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教学重点: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教学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及简单的化学方程式,那化学方程式的定义是什么?一个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我们哪些信息?

二、情景导入

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两个原则:1、以客观(实验)事实为依据。

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三、新授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

2、配

3、注

4、等

以红磷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

1、写:根据实验事实短线左边写出反应物,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不只一种物质的用加号连结。例:p+ o2——p2o5

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即调整化学式前边的化学计量数系数,使短线左右两边达到原子的种类相同、数目相等,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切记:决不能改变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所配化学式前边的化学计量数比应是最简整数比。

方法1:最小公倍数法

讲解:找出短线左右两边出现机会较多、原子数目变化较大的原子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再调整其他原子的个数。

例题:在p+ o2——p2o5中,先找出氧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0,于是在o2前边加上系数5,在p2o5前边加上系数2,使左右两式中氧原子个数相等后再调整p前面的系数4,使短线左右两边所有元素的原子种类相同、个数相等、质量也相等,符合质量守恒定律。4p+ 5o2——2p2o5

方法2:奇偶法

规则:①找出方程式中两端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

②该元素的原子在各端的总数是否一个奇数一个偶数,选定这一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

③由已推出的系数决定其它化学式的系数(调整)

3、注: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气体用“↑”符号,沉淀物质用“↓”符号表示。

例:2kclo3=2kcl+3o2 ↑ 2naoh+cuso4=cu(oh)2↓+na2so4

4、等:将短线改为等号。4p+ 5o2===2p2o5

四、课堂练习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kmno4——k2mno4+ mno2 + o2

2、h2o 2——h2+o2

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出示一些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并且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以化学反应中原子没有变的知识,把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紧密联系起来。

2、不足之处:

(1)、教师讲得多,学生练的少。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并没有足够多的时间思考和练习,可以用一节课讲解,然后用一节课专门辅导学生练习。这样可能学生会掌握的更好。

(2)、因为初中化学到目前为止学生学习到的方程式比较少,在上课的过程中出示的方程式不够多。

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除法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3、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 学具准备: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在大森林里,住着小猴子一家人,有一天小猴兄弟俩遇到了一点小麻烦,爸爸买了8个桃子要分给2只小猴,该怎么分呢?小猴子们想请大家帮忙来分桃子,大家愿意吗?(板书课题:分桃子). 二、合作分一分,探究新知识. 活动一:请同学们用你手中的小圆片代替桃子帮他们分一分. 1、汇报分的情况.(全班汇报,说出各种分法,并板书). 2、师:在这些分法中,你认为哪种分法小猴们最满意?说说你的想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同样多、一样多). 活动二: (1)师:这时猴爸爸又拿出6个小木块,请小猴分成2堆,猜猜看小猴会怎么分?(同桌互相讨论).

(2)同学们同桌合作用小棒分一分. 活动三:认识平均分. (1)师:小猴跟同学们学到了新知识非常的高兴,他们准备把好消息告诉小猫,可是小猫正在为一件事发愁呢. (出示):要把12条小鱼分给4只小猫,每只小猫要同样多,怎么分?同学们帮帮它们吧.(4人小组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 (2)交流汇报:12条鱼平均分给4只小猫,每只小猫分到3条鱼. (3)学生总结平均分东西的方法.结论:把每一份分得一样多叫平均分.(板书) 活动四:巩固平均分. (1)师:小猴告别了小猫又来到小狗家,小狗也有问题没有解决,让我们也帮帮小狗吧!(出示题目请学生读32页第3题).怎么分?谁来圈一圈. (2)尝试用完整的话汇报. 三、实践应用. 师:小猴在外面玩了一圈回家一看,家里来了那么多客人,猴爸爸说,快来、快来,帮爸爸摆筷子.(33页第1题,课件出示12根筷子,学生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借助生活经验,进一步体会平均分). 师:吃完饭,猴子兄弟回到自己的房间做作业,弟弟不小心把铅笔撒了一地,请大家帮猴子兄弟分一分.(引导学生完成第2题) 师:猴爸爸拿出9个汽球要平均分给4个客人,大家帮猴爸爸分一分.”(引导学生完成第4题).

《化学方程式》教案

《化学方程式》教案 《化学方程式》教案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方法。 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读法。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对具体化学反应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培养学生按照化学含义去理解和读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和配平方法的讨论,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1)化学方程式的含义。(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坩埚钳,酒精灯,集气瓶,幻灯,木炭,氧气,澄清石灰水。

五、学生活动设计 1.教师演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并检验二氧化碳生成的实验。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组织讨论。 (1)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 (2)怎样用文字表达式表示此化学反应? [目的]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兴趣。 2.引导学生在文字表达式基础上,用化学式表示该化学反应, 并观察该式能否体现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判断)? [目的]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客观规律考虑问题,建立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3.教师提问 (1)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哪些原则? (2)具体书写方程式的步骤是怎样的?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有关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指定学生说出书写原则。并以氯酸钾受热分解为例,说明具体书写步骤。 [目的]使学生明确书写原则及步骤,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4.教师以“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讲清书写 步骤及配平原则和方法后,组织学生练习,并分析讨论。 (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2)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的步骤是什么? (3)为什么说质量守恒定律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理论基础? [目的]在练习中加深体会,逐步熟练,培养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案例与反思

一、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1.开启化学之门----多彩的化学 〔知识目标〕 1.认识化学所研究的对象; 2.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来判断一些 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初步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 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科学素养目标〕 通过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灭的,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道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 〔课型〕实验探究、总结、应用课 〔教学用时〕1课时 〔实验器材〕试管,铁架台,玻璃片,研钵和杵,酒精灯,坩埚钳,镊子,石棉网,单孔橡皮塞,导管,玻璃棒,烧杯,药匙,棉手帕,火柴等; 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高锰酸钾,浓硫酸,70%的酒精溶液,胆矾,水,镁带,碱式碳酸铜,澄清石灰水等。 〔教学过程〕

表演魔术,引入新课:(魔术操作)1.“顿变鲜血”(氢氧化钠能使无色的酚酞变成红色);2.“魔棒点灯”;3.“烧不坏的手帕” 学生对此会感到神秘、奇怪,然后引导学生去看书上提出的几个为什么。讲述:我们会在生活中发现许多类似的问题,而这些有关物质及变化的问题在化学课里可以得到初步的解释,因为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强调:做以下实验时注意三个方面的观察:1.变化前的物质 2.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3.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演示实验1:水的沸腾 讲解:水变成水蒸气只是存在状态的不同,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 演示实验2:胆矾的粉碎边演示时边介绍仪器名称、使用方法等。 讲解:蓝色块状的胆矾研碎后变成蓝色粉末状的胆矾。 演示实验3:镁带的燃烧 讲解:镁带的颜色、状态,燃烧时发生的主要现象: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演示实验4:加热碱式碳酸铜 讲解:碱式碳酸铜由绿色逐渐变黑,试管壁上有水珠,有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产生。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实验1、2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生成其它物质。我们把这种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叫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变化;

2. 丁香结 教学设计及反思

2. 丁香结 教学目标: 1.认识“芭”、“妩”等5个生字,会写“缀”、“幽”等8个生字。会写“宅院、幽雅、伏案”等16个词语。 2.抓住描写丁香的语句展开想象,深入理解内容,从色彩、形状、香味等方面加以感悟与体会。 3. 感悟丁香的美,并由“丁香结”启发人生思考,并结合实际,谈谈蕴含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丁香的美,并体会作者对丁香的喜爱之情。 2难点:抓住结尾“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深入理解,明白道理:人要以豁达胸怀对待生活中的“结”。 教学准备: 1.准备丁香的图片。 2.准备赞美丁香花的古诗。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出示丁香的图片)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松柏喻指永葆青春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丁香结》,作者又赋予了丁香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知道这花中的含义。 2.师板书课题2.丁香结 3.出示图片,介绍作者。 宗璞,1928年出生,女,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当代作家,从事小说和散文创作。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红豆》,系列长篇《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弦上的梦》和《三生石》分别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①参差(cēncī)芭蕉(bā)衣襟(jīn)妩媚(wǔ) ②“薄”是一个多音字,在字典中有三个读音,一个读bo,当“迫近、靠近”讲,组词是日薄西山;还有的当“轻微、少”、“不强壮”、“不厚道”、“看不起”等意思,组词是“广种薄收”、“单薄”、“轻薄”、“厚古薄今”等;一个读bo,组词是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还有一个读音是bao,表示感情冷淡、不浓、不肥沃等意思。课文中

工艺流程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工业流程——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后,高考越来越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高考化学卷将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编写的无机框图推断题改为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化学工业流程题。以前考的无机框图推断题多为人为设计,问题的设置较单一,逻辑推理气氛浓厚,与真实的化学情境相差较远。化学工业流程题结合生活生产实际,关注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根据物质实际的制备、分离和提纯,设计问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实验基本操作、化学反应原理、绿色化学观点、安全生产等知识。 命制题目:确立考查点→遴选素材库→打磨问题链→推敲分布点 (预测题目困难,但考查点可预测) 主线主产品,分支副产品,回头为循环

考查点:①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②对图形图表的观察和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③对试题中提供的新信息、准确提取并与已有的知识块整合重组及表达能力

核心化学反应——陌生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工业流程题中考查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材上一般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化学方程式,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但是不会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只要学生能根据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利用化学反应中物质转化的原理,就能顺利由反应物推导出生成物,并结合配平的原则与技巧,最后能正确写出陌生的化学方程式。对于书写教材中没有出现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可以沿着以下的思路进行解决: 首先判断反应类型 一、氧还反应——化合价 运用氧还规律 ①判断产物形式 氧化剂 还原产物,还原剂 氧化产物 产物能否在给定溶液的酸碱性存在 ②配平 关注箭头指向 箭头指入:反应物 箭头指出:生成物 关注写离子方程式还是化学方程式 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及其对应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教学设计及反思以及评语

《20.1.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学设计 长春高新第二实验学校 杨洪艳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20章第一节《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本节内容主要有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先通过逆命题的猜想,再利用图形验证,最后逻辑证明。教材在知识呈现方式上,尽可能给学生留出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尽量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究并归纳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对平行四边形性质认识的基础上,探究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学会一些简单的应用,通过逆命题猜想、验证、逻辑推理证明的过程,体验数学研究和发现的过程,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 2.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此前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简单应用,学生在此基础上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应用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解题的能力。 3.教学环境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启发讲授,学生探究学习,坚持二主方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始至终处于一种积极思维、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使课堂洋溢着轻松和谐、探索进取的气氛,同时借助实物、多媒体进行演示,以增加课堂容量和教学的直观性。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条件: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行四边形判别条件的探索过程,使学生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并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能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2.在拼摆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即丰富的想象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的活动,在做“数学实验”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

新情境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案

《新情境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专题教案 【考纲解读】①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②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工作原理,能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真题分布】 新情境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一直是化学高考涉及的重点和热点之一,全国新课标理综化学试题中2010年15分,2011年19分,2012年22分其中属于新情景条件下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就有10处之多(包含选修部分)!必考题有6处12分;2013年考查力度进一步增大,仅必考题就有7处16分,选修题5处12分。 【命题趋势】 化学方程式作为一种专用的学科语言,在高考中题型灵活多变,考查方式稳中求新,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对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题研究后发现:高考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再是课本上内容的简单重复再现,而是要求在新情境条件下写出相应的方程式,难度加大不少。针对近四年各地高考,特别是课改地区的命题规律,预计在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中会保留对传统重要化学方程式的考查(包括量的计算),更会推陈出新,展示新情境,给出新条件,让考生书写陌生的化学方程式。 【解题策略】 【教学设计】 Ⅰ.非氧化还原反应类: 例1.人民网2011年9月4日电:4日16时40分,甘肃境内316国道一辆装有SiCl 4的汽车 翻倒发生泄漏,遇雨形成白色烟雾,致使与公路并行的陇海铁路接触网因短路发生供电跳闸,多辆列车停运。 请结合以上新闻中有关信息,写出SiCl 4与H 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iCl 4 + 3H 2O =H 2SiO 3 +4HCl (或SiCl 4 + 2H 2O =SiO 2 +4HCl ) 规律小结: 新情境下非氧化还原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因没有涉及元素化合物的变化,故组成物质的各元素在发生反应时复分解重组,生成常见物质,一般用观察法即可配平。 变式练习1.(2011·海南14节选) CH 3MgCl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试剂,其中镁的化合价为: +2_价,该化合物与水发生水解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CH 3MgCl +2H 2O =Mg(OH)2↓+MgCl 2+2 CH 4↑ 变式练习2.已知CaC 2与水反应生成乙炔和Ca(OH)2,Al 4C 3与水反应生成甲烷和Al(OH)3,请 写出Mg 2C 3与H 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 2C 3 +4H 2O =2Mg(OH)2 ↓+C 3 H 4↑ 变式练习3.铵明矾NH 4Al(SO 4)2·12H 2O 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在食品加工,净水环保等方 面有着重要作用。①.工业上将Al(OH)3、H 2SO 4和(NH 4)2SO 4混合后制备铵明矾,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OH)3+3H 2SO 4+(NH 4)2SO 4=2NH 4Al(SO 4)2+6H 2O ②.由铵明矾分解制备Al 2O 3陶瓷的化学方程式如下.请配平: NH 4Al(SO 4)2·12H 2O = Al 2O 3+ NH 3↑+ N 2↑+5SO 3↑+ SO 2↑+ H 2O Ⅱ.氧化还原反应类: 例2.(2011·北京模拟节选) 已知Al 粉与NaNO 3在足量的NaOH 溶液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有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8Al + 3NO 3— + 5OH — + 2H 2O =8 AlO 2— + 3N H 3↑ 例3. 400℃亚铁氰化钾(K 4[Fe(CN)6])氧化并分解产生CO 2、KCN 、Fe 3C 及另一种气体单质请写 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5O 2 +3K 4[Fe(CN)6]5CO 2 +12KCN + Fe 3C + 3N 2 规律小结: 此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涉及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虽参加反应的物质可能比较陌生,但可依据氧化还原的得失电子守恒思想,写出主要反应物和产物,再根据溶液的性质,补上适当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题中信息,明确题目给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 原产物。 2.利用价态变化规律指出可能缺少的含有价态变化的物质,然后配平氧化剂、还原剂的化 学计量数。 3.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并结合介质的酸碱性,添加H 2O 、OH -、H +等物质。 变式练习4.(2011山东)Na 2S 溶液长期放置有硫析出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S 2-+2H 2O+O 2 = 2S↓+4OH - 变式练习5.(2012全国课标卷)实验室中可用氯仿(CHCl 3)与双氧水直接反应制备光气(COCl 2),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Cl 3+H 2O 2=HCl +H 2O +COCl 2 变式练习6.(2012上海)已知二氧化硒是氧化剂,其被还原后的单质硒可能成为环境污染物, 通过与浓硝酸或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硒以回收硒。Se 和浓硝酸反应的还原产物为NO 和NO 2,且NO 和NO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写出Se 和浓硝酸的反应方程式: Se +2HNO 3(浓)=SeO 2 +NO ↑+NO 2↑+ H 2O 配平 反应物和生成 审题 抓信息和限定 依 据 三种守恒关系 推断

第七单元 化学教学设计的实施及其反思

化学教学设计课程教案

第十二章化学教学设计的实施及其反思 优化的教学设计必须通过优化的课堂教学实施策略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而优化教学设计的实施又涉及教学环境、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技能和课堂教学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在本章,我们来探讨具体的化学教学实施策略,以及实施后对化学教学设计方案的反思和改进。 12.1化学教学设计的实施 一.化学教学环境的设计 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不可避免的受到教学环境的影响。所谓教学环境是指与学校教学工作关系密切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两种类型。教学的物理环境是指教学场所、教学设施等;教学的心理环境是指校风、班风、师生人际关系和课堂教学气氛等。 1.化学教学物理环境的设计 ⑴教室设计 教室是学校建筑的主要部分,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室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对学生的影响最大。而教室的设计有一套严格的规范要求。 ①符合标准;②通风良好;③采光充足;④噪音要低 ⑵座位设计 座位设计是指为满足教学活动对教学空间的不同需要,将教室内课桌按照一定的形式进行排列,它是一种教学空间的组织形式。座位设计时形成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座位设计具有不同的空间特点和功能,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课堂学习行为,并最终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⑶实验室设计 化学实验室是学校进行化学教学的重要场所,它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不仅影响着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而且还影响着师生的身心健康。化学实验室的设计一定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使其真正发挥它应有的功能。 2.化学教学心理环境的设计 化学教学心理环境的设计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二是优化课堂师生关系。 ⑴课堂气氛的创设 课堂气氛,又称课堂心理气氛,主要是指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情感状态。它是班级中师生、学生之间互动而产生的,一旦形成这种情绪、情感状态,会影响学生的态度、行为及学习效果。它虽不是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却对教学活动的开展起着维持、定向的作用。 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①教师要确立正确的教师行为 ②学生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 ③努力创设问题情境 ⑵课堂师生关系的优化 ①选择正确的领导方式 ②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③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要做移情性的理解 二.化学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比 教学内容: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化简比,能解答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理解比的意义、探索比与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比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体会类比法、推理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经历用比描述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1、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比的基础性质,学会化简比和求比值。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比的基础性质,学会化简比和求比值。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使学生经历用比描述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课时安排:5课时 第一课时比的意义 教学内容:教材第48—5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弄清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2、根据比的意义理解求比值的方法,并会正确地求比值。 3、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理解比与除法、分数间的联系与区别,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 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求比值。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某车间有男工人5人,女工人8人,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几分之几?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几倍? 2.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二、新授。 1、情境导入,“神舟”五号顺利升空。 教学比的意义 (1)教学同类量的比。

叶翠青教学设计及反思2

《匆匆》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3.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朱自清的资料和他写得的其他散文。教师可向学生推荐《荷塘月色》《背影》《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 3.搜集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警句、诗词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他一生勤奋,笔耕不辍,给我们留下190多万字的作品;他一生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主席曾赞扬他是最有骨气的中国人。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2.课前搜集资料,你对朱自清先生有哪些了解。(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3.朱自清先生不仅是一位诗人、学者,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师,他为我们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他的散文被称作“美文的典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赏读他24岁时写下的一篇散文《匆匆》。 4.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⑴注意“涔、潸”的读音。⑵引导理解“徘徊、蒸融、挪移、头涔涔、泪潸潸、赤裸裸”等词语的含义。 3.出示文中的叠词“匆匆、斜斜、默默、白白、茫茫然、轻轻悄悄”。读词后请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注意这些叠词的作用。 4.指生朗读自己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

2020_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案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材分析】 化学方程式是对前面已学过的化学式、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的整合,又是往后学习中表示化学反应时必要的表达方式,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属于化学用语的教学,化学用语是化学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工具。它具有简明直观、概括力强、表达确切等优点。学生掌握好化学用语可以为以后学习化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分析】 化学用语的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化学用语总是和化学事实、化学现象联系着,可以说它来自于事实,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若开头化学用语没有学好,以后的学习就很难进行。所以,初中化学用语的学习成为学生们学习化学的一个分化点。故此,我们对初中化学用语的教学应特别加以重视,决不能认为很简单就忽视,甚至放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能够说出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两个原则,能够根据反映事实书写化学方程式; ②初步学会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 ③能够逐步记住一些基本的反应事实及其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学习化学方程式,体会化学语言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增强规范使用化学语言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活动与探究,激发学生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外国人不认识用中文写的元素名称(元素符号),不认识用中文写的物质名称(化学式),同样不认识用中文写的文字表达式(化学反应方程式)。 【过渡】如何才能正确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二、由问题而引出原则 (教师)在上一节课,同学们已经对化学方程式有所了解了,那能否尝试写出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呢? 【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硫在空气中燃烧 (2)铁在氧气中燃烧 (教师)从文字的表述中,我们要正确找出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但是对于完整的化学方程式来说,这显然还有不足。我们在学习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时知道,方程式可以表示两方面的意义,“质”和“量”,正确书写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只是让方程式体现了“质”的意义,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使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各物质的质量的“量”的意义,则需要我们对化学方程式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常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总结以上两点,要正确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也有要遵循的原则。 【PPT】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教师)所以将文字表达式进行“翻译”只是遵循了第一条原则。 【练习】找出下列化学方程式中错误的地方: (1)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P + O2PO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案完整版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 式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案 高村中学教师李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1)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对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加以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2)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和配平方法的讨论,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三、教学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四、教学方法 复习提问→思考讨论→总结归纳→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回顾】(幻灯片2) 1、所有的化学反应必须遵守定律?

为什么质量会守恒呢? 2、化学方程式是用来表示的式子。 (选择→入题)以下三个表达式哪个是木炭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出示幻灯片3)判断下列哪个是化学方程式 (1)碳+氧气二氧化碳 (2)C+O 2CO 2 (3)C+O 2CO 2 (出示幻灯片4) Fe+O2Fe3O4 H2+O2H2O 【引入】:这样的式子能不能称之为化学方程式呢?(不能) 【过渡】仅仅写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并不能表示一个化学方程式,这仅仅完成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第一步。那么如何才能正确地书写化学方程式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幻灯片5) (二)授新: 【引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纪校规。当然,书写化学方程式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应该遵守什么样的原则呢?首先我们探讨这个问题。 【归纳总结】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99,找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幻灯片5)[学生阅读并回答] 【过渡】我们知道,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幻灯片6) C+O 2=CO 2 [提问]这个方程式中,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相等吗?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及反思

《盐类水解》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盐类水解的规律,知道盐类水解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小组研究探索式,辅以多媒体动画演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提前做导学案,小组探究,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求实、探索、创新、合作 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规律和实质 教学难点:盐类水解的规律和实质 二、教材的分析 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盐类的水解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原理的基础上讨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行为,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学生也知道溶液酸碱性的本质原因,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规律,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2)盐类水解是后续电化学学习的必备基础。从知识结构上讲,盐类水解平衡是继弱酸、弱碱及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之后的又一个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 三、教学方法 1.教法 (1)感知情境,导入主题,研究探索,指导学法。 (2)教师导学,学生合作讨论,探讨实验设计及评价,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发现。 (3)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对比、归纳及类推、练习训练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4)多媒体辅助教学。 2.学法 (1)学生分组讨论,增强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学会合作。 (2)提出问题—探索分析—解决问题—迁移发展的方法展开探索,对比归纳及类推总结,练习训练,获得对比、归纳和类推的学习思维能力。 (3)积极思考,善于应用对比、归纳总结及类推思维方法,提升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讨论交流,提高人际交流能力。 四、教学过程(附课件) 1、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纯碱和小苏打入手 [幻灯展示] 图片 设计意图: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使学生的学习从低起点、易接受的环境开始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过渡到 A级问题的六个问题,让学生分组回答 A级问题一:水的电离方程式是,若在水中加入酸或碱,水的电离平衡移动方向是向移动,理由是。 A级问题二:溶液呈酸碱性的根本原因是,溶液呈中性是因为,呈酸性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优秀教学设计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优秀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本节课主要介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步骤,其重点和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本节课完成了化学用语的教学,使学生学会利用化学式来表示物质之间的化学变化,并为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打下了基础。而且化学方程式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的教材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会用化学方程式正确表达一般的化学反应 过程和方法目标: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发现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和运用规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的教学,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老师写出:

1、水→氢气+氧气(汉语) 2、2H2O→2H2↑+O2↑(化学方程式) 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体会化学方程式的优越性更简便、也更国际化。化学方程式突出的特点: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概念),同文字表达式一样能告诉我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呢? 学生活动:尝试书写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 比较分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一:写; 讲解:根据实验事实在短线左边写出反应物,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 学生写出:H2O——H2+O2 [发现问题]:化学式前加不加数字?加几? 学生活动:观看水电解的微观拟人动画。 [分析]:两个水分子生成了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在水和氢气的化学式前加上数字2(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加在化学式前的数字叫计量数,寻找合适的`计量数的过程就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书写步骤二:配。 学生活动:数一数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中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关系 [提出问题]:为什么反应前后各原子数目相等? [回顾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那么质量呢? 学生活动:算一算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计量数的乘积。 [归纳分析]: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书写方程式的原则还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配平的目的就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使方程式中前后各原子的数目相等。怎样配平?一般所配化学式前边的化学计量

初中化学_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首先通过分析、比较“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这一反应的几种不同表示方法,得出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的最简明的方法,也是国际上描述化学反应的通用语言。 进而又分析变化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和微粒之间的数量关系,从定性和定量、宏观和微观的角度阐述了为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以及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学情分析 1.理解为什么要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变化,并能说出具体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 2.能从定量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了解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 的质量关系 3.通过学习化学方程式意义的过程,建立“宏观—微观—符号”的三重思维表征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教学难点: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五、教学过程

式的意义。通过对比文字表达式、微观示意图、化学方程式三种方法来表示氢气燃烧 的化学反应,让学生感知化学方程式的科学性与简便性。然后,通过阅读课本、问题思考、小组谈论等方式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当堂检测中,通过个别回答可以初步判断学习对所学内容基本掌握;课下,对所做学案 进行批阅,结果如下(全班60 人) 本节课首先通过分析、比较“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这一反应的几种不同表示方法,得出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的最简明的方法,也是国际上描述化学反应的通用语言。进而又分析变化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和微粒之间的数量关系,从定性和定量、宏观和微观的角度阐述了为什么用化学方 程式表示化学反应,以及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指出下列反应所代表的意义: (1) 2H2O 2H2 + O2 (3) CO 2+ C 2CO 本节课的课题是《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学完本节课后我把自己的反思总结如下:本节课总体效果令人满意,成功之处有:1、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出发点,通过聆听教师讲解氢能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前面所学习过的氢气与氧气燃烧的化学反应。然后以这一反应为线索,学习化学方程式定义及其意义,课的主线清晰、结构条理。2、突出“观念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学习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让学生体会化学科学不同于其他科学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宏观—微观—符号”的三重思维表征。3、重视化 学定量研究。以往我们对物质研究、化学变化只是宏观层面的观察与描述,通过本节课学习,能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中物质之间是定量反应的,体会定量研究在化学中的重要作用。当然在本节课中也有一些不足与欠缺的地方,课堂提问集体回答次数较多,个别回答次数较少;同时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理答技巧方面需要提高。 《课标》在物质的化学变化这一级主题中指出,物质世界充满了化学变化,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是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认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必须研究化学变化。那么怎样用化学语言简

一年数学下册《看一看(二)》教学设计和反思

一年数学下册《看一看(二)》教学设计和反思 洪梅中心小学高明溪 一、教学内容: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0—21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实物的上面和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物体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体会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及位置关系是不同的。 四、教学难点: 根据站立的不同位置能够看出正面、侧面和上面。 五、教学关键: 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六、教学方法: 演示法、小组讨论法、动手操作法 七、教具准备: 小汽车模型 八、教学课时: 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练习后,创设情境导入: 1、口算练习: 15-9= 17-8= 12-5= 14-6= 9+6= 8+9= 5+7= 6+8= 2、在自己座位上,说一说你前后左右的同学。 3、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通过观察储蓄罐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去观察,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看一看(二)》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的上面和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三)、探究新知: 1、实物观察,直接感知,初步体会。 出示汽车模型,引导学生学习。 (1)师:同学们,这是一辆汽车的模型,今天我们就从它入手一起来观察。谁愿意上来观察一下?(指名4名学生上台观察。) (2)师:现在你们能看到这个汽车模型的哪一个面?生答师板书:正面。你能说说这个面是什么形状的吗? (3)师:还有和他观察不一样的吗?生答师板书:侧面(左面、右面) (4)师:还有看到不同面的吗?生答师板书:上面。是什么颜色? (5)师:想一想,如果把他们的位置调换一下,再看这个汽车模型,看到的结果还和现在的一样吗?验证一下。 2、图形观察,直接感知,形成视觉表象。 出示主题图:引导说一说,连一连。 (1)引导学生小组说一说:这三个同学分别从哪个面进行观察?交流后做出评价。 (2)再引导学生小组说一说:这三个同学分别从哪个面进行观察?交流后做出评价。 (3)学生独立连一连后反馈。 3、观察书包,再体会。 出示书包图:引导说一说,连一连。 (1)引导学生小组思考: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从书包的哪个面看到的? (2)学生交流:引导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四)、巩固练习:(完成“练一练”第1-3题。) 1、第1题。让学生仔细观察图,认真思考。 (1)说一说:他们分别在什么位置看到房子?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详细教案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2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3,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1)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 (2)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对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加以总结 3,情感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2)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和配平方法的讨论,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 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点: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教学难点: {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课 时:2课时 第一课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什么是化学方程式?一个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我们哪些信息? ; 例如 S +O 2 ====SO 2 由此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我们哪些信息? 2、情景导入: 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否就是化学方程式? P +O 2 ====P 2O 5 这个式子能不能称为化学方程式? 3、讲授新课: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板书) ~ 点燃点燃 点燃

1. 以客观(实验)事实为依据 2.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写、配、注”三步进行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2)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和方法? 【课题导入】 上一节我们讲了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除了此方法外还有很多种配平方法,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其它配平方法。 ^ 【新课教学】 三、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 2、奇数配偶法 (1).找出化学方程式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 (2).在该元素的原子的个数为奇数的化学式前配上一偶数 (3).由已推出的化学计量数推出其它化学式的计量数 例: FeS 2 + O 2 ---- Fe 2 O 3 + SO 2 | 该方程式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是O元素,首先在O元素的原子个数为奇数 的化学式Fe 2O 3 的前面配上偶数2,第二步在化学式FeS 2 的前面配上化学计 量数4,第三步在化学式SO 2的前面配上化学计量数8,最后在O 2 前配上化 学计量数11。 4FeS 2 + 11O 2 ====2Fe 2 O 3 + 8SO 2 3、观察法 (1)、找出化学方程式两边最复杂的化学式,将它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暂定为“1” (2)由此化学式为准,来确定其它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例: FeS 2 + O 2 ---- Fe 2 O 3 + SO 2 最复杂的化学式为“Fe 2O 3 ”,将它的化学计量数暂定为“1”,由此推出 化学式FeS 2的计量数为2,化学式SO 2 的计量数为4,O 2 的化学计量数为11/2, 最后在方程式两边同乘一个2。 4FeS 2 + 11O 2 ==== 2Fe2O 3 + 8SO 2 4、分析法 对于一些特殊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对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具体分析来进行配平。 如: Fe 2O 3 + CO ==== Fe + CO 2 由于一个CO分子只需要夺取一个氧原子就能变成一个CO 2分子,而Fe 2 O 3 分子里 有三个氧原子,所以需要3个CO分子去夺3个氧原子,因此在CO的化学式前配3, 然后在CO 2的化学式前配3,最后在Fe前配2,也就将化学方程式配平了。 高温

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及课堂反思.doc

教学设计及课堂反思 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学案 课时1空气的组成 学习目标: K 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3.初步认识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4.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通过“磷的燃烧”测定空气中洋气的含量,逬行观察,记 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一?自学指导 1.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 %1法国化学家_____ 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的组成,他把少量的汞放在密闭的容器 中连续加热后,发现一部分银白色的汞变成了________ ,同时容器内的空气体积减少 了_________ 。将得到的物质再加强热,得到 ________ 和氧气。将这些氧气和剩余的 气体混合后,所得气体的性质和空气的性质___________ %1空气的组成:(体积比) ________ 占—;__________ 占—; __________ 占 _____ ; ________ 占_;_________ 占_;所以空气是一种___________ (纯净物/混合物)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 (1)根据阅读P26,试写出拉瓦锡实验的两个文字表达式: 在空气中加热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温灼烧氧化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实验:说说看,本实验运用了怎样的物理原理? 所用药品反应后的产物应具备怎样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P27实验操作及装置 实验步骤的要点:红磷足量.装置不漏气.冷却至室溫再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红磷燃烧有大量 ________ 生成,烧杯中的水沿导管逬入 集气瓶中,逬入集气瓶的体积约占原空气体积的___________ O 实验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 O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 (1)如果广□瓶内上升水位偏小,小于1/5,分析原因是什么? (2)相反广□瓶内上升水位偏大,大于1/5,原因又是什么? 3.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定义。 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纯净物可以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 混合物:_______________ o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4.记住以下元素符号和化学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