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东南亚教案

东南亚教案

东南亚教案
东南亚教案

东南亚

作课人:思礼一中王春环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识记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联系两大洋和两大洲的重要地理位置。

2、理解马六甲海峡位置的重要性。

3、知道东南亚的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4、会利用东南亚地图分析地形特征和地理位置,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能

力。

教学重点:

东南亚的位置、国家及马六甲海峡

教学难点:

东南亚的气候的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方法:

自学、读图、小组讨论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地图册

教学过程:

教师手端一碗米,问学生:老师端的是什么?

(大米),

对,不过这不是咱们本地的米,而是老师从丹尼斯购买的泰国香米,谁知道泰国在哪里呢?(东南亚),是的,谁能说说你对东南亚的了解?

(学生自由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与我国山水相连的朋友——东南亚,感受那里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热带气候。现在就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6页,让我们共同走进美丽的东南亚。本课共分四大部分(多媒体展示提纲),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前两部分。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教师讲述: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就是因为在中国以南而得名(多媒体展示东南亚的范围)。

学生分组活动,在图上找出东南亚周边的国家与海洋,并说出它们位于东南亚的哪个方位。

教师讲述:东南亚共有11个国家,其中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由13000多个岛屿组成,其名国名就是海岛的意思,有“万岛之国”之称。

学生分组活动,进行比赛,在图上找出东南亚的11个国家,完成相应练习,并对照地图册第32页完成活动题。

教师讲述:东南亚就象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马路上的十字路口,它沟通了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展示课件---东南亚在世界上的位置)。东南亚正是拥有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各国往来的十字路口。同学们听说过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吗?他就是通过东南亚而到达了西亚、北非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的。而处在十字路口中的咽喉—马六甲海峡因此也就显得更为重要(展示课件—马六甲海峡的重要位置)。

学生自读课文27页,了解马六甲海峡的重要作用。

然后分组讨论:日本为什么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教师总结:日本的工业原料主要依赖于进口,需要从亚洲、非洲等地进口石油、铁矿石等,而马六甲海峡是它的必经之地,日本向亚洲、非洲等地大量出口工业产品,同样也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它直接关系到日本经济的发展。所以,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二、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

教师转承:与我国南方人一样,东南亚人喜爱吃大米饭,看,老师手里的泰国香米就是例证,这与它的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必然是热带气候(多媒体展示)。

同时用多媒体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引导学生说出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分布地区,结合30页活动题2描述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的气候特征,以及它们主要的区别。

(学生看书讨论)。

在这种气候的影响下,东南亚种植的都是热带农作物,请看东南亚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多媒体展示东南亚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像甘蔗、油棕、椰子、蕉麻等等。

同时引导学生看图7.22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并加以记忆。

由于这里地处热带,四季常青,分布着成片的热带雨林成为当今的旅游胜地,我们常说的“新马泰”地区指的就是这里。最后让我们在《浪漫的故事》中欣赏东南亚优美的热带风光,并结束本节的课程。

济源市2007年中学地理参赛教案

东南亚

教师:王春环

单位:思礼一中

电话:6816786

《东南亚》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区域地理《东南亚》的教学设计及反思作者:郑伯华 (初中地理资阳市初中地理514班) 评论数/浏览数: 0 / 19 发表日期: 2012-10-26 14:10:33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 第二节中国山水相连的地区-东南亚 一、课型:复习课 二、课时:一课时 三、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南亚“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及范围,知道东南亚主要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知道东南亚的主要国家及首都,能说出东南亚自然环境的特点及主要物产的分布、生产、出口情况。 2、过程与方法:运用相关图表掌握主要国家及其首都的位置,能在图上说出主要物产的重要生产或出口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东南亚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其咽喉马六甲海峡不仅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线,对我国的发展亦十分重要。 四、课前准备: 1、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掌握阅读地图的方法,培养学生制作表格归纳知识的能力,强化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2、教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五、复习重难点: 1、复习重点:记住东南亚主要国家及其首都的位置,掌握东南亚重要物产及与之相关的最大生产或出口国。 2、复习难点:归纳出东南亚自然环境的特点,并能领会马六甲海峡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六、板书设计: 一、东南亚的位置、范围: 1、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马来群岛:火山、地震频繁。 二、马六甲海峡: 三、国家及首都: 四、气候与农业: 1、气候 (1)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 (2)热带雨林气候:马来群岛 2、农业: (1)高温多雨:粮食作物-水稻 (2)温热气候:热带作物-椰子、橡胶油棕 五、矿产:锡、石油

六、主要物产与生产、出口国: 七、复习过程: (一)导入复习: 出示中考要求,概述主要内容导入复习。 (二)内容复习: 一、东南亚的位置、范围: 1、课件展示东南亚地图,以填空方式讲清东南亚地理位置,展示其纬度位置。 2、问:为什么说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是处于“十字路口”? 3、展示亚洲、大洋洲和印度洋、太平洋,让学生直观感受东南亚的“十字路口”位置。 4、出示东南亚地形图。问:东南亚主要包括哪些部分? 5、复习东南亚中南半岛上的河流及地形特点。 6、复习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二、马六甲海峡: 1、课件展示马六甲海峡地图

教学设计《东南亚》教学设计

《东南亚》教学设计 XX市XX中学XXX 一、教材分析 新课标对于本节课的标准要求 1、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征。 2、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东南亚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运用图表说出东南亚的气候特征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4、运用地形图说明东南亚主要河流,以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本章教材是学习区域地理中认识地区的起始课,前面有学习大洲区域特征的基础,这一章节应是对大洲区域特征的细化,要求学生能够找出某个地区鲜明的、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区域特征。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备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思维和方法,这节课要求学生通过对东南亚的区域特征进行分析,着重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设计 1.读东南亚图,说出东南亚的范围、位置、主要国家和首都,说明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马六甲海峡重要的交通意义。 2.读东南亚地形图:(1)说出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并分析说明城市分布与河流的关系 (2)说出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说明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3.读东南亚气候分布图和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分析说明东南亚主要的气候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五、教学重点 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意义。 2.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成因。 六、教学难点 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成因

七、教学方法分析 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东南亚的自然环境非常有特色,地形、气候、河流等无不与其地理位置息息相关。先把一些图像资料给学生,是其对东南亚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在带领学生分析地理位置的范围,然后通过小组活动分别找出东南亚两个地区各自的自然环境特征,学生通过查找各种地图资料分析并得出结论,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八.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东南亚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东南亚的位置,以及马六甲海峡的重要地理位置。 2、了解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形及河流特点 3、了解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气候特点 能力目标: 1. 培养读图、绘图、填图及分析图表资料的能力; 2.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 通过指导学生使用地图,分析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了解地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2、通过学生使用地图,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2、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形 3、东南亚的气候特点 5、教学难点: 1、通过分析地图和读图总结出东南亚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2、能够分析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过渡】【课件展示】东南亚的国家图 提问:同学们,喜欢不喜欢旅游? 回答:喜欢。 讲述:喜欢旅游的同学有没有听说过新马泰旅游路线?新指新加坡,马指马来 西亚,泰指泰国。这条旅游路线就是从我们中国出发去泰国,马来西亚,新加 坡后回到我国境内的一条线路。那这几个国家都位于那个地区呢? 回答:东南亚。 这节课我们就来走进这个地区。 【课件展示】第二章第一节东南亚 认识一个地区,首先要了解这个地区的什么? 地理位置。 提问:地理位置包括哪2个方面? 回答: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课件展示】东南亚的纬度位置图 提问:说出东南亚的纬度位置? 引导回答:10?S~23.5?N 过渡,那么,它的海陆位置又是怎么样? 【课件展示】东南亚在世界上的位置。 提问:说出东南亚的海陆位置? 引导回答:北部是亚洲,南部是大洋洲,东部是太平洋,西部接印度洋。 讲述:从亚洲到大洋洲,最近的路线是不是要经过东南亚地区?从印度洋到太 平洋的船只最近的路线也要经过东南亚地区?所以东南亚是连接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课件板书】

教学设计-东南亚》教学设计

《东南亚》教学设计 XX市XX中学 XXX 一、教材分析 新课标对于本节课的标准要求 1、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征。 2、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东南亚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运用图表说出东南亚的气候特征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4、运用地形图说明东南亚主要河流,以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本章教材是学习区域地理中认识地区的起始课,前面有学习大洲区域特征的基础,这一章节应是对大洲区域特征的细化,要求学生能够找出某个地区鲜明的、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区域特征。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备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思维和方法,这节课要求学生通过对东南亚的区域特征进行分析,着重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设计 1.读东南亚图,说出东南亚的范围、位置、主要国家和首都,说明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马六甲海峡重要的交通意义。 2.读东南亚地形图:(1)说出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并分析说明城市分布与河流的关系 (2)说出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说明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3.读东南亚气候分布图和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分析说明东南亚主要的气候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五、教学重点 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意义。 2.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成因。 六、教学难点 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成因 七、教学方法分析 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东南亚的自然环境非常有特色,地形、气候、河流等无不与其地理位置息息相关。先把一些图

像资料给学生,是其对东南亚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在带领学生分析地理位置的范围,然后通过小组活动分别找出东南亚两个地区各自的自然环境特征,学生通过查找各种地图资料分析并得出结论,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八.教学过程

东南亚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一、设计概况 1、工程名称:设计方案 2、设计面积:55.5平米 3、户型结构:平层 4、工程预算:万 5、配饰造价:万 6、设计风格:东南亚 7、设计阶段:室内装修工程施工图 8、户主分析:此方案业主是一对年轻夫妇;25岁左右的小白领,风格倾向东南亚,他们希望有一个卧室, 居室中家具家电配饰均给人一种稳定的厚重感而不失潮流,希望有一个书房,本案的设计重点是会客空间与门厅,餐厅以及过道空间互通与交流,里面运用了木材从设计手法上采用从墙面上的线与面的衔接呼应,以及顶面的空间的虚拟划分,装饰上有很多的细节,达到各功能空间融会贯通的目的。墙上有很多这种风格的特点,东南亚风格在本案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这种风格的特点是原始自然,色泽鲜艳,注重手工工艺而拒绝同质的精神,布艺的装饰,独特区域风格的装饰品,整体效果让我们在享受自然的同时也在享受异域的风情,拥有惬意舒适的家居生活,颇为符合时下人们追求健康环保、人性化以及个性化的价值理念,于是迅速深入人心,审美观念也迅速升华为一种生活态度。在造型上以对称的木结构为主,电视墙采用芭蕉砂岩造型,营造出浓郁的热带风情,在色彩上,温馨淡雅的中性色彩为主,局部点缀艳丽的红色,自然温馨中不失色情华丽,我们知道纯粹的东南亚它们的色彩以带有浓郁宗教意味的深棕色、黑色、金色为主,偶尔也配一些暗红色、暗紫色、粉绿色等相对鲜艳的色彩为点缀。我们在这个案例中除了使用一些常规的风格特定色彩外还在其中加入一些深蓝色和浅黄色调,这样处理过后的空间看上去不过于沉稳。在空间上的划分上我们一直遵循满足功能需求、合理利用有限的空间,力求不浪费空间,这样一来既可以满足使用需求也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同样也符合低碳设计的初衷。本案中另一个设计重点就是光的运用,在一个空间规划完成后我们就会根据空间动线来研究光的需求量,另外也会根据立面上的美观性进行一系列的补光设计,讲究明暗对比,和重点突出照明,同样也达到节能环保的设计要求。在材质上,运用壁纸,实木,硅藻里等演绎原始自然的热带风情。 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取材,由于地处多雨富饶的热带,大多就地取材,比如泰国的木皮等。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方案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方案 一、概述 1.本课内容为初中地理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学期第八章第四节《澳大利亚》第一课时; 2.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 3.《澳大利亚》是教材选编的“东半球的国家和地区”中的最后一个国家,在介绍上不求面面俱到,教材选取三大模块“世界活化石博物馆”、“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做在矿车上的国家”,突出这个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各部分内容又安排了相当数量的活动,目的是从学生的兴趣点着手,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引起学生探究澳大利亚独特地理现象的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扩展学生的地理视野,巩固学生通过教材第一章学习获得的区域分析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说出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及领土组成,知道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2.知道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能够解释澳大利亚大陆动物古老性的成因; 3.理解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的优势,初步学会分析澳大利亚养羊业发达的自然条件; 4.通过阅读位置图、地形图、气候图、农牧业分布图等,进一步提高读图、判图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探究性学习模式,分析澳大利亚动物古老性的成因,体验探究性学习的一般方法; 2.采用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的活动方式探讨归纳澳大利亚畜牧业生产的特点,分析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对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影响,总结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并通过填图记忆主要的地形区和气候分布,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的事实,增强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要性的理解。 三、学生特征分析 1.本课是世界区域地理的一节课,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过几个不同的国家,初步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2.学生能够运用比较法、综合法等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3.教材设计的模块特色鲜明,学生比较感兴趣,有探究学习的愿望,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式学习应该困难不大。 四、教学资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2.教科书配套地理图册; 3.针对本课开发的PPT课件:《澳大利亚》; 4.多媒体教室、投影设备。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问题引导策略:通过选取贴近学生生活或者最关心的话题,用最短的时间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

《东南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节东南亚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1.东南亚包括哪两大部分,为什么称东南亚为“十字路口”? 2.东南亚有哪两种热带气候,它们分别有什么特征,与农业生产有什么关系? 在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东南亚位置、气候的基础上,这节课继续学习东南亚的地形和居民。 [讲授新课] 1.课件展示:图7.28“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从图中我们能够发现东南亚的河流众多,请同学们在图中依次找出: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 2.提出问题: (1)这些河流大部分发源于哪里? (2)这些河流之间的黄颜色代表什么地形? (3)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脉方向有什么特点? 3.学生讨论,代表发言,教师讲评,得出结论。 (1)这些河流大部分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如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为澜沧江,萨尔温江在我国境内称为怒江。 (2)这些河流之间的黄颜色表示山脉和高原。 (3)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脉方向的特点是:南北纵列,山河相间。请同学回顾复述老一辈革命家陈毅赠缅甸友人的一首诗(诗略)。 4.提出问题:继续读图7.28“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思考: (1)这些河流上、下游的地形有何差异? (2)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何处,为什么? 5.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1)这些河流的上游流经山区,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而土质肥沃的河口三角洲。

(2)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如下表所示的几个东南亚大城市: 因为河流沿岸的冲积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易于灌溉,交通便利,是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农业区,也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东南亚情况相似,世界上大多数城市都沿河分布,特别集中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和三角洲上(如我国长江沿线的重庆、武汉、宜宾、上海等城市),这是世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板书: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6.承接过渡: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之一,有5亿人生活在东南亚,绝大多数属黄种人,其中华人和华侨占了相当的比例,是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板书:四、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 7.学生朗读:阅读材料“外籍华人与华侨”,了解华人和华侨的区别(中国人旅居国外,取得所在国国籍的,称为华人;仍保留中国国籍的,称为华侨),了解华人和华侨的祖先在解放前由中国的广东、福建漂洋过海,“下南洋”谋生的历史。 华人和华侨对所在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应当学习他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精神。 8.课件展示:图7.29“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人比重”和“吉隆坡唐人街”等相关图片,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9.课件展示:图7.30“东南亚的旅游胜地”,东南亚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众多美丽的沙滩和岛屿,以及许多名胜古迹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成为该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旅游者。特别是近些年来,泰国、马来西亚、新加

《东南亚》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区域地理《东南亚》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作者:郑伯华 (初中地理资阳市初中地理514班) 评论数/浏览数: 0 / 19 发表日期: 2012-10-26 14:10:33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 第二节中国山水相连的地区-东南亚 一、课型:复习课 二、课时:一课时 三、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南亚“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及范围,知道东南亚主要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知道东南亚的主要国家及首都,能说出东南亚自然环境的特点及主要物产的分布、生产、出口情况。 2、过程与方法:运用相关图表掌握主要国家及其首都的位置,能在图上说出主要物产的重要生产或出口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东南亚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其咽喉马六甲海峡不仅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线,对我国的发展亦十分重要。 四、课前准备: 1、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掌握阅读地图的方法,培养学生制作表格归纳知识的能力,强化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2、教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五、复习重难点: 1、复习重点:记住东南亚主要国家及其首都的位置,掌握东南亚重要物产及与之相关的最大生产或出口国。 2、复习难点:归纳出东南亚自然环境的特点,并能领会马六甲海峡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六、板书设计: 一、东南亚的位置、范围: 1、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马来群岛:火山、地震频繁。 二、马六甲海峡: 三、国家及首都: 四、气候与农业: 1、气候 (1)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 (2)热带雨林气候:马来群岛 2、农业: (1)高温多雨:粮食作物-水稻 (2)温热气候:热带作物-椰子、橡胶油棕 五、矿产:锡、石油

六、主要物产与生产、出口国: 七、复习过程: (一)导入复习: 出示中考要求,概述主要内容导入复习。 (二)内容复习: 一、东南亚的位置、范围: 1、课件展示东南亚地图,以填空方式讲清东南亚地理位置,展示其纬度位置。 2、问:为什么说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是处于“十字路口”? 3、展示亚洲、大洋洲和印度洋、太平洋,让学生直观感受东南亚的“十字路口”位置。 4、出示东南亚地形图。问:东南亚主要包括哪些部分? 5、复习东南亚中南半岛上的河流及地形特点。 6、复习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二、马六甲海峡: 1、课件展示马六甲海峡地图

设计说明(2)

计,用心打造自己喜欢的风格雅居。《禅意中式》精选亚太地区优秀住宅设计类项目作品,每个作品均配 有项目介绍和设计说明,以及精美的住宅设计图片。从不同生活角度、不同家居户型、不同风格特点切入 ,全景式展示亚太地区室内设计最新成果。 本方案是一所中式餐厅,围绕中式的传统元素展开空间的划分及设计。入口采用挑高的形式,用传统的中 式窗格来体现内在文化,且材质采用玻化砖、仿古砖、以及大量的原木构成,是对传统材料的一种延伸。 在空间的布局上面,餐厅的平面划分主要依据的是中国的“无规矩不成方圆”,力求在“规矩之中求变化 。恰恰体现的是一种方正的灵动感。所要表达的是一种现代中式的幽静。装饰方面运用了文人诗词及山水 名画,体现了博学优雅的气息与格调,加上儒雅的色调搭配及点线面的融合。让人们们在都市繁华的城市 喧嚣中,找到属于自己心中的那份宁静,传递出的是一种博学优雅,诗情画意的空间感受。 在生活加快的现在,有些人们厌倦了严肃庄重或者过于注重修饰的装饰风格,开始追求一种简洁大方,自 由、奔放、自然的环境,使得空间中的人感到舒适,简约的装饰风格中提高人们的品味。“简约、温馨、

实在”成为了本商务酒店的设计主题,因此再设计中加入了许多简洁大方的设计元素,使用了中国文化与 现代设计的紧密结合。本商务酒店位于城市繁华的商务区,临靠步行街人流量很大,有良好的商业空间环 境,为旅游度假的人们提供了很便捷的住宿环境。 总体布局风格: 本酒店的设计中,大堂空间及内 部内部功能分区总体十分的合理,整体空间的布局和布置本着合理利用节省空间的原则,在顶面图采用了 简单大方的石膏面吊顶的设计,并且在墙边设置了暗藏灯带,起到了很好的装饰性和实用性。在立面外观 的设计上多加入了中国风元素的装饰风格,并且融入了曲线的设计感觉,在简洁中寻找其暗藏的美感,增 强了内部的层次感,简洁而不不简单的变化,充分的体现出了“简约、温馨、实在”的风格。 设计具体 分析: 1、酒店大堂:大堂是对设计元素的以及酒店的第一印象,在大堂空间的设计上在木纹贴面的基 础上,加上了红木的木格的装饰,前台的选材也采用了木纹贴面的质地,并且加以亚光清漆的涂刷,使得 整体质地很统一,并且具有色彩的色调对比,顶面上利用面灯和筒灯、暗藏灯带的结合体现出一种强烈的

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教学设计

铜仁市漾头中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 东 南 亚 教 学 设 计 教师:陶元前 时间:2015年3月19日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东南亚》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二节的内容。教材内容有: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热带旅游圣地。 2.本课的地位: 它是新课程下初中中考要求掌握的五个地区之一,尤其是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以及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方面的分析题目比较多。由于它与我国相邻,为此容易与我国西南地区融合在一起考察,加大了它的难度。 3.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东南亚的位置范围,并对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进行简要评价。 (2)运用地图说明东南亚的主要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3)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培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识。 4.教学重难点 (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2)马六甲海峡的十字路口位置。 (3)东南亚的气候及其农业。 二、教法 根据地理教学的一般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规律,采用以下两种主要教法: 1.学案导学:提前发导学案,让学生提前预习,可以做到重难点提前感知,有助于学生的培养。 2.自学讨论法:通过教师提出的自学讨论内容,引导学生读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在主动的学习中获取知识,变学会为会学。 3.图导图练法: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动眼识图、动脑析图、动口说图和动手绘图等多项训练过程,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培养用图习惯和发展地理智能。 4.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使用PPT展示,在课件上展示东南亚地形图、世界地图以及亚洲气候类型图。 三、学法 1.培养学生阅读地理课文和地理插图的习惯和能力,正确掌握阅读插图的步骤和方法。 2.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的要求。 3.学生在初步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围绕教师的置疑,互相讨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四、课型:新授课 五、教学程序:结合本节课内容实际,教学时间安排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引入(2分钟):根据前面所学的亚洲分区,让同学们回顾东亚的国家有那些,最后老师总结引入今天的课题东南亚。 [讲授新课] 1.课件展示:让学生齐读学习目标后,老师在对学习重难点进行强调及延伸。最后老师带领学生先了解本节知识的框架,然后具体归纳到本节的两个知识点,“十字路口”的位置及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图7.19“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和“东南亚政区图”,图7.20“东南亚的地形”,明确东南亚的范围,主要国家和重要的地理位置。 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1)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之南而得名,北部与中国相连;我国有时称南海为南洋,故习惯上常把马来群岛称为南洋群岛。 (2)国家:共11国,其中东帝汶为新建的国家。教师指图让学生说出:与中国相邻的国家

东南亚教学设计

东南亚教学设计 淄河中学:李艳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东南亚》是(鲁教版)《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的内容。教材的内容有: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 2、本课地位: 它是新课程下初中中考要求掌握的五个地区之一,尤其是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和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方面的分析题目较多。由于它是我们相邻,为此容易与我国西南地区融合在一块进行考察,加大了它的难度。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了解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3)了解东南亚人口稠密、华人众多的特点,了解华人、华侨在开发东南亚和支援我国经济建设中做出的贡献。 (4)了解东南亚的旅游资源和社会风貌。 技能目标 (1)会读东南亚地形图、马六甲海峡图,会利用地图来分析地形特征和位置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区内差异,培养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进一步树立各国发展应该因地制宜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的优良品质。 4.教学重、难点: 重点:东南亚位置及其重要性;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东南亚的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农作物及分布 难点: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气候与农业的关系;农作物的分布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法 根据地理教学的一般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规律,采用以下两种主要教法: 1、学案导学:提前发学案,让学生提前预习,可以做到重点和难点提前感知,有助于优生的培养。 2、自学讨论法:通过教师提出的自学讨论提纲,引导学生读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在主动的学习中获取知识,变学会为会学。 3、图导图练法;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动眼识图、动脑析图、动口说图和动手绘图等多项措施的训练过程,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培养用图习惯和发展地理智能。

东南亚(教案)

第二章了解地区 第一节东南亚(教案) 一、课题:东南亚 二、课时:1课时 三、教学目标: 认知素质:1、识记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联系两大洋和两大洲的重要地理位置。 2、理解东南亚的地形特征。 技能素质:1、会读东南亚政区图、地形图、马六甲海峡图、物产图。 2、会利用东南亚地图分析地形特征和地理位置,培养学生观察、分 析判断的能力。 心理素质: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世界山水的品质。 2、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心。 四、教学重点: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地形特征、富饶的物产。 五、教学难点:马六甲海峡和中南半岛及马来群岛地形的差异 六、教具:电脑、背投、网络。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组织教学、复习提问:亚洲的位置、国家(1分钟) 2、导学(2分钟) 老一辈革命家陈毅赠缅甸友人的一首诗: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 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 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

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 这首诗说明了什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东南亚。 3、展示目标:简述目标,观察学生的反映。 (二)导学达标 一、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引导学生读P.34第2—1图,提问、分析、讲述并归纳主要内容: 1、范围:包括中南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引导学生读图) 2、国家:老师指名让学生说出:①与中国相邻的国家:越南、老挝、缅 甸;②内陆国:老挝;③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尼。 3、东南亚很重要的地理位置 看2-1图和地图册第19页东南亚政区图,分析总结位置特点:1)纬度位置:老师总结,引导学生看图,指出东南亚的纬度范围(100s~250N),这决定了东南亚主要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引导学生看图指出东南亚濒临的大洋,师生归纳:东南亚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和岛国,海洋影响强烈。 4、地形的基本特征 老师画板图,边画边讲,让学生回答地形特征,老师总结并板书: 1、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山岭很多,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二、马六甲海峡 1、交通位置:读2—1图,老师总结:东南亚处于“十字路口”位置,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 2、马六甲海峡简介 三、富饶的物产 1、主要物产: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 2、泰国——天然橡胶、油棕

东南亚 教案

东南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 2.掌握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课型:新授课。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 2.教学难点: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五、教学方法: 图示法。 六、教学过程: 1.猜谜语导入(打首都名):大江之中——河内;长鼻盛会——万象;举头望明月——仰光;黄金海岸——金边。 2.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总结位置特征的表述: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战略位置、相邻位置等。 经纬度位置:90oE-140oE,10oS-25oN; 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南部,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与大洋洲为邻。 交通战略位置:东南亚位于亚欧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太平洋和印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位置。尤其是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它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3.东南亚的范围: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1)中南半岛: 有6个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老挝是惟一内陆国。中南半岛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北部同中国陆地相接;南部狭长,一直延伸到赤道附近,叫做马来半岛。 (2)马来群岛: 马来群岛在中南半岛的东南方,岛屿总数有两万多个,我国习惯上叫它南洋群岛。世界最大群岛,有6个国家和地区: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

亚、文莱、东帝汶,印尼在东南亚面积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首都雅加达是东南亚最大城市,东帝汶2002年5月独立。 东南亚的国家,除老挝是内陆国外,其他都是临海国或岛国。其中面积最大的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国家及首都: 4.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火山频发。(1)半岛上山河相间,北高南低: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与中同西南部山水相连。高山、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2)群岛上山地、丘陵为主,地表崎岖,河流短促,平原较少。(3)群岛多火山活动和地震。因这里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太平洋两大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活动和地震。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仅活火山就有70多座,因此有“火山国”之称。 河流:(1)主要河流有:红河、湄公河、湄南河、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等。(2)水系水文特征:半岛上的河流上游特征:各大河自北向南流,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这些河流上游河谷成V字型,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着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教学设计

东南亚》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本节课内容较多,要想用此设计教学,最好先让学生做好预习。本课设计用印度洋海啸作为切入点,由美日的关心引出位置的重要,由海啸中外国旅游者的伤亡,得出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那么想到东南亚旅游要做哪些准备?联系实际巧妙把“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穿插其中,还复习了七上课本中人种语言等旧知识,用海啸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这样一来,没有按教材编排顺序来教学把“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放到最后。教学中力争用多种活动形式来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师生双边活动得以开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问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②了解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雨林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了解东南亚主要 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2.能力目标 ①通过读图,得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②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及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华人华侨对所在国的经济建设和我国的经济建没做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 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东南亚十字路口的位置。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印度洋海啸图片。简介:此次海啸印尼等国家伤亡和财产损失惨重,国际社会伸出援助之手,美国人开着航空母舰来了,日本自卫队也来了,救灾要航空母舰吗?为什么美日对这次海啸如此大动干戈? 活动一读图思考 (见图7.17 和7.18 )1.东南亚的范围是什么? 那么它们在图上的具体位置是在那儿?(并在图上指出)那么它的位置是? 明确:包括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中南半岛在图上的位置是与中国的南部相连,而马来群岛则是横穿赤道。它的北面是亚洲, 东南面是大洋洲, 西面是印度洋,东面是太平洋。因此它是联系亚洲与大洋洲,沟通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2.读图7.19 说说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连接了哪些地区。投影: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图。

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教案

《东南亚》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利用地图确定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分析东南亚位置的特殊性,特别是马六甲海峡位置的重要性;利用东南亚地形图分析东南亚的地形特征,认识主要的国家、河流,分析主要城市的分布与地形、河流的关系;明确东南亚的气候类型及特点,并分析这种气候对东南亚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东南亚的旅游资源。 2.引导学生探究并认识河流与城市分布的联系、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位置与气候形成的关系。让学生明白日常消费习惯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而树立地理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念。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3.通过阅读“方便面对东南亚红猩猩的影响”材料,增强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的观念,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通过认识东南亚的华人文化,提高对东南亚的亲切感和学习兴趣,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认识东南亚的位置、地形及气候特点、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气候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教学难点 理解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东南亚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策略 这部分教学内容非常丰富,既有自然地理知识的学习探究,又有人文地理中农业及旅游业等知识的拓展。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基础,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技能出发,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充分利用时政要闻、教材、地图册上的景观图片等教学资源,将地理学习设计成为一次拯救行动(地理考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考察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技能,以及地理归纳的基本方法和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地理信息间的相互联系,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地理,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地理教材、地图册、其他学习用具。 五、教学过程

《东南亚》教学设计白洪波

《东南亚》教学设计 山东省禹城市市中中学中学白洪波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问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 置。 ②了解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雨林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了解东南亚主要 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2.能力目标 ①通过读图,得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②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及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华人华侨对所在国的经济建设和我国的经济建没做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东南亚十字路口的位置。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印度洋海啸图片。简介:此次海啸印尼等国家伤亡和财产损失惨重,国际社会伸出援助之手,美国人开着航空母舰来了,日本自卫队也来了,救灾要航空母舰吗?为什么美日对这次海啸如此大动干戈? 活动一读图思考 (见图7.17和7.18)1.东南亚的范围是什么? 那么它们在图上的具体位置是在那儿?(并在图上指出) 那么它的位置是?

明确:包括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中南半岛在图上的位置是与中国的南部相连,而马来群岛则是横穿赤道。它的北面是亚洲,东南面是大洋洲, 西面是印度洋,东面 是太平洋。因此它是联系亚洲与大洋洲,沟通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2.读图7.19 说说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连接了哪些地区。投影: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图。 师补充:近年来,过往船只每年达到8万多艘。 3.回顾“日本”节内容:马六甲海峡对日本有什么重要性? 明确:被日本人称为“海上生命线” 过渡:此次海啸时许多外国人在新马泰等国度假,有大家熟悉的金庸、李连杰。当然有不少的伤亡。投影相关图片:学生做小导游,解说各景点。 热带自然景观:越南的下龙湾原始的热带雨林 名胜古迹:缅甸仰光大金塔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 独特的风土人情:傣族的泼水节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 活动二七嘴八舌 老师也很想到东南亚旅游.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一想都应该准备什么?英语水平较差的人,会不会有语言障碍?明确:短袖衣裤。雨具、太阳镜 活动三读图分析 1.那么东南亚究竟是怎样的气候类型呢?阅读地图分析东南亚的气候类型及特点.(见教材30页活动1.2) 明确:东南亚是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终年炎热.降水分配不均,有几个月多雨,有几个月少雨。热带雨林气候也是终年炎热,但降 水全年都多。 2.读图7.27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一下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的天气过程。 参考:早晨6点太阳升起.水气蒸发,逐渐成云,云越集越多.至下午2、3 点开始下雨,傍晚雨过天晴,晚六点太阳落山。 活动四讨论交流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东南亚(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东南亚》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课标要求 1.运用地形图说出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2.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东南亚的地形与地势特点,并能说明其人口和农业沿河分布的原因。 2.从水运的便利、水资源的分布、沿河地形平坦等方面分析东南亚的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3.对东南亚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进行综合分析,可进一步通过资料分析旅游业给东南亚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强化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即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强化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地图、强化重点和难点的教学,增加科学探究的意识。 2.通过生活性地理情景的引入,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体会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树立人类活动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人地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东南亚的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2.东南亚的旅游资源对旅游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 1.理解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2.理解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游首选地的优势条件。 ■教学策略 紧扣新课标要求,在整体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定适合具体学情的教学目标,同时在课标引领下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不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达成标准,而且更加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发展观。同时,教学环节的设计需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组织形式上侧重小组合作,这些教学策略将会非常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有关东南亚地形、河流、城市以及旅游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用“湄公河游记”的生活地理导入新课,把学生引入到知识的学习,体现学习有用的地理、学习身边地理的教学新思想

东南亚设计说明教案

初中地理《东南亚》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问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了解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雨林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东南亚十字路口的位置。 教学时数:1 课堂类型:新授课 教辅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入:展示印度洋海啸图片。简介:此次海啸印尼等国家伤亡和财产损失惨重,国际社会伸出援助之手,美国人开着航空母舰来了,日本自卫队也来了,救灾要航空母舰吗?为什么美日对这次海啸如此大动干戈? 二■新知学习: (一)明确新知 1 ?东南亚的范围是什么?那么它们在图上的具体位置是在那儿?(并在图上指出)那么它的位置是? 明确:包括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中南半岛在图上的位置是与中国的南部相连,而马来群岛则是横穿赤道。它的北面是亚洲,东南面是大洋洲,西面是印度洋,东面是太平洋。因此它是联系亚洲与大洋洲,沟通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2?读图说说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连接了哪些地区 投影: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图。 师补充:近年来,过往船只每年达到8万多艘。

3?回顾“日本”节内容:马六甲海峡对日本有什么重要性? 明确:被日本人称为“海上生命线” 过渡:此次海啸时许多外国人在新马泰等国度假。投影相关图片:学生做小导游,解说各景点。 热带自然景观:越南的下龙湾原始的热带雨林 名胜古迹:缅甸仰光大金塔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 独特的风土人情:傣族的泼水节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 老师也很想到东南亚旅游?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一想都应该准备什么? 明确:短袖衣裤,雨具、太阳镜 (二)东南亚气候 1.那么东南亚究竟是怎样的气候类型呢?阅读地图分析东南亚的气候类型及特点? 明确:东南亚是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终年炎热.降水分配不均,有几个月多雨,有几个月少雨。热带雨林气候也是终年炎热,但降水全年都多。 2.读图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一下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的天气过程。 参考:早晨6点太阳升起.水气蒸发,逐渐成云,云越集越多.至下午2、3点开始下雨,傍晚雨过天晴,晚六点太阳落山。 (三)?东南亚的人文状况 1.东南亚人是什么人种?他们的主食是什么?在这样一种气候条件下,还适合什么作物的生长? 黄种人;大米。这里也是世界著名的热带作物的生产基地之一。[图片展示椰子,橡胶,油棕,稻米,蕉麻。 投影:把下列物产的生产和出口状况与相应的国家用线连接起来

东南亚教学设计

东南亚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in Southeast Asia

东南亚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地理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 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本教案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 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4.3(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的范围及包括的国家,掌握的地理位置及其 重要性,掌握地形、气候的一般特点,及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在 地形、气候方面的差异。 2.通过指导学生使用地图,分析的重要地理位置,地形、 气候特点,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 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 3.通过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了解地理事物之 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教学重点重要的地理位置,的地形、气候特点。 教学用具《东西半球图》、《地形图》、热带雨林气候的天气示 意图。

教学方法讲述法与谈话法相结合。 教学提纲 第一节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一、范围、地理位置及国家 1.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联系两大洲、沟通两大洋的“十字路口” 3.位于南纬10°至北纬25°之间 二、自然条件 1.地形: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 2.气候: ①热带雨林气候 ②热带季风气候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我们在学习东亚区域地理时,是从哪几个方面 认识东亚的?(范围、地理位置、居民及自然条件和经济特点。)引入新课我们今天学习的区域地理,仍然是从这几个方 面分析,找出它与东亚的差异,总结出区域地理特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