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答案仅供参考如有不对请自己加以思考)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一、习题

1.比特的传播时延与链路带宽的关系()。

A.没有关系 B. 反比关系

C. 正比关系

D. 无法确定

2.计算机网络中可以没有的是()。

A. 客服机

B. 操作系统

C. 服务器

D.无法确定

3.在OSI参考模型中,提供流量控制的层是第(1)层;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端到端连接的层是(2);为数据分组提供在网络中路由功能的是(3);传输层提供(4)的数据传送;为网络层实体提供数据发送和接收功能和过程的是(5)。

(1)A. 1、2、3 B. 2、3、4 C. 3、4、5 D. 4、5、6

(2)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会话层 D. 传输层

(3)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传输层

(4)A. 主机进程之间 B. 网络之间 C. 数据链路层 D. 物理线路层

(5)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会话层 D. 传输层

4.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网络所使用的传输技术;另一种是根据()。

A. 网络协议

B. 网络操作系统

C. 覆盖范围与规模

D. 网络服务器类型与规模

5.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可分为()。

Ⅰ.资源子网Ⅱ.局域网Ⅲ.通信子网Ⅳ.广域网

A.Ⅱ、Ⅳ

B.Ⅰ、Ⅲ

B. Ⅰ、Ⅳ D. Ⅲ、Ⅳ

6. 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

Ⅰ. 流量控制Ⅱ.路由选择

Ⅲ. 分布式处理Ⅳ. 传输控制

A. Ⅰ、Ⅱ、Ⅳ

B.Ⅰ、Ⅲ、Ⅳ

C. Ⅰ、Ⅳ

D. Ⅲ、Ⅳ

7.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

A.ARPANET

B. 因特网

C. NSFnet

D. CERNET

8.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的传输单位(或PDU)分别是()。

Ⅰ.帧Ⅱ. 比特Ⅲ.报文段Ⅳ.数据报

A.Ⅰ、Ⅱ、Ⅳ、Ⅲ

B. Ⅱ、Ⅰ、Ⅳ、Ⅲ

C. Ⅰ、Ⅳ、Ⅱ、Ⅲ

D. Ⅲ、Ⅳ、Ⅱ、Ⅰ

9.设某段电路的传播时延是10ms,带宽为10Mbit/s,则该段电路的时延带宽积为()。

A.2×105 bit

B.4×105 bit

C.1×105 bit

D. 8×105 bit

10.在OSI参考模型中,第N层与它之上的第N+1层的关系是()。

A.第N层为N+1层提供服务

B.第N+1层将从第N层接收的报文添加一个报头

C.第N层使用第N+1层提供的服务

D.第N层使用第N+1层提供的协议

11.计算机网络可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下列属于通信子网的是()。

Ⅰ.网桥Ⅱ. 交换机Ⅲ.计算机软件Ⅳ.路由器

A.Ⅰ、Ⅱ、Ⅳ

B.Ⅱ、Ⅲ、Ⅳ

C.Ⅰ、Ⅲ、Ⅳ

D.Ⅰ、Ⅱ、Ⅲ

12.()是计算机网络中的OSI参考模型的3个主要概念。

A.服务、接口、协议

B.结构、模型、交换

C.子网、层次、端口

D.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

13.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主要取决于它的()、

A.资源子网

B.路由器

C.通信子网

D.交换机

14.TCP/IP模型一共有几层()。

A.3

B.4

C.5

D.7

15.TCP/IP模型中的网络接口层对应OSI参考模型()。

Ⅰ. 物理层Ⅱ. 数据链层Ⅲ. 网络层Ⅳ.传输层

A.Ⅰ、Ⅱ

B.Ⅱ、Ⅲ

C.Ⅰ、Ⅲ

D.Ⅱ、Ⅳ

16.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和分布系统中互相通信的(1)间交换信息时必须遵守的规则的集合。协议的关键成分中(2)是数据和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3)使用与协调和进行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同步是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1)A.相邻层实体 B.对等层实体 C.同一层实体 D.不同层实体

(2)A.语义实体 B.语法 C.服务 D.词法

(3)A.语义 B.差错控制 C.协议 D.协同控制

17.一般来说学校的网络按照空间分类属于()。

A.多机系统

B.局域网

C.城域网

D.广域网

18.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的差异是()。

A.所使用的传输介质不同

B.所覆盖的范围不同

C.所使用的协议不同 D.B和C

19.因特网采用的核心技术是()。

A.TCP/IP协议

B.局域网技术

C.远程通信技术

D.光纤技术

2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PDU的长度越大越好

B.PDU的长度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C.PDU的长度越小越好 D.PDU的长度没有限定,可以随便定

21.在n个结点的星形拓扑结构中,有()条物理链路。

A.n-1

B. n

C. n×(n-1)

D. n×(n+1)/2

22.关于广播式网络,说法错误的是()。

A.共享广播信道

B.不存在路由选择问题

C.可以不要网络

D.不需要服务访问点

23.当数据由主机A送传至主机B时,不参与数据封装工作的是()。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24.上下邻层实体之间的接口称为服务访问点,应用层的服务访问点也称为()。

A.用户界面

B.网卡接口

C.IP地址

D.MAC地址

25.考虑一个最大距离为2km的局域网,当带宽等于多大是传播时延(传播速度为2×108m/s)等于100B分组的发送延时?512分组结果又当如何?

26.有两个网络,它们都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一个提供可靠的字节流,另一个提供可靠的报文流。请问两者是否相同?为什么?

一、习题答案

1.解析:A.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而链路的带宽仅能衡量发送

时延(参考列1-1),所以说传播时延与链路带宽没有任何关系。

2.解析:D.从物理组成上看,计算机网络由硬件、软件和协议组成、客户机是用户访问网

络的出入口,是必不可少的硬件设备。服务器是提供服务、存储信息的设备,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是在P2P模式下,服务器不一定是固定的某台机器,但在网络中一定存在充当服务器角色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是最基本的软件,肯定必不可少。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管理数据库,在一个网络上,可能没有数据库系统,所以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可以没有的。

3.解析:B、D、C、A、B。

流量控制是指使得发送数据不要太快,要使的接收端来的及接收。在OSI参考模型中,从数据链路层开始,以上各层具有流量控制功能,但是目前提供流量控制的主要是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现在只需知道流连控制的概念以及哪些有,至于怎么实现后续章节会进一步介绍)。

只有传输层才使用端口,所以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端到端连接的层是传输层。

路由功能就是为每一个分组选择最适当的路径传送,而网络层提供了这一功能。

传输层是主机进程之间的通话,而网络层是主机之间的通话(比如某人要将一件物品从A 栋楼送到B栋楼的某个人,那么主机之间的通信就好比要将该物品放到B栋楼就行,至于送个谁不管,而主机进程之间的通信就好比要将该物品送到该栋楼指定的某人手上,而这个人在这栋楼的房间号就是端口号),因为传输层用到了端口号,所以要送到指定的人才行,所以属于主机进程之间的通信。

下面为上面一层提供服务,而网络下一层是数据链路层,所以网络层实体提供数据发送和接收功能和过程的是数据链路层。

4.解析:C.计算机网络常采用的分类方法有两种。根据网络所使用的的传输技术分类:广播式网络(Broadcast Networks)和点对点网络(Point-to-Point Networks);根据网络覆盖范围与规模分类: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城域网(MAN)。

5.解析:B.这种题型变相的考了多项选择,是真题最喜欢考的一种,它全面考查了考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计算机网络组成的角度看,典型的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可以分为两部分: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资源子网由主计算机系统、终端、终端控制器、连网外部设备、各种软件资源与信息资源等组成。资源子网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业务,负责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通信子网(只有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由通信控

制处理机、通信线路由其他通信设备组成,完成网络数据传输、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

6.解析:A.数据通信:它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包括连接控制、传输控制、差错控制、流量控制、路由控制、多路复用等子功能。可见Ⅰ、Ⅱ、Ⅳ都属于数据通信,即最基本的功能,而Ⅲ只是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不是最基本的功能。

7.解析:A.由于该题属于大纲类容,必须提示,只需记住即可(一般只需记住带有“第一”字眼的概念,一般出题人不可能问世界上第三个计算机网络是什么)。

8.解析:B.物理层传输单位为比特,数据链路层的传输单位为帧,网络层传输单位为IP数据报(或者数据报),传输层传输的单位是报文段(有人可能会考虑传输层不是有UDP数据报吗?难道UDP不是在传输层吗?确实是这样的,但是计算机不严谨的地方比较多,越到后面考生越能体会到。传输层准确的名称还是称为报文段比较准确,记住即可)。

9.解析:C.有公式可知时延带宽=传播时延×信道带宽,所以时延带宽积为=10×10 ×10×

10 bit=1×10 bit.

10.解析:A.协议与服务的区别:协议是对等实体(比如两栋7层的楼房,两栋楼房的相同层即为对等实体)之间进行逻辑通信而定义的规则或规约的集合,其关键要素是语法、语义和同步;而服务是指一个系统中的下曾向上层提供的功能。协议和服务的关系:一个协议包括两个方面,即对上层提供服务和对协议本身的实现。协议与服务的关系如图1-1所示,所以第N层为第N+1层提供服务。

11.解析:A.参考第5题第解析可知网桥、交换机、路由器都属于通信子网,而只有计算机软件属于资源子网。

12.解析:A.计算机网络中要做到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就必须遵守一些事先约定好的原则,这些原则就是协议。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之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一层提供的服务,而提供服务就是交换信息,而要交换信息就需要通过接口(这里的接口和计算机组成的接口完全不同,不要混淆)去交换信息,所以说服务、接口、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的OSI参考模型的3个主要概念。

13.解析:C.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是通过网中结点(路由器、主机等)与通信线路(网线)之间的几何关系(如总线型、环形)表示的网络结构,而通信子网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而诸如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就是分别在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工作的,所以拓扑结构主要是指通信子网的拓扑结构。

14.解析:B.在考研大纲中,考到的有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不少同学会选5层,其实TCP/IP 模型只有4层,而现在研究5层仅仅是为了读者更清楚地了解TCP/IP 模型的工作原理,千万不要混淆。

15.解析:A.OSI 参考模型与TCP/IP 模型的对应关系如图1-2所示。

图1-2 OSI 参考模型与TCP/IP 模型的对应关系

16.解析:B 、B 、A 。本题是计算机网络中最基本的知识,一定要牢固掌握。网络协议是控制两个同等层实体(及不同结点的同一层)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而网络协议主要由3个要素组成。

语义:协议的语义是对构成协议的元素的含义的解释,即“讲什么”。

语法:数据和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即“怎么讲”。

同步:规定了事件的执行顺序。

17.解析:B.校园网在空间距离上划分应该属于局域网,参考表1-4。

表1-4 网络在空间上的划分

18.解析:D.广域网(W AN )和局域网(LAN )之间的差异是它们覆盖的范围不同(见17题解析),除此之外它们使用的协议也有差异。由于广域网通信线路长,信号可靠度不高,所以运用了一些列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手段。局域网由于其通信线路距离较短,信道质量较

高,所以局域网协议的目标主要是实现信道复用和提高速度,而局域网和广域网使用的传输介质可能是相同。

19.解析:A.在因特网上,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时必须要有一个共同遵守的约定,不然数据是没有办法传输的。而这种规定在因特网中被称为协议。当前因特网普遍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TCP/IP协议,它属于因特网的核心技术。

20.解析:B.一般来说,通信网络仅能接收一定数量的数据块,如ATM网络(考试大纲已经删除此知识点,这里仅仅是举列)限制为53B,以太网最多接收1518B,所以D肯定是错误的。PDU的长度太大,对接收方缓冲区的要求必然高,是延迟时间长,不利于通信设备的共享;而PDU长度太小,有效数据所占的比例也相应减小,可能需要多次传送,导致在接收方产生的中断也就增多,使处理PDU的时间增多。

综上所述,PDU长度的设定要权衡各方面的因素。

21.解析:A.星形拓扑结构是用一个节点作为中心节点,其他节点直接与中心节点项链构成的网络。中心节点可以是文件服务器,也可以是连接服务设备。常见的中心节点为集线器。所以,本题采用一个节点作为中心结点,其他n-1个结点都分别与其相连。

22.解析:D.广播式网络肯定是共享广播信道。另外,因为广播式网络属于共享广播信道,所以不存在路由选择的问题,所以可以不要网络层。由于广播式网络肯定需要数据链路层,而数据链路层需要通过接口(服务访问点)来获得物理层提供的服务,所以必须要服务访问点。

23.解析:A.知识点讲解中提到过,从上层往下层传输的时候,需要加上一个首部,数据链路层不仅要加首部还要加尾部。而数据链路层传输到物理层,仅仅是将数据链路层中的帧变成比特流的形式在传输介质中传输,不需要加首部,既不需数据封装。

24.解析:A.服务访问点(SAP)是一个层次系统的上下层之间进行通信接口,N层的SAP 就是N+1层可以访问N层服务的地方,针对网络层而言,其MAC地址就是服务访问点。

总结:服务访问点就是邻层实体之间的逻辑接口。从物理层开始,每一层都向上提拱服务访问点。一般而言,物理层的服务访问点就是网卡接口,数据链路层的服务访问点是MAC地址(网卡地址),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是IP地址(网络地址),传输层的服务访问点是端口号,应用层提供的服务访问点是用户界面。

25.解析:首先传播时延为:

2;×103

m÷(2×10

8

m/s)=10

-5

s=10us

(1)分组大小为100B:

假设带宽为x,要使的传播时延等于发送时延,所以带宽

X=100B;÷10us = 10MB/s=80Mbit/s

(2)分组大小为512B:

假设带宽为y,要使的传播时延等于发送时延,所以带宽

Y=512B÷10us=51.2MB/s=409.6Mbit/s

26.解析:不相同。在报文流中,网络保持对报文边界的跟踪;而在字节流中,网络不做这样的跟踪。例如,一个进程向一条连接写了1024B,稍后又写了1024B。那么接收方共读了2048B。对于报文流,接收方将得到两个报文,每个报文1024B。而对于字节流,报文边界不被识别,接收方将全部2048B当做一个整体,在此已经体现不出原先有两个不同报文的事实。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用来表征发动机的性能特点,并作为评价各类发动机性能优劣的依据。同时,发动机性能指标的建立还促进了发动机结构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因此,发动机构造的变革和多样性是与发动机性能指标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密切相关的。 一、动力性指标 动力性指标是表征发动机作功能力大小的指标,一般用发动机的有效转矩、有效功率、转速和平均有效压力等作为评价发动机动力性好坏的指标。 1.有效转矩 发动机对外输出的转矩称为有效转矩,记作Te,单位为N·m。有效转矩与曲轴角位移的乘积即为发动机对外输出的有效功。 2.有效功率 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对外输出的有效功称为有效功率,记作pe单位为KW。它等于有效转矩与曲轴角速度的乘积。发动机的有效功率可以用台架试验方法测定,也可用测功器测定有效转矩和曲轴角速度,然后用公式计算出发动机的有效功率pe: 式中:Te—有效转矩,N·m; n—曲轴转速,r/min。 3.发动机转速 发动机曲轴每分钟的回转数称为发动机转速,用n表示,单位为r/min。发动机转速的高低,关系到单位时间内作功次数的多少或发动机有效功率的大小,即发动机的有效功率随转速的不同而改变。因此,在说明发动机有效功率的大小时,必须同时指明其相应的转速。在发动机产品标牌上规定的有效功率及其相应的转速分别称作标定功率和标定转速。发动机在标定功率和标定转速下的工作状况称作标定工况。标定功率不是发动机所能发出的最大功率,它是根据发动机用途而制定的有效功率最大使用限度。同一种型号的发动机,当其用途不同时,其标定功率值并不相同。有效转矩也随发动机工况而变化。因此,汽车发动机以其所能输出的最大转矩及其相应的转速作为评价发动机动力性的一个指标。 4.平均有效压力 单位气缸工作容积发出的有效功称为平均有效压力,记作pme,单位为MPa。显然,平均有效压力越大,发动机的作功能力越强。 二、经济性指标 发动机经济性指标包括有效热效率和有效燃油消耗率等。

第1章 发动机的性能

第1章发动机的性能 一、名词解释 1.机械效率 2.理论循环热效率 3.平均有效压力 4.有效燃油消耗率 5.机械效率 6.升功率 二、填空题 1.测定机械损失的方法有、和油耗线法。 2.评定发动机理论循环的指标有和。 3.负荷不变,转速升高,机械效率,转速不变,负荷增大,则机械效率。 4.值越大,表示发出一定有效功率的发动机尺寸越小,发动机强化程度越高;值越大,则表示活塞组的热负荷和曲柄连杆机构的惯性力越大,磨损加剧。 三、选择题 1.同等结构情况下,汽油机和柴油机标定工况相比最高燃烧压力Pz和排气温度T是 a、Pz柴油机大于汽油机,T柴油机大于汽油机 b、Pz柴油机大于汽油机,T柴油机小于汽油机 c、Pz柴油机小于汽油机,T柴油机小于汽油机 d、Pz柴油机小于汽油机,T柴油机大于汽油机 四、判断题 1.内燃机的工作指标主要有动力性能指标、经济性能指标、运转性能指标和耐久可靠性指标等。() 2.在四冲程发动机的示功图中,指示功面积是由两块面积叠加而成。() 3.一般来说,柴油机的指示热效率高于汽油机,四冲程发动机的指示热效率高于二冲程发动机。()、 4.内燃机的指示性能指标是指以曲轴对外输出为基础的指标。() 5.平均指示压力越高,气缸工作容积的利用程度越佳。() 6.一般来说,发动机机械损失功率最大的部分是活塞连杆曲轴机构中的摩擦损失。() 五、简答题 1.简述四冲程汽油机的实际工作循环过程。 2.绘出非增压四冲程汽油机的示功图,并在图中标出大气压力线,压缩终点气缸容积,气缸工作容积。 3.内燃机的机械损失包括哪几部分?常用哪几种方法测量内燃机的机械损失?简述其原理。 4.在初态相同、最高压力和温度相同、放热量相同的前提下,在发动机理想循环p-V 图上比较混合、定容和定压加热循环的热效率。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第一章网络基本概念练习题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第一章复习题 一、填空题 1、计算机网络是技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2、以为主要目的的计算机群构成的网络称为计算机通信网络。 3、“一边通过完成信息的输入,一边由完成信息的处理,最终将处理结果通过通信线路再送回原地站点的系统”,称为第一代网络。 4、在计算机网络中,通信双方都必须遵守的,称为协议。协议包括三个组成部份,分别是、和。 5、Internet是从1969年由美国军方高级研究计划局的发展起来的,其使用的是个交换结点组成的计算机网络。 6、TCP/IP协议的全称是协议和协议。TCP/IP协议的层次从上往下分为、、和,其中对应OSI的物理层及数据链路层,而层对应OSI的最高三层。 7、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共同制定了OSI/RM,其中文含义是,解决了、互连等问题,使计算机网络走向标准化。 8、在OSI参考模型中,作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的接口和桥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的是层,把传输的比特流封装成帧是层。 9、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单位分别是、 和。 10、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叫做计算机网络。 11、1.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三种有线通信介质是、、 。 12、局域网的英文缩写为,城域网的英文缩写为,广域网的英文缩写为。 1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14、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要素为、、。 15、TCP/IP体系结构的传输层上定义的两个传输协议为和。 16、TCP/IP协议集的网络层上的RARP子协议的功能是将主机的转化为。 17、子网掩码中“1”对应的部分表示,“0”对应的部分表示。 18、IP提供的数据传输是不可靠的,在丢失数据报的同时,IP规定,应该给源主机一个错误报告,这个工作是协议完成的。19、计算机网络中,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是,由它组成了Internet的一整套协议。 20、是工作于OSI七层模型的数据链路层,而路由器是工作在OSI七层模型的。 21、计算机网络的资源子网由入网的所有计算机、外部设备、软件和组成,负责全网的面向用户的数据处理与数据管理,以实现最大限度的全网。 22、在传送数据时,以原封不动的形式把来自终端的信息送入线路,称为 传输。 23、根据数据在某一时间信息传输的方向和特点,数据传输方式可分为、 和。 二、选择题 1、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是()。 A.ARPA网 B.IBM网 C.Internet D.Intranet 2、OSI参考模型中,表示层与传输层之间的是()。 A.网络层 B.数据链路层 C.会话层 D.物理层 3、实现计算机网络需要硬件和软件,其中,负责管理整个网络各种资源、协调各种操作的软件叫做()。 A.网络应用软件 B.通信协议软件 C.OSI D.网络操作系统 4、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 A.运算速度快 B.运算精度高 C.存储容量大 D.资源共享 5、世界上第一个网络是在()年诞生。 A.1946 B.1969 C.1977 D.1974 6、路由选择是OSI模型中()层的主要功能 A.物理 B.数据链路 C.网络 D.传输 7、以下()不是计算机网络常采用的基本拓扑结构。 A.星型结构 B.分布式结构 C.总线结构 D.环型结构 8、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 A.硬件、软件、数据、通信信道 B.主机、外设、软件、通信信道 C.硬件、程序、数据、通信信道 D.主机、程序、数据、通信信道 9、TCP/IP是一组()。 A.局域网技术 B.广域网技术 C.支持同一种计算机(网络)互联的通信协议 D.支持异种计算机(网络)互联的通信协议

第1章-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1章计算机网络基础 1.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1.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与性能指标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根据交换功能分: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和混合交换网。 (2)根据网络覆盖地理范围的大小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3)根据网络使用者分为:公用网和专用网。 3.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带宽:在数字通信中,带宽是指发送数字信号的速率,单位为比特每秒(b/s或bps)。(2)时延:时延是指一个报文或分组从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由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和处理时延三部分构成。 1.1.2 网络拓扑结构 在计算机网络中,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有:1.总线型结构;2.星型结构;3.环型结构;4.网状结构;5.树型结构。 1.1.3 网络通信协议 1.网络通信协议的概念:为进行网络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就称为网络协议。网络协议由语法、语义和同步三个要素组成。 2.常用的网络通信协议:在局域网中,常用的协议主要是NetBEUI和TCP/IP协议,目前最常用的是TCP/IP协议。 1.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目前有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两种。OSI属于国际标准,分层较多,实现较复杂,主要用于理论研究。TCP/IP模型分层较少,实现较容易,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1.2.1 OSI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将网络体系结构分为七层,由低层到高层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每一层均向相邻的上一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服务,上一层要在下一层所提供的服务的基础上来实现本层的功能,因此服务是垂直的,而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层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因此,只有对等的层才能相互通信。 例如,一台主机的传输层只能与另一台主机的传输层进行通信会话,而不能与网络层或会话层进行通信。 1.2.2 TCP/IP模型 1.TCP/IP模型体系结构:TCP/IP模型将网络 体系结构分为四层,由低层到高层依次是:网络 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2.各层间常用的协议

第一章 控制系统的组成及认识实验

第一章控制系统的组成及认识实验 第一节、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的组成与认识实验 一、系统简介 本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是基于PROFIBUS和工业以太网通讯协议、在传统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升级而成的新一代过程控制系统。 整个实验装置分为上位控制系统和控制对象两部分,上位控制系统流程图如图1-1所示: 图1-1 上位控制系统流程图 控 制对象总貌图如图1-2所 示。 图1-2 控制对象总 貌图

二、系统组成 本实验装置由被控对象和上位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系统动力支路分两路:一路由三相(380V交流)磁力驱动泵、气动调节阀、直流电磁阀、PA电磁流量计及手动调节阀组成;另一路由变频器、三相磁力驱动泵(220V变频)、涡轮流量计及手动调节阀组成。 1、被控对象 被控对象由不锈钢储水箱、上、中、下三个串接圆筒形有机玻璃水箱、4.5Kw 电加热锅炉(由不锈钢锅和锅炉夹套构成)、冷热水交换盘管和敷塑不锈钢管路组成。 水箱:包括上水箱、中水箱、下水箱和储水箱。上、中、下水箱采用淡蓝色圆筒型有机玻璃,不但坚实耐用,而且透明度高,便于学生直能接观察到液位的变化和记录结果。上、中水箱尺寸均为:d=25cm,h=20 cm;下水箱尺寸为:d=35cm,h=20 cm。每个水箱有三个槽,分别是缓冲槽,工作槽,出水槽。储水箱尺寸为:长×宽×高=68cm×52㎝×43㎝。储水箱内部有两个椭圆形塑料过滤网罩,防止两套动力支路进水时有杂物进入泵中。 模拟锅炉:此锅炉采用不锈钢制成,由加热层(内胆)和冷却层(夹套)组成。做温度实验时,冷却层的循环水可以使加热层的热量快速散发,使加热层的温度快速下降。冷却层和加热层都装有温度传感器检测其温度。 盘管:长37米(43圈),可做温度纯滞后实验,在盘管上有两个不同的温度检测点,因而有两个不同的滞后时间。在实验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实验需要选择不同的滞后时间。盘管出来的水既可以回流到锅炉内胆,也可以经过涡轮流量计完成流量滞后实验。 管道:整个系统管道采用敷塑不锈钢管组成,所有的水阀采用优质球阀,彻底避免了管道系统生锈的可能性。有效提高了实验装置的使用年限。其中储水箱底有一个出水阀,当水箱需要更换水时,将球阀打开让水直接排出。 2、检测装置 压力传感器、变送器:采用SIEMENS带PROFIBUS-PA通讯协议的压力传感器和工业用的扩散硅压力变送器,扩散硅压力变送器含不锈钢隔离膜片,同时采用信号隔离技术,对传感器温度漂移跟随补偿。压力传感器用来对上、中、下水箱的液位进行检测,其精度为0.5级,因为为二线制,故工作时需串接24V直流电源。

第一章 过程控制基本概念

第一章过程控制基本概念 教学要求:了解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掌握过程控制系统各部分作用,系统的组成; 掌握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绘制方法,认识常见图形符号、文字代号; 学会绘制简单系统的管道及仪表流程图; 掌握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要求(稳定、快速、准确); 掌握静态、动态及过渡过程概念; 掌握品质指标的定义,学会计算品质指标。 重点: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负反馈概念; 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要求及质量指标。 难点:常用术语物理意义(操纵变量与扰动量区别); 根据控制系统要求绘制方框图; 静态,过渡过程概念。 自动控制技术在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动控制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发展,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其重要作用也越来越显著。 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简称过程控制)-------自动控制技术在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机械、轻工、纺织等生产过程的具体应用,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一、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 在过程控制发展的历程中,生产过程的需求、控制理论的开拓和控制技术工具和手段的进展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推动了过程控制不断的向前发展。纵观过程控制的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20世纪40年代: 手工操作状态,只有少量的检测仪表用于生产过程,操作人员主要根据观测到 的反映生产过程的关键参数,用人工来改变操作条件,凭经验去控制生产过程。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 过程控制系统:多为单输入、单输出简单控制系统 过程检测:采用的是基地式仪表和部分单元组合仪表(气动Ⅰ型和电动Ⅰ型); 部分生产过程实现了仪表化和局部自动化 控制理论:以反馈为中心的经典控制理论 20世纪60年代: 过程控制系统:串级、比值、均匀、前馈和选择性等多种复杂控制系统。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第一章测试题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第一章)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计算机网络是和相结合的产物。 2、计算机网络分为和两个部分。 3、OSI基本构造技术是:。 4、在OSI中层是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的桥梁和接口。 5、在OSI中网络层的任务是。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A. PAN B. LAN C. MAN D. W AN 2. 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 A. 硬件. 软件. 数据. 通信信道 B. 主机. 外设. 软件. 通信信道 C. 硬件. 程序. 数据. 通信信道 D.主机. 程序. 数据. 通信信道 3.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这种结合开始于()。 A. 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60年代初期 C. 20世纪60年代中期 D. 20世纪70年代 4. 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 A. ARPANET B. ChinaNet C. Internet D. CERNET 5. 星形、总线形、环形和网状形是按照()分类。 A.网络跨度 B. 网络拓扑 C. 管理性质 D. 网络功能 6. 计算机互联的主要目的是()。 A. 定网络协议 B. 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 C. 集中计算 D. 资源共享 7. 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计算机资源主要指计算机()。 A. 软件与数据库 B. 服务器、工作站与软件 C. 硬件、软件与数据 D. 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 8. 以下的网络分类方法中,哪一组分类方法有误()。 A. 局域网/广域网 B. 对等网/城域网 C. 环型网/星型网 D. 有线网/无线网 9. 局部地区通信网络简称局域网,英文缩写为()。 A. W AN B. LAN C. SAN D. MAN 10. Internet的网络层含有四个重要的协议,分别为()。 A. IP,ICMP,ARP,UDP B. TCP,ICMP,UDP,ARP C. IP,ICMP,ARP,RARP D. UDP,IP,ICMP,RARP 11. TCP/IP体系结构中的TCP和IP所提供的服务分别为()。 A. 链路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 B. 网络层服务和运输层服务 C. 运输层服务和应用层服务 D. 运输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 12. 13. 在TCP/IP协议簇中,UDP协议工作在()。 A. 应用层 B. 传输层 C. 网络互联层 D. 网络接口层 14. 相邻层间交换的数据单元称之为服务数据单元,其英文缩写为()。 A. SDU B. IDU C. PDU D . ICI 15. 对等层间交换的数据单元称之为协议数据单元,其英文缩写为()。 A. SDU B. IDU C. PDU D. ICI 16. 发生在同一系统中相邻的上下层之间的通信称之为()。 A. 对等层 B. 相邻层 17. 当一台计算机从FTP服务器下载文件时,在该FTP服务器上对数据进行封装的五个转换步骤是()。 A. 比特,数据帧,数据包,数据段,数据

第一章发动机总体构造测试题

发动机总体构造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上止点是指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处。 A、最远; B、最近; C、最高; D、最低 2、下止点是指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处。 A、最远; B、最近; C、最高; D、最低 3、压缩比是指汽缸()容积与()容积的比值。 A、工作……燃烧室; B、总……燃烧室; C、总……工作; D、燃烧室……工作 4、气缸总容积等于气缸工作容积与燃烧室容积()。 A、之差; B、之和; C、乘积; D、之比 5、四冲程发动机在进行压缩冲程时,进气门(),排气门()。 A、开……开; B、开……关; C、关……开; D、关……关 6、四冲程柴油发动机在进行进气行程时,进入气缸的是()。 A、纯空气; B、氧气; C、可燃混合气; D、纯燃料 7、四冲程发动机一个工作循环,曲轴共旋转()。 A、四周; B、三周; C、二周; D、一周 8、二冲程发动机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在上、下止点间往复移动共()。 A、四次; B、三次; C、二次; D、一次 9、当发动机发出最大功率时,此时发动机转矩()耗油率()。 A、最大……最低; B、最小……最高; C、最大……最高; D、小于最大转矩……大于最低油耗

10、汽油机4100Q型发动机中Q字代表该发动机是()用。 A、工程机械用; B、车用; C、拖拉机用; D、摩托车用 二、判断题 1、活塞行程是指上、下两止点间的距离。() 2、发动机排量是指所有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 3、四行程发动机在进行压缩行程时,进排气门都是开启的。() 4、二行程发动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共转二周。() 5、四行程柴油机在进气行程时,进入气缸的是可燃混合气。() 6、汽油机的组成部分有点火系统,而柴油机没有点火系统。() 7、以发动机曲轴对外输出功率为基础指标称为发动机有效性能() 8、发动机的速度特性属于调整特性。() 9、发动机负荷特性属于使用特性。() 10、柴油机6135Q表示该发动机是六缸、四冲程、气缸直径135mm、风冷、汽车用。() 三、简答题 1、说明发动机常用术语定义和气缸工作容积、气缸总容积、压缩比的计算公式。 2、叙述四冲程汽油机和四冲程柴油机工作过程的主要不同之处。 3说明发动机主要组成部分名称和每个组成部分的主要部件名称。4、CA—488汽油机有四个气缸,气缸直径87.5mm,,活塞行程92mm,压缩比为8.1,试计算其气缸工作容积、燃烧室容积及发动机排量。(容积以L为单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