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小说写作技法之铺垫_写作技巧

小小说写作技法之铺垫_写作技巧

小小说写作技法之铺垫_写作技巧
小小说写作技法之铺垫_写作技巧

小小说写作技法之铺垫_写作技巧

小小说写作技法之铺垫

作者/李严

【基础知识】

铺垫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铺陈的一种表现手法。在小小说里,为了显示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之间关系发展的合理性,增强高潮的必然性和真实感,使故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显得自然,作者常常安排一系列非主要情节或细节,作为作品的主要情节发生、发展的准备,这就是铺垫。

【写作技法】

从情节发展的方向来分,铺垫可以分为以下两类:正铺、反铺。正铺是铺垫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完全一致,又叫做顺向铺垫。反铺是铺垫的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完全相反,出乎意料之外,又叫逆向铺垫。

顺向铺垫预示的方向和情节发展的趋向相一致,如莫泊桑的《项链》。《项链》的结局看似意料之外,实在情理之中。直到最后佛来思节夫人才道破项链是假的,这不仅使玛蒂尔德大吃一惊,也会使读者大吃一惊。而实际上作者已多次运用铺垫手法作了巧妙的暗示。当玛蒂尔德去借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表现得十分大度,毫不迟疑地说“当然可以”。玛蒂尔德去还项链时,对方竟没有打开盒子看。如果原来借出的是一条价值昂贵的真品的话,这一举动就难以相信了。再说玛蒂尔德去买项链时,珠宝店老板查看了许多账簿以后说:“我只卖出过这个盒子”。可见借来的项链与盒子不是原配。这里,作者反复运用铺垫的手法作出暗示,使最后的结局水到渠成。

逆向铺垫的方向则与情节发展的潜在趋向完全相反,最后的结局与铺垫的方向形成巨大的反差,往往大出读者的意料,但更加耐人寻味。这一类作品,情节跌宕,意味深长,意蕴丰富而深刻,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采用的就是这种逆向铺垫的手法。作品一开头就交代“我”的家庭经济如何拮据,母亲为此感到十分痛苦。一天,接到了“我”的叔叔于勒的来信,说发了财,就会回家。这喜讯唤起了全家人无限希望,于勒的信成了全家人的福音书。他们日夜盼望于勒回来,“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在层层铺垫之后,作者突然笔锋一转,全家人意外地发现于勒竟是一个穷途潦倒、靠卖牡蛎为生的老水手。这种逆向铺垫,铺得愈多愈远,离结局的距离越大,情节跌宕的幅度也越大。这巨大的艺术落差,使读者在心理上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对作品的印象更加深刻。

【经典引路】

威风

相裕亭

东家做盐的生意。

东家不问盐的事。

十里盐场,上百顷白花花的盐滩,全都是他的大管家陈三和他的三姨太掌管着。

东家好赌,常到几十里外的镇上去赌。

那里,有赌局,有戏院,还有东家常年买断的三间沿河临街的青砖灰瓦的客房。赶上雨雪天,或东家不想回来时,就在那儿住下。

平日里,东家回来在三姨太房里过夜时,次日早晨大都日上三竿才起床。那时间,伙计们早都下盐场去了,三姨太陪他吃个早饭,说几件她认为该说的事给东家听听。东家也不知是听到了,还是压根儿就没往耳朵里去,大都不言不语,地搁下碗筷,剔着牙,走到小院的花草间转转。高兴了,就告诉家里人哪棵花草该浇水了;不高兴时,冷着脸,就奔大门口等候他的马车去了。

马车是送东家去镇上的。

每天,东家都在那“哗啦、哗啦”的响铃中,似睡非睡地歪在马车的长椅上,不知不觉地走出盐区,奔向去镇上的大道。

晚上,早则三更,迟则天明,才能听到东家回来的马铃声。有时,一去三五天,都不见东家的马车回来。

所以,很多新来的伙计,常常是正月十六上工,一直到青苗掩了地垄,甚至到后秋收盐了,都未必能见上东家一面。

东家有事,枕边说给三姨太,三姨太再去吩咐陈三。

陈三呢,每隔十天半月,总要想法子跟东家见上一面,说些东家爱听的进项、收入什么的。说得东家高兴了,东家就会让三姨太’备几样小菜,让陈三陪他喝上两盅。

这一年-,秋季收盐的时候,陈三因为忙于各地盐商的周旋,大半个月没来见东家。东家便在一天深夜归来时,问三姨太:“这一阵,怎么没见到陈三?”

三姨太说:“哟,今年的盐丰收了,还没来得及对你讲。”

三姨太说,今年春夏时雨水少,盐区喜获丰收了。各地的盐商蜂拥而至,陈三整天忙得焦头烂额。

三姨太还告诉东家,说当地盐农们送盐的车辆,每天都排到二三里以外去了。

东家没有吱声。但,第二天东家在去镇上的途中,突发奇想,让马夫带他到盐区去看看。

刚开始,马夫以为自己听错了,随后追问了东家一句:“老爷,你是说去盐区看看?”

东家没再吱声,马夫就知道东家真是要去盐区。东家那人不说废话,他不吱声,就说明他已经说过了,不再重复。

当下,马夫就调转车头,带东家奔盐区去了。

可马车进盐区没多远,就被送盐的车辆堵在外头了。

东家走下马车,眯着眼睛望了望前后送盐的车队,拈着几根有数的山羊胡子,拄着手中小巧、别致的拐杖,独自奔向前头收盐、卖盐的场区去了。

一路上,那些送盐的盐农们,没有一个跟东家打招、呼的——都不认识他。

快到盐场时,听见里面闹哄哄地呼喊——

“陈老爷!”

“陈大管家!”

东家知道,这是呼喊陈三的。

近了,再看那些穿长袍、戴礼帽的外地盐商,全都围着陈三递洋烟、上火。就连左右两个为陈三捧茶壶、摇纸扇的伙计,也都跟着沾光了,个个叼着盐商们递给的洋烟,人模狗样地吐着烟雾。

东家走近了,仍没有一个人理睬他。

被冷落在一旁的东家,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在那帮闹哄哄的人群后面,好不容易找了个板凳坐下。看陈三还没有看到他,就拿手中的拐杖从人缝里,轻戳了陈三的后背一下。

陈三一愣!还没有反应过来身后的这位小老头到底是不是他的东家时,东家却把脸别在一旁,轻唤了一声:“陈三!”

陈三立马儿辨出是他的东家,忙说:“老爷,你怎么来了?”

东家没看陈三,只用手中的拐杖,指了指他脚上的靴子,不温不火地说:“看看我靴子里,什么东西硌脚!”

陈三忙跪在东家脚前,给东家脱靴子。

在场的人谁都不明白,刚才那个威风凛凛的陈大管家,陈老爷,怎么一见到眼前这个骨瘦如柴的小老头,就跪下给他掏靴子?

可陈三是那样的虔诚,他把东家的靴子脱下来,几乎是贴到自己的脸上了,还没有看到里面有何硬物,就掉过来再三抖,见没有硬物滚出来,随后把手伸进靴子里头抠……确实找不到硬物,就跟东家说:“老爷,什么都没有呀!”

“嗯——”东家的声音拖得长长的,显然是不高兴了。

东家说:“不对吧!你再仔细找找。”

说话间,东家顺手从头上捋下一根花白的发丝,猛弹进靴子里,指给陈三:“你看看这是什么?”

陈三捏起东家那根头发,好半天没敢抬头看东家。东家却蹬上靴子,看都没看陈三一眼,起身走了。

(选自《盐东纪事》)

【评析】

这篇小小说运用了逆向铺垫的手法,在主要情节——东家耍威风展开之前,作者进行了诸多的逆向铺垫:东家不问盐的事,盐场全都是大管家陈三和三姨太掌管,东家好赌,许多伙计都没见过东家……于是,我们觉得,这个东家过得浑浑噩噩的,一定是个窝囊废。可是,东家在盐,区耍威风那一节,却让我们有一种出乎意料的感觉。原来,东家平时竟是深藏不露的,原来东家竟是心思精明,手段高明。这种逆向铺垫使得情节跌宕起伏,在读者心理上造成极大落差,人物形象也因此显得更加丰满,作品也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材料作文“中国式丑陋”导写及例文

供稿汪彩琴祝泉洲[安徽省太和一中]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最近,“中国式”这三个字以很高的频率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且看:

中国式过马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中国式接孩子——每到放学时间,全国各地小学门口,家长们开着二轮、三轮、四轮等各式交通工具,早早儿就在翘首以待,秩序之嘈杂如农贸市场。

中国式过节-2012年9月30日晚,有超过2万名游客和当地居民聚集在三亚大东海的海滩上赏月过节,3公里海滩残留下50吨垃圾。

中国式送礼——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在上海接受采访时称,他经常收到一些中国作家来信,请他推荐评选诺奖,并有某省官员送他字画,称可以不要奖金,只想要名誉。

越来越多的国人群体性行为被贴上“中国式”标签。“中国式”标签的流行,到底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和情绪?

你对材料中所反映的现象有何感想?请就一种或几种现象选择一角度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定。

写作点拨

材料所反映的种种社会乱象,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

(一)从国民心态角度:这些社会乱象的背后,折射出国民的种种心态,如从众心理、侥幸心理、钻空心理、占便宜心理等等。可写成批判国民劣根性的文章。

(二)从国民素养角度:“中国式丑陋”的存在,反映出国民素养的缺失。因此,提升国民文明素养是当务之急。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成为文明的典范,成为高道德标准的模范,但至少我们每个人可以坚守文明底线。可从提升国民素养的角度立意。

(二)从遵守规则角度:国人闯红灯、不排队、扰乱公共秩序等行为,凸显的是国人规则意识的缺失。对公共秩序的破坏,是对基于平等精神的契约的破坏。只有人人行动起来,人人负起责来,共同遵守和捍卫良性规则,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运作。可以“规则”主题进行写作。

(四)从公共管理角度:破解“中国式丑陋”,不只是一道公民素质题,还是一道社会管理题。如何协调社会关系,平衡各方利益,制定体现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等理念的社会制度,提升制度的科学性?如何在制度实施中一视同仁,对违规者依法进行惩处,提升制度的公信力?这些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与能力,也需要民意的参与和监督。可从“公共管理”角度确立主题。

例文:用什么支撑灵魂的成长

文赵睛晴[安徽省太和一中]

当我们惊呼于GDP的高速增长,当我们自豪于神舟飞船的华丽升空,当我们赞叹于物质生活的无比丰富时,我们是否看到2012双节过后,三亚海滩上的数万吨垃圾?是否看到了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之下的天安门广场上垃圾遍地?是否看到了所谓的公平规则下隐藏的一幕幕不齿交易……是否注意到,身边充斥着那么多的“中国式”丑陋?我们不禁要问,“中国式”丑陋来源何方?

传统陋习,桎梏国民的灵魂。

柏杨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爱荷华大学演讲中说:“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滤过性病毒,使我们子子孙孙受了感染,到今天都不能痊愈。”鲁迅先生也曾对国民的愚昧固执、麻木不仁、自私自利、官本位等劣根性做过辛辣的讽刺。诚然,数千年的封建传统给中国的文化带来了许多不良的生活方式和思考习惯,这些文化上的负面因素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金钱至上,让道德难有立锥之地。当我们对西方的拜金主义嗤之以鼻时,是否看到了自己的国民早已对金钱趋之若鹜?古语有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而今,社会的各个角落都闪现着一张张贪婪的面孔。毒大米、毒牛奶、毒胶囊事件,为谋利益不择手段;带残疾儿童行乞、使用智障工,为了金钱丧尽天良。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有太多的事物让一些人陷入金钱的泥潭难以自拔。当我们醉心于物质生活的丰富与享乐而无暇丰盈内心精神的国度时,拿什么作为社会中的一丝光亮来指引我们向前?

问题既已剖明,我们又该如何消灭这“中国式”丑陋?

一日正义善良,支撑我们心灵成长。

即便在物质大潮的裹挟之下,崇高的价值观并没有沉沦,善良每天都在上演,正义依然闪闪发光。从大学生司占杰放弃体面的工作,帮助麻风病患者融人社会,陈贤妹在十八个路人默然经过后毅然抱起了受伤女童的善行上,我们看到了道德的长度被一次次延伸,人性的光芒在熠熠生辉。从哥哥遭遇车祸后赶来结清农民工工资的信义兄弟义举上,我们欣喜于金钱在道德面前的溃败,物质在精神面前的隐匿。社会的正能量依然在昂首阔步地前行。这些感人的举动无一不在告诉我们,“中国式”丑陋绝不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在制度和舆论的有力保障下,我们的社会定可激浊扬清,让那些正能量形成一个巨大的能量场。

二日从我做起,勇于改变自我。

只有中国人才能改造中国人,而要改造这些缺点,首先必须要认识到缺点。认识到自身的缺点的确需要非凡的勇气。中国有句古话叫“知耻近乎勇”,我们只有勇敢地面对,虚心客观地听取他人的意见,才有可能通过制度上、舆论上的种种措施改正自己。我们只有清醒地把这些“中国式”丑陋和自己紧密联系起来,认识到“这些都与我有关”,才有可能从一个个个体上纠正缺点;也只有一个个个体勇于改造自身的缺点,我们民族文化的面貌才能得以改变。完善自我,正是提升民族素质的最初一步。

“不是一切星星都仅指示黑暗而不报告曙光”不是一切歌声都只掠过耳旁而不留在心上。”面对物质潮流的冲刷,请保持一份纯真的良知,践行人生的信仰,将灵魂的杂草彻底铲除,向着蓬勃、饱满、崇高,不断生长。

考场点评

这篇文章有以下亮点:

(一)剖析深刻,一针见血。文章从国民劣根性的角度入笔,揭示出造成“中国式丑陋”乱象的根源,立意深远,主旨鲜明。

(二)论据丰富,说理透彻。既有极具代表性的事实论据,又有经典的名人言论,内容充实,论证充分。

(三)层次分明,文脉顺畅。文章在摆出事实之后,先剖析“中国式”丑陋之根源,再直击时弊(金钱至上的现象),最后指明出路(正义善良、从我做起),线索清晰,具有极强的逻辑性。

(祝泉洲)

怎样写好作文开头

常见的作文开头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万事开头难,做事如此,写文章也是如此。古人有“凤头、猪肚、豹尾”的说法。“凤头”是传说中的凤凰的头,色彩斑斓,引人注目,给人以美的感觉。说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头”,是说文章的开头要写得好,写得漂亮,让人愿看、要看、想看下去。

常见的作文开头有以下几种:

1.点题式。开门见山,不拐弯抹角,开头第一句就点文章的题目。初学者最好用这种方法。如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我爱故乡的杨梅》的开头:“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

2.交代式。开头就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四大要素”。如《捉鱼》一文的开头:“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小辰拿着小盆,拎着小桶来到一条小溪边围坝捉鱼。”这个开头,只用一句话就把很多内容交代清楚了,很简练。

3.描写式。或描写人物外貌,或描写动物外表,或描写建筑外观,或描写周围环境,给人一个鲜明的印象。如《燕子》一文的开头:“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俊俏轻快……”

4.设问式。开头就提出问题,或引起读者注意,或激发读者思考,或造成悬念引人人胜。如《海底世界》的开头:“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

5.引用式。开头或引用名言警句,点明中心;或引用人物语言,突出人物性格;或引用诗歌,唤起读者共鸣;或引用俗语、谚语,说明事理,等等。

6.抒情式。开头直抒胸臆,以情感人。

7.总起式。开头总领全文,概括地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下文则围绕着它进行“分述”。

8.联想式。文章的开头或从远到近,或由此及彼,从别的事物写起,再联想到要写的事物上来,以烘托要写的事物。

9.倒叙式。从事情的结果写起,引人人胜,再回过头来叙述事情的原因和经过。

10.介绍环境。如《大雪山》一文的开头:“大雪山在四川省的西部。那里没有人烟,没有花草树木……”,开头介绍大雪山的环境,目的是为下文记叙红军“跟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战”埋下了伏笔,以突出红军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

11.介绍情况,交代背景。如《火烧赤壁》一文的开头:“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东吴的周瑜调兵遣将,驻在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对。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这个开头,使读者看了以后,对两军相对峙的形势、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即将发生的事一目了然。

上面所介绍的常见的作文开头,一般适用于写事,但适用于写事作文的开头也不仅仅只有这几种。开头用哪一种方法好,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也不要老是用某一种方法。

习作贵在以情动人

湖北荆门五里中心小学刘克锡

[病文入院]

上周到姨妈家玩几,听姨妈讲表妹的故事,我不由感动了。

9岁的表妹是一个小公主,在正常的情况下她甚至不能为自己倒杯牛奶。

两周前,姨妈感冒得厉害,她最担心的就是表妹这个小公主将怎么办。表妹回到家里,姨妈告诉她自己生病了,不能为她做晚饭,帮她洗澡。表妹却答复她都能行。那天下午,表妹真的表现得特别乖,显得非常懂事,而且很心疼姨妈,关心姨妈,还帮了姨妈不少忙。姨妈从内心里感到幸福。

听着姨妈讲表妹的故事,我真的感动了一一表妹不是一个小公主,而是一个甜美、善良的小天使!

[把脉诊断】

这是一篇写亲情的作文。可读了上面这些文字,我们并没有被表妹感动。原因何在——没有细致地描写表妹的言行。如表妹的“乖”“懂事”表现在哪里?怎样“心疼”“关心”姨妈的?为姨妈帮了哪些忙?文中根本没有写出来。

[处方配药】

要想让亲情感动人,首先要精选事例。你可以认真地回顾生活,让有关“亲情”的事件在头脑里放一次“电影”,然后从中选择最感动人的一件或几件事来写。其次要细致描写。你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细致刻画。如上例中,表妹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姨妈什么时候最需要帮助……只有通过细致描写,读者才能“看到”表妹的言行,感受到她美好的心灵,进而被她感动。当然,你还可以恰如其分地抒发自己的感情,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读者。这样,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康复出院]

9岁的表妹回到家里,姨妈告诉她:“妈妈病了,不能为你做晚饭和帮你洗澡。”“没问题。我能行!”表妹信心十足地回答。接下来的6个小时里,昔日的小公主竟没有一次去打扰姨妈。每次姨妈从昏睡中醒来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可爱的小天使弯身问她是否要点儿什么东西。一块清凉的毛巾拭过姨妈的额头;-个铜铃让姨妈在需要什么时就叫她。一次,表妹上楼看姨妈,姨妈说她要去上厕所。表妹连忙用双手扶姨妈坐起来,帮姨妈穿上毛衣,甜甜地说:“这样您会暖和一些。”接着,表妹将姨妈的鞋移到床前摆好,扶姨妈下床,一步一步、安安全全地走下楼梯….

[巩固疗效]

读下面这段话,请同学们试着用上述方法修改一下。

夜深了,爸爸还在写稿子。键盘的敲击声伴随着一阵阵哈欠,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怎么慰劳一下爸爸呢?突然,我眼前一亮,别人不都说喝茶能提神吗?我赶紧为爸爸泡上了茶。爸爸抚摸着我的头说:“我女儿长大了!快去睡吧!”

小小说写作技巧例谈

小小说写作技巧例谈 教学参考 0914 0912 小小说写作技巧例谈 微型小说又名小小说,超短篇小说,一分钟小说。过去它作为短篇小说的一个品种而存在,后来的发展使它已成为例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其性质被界定为“介于边缘短篇小说和散文之间的一种边缘性的现代新兴文学体裁”。阿·托尔斯泰认为:“小小说是训练作家最好的学校。”(《论文学》)日本作家星新一指出:“很久以前就存在着类似超短篇小说的作品。……但是,超短篇小说这个名字的正式出现,是源于美国。”多数人推崇美国作家欧·亨利(1862—1910)是创始人。他的近三百篇作品,情节生动,笔调幽默。其中《麦琪的礼物》脍灸人口。可以这么说,超短篇小说具有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三要素。即在1500字以内,要概括出普通小说应具有的一切。也可以说,微型小说是一种敏感,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种新鲜的思想。 微型小说在写作上追求的目标是四个字:微、新、密、奇。 一、微。指的是篇幅微小,不超过一千五百个字。因此,构思和行文时必须注意字句的凝炼,不允许作品中有赘词冗句。如马克·吐温的《丈夫支出帐本中的一页》。全文只有七行字,却具有长篇小说的全部情节。 再如《三封电报》(美·佚名) 伊莉薇娜的弟弟佛莱特伴着她的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猎。不久, 她在家里接获弟弟的电报“巴布猎狮身死。———佛莱特。” 伊莉薇娜悲不自胜, 回电给弟弟“运其尸回家。”三个星期后, 从非洲运来了一个大包裹, 里面是一个狮尸。她又赶发了一个电报“狮收到。弟误,请寄回巴布尸。” 很快得到了非洲的回电“无误, 巴布在狮腹内。———佛莱特。” (选自《世界微型小说精选简评集》) 这篇小小说是一家美国杂志以3000 美元的悬奖征求“文字最简短, 情节最曲折”的故事的获得首奖的作品。单一的情节里, 事件完整、有冲突、呈现因果联系, 这样, 事件所呈现的面貌就不是简单、重复而没有变化了。 二、新。指的是立意新颖,风格清新。星新一写作一分钟小说,就极力追求“新”。他写道:“有些评论家把我的小说与美国的超短篇小说(Short-Short)混为一谈,这是不妥当的。我是受了美国超短篇小说的影响。但是没有完全依靠,而是发挥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我的小说强调一个‘新’字,给读者以新题材、新知识,甚至让他们感到惊讶!”(星新一《一分钟小说选》)为此,他常常借助于童话、寓言、科幻、推理等手法,通过非现实的题材或现实题材的非现实笔法,反映他在现实生活中的独特的感觉,表现清新的

小小说的情节技巧

小小说的情节技巧 “小小说情节技巧”就是特指小小说作者在设置作品情节时熟练地使用与表现出来的各种手法与技能。小小说独有的情节技巧就是如何在小篇幅里结构出各种艺术变化的反差与距离。这种变化越大,反差越鲜明,那么,这种情节样式就越就是精美与巧妙。 1.递升反转与释悬曲转 递升反转:这就是从情节运行、发展的过程中制造小小说的大变化、大反差的一种情节技巧。如《钱包》,作品一共有五个细节单元: A、她从饭店打完工,在回家的路上忽然被一个小个子亚洲人撞了一下,她警觉地一摸裤兜,发现钱包没了。 B.她立即用英语大叫:“Wallet, Wallet!”(钱包,钱包)。那撞她的人不但没有停,反而加快脚步跑开了。 C.她奋起直追,且边跑边用英语喊:“赶快站下,把钱包拿出来。”那撞她的人就更加慌张,跑得更快了。 D.她以百米赛的速度猛追。那撞她的人绕着树跑,企图用灵巧的身躯摆脱她,而她也绕着树追。就在她马上就要追上的时候,那个撞她的人扔下钱包跑了。 E.她捡起钱包回到自己的住处。当她打开钱包查瞧时,才发现钱包不就是她的,里面有800多元美妙、几枚硬币与一张工资结算单。原来那个撞她的人也与她一样就是在饭店里打工的。她瞧瞧自己的裤子才猛然想起,早晨起来时换了一条裤子,自己的钱包还在原来裤子的兜里。 拆开这篇作品的结构,我们发现它的情节就是这样运行的: “A、钱包被偷 B、追 C、猛追 D、绕树追 E、追回的钱包才发现不就是自己的。” 从这个简化的情节运行的轨迹中我们瞧到:这篇作品的精巧构思有这样一个特点:作品以一个道具(钱包)的戏剧性变化作为单一事件,然后抓住这个单一事件中的一个情节元素(追回钱包),向上做了一系列的延伸发展(追,猛追,绕树追)。“追回钱包”的单一事件经过这一步比一步猛烈的行动描写才达到情节高潮,于就是,当作品的紧张气氛被渲染到顶点后,情节突然一个下跌反转,追回的钱包原来不就是她的,而就是对方的,前面的艺术铺垫的内容与后面作品实际达到的目的完全相反,情节开端与情节结尾恰恰就是反差矛盾,作品的意外结局便就是这样形成了。这就叫递升反转。 释悬曲转:在小小说里,悬念法与误会法被叠加起来使用。作品的总体构思框架就是误会法,就是两个人物在一个场面的单一事件里互相之间发生了误会。由这个误会先形成了一个作品的悬念,在情节推进的过程中,这个悬念被不断得到强化。当作品在最后消释这个悬念时,读者才在瞬间顿悟,原来这就是两件绝不相关的事发生了错位的连接,作品的意外结局就就是这样形成了。这就叫释悬曲转。 如《夜空的幽默》,这篇作品共有四个细节单元:(1)作家A在旅馆平台纳凉与观赏夜色时,发现了一个神态微妙的漂亮姑娘也在她身边。(2)作家 A调动丰富的想象,对姑娘的来历做了种种猜测。(3)作家A感觉到这个漂亮姑娘在悄悄地向她接近,她多情的眼光以及她欲言又止的神态,使作家的内心涌起了许多微妙的情感。(4)作家A决定送给这姑娘几分勇气,她首先问:“您一直在等我不?”姑娘说:“就是的。”姑娘接着又说:“我就是顶层的服务员,我要等最后一名旅客离开平台就锁上平台的门。”这一刹那,作家A的一切美好的想象与微妙的情感全都云消雾散了。 分析这篇作品的情节框架,我们发现,作家A的思想意识有着一条她自己的轨道,而漂亮姑娘的思想与行为则就是另一条运行的路线,两人在月夜的平台上发生了一次错位的对接。自作多情的作家A误以为漂亮姑娘等她关门的一切行为均就是对她有意,而另一条漂

小小说写作技法之铺垫_写作技巧

小小说写作技法之铺垫_写作技巧 小小说写作技法之铺垫 作者/李严 【基础知识】 铺垫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铺陈的一种表现手法。在小小说里,为了显示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之间关系发展的合理性,增强高潮的必然性和真实感,使故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显得自然,作者常常安排一系列非主要情节或细节,作为作品的主要情节发生、发展的准备,这就是铺垫。 【写作技法】 从情节发展的方向来分,铺垫可以分为以下两类:正铺、反铺。正铺是铺垫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完全一致,又叫做顺向铺垫。反铺是铺垫的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完全相反,出乎意料之外,又叫逆向铺垫。 顺向铺垫预示的方向和情节发展的趋向相一致,如莫泊桑的《项链》。《项链》的结局看似意料之外,实在情理之中。直到最后佛来思节夫人才道破项链是假的,这不仅使玛蒂尔德大吃一惊,也会使读者大吃一惊。而实际上作者已多次运用铺垫手法作了巧妙的暗示。当玛蒂尔德去借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表现得十分大度,毫不迟疑地说“当然可以”。玛蒂尔德去还项链时,对方竟没有打开盒子看。如果原来借出的是一条价值昂贵的真品的话,这一举动就难以相信了。再说玛蒂尔德去买项链时,珠宝店老板查看了许多账簿以后说:“我只卖出过这个盒子”。可见借来的项链与盒子不是原配。这里,作者反复运用铺垫的手法作出暗示,使最后的结局水到渠成。 逆向铺垫的方向则与情节发展的潜在趋向完全相反,最后的结局与铺垫的方向形成巨大的反差,往往大出读者的意料,但更加耐人寻味。这一类作品,情节跌宕,意味深长,意蕴丰富而深刻,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采用的就是这种逆向铺垫的手法。作品一开头就交代“我”的家庭经济如何拮据,母亲为此感到十分痛苦。一天,接到了“我”的叔叔于勒的来信,说发了财,就会回家。这喜讯唤起了全家人无限希望,于勒的信成了全家人的福音书。他们日夜盼望于勒回来,“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在层层铺垫之后,作者突然笔锋一转,全家人意外地发现于勒竟是一个穷途潦倒、靠卖牡蛎为生的老水手。这种逆向铺垫,铺得愈多愈远,离结局的距离越大,情节跌宕的幅度也越大。这巨大的艺术落差,使读者在心理上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对作品的印象更加深刻。 【经典引路】

【写作技巧】小说几种常见的写作视角

【写作技巧】小说几种常见的写作视角 【泡书,网络大神作者孵化平台】 视角和人称不能混为一谈,虽然有时候二者关系也挺密切的——比如第一人称与第一视角很多时候是相通的。但是,视角是指讲述者与其所披露的内容之间的关系,它的分类是这样的:全知(即上帝)视角、限制视角、完全客观视角。而人称也是三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一、全知视角(上帝俯瞰) 这是一种发展得比较成熟、普遍运用的叙述模式。 其基本特点就在于“全知”,叙述人就像上帝一样知道故事的全部,仿佛他是站在云端一样看天下百姓的活动,洞悉所有人物的一切隐秘,包括其复杂微妙的心理变化,也可以叫它“云端视角”。

就叙述人与作品中人物的关系来看,叙述人可在其中,也可活跃在人物之外,知道他们身上发生的一切而又不想得到他们认同。叙述人高高在上,控制着人物的各种表现。 这种视角切入的优点是自由灵活,叙述人不受时间、空间等的限制,纵横捭阖,运用自如,人物和事件可以自由表现,并能让读者对人物和事件能有一个全面而具体的了解,最大限度地展示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等等。 往往用第三人称来叙述。在这样的叙事方式中,叙事人相当于上帝,他对所有线索、发展和结局都了如指掌,对每个人物的心理、过去和未来都清清楚楚,甚至还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进行道德评价和情感判断。 作用: 1、便于作者对人物、情节的掌控;

2、便于作者对人物主评判,使作者的倾向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3、全知视角不受时间空间和人物的限制,方便读者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二、有限视角(凡人目光) 往往用第一人称来叙述。依靠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也有用第二人称来叙述的,比如《福尔摩斯》就是第二人称,虽然是以花生我的口吻说,但都是在说主角福尔摩斯的故事。 第一人称的叙述,人物可以是主要人物,也可以是次要人物。第三人称的叙述,人物并不在作品中直接露面,而是始终粘附于某一个人物身上,以被粘附的这个人的视角来讲述,有点傀儡的味道。

小小说写作指导

小小说写作指导(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学目标】1、了解小小说的写作知识2、学习写作小小说 【教学重点】小小说的写法。 【教学方法】讲述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小小说? 小小说又叫微型小说,是一种篇幅很短、情节简单、对人和事件都不做完整描写和叙述的新兴小说体裁。与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并列为小说的“四大家族”。 二、小小说的特点 小小说往往从一个画面、一组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生活,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思想。小小说的显著特点是:小、新、巧、奇。 小。指篇幅短小、取材小、入题角度小。正因为“小”,选材务必精粹,语言必须凝练。美国作家弗里蒂克?布朗写过一篇小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全篇仅25字,却非常别致、有味,被誉为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 新。指的是立意新颖,风格清新,最好每~篇都能反映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独特感受。巧。指结构精巧、严密。创作小小说,特别要在剪裁和布局上下功夫,应力求使时间、场所、人物尽可能地压缩、集中。 奇,指结尾新奇巧妙,出人意料。许多优秀的小小说常常在结尾处出奇制胜,使人拍案叫绝。 三、小小说导写 小小说,小而精巧,小中见大,见微知著。写小小说就是“螺狮壳里做道场”,应该在“小”字上苦心经营。在高中写作实践中,学会运用联想和想象编写小小说,能使感觉更敏捷,文笔更凝炼,更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那么怎么写好小小说呢? 1、人物形象要典型。典型的人物形象是小小说凸现主题的主要载体。读者可以通过具体的形象,在人物的喜怒哀乐中深受感染。曲折的命运、激烈的冲突、白描的手法等都是塑造形象的好方法. 例如小小说《清水》,情节很简单:寿春县令叶天土清廉如水,三年任职期满之际,不愿惊动百姓,趁天还没亮,就骑牛出了县城。走上官道,却见“黑压压的人站满官道”,原来百姓都自发前来送行。有一老汉捧个杯子走到他面前,请他饮了杯中的清水,因为“它是寿春百姓的心”。叶天士恭恭敬敬接过杯,然后慢慢倾洒在脚下的黄土上,说,这是寿春的水,我不能带走,就以水代酒敬了寿春的土地吧。叶天士说完,就骑上牛走了,把纷纷乱乱的呜咽之声留在了身后。这篇小小说,采用白描手法,巧借叶天士离任时对往事的追忆和一系列的细节描写。特写镜头,在有限的篇幅内.就把一位廉洁刚正、两袖清风、爱民若子的清官,塑造得形象生动,跃然纸上,读来感人肺腑。 2、选材要以小见大。小小说篇幅短,人物少,情节简单,要在短小的篇幅中,包含丰富的内容。小小说要想用最少的信息展示丰富的内容,构思时须选准角度,精选细小而有代表性的事件,从中折射出重大的主题。它撷取的多半是具有典型意义和概括力的某个场景、某个细节、某个侧面,或者是生活中的一帧速写,一幅剪影,一个镜头,几段妙趣横生的对

微型小说的创作技巧

微型小说的创作技巧 导读:本文微型小说的创作技巧,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微型小说的创作技巧 文/李德伟 摘要:微型小说篇幅短小,而“五脏俱全”,易于掌握创作规律,又便于全面训练各种构思能力与写作技巧,可将其视为尝试文学创作的练习文体与入门文体。 关键词:艺术构思;构思内核;美学理想 一般将2000字以内,笔墨极为简练的,能及时地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小说,称为微型小说。它具备小说家族共同拥有的要素,又有其区别其他小说品种的鲜明个性。步入文学创作的殿堂,从微型小说伊始,是颇为恰当的选择。那如何写好微型小说呢? 一、确定好微型小说的构思内核 艺术构思是整个创作过程至关重要的环节,对处理好艺术虚 构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具有决定的意义。其首要任务,就是确定一个,且只能确定一个构思内核。它是指能用三言两语概括出来的思想与形象初步结合的一个意象实体,包含一个精彩的高潮情节,一个传神的性格侧面,一个揭示或暗示与此血肉相连的深刻意蕴。它最具审美价值,能够赋予微型小说以鲜活的艺术生命。 1.寻找契机刺激,捕捉构思内核

构思内核的最初闪现,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往往骤然生发于生活的某个特定契机的直接刺激,但又与丰厚的生活积累密不可分,是生活本身提供的客观因素与作者的主观因素相契合的结晶。郑贱德曾这样谈及《苦涩的微笑》的创作情况,他有两件难忘的事:一是省电视台通讯员会议午餐时,某小报编辑初见他时笑容可掬,知其是教师后便转而同某大刊记者热情攀谈,不再理他;二是乘火车去参加全国新闻工作会议时,因病用作协会员证,顺利办好他人难以搞到的卧铺,一路备受关照。这是作者积累的互不关联的生活素材,虽记忆犹新,却并未想到写小说。只是后来偶然读到相关文章时,才想到这两件往事,产生创作的冲动与激情,迸发出灵感的火花,酝酿并形成这样的微型小说构思内核的雏形:同一列火车上,凭教师证买不到卧铺票,而一个记者证却被礼遇有加。 不难发现,使两件互不关联的生活事件发生碰撞,建立联系,并形成构思内核的,是偶然阅读的触发,这便是特定契机的刺激。一旦获得这种刺激,便可能迸射出灵感的火花,诸多的生活素材在某一点上形成相互感应,从而萌生新鲜而独特的感受。围绕这一感受,诸多性质相同、特点相同的素材汇聚一处,相互碰撞,使最初的感受益发突出、集中而强烈。结合着生活素材的独特感受,便是构思内核的最初基因。 直接刺激的契机,可能是一个鲜明的个性、一个精彩的故事、一个生动的场面、一幅奇异的画图,也可能是一个深刻的印象、一个独有的动作、一个特殊的声响、一个细微的物件,甚至可能是一个新鲜

十大小说写作技巧

十大小说写作技巧 核心提示:一)“横切悬念,倒叙事件”法 这是指作者为避免平铺直叙,在小说首段就设置提挈全篇、笼罩全文的悬念,故意给读者造成疑团,以激起读者产生兴趣读下去。如1964年7月5日《湖北日报》发表的一篇《一双明亮的眼睛》,就采取这一手法。此文一... 一)“横切悬念,倒叙事件”法 二)这是指作者为避免平铺直叙,在小说首段就设置提挈全篇、笼罩全文的悬念,故意给读者造成疑团,以激起读者产生兴趣读下去。如1964年7月5日《湖北日报》发表的一篇《一双明亮的眼睛》,就采取这一手法。此文一开头是:夜,墨黑,伸手不见五指。我(即文中主角)到一个生产大队去。由于第一次去,路生,加上碰到天阴,没月亮,没星星,自己又没带手电,真是把人急坏了。就在这时,我碰到一个社员,恰恰住在我要去的大队,就把我引去了。沿途,他一会说:“同志,注意,前头有条沟!”一会,又指点我:“同志,注意左边是口塘!”最后,进了村,又指着一条巷子说:“里面住着咱们队长,他会招呼你的。”可第二天清早,我从队长屋里出来,看到一个强壮的中年人,挑着桶,哼着轻快的曲子,向稻场旁边的堰塘走来。待他走近,我一瞄,哎,多好的一条汉子,眼怎么瞎了?正想着,只见他蛮不在乎地下塘挑水。我大吃一惊,喊:“……是塘,你不要掉到水里了。”他回过头,眨眨眼,好像看到了我:“你不就是我昨夜给你引路的同志吗?”……看到这儿,读者一定禁不住问自己:他是个瞎子吗?为什么能那么利索地引人走夜晚呢?为什么他比有眼睛的人的“眼睛”还明亮呢?这就叫作“切入悬念”,下面就等着作者“倒叙事件”——读者也就非读下去不可了。 (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法 世界艺术大师卓别林有一句名言:“我总是力图以新的方法来创造意想不到的东西。假如我相信观众预料我会在街上走,那我便跳上一辆马车去。”(引自《卓别林——伟大的流浪汉》一书),这就告诉我们,创作结构要巧,首先要“出其不意”,这是第一步。但更重要的,是所叙述的情节,必须在情理之中。所谓情理之中,是指这种“出其不意”,与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发展合拍,合乎客观规律,合乎生活逻辑。它不是荒诞的,不是臆造的。既曲折离奇,又理所当然。如美国作家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就非常巧妙地作到了这一点。小说是叙述美国圣诞节这一天,一对恩爱夫妇准备互赠礼物,并都想买件使对方意想不到的东西。妻子看到丈夫有个祖传的金表,但没有表链,就剪掉自己最珍爱的金色长女,拿去卖了,并用卖金发的钱去买表链。丈夫呢?看到妻子有一头美丽的金发,但缺少一套适用的名贵梳子,就卖掉自己祖传的、一直伴随在身边的、也是自己格外珍爱的表,用卖表的钱买了一套美丽华贵的梳子。结果两人一碰面,丈夫拿着妻子送的新表链,表没有了;妻子拿着丈夫送的一套新梳子,长长的金发没有了!夫妻俩只好凄然相对而笑。在这里,尽管有对故事主人公与读者的“出其不意”,但统统在情理之中。因为他们夫妻恩爱,超过了对“金发”、“表链”的感情。而“金钱第一”的资本主义世界,对下层的小人物来说,也只能是这样辛辣的结局 (三)“淡化情节,形散神聚”法 这种创作法,从表面看,没有出其不意的情节,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而且平铺直叙,一直是淡淡的气氛。但是,在这平铺直叙中,带有涌袭心灵的感情;在这淡淡的凄凉中,带有一种说不出的人生韵味,常常是“无情”更有情,无声胜有声。如张洁写的《拾麦穗》,是讲农村的一个小姑娘,家里很穷,每年夏天割麦时,她总是挽个篮子,到打过麦的麦地里拾麦穗。这个时候,一个卖麦芽糖的老汉来了。别的孩子用拾的麦穗与老汉换糖吃,而这个小女孩舍不得。老汉便常常免费敲糖给她吃。别人就笑她,说她嫁给这个老汉算了。她对此并不怎么懂,老汉也觉得没什么,大家也只是开开玩笑,以后也再没提起此事。可她——这个小小的姑娘,当老汉没再来卖糖时,却在村头等着,等着……她在等什么呢?仅仅是为了吃老汉的糖吗?不,这里面有说不清的味,有一种淡淡哀恋,一种人与人之间能相互沟通的情绪…这就叫“形散神聚”,是“无结构”的结构,是用一种内在精神编织的“情结”文体 (四)“一箭双雕,一点两面”法 作者在写小说中,似导戏的导演,常常让舞台上的角色拿这样或那样的道具。好导演会利用这个“道具”,不只让一个角色,而使许多角色与这个“道具”有关系;不只让一方,而是让矛盾的双方都与这个“道具”打交道。这样,就可以从这个“道具”身上挖掘人物心灵世界,揭露生活本质,完成作者在这发现上的美学思想。当代英国作家斯丹·巴斯托的短篇《二十先令的银币》就是如此。我们看到,“20先令的银币”本身就是作者的一个道具。作者就利用这个道具,首先让文中的、有钱的马斯顿太太故意把它放进一套衣服里,

小小说在中学作文教学中的作用(精)

小小说在中学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安徽怀远龙亢中学邵林永 小小说作为一种文学艺术性很强的文体,以其深远的立意、精巧的结构、简练的语言而倍受人们的青睐。它拥有许多能为之奋斗的小小说作家和一个庞大的读者群,因而发展很快。我也十分热衷于小小说,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就引入了小小说这种文体,以读带写,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下面将谈一谈小小说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欲望。 中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又受客观条件所限,阅读范围较窄。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学生,平时可供阅读的只有使他们觉得枯燥乏味的课本。而且,写作文也是一件令中学生特别厌烦的作业。我在作文教学中引入了小小说这种文学体裁,通过课堂朗读、课外印发的方式,使许多优秀的小小说能被学生所接触。实际效果显示,这种方式是有效的。小小说以其奇特的立意、完整曲折的情节和出人意料的结局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当我在作文课堂上向学生朗读那一篇篇语言优美、内涵深刻的小小说时,我留心观察了一下,整个教室是出奇得安静,即使是平时听课好开小差的同学,也竖起耳朵在用心倾听。看着他们那种痴迷的神态,我的内心也感到非常欣慰。郭沫若曾说:“爱好出勤奋,勤奋出天才。”学生首先对小小说有了兴趣,教师再加以言语鼓励,他们便有了写作的欲望,那么,对写作文自然也就有了动力。一个学期后,学生就发生了由厌烦作文到喜爱作文、由写不出好作文到能写出有一定思想内涵的作文的变化。 这样,一方面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方面开发了语文资源,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的大语文观念,使他们认识到语文的广博性。 二、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增强对生活的感悟。 艺术源于生活。小小说的作者为社会各界人士,写作素材较为生活化,大都取材于身边的生活,一个巧妙的小故事、人生性格的一个侧面、一个印象、一种意境、一种情趣、一个幻想、一幅生活场景、一段独具特色的对话……都可成为小小说的题材。因而,小小说就有取材广泛而又具有时代气息的特点。如半月刊《小小说选刊》开辟的栏目就有时代窗口、人世沧桑、心灵漪澜、事态万象、人在旅途、军旅之页、青春之歌、酸甜苦辣、乡野风情等。把小小说引入中学作文教学中,学生就可以从那一篇篇短小而精悍的文章中了解社会、感悟人生、触碰心灵、慨叹沧桑;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生活画卷,可以使他们拥有一个非常丰富而新颖的材料库。那么,这也就解决了学生写作中无话可说或题材不新的问题。 读白小易的《客厅里的爆炸》,学生告诉我,他们想到了“瓜田李下”;读修祥明的《庄户孙》,学生告诉我,他们看到了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的农民;读陆颖墨的《瞄准》,学生告诉我,他们悟到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用心,包括学习;读邵宝健的《继父》,学生告诉我,他们现在才真正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的内涵…… 三、可以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构思,写出有新意的作文。 近几年,高考和各地的中考在作文命题方面的一个最突出的变化,就是从以前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而改为话题作文。而话题作文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自主立意。因而构思是否新颖,也就成了决定学生的作文能否获得高分的一个关键。 我用小小说这种体裁对学生进行构思训练,效果颇佳。先向学生提供一篇例文,如司玉笙的成名作《“书法家”》,说明其构思的巧妙,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然后向学生提供一篇略去结尾的小小说,让他们作多角度构思,给原文续写一个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是小小说的灵魂,似画龙之点睛,下围棋之做眼”,言有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因而,让学生续写结尾,就可激发学生的思维,锻炼他们联想与想像的能力,最终写出立意新颖的文章。 我曾以略去结尾的夏荫祖的小小说《钓饵》为例,然后,就鼓励学生大胆展开想像,

小小说情节曲折的创作方法【最新】

小小说情节曲折的创作方法 (一)巧合法 明确:通过人物出乎意料的奇遇或事情的某种巧合,构成曲折的故事来表现主题。 《寒冬》 里维娜寒风凛冽。一个秃头的老乞丐在街头乞讨。人们缩颈揣手,行色匆匆,老乞丐一个子儿也没有讨到。饥寒交迫中,他发现一个衣冠楚楚的绅士朝这边走来。乞丐忙迎上前去,伸出脏兮兮的手,颤巍巍地说:“上帝保佑您,尊敬的先生,行行好,赏几个铜板吧。” 绅士看了看这个裹着破烂棉袄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的秃头老汉,便开始摸自己的衣袋,但摸遍了衣袋也没有找到一个铜板——他身上没有带钱。可怜巴巴的老乞丐非常失望。绅士踌躇了—下,摘下自己的帽子,放在乞丐摊着的手上。老乞丐捧着温暖的帽子不知所措,呆呆地看着绅士在寒风中渐渐远去——因为他发现,绅士也是个秃头。 【点拨】巧合一:绅士欲给乞丐钱,但却没有带钱;巧合二:绅士把帽子给乞丐,秃头乞丐发现绅士也是秃头。这种巧合突出了绅士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乐善好施,而是舍己助人。 (二)误会法 明确:(1)作品中的人物迷惑于事物的表面现象,从而引起矛盾,推动情节的发展,造成悲剧或喜剧性的冲突。(2)可以是一方误会另一方,也可以是双方互相误会;可以是一个误会,也可以是多个误会;可以是悲剧性的误会,也可以是喜剧性的误会。 《枪》(台湾) 林双不车子愈往南驶,我愈觉得不对劲。司机始终不怀好意地透过后视镜瞅着我,恐怕我是上了贼船了。报纸上几乎天天有出租车司机在荒郊野外劫财抢色,甚至还要伤人的报道,为什么我这么大意? 果然,车子刚开不久,我就感到异样了。司机一再从后视镜瞅我,瞅得我心底发毛。就在这个时候,我看到他的右手从方向盘挪开,往下伸,不知在摸什么东西,大概是扁钻或刀子吧?车窗外一片漆黑,正是苗栗一带的山间,歹徒下手最理想的所在。要动手了吧?我下意识坐直身子,冷汗开始往外冒。可什么事也不曾发生。他的手又伸了上来,放在方向盘上,没有拿什么东西。我看到,他又从后视镜飞快地掠了我一眼。这一眼非常狠毒。我有生以来不曾看过更狠毒的眼神,使我再度直冒冷汗,再度后悔自己的莽撞。我要去的地方终于到了。 当出租车在公路局车站前一停,我立刻打开车门冲了下去。松了一口气,才想到还没有付钱给司机,便绕过车后,走到司机窗口,伸手到旅行袋里掏钱。突然,车子往前冲,迅速拐一个弯,消失在不远的街角。我最后看到的,是司机无比惊惶的神色。 怔怔地站那里,莫名其妙地把车钱再度放入旅行袋,我才看见旅行袋的右方开口突出一截枪管。那是我在台北特地为孩子买回来的玩具枪,枪管太长了,无法全部塞进旅行袋。

小小说写作技法之铺垫

小小说写作技法之铺垫 导读:本文小小说写作技法之铺垫,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小小说写作技法之铺垫 作者/李严 【基础知识】 铺垫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铺陈的一种表现手法。在小小说里,为了显示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之间关系发展的合理性,增强高潮的必然性和真实感,使故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显得自然,作者常常安排一系列非主要情节或细节,作为作品的主要情节发生、发展的准备,这就是铺垫。 【写作技法】 从情节发展的方向来分,铺垫可以分为以下两类:正铺、反铺。正铺是铺垫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完全一致,又叫做顺向铺垫。反铺是铺垫的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完全相反,出乎意料之外,又叫逆向铺垫。 顺向铺垫预示的方向和情节发展的趋向相一致,如莫泊桑的《项链》。《项链》的结局看似意料之外,实在情理之中。直到最后佛来思节夫人才道破项链是假的,这不仅使玛蒂尔德大吃一惊,也会使读者大吃一惊。而实际上作者已多次运用铺垫手法作了巧妙的暗示。当玛蒂尔德去借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表现得十分大度,毫不迟疑地说

“当然可以”。玛蒂尔德去还项链时,对方竟没有打开盒子看。如果原来借出的是一条价值昂贵的真品的话,这一举动就难以相信了。再说玛蒂尔德去买项链时,珠宝店老板查看了许多账簿以后说:“我只卖出过这个盒子”。可见借来的项链与盒子不是原配。这里,作者反复运用铺垫的手法作出暗示,使最后的结局水到渠成。 逆向铺垫的方向则与情节发展的潜在趋向完全相反,最后的结局与铺垫的方向形成巨大的反差,往往大出读者的意料,但更加耐人寻味。这一类作品,情节跌宕,意味深长,意蕴丰富而深刻,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采用的就是这种逆向铺垫的手法。作品一开头就交代“我”的家庭经济如何拮据,母亲为此感到十分痛苦。一天,接到了“我”的叔叔于勒的来信,说发了财,就会回家。这喜讯唤起了全家人无限希望,于勒的信成了全家人的福音书。他们日夜盼望于勒回来,“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在层层铺垫之后,作者突然笔锋一转,全家人意外地发现于勒竟是一个穷途潦倒、靠卖牡蛎为生的老水手。这种逆向铺垫,铺得愈多愈远,离结局的距离越大,情节跌宕的幅度也越大。这巨大的艺术落差,使读者在心理上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对作品的印象更加深刻。 【经典引路】 威风 相裕亭

小小说的创作办法

小小说的创作方法 一、把握住小小说的特点小小说又称千字小说、微型小说、超短篇小说等,以其篇幅短小、构思新颖、立意深远而为读者所喜爱。近几年来,随着话题作文的兴起,在中考作文中也出现了不少以小小说为体裁的佳作,如一股股清新的空气拂向沉闷已久的考场,先后获得了阅卷老师的青睐。可以说,话题作文写作所提出的“在话题范围内作文”、“八百字以上”和“文体自选”等要求给了同学们一个通过小小说来发挥自己创造才能的空间。 那么,怎样写好小小说呢?下面先谈谈小小说的特点。 总的说来,小小说的“小”是最突出的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篇幅短小 小小说的篇幅短小,字数只有几百字到一千多字,往往通过撷取生活中的一个镜头、一个场景、甚至是一个瞬间,反映人物在某件事或某个场景中的片断行动,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揭示出某个道理。它所反映的往往不是人物的精神全貌,只是特定环境中的人物性格的某个侧面。如优秀作文《昭君的选择》选取的就是王昭君在民族大义和个人幸福之间作出心灵抉择的一个镜头,以此来表现她为了民族的和平安定宁愿作出牺牲的伟大精神。文末写道:“生命,不一定濒临死亡才显示深刻,用心去做,用心去选择,谱一曲美丽的生命之歌。”卒章显志,凸现主题。全文仅八百余字,生动地表现了这一历史瞬间,堪称佳构。 二、情节简单 情节冲突是小说的基本要素之一,情节简单并不意味没有情节冲突,只是小小说的篇幅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有太复杂的情节,作者往往选取富有典型特征的瞬间或镜头来表现人物特点。有很多时候,作者将读者能够想象到的情节都尽量省略了,从而造成令人回味的效果。如马克?吐温的《丈夫支出账单中的一页》: 招聘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 提前一星期预付给女打字员的薪水……(支出金额) 购买送给女打字员的花束……(支出金额) 同她共进的一顿晚餐……(支出金额) 给夫人买衣服……(一大笔开支) 给岳母买大衣……(一大笔开支) 招聘中年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 小说全文只有七行字,内涵却极为丰富,可以说具有长篇小说的全部情节:一位公司经理,喜欢上了刚招聘来的年轻的女打字员,给她预支了薪水,送了花束并共进了晚餐……不料此事被夫人知道了,为了平息风波,花了一大笔钱买贵重礼物向夫人和岳母赔罪。事后,只得另招聘一位中年女打字员了事。这么丰富的情节,但是作者仅仅选取了账本上的一张支出明细表来表现,对于其中的情节变化、人物冲突的过程,作者没有刻意渲染,留给了读者一个巨大的能尽情发挥想象的空间,使读者读后发出会心一笑。 三、人物集中 小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通常只有一两人,次要人物很少,人物间的关系也不复杂。通过人物间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冲突展开故事情节。如优秀作文《陷阱》,取材于一段众所周知的历史:韩信因为与萧何关系密切,感情深厚,最终没能识破吕后设下的“陷阱”,一去不回,留下千古遗憾。主要人物是韩信,全文就是通过他的“迟疑不决——追忆友情——坚信不疑”等心理活动推动情节发展的。而次要人物——使者,对情节的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垂手站立,静静地等候”,静观其变;他“轻轻地说了句:‘萧丞相也将出席。’”貌似平静,却包含无限奸诈,并促使韩信拿定了主意;他“露出了一个不易觉察的诡秘的笑。”暗示韩信此行的悲剧性结局。文章将笔墨集中于韩信这个人物身上,充分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显得不蔓不枝,内容紧凑。

初中作文知识点:写作技巧例谈之合理想象

初中作文知识点:写作技巧例谈之合理想象 一、技法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人类从幻想像鸟一样在天上飞而制造了飞机,从幻想拥有神话中的顺风耳而发明了电话,从幻想太阳永不落而发明了点灯,想象“嫦娥奔月”有了“嫦娥一号”。 想象作文想象作文,是同“纪实作文”相对而言,通常是指学生运用想象的思维形式写出的文章,它是由想象出来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画面构成的整体,通篇运用想象的手法,不同于局部具有某些想象成分的作文。想象作文的种类想象作文,按照取材和样式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一是理想型想象作文,通过对自身能力和未来的想象,表达自己的生活理想,如“假如我会飞”、“假如我是老师”。 二是幻想型想象作文,通过对未来和外层空间的想象,表达对人类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向往,如“未来的住宅”、“太空旅行记”。 课间游戏: “非常1+1”:镜片+镜框=眼镜;分两组,学生自由上黑板写;师点评。 三是童话寓言型想象作文,通过拟人化的动物或植物故事,表达对诚实、善良、勤劳、勇敢等美德的赞颂,对虚伪、奸诈、贪婪、自私等丑行的鞭挞,如“小山羊和小公鸡”、“老槐树和小槐树”。 “随堂练习”第一题:续写《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 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 美国劳拉 一只穿着背带牛仔裤、背着绿色小书包的小老鼠,走近一个坐在院子里吃饼干、看图画书的小男孩。这时如果他给了小老鼠一块饼干,会发生什么事呢? 如果你请老鼠吃饼干,他就会跟你要一杯牛奶。 你给他牛奶,他一定会跟你要吸管。喝完牛奶,他就会要手巾。 抹过了嘴,他就要照镜子,看看嘴上有没有留下牛奶胡子。 一照镜子,他就会说头发也该剪了。 他一定会跟你要一把剪指甲的小剪子。 他给自己剪过头发,就会开口要扫帚扫地。 他会认真地扫起地来,会越扫越起劲,把所有的房间都扫过,还会卖力地拖地板 干完了,他一定会想睡个觉。 你就得替他弄个小盒子当小床,还得有枕头,有小被子。他会爬上他的床,看看怎么躺才舒服,还会一遍又一遍地拍松他的小枕头。 他一定会叫你念个故事给听。你依他的意思,给他念你的一本图画书,他就会叫你让他看里面的插图。 他一看插图,高兴起来,就会说自己也想画一幅。 他会跟你要纸、要蜡笔。他会认真地画一幅图画。 画完了,他要签名,就会跟你要一支钢笔。签完名,他就会说想把他的图画挂在你的冰箱上。他的意思是叫你帮他找透明胶带。 他贴好了图画,就会退后几步,站着欣赏。 他看着冰箱,就会想起——他有点口渴。 当然啦,他会跟你要一杯牛奶。 他一开口要牛奶,八九不离十,一定还会要一块饼干,好让他就着牛奶一起吃。

微型小说写作指导

微型小说写作指导 【技法点拨】 这几年的高考作文中,微型小说因其构思的精巧新颖、表达的深刻含蓄而受到考生们的青睐,成为高考作文中常见的一种文体。但毕竟考场作文与一般的文学创作不同,总结起来,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立意:求明确,扣话题。 所谓明确并非直白,而是让读者能够读完之后明确的感知小说的主题,并且要和话题很好的吻合起来,深刻的表现话题。如04年湖北的作文题目是:“10个人买镜子,有9个人都买了昏镜,因为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缺点,以《买镜》为题目写一篇话题作文。” 有位考生写了一位商人为获得利益而贿赂局长的女儿,给他一面可以遮丑的昏镜,而博得局长及其女儿的欢心,最终把想要的工程搞到了手。这篇小说通过这个故事,扣住了“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缺点”这一材料要求,又揭示了利令智昏的社会腐败现象,在主题的设计上可谓深刻明确,拓展了话题的内涵。这里要注意两个误区:一是主题表达的晦涩难懂,故作高深;一是脱离话题,洋洋洒洒。这些做法在考场上都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2选材:求精萃,见深义。 微型小说的切入点一般较小,选材要求精粹恰当,但是要开掘深刻。或是叙述一个片断,或是勾画一个场景,写寻常生活中的普通人或事,从中表现情感,揭示哲理,因此准确的寻找写作的突破口,精心选材是很重要的。如03年安徽的优秀作文《母亲的后悔》写的是母亲因为只看表面,而错把家中下蛋的鸡给杀了,真正不下蛋的芦花鸡却因为漂亮的外表而赢得了母亲的信任,而活了下来,母亲对此事后悔不已。由此想到“光凭外表的情感亲疏就作出某些决定,是多么荒唐!”写的是生活中再寻常不过的小事,生活中这样的事情或许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但是经过的独具慧眼,精心提炼,使寻常的生活小事,闪出了哲理的色彩。 3情节:求紧凑,有起伏 微型小说大都篇幅短小,并且考场之上时间有限,因此对情节需要更好的构思剪裁。这里要注意的是不要记流水账,缺少铺垫渲染,无力表现主旨;也不要不分重点,情节拖沓,篇幅冗长。而要抓住主要情节,迅速推进情节的发展,适应表现主题的需要。 情节的发展要有起伏,常有出人意料的发展,尤其是结尾的营构更须用力,经常是“出人意料之外,尽在情理之中”,画龙之后点睛,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江苏省05年优秀作文《画》写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某副市长喜爱作画,有一位老板投其所好,要高价购买他的“大作”,市长为之所动,这时一项办事沉稳的妻子对他说:“ 你前几天在市里参赛的《百竹图》。在一千多幅参赛作品中只排了六百多名。” 这位张副市长这才明白,原来老板是想找借口贿赂他,于是他及时悬崖勒马,后来,这位副市长为正职。情节到此似乎并无曲折,平淡无奇,但是结尾却很有新意,是这样写的:“多年后,已退休的张市长收捡老伴的遗物,一本烫金的《获奖证书》掉了出来。张市长翻开一看,“百竹图”、“一等奖”几个字映入眼帘。 张市长顿时明白了, 敦厚的妻子怕自己抵挡不了诱惑,收下不该收的钱;向来不说谎的她也“机灵”了一下,对自己说了谎…… 张市长抚摸着通红的证书,禁不住老泪纵横。” 妻子的沉稳与灵动使这位市长能够顶住诱惑,终保晚节,出人意料的结尾令人回味再三。 此外,尽管篇幅有限,细节刻画不可缺少,尤其需要传神点睛之笔,但一定要适度恰当,要有助于主题的表现和情节的发展。

小说阅读之写作技巧

小说阅读之写作技巧与语言 一、写作技巧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1、叙述方式 (1)、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描写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事件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 插叙的作用:A、补充交待了……,使内容更丰富;B、更能突出某个人物……的性格品质,使人物形象更鲜明;C、为下文……情节作铺垫,使情节更完整;D、突出主题。 (2)、顺叙:是按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的顺序来写。 作用:脉络清晰,条理分明 (3)、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作用:或是为了突出中心,或是为了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是为了结构的变化,使叙述有波澜;或是为了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让读者感到文章叙述翔实,了解前因后果,符合生活逻辑。(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6)举例:《同志的信任》一文,在记叙鲁迅先生收信、看信之后,中断了记叙的线索,插进了方志敏的革命事迹和他决定将文稿、密信托付给鲁迅的情况,接着记叙鲁迅转信成功。 中间插入的那段有关方志敏的文字,不仅交待了主要事件的来龙去脉,而且也突出了中心——鲁迅先生是共产党人最可信任的同志 2、叙述视角,人称的运用(第一、二、三人称) ①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②第二人称:便于抒情交流,有亲切感; ③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自由和灵活。 3、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见人物形象专题) 4、细节描写的作用 (1)、细节描写可以塑造人物形象。 ①、人物语言的细节描写,可以感知人物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②、人物动作的细节描写,透视出人物形象的心理 ③、人物心理的细节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④、人物外貌的细节描写,揭示人物特征 ⑤、环境的细节描写,烘托出人物的性格及命运 (2)、细节描写可以推动情节发展。 当祥林嫂再次回到鲁镇做女工时,柳妈诡秘地对她说:“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王只好把你锯开,分给他们……”祥林嫂听到这未曾知道的事之后,内心非常的恐惧,以致第二天早上起来,两眼围着大黑圈。于是打算捐门槛,可捐完门槛之后,人们对她的态度没有任何的改变,活着遭人唾弃,死了还有分尸的恐惧,在这样巨大的精神压力下,她的精神崩溃了。正是柳妈的那段话,推动着情节像高潮发展。 (3)、细节描写可以表现生活环境,可以暗示或深化主题。 在《祝福》一文的前两段中,从“四叔大骂新党但骂的不是我”这一细节描写中,可以了解到鲁镇是一个很封闭,很落后的地方,因为辛亥革命都已结束,而四叔眼中的新党还是维新变法时的康有为。从“女人们准备福礼,女人的胳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而祭祀的只限于男人”这一细节描写中,可以了解到这里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等级意识非常强。通过对文本中细节描写的分析,我们可以概括出了鲁镇的社会背景——这是一个封闭的、落后的、封建的、等级意识很强的小镇。 (4)、细节描写有助于增强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5)有时能照应题目

小小说的写作指导-(3000字)

小小说的特点与写作 【训练要求】 了解小小说的一般特点,重点理解小小说在章法方面的特殊要求,用来指导写作实践,并提高文学鉴赏的自觉性。 【知识导引】 一小小说的一般特点 “小小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从字数方面看,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短篇小说里篇幅短小的,一般不超过2000字;宽泛一点说,在两三千字。二是更“小”的,千字左右,甚至数百字。从内容和写法方面看,题材广泛,手法多样化,不拘一格。但是,因为它“小”,受到的限制就更多一些。总其大端,特点主要有以下两条。 1.小小说也是“小说”,具备小说的基本要素。人们通常认为,小说有三个基本要素,即人物、环境和结构(含情节)──可参见《文学读本》下册里的“现代小说鉴赏常识”。小小说也有人物、环境和结构,我们回想一下初中语文课上学过的有关课文,就不难理解了。 2.小小说因其“小”,基本要素的展示往往呈现出具体而微的特色。出场的人物少,主要人物更少;一般不作细致的环境描写,鲜用或不用工笔勾画,多用白描、速写式的勾勒;情节集中,头绪不能太多,章法与结构方面有特殊要求。 二小小说的章法

“章法”指组织材料、布局谋篇的方法,这是艺术构思的重要方面,直接决定着作品的结构特点。一篇小小说的章法,乃是完整的艺术构思的产物,既受这种小说门类的制约,也体现具体作品特殊的特色,应该是共性与个性的和谐统一。 这里,我们先谈谈小小说章法方面的共性。 1.情节要特点集中。经常立足于一两个“细节”向外发展,构成整篇作品的故事脉络,剖开社会与人生的一个横断面,集中展现人物的矛盾纠葛、生活状态。 2.线索要特别清晰。时间跨度不宜过大,也不宜作频繁的时空转换,几乎不用“复线”形式。请看下面这篇例文,是作家韩晓征在她读高中一年级时的习作。 鹅黄的窗纱韩晓征 我转学的时间不长,已经感到压力了。这里的同学都分注重成绩:学得好的受人尊敬,相反,就抬不起头来。这也难怪──重点学校,当然注重学习了。我很努力,加上基础好,期中语文考试,拿了98分,名列全班第二。可数学成绩却比较差。我很着急。 眼看着快要期末考试了。班主任老师让我请同桌、班上数学最棒的同学帮助我复习。她的语文不怎么好,我们俩正可以互相帮助。我跟同学还不太熟,可对她印象挺深。她白白净净的,很文雅。她有个习惯──爱笑,笑得厉害了,就要流泪,尤其是听我说笑话的时候。 放了学,我马上把老师的意思告诉她。她听了,微微一笑,低头想了想:“行啊,不过,这两天我的事挺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