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塌方原因分析

1塌方原因分析

1塌方原因分析
1塌方原因分析

1塌方原因分析

隧道开挖时,因土压等作用和地层出现临空面后的应力调整,在软弱围岩内产生裂缝或破坏,或者是由于围岩内已有的层理和节理等松弛、剥离使岩石和泥砂等发生大量塌落的现象,称之为塌方。它是和剥落相类似的现象但塌落的规模比剥落大。塌方过程大致为:开挖一围岩塑性变形一支护过大变形一支护局部破坏一支护与围岩破坏失稳一塌方。隧道开挖时、开挖后、施工支护后甚至在衬砌之后,都可能发生隧道塌方。

1.1 不艮地质

隧道穿过断层及其破碎带,或在薄层岩体的小曲褶、错动发育地段,一经开挖,潜在应力释放快、围岩失稳,小则引起围岩掉块、塌落,大则引起塌方。当通过各种堆积体时,由于结构松散颗粒间无胶结或胶结差,开挖后多引起坍塌。

1.2地形、地貌因素

1隧道穿越地层覆盖过薄地段;

2隧道穿越地表水源如水塘、水库、沟槽、冲沟等地段;

3隧道穿过地面建筑物,而且埋深浅如城市地铁隧道,城市过街隧道等;

4影响隧道洞口安全与隧道洞身稳定的不良地质和特殊地层崩坍、错落、岩堆、滑坡、人为坑洞、泥石流、断层、流砂、膨胀岩、岩溶、岩爆等。这些都是常常引发塌方的地质条件。

1.3地下水因素

水是造成塌方的重要原因之一。地下水的软化、浸泡、冲蚀、溶解等作用加剧岩体的失稳和塌落。岩层软硬相问或有软弱夹层的岩体,在地下水的作用下,软弱面的强度大为降低,因而发生滑塌。

1.4采用施工方法和措施不当

施工中经常存在:施工方法与地质条件不相适应,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没有及时改变施工方法;施工支护不及时;地层暴露过久,引起围岩松动、风化;忽

略了围岩的变形规律,围岩的变形同时具有连续变形和突然变形的特征。当开挖距离小于d(d为隧道开挖宽度)时,围岩两端由于受到二次衬砌砼和开挖掌子面支撑的约束作用,连续变形很小,主要是爆破后的受震动影响的突然变形,而且在这个距离范围内由于衬砌和开挖面支承的“空间效应”的影响,即使初期支护抗力不足围岩滑移力亦不致于失稳,当这个距离为1.5~3d时,“空间效应”的影响完全消失,初期支护抗力小于滑移力的问题即刻暴露出来,围岩急剧变形,极易引起塌方的发生。

1.5施工工艺及操作欠规范

工程质量不合格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工艺操作不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施工管理不到位,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不强也是造成塌方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常发生的施工质量问题有锚杆长度不足、锚杆砂浆不饱满或强度尤其早期强度不足、喷砼强度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钢支撑未完全由喷射砼包围密实或钢支撑与围岩之间存在空隙及钢支撑未置于稳定坚固的基础上等。以上质量问题直接造成支护抗力未达到设计要求或围岩未粘结紧密使无弯矩结构产生

1.6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

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是施工的重要环节。地质预报工作应在隧道开工后不间断进行。在隧道施工中,监控量测必须按施工方案及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中往往因监控量测不到位,布点、控制等不准确或不符合要求,对施工起不到指导作用,造成边墙、拱顶塌方。

1.7管理

隧道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施工监控等至关重要。多数隧道施工往往因为操作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检查不到位、现场施工控制力度不强等等因素,造成施工安全事故。

1.8其他原因

1)隧道设计方面的原因:地质调查不细,设计支护方法不适合围岩,支护设计强

度、刚度不够。

2)施工方法、施工顺序和施工技术、工艺方面的因素:不适合围岩的施工方法与施工顺序、不恰当的施工技术与不良的操作都有可能引起隧道塌方。

2塌方处理方案

一般的处理原则是先加固,防扩展,后处理的原则,要求处理塌方宁早勿迟宁强勿弱。实践证实塌方发生后在一段时问内就会趋于稳定,形成自然拱,而然拱的高度、宽度与普氏平衡拱理论计算结果基本相符,以普氏平衡拱理论和“新奥法”原理为依据来指导塌方处理,经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对一般塌方可直接进行塌体处理,而对塌体破碎松散、影响范围大的塌方一般分为初期处理与塌体处理两部分。

2.1 初期处理

初期处理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塌体的继续发展,一般分步采取如下措施:

1封闭塌体,加固塌体后方。普氏平衡拱理论在塌方处理中的重要性在于:表明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塌方高度与开挖宽度成正比,即只要开挖宽度不变,就不会有新的坍塌,应用其塌方高度计算公式计算塌方高度的目的在于,初步判断目前塌方高度是否已达到对应目前宽度的理论计算值,进而判断塌方是否已趋于稳定。由于围岩并不象普氏理论假设的那样为均质,所以,实际塌方轮廓也不是理想的抛物线形。在定性做出塌方稳定的判断后,也不能排除个别小石块的松动吊落的可能。因此,就有应用“新奥法”原理处理塌方的另一重要步骤:及时对塌穴作喷混凝土处理,此步骤的重要性不在于喷混凝土本身强对塌穴的支护作用,而在于形成平衡拱的围岩本身具有一定自稳能力,但由于围岩的不均质,可能有小石块松动掉落,进而引发较大的坍塌,而喷混凝土附着在围岩表面上,围岩变形就会及时反映在喷混凝土表面上,为准确判断围岩稳定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在塌方后方5 m一 10 m范围内采用钢支撑及小导管注浆进行加固。

2如塌方塌至地表,则应对塌方漏斗地表进行截水,必要时搭遮雨棚以防地表

水灌人塌体内。待洞内处理完毕后,采用土石夯填要略高出原地面,待填土下沉稳定后,用M7.5浆砌片石铺砌。

3在塌体后方5 m~10 m范围内施作二次模筑衬砌中,较稳妥地巩固后方,并及时施工仰拱,使之形成完整的支护体系,以阻止围岩继续变形坍塌。

2.2塌体处理

塌体处理一般是在初期处理完毕后或塌方暂时达到自稳时进行。常用的方法有管棚法、小导管注浆法、三台阶开挖法、二次衬砌加强法及回填法等,并在处理过程中加强监控量测工作,用量测信息动态指导施工。

1三台阶开挖法。“新奥法”原理要求软岩地段或塌方段施工始终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紧衬砌”的原则。三台阶开挖法,开挖台阶长度为3 m~5 m,以人工风镐配合挖掘机为主,辅助微弱爆破,出碴采用挖掘机或装载机装,自卸汽车运输;每循环进尺为一榻拱架间距,这样就能在不扰动围岩的情况下安全顺利地通过塌方体。

2二次衬砌加强及回填法。因为塌方段衬砌荷载比在未塌前增大,所以衬砌要加强,加强衬砌应优先考虑采用提高混凝土标号和在衬砌内加钢筋或型钢或钢轨,以及进一步采取加固稳定塌穴以减小衬砌荷载等措施。

3塌方的处理依据

塌方的处理必须建立在对塌方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塌方处理方案的制定如同斗方案的制定,如果方案不当或失败,不但导致更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可能造人员伤亡,故一般的处理原则是先巩固后方,防止塌方扩大.然后以安全的后方为依托或掩护再向前进行处理塌方。经验认为塌方发生后在一定时间内就会趋于稳定,形成自然拱,而自然拱的高度、宽度与普氏平衡拱理论计算结果基本相符。

3.1普氏平衡拱理论

前苏联学者M·M普洛托雅克诺夫(简称普氏)以松散理论为基础,认为在松

散介质中开挖隧道后,隧道上方将形成抛物线的平衡拱,平衡拱高度h为:h—b /fm 式中:平衡拱的半跨度,m;fm一一岩石坚固性系数,土层:fm—tan ;岩石:f =R/10;土的摩擦角; R——岩石的抗压极限强度,MPa;取值应考虑岩石天然层理、裂隙及节理的影响。在隧道侧壁稳定时,即拱部塌方时,平衡拱宽度就是开挖宽度,即b—b|当侧壁不稳定时,平衡拱宽度为b=b|+H ·tan(45。-~/2) 式中:H ——隧道净高,m; b|一一隧道净宽之半。

3.2塌方稳定分析及处理

对塌方后的稳定情况能否作出正确的判断是制定处理方案的关键,否则,不是冒险就是加大投入。一般情况下塌方发生后 1~2d就基本稳定,除个别掉小块外,不再有大的坍塌,这时可根据工程地质资料及试验结果,确定岩石坚固性系数,再根据开挖情况,即可按平衡拱公式确定塌方高度,与现场对照,如果计算与实际基本相符,则说明塌方已经基本稳定,否则就要慎重对待。经过平衡拱稳定分析,确定塌方稳定后,即可着手进行处理,

第一关键步骤就是对塌穴进行喷射砼处理,喷砼后,即使塌穴有危石或个别坍塌亦会及时发现,喷射砼在围岩面形成一保护层,亦是判断塌方稳定与否的最有效、最直接的参照或依据。之后即可出渣,出渣范围依据即将准备衬砌的范围确定,为了安全,不宜太长,边出渣边对侧壁进行支护。塌方段的永久支护结构及施工顺序的确定是最后一个关键,通常塌方段的支护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回填、护拱、衬砌,直观上施作护拱然后在护拱保护下施作衬砌是安全的,而实质上施作护拱本身就极为困难而且危险极大。实践证明先施作衬砌,然后施作护拱及回填是既安全又经济的办法,但这种方法有一个前提,就是开挖宽度不再扩大(极个别除外),衬砌的加强可采取增加钢轨或型钢及提高砼标号的方法来实现。衬砌浇筑后,平衡拱的拱脚就受到约束,塌方就更进一步稳定了,往后的施工更安全了。

4隧道施工预防坍塌方措施

4.1坍塌前征兆

围岩的变形破坏,失稳坍方,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量变的过程中,必然会在围岩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及岩石力学上反应出一些征兆。因此,根据这些征兆来预测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地质预报,从而保证施工的安全,防治隧道坍塌方。围岩的变形破坏,失稳坍方,有以下一些征兆。

1.遇特殊和不良地质条件,如断层及其破碎带、滑动层、溶洞、陷穴、古河槽、堆积体、流沙、淤泥、地下水、松散地层等稳定性差的围岩。

2.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如干燥的围岩突然出水,地下水突然增多,涌水量增大,水质由清变浊(地下水将断层泥带走)等都是即将发生坍方的前兆。

3.开挖面上有可能不稳定块体出露,尤其是小断(夹)层或其它软弱结构面和围岩的节理裂缝构造可能不稳定块体的出露处,往往是局部围岩坍方的部位。

4.拱顶不断掉下小石块,甚至较大的石块相继掉落,预示着围岩即将发生坍方。

5.岩石裂缝旁出现岩粉或洞内无故发现有岩粉飞扬时,也说明可能即将发生坍方。

6.围岩发生裂缝,并逐步扩大,很可能要发生坍方。

7.支护受力(敲击发声清脆有力,拱架接头挤偏或压劈等)变形甚至发出声响时,说明围岩压力增大,有坍塌的可能。

8.喷射砼出现大量的明显裂纹,亦说明围岩压力增大,有可能出现失稳坍方。

9.围岩或隧道支护,拱脚附近的水平收敛率大于0.2mm/d,或拱顶下沉量大于0.1mm/d,并继续增大时,说明围岩仍在发生变形,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4.2隧道坍塌方预防措施

1.地质预报措施

根据本工程区域地质资料,结合现场实际考察分析结果,巴家山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方案拟采用以地质分析法为主,以超前水平钻孔或超长炮孔验证相结合,对重要的地质界面、断层或物探异常段可采用TSP203地质探测仪或地质雷达进行探测超前地质预报。项目队隧道施工地质预报工作应严格按项目队隧道施工地质预报方案实施,做好隧道施工地质工作,尤其是超前地质预测预报,为正

确地选择断面大小、衬砌类型、施工方法、支护设计提供依据,指导施工。

2. 围岩监控量测及洞内观察

现场监控量测,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围岩和支护系统的稳定状态进行监测,为喷锚支护和二次砼衬砌的参数调整提供依据,把量测的数据经整理和分析得到信息及时反馈到设计和施工中,进一步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以达到安全、经济、快速施工的目的,围岩量测是施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施工安全和质量的保障。

(1)现场监控量测的作用

A、了解围岩,支护变形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和修正支护参数,保证围岩稳定和施工安全;

B、提供判断围岩和支护系统基本稳定依据,确定二次砼衬砌施作时间;

C、依据量测资料采取相应措施,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

D、积累量测数据资料,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⑵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及量测方法

①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项目选择

具体量测项目的选择应该遵循“满足安全、经济适用、方便操作”的原则进行。根据围岩条件、隧道工程规模、支护类型和施工方法等来选择测试项目。必测项目在客运专线隧道施工时必须进行;选测项目应根据工程规模、地质条件、隧道埋深、开挖方法及其它特殊要求,有选择地进行。

②量测测点的要求严格按隧道施工工艺要求执行。

1隧道开挖后,立即进行工程地质状况的观察,内容包括:工作面附近围岩岩性,断层破碎带,变质带及岩石种类的观察;节理发育程度,接触面充填物的性质,开挖面稳定状态的观察;开挖面有无松散坍塌剥落现象,有无地下水等观察。以上观察内容均需做好记录。

2初期支护完成后,对初期支护的状况进行观察,内容包括支护锚杆是否被拉曲,喷层是否产生裂缝,剥离和剪切破坏,钢支撑有无被压曲现象等。洞外观

察包括对洞口地表情况,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的稳定以及地表水渗透等的观察。

①工程地质与支护状况观察

隧道开挖工作面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观察和描述,是确定围岩设计情况是否和实际相符,判断围岩稳定性和预测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条件;开挖工作面附近初期支护状况的观察和裂缝描述,对于直接判断围岩的稳定性和支护参数的检验也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将该两项观察定为各类围岩都应采用的第一项必测项目。观察并描述隧道围岩地质、地下水情况、衬砌支护情况等。

②洞内工程地质与支护状况观察

a. 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包括围岩岩性、岩质、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方向、有无松散坍塌、剥落掉块现象、有无渗漏水等;

b. 在节理、裂隙发育的镶嵌状、块状脆性硬岩地段应重视观察围岩的节理、裂隙走向及发育程度,对易引起坍塌的岩块及时进行锚杆支护或喷射混凝土封闭;

c. 对已施工地段的观察每天至少应进行一次,主要观察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和二次衬砌等的工作状态

d. 如喷层是否产生裂缝、剥离和剪切破坏、格栅支撑是否压屈。

e. 洞外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和洞身埋置深度较浅地段,其观察内容应包括地表开裂、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透情况等。

f. 常用观测手段:目测,或借助地质锤、地质罗盘、相机、手电筒等工具。

③拱顶下沉、周边位移及收敛、底板隆起(软弱围岩)

各级围岩均应进行拱顶下沉、周边位移及收敛量测,软弱围岩也必须进行底板隆起量测,且原则上三者布设在同一断面内。断面布设的间距、点的埋设方式、浅埋隧道(隧道浅埋段)地表下沉量测严格按照隧道施工工艺、规范要求执行。

4.4报告和报警制度提交

1所有监测数据均输入计算机,用专门程序进行计算处理,每周出周报,每月出月报,必要时出专门分析简报。

2监测技术负责人参加工程现场会,汇报最近一段时期的监测情况,分析数

据变化的趋势。

5防坍塌施工措施

5.1开工前准备工作

1制定周密的施工组织方案。施工方案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充分考虑隧道开挖工程施工的安全,制定合理的施工措施,防止隧道开挖坍塌方。

2安全防护措施配置应齐全。隧道施工所需的各项安全防护材料、设备、机械器具等应在开工前配置齐全,并定期检查,确保使用状态良好。

3班前教育。开工前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班前教育,提高作业人员对防坍塌方等事故的意识,作好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等。

5.2洞口明洞施工防坍塌措施

作好洞口防护措施及防排水措施,避开雨季施工,预防洞口滑坡、坠石等造成坍塌方事故。

5.3洞身施工防坍塌措施

1复杂地层一般遵循“先预报、多分部、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洞身施工时,应根据实际地质情况,本着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合理的施工措施,严格按施工工艺、施工程序施工。

2隧道施工应选择有隧道施工经验的人员带班,带班人员应随时观察洞内掌子面、仰拱及侧墙围岩稳定情况,掌子面岩层变化情况等,为隧道地质预报人员及监控量测人员提供第一手资料。如遇掌子面岩层变化或洞内围岩有异常变化、涌水、突泥等现象,应及时上报,经专业技术人员确认,采取合理措施后,方能继续施工。

①隧道施工掌子面防坍塌方措施

掌子面的稳定是施工的前提条件,对于粘聚力小的土砂围岩,应选用辅助施工方法,如超前支护、开挖面喷射混凝土和安设锚杆等。隧道施工掌子面防坍塌方,应根据隧道地质预报情况,结合开挖断面前方掌子面实际地质情况,严格按

照隧道施工方案,采取有效合理的超前支护、预加固措施。对本标段不良地质地段如有断层破碎带和浅埋强风化地段,施工时容易发生坍方和涌水,易造成坍塌,因此要予以重视.。施工中应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措施。施工中严格控制各开挖分部循环进尺,开挖和支护工序必须衔接紧密,以减少围岩变形。

A、在接近断层及接触带时,加强地质预报,结合管棚、小导管、炮眼钻进及岩性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定开挖前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围岩松动情况及围岩类别,提出合理性施工方案建议。

B、超前支护:施工方法主要有超前大管棚、超前小导管预注浆等几种施工方法,必要时利用钢拱架和超前导管注浆防护等。

C、减少循环进尺,采用无爆开挖或松动放炮,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一旦发现围岩有坍塌征兆,应采用人工配风镐开挖施工,减少对土体的扰动;洞内配备足够的装土草袋、木料、方木,一旦发现掌子面坍塌,立即土封堵支顶,并喷射混凝土封闭掌子面,插打压浆导管压浆防止坍塌和减少地面沉降。

D、及时支护,做到随挖随护。

E、加强施工组织管理,严格施工工序,并组织好物资供应工作。

F、松散地层施工:松散地层的特点是稳定性差,结构松散,若有地下水时施工中极易发生坍塌。若遇这种地层,主要是应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施工中可采用先护后挖,密闭支撑,边挖边封闭的办法,以防止坍塌。

G、溶洞处理:在岩溶发育地段进行隧道开挖,施工时若遇溶洞,应采用超前探测钻孔对溶洞发育规律进行探测预报,根据探测结果,采取相应的处治措施。

②隧道施工拱顶、边墙防坍塌方措施

A、加强施工量测,及时反馈信息.

B、如遇到监控数据发生变化,或地质条件突变时(如遇到岩体破碎软弱、地下潜水较大时),要及时修改支护参数,加强超前支护。

C、严格控制放炮药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隧道一旦出现塌方迹象时,必须尽快制定临时处理方法,短进尺,慢进尺,为防止拱顶和边墙处土体坍塌, 在上半

断面初期支护稳定的条件下,开始开挖下半断面以防止拱架及围岩变形与下沉,必要时采用地表锚钉法、插板法、注浆封堵等。开挖支护力求快速,初期支护快速成环,尽早封闭,支护达到一定的强度时,再进行下一环施工,一旦发生坍塌,立即组织精干队伍抓紧进行处理,防止塌方蔓延、扩大。

D、作好隧道洞内外的防排水。在施工中,特别注意洞内外地表、地下水的变化,主要采取防、排、堵、截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久雨暴雨时节应注意观察含水量的变化。必须提前做好防排水和防止塌方的一切准备。只要发现岩体有潜水、渗水等现象,就要抓紧采取防排措施,或强化支护,以确保隧道顺利通过不良地带。

E、严把质量关。进入隧洞内的衬砌、支护等加固材料必须保证质量,按施工工艺施工,保证临时及永久工程质量,防止因偷工减料、材料质量等问题造成人为事故。

5.4其它管理控制措施

1隧道施工危险源很多,其中隧道坍方处理是一项艰难而复杂的作业,处理方法也很多,需根据塌方的规模、部位、具体情况而确定。施工中应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各项监管力度,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①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活动。立足强化全员安全意识,着力促使施工一线作业班组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意识,规范作业行为。

②成立安全生产检查机构。定期对隧道施工进行彻底的检查,防止隧道施工中不良地质点坍塌,瓦斯事故,预防隧道施工中突水突泥等,进一步完善安全责任制,提高制度的有效性和操作性。

③加大施工现场控制力度。加强技术管理,优化施工方案,落实作业监控,以技术手段保证安全。对劳务人员实施一体化管理,严禁无正式职工带班自行施工,凡是违规盲干的坚决清退出场。

④持续开展各项安全活动。

⑤坚决兑现重奖重罚制度。凡是违反施工要求,不服从指挥产生安全隐患或造成

影响和后果的,坚决据情进行处罚处理,决不姑息。

6事故后的恢复与程序

1对事故现场经过应急救援预案实施后,引起事故的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消除;所有现场人员、设备、物资均得到清点;不存在其它影响应急救援预案终止的因素;应急总指挥认为事故的发展状态必须终止的;应急总指挥下达应急终止令。

2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终止后,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妥善保护事故现场和物证,对事故过程中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做收集统计、归纳、形成文件,为进一步处理事故的工作提供资料。对应急预案在事故发生实施的全过程,认真科学地做出总结,完善预案中的不足和缺陷,为今后的预案建立、制订提供经验和完善的依据。并按照规定及时向项目经理部提交事故报告。项目队依据劳动奖罚制度,对事故过程中的功过人员进行奖罚,尽快组织恢复正常的生产和工作。并将事故报告审核处置后报地方上级主管部门和总公司安质部。

7总结

1由于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在开挖施工过程中出现塌方现象在所难免,准确分析事故原因,并及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有效控制塌方。

2加深对“新奥法”的理解,坚持按“新奥法”原则施工,“新奥法”施工原则应贯穿至日常施工各个环节,贯穿到每道工序、每个工班每位职工。

3储备塌方处理预案,确保在原设想方案无法实施和效果不佳时及时采取第二方案。

4做好抢险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工作,确保抢险人员和机具的安全。

关键词:隧道塌方,原因,预防措施,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闰东.隧道塌方分析及其整治[J].铁道建筑,2007(1):25—26.

[2]申国锋.隧道塌方的处理技术[J] 山西建筑,2007,33(4):89—90

[3]关宝树.隧道工程施工要点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4]杜坤,王余富,张嚣.隧道塌方简易预测法及其应用[J]

基坑坍塌常见原因的分析及预防措施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基坑坍塌常见原因的分析及预防措施正式版

基坑坍塌常见原因的分析及预防措施 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基础施工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基础施工的安全防范十分重要。根据建设部近几年的事故统计,在基础施工中,基坑基槽、人工挖孔桩施工造成的坍塌占坍塌事故总数的65%,说明基坑基槽的安全性对保证建设基础施工的安全至关重要。目前成都地区的房层建筑进行基础施工时,普遍采用基坑形式,基坑坍塌的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因此,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预防措施,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基坑坍塌的可能性,搞好基础施工的安全防范。

一、基坑坍塌的常见原因 1.坑壁的形式选用不合理 基础施工时,坑壁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坡率法,即自然放坡;二是采用支护结构。实践证明,基坑坑壁的形式直接影响基坑的安全性,若选用不当会为基坑施工埋一隐患。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过多考虑节省投资和缩短工期,忽视对坑壁形式的正确选用,从而出现坑壁形式选用不当。 在大多数工程中,由于采用坡率法比采用支护结构节省投资,因此,这种方式常被施工单位作为基坑施工的首选形式。但坡率法只能在工程条件许可时才能采用,如果施工场地有限不能满足规范所要

《安全管理》之模板坍塌事故的原因分析

模板坍塌事故的原因分析 1、引发模板支架坍塌的技术原因和技术安全责任 (1)引发生模板支架坍塌的技术原因 单从技术角度来讲: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架坍塌破坏之所以会发生,不外出现了以下两种情况,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一是架体或其杆件、节点实际受到的荷载作用超过了其承载能力,特别是稳定承载能力;二是架体由于受到了不应有的荷载作用(侧力、扯拉、扭转、冲砸等),或者架体发生了不应有的设置与工作状态变化(倾斜、滑移和不均衡沉降等),招致发生非原设计受力状态的破坏。 (2)引发模板支架坍塌的直接起因 引发模板支架坍塌的直接起因,主要以下3 个方面: 1)、支架因设计和施工缺陷,不具有确保安全的承载能力。 在正常浇筑和荷载增加的过程中,随时都会在任何首先达到临界/极限应力或变形(位移)的部位发生失稳和破坏,从而引起支架瞬间坍塌。这类支架一旦开始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就面临坍塌破坏的危险境地,且难以监控。除非因已发现显著变形、晃动或异常声响(连接件、节点开裂、破坏)而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则事故将不可避免。没有进行方案设计或设计安全度不够的,按脚手架构造搭设的、任由工人单凭经验搭设的和在搭设之中任意扩大尺寸与随意减少杆件的支架,就属于这一方面。 2)、支架因设计或施工原因,其承载能力没有多大富裕。 在遇到显著超过设计的荷载作用时,由局部失稳开始,迅即引起模板支架整体坍塌。这种情况多出现在自一侧起向另一侧整体推进浇筑工艺、并浇筑至高重大梁时和在浇筑的最后阶段、过多集中浇捣设备与人员作业时。 3)、支架因采用的构架尺寸较大、未设水平剪刀撑加强层及竖向斜杆(剪刀撑)设

置不够等,造成构架的整体刚度不足。 当因局部的模板、木格栅和直接承载横杆发生折断或节点破坏垮塌时,架体承受不了局部垮塌的冲击和扯拉作用,而酿成整体坍塌。 (3)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技术安全责任 可以说,任何一起模板支架坍塌事故都有其技术原因和相关施管人员的技术安全工作责任。当事故由以技术责任为主引起时,就会被定为技术责任事故。 项目技术负责人是项目技术安全工作的总管,肩负着工程项目施工方案决策和技术安全主管责任,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掌管好工程施工的技术安全和努力推动技术进步的工作上,并且应当有职有权,确保达到各项工作要求。当受到施工安排和经济考虑的冲击时,也能坚守住起码的安全保证要求、确保不出技术安全事故的底线! 目前项目技术负责人未能将技术安全工作掌管到位的情况较为普遍,主要表现为工作上的粗和浮;考虑不全面、研究不深入、规定不细致、保障不到位。出于各种原因,项目技术负责人较多难以坐下来、平静下心来研究技术的安全保证问题和仔细审查方案的设计计算,且大多也缺少按需要进行专项试验和课题研究的相应条件,难以在推进技术改善、进步和创新方面施展才干。而在一定程度上缺少相应的技术能力和经验,对设计计算工作生熟、甚至不会计算,看(查)不出问题、拿不起工作的也不鲜见。这些情况就导致了模板支架方案措施的编制质量不高,不能提供可靠的技术安全保证和其他技术安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成为以项目技术负责人为载体的安全工作隐患。 2、引发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管理原因和管理责任 人们常说:“施工安全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这不是说技术只有“三分”的重要性,技术肯定要占“七分”以上。但是,再完善的技术和方案、措施,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施工管理,不被认真执行,或者可以随意改变,也是难以起到它应有的保障作用。而技术管理又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模板支架坍塌事故之所发生,除前述技术及其管理原因外,还有多个方面的管理原因,其中应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不顾安全的违规行为和工作决策与安排问题;二是对大量存在的“习惯性安全隐患”熟识无赌的问题。当以管理问题

2021基坑施工坍塌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基坑施工坍塌事故原因分析 及预防措施

2021基坑施工坍塌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一、施工安全技术问题 编制科学、严谨的基坑专项施工方案是基坑工程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基坑开挖过程中,违反技术规程要求也是造成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二、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1、建设单位方面 建设单位未严格审查和优选勘察、设计、施工单位,任意发包建设工程。不办理报建审批手续,不进行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监测方案论证就开始进行设计、施工等。 2、工程勘察方面 有些工程勘察走形式,没有为设计、施工等环节提供技术支持。勘察资料提供的土层构成、厚度以及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导致土压力计算严重失真,支护结构安全度不足。 3、设计单位方面

设计单位及其相关人员存在无资质或超资质进行设计、甚至有些设计单位不遵守相关规范的规定盲目设计。 4、施工单位方面 施工现场管理混乱,部分项目安全管理人员长期缺位甚至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缺乏相应资格,部分项目负责人未按规定开展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或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交底流于形式、没有针对性。 5、工程监理方面 监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积极主动、操作不规范。对施工单位严重的错误行为不及时制止。监理工作仅仅停留在施工阶段。有时监理人员容易受建设单位的影响,不能实施有效监理,容易走形式。 三、预防措施 1、严格按照规定编制基坑专项施工方案和进行施工作业 2、加强工程建设各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 (1)应当严格执行基坑工程建设程序,确保建设前期工作质量 (2)严格落实基坑工程勘察工作,为基坑支护设计提供依据。 (3)合理设计基坑支护方案,保障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 (4)加强基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降低基坑事故风险率

模板坍塌事故的原因分析

1、引发模板支架坍塌的技术原因和技术安全责任 (1)引发生模板支架坍塌的技术原因 单从技术角度来讲: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架坍塌破坏之所以会发生,不外出现了以下两种情况,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一是架体或其杆件、节点实际受到的荷载作用超过了其承载能力,特别是稳定承载能力;二是架体由于受到了不应有的荷载作用(侧力、扯拉、扭转、冲砸等),或者架体发生了不应有的设置与工作状态变化(倾斜、滑移和不均衡沉降等),招致发生非原设计受力状态的破坏。 (2)引发模板支架坍塌的直接起因 引发模板支架坍塌的直接起因,主要以下3 个方面: 1)、支架因设计和施工缺陷,不具有确保安全的承载能力。 在正常浇筑和荷载增加的过程中,随时都会在任何首先达到临界/极限应力或变形(位移)的部位发生失稳和破坏,从而引起支架瞬间坍塌。这类支架一旦开始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就面临坍塌破坏的危险境地,且难以监控。除非因已发现显著变形、晃动或异常声响(连接件、节点开裂、破坏)而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则事故将不可避免。没有进行方案设计或设计安全度不够的,按脚手架构造搭设的、任由工人单凭经验搭设的和在搭设之中任意扩大尺寸与随意减少杆件的支架,就属于这一方面。 2)、支架因设计或施工原因,其承载能力没有多大富裕。 在遇到显著超过设计的荷载作用时,由局部失稳开始,迅即引起模板支架整体坍塌。这种情况多出现在自一侧起向另一侧整体推进浇

筑工艺、并浇筑至高重大梁时和在浇筑的最后阶段、过多集中浇捣设备与人员作业时。 3)、支架因采用的构架尺寸较大、未设水平剪刀撑加强层及竖向斜杆(剪刀撑)设置不够等,造成构架的整体刚度不足。 当因局部的模板、木格栅和直接承载横杆发生折断或节点破坏垮塌时,架体承受不了局部垮塌的冲击和扯拉作用,而酿成整体坍塌。 (3)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技术安全责任 可以说,任何一起模板支架坍塌事故都有其技术原因和相关施管人员的技术安全工作责任。当事故由以技术责任为主引起时,就会被定为技术责任事故。 项目技术负责人是项目技术安全工作的总管,肩负着工程项目施工方案决策和技术安全主管责任,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掌管好工程施工的技术安全和努力推动技术进步的工作上,并且应当有职有权,确保达到各项工作要求。当受到施工安排和经济考虑的冲击时,也能坚守住起码的安全保证要求、确保不出技术安全事故的底线! 目前项目技术负责人未能将技术安全工作掌管到位的情况较为普遍,主要表现为工作上的粗和浮;考虑不全面、研究不深入、规定不细致、保障不到位。出于各种原因,项目技术负责人较多难以坐下来、平静下心来研究技术的安全保证问题和仔细审查方案的设计计算,且大多也缺少按需要进行专项试验和课题研究的相应条件,难以在推进技术改善、进步和创新方面施展才干。而在一定程度上缺少相应的技术能力和经验,对设计计算工作生熟、甚至不会计算,看(查)

坍塌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坍塌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7950-31 坍塌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 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建筑施工中,坍塌事故对建筑安全的危害程度最为严重。为了探索坍塌事故的规律, 我对178起坍塌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预防坍塌事故的主要对策。 珨﹜造成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 1.在178起坍塌事故中,由于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的为29起,占事故总数的16396。例如某建筑工程公司在施工中,一排刚搭好高54m、长17m的双排脚手架,由于架子基础不平不实、架子与建筑物连接不牢靠、剪刀撑薄弱等原因而突然坍塌,12名架子工随即坠落,被压在垮塌的架子下面,当场死亡5人,重伤2人,轻伤5人。 2、由于工人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而发生的坍

塌事故为70起,占事故总数的39.%。例如某建筑公司对两个塔楼同时进行外装修作业,在两塔楼间搭设了长13.35.m、宽6m、高24m分8层的井架运料平台,连接两个塔楼的架子,由于平台各层分别堆放着水泥、花砖、砂桨等,总重量近40t,加上平台搭设小橫杆间距3m过大,平台严重超载,立杆失稳,当砂泵运至第 6层平台时,平台倒塌,将两塔楼的双排外架拉垮,使正在第4层至第8层平台上作业的20名工人随架坠落,造成2人死亡、3人重伤、15人轻伤的特大伤亡事故。 3、由于不懂操作知识,而造成坍塌事故的有18起,占事故总数的10.1%。例如某建筑队在清理边坡混凝土残渣时,由于新工人违章掏挖“神仙土”,造成塌方,当场压死运土工人2名。 4、由于设备、工具、附件有缺陷的为1起,占事故总数的0.56%。 5、由于劳动组织不合理而造成坍塌事故的为5起,占事故总数的2.8%。例如某建筑工地雇用聋哑人人覃

模板坍塌事故分析

山东省聊城市“10.02”模板坍塌事故 一、事故简介 2006年1O月2日。山东省聊城市某循环机厂房工程施工现场在浇筑顶部混凝土过程中,发生一起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重伤、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02万元。 该工程为一层框架结构,设计建筑面积1584㎡,东西长132.2 m,南北宽1 2 m,高度为11.8 5m。施工采用满堂红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撑系统。 2006年9月底,该工程模板支撑系统搭设基本完成。1 O月2日上午8时左右自西向东正式开始屋顶浇筑施工,框架柱、梁、板同时浇筑。18时左右,当混凝土施工人员在第6~7轴位置进行振捣作业时,浇筑面下沉,施工人员立即向周围疏散,在短时间内已经浇筑的屋面及框架柱连同支撑系统向第7~8轴中心处坍塌,4~11轴已浇筑部分完全塌落,部分混凝土施工人员随之下落。 根据事故调查和责任认定,对有关责任方作出以下处理:项目经理、木工组长2名责任人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建设单位土建处处长等8名责任人受到撤职、党内警告等处分和相应经济处罚;施工、建设单位分别受到通报批评和相应经济处罚。 二、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该工程现浇框架柱及屋面梁板的模板支撑系统构造不合理,立杆密度达不到要求,没有设置剪刀撑,斜拉杆偏少。立柱和屋面梁板同时浇筑,造成轴梁荷载过大,架体局部失稳,导致支撑系统整体坍塌。 2.间接原因 (1)建设单位 1)建设单位未严格执行有关建设工程实施委托监理的规定,没有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工程监理。导致该工程模板支撑系统搭设的施工和竣工验收过程中,缺少工程监理,搭设和浇筑过程中没有派人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进行监理。 2)建设单位在签定的施工合同中,约定达到提供设备安装条件的工期不符合建设工程的要求,存在压缩合理工期的问题。 3)建设单位没有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工程建设程序,未对工程的施工及监理进行招标,未

近年来模板事故案例分析

1、近几年我国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展趋势 从整体趋势看,当前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的情况是:总体稳定和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与行势依然严峻的现状同时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主要体现在“两个上升”:一是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上升,大事故和重大事故出现反弹态势,这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二是部分地区事故态势总量上升。2、近几年我国模板工程重大安全事故举例及事故分析 西西工程安全事故内部照片(西单、西红门工程) 2005年8月21日以及9月5日在北京的西单和西红门工程,施工人员在浇筑该楼的5层高大厅混凝土时,模板支撑体系突然坍塌,造成8人死亡,21人受伤的重大伤亡事故。 经“9.5”事故专家组所做技术安全调查,结论共有一下5条:

(1)支架方案编制粗糙,存在严重设计计算缺陷,不能保证施工安全要求; (2)支架立杆伸出长度过大,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3)支架搭设质量差,造成支撑体系局部承载力严重下降,也是事故产生的重要原因; (4)支架中使用的钢管杆件、扣件、顶托等材料存在质量缺陷,是事故产生的原因之一; (5)在安全保证体系,安全人员配置,模板支架方案审批、安全技术交底、日常安全检查、隐患整改、支架验收等管理环节中存在严重问题,是事故产生的管理原因。 石家庄桥东水处理厂“12.14”模板坍塌事故 石家庄桥东处理厂“12.14”模板坍塌事故,施工人员在浇筑污水消化池混凝土时,模板支撑系统坍塌,造成6人死亡。

2006年1月24日调查组对事故原因所做的结论为: (1)RSB模板体系没有根据国内现行的标准和实际条件进行技术分析,不能按适用、安全、可靠要求确保即使在异常情况下,也不会出现任何危险; (2)没有按工程实际对RSB模板体系结构进行复算后,指定专项施工方案; (3)没有产品质量合格证书,未见相应施工操作、质量和验收的标准文件,RSB模板的制造和安装存在缺陷; (4)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没有按RSB模板的设计条件进行控制,混凝土的初终凝结时间没有控制措施。冬期施工也是影响混凝土初凝时间的不利因素。 此外,还存在以下管理漏洞:技术和质量管理不到位;安全生产职责落实不到位;现场检查监督监理不到位和安全意识与教育工作不

基坑坍塌常见原因的分析及预防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22685 基坑坍塌常见原因的分析及预防措 施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基坑坍塌常见原因的分析及预防措 施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基础施工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基础施工的安全防范十分重要。根据建设部近几年的事故统计,在基础施工中,基坑基槽、人工挖孔桩施工造成的坍塌占坍塌事故总数的65%,说明基坑基槽的安全性对保证建设基础施工的安全至关重要。目前成都地区的房层建筑进行基础施工时,普遍采用基坑形式,基坑坍塌的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因此,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预防措施,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基坑坍塌的可能性,搞好基础施工的安全防范。

基坑坍塌常见原因的分析及预防措施

基坑坍塌常见原因的分析及预防措施 基础施工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基础施工的安全防范十分重要。根据建设部近几年的事故统计,在基础施工中,基坑基槽、人工挖孔桩施工造成的坍塌占坍塌事故总数的65%,说明基坑基槽的安全性对保证建筑基础施工的安全至关重要。目前成都地区的房屋建筑进行基础施工时,普遍采用基坑形式,基坑坍塌的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因此,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预防措施,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基坑坍塌的可能性,搞好基础施工的安全防范。 一、基坑坍塌的常见原因 1.坑壁的形式选用不合理 基础施工时,坑壁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坡率法,即自然放坡:二是采用支护结构。实践证明,基坑坑壁的形式直接影响基坑的安全性,若选用不当会为基坑施工埋下隐患。许多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过多考虑节省投资和缩短工期,忽视对坑壁形式的正确选用,从而出现坑壁形式选用不当。 在大多数工程中,由于采用坡率法比采用支护结构节省投资,因此,这种方式常被施工单位作为基坑施工的首选形式。但坡率法只能在工程条件许可时才能采用,如果施工场地有限不能满足规范所要求的坡率或者地下水丰富、土质稳定性差,一般不能考虑坡率法,否则,容易出现隐患,造成坑壁坍塌。 当不具备采用坡率法的条件时,应对基坑采用支护措施。成都地区常用的支护结构有:土钉墙支护、喷锚支护、混凝土灌注桩支护等。施工前,应根据工程所处周边环境、地质水文条件以及工程施工工艺要求对支护形式进行合理选择、设计,若为节省资金仅凭经验确定支护形式,很可能达不到支护的目的,同样容易出现坑壁坍塌的情况,造成安全事故。如2001年5月,我市某工地喷锚护壁发生坍塌事故,坍塌范围长13m,宽2.5m,高6m,造成紧邻该施工现场的某大楼汽车通道中断,基坑边一Φ200mm的地下供水管漏水,排水沟破裂,基坑周围民房、围墙及道路开裂严重。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该处基坑与某大楼地下室仅相隔一条汽车通道,采用喷锚护壁,锚杆的长度受到限制,因此,对这种坑壁,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效果更为理想,安全性更高。 2.坑壁土方施工不规范 一些施工单位在基坑施工中,不重视施工管理控制,随意更改施工设计,违反技术规范要求,也是带来基坑施工隐患,造成坑壁坍塌的主要原因。 主要表现在:一是采用坡率法时坡率值不足。当工程条件许可时,基坑施工一般采用坡率法。但采用坡率法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搞好基坑施工的坡率控制。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施工单位常常因为土方开挖时坡率控制不好或地勘资料不准确,造成开挖深度大于预计深度,出现基坑坑壁坡率小于设计值的情况,使基坑坑壁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最容易出现坑壁坍塌。如我市某工地基坑施工,依据地勘报告设计开挖深度为2.7m,开挖后发现土质情况与地勘报告不符,需要超挖2.1m,由于场地所限,无

基坑坍塌事故分析

基坑坍塌事故分析 一、施工安全技术问题 编制科学、严谨的基坑专项施工方案是基坑工程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基坑开挖过程中,违反技术规程要求也是造成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二、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1、建设单位方面 建设单位未严格审查和优选勘察、设计、施工单位,任意发包建设工程。不办理报建审批手续,不进行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监测方案论证就开始进行设计、施工等。 2、工程勘察方面 有些工程勘察走形式,没有为设计、施工等环节提供技术支持。【基坑施工坍塌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基坑施工坍塌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勘察资料提供的土层构成、厚度以及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导致土压力计算严重失真,支护结构安全度不足。 3、设计单位方面 设计单位及其相关人员存在无资质或超资质进行设计、甚至有些设计单位不遵守相关规范的规定盲目设计。 4、施工单位方面 施工现场管理混乱,部分项目安全管理人员长期缺位甚至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缺乏相应资格,部分项目负责人未按规定开展对作业人员的安

全教育和安全交底,或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交底流于形式、没有针对性。 5、工程监理方面 监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积极主动、操作不规范。对施工单位严重的错误行为不及时制止。监理工作仅仅停留在施工阶段。有时监理人员容易受建设单位的影响,不能实施有效监理,容易走形式。 三、预防措施 1、严格按照规定编制基坑专项施工方案和进行施工作业。 2、加强工程建设各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 (1)应当严格执行基坑工程建设程序,确保建设前期工作质量。(2)严格落实基坑工程勘察工作,为基坑支护设计提供依据。 (3)合理设计基坑支护方案,保障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4)加强基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降低基坑事故风险率。 (5)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施安全监理,防止基坑坍塌事故的发生。(6)加大基坑工程监测力度,确保基坑施工过程安全。

坍塌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编号:SM-ZD-25528 坍塌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预 防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坍塌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建筑施工中,坍塌事故对建筑安全的危害程度最为严重。为了探索坍塌事故的规律, 我对178起坍塌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预防坍塌事故的主要对策。 珨﹜造成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 1.在178起坍塌事故中,由于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的为29起,占事故总数的16396。例如某建筑工程公司在施工中,一排刚搭好高54m、长17m的双排脚手架,由于架子基础不平不实、架子与建筑物连接不牢靠、剪刀撑薄弱等原因而突然坍塌,12名架子工随即坠落,被压在垮塌的架子下面,当场死亡5人,重伤2人,轻伤5人。 2、由于工人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而发生的坍塌事故为70起,占事故总数的39.%。例如某建筑公司对两个塔楼同时进行外装修作业,在两塔楼间搭设了长13.35.m、宽

高大模板支架坍塌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编号:AQ-JS-03025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高大模板支架坍塌事故原因分 析及预防措施 Cause analysi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collapse accident of high formwork support

高大模板支架坍塌事故原因分析及 预防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第一章引言 在建筑施工中,一些大跨度、大截面梁高大模板工程使用越来越频繁。由于建筑施工各方主体安全监管不到位,没有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标准规范,施工中模板支撑失稳倒塌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第二章高大模板支架坍塌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是在安全专项方案设计、安全管理和安全监控三个方面存在缺陷或监管、监控不到位。 2.1高大模板支架坍塌事故原因分析 (1)造成安全专项方案设计缺陷的原因

1)编制、审核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技术人员对《危险性较大的部分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及《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导则》和相关的安全技术标准规范不熟悉、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没有针对性,不能指导安全施工。 2)高大模板支撑系统荷截计算错误或考虑不周。一些施工企业编制的施工方案荷载计算有误;荷载组合未按最不利原则考虑;对泵送混凝土引起的动力荷载在设计计算中不足等,造成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度大幅度下降。 3)施工企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技术人员没有深入施工现场调查、勘察,对高支模区域及边界作业条件和环境不熟悉,对高支模区域的危险源分析不准确,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构造体系选择没有针对性,支撑体系本身就没安全可靠性。 4)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文本格式不符合《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设部【2009】87号文)及《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设部【2009】254号)文的要求,有的就是一本厚厚的计算书,没有绘

模板坍塌事故案例

模板坍塌事故案例 一、工程概况 某综合业务楼工程总建筑面积为31000m2。该工程±0.00以上7层,高25m,地下室一层。结构形式为后张法预应力框架结构。整幢大楼分为东西二个楼,西楼中央768m2范围从3层楼面到7层屋顶为共享空间。共享空间顶为井字梁(宽0.5m,高2m),梁网配玻璃,自重650t,且高出7层楼顶3m。 二、事故经过 随着3~7层楼内脚手架的搭设,逐步搭设共享空间混凝土大梁模板支架。共享空间长为32m,宽为24m,高从三层楼面往上为16.7m。共享空间7层楼顶的四只角向内挑出4块10cm厚,32m2的非预应力反吊板,距上方混凝土大梁1m,即这四块非预应力板是采取反吊工艺,将其两边反吊固定在共享空间顶层混凝土大梁上。在支模过程中将梁的一侧模板支架直接设在四块非预应力板上。 事发当日上午9:00,由东向西开始浇灌混凝土,浇到中午,经检查,未发现任何异常。

到下午4:40左右,约浇了140m3混凝土,即近五分之二时,木工队长蒋××听工人反映,感觉到靠东面已浇好的一根大梁动了一下,即上梁检查,发现大梁下沉2~3cm,少数钢立管弯曲变形,部分扣件爆裂,浇好部分大梁下的钢管支承已发生移位而不垂直了。 项目经理包××一面指挥电工接电灯,准备加固模板支架,一面请施工员王××向分公司电话汇报。 公司领导吩咐,停止浇灌,撤离人员、放掉一些混凝土以减轻上部负载。 包××通知混凝土工撤离现场,同时组织30余名木工上操作面拆模、放混凝土、拆混凝土泵管。 没隔多久,已浇好的混凝土大梁随模板支架从东面开始失稳,直至全部坍塌,在上面作业的30名工人随混凝土大梁一起坠落,造成项目经理包××等6人死亡、7人重伤、7人轻伤的重大伤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66.51万元。 三、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对现场勘查、调查笔录和有关资料进行了客观、全面

深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深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土坍塌倒塌事故主要体现在基坑边坡堆料小于安全距离或堆料荷载过大、基坑或隧道开挖放坡不合适、排水不当、基坑或隧道维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不及时等。事故发生后会造成人员伤亡或机械设备损坏。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 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救治。保证组织到位、应急救援队伍到位、应急救援物资到位。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人员由总预案中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人员组成。 在总预案的基础上设置隧道坍塌事故应急组织机构,下设应急物资设备组、保卫组、医疗救护组和突击队,各职责和总预案中的职责相同。 4 预防与预警 4.1 危险源控制 建立健全的工程项目重大危险源信息监控法与程序,及时监测基坑及隧道维护支撑结构有无水平位移及变形情况,若有变化及时反映到上级部门。 对危险设备的危险区域予于明显标志,实现规化、标准化管理。 4.2 预警行动 (1)快速反应原则:事故处置要坚持一个“快”字,做到反应快、报道快、处置快。事故单位必须在第一时间向项目部办公室或项目部领导直接报告。

(2)先期处置原则: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启动先期处置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的控制事态发展,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统一指挥原则:发生重、特大事故后,由应急指挥部全面负责部的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并配合、服从上级有关部门对重、特大事故的统一指挥,保证处置工作的统一、高效。 (4)协调作战原则:项目部各部门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指挥下,按照各自职责,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做好事故的应急处置和抢救救援工作。 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应当及时通知项目应急指挥部,项目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及时向事故发生地有关部门逐级上报。报告容包括: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单位、联系、报告人、伤亡人数等简要情况。 5 信息报告程序 1、发生紧急事故时,项目部值班领导及现场施工人员立即向副组长汇报,并立即组织人员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并结合施工现场情况展开相关救援行动。 2、副组长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确定行动案,并向组长汇报。 3、依据事故的大小情况,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应急小组人员按照即定的分工立即开展各项工作。 4、若发生重大的事故,由总指挥立即向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和集团公司进行汇报,并请求外援支持,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报告容: 1.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联系、报告人;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财产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4.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5.需要项目所属公司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基坑施工坍塌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基坑施工坍塌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一、施工安全技术问题 编制科学、严谨的基坑专项施工方案是基坑工程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基坑开挖过程中,违反技术规程要求也是造成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二、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1、建设单位方面 建设单位未严格审查和优选勘察、设计、施工单位,任意发包建设工程。不办理报建审批手续,不进行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监测方案论证就开始进行设计、施工等。 2、工程勘察方面 有些工程勘察走形式,没有为设计、施工等环节提供技术支持。勘察资料提供的土层构成、厚度以及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导致土压力计算严重失真,支护结构安全度不足。 3、设计单位方面 设计单位及其相关人员存在无资质或超资质进行设计、甚至有些设计单位不遵守相关规范的规定盲目设计。 4、施工单位方面 施工现场管理混乱,部分项目安全管理人员长期缺位甚至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缺乏相应资格,部分项目负责人未按规定开展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或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交底流于形式、没有针对性。 5、工程监理方面

监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积极主动、操作不规范。对施工单位严重的错误行为不及时制止。监理工作仅仅停留在施工阶段。有时监理人员容易受建设单位的影响,不能实施有效监理,容易走形式。 三、预防措施 1、严格按照规定编制基坑专项施工方案和进行施工作业 2、加强工程建设各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 (1)应当严格执行基坑工程建设程序,确保建设前期工作质量(2)严格落实基坑工程勘察工作,为基坑支护设计提供依据。(3)合理设计基坑支护方案,保障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4)加强基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降低基坑事故风险率 (5)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施安全监理,防止基坑坍塌事故的发生(6)加大基坑工程监测力度,确保基坑施工过程安全

建筑物坍塌事故案例分析报告

建筑物坍塌事故案例分析 一、事故经过 某市电视台演播中心工程由市电视台投资兴建,某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某建设监理公司对工程进行监理。该工程在市招标办公室进行公开招投标。该市某建筑公司于某年1月13日中标,并于3月31日与市电视台签订了施工合同。该建筑公司组建了项目经理部,史某任项目经理,成某任项目副经理。4月1日工程开工,计划竣工日期为第二年7月31日。工地总人数约250人,民工主要来自南方。 市电视台演播中心工程地下2层、地上18层,建筑面积34 000 m2,采用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演播中心工程的大演播厅总高38 m(其中地下8. 70 m,地上29.30 m),面积为624 m2。7月开始搭设模板支撑系统支架,支架钢管、扣件等总吨位约290 t,钢管和扣件分别由甲方、市建工局材料供应处、某物资公司提供或租用。原计划9月底前完成屋面混凝土浇筑,预计10月25日16:00完成混凝土浇筑。 在大演播厅舞台支撑系统支架搭设前,项目部在没有施工方案的情况下,按搭设顶部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法,先后完成了3个演播厅、门厅和观众厅的搭设模板和浇筑混凝土施工。1月,该建筑公司工程师茅某编制了“上部结构施工组织设计”,并于当月30日经项目副经理成某和分公司副主任工程师赵某批准实施。 7月22日开始搭设施工后时断时续。搭设时没有施工方案,没有图样,没有进行技术交底。由项目副经理成某决定支架立杆、纵横向水平杆的搭设尺寸按常规(即前5个厅的支架尺寸)进行搭设,由项目部施工员丁某在现场指挥搭设。搭设开始约15天后,分公司副主任工程师赵某将“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交

给丁某。丁某看到施工方案后,向项目副经理成某作了汇报,成答复还按以前的规格搭架子,到最后再加固。模板支撑系统支架由该建筑公司的劳务公司组织进场的朱某工程队进行搭设(朱某是市标牌厂职工,以个人名义挂靠在该建筑公司劳务公司,6月进入施工工地从事脚手架搭设,事故发生时朱某工程队共17名民工,其中5人无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地上25~29 m最上边一段由木工工长孙某负责指挥木工搭设。10月15日完成搭设,支架总面积约624 m2,高度38 m。搭设支架的全过程中,没有办理自检、互检、交接检、专职检的手续,搭设完毕后未按规定进行整体验收。 10月17日开始进行模板安装,10月24日完成。23日木工工长孙某向项目部副经理成某反映水平杆加固没有到位,成某即安排架子工加固支架。2 5日浇筑混凝土时仍有6名架子工在继续加固支架。 10月25日6:55开始浇筑混凝土,8:00多,项目部资料质量员姜某才补填混凝土浇捣令,并送监理公司总监韩某签字,韩某将日期签为24日。浇筑现场由项目部混凝土工长邢某负责指挥。该建筑公司的混凝土分公司负责为本工程供应混凝土,并为B区屋面浇筑C40混凝土。屋面坍落度16~18 cm,用2台混凝土泵同时向上输送混凝土,输送高度约40 m,泵管长度约60 m×2。浇筑时.现场有混凝土工长1人,木工8人,架子工8人,钢筋工2人,混凝土工20人,以及电视台3名工作人员(为拍摄现场资料)等。自10月25日6:55开始至10:10,输送机械设备一直运行正常。到事故发生时,输送至屋面的混凝土约139 m3,重约342 t,占原计划输送屋面混凝土总量的51%。10:l0,当浇筑混凝土由北向南单向推进,浇至主次梁交叉点区域时,模板支架立杆失稳,引起支撑系统整体倒塌。屋顶模板上正在浇筑混凝土的工人纷纷随塌落的支架和模板坠落,部分工人被塌落的支架、模板和混凝土浆掩埋。

基坑施工坍塌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编号:SM-ZD-35581 基坑施工坍塌事故原因分 析及预防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基坑施工坍塌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 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一、施工安全技术问题 编制科学、严谨的基坑专项施工方案是基坑工程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基坑开挖过程中,违反技术规程要求也是造成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二、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1、建设单位方面 建设单位未严格审查和优选勘察、设计、施工单位,任意发包建设工程。不办理报建审批手续,不进行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监测方案论证就开始进行设计、施工等。 2、工程勘察方面 有些工程勘察走形式,没有为设计、施工等环节提供技术支持。勘察资料提供的土层构成、厚度以及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导致土压力计算严重失真,

支护结构安全度不足。 3、设计单位方面 设计单位及其相关人员存在无资质或超资质进行设计、甚至有些设计单位不遵守相关规范的规定盲目设计。 4、施工单位方面 施工现场管理混乱,部分项目安全管理人员长期缺位甚至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缺乏相应资格,部分项目负责人未按规定开展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或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交底流于形式、没有针对性。 5、工程监理方面 监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积极主动、操作不规范。对施工单位严重的错误行为不及时制止。监理工作仅仅停留在施工阶段。有时监理人员容易受建设单位的影响,不能实施有效监理,容易走形式。 三、预防措施 1、严格按照规定编制基坑专项施工方案和进行施工作业 2、加强工程建设各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

坍塌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坍塌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建筑施工中,坍塌事故对建筑安全的危害程度最为严重。为了探索坍塌事故的规律, 我对178起坍塌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预防坍塌事故的主要对策。 一、造成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 1.在178起坍塌事故中,由于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的为29起,占事 故总数的16396。例如某建筑工程公司在施工中,一排刚搭好高54m、长17m的双排脚手架,由于架子基础不平不实、架子与建筑物连接不牢靠、剪刀撑薄弱等原因而突然坍塌,12名架子工随即坠落,被压在垮塌的架子下面,当场死亡5人,重伤2人,轻伤5人。 2、由于工人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而发生的坍塌事故为70起,占事故总数的39.%。 例如某建筑公司对两个塔楼同时进行外装修作业,在两塔楼间搭设了长13.35.m、宽6m、高24m分8层的井架运料平台,连接两个塔楼的架子,由于平台各层分别堆放着水泥、花砖、砂桨等,总重量近40t,加上平台搭设小横杆间距3m过大,平台严重超载,立杆失稳,当砂泵运至第6层平台时,平台倒塌,将两塔楼的双排外架拉垮,使正在第4层至第8层平台上作业的20名工人随架坠落,造成2人死亡、3人重伤、15人轻伤的特大伤亡事故。 3、由于不懂操作知识,而造成坍塌事故的有18起,占事故总数的10.1%。例如某 建筑队在清理边坡混凝土残渣时,由于新工人违章掏挖“神仙土”,造成塌方,当场压死运土工人2名。 4、由于设备、工具、附件有缺陷的为1起,占事故总数的0.56%。

5、由于劳动组织不合理而造成坍塌事故的为5起,占事故总数的2.8%。例如某建筑工地雇用聋哑人人覃XX拆除商店大门上的雨篷,由于聋哑人语言不通,操作错误,踏上悬挑雨篷板外沿,致使雨篷倾覆,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的重大事故。 6、由于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有错误的为17起,占事故总数的9.6%。例如某钢结构工棚,由于多年来装卸预制构件,汽车、拖拉机多次碰撞砖柱,导致钢屋架产生位移,而且多年来从未进行安全检查,工棚周围因土建三面打桩,震动很大,破坏了屋架结构,工棚突然倒塌,造成1人死亡、2人重伤的重大事故。 7、由于设计有缺陷而造成坍塌事故的有37起,占事故总数的20.8%。例如某地区施工建造的一座大桥,是一座结构新颖的钢筋混凝土空腹箱形斜拉桥,全长260m。当南北两段桥即将合龙时,由于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加上施工管理混乱,质量低劣,特别是在北段工程质量上发现有多处裂缝和严重隐患的情况下,在场的设计和施工负责人均未采取措施,继续冒险起吊,10月29日,主跨190m钢筋混凝土空腹箱形空间斜拉桥北端突然发生断裂,垮塌87m,伸向河床上空的桥体连同吊装设备一并落人水中,施工人员21人坠人河中,死亡16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50多万元。8、由于施工现场光线不足或工作地点及通道情况不良而造成坍塌事故的为1起,占事故总数的0.56%。 二、坍塌事故预防的主要对策 1、要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提高项目经理、施工技术负责人和各级管理干部对防止各类坍塌事故重要性的认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牢固确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通过建造髙质量的建筑物、构筑物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通过安全文明施工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