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考研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练习题(一)

考研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练习题(一)

考研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练习题(一)
考研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练习题(一)

考研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练习题

(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有三种年龄的分布:①0岁,1岁,2岁;②0个月,12个月,24个月;③0天,365天,730天,关于这三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三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最大;(B)第三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最小;

(C)三组数据离散程度一样大; (D)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2.某班级一次英语考试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全班平均成绩为70分,标准差为10分,一个学生成绩为80分,他在全班的名次为( )

(A)前10% (B)前20% (C)后10% (D) 后20%

3.一个满分为20分,且测试结果服从正态分布的测验,想了解该测验结果与文化程度是否有关联,则最恰当的方法是( )。

(A)等级相关(B)二列相关(C)点二列相关(D)卡方检验

4.已知某智力测验测试结果服从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从中随机抽取10名被试,其平均值,方差,则总体均值的0.95的置信区间为( )。

(A) (B) (C) (D)

5.拒绝H1假设时所犯统计错误的概率为( )。

(A) <α (B) >α (C) <β (D) >β

6.在完全随机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当组数大于3时,用均数两两比较的t检验,将会( )。

(A)同时增大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 (B)只增大第一类错误,但不增大第二类错误;

(C)只增大第二类错误,而不增大第一类错误; (D)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的变化均不确定。

7.对于样本平均数而言,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且总体方差未知时,该统计量对应的标准误为( )。

(A) (B) (C) (D)

8.对于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有效性的F检验,总的变异可以被分解为( )。

(A)误差平方和和区组平方和两部分; (B)残差平方和、组间平方和和区组平方和三部分;

(C)总平方和、回归平方和和残差平方和三部分; (D)回归平方和和残差平方和两部分。

9.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是( )。

(A)比奈-西蒙量表(B)斯坦福-比奈量表(C)西蒙-比奈量表(D)韦氏量表

10.你在施测一个人格测验,并认为它能够预测心理障碍。但你担心表面效度对部分被试产生影响。你认为下列( )涉及到了表面效度问题。

(A)我认为人格测验能够很好地测量人格

(B)我认为被试可能会感到这个人格测验侵扰了他们的隐私

(C)我认为各种人格测验都非常擅长测查精神障碍

(D)我认为有精神障碍的被试不会接受该测验

11.因素分析的目的是( )。

(A)根据一组心理特质的测量推导出新的心理特质的测量

(B)用更少量的因素概括或解释一大群变量之间的关系

(C)同时估计大量变量之间的信度,而不必对每个变量都进行计算

(D)测量一大群变量在不同被试或施测条件下效度之间的差异

12.韦氏智力测验提供了( )。

(A)言语、操作和总量表的IQ分数(B)言语和空间知觉的分数

(C)只有一个总的IQ分数(D)实践智力和学术智力的分数

13.下列( )研究者会最反对斯皮尔曼的智力理论。

(A)卡特尔(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 (B)斯腾伯格(实践智力,言语智力和问题解决)

(C)吉尔福特(智力结构模型) (D)瑟斯顿(七种基本心理能力)

14.人格测验中迫选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受暗示性(B)识别谎言(C)消除猜测(D)减少谎言

15.效标关联效度系数( )。

(A)测量的是测验的内部一致性(B)是测验分数与效标测量间的相关

(C)测量的是测验适用于何种人群(D)是因素分析的一种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面关于线性回归分析假设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回归分析中的自变量X和因变量Y应服从正态分布;

(B)特定自变量X对应的因变量Y,应服从方差相等的正态分布;

(C)不同观测误差项之间相互独立;

(D)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具有线性关系;

(E)自变量X和因变量Y均为连续测量数据。

2.完全随机设计与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相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要求同一区组内的被试具有同质性;

(B)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接受不同处理的被试具有更好的同质性;

(C)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提高了实验处理的效率;

(D)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比完全随机设计更容易得到显著的处理效应检验结果;

(E)完全随机设计和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得到的处理平方和相同。

3.具有代表性的投射测验有( )。

(A)主体统觉测验(B)16PF (C)句子完成测验

(D)画树测验(E)罗夏墨迹测验

4.计算内部一致性信度常用的指标包括( )。

(A)分半信度(B)克伦巴赫a系数(C)肯德尔W系数

(D)K-R20 (E)复本信度

三、简答题(每道题10分,共20分)

1.研究者想要分析某一心理实验对被试反应时的影响(假如被试的反应时总体上服从正态分布),随机选取了20名被试。实验者收集到的信息如下:

被试编号实验前实验后

1 300 280

2 350 360

…….. ……… ……….

19 400 400

20 420 410

(1)研究者收集到的信息,能否说明该心理实验是否对被试反应时有无影响?并说明理由?如果不能说明,请加以修改或补充所需信息。

(2)研究者要得出想要的结论,需要进行哪些分析,分别用什么方法,什么情况下,可以说明实验对被试的反应时有影响。

2.叙述标准化成就测验的编制过程。

四、论述题

1.研究者预回答在四种不同处理条件下,被试的反应是否存在差异。随机抽取5名被试,分别接受四种不同的实验处理,结果如下表(假设测试结果服从正态分布,各处理组方差齐性)。

实验处理

被试A1 A2 A3 A4

1 2 3 4 5

2 3 5 5 6

3 3

4 6 7

4 4 6 7 8

5 4 5

6 6

(1)该研究设计属于哪种设计,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什么,应用什么方法分析数据?

(2)对上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回答四种处理下,被试反应是否存在差异?该实验设计是否成功?

关于凯程: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平衡:找到工作、生活、家庭的平衡点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心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完整版)复习课程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次抽样调查研究显示,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越多,他们的学习成绩越差。该研究属于 A.因果研究 B.相关研究 C.个案研究 D.纵向研究 2.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是 A.詹姆斯 B.斯金纳 C.华生 D.惠特海默 3.神经元结构中具有信息整合功能的部位是 A.树突 B.胞体 C.突触 D.轴突 4.人体的躯体感觉中枢位于 A.额叶 B.颞叶 C.枕叶 D.顶叶 5.以可见光波的长短为序,人类感觉到的颜色依次为 A.红黄绿紫 B.红绿黄蓝 C.紫红黄蓝 D.红紫蓝绿 6.人耳最敏感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A.16~20 000 Hz B.50~5 000 Hz C.300~5 000 Hz D.1 000~4 000 Hz 7.从高楼顶上看街道上的行人,尽管看上去很小,但人们不会把他们都看作是小孩。这种现象体现的主要知觉特性是 A.大小恒常性 B.形状恒常性 C.方向恒常性 D.明度恒常性 8.一般而言,产生立体知觉最重要的线索是 A.运动视差 B.运动透视 C.双眼视差 D.空气透视 9.贾维克(Jarvik)和艾斯曼(Essman)的小白鼠跳台实验所支持的记忆学说是 A.脑机能定位说 B.突触生长说 C.反响回路说 D.记忆分子说 10.机械复述与精细复述的最主要区别在于 A.知识经验参与的多少 B.是否有意识的参与 C.复述材料的数量不同 D.复述材料的性质不同 11.库柏(L.A.Cooper)和谢帕德(R.N.Sherpard)的“心理旋转”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时最长时,字母“R”旋转的角度是 A.60° B.90° C.180° D.240° 12.诵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诗句时,脑中浮现出相关形象的过程是 A.创造想象 B.无意想象

心理统计考试题与答案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教育与心理统计学》 期末考试试题A 注:t0.05/2(60)=2.00 Z0.05/2=1.9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当我们按性别差异,将男性指定用数字“1”来代表,女性指定用数字“2”来代表,这里所得到的数据是() A.称名数据 B.顺序数据 C.等距数据 D.比率数据 2.比较不同单位资料的差异程度,可以采用的统计量是() A.差异系数 B.方差 C.全距 D.标准差 3..中数的优点是() A.不受极端值影响 B.灵敏 C.适于代数运算 D.全部数据都参与运算 4.一班32名学生的平均分为72.6,二班40人的平均分为80.2,三班36人的平均分为75,则三个班级总平均分为()A.75.93 B.76.21 C.80.2 D.73 5.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点的散布图来表示两种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及联系模式,这种统计图是() A.散点图B.线形图C.条形图D.圆形图

6.一组数据中任何两个相邻数据之比接近于常数,表示其集中量数应使用() A.算术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C.中位数D.加权平均数7.随机现象中出现的各种可能的结果称为() A.随机事件B.必然事件C.独立事件D.不可能事件8.进行多个总体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时,一般采用()A.Z检验B.t检验C.χ2检验D.方差分析 9.已知P(Z>1)=0.158,P(Z>1.96)=0.025,则P(1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答案

实验心理学 一、填空 1.额外变量是使实验结果发生混淆的主要根源。对额外变量的控制,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排除法、恒定法、匹配法、随机化法、抵消平衡法、统计控制法 2.被试内设计是每个被试须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水平的处理。 3.斯珀灵(Sperling)针对传统的感觉记忆方法的某些缺点,设计了部分报告法,它弥补了以前那些用全部报告方式研究感觉记忆的缺陷,结果他首次发现了被试感觉记忆量为平均9.1个项目 4.多自变量实验是指在一个实验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自变量的实验。它具有三个明显的优点:效率高、实验控制较好和可以获得交互作用 5.在刺激变量中,对反应时间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有:刺激强度、复杂程度等。 6.阿特金森和希夫林提出了记忆的多存贮模型。该模型把记忆看作是一个系统,按照信息在系统内储存的时间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7、变量是指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可变的事物的属性。在实验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称为自变量;由操纵而引起的被试者的某种特定反应称为因变量。 8.科学的探索,大致可分为两阶段或两个类型。第一阶段是探明规定某个行为的条件,第二个阶段是探明哪些条件与行为之间的函数关系。与这两个阶段相对应,可以把实验分为两种类型:_因素型实验、函数型实验 9.当一个自变量产生的效果在第二个自变量的每一水平上不一样时,就发生了交互作用。 10. 反应时(reaction time,简称RT),它是一个专门的术语,不是指反应_的时间,而是指刺激_施于有机体之后到明显反应开始所需要的时间。 11.基于感觉阈限的操作定义费希纳设计了三种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和平均差误法。这些方法后来被统称为传统心理物理法 12.由于信号检测论在感觉敏感性与反应偏向之间作出区分,因此,它能够分析不同被试、不同操作条件下的反应敏感性;同时,还能够分析操作的恶化是因为敏感性下降,还是因为反应偏向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分析的资料对操作进行改进 13.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简称ROC曲线,在心理学上又称为感受性曲线,这就是说,曲线上各点反映着相同的感受性,它们都是对同一信号刺激的反应,不过是在几种不同的判定标准下所得的结果就是了。 14.从量表有无相等单位和有无绝对零点来分,心理量表可分为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 15.匹配法是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被试属性相等的一种方法。 16.心理实验的基本程序:课题确定、被试选择、实验控制、数据整合、研究报告撰写。 17.排除法是把_额外变量从实验中排除出去。 18.一个完整的实验报告,必须包括以下几项内容:摘要、题目、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及附录。 19.实验的外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它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即实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 20.对偶比较法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地呈现,让被试者对于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这种特性的两个刺激中哪一个更为明显。 21.实验,是指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环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对之进行观察、记录、解释的科学方法。 22.实验设计乃是进行科学实验前做的具体计划。它主要是控制实验条件和安排实验程序的计划。 23.实验心理学的主要先驱之一费希纳,在1860年发表了巨著《心理物理学纲要》,他在这部著作中探讨了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24.差别阈限法(或差异阈限法)是制作等距量表的一种间接方法,通过在不同强度的基础上测量_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来实现。 25.心理学实验涉及的自变量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作业变量、环境变量和被试变量。

考研专业课心理学预测试题及答案(4)

考研/模拟试题 2016年考研专业课心理学预测试题及答 案(4)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特性是通过()形成并表现出来的 A认识过程B心理过程C意志过程D情绪、情感过程 2.司机在看见“减速慢行”的标志后马上放慢车速,这是() A第一信号系统B第二信号系统C操作性条件反射D无条件反射 3.注意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A认知过程B情感过程C人格特征D心理活动特性或心理状态 4.在教学改革实验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属于() A自变量B因变量C无关变量D常量 5.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的活动来实现

A神经系统B感觉器官C大脑皮层D传到神经 6.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叫() A绝对感受性B感受性C差别感受性D绝对感觉阙限 7.看书时用红色笔画重点是利用知觉的() A选择性B理解性C恒常性D整体性 8.一般地说,在事件进行之后才做出反应的知觉是() A时间知觉B运动知觉C方位知觉D似动知觉 9.艾宾浩斯遗忘规律表明应进行() A多样化复习B及时复习C合理分配复习时间D过渡学习 10.各种感觉的后像就是()的不同表现 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工作记忆D长时记忆 11.“心理旋转”实验表明,表象具有() A直观性B概括性C可操作性D具体性 12.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水平有()的趋势 A下降B上升C先降后升D先升后降

13.同一事物对人们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却只能择其一时引发的冲突叫()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 14.()状态下,人往往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 A热情B应激C激情D心境 15.情绪的“评定-兴奋”学说的提者是() A詹姆斯、兰格B坎农、巴德C阿诺德D沙赫特、辛格 16.()是对个体的智商在其同龄人中的相对位置的度量 A比率智商B离差智商C一般智商D绝对智商 17.()是人的能力发展最稳定的时期 A幼儿期B青年期C童年期D成年期 18.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 A自我观察B自我体验C自我控制D自我认知 19.()是最早正式研究老年心理的心理学家 A霍尔B达尔文C荣格D普莱尔 20.根据艾里克森的观点,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是()

2018心理学考研真题[统考312]答案解析

2017年心理学考研真题(统考312)答案与解析2017年心理学考研已经结束,应众多学员的要求,勤思教研室的老师解析了心理学考研真题以及自主命题院校的真题,仅供学员参考和2018年考研的学生做一个参考! 一、心理学考研真题(统考312)选择题 (一)单顶选择题(1-65) 22、向幼儿讲述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告沂幼儿东郭先生让狼藏进了自己的书袋.后来猎人赶来了。这时候向儿童提问“猎人知不知道书袋里藏有狼”,这一问题考察的是() A.空间认识 B.道德判断 C.自我观念 D.心理理论 【勤思解析】D,心理理论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心理状态与外在行为的认知能力(即对自己或他人的信念、愿望和意图的理解能力)。一般认为,对心理状态的成熟认识是建立在“信念-愿望系统”之上,4岁左右开始形成,其成功标志是成功完成“错误信念任务”的任务,6岁以后儿童才能正确理解“二级错误信念任务”。本题中“猎人知不知道书袋里藏有狼”,即为“二级错误信念任务”。 23、根据塞尔曼对观点采择的研究,儿童能从中立的第三者的角度来看待自己和别人的想法与行为,这属于() A .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择 B.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 C .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 D.相互观点采择

【勤思解析】D,自我中心观点采择阶段,3-6岁,不能认识到自己观点与他人的不同;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阶段,6-8岁,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原因;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阶段,8-10岁,能考虑他人观点,但不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相互观点采择阶段,10-12岁,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从中立的第三者角度来看待自己和别人的想法和行为,需要儿童能够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因此属于相互观点采择阶段。 24、认为儿童的侵犯行为是通过替代强化而获得的理论是() A.生态系统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知觉学习理论 D.条件反射学说 【勤思解析】B,班杜拉提出社会学习理论,重点研究了社会学习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性别角色的获得及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作用。班杜拉认为强化可以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其中替代强化是通过榜样进行强化来增强或提高学着者某种特定行为出现的概率。 25、在人生的不同发展时期,智力活动的任务(性质)不同,儿童青少年时期智力发展的根本特征是获取,而成年时期智力活动的性质是运用。该理论的提出者是() A .沙伊 B.莱文森 C.哈维格斯特 D.艾里克森 【勤思解析】A,沙伊根据智力适应理论,把人的一生智力发展划分为不同阶段,见图。沙伊认为,儿童、青少年期智力发展的根本特征是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

心理统计与测量题库

第一章绪论 名词解释: 心理统计学:就是把数学中得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得理论与方法运用到心理领域而形成得一门应用学科。 (内容包括:描述统计、推断统计、与实验假设) 描述统计:主要就是研究如何将统计调查、实验或观察得到得数据资料科学得加以整理、概括 与表述,把研究得问题或现象得数理特征、分布状态用统计图、统计表或数量表 示出来。 (代表人物:高尔顿,皮尔逊) 推断统计:主要就是研究如何利用实际获得得样本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提供得理论与方法对总 体得特征、关系等做出推论。 测量: 就是依据法则给事物指派数字。 测量得三要素:事物得属性,法则,数字。 量表: 就是具有一定单位与参照点得连续体,它就是测量得工具。 量表分为:称名量表,等级量表,等距量表,比率量表。 心理测量:就就是根据教育学,心理学,测量学得理论与原则,通过各种测验或观察,对所研究得心理现象分派数字。 心理测量学包括: 测量得一般理论与方法,各种类型测验得编制与使用。 误差: 指测量中与目得无关得因素所引起得不准确或不一致得结果。 简答一心理测量得特点 一:测量对象得复杂性与不明确性。二:教育测量方法得间接性。 三:教育测量结果得相对性。 简答二(或论述) 为什么要学习心理统计与测量 一:掌握心理科学研究得重要工具;如果不懂得统计分析术语、方法,就很难读懂有关方面 得文章与吸收她们得研究成果,不利于与发展心理理论,提高研究能力。 二:掌握科学得教育管理手段;心理统计与测量为教育得科学管理提供了工具,掌握心理统 计与测量有利于提高教育得科学管理水平。 三:提高教学水平:教师编制试卷,分析试题得质量与解释测验得结果,这些都涉及心理测量与统计得理论与方法。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30=30分): 1.以下哪种方法不是费希纳在心里物理学中创造的感觉测量的方法(C) A 最小可觉差法 B 恒定刺激法 C加因素法D 平均误差法 2.由刺激所引起的知觉大小是该感觉系统的K值与刺激强度的对数之积,这是(A)定律 A 费希纳定律 B 韦伯定律 C 史蒂文森定律 D 艾克玛定律 3.构成实验的三大要素中不包括(C) A 变量 B 假设 C 结果 D 控制 4. 2×3×4×3有(B)个自变量,共有(D)个水平 A 3 B 4 C 9 D 24 5.想要有效的消除源自实验者效应和被试效应的额外变量的干扰,最有效的方法是(A) A 双盲法 B 恒定法 C 随机化法 D 统计控制法 6.历史上第一个反应时实验是由(B)实施的 A 唐德斯 B 赫尔姆霍茨 C 卡特尔 D 冯特 7.下面哪项实验是应用的开窗实验技术(B) A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实验 B 字母转换作业 C 心理旋转实验 D 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实验 8.以下哪个是差别阈限的操作定义(C) A 刚好能够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 B 刚好能引起差异感受的刺激变化量 C 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强度之差 D 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反应的刺激值 9以下哪项不是注意的研究方法(A) A信号检测范式 B 提示范式 C 搜索范式 D 双任务范式 10被试内设计用来专门解决顺序误差的方法是(C) A 随机化技术 B 匹配技术 C 平衡技术 D多基线设计技术 11影响实验内部效度的被试因素有(A) A 评价忧虑 B 期望效应 C 投射效应 D 刻板效应 12对于涉及两个变量的试验资料,由于每个变量的总变异既包含了“自身变异”又包含了“协同变异”(是指由另一个变量所引起的变异),须采用(C)法来进行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结论 A 方差分析 B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C 协方差分析 D 回归分析 13因变量的主观指标主要是指(D) A 反应速度的差异 B 反应的难度 C 反应速度 D 口语记录 14要求特征的典型例子是(C)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73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 73 (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 1.以自由联想作为研究方法的心理学流派是 (分数:2.00) A.人本主义心理学 B.精神分析学派√ C.行为主义心理学 D.格式塔心理学 解析:解析:精神分析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自由联想揭示无意识内容,使病人恢复童年期的记忆和情绪状态,通过释梦,揭露无意识的伪装,了解象征符号的真实含义。因此本题选B。 2.被称作“生命中枢”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构是 (分数:2.00) A.延脑√ B.桥脑 C.中脑 D.丘脑 解析:解析:延脑和有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有密切关系,它支配呼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因而又叫“生命中枢”。因此本题选A。 3.脑功能的机能系统学说的提出者是 (分数:2.00) A.加尔(F.J.Gall) B.拉什利(K.S.Lashley) C.鲁利亚(A.R.Luria) √ D.波伊劳德(J.B.Bouillaud) 解析: 4.布罗德本特(Broadbent)提出注意选择的过滤器理论时使用的研究方法是 (分数:2.00) A.警戒作业 B.双作业操作 C.双耳分听√ D.负启动 解析:解析:1958年,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根据双耳分听的一系列实验结果,提出解释注意的选择作用的过滤器理论。因此本题选C。 5.关于视觉理论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 A.在网膜水平上,色觉的产生可以用对立过程理论解释;在视觉系统高级水平上,色觉的产生可以用三色说解释 B.在网膜水平上,色觉的产生可以用三色说解释;在视觉系统高级水平上,色觉的产生可以用对立过程理论解释√ C.没有发现支持三色说的证据 D.没有发现支持独立过程理论的证据 解析:解析:20世纪60年代,神经生理学的研究发现,视网膜确实存在着三种感光细胞,从而支持了三色说。行为实验和电生理学的研究结果以及赫尔维奇和詹米逊1958年用心理物理学方法进行研究的结果都

心理学考研真题及复习资料

20XX年心理学考研真题解析真情奉献版 考研名师第一时间发布20XX年心理学考研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为20XX年的考生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5题) 1.近年来,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结合产生的新科学是 A. 认知科学 B.神经心理学 C.认知神经科学 D.心理生理学 【解析】C,认知科学与神经科学相结合产生了认知神经科学,这是一门新兴学科,极大的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特别是基础心理学方向。 2.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直接经验 B. 潜意识 C. 意识流 D.外显行为 【解析】A,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即对直接经验的觉知。 3.被称为“生命中枢”的脑组织是 A.大脑 B.中脑 C.前脑 D.延脑 【解析】D。延脑:和脊髓相连的部分,又叫延髓。延脑里有呼吸中枢和心跳中枢,又叫生命中枢。 4.人的躯体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分别位于 A.顶叶、颞叶、枕叶 B.顶叶、枕叶、颞叶 C.颞叶、枕叶、顶叶 D.颞叶、顶叶、枕叶 【解析】B,此题考察大脑皮层感觉区的分布,躯体感觉在顶叶,视觉在枕叶,听觉在颞叶。 5.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的脑电波通常为 A. α B. β C.δ D.θ 【解析】A,α是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的脑电波,频率为8-13HZ。β波是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是的脑电波频率为14-30HZ,δ是在睡眠下的脑电波,频率更低、波幅更高。 6.根据精神分析的理论,不属于潜意识的是 A.梦 B.注意 C. 口误 D.笔误 【解析】B,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贯穿于心理过程的心理状态,不是潜意识。 7.情境线索容易引发侵犯行为,支持这一观点的研究是 A.习性学实验 B.恒河猴实验 C.武器效应 D.社会学习 【解析】C,武器效应,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愤怒,侵犯行为的发生还受情境侵犯线索的影响。 8.视觉中枢单个细胞的感觉野与外侧膝状体单个细胞感觉野相比,两者的关系是

实验心理学题目整理

一.名词解释:: 1. 双耳分听技术:让被试双耳同时听见两个分离的相互独立的声音信息。 本质:让被试双耳同时听见不同声音。 2. 追随耳实验:要求被试在双耳分听实验过程中始终复述某一个耳朵听到的信息,并且忽略所有来自另一只耳朵的信息。分别为“追随耳”和“非追随耳”。 3. 材料限制:指作业收到任务的低劣质量或不适宜的记忆信息的限制,因而即使分配到较多的资源也不能改善其作业水平。 4. 资源限制:指其作业收到所分配资源的限制,一旦得到较多的资源,这种过程便能顺利进行。因此,两个同事进行的作业若对资源的总需求量超过中枢能量,就会干扰。此时两个作业水平受互补原则决定,即一个作业应用的资源增加多少就会使另一个作业可得的资源减少多少。 5. 客体和特征特征是某个维量的一个特定值。客体是一些特征的结合。 6. 错觉性结合实验。指在不注意的条件下,向被试呈现的不同客体的特征发生彼此交换的现象。 7. 任务定义注意:在实验控制条件下,对某些刺激值或刺激维度而非其他刺激值或刺激维度的反应。 8. 加工定向注意:将注意看做一个把心理集中于多个感觉输入的一个的主动加工过程,注意提高了某些“被注意到”的任务或信息的加工质量。即为了改进加工的速度或准确性而把认知加工过程限制并集中在所有当前信息的某个子集上的过程。 9.(1)外围提示和符号提示。外围提示指提示直接出现在将被注意的位置,此类提示能自动引起注意,也被称为外源提示。 符号提示指提示只是指出注意应指向某个位置的一个符号。这种提示不会自动使注意指向被提示的位置,因此也被称为中间提示或内源提示。 (2)预言性提示和非预言性提示 预言性提示指对整个实验中有效试验次数多于无效试验次数的提示。(即目标更频繁地出现在被提示的位置上) 非预言性提示指在整个实验中有效试验次数与无效实验次数接近的提示。(即目标出现在被提示位置的次数并不比不被提示的位置多) 10.双任务范式:是在多个并行任务间注意的指向和调节作用。 11.警戒:持续性注意的一种形式,指个体在一定环境中为觉察特定的,难以预测而又较少出现的信号所保持的准备状态。(注意章节) 14.自下而上加工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而从上而下加工则指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 15.不可能图形:是一种无法获得整体知觉经验的图形,也可说是一种特殊的错觉。 16.主观轮廓:错觉现象,指人们在一片完全同质区域中知觉到的轮廓。 17.知觉恒常性:人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特性的组织加工过程。 18.暗适应:指在低亮度环境下感觉缓慢提高的过程。 19.视敏度:指分辨物体细节和轮廓的能力。 20.闪光融合:P369 21.视错觉:指单凭眼睛所见而形成的失真或扭曲的知觉经验。 22.接近法则:P372 23.听觉掩蔽:指两个声音同时呈现时,一个声音因受到另一个声音影响而减弱的现象。 24.促声融合:来自双耳的声觉信息融合成了来自一个“中央耳”的信息。

心理学统考模拟试题7

心理学考研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冯特(W.Wundt)对心理学的最深远贡献是( )。 A.对感觉元素的描述 B.建立了作为实验科学的心理学 C.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 D.发展了最小可觉差的方法 2. 行为主义认为( )。 A.要研究行为必须研究神经系统 B.学习是动物行为最重要的方面 C.复杂的行为可以分解为更为简单的过程 D.所有的行为都可描述为先天预成的 3. 心理学研究中,能够有效揭示事件因果关系,并对结果进行重复验证的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心理测验法 D.调查法 4. “眼观六路,耳闻八方”体现的注意的哪个特性( )。 A.集中性 B.指向性 C.选择性 D.分配性 5. 通过对( )的研究,从而揭示了大脑两半球的不对称性。 A.动物脑 B.失语症病人 C.割裂脑 D.脑成像 6. 按照艾里克森(E. H. Erikson)的观点,青少年期发展的关键问题是( )。 A.依恋 B.伙伴交往 C.角色学习 D.自我同一性 7. 对暗适应产生的原因是( )。 A.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被分解 B.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合成增多 C.视锥细胞的视紫红质被分解 D.视锥细胞的视紫红质合成 8. 神经元由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树突较短,分叉多,负责接收刺激 B.树突较长,只有一根,负责传出神经冲动 C.树突较短,只有一根,负责传出神经冲动 D.轴突较长,分枝多,负责接收刺激

9. 沙赫特和辛格 (Schachter & Singer, 1962)有关情绪的实验表明,情绪的产生主要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 )。 A.生理因素 B.环境因素 C.认知因素 D.以上都不对 10 按照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谈梅生津”是一种( )。 A.纯生理现象 B.无条件反射 C.第一信号系统活动 D.第二信号系统活动 11. 对令自己生气的人微笑,愤怒的情绪实际上也就消失了,会持这种看法的理论家是( )。 A.James-Lange B.Cannon C.Ekman D.Wundt 12. “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 )的影响所致。 A.激情 B.心境 C.热情 D.应激 13. 早晨的学习效果一般较好,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受下列哪一选项的干扰( )。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单一抑制 D.双重抑制 14. 学生边听讲边记笔记属于( )。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动摇 D.注意的转移 15. 情绪所反映的是( )。 A.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B.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 C.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16.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 )。 A.原型 B.原型启发 C.问题情境 D.问题对象 17. 人们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8. 下列属条件反射的是( )。 A.眨眼反射 B.吸吮反射 C.膝跳反射 D.信号反射 19. 少年早慧和大器晚成表现了( )。

2016心理学考研312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勤思考研】

2016心理学考研312真题及答案勤思解析完整版【勤思考研】 2016年考研刚刚结束,勤思教育在第一时间对考卷进行了勤思解析!走出考场的同学,也不要放松备考的节奏,勤思接下来我们需要投入复试的备考中。勤思老师和你们一起加油! 单选 1.张明在实验室考察不同颜色对人视觉的影响,李亮在日常的教学环境条件下考察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两人研究方法的不同在于() A.有无自变量B.有无因变量C.控制额外变量D.有无研究假设【勤思解析】选C。张明用的是实验室实验法,李亮用的是自然实验法,两种研究方法主要的区别在于实验室实验对额外变量进行了严格控制,而自然实验控制额外变量不够严格。 2.1967年《认知心理学》出版标志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作者是()A.斯滕伯格B.布鲁纳C.奈塞尔D.西蒙 【勤思解析】选C。认知心理学起始于本世纪50年代末,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Neisser《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立足于心理学界了。 3.病人因颞叶受伤而导致受损的功能主要是() A.听觉B.视觉C.嗅觉D.味觉 【勤思解析】选A。颞叶位于外侧裂下方,负责处理听觉信息,也与记忆和情感有关。 4.在裂脑人实验中,假设给被试左视野呈现“苹果”图片,右视野呈现单词“杯子”,能顺利完成的任务是() A.用左手选出屏幕后摆放的苹果B.右手选出苹果 C.左手选出屏幕后摆放的杯子D.口头报告看到了苹果 【勤思解析】选A。每个半球只对来自身体对侧的刺激作出反应,并调节对侧身体的运动。题目中左视野呈现“苹果”图片,投射在脑的右侧,被试用左手很容易从屏幕后选出苹果。但是语言是左半球控制的,所以被试不能口头报告看到苹果。

《教育统计与测量》练习题库与答案

n m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教育统计与测量》课程练习题库及答案 本科 一、 名词解释 1.教育统计: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现象数量表现和数理关系的科学。 2.变量:是指可以定量并能取不同数值的事物的特征。 3. 算术平均数:所有观察值的总和除以总频数后所得之商。 4.频率:就是随机事件A 在n 次试验中出现了m (m ≤n )次,则m 与n 的比值就是频率,用公式表示就是W(A)= 5.测验设计:是指测验编制者对测验形式、时限、题量、题目编排、测验指导手册等进行的设计工作。 6. 测验效度:就是测验实际上测到它打算要测的东西的程度。 7.描述统计:是研究如何将收集到的统计数据,用统计图表或者概括性统计量 数反映其数量表现和数理关系的统计方法。 8.名称变量:又称类别变量,是指其数值只用于区分事物的不同类别,不表示 事物大小关系的一种变量。顺序变量又称等级变量,是指其数值用于排列不 同事物的等级顺序的变量。 9. 离散变量:又称间断变量,是指在一定区间内不能连续不断地取值的变量。 10.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确定的同一类事物的全体。 11.教育测量学: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教育效果或过程加以确定。教 育测量学是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和统计学作为基础,运用各种测试方法和 技术手段,对教育现状、教育效果、学业成就及其能力、品格、学术能力倾

向等方面进行科学测定的一门分支学科。 12. 自由应答式试题;是指被试可以自由地应答,只要在题目限制的范围内, 可在深度、广度,组织方式等方面享有很大自由地答题方式。 13.随机变量:是指表示随机现象各种结果的变量。 14. 连续型变量:是指在其所取的任何两值之间可以作无限地分割,即能连续 不断地获取数值的变量。 15.度量数据:是指用一定的工具或按一定的标准测量得到的数据。 16. 正相关:两个变量变化方向一致的相关。 17. 同质性χ2检验:在双向表的χ2检验中,如果是判断几次重复实验的结果是否相同,叫做同质性χ2检验。 18. 难度:就是被试完成项目作答任务时所遇到的困难程度。 19. 比率变量:等距变量又称间隔变量,是指其数值可以用于表明事物距离差 异大小的变量。比率变量是指数值不仅能反映数字之间的间隔大小。还能说明数字之间比率关系的变量。 20. 样本: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确定的同一类事物的全体。个体是构成总体的 每个基本单位。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作为观察对象的一部分个体。21.频率:就是随机事件A在n次试验中出现了m(m≤n)次,则m与n的比 值就是频率,用公式表示就是W(A)= ,概率又称“机率”或“然率”,表示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 22. 负相关:两个变量变化方向相反的相关。 23. 独立性χ2检验:在双向表的χ2检验中,如果要判断两种分类特征之间是否有依从关系,叫做独立性χ2检验。 24.情境测验法:指的是把被试置于一种特定情境中以观察其行为反应,然后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一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给出正确选项并做详细答案解析 1、一项实验拟考查图片材料是否比文字材料更容易识记,则材料是A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控制变量 D. 无关变量 2、通过双盲法来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属于C A. 匹配法 B. 平衡法 C. 排除法 D. 恒定法 3、在感觉阈限测定中,标准刺激由主试呈现,随后由被试调整比较刺激,使其与标准刺 激相等,这种方法是B A. 恒定刺激法 B. 平均差误法 C. 最小变化法 D. 系列探索法 4、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如果击中率的纵轴值为0.1虚报率的纵轴值为0.33,则该实验中 的β值为:C A. -0.22 B. 0.22 C. 0.33 D. 3.00 5、在2×3实验设计中,研究的因素有A A. 2个 B. 3个 C. 5个 D. 6个 6、通过搜集和分析某人过去和现在有关方面的资料,以推知其行为原因的方法是:B A. 调查法 B. 个案法 C. 测验法 D. 观察法 7、在“超常与常态儿童的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的比较研究”一文中,因变量显然是 指:D A. 超常儿童 B. 常态儿童 C. 超常与常态儿童 D. 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 8、等距量表的特点是B A. 无绝对零点,无相同单位 B. 无绝对零点,有相同单位 C. 有绝对零点,无相同单位 D. 有绝对零点,有相同单位 9、被试接受所有自变量处理,即所有的被试者接受全部的自变量处理,这类设计便属于: A A. 被试内实验设计 B. 被试间实验设计 C. 抵消实验条件的设计 D. 混合设计 10、根据唐德斯A.B.C.法,辨别反应时间应是:A A. 辨别反应时减去简单反应时 B. 选择反应时减去简单反应时 C. 辨别反应时减去选择反应时 D. 选择反应时减去辨别反应时 11、某研究表明,当场景中的干扰物减少和照明度降低时,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搜 索场景中交通标志的准确性更低、反应速度更慢。该研究中自变量的数量是:B

心理学考研冲刺模拟试题及答案精选文档

心理学考研冲刺模拟试 题及答案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2018年心理学考研冲刺模拟试题及答 案 推荐做法:勤思考研建议大家,在做完习题后,对于做错的题目,请细心翻阅课本,找出自己存在意义的知识点,查漏补缺,不要过分纠结于得分。在此阶段,真题和模拟题是我们备考的重要资料。过于基础的习题可以暂时搁置。一、单项选择题:第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心理过程包括 ( ) A.认知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感知觉过程、记忆过程、思维过程 C..感知觉过程、思维过程、行为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2.对大脑机能定位说描述正确的是() A.定位说主要采用电刺激法来进行实验研究 B.定位说始于对失语症的病人的临床研究 C.定位说是颅像学的延续和发展 D.斯佩里对听觉性言语中枢的研究支持了定位说 3.司机在路况复杂时比在路况简单时更小心,这可以很好的用下列那种理论解释() A.认知资源理论 B.双加工理论 C.过滤器理论 D.衰减理论 4.舌中对下列那种味道最为敏感() A.酸味 B.辣味 C.咸味 D.甜味 5.佐尔拉错觉、波根多夫错觉是下列哪种错觉理论观点是() A.神经抑制理论 B.深度加工理论 C.眼动理论 D.常性误用理论 6.当距离超过多少米时,我们无法根据双眼线索判断距离() A.1200 B.1300 C.1500 D.1600 7.下列哪种因素对记忆的影响体现了干扰说的观点() A.系列位置效应 B.复习的时间 C.提取线索 D.情绪或动机的压抑 8.小白鼠跳台实验说明了( )是短时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A.反响回路 B.突出结构 C.长时程增强作用 D.核糖核酸 9.布鲁纳提出了概念形成中会采用的四种策略,其中相对最有效的概念形成策略是() A.保守性聚焦 B.冒险性聚焦 C.同时性扫描 D.继时性扫描 10.具有快速性、跳跃性特点的是下列哪种思维() A.创造思维 B.经验思维 C.分析思维 D.直觉思维 11.大脑左半球颞上回病变引发的病症是() A.运动型失语症 B.表达性失语症 C.接受性失语症 D.阅读障碍 12.在下列关于面部表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口部肌肉对喜悦、怨恨等情绪表达比眼部肌肉重要。 B.眼部肌肉对忧愁、惊骇等情绪的表达比口部肌肉重要。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章节题库-心理统计与测量第一章至第五章【圣才出品】

第四编心理统计与测量 第1章描述统计 一、单项选择题 1.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的数据为()。 A.称名数据 B.顺序数据 C.等距数据 D.比率数据 【答案】D 【解析】等距数据有相等单位,但无绝对零点;顺序数据只能说明顺序的大小如年纪、成绩排名;称名数据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类别。 2.以下各种图形中,表示连续性资料频数分布的是()。 A.条形图 B.圆形图 C.直方图 D.散点图 【答案】C 【解析】条形图也称直条图,主要用于表示离散型数据资料,即计数资料。圆形图主要用于描述间断性资料,目的是显示各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大小,以及各部分之间的比较。

散点图用相同大小圆点的多少或疏密表示统计资料数量大小以及变化趋势。 3.一个有10个数据的样本,它们中的每一个分别与20相减后所得的差相加是100,那么这组数据的均值是()。 A.20 B.10 C.30 D.50 【答案】C 【解析】按照平均数的性质,一组数据中,每一个数都加上或减去一个常数C,则所得的平均数为原来的平均数加或减去常数C。题中,每一个数减去20后,所得的平均数为100/10=10,则原来的平均数为10+20=30。 4.下列易受极端数据影响的统计量是()。 A.算术平均数 B.中数 C.众数 D.四分差 【答案】A 【解析】算数平均数易受极端值的影响。由于平均数反应灵敏,因此当数据分布呈偏态时,受极值的影响,平均数就不能恰当地描述分布的真实情况。

5.标准分数是以()为单位表示一个分数在团体中所处位置的相对位置量数。 A.方差 B.标准差 C.百分位差 D.平均差 【答案】B 【解析】标准分数是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一个原始分数在团体中所处位置的相对位置量数。 6.假设两变量为线性关系,这两变量为等距或等比的数据且均为正态分布,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时应选用()。 A.积差相关 B.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C.二列相关 D.点二列相关 【答案】A 【解析】积差相关适用于当两列变量各自总体的分布都是正态,等距或等比的数据。斯皮尔曼等级相关适用于称名数据和顺序数据,或者总体不为正态的等距或等比数据,二列相关和点二列相关适用于一列为等比或等距的测量数据,另一列是按性质划分的类别。 7.标准分数是(),因此可以做加减运算,而不能做乘除运算。 A.命名量表

实验心理学期末模拟试题

2013年大学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实验心理学 一、单项选择(共20分) 1. 心理物理法的创始人是() A.冯特 B.费希纳 C.高尔顿 D.艾宾浩斯 2.使用直线内插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是() A.极限法 B.平均差误法 C. 阶梯法 D. 恒定刺激法 3.实验中,疲劳可使阈限_____;若存在期望误差,在递增法测定时,阈限会______。() A.降低偏低 B. 升高偏低 C. 升高偏高 D. 降低偏高 4.如果想要研究“早上和晚上背书的记忆效果,哪个时刻点更好?”,则书籍内容是( ) A.自变量 B.因变量 C.额外变量 D.无关变量 5. B反应时间之所以比A反应时间长,是因为前者的加工过程比后者的加工过程多了() A.辨别刺激过程 B. 比较刺激和决策反应过程 C.选择反应过程 D.辨别刺激和选择反应过程 6. sone 量表的制作方法是() A.对偶比较法 B.二分法 C.差别阈限法 D.等级排列法

7.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属于正确反应的是() A. Y/N B. FA C. n/SN D. CR 8. 心理量是物理量的幂函数,这叫做() 定律定律定律定律 9.以下公式表示错误的是() A. V=1/α B. P(Y/N) +P(n/SN) =1 C. d′=Z 击中-Z 虚惊 D. β=O 击中 /O 虚惊 1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心理上的主观音高与声音刺激的频率和强度有关 B. 在ROC曲线上的点距离偶然事件对角线越近,分辨率越强 C. 反应时间作为反应变量,会随刺激变量和机体变量的不同而变化 D. 统计决策理论是信号检测论的数学基础 11.( )标志着现代心理物理学的开始。 A.最小变化法 B.史蒂文斯的幂定律 C.平均差误法 D.正误法 12.请找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 A.人耳接受的声音频率范围为1000~3000赫 B.一个sone是指40分贝时1000赫的纯音声音刺激的响度感觉

考研心理学专业全国统考全真模拟试题

2007年考研心理学专业全国统考全真模拟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观点是()。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认知的观点 2.力图对心理经验作客观研究的是()。 A.巴甫洛夫 B.心理动力理论 C.认知心理学 D.行为主义 3.下面不属于内部感觉的是()。 A.动觉 B.痛觉 C.平衡觉 D.内部感觉 4.采用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被试的某些或某方面的心理品质作出测定、鉴别和分析的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属于()。 A.观察法 B.实验法 C.心理测验法 D.调查法 5.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最小单位是()。 A.神经元 B.胶质细胞 C.突触 D.反射弧 6.机能系统说由()通过对大脑损伤病人的临床治疗中总结提出的。 A.布鲁德曼 B.加尔 C.弗洛伦斯 D.鲁利亚 7.下列不是反射活动的一项是()。 A.草履虫的趋利避害反应 B.人的手被火烫便立即移开 C.黑猩猩解决问题获取食物的行为 D.学生听到铃声进教室上课 8.“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哪种特点作了最好的诠释?() 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9.思维的过程不包括()。 A.分析与综合 B.判断与推理 C.比较与抽象概括 D.系统化与具体化 10.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兴趣 11.气质的动力性特征受制于人的()。 A.兴趣爱好类型 B.性格类型 C.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D.动机需要类型 12.在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是()。 A.原型定向 B.操作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13.闭卷考试时,学生主要的记忆活动是()。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14……“寻人启事”写成“寻丫启事”易引起人们注意是利用刺激物的什么特点?()

各校心理学考研真题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硕347考研真题 一、概念题 1、感觉剥夺 2、离差智商 3、视崖实验 4、去中心化 5、最近发展区 6、皮格马利翁效应 二、简答题 1、试说明注意的概念及功能。 2、什么是问题解决中的算法式(algorithms)和启发式(heuristics)策略,请加以比较及分析。 3、什么是马赫带(mach band),如何解释。 4、用实验说明脑功能的一侧优势。 5、什么是“习惯化-去习惯化”研究方法?该方法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有何重要意义? 6、简述加德纳(H.Gardner)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2011年心理专硕347考研真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0分)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90分) 1、简述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含义及主要区别。 2、简述他律道德与自律道德的主要区别。 3、简述青春期的主要心理特点。 4、简述咨访关系的特点。 5、简述强迫症的概念及诊断要点。 6、简述工作特征理论的假设、内容和模型。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90分) 1、试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的人格理论。 2、请举例说明如何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运用共感(empathy)? 3、2010年11月,在安徽又有一个中学生因为沉溺网络与母亲发生冲突后一暴力杀死了自己的母亲。请对不断出现的青少年因为沉溺网络而发生的偏差行为背后可能的社会 心理原因进行阐释。

2012年心理学专硕347考研真题 一 单选 80题 每题2分 普心的题貌似最多,发心考的比较琐碎,管理考的比较多,人格基本没有涉及,测量考了点最简单的题,统计考了大概10分左右的题,实验没有涉及,咨询、变态都有,纯临床的好像没有,教育好像也有,自己做下来觉得发心和管理蒙的比较多。 二 简答/辨析 6题 每题10分 1 简述深度知觉的线索。 2 方差分析和t检验中的齐性检验有什么不同? 3 简述毕生发展观。 4 富士康13跳事件对我国的临床心理有什么启示? 5 1岁左右的儿童开始以我为第一人称,表明已经具有自我意识,请辨析。(大意) 6 由于他人在场,导致竞争加剧,个体活动增多,称为社会促进,请辨析。(大意) 三 论述 4题 每题15分 1 如何理解情绪的生理反应和情绪的主观体验?它们有什么联系? 2 分析中国在职官员自杀事件对公众的心理冲击和。。。?(后面的大意是公众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具体记不清了) 3 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伦理道德规范。 4 一段关于儿童发展的1000字左右材料,用发展和教育心理学来评述材料。 四 应用题 20分 给了一个3行10多列表格,第一行是A教师的打分,第二行是B教师的打分,第三行是A、B教师打分的差值,问你这最有可能是在进行什么统计检验,写出详细步骤,不要求公式和查表,只要写清楚怎么做这个检验,查表之后怎么做统计决断。 这次的考题和11年的共同点是都没考实验,不同点是这次考了不少统计,10分左右选择,1道简答,1道应用题,而11年基本没考统计。 由于是回忆的,部分表述与真题有出入,希望对13年考华东347的同学有点帮助,毕竟复印真题按惯例要10月中旬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