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_伤寒论_麻杏甘石汤证再认识_陈明

_伤寒论_麻杏甘石汤证再认识_陈明

_伤寒论_麻杏甘石汤证再认识_陈明
_伤寒论_麻杏甘石汤证再认识_陈明

中医基础理论图表解(整理版)

绪论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內的一个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它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治疗特点的独待的医学理论论体系。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图绪-1) 中医学发源于先秦,其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到秦汉时期。 「X化基81—一以巾华^眯^^文化为依 4础 托一&学墨48 ―长期医疗实践巾!^学铀识的^取 1~哲,享3 -古代糟气,阴阳,五行学说的鋈响 「'健夼内径》一是"3瑰存量早的-^医学^著,费定了中医卞31 抡募础 一1**1 一一对^络,命门:、一:!^,的论述,在《内^,31*11丄冉^发II 一1 &寒条病14》一创1#广轷^^统的辨"论治瑾论^系 ^ I神农本#1?^^^最^的^物,专丼,:^巾药^理论(! 定了緣幽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对长期的医疗知识的积累和理论总结,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而形成的: (1)社会文化基础:医学的起源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结果。中华民族从春秋战国到秦汉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的急剧变革,生产水平的提高,哲学、农学、天文、物候、植物、矿物、冶炼等各学科都有发展,并形成诸子百家的学术争鸣局面,这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有利的社会文化基础。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中医学对人的生命活动,人体的组织结构与功能,疾病的病因与病理,以及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等的认识,都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 (2)医药知识的积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斗争、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中,不断地和疾病做斗争,逐歩积累了原始的医药知识,掌握了诊治疾病的方法,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丰富的医学基础。 医学知识的大量积累,客观上需要整理、总结.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加之社会文化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有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与指导,在众多医学家的共同努力下,著成了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一《黄帝内经》。

《伤寒论》的深层奥秘

《伤寒论》的深层奥秘 ——疾病一元论探源之二 韦刃 关键词:平脉辨证阴阳会通 张仲景的《伤寒论》蕴藏如下三层结构:辨证论治、平脉辨证、阴阳会通。 仲景之后,唐宋以来,历代《伤寒论》注家数百、论著不下千种。在如此众多的研究者和论著中,受到广泛重视、被研究得最多的,只是“辨证论治”这个层次。辨证论治,即平症辨证论治,是《伤寒论》的浅层结构,非其精华所在。 《伤寒论》的辨证法,其精华部分主要是平脉辨证的时空整合法,这是一种针对整体“气”运行状态,以维护和重建机体“自和”力(扶正、强生)为目的的诊疗方法。 《伤寒论》的深层结构——平脉辨证、阴阳会通——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开发,这就是《伤寒论》这部经典遗产的继承工作,一直停留在浅表层次的主要原因。 一、辨证论治 1.后世医家及《伤寒论》注家都重视辨证论治(即平症辨证论治)平症辨证是一种比较原始的认识疾病的方法,也是在传统中医的整个发展过程中被广泛运用的辨证方法。目前中医临床中使用的多种辨证方法,主要是建立在平症辨证的基础之上。 《伤寒论》一书,也比较重视这种辨证论治方法,在全书的398个条目中,不涉及脉诊的辨证内容占了大部分(231条)。“平脉辨证”虽然是《伤寒论》一书的主导思想,但是,由于存在许多同脉异治,异脉同治,甚至舍脉从证等相反的例证——如同一“浮”脉,有以麻黄汤论治者(第51条),有以桂枝汤论治者(第45条),也有以五苓散论治者(第71条),还有以猪苓汤论治者(第233条);又如,同一“迟”脉,有以寒论者(第333条),有以阳气内陷而结胸论者(第134条),也有以谷瘅论者(第195条),甚至还有以大承气汤诊治者(第208条)——因而,给人们留下了《伤寒论》一书,以辨证论治为主导的印象。 辨证论治的方法,也为历代绝大部分《伤寒论》注家所重视:从唐代的孙思邈首先以“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研究方法开始,一直到清代的徐大椿,仍用“随证立方”这种彼此雷同的方法进行研究。这中间虽然经过众多的研究者作了细密的探索,结果是,花费了一两千年的时间,绕了一个大圈之后,又回到了“以方类证”的出发点上。对《伤寒论》的继承,至今为止,一直停留在这一浅表的层次上。 2.辨证论治方法的局限性: 由于人体是一个多层次的控制系统,局部器官的功能过程(异常为症候)受控于连续整体的能量(营卫运行与气化过程)过程,能量过程又受控于稳态控制(即阴平阳秘的权衡态)过程;这就使辨证论治的方法具有很难跨越疾病表面现象的局限性。古今中外,医学临床上经常发生的,对疾病错误的认识和治疗,几乎都是由这种表观局限的辨证诊疗方法造成的。

伤寒论大题总结

1.太阳病证型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伤寒论》对太阳病的分类主要分为: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和太阳温病三个类型。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都是感受风寒之邪所致,属于表寒证。但是太阳中风因患者腠理疏松,受邪后其临床表现以发热、恶寒或恶风,汗出,脉浮缓等为脉症依据;太阳伤寒因患者腠理较为固密,受邪后其临床表现以发热或未发热、恶寒或恶风,无汗,身疼痛,脉浮紧等为脉症依据。太阳温病是感受温热之邪所致,属于表热证,受邪后其临床表现以发热、口渴,不恶寒(或微恶寒)脉浮数等为脉症依据。 2.太阳病中风证和太阳病伤寒证的证候特征与组方特征是什么? 太阳中风证以汗出、脉浮缓为证候特征,揭示了感受风寒之邪后,卫强营弱的病理特点,其治疗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为法,以桂枝汤为代表方。桂枝汤的组方特征是以辛温的桂枝与苦平的芍药等量相伍,以桂枝解肌祛风以治卫强,以芍药补养营阴,以治营弱。二者相伍,有调和营卫之功。 太阳伤寒证以无汗、身疼痛、脉浮紧为证候特征,揭示了感受风寒之邪后,卫闭营郁的病理特点,其治疗以发汗解表为法,以麻黄汤为代表方。麻黄汤的组方特征是桂枝与麻黄相伍,麻黄为君,发汗解表,伍以桂枝为臣,以加强开腠发汗之功,使其成为辛温发汗之峻剂。 3.大青龙汤证的主要症状着眼在哪二点?为什么? 大青龙汤证的症状,主要体现在“无汗”与“烦躁”二点。无汗为伤寒表实,烦躁为寒邪郁闭过重,致使阳气内郁化热,内扰胸中所致。从而形成大青龙汤证外寒内热的病机。 4.小青龙汤的病因病机简要地概括为哪二点?或然证?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是对小青龙汤证病因病机的精要概括。因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肺又为水之上源,中焦与肺有寒痰水饮,又复感风寒,内外合邪,故形成本证外寒内饮的病机。 或然证为“或渴(饮不化,津不滋),或利(肠清浊不分),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气滞),或喘” 6.赤石脂禹余粮汤、桂枝人参汤、葛根汤、葛根芩连汤、黄芩汤均治下利,如何区别运用?

伤寒论重点整理(精.选)

《伤寒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题型:名词解释 1.直中:是指太阳抗邪无力,疾病不出现太阳、少阳、阳明的证候,直接表现为三阴 病症的一种发病方式。产生直中的原因主要是正气内虚,抗邪无力使然。 2.合病:是指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第之分。 3.并病:是指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的病证又起,有先后次第之分。 题型:选择填空 1.《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张仲景,名机,出生于东汉末年,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 《伤寒杂病论》约成书于东汉末年。 2.《伤寒杂病论》现已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3.现今《伤寒杂病论》版本有两种:一是宋本,即林亿校正版本,但宋本现已无保存, 现存者只有明代赵开美复刻本,简称赵本;一是南宋成无几注解本,称为“成注本”。 4.第一个逐条注解《伤寒杂病论》的医家是成无几。 5.《伤寒论》的体系特点:详于寒略于温。 6.《伤寒杂病论》,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医学典籍,论中所载113方(缺一方), 被誉为“方书之祖”。 7.《伤寒杂病论》中合方有:大柴胡汤(少阳阳明合病用药)、柴胡桂枝干姜汤(少 阳兼表证用药)等等。 8.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即“伤寒有五,有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 病。”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即广义伤寒五种之中的伤寒。 第二章.太阳病辨证论治 题型.名词解释 1、头项强痛:强,不柔和,有拘紧感。即头痛项强之意。 2、时瘛疭:瘛,指收缩;疭,松弛之意。时瘛疭,指阵发性手足抽搐。 3、阳浮而阴弱:此以脉象示病机。脉轻取见浮,故称“阳浮”,示卫气浮盛于外;沉取见弱,故称“阴弱”,示营阴不足于内。 4、周时:一昼夜,即24小时。 5、将息:调理休息,即服药后护理之法。 6、遂漏不止:遂,因而,于是。漏,渗泄不止。全句是指不间断地小量汗出。

伤寒论主要症治归纳标准表格.doc

翕翕发热12 邪在肌表头痛发热13 调和营卫桂枝汤营卫不和时发热自汗出54 发热汗出95 寒邪束表头痛发热35 发汗解表麻黄汤无汗发热46 表邪怫郁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23 解肌发汗桂枝麻黄各半汤 表邪未解形似疟、一日再发25 解肌疏邪桂枝二麻黄一汤 表邪未解 发热恶寒、热多寒少27 解表清热桂枝二越婢一汤郁热在里 卫阳受遏 翕翕发热、无汗、心下微满痛28 和里化饮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发热 内停水饮 表症 40 风寒束表发热而咳 解表化饮小青龙汤心下有水发热不渴41 风寒束表热汗烦躁38 解表发越大青龙汤 邪郁肌表身热恶风99 解肌清热小柴胡汤 表邪未解发热微恶寒146 解表散邪柴胡桂枝汤 阳虚感寒反发热、脉沉者301 温阳解表麻黄细辛附子汤 表邪未解 中风发热74 发热汗出244 化湿解表五苓散水湿不化 头痛发热386 表邪未解 头痛发热、心下因鞕134 泻结和表大陷胸汤邪热结胸 热入血室续得寒热,发作有时144 清热化瘀 小柴胡汤热郁表里呕而发热379 清热散邪 表邪入里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鞕165 泻热解表大柴胡汤结滞中脘 热郁胸中烦热,胸中窒77 清热解郁 栀子豉汤余热不清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228 清宣余热 热郁胸膈身热不去,微烦者80 清热除烦栀子干姜汤 发热 发热汗出者? 里证236 活瘀清热利湿茵陈蒿汤 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 湿热瘀蒸 伤寒身黄发热261 消热利湿栀子柏皮汤血瘀在里发热七八日?有瘀血257 化瘀清热抵当汤 水热内蓄若脉浮发热?小便不利者223 滋阴清热利水猪苓汤 热瘀下焦伤寒有热,少腹满126 下血退热抵当丸 胃热炽盛主里俱热?欲饮水数升者168 清热生津 白虎加人参汤此表有热176 辛寒清热

伤寒论表解

1 傷 寒 論 表 解 一、太陽病篇 性質-三陽皆屬熱證,太陽為三陽之表,故為表熱證。 提綱-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表虛-發熱汗出,惡風,脈緩-中風。 經證 表實-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傷寒。 溫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 蓄水-發熱汗出,脈浮,小便不利-熱與水結。 蓄血-如狂發狂,少腹急結或鞕滿,小便自利-熱與血結。 表虛:解肌、調和榮衛 -桂枝湯。 表實:開腠、發汗散寒-麻黃湯。 蓄水-熱結膀胱,小便小利-五苓散。 如狂,少腹急結-桃仁承氣湯。 蓄血 發狂,少腹鞕滿-抵當湯。 少腹滿,證較緩-抵當丸。 1.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表實證不可用。 桂枝湯 2.酒客病-內有濕熱,不喜甘,得之則嘔。 3.服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以辛甘之品益助其熱。 麻黃湯-血弱,津虧,中寒,裏虛等證。 表閉-汗而不解,發熱惡寒,熱多寒少 不得小汗出,身必癢-桂枝麻黃各半湯。 形似瘧,日再發-桂枝二麻黃一湯。 府證 證候分類 治 禁

脈洪大,裏有熱-白虎湯。 汗出口燥,渴欲飲水-白虎加人參湯。 氣陰兩虛,身疼痛,脈沉遲-桂枝新加湯。 表未解而正氣傷 陽虛陰盛,晝日煩躁,夜而安靜,脈沉微-乾薑附子湯。 陽虛液傷,煩躁-茯苓四逆湯。 心陽虛,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桂枝甘草湯。 心陽虛,腎水上逆,臍下悸,欲作奔豚-苓桂甘棗湯。 陰陽兩虛,腳攣急,汗出惡寒-芍藥甘草附子湯。 陽虛水泛,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 胃中燥實,不惡寒,但熱-調胃承氣湯。 熱邪迫肺,汗出而喘,無大熱-麻杏甘石湯。 過汗傷津,內傳陽明,大煩渴不解,脈洪大-白虎加參湯。 脾虛氣滯,腹脹滿-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 2

伤寒论季节辩证方法

伤寒论症候群对应之西医病名 药性寒热须对应各季寒热春以凉药夏以寒药秋以温药冬以热药 立春雨水惊蛰真武系 春分清明谷雨柴胡系 立夏小满芒种黄芩汤 夏至小暑大暑栀豉系 立秋处暑白露桂枝系 秋分寒露霜降葛根系 立冬小雪大雪麻黄系 冬至小寒大寒四逆汤系 发热头痛鼻塞 立春雨水惊蛰真武汤(炮附子合茯苓治凌汛) 春分清明谷雨小柴胡汤 (此季忽冷忽热宜柴胡) 立夏小满芒种黄芩汤(此季已温不宜柴胡) 夏至小暑大暑栀子豉汤(内外皆热宜寒药) 立秋处暑白露桂枝汤(天凉身热汗出畏风鼻塞,桂枝用肉桂) 秋分寒露霜降有汗桂枝加葛根汤无汗葛根汤 立冬小雪大雪麻黄汤治发热(汗眼已闭需发汗)(熬好后沉淀去麻黄沫) 冬至小寒大寒通脉四逆汤加葱(内外皆寒,不宜发汗宜生附子大热温阳) 咳嗽 立春雨水惊蛰真武汤加细辛干姜五味子 春分清明谷雨小柴胡汤去参姜枣加干姜五味子

立夏小满芒种黄芩加半夏汤 夏至小暑大暑栀子豉甘草汤 立秋处暑白露桂枝汤加厚朴杏仁 秋分寒露霜降葛根加半夏汤(熬好后淀去沫) 立冬小雪大雪咽肿痛内热射干麻黄汤畏寒咳嗽小青龙汤麻黄去木质茎冬至小寒大寒通脉四逆汤加桔梗 呕吐 立春雨水惊蛰真武汤去附子加生姜 春分清明谷雨小柴胡汤(四逆散春季流脑休克真热假寒) 立夏小满芒种黄芩加生姜半夏汤 夏至小暑大暑栀子生姜豉汤 立秋处暑白露桂枝汤脉缓冷汗休克新加汤 秋分寒露霜降葛根加半夏汤 立冬小雪大雪小青龙汤 冬至小寒大寒通脉四逆汤加生姜 腹痛 立春雨水惊蛰腹痛真武汤,腹泻去芍药加干姜 春分清明谷雨小柴胡汤去黄芩加芍药,上腹痛硬大柴胡汤 立夏小满芒种黄芩汤 夏至小暑大暑腹泻栀子干姜汤腹痛胀便秘栀子厚朴汤 立秋处暑白露腹痛桂枝汤,高热腹痛腹泻桂枝加人参汤,肠伤寒理中汤秋分寒露霜降腹痛葛根汤,痢疾葛根芩连汤,血痢白头翁汤

伤寒论整理第二版

伤寒 :伤寒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使之一切外感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是之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 直中 :病邪不经太阳初期及三阳阶段,直接进入三阴经的一种发病方式。凡直中者,病情一般较重 胸胁苦满 :苦,用作动词。即病人苦于胸胁满闷不适 谵语 :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多声音高亢 合病 :二经或二经症状同时出现者 并病 :一经症状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者,谓之并病 坏病 :指因误治使病情恶化,难以用六经正名者 热越 :即热邪发泄于外之意 阳浮而阴竭 : 一指营卫,卫气浮盛,故称阳浮;营阴不足,故称阴弱。 一指脉象,轻按则浮,故称阳浮;重按见弱,故称阴弱 荣气和 :荣气,即营气。和,平和,即正常。荣气和,即营气未受邪 口不仁 :言语不利,食不知味,口中粘腻不清爽 口中合 :指口中不苦、不燥、不渴 消渴

:形容口渴太甚,急欲饮水,饮不解渴之状 水逆 :宿水内停,新水不能受纳,以致渴欲饮水,水入即吐 虚烦 :指无形热邪扰于胸膈而致的烦躁。虚,非正气虚,乃与有形实热相对而言,意指热邪之无形 协热而利 :协,合也。热,指表热。协热而利,指表热不解而兼下利 酒家 :指嗜酒之人 喘家 :指素患喘疾之人 目瞑 :指闭目懒睁,有畏光感 恍惚心乱 :神识昏惑模糊,心中慌乱不安 清谷 :即泻下未消化的食物 心中懊憹 :心中烦闷殊甚,莫可名状 藏结 :证候名。藏亦作脏。指由脏气虚衰,阴寒凝结,气血阻滞而形成的病证 痞 :证候名,指痞证,以心下痞塞不舒,按之柔软不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 剂颈而还 :剂通齐。剂颈而还,指头部汗出,到颈部而止,颈部以下无汗 脾约 :脾之转输功能为胃热所约束,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以致肠燥便结者

刘渡舟《伤寒论》视频讲座同步讲稿

刘渡舟《伤寒论》视频讲座同步讲稿 中医诊病的方法,叫做四诊,望闻问切。四诊当中,最主要的,能被大家掌握的,色脉之诊。望色、切脉,这个非常重要。色,叫查,用眼睛观查它的变异。人病了,必有反应,一个是从脉上,一个是从色上,而有所不同。医生就根据反应的不同,还了疾病、脏腑不合的情况。但是,色与脉必须相合,才有把握,才更有准确性。因此,除了色之外,还要用指诊治法。色脉结合,可以万全。 现在我们当医生的,查色、切脉,还讲究,但是比较粗线条的了,不细,不细微。病人来了,人的胖瘦、脸上发红、发黄,我们也看一看。但是,这是很不够的,这些都是粗线条的。郁微,就是到了很细微的程度,但是望色要知机。宋邵康节一个话,知机,其神乎?你要是知了机了,这就有点神了,先知先觉。实际上不是这样,知机了,事物刚一萌动,你就知道了。所以古文观止里有一句话,础润而雨,月晕而见,见微知著,见了小的就知道大的。所以当医生辨色,就是要知机,他有一点反应,医生的眼睛丝毫不爽,就看出来,就知道病情的情况了,就知道了。但是色与脉要结合起来,这样把握性才大一些。 上一次课我们讲的就是色脉结合诊病的方法,讲了三条。我们讲了,色莫知真。因为色脉结合了,我们才能洞悉病情。举了三个例子,恐在气血下,而脉细,而面白。脉细面白,气血不能向上,恐在气下,气血行于下,而不注于上,所以才脉细面白。人有羞愧,人心气馁了,心气不足,心就虚了,人的面色就乍赤乍白而无定,脉就浮了,浮者,气散于外,气不扰了。人无精液了,脉就涩了,唇口干涸,脉涩是切诊,唇口干燥是望诊。举例是说明,人的情志的变化,影响气血,能反应于人面,人的面色、脉色有变化。有了疾病了,也影响人的脏腑气血,人的面色,脉博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色与脉密切结合在一起,来判断人的疾病、情志的变化,是很科学的。 所以,我们读书就有所启发,这短短三条,字并不太多,张仲景就是告诉我们,临床看病的时候不要净切脉,还要望色,脉与色、和他的神态要结合起来,来反应脏腑气血荣卫的情况。所以说辨脉法,并不是辨脉的,结合望色的。如果从这三个例子,我们重视了,色脉之真,重视了人的情志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人的疾病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我们就收获无知处。我们读书要有所收获,有所得,有所用,这样在临床上提高了我们的水平。古人不能一个一个都说出来,举一反三,由表及里。如果人怒了,怒发冲冠了,脉是细的,面是细的吗?因此,面是红的,脉是洪大的。这你就要推理啊。如果人惭愧了,面一会红一会白,叫人看到心神不定,那人没什么事呢? 下面又讲了两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举按寻的指法,切脉有举按寻,有三菽六菽九菽12菽这样的轻重之分,来候五脏之气。脉有浮取,有中取,有沉取,我们一般切脉的方法,叫浮中沉,所以要先从三菽开始。这叫常规。我们现在有些学生没受过常规的训练,切脉的时候,一下子就按下去了,中医你要先轻取,你得先看它是肺脉啊,看看是不是有表证,有外感。浮取没有才中取,然后再沉下去,所以叫浮中沉,举起来,按下去,叫寻,最后才推筋找骨。脉有浮中沉就是人有下中下三焦。浮就是看上焦的病,是表,按就是脾胃,寻就是肝肾了。指法,辨脉篇就告诉我们了,切脉的方法由轻取来候脉,候之不得然后向六菽,然后至骨,这样循序渐进,来候五脏之气。这就是知识,是理论,这也有手法,指法。我学了辨脉篇了,学到了什么了?这就是收获,就是能耐。指法,应该由轻而重,由上而下,一点一点地往下来。 下面讲的就是寸关尺,讲三部脉,再加上浮中沉,三三得九,这就是寸口脉的三部九候之法,三部就是寸关尺,九候就是三部各有浮中沉,与内经讲的三部九候之法不同。 三部九候里最主要的是讲肾脉、根脉。脉讲胃神根,脉有了根了,人就有救了,脉要无根,人就危险了。所以“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

《伤寒论》中四逆汤证的研讨

《伤寒论》中四逆汤证的研讨 ——作者:陈瑞春 《伤寒论》是一部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的经典著作,它的特点是以六经为纲,详析八纲八法。其中虽无八纲八法之名,而确有八纲八法之实。四逆汤就是温法之一,兹就其理法方药等略述于后。 一、主证 四逆汤是少阴病寒化证的主方,其主证有四肢厥逆、无热恶寒、神疲困倦、下利清谷,脉沉微细(舌色淡红或紫而青滞)或无苔而中心淡黑,或舌质娇嫩而胖大等。这都是少阴阳气虚馁、寒邪直中或由表入里所致。阳气不能温煦四末,则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而四肢厥逆。少阴病虽有反发热,乃是伤寒的两感证。而本证阳气不支,阴寒内盛,所以只恶寒而不发热。如果发热的话就不能与四逆证同语。由于阳气不能充养头脑,神志困倦而欲寐,次其人似睡非睡,呼唤即醒,醒而旋即又睡,并非实热充斥不识人的昏睡。少阴主水火两藏,其病非火病即水病;水从寒化则为寒证,火从热化则为热证,但其间必因寒入少阴,火败水盛才能导致为本证,当其火败水盛,水邪趋于肠胃则下利,阳气不运则完谷不化,阳气无力鼓动血脉,则脉沉而微细;沉为在里,微主气虚,细主血虚,虚人感邪,阳不足与之争,反为邪围,凡此诸证,皆属少阴阳虚阴盛所致。这种阳虚阴盛的四逆证,采用峻温回阳的四逆汤以救其逆,自是理所当然。四逆汤是姜、附、草三者组成:附于大辛大热,气味雄厚,通行十二经脉无处不到;干姜性味辛温,固守中州;伍炙草之甘,以缓姜、附之急而补益中土,药味虽简,配伍谨严,两用辛温,一走一守,又甘又缓,兵将俱备,何有不败之寇,追溯其源,实即《内经》“寒者热之”、“治寒以热”的具体运用,故为救逆的首方。 二、病机 《伤寒论》用四逆汤者,遍及太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诸篇。有因寒邪直中,有因表邪人里,有因伤阳气致阴寒甚者。虽然寒邪的来路不一,邪之所伤的深浅有别,而寒者热之的治法则是一致的。太阳“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徐灵胎说:·此误下之证,邪在外们引之入阴,故便清谷,阳气不脱而危,虽然表证未除,而救里为急……”说明表里同病,里证急于表证者应先救里,俟里和而后表解。因为,如果先治可缓的表证,忽视泄利下脱的危候,宾主倒置则治必有失。须知先表后里的定法中别有治法,所以在后一条又说“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同样是表里同病本条发热头痛表证可知,然独一里脉,治法则应权宜,虽然只此“脉反沉”,但可知寒邪人里伤阳之甚;所谓正虚之处便是藏邪之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此虽表里同病,亦不可拘泥先表后里的定法,应细觅其治法,方不致误。至于阳明篇“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柯韵伯说:“脉浮为在表,迟为在脏,浮中见迟是浮为表虚,迟为脏寒,未经妄下而利清谷,是表为热,里真寒矣。”本篇独此一条弃寒就温的治法,个人认为,其童重在辨证求因,和临证的鉴别,虽未明原因如何,但从条文的前后连贯得知(前条为汗多面渴的猪苓汤禁例,后条为里虚的胃中虚冷),本条是先病伏寒,或是苦寒过甚,诛伐无过的缘故,也是表里同病里寒偏重的变局,如果表热里寒的话,则当温清并用,始得寒热俱除。所以以上三条只能是四逆汤例证的旁支,而其主题还应从太阴、少阴、厥阴着眼,如自利不渴者,属太阴当温之,宜服四逆。又如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以及少阴病胸中有寒实,不当吐而当温之宜四逆汤。厥阴篇的“大汗出,若大下利,热不去内拘急……又下利厥逆而恶寒,四逆汤主之”;霍乱篇“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

伤寒论主要证治归纳表

伤寒论主要证治归纳表 發熱表症邪在肌表 營衛不和 翕翕發熱12 調和營衛桂枝湯 頭痛發熱13 時發熱自汗出54 發熱汗出95 寒邪束表 頭痛發熱35 發汗解表麻黃湯 無汗發熱46 表邪怫郁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23 解肌發汗桂枝麻黃各半湯 表邪未解形似瘧、一日再發25 解肌疏邪桂枝二麻黃一湯 表邪未解 郁熱在裡 發熱惡寒、熱多寒少27 解表清熱桂枝二越婢一湯 衛陽受遏 內停水飲 翕翕發熱、無汗、心下微滿痛28 和裡化飲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風寒束表 心下有水 發熱而咳40 解表化飲小青龍湯 發熱不渴41 風寒束表熱汗煩躁38 解表發越大青龍湯 邪郁肌表身熱惡風99 解肌清熱小柴胡湯 表邪未解發熱微惡寒146 解表散邪柴胡桂枝湯 陽虛感寒反發熱、脈沉者301 溫陽解表麻黃細辛附子湯 表邪未解 水濕不化 中風發熱74 化濕解表五苓散 發熱汗出244 頭痛發熱386 表邪未解 邪熱結胸 頭痛發熱、心下因鞕134 瀉結和表大陷胸湯 發熱裡証熱入血室續得寒熱,發作有時144 清熱化瘀 小柴胡湯 熱郁表裡嘔而發熱379 清熱散邪 表邪入裡 結滯中脘 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鞕165 瀉熱解表大柴胡湯 熱郁胸中煩熱,胸中窒77 清熱解郁 梔子豉湯 餘熱不清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228 清宣餘熱 熱郁胸膈身熱不去,微煩者80 清熱除煩梔子乾薑湯濕熱瘀蒸 發熱汗出者… 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 236 活瘀清熱利 濕 茵陳蒿湯 傷寒身黃發熱261 消熱利濕梔子柏皮湯血瘀在裡發熱七八日…有瘀血257 化瘀清熱抵當湯 水熱內蓄若脈浮發熱…小便不利者223 滋陰清熱利 水 豬苓湯 熱瘀下焦傷寒有熱,少腹滿126 下血退熱抵當丸 胃熱熾盛 主裡俱熱…欲飲水數升者168 清熱生津 白虎加人參湯此表有熱176 辛寒清熱 發熱實証胃腸結熱 不惡寒,但熱者70 清下蕩熱調胃承氣湯蒸蒸發熱者248 邪結胃腸其後發熱者209 瀉結清熱小承氣湯大腸燥結 但發熱譫語者212 攻下瀉熱大承氣湯 日晡所發熱者240 發熱汗多者253 發熱虛証陽虛水泛 虛陽浮越 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82 溫陽利水真武湯

伤寒论六经辩证系统图解

伤寒论六经辩证系统图解 伤寒六经辩证法,无论在辩证方面或治疗方面,都有着极完整的系统性和系列性。所谓系统性,就是数百个伤寒的具体证候,以病位的、病性的同一性组成六个病理阶段,即六经。六经又以同一的病因组成一个伤寒整体,即伤寒病理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伤寒六经病理阶段过程中的若干具体证候之间纵的病理关系,形成了六经辩证的系统性。所谓系列性,即数百个伤寒具体证候,以病理趋势的特殊性相区别,以病因的同一性而组成一个伤寒证候的系列,又以同一的病性而组成阴性证系列与阳性证系列,又以病位病性的同一性形成六经证系列性。六经各证候之间的横的病理关系形成六经辩证法的系列性。从其系列性说,伤寒过程依据器官功能盛衰分化为阴阳两类证候。阴证类与阳证类又依据表、里、气机病位而分化为六经。六经各经中又依据不同的病理趋势分为若干具体的证候。从伤寒一病分六经,六经又各分为若干具体证候,都是以病因、病位、病性相联系,又以病位、病性相区分,形成一个辩证系统。辩证之目的为治疗。由于伤寒病为一种生物病原体所引起的病理过程,因而以“因势利导”为治疗的主导思想。从这一治疗思想出发,对伤寒阳性过程以祛邪为治疗原则,对伤寒阴性过程以扶正为治疗原则。在三阳病中,由于不同的病位有不同的功能特性而有不同的祛邪法;在三阴病中,也因不同病位有不同的功能特性而有不同的扶正法。如太阳为阳性表病而用汗法祛邪;阳明为阳性胃肠病而用吐法、清法、下法祛邪;少阳为阳性气机病而用和法;少阴病为阴性表病因而用助阳温经之扶正法;太阴病为阴性胃肠病而用助阳温里法扶正。祛邪法分汗、吐、清、下、和诸法;扶正分助阳温经、助阳温里、回阳救逆诸法。如此形成一个伤寒辩证治疗系统。略如下列图表:

《伤寒论》选读重点整理

总论 1、成书年代:东汉末年 作者:张机,字仲景 共有:十卷,二十二篇,一百一十二方 2、首次整理;魏晋王叔和 首次校正:宋朝林亿 首次注解:宋金成无己 通行本:宋本《伤寒论》、《注解伤寒论》 3、“伤寒”的涵义: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 发的疾病。 4、直中:是指病邪不经太阳初期及三阳阶段,直接发病于三阴。 合病:凡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第之分者,称为“合病”。 并病:若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病又起,有先后之分者,称为“并病”。 两感:有表里关系的阴阳两经同时受邪发病。如太阳少阴两感。 太阳病篇 病邪:寒邪 八纲:表、实、寒——阳证 病位:在表 主症: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病机:风寒袭表,营卫受邪 【纲要】 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6)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7) 1、风温: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后的一种变证。与后世温病学中的风温不同。 直视:双目前视,眼球转动不灵。 再经:第二经。 【中风表虚证】 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13) 2、桂枝汤煎服法: ①微火煮;②啜热稀粥;③温覆;④发汗适度;⑤根据病情用药;⑥禁忌。 3、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凤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针药并用)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灵活运用) 4

伤寒论背诵条文归纳

伤寒论背诵条文归纳 00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00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0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常须识此,勿令误也。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82.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259.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65.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337.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0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0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0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054.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090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0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桂枝汤+附子一枚过汗致阳虚汗漏,表未解 020.太阳病,发热,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太阳病发汗太过气 062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 麻黄汤主之。 各三分一桂枝一两十六铢芍药生姜麻黄炙甘草各一 0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反有热色者,未欲解 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1 桂枝一两十六铢芍药生姜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 大枣五枚表郁不解轻证,辛温轻剂 0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芍药麻黄炙甘草各十八铢大枣四枚生姜一两二铢 027.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 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葛根四两麻黄生姜三两桂枝炙甘草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 不利

漫谈领悟中医辨证思维

漫谈领悟中医辨证思维 一中医文化属性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医学蕴含着千百年融合而成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因子,具有十分鲜明的文化特征,可归纳以下几方面: 1、中医哲学观重视整体思辨、恒动观念,并崇尚顺应自然; 2、从发生学角度看中医理论、概念、术语等产生与形成,具有医学实践非医学实践的双重来源,并存在多元化解释的倾向; 3、中医具体诊疗措施多依赖直觉体悟、个体经验,强调平衡,追求实用; 4、中医学发展方面有着较明显的崇古遵经倾向; 5、与儒、佛、道、易关系密切。 中医学的本质是以生命科学为核心,以东方哲学为指导,与人文科学相融合,与其他自然科学相渗透之独特的医学体系。中国东方哲学思想源远流长,自先秦诸子百家开始,经两汉经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实学到如今马克思主义及西方新兴的种种科学哲学都曾对中医学产生过影响,并将历史性的影响下去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匡调元《人体新系猜想》)。离开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哲学及其特有的思维方式就无法理解中医,更谈不上正确运用和发挥光大。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就是中医的辨证思维,也是中医诊疗决策的基本方法,包含三大内容: 1、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纲的抽象思维; 2、以取象比类的直觉认识和推演为特征的形象思维; 3、在实践基础上厚积薄发而形成的“灵感”思维。 都说“秀才学医,笼中捉鸡”,指的就是“秀才”本身已经具备了中国这一套传统的文化修养(儒、佛、道、易)和思维方式(阴阳五行)。说到学好中医治病,其实最关键就是在于彻底领悟这一套思维模式。“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本就是阴阳五行所反映的生命规律。 二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合自发的辨证法思想。 要学习和研究中医学,就要先从它所包含的哲学思想-阴阳学说入手。 阴阳的哲学思想源于中国古代的《周易》,它认为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两个对立面,古代人们以阴阳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界。从最朴素最直观讲,指的是日光的向背,即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最后引申扩展,把一切事物或现象本身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均用阴阳加以概括。中医学为了解释人体生病的最基本问题便引入了阴阳学说。就像开篇《中国中医》歌词所讲的“中医有阴阳,阴阳有平衡,平衡失调生病疾”一样。这是接下来五行六气变化的基础。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处于相互感应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天地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乃是万物生成和变化的肇始。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阴阳二气交感,化生出万物,并形成雨雾,雷电,雨露,阳光,空气,和谁相互交感,生命体方得以产生。在阳光雨露的沐浴滋润下,生物得以发育成长。在人类,男女构精,新的生命个体得以诞生,代代相传,人类得以繁衍。阴阳的交感统一和平衡是生命活动产生的基本条件。 谈到人体的阴阳平衡问题,火神派掌门人卢崇汉教授的“扶阳”理论认为,人体的的这个阴阳平衡不是阴和阳的等分量的平衡,而是始终处在“阳主阴从”的动态平衡。清代

伤寒论题库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一)A1型题 1.《伤寒杂病论》成书的年代是: A.春秋时代B.西汉末年C.战国时代D.晋代E.东汉末年 答案:E 2.《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 A.王叔和 B.成无己 C.张机 D.林亿 E.华佗 答案:C 3.首次全文注解《伤寒论》的是: A.孙思邈 B.王叔和 C.成无己 D.林亿 E.柯韵伯 答案:C 4.《伤寒论》中并病是指: A.两经证候归并为一经 B.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的证候 C. 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 D.阳经与阴经的证候同时出现 E.一经病证为主但兼有其他证候 答案:B 5.《伤寒论》中合病是指: A.两经证候归并为一经 B.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的证候 C.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 D.阳经与阴经的证候相继出现 E.一经病证为主但兼有其他证候 答案:C 6.下列哪一种是对《伤寒论》中广义伤寒概念的正确论述: A.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B.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 C.感受寒邪,感而即发的疾病 D.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疾病 E.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证候 答案:B 7.太阳病传为少阴病的传变方式为: A.循经传 B.表里传 C.直中 D.并病 E.合病答案:B 8.外感初起太阳与少阴同时发病最恰当的表述为:

A.直中 B.并病 C.表里传 D.两感 E.越经传 答案:D 9.除重复与佚方外,《伤寒论》共载有方剂: A.113首 B.112首 C.111首D.397首 E.245首 答案:B 10.关于《伤寒论》一书主要内容的论述下面哪项是正确的: A.全面地阐述了寒邪所致疾病的证治 B.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外感热病及部分杂病的证治 C.全面地阐述了外感疾病和杂病的证治 D.全面论述了外感风寒,兼述外感温热,未论及杂病 E.全面地阐述了外感风寒,未论及外感温热和杂病 答案:B (二)X型题 1.“伤寒学”的研究内容包括:A.《伤寒论》的版本及流传情况 B.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 C.《内经》的成书年代 D.历代医家研究与发展《伤寒论》的学术成就 E.《伤寒论》的学术发展史 答案:ABDE 2.构成“伤寒学”的要素包括: A.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研究领域与研究内容 B.长期的学术发展史与不同的学术流派 C.大量的研究文献与一定数量与水平的研究队伍 D.资金与硬件条件的支持 E.在中医学的学术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答案:ABCE 3.《伤寒论》的学术渊源包括: A.《内经》 B.《难经》 C.《神农本草经》 D.《汤液经》 E.《甲乙经》 答案:ABCD

伤寒论习题完整

伤寒论习题完整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伤寒杂病论》成书的年代是: A.春秋时代 B.西汉末年 C.战国时代 D.晋代 E.东汉末年 2.《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 A.王叔和 B.成无己 C.张机 D.林亿 E.华佗 3.首次全文注解《伤寒论》的是: A.孙思邈 B.王叔和 C.成无己 D.林亿 E.柯韵伯 4.《伤寒论》中并病是指: A.两经证候归并为一经 B.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的证候 C. 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 D.阳经与阴经的证候同时出现 E.一经病证为主但兼有其他证候 5.《伤寒论》中合病是指: A.两经证候归并为一经 B.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的证候 C.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 D.阳经与阴经的证候相继出现 E.一经病证为主但兼有其他证候 6.下列哪一种是对《伤寒论》中广义伤寒概念的正确论述:

A.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B.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 C.感受寒邪,感而即发的疾病 E.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疾病 D.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证候 7.太阳病传为少阴病的传变方式为: A.循经传 B.表里传 C.直中 D.并病 E.合病 8.外感初起太阳与少阴同时发病最恰当的表述为: A.直中 B.并病 C.表里传 D.两感 E.越经传 9.除重复与佚方外,《伤寒论》共载有方剂: 首首首 D.397首首 10.关于《伤寒论》一书主要内容的论述下面哪项是正确的: A.全面地阐述了寒邪所致疾病的证治 B.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外感热病及部分杂病的证治 C.全面地阐述了外感疾病和杂病的证治 D.全面论述了外感风寒,兼述外感温热,未论及杂病 E.全面地阐述了外感风寒,未论及外感温热和杂病 (二)X型题 1.“伤寒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伤寒论》的版本及流传情况 B.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 C.《内经》的成书年代 D.历代医家研究与发展《伤寒论》的学术成就 E.《伤寒论》的学术发展史

伤寒论复习资料重要资料整理编辑版

伤寒论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是指 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即为“伤寒有五”中之“伤寒”。 2、白饮:指米汤 3、并病:凡一经证候未罢,继而又见一经证候者称并病 4、面垢:面部如蒙油垢 5、消渴:指口渴而大量饮水的症状,并非内科杂病中的消渴病 6、直中:素体虚弱,感受外邪,病情无三阳之过程,而直犯三阴出现三阴证候者 7、虚烦:吐下后余热所致的心烦。虚,非正气虚,乃无形的邪热。 8、喜呕:喜,容易发生。喜呕,即易呕。 9、谷道:即肛门 10、将息:调养、休息、护理之意。指服药后的调护法。 11、周时:指一昼夜,即24小时 12、霍乱:是一种猝然发病,以上吐下泻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胃肠疾病。霍,有迅 疾、急剧、骤然之意:乱,即变乱、混乱之状。 13、寒格:指上热与下寒相格拒。 14、蛔厥:因蛔虫窜扰而致的四肢厥冷。 15、虚羸:虚弱消瘦。 16、结胸:证侯名。指实邪结于胸膈脘腹部位,以胸膈脘腹部位硬满疼痛为主要 特征的证侯。 17、法醋:即食用醋。 18、脾家实:实,此指正气充实,即脾阳恢复之意。 19、但欲寐: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或阴血不足,均导致神失所养,出现精神萎 靡不振,神志恍惚而呈似睡非睡的状态。 20、麻沸汤:煮沸之水。 21、口不仁:即口中麻木,言语不利,食不知味。 22、寒热往来: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作止无定时。 23、筋惕肉瞤:近义,皆指抽动。筋惕肉瞤即指筋肉跳动。 24、合病:凡两经或三经证候同时出现者,称为合病。 25、中风:中,伤也。中风,证候名,指为风邪所伤,太阳病的一种证候,与内 科突然倒扑,口眼歪斜之中风病不同。 26、劳复:疾病初愈,因过劳而复发者。 27、除中:指胃气垂绝,而反能食的反常之象。 28、清脓血:即便脓血。 29、脏厥:因肾脏真阳极虚而致的四肢厥冷。 30、喜唾:时时唾痰涎沫。 二、简答题 1、伤寒提纲六大纲领及其病机

八纲辩证之表里辨证

八纲辩证之表里辨证 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八钢辨证,是指医生将诊法所获得的各种临床资料,根据病位的深浅、正邪盛衰、疾病性质和病症类别八个纲领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总结八种类型症候的辨证方法。 八钢基本证候,即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阴证与阳证,是四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证候。今天为大家介绍八纲辨证之表里辨证。表里是辨别病位内外和病势深浅的两个纲领。表里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表里是相对的,从病位来说,躯壳与脏腑相对而言,躯壳为表,脏腑为里;脏与腑相对而言,腑属表,脏属里;经络与脏腑相对而言,经络属表,脏腑属里;经络中三阳经与三阴经相对而言,三阳经属表,三阴经属里;皮肤与筋骨相对而言,皮肤属表,筋骨属里等。从病势深浅来看,病邪入里一层为深为里,病邪出表一层为浅为表。狭义的表里,认为身体的皮毛、肌腠相对为外为表;脏腑、骨髓、气血相对为内为里。所以从广义的表里来说,病位的内外和病势深浅,都不可作绝对地理解;但狭义的表里则有所特指。从表里两纲的具体内容而论,更侧重狭义的表里概念。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说,外有病属表,病较轻浅;内有病属里,病较深重。从病势上看,外感病中病邪由表入里,是病渐增重,为病进;病势由

里出表,是病势减轻,为病退。任何疾病的辨证都应分辨病位的表里。内伤杂病的证候一般属于里证范畴,因此对于内伤杂病的证候应以分辨具体脏腑等病位为主。而对于外感病来说,分辨表里其意义则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外感病往往具有由表入里、由轻而重、由浅而深的传变发展过程。所以,表里辨证是对外感病发展阶段性的最基本的认识,它可说明病情的轻重浅深及病机变化的趋势,从而掌握疾病的演变规律,取得诊疗的主动权。从某种意义上说,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都可理解为是表里、浅深、轻重层次划分的辨证分类方法。表证表证是外感邪气经皮毛、口鼻而入,侵入机体的皮毛、肌腠,正气(卫气)抗邪所表现的轻浅证候。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有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或兼见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痛、微咳等症。证候分析 外感邪气客于皮毛、肌腠,阻遏卫气的正常宣发,郁而发热。卫气受遏,失其“温分肉,肥腠理”的功能,肌表得不到正常的温煦,则出现恶风寒的症状。外邪郁滞经络,气血流行不畅,以致头身疼痛。邪未入里,舌象尚无明显变化,故见舌淡红,苔薄白。外邪袭表,正气奋起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浮。肺外合皮毛,鼻为肺窍,邪气从皮毛、口鼻而入,内应于肺,肺失宣降,则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咽喉不适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