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事故冰山理论阐述

事故冰山理论阐述

事故冰山理论阐述
事故冰山理论阐述

事故控制理论“冰山原理”

造成死亡事故与严重伤害、未遂事件、不安全行为形成一个像冰山一样的三角形,一个暴露出来的严重事故必定有成千上万的不安全行为掩藏其后,就像浮在水面的冰山只是冰山整体的一小部分,而冰山隐藏在水下看不见的部分,却庞大的多。

感悟:

很多人或许觉得事故冰山理论没有什么,只是概率而已。而概率是什么?概率就是可能性。买彩票中头奖机会极低,仅仅上千万分之一。上千万人不重复地购买才会出现一个中头奖的人,可为什么很多人还要买?是因为有一丝的希望。上千万分之一的微弱希望都令大家觉得是希望,为什么万分之一的危险很多人却不觉得是危险?我们接着再来打比方。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上食物不足,上千万的人每天抽签决定有一个人做出牺牲,比如说拉出去枪毙。这个时候千万分之一的概率也会叫人非常害怕。事故的冰山理论相当于1000人去抽签,每10000次抽签都要决定一个人会丢掉性命。这并不是说,只有不安全行为达到10000次才会发生事故,就像买彩票,不是第一千

万个人去买才会中,运气好的话,第一个人买就可能中奖。条件具备的话,你的第一次不安全行为,就可能带给你一生的遗憾。如果大家都认识到不安全行为和事故关系是如此的直接,就会感觉到事态的严重。何况可能的背后是必然。一枚硬币自由落地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反面,但他必然会出现正反面。不安全行为可能会产生隐患,隐患可能会带来事故,数量累计到一定程度,就不是可能,是必然,必然会造成事故隐患,必然会导致事故发生。

海因里希之所以在安全管理方面享有很高的历史地位,是因为他还揭示了冰山背后的东西。1931年,他出版了一本著作《工业事故预防》,提出了后来被称为“工业安全公理”的理论。“工业安全公理”这个光荣的称号不是我封的,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企业界的公认。我们暂且不管他是不是公理,先看看他说的是不是有理。对于事故冰山理论,海因里希有进一步的解释。他说——

在工业事故中,人员受到伤害的严重程度具有随机性质。人员在受到伤害之前,已经数百次来自勿的方面的危险。事故常常起因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机械、物质(统称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大多数工业事故的原因。人员产生不安全

行为的主要原因有:不正确的态度;缺乏知识或操作不熟练;身体状况不佳;物的不安全状态及不良的物理环境。这些原因是采取预防不安全行为措施的依据。

企业安全,生产效率高,企业不安全,生产效率低;事故后用于赔偿及医疗费用的直接经济损失,只不过占事故总经济损失的1/5.除了人道主义动机之外。这两种强有力的经济因素也是促进企业做好事故预防工作的动力。企业领导者有进行事故预防工作的能力,并且能把握进行事故预防工作的时机,因而应该承担预防事故工作的责任;专业安全人员及车间干部、班组长是预防事故的关键,他们工作的好坏对能否做好事故预防工作有很大影响。

防止事故的方法与企业生产管理、成本管理及质量管理的方法类似。防止工业事故的有效方法有4种:工程技术方面的改进;对人员进行说服教育;人员调整;惩戒。

海因里希的理论告诉了我们什么?

他谈的是事故发生频率与伤害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谈的是不安全行为的原因,谈的是安全工作的基本责任。他让我们认识到:事故的发生是以往的不安全行为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就像中国的老话“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多行不义必自毙”。

多次不安全行为必然要使行为人咽下自己酿造的苦酒。

同时也说明,无论是多么先进的技术,多么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人的责任心永远是第一位。责任心要体现在预防上,在点滴的细节上,因为,要预防死亡,重伤害事故,必须预防轻伤害事故;预防轻伤害事故,必须预防无伤害无惊恐事故;预防无伤害无惊恐事故,必须消除日常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而能否消除日常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必须重视细节。

事故冰山理论

美国科学家海因利希曾统计研究了事故发生频率与事故后果严重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1:29:300法则,又称海因利希法则,也是大家日常所讲的冰山原理。这一法则分析了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程度与事故发生次数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事故发生的规律性,其中1代表伤亡事故,29代表轻伤障碍,300代表未遂和异常,即严重人身伤害的事故次数总是远少于轻微伤害事故次数,轻微伤害事故次数又远少于无伤害事故(即未遂事故或称事件)次数.

著名的事故控制理论“冰山原理”说明,造成死亡事故与严重伤害、未遂事件、不安全行为形成一个像冰山一样的三角形,一个暴露出来的严重事故必定有成千上万的不安全行为掩藏其后,就像浮在水面的冰山只是冰山整体的一小部分,而冰山隐藏在水下看不见的部分,却庞大的多。

(整理)安全生产管理概述76题.

安全生产管理概述76题 1、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控制危害和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及其他损失。 A.事故B.危险C.管理不善D.隐患 2、近年来,我国一些企业在安全生产中,引入了“()”的管理理念,建立了系统化、科学化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A.以人为本,持续改进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C.事故预防与控制D.系统管理 3、危险是指系统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 A.安全性要求B.可预防的范围C.制定的规章制度D.人们的承受程度 4、从安全生产来看,危险源是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 A.本质B.重点C.根源D.关键 5、按照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安全是指系统中人员免遭()的伤害。 A.事故B.不可承受危险C.有害因素D.意外 6、事故有很多种分类方法,我国在工伤事故统计中,按照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将工伤事故分为()类。 A.20 B.21 C.30 D.15 7、可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称为()。 A.事故B.不安全C.危险源D.事故隐患 8、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A.经过评估B.存在C.可导致事故发生D.不容忽视 9、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即属于()。 A.本质安全化原则B.因果关系原则C.3E原则D.偶然损失原则 10、()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

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A.职业安全B.劳动保护C.劳动安全D.安全生产 11、在管理中心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人本原理,不属于以人为本的含义是()。 A.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以人为本展开的 B.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对象的要素和管理系统各环节,都需要人掌管、运作、推行和实施 C.人是管理的主体,并不是管理的客体 D.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管理层面上,离开人就无所谓管理 12、安全生产管理是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有关()等活动。 A.计划、组织、控制和反馈B.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 C.决策、计划、实施和改进D.计划、实施、评价和改进 13、人本原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包括3个原则,下列不包括在人本原理中的原则是()。 A.安全第一原则B.动力原则C.能级原则D.激励原则 14、预防原理的含义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 A.以人为本B.安全第一C.预防为主D.安全优先 15、从只注重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到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这一观点是包括在()理论中的。 A.系统安全理论B.事故频发倾向理论C.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D.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16、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对策着重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安全教育对策和()对策则主要着眼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问题。 A.安全规则/安全技术B.安全管理/安全技术C.安全管理/安全规则D.安全技术/安全管理 17、()是指通过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不发生。()是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发生后不造成严重后果或使后果尽可能减少。 A.事故预防/劳动保护B.事故预防/事故控制C.安全生产/事故控制D.安全生产/

质量成本案例分析

专题报告 公司某事业部质量损失分析报告 一、文章概要 目前公司某产品品质特不脆弱,品质问题已成为制约该事业部可持续进展的关键瓶颈之一。本文希望从如下方面揭示问题:1、质量损失不仅包括显性损失,而且包含更大的隐性损失。 按照隐性损失ABC核算法保守估测,该产品03年隐性质量 损失是显性损失的2倍左右,达亿元;加上显性损失亿,质量损失高达亿元; 2、操纵质量损失具有重要的战略与经营意义,假如按照实现 353规划既定质量目标保守推算,事业部因提升品质平均每 年可获得收益万元; 3、品质问题的解决宜从电控着手,以建立大品质体系与成本 品质均衡的决策机制为手段,逐步摆脱品质“监控残缺” 的尴尬局面,进入“全局掌控-重点突破-系统创新-全面收 益”的良性循环时期。 二、质量损失的内涵

1、质量损失的构成 所谓质量损失,是指企业为确保或提高产品质量而发生的费用支出,以及由于未能达到质量标准而造成的价值损失。它不仅包括为提高质量而实际支出的费用,而且还包括因品质缺陷导致的价值流失。 依照可识不性质量损失分为显性质量损失和隐性质量损失,按照产生流程分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损失成本(外部损失、内部损失)三部分(图1)。 图1:质量损失构成 2、隐性质量损失的内涵 由产品品质不良导致的价值链机会成本损失是隐性质量成本的本源,包括: 顾客流失——老顾客流失和新顾客流失:

老顾客流失——顾客因维修体验而在二次选购时放弃选择原品牌,导致企业损失原可获得的收益。据麦肯锡对中国该产品市场的研究,以后几年老顾客比例呈迅速增长趋势,将由02年的%上升至08年的%。 新顾客流失——经口碑传播而建立某品牌不良品质形象的潜在选购者,当其中部分人作现实购买时放弃选择该品牌,导致该企业损失原可获得的收益。科特勒曾指出,家电消费品是顾客购买决策受参照群体1阻碍最大的产品之一,一个有过维修体验的顾客会将痛苦体验传播给4—8个人。 价格损失——中低价位的该产品,与要紧竞争对手相比,产品品质差异因素带来的售价差异平均超过10%2。 生产率流失——将投入到不良品返修的劳动力和设备资源转化为生产合格品可获得的收益。事实上,同等条件下返修生产往往低于正常生产效率,目前下属某工厂按照正常生产工时的2.5倍来核算返修工时。 供方成本转嫁——从系统性、长远性来看,供方的部分质量成本损失必定会通过后期成交价格、供货质量、议价能力变化 1有过同类产品使用体验的同事、亲人、朋友。 2内部访谈一致认为,产品品质是阻碍价格差异的关键因素之一,其阻碍力至少超过50%。慎重起见,本文取10%。

论述事故致因理论的基本内容

论述事故致因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事故频发倾向论 1、事故频发倾向 事故频发倾向是指个别人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 2、事故遭遇倾向 事故遭遇倾向是指某些人员在某些生产作业条件下容易发生事故的 倾向。 理解:事故频发倾向侧重于容易发生事故的个人;事故遭遇倾向在关注到个人在事故中的定位的同时,也认为事故与生产作业条件有关。事故频发倾向的优点是在事故的预防中能从人出发,但同时这也是它的局限性,它忽略了人与生产环境的统一;事故遭遇倾向就注意到了这点,但是,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事故频发倾向者并不存在,因此,事故频发倾向论事实上已被排除在事故致因理论当代论坛之外。但是在生活中,有的人的性格品行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工作的责任心和细心程度,个别粗心乃至工作态度随便的人,还是容易在工作时发生事故。所以,我觉得这一理论有一定的科学性。 二、事故因果论 1、因果继承原则 事故现象的发生与其原因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因”与“果”有继承性,因果是多层次相继发生。事故原因有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直接原因有物与人的原因。间接原因有技术、教育、精神、管理、社会及历史原因。 2、事故因果类型 (1)集中型:几个原因各自独立共同导致某一事故发生,即多种原因在同一时序共同造成一个事故后果

(2)连锁型:某一原因要素促成下一个要素发生,下一要素再形成更下一要素发生,因果相继发生的事故 (3)复合型:某些因果连锁,又有一系列原因集中、复合组成伤亡后果 3、起因物和施害物 起因物:造成事故现象起源的机械、装置、天然或人工物件、环境物等 施害物:直接造成事故而加害于人的物质 4、事故因果连锁论 伤害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伤害的发生可能发生的某个瞬间,却是一系列互为因果的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在事故因果连锁论中,以事故为中心,事故的结果是伤害,事故的原因包括三个层次: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基本原因。 海因里希把工业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事件的连锁,即: ①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 ②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③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 ④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的,或者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 海因里希提出的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5、关于多米诺骨牌事故新模型 可用多米诺骨牌原理来阐述一种可防止的伤亡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事故在一定顺序下发生的结果。按因果顺序,伤亡事故的五因素:社会环境和管理欠缺促成人为的过失,人为的过失又造成了不安全动作或机械、

冰山在融化案例分析【VIP专享】

领导者如何重塑组织文化 --对《冰上在融化》的八步骤分析 执笔者:阿 卢 沙 布 经管1310 13241235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 ,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事故致因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研究

事故致因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研究 从安全生产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轨迹入手,运用安全学理论和知识,论证了在“人-机-环”安全系统中,“人”是遏制事故的关键,“环”是分析事故的切入点,安全文化是遏制事故的根本。同时对在安全学领域尝试性引进多智能体建模的计算实验方法进行了论证。 标签:事故致因理论;多智能体建模;人-机-环境;安全系统 0引言 安全学是从研究安全生产事故层面发展起来的,安全工作者围绕事故致因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发现所有的安全生产事故都是可以防止的,所有安全操作隐患是可以控制的,安全研究的根本目的是降低安全生产事故。 当前,随着实际安全生产管理问题的复杂性不断提高和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大环境复杂性不断被人们所认识,关于科学的研究方法论体系也在不断拓展。在不同学科交叉和融合的推动下,基于计算实验方法应运而生,它不仅与传统研究方法耦合,同时针对复杂系统动态演化、自组织、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等问题的提供了研究新手段。计算实验是基于综合集成方法论,融合复杂系统理论、演化理论和计算技术,通过数值模拟,对管理活动的基本情景、微观主体之行为特征及相互关联进行仿真研究管理复杂性与演化规律。安全系统中的问题,不能仅仅依靠定性或定量方法来解决,有效的方法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采用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技术路线,实现对系统从定性到精确定量的分析和认识。从20世纪开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开始从简单性、简单系统向复杂性、复杂系统转变,单就还原论方法或整体论方法都无法满足要求,因而更需要方法论的突破和超越。 1安全生产事故致因理论发展轨迹 一直以来,安全工作者围绕事故致因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该项研究伴随着工业发展从研究设备到操作人员再发展到用系统观点研究人-机-环境,其中对操作者的研究趋势已经从个体人的外部安全技术包装深入到了个体人的内部安全自觉性的调动上来。二次世界大战推动了工业化大生产飞速发展,以大规模生产流水线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生产方式一切以机器为中心,机械的高自动化迫使工人适应机器,包括操作要求和工作节奏,人成为机器的附属和奴隶。生产事故居高不下,1919年格林伍德和伍兹提出了“事故倾向性格”论,该理论认为人的天性是事故致因。1936年海因里希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理论,通过对75000件工伤事故的调查得出98%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在这些可预防的事故中,89.8%的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为,而设备的、设施及物质的不安全状态只占10.2%。通过对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事故的分析发现,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产生有些源于工人的错误所致。因此事故链中的原因更多归功于操作者的错误。

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论文手册 (文科类专业用) 论文题目: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研究 论文起止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管理学院工程专业08 年级03 班 学生姓名王洪兰 指导教师余宏亮(老师) 教研室(系)主任 教学院长 年月日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建筑业发挥支柱产业作用的同时,施工现场中的安全管理也就成为一个突出的焦点问题,是施工管理中举足轻重的一环。作为安全事故多发的建筑施工行业,安全问题一直都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重视,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定义及研究的内容 1、关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定义 任宏[1](2005)、兰定筠[1](2005)在《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一书中指出: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指确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方针及实施安全生产方针的全部职能及工作内容,并对其工作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的一系列工作。它包含了建设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即通过对生产要素过程控制,使生产要素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得以减少或控制,达到消除和控制事故、实现安全管理的目标。 而学者吴虎[2](2003)、汲广跃[2](2003)认为,所谓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指以国家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施工企业的标准及制度为依据,采取各种手段,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状况,实施有效制约的一切活动,是管理者对安全施工进行建章立制,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是建筑工程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目的是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保证人生、财产安全。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的内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李胜利[3](2009)认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安全制度管理、安全组织管理、施工人员操作规范化管理以及安全技术管理研究。 湖南大学胡娜博[4](2005)认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的内容不仅包括安全制度、组织、技术的管理研究,还应包括安全对策管理、资质与人员管理、设备与设施管理、安全机构与评价体系管理等的研究。 陈宝智(1999) [5]认为,安全管理归根结底的本质内容是对人的管理,并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人失误两个层次上对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研究 浙江大学江虹[6](2003)分析了我国与外国工业先进国家在强制性和推荐性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异同和优劣,重点研究了各国法规、标准和常规具体做法的方向、范围和精神,推进了建筑行业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安全管理模式的步伐。 重庆大学黎旭标[7](2006)基于“人为因素理论”或者“行为因素理论”的

冰山理论(中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

中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及其教育 林丹华 对于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以及教育对策,需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着重点到底在哪里?在当前教育和社会日益发展的大背景下,教师应该用什么样的学生观看待学生。只有使用一个正确的学生观审视今天的中小学生才能为文化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面对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 如何给予一个良好的一个教育和矫正。 一、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原因 (一)学习问题 问题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厌学)、多动或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压力、考 试焦虑以及学习困难等。 1.学习动力不足(厌学) 目前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存在着厌学情绪较强,学习动机不足的现象。面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去了解,学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厌学的情绪的存在。当然有一部分原因是教师的教育方法上存在着问题。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上分析会发现,有些学生在学习上的成就感或者说成就动机不足。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差就可能会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和指责,时间久了,他们在与学习相关的成就动机上或者成就感上比较的薄弱。可以想像对消极情绪的学生是很难燃起他对学习的兴趣。当面对这类学生是教师就应该去激发他们的成就感与成就动机,这是非常的 重要的。 有些学生现在看起来存在有比较强烈的厌学情绪,但是他们潜在的拥有一种强烈的想要学好的动机。只是因为以前跟学习相关的很多经验,都是消极的,所以他们在学习的时候,这种积极的动机就得到了抑制。那么我们要在中间要看到的是,尽管这些学生成绩不好,但是他们仍然有强烈想要学好的动力,因此要求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带学生,既要知道他今天所存在的问题所在,更要看到他还有一种想要改变自己,要求上劲和进步的内在动力。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观点。 2.多动或注意力不集中 有一部分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表现较为明显,就是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存在着

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致因理论是从大量典型事故的本质原因的分析中所提炼出的世故机理和事故模型,利用它可以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分析出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为我们认清安全事故产生的本质根源和指导事故调查提供了理论依据。 现如今,最先进的事故致因理论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现的系统安全理论。按照系统安全的观点,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安全的事物,任何人类活动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能够造成事故的潜在的危险因素称作危险源,他们是一些物的故障、人失误、不良的环境因素等。某种危险源造成人们伤害或物质损失的可能性称作危险性,它可以用危险度来度量。 在事故致因理论方面,系统安全强调通过改善物的系统的可靠性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从而改变了以按人们只重视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而忽略硬件故障在事故致因中作用的传统观念。作为系统元素的人在发挥其功能时会发生失误,人失误不仅包括了工人的不安全行为,而且涉及设计人员、管理人员的各类人员的行为失误,因而对人的因素的研究也较之前更深入了。 按照事故致因理论,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描述为:基本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伤害。从事物发展运动的角度,这样的过程可以被形容为事故致因因素导致事故的运动轨迹。 如果分别从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两个方面考虑,则人的因素的运动轨迹是:1)遗传、社会环境或管理缺陷。 2)由于1)造成的心理、生理上的弱点,安全意识低下,缺乏安全知识及技能等特点。 3)人的不安全行为。 而物的因素的运动轨迹是: 1)设计、制造缺陷。 2)使用、维修保养过程中潜在的或显现的故障、毛病。机械设备等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由于磨损、老化、腐蚀等原因容易发生故障;超负荷运转、维修保养不良等都会导致物的不安全状态。 3)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因素的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的运动轨迹的交点,即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同时、同地出现,则将发生事故。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情况下人与物又互为因果。例如:有时物的不安全状态诱发了人的不安全行为,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又促进了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发展,或者导致新的不安全状态出现。因而,实际的事故并非简单地按照上述的人、物两条轨迹进行,而是呈现非常复杂的因果关系。轨迹交叉论作为一种事故致因理论,强调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在在事故致因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按照该理论,可以通过避免人与物两种因素运动轨迹交叉,即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

敏捷导入及组织转型-敏捷之敏捷

敏捷之敏捷 2.0 ——如何推进企业级敏捷实施 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研发系研发系 卢旭东卢旭东卢旭东 201120112011年 年9月

公司简介 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1998年成立; –服务于建设领域信息化产业; –提供工程造价管理、项目管理、招投标管理、教育培训等40余个产品。在东方广场、奥运鸟巢、国家大剧院等工程中得到深入应用; –2010年上市,员工接近3000人,市场占有率超过53% –2008年开始引入敏捷; –2011年公司整体持续快速发展、研发:50余个项目、研发团队约600人; –…… –所有广联达研发人员的梦想:用技术推动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讲师简介 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研发副总裁 卢旭东 –从销售一线做起直到如今,10几年来一直在软件研发领域摸爬滚打 –luxd@https://www.wendangku.net/doc/0f13043432.html,

思考? ?我们都在谈敏捷,我们都在做敏捷,但我们在企业或者团队中实施敏捷的时候,我们真的是按照敏捷的精神去做了么?还记得敏捷的12条准则么? ?在你推行敏捷的过程中,谁是你的客户? ?敏捷的推动者让参与者和客户收获了什么价值? ?我们尽早的、持续的让他们收获价值了吗? ?可用的软件是衡量进度的唯一标准,那么在推动敏捷 实践的过程中,什么等于可用的软件? ?要不断交付可用的软件,且周期越短越好,这条在敏 捷实施的过程中如何理解?

交流大纲 ?我们为什么要敏捷 ?我们的阶段成果及过程中的问题?敏捷实施的成功模型 ?我们的一些经验及教训 ?我们一直在持续优化的路上

我们为什么要敏捷? 年企业情况: ?2008 2008年企业情况: –产值2个亿 –3条产品线,若干产品部 –项目总数12个左右 –4个主要产品,近30万使用者 –产品种类涵盖:管理类、工具类、互联网类–职能式组织机构:开发部,167研发人员

事故致因理论文献综述

事故调查与分析技术作业 矿井事故致因理论 文献综述

矿井事故致因理论文献综述 摘要: 关键字:矿井事故致因理论综述 阐述事故发生机理的理论被称为事故致因理论。事故致因理论是从大量典型事故本质原因的分析中所提炼出的事故机理和事故模型,能够为事故的定性、定量分析,为事故的预测、预防,为改进安全管理工作,从理论上提供科学的、完整的依据。然而早期的事故致因理论大都不是针对于煤炭生产领域,难以将其直接运用于煤矿事故的致因分析。本文对目前国内主要的矿井事故致因理论进行了总结,同时对事故致因理论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研究煤矿事故致因机理是当前我国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致因展开了研究和探讨,如从安全管理、瓦斯抽采、瓦斯监测监控、人的行为失误等角度,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和措施,用以控制和防范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反复发生。这些有益的研究和探讨为本文分析和构建煤矿瓦斯爆炸事故致因IS M模型提供了理论借鉴和指导。基于此,本文尝试对煤矿瓦斯爆炸事故致因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煤矿瓦斯爆炸事故致因I SM 模型,并把该模型运用于典型的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分析和瓦斯事故风险模糊综合评判中,进而总结出预防和控制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对策和措施。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2.1国外事故致因理论研究 事故致因理论包括以事故频发倾向论和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论为代表的早期事故致因理论、以能量意外释放论为主要代表的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事故致因理论和现代的系统安全理论3个阶段。 (1)事故频发倾向论 ①事故频发倾向 英国的格林伍德和伍兹对许多工厂里事故发生次数等资料按泊松分布、偏倚分和非均等分布3种统计分布进行了统计检验,结果显示工厂中存在着事故频发倾向者。法默和查姆勃明确提出了事故频发倾向的概念,认为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5]。 ②事故遭遇倾向 明兹和布卢姆建议用事故遭遇倾向取代事故频发倾向的概念[6]。该理论没有对事故的成因、发生和发展进行明确的逻辑分析,因此不能在理论上对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分析和预防进行有效指导。然而该理论提出的“应该根据职业的性质对从业者进行筛选,从中寻找最适合该职业的人员[6]”的观点在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中是值得借鉴的[7]。 (2)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①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海因里希首先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论[8],用以阐明导致事故的各种原因之间及与事故之间的关系。该理论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发生这一结论与煤矿事故的研究结果比较吻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煤矿事故中的70 -8 0%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可以认为该理论关于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基本原因的分析是符合煤矿事故发生规律的。然而,对于如何消除导致事故的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该理论没有给出具

安全科学原理研究综述

安全科学原理研究综述 1安全科学原理研究的意义 每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基础科学原理。对于成熟的学科,其科学原理通常都基本形成了。但对于安全学科却很有必要和非常迫切开展基础性和系统性的安全科学原理研究,因为安全学科是以一门新兴综合交叉学科,安全科学原理形成是关系到安全学科能否被承认为独立的学科和拥有自己基础理论的学科的重大问题。因为目前安全科学原理还没有完全建立,国际上对安全学科是否为一门科学仍然存在着争议。 安全科学原理是安全活动或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和原则,是基于经验或理论归纳得出的安全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安全科学原理是为安全实践和事实所证明,反映安全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的论断,是人类安全活动的基本法则或方法论。安全科学原理是普适性的安全科学理论。 安全科学原理为安全科学发展和安全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和方向引导,对安全科技工作实践具有指导性,是一切安全活动必须遵循的规律及基本原则。安全科学原理一般具有多个层次的功能和作用,可用于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事故致因、概括事故灾难规律、用于指导预防事故灾难、确保人安全健康等。安全科学原理是安全学科的理论支柱、是安全科学理论的核心、是安全科学创新的基因、是安全科学发展的灵魂、是事故预防与控制的钥匙、是构筑安全系统的指南。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一级学科,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安全学科被列为与理、工、文、管、法、医、人文等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但作为安全学科的理论基础——安全科学原理,目前却远不能满足作为该学科发展的需要,国际上也如此,例如,由国际劳工局主编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百科全书》(第四版)[1]共四卷105章,其中仅有第56章“事故预防”中的几个小节提及事故致因模型和事故预防原理,而事故预防原理仅仅是安全科学原理的一部分内容。 通过对安全科学原理本身及其发展开展基础、系统、深入的研究,可为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安全科学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并使安全学科能够持续发展下去。 2安全科学原理研究的三条途径 从安全科学学的高度,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并经过系统梳理和归

(推荐)用事故致因理论和预防原理分析一典型的事故

用事故致因理论和预防原理分析一典型的事故我公司发生的一起物体打击致使1人受伤的人身事故,这是典型事故的案例。 一、事故简要经过:2002年7月16日,公司一台机组调停,各部门都抓紧机会对设备进行消缺和维护工作。某部门仪表班班长带领两人在办理工作票手续后进入现场开始作业。(系统和设备上的安全措施均按工作票内容均已完成)作业的主要内容是消除因#12炉甲送风机风量测量系统堵塞,而引起风量自动控制系统工况不稳定的缺陷。这是一个频繁发生的缺陷,他们已经有了几年处理此缺陷的经验。处理的方法很简单,用装有165公斤/厘米平方压力的二氧化碳气瓶的气体,对堵塞的管路系统进行吹扫。在吹扫过程中,管路系统中有一风量平衡桶突然爆裂,(桶的直径250毫米,桶体是用壁厚3毫米的铁板制作的)桶体一边的封端连同钢管(直径20毫米无缝钢管)飞出,从班长头旁边擦过后打在正准备结束作业的一青年员工腿骨上,造成严重腿骨骨折。事故虽属侥幸,但性质较严重的人身伤害事故。 二、用事故致因理论来分析事故和预防事故。 1、用海因里希理论来分析事故和预防事故 (1)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后,公司按照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组织了事故分析。事故分析中,安监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认真地收集了相关资料,并在详细地分析中,找到事故起因。 1)人的不安全行为:事故当事人的违章行为是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把高压气体直接对非承压部件进行吹扫,是违反了《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相关的条款,

是严重的违章行为。 2)管理失误:虽然仪表班在整体的安全管理方面还是比较规范,由于专业的限制,仪表班员工缺乏高压容器方面的安全技术知识,甚至不了解二氧化碳钢瓶内的公称压力,缺乏危险感的认识。而且以前连续几年都用本工艺方法进行作业,大家都没有异议。反映出部门管理人员的现场管理和人员培训方面存在工作失误,是事故的另一主要原因。 3)设备不安全状态:相关的管道和测量平衡桶经常发生堵塞,运行中必须要消除堵塞,但受条件限制处理困难,是事故的间接原因。 4)环境因素:因过去进行吹扫时,一是堵塞没有本次严重;二是吹扫方法的方向是从小截面处向大截面处吹。所以吹扫中未发生明显的不安全的情况,错误地确认为不存在安全问题。形成了有关管理人员和班组员工进行无意识的违章的氛围。 上述原因说明,这起典型人身伤害事故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失误一系列因果连锁所产生的结果。 (2)事故预防:根据海因里希因果事故连锁理论采取了几个方面的防范措施:1)加强管理(控制)。一是根据颁布了《高压气瓶管理条例》,对使用高压气体从技术上和管理上作了强制性的规定,其中包括在特殊情况下需要用高压气体进行吹扫,必须由技术人员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经职能部门审核报总工批准方可实施的内容。二是对事故致因,对所有的工艺作业书和一些习惯的工艺流程进行危险因素查找,发现有违反安全技术规章制度的,立即进行整改。

运用安全事故致因理论对事故进行分析

运用安全事故致因理论对事故进行分析 前言—— 偶然中的必然,看似天灾人祸,其中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很多时候表面现象给人的往往只是假象,我们只有深入到事故的背后,循序追踪,了解每一个细节和分析每一个可能的因素,才能发现事实的真相。 每个事故都是多种因素的集合体,但这些因素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如多米若骨牌,环环相扣,因果循环。我们发现并分析这些因素,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形成相关的安全管理理论或者体系,为预防事故的发生提供依据和指导。事故简介—— 2001年1月6日2130,江苏省盐城市新光集团有限公司所有、射阳海运公司经营的“苏射18”轮,在江苏省射阳港搁浅沉没,船上12名船员,1人获救,9人死亡,2人下落不明,直接经济损失270多万元。 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五个主要论点:管理体系、管理失误、现场失误、事故、伤害或损坏 亚当斯理论的核心:在于对现场失误的背后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及生产作业中的不安全状态等现场失误是由于企业领导者及安全工作人员的管理失误造成的。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的差错或疏忽、企业领导人决策错误或没有作出决策等失误对企业经营管理及安全工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结合上述理论对事故进行分析—— 管理体系 船公司安全管理体系:船公司应建立和完善船舶安全管理模式和有效机制,公司的上级部门要加强经常性的监督检查。 港口管理体系:理顺港口航道、航标管理体制,加大对射阳港港口通航环境的、治理力度,确保船舶进出港安全。 海事部门管理船员考证体系:加强对船员的培训教育,在高级船员考试中增加有关安全意识、心里素质、航海应变能力、遇险自救能力等方面内容的训练和测试。管理失误 领导者决策失误: 船长失误—— 分析:根据适航证书所描述,该船舶适航近海Ⅲ类海区(射阳港—连云港—

海因里希事故致因理论

海因里希法则 海因里希事故法则和事故致因理论 海因里希法则 海因里希法则又称“海因里希安全法则”或“海因里希事故法则”,是美国着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的300∶29∶1法则。这个法则意思是说,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海因里希法则”是美国人海因里希通过分析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为保险公司的经营提出的法则。这一法则完全可以用于企业的安全管理上,即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的事故,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可怕的是对潜在性事故毫无觉察,或是麻木不仁,结果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提出 这个法则是1941年美国的海因里西从统计许多灾害开始得出的。当时,海因里希统计了55万件机械事故,其中死亡、重伤事故1666件,轻伤48334件,其余则为无伤害事故。从而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在机械事故中,死亡、重伤、轻伤和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29:300,国际上把这一法则叫事故法则。这个法则说明,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 对于不同的生产过程,不同类型的事故,上述比例关系不一定完全相同,但这个统计规律说明了在进行同一项活动中,无数次意外事件,必然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而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减少和消除无伤害事故,要重视事故的苗头和未遂事故,否则终会酿成大祸。例如,某机械师企图用手把皮带挂到正在旋的皮带轮上,因未使用拨皮带的杆,且站在摇晃的梯板上,又穿了一件宽大长袖的工作服,结果被皮带轮绞入碾死。事故调查结果表明,他这种上皮带的方法使用已有数年之久。查阅四年病志(急救上药记录),发现他有33次手臂擦伤后治疗处理记录,他手下工人均佩服他手段高明,结果还是导致死亡。这一事例说明,重伤和死亡事故虽有偶然性,但是不安全因素或动作在事故发生之前已暴露过许多次,如果在事故发生之前,抓住时机,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许多重大伤亡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海因里西法则的另一个名字是“1:29:300法则”;也可以是“300:29:1法则”。 连锁过程 海因里希首先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论,用以阐明导致伤亡事故的各种原因及与事故间的关系。该理论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伤害可能在某瞬间突然发生,却是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 海因里希把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事件的连锁发生过程,即: (1)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 (2)事故的发生是由于:①人的不安全行为;②物的不安全状态。 (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 (4)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的,或者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 五个因素

2022届安徽省巢湖市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2022届安徽省巢湖市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 1.在教室里悬挂着的电灯正处于静止状态,假如它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它将 A.下落B.上升C.保持静止D.无法判断 2.图所示,四个种现象,属于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A.吸盘挂钩可以吸附在光滑的墙面上 B.用力压气球,气球变瘪了 C.自制喷泉 D.孔明灯能上天 3.下列有关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推车的力做了功 B.把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来,提水桶的力没有做功 C.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力做了功 D.挂钩上的书包静止时,书包受到的拉力做了功 4.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我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始下滑 B.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 D.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5.小亮想打开一个铁皮盖的玻璃瓶水果罐头,但怎么也拧不动瓶盖。哥哥用螺丝刀沿瓶盖的边缘轻轻撬了两下,然后一拧就把瓶盖打开了。用螺丝刀撬瓶盖的主要作用是 A.增大了瓶盖的直径 B.减小了瓶内气体的压力 C.增大了瓶内气体的压强 D.减小了瓶盖与瓶口的接触面积 6.如图所示的几种现象中,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其它三个不一样的是() A.手拉开弓 B.运动员罚点球 C.小明压弯跳板 D.熊猫拉弯竹子 7.新冠疫情以来,骑行自行车出行成为新时尚。自行车的构造上多处涉及到摩擦力,如图所罗列的自行车各个部分中,减小了有害摩擦的是() A.花纹清晰的车胎 B.粗糙的车把手 C.带有滚珠的车轴 D.凹凸不平的脚踏板 8.实心蜡球漂浮在杯中的水面上,当向杯中慢慢不断加入酒精时(已知:ρ水:ρ蜡:ρ酒=10:9:8)则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致因理论是从大量典型事故的本质原因中所分析、提炼出的事故机理和事故模型。这些机理和模型反映了事故发生的规律性,能够为事故原因的定性、定量分析及事故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一、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一)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最早由海因里希(Heinrich)提出,又称海因里希模型或多米诺骨牌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即伤害与各原因相互之间具有连锁关系。海因里希将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以下五个因素,如下图所示。 海因里希的多米诺骨牌理论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事件按一定顺序互为因果依次发生。这些事件可以用5块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描述,如果第一块骨牌倒下(即第一个原因出现),则发生连锁反应,后面的骨牌会相继被碰倒(相继发生),如下图所示。

该理论积极的意义在于,如果移去因果连锁中的任一块骨牌,则连锁被破坏,事故过程被中止。海因里希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要移去中间的骨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或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避免伤害的发生,如下图所示。 海因里希的理论对事故致因连锁关系的描述过于绝对化、简单化。事实上,各个骨牌(因素)之间的连锁关系是复杂的、随机的。前面的牌倒下,后面的牌不一定倒下。事故并一定造成伤害,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也并不一定造成事故。尽管如此,海因里希的理论促进

了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成为事故研究科学化的先导,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二)现代因果连锁理论 1.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在海因里希的事故因果连锁中,把遗传和社会环境看作事故的根本原因,表现出了它的时代局限性。尽管遗传因素和人成长的社会环境对人员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却不是影响人员行为的主要因素。在企业中,若管理者能充分发挥管理控制技能,则可以有效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博德(Frank Brind)在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与现代安全观点更加吻合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博德的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同样为5个因素,如下图所示。 (1)管理缺陷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由于各种原因,完全依靠工程技术措施预防事故既不经济也不现实,只能通过完善安全管理工作,经过较大的努力,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企业管理者必须认识到,只要生产没有实现本质安全化,就有发生事故及伤害的可能性,因此,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安全管理系统要随着生产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完善,十全十美的管理系统不可能存在。由于安全管理上的缺陷,致使能够造成事故的其他原因出现。 (2)个人及工作条件的因素 这方面的因素主要是由于管理缺陷造成的。个人因素包括缺乏安全知识或技能,行为动机不正确,生理或心理有问题等;工作条件因素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设备、材料不合适,以及存在温度、湿度、粉尘、气体、噪声、照明、工作场地状况(如打滑的地面、障碍

对学习管理学的收获、感受与建议

浅谈学习管理学的收获、感受和建议 班级:会计一班姓名:刘巨大学号: 在大一我们曾学过一门选修课,叫做管理学原理,当时老师一味的照本宣科,没有结合实际案例,让我一度对管理学失去兴趣,但经过本学期对管理学的学习,我重新燃起了对学习管理学的渴望。通过本学期对管理学的学习我觉得我收获了很多,老师用最简单、最贴切的讲课方式为我们生动的讲解了管理学的各种知识,让我学到和理解了一些管理学的概念。一·学习管理学的收获 (一)在理论知识上的收获 学习管理学让我了解了许多以前都没有了解甚至是闻所未闻的知识理论,让我了解了整个管理学理论发展的大概经过以及一些管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自己以后应用奠定了一定的知识理论基础。 1.管理是什么。 通过老师以实际经历对管理学的讲解,我收获了许多,其中包括对“管理”二字的认识,简单来说:管理就是我说你做。即是管理者通过自身的权威或经济等地位优势对下属或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人下达指令,要求别人严格执行的一种行为或过程。 同时我也了解了许多其他人的观点如:科学管理之父泰勒认为:管理是一门怎样建立他人的努力来达到的艺术;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控制,指挥,协调;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韦伯认为:管理就是协调活动;从中国古代得出管理是通过别人去完成任务、管理是通过别人去完成连领导自己也无法完成的任务、管理是通过他人的努力来达到目标等等;本课中的定义:管理即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协调以

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以有效实现目标的社会活动。凡此种种无不开拓了我的视野,让我了解了一些关于管理的定义。 2.决策是什么,决策内容或方法应包括哪些。 决策即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的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的过程。由于要考虑成本与收益的问题决策遵循的现代原则是满意原则而非传统的最优原则。决策过程要经历确定问题、明确目标、拟定方案、选择方案、执行决策、评估效果六个过程;决策方法包括:(1)定性决策方法,包括集体决策方法(头脑风暴法、名义小组技术、德尔菲技术)和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政策指导矩阵)(2)定量决策方法,包括确定型决策方法、不确定型决策方法和风险决策方法。 3.计划是什么,计划的编制应包括哪些。 计划即在一定的时间内对组织预期目标和行动方案所作出的选择和安排。计划必须确定和描述的内容包括“5W1H”。计划编制过程须经历确定目标、认清现在、研究过去、预测并有效的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拟定和选择可行性行动报告、制定主要计划、制定派生计划、制定预算用于算是计划数字化等过程。计划不能只局限于理论而更应该将计划组织实施起来用以指导实践,其中计划组织实施最为典型的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提出的“目标管理”,针对我国的管理事件影响最为深远。 4.组织变革 通过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冰山在融化》这本书的大概内容,形象的为我们介绍了组织变革中遇到的问题与其相关的内容,是我了解到了成功变革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