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讲义(考教师证必背)

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讲义(考教师证必背)

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讲义(考教师证必背)
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讲义(考教师证必背)

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讲义(考教师证必背) 《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学的概念: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学校教育制度(不是指规章制度) 指一个国家社会的条件下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各类学校之间的相互关系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的过程:

1. 前制度化教育 2制度化教育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2. 非制度化教育思潮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三)教育发展的过程有史可考的学校教育始于商代

1. 古代教育

《孟子》里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汉武帝以后,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

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当代教育)(重点)

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历史上的教育性思想

孔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第一篇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西方古代的教学思想

苏格拉底提出“三婆术”的教学方法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出版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现代教育派代表

(三)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受到社会其他因素的制约(外在规律)教育与人(内在规律)

第一节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一)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 政

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4教育相当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

量 3教育可以促进明主

1

第二节教育与生产力

(一)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 生

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2人力资本论

第二节教育与科学技术

(三) 信息技术与教育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2 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第三节教育与文化

(四) 学生文化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2同伴群体的影响 3师生的交互作用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5社区的影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地方面变化的过程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性 2.外铄论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教育如何适应于适应这些规律)(重点)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的教学)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进行教育)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抓关键期)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第二节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遗传素质的概念: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特点,也叫遗传

2.遗传的意义:(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三)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重要作用)

1.环境的概念: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若按环境的性质来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 环境对个人发展的影响: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有积

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 (五)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重中之重)

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第三节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教育对人的潜力的发掘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

第四章教育的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一) 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义

1. 教育目的的概念: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

么样人才的总要求

教育目的的意义: 1教育目的的导向性 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 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第二节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一) 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二) 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2

(三) 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

1. 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

2. 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

3. 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4. 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5. 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指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

6.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内涵:(重点)

1. 素质教育是全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 素质教育史全面发展的教育

1德育: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2智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3体育: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5美育 5劳动技术教育

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第五章学生与教师(重点)

第一节学生

(一) 学生的本质属性:

1. 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塑造新;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造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二) 学生的社会地位

学生社会地位的保证:

(1) 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2) 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学生的义务: 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第二节教师(重点)

(一) 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1. 教师职业的性质 2,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3,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

会化的职业

教师职业的特点:(重点) 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角色 3 示范者角色 4管理者角色 5朋友角色 6研究者角色

(二) 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教师职业的职业素养有哪些)(重中之重)

1.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

络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2.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三) 教师的人格特征:1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如热情慷慨、善于交际、乐于助人、有责任心、仁慈友善、合群合

作、公平客观、耐心周到、有幽默感等 2教师不良的个性品质:如冷漠孤僻、木讷呆滞、悲观丧气、主观偏

心、过分挑剔、嘲讽学生、无耐心、对学生有敌意,训斥学生等

第三节学生和教师的关系(重点)

3

(一) 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2学生主体

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3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 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三) 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六章课程

第一节课程概述

(一) 课程的一般概念:

“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习

1. 是某一类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2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

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 3课程兼有计划、途径、标准的含义。不仅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

且规定了各门学科设置的程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二) 课程的分类:1.根据课程需要完成任务的多少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2.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

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3.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占70%)地方课程(占20%)学校课

程(10%)

(三)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第二节课程目标

(一) 课程目标的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1.教育目的(总要求) 教育方针(总方向) 教育目标(不同层次的学校具体的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不同类型的学校具体的培养标准)

2.培养目标:它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它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己学校的性质及义务,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定要求

3.课程目标: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4.它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知道、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

(二)课程目标的依据:1.对学生的研究2.对社会的研究3.对学科的研究

第三节课程设计

(二) 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一)教学计划

1. 教学计划地概念:它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指导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 教学计划的构成(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主要由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

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几部分所构成

(三) 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1)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它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是课程计划中

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学科课程标准时课程计划地分学科展开,

它体现了国家对每门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

量的重要标准,它有利于保证教学的计划性和质量

(2)教学大纲的构成:一是说明部分,二是本文部分。它系统地安排一门学科全部教材的主要课题、要目或章,节,规定每个课题教学的要点和时数,并编有练习、实习、实验、参观等实际作业的要求以及其他教学活动的时数 3.教科书设计第四节课程实施

(三) 课程实施的结构:1安排课程表 2 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5规划教

学单元和课 6组织教学活动 7 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第七章教学(上)(重中之重)

第一节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4

(一) 教学的概念教学,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教学的内容: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三)教学的一般任务(重点) 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教书育人”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力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第二节教学过程(重点)

(一) 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与教学一个概念):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

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

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1. 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与性有领导的认识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2)学生学习间接

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互相转化的内在机制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1)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3)建立合作、有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三)教学过程的结构 1.引起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第三节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重点)

(一)教学原则概述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

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2. 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1)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对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起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启发性原则(重点):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3)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失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教学 2.采取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成分的发展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第八章教学(下)

第一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一) 备课:教师课前的准备,是教师对教学的策划工作。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备课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境界:懂透化 3. 制定教学进度进度:1期教学进度计划 2课题计划(单元计划)3 课时计划

5

一个完整的课时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项目:班级、学科名称、封皮、授课

时间、题目、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备注、教学的重点、难点、作业与思考题、板书设计

(二) 上课;1.课的类型 2.课的结构 3.组织教学 4.检查复习 5.讲授新教材 6.巩固新教材 7.

布置课外作业

上好课的具体要求: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 5.气氛

热烈 (三)作业检查与批改(四)课外辅导

(五)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第二节教学组织形式

个别教学制

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

知识的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1632年,夸美纽斯在总结前人和自己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出版了《大教学论》。该书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出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级体的教学作用。

班级授课制的缺点: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分组教学制

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第九章德育

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一) 德育的概念: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

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四) 德育的内容

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教育 2.思想教育 3.道德教育 4.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节德育过程(重点)

(一) 德育过程的概念。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修养的统一

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

范个体的统一过程

(二) 德育过程的规律(重点)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意,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行,即道德行为。认识是基础情感是动力意志是保证行为是体现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第三节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一) 德育原则(重点) 德育原则概念: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

作的基本要求

3. 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二) 德育的途径我国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

班主任工作等等

(三) 德育的方法 1.说方法 2.榜样法 3.锻炼法 4.陶冶法 5.奖惩法

《教育心理学》

6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对象

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即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研究内容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五种要素和三种活动过程:即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五要素。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三种活动过程。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例子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发展概况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 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概念

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以思维、言语为例)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均衡性

4.差异性

个体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

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

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上)。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征

少年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心理发展特点:(重点)

1.半成熟、半幼稚

2.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的矛盾

3.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经验型),反省思维出现;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有所发展,但仍带有片面性和主观

性。

4.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

5.成人感出现

6.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

青年初期:是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特点:1.智力接近成熟,抽象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辩证思维出现。

2.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有了深刻发展;

3.理智的自我意识形成。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

学习准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关键期:儿童在早期发展中的敏感期。

7

第二节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变化划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0-2岁):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的分化。

前运算阶段(2-7岁):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形象思维为主导,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

不具有可逆性。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思维(但需具体事物的支持);获得体积、面积、长

度守恒。

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能够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理解符号的

意义、隐喻和直喻,思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水平。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灵活性。

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

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第三节中学生人格的发展? 一、人格的发展

? (一)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

?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 ——培养信任感。例子…… ?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培养自主性。

?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培养主动性。

?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培养勤奋感

?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培养自我同一性。

? 其它三阶段: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

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 (二)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 家庭教养方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 自我意识概念与成分

概念: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三个成分:一是自我认识,二是自我体验,三是自我认识

? 自我意识的发展:生理我(3岁左右基本成熟)——社会我(少年期基本成熟)——心理我(青春期开始发展与

形成)

?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次飞跃。

第四节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认知方式的差异

? 认知方式有成认知风格…….

? 1.场独立与场依存

? 2.冲动型与沉思型

? 3.发散型与聚合型

? 注意:认知方式没有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习方式。

? 二、智力差异

? IQ=MA/CA×100 (MA智力年龄 CA实际年龄)

? (称为比率智商,测到的是个体的绝对智商)

? 韦克斯勒韦氏公式(离差智商)测到的智商表明是个体在团体中的位置) ? (三)性格的差异与教育

? 性格的概念;具有社会意义,是人格的核心;

? 性格的特征:态度特征、理智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8

? 一、广义学习与狭义学习的概念及特征

? 广义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其特征:

? 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 2.这种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 3.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 狭义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与动物学习的区别:

? 1.除学习个体经验外,还要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

? 2.通过语言中介而进行的;

? 3.是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 学生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

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实现自己的过程。

? 学习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

的培养。

? 三、我国的学习分类

? 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三类。

? 一、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 其基本规律:

? 效果律—学习者在对刺激情景做出特定反应后获得满意的结果时,其联结(S-R)就会增强,得到烦恼结果时,

其联结就会减弱。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好-教师表扬

? 练习律—S-R,如果练习运用,联结力量逐渐增大;如果不运用,则联结力量逐渐减少。? 准备律—有准备,实现时感到满意,否则,感到烦恼。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型条件反射

? 条件反射的形成—中性刺激与直接刺激结合(强化)成为信号,信号出现-行为反应。? 消退……

? 泛化与分化……

? 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 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