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物学中2的N次方的含义

生物学中2的N次方的含义

生物学中2的N次方的含义
生物学中2的N次方的含义

生物知识点

生物学中2的N次方的含义:

①、具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种类

数.

②、具有n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生物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种类数.

③、具有n对相对性状的生物产生的子代中表现型的种类数;

④、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后的DNA分子的数目;

⑤、一个细胞有丝分裂n次后产生的子细胞数目。

光合作用的能量变化: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ATP、NADPH)→稳定的化学能(有机物)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计算:

在光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同时进行,在黑暗中,只有呼吸作用,没有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实际产氧量=实测的氧气释放量+呼吸作用耗氧

光合作用实际二氧化碳消耗量=实测的二氧化碳消耗量+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

光合作用葡萄糖净生产量=光化作用实际葡萄生产量-呼吸作用葡萄糖消耗量。综上所述,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遗传病判断的一般方法:

肯定判断

1、无中生有为隐性,如是女儿定为常——常隐;

2、有中生无为显性,如是女儿定为常——常

显;

[复习]自然数N次方的尾数周期变化情况.docx

【解析】D 。这道题的每个指数都很大,而求的是最终值的个位数,因此只要根据口然数N 次方的尾数周期变化情况就可以判断。例如,2讪是以“4”为周期变化的,于是用2007除以 4,可 得余3,因此220()7 =23=8,个位数是8。以此类推将后面儿个数的个位数算出來相加即 可:原式 等价于23+33+4,+5+6+73+83+9,所以最终值的尾数是4。 顺逆水问题常用的公式有: (1) 顺水速度(V 顺)=船速(V 船)+水速(V 水) (2) 逆水速度(V 逆)=船速(V 船)一水速(V 水) 由(1)和(2)公式推导可以得出: (3) 船速(V 船)=[顺水速度(V 顺)+逆水速度(V 逆)"2 (4) 水速(V 水)=[顺水速度(V 顺)一逆水速度(V 逆)"2 (3)、(4)两个公式是顺逆水问题中最核心最常用的两个公式,同学应该将 该公式熟记于心。记忆的时候可以这么理解:船速一般耍大于水速(不然船就无 法在逆水中前行),所以船速是'顺逆相加除以二”、水速是“顺逆相减除以二”。 ?一个公式:工作效率x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一个技巧:设工作时间的最小公倍数为工作总量,再求工作效率 只耍牢牢掌握以上两个点,工程问题都可以很快解出。我们可以通过几个例 题来理解这一个公式和一个技巧。 口然数N 次方的尾数周期变化情况: 2n 是以“4”为周期进行变化的, 311是以“4”为周期进行变化的, 711是以“4”为周期进行变化的, 8"是以“4”为周期进行变化的, 4”是以“2”为周期进行变化的, y 是以“2”为周期进行变化的, 5\ 6"尾数不变。 【例 3] 22W7+32W7+42W7+52W7+620074-72W7+82007+92007 的值的个位数为是多 少? A. 1 B. 2 C. 3 D. 4 分别为2, 4, 分别为3, 9, 分别为7, 9, 分别为8, 4, 分别为4, 6. 分别为9, 1. 8, 7, 3, 2, 6 1 1 6

求一个数的n次方根

数值计算 探讨求解的几种方法

摘要 很多科学计算问题都遇到非线性方程的求解问题。设非线性方程为 ()0 m f x x n =-=方程的解*x 称为方程的根或函数()f x 的零点。对于非线性方程的求解一般没有特殊公式,因此研究其数值解法是很有必要的,在此以求一个数的n 次方根为例探讨几种求近似根的常用方法,即二分法、牛顿迭代法、简化牛顿迭代法法以及割线法。 一、算法设计 计算机配置内存:2G 处理器主频:2.53GHz MATLAB 版本:R2011b 1.1二分法 设()f x 在区间[,]a b 上连续,()()0f a f b ?<,则[,]a b 内有方程的根。取[,]a b 的中点01 ()2 x a b = +,将区间一分为二。若0()0f x =,则0x 就是方程的根,否则判别根*x 在0x 的左侧还是右侧。 若0()()0f a f x ?<,则*0(,)x a x ∈,令110,a a b x ==;若0()()0f a f x ?>,则*0(,)x x b ∈,令101,a x b b ==。 不论出现那种情况,11(,)a b 均为新的有根区间,它的长度只有原有根区间长度的一半,达到了压缩有根区间的目的。 对压缩了的有根区间,又可施行同样的步骤,再次压缩有根区间。如此反复进行下去,即可得一系列有根区间套 11[,][,][,]n n a b a b a b ???? 由于每一区间都是前一区间的一半,因此区间[,]n n a b 的长度为 1 ()2n n n b a b a -= -若每次二分时所取区间中点都不是根,则上述过程将无限的进行下去。当n →∞

高等数学部分易混淆概念及例题

高等数学部分易混淆概念 第一章:函数与极限 一、数列极限大小的判断 例1:判断命题是否正确. 若()n n x y n N <>,且序列,n n x y 的极限存在,lim ,lim ,n n n n x A y B A B →∞ →∞ ==<则 解答:不正确.在题设下只能保证A B ≤,不能保证A B <.例如:11 ,1 n n x y n n == +,,n n x y n ,那么函数()f x 在X 上无界. 无穷大:设函数 ()f x 在0x 的某一去心邻域内有定义(或x 大于某一正数时有定义).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M (不论它多么大), 总存在正数δ(或正数X ),只要x 适合不等式00x x δ< -<(或x X >) ,对应的函数值()f x 总满足不等式 ()f x M > 则称函数 ()f x 为当0x x →(或x →∞)时的无穷大. 例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② ① 如果 ()f x 在0x 某邻域内无界,则0 lim ()x x f x →=∞

笔算开n次方的方法

笔算开n次方 笔算开n次方的方法: 1、把被开方的整数部分从个位起向左每隔n位为一段,把开方的小数部分从小数点第一位起向右每隔n位为一段,用撇号分开; 2、根据左边第一段里的数,求得开n次算术根的最高位上的数,假设这个数为a; 3、从第一段的数减去求得的最高位上数的n次方,在它们的差的右边写上第二段数作为第一个余数; 4、把n(10a)^(n-1)去除第一个余数,所得的整数部分试商(如果这个最大整数大于或等于10,就用9做试商); 5、设试商为b。如果(10a+b)^n-(10a)^n小于或等于余数,这个试商就是n次算术根的第二位;如果(10a+b)^n-(10a)^n大于余数,就把试商逐次减1再试,直到(10a+b)^n-(10a)^n小于或等于余数为止。 6、用同样的方法,继续求n次算术跟的其它各位上的数(如果已经算了k位数数字,则a要取为全部k位数字)。 例如计算987654321987654321的五次算术根,就算到小数点后四位。 3 9 7 1. 1 9 2 9 5√987'65432'19876'54321.00000'00000'00000'00000 24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4 65432......................................74465432/(5×30^4)整数部分是18,用9作试商 659 24199......................................39^5-30^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5 41233 19876................................854123319876/(5×390^4)的整数部分是7,用7作试商 83 92970 61757................................397^5-390^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4826 2 58119 54321..........................1482625811954321/(5×3970^4)的整数部分是1,用1作试商 1 24265 57094 08851..........................3971^5-3970^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997 01025 45470 00000....................23997010254547000000/(5×39710^4)的整数部分是1,用1作试商 12433 44352 06091 99551....................39711^5-39710^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563 56673 39378 00449 00000..............1156356673393780044900000/(5×397110^4)的整数部分是9,用9作试商 11191 17001 57043 20516 21599..............397119^5-397110^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2 39671 82334 79932 78401 00000........3723967182334799327840100000/(5×3971190^4)的整数部分是2,用2

1到10的n次方表格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1到10的n次方表格 篇一:课题_按淘师湾作业答案表格数据的数值计算 10-1搜索结果列表 信息的获取-1bcbbb 信息的获取-2ddcab 信息的获取-3dbabc 信息的获取-4cbbc实体店购买与网购,实店买可翻阅价格高,网购不能翻阅价格便宜。信息的获取-5ad,dab,登(1到10的n次方表格)陆百度网,搜索南京,景点,路线,住宿等信息。 信息与信息技术-1cacdb 信息与信息技术-2ddcdb 信息与信息技术-3bdcac 信息与信息技术-4cddbb 网络信息检索4-1adbdb 网络信息检索4-2baccb 网络信息检索4-3bbbad 网络信息检索4-41.半人马座比邻星

2.茉莉花 3.màodié八九十岁的意思。 4.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 网络信息检索4-51.搜索引擎最早是yayoo,后来发展壮大,搜索引擎的工作方式和在图书馆里面进行图书查找的工作差不多 2.如果可以直接下载,那么右键菜单选择目标另存为,如果不行那么可以选中链接之后采用下载软件下载。 3.例如:优化查找的速度、扩大资料的范围等。 信息的评价5-1abaaaa 信息的评价5-2acdcab 信息的评价5-3baccd 信息的评价5-4abacd(ac多选) 信息的评价5-5cdbc(acd多选) 信息的编程加工6-1daddc 信息的编程加工6-2adcca 信息的编程加工6-3cbccc 信息的编程加工6-4cdb 信息的编程加工6-5c,s=a*a,Fbaced 信息的智能化加工7-1caccb 信息的智能化加工7-2cbcdc 信息的智能化加工7-3adcbc

高数易混淆概念

概念区别: 1.无界与无穷大 无界是对任一M(无论多大),总存在x,使得f(x)>M,这里x任意,存在即可,不强调存在方式。 无穷大是对任一M(无论多大),总存在x0,当x>x0时,f(x)>M(注,这里的无穷大时x趋近正无穷时,其他同理),这里的存在有限制。 从定义,再结合图像,无穷算是无界的一种。但是无界不一定无穷 无界是一个区间而无穷是针对一个趋势,举个例子1/x,在(0,+∞)是无界而同是这个函数x趋近0是无穷而趋近无穷则是0 第二个例子xsinx,x趋近无穷满足无界的定义,是无界,但不是无穷,因为无论怎样取x0,x>x0总有函数等于0,也就是不存在这样的函数。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无界的区间你如果有意识的话可以挑选一些数,有一定顺序组成一个新的函数的话完全可以成为无穷了。正如例子中你选π/2,5π/2,9π/2……是不是无穷? 这也涉及到一元函数的极限概念,考虑一下二元函数极限是x,y无论哪条路径都可以趋近某个值,其实一元函数也有个路径,不过这个路径指的是在x轴无论0,2,4,6……还是1,3,5……等等都是趋近同一值,这是想通之处了。而对于某一类的无界它也不过是挑取某个路径达到无穷。不能满足所有路径都是。 2.无穷小和零 无穷小是趋势,一定条件下的趋势,同是一个函数在不同条件下地位不同比如x趋近0时时无穷小x趋近1就是,0是无论那种情况都是趋近0,所以0是无穷小。但是无穷小和0不是等价的,这点把握到这里就可以了。 3.常见的几种点 驻点:导数为0的点,不仅有定义,而且导数必须存在且为0 极值点:相对点,相对于附近某一小临域,它是最大〔小〕的值,这里强调这个临域存在,临域不是区间;这样的点有一些性质,若可导则导数必为0,但导数为0不全是极值点(x^3) 但是这不是判断极值点的唯一条件,还要根据定义,这就属于不可导的点了(|x|的0点),所以极值点穿插很多,多重考虑,别忘了必须有定义。 拐点:性质有点类似极值点只是要求不同,它是某一临域左右凸凹性改变,同理既要考虑二阶导数是0还有二阶导不存在的穿插,还要注意最基本,有定义 4.可积,原函数,变限积分 可积指定积分存在〔注意是定积分不包括反常积分广义积分〕,按几何意义,曲线与x轴面积〔这里也可以说是负面积〕存在。 原函数是函数,不是一个值,判定是否存在原函数,对它求导后导函数是该函数。 变限积分定积分下限为常数,上限是自变量,集合两者,把x确定为一个值它就是定积分,某种意义上它可以算是某个原函数,但是这是一般情况,总体来说它还是一个函数。 可积不一定有原函数〔一个值存在怎么断定一个趋近有函数呢,〕,有第一类间断点是没有原函数但是可以有定积分,可积。有原函数不一定可积〔1/x〕,它们之间关系颇为复杂,求一个定积分我们有能力的就是利用奇偶性或者间接利用原函数〔牛顿,来布尼次公式〕,一马归一马,注意区别。 而可积和变限积分联系挺大的,一般区间可积的话变限积分不仅存在而且连续,不深入讨论。 原函数和变限积分是最易混淆的,两者都是函数,求的过程容易觉得变限积分算是原函数的其中一个,一般函数可以这么以为,不过深入讨论,决不这么简单,对于存在原函数的上述结论正确,可是最大的区别就是有第一类间断点没有原函数,但是变限积分存在且连续,图形上理解就是有间断点,不影响面积存在性而且不影响连续性,这点可以证明。 5.一元与二元函数的可微,可导和连续 一元函数和二元函数在连续,可微,可导虽然从书上看性质不太一样但这决不违背定理,两个之间有莫大的关系。 一元函数和二元函数的连续都要求极限存在且等于函数值,不同就是因为不同元函数因为空间的分布不同决定了极限的趋近方式不同,因为一元只有x是一条轴,一根线,那么教材上强调的更多是左右趋近,其实另一角度看,正如概念区别1来说其实方式也有很多,因为别看只是一条轴它却有无穷多个点,极限是要求连续取的,可是为了区别,我们有时候会跳跃取。正如数列极限中2n,2n+1,只有同时取尽才保证极限存在,而二元函数分布于一个平面这就决定了方向的无穷性了,随意一个一元函数都可以决定一个方向y=x,y=x^2等等,作为一条曲线可以作为一条方向只要它过所确定的点即可,一元函数其实就是沿着(x,0)对二元函数的极限,这也就说明二元函数连续,那么在该点确定的一元函数也连续。举个例子f(x,y)在0,0连续,那么f(x,0)肯定在x=0连续,一般到特殊,但是反之却不可以,这也从一定程度说明证明二元函数不连续,可以选取不同y,x关系,极限不同则不连续。 可导,一元函数中有可导必连续,这是因为导数的定义

高中生物学中易混淆的概念

高中生物学中易混淆的概念 一、应激性、反射、适应性、遗传性 应激性:植物向性运动、感性运动,动物趋性、反射(一…就…最普遍) 反射:神经系统(必须具备完整的反射弧) 适应性: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遗传性:决定、控制时选 各项生命活动的基础:新陈代谢 物质基础: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 结构基础:细胞 二、纤维素、维生素、生物素 纤维素:由许多葡萄糖分子结合而成的多糖。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维生素:生物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微量小分子有机物。大致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种,人和动物缺乏维生素时,会发生特异性病变----维生素缺乏症。 生物素:维生素的一种,肝、肾、酵母和牛奶中含量较多。是微生物的生长因子。 三、大量元素、微量元素、主要元素、基本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 大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C、H、O、N、P、S、K、Ca、Mg其中N、P、S、K、Ca、Mg是植物必需矿质元素中的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指生物体需要量少(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但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如Fe、Mn、Zn、B、Mo、Cu,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还包括Cl、Ni。 主要元素:指大量元素中的前6种元素,即C、H、O、N、P、S,大约占原生质总量的97%。 基本元素:C、H、O、N都是基本元素。 矿质元素:指除了C、H、O以外,植物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必需元素: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元素。它必需具备下列条件:第一,由于该元素的缺乏,植物生长发育发生障碍,不能完成生活史(完整的一生);第二,除去该元素则表现专一的缺乏症,而且这种缺乏症是可以预防和恢复的;第三,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应表现直接的效果,绝不是因土壤或培养基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变而产生的间接效果。 四、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还原性糖: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α-碳原子上连有烃基和酮基)的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共热时产生砖红色Cu2O沉淀。 非还原性糖:分子内没有游离的具有还原性的基团,因此叫做非还原性糖。如蔗糖等。 五、斐林试剂、班氏试剂、尿糖试纸 斐林试剂和班氏试剂的原理均是利用了铜离子的氧化性把醛基氧化,产生氧化亚铜砖红色沉淀。但成分略有不同。

两数N次方差的一般计算公式

两数N次方差的一般计算公式 在数学的学习中,有时候会碰到求两数的平方差的题目,在六年级的奥数学习中,通过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发现了相邻两数二次方和三次方的计算规律,后来我把它推演到不相邻两个数的N次方,发现同样有效。就如同二次方差用于计算面积差,三次方的差用于计算体积差一样,也许N次方的差在将来用于计算N维度的差。 推导过程: 一、由二次方看 首先,我们知道两个数的二次方的计算方法 已知一个数A的平方,求这个数相邻数的平方。 解答:如图,一个数A的平方如图中有色部分,即A^2;这个数的相邻数的平方可以看图中的白色方框包含的部分和绿色边框包含的部分,他们分别是: 5^2-4^2=5^(2-1)+4^(2-1)=5+4=9 几何上可以理解为:图中白色框的一边5与另一边4相加 4^2-3^2=4^(2-1)+3^(2-1)=4+3=7 几何上可以理解为:图中绿色框的一边3与另一边4的相加 所以对于相邻两数的二次方的差计算的一般公式如下: (A+1)^2-A^2=(A+1)^(2-1)*A^(2-2)+(A+1)^(2-2)*A^(2-1) 对于最外边白色框与里边绿色框的平方差,可通过图形看到 (A+1)^2-(A-1)^2=(A+1)^(2-1)* (A-1)^(2-2)*2+(A+1)^(2-2)*(A-1)^(2-1)*2 =[(A+1)^(2-1)* (A-1)^(2-2)+(A+1)^(2-2)*(A-1)^(2-1)]*2 几何上理解为:

长方向的A+1与[(A+1)-(A-1)]=2的面积、宽方向上A-1与[(A+1)-(A-1)]=2的面积,两块面积的和。 同理,推广到两个不相邻数P与Q的平方差,可表示为: P^2-Q^2=[P^(2-1)*Q^(2-2)+P^(2-2)*Q^(2-1)]*(P-Q) 二、再看三次方的情况 我们看相邻两个数的三次方的差的计算方法: 已知一个数A的三次方,求这个数相邻数的三次方。 设A的相邻数为A+1和A-1,则他们的三次方可以用一个三维立体图形形象地表示,如右图: (A+1)^3-A^3=(A+1)^(3-1)*A^(3-3)+(A+1)^(3-2)*A^(3-2)+(A+1)^(3-3)*A^(3-1) A^3-(A-1)^3=A^(3-1)*(A-1)^(3-3)+A^(3-2)*(A-1)^(3-2)+A^(3-3)*(A-1)^(3-1) 几何上的理解是: 长方向的A与高方向上的A厚度为1的体积、宽方向上的(A-1)与高方向上的A厚度为1的体积、长方向上的(A-1)与宽方向上的(A-1)厚度为1的体积,这三块体积之和。 对于不相邻两个数P、Q的三次方的差,可以看作是厚度为(P-Q)的形成体积的体积差,一般公式为: P^3-Q^3=[P^(3-1)*Q^(3-3)+P^(3-2)*Q^(3-2)+P^(3-3)*Q^(3-1)]*(P-Q) 三、推广到四次方 同样,可以知道相邻两个数的四次方之差公式:

小学数学16条易混淆概念解析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已为越来越多的一线数学教师所接受。对处于微观知识层面的一些现实性“诘问”,诸如“最小的一位数是0还是1”、“为什么0也是自然数”、“最大的分数单位是多少”、“计算出勤率可不可以不乘100%”……等等,看似“细节”的问题,却是彰显数学教学“科学性”“严谨性”不可或缺的一环,处理不好可能直接影响到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特转录了困扰小学数学教师的16条“知识性诘问”,供同仁参考。 1、最小的一位数是0还是1 这个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存在争论。先来看看《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教师教学用书》第98页“关于几位数”的叙述:“通常在自然数里,含有几个数位的数,叫做几位数。例如“2”是含有一个数位的数,叫做一位数;“30”是含有两个数位的数,叫做两位数;“405”是含有三个数位的数,叫做三位数……但是要注意:一般不说0是几位数。再来听听专家的说明:在自然数的理论中,对“几位数”是这样定义的,“只用一个有效数字表示的数,叫做一位数;只用两个数字(其中左边第一个数字为有效数字)表示的数,叫做两位数……所以,在一个数中,数字的个数是几(其中最左边第一个数字为有效数字),这个数就叫几位数。于此,所谓最大的几位数,最小的几位数,通常是在非零自然数的范围研究。所以一位数共有九个, 即:1、2、3、4、5、6、7、8、9。0不是最小的一位数。 2、为什么0也是自然数 课标教材对“0也是自然数”的规定,颠覆了人们对自然数的传统认识。于此,中央教科所教材编写组主编陈昌铸如是说:国际上对自然数的定义一直都有不同的说法,以法国为代表的多数国家都认为自然数从0开始,我国教材以前一直都是遵循前苏联的说法,认为0不是自然数。2000年教育部主持召开教材改编会议时,已明确提出将0归为自然数。这次改版也是与国际惯例接轨。从教学实践层面来说,将“0”规定为“自然数”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0”作为自然数的“好处”。众所周知,数学中的集合被分为有限集合和无限集合两类。有限集合是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像某班学生的集合。无限集合是含有的元素个数是非有限的集合,如分数的集合。因为自然数具有“基数”的性质,因此用自然数来描述有限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是很自然的。但在有限集合中,有一个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集合,叫空集{},元素个数为0。如果不把0作为自然数,那么空集的元素的个数就无法用自然数来表示了。如果把“0”作为一个自然数,那么自然数就可以完成刻画“有限集合元素个数”的任务了。于此,从“自然数的基数性”这个角度,我们看到了把“0”作为自然数的好处。 把“0”作为自然数,不会影响自然数的“运算功能”。“0”加入传统的自然数集合,所有的“运算规则”依旧保持,如新自然数集合{0,1,2,…,n,…}中的任何两个自然数都可以进行加法和乘法运算,而运算结果仍然是自然数。同时,加法、乘法运算的结合律和交换律,以及乘法的分配律也不会受到影响。所以,“0”加盟到自然数集合实属理所当然,而不仅仅是人为的“规定”。它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数和它的功能,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教学时不仅要知道和记住数学的“定义”和“规定”,还

高中生物容易混淆的概念

高中生物容易混淆的概念 生物学科的概念有容量大、易混淆的特点,复习时可以将相近或相反的概念一组组甚至一串串地进行识记、辨别、区分和比较,这样不但容易记住,更重要的是记得准。鉴于篇幅原因,本篇只把概念一组组列出,同学们在复习时如果带着这些概念去看书和梳理知识,就可以大大提高复习的效率。下面列出的这些概念有大有小,如果你都能辨别和区分清楚的话,高考生物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就已经掌握大半了。 1、生长、生殖、发育 2、应激性、适应性 3、脱氧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酸、核糖核苷酸 4、细胞质、细胞液 5、染色质、染色体 6、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 7、赤道板、细胞板 8、纺锤丝、纺锤体、星射线 9、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10、分裂、分化 11、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12、大量元素、微量元素、主要元素、基本元素、矿质元 素 13、转氨基作用、脱氨基作用 14、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 15、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16、自养型、异养型 17、需氧型、厌氧型 18、同化作用、异化作用 19、神经中枢、中枢神 经 20、体液调节、激素调节、神经调节 21、反射(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22、感受器、效应器 23、突触、突触小体、突触小泡 24、先天性行为(趋性、非条件反射、本能) 25、后天性行为(印随、模仿、条件反射、推理、判断) 26、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27、囊胚、胚囊 28、胚膜、羊膜 29、极体、极核 30、胚胎发育、胚后发育 31、复制、转录、逆转录、翻译 32、遗传信息、遗传密码 33、基因分离规律、基因自由组合规律 34、基因型、表现型 35、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36、纯合子、杂合子 37、杂交、测交、自交 38、常染色体、性染色体 39、XY型性别决定、ZW型性别决定 40、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41、基因突变、人工诱变 42、突变、基因突变 43、地理隔离、生殖隔离 44、物种、种群 45、种群、群落 46、生态系统、生物圈 47、生态因素(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 48、寄生、共生、捕食、竞争 49、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50、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 5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圈的稳态 52、生长素、生长激素 53、水平衡、盐平衡、糖平衡 54、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55、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56、抗原、抗 体 57、淋巴因子、抗体 58、特异性免疫的三个阶段: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 59、免疫失调(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 60、C3植物、C4植物 61、光合作用效率、光能利用率 62、自生固氮微生物、共生固氮微生物 63、固氮细菌、硝化细

矩阵n次方地几种求法地归纳

矩阵n 次方的几种求法 1.利用定义法 () () ,,ij kj s n n m A a B b ??==则() ,ij s m C c ?=其1122...ij i j i j in nj c a b a b a b =+++ 1 n ik kj k a b ==∑称为A 与B 的乘积,记为C=AB ,则由定义可以看出矩阵A 与 B 的乘积 C 的第i 行第j 列的元素等于第一个矩阵A 的第i 行与第二个矩阵B 的第j 列的对应元素乘积之和,且由定义知:第一个矩阵的列数与第二个矩阵的行数要相[]1 同。 例1:已知矩阵34 125310210134A ??? ?=- ? ???,44 5 130621034510200B ??? ? ? = ? ? ??,求AB 解:设C AB ==() 34 ij c ?,其中1,2,3i =;1,2,3,4j = 由矩阵乘积的定义知: 111526533032c =?+?+?+?=121122543231c =?+?+?+?= 131321553030 c =?+?+?+?=14102051305 c =?+?+?+?= 21150623101c =-?+?+?+?= 22110224129c =-?+?+?+?= 23130125107c =-?+?+?+?= 24100021102c =-?+?+?+?= 310516334015c =?+?+?+?= 320112344222c =?+?+?+?= 330311354016c =?+?+?+?= 34001031403c =?+?+?+?= 将这些值代入矩阵C 中得:

C AB ==34 323130519721522163??? ? ? ??? 则矩阵A 的n 次方也可利用定义的方法来求解。 2.利用矩阵的分块来求解 这类方法主要是把一个大矩阵看成是由一些小矩阵组成,就如矩阵 由数组成的一样在运算中将这些小矩阵当做数一样来处理,再由矩阵乘法的定义来求解这些小矩阵的乘积所构成的矩阵。即设 () () ,,ij kj s n n m A a B b ??==把A ,B 分解成一些小矩阵: 1111 l t tl A A A A A ?? ?= ? ???,11 11 r l lr B B B B B ?? ? = ? ??? ,其中ij A 是i j s n ?小矩阵且1,2...i t =,1,2...j l =,且12...t s s s s +++= ,12...l n n n n +++=;ij B 是j k n m ?小矩阵且1,2...j l =,1,2...k r =;且12...l n n n n +++=, 12...r m m m m +++=;令C AB ==11 11r t tr C C C C ?? ? ? ??? ,其中ij C 是i j s m ?小矩阵且1,2...i t =,1,2,...,j r =,且12...t s s s s +++=,12...r m m m m +++=;其中1122...ij i j i j il lj C A B A B A B =+++。这里我们应注意:矩阵A 列的分法必须与矩阵B 行的分法一[]1 致。

最美的十个公式和十个数形结合

英国科学期刊《物理世界》曾让读者投票评选了“最伟大的公式”,最终榜上有名的十个公式既有无人不知的1+1=2,又有著名的E=mc^2;既有简单的圆周公式,又有复杂的欧拉公式…… No.10 圆的周长公式(The Length of the Circumference of a Circle) 目前,人类已经能得到圆周率的2061亿位精度。还是挺无聊的。现代科技领域使用的圆周率值,有十几位就已经足够了。如果用35位精度的圆周率值,来计算一个能把太阳系包起来的一个圆的周长,误差还不到质子直径的百万分之一。现在的人计算圆周率,多数是为了验证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还有就是为了兴趣。 No.9 傅立叶变换(The Fourier Transform) 这个挺专业的,一般人完全不明白。不多作解释。简要地说,没有这个式子就没有今天的电子计算机,所以,你能在这里上网除了感谢党和政府外还要感谢这个完全看不懂的式子。傅立叶虽然姓傅,但他是法国人。 No.8 德布罗意方程组(The de Broglie Relations) 这个东西也挺牛B的,高中物理学到光学的活很多概念跟它是远亲。简要地说,德布罗意这人觉得电子不仅是一个粒子,也是一种波,它还有“波长”。于是搞啊搞,就有了这个物质波方程(属于量子物理的范畴),它表达了波长、能量…等之间的关系。同时他也获得了192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No.7 哥德巴赫猜想(Goldbach Conjecture) 1+1=2 这个公式不需要名称,不需要翻译,更不需要解释。

No.6 薛定谔方程(The Schr?dinger Equation) 也是一般人完全不明白的。因此我摘录官方的评价:“薛定谔方程是世界原子物理学文献中应用最广泛、影响最大的公式”。由于对量子力学的杰出贡献,薛定谔获得1933年诺贝尔物理奖。另外,薛定谔虽然姓薛,但他是奥地利人。 No.5 质能方程(Mass–energy Equivalence) 好像从来没有一个科学界的公式有如此广泛的意义。在物理学的“奇迹年”1905年,由一个叫做爱因斯坦的年轻人提出。同年他还发表了《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俗称狭义相对论。这个公式告诉我们:能量和质量是可以互换的。副产品:原子弹。 No.4 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Pythagorean Theorem) No.3 牛顿第二定律(Newton's Second Law of Motion)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有其没有之一的科学家在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巨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当中的被认为是经典物理学中最伟大的核心定律。动力学的所有基本方程都可由它通过微积分推导出来。对于学过高中物理的人,没什么好多讲了。 No.2 欧拉公式(Euler's Identity) 这个公式是上帝写的么?到了最后几名,创造者个个都是神人。欧拉是历史上最多产的数学家,也是各领域(包含数学的所有分支及力学、光学、音响学、水利、天文、化学、医药…等)最多著作的学者。数学史上称十八世纪为“欧拉时代”。 欧拉出生于瑞士,31岁丧失了右眼的视力,59岁双眼失明,但他性格乐观,有惊人的记忆力及注意力。他一生谦逊,很少用自己的名字给他发现的东西命名。不过还是命名了一个最重要的一个常数——e。

【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最易混淆的15个基础概念

小学数学最易混淆的15条基础概念 数学考试里有不少基础概念,似是而非,孩子们很容易因为混淆而没能答对题。今天小编搜集了小学数学最容易混淆的15条基础概念,家长让孩子看看都搞清楚了吗? 最小的一位数是0还是1? 这个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存在争论。先来看看《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教师教学用书》第98页“关于几位数”的叙述:“通常在自然数里,含有几个数位的数,叫做几位数。例如“2”是含有一个数位的数,叫做一位数;“30”是含有两个数位的数,叫做两位数;“405”是含有三个数位的数,叫做三位数……但是要注意:一般不说0是几位数。 再来听听专家的说明:在自然数的理论中,对“几位数”是这样定义的,“只用一个有效数字表示的数,叫做一位数;只用两个数字(其中左边第一个数字为有效数字)表示的数,叫做两位数……所以,在一个数中,数字的个数是几(其中最左边第一个数字为有效数字),这个数就叫几位数。 于此,所谓最大的几位数,最小的几位数,通常是在非零自然数的范围研究。所以一位数共有九个,即:1、2、3、4、5、6、7、8、9。 0不是最小的一位数。 为什么0也是自然数? 课标教材对“0也是自然数”的规定,颠覆了人们对自然数的传统认识。 于此,中央教科所教材编写组主编陈昌铸如是说:国际上对自然数的定义一直都有不同的说法,以法国为代表的多数国家都认为自然数从0开始,我国教材以前一直都是遵循前苏联的说法,认为0不是自然数。2000年教育部主持召开教材改编会议时,已明确提出将0归为自然数。这次改版也是与国际惯例接轨。 从教学实践层面来说,将“0”规定为“自然数”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0”作为自然数的“好处” 众所周知,数学中的集合被分为有限集合和无限集合两类。有限集合是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像某班学生的集合。无限集合是含有的元素个数是非有限的集合,如分数的集合。因为自然数具有“基数”的性质,因此用自然数来描述有限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是很自然的。 但在有限集合中,有一个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集合,叫空集{},元素个数为0。如果不把0作为自然数,那么空集的元素的个数就无法用自然数来表示了。如果把“0”作为一个自然数,那么自然数就可以完成刻画“有限集合元素个数”的任务了。于此,从“自然数的基数性”这个角度,我们看到了把“0”作为自然数的好处。 把“0”作为自然数,不会影响自然数的“运算功能” “0”加入传统的自然数集合,所有的“运算规则”依旧保持,如新自然数集合{0,1,2,…,n,…}中的任何两个自然数都可以进行加法和乘法运算,而运算结果仍然是自然数。同时,加法、乘法运算的结合律和交换律,以及乘法的分配律也不会受到影响。 所以,“0”加盟到自然数集合实属理所当然,而不仅仅是人为的“规定”。它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数和它的功能,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教学时不仅要知道和记住数学的“定义”和“规定”,还应该思考“规定”背后的数学涵义。 什么是有效数字一无效数字? 有效数字是对一个数的近似值的精确程度而提出的。同一个近似数如果在取舍时,保留的有效数字多,就比保留的有效数字少更精确。

高中生物易混淆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易混淆知识点总结 在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发现有几个生物学问题很容易被学生混淆,下面是小编给大 家带来的高中生物易混淆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易混淆知识点一 受精作用属于基因重组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 组合,其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受精作用是指不同基因型的配子结合成受精卵 的过程,此过程不存在基因重组。虽然受精卵的基因型不同,但是它是由不同基因型 配子所决定的。假如没有减数分裂过程中的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四分体的交叉 互换,就不会产生不同基因型的精子和卵子细胞,也就不会形成不同基因型的受精卵。生物的基因型就不会有更丰富的变化。所以,不同雌雄配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的过程 不属于基因重组。 高中生物易混淆知识点二 基因突变发生在DNA复制时期 我们知道,基因突变具有低频率性。其原因之一是DNA的结构具有稳定性,而DNA 具有稳定性的原因之一是DNA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当DNA解旋时,双螺旋结构 被打破,其稳定性受到影响,容易发生突变。DNA复制过程中需要解旋容易发生突变,转录时也需要解旋,同样也容易发生突变。新课程教材中这样描述道:“基因突变可以 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教参中明确指出: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 任何阶段以及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周期的任何时期。由于自然界中诱变剂的作用或DNA 复制转录修复时,偶然出现碱基配对错误所产生的突变称为自发突变。由此可见:基 因突变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 高中生物易混淆知识点三 染色体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中有一种类型叫易位,指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 体上。而四分体的交叉互换是指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由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 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局部交换,导致这些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新组合。因此,四分 体的交叉互换应属于基因重组,而不属于染色体变异。

精确计算一个数的n次方

精确计算一个数的n次方 摘要本文通过数组,采用累加的算法实现了一个数的n次方的精确计算。 关键词科学计数法;精确计算;累加;数组;n次方;数值溢出;计算机应用Accurate Calculation of a Number n Power ZENG Ho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Zigong City,Sichuan Province,Computer Center,Zigong 643000,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rray, and the algorithm are likely a number of the accurate calculation of power n. Keywords Scientific notation; Accurate calculation, accumulate, array; N power; Numerical overflow; computer application 通常我们的计算机在计算一个数的n次方时,当数值稍大一点,就会用科学计数法输出结果,引起数值不精确,比如:123140=3.86114×10292,如果结果再大些还会显示溢出,1234150。本文通过数组,采用累加的算法实现了一个数的n次方的精确计算。 累加的实际n次方的原理: 1232=123×123=123个123相加; 1233=123×123×123=(123个123相加)×123。 为了实现精确计算,我们把输入数的每一位数字分别存放到组数中,如:输入数123,则s(3)=1, s(2)=2, s(1)=3 1 源程序(以VFP为例) clear set talk off input ‘请输入一个整数:’ to m input ‘请输入次方:’ to n dimension s(1000) &&定义数组s dimension g(1000) &&定义数组g store 0 to s,g &&数组s,g清0 b=m i=1 do while .t. g(i)=b-10*int(b/10) &&将输入的数每一位放到数组g个 b=int(b/10) &&除10取整,数位向右移一位 i=i+1 if b=0 then exit endif enddo i=1 do while i9 then &&如果某位大于9,则向上进位 s(j)=s(j)-10 &&本位减10 s(j+1)=s(j+1)+1 &&高位加1

英语语言学 易混淆概念辨析

Phonological structure音系结构 Which sound units are used and how they are put together Phonological analysis 音系学分析 Take a word, replace one sound by another, and see whether a different meaning results. (minimal pairs Phonemic contrast The relation between 2 phonemes when they occur in the same environment and distinguish meaning Phonological rule 音系规则 a formal way of expressing a systematic phonologicalprocess or sound change in language. Assimilation Dissimilation 异化 A process where 2 identical or similar phonemes changes or displaces the other one Suprasegmental/Phonological features (syllable stress tone intonation Those aspects of speech that involve more than single sound segments Syllable structure 音节结构(divided into rhyme and onset Componential analysis A way in which the meaning of a word can be dissected into meaning components, called semantic features.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 语法结构 The process of internal organization of a grammatical unit ( IC analysis Syntactic construction 句法结构 (endo/exo-centric construction Syntactic function 句法功能 Show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linguistic form and other parts of the linguistic pattern in which it is used Grammatical rule By which the grammaticality of a sentence is governed Grammatical relations The structural and logical functional relations of constituents Syntactic relations positional/substitutability/co-occurrence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