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5.1.1 明清帝国的兴替 1. 明朝(1368-1644)

概况:

建立者:朱元璋

(明太祖)

都城:应天 明初的统治: 政治:废除丞相、设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迁都北京;→强化皇权 经济:奖励垦荒、轻徭薄赋、提高手工匠身

份;→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发展 明末农民起义: 爆发:1627年; 领导人: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 结果:1644年,李自成率

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

2. 清朝(1616-1912):

5.1.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 明清民族政策:明:防御政策(增修长城);

清:怀柔政策(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喇嘛庙、册封达赖、班禅等);

2. 明至清前期,中央政府加强边疆地区管理措施:

①措施:

清 清: 清 明→清 明:

清: ②意义:维护国家统一,奠定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5.1.3 农耕文明的繁盛

农业 ①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

②培育、引进、推广大量新品种(甘薯、玉米);

明至清前期,我国 ①工具、技术、产品质量、行业种类、规模、产量超过前代,

农耕文明达到鼎盛 手工业 棉纺织业特别发达(了解即可)

②民间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③明朝中后期,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①工商业市镇兴起; ②商帮形成(徽商、晋商)

商业 ③沿海各地海外贸易活跃

后金 (女真) 17世纪初 努尔哈赤 清 (满洲) 1636 皇太极 1644 (明朝将领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占领北京 ↓ 郑成功KO 荷兰殖民者 戚继光,俞大猷 平定倭寇 统一台湾 设置台湾府(意义:加强台湾与内地的联系,巩固东南海防)

雅克萨之战 《尼布楚条约》 康熙 抗击沙俄 修长城 目的:防范蒙古骑兵南下 作用:保护中原地区经济发展,出现长期和平交往局面。 平定准噶尔叛乱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设置伊犁将军(意义:加强新疆与中央联系,巩固边防)

意义:统一天山以北地区

册封达赖、班禅

西藏

设立驻藏大臣 东北 改土归流 意义:加强中央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联系 西北 北 西南 东南

文字狱

文字狱的影响:

文文字狱制造了严重的恐怖气氛,知识分子人人自危,不敢议论时政,不敢研究现实,从而

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八股取士的危害:

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培养忠于皇帝的奴仆,摧残了文化,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进步和文化发

八股取士下的社会现象:

读书人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

忠实奴仆。

四库全书:

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

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

四库全书的利与弊

积极一面:

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汇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存、整理和传播中国古代文献作用

消极一面:

大批书籍被认定对清朝统治不利,遭到销毁或篡改,加强了文化专制。在中国文化史上造

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四书五经: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李贽、黄宗羲等的言论会有什么影响?

他们的言论会唤醒人们反抗权威,追求个性解放、平等和民主的意识,对当时的政治体制造

成冲击。

中华文明在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不乏杰出的思想家。如明清之际的李贽、黄宗羲等,但他们的

思想为什么都没能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①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②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根深蒂固,他们无法从根本上突破传统伦理学说的框架,

因此无法建立起新的伦理学体系。

③萌芽中的资本主义力量弱小,使得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中国的传统经济观念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重农抑商”的观念受到挑战。人们对商业和商人的评价出现了新动向。

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和商业的地位日益提高

②晚明以后,四民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

③明清人口增长迅速,科举名额并未相应增加,走科举之路的成功机会降低

④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特别是商人阶层自我意识的觉醒

加强君权,维护统治 加强思想,文化专制 目的:加强思想专制,巩固统治

中国传统的“以农为本”甚至“重农抑商”的经济观念受到挑战。在商人阶层的带动下,社会风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表现为

①商业的发展使商人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他们成为城市中最富裕的阶层,社会地位也有逐渐提高;

②晚明时期,伴随着商业化程度的日渐加深,拜金逐利成为社会风尚。金钱至上的观念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③社会上普遍追求奢侈享乐,普通市民、村妇也不例外,衣食住用,无不夸奇。

四大名著:

明朝中后期后的小说、戏曲等文艺与之前相比有什么特征?

1.明中后期的文艺,描摹世态人情的世俗文学勃兴,商人、手工匠等市井人物,堂堂正正地登上艺术殿堂。

2.作品生动细腻地反映了城市平民阶层的人生理想和社会心理。

著作类别朝代作者主要内容价值和影响

《本草纲目》药物学明朝李时珍记载药物1800多种方剂11000多个。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天工开物》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著作明末宋应星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农政全书》农学明末徐光启介绍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和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农业百科全书。

(徐霞客游记)游记明末徐霞客

原因:〈1〉、明朝社会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繁荣,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2〉、晚明文化空前普及,思想高度活跃

〈3〉、前人研究的基础。

〈4〉、一些科学家积极投入科技研究,总结和试验,写出了一批优秀的科学巨著。

宰相制度的废除: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影响: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评价:积极方面:有利于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消极方面:缺少制约皇权的机制,社会的兴衰完全维系在皇帝身上,有利于君主的独裁专制。同时也使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

内阁的创立:背景:丞相废除后,政务繁多,皇帝一人无力应付

内阁的创立和地位:

创立:明成祖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值文渊阁

地位: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地位不明朗;以司礼监太监牵制评价:明朝内阁制度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布政使司

民政和财政

提刑按察使司

监察和司法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都指挥使司军政

著作名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作者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

成书时间元末时期元末明初明朝中清前朝

设锦衣卫(明太祖)、东厂(明成祖)、西厂(明宪宗)等特务机构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直接影响: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封建经济文化发展和繁荣,为康

乾盛世的出现提供了政治保障。②独断性和随意性,难免出现失误 ③官僚机构膨胀,官僚

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深远影响④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中国(康雍乾盛世) 设军机处、文字狱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专制时代晚期(衰亡) 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保守、停滞、落后

政治:封建专制制度日趋衰落;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商品经济和西方资本主义国

家商品输出的冲击;科技文化:以总结性著作为主,基本上停滞不前; 对外:边疆地区不

断遭受外来侵略,对外活动主要是抗击外来侵略。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为什么欧洲人要开辟前往东方的新航路?

1.经济根源(根本原因):欧洲工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社会根源:渴求黄金,《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的描述引起的“寻金热”。

3.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传统商路。

4.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

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动机是什么?

希望从东方直接获得金银和香料等产品,传播基督教。

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为什么欧洲人能开辟前往东方的新航路?

1.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提高。

2.地理知识的提高(相信地圆学说)。

3.指南针的使用。

4.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5.哥伦布等航海家具有探险精神、超人的意志和智慧。

时间 支持国 航 线 迪亚士

1487—1488年

葡萄牙 西欧-好望角 哥伦布

1492年 西班牙 西欧-美洲 达·伽马

1497—1498年 葡萄牙 西欧-好望角-印度 麦哲伦船队 1519—1522年 西班牙 第一次环球航行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正面影响:1.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世界

开始走向整体。2.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来自美洲的玉

米、马铃薯、番茄、花生等成为亚洲、欧洲常见的农作物;马、牛、羊以及橄榄、葡萄等也

从欧洲传人美洲。

负面影响:3.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在美洲、非洲和亚洲进行殖民扩张,掠夺

财富和资源,野蛮屠杀、奴役当地居民,贩卖奴隶,犯下了滔天罪行。总之,造成亚、非、

西方

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

开始步入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工业化开辟道路

开放、进步、扩张

拉美长期的落后与贫穷。

文艺复兴的兴起

时间:14世纪

地点:兴起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等工商业发达的城市,后传播到欧洲其他地方。

含义:一些文学艺术家潜心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主义,这就是

文艺复兴运动。

核心思潮:人文主义: 反对天主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消极忍耐、逆来顺受,强调人的尊

贵与价值,相信人的力量,认为人应当享受现实生活

以人为中心:颂扬人的力量和伟大,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人的自由意志,赞美人生和

自然,追求人生快乐和幸福。

以人为中心:颂扬人的力量和伟大,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人的自由意志,赞美人生和

自然,追求人生快乐和幸福。

实质:

文艺复兴并不是简单地恢复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而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代表人物及作品:

1.但丁:《神曲》

2.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3.米开朗基罗:《大卫》《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

4.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

意义: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崭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使人们的思想

逐渐从中世纪的蒙昧中解放出来。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科学革命的开端:

种类/项目 国 别

姓 名 代表作或贡献 天文学

古希腊 托勒密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天文学

波 兰 哥白尼 提出“太阳中心说” 天文学

意大利 布鲁诺 提出宇宙是无限的 天文学 意大利 伽利略 发现自由落体定律,自制

科学仪器,发现月球表面

有山谷,金星绕太阳运行

物 理

英国 牛 顿 三大运动定律万有引力

人的发现(文艺复兴) 背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14世纪的意大利) 核心思潮:人文主义 实质: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代表人和作品 1.但丁:《神曲》2.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3.米开朗基罗:《大卫》《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4.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 历史意义: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思想家

主张 相似点 伏尔泰 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反对政治迫害、宗教愚昧,宣扬自由、平等是人的自然权利,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

就是自由和平等的。

都反对君主专制,否定教权主

义,提倡天赋人权、自由、民

主、平等、人权、法制等

孟德斯鸠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 卢梭 提出“人民主权”的理论

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时间背景14-16C 资本主义萌芽 兴起高潮 意大利 主要对象 封建神学 核心 人文主义 影响 把人从封建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 根源 资本主义的发展 性质 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影响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会议对王权的胜利

时间1640~1688年

原因 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新贵族(克伦威尔)

主要经过.1640年议会要求限制王权,革命爆发。1649年处死国王,英国宣布为共和国。克

伦威尔独揽大权。1660年封建王朝复辟1688年宫廷政变,资产阶级、新贵族统治确立。

结果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 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启蒙运动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封建专制

文艺复兴 科学革命 时间:18世纪 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影响:撼动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为即将到来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舆论基础。 核心:理性主义 追求目标:自由, 民主, 平等,法制 地方:法国 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斗争矛头: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 17-18C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法国

封建专制统治及教权

理性主义

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作了思想准备

意义1.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2.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3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主义社会

美国的诞生

原因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经过1.开始:莱克星顿的枪声2.建军: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3.建国:《独立宣言》

发表4.转折:萨拉托加大捷5.胜利:约克镇英军投降6.独立: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结果:制定1787年宪法建立共和制政体

性质:民族解放运动资产阶级革命

历史意义:1.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2.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帝国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法国大革命:开始: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颁布《人权宣言》,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建立共和国,处死国王(1792年)

高潮: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罗伯斯庇尔掌权

拿破仑帝国:帝国的建立(1804年)内外政策《拿破仑法典》帝国的覆灭

巴黎人民三次武装起义

时间成果

1789年7月14日起义攻占巴士底狱,掀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建立君主立宪制1792年8月起义废除了君主立宪制,建立共和国,路易十六被处死

1793年5月起义罗伯斯比尔等人掌握了政权,实施革命措施,将革命推向顶峰巴黎人民的三次武装起义将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充分彰显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这也使法国大革命成为欧洲规模最大、最彻底的革命。

拿破仑帝国夺权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称帝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内颁布《拿破仑法典》把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在法律上确定下来,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对外多次反击欧洲反法联盟并侵略多国及与英俄争霸。结局1815年滑铁卢之战后第一帝国覆亡。

英国时间:1640—1689年根本原因: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确立政体:君主立宪制法律文献《权利法案》领导人克伦威尔影响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美国时间1775—1783年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确立政体共和制。法律文献:《独立宣言》领导人:华盛顿影响: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到了,

法国时间:1789—1794年。根本原因: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确立政体:共和制。法律文献:《人权宣言》领导人:罗伯斯比尔。影响: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也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德国的统一

一、统一的原因:

国家分裂状况越来越大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经济的发展要求把统一问题提上日程,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二、统一过程:议会和民主武力和战争(俾斯麦,被称为“铁血宰相”)三、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原因: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农业;良好的教育和行政体系;单一的日耳曼民族;强有力的领导(俾斯麦);素来好战,对领土抱有无止境的扩张野心,梦想统一德意志;拥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战斗力强。

四、统一的经过(三次王朝战争)普鲁士奥地利(1866)丹麦(1864)法国(1870)

五、德意志帝国的建立:(1871,凡尔赛)

六、德国统一的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自上而下的统一战争(资产阶级革命)七、德国统一的影响

(1)积极:实现了德意志民族长期以来的梦想,结束分裂、割据的局面,对德意志民族的进一步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统一后的30年内,德国在经济、军事、科学方面一跃为世界强国(2)消极:通过铁血道路实现,奠定了未来德国军国主义的传统,逐渐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同时,保留了君主政体。德意志民族的民主、自由愿望并未得到充分实现。

美国南北战争P68--70

一、美国南北战争:

1、美国领土的扩张:①方式:购买、抢占、吞并②方向:东西

③结果:成为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

2、西进运动:①含义:P68 ②评价:印第安人西迁的历史是印第安人的血泪史,西进运动的历

史又是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3、背景:①南北经济制度的尖锐矛盾(北方资本主义工业:南方种植园经济)②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南北矛盾的核心)

4、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5、过程:①爆发: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②初战:北方军事上一再失利;③扭转战局:颁布《宅地法》;1862年9月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④结果:1865年,北方获胜,维护了国家统一。

6、性质: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7、意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出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8、局限性:但美国种族歧视依然严重,种族平等问题仍未彻底解决。

9、启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

二、评价林肯: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他领导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为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基础。但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他也有软弱的一面。

俄国、日本的改革P71--74

一、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①16世纪中期,俄国盛行农奴制,社会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那时的俄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②17世纪,俄国开始出现手工工场,但是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发展缓慢。③1689年,羡慕西欧先进科技文化的沙皇彼得一世掌握实权。

2、目的:为了使俄国成为强国。

3、措施:大力推行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和推广学校教育的改革。

4作用: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

5、性质: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二、俄国废除农奴制

改革:

1、目的:①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统治,阻止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运动的发生。②为了维护沙皇统治和贵族、地主利益。

2、原因:①政治上: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沉重打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②(根本原因)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④(直接原因)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惨败,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3、时间:1861年

4、人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5、措施(内容):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1861改革》,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②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6、性质: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7、影响(意义、作用):①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推动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②局限性:这次改革留下大量封建残余。

三、日本明治维新: 1、原因:①日本资本主义生产的不断发展;②幕府的封建统治和闭关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一些大名和武士地位下降使他们对将军不满,要求改变现状,同商人、新兴地主日益接近;④西方列强的侵略打开日本的大门,激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 2、时间:1869年 3、人物:明治天皇 4、方式:以武力推翻幕府统治,后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内容:①政治上,废除全国所有的藩国,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管理(“废藩置县”),以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平民可以自由择业。②经济上,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③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④军事上,开始实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崇尚“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军队。 6、政体: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也称《明治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至此,明治维新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

7、性质:1869年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7、意义:日本逐渐改变了落后的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上重大转折点。 8、明治维新取得成功原因:①日本的幕府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能够迅速壮大;②倒幕派掌握了较大实力,经过斗争,推翻了腐朽的幕府统治;③倒幕派建立新政权以后,大刀阔斧地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④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和镇压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斗争,客观上使日本发展资本主义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P75--77

一、新航路开辟以后,最先走上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道路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英国和法国等。

二、罪恶的“三角贸易”:(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英国后来居上。)①背景:美洲印第安人人口锐减,种植园主急需黑人劳动力。③时间:延续了三百多年(16世纪---19世纪)④影响: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力,给黑奴带来了悲惨的命运、血腥的资本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⑤三角贸易的影响有哪些?(提示:从欧洲、美洲、非洲来思考;从殖民者、殖民地方面思考)(1)对欧洲:大发横财,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殖民者的资本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对殖民地掠夺基础上的。 2)对美洲:黑人奴隶为美洲的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3)对非洲:丧失近亿精壮劳动力,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阻止其文明的发展。

三、17世纪以后,英国走上了殖民掠夺的道路,相继打败了对手西班牙、荷兰和法国。18世纪后期,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

1、英国对印度的掠夺:①时间:17世纪②人物:克莱武③机构:东印度公司④特点:沿海建立贸易据点内地扩张掠夺财富

⑤影响:掠夺无数的财富,发展国内经济,广阔的殖民地也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英国殖民者贪婪成性,正是他们的贪婪侵略,造成印度贫困和落后;同时也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四、印度民族起义:

①背景:19世纪中期,英国的殖民统治导致印度民族矛盾尖锐。

②时间:1857年—1859年③领导人:章西女王④结果:反抗战争失败⑤影响:表现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⑥启示:热爱和平,反抗侵略。

五、拉丁美洲的人民战争:

1)背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受欧洲启蒙运动、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拉丁美洲掀起了独立运动。

2)海地独立:(独立前是法国殖民地)①时间:1804年②意义:揭开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 3)领导者: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拉美独立之父”)圣马丁解放了阿根廷和智利等地。

4)结果:①摆脱了西班牙、葡萄牙在南美洲的殖民统治。

②1822年,巴西宣布独立,除古巴等少数地区外,几乎整个拉丁美洲都获得了独立。第一次工业革命:棉纺织:1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1765年);2克隆普顿-骡机(1779年);2卡特莱特-水力织布机(1785年)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的)交通运输:1、富尔顿-轮船(美、1807年);2、史蒂芬孙-蒸汽机车(1814年)第二次工业革命1、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电动机;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3、电讯事业的发展: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特点

1、首先了生

在英国,从发明和使用

机器开始到机器生产

机器;

2、开始于轻工业

(棉纺织)部门,发明

机器者大多是具有实

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

3、大机器生产代

替工场手工业

1、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科学

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与技术结

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2、同时在几个国家发生,规模

广泛,发展迅速;

3、有许多国家与第一次工业革

命交叉进行

中国总体状况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经济:重农抑商,手工生产,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政府财政困难。政治:封建专制统治,政治腐败。军事:军备废弛,装备陈旧闭关锁国

英国总体状况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国力强大。经济:完成工业革命,机器生产,生产力水平最高,争夺市场和原料。政治: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君主立宪)。军事:

装备先进,海上霸主。外交:对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林则徐虎门销烟

1.背景:鸦片严重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败坏了社会风尚,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导致国库空虚,影响军队战斗力,严重危害国家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道光帝接受了林则徐的上书,任命其为钦差大臣,赴广州禁烟。

2.目的:维护民族利益和清王朝的统治。

3.事件:1839年6月,林则徐在广东虎门主持销毁外商运到中国的二百多万斤鸦片。

4.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鸦片贩子;维护了民族尊严;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勇气。

.结合课文和相关资料,说说林则徐为什么极力主张禁烟。

鸦片严重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败坏了社会风尚,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导致国库空虚,影响军队战斗力,严重危害国家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评价林则徐的言行

虎门销烟反映了林则徐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大公无私的爱国主义情怀。

林则徐虎门销烟有什么历史意义?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鸦片贩子,维护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民族尊严。

4.经过:

①1840年6月,英军到达中国海面,封锁珠江口,继而沿海北犯,攻陷浙江定海,直抵天津白河口,威胁北京。清政府与英军谈判,并将林则徐革职查办。

②18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清政府感到有失尊严,又同英军作战。

③1842年,英军舰船闯入南京长江江面,清政府求和。

5.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

①割地: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②赔款:2100万元。——加剧了中国的贫弱,加重了人民负担,加剧了社会不稳定。

③开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打开了东南沿海的门户,便利外国商品倾销、掠夺原料,便于殖民侵略。

④议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税率必须和英国协商。——丧失关税自主权

6.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1.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2.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

3.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中国落后的农耕文明无法抵抗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

1856年,英法对中国发动战争。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的延续,故称“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5月,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直逼天津。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等国签订《天津条约》主要内容包括:外国公使中可以入驻北京;增开汉口、南等十出为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通航;英、法两国得到巨额赔款。

时间1856——1860年。原因(目的):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发动者英法联军。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的延续和扩大,故称“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果中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影响①1858年5月签订的《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通航;英、法两国得到巨额赔款。②1860年10月签订的《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增加大量的赔款。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惨败,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开始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原因)修约要求遭到拒绝(直接原因)

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英国割占香港地区(三步)

①1842年《南京条约》割香港岛;

②1860年《北京条约》割九龙司;

③1898年租借“新界”。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1.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①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举行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②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同年,太平天国颁布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由于统治者的腐败和内讧,以及中外势力的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于1864年以失败告终。1864年7月,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今南京)陷落。天京的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㈠﹑战争爆发的背景1.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强;军国主义扩张;工业革命;2.国际:19C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支持日本侵略;3.清政府: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 4.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南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的扩大南: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南:开始对中国赔款勒索南:便利外国商品输出南:外国势力侵入中国长江以南沿海

《马约》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马:领土主权进一步丧失,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马:巨额赔款进一步加剧了劳动人民的负担,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马:便利了外国的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马: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

㈣战争影响:1、对中国:①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②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资本输出为主阶段;③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④促进中华民族的新觉醒。2、对日本:促进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㈤战败原因1主观原因(内因):⑴清政府的极端腐败和落后;(根本原因)

⑵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主要原因)⑶清军不少官兵临阵脱逃;⑷清军装备落后。

2客观原因(外因):⑴日本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⑵蓄谋已久,准备充分;⑶装备先进。

1.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2.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①内忧——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者。

②外患——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均遭失败。3.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的统治。4.领导者: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5.旗号:“自强”(前期)、“求富”(后期)。6.内容(措施):①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②以“求富”为旗号,兴办各种新式民用工业。③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

采用了机器工业生产方式和雇佣劳动,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特征

1862年设立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堂。

成功之处(积极影响):中国出现了新式军事工业,官办的军事工业采用了机器工业生产方式和雇佣劳动,与传统官府工业已有重大区别,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特征。在建立新式军事工业的过程中,洋务派逐渐认识到,西方列强的军事力量强大,是因为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作基础,中国要想变强,必须先致富。因此,他们又以“求富”为旗号,纷纷兴办各种新式民用工业。大量西方科技和机器的引进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洋务运动也培养了一批对西方事务认识较为深刻的人才,对日后改革大有帮助。

不足之处(局限性):所办企业管理还比较落后,工人缺乏积极性,效率低,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存在比较严重的贪污腐败现象;没有涉及政治上的改革;没有使中国真正富强起来7.结果: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8.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9.影响:洋务运动使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许多变化。(1)大量西方科技和机器的引进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生产和发展。(2)洋务运动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对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3)同时,洋务运动也培养了一批对西方事务认识较为深刻的人才,对日后改革大有帮助。

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失败的根本原因洋务运动只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

3.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背景: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开办工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2)影响:19世纪末,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一、兴起:公车上书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

时间:1895年春。地点:北京。发起人:康有为、梁启超。内容:拒和、迁都、变法。

影响: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活动起到了哪些作用作用:启发民智、制造舆论;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维新变法的新局面逐渐形成。

三、高潮:戊戌变法变法的背景:中华民族危机加深。变法的标志: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开始。

政治:裁并机构,精简人员,作用维新人士,准许百姓向朝廷上书等。

经济:设立农工商总局和铁路、矿产总局,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等。

军事:训练新式海陆军,裁减旧军队等

文化教育:废除八股文,开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派人出国留学等

政治:革新政治,维护统治;触犯守旧贵族的利益

经济: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军事:提高军队作战力。由于皇帝没有军权,措施少而空洞

文化教育: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伤害守旧的封建文人

戊戌变法1. 性质:它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2. 原因:主观原因:维新派具有妥协性和软弱性;维新派远离民众,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客观原因:保守派势力强大,袁世凯出卖维新派等。3. 影响:对中国人民的觉醒和进步起了促进作用;民族资产阶级初次登上政治舞台,显示了资产阶级的力量;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前奏。4. 启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改良道路不能救济中国。要救中国就必须进行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申报》记录了近代中国曲折复杂的发展历程,被誉为研究中国近现代是的百科全书。商务印书馆发展陈伟近代最大的集编辑,印刷和发行为一体的出版企业,与北京大学一起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双子星座”近代新式出版业的蓬勃发展,为开启民智,普及知识,传播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广设学堂,创办京师大学堂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体制的确立》

1905年,清政府宣布,从第二年开始,乡试,会试一律停止。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最终被废除了。这一措施大大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知识点复习

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第一课亚非大河 古代埃及 1. 自然环境:位于非洲北部,气候干旱,雨量稀少,土壤肥沃 2. 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几十个最初的小国→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定都孟斐斯→公元前15世纪国力强盛,地跨亚非两大洲,之后由盛转衰→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后融入阿拉伯帝国中 3. 文明: 经济上:灌溉农业发达 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国王称为法老,自诩为太阳神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其陵墓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胡夫金字塔最大) 文化上: ①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公元前3000年前后 ②太阳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 ③医学发达:制作木乃伊的过程,知道了解剖学,并且开始分科治病 4.尼罗河对古埃及的作用: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使两岸土地肥沃,因而农业发达。农业的发达使沿河地区形成村落,人口增多,手工业和商业也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城市,出现了国家,促进了古埃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古代西亚国家 两河流域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1.地理位置: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形似新月,土地肥沃,称为“新月沃地 2.主要居民:苏美尔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 3.古巴比伦文明: ①自然环境:位于两河流域,干旱少雨,水量不稳 ②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小国→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公元前16世纪被外族所灭 ③文明: 经济上:灌溉农业 政治上: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为维护统治,制定了《汉漠拉比法典》历史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性质(实质):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 4. 苏美尔文明:发明楔形文字,有力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5. 腓尼基文明:发明和传播了腓尼基字母文字 影响:为欧洲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单元检测卷汇总5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单 元检测卷汇总 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物体中物重最接近1N的是:() A.一袋方便面B.一张学生课桌C.一枚大头针D.一块砖 2.下列测量工具中,能够直接称量物体重力的是:() A.天平B.弹簧秤C.杆秤D.磅秤 3.小慧用手推小车,使车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分别是:() A.地球和小车B.地面和小车C.小慧和小车D.小车和小慧 4.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鸟受到的力大B.飞机受到的力大 C.小鸟和飞机的受力一样大D.主动撞击的一方产生的力大 5.如图7.1-1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块秒表的重力时,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A.秒表的重力B.秒表和测力计的总重力 C.秒表对弹簧的拉力D.弹簧对秒表的拉力 6.如图7.1-2所示的事例中,属于运用了重力方向的是:() 7.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A.与力的大小有关B.与力的方向有关 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与受力面积有关 8.如图7.1-3所示,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9.在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中没有必要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歪斜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 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不得与外壳有摩擦D.拉力不得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值10.关于力的说法,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只有接触的物体间才可能相互施加力B.力可以离开物体独立存在 C.静止的物体不受力,运动的物体才受力D.受力的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的物体11.航天员在完全失重的太空舱中进行体能锻炼,下述活动可采用的是:() A.举哑铃B.在跑步机上跑步C.用弹簧拉力器健身D.引体向上 12.足球离开脚面后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使足球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施力物体是:() A.脚B.足球C.守门员D.地球 13.小慧在实验室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重时不小心将物体挂在拉环上如图7.1-4 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0.0N,则该物体重力是:() A.一定为10.0N B.一定小于10.0N C.一定大于10.0N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4.如图7.1-5所示,是描述水的有关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15.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 B.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力的三要素:力的____、方向、 和____。g=______,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 2.弹簧测力计是测量____的大小的仪器,如图7.1-6所示,弹簧测力计 的分度值为____N,物体所受重力为____N。两个人同时用4N的力 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N,若将弹簧测力计 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用8N的力拉它,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 _N。 3.如图7.1-7所示,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会向前运动.推动人向前运 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此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六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名校名师整理)

第一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名校名师整理) 5.1.1 明清帝国的兴替 1. 明朝(1368-1644) 2. 清朝(1616-1636-1912): 5.1.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 明清典型民族政策:明:防御政策(增修长城); 清:怀柔政策(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喇嘛庙、册封达赖、班禅等); 2. 明至清前期,中央政府加强边疆地区管理措施: ②意义:维护国家统一,奠定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5.1.3 农耕文明的繁盛 明至清前期,我国农耕文明达到鼎盛 农业 ① 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技术的进步,如“多熟制”种植制度,农业 的形成,大量新品种的培育等 ②引进、推广大量新品种(如甘薯、玉米); 手工业 ①工具、技术、产品质量、行业种类、规模、产量超过前代,棉纺织业(松江)、制瓷业(景德镇)特别发达;(了解即可)②民间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③明朝中后期,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商业 ①工商业市镇兴起;②商帮形成(徽商、晋商)③海外贸易活跃(表现:商品大量出口;白银大量流入) 设置台湾府( 意义:加强中央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联系 (女真) 17世纪初 1636 1644

第二课 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5.2.1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 5.2.2 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 注:四大名著:《三国演义》,元末明初,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水浒传》,元末明初,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西游记》,明朝中期,一部长篇神话小说;《红楼梦》,清朝,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5.2.2 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 1. 晚明科技发展的原因:社会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繁荣,促进科技的发展; 3. 科技特点:重视实验,注重运用数理方法,开始显露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 4. 整体表现:与西方相比,已远为逊色,中国与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 第三课 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5.3.1 皇权膨胀 明清时期,皇权高度膨胀,帝王与大臣之间完全是主奴、主仆关系: 1.

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16.1.1 二次根式 教案序号:1 时间: 教学内容 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运用 教学目标 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并利用a(a≥0)的意义解答具体题目. 提出问题,根据问题给出概念,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形如a(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的概念; 2.难点与关键:利用“a(a≥0)”解决具体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列三个课本P2的三个思考题:二、探索新知 很明显3、10、4 6 ,都是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像这样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的式子,我们就把它称二次根式.因此,一般地,我们把形如a(a≥0)?的式子叫做二 次根式,“”称为二次根号. (学生活动)议一议: 1.-1有算术平方根吗? 2.0的算术平方根是多少? 3.当a<0,a有意义吗? 老师点评:(略) 例1.下列式子,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二次根式:2、33、1 x 、x(x>0)、 0、42、-2、 1 x y + 、x y +(x≥0,y?≥0). 分析:二次根式应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有二次根号“”;第二,被开方数是正数或0. 解:二次根式有:2、x(x>0)、0、-2、x y +(x≥0,y≥0);不是二 次根式的有:33、1 x 、42、 1 x y + . 例2.当x是多少时,31 x-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分析:由二次根式的定义可知,被开方数一定要大于或等于0,所以3x-1≥0,?31x -才能有意义. 解:由3x-1≥0,得:x ≥1 3 当x ≥ 1 3 时,31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三、巩固练习 教材P5练习1、2、3. 四、应用拓展 例3.当x 是多少时,23x ++1 1 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分析:要使23x ++ 1 1 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同时满足23x +中的≥0和1 1 x +中的x+1≠0. 解:依题意,得230 10 x x +≥??+≠? 由①得:x ≥- 32 由②得:x ≠-1 当x ≥- 3 2 且x ≠-1时,23x ++11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例4(1)已知y=2x -+2x -+5,求 x y 的值.(答案:2) (2)若1a ++1b -=0,求a 2004+b 2004的值.(答案: 25 ) 五、归纳小结(学生活动,老师点评) 本节课要掌握: 1.形如a (a ≥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称为二次根号. 2.要使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满足被开方数是非负数. 六、布置作业 1.教材P5 1,2,3,4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下列式子中,是二次根式的是( ) A .-7 B .37 C .x D .x 2.下列式子中,不是二次根式的是(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 2.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几十个最初的小国→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定都孟斐斯→公元前15世纪 国力强盛,地跨亚非两大洲,之后由盛转衰→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后融入阿拉伯帝国中。 3.文明: 经济上:灌溉农业发达; 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发展,国王称为法老,自诩为太阳神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其陵墓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胡夫金字塔最大); 文化上 ①象形文字----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叫象形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 ②太阳历——人类历史上第一步太阳历。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河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把一年划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3个季节,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岁末加上5天宗教日。 ③医学发达:制作木乃伊的过程,知道了解剖学,并且开始分科治病。 4、尼罗河对古埃及的作用: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使两岸土地肥沃,因而农业发达。农业的发达使沿河地区形成村落, 两河流域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2.主要居民:苏美尔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 3.古巴比伦文明: ⑴自然环境:位于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干旱少雨,水量不稳; ⑵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小国→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公元前16世纪被外族所灭。 ⑶文明:经济上:灌溉农业; 政治上: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为维护统治,制定了《汉漠拉比法典》 历史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内容: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 性质(实质):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与现代的法律精神比较:现代的法律精神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汉谟拉比法典》所体现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4.苏美尔文明:发明楔形文字,有力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5.腓尼基文明:发明和传播了腓尼基字母文字。(影响:腓尼基字母文字后演变成22个字母,为欧洲字母文字奠 ) 2.兴衰史:公元前2500年,开始出现城市国家,后雅利安人入侵,陆续建立起一些小国→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 国阿育王基本统一半岛 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 4.佛教:⑴时间:公元前6世纪⑵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⑶教义:宣扬众生平等反对种姓制度;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是人的欲望只有摆脱欲望刻苦修行才能拜托苦。 ⑷发展:公元前3世纪,国王阿育王大力弘扬佛教,佛教兴盛一时。 ⑸传播:一个是北经中亚传入中国内地,再有中国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称为北传佛教。另一支向南传入我国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等国。称南传佛教。 佛教在什么时候传入到中国?(西汉末年公元元年前后)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考试试卷第1套真题)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在传统农耕文明的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下列对这一时期历史阶段特征的概括,最恰当的是() A . 帝国的繁盛 B . 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C . 近代的曙光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与发展 2. 作者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以幽默的语言讲述了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故事,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读者。下列史实不可能出现在这部作品中的是() A . 废分封立郡县 B . 设特务机构锦衣卫 C . 郑和下西洋 D . 戚继光抗倭 3.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是 A . 宋朝 B . 元朝 C . 明朝 D . 清朝 4. 从文物中获取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当我们研究中国古代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地区关系时,可以从下列哪件文物中获得有效信息() A . 司母戊鼎 B . 金瓶(金奔巴瓶) C . 锦衣卫印 D . 开元通宝钱 5.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下列对我国古代长城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地位 ②是清朝民族政策的重要载体 ③保护了中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④是为了防范北方游牧民族进攻而修建的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6. 某地考古发现的古墓随葬品中,有丝织品、景德镇瓷瓶、唐三彩马、甘薯残渣等。请推断这座古墓的朝代是() A . 唐朝 B . 宋朝 C . 元朝 D . 明朝 7. 关于明清小说广为流传的原因,下列不正确的是() A . 市民、农民文化素质高 B . 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 C . 适合广大平民欣赏趣味 D . 工商业发达,市镇繁荣 8. 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到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所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 . 社会秩序动荡 B . 边疆防御巩固 C . 专制皇权强化 D . 地方权力膨胀 9. 十五世纪时,欧洲人十分渴望到东方发财,哥伦布偏偏“背道而驰”,坚持认为向西方也可以到达东方,支持他这一信念最重要的因素是() A . 他相信天主教旨意 B . 他相信地圆学说 C .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D . 他拥有航海地图 10. 下图是一幅世界名画。画中的主人公正对你微笑,人物眼神温柔、宁静,充满着期待和生命力。下列选项与这幅名画匹配的是() A . 《神曲》——但丁 B . 《大卫》——米开朗基罗 C . 《蒙娜丽莎》——达·芬奇 D . 《英雄交响曲》——贝多芬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我班优生稍少,学生非常活跃,有少数学生不求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有的学生思想单纯爱玩,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有部分同学基础较差,厌学无目标。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包括二次根式,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一次函数,数据的分析等五章内容,学习内容涉及到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3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全部四个领域。其中对于“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内容,本册书在第十九章、第二十章分别安排了一个课题学习,并在每一章的最后安排了两个数学活动,通过这些课题学习和数学活动落实“综合与实践”的要求。 第16章“二次根式”主要讨论如何对数和字母开平方而得到的特殊式子——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代数式及其运算的知识结构,并为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等内容的学习做好准备。 第17章“勾股定理”主要研究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包括它们的发现、证明和应用。 第18章“平行四边形”主要研究一般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还研究了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等几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第19章是“一次函数”,其主要内容包括:常量与变量的意义,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种表示法,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和应用举例,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等内容的关系,以及以建立一次函数模型来选择最优方案为素材的课题学习。 第20章“数据的分析”主要研究平均数(主要是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方差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资料(课堂)2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复习纲要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第二单元文明的起源

注:前面带“*”表示对今天仍有直接影响 第三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上---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 1、希腊文明 *爱琴文明------公元前2000年--前1200年,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城为中心形成了爱琴文明 *城邦时代-----公元前8世纪开始,希腊进入城邦时代,以雅典和斯巴达为重要代表。

作用:阿拉伯人把古希腊、罗马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然后传播到世界各地。同

时也把中国和印度等东方国家的一些文化传到欧洲。阿拉伯文化在世界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着桥梁作用。 第四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下—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东周 西周——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秦——西汉——东汉——魏蜀吴三国——西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元——明——清 2、对秦始皇的历史作为评价: 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历史人物,他的功绩是主要有 (1)顺应历史潮流,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战乱状态。有利于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安定进步。 (2)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专制制度的基础。 (3)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大修驰道,开凿灵渠等,促进了秦朝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发展,使秦的疆域空前辽阔。 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他的历史罪过有: (1)焚书坑儒,摧残了先秦辉煌的中华文明,钳制了人民思想的发展; (2)实行严刑酷法和沉重的兵役徭役,严重剥削百姓。 (3)大兴土木,穷侈极欲,修建宫殿陵墓和万里长城。

2012年春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2012年春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学工作计划初二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一、教学目标 (一)总目标:在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体验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综合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正确对 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逐步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 和社会主义思想,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差异、不同区域的人文特征、历史变迁及其各种问题。理解人们政治、经济、 文化生活的丰富内涵,以及人的发展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 系。知道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制度文明发展的一般过 程和基本趋势。会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保存、 处理和评价社会信息。 (三)过程与方法

尝试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观察、评价现实问题,提高辨别 重大是非的能力。思考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创 造过程,培养当代青年应有的创新能力。体会在社会生活中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会恰当地展示自己、关爱他人、与人 合作。尝试从不同角度、综合多种知识探究社会问题,提高 参与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的主题是工业文明的诞生和发展。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又称为现代化。工业文明发展进程又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6世纪初到18世纪工业革命前,工业文明的早期阶段,也称原初现代化。在这一阶段,工业文明首先在西欧兴起。第二阶段是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到19世纪末。在这一阶段,经过工业革命后,人类真正进入工业社会,同时工业文明从西欧扩散到全球。第三阶段是20世纪上半期。在这一阶段,由于工业文明的全面到来,人类社会有许多不适应,出现了巨大的震荡,也进行了调整和探索。第四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在这一阶段,人类吸取了上一阶段的经验教训,工业文明得到顺利推进。第五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是工业文明深入发展的阶段。 以往的历史教学体系把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分开,分别教授。这种作法有利有弊。本教材采取了中外混编的方式。中外混编不是简单的世界史和中国史的拼盘,而是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需要正确地在世界文明进程中给中华文明定位。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下 全册教案

第十六章 分式 16.1分式 16.1.1从分数到分式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分式、有理式的概念. 2.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2.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三、课堂引入 1.让学生填写P4[思考],学生自己依次填出:7 10,a s ,33 200, s v . 2.学生看P3的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 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实践,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请同学们跟着教师一起设未知数,列方程. 设江水的流速为x 千米/时. 轮船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v +20100小时,逆流航行60 千米所用时间 v -2060小时,所以 v +20100= v -2060. 3. 以上的式子v +20100, v -2060,a s ,s v ,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 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例题讲解 P5例1. 当x 为何值时,分式有意义. [分析]已知分式有意义,就可以知道分式的分母不为零,进一步解

出字母x 的取值范围. [提问]如果题目为:当x 为何值时,分式无意义.你知道怎么解题吗?这样可以使学生一题二用,也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到分式及有关概念. (补充)例2. 当m 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1) (2) (3) [分析] 分式的值为0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分母不能为零;○2分子为零,这样求出的m 的解集中的公共部分,就是这类题目的解. [答案] (1)m=0 (2)m=2 (3)m=1 六、随堂练习 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9x+4, x 7 , 20 9y +, 54-m , 2 38y y -, 9 1-x 2. 当x 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 (2) (3) 3. 当x 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1) (2) (3) 七、课后练习 1.列代数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并指出哪些是正是?哪些是分式? (1)甲每小时做x 个零件,则他8小时做零件 个,做80个零件需 小时. (2)轮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走a 千米,水流的速度是b 千米/时,轮船的顺流速度是 千米/时,轮船的逆流速度是 千米/时. (3)x 与y 的差于4的商是 . 2.当x 取何值时,分式 无意义? 1-m m 3 2 +-m m 1 12 +-m m 4 522 --x x x x 235 -+2 3 +x x x 57+x x 3217-x x x --2 2 1 2 31 2 -+x x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知识点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 2.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几十个最初的小国→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定都孟斐斯→公元前15 世纪国力强盛,地跨亚非两大洲,之后由盛转衰→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后融入阿拉伯帝国中。 3.文明: 经济上:灌溉农业发达; 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发展,国王称为法老,自诩为太阳神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其陵墓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胡夫金字塔最大); 文化上 ①象形文字----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叫象形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 ②太阳历——人类历史上第一步太阳历。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河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把一年划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3个季节,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岁末加上5天宗教日。 ③医学发达:制作木乃伊的过程,知道了解剖学,并且开始分科治病。 4、尼罗河对古埃及的作用: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使两岸土地肥沃,因而农业发达。农业的发达使沿河地区形成 手工业和商业也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城市,出现了国家,促进了古埃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两河流域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2.主要居民:苏美尔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 3.古巴比伦文明: ⑴自然环境:位于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干旱少雨,水量不稳; ⑵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小国→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公元前16世纪被外族所灭。 ⑶文明:经济上:灌溉农业; 政治上: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为维护统治,制定了《汉漠拉比法典》 历史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内容: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 性质(实质):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与现代的法律精神比较:现代的法律精神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汉谟拉比法典》所体现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4.苏美尔文明:发明楔形文字,有力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5.腓尼基文明:发明和传播了腓尼基字母文字。(影响:腓尼基字母文字后演变成22个字母,为欧洲字母文 ) 2.兴衰史:公元前2500年,开始出现城市国家,后雅利安人入侵,陆续建立起一些小国→公元前3世纪,摩 揭陀国阿育王基本统一半岛

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重要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重要 知识点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重要知识点整理第七章力?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 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 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二、弹力 1、弹力 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 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 2:弹簧测力计 ①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 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 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 认清量程和分度值;(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4) 使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测量力时不能超过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5)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说明: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等。 三、重力、

(2020)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2020)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 第一课工商业的兴起 1.意大利小作坊工厂 2。A 3.B 4.填表: 生产 方式规模大小产量高低是否分工合作业主是否参加劳动是否雇佣工人 小作坊小低否是否 手工工场大高是否是 5.手工工场生产效率更高,手工工场中出现了不同于封建社会的新生产关系。 6.大力发展工商业,推行有利于商人的政策,如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下令取消关卡,接纳有技术的外国工匠,在政府中重用商人,让他们直接参与财政政策的制订等。 7.贸易 8.D 9.②③①④ 10.连线: 工匠手工场主资产阶级 贵族商人 农民雇佣工人无产阶级 11.连线: 贵族有钱没地位开始经营工商业

商人没钱有特权地位步步提升 农民没钱没地位勉强维持生活 雇佣工人 12.(1)哥伦布赞美金子,莎士比亚批判金子,一褒一贬。() 金子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金子不但能提升人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而且金子是动力,促使人们努力工作,发展生产力。比如开辟新航路、促动对外贸易等。另一方面,很多人把追求金子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使那个社会出现了很多丑恶的拜金现象。()略。 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 1.14 意大利思想新兴资产阶级宗教愚昧 2.德国 3.马丁路德新教德国罗马教会 4.理性启蒙运动 5.B 6.B 7.A 8.A 9.文艺复兴前,人们畏惧大自然,在自然现象面前,人类难以有 什么作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人们对自然是理解也发 生了变化,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认为只要理解自然,掌握自然 的规律,就能够征服自然,让自然界为人类造福。 10.(1)面对事实,追求真理,永远向前,持续进取。(2)发 展了哥白尼的日心学说,指出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因为宇宙是无 限的。 11.C 12。D 13。C 14. 领域人物国别贡献 文学 艺术达芬奇意大利《蒙娜丽莎》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详细版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人教版新 第一单元 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2. 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几十个最初的小国→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定都孟斐斯→公元前15世纪国 力强盛,地跨亚非两大洲,之后由盛转衰→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后融入阿拉伯帝国中。 3. 文明: 经济上:灌溉农业发达; 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发展,国王称为法老,自诩为太阳神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其陵墓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胡夫金字塔最大); 文化上 ①象形文字----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叫象形文字 ,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 ②太阳历——人类历史上第一步太阳历。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河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把一年划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 季3个季节,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岁末加上5天宗教日。 ③医学发达:制作木乃伊的过程,知道了解剖学,并且开始分科治病。 4 、尼罗河对古埃及的作用: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使两岸土地肥沃,因而农业发达。农业的发达使沿河地区形成村落,人 两河流域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2.主要居民:苏美尔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 3.古巴比伦文明: ?自然环境:位于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干旱少雨,水量不稳; ?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小国→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公元前16世纪被外族所灭。 ?文明:经济上:灌溉农业; 政治上: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为维护统治,制定了《汉漠拉比法典》 历史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内容: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 性质(实质):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与现代的法律精神比较:现代的法律精神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汉谟拉比法典》所体现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4. 苏美尔文明:发明楔形文字,有力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5. 腓尼基文明:发明和传播了腓尼基字母文字。(影响:腓尼基字母文字后演变成22 个字母,为欧洲字母文字奠定 ) 2. 兴衰史:公元前2500年,开始出现城市国家,后雅利安人入侵,陆续建立起一些小国→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 阿育王基本统一半岛 3. 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 4. 佛教:?时间: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教义:宣扬众生平等反对种姓制度;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是人的欲望 只有摆脱欲望 刻苦修行才能拜托苦。 ?发展:公元前3世纪,国王阿育王大力弘扬佛教,佛教兴盛一时。 ?传播:一个是北经中亚传入中国内地,再有中国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称为北传佛教。另一支向南传入我国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等国。称南传佛教。 佛教在什么时候传入到中国?(西汉末年 公元元年前后) 2070年,禹建立夏朝→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公元前1064年,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灭商建 周,定都镐,史称西周(亡于公元前771年)→公元前772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从此世 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最后一任国王:桀。 3. 商朝:?青铜铸造业发达:青铜器种类多,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社会生产和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司 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古代最大的青铜器。 ?商朝出现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即甲骨文。(特点: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意义:我国有可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 4. 西周:?分封制:(内容+影响:P12)?礼乐制度:(目的+要求P12) 注:商和西周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西周分封制哪些人受封?(国王亲属、功臣等) 分到什么东西?(土地等) 有什么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命令,交纳贡品,守卫疆土,管理地方事物,保卫周王室。) 又有什么影响?(分封制确立了周王的权威,扩大了周王控制区域) 分封制的基础是什么?(宗法制) 西周的礼乐制度用来干什么的?(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 孔子为什么推崇礼乐制度?(孔子重视尊卑等级,而礼乐制度恰恰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有无消极影响?(一方面起到了维护统治、稳定秩序的作用;一方面压抑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 年—公元前476年) 1.春秋五霸:?背景: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一些实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相互征战,争做霸主,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2.齐恒公称霸:?原因:①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军制和内政,发展经济,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②后又采纳管仲的建议,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即在尊重周王室的名义下,在诸侯国中树立了威信;③.地理位置优越,背山面海,资源丰富。 ?时间:公元前7世纪中期,举行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承认他的霸主地位。 3..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 晋国——韩、赵、魏三个国家 战国七雄:秦、楚、齐、燕、赵、魏、韩:了解相对地理位置P14; 4.社会发展:春秋时期,我国出现铁农具,并已使用牛耕,这大大促进了生产发展,也推动了社会其它方面的变化;春秋晚期,新兴地主和个体农民形成,社会结构发展了深刻的变化。 5.变法运动:魏国:李悝变法 楚国:吴起变法 秦国:商鞅变法(最大影响) 6.商鞅变法: ①背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诸侯争霸的形势,秦国打出富国强兵的旗号,掀起变法运动。②时间人物:公元前395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③内容+影响:内容:1.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3.奖励军工,理由军工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4.建立县制,把原来的居民聚落合并为县,由国家直接任命官吏管理。 (影响:与其他各国相比,商鞅变法更加全面、彻底,是秦国从此强盛起来,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 ④性质:一次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政治改革。 ⑤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深得秦孝公的重用;?.符合历史潮流;?.改革者态度坚决获取了人民的信任;?.献身精神和顽强毅力 商鞅“南门立木”在今天的意义:南门立木使商鞅得以取信于民,增强了改革的信度,有利于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行。对于我们学生的启示:要做诚实的人,不说假话、谎话,说到做到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令出必行, : ?. 原来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形成了一个拥有学识的文士阶层; ?. 春秋战国时期,士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四处游说、讲学。他们针对社会问题提出不同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它们在众多领域提出的各种思想理论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 4.古代思想在现在的表现: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练习册答案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练习册答案 一、单项选择 1.1948年三大战役中首先展开的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下列战役中,被陈毅称为“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战役 是指()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3.1949年初,傅作义率部接受和平改编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4.三大战役中“关门打狗”的战役是指()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5.在辽沈战役中,被比做“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的一条扁担”是指() A.营口 B.沈阳 C.长春 D.锦州 6.三大战役中,歼敌最多的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7.三大战役中,东北野战军参加的有() ①辽沈战役② 渡江战役③淮海战役④平津战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是在____________之后 ()

A.辽沈战役 B.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淮海战役 9.下列对淮海战役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A.是由中原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合力实行的战役 B.是以俆州为中心展开的战役 C.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战役 D.为人民解放军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基础 10.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由*参与指挥的战役是 () ①平型关大捷②百团大战③辽沈战役④淮海战役⑤平津战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二、简答题 11.结合课本《辽沈战役示意图》,分析辽沈战役关键是什么战役?这个战役胜利后达到了什么战略意图?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对全国战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12.淮海战役由哪两支野战军参战?主要领导人有谁?这个战役围绕哪一中心城市展开?根据战役过程你能概括一下主要采用什么战术?淮海战役的胜利对全国战局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13.平津战役制定“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原则是在什么基础上制定的?该原则是如何实现的?傅作义的贡献是什么?平津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何在? 答案:1.A 2.B 3.C 4.A 5.D 6.B 7.B 8.C 9.A 10.D

人教版初二下数学教案[全套]

第十六章 分式 16.1分式 16.1.1从分数到分式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分式、有理式的概念. 2.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2.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三、课堂引入 1.让学生填写P4[思考],学生自己依次填出:7 10,a s ,33 200,s v . 2.学生看P3的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实践,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请同学们跟着教师一起设未知数,列方程. 设江水的流速为x 千米/时. 轮船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v +20100小时,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v -2060小时, 所以v +20100=v -2060. 3. 以上的式子v +20100,v -2060,a s ,s v ,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 同点? 五、例题讲解 P5例1. 当x 为何值时,分式有意义. [分析]已知分式有意义,就可以知道分式的分母不为零,进一步解 出字母x 的取值范围. [提问]如果题目为:当x 为何值时,分式无意义.你知道怎么解题吗?这样可以使学生一题二用,也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到分式及有关概念. (补充)例2. 当m 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1) (2) (3) [分析] 分式的值为0时,必须同时.. 满足两个条件:○1分母不能为零;○2分子为零,这样求出的m 的解集中的公共部分,就是这类题目的解. [答案] (1)m=0 (2)m=2 (3)m=1 六、随堂练习 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9x+4, x 7 , 209y +, 54-m , 238y y -,91-x 2. 当x 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 (2) (3) 1-m m 3 2 +-m m 11 2+-m m 45 22--x x x x 235 -+2 3 +x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