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七夕的民俗事象

关于七夕的民俗事象

1.
七月七日,谓之“七夕节”。其日晚哺时,倾城儿童女子,不论贫富,皆着新衣。富贵之家,于高楼危榭,安排宴会,以赏节序,又于广庭中设香案及酒果,遂令女郎望月,瞻斗列拜,次乞巧于女、牛。或取小蜘蛛,以金银小盒盛之,次早观网丝圆正,名曰“得巧”。内庭与贵宅皆塑卖磨喝乐,又叫摩睺罗,孩儿悉以土木雕塑,更以造彩装襕座,用碧纱罩笼之,下以桌面架之,用青绿销金桌衣围护,或以金玉珠翠装饰尤佳。又于数日前,以红熬鸡果食时新果品,互相馈送。禁中意思蜜煎局亦以鹊桥仙故事,先以水蜜瓜进入。市井儿童,手持新荷叶,效摩睺罗之状。此东都流传,至今不败,不知出何文记也。

——宋·吴自牧《梦梁录》卷四·七夕

2.
摩睺罗:宋代风俗,七夕供一土偶,名摩睺罗。

蜜煎局:负责果品进贡的机构。蜜煎,即“蜜饯”,用蜜沾渍的果品。

其杭人有一等无赖不惜性命之徒,以大彩旗,或小清凉伞、红绿小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杆,伺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或有手脚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向于治平年间,郡守蔡端明内翰见其往往有沉没者,作《戒约弄潮文》:“斗、牛之外,吴、越之中,惟江涛之最雄,乘秋风而益怒。乃其俗习,于此观游。”

——宋·吴自牧《梦梁录》卷四·观潮

3.
内翰:宋代称翰林为内翰。

斗、牛: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

《四时纂要·七月》该月“七日乞巧,是夕于家庭内设筵席,伺河鼓、织女二星,见天汉中有奕奕白气光明五色者,便拜,乞贵子”。

——宋兆麟《民间性巫术》,P124-125

4.
最早的拴娃娃,叫“弄化生”。唐代以蜡塑小人,放在水盆内,借以求子。诗人王建《宫词》:“七月七日长生殿,水拍银盘看化生。”《荆楚岁时记》:“七夕,俗以蜡作婴儿形,浮水中以为戏,为妇人宜子之样,谓之化生。本出西域,谓之摩睺罗”,后来演变为拴娃娃,传播到南北各地。

——宋兆麟《民间性巫术》,P131-132

5.
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傅玄《拟天问》云:“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此则其事也。张骞寻河源,所得榰机石示东方朔,朔曰:“此石是织女支机石,何至于此?”为东方朔所识,并其证也焉。

按戴德《夏小正》云,是月织女东向,盖言星也。《春秋斗运枢》云牵牛神名略,石氏《星经》云牵牛名天关;《佐助期》云织女神名收阴,《史记·天官书》云是天帝外孙。牵牛星,荆州呼为河鼓,主关梁;织女星则主瓜果。尝见道书云:牵牛

娶织女,借天帝二万钱下凡,久不还,被驱在营市中。黄姑,即河鼓也,皆语之转。

《诗律武库后集》、《杜工部草堂诗笺》(卷八、卷十五、卷三十、卷三十二)、《黄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诗史补遗》、《渔隐丛话前集》、《岁时广记》、《古今事文类聚》此处作:“张华《博物志》云:汉武帝令张骞使大夏寻河源,乘槎(cha)经月而去。至一处,见城郭如官府,室内有一女织。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骞问云:‘此是何处?’答曰:‘可问严君平。’织女取榰机石与骞而还。后至蜀,问君平,君平曰:‘某年月日,客星犯牛斗。’计年月,正此人到天河时也。”陈甲(乙)本、文津本则作:“旧说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每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有人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粮乘槎而去。十馀月,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有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云:‘君还,至蜀都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君平曰:‘某年某月,有客星犯牛宿。’此实《博物志》原文。按此处所言乘槎故事,盖本于《博物志》,然《博物志》不载张骞而本书则曰张骞乘槎,遂使聚讼纷纭……”

——梁·宗懔《荆楚岁时记》

6.
陈甲本:指《亦政堂镌陈眉公家藏广秘笈》本,明陈继儒编,用明万历刻本。

陈乙本:指《宝颜堂秘籍》本,明陈继儒辑。用民国十一年文明书局石印本,简称陈乙本。

文津本:指《四库全书》本,用清乾隆四十九年文津阁抄本,简称文津本。

考《艺文类聚》卷八、《书抄》卷百五十、《初学记》卷六、《白氏六帖》卷一、《御览》卷八引《博物志》天河一条,与今本并同,无张骞穷河源得榰机石之说,盖古书传本多异。

是夕,妇人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钅俞 石 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结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按《世王传》曰:“窦后少小头秃,不为家人所齿。七月七日夜,人皆看织女,独不许后出。有光照室,为后之瑞。”谢 《七夕赋》云:“缕条紧而贯中,针鼻细而穿空”,宋孝武《七夕诗》曰:“迎风披彩霞,向月贯玄针”是也。周处《风土记》曰:“七月七日,其夜洒扫庭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祀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白气,或光耀五色,以为征应,见便拜,得福。

——梁·宗懔《荆楚岁时记》

7.
乞巧节在农历七月七日,开始于

两汉时期。所谓乞巧,即是向天上的织女星乞求智巧。这一节日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中,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的典型的生产生活方式。

这个节日的形成,与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是分不开的。汉代已产生了牛郎织女故事的雏形,《古诗十九首》中有: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此诗为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奠定了基础。经过劳动人民的不断创造,文人墨客的加工补充,牛郎织女的故事逐步丰满起来。孙吴诗人陆机,曾作《拟迢迢牵牛星》,诗云:

昭昭天汉晖,粲粲光天步。牵牛西北向,织女东南顾。

华容一河冶,挥手如振素。怨彼河无梁,悲此年岁暮。

跻彼无良缘,脘焉不得度。引领望大川,双涕如霑露。

——张承宗《六朝民俗》,P304

8.
晋人傅玄《拟天问》曰:“七月七日,牛郎织女会天河。”晋人王鉴曾作《七夕观织女》一首,诗中说:“牵牛悲殊馆,织女悼离家。一捻期一霄,此期良可嘉。”刘宋文帝第四子刘铄有《咏牛女》诗,王僧达有《七夕月下》一首,诗人颜延之有《为织女赠牵牛》诗,谢惠连有《七月七日咏牛女》诗。梁朝诗人沈约曾模拟织女的口吻,作《织女赠牛郎诗》:

红妆与明镜,二物本相亲,用持施点画,不照离居人。往秋虽一照,一照复还尘,尘生不复拂,蓬首对河津。冬夜寒如此,宁遽(ju)道阳春,初商忽云至,暂得奉衣巾。施衿已成故,每聚忽如新。

王筠随后又模拟牛郎的口吻,作《代牵牛答织女诗》,何逊有《咏七夕》诗5,王僧儒在《为人伤近而不见》中,也有“脉脉如牛女,无妨年一语”的诗句。

吴均《续齐谐记》曰:“桂阳城武下有仙道,忽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吾向已被召。’弟问:‘织女何事渡河?’答曰:‘暂谒牵牛。’世人至今云织女嫁牵牛是也。”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七月七日,为牛郎织女聚会之夜。”上述材料足以说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在六朝时期已打听形成。

织女是灵巧和智慧的象征,她的一双巧手,织成了天上的云锦天衣。这双巧手,对于凡界妇女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

——张承宗《六朝民俗》,P305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