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春风吹拂着大地

春风吹拂着大地

春风吹拂着大地
春风吹拂着大地

春风吹拂着大地,阳光撒落一地,盼望着的春天来了,一丝淡淡的绿从土里钻出来,在迎接着春天,望着那丝淡淡的绿,我陷入了沉思。

我知道,草儿一直都在期盼着春天,正因为它的期盼,它才有了破土而出的信念,它期待着,期待着有那么一天,它可以踏春风的舞曲摇摆,它无须再期盼了,因为它已经不顾一切阻碍,冲破了包围着它的那层土壤,在向世界展示着它那不起眼的绿。

草儿的期盼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否在告诉着我们要像草儿一样有着摧不垮的信念和那一份永不改变的期盼呢?我想是的。

正因为有了期盼,我们才能体会到期待过后那么独特的快乐。期盼,正因为它,我们才会努力的去为盼望的结果而奋斗,而不是呆呆的坐在那里仰望天花板。期盼,它承载的不只是我们的期望,还有那份等待的快乐。我们等待着,猜想结果,是成?是败?是输?是赢?还是那些更多的猜想。

正因为有了期盼,我们才能为了心中的理想而拼搏,期盼,它是彩虹等待雨停的那份焦急;它是滴水等待着穿透岩石的那份执著;它是溪水等着汇入海洋的那份激动;还是更多更多,期盼,它用它的画笔描绘出了那幅动人的画卷,它也描绘着雨过天晴的那种激动,是期盼吗?

太阳期盼着乌云散尽,月亮期盼着星星是陪伴,鲜花期盼着大朵大朵的绽放,我们,你们,他们,都在期盼。期盼,像一朵怒放的玫瑰,诱人,妩媚,娇艳,正因为有了期盼。

春风吹拂着大地,阳光撒落一地,又一阵春风吹过,那刚刚破土而出的绿草随着风儿摇摆,它不再期盼,也无需再期盼,因为它已经实现了它期盼已久的梦想。期盼,流星般美丽的梦!

期盼

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漫无目的的,是什么支撑着我们我一直追求自己的目标呢?是期盼。

在学习上,我会遇到到许许多多问题,也有无数次想要放弃,因为期盼,我一直在努力着。

那是一次放学回家后,吃完饭我便开始做作业。先前一切都还顺利,做的速度相当快,可当做到数学的最后一道题时,却难倒我了。是我最不擅长的几何题,伤透了脑筋,我也没能想出这道题该怎么做。眼看就要到12点了,妈妈出主意让我在网上查查。这一查,答案一下子全都查出来了,妈妈也变得心花怒放,说:“赶快做完睡觉吧。”可是,我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因为我始终不明白这个答案是怎么出来的。妈妈也在催了,我的心情是相当的矛盾:是直接抄答案?还是自己弄明白?一下子整个人不知所措起来。这时,仿佛有个声音在我旁边响起:“你不是一直期盼着有一天成绩能够名列前茅吗?如果抄答案,永远都不会弄明白这道题,你怎么还能取得好成绩?我一下子下定了决心,努力的思考着,全然不顾妈妈的催促。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思考除了这道题的答案。做完后便立马洗睡,这天晚上我比哪天晚上都睡得好。

在生活中也是,我一直心怀期盼,坎坷地走到现在。

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正因为有了期盼,我们才能够做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今后的日子,我也会一路永不放弃,与困难作斗争,想问我为什么?因为有了期盼。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 [摘要]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三十年。本文解读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出台的背景,全面介绍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演进过程,旨在总结其经验,从而探出一套适合我国现阶段农村实际的土地制度。其经验主要有: 土地制度的改革,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制度内的农民受益; 必须尊重农民的创造性选择; 必须循序渐进,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关键词]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历史经验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这三十年,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三十年。三十年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成功转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发挥了巨大的制度效应,它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彰显了中国农民的创造力,可以说,中国农民创造了世界的奇迹: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了22%还多的人口。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出台的历史背景 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实行的是人民公社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它是伴随着上世纪50年代后期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大跃进运动”而诞生的,这种土地制度规定了我国农村土地是以生产队为基本所有单位,是以土地的集体所有为特征的,在当时生产力水平有限的国情下,这种集体所有的土地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引导农民改变农业落后面貌的唯一的正确的制度选择。其在实施的20年间, 确实比那种“个体的、分散

的、落后的建立在个体私有制基础上的小农经济”有活力,为国家完成工业化原始积累,为了适应国家当时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历史过程中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1978年国家初步工业化的目标已经顺利实现,工业化原始积累已经完成,人民公社制已完成了其应有的历史使命,其弊端也日益暴露。 人民公社制本质上是高度集中的“政社合一”体制,由于受到“左”的指导思想影响,强调提出合作化运动高潮的到来,强行在全国建立高级农业合作社,并建立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实行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统一安排生产、统一调配劳力,彻底废除农村土地私有制,彻底剥夺农民对土地的私有权,从而使土地乃至农民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等都属公社共有,由公社统一经营。由于管理权限过于集中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到1978年,全国尚有2. 5亿农民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因而,一轮新的农村土地制度变革迫在眉睫,一种新的农村土地制度安排呼之欲出。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的分田单干,包产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土地政策的变革成为农村改革乃至中国改革的突破口。[1]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演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且带有鲜明的渐进发展的特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一种新的农地制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经历了两大历史时期:第一轮土地承包时期(1978-1993年),第二轮土地承包时期(1993年-至今),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历史沿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 历史沿革 作者:秦英羽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土地制度的一大创举,自提出至今也不过三十几年,通过不断创新、完善,现已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制度体系。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阶段,此阶段主要以中央文件及部门规章的调整为主。 1、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无疑是以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18位农民分田到户为起点,小岗村18位农民在严立华家低矮残破的茅屋里创造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1979年9月28日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其中规定“不许分田单干,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也不要包产到户”,这表明对于“包产到户”,国家在政策上有所放松。 3、1980年9月,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中规定:“在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地区,集体经济长期搞不好的生产队,群众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也可以包

干到户”;“已经实行包产到户的,如果群众不要求改变,就应允许继续实行”。这是第一个肯定包产到户的中央文件,对解决“包干到户”、“包产到户”问题的争论及推动农业体系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1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第一次明确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其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5、1983年1月,第二个中共中央1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若干问题》出台,该文件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出了高度评价,赞扬它是“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6、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三个1号文件《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主要强调要稳定和完善生产责任制,将土地承包期政策明确规定为延长15年不变;对农民向土地的投资应予合理补偿;自留地、承包地均不准买卖,不准出租,不准转作宅基地和其他非农业用地等。 上述4-6点所述的三个中央1号文件从政策上、理论上将包产到户稳定化、长期化、合理化、规范化,正式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因此制度在全国各地的迅速推广实施,1978年至1984年我国农业得到飞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大提高。 二、逐步完善阶段,此阶段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写进法律,

用爱滋润孩子的心田

用爱滋润孩子的心田 人们都说,教师这个职业:捧一颗心来,带半棵草走,而我的感觉是:捧一颗心来,换来一片绿洲。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虚地垂着她的绿荫。”我不是诗人,不能用漂亮的诗句来讴歌我的职业,更不是歌手,没有动听的歌喉来颂咏我的岗位。然而,我是教师——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我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整洁的仪表影响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特别是对待后进学生。所谓后进学生,是指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或其中某一方面落后于教育目标对他所规定的要求指标,或品德表现有恶化趋势,或文化课学习难以合格等。就一般来说,多数是某种原因导致的学业方面的某种差距。他们或意志力薄弱,不思进取,或者虚荣心太强,或者逆反心理重,产生对抗情绪。这样他们轻而易举地就失去了对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沦为后进生。 在一般人心目中“后进生”似乎什么都差,是所谓的双差生,是“朽木不可雕”。在学校常被老师形象地比喻为“尾巴”,往往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冷落甚至歧视。作为教师的我,是不可能放弃这些所谓的差生,我要给他们引路,在他们心里写一本最美的书。不能使他们成为社会的负担,而要正确地对待他们、帮助他们、对他们努力做好转化工作,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人材。 一、保持期望,增强自信心。 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任何一个群体总有上、中、下三种人,一个班级也不例外,面对差生做为班主任一定要有信心,即相信经过内外因合力的作用差生一定会转化, 二、用爱心呵护他们成长。 后进生像一颗生病的小苗,老师应该对他们倍加关心和爱护。十多年的工作经历,使我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不是吗?母爱容易出现溺爱,友爱需要回报,情爱是专一、自私的爱。而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这种爱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推动力,是后进学生转变的催化剂;这种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最大的事就是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与孩子朝夕相处,我始终记住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使我对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再说,我始终认为:教师的活儿是良心的活儿,家长把

改革开放前后土地政策的演变

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土地政策的历史演变(1949一1978)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政策((1949. 10- 1956. 9) 第一阶段:继续推行土地改革政策(1949. 10一1953春) 第二阶段:初步建立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政策(1953. 4一1956. 9)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土地政策(1956. 9一1966. 5) 开始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个体农民土地私有制宣告结束。(1956. 9一1958年底) 3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1966.5 -1976. 10) 土地政策基本处于停止不前,乃至倒退、混乱或被砸碎的不正常状态。 4徘徊时期的土地政策(1976. 11-1978. 11) 比文化大革命时期虽有所好转,但起色不大,突出的特点是徘徊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政策的发展变迁(1978 – 2002) 一、人民公社后期的土地政策(1978.12-1982.12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国工作重点的转变和拨乱反正的完成,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2年9月召开标志着人民公社开始解体 二、家庭联产承包政策的演变((1978.12-2002.12 )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前20年是人民公社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土地政策带有浓厚的人民公社色彩,后20多年是改革开放时期家庭承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 第一阶段是大突破阶段(1978. 12-1984. 12 ) 所谓大突破指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这一阶段的体制特征是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营制度全而解体,新的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标志的家庭经营体制基本确立。这一时期,土地政策走过了一个不平凡阶段。 第二阶段是大磨合阶段(1985. 1一1991. 12 )。 所谓大磨合,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处于一个剧烈的分化、改组并重新整合的过程。 这一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处于一个剧烈的分化、改组并重新整合的过程,其体制特征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全面转入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领域,向计划经济时期最基本的经济制度之一——“统购统销制度”发起冲击。1984年第一次全国性的“卖粮难”的出现,宣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重大改革政策的成功。这一时期,主要是贯彻落实第一阶段的土地政策,且又有所创新。 第三阶段是大转型阶段(1992. 1一1996. 12 )。 所谓大转型,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经济开始转入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并逐渐发展。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 1993年4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宪法》进行了又一次修正,第一次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列入《宪法》的范畴,使其成为一项国家基本经济制度。从而解决了多年来人们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争议与非难。这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政策大转型的重要支撑。 1993年11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开垦荒地、营造林地、治沙改土等从事开发性生产的,承包期可以更长。” 1994年8月18日,国务院颁布了《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用爱滋润孩子的心田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用爱滋润孩子的心田 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每个孩子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心灵世界;每个孩子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情感。作为幼儿教师的我,渴望走进这五彩斑斓的童心世界,渴望倾听幼儿心声,渴望在自己和幼儿之间架起一座心心相印的金桥。那么,什么是支撑这座心灵金桥的基石呢?那就是理解、尊重、耐心、和平等,而这些,都是爱的代名词,它凝聚了一个幼儿教师最无私的奉献…… 幼儿教师这一职业似乎称不上伟大,但要当好一名幼儿教师却并非一件易事。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幼儿教师的工作需要全身心地投入:需要对孩子丹心一片;需要和幼儿心心相印;更需要融入孩子之中,真正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那么,幼儿教师怎样才能担起这副影响孩子终生发展的重担呢?怎样才能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呢?怎样以真实细腻的情感让幼儿在轻松愉快中受到良好熏陶,培养优良品质呢?怎样努力给每个孩子提供最好的发展机会呢?怎样在有限的时光里,给孩子留下一点、两点有益的启示,留下一些终生受用的东西呢?怎样才能使他们在十年、二十年以后,还能由衷地从心底亲切地叫我们一声老师…… 孩子都有一颗敏感的心,能够辨别老师对他们的情感和态度。教师只有把爱奉献给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幼儿的心灵世界,才能使孩子积极地接受教育,从中获得愉快和满足,教师也只有耐心倾听幼儿心

声,尊重孩子,才能在爱的长河里和孩子共同成长,也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在从教的这近二十年来,我感触颇深,更从中体会到不同角色之间的转换带给我的快乐和感想,同时也总结了几点经验: 一、对幼儿无微不至的关怀 一位教育家曾说:“童年时代得不到温暖和欢乐的孩子,长大以后就会成为冷酷无情之人”。让欢乐的雨露灌溉孩子们的心田,这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责任。记得有一名叫王国栋的小朋友,他初入园时每天总是人没到哭声先到,天天妈妈哄爸爸劝也难以留下,还经常在班里乱跑乱跳,有时还会哭喊着爬上窗台向外叫着妈妈。中午午睡更是闹得厉害,一时间还成为了幼儿园中家喻户晓的“小明星”。针对这种情况,我一方面与他的父母进行交谈,了解孩子的情况,另一方面利用各种机会和方法与孩子沟通交流。入园时我会将他揽入怀中;进餐时我会亲自喂他吃饭并小声询问他吃饱了吗?好吃吗?散步时,轻轻地拉着他的小手;午睡时替他盖好被子,轻轻地拍他进入梦乡……慢慢地王国栋变了:来园时哭闹的次数少了,能与小朋友一起活动了,我及时表扬了他,并婉转地对他提出要求:如果来园时不哭就更好了。在接下来的几天中,孩子的表现令人欣慰。有一天他来园时竟然小声地说:“老师,早晨好。”很微弱很短的三个字却令我兴奋不已,从此他一天天好起来,愿意来园了并能愉快地和同伴做游戏了。 二、尊重幼儿的人格,对每个幼儿一视同仁,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人格,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个幼儿,不以势压人,这样才能使每个幼儿愿意与教师交朋友,才能使幼儿有一种健康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制度演变及未来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制度演变及未来趋势 中国实行土地制度改革主要经历两轮高潮。一个出现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是以农村土地权属改革和城市土地收归国有的改革为主要内容,其手段是进行土地的没收、征收和分配。另一个出现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以农村土地联产责任制和城市征收合资企业土地使用费为主要内容,其手段是土地使用权的下放和有偿使用。 一、改革开放以前的土地制度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部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形成了旧的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的主要特征,一是行政划拨,二是土地无偿使用,三是无限期使用,四是不准转让。其实质就是土地资源的计划配置制度,属于计划经济体制。 这种土地使用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农村人民公社的建立和城市经济和人口规模的扩大,这种土地制度的弊病日益显现。主要问题是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使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出现浪费和资产价值的流失;另一方面大量的单位又无法获得土地资源,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功能分布和合理布局形成体制障碍;企业成本失准,难以准确衡量经济效益;城市的房地产业无法进入良性循环,连简单再生产也无法维持。 二、改革开放以后的土地制度演变 过时的土地制度严重制约了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导致文革结束不久中国实行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而土地制度改革又成为大陆改革开放的先声和贯穿整个过程的主要内容。从那时开始对土地使用制度的

改革,主要是在不改变国家对土地的所用权的前提下,变无偿使用为有偿使用,变无限期使用为有限期使用,变无流动使用为流动使用,沿着土地市场化的道路摸索前进。 1.开始向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收取土地使用费 1979年颁布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首开国有土地有偿使用之先河,以法律的形式首次打破大陆延续了将近30年的国有土地无偿使用制度。该法规定:“中国合营者的投资可包括为合营企业经营期间提供的场地使用权,如果场地使用权未作为中国合营者投资的一部分,合营企业应向中国政府缴纳使用费。” 在那以后,为了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长期短缺问题,1982年深圳按城市内不同等级的土地向土地使用者收取不同标准的使用费。1984年广州和抚顺部分土地(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项目、涉外项目)进行了按土地等级开征土地使用费的试点工作。1986年上海对三资企业使用的土地收取土地使用费。这些尝试虽然对旧的土地使用制度触动不大,但却是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重要步骤。 2.对城市经营性土地实行使用权有偿转让 1987年深圳在大陆率先试行土地使用有偿出让,出让了一块五千多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限期50年,揭开了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序幕。当年12月深圳市又用公开拍卖的形式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1987年上海市政府颁布了《上海市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办法》,用地方法规的形式确保土地有偿转让的规范化实施。 上述举措使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从理论探索阶段走向实践探索阶

“我的育人故事”德育案例用爱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我的育人故事”德育案例 用爱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高县实验一小:何敏 最优秀的教师必定是充满爱心的人道主义者。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文中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教育是爱,爱就是教育。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拥有爱心,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和成功的事业“护照”,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 我班上有一个男孩,父母离异多年又长期不在身边,这无疑使他从小缺少亲情关爱和家庭教育,以至性格叛逆、行为怪僻、性情执拗、多染坏习。父亲曾言放弃,八旬高龄的爷爷奶奶更是束手无策。可我没有放弃他,我相信,成绩不好的学生也有一颗上进的心,多给这些学生笑脸和耐心,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安慰和希望!我多次在他饿肚子的时候给他买东西吃;在他偷了高年级同学的钱面对挨打时帮他化解;在他过生日时买书籍赠送给他;在他想念母亲落泪时给他安慰;在他遇到难题时耐心给他讲解……去年运动会上,他趁别的同学不在教室,偷偷拿走了别人的钱。我知道后找他谈心,了解到其行为是由于其父母离异,缺乏关爱,身上没有零花钱,看到别的孩子吃零食可自身有没钱购买而造成的,我就对他说:“孩子,你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如果不改正长大以后再拿别人的东西就是违法行为了,那时要进监狱的。不要这样做了,以后你想吃什么,想买什么学习用品,就告诉肖老师,肖老师帮你。”孩子听了以后,泪流满面。天已傍晚,我把孩子送回家,虽然已经疲惫不堪、嗓音嘶哑,但我仍然坚持着。也许是这一家人听着我嘶哑的嗓音真切感受到了我对孩子真心的关爱,孩子哭了,父亲哽咽了,爷爷奶奶也老泪纵横。80多岁的老奶奶一个劲地握着我的手说:“谢谢老师啊,要不是你的话这个娃儿就没得救了。”我当时也忍不住地流泪。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孩子之后有了明显改观:告他状的同学少了,班级也“安静”了,他的学习也有了进步,还开始帮助班上的弱小同学,主动地帮助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为班级服务。每次当我出现在教学大楼前,他总是会在上楼的楼梯间等着,看见我就傻乎乎地笑着跑开去。他还经常悄悄地把自己都舍不得吃的糖果放到我的抽屉里。他常说:要是肖老师是我妈妈就好了。 所以,老师的关爱、体贴、帮助对孩子非常重要,哪怕是一点点的关怀,也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留下深刻的记忆,一点点的扶持也会让一棵将要倒折的树苗重新健康成长。 1

《大地的话》的优秀教学设计

《大地的话》的优秀教学设计 《大地的话》的优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大地的话》是第一单元的第一篇主题课文。本单元以话语为主题,一共编排了三篇课文,从不同的侧面像学生展现了语言在生活中的作用和魅力。其中在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编者安排了一篇难度较低,语言通俗的一篇诗歌让学生从欣赏诗词作品中更好地体味自然的诗意的同时,感受语言情趣。本篇课文共分五节。以大地位第一人称,通过大地对种子、飞鸟、游鱼、小草的话语,展现了大地宽容、博大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达了大地这一主人公认为:一切有生命的精灵都是她的宝贝,一切宝藏都在她的体内的思想感情。通过阅读学习本篇课文,学生能够通过阅读与语文本对话感悟思想感情的同时,也能够继续以大地或者任何人称向所有她想对话的对象说出自己想说的。也就是能够仿照文本,继续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独立认识汉字3个,学习会写5个汉字。 在阅读过程中有重点的识记蕊字。 能力目标:熟读课文,能够仿照诗歌续写,表达独立的思想感情。根据课文内容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情感目标: 注重朗读,感悟诗歌的内容,捕捉诗歌的意象,领会诗歌的感情。 通过联想、想像,体验情境,理解诗情。 教学重点: 1、本篇课文的前四节内容十分简单,通俗易懂。重点理解之处为第五小节一切有生命的精灵都是我的宝贝;一切宝藏都在我的体内这句话的理解。 2、学会用假如和即使来造句说话。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教师直接板书话,激活学生思维,思考:一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这是个十分具有个性化的宽泛的问题,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答案也就不同,但是又一个共同的内容,就是通过话来与说话的对方交流思想,沟通感情。 教师在板书大地的这几个字的时候,再预设大地会与谁对话的问题导入新课。 二、读占鳌头品读诗歌悟抒续情 本篇诗歌共分5小节,前4节内容浅显易懂,故在教学设计中还应以读为主,为是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能够较为深刻的感受文本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也为学生能够通过自己一边一边有效和真情的与文本对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土地权益变迁过程考察(精)

财贸研究 2010. 2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土地权益变迁过程考察 冯宇李政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100083 摘要:农民土地权益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情况的直接反映。狭义上的农民土地权益主要包括土地生存权和土地发展权。基于/产权结构要素流动0的理论分析模型,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农村土地政策变革下的农民土地权益变迁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在本质上也就是土地生存权和土地发展权逐步实现的过程。 关键词:土地政策; 制度变革; 农民土地权益; 产权结构; 要素流动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60(2010 02-0046-06 三农问题, 首先是农民土地权益问题。近年来, 学术界关于农民土地权益问题的探讨日渐增多, 但研究成果大都仅以现时农民土地权益侵害问题为对象, 分别从法律制度、产权结构、经济补偿、权益维护等角度探讨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治理对策, 而对于中国农民土地权益变迁过程的研究则十分有限。为此, 本文在系统阐释农民土地权益内涵的基础上, 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土地政策变革为背景, 就农民土地权益的历史变迁过程进行研究, 从而为今后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农民土地权益的概念界定 农民土地权益是农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广义上的农民土地权益是指农民基于土地获得的全部经济权益、政治权益和其他社会权益; 狭义上的农民土地权益仅指农民基于土地获得的全部经济权益, 主要包括土地生存权和土地发展权(见图1 。在工业化加速发展的现阶段, 农民的各项土地权益问题大都是由土地经济权益所引发的, 土地经济权益是农民土地权益的基础, 没有土地经济权益, 农民的其他一切土

用爱滋润孩子的心灵

用爱滋润孩子的心灵 我是一位地道的70后农村母亲,四十出头的我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啦,我有一个可爱、懂事、乖巧、善良的女儿,还有一个聪明、伶俐、懂事的儿子。 我为我的两个孩子引以为豪,因为他们虽然不是很大,但是非常懂事,非常孝顺。孩子们还没有上学的时候,我就开始教他们背唐诗、三字经、弟子规,读汉语拼音,认字,写字等。我经常告诉他们一个人可以没有“财”,但是不能没有“德”,所以一定要把德行放在第一位,他们都很认真地学。我的女儿曾经四次被评为“县级三好学生”,一次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还获得过“春蕾杯”征文三等奖。儿子也是一样的优秀,曾经获得过很多奖状和证书,并且从一入学就一直担任班干部。看到两个孩子这么优秀,我非常的欣慰,我知道这和我努力教育有关,和他们明白怎样做人更有一定的关系。 他们两个不仅在学校表现好,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在家里也是一样的好。回到家里,只要是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两个人总是争着抢着干。我劝他们不用做了,只要他们好好读书就行,这些粗活儿由我来做。孩子们却说:“妈妈,您和爸爸把我们姐弟俩养大抚养成人不容易,我们一定不辜负您们的期望,好好孝顺您们,让您们幸福的。”我轻轻地拍拍孩子们的肩膀,激动地说:“孩子们,你们长大了、懂事了。” 没事儿的时候,我经常和孩子们在一起谈心、聊天,和他们一起畅想未来、规划人生。我并不要求我的孩子都得上名校读大学,只要他们有所作为,不管将来谁做什么、从事什么职业都可以。我经常和他们说:“只要你们努力了、用心去做了,结果并不重要;只要你们开心、快乐、满足就好。"

虽然我是70后的母亲,没有受过高等的教育,没有当代人超前的思想,但我不封建、不守旧、不古板。很多新鲜事物我都可以接受,我的孩子们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愿意和我交流,他们把我当成自己的朋友、那种可以倾心的知心朋友。无论在亲朋好友、街坊邻居面前,我的孩子们都会得到很高的赞誉,因为他们懂事、他们有礼貌。 我们的家庭是和谐温馨的,我和我的丈夫也正享受着孩子们每一分、每一秒带给我们的幸福与快乐。我愿我的孩子们在健康、幸福与快乐中茁壮成长,为他们自己的梦想展翅高飞。

班主任工作心得 用爱滋润孩子的心田

班主任工作心得用爱滋润孩子的心田 爱是无声的语言,也是最有效的催化剂。教师对学生的爱胜过 千万次说教。 每天课前的“老师您好”那童稚的问候给我带来了快乐和生机,每次下课前那一声声:“老师再见”给我留下明天的希望之光。孩子们纯真的心,圣洁的情,净化了我的心灵。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多方面的,下面我就联系自己班上真实事例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身为一名教师,我深深的懂得,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局限于个 别的对象,而是面向全体学生。我用我的爱感化着学习困难,以及留守儿童。我班的蒋子希同学, ___一个学生。 刚开学,我正在办公室忙,接到杨校长打电话让我到德育处来 一趟,我立马下了楼。 德育处门口的少先队服务岗是一个红色篷子,是新生报名登记处。我走过来时就看见一个家长带着孩子站在那儿和杨校长正在交流。杨校长看见我来了,对那个家长介绍到:“她是杨凡老师”。 接着家长就开始跟我讲述孩子的基本情况。原来他孩子有先天 性心脏病,在手术台上9个小时才捡回来这条命,他不能剧烈运动,

平时做操,上体育课都要多关心他。接受教育是孩子应有的权利,我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可怜的孩子。 这样“特殊”的学生,学校是会特殊照顾的。很快就在德育处杨校长安排下,我们“三方”签了“两特”学生的安全责任书。填写了专用本,其他任课教师也都签了字。 从此我工作中又多了一个“细心”的地方。这孩子有很多地方都落后于其他学生。比如他识字明显比别人少,字也写不到一块,成绩测试就更不用说了,个人卫生也很差,总是把身上弄得很脏。 从此我工作中又多了一份“责任心”的地方。我经常跟他爸爸微信沟通我了解到,蒋子希父母早已离婚,孩子跟着他的父亲,可父亲在外地打工,照顾孩子的担子就落在七十几岁奶奶的.身上。可是奶奶年纪大了,微信不会用,字也不认识。除了照顾孩子温饱,基本上也做不了什么。孩子在校表现,以及身体状况只能跟他爸爸打电话或是微信沟通。 从此我又多了一个“爱心和耐心”的地方。“你父亲给你打电话了吗?”“身体有没有什么不舒服吗?”“有什么需要教师帮你的吗?”课余时间,我总会找机会跟他聊聊。

四年级语文:《大地的话》仿写(教学实录)

小学语文标准教材 四年级语文:《大地的话》仿 写(教学实录)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四年级语文:《大地的话》仿写(教学实录) 商丘市第一实验小学四(3)班刘育辰 即使你是蒲公英, 我也给你一定的地位, 不论谁把你揪掉, 把你踏平, 但你的孩子, 总藏在我的体内, 等严冬过去春风一吹, 你的孩子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送给大自然一片金辉。 即使你是石子,

我也给你一定的地位,不论谁把你摔碎, 我都会保护你, 等到建设高楼大厦时,没有谁比你更高贵。假如你是花籽, 请到我的怀里睡, 这里有新鲜的空气,软绵绵的被, 你可以发芽、生根,开花、吐蕊, 让这片土地, 香气扑鼻。 啊,大地是我, 我是大地。 一切有生命的精灵,

都是我的宝贝; 一切宝藏, 都在我的体内。五一小学4.11 楚寒镜 假如你是落叶, 我也不会让你心碎。 这里有待哺的春泥, 在等着与你相会。 你可以随风飞扬, 尽展你的风姿, 然后下坠。 让即将开垦的土壤, 因你的飘落而增肥. 假如你是水滴, 请来到我的体内。 这里有弯弯曲曲的小溪,

让爱滋润每个孩子的心田

让爱滋润每个孩子的心田 有人曾说过,一个班级的后进生占班级总数的百分之几或更多为百分之十几,如果放弃了对后进生的教育,对集体而言,集体的希望才失去了百分之几,而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每一个后进生是家庭希望的百分之百,如果这个家庭失掉了这个希望,就等于家庭的希望百分之百地破灭了。这样的说法很有道理,这样就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为了挽救一个后进生,为了找回一个家庭的希望;为了挽救一个集体,找回众多家庭的希望,我们怎么办知难而进!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决不放弃任何一个集体,是每个教育者的信念,也是我的信念。若要变后进为先进必先寻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在教育影响后进生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往往会产生心理上的碰撞,对小学生来说,身心都在成长,应该先取学生的最佳接受点去教育学生,以情激情,以情励人,施之以爱,拉其进步,贵在扶持,长抓不懈。 一、做学困生的知心朋友。 工作中我时刻以一颗慈母般的心关爱着每一个学生;始终以期待的目光关注着每一个学生。从不因学生学习成绩差而歧视学生。既为取得好成绩的学生感到高兴,也能谅解学

生学习中的失误,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到我既是他们学习上的好帮手,又是生活中的知心朋友。在我的班中, 学困生比较多,我便经常找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学习上遇到困难,我也耐心细致地为他们讲解。使他们相信自己的老师,也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 二、尽职尽责转化好每一个后进学生。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柯连卡曾说过:“爱是无声的语言,也是最有效的催化剂。”教师对学生的爱,胜过千次万次的说教。在我的班中思想差的学生比较多,他们身上有许多不良行为,为了教育他们,我便经常找他们谈心,说出他们身上的不足,以及这些缺点会给他们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对他们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帮助他们克服身上的不足,在期末复习这段时间里,我为所有后进生制定一份学习目标,每天评选出一位进步最大的学生,进行表扬和物质上的奖励,让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任务,都有争第一的思想。使期末复习工作稳步进行。 三、让每位贫困生都有一个学习上的保障。 每次交费时我班都是最慢的一个,因为班级中的贫困生比较多,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和家访中使我了解到了这部分贫困生的一些事实。所以在学校免收书费的名单上我写下了他

用一颗爱心滋润孩子们的心田

长城职业技术学校十佳班主任推荐材料 用一颗爱心滋润孩子们的心田 ——岳阳市长城职业技术学校李静 2003年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职校工作并担任班主任,几年的工作下来,我感受颇深。在这些孩子们的世界里,我播种着知识和爱,同时也在加倍地收获着感动与幸福。我熟悉了孩子们的声音、看惯了他们的眼神;我愿悲伤着他们的悲伤,幸福着他们的幸福,他们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孩子的爱让我觉得工作就是一种享受。在这爱的世界里,我爱生活、爱事业、爱学生,孩子们学知识、学道理、学做人。我和孩子们同时体会到奋斗的快乐,成功的快乐!此刻,我将我最深的感受与各位同仁共享。 一、以敏锐的眼光来发现学生的优点 做为班主任应该像伯乐一样及时发现学生长处,并大胆地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将“管”变“导”,将“绑”化“疏”,化‘被动’为‘主动’,实现班级管理的“软着陆”。在班干部的培养上我一直这样做:第一步,把管理方法教给学生,即班主任当“教练”;第二步,当班干部及组长初步掌握了管理方法后,班主任当“参谋”;第三步,放手让班干部管理班级,信任并赏识他们的工作,班主任当“顾问”。记得这一班的学生刚进校的时候,“人小、胆小、心小”“无集体意识、无组织意识、无纪律意识”,同学间无团结协作精神。由于大多数是农村留守孩子,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现为‘自私、霸道,自我意识特别强烈’。面对这一状况,我深知要带好这个班的艰辛和入手点----

找到一批领头军,建立一支过硬的班干部队伍,极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自治能力。 [事例一] 我班的付美元同学是高考落榜后来我校就读中专会计专业的。刚来校的时候心情低落,觉得高中毕业了却再来职校读书心里有不平衡,于是表现出来的就是不关心身边的任何事。第一次在班上同学作自我介绍和谈理想时她的表现比其他同学更成熟稳重,让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匹好马”。我要从她这里开始培养班级管理助手,在适当的时候找她谈话,让她重拾信心,任何时候都要做生活的强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导,她走出了困扰,在班上表现出来的就是胆大心细,为人处事受到同学们的认可。在班干部竞选时,理所当然当选为班长。在我两个月左右的辅导培训后,她就能独立的开展工作,现在已俨然是我不可缺少的一个得力助手,把班级事务打理的井井有条。之后还当选了学校学生会副主席,省优秀学生干部。 [事例二] 还有我班的班主任助理田莎同学,原本是一个毫不起眼,没有自信的女生。有一次我交待她帮我按学号顺序清理学籍档案的任务。结果她不但按要求做好,还默默地递给我一张纸,上面写着有哪几位同学没有贴照片,有哪几位同学没有按要求填写好。方便了我的后续工作,她这样的细心是我没有想到的。还有一次在上早自习时间,我班组织班内文明寝室评比,活动结束以后所有同学都回教室了,我走在最后。在路过其他班级寝室时却发现田莎同学在帮没有关灯的寝室逐个逐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分析 070111 兰俊蕾 三十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态姿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三十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回顾过去的三十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亿万人民众志成城,心连心,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显著,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抓住每一次的机遇,迎接每一次的挑战,向着民族的崛起、民族的复兴前进! 1.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方面取得的成效分析 1.1农民收入显著增加。 在三十年改革开放中,伴随着“包产到户”、“土地承包”、“万元户”、“乡镇企业”、“市场调户”、“种植结构调整”、“最低收购价”、“剩余劳动力”、“劳务经济”、“农村增收”、“税费改革”、“退耕还林”、“取消农业税”、“两免一补”、“新农村建设”,不同时期的一些关键词,折射出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有了改革开放适时的相关政策,才有效地指引了农村经济走向健康化、有序化,农民的收入才有了显著的增加。 1.1.1工资性收入迅速增加,农民收入格局多元化: 70年代我国农村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人口有2、5亿,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掀起的“民工潮”,带动农村人口走向城镇,放眼世界。农民通过打工、做生意获取工资性的收入,而不是仅仅满足于自给自足的农田生活。他们利用勤劳的双手与智慧的头脑,活跃在各个领域,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从而使收入迅速增加。农民收入由改革开放前的以农业为主的单一模式向改革开放后收入多元化转变。 1.1.2农民经济负担减轻: 自1985年起,党中央、国务院不断调整农村政策,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四个“一号文件”,锁定“三农”,在“多予、少取、放活”逐步取消农业税,出台种植补贴政策。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加快发展第二、三产业的同时,紧抓农业,以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有序。通过减免农业税,以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更为充分的调动其积极性,以更好的投身于经济建设中。取消农业税,将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不得不说是一项伟大的决策。通过出台种植补贴政策,有效地保障了农民的利益,减小了他们在农业进程中所遭受的损失及风险。在国家相关政策措施的保护下,农民的心放的更宽了,生产热情更高了,心中的喜悦更满了。 1.2农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比前后三十年,无论衣食住行用,无不发

用爱心滋润学生的心田

用爱心滋润学生的心田 鲁迅先生有句话: “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更是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体现。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人们把教师比作蜡烛,讴歌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正是对师爱的高度肯定吗? 一、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 从教以来,我始终注意关爱每个学生,以自己的言行影响他们、教育他们。小到谁的指甲长了,帮他修剪指甲;谁的钮扣掉了,教他学钉纽扣(我的办公桌总是配备着一个针线盒)。大到谁的身体不舒服,及时打电话叫医生或家长带他去医院治疗。正是这份爱心,赢得了我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融,在我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了通往心灵的爱心桥梁。正是我这样地去重视学生、对待学生,以无限的爱心去感化学生,让学生处处感受到关心和呵护,这样他们才会打开心扉,及时地接受我这个班主任的点拔和引导。 二、对学生要宽容。 一天,张海下课跑到我身边跟我说:“何老师,王丽偷了我的钢笔。”我一听马上捂住他的嘴巴,在他耳边轻轻地说:“这种话你不能乱说的,走,到办公室去说。”走到办公室,我急切地向他问清了原因。最后我又问:“你确定是你那枝吗?”这时他哭着说:“是的,我还做了记号,不信你

去看。”我正准备去教室查询一番,转身一想:这件事可不是小事,搞不好这个孩子的一生就会毁在这件事上,永远也抬不起头做人了。于是,我先告诉张海不要把事情张扬出去,老师一定给他一个交待。接着我马上打了电话给王丽的母亲知道她的父母昨天并没有给她买钢笔。然后我把她请进办公室(要她把铅笔盒带上)改错题,当她打开铅笔盒的一刹那,我眼前一亮,认出了那支钢笔,就问他:“王丽,这支钢笔真漂亮,妈妈昨天帮你买的吗?”她顿了一顿说:“是的呀。”“我刚才给你妈打电话,你妈说没给你买嘛!”一下子,她的眼泪就唰唰地流了出来。这下我明白了,事情终于水落石出了。于是,我给她一个台阶下,说:“是不是你昨天在地上捡到的呀,我想丢失笔的同学现在一定很着急,你赶快去还给他,怎么样?”王丽就这样没有声音地把钢笔还了回去。从此以后,这种事情再也没有发生过。 当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以及心理发展等方面产生困惑,困难,苦闷的时候,都需要班主任的理解。是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可况是小学生呢!学生的个体差异是非常明显的,正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学生犯错是再所难免的,如果学生犯错误,仅仅采取训、罚,是极为不利的,甚至让学生产生逆反情绪,使班级管理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三、用爱心激励学生发奋进取 诚心关爱每一个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从教育心理角度来看。学生一旦感受到这真诚的师爱就会把教师的教育变为自觉行动,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给予学生

大地的话

大地的话 教材分析: 《大地的话》是第一单元的第一篇主题课文。本单元以“话语”为主题,一共编排了三篇课文,从不同的侧面像学生展现了语言在生活中的作用和魅力。其中在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编者安排了一篇难度较低,语言通俗的一篇诗歌让学生从欣赏诗词作品中更好地体味自然的诗意的同时,感受语言情趣。本篇课文共分五节。以大地位第一人称,通过大地对种子、飞鸟、游鱼、小草的话语,展现了大地宽容、博大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达了大地这一主人公认为:一切有生命的精灵都是她的宝贝,一切宝藏都在她的体内的思想感情。通过阅读学习本篇课文,学生能够通过阅读与语文本对话感悟思想感情的同时,也能够继续以“大地”或者任何人称向所有她想对话的对象说出自己想说的。也就是能够仿照文本,继续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独立认识汉字3个,学习会写5个汉字。 在阅读过程中有重点的识记“蕊”字。 能力目标:熟读课文,能够仿照诗歌续写,表达独立的思想感情。根据课文内容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情感目标:

注重朗读,感悟诗歌的内容,捕捉诗歌的意象,领会诗歌的感情。 通过联想、想像,体验情境,理解诗情。 教学重点: 1、本篇课文的前四节内容十分简单,通俗易懂。重点理解之处为第五小节“一切有生命的精灵都是我的宝贝;一切宝藏都在我的体内”这句话的理解。 2、学会用‘假如’和‘即使’来造句说话。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教师直接板书“话”,激活学生思维,思考:一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这是个十分具有个性化的宽泛的问题,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答案也就不同,但是又一个共同的内容,就是通过话来与说话的对方交流思想,沟通感情。 教师在板书“大地的”这几个字的时候,再预设大地会与谁对话的问题导入新课。 二、“读”占鳌头品读诗歌“悟”“抒”“续”情 本篇诗歌共分5小节,前4节内容浅显易懂,故在教学设计中还应以读为主,为是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能够较为深刻的感受文本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也为学生能够通过自己一边一边有效和真情的与文本对话。故在设计品读诗歌这一环节中以各种不同的阅读方式和有效的指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历史沿革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 承包制度的历史沿革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 历史沿革 作者:秦英羽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土地制度的一大创举,自提出至今也不过三十几年,通过不断创新、完善,现已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制度体系。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阶段,此阶段主要以中央文件及部门规章的调整为主。 1、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无疑是以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18位农民分田到户为起点,小岗村18位农民在严立华家低矮残破的茅屋里创造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1979年9月28日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其中规定“不许分田单干,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也不要包产到户”,这表明对于“包产到户”,国家在政策上有所放松。 3、1980年9月,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中规定:“在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地区,集体经济长期搞不好的生产队,群众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也可以包干到户”;“已经实行包产到户的,如果群众不要求改变,就应允许继续实行”。这是第一个肯定包产到户的中央文件,对解决“包干到户”、“包产到户”问题的争论及推动农业体系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1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第一次明确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其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5、1983年1月,第二个中共中央1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若干问题》出台,该文件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出了高度评价,赞扬它是“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6、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三个1号文件《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主要强调要稳定和完善生产责任制,将土地承包期政策明确规定为延长15年不变;对农民向土地的投资应予合理补偿;自留地、承包地均不准买卖,不准出租,不准转作宅基地和其他非农业用地等。 上述4-6点所述的三个中央1号文件从政策上、理论上将包产到户稳定化、长期化、合理化、规范化,正式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因此制度在全国各地的迅速推广实施,1978年至1984年我国农业得到飞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大提高。 二、逐步完善阶段,此阶段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写进法律,而不再单由国家政策进行调整。 1、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土地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