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四川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四川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四川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四川教育出版社)

世界古代史

第一学习主题史前时期的人类

第1课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1、人类的直系祖先:是生活在非洲的南方古猿。在距今二三百万年前,古猿进化成“完全形成的人”,称为“猿人”。晚期智人的化石在亚、非、欧洲均有发现。亚洲有中国的山顶洞

人,非洲有阿尔及利亚的阿尔法卢人,欧洲有法国的克罗马农人。

2、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三大人种,即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3、父系氏族后期,由于私有财产和阶级的产生,氏族开始瓦解,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奴

隶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国家也随之产生。埃及、两河流域、中国、印度和希腊的克里特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时期的国家和地区。

第二学习主题古代亚非文明

第2课上古亚非文明

一、神奇的金字塔:

埃及地处非洲北部,尼罗河流经全境。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80余座金字塔至今仍

屹立在尼罗河下游的吉萨一带。胡夫金字塔是最大的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

二、汉谟拉比法典(由汉谟拉比制定)

1、古代西亚的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是上古文明的摇篮之一。公元前19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兴起。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2、《汉谟拉比法典》:

A、目的:为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和奴隶制社会秩序。

B、内容:(a)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

(b)序言和结语宣扬王权神授,诅咒不服从法律的人;

(c)正文共282条,内容涉及诉讼、财产、债务、奴隶、婚姻、赔偿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

C、意义: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

三、古代印度种姓制度

1、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主要有印度河和恒河。

2、种姓制度:古代印度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叫做种姓制度。它把居民从高到低分

成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第一等级婆罗门:掌管宗教祭祀,享有崇高地位;

第二等级刹帝利:充当武士,掌管军、政大权;

第三等级吠舍:是一般平民,以农、牧、工、商为职业,多数人无政治权利;

第四等级首陀罗: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和沦落的雅利安人,主要从事低贱的职业。

影响:种姓之间界限森严,低级种姓不允许从事高级种姓的职业,不同种姓之间的男女不能通婚。种姓等级界限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严重地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第3课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

一、大化改新

时间:646年。(中大兄皇子、高向玄理拥立孝德天皇,改年号为“大化”,效仿中国隋唐的封建制度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内容: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

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实行中央集权,废除世袭制度,中央和地方设置官僚机构进行治理。

意义: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大化改新后,日本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和草书创造出标音字母——假名,形成汉字、假名并

用的独特日本文字体系。

二、阿拉伯的兴起

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穆罕默德既是伊斯兰教的宗教领袖,也是政府首脑和军事统帅。

630年,打回麦加,把麦加定为伊斯兰教的圣地,并把克尔白神庙改为伊斯兰教清真寺。632年穆罕默德去世时,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大体完成。

第三主题古代欧洲文明

第4课古代希腊

一、古希腊的繁荣

1、古代希腊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部海岸和意大利南部地区。

2、公元前2000年左右,克里特文明出现,前1500年左右,迈锡尼文明出现。克里特

和迈锡尼的古老文明被称为爱琴文明。爱琴文明是希腊历史的开始,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3、前8世纪至前6世纪,希腊地区兴起了众多奴隶制城邦,其中以斯巴达和雅典最为著名。

4、公元前5世纪,希腊进入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繁荣的时期,奴隶制充分发展起来。奴隶成了社会的主要生产者。雅典工商贸易兴盛,是当时地中海地区最大的商贸中心,是最繁荣的城邦,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

二、雅典民主政治

1、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进行,建立了民主政治。

2、伯里克利改革:

城邦政治更加民主化。表现:①民主政治时期的雅典没有国王,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是掌握国家权力的最重要的机构。②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国家各级官职向公民开放,通过选举产生。③由全体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是雅典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

民主性:①雅典基本上实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公民左右着国家政权,

③民主政治达到了顶峰。

局限性:①这种民主是建立在奴隶主对奴隶专政基础之上的,②奴隶和妇女没有政治权利,③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只是拥有公民权的少数雅典人。

第5课古代罗马

一、罗马共和国

1、古罗马国家是由位于意大利台伯河畔的罗马城发展而来。公元前510年,罗马建立奴隶制共和国。布匿战争:罗马与北非强国迦太基进行了长达100多年的争霸战争,罗马最终战胜了迦太基。公元前2世纪末,罗马取得地中海的霸权,成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罗马共和国时期,制定了共和制法律,完善了共和制机构,公民享有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国家没有国王或皇帝,最重要的机构是元老院,最高的官职是执政官。罗马共和国的政权主要掌握在贵族奴隶主手中。(罗马共和国时期奴隶制盛行。奴隶被视为“会说话的工具”,没有人身权利。有些奴隶被训练成角斗士。)

3、罗马共和国后期,声势浩大的斯巴达克起义震撼了罗马的统治。公元前45年,恺撒夺得罗马最高权力成为独裁者,罗马共和国名存实亡。

第6课中古时代的欧洲

一、封建等级制度

1、5世纪末,日耳曼人兴起了,一个个日耳曼国家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西欧进入了封建社会。

2、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建等级制度。公元8世纪初,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查理?马特

推行采邑制,实行土地分封。国王将土地分封给臣下,臣下又将分得的土地分封给自己的下属,下属又将土地再分封。经过层层分封,形成了国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和骑士等不同爵位的封建主等级。各封建主之间以主臣关系依次隶从,构成一座封建等级金字塔。塔的最底层是农奴。大大小小封建主占有土地,形成封建庄园。

二、教会的统治

1、丕平献土:756年,法兰克国王矮子丕平为报答教皇对他的支持,把用武力夺取的意大利中部一片领土献给教皇,形成了罗马教皇国,史称“丕平献土”。

2、教会统治的时代称为“黑暗时代”,原因:

政治上:罗马教皇被视为上帝在人间的最高代表,有权废立国王,地位至高无上。

经济上: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有西欧三分一以上的土地,不但剥削领地上的农民,还要向全体居民征收什一税。

思想文化上:教会是西欧最顽固的封建精神堡垒,垄断教育,宣扬《圣经》是一切知识的顶峰,反对学习基督教神学以外的知识,禁绝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教会的统治,严重影响了西欧社会的进步,所以历史上把教会统治的时代称为“黑暗时代”。

三、西欧城市的兴起:

1.时间:11世纪前后。城市为获得自治权,不断进行反对封建主的斗争。琅城起义是城市反封建主斗争的典型。

2.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法国的巴黎、马赛,英国的伦敦等,都是当时西欧

兴起的著名工商业城市。城市的兴起对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四、拜占廷帝国的败落

1、拜占廷帝国就是东罗马帝国,因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廷而得名。

2、拜占廷帝国继承古希腊罗马文明,5世纪至6世纪初时一度出现繁荣景象。君士坦丁堡因繁华富丽而被西欧人视为天堂。

3、6世纪上半叶,皇帝查士丁尼为恢复昔日的罗马帝国而频繁用兵,导致民穷财尽。

4、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灭掉了延续千年的古老帝国。

第四学习主题古代文明的交融

第7课古代东方与西方的战争

一、希波战争与亚历山大东征

1、希波战争:公元前492年,波斯入侵希腊,以雅典和斯巴达为首的希腊城邦奋起抗敌,希腊与波斯的战争爆发,史称“希波战争”。希波战争延续了近半个世纪,希腊以小胜大,以弱胜强,最后战败了波斯。

2、亚历山大东征:为夺取东方的土地和财富,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

东侵波斯。次年,在伊苏斯之战击败波斯皇帝亲率的波斯主力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经过十年的征战,亚历山大夺取了埃及和亚洲的大片土地,灭掉了波斯帝国,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东侵给东方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二、罗马对地中海地区的征服

1、公元前301年,亚历山大帝国分裂。在地中海东部形成马其顿王国、塞琉古王国、托勒密王国等国家。

2、公元前3世纪末,罗马发动了征服地中海东部的战争。经过近一个世纪,马其顿王国、希腊、塞琉古王国先后被征服。公元前30年,埃及托勒密王国最后被屋大维所灭。此后,这一地区出现了两个世纪的和平与繁荣(1-2世纪)。

第8课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一、马可?波罗东游

1、马可?波罗: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杰出的代表之一。

2、马可?波罗,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1271年,沿丝绸之路东行,经三年多来到中国。在中国,他掌握了蒙古语和汉语;被委以官职;他侨居中国17年,除在京城任职外,还受皇帝之命巡游外省和出使缅甸、南洋,足迹遍及中国许多地方和亚洲一些国家。回国后,口授了《马可?波罗游记》,此书对西方人了解东方起了重要作用。

二、阿拉伯数字的西传

1.阿拉伯数字是东方文明的重大成果,其西传到欧洲是东西方文明交流史上突出的例证。

2.古印度的数学成就:古印度人创造发明了0至9十个数字符号,称为数码;他们使用了

较为完备的十进位计算法。

3.约12世纪,印度的这套数码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被误称为“阿拉伯数字”。此后,十个

数码在世界各国流行,成为通用的数学符号。

第五学习主题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9课古代的文字与文学

一、象形文字与楔形文字

1、象形文字:古代埃及人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发明。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之一。它由表示人物、走兽、禽鸟及各种器物的象形符号构成。

书写材料:纸草。或铭刻在石碑、石柱、木头上。

2、楔形文字:古代两河流域居民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发明。他们把简化了的图画文字用芦秆或木棍刻在黏土做成的泥版上记事。因每个字刻出的笔画一头粗一头细,形状像楔子一样,所以叫楔形文字。前2000年开始成为西亚地区的通用文字。

二、荷马史诗与《俄狄浦斯王》

1、荷马史诗相传是古希腊肓诗人荷马所作,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描写有关特洛伊战争的长篇叙事诗。荷马史诗反映了前11世纪—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生活面貌,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简练朴实,是欧洲第一部优秀文学作品,也是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

2、《伊利亚特》描写的是特洛伊战争中希腊人与特洛伊人之间惊心动魄的战斗。《奥德赛》描写的是希腊英雄海上历险的故事。

3、公元前5世纪,希腊戏剧非常繁荣。歌颂英雄主义是希腊戏剧鲜明的主题。悲剧作家索

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是希腊悲剧的典范。

三、《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是小说,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代表作品。作品中有大量童话、寓言、历险、爱情、历史等传奇故事,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以及东方古国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面貌;作品歌颂劳动人民纯朴善良的品质,揭露封建社会黑暗不平的现实;各种故事优美有趣,引人入胜。《一千零一夜》至今仍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被视为世界文学的瑰宝。

第10课古代科学技术与造型艺术

一、阿基米得与欧几里得:

1、阿基米得:是古希腊杰出的科学家。精通哲学、数学、物理和天文等科学知识。成就:

数学方面——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圆周率的科学计算方法和物体表面积及体积的计算方法。物理学方面——提出了杠杆原理和“阿基米得定律”,奠定了机械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基

础。

阿基米得的卓越贡献,使他成为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2、欧几里得: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著有《几何原本》一书。

二、古希腊雕塑:代表作品:《掷铁饼者》、《米罗的维纳斯》、《拉奥孔》。

三、巴黎圣母院与麦加清真寺

1、巴黎圣母院:是法国著名的天主教大教堂,位于巴黎塞纳河畔,始建于12世纪中叶。巴黎圣母院是欧洲哥特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代表。

2、麦加清真寺:是阿拉伯建筑的典型代表。坐落在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城内。麦加清真寺是伊斯兰教最神圣的寺庙,也是古代世界极具伊斯兰教特点的建筑珍品。

第11课古代宗教

1、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佛教被宣布为国教,成为国王维护统治的工具。

2、佛教的传播:公元前2世纪开始,佛教先后传入中国、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

3、基督教的分裂:11世纪中叶,东西教会分裂,形成天主教和东正教两大教派。

(基督教组织是教会)

4、基督教的传播:先后传入欧洲、非洲、美洲,成为最有影响的世界性宗教之一。

5、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穆斯林必须进行的最基本的宗教活动是“五功”。伊斯兰教

对维系阿拉伯民族的团结和促进阿拉伯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伊斯兰教在后来在发展中出现多个教派,影响最大的有逊尼派和什叶派。

宗教名称时间创建地点创建者基本教义经典

佛教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乔达摩?悉达多宣扬因果报应,提倡禁欲修行,寻求自我解脱。反对婆罗门种姓的特权地位,主张“众生平等”,破除种姓等级界限。《三藏》

基督教 1世纪

前后罗马帝国境内的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地区耶稣上帝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人类深重的苦难和罪孽只有依靠上帝才能拯救。要人们虔诚地崇拜上帝,

忍受现世苦难,以求死后灵魂升入天堂。《圣经》

伊斯兰教 7世纪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安拉是真主,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是全知全能的至高无上的神;遵循安拉善意行事的人灵魂就能升入天堂,反之,灵魂就会坠入地狱。《古兰经》

世界近代史

一、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萌芽——文艺复新与新航路的开辟

文艺复兴:时间:14—16世纪;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性质:最先在意大利(后传到西欧)掀起的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实生活)。代表:①但丁(先驱,是有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神曲》。②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③莎士比亚—《罗

密欧与朱利叶》、《哈姆雷特》等。意义:冲击了封建神学;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条件。

新航路的开辟:(1492)哥伦布:向西横渡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美洲。(1497)达.伽马:——到达印度,第一个找到了直通东方的新航路。(1519)麦哲伦——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中国郑和下西洋:明初,到达红海沿岸、非洲东海岸。)意义:①开始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②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引发了西欧人殖民掠夺的狂潮。(77 页图)

二、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名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1894)

根原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英国的殖民压迫严重阻碍北美经济

发展。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三级会议的召开

经过

1.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

2.内战:克伦威尔——新模范军;

3.1649,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

4.克伦威尔军事独裁统治;

5.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6.1688年“光荣革命”——结束。 1、开始标志:1775列克星顿枪声2、建军:1775第二届大陆会议,建大陆军,华盛顿总司令3、建国:1776.

7.4《独立宣言》—美国(国庆日)4、转折:1777萨拉托加大捷5、胜利:1781约克镇英军投降6.独立:1783英美《巴黎和约》——结束。 1.开始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国庆)2、1789《人权宣言》3、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处死路易十六4、雅各宾派专政(罗伯斯比尔)—把革命推向高潮,使之成为一次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5、1794,“热月政变”——结束。

巩固:拿破仑帝国:1、上台—1799“雾月政变”;2、内外措施:对内改革;对外战争(前期正义—巩固革命成果、打击封建势力;后期侵略、掠夺、争霸—灭亡。)3、灭亡:1814年滑铁卢决战。

结果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国家独立,建立起联邦总统制国家最终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重要文献 1689《权利法案》目的:限制王权。内容:确定议会为最高权利机关;国王征税须经议会同意。意义:限制了王权,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政权 1776. 7. 4《独立宣言》内容:自由、民主、平等;2宣告北美13州独立,标志美国诞生—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1789《人权宣言》内容:自由、平等、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影响:成为革命纲领,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求。

意义它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既是民族解放运动又是资产阶级革命(性质:双重性);使美国赢得了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欧洲和拉丁美洲革命起了推动作用。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但

革命所争取的权利却为少数人所有。

人物评价华盛顿: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领导北美独立战争并取得伟大胜利;

2.就任总统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完善法制、创立合众银行等)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被益为“美国国父”。拿破仑: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上台后、采取了一系

列的措施,如对内改革,对外与反法同盟开战,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但由于他的侵略战争引起了被奴役人民的反抗,最终导致了帝国的灭亡。

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既是民族解放运动又是资产阶级革命(双重性)资产阶级革命

三、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产发展——两次工业革命

名称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

时期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叶 19世纪70年代开始

范围英国——欧美欧洲——世界

主要标志(特征)瓦特改良蒸汽机和机器的广泛使用,把人们带入“蒸汽时代”电力的广泛使用,把人们从“蒸汽时代”带入“电气时代”

主要成就开始:纺织业: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机器)。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

交通:富尔顿——汽船“克莱蒙号”、史蒂芬孙——火车“旅行者号”。电力: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爱迪生(“发明大王”)——电灯。

电讯:(贝尔——发明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

动力:狄塞尔—内燃机。

交通:卡尔.本茨(“汽车之父”)—第一辆汽车;亨利福特—四轮汽车(使美国成为装在轮

子上的国家);莱特兄弟—飞机“飞行者一号”

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人类从手工工场时代进入机器大生产时代。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但发展不平衡;密切世界各地的联系;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共同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四、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美国内战;日、俄改革

1861-1865美国内战根原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在全国的发展(矛盾焦点:黑奴制的存废)

经过林肯当选为总统—导火线;1861年南方挑起内战;1862年林肯政府通过《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战局;1865年北方胜利结束。

影响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性质),废除了黑奴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根原封建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性质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内容农奴有人身自由,农民“解放”时可赎买一块份地(但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全)

影响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改革不彻底,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

日本明治维新背景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最先打开日本的大门。性质明治天皇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内容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西方教育;军事:建立皇军。

影响摆脱了被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使日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担改革不彻底,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

五、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殖民扩张和民族解放运动

马克思主义诞生条件: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阶级—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

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争取普选权),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思想条件——三大思想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欧文、傅立叶);实践—马、恩的实践活动。

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第一个革命纲领)。

巴黎公社原因:普法战争法国失败。性质: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政权。失败:“五月流血周”。意义:是无产阶级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其革命精神鼓舞无产阶级为争取解放继续斗争。

殖民扩张和民族解放运动三角贸易:欧洲(最早的殖民者西、葡;最大的英国)——非洲(黑奴)——美洲——欧洲。影响:给欧洲殖民者带来巨额财富;给非洲带来灾难。

民族解放运动:拉美:玻利瓦尔——“拉丁美洲解放者”

亚洲:①中国太平天国运;②印度反英:章西女王

(完整版)2018年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知识点

2018年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知识点归纳 第1课古代埃及 目标: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 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 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目标: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法典中的规定说明 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 目标: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兴起: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2)建国: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来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3)鼎盛: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2.森严的种姓制度 (1)建立: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的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2)主要内容 (3)特点: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 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创立: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创立。 (2)教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 (3)发展: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 (4)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外传。经中亚传入中国,后传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单元总结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课程标准: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埃及 1?概况:埃及位于北非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约在公元前3100年;形 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都城在孟斐斯。 2?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象征。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二、古巴比伦王国 1?概况: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首都是巴比伦。 2. 《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性质);也是历史上已知的 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地位)。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概况:古印度指整个南亚次大陆。公元前23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城邦。后来 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 2?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婆罗门、杀怖利、吠舍、首陀罗。 四、四大文明古国 ①古代埃及一一尼罗河流域;②古代印度一一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③古巴比伦——两河流域;④中国——黄河和长江流域。 第3课欧洲文明的起源课程标准: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情况;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 地;讲述布匿战争的故事;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一、爱琴文明 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希腊早期文明一一爱琴文明(公元前2000年左右兴起)历时 约800年;先后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为中心。 二、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 1.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城邦。 2?伯利克里当政时;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 3. 改革措施:①通过抽签;所有公民都可以担任各级官职;②公民大会决定一切国家大事;任何公职 人员不能专权;③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给工资或补贴;以便贫苦公民广泛参政。 三、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1罗马奴隶制共和国的出现:公元前6世纪末;意大利半岛中部。 2?布匿战争:公元前3世纪中期;罗马的扩张与西地中海强国迦太基发生冲突;两国在

2020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全解读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全解读 教材分析 明确认识 1. 对唯物史观的认识 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 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论,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上一切重要的历史 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和发展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其中存在着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从纵向看,人类历史 经历了不同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即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 尽管并不是所有的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历史都无一例外的按照这个系 列向前发展,而是先后不一、形态各异,但是这个从低级社会向高级 社会发展的总过程,仍然是具有普遍的规律性的意义。 2. 对世界历史分期的认识 世界古代史从早期人类的出现,直到公元15世纪末期。 世界近代史是大约从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和发 展的历史。 世界现代史主要叙述的是20世纪初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 世界古代史与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之间,并不是以某一个明确的年代而断然分割的,它们之间的转换,也是历史渐进发展的结果。

3.对点线结合的认识 “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就是历史发展的主线。 提示:学生对线的把握需要教师的帮助。 总体特征:人类社会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进过程。人类社会的演进呈现出从分散到整体的基本脉络。 根据社会形态可划分:五种社会形态。 根据生产工具的使用可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电子时代。 根据文明程度划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 世界近代史部分主要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产生、确立、发展并向世 界扩张的历史,也是世界日益形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历史。 纵向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产生并向北美、日本等国发展的历史。横向发展:在扩张和掠夺中,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向全球扩张,最终形 成世界市场,整个世界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逐步形成密切联 系、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整体。 4. 对三维目标的认识

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探究题(新)教学文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1、为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三 位同学分别做了这样三个实验。 实验一:称量镁条的质量,在空气中点燃,待反应结束、 冷却后,再称量生成白色固体的质量。 实验二:如图甲,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 (有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生成),过一会儿再称量。 实验三:如图乙,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大理石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稀盐酸与大理石混合,过一会儿再称量。实验数据见表: ⑴从表中数据看,这三个实验过程中,发生化 学反应的前后物质质量(填“减小“增大”或 “不变”):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 ⑵这三个实验中,实验(选填:“一”、“二”或“三”)正确地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⑵从不能正确反映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质量关系的实验中,选择其中一个说明实验设计中 的不当之处,请写出该实验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⑷由此可得出,在选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必须在__________ _(填“密闭”或“开放”)的体系中进行。 (5)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原因:。 二、燃烧条件的探究 1、下图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3个对比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 能燃烧的是 不能燃烧的是 物质燃烧要具有 实验2罩在玻璃杯中的蜡烛物质燃烧要 实验3较快被点燃的是 说明点燃小木条和小煤块所需的不同,物质燃烧还应满足的条件是 编号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变化前 4.8g 118.4g 112.6g 变化后8.0g 118.4g 111.0g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四川教育出版社)

世界古代史 第一学习主题史前时期的人类 第1课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1、人类的直系祖先:是生活在非洲的南方古猿。在距今二三百万年前,古猿进化成“完全形成的人”,称为“猿人”。晚期智人的化石在亚、非、欧洲均有发现。亚洲有中国的山顶洞 人,非洲有阿尔及利亚的阿尔法卢人,欧洲有法国的克罗马农人。 2、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三大人种,即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3、父系氏族后期,由于私有财产和阶级的产生,氏族开始瓦解,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奴 隶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国家也随之产生。埃及、两河流域、中国、印度和希腊的克里特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时期的国家和地区。 第二学习主题古代亚非文明 第2课上古亚非文明 一、神奇的金字塔: 埃及地处非洲北部,尼罗河流经全境。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80余座金字塔至今仍 屹立在尼罗河下游的吉萨一带。胡夫金字塔是最大的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 二、汉谟拉比法典(由汉谟拉比制定) 1、古代西亚的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是上古文明的摇篮之一。公元前19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兴起。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2、《汉谟拉比法典》: A、目的:为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和奴隶制社会秩序。 B、内容:(a)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 (b)序言和结语宣扬王权神授,诅咒不服从法律的人; (c)正文共282条,内容涉及诉讼、财产、债务、奴隶、婚姻、赔偿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 C、意义: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

三、古代印度种姓制度 1、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主要有印度河和恒河。 2、种姓制度:古代印度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叫做种姓制度。它把居民从高到低分 成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第一等级婆罗门:掌管宗教祭祀,享有崇高地位; 第二等级刹帝利:充当武士,掌管军、政大权; 第三等级吠舍:是一般平民,以农、牧、工、商为职业,多数人无政治权利; 第四等级首陀罗: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和沦落的雅利安人,主要从事低贱的职业。 影响:种姓之间界限森严,低级种姓不允许从事高级种姓的职业,不同种姓之间的男女不能通婚。种姓等级界限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严重地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第3课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 一、大化改新 时间:646年。(中大兄皇子、高向玄理拥立孝德天皇,改年号为“大化”,效仿中国隋唐的封建制度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内容: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 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实行中央集权,废除世袭制度,中央和地方设置官僚机构进行治理。 意义: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大化改新后,日本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和草书创造出标音字母——假名,形成汉字、假名并 用的独特日本文字体系。 二、阿拉伯的兴起 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穆罕默德既是伊斯兰教的宗教领袖,也是政府首脑和军事统帅。 630年,打回麦加,把麦加定为伊斯兰教的圣地,并把克尔白神庙改为伊斯兰教清真寺。632年穆罕默德去世时,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大体完成。 第三主题古代欧洲文明 第4课古代希腊 一、古希腊的繁荣 1、古代希腊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部海岸和意大利南部地区。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1课,古代埃及 1、古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赠礼”。★★ 2、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3、古埃及人使用的文字是象形文字。★★★ 4、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 5、古埃及文明没能延续。★★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1、“两河流域文明”发源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2、“两河流域文明”大体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周围。★ 3、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的文字是“楔形文字”。★★★ 4、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并使古巴比伦王国达到鼎盛。★★★ 5、《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5、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6、《汉谟拉比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 1、古印度文明最早出现在印度河流域。★★★ 2、古印度文明遗址:哈拉巴遗址和摩亨佐·达罗遗址。★★★ 3、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印度文明鼎盛时期。★★★ 4、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5、种姓制度的四个等级的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6、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后世称他为释迦牟尼。★ 7、佛教提倡“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 7、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一、古代希腊城邦 1、古代希腊的地理特点:多山、耕地有限、港湾众多。★ 2、希腊最早的文明是爱琴文明。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3、希腊城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 4、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政治权利)。★★★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1、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构。★★★ 3、雅典的民主不是充分的民主。★ 三、亚历山大帝国 1、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统一希腊,并建立了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推荐电影:《亚历山大大帝》) 2、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东征:亚历山大东征给东方人民带来了灾难,但东征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一、罗马共和国 1、位置:意大利半岛。★ 2、罗马共和国的权力长期掌握在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 3、平民和贵族斗争争取到的政治权利: (1)设立保民官。★★★ (2)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 4、罗马通过布匿战争战胜了迦太基,控制了西部地中海地区。★★★

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1: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 一、药品的取用 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3、量取2ml盐酸加入到试管2中,往试管一中滴加盐酸。 二、结物质的加热:取2ml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三、洗涤仪器:将本实验中所用的试管、量筒洗干净。 实验现象: 一、3加入盐酸后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外壁发热。 二、先产生蓝色紫状况淀,受热后,变为黑色的沉淀。 分析及结论: 一、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盐酸也锌粒反应放出氢气。 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生或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 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我们安全、正确、快速的进行实验并获得可靠结果的重要保证。

实验名称2: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及氧气的性质 实验目的:1、掌握用KMnO 4制取O 2的方法 2、了解O 2的化学性质。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试管、水槽、集气瓶、镊子、KmnO 4、木炭、石灰水、细铁丝、酒精 实验步骤: 一、氧气的制取:1、查,先在水槽中装适量的水,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装,往试管中装入KMnO 4,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3、定,固定各仪器(注意,铁夹夹在试管中上部,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酒精灯与试管底部的距离)。4、倒,把两个装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倒立在水槽中。5、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集中加热。6、收,待气泡连续、均匀的放出时,开始收集,收集好后在水中盖上玻璃片取出正放于桌上。7、移,先将导管移出水面。8、灭,最后熄灭酒精灯。 二、氧气的性质:1、把烧到发红的木炭伸入到氧气瓶中,熄灭后滴入石灰水,振荡。2、把细铁丝先沾点酒精,点燃,再伸入到O 2瓶中。 实验现象: 1、木炭在O2中燃烧,发白光、放热、滴入的石灰水变浑浊。 2、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一种黑色的熔融物。 分析及结论: 1、22CO O C 点燃 →+,CO 2使石灰水浑浊 2、432O Fe O Fe 点燃→+ 3、可燃物如: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如铁却可以在氧气里燃烧,说明O 2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

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专题复习提纲

专题一:中国近代化探索 1、开端问题:①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②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③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戊戌变法。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五四运动。 2、历史舞台问题:①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戊戌变法。②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五四运动。

专题四: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次会议

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专题五:国共关系演变

1、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红军、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粉碎国民党四次“围剿”、进行长征取得胜利。 2、(1)长征胜利结束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2)长征胜利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长征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3、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1)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彭德怀率西北野战军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战役打退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2)战略进攻: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南京、武汉。 (3)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战役。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4)胜利: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专题七:人物篇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汇总

第1课古代埃及 目标: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 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目标: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法典中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16——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世界资本主义逐渐发展、完善、走向成熟,近代社会开始逐渐确立19世纪下半期,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资产阶级的统治巩固和扩大,近代社会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级,近代社会终结,向现代社会迈进☆资本主义制度:生产力:大机器生产优越性(进步性)生产关系:雇佣关系思想意识:要求摧毁封建等级制度和专制制度,体现资本主义制度自由、发展的要求局限性:贫富不均☆资产阶级能统治世界的原因:生产工具先进,交通便利,使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必然战胜落后的生产方式☆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的因素: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改革、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工业革命、殖民掠夺☆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方式:1、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 确立资本阶级统治(英国、法国)2、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美国独立战争)3、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组度废除旧制度(俄国、日本)4、通过对外发动王朝战争(德国、意大利)☆四大资产阶级革命: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思想解放运动时间性质核心思想代表人物文艺复兴运动14——17世纪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人文主义: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以自由平等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启蒙运动17——18世纪资产阶级领导的、弘扬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识形态,把人的思想从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理性主义洛克、霍布斯、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自由主义思想19世纪略自由主义亚当?斯密、边沁、孔德、杜威社会主义思想19世纪略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文艺复兴运动1、中古世纪,罗马教皇和天主教教会在欧洲的封建统治束缚人的思想,扼杀人性,防碍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引起广泛的不满背景2、14世纪前后,处于欧洲贸易最繁荣区域——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兴起很多城市国家,开始产生新兴资产阶级,他们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提倡“人文主义” 3、印刷术的推广与普及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含义:14——17世纪,很多艺术家、科学家、思想家发掘和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表现人类持续追求进步的本性,一时成为风潮和时尚的思想文化运动发源地: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影响范围:几乎西欧所有国家影响:打破中世纪以来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思想的束缚,强调和发挥人在世界上的作用,推动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思想文化基础,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起推动作用,是近代以后欧洲社会加速发展的重要根源国籍称谓作品意义但丁意大利诗人、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神曲》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家(画家)、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莎士比亚英国文学家(戏剧家)“四大悲剧”:《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使英语文学创作达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蒙娜丽莎》: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给人以无限丰富的联想,以和悦的眼神、发自内心的微笑表现人性的光辉,达?芬奇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赋予笔下人物真实的个性与情感,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位市民妇女的温柔与典雅,鼓励人们去大胆追求不受宗教璀璨的世俗生活,完全摆脱宗教题材的束缚☆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运动,不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实行反封建、反教会、反神学斗争,为资产阶级服务☆16——18世纪的四次巨变:文艺复兴运动、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西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背景自然科学取得长足的进步封建君主制依然存有,人们群众的利益仍然持续遭到侵犯和剥夺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不满足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反封建斗争,需要更强大的思想武器摧毁封建制度含义:17——18世纪,很

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知识点【最新整理】

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复习提纲知识点归纳 第1课古代埃及 目标: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 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目标: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法典中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 目标: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兴起: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2)建国: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来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提纲.doc

二、主要资木主义国家走上资木主义道路方式 因各国实际情况不同,各国确立资产阶级统治的道路也就明显不同。 笫一种途径: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例如英法资产阶级革命 笫二种途径: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独立战争。 第三种途径:通过资产阶级改革逐步废除I口制度而走上资木主义的道路。例如俄国1861年的废除农奴制改革和口本1868年的明治维新。 四、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中(后)的重要文献

五、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 相同点: (1)根木原因:都是资木主义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 (2)性质: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3)领导阶级:都有资产阶级领导。 (4)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文献。 (5)结果: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6)影响: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不同点: (1)原因不完全相同:英法为了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美国革命为了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 (2)领导阶级不完全相同:除了资产阶级领导革命外,英国还冇新贵族,美国还有种植园主(3)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美国实行联邦制,法国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屮确立的是民主共和制。(4)性质:除了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述具有民族解放战争性质 专题复习(9)中外史上的著名改革和思想解放运动 一、戊戌变法(见专题8) 二、世界历史上的重人改革 1、H本的明治维新:(具体内容见专题八) 2、俄国1861年改革:(具体内容见专题八) 3、苏俄新经济政策: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人民群众尤其其是农民群众的不满 (2)、开始时间:1921年 ⑶、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4)、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探究题

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探究题(精心整理) 1、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②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序号,下同),气体收集装置为____或___ ;实验室制取二 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或, 其中更好的是,优点有,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右图电解水实验中的现象,请回答: A端为电源的极。 写出B端所连接试管内气体的一点性 质。 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3、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2)用A与D相连可制取的一种气体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明将B与C相连,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操作有:a.停止加热b.固定试管c.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d.装药品和

放棉花e .加热,收集氧气。上述过程中缺少的一步操作是 , 将该操作编号为f ,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4)查阅资料:相同条件下,氨气(NH 3)的密度比空气小, 且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 合物可制取氨气。根据所查资料,制取氨气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序号)。 4、下列是有关二氧化碳制取的相关问题: ①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鸡蛋壳与稀盐 酸反应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其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是 。 ②如果用右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不熄灭的可 能原因是: ③实验操作中将鸡蛋壳捣碎的目的是 5、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同学们对竹子中的 气 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 (1)收集竹子中的气体。 小华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排水 法收集气体。 小刚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 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 、B 两组,在相同的 条件下,A 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B 组采用小刚的取气方法,分 别完成下面的实验。 (3)测定氧气含量。 【查阅资料】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白磷的着火点为40 ℃。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 测定氧气含量。

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及实验现象总结

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及实验现象总结 一、化合反应 1、木炭(碳)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发出红光 ..,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的气体;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发出白光 ..,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O2点燃CO2(充分燃烧)2C+O2点燃 2 CO (不充分燃烧) 2、硫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发出微弱的淡蓝色 ......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放出热量;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 ......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S+O2点燃SO2 3、红磷(或者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4P+5O2点燃2P2O5 4、注意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燃烧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3Fe+2O2点燃Fe3O4 5、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冒白烟,生成白色粉末,放出热量。 2Mg+O2点燃2MgO 6、氢气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火焰上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2H2+O2点燃2H2O 7、铜在空气中加热现象: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 2Cu+O2△2CuO 8、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火焰上罩一个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CO+O2点燃2CO2 9、汞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2Hg+O2△2HgO 10、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 11、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碳层:CO2 +C高温2CO 1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 +H2O == H2CO3(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1、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并存的政权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苏维埃 2、俄国二月革命推翻的是:沙皇专制统治;俄国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3、俄国二月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俄国十月革命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一、彼得格勒起义(十月革命的发生): ★⑵时间:1917年11月6日—7日 ⑶领导人:列宁⑷起义指挥部:斯莫尔尼宫⑸主要参加者:工人阶级 ⑹最主要特征:在中心城市(彼得格勒)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⑺结果:①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②俄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 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⑻苏维埃政府巩固政权的措施:①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②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 ③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④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一战。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⑤1918-1920年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巩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 ★二、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②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③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统治,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列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内战争时期(1918—1920)) ★二、(列宁)新经济政策:(改良主义的方法) ⑴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 ⑵领导人:列宁。⑶实施时间:1921年——1924年。 ⑷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⑸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三、苏联成立:(1922-1991) ⑴时间:1922年底;⑵国名: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巧记:俄外乌白) ★四、(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⑴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⑵基本实现农业集体化。 ★五、斯大林模式: ⑴形成的标志:1936年新宪法的制定⑵基本特征: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⑶“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①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产品品种少、质量差;③严重损害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④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资源。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凡尔赛和约》: ⑴时间:1919年6月巴黎和会;⑵签约双方:协约国和德国; ★⑶基本内容: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做出的规定,包括: ①领土: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②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 德国不得设防; ③政治: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1课时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药品的取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一些化学实验室的规则。 2.掌握常用仪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3.学会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⑩过程与方法 1.实验操作时能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2.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演示、学生互教互学等方法,促使学生掌握规则的操作方法。 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了解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知道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2. 能自觉遵守实验室规则,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大胆实验、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量筒和滴管的使用。 教学难点: 量筒和滴管的使用。 教学用品: 药匙、镊子、试管、试管架、纸槽、试剂瓶、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石灰石、碳酸钠、澄清石灰水、酚酞试液、稀盐酸、水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回忆并模仿你在家里倒水、倒醋、倒酱油、取食盐、取味精的动作,并与同学们交流。回忆你家厨房中的调料、蔬菜、干菜、面粉等的摆放有什么规律,并与同学们交流。 我家厨房中物品的摆放规律是 。 请认真学习《实验室规则》 l·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实验和科学探究的场所,进入化学实验室不准打闹,不准大声喧哗。 2.请保持实验室内的卫生。 3.进入化学实验室首先要检查自己的实验用品是否齐全、破损,如不全或有破损,请及时向老师报告并补齐,不许借用其他实验台的实验用品。 4.注意节约药品,按实验规定的量取用。 5.一般来说,课堂上只能做规定的实验,如果做规定以外的实验需征求老师的意见,不能擅自做规定以外的实验,以免发生危险。 6.实验结束后,请把废物和废液分别放入指定的容器中,把实验台整理好。 二、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自学)

世界近代史(初三历史复习提纲)

世界近代史 ☆近代化(近代社会): 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文化自由化、民主化,构建资产阶级的人文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逐步接受近 代文明 ☆资本主义制度: 生产力:大机器生产 优越性(进步性)生产关系:雇佣关系 思想意识:要求摧毁封建等级制度和专制制度,体现资本主义制度自由、发展的要求 局限性:贫富不均 ☆资产阶级能统治世界的原因: 生产工具先进,交通便利,使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必然战胜落后的生产方式☆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的因素: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改革、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工业革命、殖民掠夺 ☆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方式: 1、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 确立资本阶级统治(英国、法国) 2、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美国独立战争) 3、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组度废除旧制度(俄国、日本) 4、通过对外发动王朝战争(德国、意大利) ☆四大资产阶级革命: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 思想解放运动 时间性质核心思想代表人物 文艺复兴运动14——17世纪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 会大门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人文主义: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以自由平等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 启蒙运动17——18世纪资产阶级领导的、弘扬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识形态,把人的思想从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理性主义洛克、霍布斯、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 自由主义思想19世纪略自由主义亚当?斯密、边沁、孔德、杜威 社会主义思想19世纪略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 文艺复兴运动 1、中古世纪,罗马教皇和天主教教会在欧洲的封建统治束缚人的思想,扼杀人性,阻碍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引起广泛的不满 背景2、14世纪前后,处于欧洲贸易最繁荣区域——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兴起许多城市国家,开始产生新兴资 产阶级,他们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提倡“人文主义” 3、印刷术的推广与普及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含义:14——17世纪,许多艺术家、科学家、思想家发掘和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自 由,表现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一时成为风潮和时尚的思想文化运动 发源地: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完整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1课古代埃及 1、古埃及发源地:非洲东北角的尼罗河流域 2、古埃及的发展历程: (1)、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了若干小国家 (2)、公元前3100年,初步实现统一, (3)、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新王国时代 (4)、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地跨亚非。 (5)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3、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4、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称为法老,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5、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政治上:建立奴隶制君主专制 文字: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天文历法:太阳历,是世界最早的太阳历 医学:制作木乃伊 建筑雕塑: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注意】 1、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地图 2、金字塔图片、象形文字图片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1、古代两河流域发源地:亚洲西部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 2、古代两河流域的发展历程:(1)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2)约在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初步统一。 (3)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3、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象征:文字:楔形文字 历法:阴历 算术:60进位制 律法:《汉谟拉比法典》 建筑:空中花园 4、《汉谟拉比法典》: (1)、制定者: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 (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3)、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4)、内容:①社会等级: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②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奴隶主要来自战俘 ③经济领域:有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5)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6)影响:《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 长。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注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