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职服装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析

高职服装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析

高职服装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析

作者:洪武凤

来源:《职业·下旬》2009年第12期

在我国高职服装专业教育中,实践教学的比重大大增加,同时涌现了一批能适应教学改革需要、教学设施条件较好的实践教学基地,但在整体上实践教学能力还相当薄弱。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上,存在着建设方向不够明确、经费投入不足、条件设备简陋、科技含量不高;对实践教学基地建什么、怎么建、怎么管、怎么用、如何评价等问题,缺乏明确的认识和一套科学的标准;在操作层面上,还没有形成围绕服装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来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师资力量十分薄弱,队伍建设缺乏明确的方向与途径,许多实践教学教材空缺,已有的教材特色不明显、使用不配套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我国高职服装专业教育的发展壮大。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特征

1.整体性特征

高职服装专业实践教学需要改变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加大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所占的比重,以培养学生从业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通过改革实践教学内容,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因而,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建立在对所学知识、职业能力、素质结构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必须是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分层次递进,分阶段实施的有机整体。

2.持续贯穿与阶段深化特征

培养高等服装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必须依靠有力、有效,并且贯穿于整个教育阶段的各种相互配合的实践教学环节。每一个专业方向的最终应用能力目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应用性、实践性强的技能培养需要进行连续的训练。高职服装专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要从内容到目标体现出阶段性和层次性,从感性认知到理性应用的逐步深化和升华。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强化训练,对职业素质进行冲击性训导,才能使学生就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岗位要求,尽快进入工作角色。

3.地域性特征

高职服装专业教育是贴近当地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能够快速适应社会经济、技术发展变化需求的高等教育类型。因此,其教育内涵的变化和扩展也必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和变化,实践教学体系要体现地方产业结构特征及技术水平,反映当地企业生产和管理实际,专业的模拟案例、实务都应来自企业的真实运作,同时还要及时反映服装专业领域发展的最新动态。

4.产学结合特征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充分考虑到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产学合作不仅是其实施的基本途径,更是实践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能够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因此,校企共建高职服装专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双赢”合作机制,是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的最佳模式和有效途径。服装企业是学生学习、实践的重要场所,在这些现代企业里,学生不仅能得到技能训练,更能够受到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的熏陶和教育。

二、高职服装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

实践教学体系要适应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高职服装专业教育主要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构建必须与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具体来说,应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1.目标明确

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能力、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按照实践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和认识发展的规律进行系统设计。促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优化,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实现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管理机制的有机统一。

2.突出能力培养

必须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建立集教与学、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为一体的教学基地及运行模式,确保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3.科学改革

必须将实验、实训、实习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建立在现代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和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平台上,努力将当代高新技术、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实践教学之中。

4.开展合作

必须努力探索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教育模式,逐步形成和完善校企双向推动、双向管理、产学密切合作的管理运行机制,实现产学双方的深层次合作。

5.以能力为本位

必须体现能力本位的思想,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以核心能力为本位确定核心教学环节及技术点。在构建理论教学体系时,要以核心能力为本位确定核心课程及其知识点,使学生掌握生产现场正在使用和将要使用的技术。

三、高职服装专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