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静脉采血人群的心理反应及心理护理

静脉采血人群的心理反应及心理护理

静脉采血人群的心理反应及心理护理
静脉采血人群的心理反应及心理护理

静脉采血人群的心理反应及心理护理关键词静脉采血心理反应心理护理doi:

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271

静脉采血是一项常见的基础护理操作,要达到“一针见血”,减轻患者的痛苦。护士一定要练就一手过硬的静脉穿刺本领。而静脉穿刺会对患者产生不同的心理刺激。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现将2010年4~9月门诊1000例静脉采血人员的心理刺激反应及护理报告如下。

静脉采血对患者的心理刺激因素,即心理性反应源

第一类应激源-疼痛:由于针头对患者的皮肤、血管壁的刺激,可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痛感。人体对某些刺激是否发生,取决于两个因素:①刺激的强度和数量;②人体接受刺激的功能状态。有的人痛域高,有人的痛域低。从痛觉的生理过程来看。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痛感觉和痛反应。疼痛的产生使人感到痛苦难过,部分人还会情绪激动。由于个体差异对刺激的反应也不相同,有的表现为紧张、焦虑、恐惧等,严重的出现出汗、晕针。

第二类应激源-血液: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遇见有些患者看到自己的血液源源不断地流向真空管内,突然出现恶心、面色苍白等心理反应。这种反应的性质与强度除与刺激的程度有关外,还受其他因素和患者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对应激源的认知度有关。

第三类应激源-护士的言语、态度:护士语言粗暴,态度生硬,患者会产生强烈抗拒心理,激发极端情绪与护士争吵。

静脉输液护理组题库(2015年修订版)

静脉输液护理组题库 一、单选题: 1.静脉输液的目的不包括() ... A.补充营养,维持热量B.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C.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D.增加血红蛋白,纠正贫血E.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 2. 空气栓塞致死的原因是() A.肺静脉入口B.下肢静脉入口C.肺动脉入口 D.主动脉入口E.上腔静脉入口 3.下列那一项与输液发热反应原因无关..() A.输入药物不纯B.药物含致敏源C.液体灭菌不彻底 D.消毒不严格E.药物刺激性强 4. 静脉输液引起的肺水肿的典型症状是() A.发绀、胸痛B.心悸、烦躁不安C.胸痛咳嗽 D.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E .面色苍白、血压下降 5.颈静脉穿刺部位是下颌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联线之() A.上1 / 3B.上2 / 36. 发生肺水肿时,应给予20%C.中1 / 3D.下2 / 3 E.下1 - 30%乙醇湿化吸氧的目的是( / 3 ) A.预防肺部感染B.扩张周围血管 C .减少回心血量 D.改善肺部气体交换E.提高吸入氧浓度 7.因静脉痉挛导致输液不畅的处理方法( ) A.减慢输液B.加压输液C.抬高输液瓶 D.调整输液位置 E .注射部位血管进行热敷 8.护士巡房。发现5床张某输液不滴,注射部位肿胀、疼痛、无回血,根据此情况,应采 取的措施是( C) A.用力挤压输液管,直至通畅B.抬高输液瓶位置 C.拔针,更换针头,另选血管穿刺D.变换肢体位置 E.用热毛巾敷血管位置 9.陈某, 40 岁,女性,急性胰腺炎,于上午8 时开始输液共1500ml,滴速为60 滴/分钟,输液器的点滴系数为15 滴 / 毫升,预约下午做 B 超,估计何时完成输液( A) A. 下午2时15分B.下午3时30分C.下午2时30分D.下午4时15分E.下午3时15分 10.由于输液速度过快、量过多,病人突然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咳出泡沫样血痰,下 列急救措施不妥的事( .. C) A.立即停止输液B. 20%- 30%乙醇湿化吸氧 C.置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D.四肢轮流结扎 E.按医嘱给予强心剂和利尿剂 11.某病人书页中突然素胸部异常不适,并出现呼吸困难,严重发绀,心前区可闻及一个响 亮持续的“水泡声” ,应考虑( B ) A.过敏反应B.空气栓塞C.发热反应D.右心衰竭E.肺水肿

浅谈无偿献血过程的献血反应及护理对策

浅谈无偿献血过程的献血反应及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18-05-08T15:41:52.14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2月下第4期作者:刘小康 [导读] 我国对于无偿献血方面的宣传力度不足,很多人缺乏无偿献血方面的相关认识,担心献血会损害自身健康[2]。(甘肃省陇南市中心血站;甘肃陇南746005) 【摘要】目的:探讨在无偿献血者献血过程中发生献血反应的因素,总结护理应对措施。方法:随机选择了400例于2015年1月一2017年1月10月在本站进行无偿献血的献血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了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因素,总结相关的护理体会。结果 10例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占全部献血者的2.5%,4例献血者分别在献血中、后发生献血反应,各占20.0%,6例因心理原因造成献血反应,占 60.0%。医务人员及时对出现献血反应的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献血反应得到缓解并消失。结论:引发献血反应的主要因素为心理因素,特别是初次献血者容易发生,医务人员及时掌握和明确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并在献血者献血前、献血中和献血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努力使献血反应的发生率降至最低限度,保证献血者的安全,更好地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无偿献血;献血反应;护理措施;对策 随着输血事业的发展,无偿献血在全国各地普遍推广。参加无偿献血的献血者大都是首次献血,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和心理上的恐惧,因而容易在采血时或采血后发生献血反应:表现为面色苍白、出虚汗、恶心呕吐、血肿(采血者操作不当),严重者躁动、短暂的意识障碍、晕厥、抽搐、呼吸心跳减慢、血压下降、脉搏无力,甚至出现大小便失禁等[1]。为了保证献血者的身体健康,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率,作者特选择400例无偿献血者就无偿献血过程的献血反应及护理对策进行研究和探讨,现将我们如何做好献血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400例于2015年1月一2017年1月10月在本站进行无偿献血的献血者,其中,女性占215例,男性占185 例,献血者年龄范围居于18~58周岁,年龄平均值为(3 2.5±4.2)岁,全部献血者身体素质均满足我国义务献血法的相关要求。1.2 方法:分析无偿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的原因以及医务人员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和方法。 2 结果: 400例献血者有 10例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占全部献血者的2.5%,2例献血者在献血中发生献血反应,占20.0%,2例献血者在献血后发生献血反应,占20.0%,6例因心理原因造成献血反应,占60.0%。医务人员及时对出现献血反应的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献血反应得到缓解并消失。 3. 引起献血反应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3.1 心理障碍:精神紧张是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初次献血者。护理人员在采血过程中,要与献血者热情并友好的交谈,并宣传献血知识,适当献血无损健康,献血能刺激骨髓造血功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降低血糖黏稠度,从而使血流加快,脑血流量液随之增加,供氧量加大,献血后感到身体轻松,头脑轻松,精力充沛。 3.2空腹献血:做好优质护理使献血者能主动配合做好献血前的体格检查,避免献血者空腹献血,交待他(她)们采血前尽量吃一些清淡食物,如稀饭、馒头等。必要时先让其喝些糖水或吃些可马上提高血糖的素食。 3.3过度疲劳或睡眠不足:如遇到熬夜、睡眠不足的献血者,护理人员要询问他(她)们的休息情况,若观察到献血者面部气色不好或献血者自诉感到疲倦、劳累,护理人员最好劝其暂缓献血。3.4采血不顺利:采血护理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不断积累和总 结采血经验,培养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扎实负责的工作态度,及时掌握先进的采血技术用于有效降低献血者的恐慌和担忧。 3.5穿刺时产生的疼痛感:有些献血者本身就对穿刺有一些恐惧感,尤其是献血的针头比较粗,采血时会有一些疼痛,使献血者产生晕针。 3.6车内环境:由于献血车多停在室外,温度不适宜,流动人员多,车内空间狭小,尤其是献血员多的时候,车内比较拥挤,车内医务人员较少,照顾不周全,使献血者感到他们受到冷落,对采血人员产生不信任感,这是引起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目前献血地点多为献血车或者小型献血屋,空间狭窄,空气流通性较差,会造成献血者情绪低落、紧张和焦虑,从而加大献血反应的发生几率。为此,应该合理规划和设计献血屋或者献血车的空间布局,勤通风,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性,及时对献血者进行心理疏导,避免其产生巨大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变化,保证采血过程的顺利进行。 3.7对极少数发生重度反应的献血者,可出现惊厥伴晕厥,可失去知觉、抽搐、痉挛甚至大小便失禁,一般少见,除按照轻度反应处理原则外,献血者需要由医生照料,医生可刺激其人中或合谷穴,必要时可静脉注射0.1%肾上腺素,缓解后,予以糖水补充,并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献血者的疑虑,严重者须立即送医院抢救。由于无偿献血过程中出现上述献血反应的必然性,血站工作人员应积极妥善处理,消除献血反应在献血者中造成的负面影响。 4.讨论:从献血反应原因分析,本次研究中,全部10例出现献血反应的献血者中有3例属于空腹献血,空腹时人体内部血糖含量较低,会加大献血反应的发生几率。献血次数超过2次或者2次以上的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几率要远低于初次献血者。本次研究中,出现献血反应的献血者中有9例属于初次献血,1例献血者为二次献血。原因在于初次献血者在献血前或者鲜血过程中容易出现恐惧、紧张心理。我国对于无偿献血方面的宣传力度不足,很多人缺乏无偿献血方面的相关认识,担心献血会损害自身健康[2]。总之,通过观察献血者的表情变化和肢体动作对献血者的心理变化进行研究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以减轻献血者的心理负担,缓解其恐惧和焦虑情绪,尽量降低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几率。护理人员利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技巧协助献血者将身心状态调整到最佳状态,为此,采血护理人员必须做好采血过程的优质护理工作。通过护理手段控制一切消极因素的影响,帮助献血者保持最佳心理状态。无偿献血是利已、利人、利国的大事,我们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应从处理、减少、预防献血反应的各个方面着手,努力使献血反应的发生率降至最低限度,更好地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范谨.无偿献血过程的献血反应及护理对策.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3(20):149.150. [2] 王丹梅.诱发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因素的预防及护理.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8(13):473。.

护理基础静脉输液

一、名词解释 1.静脉输液(intravenous infusion):是将大量的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输入静脉的方法。2.输液微粒污染:指在输液过程中,将输液微粒带人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 二、填空题 1.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高于人体静脉压的原理,将液体直接输入静脉内。 2.静脉补钾时不宜过浓、不宜过多、不宜过快、不宜过早 3.静脉输液的原则是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宁酸勿碱、见尿补钾。 4.常见输液故障有液体不滴、滴管内液面过高、滴管内液面过低、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5.对于长期输液的病人,应先从四肢远心端静脉开始使用,逐渐向(近心端)移动,做到有计划的使用静脉。 6.静脉输液时,应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调节输液的速度,一般成人40~60 滴/分,儿童20~40 滴/分。 三、选择题 1.空气栓塞时应采取的卧位是( d ) A.半卧位B.端坐位C.右侧卧位,头低足高位D.左侧卧位,头低足高位E.左侧卧位,头高足低位 2.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病人应采取的正确体位是( d ) A.平卧位B.半卧位C.坐位D.坐位,双下肢下垂E.中凹位 3.静脉补钾的浓度一般不超过(b ) A.0.2% B.0.3% C.0.4% D.0.5% E.0.6% 4.下列输液所致的发热反应的处理措施,哪一项是错误的( a ) A.出现反应,立即停止输液B.通知医生及时处理C.寒战者给予保温处理D.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E.及时应用抗过敏药物 5.配制过敏试验液的溶媒是:(A ) A、0、9%氯化钠液 B、注射用水 C、5%葡萄糖液 D、1、2%氯化钠液 6.皮肤过敏试验阳性,常用脱敏注射的药物是:(D ) A、青霉素 B、细胞色素C C、链霉素 D、TAT 7.静脉输液的目的不包括(D) A.补充营养,维持热量B.输入药物治疗疾病C.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D.增加血红蛋白,纠正贫血 8.空气栓塞致死的原因是气体阻塞(A) A.肺静脉入口B.下腔静脉入口C.肺动脉入口D.主动脉入口 9.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如误注入动脉,局部表现为:(D ) A.局部无变化B.沿静脉走向呈条索状红线C.苍白、水肿D.呈树枝状分布苍白10.与输液发热反应原因无关的是:(D ) A.输入药物不纯B.药物含致敏物质C.药液灭菌不彻底D.药物刺激性强11.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的原因是(A ) A.茂菲氏滴管有裂缝B.输液管管径粗C.患者肢体位置不当D.输液速度过快12.一病人输液过程中出现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呼吸急促,大汗淋漓。此病人可能出现了下列哪种情况( c ) A.发热反应B.过敏反应C.心脏负荷过重的反应D.空气栓塞E.细菌污染反应13.病人输液过程中出现急性肺水肿,护士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d )A.立即通知医生B.给病人吸氧C.安慰病人D.立即停止输液E.协助病人取端坐卧位,两腿下垂

传染科病人的心理护理

传染科病人的心理护理 传染病是各种致病性的病原体所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常可迅速传播, 在一定外界环境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 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传染病区别于其他疾病的重要临床特点是其具有传染性, 因而往往造成病人的心理反应错综复杂、心理压力较大。在传染病的临床疗工作中, 心理护理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临床观察结果表明, 传染病病人除具有一般内科病人的心理特征外, 还有其特殊的心理表现。下面我主要介绍传染病病人的心理反应特点及心理护理措施。 一、传染病病人的心理反应特点 1、恐惧心理这种心理常见于首次患病且确诊病情的病人。乙肝患者普遍存在恐惧、焦虑情绪。主要与乙肝的传染性有关。有些患者不理解隔离的目的和意义,觉得医护人员害怕他们、嫌弃他们,亲朋好友也疏远他们,患者感到自己处于一种独立无援的境地,加重了恐惧心理。有些患者担心疾病的治疗,预后和转归以及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因此,常常表现出心事重重、忐忑不安的焦虑情绪。此时期病人比较敏感, 医务人员的言谈举止均影响病人的情绪。(举例) 2、不安全感、多疑心理有些传染病病人在住院期间害怕再染上其他传染病, 因而在病室内过分小心谨慎, 过分疑虑, 不敢活动, 不敢接触病室内的各种物品。(举例) 3、孤独心理这种心理常见于住院病人。由于传染病室对病人实施严格隔离, 住院病人的动常被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加之严格的探视、陪侍制度, 病人不能经常与家人和朋友见面,病人之间因病种的不同也不能相互来往。这样, 病人往往感到生活单调乏味、精神空虚无聊, 因而产生孤独感。(举例) 4、急躁、担忧心理这种心理常见于慢性传染病病人。由于住院时间长、病情易反复、情绪易波动, 甚至性格发生改变。病情反复时情绪难以控制, 或消沉哭闹, 甚至不配合治疗, 直接影响病人的康复。(举例) 5、悲观、绝望心理这种心理多见于病程长、病情重、经济条件差的病人。18--30岁的青年患者也有悲观绝望的情绪。未婚青年担心由于乙肝的传染,影响个人问题的解决;已婚青年担心婚后的幸福及家庭的破裂。由于病痛长期折磨, 经济难以承受, 造成思想负担沉重, 终日烦躁不安, 情绪不稳定从而产生悲观、绝望的心理(举例) 6、自卑心理这种心理常见于出院病人。传染病人出院时仍担心有传染性, 出院后会传染给亲人和朋友, 更担心因患过传染病而影响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 此时病人心理复杂, 表现为忧虑不安, 过多询问。(举例) 二、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通过语言行为影响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使病人的精神和身体状态得到改善而达到治疗目的。心理护理对传染病病人的治疗过程及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是传染科护士必须掌握的学科。 1、准确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动准确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动是实施心理护理的前提。医护人员对传染科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及情绪变化要掌握、理解、同情, 细心观察病人心理变化的各种因素, 要针对病人不同的具体情况进行心理护理。可以通过接触病人, 细致观察病人的表情、言语及行为或与病人交谈,直接了解其心理活动。也可以通过阅读病历, 了解病人症状及治疗情况、职业文化程度、兴趣等, 此外还可向家属了解病人提出哪些问题及要求, 间接了解其心理活动。然后把看到的听到的、观察到的, 能反映病人精神状态的情况加以分析、判断、推理, 从而准确地分析了解病人的真实心理。 2、注重语言修养语言可以治病, 也可以致病, 甚至致命。关心体贴患者乙肝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特别敏感:因此,护士应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用亲切的口吻、

静脉输液治疗潜在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静脉输液治疗潜在的护理风险以及防范措施 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胸外一科姓名:王彩丽 随着静脉输液的广泛应用,静脉输液实践的风险性也在增加。如何认识和防范静脉输液中存在的护理风险事件、有效降低输液相关的护理差错与纠纷的发生、提高输液安全与质量、已成为护理管理人员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今日我科通过从严格依法行医,完善相关管 理制度,成立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小组,加强静脉输液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报告、反馈系统等方面加强静脉输液风险与安全管理。随着静脉输液治疗的广泛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的不断出现,静脉输液护士在工作内容、手段、方式、范围等不断得到扩展和深化的同时,静脉输液实践的风险性也在增加。因此应积极加强静脉输液过程中潜在的风险事件与安全的管理,以下我们集体讨论以及进一步学习有关于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风险与安全管理的一些具体措施: 一、严格依法行医 在我科执业的护士均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并按要求注册,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规定护理学员和实习生必须在带教老师指导下才能进行护理技术操作,护理部和科护士长随时督查,私自单独操作者一经发现,护理学员取消培训资格,实习生辞退回学校,并对带教科室和老师给予相应的处罚。我科执行PICC置管术时,均由取得PICC置管资格认证的护理人员进行此项操作。 二、完善静脉输液相关管理制度,成立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小组 1、医院组织各职能部门不断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等五大护理核心制度要求护理人员人人熟知并认真落实,其中查对制度的落实、确保患者安全是关键。针对关键、薄弱环节制定了《护理操作规范手册》,人手一册,其中包括给药错误应急处理流程、药物过敏反应处理流程、药物不良反应应急处理流程等与静脉输液有关的应急预案,要求护理人员熟记内容,提高应急能力,在紧急情况下能有效应对。每个科室均下发了《常见药物配伍禁忌表》,护理人员可快速查找常见药物配伍禁忌。通过以上措施使护理安全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做到有章可循,从制度上保证了静脉输液治疗安全工作的落实。 2、我院于2005年12月以来就成立了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小组,科护士长任组长;管理小组由各科派遣护师及护师以上职称的人员参与,管理小组制定了岗位职责和会诊程序,每年安排值班表下发至全院各科室,涉及静脉输液方面的疑难问题或不良事件及时上报管理小组,必要时可扩大会诊。定期召开小组会议,学习静脉输液相关知识并对全院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持续改进的安全防范措施。 三、加强静脉输液质量管理 1、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确保护理安全,持续提高服务质量,将其作为风险管理的一种策略。科室组织经常性的常规制度学习,加强对新上岗人员的培训,从上岗起就规范他们的行为。对于思想松懈、明知故犯、工作责任心差的护理人员实行“零度宽容”,即决不宽容,毫不宽恕,使每位护理人员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加强慎独修养。 2、加强静脉输液和院感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分批派出静脉输液小组成员参加省内外举办的培训班,还要求静脉输液小组成员及时了解国内外有关静脉输液的最新动态。同时由输液组成员对各自科室内的护理人员进行静脉输液相关知识培训,科室出现与静脉输液有关的不良事件及时按程序上报。护理部每年组织一次全院范围内的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知识专题讲座,内容包括静脉输液护理现状及展望、静脉输液护理方案决策、药物性质与静脉输液的关

社区重点人群保健与护理2-1

社区重点人群保健与护理2-1 (总分:51.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型题(总题数:26,分数:26.00) 1.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不包括 ?A.孤独 ?B.抑郁 ?C.心理疲劳 ?D.健忘 ?E.固执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2.我国已于1999年底进入老龄化社会,其老年人口占全人口的 ?A.7% ?B.10% ?C.14% ?D.15% ?E.20%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3.婴儿可坐稳,可扶站片刻是 ?A.5个月 ?B.6个月 ?C.7个月 ?D.8~9个月 ?E.8个月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4.一般接种活疫苗需间隔 ?A.24小时 ?B.1周 ?C.2周 ?D.4周 ?E.半年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5.3个月内婴儿最常见的意外伤害是 ?A.意外窒息 ?B.外伤 ?C.烫伤 ?D.小儿肺炎 ?E.脐部感染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6.男性老年人易发生前列腺肥大,其原因可能与哪项有关 ?A.甲状腺功能较低

?B.对胰岛素反应能力降低 ?C.性腺功能降低 ?D.性激素分泌减少 ?E.基础代谢率降低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7.发达国家采用的老龄化社会标准是 ?A.65岁以上的人口占全人口7%以上 ?B.65岁以上的人口占全人口10%以上?C.60岁以上的人口占全人口7%以上 ?D.60岁以上的人口占全人口10%以上?E.60岁以上的人口占全人口9%以上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8.下列不属于衰老的主要表现的是 ?A.储备能力减少 ?B.情感控制能力降低 ?C.适应能力减退 ?D.抵抗力下降 ?E.自理能力减退 (分数:1.00) A. B. √ C. D.

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后的心理状态及护理

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后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 时宝红 雷庆 蒋媛媛 刘娟 [摘要] 目的 对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6000例无偿献血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00名无偿献血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在献血前后进行护理,对照组3000名无偿献血者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3000名无偿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9例,发生率为0.3%;对照组3000名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32例,发生率为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次献血者更容易发生献血反应,针对性的干预护理可消除献血者的紧张情绪,降低献血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无偿献血者的献血热情,促进无偿献血活动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献血;心理状态;护理 作者单位:7100611 西安市中心血站供血科 (时宝红 雷庆 蒋媛媛) 体 采科 (刘娟) 无偿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容易出现献血反应,特别是初次献 血者和政府组织的计划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发生率更高。为了提 高无偿献血者的献血热情[1]、减少献血中的不良反应,笔者对无偿 献血者献血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取 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2年1月6000例无偿献血者 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00名无偿献血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在 献血前后进行护理,其中男1800名,女1200名,年龄19~52岁,平 均年龄32.5岁;对照组3000名无偿献血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年龄 18~52岁,平均年龄31岁;所有献血者均为初次献血,两组无偿献 血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无偿献血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在献血 前后进行护理,对照组无偿献血者仅给予常规护理。 1.3 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后心理状态分析 无偿献血者大多 数为初次献血者,他们对献血抱着很大的热情,但同时又有一定 的紧张和恐惧,笔者总结影响无偿献血者的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 有以下几方面:(1)献血前精神过度紧张,一方面怕献血对身体造 成损伤,另一方面惧怕疼痛。(2)献血者情绪不稳定或采血工作人 员态度欠佳。(3)穿刺原因造成穿刺部位红肿。(4)看到有献血者 发生献血反应后而出现一系列连锁反应。(5)采血环境,由于无偿 献血,采血车多停在闹市,人流、车流量大,而且采血车内人员嘈 杂,环境温度等不够适宜。(6)献血后护理不到位,出现出血及采 血部位淤血等情况。 1.4 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对无偿献血者的心理影响因素进 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我们首先加大对义务献血的宣 传力度,重点讲明献血对身体无害,对献血知识和献血意义进行 广泛宣传,以消除和减少无偿献血者对献血的担心。其次,在采血 过程中,主动与献血者进行交流,特别是穿刺时,尽量选择献血者 感兴趣的话题,指导献血者将头偏向一侧,以免目睹穿刺针加重 紧张与恐惧。尽量转移其注意力,从而减轻对疼痛的反应。第三, 献血前对无偿献血者的睡眠及饮食情况进行了解,对暂不适合献 血的献血者劝其改期献血,以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第四,通过各 种培训,提高采血护士的业务水平,提高穿刺一次成功率,在采血 过程中保持采血通畅,尽量减少采血时间。第五,献血后充分告知 献血后的注意事项,对献血者的爱心及奉献精神给予鼓励并代表 受血者向他们的爱心奉献表示感谢,同时告知献血者可能有困倦 感和疲劳属于正常反应,指导献血者保持正常饮食,48h内避免剧 烈运动,适当休息,多喝水,使无偿献血者有一个温馨愉快的献血 经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计量资 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 较用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3000名无偿献血者共发生献血反应9例,发生率为 0.3%,对照组3000名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32例,发生率为 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献血反应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献血者机体不能适应时 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应激反应,当这一系列反应出现时[2],若 不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一旦刺激超过阈值,就会发生献血反应。 无偿献血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是临床用血的主要来源, 我们在采血过程中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一方面要重视生理因素对 献血者的影响[3],同时对心理因素对献血者的影响更要引起足够 的重视,无偿献血者均来自社会各阶层,职业、文化层次等均存在 很大差异,表现的心理状态也不尽相同,因此,在献血前、后通过 与他们的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针对他们的心理状态 给予针对性的护理,一方面可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另一方面, 对促使他们再次献血具有积极的意义[4-5],并有利于发展他们成 为固定献血者。我们通过对无偿献血者心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后,大大降低了献血反应的发生率。从两 组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情况显示,观察组3000名无偿献血者 共发生献血反应9例,发生率为0.3%;对照组3000名无偿献血者 发生献血反应32例,发生率为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果提示初次献血者更容易发生献血反应,针对性的 干预护理可消除献血者的紧张情绪、降低献血反应的发生率、提 高无偿献血者的献血热情、促进无偿献血活动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在采血过程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对无偿献血者进行 心理干预,同时加强献血对身体无害的宣传,积极提高操作技能, 通过一系列护理手段控制高危因素的影响,以帮助无偿献血者保 持最佳心理状态,可降低献血反应的发生率,促进无偿献血活动 126

74系统精讲-传染病-艾滋病病人的护理

1. 某男性门诊患者,向护士咨询下列哪项不是艾滋病的途径传播,护士正确的回答是 A. 性接触 B. 输血 C. 母婴 D. 握手 E. 共用注射器注射 【答案】:D 【解析】:考察艾滋病病因及发病机制。请记忆HIV 的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染;注射途径传染;母婴传播;其他有体液交换的途径,包括应用病毒携带者的器官进行移植,人工授精等。 2. HIV 对下列哪种理化因子不敏感 A. 56℃加热30 分钟 B. 5%漂白粉 C. 25%以上乙醇 D. 2%次氯酸 E. 紫外线和γ 射线 【答案】:E 【解析】: 考察艾滋病护理措施。请记忆HIV病毒对热敏感,56℃30 分钟能灭活,25%以上浓度酒精、0.2%次氯酸钠及漂白粉能灭活病毒;但对0.1%甲醛溶液、紫外线和γ射线不敏感。 3. HIV 感染的临床分期不包括 A. 潜伏期 B. 无症状感染 C. 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 D. 急性感染 E. 艾滋病期 答案】:A

【解析】: 考察艾滋病护理措施。请记忆HIV 侵入人体后可分为四期,Ⅰ期:急性感染;Ⅱ期:无症状感染;Ⅲ期: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Ⅳ期:艾滋病。 4. HIV 感染的孕妇,25岁,已妊娠14 周,防止母婴传播的最好方法是 A. 注射抗-HIV 免疫球蛋白 B. 口服齐多夫定 C. 口服奈韦拉平 D. 立即终止妊娠 E. 注射抗-HIV 疫苗 【答案】:D 【解析】: 考察艾滋病治疗原则。请记忆由于妊娠本身造成孕妇的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可能造成CD4+细胞的丢失,不仅加速进展为艾滋病,发生机会感染的概率也增大,HIV 感染母婴传播概率非常大,所有预防性的治疗仍有不能阻断的可能,最好的方法是立即终止妊娠。 5. 护士为社区人员做卫生宣教,告知人们艾滋病的传染源包括 A.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B. 艾滋病病人 C. 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D. 性病患者 E. 同性恋者 【答案】:C 【解析】:考察艾滋病病因及发病机制。请记忆病人和HIV 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是艾滋病的传染源。 6. 某患者,一月前上感,出现发热伴淋巴结肿大,经治疗痊愈,一周前做阑尾手术前常规检查HIV(+) ,但是病人没有任何症状,请问艾滋病的潜伏期一般为 A. 2~10天 B. 2~10周 C. 2~10个月 D. 2~10年或更长 E. 10 周内 【答案】:D

静脉输液护理操作流程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洗手 评估:患者病情、血管情况、自理程度、合作程度、治疗计划、药物对血管影响;解释、问二便 核对医嘱:检查药物名称、剂量、用法、有效期、有否混浊、变 质 用物准备:治疗车上层:软包装液体1袋(或瓶装液体1瓶)输 液吊篮、药物、输液管、头皮针、输液贴(胶 布、小纱)、止血带、皮肤消毒剂、棉签、砂 轮、治疗碗、手表、治疗执行单输液卡、手 套、快速手消毒液 治疗车下层:污物回收盘、锐器回收盒 加药:核对后拉开软袋输注口保护套消毒锯开安瓿→消毒→

掰开选择合适的注射器(检查有效期、有否 漏气)→抽取药→加入液体中→摇匀→再检 查有无混浊、沉淀 挂补液:再核对、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消毒输注口插入输液 器选择合适头皮针(检查有效期、封口是否 完好,有无破损等)挂于输液架上 排气:排出的药液盛于治疗碗内检查输液管内有无气体, 排净管内小气泡、备输液贴(排气时,将精 密过滤器垂直提高,让药液均匀缓慢地浸润 过滤膜) 选静脉:戴手套、在穿刺点上方6cm处扎止血带,选择合适 的血管 消毒:范围:直径5×5cm

方法: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螺旋式消毒 查对、进针:再次排气、查对进针:与皮肤呈20°角→见回血降 低角度再进少许→松止血带→打开调节器 固定:输液贴→穿刺点→头皮针软管胶布、小纱:胶布贴 针翼→小纱盖于穿刺点→头皮针软管贴于小 纱上→输液管贴于前臂上 调滴速:成人:40~60滴/min老人、儿童:20~40滴/min, 根据病情、年龄、药物、医嘱、调速 查对交代注意事项 整理: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用物、分类 放置、洗手、记录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护理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6-04-12T11:22:44.06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作者:张璐 [导读]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省 710032 无偿献血对保障临床救治病人的用血需要和安全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是在无偿献血中,献血者出现不同的不良反应。 张璐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省 710032 摘要:目的探讨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4年5月1日---2015年5月1日某医院无偿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统计一年无偿献血的110256人员中,发生献血不良反应500例,因此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为0.153%,产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为紧张。结论献血者在献血之前应该保持愉悦的心情,献血完毕后应该多注意休息,补充营养,同时医护人员也应该提高服务,从根本上预防无偿献血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无偿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护理措施 引言 无偿献血对保障临床救治病人的用血需要和安全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是在无偿献血中,献血者出现不同的不良反应。因此,针对无偿献血不同的不良发应症状,采取全面的、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将对某医院无偿献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本文将选取某医院2014年5月1日---2015年5月1日为期一年无偿献血人群为参考对象。其中总献血人员为110256人,大部分年龄在20--50岁之间。每个人通过体检,均符合《献血者健康体检标准》。 1.2 方法对相关人员进行验血,抽血后。如发生以下情况,则为不良反应:?轻度的不良反应包括:呼吸心跳加快,紧张焦虑;面色苍白,出汗;头晕目眩,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应立即停止对献血者的抽血工作;?中度的不良反应包括:呕吐,晕倒,血压偏低,包括失去知觉数秒或数十秒,呼吸浅表,在这种情况下,献血者应该就地平卧,脚抬高,使大脑尽快的恢复供血,消除此不良反应;?重度反应:除了轻度反应和中度反应之外,还有明显的脑缺氧症状,全身抽搐,持续性低血压,心动过缓等,对于这种献血不良反应情况,医护人员要冷静处理,应立即停止采血,使献血者平卧,按其人中、合谷等穴位,并采取其他的一般处理措施,从而缓解该不良反应症状【1】。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014年5月1日---2015年5月1日无偿献血的110256人员中,发生献血不良反应500例,因此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为0.153%。绝大多数献血不良反应表现为轻度(表1)。其中,紧张是导致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空腹和疲劳等(表2)。表1献血不良反应严重程度构成比例 3、讨论 3.1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符合献血标准的人群参加无偿献血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但是,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会使少数献血者产生献血反应。无偿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紧张是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最主要因素,构成比达到78.35%。过度精神紧张、害怕、恐惧等心理会导致皮肤肌肉紧缩,影响采血进针,从而在采血的过程中会有较强烈的疼痛刺激感以及其他的一些不良反应。 2、空腹是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次要因素,构成比为19.59%,同时空腹献血会很容易导致献血者出现低血糖症状。 3、献血环境不理想,虽然环境方面对产生不良影响的概率比较低,但还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2】。在外出采血的时候,很多都是在空间狭小的献血车中进行的,每次献血的人数比较多,献血者需要等候很长时间,很容易导致献血者产生焦虑、急躁的情绪,从而也就会导致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3.2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相关措施 无偿献血产生的不良反应是多种因素影响的,心理畏惧和安全担忧也是影响献血者的重要因素。因此,为避免献血过程产生不良反应及其它安全事故,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改进: 1、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使献血者更多了解献血过程,消除疑虑,缓解紧张心情。 2、强调沟通和心理疏导的重要性,献血前和献血过程中应与献血者进行充分交流,既可以了解献血者基本状况,如有无疲劳或睡眠不足,又可以掌握献血者既往是否有过晕针晕血史,同时献血过程中的交流和心理疏导还可以分散献血者注意力,给献血者心理安慰,避免献血过程中紧张等负面情绪的延伸。 3、营造舒适温馨的献血环境,更有利于献血者在放松的状态下完成献血行为。 4、献血前后可以进食一些素食,及时的补充一些牛奶、糖水等,防止在疲劳、饥饿、剧烈运动等情况下进行献血。

献血反应及其心理护理

献血反应及其心理护理 献血不良反应指的是献血者的生理、心理、采血环境以及医护人 员的工作态度和操作技术等各种因素引起的以血容量急剧下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献血反应分级分为三级:轻度献血不良反应、中度献血不良反应及重度献血不良反应。轻度献血不良反应是指献血时或献血后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额头出汗;中度献血不良反应是指除轻度症状外,尚有胸闷、恶心、呕吐、皮肤湿冷、心悸等;重度献血不良反应是指除上述症状外,有明显的脑缺血症状、晕厥、抽搐、持续性低血压等。 近年来,血站工作人员经常到高等学校举办献血知识讲座、不定期组织观看献血常识录像、血站开放日时参观采血现场等一系列活动,使大学生对献血知识的了解较全面,献血的积极性较其他职业人群高。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献血群体,具有年轻、热情、易接受新鲜事物、文化素质高、无偿献血潜力大等优点。 1 一般资料 本单位2006年7月,组织某高校大学生献血,参加人数共110 人次。在采血前,工作人员介绍献血常识、献血流程,讲解献血前、中、后需注意的事项。组织大学生填写献血登记表,按照顺序等候献血。由于当时等候献血的学生比较集中、时间较长等原因,共有3名

同学发生献血反应。第一名学生表现为献血至150 ml,突感心慌、 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第二名学生表现献血至40 ml,主诉头晕、恶心、面色苍白;第三名学生表现为献血至180 ml,主诉心慌头晕, 面色稍差。出现献血不良反应时,医生及时处理,采取终止采血,口服葡萄糖水,头低足高位及心理支持,观察15 min后三名学生均已好转,最后一名学生口服葡萄糖水,心理安慰、放松后好转足量献血。通过询问,了解到三名大学生均为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对献血知识缺乏一定的了解。由于刚刚入学,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因为疼痛引起献血不良反应。采血时正值夏天,天气炎热,温度较高,加之学生有2例献血前空腹。当时是坐位献血,脑部位置较高,血液蓄积于双下肢,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少,收缩压下降,易造成脑部供血不足而引起不适。穿刺时产生疼痛,皮肤神经末梢产生刺激引起剧烈疼痛,全身神经高度紧张,反射性引起广泛的小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易发生反应。 2不良反应预防 献血不良反应只要加以预防也是可以避免发生。工作人员做好献 血前、中、后的优质服务至关重要。在献血前,向献血者介绍捐献全血和捐献成分血的知识,讲解各自优势和不同,向献血者介绍捐献流程和所用时间。告知献血常识,特别是血液生理知识,包括血液构成及总量、血细胞的生成及功能、血细胞的新陈代谢、血型常识等。仔细询问献血者是否空腹,告知献血者不要在劳累、疲倦、剧烈运动后等情况下献血。认真做好献血者征询工作,严格把关,尊重献血者

浅谈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浅谈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传染病心理护理 传染病的护理不同于其他疾病的护理。这主要是由于传染病的传染性决定的。患者被确诊为传染病后,不仅自己要遭受疾病折磨之苦,更痛苦的是自己成为对周围人造成威胁的传染源,为了避免传染病的蔓延,患传染病的人都要进行隔离治疗。人是社会的人,都有爱与归属的需要,都有交往的需要,隔离就是对这些需要的限制与剥离,这在患者的心理上必然引起剧烈的变化,患者常表现为焦虑与恐惧,对未来失去信心,易产生悲观、绝望等消极情绪,对治疗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我们肝科每年收治传染性肝病患者约650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85岁,其中18~58岁的男性患者占80%以上。通过观察和访谈,有80%以上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我们在护理实践中,针对传染病患者不同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一切从患者的需要出发,对患者实施了适当的心理护理措施,满足患者合理化需求,降低患者的负面心理反应,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提高生活质量,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 传染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 1.1 恐惧、焦虑心理传染病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普遍存在。为了防止传染病菌的传播,要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适当隔离。有些患者不理解隔离的目的和意义,觉得医护人员害怕他们、嫌弃他们,亲朋好友也疏远他们,患者感到处于一种独立无援的境地,加重了恐惧心理,从而影响治疗和康复。 1.2 孤独、抑郁心理传染病患者需要适当休息,如果病情严重时,还要长期休息,暂时不能上班,同家人亲友隔离时间长,于是患者会产生失落感。他们害怕受到歧视,所以心事重重,敏感多疑,对周围的事物特别敏感,经常揣摩别人尤其是医生、护士谈话的含义。他们格外关注自己身体的生理变化,十分重视各项化验检查。应当注射什么针剂,应当服用什么药物,他们都想知道。情绪低落或焦虑紧张,希望亲友陪伴,盼望早日痊愈,能尽快回到正常的环境中去参加社会活动。 1.3 悲观、绝望心理患者因为患病,暂时丧失了劳动能力,经济收入和看病费用不能得到保证,给患者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及经济负担,所以患者的情绪往往变得异常悲观绝望,表现为言寡行独,抑郁苦闷,常常被失望无援及孤立凄凉的情感困扰,对事业和生活失去信心,精神上感到非常痛苦。 1.4 愤懑、易冲动心理因为许多传染性疾病具有病程长,难根治的特点,所以患者在治疗期间又易产生急躁情绪、易冲动心理。往往悔恨自己疏忽大意,埋怨别人传染给自己,甚至怨天尤人,恨自己

最新静脉输液专科护士必读

静脉输液委员会介绍 委员会成立:2010年12月 能力要求: 1、委员会成员对静脉输液有兴趣,并满足工作能力、教育经历和技术熟练程度要求; 2、沟通的能力(与病人、家属、相关的医务人员沟通); 3、懂得相关的法律法规; 4、绩效提高(提高质量和效率)。 工作宗旨:致力于建立医院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标准、制定安全操作流程、加强理论知识和操作流程培训、培养静脉输液专业护士;通过学术网络、专业发展来提供专业教育和获得相关信息的机会;完善静脉输液护理,促进卓越的静脉输液护理质量。 工作任务:对于临床中出现的问题由组员汇总进行集体讨论来寻求解决方案,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并认真落实,确保病人输液安全。 工作目标:持续改进静脉输液的质量和流程,提高专业价值观和成就感;全面普及和提高静脉输液知识和实践技能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 努力方向:使我院的护理队伍成为一支进去精神强,专业水平高,学术氛围浓厚的护理团队。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 静脉输液时现代医疗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也是护士在临床中进行护理基础操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护士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人员,输液用具,药物,输液泵使用,输液相关性感染等等,规范操作流程,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并认真落实,确保病人输液安全。 1、安全管理的目的 确保病人输液安全,有效的达到治疗目的,增强护士的防范意识和能力,防止医疗纠纷,消除不安全隐患。做到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管理。 2、输液用具安全使用 临床上常用于静脉输液的用具有:输液管、锁骨下静脉穿刺管、头皮针、肝素帽,三通接头等。这些用具在输液前必须认真检查其有效期、包装的完整性。如已过期则不可重新消毒再使用。外包装检查手法:轻挤外包装,如能鼓起则可放心使用,否则,则证明包装已有裂缝,应立即更换。 3、手卫生要求 医院感染的传播媒介最主要的是污染的手,医务人员手上携带的细菌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做好手的清洁消毒工作,提高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正确洗手率,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3.1护士进行输液治疗时不准带假指甲(假指甲与感染的传播和爆发有关)。 3.2给每一位患者输液前、后;从受污染的身体部位移至其他部位前,均应进行正确洗手。 4、药物安全使用 筋脉输液治疗流程中药物的领取、摆药、配置、查对、更换液体等环节均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必须确保各环节质量安全。 4.1医嘱查对药物在使用前必须由2人有声查对医嘱,确认医嘱无误后方可执行。打印输液瓶签、输液卡,并由专人负责配制药液。 4.2.1软包装溶液检查方法:“一挤二照三倒转四复照”。一挤:双手用力挤压软包装,检查有无渗液,说明软包装已有裂缝,溶液已污染,不能使用。二照:对光照看溶液的质量,认真观察溶液有无沉淀、絮状物、霉点等。三倒转:将溶液上下倒转后再检查有无漂浮物或絮状物。四复照:再一次对光照看溶液,检查其质量。如检查溶液时发现有异常马上更换并上报有关部门。 4.2.2瓶装溶液检查方法与软包装溶液检查方法基本相同。方法:“一拧二晃三照四倒转”。一拧:用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轻轻地拧瓶塞,检查其有无松动,如稍用力既有松动,该溶液则不准使用;二晃:轻轻晃动瓶身;三照、四倒转同软包装溶液检查方法。 4.2.3准确张贴输液标签按医嘱信息正确打出各输液标签,贴标签前认真核对溶液的名称、浓度、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