子结构模型—葡 萄干面包模型的提出者。 汤姆生认为:原子中的正电荷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原子的球形体内,电子则均匀分布在这些正 电荷之间,就像葡萄干面包一样。 【课外阅读】 由于 X 射线的发现,人们得出结论:原子可能还不是最小的。 不仅如此,伦琴的发现引起了研究射线的热潮,在此过程中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铀的放射性。而我们熟知的居里夫人对此做进一步研究发现了钋和镭。天然放射性物质放

高一化学_必修1_苏教版_专题_知识点重点难点总结笔记(完整版)

苏教版化学必修1 专题知识点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物质的分类(可按组成、状态、性能等来分类) 物质的转化(反应)类型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2. 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电子发生转移 判断依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注意:a.“e-”表示电子。 b.双线桥法表示时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箭头起止为同一种元素, 应标出“得”与“失”及得失电子的总数。 c.失去电子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得到电子的反应物是氧化剂 d.被氧化得到的产物是氧化产物,被还原得到的产物是还原产物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比较: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 (2)从元素化合价考虑: 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Fe3+、H2SO4、KMnO4等; 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S、Cl2等; 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如金属单质、Cl-、S2-等。 (3)根据其活泼性判断: ①根据金属活泼性: 对应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对应的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②根据非金属活泼性: 对应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Cl2Br2I2S 对应的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4) 根据反应条件进行判断: 不同氧化剂氧化同一还原剂,所需反应条件越低,表明氧化剂的氧化剂越强;不同还原剂还原同一氧化剂,所需反应条件越低,表明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如:2KMnO4 + 16HCl (浓) =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 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 + 2H2O 前者常温下反应,后者微热条件下反应,故物质氧化性:KMnO4 > MnO2 (5) 通过与同一物质反应的产物比较: 如:2Fe + 3Cl2 = 2FeCl3Fe + S = FeS 可得氧化性Cl2 > S 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3)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1、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

高一化学-元素推断题专项训练 最新

第八讲推断题专项训练 1. 某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为m,最外层电子数为n,且2m=n,该元素气态氢化物中含氢25%,该元素的名称是,m= , n = 。 2. 现有原子序数之和为51的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已知A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无色气体;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3个;C和B同主族;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在同主族元素中是最强的,E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其K层电子数相同. (1)试写出它们的元素符号: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2)写出B的氢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 (3)写出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有A 、B 、C 、D 、E五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按C 、A、B、D、E的顺序增大。C、D都能分别与A 按原子个数比1:1或2:1形成化合物。CB可与EA2反应生成C2A与气态物质EB4。E的M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两倍。 (1)写出这五种元素的名称:A ;B ;C ;D ;E 。(2)画出E的原子结构简图。 (3)写出D的单质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 今有A 、B 、C 、D四种元素,其中A元素是1826年一位法国青年科学家发现的。他在研究海水制盐时,往剩余的副产物苦卤中通入氯气后发现溶液颜色变深,若进一步提取,可得一种深红棕色液体,有刺鼻的臭味。B 、C 、D的原子电子层排布均不超过3个电子层。D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正好等于C原子核内质子数的2倍,而他们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恰好相等。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则是B原子核外电子数的6倍。请回答: (1)四种元素分别是:A ;B ;C ;D 。 (2)画出A元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由上述元素组成的单质和两种氧化物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两种酸,其反应方程式为。 5.请写出五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的化学式,这些物质的原子核外都具有10个电子,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B、C、D四种元素,A单质在B单质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C单质跟A、D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反应生成A单质,C原子与B原子的电子层相同,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奇数,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的3倍,其单质为淡黄色固体。 (1)四种元素符号为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2)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二种元素是___________,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种元素中能形成AB型共价化合物的元素是___________,由它们的同位素原子形成的AB型分子共有____________,其中质量数最小的一种分子可用同位素符号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C、D原子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分别为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A、B、C、D四种元素,最高正价依次为1、4、5、7,其核电荷数按B、C、D、A顺序增大。已知B 的次外层电子数为2,C、D、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均为8,C、D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不超过20,则A为,B为,C为,D为 . 8.X、Y、Z三种主族元素位于周期表中连续的三个不同周期.原子序数:Z>X>Y,其中Y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为2,X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与Y、Z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均不相同,X与Y的族序数之和等于Z的族序数。已知X的氢氧化物难溶于水,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由此推出:X是,Y 是,Z 是 .将X的单质投入到Z单质的水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019-2020高一寒假班化学衔接班讲义

目录 第一讲物质的量及相关计算 (1) 第二讲离子反应 (7) 第三讲氧化还原反应 (12) 第四讲钠及其化合物 (17) 第五讲铝及其化合物 (24) 第六讲铁及其化合物 (30) 第七讲硅及其化合物 (35) 第八讲氯及其化合物 (42) 第九讲硫及其化合物 (49) 第十讲氮及其化合物 (57) 第十一讲元素周期表 (66) 第十二讲元素周期律 (78) 第十三讲化学键 (87) 第十四讲元素推断专题 (93)

第一讲 物质的量及相关计算 【知识精讲】 【知识点一】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相关概念及其关系 ① n = ,使用范围:适用于任何一种微粒。 ② n = ,使用范围:只要物质的组成不变,无论是何状态都可以使用 ③ n = ,使用范围:仅适用于 ,标况下Vm = 。 ④ n B = ,使用范围:仅适用于 。 【例题1】 判断正误: ① 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物质的体积约为22.4L 。( ) ② 常温常压下,1mol 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 ) ③ 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 ) ④ 标准状况下,1mol 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 ) ⑤ 32g 氧气占有体积约为22.4L 。( ) ⑥ 1molSO 2含有6.02×1023 个原子。( ) ⑦ 把40g 氢氧化钠溶于1L 水中,所得溶液的浓度为1mol ·L -1。( ) ⑧ 2.4g 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 A 。( ) ⑨ 17 g 氨气所含电子数目为10N A 。( ) ⑩ 16gCH 4中含有4N A 个C —H 键。( )

【知识点二】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阿伏加德罗定律: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________________。 同温同压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nRT 同温同体积下: 同温同压下: 【例题2】判断正误: ①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②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③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④同温同体积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 ⑤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 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 ⑦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 【知识点三】有关溶液浓度的计算 1、溶液浓度的两种表示方法及其换算关系 (1)溶质质量分数:ω= 。 (2)物质的量浓度:c B = 。 (3)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c B = 。(注意密度的单位换算) 【例题3】计算: ① 4gNaOH溶于水配成1L的溶液,该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②商品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则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③已知150mL2mol/LNaOH溶液的质量为160g。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化学专题二.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鼎尚图文收集整理 绍兴市稽山中学2011年高一化学必修二专题二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练习题(二) 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 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2.对于放热反应2H 2+O22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D.反应物H2和O2具有的能量相等 3.4P(红磷s) P 4(白磷s);△H=+17kJ·mol-1根据以上方程式,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当lmol白磷完全转变成红磷时放出17kJ热量 B.正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C.当4g红磷转变成白磷时吸收17kJ热量 D.白磷比红磷稳定 4.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破坏1 mol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 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 A.Q1+Q2>Q3 B.Q1+Q2>2Q3C.Q1+Q2△H1的是 ( ) A.2H2(g)+O2(g)==2H2O(g)△H1;2H2(g)+O2(g)==2H2O(l)△H2 B. S(g)+O2(g)== SO 2(g)△H1;S(s)+O2(g)== SO 2(g)△H2 C. C(s)+1/2O2(g)==CO(g)△H1;C(s)+O2(g)==CO2(g)△H2 D. 1/2H2(g)+1/2Cl2(g)==H Cl(g)△H1;H2(g)+Cl2(g)==2H Cl(g)△H2 6.根据下表中所列键能数据,判断下列分子中,最不稳定的分子是()化学键H—H H—Cl H—I Cl—Cl Br—Br ?-1436 431 299 247 193 键能/kJ mol A. HCl B. HBr C. H2 D. Br2 7.燃烧1g乙炔(C2H2)气体,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放出50kJ热量,则燃烧3mol乙炔所放出的热量为()A.50kJ B.150kJ C.450kJ D.3 900kJ

高一化学专题练习选择题训练

选择题训练(9)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8小题共32分) 1.实验室的钠着火燃烧时,可用下列哪种物质灭火 A.水B.沙土 C.泡沫灭火器 D.干粉灭火器 2.下列物质均为化合物的一组是 A.金刚石、干冰、S02 B.KCI、盐酸、NaOH C.CuS04·5H20、冰、乙醇 D.臭氧、CaC03、铝合金 3.用98%(质量分数)的浓硫酸来配制一定体积的1.0mol·L-1的稀硫酸时,下列仪器不需要用到的是 A.玻璃棒 B.胶头滴管C.托盘天平 D.容量瓶 4.把少量氢氧化钠固体分别加入到100mL的下列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最小的是A.盐酸溶液 B.自来水 c.醋酸溶液 D.氯化钾溶液 5.“纳米材料”(1nm=10-9m)已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有以下叙 述:①所得物质一定是溶液,②能全部透过半透膜,③有丁达尔现象,④所得液体可以全部透过滤纸。对所得分散系的上述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碱金属元素随核电荷数增加,下列各项中跟卤族元素变化不一致的是 A.单质的熔沸点 B.单质的密度 C.原子的电子层数 D.原子半径 7.根据等电子原理: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微粒,只要其原子数相同,各原子最外层电子萎层之和也相同,可互称为等电子体,它们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以下各组微粒结构不相{的是 A.CO和N2 B.03和S03 C.C02和N20 D.N2H4和C2H4 8.从松树中分离出松柏醇,其结构简式如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它难溶于水,也不溶于有机溶剂 B.它不溶于NaHCo3溶液,但可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C.I mol该化合物最多能与4molH:发生加成反应 D.1mol该化合物在溴水中最多能与4molBr2发生加成反应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10小题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 9.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氦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 B.由2H和18O所组成的水llg,其中所含的中子数为4N A H离子中所含的电子数为N A C.1.6gN 2 D.2LO.3mol/L的硫酸铝溶液中所含硫酸根离子数目为1.8 N A 物质 Na2O NaCl AIF3 A1C13 BCl3 A1203 C02 SiO2 熔点 920 801 1291 190 -107 2073 -57 1723 由以上数据做出的下列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A 铝的化合物的晶体中有的是离子晶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