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部等九部门出台减负三十条

教育部等九部门出台减负三十条

教育部等九部门出台减负三十条

泰州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32-0122本版责编:刘峰校对:徐婧请本报文章及图片作者尽快与我们联系,以便支付稿酬本报地方新闻稿件谢绝转载

星期一

2018年12月31日

今日16版总第5476期

农历十一月廿五?报料热线:86870000

?

本报官方微信

严控考试次数,严控作业总量

教育部等九部门出台“减负三十条”

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全国妇联九

部门联合推出“减负三十条”,部分内容如下:

依规登记诚信经营。培训机构取得办学许

可证及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后方可开展培训。培训机构必须诚实守信经营,严禁虚假宣传,误导、欺骗学生和家长,严禁夸大培训效果。

严禁超标培训。开展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的内容、班次名称、招生对象、培训进度、上课时间等要经所在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审核并向社会公布;培训内容不得超出国家课程标准,培训班次必须与招生对象所处年级相匹配,培训进度不得超过所在县(市、区)中小学同期进度。杜绝机械训练、强化应试等不良培训行为。不得留作业。

严格教师聘用。培训机构必须有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从事学科知识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应教师资格,并接受社会监督。严禁聘用在职中小学教师到培训机构任教,一旦发现,坚决吊销办学许可证,并对教师本人予以严肃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取消教师资格。

严禁与升学挂钩。严禁将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招生入学挂钩,严禁作出与升学、考试相关的保证性承诺,严禁组织举办中小学生学科类等级考试、竞赛及排名。

控制培训时间。培训时间不得与当地中小学教学时间相冲突,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

来源综合:都市快报、北京日报

各地学校可建立弹性离校制度,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内容,合理确定学生离校时间。安排学生参与各种兴趣小组或音体美劳活动。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加强帮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指导。严禁将课后服务变为集体教学或集体补课。

建立弹性离校制度

“减负30条”明确要求,严格依照课标教学,中小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规定课程,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得随意提高教学难度和加快教学进度,杜绝“非零起点”教学。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严禁以任何名义设立重点班、快慢班、实验班,规范实施学生随机均衡编班,合理均衡配备师资。

各校应坚决控制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学校可组织1次统一考试,其他年

级每学期不超过两次统一考试。不得在小学

组织选拔性或与升学挂钩的统一考试。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确定考试内容,不出偏怪考题。考试成绩实行等级评价,严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排名。

各地应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严禁以各种名义组织考试选拔学生,严禁将培训机构培训结果作为招生入学依据。

严控考试次数

以往的减负规定也明确过作业量要求,比如“不超半小时”,但部分学校将这一规定按“单科”执行,即每科作业量不超半小时,这样一来,所有科目作业总量远远超过规定。

此次“减负30条”明确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

作业不超过90分钟,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

时间。

科学合理布置作业,作业难度水平不得超过课标要求,教师不得布置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

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1

345

教育部公布“减负新规”

教育部公布“减负新规” 小学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全面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上周四,教育部抛出《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公开征求意见后,引发了全国性的大讨论。关于小学生减负,佛山政府和学校也一直在做尝试。而对于此次的“减负新规”,家长们态度不一,有的支持,有的质疑,也还有家长担心叫停“小学生书面作业”后,会“便宜”了课外的培训机构,出现孩子们疯狂补课的情况。在采访中,培训机构坦承,在教育升学机制不改的情况下,形式上的减负对培训机构来说确实是一个利好。 现状: 小学“减负”佛山一直在尝试 近两年在佛山,在小学生减负方面,政府和学校一直在尝试。如去年大沥镇31所小学取消了考试分数公布,改为等级评价,不过在实施过程中,高年级学生的家长因为孩子面临“小升初”选拔考试,就显得不那么“买账”。 “尝试虽然好,但是孩子每次拿回个A,都没有具体的分数比较,也不知道进步没有。”政策实施后,有家长如是说。而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家长来说,取消公布分数,他们更多的担心是没有具体分数,找不到差距没法及时进行辅导,会影响孩子的升学考试,考不到名校。 今年暑假,教育部发文禁止给一二年级小学生布置书面暑假作业,佛山虽然有多个小学也开始给学生布置一些类似旅游、保护视力、调研传统文化、设计邮票等实践类的作业,培养学生的兴趣,但是现

状却是大部分学校的暑假作业仍以书面作业居多,有些没有被布置作业的学生,也被家长“开小灶”自行布置作业。 此次教育部在新学期开学时再次强推小学生减负十条,目前正在公开征求意见,家长和老师们在讨论之余,更多的是对政策落地的一种观望。 支持派:小学应更重习惯和动手能力培养 日前教育部公布“减负新规”,女儿即将升二年级的何小姐十分支持新规定落地执行。“大家想下,自己当年读了那么多书,现在能用多少,但是当年老师比较少教的人际沟通,现在用的又是多少?”何小姐认为,学校教育不能一味的讲成绩,要多让孩子动手去学习,在生活的细节中去体验和培养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以及与人相处的经验。 记者发现,支持“减负新规”的家长,更多的是认为现在小学生除了学习知识外,其实还有很多更重要的能力和习惯要培养。 质疑派:形式上的减负会催生“补课潮” 在佛山各大论坛上,“减负新规”也是近日来网友讨论的热帖,更有网友罗列了从1988年开始国家出台的多个减负措施,并发出感叹,考核机制不变,学生的负担就很难真正减下来。还有网友认为,在目前教育资源不均的现状下,大家都想争取好的学校;不切实际的减负,只会让孩子们更疯狂地补课,便宜了培训机构。家长阿翠则告诉记者,儿子即将升入小学六年级,如果没有了书面作业,她会给孩子报辅导班,在她看来,题海战术的训练对孩子升学还是必须的。

小度写范文中小学生减负三十条学习心得体会模板

中小学生减负三十条学习心得体会 中小学生减负三十条学习心得体会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中小学生“减负三十条”:严控书面作业量,坚决控制考试次数,严禁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通知》强调要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学校要提出了坚持正确办学方向、严格依照课标教学、均衡编班配备师资、严控书面作业总量、科学合理布置作业、坚决控制考试次数、采取等级评价方式、限制竞赛评优活动、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建立弹性离校制度、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指导学生实践锻炼等12方面内容,从学校教学和管理的各个方面明确了减负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增强了校内减负的针对性。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让无数学生、家长欢欣鼓舞。作业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成长、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手段之一。教师要从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出发,科学合理设计和布置作业,要坚持“学生为本”,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作业的设计与评价要基于课程标准和课程性质,立足课堂和学生实际,以改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为出发点,作业的设计和编写要精益求精。要坚持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建立尊重学生认知规律、个体差异、循序渐进的科学评价体系。减少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社会各界的努力并非没有成效,只是又出现了问题的新“变体”。比如学校的确减负了,但社会上各类培训班却赚得盆满钵满。孩子的书包越来越沉,说到底里面装的都是教育焦虑。《通知》强调要严格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提出了校外培训机构要依规登记诚信经营、严禁超标培训、严格教师聘用、严禁与升学挂钩、控制培训时间等5方面内容,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的基础上,再次强调对校外培训机构特别是从事学科知识类培训机构的管理,重申严禁给学生“增负”的要求,旨在进一步优化

中小学减负实施方案

中小学减负实施方案 【篇一: 小学减负工作实施方案】 大单小学减负工作活动方案 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我校将认真贯彻《河北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活动的通知》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努力实现“三个还给”(把时间还给孩子、把健康还给孩子、把能力还给孩子)。在教师中积极总结推广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在全校适时推广。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将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细”字上做文章,积极探索精细化管理新路子,抓得严、抓得精,收到“实效”。 为更有效的做好此项工作,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县局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工作要点为依据,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各项管理,全面推进教改,努力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方面出成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二、具体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实现四个转变。 “减负”关键在于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育只为升学服务的目标观,树立教育为提高民族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目标观;转变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质量观,树立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教育质量观;转变只重视知识教育,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和纪律法制教育,树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观;转变只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教育观,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知识学习与智能发展相统一的教学观。减负”应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即“减负”不减质量。如何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

是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减负”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社会各界应该统一认识,协力合作,共同来完成。 (二)自觉从三方面“负重”,努力使学生“减负”。 欲得学生“减负”,教师须得自觉“负重”。一是思想上“负重”,从实施素质教育精神的大局出发,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作为已任,勇挑重担,不负重托;二是在业务提高上“负重”,自我“加压”,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和能力;三是在教学实践上“负重”,一丝不苟,扎扎实实地做好备、教、改、辅等各项工作,以高效、创新的劳动切实为学生松绑,提高教学效益。 1、教师认真编写课时计划,内容包括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训练,板书设计等。教学目的要求要具体明确,重点难点要认真研究处理,做到分散难点,减少坡度。 对重、难点及最基础的内容,要舍得花工夫去钻研,夯实学生基础。 2、全面了解学生知识、技能、智力状况,根据学科、教材内容特点,优选教学方法,正确运用教学原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切实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要落实三要素,即: 面向全体、全面提高、主动发展。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不满堂罐,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做到“三动”,即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写,保证在课堂上留5-8分钟的作业时间。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在合格的基础上培养优秀,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发展个性。 4、严格按课程表上课,不挪上它课,不私自调课,技能科学课一律按要求上足课时,课堂不得挤占他用。 (三)加强xx管理,提高育德效益。 在加强对学生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和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要认真研究新时期青少年思想品

教育部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

教育部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 针对小学生课业负担仍然存在过重现象,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就《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公开征求意见。据了解,该规定从入学、编班、教学、作业等十个方面对小学生减负作出具体规定。对于教育部拟定的小学生减负对策,不少家长表示欢迎,但也有一些教育界人士对其操作性提出了质疑。 1、阳光入学。 各地要在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严格实行免试就近入学,招生不依据任何证书和考级证明。实行信息公开,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利用网站等多种方式向社会公开每所小学和初中的招生计划、范围、程序、时间和结果,积极推行统一的网上报名招生。 2、均衡编班。 按照随机方式对学生和教师实行均衡编班。严禁以各种名目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编班过程要邀请家长、社区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参加,接受各方监督。 3、“零起点”教学。 一年级新生入学后,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从“零起点”开展教学,不得拔高教学要求,不得加快教学进度。 4、不留作业。 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可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积极与家长、社会资源单位联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社会设施,组织参加力所能及的手工劳动、农业劳动。 5、规范考试。 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从四年级开始,除语文、数学、外语每学期可举行1次全校统一考试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统考。每门课每学期测试不超过2次。考试内容严禁超出课程标准。

6、等级评价。 实行“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采取“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等分级评价,多用鼓励性评语,激励学生成长。全面取消百分制,避免分分计较。 7、一科一辅。 教辅材料购买遵循“一科一辅”和家长自愿原则。学校和教师不准向学生推荐、推销或变相推荐、推销任何教辅材料。 8、严禁违规补课。 学校和教师不得在课余时间、寒暑假、双休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公办学校和教师不得组织或参与举办“占坑班”及校外文化课补习。 9、每天锻炼1小时。 按照国家课程方案上好体育课。安排好课间操、眼保健操或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体育锻炼时间。 10、强化督查。 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对减负工作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每学期公布督导报告。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责任追究,对加重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进行问责。

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

《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昨起征求意见——— 小学所有年级都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一二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取消百分制,考试只能用“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教育部拟定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昨天公布,向全社会征求意见,比今年初北京出台的“减负八条规定”更加严格。 《十条规定》对小学招生、编班、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规定。最引人瞩目的规定包括: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利用网站等多种方式向社会公开每所小学和初中的招生计划、范围、程序、时间和结果;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可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一二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考试评价全面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加评语”的方式,采取“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等分级评价。 今年初,北京市教委施行中小学减负8项措施,对小学的规定有:只能在每学期期末举行语数外三科统考,小学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包括电子作业、网页作业),三四年级每天作业总量不超过30分钟,五六年级每天不超过1小时等。而教育部的《十条规定》比北京市更进了一步,要求小学所有年级都不留书面作业,一二三年级干脆不准考试。 记者昨天就《十条规定》采访了部分北京的小学生家长,赞成和反对者各执一词。赞成者认为,小学生本来就不该有很多作业,或用100分和95分来区别所谓的好学生、差学生。反对者认为,完全不留作业的规定不符合现实,“我也不愿意孩子每天晚上写作业到很晚,周末还上辅导班,但如果北京的小升初政策不改,说‘减负’都是白说。”一位小学5年级学生的父亲这样告诉记者。 内存 减负十条规定 阳光入学。各地要在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严格实行免试就近入学,招生不依据任何证书和考级证明。实行信息公开,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利用网站等多种方式向社会公开每所小学和初中的招生计划、范围、程序、时间和结果,积极推行统一的网上报名招生。 均衡编班。按照随机方式对学生和教师实行均衡编班。严禁以各种名目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编班过程要邀请家长、社区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参加,接受各方监督。

《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减负三十条)

--WORD格式--可编辑-- 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 1. 务,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 目标,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 严格依照课标教学。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开齐 规定课程,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得随意提高教 学难度和加快教学进度,杜绝“非零起点”教学。 3.均衡编班配置师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严禁以任何名义设立重点班、快慢班、实验班,规范实施学生随机均衡编班,合理均衡配备师资。 4.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 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 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 分钟,高中也要

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5. 科学合理布置作业。作业难度水平不得超过课标要求,教师不得布置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 6. 坚决控制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学校可组织1 次统一考试,其他年级每学期不超过2 次统一考试。不得在小学组织选拔性或与升 学挂钩的统一考试。 -- --WORD格式--可编辑-- 7.采取等级评价方式。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确定考试内容,命题要符合素质教育导向,不出偏怪考题。考试成绩实行等级评 价,严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排名。 8.限制竞赛评优活动。不得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评优、推优及竞赛活动。 9.合理使用电子产品。规范学生使用电子产品,养成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全面提升信息素养。严禁学生将手机带入 课堂。 10.建立弹性离校制度。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内容,

小学减负工作实施方案

大单小学减负工作活动方案 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我校将认真贯彻《河北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活动的通知>的通知》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努力实现“三个还给”(把时间还给孩子、把健康还给孩子、把能力还给孩子)。在教师中积极总结推广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在全校适时推广。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将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细”字上做文章,积极探索精细化管理新路子,抓得严、抓得精,收到“实效”。 为更有效的做好此项工作,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县局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工作要点为依据,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各项管理,全面推进教改,努力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方面出成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二、具体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实现四个转变。 “减负”关键在于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育只为升学服务的目标观,树立教育为提高民族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目标观;转变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质量观,树立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教育质量观;转变只重视知识教育,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和纪律法制教育,树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观;转变只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教育观,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知识学习与智能发展相统一的教学观。减负”应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即“减负”不减质量。如何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是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减负”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社会各界应该统一认识,协力合作,共同来完成。

2020学生减负工作计划范文(精选5篇汇总)

2020学生减负工作计划范文(精选5篇)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此时此刻需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好的工作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2020学生减负工作计划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生减负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用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指导学校的“减负”工作,增强减负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对照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通知》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减负规定,积极主动地做好各项规定的贯彻落实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具体工作 1、学校和教师均不统一购买或要求学生自购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配套练习外的练习册、习题集、复习辅导资料。 2、教师不自行组织学生定购书刊报纸,订报事宜严格根据上级要求,一律让学生家长自由选择,采用学校帮助代办的方式。 3、学校不占用节假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坚决杜绝有偿家教。对个别学习困难学生课外补习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作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予以落实。 4、学校严格执行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中小学课程计划,不增减课程,不增减课时。开足开好音、体、美等课程。根据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律均衡安排每天在校的作息时间。 5、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保持良好教学秩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6、严格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量,不留家庭作业,每天作业不超过2小时。 7、引导教师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情趣,在教材与生活间搭建一座桥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用而温学,学用互长,增强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8、学校不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奖励教师的主要依据。教师不准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次不得以考试作为判定学生好差的主要依据 学校将切实加强对减负工作的监控,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减负长效机制,强化措施加强监督,确保减负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同时将向学生家长广泛宣传减负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减负工作有关政策和规定,积极营造减负工作的良好氛围,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使减负形成共识和合力。

中小学生减负政策浅析

中小学生减负政策浅析 从建国初至今,随着中国教育的蓬勃发展,中小学生的负担也越来越重。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在教学上追求难、多、延长授课时间、利用双休日补习和将自习时间用于上课,完成学生的学习时间过长,学习难度加大;同时,学生还面临着各式各样的作业,课内课外的各种作业让学生应接不暇,甚至有的不得不熬夜完成作业;各种考试、测验接二连三,为了提高学生能力,学校甚至一月多次考试;众多的复习资料与练习册充斥着学生的书包,让学生的书包重量与日俱增;除此之外,学生还面临着父母为自己额外增加的课外补习班、奥数班、作文班、钢琴班等等。在以上的种种背景下,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国家逐步出台了各种中小学生减负政策,但是在中国素质教育正逐渐追逐功利的潮流里,相关政策的执行也成为一纸空文,中小学生的负担并未减轻。 建国以来,我国政府针对学生日益加重的学习负担问题,也提出过相关政策。 1955年7月,新中国发出第一个“减负令”——《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首次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被提升至国家层面解决。 1988年5月,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内容包括一年级不留作业,控制考试数量,不购买计划外教辅书籍等。 1990年2月,国家教委相关负责人再次重申《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的相关内容,具体包括:除统一审定出版的练习册外,不得组织学生购买和使用其他各种名目的复习材料、习题集等。 2000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首次提出小学生学业评价取消百分制,禁止任何部门团体违规举办小学生竞赛活动,同时要求在已经普及9年制义务教育地区坚决落实小学免试升初中的规定。 2004年6月,教育部提出新形势下减负的“五坚持,五不准”,在重申先前政策基础上再次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一律实行免试就近入学,不准按照考试成绩排队。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从国家层面提出将从制度设计上解决中小学生减负问题。 2013年8月,教育部发布《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严”是本次意见征求稿的突出特点,其内容包含很多“严格执行”“严禁”“必须”等字眼。 我国最新的中小学生减负政策内容如下: 一、阳光入学。各地要在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严格实行免试就近入学,

教育政策(减负)

减负是否“越减越负” 为贯彻第三次全教会精神,在2000年年初,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并召开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工作电视会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积极作出反应,迅速行动,贯彻落实教育部《紧急通知》和“电视会议”精神,而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也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有关“减负”的规定。“减负”工作也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从教育部的发文而言,对众多处于高压学习状态下的同学来说,可以认为是一种福音的传来。似乎可以不再面对更多的题海战术与纷繁复杂的学习班,又或者是每天持续不断地课程安排。呼市六中徐老师在网上也曾公开坦言:“减负”关键要对学生的负担进行正确理解。造成学生负担的原因的确与目前的考试制度有关,但与教学方式和学习内容也有很大关系。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通过减轻课业负担,保证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与此同时,在呼市满族小学上五年级学生马明也正是高压学习下的一位亲历者,他每天都有写不完的作业,除了跟课本的练习题外,还要写一篇作文。每天作业都要写到晚上8、9点,根本没有户外活动的时间。而其母亲吕女士也表示,好学校体现在教学质量上,而好的教学质量体现在升学率上。每年的中考、高考中,各所学校想尽一切办法让上线的学生多一些。所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味要求学生多学习,学校加大作业量,利用课余时间补课等等,这样做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忽略了学生全身心发展的重要性。这样下去,学生好动的天性逐渐泯灭,孩子不再天真活泼,而是成为做题的“工具”。学生只会考试,动手能力下降,进入社会后就出现眼高手低。 当然,听到老师和家长如此言真意切的表达,从心里不免产生又一种肯定之情。然而,作为一个从减负政策中亲身经历的学生而言,我抑或也有更多的话语要表达。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句话自然有它所存在的真理。从我自身而言,虽然是在减负政策下的成长,却不是一个真正享用到政策的人。虽然在学校上课的时间是做了很大的调整,但实际的结果却是把原有课堂调整出来的时间增加到家庭作业中来。把原有的公众补习班调整到私人的补习班。所以,一切似乎没有更多的改变。而产生如此原因究竟是为什么呢,也有以下几种的表现形态(1)象征性执行。象征性执行是指减负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只是被大肆报道宣扬,只做表面文章,没有具体措施,执行只是简单的应付和摆设;或者是表面上得到执行,

《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减负三十条)讲解学习

《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减负三十条)

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1. 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 严格依照课标教学。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规定课程,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得随意提高教学难度和加快教学进度,杜绝“非零起点”教学。 3. 均衡编班配置师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严禁以任何名义设立重点班、快慢班、实验班,规范实施学生随机均衡编班,合理均衡配备师资。 4. 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5. 科学合理布置作业。作业难度水平不得超过课标要求,教师不得布置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 6. 坚决控制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学校可组织1次统一考试,其他年级每学期不超过2次统一考试。不得在小学组织选拔性或与升学挂钩的统一考试。

7. 采取等级评价方式。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确定考试内容,命题要符合素质教育导向,不出偏怪考题。考试成绩实行等级评价,严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排名。 8. 限制竞赛评优活动。不得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评优、推优及竞赛活动。 9. 合理使用电子产品。规范学生使用电子产品,养成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全面提升信息素养。严禁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 10. 建立弹性离校制度。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内容,合理确定学生离校时间。安排学生参与各种兴趣小组或音体美劳活动。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加强帮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指导。严禁将课后服务变为集体教学或集体补课。 11.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课前主动预习,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不懂就问,课后主动复习巩固,学习时精力集中、提高效率,不做“刷题机器”。鼓励同学间互帮互助、共同成长。12. 指导学生实践锻炼。组织学生参加文体活动,培养运动兴趣,确保每天锻炼1小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安排在户外。教育学生坐立行读写姿势正确,认真做好广播操和眼保健操。加强劳动生活技能教育,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乐于科学探索,热心志愿公益服务。

教育部为学生减负明确提出禁止令

教育部为学生减负明确提出禁止令 针对当前教育领域存在的一些违背规律、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问题,教育部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坚决纠正各种随意侵占学生休息时间、加深课程难度、增减课程和课时等做法。这是记者从教育部17日在济南召开的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 现场经验交流会上了解到的。 针对当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状,教育部要求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按照不同学段和年级、走读生和寄宿生的实际需要,对学生休息时间、在校学习(包括自习)时间、体育锻炼时间、在校活动内容和家庭作业等方面作出科学合理安排和严格规定。坚决纠正各种随意侵占学生休息时间的做法,依法保障学生的休息权利。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坚决纠正任何违背教育规律、随意加深课程难度、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的做法。学校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方案,严格遵循教育规律,不随意提高教学难度,不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违教育规律的竞赛和不当竞争,不利用寒暑假、双休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组织学生上课或集体补课。不挤占体育课、艺术课、社会实践等教学时间,切实保障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此外,教育部要求严格规范考试科目与次数,逐步完善教育评

价办法。坚决制止随意组织学校参加各种统考、联考或其他竞赛、考级等现象。学校考试命题要科学合理,考试内容要符合课程方案的基本要求,不得随意提升考试难度,增加考试次数。积极探索以完成本学段国家规定教育目标为基本标准,以学业水平测试和学生综合素质等为主要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不以升学率对学校排队,不单纯以考试成绩对学生排名,制止对高考成绩的各种炒作。 教育部同时要求,在规范办学行为方面加强省级统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地(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建立和完善对其教育工作的科学考核评价制度,坚决禁止任何部门下达升学指标和单纯用升学率评价教育工作,形成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机制。

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不留作业变为减少作业

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不留作业变为减少作业8月22日至8月29日,教育部公布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 定》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小学生家长的目光。昨日,教育部在整理了第一轮征求意见的结果后,对“减负十条令”做了适当修改,即日起至9月18日开始进行第二轮征求意见。 记者对比发现,和第一次公布的意见稿相比,这一次的意见稿改动较大的主要是有关“作业”和“考试”的两部分内容。 据了解,减负十条规定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后,公众通过电子邮件、传真、信件方式专门提出的意见建议为5956件,不少人士还通过媒体、网络反映意见建议。 在收到的意见建议中, 51.9%的公众对减负十条规定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另外有48.1%的公众分析了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表达了对减负工作的期盼。 石景山区金顶街第二小学校长陈凤云说,教育部出台“减负十条令”后,学校也感到很纠结。一方面学校认同国家的政策引导;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当中,如果小学全面不留家庭作业,全部在课堂上完

成,这又是在有限的课时内很难完成的任务。相较于第一稿的意见而言,她认为第二稿的调整内容更加符合实际。 减负十条变化 作业 第一稿 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可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 第二稿 减少作业,一至三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四至六年级要将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1小时之内。 考试 第一稿 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从四年级开始,除语文、数学、外语每学期可举行1次全校统一考试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统考。

第二稿 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从四年级开始,除语文、数学每学期可举行1次全校统一考试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统考。每门课每学期测试不超过2次。考试内容不超出课程标准。教育质量监测不公布学生成绩与排名 教育部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再次征求意见,将反对声最大的“小学不留作业”修改为“四到六年级有少量作业,一—三年级不得有任何科目的统考,外语将不再统考”。修改后的减负十规能否令学生和家长满意?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大部分家长对教育部听取民意的态度表示赞赏,但仍有困惑。 小学英语不统考 家长有叫好也有担心 在第一轮征求意见稿中,“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引发热议,在第二稿中,该表述被隐去。而“四年级开始,除语文、数学每学期可举行1次全校统一考试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统考”的规定成为公众关注热点。

学生减负措施

学校减负措施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和省、市教育部门关于“减负”工作的精神,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有效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教师的基本素质,实施科学施教,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特制定“减负”工作实施措施:二、具体措施: (一)健全制度,落实“减负”责任 1.实行减负工作责任制,明确校长为“减负”工作第一负责人,层层签订责任书,把“减负”工作具体落实到有关部门、教师。2.学校对“减负”工作定期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存入资料档案,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到教师量化管理考核之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对严重违规的教师追究相关的责任。 3.通过家长会、学生座谈会等,定期听取家长、学生对“减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学校实际按规定进行整改。 4.建立通报制度,设立“减负”举报电话(29858449 )。(二)严格管理,减轻学生负担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规定课程,开足规定课时,严禁教师私自调课。 2.严格控制学生作息时间。小学生在校集体活动时间不超过6小时,初中生不超过7个小时。晚间、双休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不上课。学生每天集体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 3.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一二年级尽量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控制在四十分钟内,五六年级控制在一小时以内,初中生控制在一个半小时以内。提倡布置活动性、实践性家庭作业。 4.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和考试难度。除参加市教研室统一组织的调研考试和统考和学校组织的期中期末教学反馈检测外,不得自行进行考

试(小学部每学期只组织一次质量检测)。提倡对学生进行多元性和过程性学业评价。 5.严格考试分数管理。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分制,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取消留级的规定,教师不得排名公布学生的学业成绩,学校不得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6.严格教辅资料的征订工作的管理。严禁教师私自给学生征订教辅材料,学校不向学生推销上级规定之外的教辅材料。 7.严格控制中小学学科竞赛。不组织和参加未经上级部门批准的各种竞赛活动。 8.严格执行收费标准。规范收费行为,杜绝搭车收费,适当减免一些家庭困难学生的部分学习费用。 (三)强化要求,提升教师素质 1.全体教师必须明确减负的重大意义,从思想上认识到:不但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还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 2.教师每学期要有工作计划、教学计划、工作总结等材料,内容具体,切实可行。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3.教师要认真学习洋思经验,提前备好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做到“学生减负,教师不减质”。切不可因自身的原因,搞课堂不足,课外补。 4.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和质量观。爱护每一个学生,禁止歧视、讽刺、挖苦学生,杜绝把增加作业量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 5.教师必须按时授课,不拖堂,不得占用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6.任何老师不得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在家庭或社会办任何形式的补习班、辅导班,加重学生负担,更不得收费上课、有偿补课。 7.教师布置作业要做到“四精四必”,批改及时,无漏批错改,改写字迹工整,符号准确规范,作业量不超出规定。

减负三十条原文

减负三十条原文 一、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1.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严格依照课标教学。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规定课程,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得随意提高教学难度和加快教学进度,杜绝“非零起点”教学。 3.均衡编班配置师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严禁以任何名义设立重点班、快慢班、实验班,规范实施学生随机均衡编班,合理均衡配备师资。 4.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5.科学合理布置作业。作业难度水平不得超过课标要求,教师不得布置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 6.坚决控制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学校可组织1次统一考试,其他年级每学期不超过2次统一考试。不得在小学组织选拔性或与升学挂钩的统一考试。 7.采取等级评价方式。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确定考试内容,命题要符合素质教育导向,不出偏怪考题。考试成绩实行等级评价,严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排名。 8.限制竞赛评优活动。不得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评优、推优及竞赛活动。 9.合理使用电子产品。规范学生使用电子产品,养成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全面提升信息素养。严禁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 10.建立弹性离校制度。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内容,合理确定学生离校时间。安排学生参与各种兴趣小组或音体美劳活动。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加强帮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指导。严禁将课后服务变为集体教学或集体补课。

教育部给学生减负这次要“动真格”

教育部给学生减负这次要“动真格” 如果要问当今中国教育界最受社会关注、最能引起社会反响的问题是什么,相信许多人??不约而同地说:“减负”。的确,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已成了社会上一个很沉重的话题。早在1955年教育部就已给学生的减负发过文;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又提到:“学生负担太重是不好的,今后仍然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纠正。”2000年被视为教育的减负年,1月8日,教育部向全国各地中小学发出了《关于在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这是教育部门就中小学减负问题发布的第49道金牌令,减负也因此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 近期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公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学生减负”也被列入其中,明确建立学业负担监测机制,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学业负担如何有效监测?如何让减负政策落到实处?国家层面已经先后发布了多个“减负令”,但这些问题依然被社会期待。那么,“减负困局”到底如何破解?怎样才能真正为学生减负?多地发学生“减负礼包”

自1月1日起,长沙市教育局发布《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六项规定(试行)》正式实施,措施包括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不得早于8时30分,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含自习)不超过6小时,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阳光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等。根据报道,今年新学期,长沙很多学校也相继推出各自的减负新政,诸如每周一为“无书面作业日”,每周五下午为“无书包日”等。 新学期,沈阳市中小学生也迎来了减负新政,2017年底,沈阳出台了被称为“最严减负令”的20条减负规定,措施细致到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中高年级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初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1.5小时之内等。此外,沈阳还规定,教师不得用考试分数对学生进行排名和编排座位,严禁将全班学科成绩及名次发至家长微信群、QQ群等公共平台,等等,详细列出多项硬招给学生“减压”。 早上起太早、睡眠时间不足、家庭作业太多、不能好好吃早餐……这些困扰不少学生的“难题”在近期迎来了新的解决之道。除以上几个地方之外,浙江和黑龙江也都在近期明确规定,中小学生早晨到校时间往后推迟,黑龙江还对课后作业量做出了要求,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黑龙江规定,从3月1日新学期开学起,全省小学生、初中生早晨到校时间不得早于8:00,高中生早晨到校时间

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

《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 1、入学政策 1.2 作业规定 1.3 考试要求 1.4 补课现象 1.5 其它要求 2、主要目的 3、规定细则 3.1 阳光入学 3.2 均衡编班3.3 “零起点”教学 3.4 不留作业具体内容入学政策 “十条规定”要求各地要严格实行免试就近入学,招生不依据任何证书和考级证明,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利用网站等多种方式向社会公开每所小学和初中的招生计划、范围、程序、时间和结果,积极推行统一的网上报名招生;同时,要对学生和老师进行随机均衡编班。严禁以各种名目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编班过程要邀请家长、社区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参加,接受各方监督。 作业规定 “十条规定”对于作业量也作出了严格的要求,小学阶段不能留书面作业,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社会设施,组织参加力所能及的手工劳动、农业劳动;同时指出,一年级新生入学后,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从“零起点”开展教学,不得拔高教学要求,不得加快教学进度。 考试要求 对于考试,“十条规定”要求,小学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从四年级开始,除语文、数学、外语每学期可举行1次全校统一考试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统考。每门课每学期测试不超过两次。考试内容严禁超出课程标准;同时实行“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采取“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等分级评价,多用鼓励性评语,激励学生成长。全面取消百分制,避免分分计较。 [1]补课现象 对于违规补课现象,“十条规定”要求学校和教师不得在课余时间、寒暑假、双休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公办学校和教师不得组织或参与举办“占坑班”及校外文化课补习;对于教辅材料的购买要遵循“一科一辅”和家长自愿的原则,学校和教师不准向学生推荐、推销或变相推荐、推销任何教辅材料。 其它要求 另外,“十条规定”还要求学校按照国家课程方案上好体育课。安排好课间操、眼保健操或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对减负工作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每学期公布督导报告。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责任追究,对加重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进行问责。 2主要目的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指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就是要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对减负工作的意见建议,集思广益,切实把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减下来,避免出现“学校减负,社会增负”、“教师减负,家长增负”的现象。

减负因何越减越负

减负因何越减越负 摘要减负政策从提倡到实施已持续多年,虽然不少相关的政策制定并执行了,但减负实施的效果如何?减负因何越减越负?本文从认识论的角度对减负政策及减负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的相关过程进行分析,揭示减负越减越负的原因,以期提供借鉴。 关键词减负政策识论分析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以及各方面人士多次呼吁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仅在1985年至2000年期间,中央下达49次“减负令”,近年来教育部也在不断强调“减负”,2009年1月5日,温家宝总理题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文章在各大媒体刊登,文章突出强调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意义,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作为重要议题之一,将减负话题再次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减负之风愈刮愈猛,那减负的效果如何呢?不少中学生在减负后感到放松的同时却萌生了一种焦虑的情绪,他们更多的是为自己今后的发展而感到焦虑,甚至有些学生主动要求上自习,补习功课;大部分家长对此是持怀疑态度,“减负了孩子将来考不上好高中,上不了大学怎么办?”为此,明则减负,实则家长东奔西走为孩子买辅导用书,给孩子额外加大作业量;从学校教师来看,自习取消了,却旁敲侧击告诫孩子该复习什么课本,该购买什么辅导书,却是另外一种做法。最终的结果是:减负越减越负,家长不领情,忧心忡忡,孩子的负担越减越沉重,学生减负令屡屡成空文。 减负为何越减越负?笔者将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减负政策,对减负政策的执行过程,即各群体的理性思维的角度来看减负政策。 一、从沟通理性分析减负政策的制定 首先我们必须从减负政策的制定入手,减负政策的制定是“策略行动”还是“沟通行动”,显然减负政策的制定是一项多方利益群体会涉入其中的沟通行动,沟通工作做不好就势必会影响到政策的执行。社会世界对于沟通者们而言,是主体与主体的交互主观的世界。行动者们通过沟通以达成一致的理解,来协调他们的计划。笔者认为,在减负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涉及政策制定者教育部门,政策执行对象中小学生群体,政策利益相关者学生家长、学校、教师等等。因此,这些利益群体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达成一致的理解才能更好地执行政策。 沟通理性认为,言说者和听者沟通必须有正当、认可的规范,是沟通得以有效;言说者必须真诚地表达他们的意向,使得听者能够相信他所说的话。而对于这项政策,学生及学生家长、学校及教师、教育部门及政策制定者对此抱有的却是不同的看法,即他们对减负政策的认识没有达成共识,设想对一项政策首先执

《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减负三十条)知识讲解

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1. 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 严格依照课标教学。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规定课程,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得随意提高教学难度和加快教学进度,杜绝“非零起点”教学。 3. 均衡编班配置师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严禁以任何名义设立重点班、快慢班、实验班,规范实施学生随机均衡编班,合理均衡配备师资。 4. 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5. 科学合理布置作业。作业难度水平不得超过课标要求,教师不得布置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 6. 坚决控制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学校可组织1次统一考试,其他年级每学期不超过2次统一考试。不得在小学组织选拔性或与升学挂钩的统一考试。

7. 采取等级评价方式。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确定考试内容,命题要符合素质教育导向,不出偏怪考题。考试成绩实行等级评价,严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排名。 8. 限制竞赛评优活动。不得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评优、推优及竞赛活动。 9. 合理使用电子产品。规范学生使用电子产品,养成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全面提升信息素养。严禁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 10. 建立弹性离校制度。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内容,合理确定学生离校时间。安排学生参与各种兴趣小组或音体美劳活动。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加强帮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指导。严禁将课后服务变为集体教学或集体补课。 11.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课前主动预习,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不懂就问,课后主动复习巩固,学习时精力集中、提高效率,不做“刷题机器”。鼓励同学间互帮互助、共同成长。 12. 指导学生实践锻炼。组织学生参加文体活动,培养运动兴趣,确保每天锻炼1小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安排在户外。教育学生坐立行读写姿势正确,认真做好广播操和眼保健操。加强劳动生活技能教育,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乐于科学探索,热心志愿公益服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