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山东省棉花品种演变

山东省棉花品种演变

山东省棉花品种演变.txt都是一个山的狐狸,你跟我讲什么聊斋,站在离你最近的地方,眺望你对别人的微笑,即使心是百般的疼痛 只为把你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刺眼的白色,让我明白什么是纯粹的伤害。山东省棉花品种演变.txt爱人是路,朋友是树,人生只有一条路,一条路上多棵树,有钱的时候莫忘路,缺钱的时候靠靠树,幸福的时候别迷路,休息的时候靠靠树!1.棉花品种演变

山东省在20世纪初,以种植产量低、纤维粗的亚洲棉为主,后来自美国引进的
陆地棉品种,使山东棉花生产发生了重大转折,高产、优质、抗病、抗棉铃虫等综
合性状优异的棉花新品种不断培育成功,实现了山东省棉花新品种的6次更新换代


1.1 陆地棉替代亚洲棉

1918年自美国引进的斯字棉(stonville),其产量及纤维品质均优于亚洲棉:
产量比亚洲棉增产40%,绒长增加5-7mm。20世纪50年代引进了性状更具优质的斯字
棉2B和斯字棉5A,积极推广,大面积种植,到1956年斯字棉种植面积就达到了50.
7万公顷,占全省棉花种植总面积的77.7%,再加上由美国引进的金字棉 (KING)、
爱字棉(ACALA)、柯字棉(COKER)等国外陆地棉品种,引进的陆地棉种植面积超过了
种植总面积的80%,基本上淘汰了亚洲棉,这是自1949年以来的第1次棉花品种更换


1.2 高产品种岱字棉15号的引进

1955年山东省自美国引进岱字棉15号,试验种植了52.55公顷,表现结铃性强
、衣分高、抗逆性好,单位面积产量比斯字棉2B、斯字棉5A增产10%左右,绒长在
斯字棉基础上又提高2-4mm,衣分提高2%左右, 受到棉农的欢迎。到1959年岱字棉
15号在全省种植面积达到59.9万公顷,占山东棉花良种面积的97.3%,棉花总产再
次提高10%-15%,成为山东省的当家品种,实现了棉花品种的第2次更换。

1.3 自育品种替代国外引进品种

20世纪70年代,山东省棉花研究所利用中棉所2号和1195系杂交,后代经γ射
线辐射培育成功了鲁棉1号,该品种表现早熟、适应性广、结铃性强,1979年在山
东种植8万公顷,1980年上升到57.8万公顷,平均单产比岱字棉15号增产30%,占山
东省棉田总面积的82%。山东棉花生产出现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全省棉花总产超
过170万吨,接近全国棉花总产的1/3,直接经济效益57亿元。从此结束了长期以来
山东棉花生产依赖于国外棉花品种的局面,实现了第3次棉花品种更换。

1.4 高产优质棉花品种的突破

鲁棉1号使山东棉花产量大幅度提高,但由于其存在纤维粗、短绒多、纤维强
力低等特点,给纺织工业带来很多问题。后来相继选育出了鲁棉2号、鲁棉3号、鲁


棉4号、鲁棉5号、鲁抗1号等系列品种,虽然纤维品质优于鲁棉1号,但都没有形成
气候。1983年鲁棉6号的审定推广,使山东棉花生产再上一台阶,纤维品质明显好
于鲁棉1号,产量与鲁棉1号相当。1985年鲁棉6号在山东种植面积就达到了24.7万
公顷,而鲁棉1号种植面积下降到了2.6万公顷,1986年鲁棉6号种植面积72.6万公
顷,占棉田总面积的71.9%,达到了最高峰,取代了鲁棉1号,实现了第4次棉花品
种更换。

1.5 抗病品种的成功选育

20世纪80年代,棉花枯黄萎病蔓延严重,影响了棉花产量,也给农民造成了经
济损失。1986年以来鲁棉9号、鲁棉10号、鲁棉11号以及中棉所12号的成功种植有
效地削弱了枯萎病对山东棉田的危害,从此,抗病品种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到1
992年抗病品种已扩大到60多万公顷。由此,以中棉所12号、鲁棉9号、鲁棉11号为
主的抗病品种取代了鲁棉6号,实现了第5次棉花品种更换。

1.6 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的普及

1992年棉铃虫大爆发,给山东棉花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1996年自美国引进转
Bt基因抗虫棉品种33B试种,表现抗虫效果良好,单位面积产量与中棉所12号相当
,纤维品质符合纺织工业要求,在山东逐渐推广开来。1999年转基因抗虫棉品种3
3B种植近30万公顷,2000年以鲁棉研15号、中棉所29号、新棉33B为主的抗虫棉品
种种植46.7万公顷,占山东棉花种植面积的90%。基本上淘汰了常规非抗虫棉品种
,形成了第6次棉花品种更换。
棉花不育系制种技术

分类: 不育系 2007-07-17 22:04




棉花不育系制种技术是利用昆虫辅助传粉不育系杂交制种法,克服了目前广泛应用的棉花杂交种子生产方式——人工去雄授粉杂交制种法存在的费时费工、工作强度大、制种田管理复杂、种子生产成本高等缺点,劳工用量可较之减少50%以上,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杂交种子的纯度,是生产棉花杂交种子最为理想的途径。
棉花不育系制种技术是培育出带有隐性低酚标记性状的转基因抗虫核双隐性不育系而进行昆虫辅助传粉制种,以解决目前棉花杂交制种技术的费时费工,工作强度大,而且导致假杂种多等一系列问题。
该技术利用昆虫辅助传粉不育系杂交制种法,克服了现在广泛应用的棉花杂交种子生产方式———人工去雄授粉杂交制种法存在的费时费工、工作强度大、制种田管理复杂、种子生产成本高等缺点,劳工用量可较之减少50%以上,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杂交种子的纯度,是生产棉花杂交种子最为理想的途径。
简要技术
该技术以转基因抗虫核双隐性不育系中抗A为基础材料

,培育出带有低酚标记性状的转基因抗虫核双隐性不育系进行昆虫辅助传粉育种,不仅简化了制种程序、减少了育种工作量,同时在苗床上或切割种仁目测色素腺体的有无即可区别真假杂种,有色素腺体的则为真杂交种,否则为假杂交种,从而避免了经济损失,可用于大规模生产杂交种子。
经过有性杂交,把隐性无腺体基因转入到中抗A之中,在其后代育性分离群体中,作株对株杂交(不育×可育),分收分种,调查其后代育性分离比例和腺体的有无,并结合农艺性状观察,经多年多次定向选择,最终筛选出抗虫、低酚、不育株率稳定表现为50%的不育系材料,具体如下:
1.隐性低酚半保持系的转育。利用隐性低酚抗虫棉品系作父本和中抗A为母本进行杂交,F1拿到海南岛加代,从F2代中选取低酚可育株当父本,与分离的不育株作株对株的杂交,按株分收,第二年种植,调查育性,保留不育株率为50%的株行。
2.低酚双隐性核雄性不育系纯化。对不育株率为50%的株行进行腺体观测,选取低酚的可育株和低酚的不育株进行株对株杂交,按株分收杂交种和测交种。利用海南岛冬季加代,一年两季,经过连续3年的株对株杂交和测交,选育出性状稳定的抗虫低酚双隐性核雄性不育系,该不育系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高抗棉铃虫,植株塔形、叶片适中、结铃性强、铃壳薄、吐絮畅,不育度100%,不育性稳定、彻底。
应用前景
1.和现有的人工去雄授粉杂交制种法相比,本方法可以大大减少制种田间的劳动强度,减少工作量,提高制种工效,从而大幅度地降低制种成本。
2.以本方法的不育系为母本,很容易区别真假杂交种,而且在苗床上即可轻易拔除,可以大面积、大规模的借助昆虫辅助传粉不育系田间制种。
3.本方法不育系恢复源广泛,一般陆地棉品种(系)均可作为其恢复系,杂种优势明显,竞争优势为115%—136%,且抗虫效果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